时间:2023-07-04 16:04: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健词】中职课程 陶艺教育 创意能力 自我实现
中国是传统的陶瓷大国,离开中国也不可能构成世界现代陶艺的全貌。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许多国家瓷器工艺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国陶瓷工艺的影响。陶瓷也与茶叶、丝绸并称为中国三大特产而名扬中外。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在中职进行陶艺教育课程的尝试,是顺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需要,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成与美术教育的目的相一致。让学生通过陶艺教育的学习来表现自己的情趣,展现自己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自我实现。
谈到陶艺,总有一种神秘而远古的气息震撼着我们。我国原始社会就开始了烧陶,在捏好的泥巴上绘图经高温烧成陶瓷成为艺术品。因此从小孩玩泥的天性开始,就已显示了陶艺的乐趣。陶艺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对中职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提高有着积极的潜在功能。“陶冶情操”正是陶艺的一种体现,而它独有的魅力不正是开展创新教育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吗?
捏泥与制陶是人类童年特有的手工文化,伴随着这种手工文化的发展而创造了生活器具和生活用品,这种看似简练的手工劳作方式,却是人类进程中的文明标志之一。所以,大凡文明国家的现代美育教育都离不开手工劳作的体验,因为儿童对材料的认识和形制的认识要超过图像和色彩,特别具有动手制作的天性,这种动手认知的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心理判断和审美判断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开发和思维模式的培育。特别是制陶更具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与道德教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引申为教育成材之涵义,故有“陶冶性情”、“陶冶情操”之说。的确,青少年应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审美体验的培养,这样才能为以后他们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青少年时期对手工劳作体验的重要意义,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次在陶艺课中,通过对原始陶艺、民间陶艺和现代陶艺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思维与灵感,特别是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的设置,引导儿童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空间的想象力、形象的创造力等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在陶艺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问题的探讨与分析等合作与独创相结合的学习体验,及对泥料粘合、色彩处理、焙烧温度、陶坯的保护等初步的认识与尝试活动,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萌发科学技术的精神。同时在陶艺课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区及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情节交流,成互相学习、互相关爱,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
陶瓷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陶艺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出现,陶艺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好场所,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在陶艺课堂中,学生还可以研究文学,探讨几何体,可以进入动物世界,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陶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东西。一句话,学生可以用陶泥捏出自己整个的世界。教学证明,陶艺教学是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之一,它让学生捏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他们尽情地体会着创造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建筑文化;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作为人类劳动的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的文化价值,即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品质与精神,是建筑为社会创造的总的生活模式和生活情境的人文写照。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是文化的载体,建筑的文化意味即建筑的内涵包括二方面的属性:(1)物质文化方面的属性即具有提供人们享用的空间环境,同时也具有为实现这种目的而必须提供的经济技术手段;(2)精神文化方面的属性即在空间环境创造中所渗透的来自哲学、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生活理想,以及来自民族意识、民俗风情方面的审关心态;(3)艺术文化方面的属性即努力贯彻艺术审美方面的意念,及其拓展人文艺术的表现内容。
2.传统建筑的特点
和西方相比,中国历史上没有大的文化交替。作为文化之一的建筑自然也没有大的突变其间一些外来影响和外来式样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也溶为新的中国式样。建筑的变化在时间上表现为渐进式和加入式,而在空间上却呈现出丰富多彩。过去几千年是这样,现在尽管文化交流多、交通便达,但也不会是取代式和突变式。正是在以我为主、有所借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使建筑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使每个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鲜明的历史文化个性。倍受世界游人之青睐比如苏州的园林艺术、杭州的西湖风光、西安的古城风貌、曲阜的中国文化思想代表。北京以威严的宫殿、雄伟的城墙、巨大的陵墓为特征。非古代京都所在地的拉萨寺庙成群、宗教盛行、历史上的教权形成今人特有的色彩,别的地方无可取代。上海,是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通商口岸,具有小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等等。
3.传统建筑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人类社会全球化由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为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和背景下,全球化的正负双重效应日渐突显,中国传统文化处境尴尬,中国的建筑文化在融入世界潮流的同时,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全球化的冲击,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当前,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历史断裂和临阵失语现象是颇令人忧虑的。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可能避免跨国经济活动。外来建筑文化尤其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使建筑界和国人担忧。在这个历史关头,如何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已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建筑师在如何正确继承传统的问题上实际面临两大难题:第一,如何发掘、提炼并完整叙述传统建筑文化中那些具有现代价值的“看不见的东西”,或者说准确捕捉、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第二,在此基础上如何将那此“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法加以表现,或者说应当用怎样的方法将传统建筑的精华转化为足以支持与指导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文化资源。如果这两大难题解决不好,中国建筑界谈正确继承与创新传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4.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必要性
