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6:04: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儿童心理问卷调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文献报道[1],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为10.5%~15.3%。家庭因素及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是儿童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正常与异常之间缺乏明显的界限。为系统了解本地区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本文对嘉峪关地区八所幼儿园4~6岁儿童进行心理卫生问题的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9~12月选取嘉峪关地区八所幼儿园的4~6岁日托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1080人,其中男性578人,女性502人,男女之比1:0.87.
1.2 方法
1.2.1内容参照国内有关研究[3],采用自行设计编制“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问卷表”,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家庭状况,如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居住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等;第二部分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多动、顽固性习惯及运动行为问题如脾气暴躁、挑食、厌食、咬指甲、吸允手指、说谎、骂人、自私语言障碍等23项。
1.2.2 问卷表由家长及幼儿园老师根据儿童日常表现填写,填写前向家长说明调查的意义及项目要求,当场收回问卷,两周后抽取200名儿童重测,一致率在0.74以上。
1.2.3采用SPSS13.0计算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差异的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家庭结构与父母受教育程度
2.1.1调查1080名儿童中,核心家庭843人(占78.06%),复合家庭189人(占17.5%),单亲家庭48人(占4.44%)。独生子女746人(占69.07%)。父母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14人(占29.07%),高中以上472人(占43.70%),初中以下294人(占27.23%)。
2.2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结果
2.2.1单项检出率从3.98%~58.85%,23项单项检出率平均28.76%,超过25%有6项,男孩平均每人检出3.87项,女孩平均每人检出3.41项,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8.48 P
2.2.2 各个年龄段心理问题不一致,4岁组平均每人3.89项,5岁组平均每人3.61项,6岁组平均每人3.48项,提示随着年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有减少趋势(P
3 讨论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本次调查来看,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男孩多于女孩,儿童心理卫生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有减少的趋势(P
参考文献:
[1]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M1994:739.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57-02
【关键词】 精神卫生;监护;人格;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留守现象使儿童产生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消极人格特征[1]。亲子分离,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国内外专家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即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2]。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一中、长兴县虹星桥中学、温州闹村中学、湖州南浔区练市小学、丽水市缙云长坑小学、温州市洞头县城关二小共6所中小学校,从中抽取800名留守儿童和80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379份,其中留守儿童756名,非留守儿童623名。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281人,隔代监护374人,上代监护49人,同辈监护52人。
1.2 方法 采用自编“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简称CPQ)对被试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监护人与儿童沟通交流的状况、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见表1,2。
2.2 单亲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留守儿童中,属于单亲监护类型的占37.17%,其中由母亲单独监护的留守儿童占77.22%,是父亲单独监护的3倍多。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单亲监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只在“躯体化”和“焦虑”2项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48,2.91,P值均<0.01),其余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只有“恃强性”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t=-2.02,P<0.05),其余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抽取到的留守儿童中,属于上代监护类型的比率最低,占6.48%。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留守儿童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及“总分”、“症状指数”、“痛苦水平”、“阳性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各项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在抽取到的留守儿童中,属于同辈监护类型的占6.88%。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在症状自评量表中,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只在“抑郁”、“恐怖”2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42,2.05,P值均<0.05)。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各项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调查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且隔代监护留守儿童有较多的消极人格特征,如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较低,而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焦虑感、神经过敏感性较高。相比而言,单亲监护和同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差异较小。结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结果[4],笔者认为,隔代监护、上代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有关:一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50.89%的隔代监护和24.49%的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对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较少关心。进一步调查发现,隔代监护人中68.98%是农民,学历层次普遍很低(51.09%为小学学历,35.60%为初中学历),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很低,不可能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又由于年岁较大,力不从心,对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无精力管教。二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方面存在沟通交流不足和对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等问题,如53.35%的隔代监护人和50.00%的上代监护人平时不能倾听儿童的烦恼,导致能主动向监护人倾诉的留守儿童也较少(隔代监护为14.21%,上代监护为14.29%),而19.30%的隔代监护儿童和24.49%的上代监护儿童有了烦恼选择沉默忍受。在与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90%上代监护儿童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遇到烦恼容易选择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三是2种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溺爱、迁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管不问的教养方式。
4 参考文献
[1]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2] 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31-32.
