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生文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4 16:04: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生文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生文学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小康、和谐、生态,实现科教兴藏战略的目标,关键在教育,而发展教育,就必须首先发展民族教育,实现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和启发性的阶段。作为我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 语文对于文学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了解一下何谓人文素养。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语文这个大基础。

1.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文学素养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正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近年来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从小学生就开始抓起, 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 增强其精神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股强大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的培养要从民族的下一代抓起, 以情感教育和优秀文化的传播来保证学生拥有强大的精神竞争力。

2.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最基础的一门教育,它在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上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语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语文校园实践, 提高人文素养。

2.1.1早间诗文诵读活动。利用每天早晨的十分钟开设古诗文诵读活动, 请有较好朗读技巧的同学来领读, 每周再做一次简单的朗诵汇报。这样的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增强学生的欣赏水平, 使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体的优秀作品。

2.1.2开展语文活动比赛。比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够调动学生不断自学、不停探索的精神。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书画比赛、作文大赛、故事讲演大赛、课本剧表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比赛中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2.1.3开展人文科学讲座。祖国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利用讲座的形式请一些领导、老师或者是学生家长来讲一讲自己游览过的地方, 说一说自己对某一部作品的理解, 这都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好办法, 也能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到祖国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2.2语文教师教学设计,加强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与文学素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受教师的教学形式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设计正确高效的教学模式。

2.2.1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语文课本里的风景、人文思想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临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必然能产生“豁入耳目”的美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染。

2.2.2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最切忌的是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一条路上。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强行把学生多样的文学感受纳入到一个单一的轨道,使学生的生命热情和智慧受到压抑,造成学生对语文教学普遍不满的现状。从而不认真学语文,也就无法培养人文素养。

2.3语文文化建设, 提升人文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是在实践中去培养, 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学生影响最直接、最大的是校园环境。增强小学校园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精神是增强小学校园文化底蕴的有效方法。在提炼校园文化精神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沉浸在高雅的校园文化中学习语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写作练笔

怎样能让小学生将语文学得更好,我认为可从文章阅读、写作练笔、语文活动三方面入手。

一、小学生阅读教学要由浅入深,文章阅读分两步走

(一)第一步课外阅读分“四读”

一读课文消灭生字词,学生自己完成,查字典消灭生字,查词典弄懂生词的意思。

二读课文,读懂每一自然段,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说出每一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小组活动分段,概括段义,最后全班交流。

三读课文弄清全文的中心意思,多让几个学生站起来说,再让没有弄懂的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够回答的让学生回答。

四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写法。

(二)第二步组织好课外阅读,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

1.建立班级阅读书柜,让学生将自己读过的书编号,然后都集中到小书柜,派专人管理,组织借阅。

2.每周给学生两三节课的读书时间,借阅小书柜里面的书,做好读书笔记。

3.推荐小学生读物,让他们在假期阅读。

二、写作练笔,小学生写作练笔同样要由浅入深,分“说”和“写”“评”三步走

第一步要让学生学会说,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把所见所闻说出了,然后再让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交流他们是怎样说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说了,这一步是写的基础。

第二步在说的基础上,将说的内容在规定时间写下来,只要求字数。同学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

第三步对写得好的,进行评点,一定要对学生的习作多表扬,细心指出习作的不足。教师评点得好,学生作文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展读书报告会,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开展消灭错别字活动,提高小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开展读报活动,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和驾驭词语的能力……

第3篇

一、“善教”是激发学生兴趣并乐学的前提

1.善于学习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应该全面发展,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过渡;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教学有新意;思想要超前,方法要创新;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具备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新的操作应用技能。只有教师本身的知识不断更新,才可以真正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

2.善钻教材

善钻教材是指教师掌握了钻研教材的规律,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力求做到师生的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统一、知识与能力统一、认识的构建与情感教学的统一。要做到这些就要找准学习目标进行导向,找到可供创设的情景进行整体感知。透析课文内容结构,上下文关系,将课文分层,从而引导学生分层操练。进行精讲点拔,整体巩固,质疑解难,反馈调控。

3.善研教法

善研教法是为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要力求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那么教师既要研究学生又要研究自己。研究学生是从认识规律去达到教师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意志、情感的目的;研究自己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在教学中扬长补短,在钻研教材,吸取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带有个人特色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有多种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教育中是最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最富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行之有效。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善教”的结果