l)传统的建筑哲理值得借鉴;
2)象征主义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特色;
3)民居建筑中有许多地方特色可供借鉴;
4)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供现代建筑借鉴和采用;
5)传统的园林艺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与建筑艺术的融合,将放出异彩。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它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它又要吸收外来的文化以壮大自己。这种矛盾运动,在文化学上称之为“认同”与“适应”。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这么发展的,今后也不会违反这个矛盾法则。从建筑文化来说,就是要继承传统、而向现代化。
5.正确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方法
如何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问题不能仅仅通过建筑技术手段的改进、表达技巧的提高等建筑实践活动而得到解决,这其中不可避免牵涉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文方面的因素,故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继承与创新传统,才能在欧风美雨的沐浴中创造华夏新风。
在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态度上,同样适用“抽象继承”原则。德国著名史学家W・沃林格说过,所谓“抽象”,就是艺术中所要表现的对象要“异于其原型”因而,正确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从是对前人的形式、风格和原形的简单模仿、拼贴与借用,这样就把“民族性”、“传统性”简单化、庸俗化了,而从认知与体悟其内在的精神信仰、审美意境和对空间的特殊认知,应从哲学的视野中深刻把握传统建筑文化具有超越性的内涵,也即抽去了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与形式之后保持下来的某种精神特质,而这此精神特质有可能恰是现代建筑最缺乏的因素。对此,许多建筑大师早有精辟的见解。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Correa)认为,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实质在于找到创造出各种建筑形式的神圣信仰,“否则,在寻根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浅薄的形式转换的危险之中。”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则认为:“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东西,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比如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人的想法,这是一个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不把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式来加以表现,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从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我希望表现中国思想的建筑能够越来越多。”
对此,吴良镛先生也曾做过深刻的阐述,他说:“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第一,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蕴以新意,以启发当前的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既求神似,也并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例如吴良镛教授对北京菊儿胡同旧区改造工程的设计就体现了“抽象继承”理念,既保留了北京古城传统的院落体系,又成功地处理了居住的私密性与邻里关系,创造了现代新四合院这一崭新的城市空间艺术与建筑理念,其继承与创新的处理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6.传统建筑文化的创新
中国的传统建筑几千年以来一以贯之,虽然博大精深,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不免失之迂缓。虽也有一些发展,但都只限于很小的变化,没有质的飞越。相对于中国,西方建筑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使人们的审美观有了改变。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令人目不暇接。时至今日,许多人的怀旧情绪依然顽固,一有机会便会借弘扬文化来排斥新的观点和主张,这实际上是对我们发展的阻力。可以说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历史,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起很大的影响。但一定要正确理解传统,认识传统,千万不要被传统束缚手脚。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前进,更谈不上发展了。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形势不仅使国内各种建筑思潮和建筑技术层层出新,而且使我们与世界的文化技术相互交流,这一方面引起我们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建筑文化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从一种旧的思维到一种新的思维,无疑会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也可能会有迂回和曲折,但总的方向必然是朝着更开发、更包容、更富现代意识的方向前进。
其实,中国建筑师应当具有世界公民意识和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所有建筑与文化的精华,而不必刻意地去固守什么东西,只要依据当时当地当事的条件和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机动灵活,充分利用当代最新科技,设计和建造出合乎人们舒适性要求和生态学要求的新建筑,敞开胸怀以做到: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所谓“盛世无忌”,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开辟出建筑事业的新天地。这不仅是未来的目标,也是分析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
7.结语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典籍经史浩如烟海。创新与继承虽然是矛盾的双方,但它们也是辩证的统一,同时,还有一个质、量、度的规定性问题。建筑师担负着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重任,所以要求建筑师们也变得更为理智与冷静,在各自的建筑实践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气质的表达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罗荩.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外建筑2004.02
[2]秦华.建筑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建筑评论2000.9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XX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关键词】景观设计 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历史漫长的创造和发展历程,是可以代表整个民族的精神、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汇聚成果的总和,与此同时对社会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景观设计领域,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另外,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更加能够体现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对自身环境的认同,这种认同感主要产生与情感、生理、文化等方面,因此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发挥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的作用是现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1 传统文化应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对于景观设计工作而言,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可以展现我国的民族美,也同时能够彰显地方特色。