【关键词】精神卫生问题患儿心理护理
大量的研究发现,儿童期的精神卫生保健工作将影响人的一生,做好此阶段的心理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几年来,我们从心理护理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1研究对象
1.1研究组共105例,男85例,女20例,来自我中心儿童心理门诊。
1.2对照组共100例,男79例,女21例,选自门诊患儿及“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出的阳性儿童。两组儿童,通过自拟的精神卫生量表,筛检出阳性者入组,包括多动、抽动、行为问题、语言障碍、注意障碍、性格问题、饮食障碍、学习困难、智能偏低等。对研究组儿童采取一系列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则单纯药物治疗。
2具体方法
2.1由专家负责,由单独建立患儿心理档案,将患儿父母详细情况(包括一般状况与心理测试后果等)作认真记载,填写“家长教师问卷”,翔实掌握其具体情况,将患儿的IQ后果,艾森克人格测试,学习成绩等入档。
2.2通过患儿“反馈日记”了解其1周以来的行为思想变化,对父母的意见等,发现好的苗头及时表扬,不良倾向或不孕的家教方式及时反馈给其父母,以便进行家庭治疗。
2.3经常与患儿教师取得联系,以电话、书谈等方式将儿童的具体情况与病情介绍给老师,以取得其配合。如个别老师对于患儿的抽动症状误以为“恶作剧”而横加指责,惩罚患儿使之病情恶性循环,经过与教师的沟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从患儿服药前、中、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精神科药物的知识,做好三个阶段的心理护理,及时解除思想顾虑并印制了一些科普知识手册赠给他们,颇受欢迎。
2.5对患儿均作家庭治疗。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此法是解决儿童心理障碍的最佳选择之一。通过帮助他们沟通的技巧,使很多儿童获益匪浅。
2.6充分利用学校开家长会的时机深入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同时,利用传媒,如广播、电视、小报、科普手册、录相等各种形式大力向社会宣传儿童心理卫生常识,收到明显的社会效果。
3结果
经过上述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5项内容均较为满意。
4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对儿童心理问题开展心理护理措施非常必要。同时说明,以护士的知识、情感、技能综合应用,取代单纯执行医嘱的技术服务,以身心结合的整体护理为目标,拓宽护理功能,建立与目标相对应的科学施护方法,创建新的护理社会效果。
根据家长、教师问卷所得结果与本次工作实践证明,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是子女罹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因素,因此在作心理治疗时要密切结合患儿父母的心理特征,养育方式等因人制宜地给予指导。同时,切记要充分调动患儿家长、教师、医务人员三者的综合力量,作好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正。新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精神卫生;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37-03
儿童心理问题(包括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全世界各个国家报告的发生率多数在15.8%左右[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其发生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儿童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儿童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在对儿童进行干预时,家长的配合程度较低。有研究发现,本人或父母报告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到心理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分别为7.7%和13.0%,而本人或父母意识到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就诊率分别只有6.4%和14.0%[2]。国内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儿童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3-5]。该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和儿童报告的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有效地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提供现实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在杭州市某小学的三~六年级学生中,选择父母与儿童本人均同意参与者进行调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问卷调查,填写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并将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发给学生带回家中,由父母进行填写,次日带回学校交给教师,再由教师交给专业人员。
此次调查共有402名学生参加,收回父母及儿童均有效的问卷370份,有效率为92.04%。其中男生181名,女生189名;平均年龄为(10.65±1.18)岁。
1.2 调查工具
1.2.1 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6]共由52个条目,由儿童评定自己平时的想法和感受。该问卷包括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8个维度。其中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和自我认识组成认知成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和躯体情感组成情感成份。
1.2.2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7] 由父母根据自己孩子最近1 a的情况进行评定,临界值为13分。根据问卷的评分结果,可将儿童行为问题分为A行为(行为或违纪行为)、N行为(神经症行为)和混合三大类。
1.2.3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 该量表由41个条目组成,由儿童本人根据自己最近3个月的情况进行评定。王凯等[8]对该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研究,证实该量表可用于我国儿童焦虑症状的评估,并建立了中国常模。
1.2.4 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 由Birleson制定,共有18个条目,由儿童本人根据自己最近1周的情况进行评定。我国儿童抑郁量表协作组于2003年对该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研究,证实此量表可用于我国儿童抑郁症状的评估,并建立了中国常模[9]。
1.3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偏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卷)调查显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共62人,正常儿童308人,对2组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行为问题组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儿童(P值均
采用偏相关分析,分别了解A行为和N行为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见表2。A行为与主观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
2.2 儿童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 抑郁组或焦虑组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儿童(P值均
3 讨论
研究发现,不管是父母报告的行为问题,还是儿童本人报告的焦虑性问题或抑郁问题,都会对儿童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在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的各维度上,均明显不如正常儿童组,这与国内外的研究基本一致[3-5,10]。
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的发生率已高达30%以上,学生厌学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生活质量中的家庭生活维度主要评价亲子关系的好坏,同伴交往维度主要评价同伴关系的好坏,学校生活维度主要评价儿童在学校中的感受以及是否喜欢上学等问题,这3个维度的好坏与厌学情绪的出现与否有密切的关系[11]。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在这3个方面明显不如正常儿童,即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在自我认识和抑郁体验方面明显不如正常儿童,这些儿童更容易对未来产生悲观的认识,更容易出现自杀行为,这个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研究还发现,A行为会对主观生活质量产生全面性的负面影响,而N行为(主要与情绪有关)对家庭生活和自我认识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具有N行为的儿童与具有A行为的儿童相比,往往表现得安静而乖巧,没有明显的不服从或违纪,从而受到批评和惩罚的次数比较少,得到表扬也比较多,因而对自己的认识比较积极,亲子关系也比较好。
