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课堂教学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4 16:04: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课堂教学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课堂教学法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对”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基点,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整体优化为宗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探索各类课型的教材特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实施数学课的整体优化。

二、基本依据

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中,申明“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最基础的知识,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强调“必须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重视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指出“应用题教学要借助儿童熟悉的事物,掌握解题思路。”可见,口算、法则、概念、应用题、公式推导这五项教材内容是大纲早已明确的,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按照系统论的认识观,这几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通过每一册教材的各部分内容来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部分依赖于整体,整体支配部分”。当然不排除按认知系统衔接的每一单元同全册教材也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过这里主要是研究五课型教法,它是我们要阐述的重点。整体优化是我们的最终旨意,而达到这一理想目标,必须在整体优化思想的指导下,实行各系统的部分优化。

三、课型分析

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五大类知识内容都要掌握,何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概念是法则应用题的基础。可想如果某一部分达不到大纲要求,都会影响全局,因而,整体优化是指在教某类课时要有系统论观点,有机地穿插其他课型方面的内容,以便在学生头脑中打下五种课型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的烙印。

(一)口算教学的启发课。

1.特点:教材内容精,教学要求高。口算方法较易掌握。但往往学生急于计算得数,老师急于检查效果,过早要求速度。

2.教法:以启发为主,设计富于思考性,又能提示学生想出各种不同口算方法的问题,由学生表述心算过程,最后熟练掌握教材中指出的口算方法。

3.目的:启迪儿童思维,特别是通过同一口算题能采用多种方法算出得数的口算内容,培养儿童从小多向、多侧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4.举例:如得数是11的加法9+2=11,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凑十法,把大数凑满10.可以在黑板上摆皮球,左9右2,问学生动几个皮球,马上就可以看出得几?为什么动一个算得快?然后再归纳凑十规律。学到6+5=11,学生还可以说出“5+5=10,6+5=11……”。

5.程序:迁移复习――动机准备――启发问答――归纳方法――训练表达――基本练习。(先发散后集中或者先集中后发散)

(二)法则教学的尝试课。

1.特点:教材有图示或旁注,计算方法容易掌握,有20以内加减法口算和表内乘除法口算基础即可掌握,关键是理解算理并准确计算。

2.教法: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试算,然后归纳总结法则。

3.目的:培养小学生联系旧有知识,研究探讨新知识的初步的自学能力,养成一定的自学习惯。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迁移复习――尝试计算――比较正误――总结法则――口述算理――基本练习。

(三)概念教学的演示课。

1.特点:知识难度较大,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但教材中多半有直观图示或者指导动手操作的文字说明。因有些数字概念,书面考查意义不大,往往被老师忽视,实际上却处于重要地位。

2.教法:直观引入,透彻理解,灵活运用。

3.目的:强化概念教学,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透视数学课中过程教学的优越,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适量演示――适时引入――反复理解――反复运用。

(四)应用题教学的思路训练课。

1.特点:各类应用题的难易深浅不一;但师生多半是重解答、轻分析,重书面做题、轻训练思路。特别是学生对应用题的掌握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改革后的现行教材对解题思路较为重视,附有文字说明,为上好思路课创造了条件。

2.教法:先进行补充条件或补充问题的基本训练,接着依据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然后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思路,再规范到书中文字语言。最后大面积训练表达分析解答过程。

3.目的:培养大面积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重点训练学生掌握从未知推向已知的分析方法。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基本式训练――启发式问答――巩固式训练――运用式训练。

(五)公式推导教学的操作课。

1.特点:推导过程较复杂,大部分公式的抽象还要依靠实际操作来完善。而学生熟记公式便能运算,故忽视推导过程现象比较严重。

2.教法:主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动脑寻觅规律,理解、探索、记忆应用公式,掌握推导过程。

3.目的:消除填压公式、套用公式的不良弊端,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发现的学习品质。

4.举例:见教案。

5.程序:迁移复习――指导操作――归纳公式――过程训练――熟练运用。

四、注意事项

1.每节课教学内容安排及练习设计上,保证以一种类型为主的前提下,适当穿插其他类型的知识。

2.每节课教学方式及方法上,保证以一种形式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必要的其他手段。

3.尽可能通过多渠道、多感官、多形式、多层次、多侧面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质量。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土”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018-01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列式计算、应用题、作图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土”教学法。

