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街道市民文化节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9 07:23: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街道市民文化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街道市民文化节

第1篇

舞蹈教学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功能和现状

舞蹈教学是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这是无容置疑的,也是势在必行的。然而,我们目前的舞蹈教学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就现行高等师范院校本科舞蹈教学的整体来看,其课程设置一般为普修课和主修课两大板块。这两个板块,因不同学校开课时间有所差异,一般情况是前两个学年为全体学生的普修课,第三、第四学年的上学期为舞蹈主修课。在普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音乐理论知识,视唱练耳,也有芭蕾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基本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训练等。⑸在主修课则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主修方向进行专项的训练,即所谓的专业课,诸如: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外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当然也有一些公共的课程,即所谓的专业理论课,诸如: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运动生理学、舞蹈人体解剖学、舞蹈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剧目赏析、舞蹈评论等课程等等。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包含有秧歌舞、藏族舞、花灯舞、傣族舞、蒙古族舞⑹等。从常规的眼光来看,上述课程设置的包容面是比较全面的,其中有基础的知识,也有比较拔尖的训练;有普遍上运用于面的课程,也有针对性的用于点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自然有它的优势,也在实践中培养过无数的舞蹈人才,其成功性自然无可置疑。但是,若是放到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中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发现尚有下列不足:第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含量较少。它只是在20来项课程中,占据基本训练和主修课两个科目,算起来就是十分之一的比例。如果加上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实际上,不到十分之一。并且主修课只是面向部分同学的,这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教育面就更加狭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民间舞蹈的轻视,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主修的学生为数甚少。据笔者对三所大学进行的一次调查统计,选修芭蕾舞的占32%,现代舞的占45%,外国民间舞蹈得占1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占12%。这种情况,很不令人乐观。第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内容已经条块化。由于多年来的教学,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绝大多数教材,一代又一代地因袭下来,已形成了一定的条条块块。一提到民族民间舞蹈,大约就是秧歌舞、藏族舞、花灯舞、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等几大块,局限在这几块当中教学。其教学方法也出现条块化,把一些书面上的动作分解,然后再组装起来,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所谓的舞蹈编导课程也同样走的是条块的组合程序。第三,绝大多数的舞蹈教师,都是在上述的条块化的课程按条块化的教法下培养出来的,他们接受的是那些条条块块,在他们的教学中,自然也是传授那些条块。不仅是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脱离不了那些条块,在思维上也难以超越出来。第四,基于上述的舞蹈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那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实际上已经离开民族和民间很远,只是一些没有实在内容,或者是只是一些强加了一些与其不相关的内容的一些空洞的动作和程序罢了,只是一个空的架子而已。它们离民族民间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很远。如果要讲它们是民族民间舞蹈的话,那也只是雅化了的民族民间舞蹈了。总之,目前舞蹈的教学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距离很远,难以起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如果要使舞蹈起到传承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的话,对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就是当务之急了。

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下的舞蹈教学改革

特别是舞蹈老师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价值,认识到舞蹈教学所肩负的传承保护的责任,认识到舞蹈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改革这些弊端的紧迫感。其次,各相关部门身体力行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地行动起来。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份量,做到在课时量上有一定的保证。最好使这门课程成为普遍的必修课,以扩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教育面。第二,教材内容要突破已经僵化的条块,把原来条块化的东西作为知识点放入基础知识的层面上进行教学,增加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把民间活生生的舞蹈进行归纳整理,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部分。就福建而论,下列舞蹈均可作为教学内容。诸如:福清渔溪镇一带描写戚家军抗击倭寇的《光饼舞》中的“奔袭”、“烤饼”、“犒军”等情节,老百姓点火、烤炉、贴饼、烘饼、铲饼、犒军等细节;连江城关元宵节《茶篮鼓舞》中,少女托起茶篮,表演的观花、比花、选花、插花等动作;长汀《高跷扑蝶舞》的“丑公”、“丑婆”两相对舞,丑公以蝴蝶逗引丑婆,上下左右前后翻飞,逗引得丑婆前来“望蝶”、“戏蝶”、“追蝶”、“扑蝶”,丑婆左蹲右转、前俯后仰、眉开眼笑歪嘴眨眼的动作⑺;畲族的《猎捕舞》《铃刀舞》《击竹跳杆舞》《穿担舞》《筛茶舞》的动作和程序;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祭舞》《酒舞》中,众人“挽手合围”或“连臂踏歌”的动作;福建各地的《龙舞》和《蛇灯》的姿态⑻;闽南地区的《戏灯》,《采莲》《车鼓舞》《竹马灯》等舞蹈动作;等等,都可以通过整理提炼,成为最鲜活的本土教材或者是校本教材。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消除僵化的教条。基于目前舞蹈教师在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知识结构上的偏差,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课堂与民族民间舞蹈的现场结合起来,与民间舞蹈艺人结合起来。可以聘请民间艺人作为舞蹈教师,也可以走出舞蹈练功房狭隘的天地,到民间的舞蹈现场进行教学,去吸取丰富的营养。通过这些改革,一座沟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舞蹈教育的桥梁就一定能够搭建起来,它们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且产生相互作用,既能把舞蹈教学从僵化的条块状况下解放出来,又能反作用于民族民间舞蹈。这样,舞蹈教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新局面的出现,就指日可待了。

第2篇

舞蹈教学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功能和现状

舞蹈教学是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这是无容置疑的,也是势在必行的。然而,我们目前的舞蹈教学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就现行高等师范院校本科舞蹈教学的整体来看,其课程设置一般为普修课和主修课两大板块。这两个板块,因不同学校开课时间有所差异,一般情况是前两个学年为全体学生的普修课,第三、第四学年的上学期为舞蹈主修课。在普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音乐理论知识,视唱练耳,也有芭蕾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基本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训练等。⑸在主修课则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主修方向进行专项的训练,即所谓的专业课,诸如: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外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当然也有一些公共的课程,即所谓的专业理论课,诸如: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运动生理学、舞蹈人体解剖学、舞蹈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剧目赏析、舞蹈评论等课程等等。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包含有秧歌舞、藏族舞、花灯舞、傣族舞、蒙古族舞⑹等。从常规的眼光来看,上述课程设置的包容面是比较全面的,其中有基础的知识,也有比较拔尖的训练;有普遍上运用于面的课程,也有针对性的用于点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自然有它的优势,也在实践中培养过无数的舞蹈人才,其成功性自然无可置疑。但是,若是放到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中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发现尚有下列不足:第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含量较少。它只是在20来项课程中,占据基本训练和主修课两个科目,算起来就是十分之一的比例。如果加上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实际上,不到十分之一。并且主修课只是面向部分同学的,这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教育面就更加狭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民间舞蹈的轻视,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主修的学生为数甚少。据笔者对三所大学进行的一次调查统计,选修芭蕾舞的占32%,现代舞的占45%,外国民间舞蹈得占1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占12%。这种情况,很不令人乐观。第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内容已经条块化。由于多年来的教学,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绝大多数教材,一代又一代地因袭下来,已形成了一定的条条块块。一提到民族民间舞蹈,大约就是秧歌舞、藏族舞、花灯舞、傣族舞、蒙古族舞等等几大块,局限在这几块当中教学。其教学方法也出现条块化,把一些书面上的动作分解,然后再组装起来,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所谓的舞蹈编导课程也同样走的是条块的组合程序。第三,绝大多数的舞蹈教师,都是在上述的条块化的课程按条块化的教法下培养出来的,他们接受的是那些条条块块,在他们的教学中,自然也是传授那些条块。不仅是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脱离不了那些条块,在思维上也难以超越出来。第四,基于上述的舞蹈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那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实际上已经离开民族和民间很远,只是一些没有实在内容,或者是只是一些强加了一些与其不相关的内容的一些空洞的动作和程序罢了,只是一个空的架子而已。它们离民族民间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很远。如果要讲它们是民族民间舞蹈的话,那也只是雅化了的民族民间舞蹈了。总之,目前舞蹈的教学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距离很远,难以起到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如果要使舞蹈起到传承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作用的话,对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就是当务之急了。