其实,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需要用过多的文字叙述,在课堂上,从学生的反应,课堂的气氛就足以体现。如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上我采用的是“游戏教学法”。我在教学“g、k、h”时,在教具制作上,准备了小鸭子、小蝌蚪的卡片。在做游戏时,让每个同学都得到一张卡片作为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都能在学习上提起兴趣。当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教师应该因人而异,找出每位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而不是根据他当前的表现进行批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

第4篇

关键词:语文 学习习惯培养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必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呢?这是是一个人学习的必要前提。如果有了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自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人终生受用。由此可见,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个人认为包括如下的几点:

一、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培养

好多时候,教师都反复读课文才能真正解读文本。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很重要。我要求学生根据课后习题提示有针对性地预习课文,带着疑问上课,这样的课堂学习效率比较高。

根据遗忘规律,已经学会的知识,课后还会忘记。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复习巩固,这就要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只有及时复习当天和近三天学过的东西,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记忆更深刻。

二、教师有效引导 培养学生善思乐言的习惯

“语文是思维的素养。”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在课上,教师的态度比较重要:一要明确大胆发言是有勇气、善思考的表现,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勇于质疑发表不同的见解的更要表扬;二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解决;三是不轻易否定,要善于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使其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外学习时,教师要争得家长的支持,逐渐培养习惯。

三、善用小组合作培养参与交流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质的主要阵地。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课堂上,应该让每位同学主动参与、自由读书、热烈讨论、谈讲感悟。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适合大容量班级的教学方式。我的方法是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就有意识地培养2人小组的合作,让学生习惯与他人交流。三年级以上就根据教学内容大量使用2人以上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具体操作时,必须先明确每个人的职责,然后训练各司其职,交流融会,以组的形式汇报。比如学习四年级上册的《颐和园》一课时,明确了课文结构和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后,我先扶着学生学习“长廊”一段,找到长廊的特点,归纳表达方法,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万寿山”“昆明湖”部分。小组合作时,每个学生都发表个人意见,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综合意见(在小组合作时,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分工合作(写、画等),呈现了多种方式的汇报。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其有所提高。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当然,合作学习要在有交流必要的时候使用,也不能课课进行。

四、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一是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明确目的,作业精、少,让学生做完作业产生成就感;二是完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即做作业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品,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及时更正错误。三是先反复读题弄懂题目要求之后再动笔。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教师和家长必须要长期通过严格要求使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五、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教师要找契机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有时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会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之后,学生很可能会对“送别诗”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引导他们积极地查阅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后,学生对动物的生活方式产生兴趣,就介绍他们读《昆虫记》《大百科全书》。指导学生阅读,实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第5篇

不仅如此,更令人敬佩的是,在袁老心中还装着他热爱的全国亿万小学生,他昼思夜想关心着如何让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袁老在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提出了如何帮助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问题。他曾欣然接受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邀请,担任主编,创办一份辅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刊物。经过深思熟虑,把刊物定名为《小学生语文学习》。他说,这个名字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看到刊物名,就知道刊物的阅读对象、目的和内容,很容易区别其他刊物,小学生也容易接受。

为了办好刊物,他出面聘请了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斯霞、王兰、朱雪丹、袁、李吉林、朱敬本、庄杏珍、袁浩等为编委,共同出谋划策,组织筹备。他还专门邀请了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蒯福棣和特级教师袁浩、王先炯为执行编委,参与编稿。袁老身先士卒,亲自撰稿、荐稿、审稿。

袁微子先生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办刊宗旨、指导思想有着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他从刊物的封面设计到栏目内容都仔细斟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个栏目都由他亲自制定。他对刊物的设想高瞻远瞩、独具匠心,对语文学习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和积极的指导作用。其中《祖国进行曲》《理解和表达》《观察与思考》《作文展览》等栏目都成为当时的经典栏目,引人注目,深受师生喜爱。

《理解和表达》《观察与思考》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两个重点栏目,袁老把这两个栏目比喻为人的两只眼睛。他说,学习语文重中之重是要“理解”和“表达”。“理解”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文字的理解、作者思想的理解。“表达”一方面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同时又要学会如何表达。听读是吸纳,说写是表达,听说读写都重要,不能偏废。《观察与思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要学好语文就要学会观察,会观察还要会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才能学好语文。袁老对这两个栏目亲自撰文、组稿,把握方向。这两个栏目后来成为语文刊物中的热门话题,一些刊物也纷纷借鉴和参考。

《祖国进行曲》反映当时祖国各条战线的新人新事和最新建设成就。袁老指出,这个栏目很重要,我们要教育小学

袁老指出,这些栏目内容虽然与语文学习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也是刊物的亮点。因为我们要全面关心学生,提倡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长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小学生语文学习》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

