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6:04: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产业经济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农业的发展需要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前进,目前在农业中对先进技术及经验成果的引进不断加大,但与此同时形成完善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有高水平经济管理对农业产业链条进行规范化的管控,而执行这些条件离不开职业人才在其中的作用。人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促使农村农业经济可以有效提高及发展,需要注重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经营方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进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人才;经济管理;农业职业教育
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种制度为现今农村经济体制及经营模式带来极大的转变,而新型经济管理理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改变了农村生产结构,使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为此,想要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步需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出发,发挥出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满足现代农业对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要。
1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可以应用管理知识对自营的农产进行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依照经营管理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从而为社会不断的提供农业产品及农业服务,形成完整的经济经营模式。
1.1创业型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这种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依照市场导向及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来进行经营,例如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期货交易、农业观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依照市场信息的收集及市场需要来进行计划的设计及实施,并且职业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农业知识及相关技术,对经营管理及市场经济有充足的了解,在成本核算范围内开展创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1.2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产业化的最重要的一项表现就是其产业链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延伸,但是与此相对的却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这也促使农业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体制中其各项工作多数是利用机械进行的,而农民只需提供服务性质的劳动,因此劳动力支出较少。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需要组建专业的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技术、知识及服务,并在经营的过程中依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为农村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农村中各类职业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专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农业人才,二是通过短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
2.1新型农村经济管理类职业人才增量培养不足
受固有的思想模式的影响,近些年来许多农业职业学校存在着生源不足的情况,并且一些涉农学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普遍会增设一些热门职业,这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较差的现象,再加上一些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因此造成了接受专业农村经济管理教育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2.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培训率低
在农村中,一些专门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培训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资格,再加上农业经济管理本身就涉及到经营、管理、技术等知识,因此进行培训的人员若是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很难为农民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服务,造成培训效率低下。同时进行培训的农村经济人还需要具有准确的市场洞察力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等,但是在农村经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经济管理知识了解不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及管理技能较差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2.3农村职业教育主体意识不足
在农村中开展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阻碍就是农民对职业教育参与程度不高,由于现今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组成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新型技术及经营管理体制的接受度不足,其不愿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影响新型农民教育在农村中的开展,无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经济管理职业人才。
3加快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容及“三农”理论的应用,并从职业教育与新型农民教育的方向入手,结合农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培养体系。
3.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本质内涵和功能
首先,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农民获得不同的职业技能,转移至城市就业;第二,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来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及职业技能,从而应用于农业的经营及管理中,以此来服务于农业,这部分接受培训的农民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的主力军。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更有力地突出为“三农”服务的本质内涵,将根本任务锁定为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农村复合型实用人才,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3.2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技术、技能的职业导向性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第一,对农业职业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教育内容,从政策及资金上进行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外在条件,同时也需要扩大宣传力度,对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进行宣传,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事业中;第二,在农业部相关的政策下对职业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来帮助职业人才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提高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培训效果。
4结语
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及经济管理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放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农村经济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人才需要,也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面对的压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振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何付远.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地价将趋于合理水平
房地产行业主要涉及了金融和土地两大产业,并且将这两大产业紧紧连在一起。土地本身就是不可再生资源,现今可供使用的土地资源又十分的缺乏,而金融资源在一定层面上讲,是可以无限使用的。如果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突然中断,将会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该运用各种科学手段,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各地区的房价进行一定的调节,使房价更为合理。
2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2.1有效降低房地产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的风险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房地产行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拥有大量资金、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大等特点。结合房地产行业自身的特征,项目投资决策是否有效将会是保证房地产行业持续、稳定及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建立经济管理体系及有效地实施,提前做好投资评估测试,对投资的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房地产企业投资的风险,避免房地产企业因此而陷入经济危机中。
2.2实现以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中心的项目运作管理
想要使企业发展并且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遵循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理论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房地产企业想要发展并且生存下去,也要遵循以上理论。因此,从建立房地产经济体系方面出发,将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作为核心,将合同性的成本管理定为主线,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中包括项目的设计、项目的施工等,十分全面并且系统地显现出在项目运营建设过程中核算对象的成本构成情况以及预警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完成预期中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目标,达到项目运营管理目的。建筑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使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层在控制成本变动以及掌控投资进度时有依据可依,保证了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2.3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大大增加企业的效益
建立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实现以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中心的项目运营管理,还可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大大增加企业的效益。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十分高效并且全面的对客户以及潜在客户资料的管理和控制。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好地做到以客户为上帝的宗旨,进一步使房地产项目运行的效率得到提高,使房地产也销售人员对销售业务流程的掌握更加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入水平,并且使企业的品牌效益得到提升。
3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路
3.1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宣传动员及物资保障
3.1.1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宣传动员力度
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先进管理知识的配合,将各个零散的小型系统整合为一个连贯且全面的管理体系。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直接进行调整,会引起企业内部大量变动,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以及员工的高度配合才可以实施,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参加,严重的说,缺少任意人员都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因此,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前,有必要加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宣传,使企业中的每一个都可以顺利的投入到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中,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顺利实施。
3.1.2确保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人员、物资条件