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下的舞蹈教学改革

特别是舞蹈老师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价值,认识到舞蹈教学所肩负的传承保护的责任,认识到舞蹈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改革这些弊端的紧迫感。其次,各相关部门身体力行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地行动起来。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份量,做到在课时量上有一定的保证。最好使这门课程成为普遍的必修课,以扩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受教育面。第二,教材内容要突破已经僵化的条块,把原来条块化的东西作为知识点放入基础知识的层面上进行教学,增加本土教材和校本教材,把民间活生生的舞蹈进行归纳整理,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部分。就福建而论,下列舞蹈均可作为教学内容。诸如:福清渔溪镇一带描写戚家军抗击倭寇的《光饼舞》中的“奔袭”、“烤饼”、“犒军”等情节,老百姓点火、烤炉、贴饼、烘饼、铲饼、犒军等细节;连江城关元宵节《茶篮鼓舞》中,少女托起茶篮,表演的观花、比花、选花、插花等动作;长汀《高跷扑蝶舞》的“丑公”、“丑婆”两相对舞,丑公以蝴蝶逗引丑婆,上下左右前后翻飞,逗引得丑婆前来“望蝶”、“戏蝶”、“追蝶”、“扑蝶”,丑婆左蹲右转、前俯后仰、眉开眼笑歪嘴眨眼的动作⑺;畲族的《猎捕舞》《铃刀舞》《击竹跳杆舞》《穿担舞》《筛茶舞》的动作和程序;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祭舞》《酒舞》中,众人“挽手合围”或“连臂踏歌”的动作;福建各地的《龙舞》和《蛇灯》的姿态⑻;闽南地区的《戏灯》,《采莲》《车鼓舞》《竹马灯》等舞蹈动作;等等,都可以通过整理提炼,成为最鲜活的本土教材或者是校本教材。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消除僵化的教条。基于目前舞蹈教师在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知识结构上的偏差,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课堂与民族民间舞蹈的现场结合起来,与民间舞蹈艺人结合起来。可以聘请民间艺人作为舞蹈教师,也可以走出舞蹈练功房狭隘的天地,到民间的舞蹈现场进行教学,去吸取丰富的营养。通过这些改革,一座沟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舞蹈教育的桥梁就一定能够搭建起来,它们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且产生相互作用,既能把舞蹈教学从僵化的条块状况下解放出来,又能反作用于民族民间舞蹈。这样,舞蹈教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新局面的出现,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林静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第3篇

笔者通过对镜洋、华亭两地的调研了解到,镜洋工业集中区现有各类企业139家,总投资35亿多元,共征用土地5388.6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40%。镜洋镇是个山多地少,外来人口多本地人口少,工业产值多农业产值少的典型工业型乡镇。那它们是怎么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解决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实际利益问题。目前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二是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解决农民失地后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由于农民失地,进一步突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政府往往在征地之初就已在合同中要求企业必须吸纳当地部分失地农民做为企业员工,同时政府可设立培训机构,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如镜洋镇积极协调入驻该镇的企业,本着“村级推介、政府引导、优先选择”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吸纳本地被征地农民就近就业。因为这种就地吸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是最低的。

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目前已有一百多家企业在当地落户,随着企业的发展,农民可以直接加入为企业服务的行业,依托企业,发展饮食、住宿、娱乐、卫生等第三产业。如镜洋镇上店村是一个只有1100多人的小村,失地农民已办起1个农贸早市、11家小餐饮店、2家小超市、3家电信服务店、3家理发店,一批失地农民腾出宽余住宅出租给500多位乡镇企业外来工居住,一年房租收入50多万元。

三、同时依托农业企业开发有农业特色的产业。如种植花卉、中草药、特色果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相当数量的失地农民。

近年来,镜洋镇先后引进鑫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裕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一个商品粮基地,土地综合开发面积达6000多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如以种植、加工中草药为主的裕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一年付400~500斤谷子作为租金,种中药材。把集中流转来的1500亩土地进行改良和渠路配套,再把这些地无偿提供给农民种中草药,公司还无偿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按每亩每茬1500元的保护价进行收购。

四、通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由政府牵线搭桥,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莆田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已和四川遂宁市签订一份总量达6000多人的用工合同。由四川寰宇公司对前来应聘的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再分期分批向需要用工的莆田台资企业输送。通过不同地区的企业合作,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解决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农民是以经营土地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因此,征地难免会产生利益冲突。要解决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以解决:

一、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这是焦点问题。在就业中需要的技能有两项:第一是农业方面的实用技术。由于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急需相应实用技术。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如农产品加工、保存、储藏、可以使农民进行多种经营,自办小型农业企业,或在相关的农业企业中找到相关的工作,以增加就业门路。

第二是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上岗证。需要政府通过中介机构组织农民参加培训。这些中介机构可以由政府牵头,和学校合作建立培训机构。目前,尤其是一些职业学校生源不足,需要发展。而农民缺乏职业技能,急需培训。这两者的连接,需有相应的启动资金,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资金的来源可以由几个方面加以解决:(1)企业从培训机构招收员工时适当付费;(2)政府补贴这些参与组织培训的中介机构、学校等;(3)受培训的农民自己出一点;(4)通过社会上的慈善事业获得捐助。如镜洋镇投资120万元建成可供700人同时培训的“镜洋镇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对企业用工信息与被征地农民就业信息建档造册,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采取“订单培训”方式,对要求就业的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协调用地企业吸纳失地农民,让他们就近就业。

二、节约用地,保障农民生活。镜洋征地的原则是先征低产的沼泽地,再征有许多小石块的山坡地,然后征拖拉机不能转弯的小块地。这样先征差地,小块地,对农民生产生活影响不大。而且,镜洋镇办工业园区,入园一家企业就建一家企业,不预征大片土地“筑巢引凤”,而是来了“凤”才征地“筑巢”。失地农民可以参加工厂建设获得报酬,待工厂完工后有的可进厂当工人,这样失地农民有了生活保障。