(1)融入传统文化,可有利于形成本土审美观。在我国,传统的造园设计便同西方世界存在区别,其中最显著的方面就是我国的设计可以将人文、自然、对万物的看法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在古代,为抒发自身的感情,文人墨客经常将情感寄情于山水中表现出来,或作诗或作画。而景观设计中也利用师法自然这一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之中,通常借助借景和造景等方法进行表现,主要形式是台基以及木构架为主。在不断的应用传统文化中可以形成特有的审美观,在景观设计领域具有重要作用。(2)让传统文化得到统一。对于传统文化的归一性而言,不仅需要人们有文化认同感,进而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并且在设计领域继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的共同意识,其中的代表作即是吴良镛的“菊儿胡同改建”并且因此得到了世界建筑领域的认可。这类作品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现代景观建筑的实用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1 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之前的几年,国内的设计行业非常流行草坪和广场形式设计的潮流,这种设计风潮都是盲目跟从外国的设计理念,并不符合我国的建筑需求,这种抄袭的景观设计会因为民族习惯和气候差异等因素造成建成景观的实用性降低,导致这些广场和草坪最终只能成为“城市化妆运动”中牺牲品,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最后,这一景观设计理念便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现在的设计人员虽然将传统文化应该用在设计之中,但是这种融合是生搬硬套的融合,是无法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那种牵强附会的园林设计以及建筑物根本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有相关学者指出,景观设计需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应用不需要人们刻意的去传承,更不需要做一些所谓的设计理念来支撑其发展。若是设计无法与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那这一设计作品便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随之也就无法做出符合时代变迁的创新。若是做好传统文化和景观设计的融合,甚至能够起到引导时展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将其融合到景观设计中?这些问题都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优质的景观设计所能传达出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而是能在环境中体味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自己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若是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一部分拿出来单做设计,其美感是不完整的,在建筑之中,景观和建筑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交相呼应。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与设计想融合,是景观设计的精髓,是能够将建筑、环境、人群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
2.2 传统文化应用在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理念已基本上呈现西化趋势,如今的建筑物更是不能和传统的中国风建筑相比较,无论是在使用材料或者设计需求均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经看不到继承的影子了。为了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需要从多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和景观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形式美。对于中国的景观设计而言,应用形式美的设计手法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简单的说即是将语言和符号融入景观设计中。形式美主要是利用点、线等的连接形成面,在连成面的过程中将结构的美感勾勒出来,并通过形式的再模仿和创造过程将组成面的小品展现在景观设计理念中。(2)在景观设计中融入情感,将创造者的思想传达给大众。无论是在创作诗歌、写作书画都离不开人的情感,在景观设计中更是如此,景观设计中的意境是设计者从自然、社会中体会到的感悟,并将这些感悟与景观设计结合,把设计者自身的感情寄托在景观中,让景观不仅能够为现代人们服务,还能够让人们从场所中能与设计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进而达到以人为本的创作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是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若要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则必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达到“艺术再生”的目的,即在景观设计中,尊重传统文化的存在,并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进行“修正和再创造”,使景观设计中既存在开放性、独特性又存在民族性,让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为景观设计服务,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以景观设计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也能够推动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骥林.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5(6):27-28.
[2]王焕志.试析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房地产导刊,2015(23):279-279.
[关键词]中华文明;儒家文化;中医诊疗观;形成;发展
[作者简介]唐乾利,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主任医师,供职于广西中医学院;陈小平,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覃文玺,广西中医学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何清湖(本文通讯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208
[中图分类号]G03:R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086-04
《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从巫医一体的理论体系中独立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同时直接指导着中医诊疗观的建立。在统治者推崇儒家文化的年代里,随其重点的变化,中医的诊疗观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演变,本文就其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作一初探,并就中医学发展思路作一些初步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原始儒学时期
先秦时期是以孔孟为主的原始儒学时期。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中对周易的整理对后世儒家学者的影响极其深远。儒家与易学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儒家是以《易经》为宗典、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学术派别。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成熟的标志,其成书时间与孔子的年代相差不远,作为医学理论的文字表述,其中的阴阳五行理念并非来自于儒家思想,相比之下,与阴阳家的理念更加接近,可惜阴阳家的典籍已全部失传,无从考证。这些理念直接构筑着传统中医的阴阳五行诊疗观念,故在先秦时期,儒家对中医诊疗观的影响并不非常明显。
二、经学时期
(一)汉儒经学的建立及其主要思想