研究还发现,儿童本人报告的焦虑性问题或抑郁问题,都会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而N行为对家庭生活和自我认识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父母报告的情绪问题(N行为)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如孩子本人报告的情绪问题(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这可能与孩子的情绪问题通常通过外在行为问题表现出来有关[12];也与父母和孩子在对心理问题评估上不一致,父母往往对孩子外向(或A行为)敏感,而对内向(或N行为)不敏感有关[13-14],因而评估儿童心理问题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时,需要同时从家长和儿童两个角度进行评估。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小学
一、背景
随着社会变迁,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由此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6~16周岁)。
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发育缺乏相应的理解和认识,在融入集体方面还不成熟,易产生心理问题。小学阶段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2、3]。保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南中心,由于地域问题与历史问题,一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家里的孩子,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留守儿童”群体。因此,此次调查地点的选择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对留守儿童制订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试图归纳总结出促进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保定市5个县的10所小学为目标群体,将学校在册的4~6年级儿童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439名(67.2%),作为对照组的非留守儿童214名(32.8%)。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同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4],由100个项目,8个分量表组成。凡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共收回问卷682份,有效问卷653份,有效率为95.7%。并通过Epidata 3.0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 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
三、结果与分析
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上,留守儿童8个因子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总焦虑倾向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差异显著。
对于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同。若两两比较显示,总焦虑倾向单亲看护小于隔代看护、同辈看护和亲戚看护。
对于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存在统计学差异(P
四、研究与讨论
(一)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发现6年级留守儿童学习焦虑比4、5年级要高,主要是由于6年级功课更重,更是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期,心理正处于发展期,学习上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打工时间一年以下的儿童焦虑更严重是因为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开还不适应,没有好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困难。同时,女性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原因可能是女性本身的情绪敏感性以及社会上所处的弱势地位,也导致他们的心理不适。
(二)对策及建议
为推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政府、家庭、学校应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机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是成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工作志愿者协会,二是加快户籍改革,三是完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法律监护制度。家庭方面,一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经常以打电话、发短信的形式与留守儿童交流互动。二是监护人务必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如有问题加以引导。三是加强设施建设,如寝室楼内配备留守儿童专用电话。学校可以借助多方面资源进行心理教育。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个人n案,分别给予每位留守儿童以不同的方案指导。二是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使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爱与帮助。三是设立亲情热线,时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同时,学校也应偶尔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最后,社交媒体应大力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成长亟待帮助。大学生社团组织也应深入调研,推动建立良好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问题调研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2]吴承红.蔡澄.邰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00-10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and family upbringing.Method:In this investigation,924 preschool children in 10 kindergartens of Meizhou were rated by their teachers and parents,using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Questionnaire,3 to 6 Years Child Home Nurture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and a general questionnaire.Result:The occurrence rate of preschool mental behavior problems was 15.9%.The detection rate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the only chil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 only child.The total score of parenting behavior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without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oblem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ildren with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 Family upbringing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多[1]。