充足的物质资源是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首要条件,在经济管理体系实施前,人员和资金提前的合理调动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管理层的许诺下,确保企业充足自己的运行,并且建立起一个经济管理体系实施小组,经济管理体系实施小组组要由熟练运用软件和精通管理学知识的员工组成,该小组可以在经济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协调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督促各部门完成经济管理体系的相关任务,协助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除此之外,该小组还应该及时做好经济管理体系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为经济管理体系提供充足的人员。
3.2加强系统日常维护,保证系统安全平稳地正常运行
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建立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以建立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并且不断更正、完善。因此,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日常维护工作看起来虽小,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通过日常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维护工作,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从而形成符合企业特色的经济管理体系。
3.3通过培训和制定制度,提高员工素质
想要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有效的实施并且不断地完善,根据企业的情况制定相关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相关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且正式进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更有效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员工制定相应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规范制度,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分解成每一个细小的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是每一个都是任务去实施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这样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员工尽最大可能性实施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最终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更加顺利,更加完善。除此之外,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组织员工进行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相关培训,只有通过一定程度的培训后,员工才可以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更加了解,便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在培训的过程中,员工还可以掌握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使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中更好地得到应用,弥补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一些漏洞,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更有利的实施。
4总结
关键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策略
农业生产与其他生产部门一样,需要以一定的生产技术力量作为有效支撑,生产技术条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时,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也直接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状况。一方面,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因素等制约显著,其具体生产经营中必然包含着对自然物质基础的管理及调适;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对现代化经营管理实践的重视,也是当前新形势下我国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1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特点
1.1 受自然条件制约
农业生产部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是其区别于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农业生产从产生之初就表现为人类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创造性实践,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更为显著。从农业生产过程看,土壤、地势地形、气候、太阳辐射、降水、地表水状况等自然条件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实践成效,准确的把握这些地理信息资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未知风险,预先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预见性。农业领域与土地、劳动这两种不均质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农业生产活动不仅会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其他的如国家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不可预测因素也会造成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1.2 强调农业生产规划
农业实践活动对生产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我国传统农业活动中就包含着对农业布局及管理的规划内容。由于农业活动受制于自然条件,并需要在一个较长的生产周期中确保生产成效,农业经营便产生于对农时、农耕等的规划或计划活动中。农业生产规划就是在特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通过合理计划与资源组合,在防范化解生产风险的过程中获取最优配置成效。在农业生产实践早期,劳动者就已经开始“深思熟计”农业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的内在关系,从各种可供选择的生产方案中选择最优经营策略。农业生产中的规划活动需要明确定义生产目标,并围绕生产目标分析出重要的生产要素及其相关关系,通过优势效应的发挥及劣势条件的可行性弥补活动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生产成效。
1.3 计划指导型管理体制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生产活动长期以来受到国家计划指导型模式的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种类,到产品销售等主要主要环节都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极大的束缚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效。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产品单一经营方式也难以适应农产品商业化需求,人才管理模式也较为封闭。
2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转型
2.1 市场配置为主导的管理体制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的基础性需求。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在改革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农业产业、产品结构等都需要以政府统一规划为基础,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农业生产缺乏效率与效益,以被动的形式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要求首先突破计划经济束缚,将农业生产活动及其成效按照市场需求量进行综合衡量。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努力改变原有的单一产量型评价标准,转而以生产效益作为评价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标准,将依赖于政府指导的农业生产实践投向市场领域,以市场化机制增强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模式,即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农业领域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与社会分工必然产物,仅仅将农业产品及其产量作为经营目标的方式受到质疑,而是应该强调市场化引导原则,将农产品销售作为产业化运营的衡量结果。为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经营与市场对接问题,公司管理模式开始被接受并得到普遍认同,这种“公司+农户”的管理形式能够以积极的市场开拓能力,迅速的问题识别与反应能力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的变革,提升农业生产的风险抗御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大规模定制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经营效益,以最小的自然资源及生产要素成本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大规模定制模式就是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营管理流程的再造与优化。大规模定制理念是兴起于制造业领域的一场管理变革,主张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实现两种需求的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二分法认为,规模化生产与多样化、差异化市场需求难以同步满足,大规模定制模式实现了对农业生产流程的创新。大规模定制经营管理方式需要对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及运作方式进行全过程改造,系统的实现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等基本活动调节,注重对产品价值链的整合与品牌效应的提升。
3 提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成效的策略
3.1 完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人才队伍结构及其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基本成效,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也需要重点强调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缺乏对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认知,社会普遍存在忽视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问题,导致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变革进程。完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要体现系统性与计划性,一是要制定与健全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二是要重点突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对人才的针对性培养,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质量。
3.2 突出政府行为的宏观指导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并非要否定政府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宏观指导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务必要以政府的策略性指导为前提,充分发挥政府行为在农业产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看,第一、二、三产业是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复杂体系,单纯的依赖市场机制必然会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市场失灵难题。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强化系统管理意识,政府调节行为务必要正确定位产业形式,将农业产业化活动当做是系统的管理工程进行综合性考虑。地方政府在指导本区域内农业生产实际时,既要从整体上去认知与规划农行产业结构等问题,同时也要从农业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出发,因地制宜,善于抓住重点及难点,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利益机制,引导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化
当前农业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经营趋势及关联度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经营开始走向多元化与混合经营模式,在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互动中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农业经营范围也开始在横向的基础上向纵深结合发展,要想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注意具体性实施原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实践问题,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体现区域农业发展优势及特色,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突出农产品区域定位及品牌营销策略,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实现以营销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目的性与针对性。树立区位品牌意识,根据产品的特色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在产品销售、推广、品牌培育等方面付出努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只重生产的管理方式,强调市场导向下的“以销定产”意识,将产品的最终市场价值实现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最终目标。
4 小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及矛盾。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强调大规模定制经营管理模式,突出生产目的性等都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成效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磊,李学工.基于大规模定制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经济,2012(8).