汉以后,依靠秦时耆老耳传重写经书。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当时儒家董仲舒的意见,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变博士原有制度,增设弟子员,有五经博士之说,凡不尊六艺、习孔子之术者悉去之,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崇高的法定经典,也是士子必读的经典。汉代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为主业,重于在经典的字词句中探求微言大义,自此经学正式宣告诞生。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著书十余万字,奠定了经学在中国2000年历史上作为主流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核心的地位。其主要哲学思想既承传了汉以前儒家的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益生主题思想,又吸收了墨、道、名、法、阴阳、农等各家学说,不仅接受和发扬了荀子关于礼法并重、刑德兼用的理论,而且还大量吸收了墨家“兼爱”、“尚同”的理论,乃至墨家学说中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董仲舒比较系统地发展和糅合了先秦儒家的“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中和”平衡思想和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这些思想不仅渗透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实践。使天人之学具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功能。而且成为汉以后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学与中医阴阳观念的差别及儒医形成的基础
董仲舒整理的阴阳学说主要来自于《易经》,易经的阴阳主要以二的倍数增长,以一分为二为主体。《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道明了天地阴阳变化之理,但是《易经》的阴阳与《黄帝内经》里的阴阳并不完全一样。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日: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日: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可以看到,在中医诊疗体系中,阴阳的三阴三阳理论是非常独到的创造,不与其他体系雷同,这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的主要辨证论治体系就是三阴三阳体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按照《易经》阴阳分法固然合于天道,但是因为取类的不同,对三阴三阳的诊疗观还是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医的诊疗观开始出现了分歧。
由于儒家官学地位的确立,对于医疗体系乃至社会生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医疗队伍的组成结构也造成了新的变化,给后世一种医疗群体――儒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儒医这个群体是最终导致中医学诊疗观分裂的重要人群。汉以后的执业中医的人群结构数据表明,两汉至唐代52位著名医家中,儒者多见。
(三)经学后遗症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阴阳五行学说、祥瑞灾异说后来演变成为流行于西汉末并兴盛于整个东汉时代的谶纬应该是董仲舒始料未及的。由于其理论中提供了谶纬之术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对政治措施的影响方式上,逐渐与谶纬神学合汇,尤其是王莽与刘秀在夺取政权之际公开利用,将若干谶语编为官书明白昭告;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又正式“宣布图谶于天下”,定为功令的必读书,“言五经者,皆凭谶纬说”。儒生为了利禄都兼习谶纬,称“七经纬”为“内学”,而原来的经书反称为“外学”。使得谶纬的地位实际上凌驾于经书之上,从而让谶纬之术发达起来。
谶纬的兴盛对中医诊疗观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本来《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构建的传统中医诊疗观已经脱离了传统巫术鬼神占卜的概念,谶纬的兴起直接通过官方把这些理念重新打回到中医的诊疗观中。这在后来的很多医书记述中可以得到证明,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到孙恩邈的《千金方》里都有很多谶纬术的记载。
延至东汉末年,人们得病不是先找医生,而是找巫师,谶纬学泛滥极其严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记载当时的人:“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张仲景对此情况痛心疾首,撰著《伤寒杂病论》正本清源,奠定构造了正统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使中医的诊疗观在文字上规范下来,让中医学独立于谶纬学之外,并显现出不可比拟的临床效果,这是张仲景至今仍被尊为“医圣”的原因。
谶纬之学虽经魏晋以后屡被禁止,但仍然在民间流传,明清时期还有很多医书存在着这些记述。只是到了“”以后兴起,传
统学术退位,谶纬之学才开始真正敛藏起来。
三、理学时期
(一)儒学思想的分野
宋以后。以五经为主干的章句训经学因自身僵化而陷入绝境,熙宁变法失败后社会矛盾激化,佛学南禅宗改革运动的思想浪潮冲击,使得教条经学的专治局面开始发生振荡。疑经之风逐渐兴盛,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尚书》。儒家文化随之发展成为一种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思想。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走向政治哲学化,为统治者提供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以适应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的学说,也因此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儒学这时主要分化出两支,一支是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主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朱熹则是儒家理学集大成者,其所著的《四书集注》也成为元明以后中国科举考试的教材。另一支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主张心外无物,是以“心”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四库全书简明录》记载:“朱子无极之辨,陆九渊攻于前,格物之说,王守仁轧之于后,诸儒各争门户,垂数百年。”
儒学的内部争端体现出明显的思辨性,引经据典皆为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不固守经文本义,这些思想上的变动对中医学的诊疗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后世中医诊疗观上的分裂,形成中医的学术分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小叙》:“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不仅概括儒与医各自学派分立时间,也暗指了儒之门户分于宋,与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二)儒医大量产生。改变了原有的医疗队伍结构
宋朝时候,国家对医学非常关注,不仅帝王本身熟悉医学,而且还不断下诏书指导全国的医事活动。《宋会要辑稿・崇儒》:“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儒医在官方的提倡下正式形成潮流,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验方、家藏方,如陆游的《集验方》、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司马光的《医问》,高若讷的《素问误文阙义》及《伤寒类要》等书。名儒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对此更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大批儒生加入到医学领域之中。由于儒医本身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在中医群体中占比例增大后,其学术观点直接影响到中医学界的观点,中医诊疗观的蜕变亦因此而生。
(三)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标志着传统医学诊疗观的分化
金元时候。中医的诊疗观开始出现明显的分野,出现了“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他们对《黄帝内经》各执一义,先是河间学派刘完素以“火热论”病机创立了“寒凉派”:张从正师刘完素发展出“以血气流通为贵”的“攻下派”,李东垣尤其重视脾胃成“补土派”;朱震亨倡导“阳有余阴不足”建“滋阴派”。4人中至少有3人和儒家扯得上关系。张从正著书叫《儒门事亲》,李东垣曾从师于当时名儒翰林学士王若虚、冯叔献,朱震亨则是师从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学儒门理学,其书《格致余论》亦含有“格物致知”之意。他们都反对“集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这些都是受宋儒疑经和部分理学思想影响而生的。由此可知,中医诊疗观的分野与宋朝儒学的门户分别有直接的相关性。