三、外出打工或经商办企业。外出打工是一个选择,到外地经商办企业也是一种选择。在镜洋的红星村,整个村子的村民到全国各地办加油站,形成了一个百富翁村。

四、政府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补偿。这种补偿原来是固定的,一亩地付了几千元就了结,农民拿了几万元补偿金,又没有投资经验,通常很快就花完了,生活就会陷入窘境。镜洋的做法是:

一是建立土地分红制,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农民除了拿到固定的补偿金,还以村为单位,以上年度为基数,镇财政新增部分50%返还给被征地的村,村级将其中的40%―60%财力按实际征地面积分发到被征地农民手中,让农民在土地被征之后还能随企业的发展得到“额外”的利益。上店村失地农民2003年每亩得到133元,2004年每亩得到151元。

二是给农民推广良种良苗的补贴。在工业中征用的毕竟不是所有的土地,尤其在福清市镜洋镇,他们优先征用的都是山坡地,而且和外商沟通,尽量节约用地,不搞排场。有些失地农民失去的只是一部分土地,想对有限的土地进行集约经营,要给予农民推广良种良苗的补贴。

2004年,据初步统计,镜洋全镇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使农民增收395万元。通过结构调整,农业布局更趋合理,生产水平大有提高,全镇水稻抛秧率达95%以上,槟榔芋面积达3500亩,脐橙52亩种植面积全福清市最大,基本上形成了水稻生产抛秧化、槟榔芋种植规模化、果树发展名优化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由于良种良苗的推广,加上进行农业信息化,利用农情简报、电脑信息等信息手段,及时了解市场情况,使生产满足了市场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补偿了他们失地的部分利益。

五、为农民办企业、进城务工、出国劳务等提供政策的支持。在政策上,对农民办企业实行减免相关税收的优惠,在工商审批方面、土地、水电、运输方面给予支持,以宽松的政策,支持农民办企业。不仅要消除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更要让农民享受优惠政策,以弥补建国以来工农业的剪刀差给农民的损失,使农民有更多的增加收入的机会。农民占我国人口的80%,农民如果不富,就无法形成有需求的市场,工业化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笔者建议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取消暂住证等一列的行政收费,这些工本费由政府加以补贴。并在农民出国劳务方面降低各类收费,创造条件,让农民以出国劳务的方式获得收入。

第4篇

摘要:全球化对各国民族教育事业都提出了新的诉求,民族团结教育从“活动”走向“课程”,这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对其的回应。然而,实施之初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在目标、性质、理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所充溢的课程意蕴尚不明晰,需要从学理层面予以解读。其应以公民教育达成、技术知识和道德实践知识传承、多元一体社会需求满足为旨归,并体现“国家意志”兼具“地方特色”的性质,还需要彰显注重学生“全人”的发展、针对全体且关注差异、寓民族教育于生活情境、搭建平等对话之公共平台等课程理念;而其价值则应表现为学生需要、知识传承需要及社会发展需要等多维融合取向。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意蕴的明确化,亦是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能够更好发展的应然诉求。

关键词 :综合目标;公民教育;多维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2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批准号:TSA1139)、“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研究”(批准号:TSY201220)、甘肃高校科研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构建研究”(批准号:2013A-103)、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研究”(批准号:GS[2013]GHBZ090)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全球多元一体化、各国民族教育转型期我国开设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它的开设,意味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走过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活动”阶段,迈向多元文化教育的制度化阶段,面向全国中小学单独开设,旨在培育全体未来民族人清晰的、积极的、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认同,使其成为合格的民族人,乃至世界人。诚如有论者所言,“如果在中小学时期就开设一些民族文化课程,将在根本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是实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根本途径。”但实施之初,作为一门负载着新时期民族教育新朝向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须当充溢怎样的课程意蕴,才能应对时代对民族教育的新诉求呢?因此,从学理层面厘清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应具有的课程意蕴,包括其目标、性质、理念、价值取向等,对课程理论的进一步提升及其有效的常态化实施很有必要。

一、人、知识、社会兼顾之课程目标

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各种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面对这种时代趋势,我国民族教育理念亦做出改变予以应对,即由“传统的多元一体教育”向新形势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转型,已成为全球多元一体教育之不可缺少的部分。为适应这一教育思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作为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政策调整来满足全球化对各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时代诉求,其目标指向三方面:

1.以全体公民为教育对象。新形势下,全球多元化强有力的无形之手触及到民族个体、群体的心理深层,尤其是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公民的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前提,需要全体公民来完成,因此,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明确指向全体公民。欲让一个国家的公民具备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认同而成为未来合格的民族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从其设计的理论基础到有效实施等方面都需要侧重于公民教育,培养其多元文化意识、提升其作为未来公民能够“承担一种理性的参与意识”。

2.满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的需求。任何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作为民族教育的载体,其价值终归要实现于拥有56个民族的大环境。而此环境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不同领域按照特定的运行规律及运作方式而成的综合体,民族团结教育便通过其文化功能(即传递、保存、更新各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观念、信仰、价值、思维方式等民族文化)、经济功能(培养多民族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形成适应当下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及政治功能(通过促进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化、有效传播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中的政治文化、促进民族国家整个社会的政治整合来实现民族团结的目的)等,以达成促进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凝聚的目标。

3.传承全体公民所需的技术知识和道德实践知识。前者对应的是工具性行为,决定着特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后者应对交往行为,规范人们的社会行动,调整人们的交往关系。由“活动”走向“课程”,其具有课程的一般特征,即传承相关的知识。因此,负载着民族团结、国家凝聚使命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须得传承两类知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运作的基本知识体系,即体现在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子系统运行的相关知识;规约着各民族行为主体的道德责任和行为规范正确性的相关知识,即公民的道德实践知识,包括各民族交往合理性的依据、解决社会冲突的法律和道德机制等,以及各民族及世界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三个目标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论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质,其与个人发展、知识传承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息息相关,这是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时代意蕴。

二、国家意志、地方需求兼具之课程性质

以个人发展、知识传承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性质如何呢?本文从三级课程管理的角度来解释体现“国家意旨”、“地方需求”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包含的课程意蕴。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的课程管理为典型的中央集权体制——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清一色为国家课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意识到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的不利,逐步赋予地方和学校以适当的课程自主权。21世纪初,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提出了“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中,“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主管的,体现了国家意志、为培养全体公民而设的课程;而“地方课程”的本质特征则在于:体现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并促进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课程管理策略。

然而,根据以上论述并不能予这门新型的课程以边缘清晰的定位。依据《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这一规定,尝试用“国家地方化课程”一词予以阐释,该课程的特点是:在坚持国家课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遵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民族教育的课程政策,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地区民族构成的特点及条件,将国家层面规划和预设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进行改编、调适,这一特点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新意蕴。

三、多向度关怀之课程理念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作为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新理念在操作层面的主要载体,其目标及性质凸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蕴含的多向度关怀之课程理念。