[2] 周连华.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路径及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3] 卢良恕.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工程科学2008(5).
[4] 张晓山.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区域;比较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015-02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同时,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因此,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力研究也随之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有关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产业竞争力既是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又是综合竞争力的主体。继波特把竞争力定位于产业层次,并下定义提出竞争优势模型之后,国内外已有许多人把竞争力放在产业层次进行研究。
竞争是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概念。本文所讲的竞争,是经济领域的竞争,是一种狭义的竞争,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作为经济范畴的竞争即市场竞争,是指在市场组织方面的相互独立的市场生产者,为了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或投资领域而相互争夺,各竞其能的过程。竞争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广义资源的供给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无限。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竞争是竞争力的前提或原因,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也可以说竞争力是竞争的结果。
研究竞争力就是研究竞争主体间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跟其他经济学理论相比,国内外开始研究竞争力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真正把竞争力研究层次放在产业上的时间更短。目前,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还没有形成定论,通过对比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作者比较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竞争力经济学》,2003)中给出的定义,他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从一国特定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看,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是该产业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的比较生产力。”所以,可以说竞争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而竞争力则体现的是一种比较关系。
笔者认为,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对于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特定利益主体现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还必须研究其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的发展潜力。竞争力有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产业竞争力就是中观层面的竞争力问题研究,是基于同一产业比较的概念、比较的差异,最终从产品、企业或整个产业的市场实现中表现出来。产业竞争力的中心问题是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其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以,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建立在特定区域产业比较的基础上,侧重于应用与实践研究。
(一)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外评价模型
1.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1990)经过对许多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得出结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政府行为、机遇六个因素。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将静态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动态的国际竞争优势,从产品、企业和产业分析入手,具有相当稳固的现实微观基础。
2.荷兰格林根大学的ICOP方法。ICO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分析法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针对特定产业――工业的竞争能力评价方法,通过对一个特定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工业产品相对价格水平、分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来揭示该地区工业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工业的差距。此方法主要根据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按同一分类指标体系标准化得到可比数据,计算出竞争力研究的一些主要参数。
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整体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IMD和WEF(1998)把国际竞争力指标分为290项,用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具体说来,国际竞争力包括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及国民素质。
(二)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内评价模型
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人大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以IMD和WEF的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与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模型。他们认为,国家竞争力要素应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层次,即国家竞争力不仅仅要发挥现有经济实力,更要追求建立合理的经济运行系统,还必须考虑实现综合经济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以及综合实力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成长能力。
2.金碚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金碚指出,波特的分析范式尽管十分富于启发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根据金碚构建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一个国家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可以从结果和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即从结果分析,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一国工业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从原因来分析,一切有助于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因素,都可以是竞争力的研究对象。
3.裴长洪的研究模型。中国社科院裴长洪在产业组织理论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分析、市场结构和价值链三种方法相结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分析性评价指标。
4.魏后凯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魏后凯从市场影响力、资源配置力、产业增长力、结构转换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评价产业竞争力。他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决定于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群体优势,并主要体现在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上。
5.国内其他学者及组织的相关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课题组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和竞争活力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设计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武汉大学商学院陈立敏等教授认为,对一国产业进行评价最有效的指标应该是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贾若祥博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比较优势是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的基础,并从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突发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三)对以上相关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其评价指标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反,中国学者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以上分析模型可以看出,IMD及竞争力分析模型主要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问题。其中IMD分析模型的指标体系比较粗略、针对性不强,其分析结果对具体产业的竞争力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指标体系,也并不完全适合引入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因为国家和国内地区发展经济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差异影响和决定其生存、发展以及在竞争中获取收益的能力因素也必然不同。
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提升到产业层次来研究。波特、金碚分析模型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他们认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就是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还有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都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大都注重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某一层面的竞争力,其分析模型不适于特定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状况的对比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同时,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从所掌握资料看,大多数学者将竞争力放在宏观国家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上研究。事实上,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而这个区域的竞争力大小,更是取决于其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及其产业内部结构状况。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主导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可以说产业层次上的竞争力决定着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命运。作者建议:有关竞争力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地放在中观产业层面上,在克服现有理论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构造新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重点是量化研究特定区域产业、特别是特定区域主导产业的比较生产力状况。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同时,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因此,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力研究也随之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有关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产业竞争力既是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又是综合竞争力的主体。继波特把竞争力定位于产业层次,并下定义提出竞争优势模型之后,国内外已有许多人把竞争力放在产业层次进行研究。