(四)理学后遗症
随着儒家理学的“穷理”深入,逐渐出现了空谈理论,不尚实际的风气,这也对中医诊疗也影响很大。到了现在,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大生产分工的深化,出现了只谈理论不会临床的中医理论家,也许或多或少的还是和理学的遗风有一点关系的。
心学的修习方法必须是德才兼备。智慧过人者方能成功。其发展到最后竟然成了“小人无忌惮”,尤其是把“医者意也”发挥到极致之时,其流弊更是直接导致了诊疗的随意性,没有规范。没有章法,诊断上没有精准的判定,疗效上没有确切的估计,中医至此便逐渐衰弱,使西医学乘虚而入占据了主流医学地位。
四、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长期占据官方的统治地位,对中医的诊疗观念有着极深的影响。儒学的几个重要时期的思想演变造成了中医诊疗观的变化,尤其是宋以后儒家分野,造成金元时期中医诊疗观的分野。但最终医学仍是医学,既不是哲学也不全是文化。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儒家文化的变化中伴生发展的一门经验实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唯一检验医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就是临床疗效,不论诊疗观如何发展变化,能指导临床治愈疾病的理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
中医独特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独特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对人体本身和人体科学本身以及防病治病都具有独特和卓越的见解,是一门符合自然科学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医学科学。没有古代的中国哲学,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学理论;没有儒家文化,就没有不断发展的中医诊疗观。可以说,中医学是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儒家文化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与不断的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中医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哲学和文化的范畴。因此,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进行方法论及诊疗观的变革。
由于儒家文化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毫无疑问儒家文化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又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建立了中医学的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中国传统自然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万物始基的元气本体论;另一方面则是宇宙形式的天人合一论。正是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元气本体论和天人合一论,才使中医学形成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方式和理法方药的独特体系,尤其在中医诊治方法上,也无不富有传统自然观的特质。元气论以及阴阳学说等哲学思想给予了中医发展强大的指导武器。在这种思潮下,中医学形成了一套整体的理论体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宇宙息息相关,人体无时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关键词:现代城市,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发展观
Modern city landscape with traditional sacrifice cultural of the mismatch phenomenon
Abstract: In th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city landscape has been accelerating gradually, 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showing some urban problem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between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hina as ancient civilization has a deep historic background and plentiful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dern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how w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 etiquette, a special sacrifice cultural forms and widespread phenomenon with the urban landscape produce the mismatch of phenomenon, the risk in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 Key words: The modern city,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acrifices culture, development
1 现代城市景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每一个区域和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形成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我们国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骄傲和财富。如诸子百家思想、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都作为我们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精神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1城市景观是体现传统文化的载体
城市是一个硕大的容器,包含着诸多事物。城市景观的建设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举措,城市文化是城市品质的象征。具有内涵的城市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本土文化以城市景观作为载体使文化物化给人直观感受。西安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主线而形成的城市景观绿化带。护城河环绕,有亭廊、雕塑、诗碑等风格古朴而稳重。这样的现代城市环城公园为古城墙遗迹的价值和魅力表现起到载体作用。
1.2传统文化是城市景观的内涵
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要体现所在地区的文化精神。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宝贵财富,体现在既是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依据,又是城市景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前提和基础。西安大雁塔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已经成为西安的符号,为其周边城市景观赋予了灵魂和内涵。传统民俗文化对城市景观建设及城市特色的展现也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民俗中很经典的“陕西怪”,把传统文化以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物化”出来,使景观具有“活”的生命。
2 传统祭祀文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存在
2.1祭祀文化的普遍存在