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认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行为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如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将会对儿童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如果这一阶段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2-3]。因此儿童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家庭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尤其是在儿童早期,家庭几乎是儿童发展的全部环境,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其教养行为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主要探讨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状况的关系,以期为科学有效的培养儿童健康心理行为及父母正确的养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3年10-12月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随机选取10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分别选择大、中、小班各1个)的10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不限性别;(2)年龄3~6周岁;(3)体格及神经发育正常。排除标准:精神病、智力低下等神经精神疾病家族史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者。
1.2 方法 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本人、经过统一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儿童家长及幼儿教师共同完成。调查工具包括:(1)《幼儿心理卫生问题筛查问卷》:问卷涵盖学龄前儿童发育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3大维度,共计2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是”和“否”的两极回答。该量表在深圳市学龄前儿童中应用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5]。(2)《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该量表由53个条目组成,包括6个维度: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模式5级评分制,每个因子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养育环境越好。该量表由何守森等[6]于2008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内唯一进行了标准化的6岁以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测评量表,并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调查儿童基本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全部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教养行为因子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关系,并计算相对危险度(OR)及其95%CI。以P
2 结果
2.1 不同基本情况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2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924名学龄前儿童中,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者147例,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5.9%。独生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见表1。
2.2 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关系 无心理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总得分高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在家庭教养行为因素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养行为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及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生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环境、社会、家庭及教养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儿童心理受地域、经济及文化等综合的影响,因此国内外有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报道及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对梅州市10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家庭教养行为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9%,独生子女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体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逆反任性及孤僻怯懦等心理问题。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受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只要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形成共识,必定能有效保证和促进独生子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7-9]。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对策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年轻父母外出务工,把小孩托付给老人“代管教育”,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日趋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江西、四川等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父母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调查组深入调查了解江西省农村几所中小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探寻相关对策,以期为江西省留守儿童未来的教育与发展提供合理的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组整群随机抽取江西省上饶和九江两个地区3所农村小学和1所乡镇中学共56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范围从小学3年级到初中2年级,年龄从9岁到15岁。其中小学生370名,中学生192名。留守儿童297名,非留守儿童265名。此次调查由调查员在统一指导下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共收回试卷505份,回收率为89.9%,其中32份因回答不完整或矛盾被剔除,有效问卷473份,有效率93.7%。
(二)研究方法
1.问卷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简称SCL-90)由Derogatis(1975)[10] 编制。本研究采用由国内学者陈昌惠修订后的量表,共90个条目,9个因子,F1(躯体化症状)、F2(强迫症状)、F3(人际关系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对每个条目按1-5计分,“1”代表没有症状,“5”代表症状“严重”。总分是90个条目所得分之和,做为身心健康的指标。SCL-90总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用SPSS11.0对测验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分析。
2.访谈法
另外,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调查小组成员采用走访形式,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对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养方式与重视程度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经调查发现,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总体上不容乐观。在总分上有49.5%的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非留守儿童则为8.9%。调查结果显示(如表1),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这五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中学生常模,主要表现为紧张、厌烦、害怕公共场合及人多之处。这说明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的性格较为内向,情绪不稳定,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对外人缺乏信任感,甚至怀有敌意。