竞争是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概念。本文所讲的竞争,是经济领域的竞争,是一种狭义的竞争,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作为经济范畴的竞争即市场竞争,是指在市场组织方面的相互独立的市场生产者,为了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或投资领域而相互争夺,各竞其能的过程。竞争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广义资源的供给有限而人们的需求无限。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竞争是竞争力的前提或原因,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也可以说竞争力是竞争的结果。
研究竞争力就是研究竞争主体间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跟其他经济学理论相比,国内外开始研究竞争力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真正把竞争力研究层次放在产业上的时间更短。目前,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还没有形成定论,通过对比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作者比较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竞争力经济学》,2003)中给出的定义,他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各国同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从一国特定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角度看,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是该产业相对于外国竞争对手的比较生产力。”所以,可以说竞争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而竞争力则体现的是一种比较关系。
笔者认为,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对于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特定利益主体现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还必须研究其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的发展潜力。竞争力有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产业竞争力就是中观层面的竞争力问题研究,是基于同一产业比较的概念、比较的差异,最终从产品、企业或整个产业的市场实现中表现出来。产业竞争力的中心问题是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其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以,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建立在特定区域产业比较的基础上,侧重于应用与实践研究。
(一)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外评价模型
1.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1990)经过对许多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得出结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政府行为、机遇六个因素。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将静态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动态的国际竞争优势,从产品、企业和产业分析入手,具有相当稳固的现实微观基础。
2.荷兰格林根大学的ICOP方法。ICO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分析法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针对特定产业――工业的竞争能力评价方法,通过对一个特定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工业产品相对价格水平、分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来揭示该地区工业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工业的差距。此方法主要根据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按同一分类指标体系标准化得到可比数据,计算出竞争力研究的一些主要参数。
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整体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IMD和WEF(1998)把国际竞争力指标分为290项,用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具体说来,国际竞争力包括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及国民素质。
(二)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国内评价模型
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人大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以IMD和WEF的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与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模型。他们认为,国家竞争力要素应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层次,即国家竞争力不仅仅要发挥现有经济实力,更要追求建立合理的经济运行系统,还必须考虑实现综合经济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以及综合实力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成长能力。
2.金碚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金碚指出,波特的分析范式尽管十分富于启发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根据金碚构建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一个国家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可以从结果和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即从结果分析,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一国工业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从原因来分析,一切有助于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因素,都可以是竞争力的研究对象。
3.裴长洪的研究模型。中国社科院裴长洪在产业组织理论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分析、市场结构和价值链三种方法相结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分析性评价指标。
4.魏后凯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魏后凯从市场影响力、资源配置力、产业增长力、结构转换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评价产业竞争力。他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决定于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群体优势,并主要体现在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上。
5.国内其他学者及组织的相关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课题组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和竞争活力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设计相应评价指标体系;武汉大学商学院陈立敏等教授认为,对一国产业进行评价最有效的指标应该是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贾若祥博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比较优势是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的基础,并从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突发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三)对以上相关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对其评价指标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反,中国学者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以上分析模型可以看出,IMD及竞争力分析模型主要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问题。其中IMD分析模型的指标体系比较粗略、针对性不强,其分析结果对具体产业的竞争力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指标体系,也并不完全适合引入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因为国家和国内地区发展经济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差异影响和决定其生存、发展以及在竞争中获取收益的能力因素也必然不同。
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提升到产业层次来研究。波特、金碚分析模型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他们认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就是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还有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都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大都注重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某一层面的竞争力,其分析模型不适于特定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状况的对比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同时,竞争获胜的基础在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从所掌握资料看,大多数学者将竞争力放在宏观国家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上研究。事实上,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而这个区域的竞争力大小,更是取决于其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及其产业内部结构状况。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主导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可以说产业层次上的竞争力决定着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命运。作者建议:有关竞争力研究的注意力应该更多地放在中观产业层面上,在克服现有理论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构造新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重点是量化研究特定区域产业、特别是特定区域主导产业的比较生产力状况。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陶晦.四川工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王秉安,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5]武义青.中国区域工业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11):39-44.
[7]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区域经济,2001,(5):99-104.
[8]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53-62.
[9]朱春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187-188.
[10]刘小铁.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广东财经职业学校学报,2006,(12):79-82.