一、紧扣定义法

紧扣定义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紧紧扣住有关定义,利用定义让学生明白算理、算法,解决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的问题。这是解决简单列式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也是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基础。例如:在教学49比25多多少时,我没有采用简单的“多加少减”的方法,而是引入了“大数”“小数”“相差数”的概念:大的那个数就是“大数”,小的那个数就是“小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数就是“相差数”。小数+相差数=大数,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在这个题中,49是“大数”,25是“小数”,问题“多多少”是“相差数”。由大数-小数=相差数,得出49-25=24,成功避免了学生由“多加少减”得出49+25=74的错误算法。

二、分类法

分类法就是把解决应用题的方法或把应用题分类。如:“归一法”“倍比法”“正、反比例”是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归一法”“倍比法”“正比例”“路程问题”的意义。列如:一辆汽车5小时行400千米,行1200千米要多少小时这个问题既可以用“归一法”“倍比法”,又可以用“正比例”解决。同时又属于“路程问题”。归一法:先求出1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出12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列式为1200鳎?00?);倍比法:1200里面有几个400就是5的几倍,列式为1200?00?;正比例:1200比x和400比5表示的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也就是路程一定,列式为1200:x=400:5;路程问题: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称为速度,行了多少小时称为时间,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称为路程。速度资奔?路程,路程魇奔?速度,路程魉俣?时间。列式为1200鳎?00?)。在这个题的教学过程中,中低年级可以选用一种解题方法。高年级重点放在一题多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脉络,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三、还原法

还原法就是把计算题还原成列式计算,或者把计算题还原成应用题。例如:在教学脱式计算90+(125-25)时,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计算顺序,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个算式还原成列式计算:90加上125与25的差,和是多少或者把这个算式还原成应用题:同学们举行跳绳比赛小花每分钟跳90下,小红每分钟跳125下,小丽每分钟比小红少跳25下,小丽和小花每分钟一共跳多少下?教师在教学脱式计算时不仅有意拔高了教学要求,还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个别过关法

个别过关法又叫个别辅导法。教师针对个别学生因自身能力问题或者因上课不专心听讲对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掌握,采取个别辅导,逐个过关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给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作高时,少数学生怕麻烦,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画出的高和底要成直角),而是用直尺随便画。老师发现后,让学生用三角板逐一检验画出的底和高是否成直角,对个别特别不认真的学生,老师亲自逐题检验,直到全部合格为止。

五、图示法

图示法又分为线段图示法和树形图示法。线段图法就是用线段图把应用题的题意表示出来;树形图示法就是用树形图把应用题的题意表示出来。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辆卡车4小时运货120吨,6小时运货多少吨时,线段图: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应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64-01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树立有效进行数学学习的信心,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与学生的年龄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同时又是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

一、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不同数学层次学生的学习。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数学水平之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当然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能够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分层教学法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提升策略,切实做到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采取分层教学法,在备课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前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知识,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教师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还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的目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经常性的遇到困难,难免会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尤其是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可能会因为信心不足而放弃数学学习。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学生能够顺利的接受知识,进而产生喜悦感,不仅使学生收获了知识,而且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也大大提升。

三、如何将分层教学法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通过上文我们对分层教学法的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教师该如何将分层教学法有效的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呢?本文据此展开论述。

1、掌握分层教学法的方法与技巧是保障。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教学目的――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然而不同的教学方法却能够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掌握如何应用该种教学方法的技巧。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有助于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方法,教师首先应该掌握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并掌握应该如何将分层教学法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在教师掌握了如何将分层教学法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基础上,教师就应该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并不是按照个人的意愿对学生进行分层,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数学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当然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特殊性,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例如有些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可能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导致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数学成绩滑坡,这就要求教师在分层的过程中做出特殊安排。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科学性与灵活性。

3、灵活制定教学策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不一,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教学难度问题,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拔高性的教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对于数学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数学水平逐渐提升;而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盲区得到化解。只有教学策略制定的科学,才能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作用。

4、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法有科学的认识。教师在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知道小学生自尊心很强,教师如果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必然会使一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可能会使学生出现骄傲的现象,也可能会转化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强大动力。而划分到成绩较差层次的学生,则会感觉没面子,进而失去数学学习的信心,部分学生也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数学成绩与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需要教师在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法产生正确认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为了将学生分类,进而使分层教学法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法;小学数学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小学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认识阿拉伯数字和一些简单的运算法则等浅层次的知识。科学研究表示,人的智力并非先天注定,很大部分是后天开发的,而6~12岁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而小学数学能够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传统小学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教案,将教学内容机械式地教授给小学生,并没有关注小学生是否听懂教学内容,是否对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单纯性的灌输,没有创新性和吸引性。而小学生喜欢新奇好玩的事物,数学枯燥无味,课堂平淡乏味,导致小学生提不起兴趣,思想不集中,数学成绩下降,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二、游戏化教学的概述