1.注重学生作为“全人”的发展。一来,民族团结教育要关注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的民族团结教育以培养全体民族人为着眼点,克服以往民族教育类课程中主要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不足,在体现主体民族价值观的同时亦凸显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各民族学生对自己在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定位有了更客观、公正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认同感。再者,它亦体现了各民族青少年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理念。作为置身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中的未来民族人,其发展、成长等社会化的过程必定是在各民族成员、社会、自然的交融中行进的,他们在成长中需要逐步具备容忍、尊重、合作以及自我批判和反省等公民素养,在学习技术知识和道德实践知识、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与共,从而实现作为“整体的人”之发展。

2.关注全体、注重差异。新时期的民族教育,绝非仅是少数民族的教育,作为其载体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因为民族团结事业关乎国家的未来走向,亦涉及每个民族人未来的命运,所以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及义务参与其中,来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确保其安定、团结。然而,又因我国地域不均衡、民族差异,也要遵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的“地方化”原则。具体而言,课程实施需遵从国家统一要求,亦要考虑各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地方化”特色的改编与调适,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个体差异。

3.凸显交往理性。在多元一体文化社会里,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质是各民族成员通过平等的对话,是对属人领域那些与个体或群体所属文化相异的社会价值规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观点与看法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达到包容、接纳、理解、内化,并基于此来建构、重塑自己的民族观,且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行为准则,作为在自己所属文化——内群体文化以及他文化——外群体文化中行为的参照系与标尺。它的形成需经反复、理性的漫长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能为。所以,要达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就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因“群际之间事实性知识的交流与互动,很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4.搭建各民族学生平等对话的公共平台。只有各民族成员频繁流动,并通过彼此之间相互沟通、了解,相互促进,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建立一种共荣共生的机制,才能达成真正的团结。新时期负载这一使命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能发挥的功能,应该是为各民族学生能够平等对话搭建一个公共平台。在此平台上,各民族学生都以平等的方式感知、交流彼此所需的技术知识、道德实践知识以及各民族文化知识,并以理性、包容的姿态审视各民族之间的现实差异,在对各民族的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反思中,渐次形成积极的、反思性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感。

四、多维融合之价值取向

课程价值取向,是一门课程意蕴的核心之所在,关乎特定时期教育理想实现的方向。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的风向标。一般来说,课程价值承接于价值的本质属性,价值的实质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主体与客体并存。课程价值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社会,其需要是课程价值存在的客观基础,而其客体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追寻课程发展的轨迹,主要存在三种形式: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而且不同时代的课程价值客体随着主体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价值主体趋向多元,课程价值取向亦提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其在多维度上趋于融合。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以国家地方化的性质出现,正是对当下课程价值取向多维度融合的回应,是“社会”、“学科”、“个人”三者的融合,满足了新时期多民族国家课程价值主体多元化的需求,使社会、个人、知识在和谐状态中互为存在,从而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个人发展、民族团结、国家凝聚的课程愿景。

综上可知,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体现的新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时代诉求,亦是新形势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之意蕴。因此,从学理层面予以分析,有利于民族团结教育真正从单个的、随意的“活动”走向有结构的、系统的“课程”,亦利于其常态化实施。惟其如此,我国民族教育才能应对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的时代诉求。

参考文献:

[1]邵晓霞,傅敏.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1(1):130-135.

[2]严梦春.全球化背景下同样需要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6-12-29.

[3]邵晓霞.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4):19-24.

[4]杨少琳.美国公民服务课程在我国推行的价值基础及现实困境[J].社会科学家,2010(9):56-59.

[5](美)詹姆斯·班克斯.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4-138.

[6]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 2010(5):167-171.

[7]严仲连,马云鹏.论课程价值的实现与理性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3-43.

第5篇

[关键词]文化节庆;活动;特点;效应

深圳市文化部门在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导的原则下,从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多样化、服务对象的公众化和服务队伍的社会化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提供公共文化便利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2005年出台的《深圳市重大公益文化活动实行社会化运作试行办法》经过近12年的运作,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如外来青工文体节、少儿艺术花会暨学校艺术展演、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元旦、春节、“五一”、“八一”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效应突现,社会影响力空前,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每年举办各类社会文化活动超过千余场次,观众达几百万人次,初步形成了重大文化节庆、常设性群众文化活动、流动演出相结合的群众文化展演网络,全市各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实现市民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权利,极大满足了市民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一、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活动体现了公益性社会意义

《深圳市重大公益文化活动实行社会化运作试行办法》经过12年的努力,迈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快车道。在当年举办的深圳市第六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首次尝试由政府进行文化采购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招标,取得成功。从2005年开始,深圳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大型庆典晚会、大型文化节庆、精品节目的创作演出、重点文化艺术展览演出活动、政府慰问性文艺活动、送戏(展览、电影、图书)下乡活动等重大公益性文化项目,通过信息,经资格认定、专家评审、授权实施、监督审计等一系列规范程序,以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的原则,交由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及社团、民间组织来承办,使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规范运作程序,扩大运作范围,吸引社会力量进入群众文化建设行列,初步形成了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格局,推动了文化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同时,群众参与文化热情高涨,家园意识进一步增强,安享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和福利,有利于社会稳定,对于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公共文化服务引入社会力量,不仅不会减弱政府财政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保障、削弱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反而会弥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有效地引导、吸引和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做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增量”,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客观主体,从整体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效率和效益。

二、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活动体现了品牌创新特点

(一)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活动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运作

“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是深圳市常设性的每两年一届的大型群众文化工程项目,从1992年举办首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政府机关联合主办,深圳市文化馆等承办单位共同承办,每一届均有活动主题,呈现不同活动特色,展现了“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谐家园”的文化成果,在全市范围内造就了一道颇为壮观的文化艺术风景。经过政府采购确定的活动项目由各区、社会民间团体、企业单位等十几个单位分别承办运作,活动内容涵盖社会各个层面,充分调动了社会文化资源,发挥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如第十三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共演出43场,展览3个,讲座7场;685个舞台节目和1946幅参赛作品参赛,共有6165名参演者和946名参赛者参与各项活动。发动面、参与人数和活动规模空前。

每年一届的外来青工文体节于2005年首次e办,其中的“全国外来青工风采”摄影大赛是“文体节”唯一的一项全国征集作品的大赛活动,由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承办,为全国专业业余的摄影者开辟了一个摄影园地,特别增设“外来工拍外来工”摄影活动更是每一届其中的特色和亮点,深受外来工摄影爱好者们的欢迎。从一届比一届来稿之踊跃、作品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质量之高,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外来工的关爱,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第十三届外来青工文体节围绕“展外来青工风采,绘中国梦想蓝图”为活动主题,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开展25项全市性重要活动和19项文体赛事,展现了外来工的艺术风采和技能。一年一度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外来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外来工的文化素养。常设性群众文化节庆活动对于营造我市文化艺术氛围,壮大各区群众文化队伍,促进群众艺术创作和挖掘培养艺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常设性文化节庆活动体现了群众性和深圳特色文化风采