[11]千庆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2006,(10):71-75.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its Model Analysis
ZHANG Yan
(Department of Math and Physics,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n 710061, China)
李圣状:助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分院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师,长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晓霞:助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分院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师,长春税务学院(现吉林财经大学)学士。
乔 良:助教,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分院物流管理教研室教师,长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市场正逐渐向世界全面公开,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现存经济组织模式和体制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主体能否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取得竞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实践已经证明“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需要,企业正苦苦探讨一种全新的、高效的、稳定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时期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经济组织形式日益突出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作用,逐渐成为很多经济主体选择的发展模式。
供应链是通过对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控制,从企业源头采购活动开始,到加工和生产为最终产品,最后由物流系统把最终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功能结构的网络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对供应链所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目前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而产业集群又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因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宏观方面
1.加大政策引导,完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具体的经济社会形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给我国经济体制带来无限发展契机的同时,也要求政府部门加大监控力度。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要求政府部门从政策、制度入手,加强宏观引导,从产业发展方向上把关,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等方面入手,优化产业集群的投资环境。
2.加强宏观规划。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脚踏实地的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宏观指导,引导区域间分工合作,促进产业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借鉴。
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资金投入,尝试实施产业集群配套用地的商业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逐步完善产业集群内部和周边基础设施,筹划集群用地。加快产业集群内部商品的仓储、配送等物流体系、产品贸易市场等基础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功能配套,提高集群承载能力,增强集群产业发展潜力。
二、中观方面
1.精化分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其发展应该打破既定的分工布局,重新整合集群资源,进行资源分析和生产能力分析,重新定位各企业单位的分工内容,做到各有所长,各做所精,提高集群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2.加强中介建设。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产业集群内遵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强集群内行业协会、行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引导和推动。发挥这些中介协会的力量,进行有效的行业自律、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作用,将不合格以及不守信誉的商家给予公布,通过综合实力评比、信誉黑名单等方法督促集群的健康发展。
3.构建集群信息平台。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加快前进的步伐,强化企业与外界的沟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作为产业集群要求企业不能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应该以集群为平台,从集群的角度出发共同研究开发信息平台,才能实现集群内部信息的畅通。
4.倡导集群品牌。建立产业集群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加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管理,健全集群产业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加强质量监管。鼓励集群产业企业积极申报各种产品品牌和区域特色品牌,形成一批集群名牌产品。以集群为依托,强化品牌作用和意识,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
三、微观方面
1.更新观念。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各企业应该从自身做起,完善集群合作,建立合作机制。供应链管理要求集群内各个企业打破固步自封的落后意识,将企业的生产、仓储等信息进行共享,让供应链各相关企业互相了解,金诚合作最终达到供应链集群的共同发展。
2.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变化莫测,集群企业不能墨守陈规,应转变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产业集群各企业应该坚持人才强企的思想,加大对于人才的培养,在引进先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加大培训投入。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投身于创新工作,并好做保密和产权保护工作,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强化供应链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思想要求企业生产计划等宏观计划和发展方向的制定都要以供应链为核心,站在整个供应链的高度,结合上下游各企业的相关信息来制定。目前,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在多数企业还没有得高度重视和落实,多数企业仍然各自为政,在计划制定过程中忽略供应链的配合能力,结果导致计划得不到顺利实施。因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应该切实入手,强化供应链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紧跟供应链和集群的发展步伐。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产业集群为当今企业关注的经济组织形式,本文将两者融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出发,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发展提出了建议,望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产业集群的构建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两型社会;两型产业;政府替代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60-03
国家与市场同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只是市场是基础型机制,国家是辅助型机制,国家与市场两大机制并不对现代市场经济关系进行平面式与板块式的分解性调节,而是一种交互式与立体式的调节。经济学上已经被反复证明过的市场缺陷需要国家予以辅克服,但国家参与市场经济的目的,并非为了替代市场,而是为了恢复充分的市场条件与竞争条件,保护市场机制继续发挥作用,并弥补公共空间中的产品缺失。
一、实施在市场作用基础之上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中国目前处在市场经济初期发育阶段,不健全的法制与不成熟的市场并存,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有效配置到最佳的状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政府既有必要根据行业发展情形制定竞争规则,又要施以强有力的手段来监督这些规则的贯彻落实。但是,政府介入并不是要由政府完全替代市场,代替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应体现在建设“两型产业”、“两型社会”政策的制订上,而不是日常事物的管理上。现阶段,由于我国政府对经济建设的大量介入,各地政府往往只考虑本行政辖区内的经济利益,而较少顾及其他地区及全国的整体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以行政区域进行经济管理,过于强烈的行政干预与市场机制是矛盾的,必然造成产业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随着市场的发育成熟,微观行为应让市场供求双方自主抉择、自行调节,政府不适宜过多当“保姆”。在此情况下,更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实施在市场作用基础之上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包括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在方法上,行政管理需要以经济办法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两型产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两型产业”的认识,将其作为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全局的大事来抓,像培育支柱产业一样培育“两型产业”,做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要作为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党政主要领导要重视“两型产业”的发展,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展“两型产业”,要从长远、全局来考虑,算大帐,只要能加快发展的,该扶持的就要扶持,只要有利于发展,该举办的一些重大节庆、会展等“两型产业”活动还要坚持下去,但要注意提高质量,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确保“两型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理顺“两型产业”资源管理体制,实现管理职能和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