(二)访谈结果
根据访谈结果来看,留守儿童的显著问题为人际关系敏感、学习焦虑和敌对。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心理上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的情绪困扰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甚至任性、暴躁等极端性格,并转向了对外界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失,造成人际关系敏感。同时经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其老一辈亲戚,未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占总体的54.3%,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占总体的41.2%,受到过高等中学教育的却只占到总体的4.5%。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在儿童的教育观念上意识陈旧,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简单,对留守儿童的看护仅仅局限于生理健康上,对孩子学习及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三、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2.67%,远远高于全国青少年行为检出率19.7%。尽管调查统计中会存在研究方法和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误差,但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亲情缺失影响留守儿童与人交往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个体早期的人际交往、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留守儿童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少与父母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交流。长期与父母间的情感缺失影响留守儿童对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远离父离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压力负担过重
留守儿童作为教育主体,应该好好学习,不辜负家长的期望,树立远大理想。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因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父母及本人所担忧和害怕的事情会有很多,这就给留守儿童的身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承受着同龄儿童无法想象的心理压力。很多留守儿童都觉得自己很孤单、寂寞,有了困难、挫折,无处可诉、无人可助,长期的心理负担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三)代管教育不力造成留守儿童学习困难
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期间,教育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大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对他们的课后学习没有能力进行辅导,造成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困难,且大部分儿童成绩处在中等偏下水平。
四、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江西省留守儿童队伍还在继续扩大。如何改善留守儿童生活和教育现状,让留守儿童受到和其他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根据调查情况,我们对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以下对策。
(一)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家长需尽快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要尽快转变观念,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且要从孩子健康成长的长远目标出发,尽可能和孩子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留守儿童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落问题,家长负有完全的责任。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健康理念,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寻找和确立恰当的孩子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江西省农村学校应致力于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是他们主要活动场所。由于家庭亲子关系缺失,需要学校发挥集体力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亲情氛围。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掌握儿童的心理动态,对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同时,把一些情况相近的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组建朋辈辅导小组。经常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为儿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同时,在课内外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三)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共同完善留守儿童良好人格发展
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成功教育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的合力。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主要因素。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由于家庭生活贫困,不得不离开离开农村家庭到城市打工;另外,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导致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江西省农村各中小学校、家庭、社会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选择便利可靠的教育途径,社会各界合力共同创设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给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
参考文献
[1] 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应试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3 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来儿保门诊的1858名2-6岁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让家长填写问卷和医生询问方法来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被调查儿童有异常心理行为者的占总调查儿童比例达38.32%,占各自年龄组比例值更高。甚至有个别儿童有几种异常行为。
结论:加强麻城市儿童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对其异常心理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对促进其以后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门诊2-6岁儿童异常心理行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9-02