袁老指出,无论何时,引导小学生学习语文,一定要走正道。他特别强调,我们的刊物要坚持素质教育,不能为了发行量,迎合应试教育去搞题海,搞无效的、重复的、机械的习题练习。任何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歪门邪道、投机取巧的“捷径”、“窍门”,我们的刊物都不许出现。

我有幸担任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责任编辑。袁老对编辑工作更是倍加关注,曾多次进行过细致的指导。我第一次和袁老谈话是在一个星期天,在袁老家里,我们俩从下午2点谈到6点。晚饭后,休息片刻,又谈到深夜12点钟。他老伴说:“你们哪有这么多活聊?”袁老笑着说:“咱俩是做事情的人,有许多事情要说,咱可不是闲聊啊!”是的,袁老的这次谈话确实非常重要,句句都说在要害处。他从办刊目的谈到办刊要求,从刊物的封面谈到封底,从目录谈到排版,从文字谈到插图,从编辑谈到发行,从组稿谈到改稿......无一不谈得津津乐道。这是给我上了一堂难得的编辑进修课,真使我终生难忘。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刊物虽然小,可是她关系到几亿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问题啊,我们有一点差漏出现,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刊物质量鹤立鸡群,发行量不断上升,成为当时小学语文第一刊。是啊,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创刊到出版,处处可见袁老胸中装的是全国亿万小学生,心里想的是祖国一代新人成长的大问题。他把亿万小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学生,关爱之极,体贴入微。他不辞劳苦,呕心沥血,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他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忙碌万千,可是他得到的只是每期两本样书和微薄的审稿费。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热爱小学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让我们永远铭记全国亿万小学生的恩师――德高望重,永远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尊敬的恩师――袁微子老师!生,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把准方向,感受时代脉搏,不能闭门只读圣贤书。

第6篇

一、重视入学问题分析

教师要抓好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首先要做好学情分析,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一)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艰难

上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新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总是会出现东张西望、走神发呆的现象。整节课下来,老师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听课状态欠佳直接导致一年级新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在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行为规范方面适应不良

调查表明,很多一年级新生缺少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不能自觉遵守,更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即使部分学生对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也会出现不能很好地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入学之初,班主任会用大量的时间给一年级新生讲述这些行为规范,但仍会存在回答问题不举手、课堂纪律混乱的现象。

(三)自我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相比于幼儿园,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随着一年级生活的开启,标志着儿童要摆脱依赖性,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部分一年级新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小学生不会自己褪裤子上厕所,不好意思求助于教师,就特别容易尿裤子;有的小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文具,课桌上总是一团乱。

二、重视学习习惯培养

古人说:养其习于意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意思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为其一生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应了解一年级孩子的行为规范内容和要求,还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加强行为训练与习惯培养,并以身作则,促使孩子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一)加强学习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良好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与约束的作用,所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习意义重大。但是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传统的老师解读、学生聆听模式显然效果不佳。为此,我采用的是讨论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分别应该遵守哪些原则?为什么要遵守这样的要求?然后再让学生在汇报、同学补充和老师的点拨中熟悉规则,明白道理,从而自觉遵守。

(二)加强示范

一年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现有知识和能力都非常有限,老师单纯的讲解学生接受效果也不甚理想。为此,我采用了示范法与讲解同步,提高了教育效果。如:在教学写字的基本方法时,我首先讲解:作业本要平放,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度角。然后我通过电子白板示范、教师示范、优秀学生示范等方法进行示范,很多学生轻松掌握了写字的方法。

三、重视课堂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由于一年级新生还过多保留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對于这一变化无法适应,产生心理冲突,便萌生出对学习的厌恶。因此,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应努力实现游戏化的课程教学,使游戏服务于教学,让儿童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习得知识与经验。如:拼音教学我就采用了摆学具的游戏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很好。摆学具这一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得很多,在语文教学中就很少了,不过它十分适合拼音教学。练习之前,让学生准备好当堂需要的声母或韵母小卡片,用橡皮筋捆好放在文具盒里。先练习找字母: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而后快速地找出对应的声韵母;再练习摆复韵母;最后练习摆音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进行摆放练习时,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摆放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拼音知识,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手能力,是一项十分实用有效的综合性教学手段。