深圳市常设性群众文化活动明确时间,明确对象,深圳特色明显;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规范运作的模式;实行面向社会,繁荣文化的宗旨;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享文化资源,创新群众文化为目标。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作为常设性的具深圳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面和参与人数每届大幅增长;在活动内容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群众认知度和满意度逐届提高。第十三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以各区街道办文化站为基层报名单位,各社区、各民间社团、各企业以及以家庭为参赛单位的,参与者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6岁,11个活动项目吸引了50余万观众观看。如老龄文艺汇演全市参演队伍39支,参演节目54个,逾千名老龄人参加演出。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72岁,54个决赛节目是从250个初赛节目中评选出来的,节目量比上届增加了30%,显示了活跃在各社区的老龄文艺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以比赛促精品,以活动提高文化品位,为广大市民展现艺术才华搭建平台。本届艺术节11个活动项目,突破了传统艺术局限,活动面涵盖社会各个层面,涌现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展示了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如由港龙舞蹈发展公司和深圳市国标舞研究会承办的“交谊舞大赛”共有3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分业余组和专业组、中老年组、少年组和青年组,集中展现了深圳国标舞的发展水平。在流光溢彩的皇岗村文化广场的决赛现场,近4000名辖区居民欣赏了一台高水准的艺术表演。具有深圳特色的活动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体验文化艺术带来的精神愉悦,体现以人为本,交流民艺民情的活动特色。这与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悉心策划,狠抓落实,措施得力密不可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在经费上给与扶持补贴,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三)常设性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办节内容模式和运作机制的全面创新

每项常设群众性大型文化品牌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群众文化队伍不断壮大,群众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艺术人才层出不穷,社区文化建设向前发展的可喜成绩。在活动内容上,创新办节理念。深圳市少儿艺术花会创新小戏专场比赛,参赛作品含盖了快板剧、小京剧、小黄梅戏、采茶戏、东北二人转、小粤剧、小音乐剧、童话音乐剧等7大戏种,具很强的观赏性,展现个学校小戏创作蓬勃兴旺的可喜景象。在运作机制上,结合深圳的实际,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对文化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规范程序,以项目补贴的方式将节庆活动项目授权于文化事业单位、文化社团和企业承办,政府搭台,社会参与,企业协办,促进了公益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运作手段上,扶持和壮大民间团体。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群文学会等多家民间社团参与承办,形成了公平竞争的机制;同时鼓励和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协办活动项目,用好用活文化品牌,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活动宗旨。

(四)常设性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展现民间艺术特色和本土文化创新意识

利用地域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在创作上涌现出不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民间艺术特色浓厚的佳作。如龙岗区有良好的民间艺术活动基础,基本形成了“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为主题的基层文化格局。龙岗街道的“民间舞龙之乡”、横岗街道的“交谊舞之乡”、坪山街道的“麒麟之乡”、南澳街道民间艺术“水上迎亲”、“舞草龙”、坑梓街道“腰鼓”、坪地街道“客家山歌”、大鹏街道“舞狮”等民间特色表演和本土民间艺术精华之作,成为一道丰富的民间文化盛宴。其中在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得金奖的沙头角的民间舞蹈《渔灯舞》和南澳的《水上迎亲》,充分体现了本土文化艺术的精髓。《渔灯舞》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深圳市盐田区对“沙头角鱼灯舞”这个国家级保护项目进行艺术再创作,创编成少儿版《鱼灯戏鼓》和舞台精品《海角鱼灯》,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创作了广场版鱼灯舞《鱼S人欢》,深受群众欢迎,并广为流传,吸引了香港新界山咀公立学校240名学生来到沙头角沙栏吓村学习鱼灯舞。由深圳市少儿艺术团创编并排演的《鱼灯乖乖》亮相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一举夺得金奖。此作品就是根据沙头角鱼灯舞重新创作的少儿舞蹈精品。鱼灯舞这种本土文化项目经过艺术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不断传承发展。本土民间艺术作品经过艺术创新,成为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文化品牌。充分展示深圳招揽八方英才,藏艺于民的地域特色,展示了深圳人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结语

深圳市重大文化节庆工程公益化运作卓有成效。每年由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元旦、春节“关爱行动”、“五一”文化下基层进社区、“八一”深圳市宣传文化系统慰问部队等专题文艺演出活动均以节庆为重点,活跃节日期间居民和打工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宗旨,持之以恒,成为深圳市常设性节庆文化品牌活动,文化特色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对于营造全市文化艺术氛围,壮大各区群众文化队伍,促进群众艺术创作和挖掘培养艺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全市各区形成辐射,为基层服务的功能定位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第6篇

圆明园首届金秋皇家文化节数万盆迎客

“圆明园首届金秋皇家文化节”开幕,数以万盆迎客,节日期间的3大活动,成为北京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圆明园携手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管理广播《老年之友》向全北京市征集50对金婚老人,在重阳节前夕,为他们在圆明园举行盛大的金婚庆典。9月30日至10月4日的上午9:30—12:00,圆明园将邀请太极名家,在香榭现场免费传授太极秘拳。而“戏曲季”和“皇家美食节”,也将在金秋节开锣,让游客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

赏花游园会 秋日游园踏野

团结湖公园第六届赏菊观鱼游园会将于9月28日开始,持续整个黄金周。上万株让游客体验金秋的胜景,赏菊的同时,还能观赏到湖中放养的数万尾各色锦鲤,赏菊观鲤,畅享秋意。

品传统民俗文化 看民俗表演

传统的中秋佳节,少数民族是如何度过的呢?中华民族博物院为大家准备了土家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节日表演项目,让大家大开眼界。北京大观园的黄金周文化活动以红楼为主题,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园区精心准备的“金钗祈福”游园会”,还有李宝凤《红楼人物》剪纸展、黑祥子活雕塑互动展等展出。万芳亭公园举办的“2012年丰台时尚戏曲节”为广大戏迷朋友们提供了一饱耳福的机会。

金秋游园,百年古钟祈福音

处公园将举办第25届重阳游山会,游客能够登山赏花感受秋高气爽。千灵山风景区在节日期间举办撞钟开山门仪式,撞钟祈福。百年古钟,福音袅袅,体验新鲜感的同时也为祖国、为家人祈福祝愿。登高远眺,碧波泛舟,游山玩水,体验秋意,欣赏美景的同时又锻炼了身体,也不失为一个度过中秋佳节的好选择。

游后海品酒吧

后海是什刹海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的什刹海,为了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被称作“后三海”。后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岸上的民居,周边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为它铺陈着京味和历史的无穷韵味。酒吧也颇具特色,有兴趣可以一探究竟。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品牌;文化产业;消费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city brand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city infrastructure and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industry. After years of efforts, festival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rand of Hohhot city culture, the culture industry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but cultural facilities is not perfect, lack of industry support etc.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this, perfecting cultural facilities,making full use of the culture resources, developing leading industry of culture industry, increasing technology content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carrying out the marketing, guiding resident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promoting the logistics of culture are goo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ohhot city culture brand.