祭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精神活动和信仰的表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荀子・礼论》。从古至今,从君主到百姓都举行着大大小小的表示重视、崇敬的祭祀活动。以达到心灵上的满足并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得到体悟。①中国古代祭祀是一项隆重而又庄严的仪式,其种类有:祀先代帝王、祀先圣先师、田与享祀先农之礼、亲桑与享祀先蚕之礼、享先医、五祀、高、傩、蜡腊。祭祀对象大致分为:天、地、人、神。这种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有直接联系,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被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为一种价值文化和生命精神。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够客观的认识世界,但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对情感的诉求和精神的寄托,还是需要通过一种行为方式来表达。另外受传统文化和礼制的影响,祭祀活动也得到传承和延续。
2.2现代城市中的祭祀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直接影响着市民的文化水平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念。市民相对进步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影响其对待封建、迷信等事物有相对客观的评判和进步的思想②,祭祀看似不科学的传统礼俗仪式有着特殊伦理文化,作为人们精神需求能够“物化”的行为方式,在城市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2.2.1 祭祀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活动
在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城市中祭祀主要表现为公祭和家祭,如尧舜祭祀、公祭轩辕,是民族及民族文化认同、血缘认同的一种方式,端午节中华民族祭祀屈原,是表示对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崇敬。清明节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扫墓,市民在革命公园、烈士陵园等举行扫墓祭祀活动。家祭 ,从古至今是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包含家祭、庙祭、墓祭、年祭四种形式,主要是在每年的中元节、中秋节和除夕。现代城市中家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对故人的思慕和祈福,其场地主要分布在十字街头、天桥下、道路口等。城市中的祭祀活动从形式、内容、仪式等方面已被简化但这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现象依然存在。
2.2.2祭祀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我们客观地评判祭祀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祭祀活动在古代城市中是一项重要活动,其用地占据城市很大一部分。古代城市格局受到祭祀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代许多城市依然保留其格局和建筑、场所等产物,如北京、西安等。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物不仅对祭祀文化的延续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为城市文化建设起到点缀作用,进而带动与大众活动相关的,如参观旅游等行为的发生。无论是公祭还是家祭,在现代城市中依然延续烧纸、祭酒、烧香等行为。在祭祀节日晚上,这种行为聚集于街头、路口,产生大量的浓烟、纸灰等,经过的人都很避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据统计,祭祀节日晚上街上的活动和人数明显低于平日。除此之外,由于不慎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破坏甚至可能会造成失火等现象。社会愈是进步城市愈是发达,与祭祀行为的矛盾也就更加的突出。
3 发展观下现代城市景观的建设与祭祀文化的延续
现代城市景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含形形的文化以及社会现象,建设与完善城市景观根本目的在于为人们营造愉悦的、舒适的、能够尽量满足人们需求的环境。而祭祀文化相对于其他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属于弱势文化,是人们避讳谈到的事物。除了传统祭祀文化产生的传统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建筑文化层面的关注外,大众的祭祀活动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城市建设中是被忽视的。季羡林大师说“文化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体” ③。那么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祭祀这一作为伦理观念的行为,也理应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有个适合的方式和场地。
首先,辩证地看待祭祀文化,达到思想观念上的进步。祭祀与生死观是有必然联系的,生死观与丧葬也存在一定关系。远古时期,中国的丧葬意识相对是比较淡薄的。《礼记・檀弓》记载:“古者,墓而不坟。”“墓与平地齐”。春秋时,孔子生前表示不修墓,其弟子以在其墓地上植树来缅怀他。汉晋时,人死后即植冢树以表示纪念。④。现今,城市周边墓园建设速度和范围不断升上,墓地也形成不同级别和价格的服务。无论是对城市用地面积及其发展的冲击,还是祭祀活动对城市形象及环境的影响,总之是生死观念对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约束和阻碍作用。
其次,利用景观手法合情合理地传承传统祭祀文化。景观是处理“天、地、人、神”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法,也就是说以“景观”作为载体处理好自然与人的关系,达到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祭祀作为人精神层面的需求,是可以通过景观在城市中存在的⑤。以丧葬中的一个例子说明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在瑞典已施行的一种“低温法”:不对尸体火化,因为那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而是先将尸体浸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态氮中,待遗体冻脆后轻微摇晃,使其变成粉末,然后将粉末进行干燥处理,最后把干粉装进由泥炭或淀粉制成的骨灰盒埋入地下。6个月后,它们就变成了肥沃的土壤,亲属可以在地上种上植物。现在,每个瑞典人都可以在遗嘱中写明,他想变成哪一种植物。”目前,许多人也接受并提倡网络祭祀,以网络作为载体,在虚拟空间进行献花、烧纸等等活动,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祝福。以此看来,祭祀也是可以通过既不违背伦理要求也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手法在城市中存在。而城市景观作为城市中生态建设的承载体和先行者,应该有解决城市建设与祭祀文化矛盾的方法和能力,城市景观可以提供人们更加生态的、合理的、容易接受的祭祀方法。
4 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财富,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地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祭祀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人们避讳提及的文化,某些祭祀活动在现代城市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集聚性,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生态伦理观念下,以城市景观作为载体,以景观设计作为手法,解决现代城市景观与祭祀文化呈现的失谐现象及矛盾,构建文化的、健康的、和谐的现代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林浩,丧葬祭奠:何时“祭”向文明[N].河南省三门峡日报社,2005-04-05(3)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3-120
[3]季羡林.东西文化议论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417-423
[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85-288
[5]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5-138 301-306
文章标题:刍议现代城市景观与传统祭祀文化的失谐现象
作者介绍:
张 斌 男 生于1985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
王葆华男 生于1968年 西安建筑科技学环境艺术系主任 副教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工程成本管理 思考
1成本管理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引领
对于“人”,我们可以学习易学,用幽默和谐家庭;用道家的相术知人善用;用中医的医术保护身体;用儒家的心态,感恩生命,深刻、谦和而又自信。
但在房产业——这个巨大的人居环境产业中,如何借鉴和应用传统文化思想,却通常只有一些“阳春白雪”在酝酿思考。修身、齐家、然后治天下,仿佛总是走不到普通的“下里巴人”。是不是真的只能这样呢?