四、注重学习成功体验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重视与家长交流、沟通

第7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到来。在古代时期,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以看出,兴趣在人们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只要人们对特定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到该事物的探索当中。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就会体会到乐趣。要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但是,小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在学习上有些小学生就提不起兴趣。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开始,语文又是学生进行其它科目学习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浓烈,探究欲望就越强烈,在课上精力就会更集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越来越明确,并受到大部分教师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形成个人的见解、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感受。教师不应该成为知识的讲授者,通过教师灌输所得到的知识不能够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只有通过他们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才会让他们真正信服,并形成长久的记忆。教师要让学生去进行自我思考、自我解读,让学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但是他们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教师枯燥的讲授不利于他们的接受,但是在自主探究中会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从小学生的思想和能力方面出发,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平时,教师要多和小学生进行交流,让小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爱之情,乐于和教师谈心,和教师产生亲近感。这样小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进行轻松的学习,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爱问为什么,对任何事情都想一探究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时,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为小学生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让小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本内容平铺直叙地进行讲解,在课堂上没有一个环节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就会感到课堂教学和自己无关,课堂教学只是教师的事情,自己的任务就是死记知识。如果学生从小就感到学习的无趣,一定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为小学生设计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引发小学生进行思考。只有有了疑问,才会想去探究,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问题的设计要合理,只有合理发问才能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例如:在对《猫》这一课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设疑教学。教师先进行课堂的导入:"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小狗、小兔子、小猫......"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教师接着说:"咱们班喜欢小猫的同学还真不少。那谁能够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喜欢小猫?""因为它能捉老鼠。""因为它能......"教师接着说:"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好。那么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小猫呢?""想。"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好,那么请大家阅读这篇文章,并进行思考:课文中所描写的大花猫有哪些特点?大花猫有哪些古怪的地方?"经过老师的设问之后,小学生们们都积极投入到阅读当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高。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一的教学不能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更是不符合小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活泼。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的独特性更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兴趣。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色彩鲜艳的图画、让小学生欣赏动漫、并且还可以加入声音。这是传统的教学所不能拥有的。多媒体直观、新颖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对小学生造成刺激,让他们处于兴奋的状态当中。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把学生不能想象出来的事物展示给学生。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阅读;朗诵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之重要性是当今教育普遍给予高度重视的内容。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不能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不愁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笔者一直在致力探讨这个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实践思考。

一、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关于阅读、读书的名言,强调的是读书给人带来的好处。所以书就好比人生活中的阳光,没有阳光,便没有人们生活的乐趣。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肯定不会好。尤其是语文学习,更是离不开阅读的辅助,学生只有大量地阅读课内外书籍,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能力。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学积淀和文化积累,为阅读和写作做好铺垫。开展班级范围内的读书会,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和篇目,定期举办班级范围内读书会,将自己秀喜欢的书和文章在读书会上加以介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带动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形成阅读兴趣,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

二、重视朗诵兴趣的培养

第9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学习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0-01

虽然相较于数学,语文这门学科不是那么让学生苦恼,但是小学教师满堂灌教学方式的应用,还是使不少小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总是感觉“望而却步”,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未能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甚至有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排斥、厌恶的情绪,导致小学生语文能力不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实践提示,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当中,关键在于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其参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基于语文教学实际和小学生的特点,对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如下的探讨。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建立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只有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转变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应当努力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不要再当以往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应当好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合作者、引导者。此外,教师应当对学生表示尊重和理解,努力为他们学习语文知识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转变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且乐于学习,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施情境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和作者一样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强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人物的内心感受,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等,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1.基于小学生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

语文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当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生活体验、生活感受来指导学生理解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使抽象化的情感具体到学生个体身上,利用情境的创设将教材所描述的内容、情感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以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组织学生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生动形象的角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本中所展示的情景,让学生明白主人公说某句话时的真实情感,让学生理解主人公说某句话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个角色的特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课本中涉及到的各种人物角色,让学生说每个人物说过的话,还可以添加些动作,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站在人物角色的角度上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样既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适时适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变枯燥的知识灌输为生动形象的知识讲解,实现由单一刺激转向多种因素刺激,使学生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使学生可以在生动有趣形象的感官刺激下激起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突破语文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的传授,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实施设问,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看似幼稚的问题不要急于否定,或者说“教参上的答案就是正确的,你记住就行了,不要再乱说话了”,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也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大大地激发学生们探索语文知识的欲望,给学生制造一些学习阻碍,让他们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去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太阳》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和太阳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并询问学生“太阳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太阳有什么特点?”,告诉学生如果想要知道答案,就跟着作者进入课文当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当中。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想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的欲望,使其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使其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