在全国范围来看,一处较好的具有开发价值的“两型产业”资源往往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和主管部门。换句话说,“两型产业”资源是被分割的资源。当资源需要转化为“两型产业”资源即被用于开发建设的时候,这种分割便会造成思想不统一、管理不统一、体制不统一。由于“两型产业”资源的综合性很强,资源管理也具有综合管理的性质,因此需要探索体制创新,实现管理职能和区域“两型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一方面需要各个综合管理部门的支持配合,更重要的是需要相应的综合管理手段,尤其是在市场整顿、交通治安和保护建设方面,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高层次的、高效率的管理机构,解决跨行业、跨职能的管理问题,进而一步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效果,有效解决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上力不从心的局面;另一方面,对于“两型产业”资源的管理,可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规范优势和经验,整合一定区域内的“两型产业”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为“两型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适应“入世”要求,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增强透明度和公开性,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有关部门都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全局观念,积极主动地支持“两型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工作,下大力气做好城市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加大“两型产业”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是关系“两型产业”兴衰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职能分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做好这项工作,没有过硬措施不行。政府对“两型产业”发展实行“承诺制”,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今后,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地方主要领导要承担责任;哪个企业出了问题,企业领导要负全责。不这样搞,建设“两型产业”就会流于形式。有关部门要在贯彻国家和省内法规政策的同时,认真抓好配套法规的制定,抓好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健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投诉机制,有效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价格管理,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兜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经营和服务。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治理整顿中要端正态度,坚决纠正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信誉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树立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
三、积极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实现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
目前,迫切需要我们在市场定位、推动经营机制改革、市场开拓和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对“两型产业”寻求新的突破。目前,首要任务是在理顺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的新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两型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充分调动经营者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建设、保护和经营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四、政府借助于宏观经济管理功能对产业结构实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把“两型产业”定位于支柱产业加以发展
1.实现“两型产业”业态多样化。传统的产业结构的格局被完全打破,出现了一定量的新兴行业,在传统的产业、行业内部衍生了许多新业态,这些新兴业态已成为当今“两型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2.“两型产业”企业经营规模化。综观世界“两型产业”强国,一批实力雄厚、规模庞大、模式领先、管理先进的集团企业正引领着“两型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全球最大的旅游企业美国运通公司,建有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的1 700多家营业网点,年营业收入360亿美元,资产总额2 000亿美元。德国途易集团(TUI)拥有3 500家分销旅行社,超过120架飞机,279家酒店(分布28个国家),年接待人数超过2 200万,营业额超过200亿欧元。规模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支撑起“两型产业”强国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区际竞争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两型产业”行业内部集团化、网络化、连锁化已逐渐成为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
3.产业发展链条化。“两型产业”必将是是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综合性产业,必将形成“两型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互融,横向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日益明显。一方面,实现市场网络化;另一方面,整个产业正沿着产业链向上、向下无限延伸,形成“混业经营”和“一体化”经营格局。
4.管理手段信息化。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已成大势,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商务已开始引领“两型产业”的未来。我国“两型产业”的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利用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提升已经刻不容缓。
五、政府借助于宏观经济管理功能对环境实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打造“两型产业”环境的高地和投资的洼地
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两型产业”聚集的洼地。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确定之后,措施是关键。合理建设,优化环境,吸引“两型产业”企业和人才聚集,打造产业集群。
1.盘活存量与发展增量相结合。“两型产业”的特点和当前宏观政策,决定了在发展上我们一方面要着力于改造现有资产,盘活“两型产业”圈的国有资产和土地,进行腾退改造;另一方面与沿线大学、科研院所积极协商,优化其房产和土地开发利用方向,得到其积极支持。建设“两型产业”园,打造国家级的“两型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也适当发展增量,支持知名开发企业建设“两型产业”园,鼓励城中改造的产业用地向“两型产业”发展,打造若干“两型产业”集中地。具体要“三谋”:一是要“谋大”,使我们通过改革和建设提升城市群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凝聚各方力量,汇集新的动力源泉,进一步发挥核心增长极的作用,辐射和带动全省加速发展。二是要“谋深”,使我省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拓展“两型产业”发展的空间。三是要“谋远”,使我们深刻把握发展规律,以城市群为依托,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市化,增强湖南的长远竞争力。
2.发挥文化优势与发挥科技、区位优势相结合。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应该充分体现湖南文化特色。湖湘文化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艺术传统,蕴藏着丰厚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近10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两型产业”的发展提到了繁荣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度来认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相继构建了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大核心优势文化产业,夺得了中国文化发展的20多个“第一”。实验区改革建设要充分体现湖湘文化特色,塑造、培育长株潭城市群文化元素、文化品牌和文化精神,因此,实验区“两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并在全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在重点推动“两型产业”圈建设的同时,积极扶持周边区域发展与科技、文化相关的优势产业。在沿湖、沿江、依山区域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等等,让“两型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服务业互相融合、促进,共同提高新兴产业发展水平。
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应建设成为我国南方现代化、高效益、综合实力雄厚的滨水型城市群,形成经济繁荣、生态良好、协调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大型城市化区域。而“两型产业”将为实验区的发展增光添彩。
3.制定优惠政策与提高服务质量相结合。一方面,制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人才留驻。目前已经起草了相关方案,内容包括:第一,降低创业门槛方面的政策:拓宽准入领域,确立“非禁即许”的原则,放宽注册资本限制、经营场所规定、证照办理限制,降低注册成本。第二,培育创业主体方面的政策:支持学校、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大中专学生开拓创业,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创业,提供创业辅导、资金支持、法律援助、低租金办公场所。第三,税费优惠方面的政策:扩大“两免三减半”等政策享受范围,减免工商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规费,给予税收大户一定奖励。第四,财政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设立“两型产业”发展基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创业,奖励争创名牌,等等。这些措施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在与相应创业扶持政策对接之后,将全面实施。