(一)游戏化教学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游戏和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穿插合适的游戏,游戏中包含着课程内容和思维探索。学生通过在游戏中的实际操作中能够切身体会到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恰到好处地选择数学游戏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思维在游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游戏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提到,体会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做中学”。杜威的活动教学法强调了活动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以“书本为中心”,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知识指导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杜威引入“活动中心”,并且强调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多地是要“做中学”。杜威的活动教学法为游戏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游戏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游戏化教学首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首先,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结合其自身生理特点和性格趋向,照顾到全体学生。其次,教师应该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小学生应该从小锻炼其自我努力自我探索的性格,教师教给他知识,陪伴他,并不是主宰他的生活,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师生平等。最后,自愿、自觉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只有在自愿自觉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地进行游戏化教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教学内容,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学内容,课堂的严谨性和游戏的轻松特点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中,教师自己准备了平行四边形的分割图形,先引导学生看平行四边形怎么求面积,当学生比较困惑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分割成长方形,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清楚地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增强了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游戏具有趣味性,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游戏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爱玩的天性,在参与游戏中保持着开心与兴奋的心情,而且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教学游戏,这样,在游戏中慢慢树立起想知道这节课之后的数学有什么新内容的意识,培养对其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能够主动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师以讲授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传授给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完全发挥。游戏化教学中,小学生完全作为主体参与游戏,自我学习,思考问题,自我答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虽然没有教师的讲授,但是,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了教学内容,并且自我完善,自我发现,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了主动学习。

四、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编写游戏化教学的教案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在课堂教学之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编写合适的教案。教案的编写包括:教学目标、教具准备、课前导入等。在每个步骤中穿插游戏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游戏化教学的教案和普通课的教案略有不同,穿插游戏的教案是要将学习内容和学生兴趣同步,遵循学习中有娱乐,娱乐中有快乐学习的原则。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还要注重游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欲望进行之后的课堂活动,由此可见,合适的游戏非常重要。

(二)课堂控制

游戏化教学对教师的课堂控制要求很高。小学生处在一个好奇心强、多动、分辨力弱、自我控制力不强的阶段,而游戏化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控制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听教师教的状态。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活跃性,在课堂中穿插游戏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想要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小学生游戏中的行为和细节把握不好,就极容易造成课堂混乱、教师教管不力的问题,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状态,适当控制小学生在游戏中的行为,保证游戏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不忘思考,这样的游戏化教学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师生全体参与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参与游戏人员的全覆盖,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来。小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可能在人多的情况下会忽视了性格内向或者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所以,任课教师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当中。如果有一些学生未能参与其中,会产生消极反应,使其他学生消极怠慢,或者有一些学生积极参加,而另外一些学生没有参加,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和长期的心理发展都会出现差异。所以,照顾到每个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该学生的成长,更多的是为了班里所有学生的共同成长。例如,在“位置与方向”这节课上,教师自己扮演一个不动的建筑物,使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站在各个方位描述教师的位置,这样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了游戏当中。

(四)游戏教学的课后反思与总结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法,教师和学生在游戏化教学中会有与普通教学不一样的心得体会。在游戏化教学中,师生需要积极配合,全身心投入,课下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总结,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这样,不仅小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有什么表F和不足,教师也会有收获。

(五)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呈现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该细化在课堂中,使教学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呈现。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根据自己事先设置好的游戏,选择适当的时机,将教学游戏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文化,2015(6):101-102.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示范教学 学习兴趣 思维创新

一、引言

新课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却忽视了课堂示范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但这种偏重使得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美术技巧。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美术技能的掌握。