Key words: city brand; cultural industry; consumption

1 呼和浩特文化品牌建设现状

1.1 节庆文化品牌成为首府文化品牌建设的成功典范

草原文化、昭君文化和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昭君文化节”和“草原文化节”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金子招牌,在弘扬地区文化、扩大经济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和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昭君文化节是以“弘扬先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的节庆活动,在节庆期间,活动内容包括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理论研讨等三四十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文化节的品位,同时也为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昭君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壮大,昭君文化节的规模、档次、品位、质量不断提升,名气越来越大,昭君文化节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国际性、群众性、时尚性的特点越来越鲜明,昭君文化节不仅丰富了广大首付居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草原文化节”是首府的另一张名片,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草原文化节是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造内蒙古草原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盛会,草原文化节期间开展多项国家级文化、经贸、旅游和体育活动,涵盖了学术研讨、集邮文化、古玩字画、模特大赛、招商项目会、海外华侨商务考察等诸多方面。

1.2 呼和浩特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呼和浩特的文体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在文艺演出、音像图书和广播影视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玉泉区在建的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内容包括了内蒙古民俗文化街――圪料街、大观园演艺中心、小东街、大盛魁文化馆、大盛魁雕塑公园等。呼和浩特赛罕区启动了“和谐赛罕、欢乐家园”夏季文化节,新城区的古路板“二月二龙灯节”、“满族太平鼓舞”等品牌活动已经进入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二人台现代戏《万家灯火》作为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进行展演,并获得了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并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2012年底,共打造了七项知名文化品牌活动,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周末大舞台”演出活动、免费送戏下乡活动、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书画展览和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活动。建设了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园、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呼和浩特民族文化产业基地、大召文化产业群落、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草原豆思动漫旅游小镇、蒙亮文化产业广场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其中,大盛魁文化产业园、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草原豆思动漫旅游小镇三个项目被自治区列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了首府文化产业规模。

2 呼和浩特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呼和浩特的文化设施不完善

文化设施是承载各种文化产品的场所(空间)和必要的设备,包括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在呼和浩特文化场馆较少,而且有些文化场馆的建设简陋,缺少必要的设施设备,再加上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偏少,文化场馆的利用率不高,有些文化场馆被挪作它用。社区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资助,社区内企业赞助的较少,造成社区活动经费的紧缺,租赁一些单位条件较好的文化场馆也很难实现,使得有些文化活动没办法开展,社区有些活动只能在社区的办公场所、小区的广场、附近的公园组织。

2.2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缺少产业支撑

近几年,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呼和浩特的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现有3 000多家经营性文化企业,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但是,真正具有竞争力、集约化的大型文化产业的运营企业只有极少数几家,2011年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以“草原动漫”为定位的文化企业,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和内蒙古电影集团等文化产业集团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现有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文化产品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新,造成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不活跃,文化消费市场规模小且增长缓慢。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低,昭君文化、草原文化、蒙元文化没有形成产业链。另外,居民文化消费观念落后,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在整个休闲消费支出的比例还比较小,如何激发居民的精神消费需求,将文化消费打造成一种消费时尚,也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2.3 城市文化品牌过于强调其经济属性

城市文化品牌在利用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它的经济属性,忽略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以政府主导为主的,认识滞后和发展观念落后阻碍呼和浩特文化品牌化建设,在呼和浩特许多人甚至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眼中,文化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属于精神层面,只具有政治教育功能,是活跃群众生活的娱乐活动,或者说是改善投资环境的一种手段,和物质的增长相比实在难以衡量,不容易出成绩。没有认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更没有看到文化的产业属性,其本身可作为产业来运作,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思想观念仍停顿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认识上,致使文化品牌建设落后。就呼和浩特目前的节庆活动来讲,无论是昭君文化节还是草原文化节,政府最关注仍然是在活动期间招商引资的情况和厂商参展的情况,而对展会期间开展的文活动本身关注的不多,使文化活动成为经贸活动的陪衬,成为华而不实的产物。呼和浩特的几大会展场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展览馆和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经营的主要业务也主要是商务活动,很少组织主题文化活动。在文化品牌的延伸方面,只注重这种文化品牌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盲目地将文化品牌应用于经济领域,没有对品牌延伸的风险性进行评估,造成品牌特性的淡化,影响了品牌的传承和发展。

3 提升呼和浩特城市文化品牌的对策

3.1 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提升首府形象

在对城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方面,做好保护性的工作,一方面体现在对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源上,另外一方面体现在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源上。呼和浩特的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一些历史建筑、特色景观街道和各类文化设施,对于历史建筑景观区要整治古迹周边环境,拆除影响、遮挡古建筑景观魅力的低档现代建筑设施,拆除已无保留价值的危旧房,迁出不适宜的使用功能,禁止建设与文物古迹保护无关的工程项目;在古建筑周边控制地带建设格调、品味、特色、体量与古建筑风貌协调一致的博物馆、广场、绿地等公益性工程以及人性化服务设施,恢复老字号,重建传统文化空间,按照“整旧如旧”和可逆性原则坚持古建筑的日常修缮。对于已建成的特色景观街道要做好日后的修缮工作,发现毁坏街道景观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对各类文化场馆的利用要做好监督工作,坚决制止文化设施被挪作它用。

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民间曲艺、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文化活动等,对于这类文化资源的保护较难,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的投资力度保护文化资源;另外一方面可以发挥城市文化场馆的优势保护文化资源,可以协调当地各类文化艺术骨干,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场馆还拥有群众文化活动设施,便于开展展示、培训、交流等活动,为非物质文化资源提供保护、研究、展示的硬件,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最后还可以通过遗产申报,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将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使其能够传承并发扬光大。

3.2 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要积极推进文化资源整合,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兼并、联合、重组,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以增强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发挥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形成功能互补的力量整合优势,尽快在全市范围内组建若干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性文化集团,使其成为呼和浩特市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例如2011年2月21日,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签订了《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使剧院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管理的大剧院数量扩充到20家,此举使大剧院演出内容更富了,大大提升了乌兰恰特大剧院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增加了首府城镇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也提高了市民对高雅艺术的鉴赏水平。可见要将呼和浩特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必须要在发展的思路上和经营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3.3 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领域,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正对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大力推进文化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在文化产品制作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上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已有成果,在新闻传媒、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竞技体育、影视演艺、广告创意、策划设计等新兴行业中,有意识地加大高新技术含量,积极推进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能增强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创新上,要将内容创新与经营创新和模式创新统一起来,不断改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将高新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对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升附加值,全面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3.4 引导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目前呼和浩特较大型的文化场馆中的内蒙古博物馆已免费向市民开放,内蒙古文化大厦在2005年向市民开放,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在自治区成立60年之际投入使用,2014年内蒙古科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这几处文化场馆已成为首府市民了解文化,激发文化消费动机的重要场所。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