另一方面,立足于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全体从业人员建设孵化器、网站、信息共享平台、技术支持平台。举例来说,要使一个具备创意能力的人才从接受培训、租赁办公用房、注册企业、获取业务信息到取得软件、商业洽谈、展览展销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齐全的、迅速的、免费或最低廉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和运行成本,在“两型产业”的海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们提出和强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目的在于明确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也是“两型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与“两型产业”人才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也是长株潭试验区“两型产业”、“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理查德 E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施密特.娱乐至上: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菅谷实.美国传媒产业政策——电信和广播的融合[M].北京:中央经济社,1997.
[5]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 沃尔夫.娱乐经济[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7]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 黄健.新媒体传播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改革与战略,2007,(11):102-105.
[9]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 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11] 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13] 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4] 胡正荣.媒介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5] 夏大慰.产业组织:竞争与规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6] 邬义钧,等.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7] 杨建文,等.产业经济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
[18]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 张伟.传媒盈利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报业,2008,(3).
[20] 周蔚华.当前我国出版业态十大失衡现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6-11-24(5).
[21] 周蔚华.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看出版改革的症结所在[J].中国出版,2005,(4):15-20.
[22] 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4)[R].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2.
[23] 李一鸣,刘军.产业发展中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
[24] 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1-217.
[25] 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08-212.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产学研结合就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其研究生而言,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结合,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滞后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产业园已经开展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批产学研基地大多是基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于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仍以以知识灌输为。
2.企业指导老师资源不足
一方面,现有产学研基地建设中,遇到了企业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一般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具有经济管理类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而且大都居于领导岗位,不在科研第一线。加之,这类人员往往本身也承担着大量的企业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也存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由于企业通常并未专设研究生导师这类的岗位,更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要求,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中研究生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3.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受限
现阶段,研究生课程学习对产学研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需要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多形式、多功能,能为产学研基地建设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二、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首先,“用学结合”原则。一方面,研究生学习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研究生不仅能真实接触到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有针对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以用促学”的方式,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其次,多利益主体共赢原则。不同利益主体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为决策:高校追求的是做实验、出论文;而企业考虑的是市场、产业化问题。不同的目标引发不同的行为。产学研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应当从制度、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高校和企业以及个人提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大平台。只有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的背后一定是高校和企业利益的共赢与共享。
最后,制度配套原则。为了保障产学研基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持。比如,产学研基地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考核以科研和教学工作量为导向,企业中往往又没有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这些问题的很好解决,需要完善现有制度,以此作为推动基地建设的保障。
三、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在我国,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审)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当前,高校教师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着全面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但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需要通过实务的提升,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产学研基地为这些教师了解实务,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中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
二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与应用软件。利用产学研基地拥有的案例素材,开发教学案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投资共同合作开发物流、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以此推动应用研究。
三是邀请企业中实务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习、调研与毕业论文,同时完善企业导师的聘任与薪酬管理制度。产学研基地定期接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暑期实习,让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咨询服务。同时,由于产学研基地往往没有明确设置企业导师岗位,为了让企业导师切实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在产学研基地应设立相应的企业导师岗位,完善现有的企业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落实企业导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真正做到企业导师的责权利相一致。
四是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采用灵活的选修课教学方式。部分选修课程可以放在产学研基地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背景,而且还有利于请企业导师参与选修课的教学,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此外,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产学研基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增加实践应用的考核环节,强化研究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以产学研基地名义每年联合招标或合作研究课题指南,引导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与企业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合作研究。联合招标课题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集团等需要解决的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六是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研究生通过产学研基地进行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效果。同时,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完善产学研基地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张维宾.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57-59.
[2]胡常伟,毛宁,陈新度.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5):163-165.
[3]胡立,罗尧成,田蔚风,徐琳,林佳.英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67-71.