进入社会信息和物质丰富的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与新观念冲突,生活方式改变,给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紧张因素。我国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逐渐暴露,尤其是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以及独生子女群体的不断扩大,儿童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更为突出。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儿童的异常行为心理及其造成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我们对麻城市妇幼儿保门诊1858名2-6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每位家长答一份问卷。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麻城市妇幼儿保门诊1858名2-6岁的心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请被调查儿童的家长按要求如实的填写问卷,并按问卷项目分类,确定分项所占分数,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共发放调查表2000份,收回1858份,有效调查表1858份。有效调查率占100%。
1.2调查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了部分儿童家长和儿保医务工作者就问卷内容与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验证和探讨,按儿童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其中主要是对存在行为心理异常的儿童又进行了智力、心理行为观察、身体检查等综合测试。结果比较真实可靠。
2调查结果
全部调查1858名儿童中发现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儿童有712名,行为心理存在异常的儿童占总调查人数的38.32%,有的儿童异常情况突出,有个别儿童甚至存在几种异常心理行为。对上述异常心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
①性别分析:其中啃指甲、咬嘴唇、偏食及厌食、孤僻、胆怯、喜欢说谎类型的,女孩占较大比例,约占60.2%(男女之比为1∶1.56);好动、精神不集中、夜惊、遗尿、吐字不清类型的,则男孩占较大比例,约占63.33%(男女比例为1.88∶1)。②年龄分析:2-3岁儿童125人,占行为心理异常比率的17.56%,3-4岁儿童年164人,占23.03%,4-5岁儿童289人,占40.59%,5-6岁134人,占18.82%。
调查结果表明,在异常心理行为儿童中3-5岁最易出现,随着年龄增大,其异常行为有矫正,但有些矫正并不明显,长期不良心理行为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将不容易改变。因此,关注学龄前儿童异常心理行为,探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对于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尤为重要。
3结果讨论
3.1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常言初生婴儿如一张白纸,以后成长过程中儿童心理行为受多方面影响,问题发生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过程,可受到生物、心理、疾病、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最大。①幼儿家庭因素。这是对幼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是幼儿接触到最初最多的环境,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在著作中说到,一个心理上不健康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助长病态心理的环境中。在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上,父母价值观的偏差、父母行为习惯的特点、单亲家庭成员的不良嗜好等,可能都是被我们所忽视的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家长对幼儿过度溺爱,重视物质的供给而忽视与其情感交流也是原因之一。家庭气氛紧张,家庭成员矛盾大,特别是离异家庭或家庭暴力背景下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父母职业及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另外,据调查发现,存在异常心理行为的儿童中,其家长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没受过高等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因而不可能按科学方法给儿童正确引导及教育,而知识层次高,家庭和睦的儿童行为心理异常儿童显著少些。②学校因素。除了家庭,学校是对儿童最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场所。这要求幼师对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位。幼儿教师要能具备心理学的常识,能够正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早矫正其异常心理行为问题,这影响着儿童以后的成长。③社会环境。幼儿和成人共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公共环境中。作为社会的构成因素,政府、社会团体、媒体都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对儿童健康心理行为问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混杂信息汹涌澎湃,社会竞争加噪音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等,对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形成一定负担。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贯彻以及都市化和人口流动加速,传统的社会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甚至解体,从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心理应激行为。④遗传与疾患。有研究表明有些心理行为问题如多动为多基因遗传因素所致。有些行为问题如夜惊、厌食或吐字不清等可能系儿童本身生理疾患和生长发育中存在问题所致。⑤其他。如不正确引导和意外受欺骗、胁迫、恐吓等,使幼小心灵受到创伤,所处环境冷漠长期缺乏爱的感化等,也是造成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原因。
3.2应对措施。①创造和谐家庭生活环境。这一时期儿童模仿力是极强的,作为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为儿童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生活气氛和环境,多给孩子正确的关爱而不溺爱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有关键性作用。②重视学校社会的综合教育,幼儿期在学校时间较多,教师要关爱幼儿心理,对其健康行为心理发育十分有利。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给儿童一个文明的社会成长空间,鼓励小儿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其对异常心理行为注意力分散。③积极开展对学龄前儿童异常心理行为的产生、发展、纠正、教育引导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制订科学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④广泛宣传和普及学龄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知识。举办家长会、心理营养辅导室、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活动,减少儿童异常心理行为的发生。⑤严重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应及早接受专家医生的纠正治疗,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多与孩子交流。如注意缺陷—多动症、严重攻击冲动行为、睡眠障碍(夜醒、夜惊)等。⑥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者特别是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的素质,使学龄儿童保健工作实现科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我们应加强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状况调查和卫生保健工作,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异常行为及其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干预措施,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朋朋.品行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及精神病态特质的初步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7(7):582-584
[2]周燕燕,罗平,林穗方,等.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3):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