当然不是!普通的成本管理人员,同样也可以深入地研究各种要素对企业“健康”的影响,做到“人境合一”,于“无为”中管理企业这个“家”。
2儒、释、道的贯通
我们首先要先明白儒、释、道的精神加以融汇贯通。儒:以人世的姿态出世。儒学是“官学”,是培养领导与高参的教材。真正的儒士,热衷权势,却非为私欲,而是借助权势实现利国、利民、利天下的理想。他们身人名利之中,心却超越名利之外。
释:以出世的姿态人世。佛家不承担世俗工作,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但他们积极介入社会,并承担一项特殊的工作,即抚慰人的心灵。
道:以人世的姿态出世,以出世的姿态人世。道家的人世,顺其自然;道家的出世,安然入梦。始终保持自由的心态,可出可入,无为无不为。
3房地产工程成本管理的“无为”
纵观房产业,工程成本管理从业者众多,它不仅需要丰富的工程造价、管理、财务、工程、法律、合同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执行决策层资金计划的实战操作能力。更深层次的优秀成本管理者,还需要一种与环境(企业)融合的心态,去面对日益激烈的成本控制挑战。量身订做、注重实战、学以致用,才是将传统思想融入成本管理的佳境。
《红楼梦》中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只有体会到了“无为”,才开始接受了周易思想。“无为”也“无不为”,每一个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都是一段“心的旅程”。以人世的姿态出世,以出世的姿态人世,是保持这种收放自如思想的基础。
怎样的成本管理才是最佳的成本管理呢?管“心”。让企业的“身心”都符合自然规律,也就“无为”了。
4天人合一和大道至简
“无为”即天人合一,既是周易的哲学基础,又是最后要实现的终极理想,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万本归一、大圆满。
周易提出太极,然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无到有,成本管理出现了无数种可能。我们通常在管理中,出了问题,才去寻找“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可这些最重要的关键,往往就在初期,我们最不在意的地方——“私心”。“大道至简”,事物的发展都有自然的规律,最初的也就是最重要的。
成本管理者要学会用这个理论来分析成本的基本要素,依照八卦卦象的基本特征,找出各系统的相互关系,将管理框架根据自然规律进行规整。
5成本管理贯穿财务金融、生产科研、纪检安全三个领域
根据易经的八卦,我们将企业分为管理系统。乾——决策指挥系统;兑——营销服务系统;离——企业文化系统;震——生产科研系统;巽——人事培训系统;坎——财务金融系统;艮——纪检安全系统;坤——群众监督系统。
在生产科研中,成本的核算要精确科学;在纪检安全中,成本的签证要奖惩分明。在财务金融方面,结算付款要及时有效。
杜甫的诗形容恰到好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早一点不好,晚一点也不好,恰恰在春天的雨才最好。成本管理就要做到“及时雨”。
6从易经中发现的成本管理的八种方法
1)坎卦——企业与他人的经济往来,避开陷阱是前提,即风险意识。水代表财,象征流动多变,周流不息,隐而不现;为江河、为险、为陷阱、为恐惧,这些与财务金融的许多性质对应。
水能载舟,在于它的柔顺与流动,而主动示弱、流动多变性恰好是商人的主要特点;根据坎卦的爻辞,企业成本出现危机后的管理方式应该为:惩洽,整治,外援,自救,勿贪,防御。实际成本管理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合同风险意识、对重要条款的法律、风险的慎重,这是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2)需卦一成本管理的主管必须具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素质。欲望(投资者的需求)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如果能正确对待欲望不让它们无限膨胀,就能吉利。
需卦,象征等待。孤立无援下不得已之抉择;时机未到之前最明智的选择。当形势不利,或没有多少胜算把握之际,强行突破作战是下下策。等待是强者的自信,成本管理者如果发现时机未到,就应该及时站出来,提出等待的建议,以防止投资者的“需求”过度膨胀。
3)节卦一象征节约,所谓节制,是审时度势暂时的克制(休整),克制时间过长,就会失去原有的斗志,故而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苦节不可贞”,过份的节制或约束是不可取的。
优秀的成本管理者,要掌握火候,招标的火候,签证的火候,结算审核的火候。适当的安排竞争,却又不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游刃有余的高手。这与前一卦,同样阐述了成本控制的关键点:适度的节制,观察对方的“心”,才是重点。
4)既济卦一象征长远策划,即成本管理的投资预算。有运筹帷幄的决策在战争开始之前,才有决胜千里之外的战争。
商场如战场,在项目运作前,一定要将投资预算做好。要充分考虑其潜在因素,多算则胜,少算则败。预算一定要考虑时间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应成为评价的基本标准。
如果一个项目立即开发可获利l亿,若五年后开发,由于价格上涨可获利1.6亿。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1.6亿>1亿,可以认为5年后开发更有利。但如果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现在获得1亿,可用于其它投资机会,平均每年获利15%,则5年后将有资金2亿,还是现在开发有利。(5年后获利=1x(1+15%)5—2亿)
5)屯卦一资金渠道要畅通。企业资金的再生产要像水渠一样畅通。修筑水渠艰难,维护其畅通无阻、保持水质纯洁也并非易事。这也印证了现在房产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从纯粹的“利润”到保证“资金链”畅通的必然规律。
6)井卦一代表企业职工的薪金发放。水乃生命之必需,财为生活之源泉。井水不枯的条件是供需平衡,企业保持效益的根本是员工薪赏发放要恰到好处。
7)蹇卦——代表财务审计,避免触礁的有效措施。航船触礁在于不能随时透视水下情况,企业触礁在于不能及时检查财务情况。成本结算的审核,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一次检验,优秀的成本管理者,必须从中找出企业的漏洞,并加以改进。
8)比卦一代表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增加透明度是万众一心的前提。想营造一种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人文环境,必须要公开资金周转和利润情况,增加经营透明度,做到让员工心中有数。