3.5 采用营销的方式,提升城市文化品牌

品牌源于营销学概念,它依赖差异化将产品或服务凸显出来。城市文化是内在的,因此要塑造和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就需要通过营销的方式来使城市文化品牌有形化。首先要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将已定位的城市文化品牌宣传出去。首先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对城市文化进行宣传,包括制作广告、拍摄宣传片、举办各种会展活动、利用新闻媒体召开一些记者会等。其次要完善相关文化设施。文化设施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和展现文化的场所,包括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人们通过这些文化设施提供的服务感受着城市文化。再次要调动政府和市民的积极性,为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出力。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体,通过开展符合城市文化品牌相关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发挥主导作用。城市中的市民作为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因子,其文化气质和行为本身就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对于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具有基础作用,另外城市市民也可以通过社交行为传播文化,提高文化的知名度。

3.6 以文化物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物流是物流体系中的一个细分,是指依托文化产业或文化活动,对文化产品进行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操作的一项带有鲜明的文化气息的物流活动,属于行业物流,并非是“文化”表面上的物流,文化表面上的物流属于文化传播,文化物流是特指文化产品物流或文化产业物流。例如城市书店聚集圈、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下乡巡演等。以“文化下乡”为例,城市文化团体到各个地方巡演,以活动点为中心,把包括电影、文物、戏曲、科技等文化活动组织的设施设备和工具,以及巡演人员日常用品,进行统一储存、分拣、包装、安装和配送,保证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呼和浩特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特殊城市,其文化产品具有民族性和独特性,要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呼和浩特的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 屈红. 提升内蒙古城市文化品牌的对策研究[J]. 实践,2014(1):50-51.

[2] 纪国明. 大连城市品牌构建问题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27-28.

第8篇

关键词:社会力量;文化活动;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93-02

近年来,我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市举办节庆品牌活动有30多个,每年举办活动有近2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500万人次,营造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季季有节庆”的浓厚文化氛围。一方面,通过整合活动资源,打造了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品牌,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了群众的文化权益。另一方面,通过引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全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局面。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以重大节庆为契机,以品牌打造为突破口,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服务新莞人(外来务工人员)为特色,全方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城乡文化生活。

(一)突出文化活动常态举办

注重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举办,营造出“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比赛、季季有节庆”的浓厚文化氛围。为推动知识传播,营造全民学习氛围,举办每年一届的东莞读书节,每月一次的“学习论坛”和每周一次的“市民课堂”,市镇联动掀起全民阅读热潮;为传承历史文明,每年在“国际博物馆日”至“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以展览、讲座为形式的“走进东莞文明”大型系列文博活动,传播人文精神;为满足大众文化需求,普及文化艺术,我们利用全市700多个文化广场的阵地,举办“绚丽大舞台”广场千场演出、“都市彩虹”广场周末大学生文艺演出、全市广场集体舞大赛、 “粤韵金声”粤曲欣赏晚会、举办“永远跟党走”大合唱比赛、小戏小品大赛、音乐舞蹈花会、少儿艺术花会等常设性全市重大赛事,激活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让人民群众时时处处受到文化活动的熏陶。

(二)突出文化活动品牌打造

注重文化活动品牌的打造,通过大力宣传推介、持续创新举办等不同方式和多种渠道,打造出诸如“文化周末”专场演出、“越唱越红”广场歌唱大赛等30多个具有广泛影响且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品牌。例如,莞城街道举办的“文化周末”专场演出,是东莞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之举。通过以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为突破口,以注册商标统一标识名称为整体形象,以文化传播为手段,坚持走品牌化、专业化、产业化相结合的路子,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新的尝试和努力,并于2009年荣获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创新奖。又如,塘厦镇举办的“越唱越红”广场歌唱大赛,是东莞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又一大品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凭借“历时最长、场次最多、参赛人数最多、观看人数最多、活动场所最灵活、经费开支最少”等六大特色,先后荣获了“东莞市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和“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的荣誉称号,成为国家级的广场文化活动品牌,被各大知名媒体和社会各界誉为“北有星光大道,南有越唱越红”。

(三)突出文化活动内涵挖掘

注重挖掘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合理引导各镇(街)结合实际,挖掘提炼粤剧、客家山歌等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利用各个传统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逐步形成“一镇一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近年来,统筹组织各镇(街)举办了洪梅“花灯节”、东坑“卖身节”、“东莞国际啤酒节”、谢岗“登山节”、桥头“荷花艺术节”、望牛墩“七月七风情节”、凤岗“客侨文化节”、沙田“水文化节”、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日”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大活动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全方位、多角度、系列性地展示东莞群众文化活动浓厚的“莞邑特色”。此外,还联合国家文化部、中国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部门分别承办或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东莞・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第二届中国(东莞中堂)龙舟文化节等国家级重大赛事,提升了东莞的城市形象,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

(四)突出文化活动资源整合

为了让全市各地分散的节庆活动形成强大的文化品牌集群效应,通过全市统筹、部门协作、镇街联动、群众共享的方式,推动全市文化活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对全市20多项节庆文化活动进行整合,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节日,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抓手、惠及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盛宴,被群众誉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制作并推出“我们的节日”东莞系列文化活动LOGO,举行了“我们的节日”东莞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紧接着,我们还组织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东莞市传承东纵薪火唱诵活动、“我们的节日・五一”―东莞企业文化艺术节、“我们的节日・六一”―东莞市第七届少儿舞蹈花会,“我们的节日・七一”―东莞合唱节,“我们的节日・十一”―东莞广场文化艺术节,等等,活动涵盖传统节庆、东莞特色、纪念节日等三大板块,荟萃市内各门类艺术精品和特色艺术作品。每项活动的策划均要求从广大市民最关心、最喜爱的内容和形式入手,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市民的节庆文化生活,从而使“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真正贴近市民,真正符合东莞人民“口味”。

(五)突出文化活动普惠开展

坚持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到村(社区)、到企业活动。2011年共举办百场培训120场,受训人数7000多人;组织各镇(街)开展演出活动1000场,受惠观众100多万人;累计电影公益放映10865场,受惠观众达482.1万人次。文化活动下基层得到了基层广大群众和新莞人的一致好评,真正达到了惠及人民的目的。

(六)突出文化活动市场化运作

1、实施公益文化项目活动招商,创新社会办文化机制。从2004年开始,围绕“社会投入、社会策划、社会承办”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运作、个性化策划、规范化组织、整体化推进、多元化着手、品牌化打造的原则,将全市的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整合起来,形成文化活动项目“超市”,通过举办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会,让企业通过冠名、承办、策划、投资等形式参与文化活动项目的开发利用,打造“企业走进文化,文化融入市场,经济和文化联姻”的平台。近年来共推出522个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成交428个,金额达3.3亿元。同时成立了东莞文化发展促进会,将公益文化活动招商投资方、策划方整合起来,将社会办文化的力量组织起来,建立起文化活动招商的长效机制。通过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我市文化活动呈现出了数量多、规模大、参与广的特点和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繁荣景象。