最近一些新新人类提醒我注意—马上将要成为“前沿”的创意经济,实际已经老朽了。所以要在创意经济概念还没有普及之前,先提出“新创意经济”以正视听。昨天我在万圣书园的醒客咖啡厅被他们洗了脑之后,现在就现学现用,采用新创意经济理念,重新解释“新”知本主义。
创意经济,是凯夫斯在即将流行的《创意产业经济学》中,给我们指出的未来方向。而新创意经济,是对“创意产业第一理论权威”凯夫斯的批判,要给人们指出有区别的未来方向。我认为,北京和中关村,如果能看出我们下面将指出的凯夫斯的盲点,发展新创意经济,可以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中关村问题”。
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凯夫斯创意经济的致命伤,是没有把信息革命内生到创意经济中,所以说它是“旧”创意经济或现代版创意经济;新创意经济要把网络革命内生于生产方式来搞创意经济,所以是后现代版的创意经济。或者说,凯夫斯创意经济是创意经济第一版(“互联网除外”版);新创意经济是创意经济第二版(“互联网2.0”版)。
凯夫斯的“硬伤”
凯夫斯这种激进理论,在我们看来已经保守了。这是站在不耽误少年儿童前程的立场上的特殊思考。少年儿童在未来10年内,可能实现的最大奇迹,就是在结婚之前成为中国首富。试想,丁磊、张朝阳,在这个天旋地转的时代,如果不靠互联网,能在结婚前进入首富榜吗?门儿也没有。可凯夫斯偏偏在创意经济这么大一个关系少年儿童前程的事业上,只字不提互联网,这不充分说明凯夫斯理论过于保守吗?这里说“只字不提互联网”,当然是一种比喻。不是说凯夫斯没有注意到互联网、没有致力于互联网创意产业(如游戏、动漫之类);而是说,没有把互联网当作方法论,用于有效发动“‘创意’转化‘经济’”的商业革命。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其实是很前卫的理论,但更适合30岁以上的人阅读。如果说它有值得推荐的理由,在于它是对更传统的观念的冲击。更传统的观念,还停留在物质生产和有形资产的玩法上。而《创意产业经济学》说的是文化生产和无形资产的玩法。通过这本书,人们可以认识到内容的生产与物品的生产,具有许多不同规律。区分这一点很不容易,但也仅此而已。
凯夫斯注意到了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产业规律,这是他的贡献。但他的一大败笔,是没有留意到,不仅内容特性决定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而且技术革命特性也决定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而后者是更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新创意经济理解的创意,要比创意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更为宽泛,更具普遍意义。它更接近知本的原始意义,即活的精神创造,而不光是指生产内容。对于中关村来说,它要发展创意经济所面对的问题,不光是形成内容文化产业;更具战略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将中关村蕴含的创意资源,也就是人头脑中的“湿件”资源,利用互联网新的游戏规则,迅速释放成经济能量,形成区位优势,完成现代化转型。因此这里所涉及的创意,就不光限于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意(或者说凯夫斯意义上的创意产业),还包括把广义的知本,也就是可以运用于各行各业的创造性的头脑活动,作为生产要素,以互联网的核聚变方式,迅速形成社会生产力,创造财富。新创意经济可以包容文化创意产业之外的许多经济形态。比如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产业,比如提升传统制造业价值的各种创意策划,比如缺乏资源的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在相关孵化平台上发挥创意优势低门槛创业的行为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文化产业问题,但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说,都是要务,是新创意经济的题目中应有之要义。
中关村拥有全国最宝贵的资源,即创意资源。中关村单个人看,都极富创造力,汇合到一起,却是一盘散沙,难以形成“经济”。单纯用凯夫斯的路子,也解决不了主要问题。中关村搞创意经济,不是缺“创意”,而是缺“新……经济”,缺少“网聚人的力量”这一新创意经济的路子。
新创意经济要重点提醒人们的,就是将创意转化为经济的新方式、新玩法,特别是跟互联网的爆炸性增长有关的新玩法。而这却正是凯夫斯的思维盲点,他光注意在互联网兴起前上个世纪文化产业中早已有之的木乃伊级、骨灰级的老玩法。
创意生产方式的特性
互联网是什么?如果回答是TCP/IP,人们可能什么感觉也没有。我们要换一种对社会、经济、文化都通用的语言,把互联网说成是从集中模式向分布模式的转变。从经济角度理解,农业经济是分布模式经济,工业经济是集中模式经济,信息经济是集中模式复归分布模式的经济。“新”创意经济的“新”,在根子上与利用这一特点有关。
在传统的创意经济中,“经济”的主要含义是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创意成为经济的问题,主要还是“通过大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这样的老问题。只不过创意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实现规模经济的逻辑有所不同,这是凯夫斯致力剖析的问题。但在新创意经济中,“经济”的含义本身发生了变化,“经济”的主要含义是与“大规模定制”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是“规模经济”,与同它相反的“定制经济”的结合,是两个性质完全相反的东西的结合。规模经济,意味着较高的社会化程度和较低的成本;定制经济,意味着较高的个性化程度和较高的价值。用传统的方法,是无法实现二者结合的;只有在人均3000美元收入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新经济,才能达到这种经济效果。因为互联网一头通向社会规模,一头通向个性节点。有什么样的工具,就有什么样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