就当前来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其价值取向呈健康向上的状态。与所有受过一定教育的90后年轻人一样,他们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效率,法律意识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高职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与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如在人生观上,有些学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当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从利己角度偏向于选择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物质利益,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动摇、困惑及焦虑。在价值观上,有些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将金钱和地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对社会上一些人不择手段赚取金钱持赞赏的态度。认为“有钱就有一切”,“现代社会中贡献大小决定着收入高低”,与人攀比,不能正确看待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道德观上,有些学生的道德观念偏离了正规,导致道德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道德,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考试作弊、随便旷课、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有小偷小摸行为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并且已经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不同层面的丰富内容。
一般认为,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比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顽强的再生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第二,“大统一”与文化的多元性并存。第三,以发达的政治伦理学说维系整个封建社会秩序。四,实践理性和入世思想淡化了名族的宗教意识。五,重政治,轻科技。六,朴素的整体观念。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有很大的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探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根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哲学的、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各个方面的思想观念,有着儒墨道法释等众多流派,但其中对我们后世最具影响力的又莫过于儒家思想。
四、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现代大学生价值观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的形成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土壤中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当代大学生,其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为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所影响。
(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早期的诚信与宗教密切联系。《尚书·太甲下》中记载: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此处的“诚”主要是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在传统文化中,诚是“天之道”,是道德的本体和自然的规律,人们的道德修养必须遵循“天之道”,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公民——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二)以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事业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2015年2月,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博物馆条例》。《条例》规范了博物馆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程序,要求加强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的保护和管理,禁止博物馆获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
2016年2月24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会议强调,一要重在保护,对存在重大险情的文物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等。二要强化管理和执法,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三要合理适度利用,将更多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等。四要加大政策支持,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针对彩塑壁画等保护实施一批重点科技示范工程等。五要大力培养文博、文物保护修复等人才。
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物事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振兴传统技艺 守护文化遗产
2014年12月,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部署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和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等工作。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歌舞、传统体育比赛等民族民俗活动。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推动校园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强调要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鼓励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加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将民族优秀文化列入学科专业,开展教学和研究,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进一步办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在高校内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创新文化产品 传播中国品牌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区域特色的发展潜力,促进生活“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鼓励创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服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