2、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对民间艺术团队进行资金扶持、对热心公益文化的企业进行表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在市、镇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下,各镇(街)企业开始不断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利用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开展有益身心的企业文化活动,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例如,南城街道的新科磁电厂每年都会开展运动会、歌唱比赛、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了企业特有一种文化活动。石碣镇的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连续五年举办“东聚杯”卡拉OK大赛,进一步弘扬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还有虎门、清溪、万江等镇(街)的众多企业也出钱出力,组织举办一些让基层群众参与的才艺大赛,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大了丰富周边群众和广大参赛选手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在市、镇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和帮扶下,镇(街)民间艺术团队近年又活跃起来,自发组织在村(社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例如,石龙镇的粤剧“私伙局”相当活跃,仅大大小小,活跃在各公园和广场的粤剧“私伙局”就有10多个。其中,中山西社区康源粤乐社自2010年成立以来,坚持每个星期都在中山公园公开演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捧场,进一步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文化活动。虎门镇群众文化发展的脚步踏实稳健,社团文化也异常活跃,现登记在册的文化社团有15个,会员人数达到1920人,还有20多个各类型文艺私伙局。2010年,全镇各文化社团在本镇内共举办各类活动150多场次,参加镇外演出交流60多场次,参加市以上的比赛、展览、演出活动近100场次。据统计,全市业余粤剧团(曲艺社)、私伙局共有263个,会员人数7000多人。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组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势头强劲,然而,对应广大群众对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我市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文化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普遍、不深入、不适应等问题。有的企业文化意识淡薄、基础工作缺乏,缺少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才,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体系。而民间艺术团队组织较为松散,活动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制约。

三、对策及建议

下来,以实施文化名城建设战略为统领,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帮扶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促进东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市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1、指导并推动企业加强文化载体建设。通过开展相关工作,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利用互联网和企业报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面;加强对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引导,把业余文化社团培养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头羊、生力军;充分发挥业余文化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摄影、书法、美术、文学、舞蹈、声乐、体育等业余文化活动,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厂庆、企业文化艺术节、企业志延伸展览等形式多样的专题文化活动,打出特色,形成品牌。

2、推动各类企业文化设施不断充实内涵,提高水平,发挥作用,从设施建设和功能布局上搭建企业职工共享文化服务的平台。

3、进一步完善《东莞市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扶持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全市各协会的管理制度,促进书法、美术、收藏、摄影、奇石、盆景、诗词、作家各协会广纳企业职工会员,使之融入全市文艺创作的“百花园”。

4、指导并推动企业加强文化人才建设。通过开展相关工作,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形成以新莞人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志愿者队伍;适时成立市、镇(街)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会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第9篇

【关键词】广场文化;建设;发展

所谓广场文化,主要指在广场举行的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场和文化应该是互为一体,广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广场给文化提供了舞台和空间,文化给广场提升了人气和品位。

广场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公益性是它的特殊功能,观众不需要购买门票,不受座位与时间限制,就可以直接参与和观赏。广场文化以人民群众的参与为原动力,只有保持参与的广泛性和经常性,才会引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市广场的建立,广场文化应运而生,并在不断发展。宝安区文化艺术广场是全国的特级文化广场,每天晚上都有上千人在这里跳广场舞,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在汗流浃背地跳着佳木斯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平时,宝安区文化艺术广场也举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手工制作、法制图片展,以及遥控车比赛、汽车飘移、龙狮舞展演、秧歌腰鼓赛等,吸引了无数市民驻足观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升,各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的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全国的各个大中城市,并成为现化城市的标志与文化象征。这些新建广场其特点是规模大,环境美,功能多。很多的城市广场不仅环境美,而且配套完善,广场铺设有壮观的花岗岩大理石,并建有大型的表演舞台和大型电子屏幕,每天播出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专题、公告、影视作品等。

2002年,深圳市宝安区提出全面创建文化先进镇,全区各街道、各镇都相继建设了上档次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为创建文化强区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给宝安区广场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目前,宝安区各街道、各社区均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这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最大的舞台。区文化馆、街道文体中心都紧紧地利用了这一文化阵地,积极组织市民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参与,从中受到启迪和熏陶。福永街道的万福文化广场,每星期都在广场组织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内容有舞蹈、杂技、京剧、魔术、相声、小品、合唱等,每一次晚会的观众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营造了浓郁的广场文化氛围。每年一度的“深圳市外来青工文化节”,都在广场上举行开幕式,并在全市的各个广场上设有分会场和分赛区,吸引广大外来青工参与。

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含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艺术性活动。广场文化不同于庙会或在大型体育场所、展馆举行的各种文化性活动的地方,就在于它专属于“广场”。

首先,公共性是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政府公益性最能体现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社交、休闲与受教育的场所,也成为外来旅游者旅游与休憩之处。广场上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均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性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即使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也要兼顾到雅俗共赏。

其次,节庆性是广场文化的又一特点。广场的起源就是为了公众的集会与庆典,这决定了广场文化必带有节庆的喧闹与热烈的色彩。所以,现在的广场文化多举办各种节庆,包括常设的文化艺术节。

广场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公益性是它的特殊功能,只要观众走入广场,不需要购买门票,不受座位与时间限制。因此,广场文化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剧院”。

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人是主体,但参加广场活动的人们绝不是靠行政推动,在广场上,人们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可以参加广场文化活动,也可以不参加任何活动;可以是活动的参与者,也可以是活动的欣赏者或是旁观者。除了有组织的演出外,更多的是群众自发的、自娱自乐式的各种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的参与面之广、观众面之大,是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难以比拟,人们在这里既可以是欣赏者,也可以是表演者,在这里没有年龄、身份、地位的差别,大家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自由流动,在广场上感受文化的熏陶。广场文化活动形式灵活,既可以有业余、通俗、普及艺术,又可以有专业、高雅、精品艺术;既可以有传统和现代的舞台演出,也可以有乡风民俗、民间艺术的广场群众表演;既可以是音乐、舞蹈、戏剧,又可以是武术、体操、演讲等。如宝安区新安文化艺术广场,每周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 “动感新安周末广场音乐会”,从年初至现在,共开展周末广场音乐会30次,观众达2万人次。宝安区西乡街道文化广场,每周开展“乐谷艺术团”表演和“街头歌手大赛”,吸引无数民间音乐歌手踊跃参赛,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宝安区石岩街道文化广场,每周举行“客家山歌展演”和“小小京剧少年”校园文艺广场赛,让市民过足了客家山歌文化和京剧文化瘾。

文化广场的以上特点,显示着广场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认真研究广场文化,正确引导广场文化,做好广场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牢固占领这块重要的文化阵地,打造广场文化的品牌,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化品位。

群众既是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通过参与和观看演出,在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得到提高。广场文化已真正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使整个社会氛围变得积极向上、欢乐祥和,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广场文化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提高人民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广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挖掘,使其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新资源,体现出城市的个性与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