由于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将重新认识示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必要性,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发现教学示范至关重要。课堂上的教学示范直观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能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教学示范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示范不仅展示了教师深厚的专业水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因此,示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二、结合多媒体应用和示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将越来越频繁,这是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可利用强大的网络,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在美术教学中不能忽视示范教学的作用,多媒体呈现的画面虽然五彩缤纷,但只能单方面启发学生思维。因而可采用教学示范的方法,让学生从最基本、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示范中感受到美术独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示范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教师在讲解建筑的绘画时,可先通过多媒体搜索一些有特色建筑,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其他影像资料,发散学生思维。再通过教学示范和教师对技巧运用的讲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教师的示范对于学生具有启发意义,而且能培养学生思考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课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将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和示范教学法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形式的教学,既继承了传统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优点,又发扬了现代美术教学方式的优势,从而有效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造性的行为示范,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行为的教学,教师一般通过谈话、接触、交流与学生沟通,增进师生情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讲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将学生父母作为人物绘画教学题材时,可先在黑板上示范性画出自己的爸爸妈妈,给学生讲一些自己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的故事。之后教师可以让所有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出爸爸妈妈的样子,再让学生睁开眼睛,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的爸爸是何模样?”当学生描绘不出时,可让学生边想边画。这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身边,观察学生的画作,根据学生画中父母的模样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其精彩万分,而且营造了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四、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人文意识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将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可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在教授学生画水果的时候,教师可准备一些常见的水果,如香蕉、苹果、草莓等,用这些水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外貌特征,并让学生口述其特点,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水果进行深层探索,例如水果是如何产出的,从而感受水果背后的人文情感。可通过水果绘画教学适时融入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接着教师可进行绘画工具运用的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水彩画工具。教师的示范教学,可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这完全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发展,这种示范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不再狭隘,增强了美术教学效果。

将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有利于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在教授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通过示范教学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美术教育,不仅加强学生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在各种小学生的课堂中广泛运用,使得小学美术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传统的示范教学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手把手的绘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基础绘画技能。

参考文献:

[1]卢静.浅谈示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下旬),2012(3).

[2]吴洁静.论示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3(2).

第6篇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英语作为语言类的科目,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乏味性,在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下,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是较难的,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教学法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游戏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1.游戏教学有助于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压力。

英语是语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小学生说英语,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在心理承受度上较脆弱,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害怕失误而不敢开口讲英语的现象,这就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的方法,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放松心理压力,引导小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2.游戏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设计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设计形象、有趣的游戏,促使学生尽快融入游戏氛围中,通过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可以锻炼小学生对学到的英语的使用熟悉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要点,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3.游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内容,通过合理的游戏教学设计,使小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对这几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游戏环节应对听说读写进行综合设计,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运用到这几方面,实现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游戏内容的设计。

游戏教学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能喧宾夺主,避免出现因盲目追求教学的趣味性而忽略英语的正常教学。在进行游戏内容设计时,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游戏插入,并且将时间掌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注重英语教学质量。

2.游戏规则的制定。

教学游戏规则的制定要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进行游戏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游戏规则讲述清楚,让学生迅速了解,避免陈述规则浪费大量的时间与学生对规则的了解不充分造成游戏难以展开。

3.教师的组织和驾驭课堂能力。

教师对课堂有一定的组织与驾驭能力才能掌控游戏的展开,从而控制游戏节奏,按照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的目的。小学生有着好奇心强与好动的特点,在进行游戏时,很容易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这就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指导学生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游戏,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

4.评价、总结要及时到位。

评价与总结是游戏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价与总结,对学生游戏中学习的内容进行指导分析,对学生游戏学习效果进行点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明白游戏的目的,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游戏教学法保持一定的热情。

三、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游戏教学所用的游戏与平常的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为了服务于教学,有着较强的教学目的性。小学英语教学游戏不仅要能使学生愉悦身心,还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最终形成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

2.趣味性原则。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各种游戏是为了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

3.启发性原则。

在课堂上设计游戏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好玩,而是希望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游戏的设计单有趣味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带有启发性。

4.注重全面发展的原则。

游戏教学应贯彻“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原则,设计游戏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考虑中下生的学情,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5.渐进性原则。

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内容和要求的渐进性,要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有序排列,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

四、结语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边学边玩,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学情出发设计精巧多样的教学游戏,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第7篇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自学习惯是五步教学法的基础

“预习自学”,这一环节是五步教学法的基础,它意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上好一节课必备条件,然而现在的小学生过分的依赖教师扶助和家长的帮助已是不争的事实。“预习自学”环节要着力解决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变“扶助和帮助”为“自主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我们开始的摸索过程中,定位于“预习自学”。此环节是教师把一定量的知识内容教给学生,通过“家庭独立预习自学”和“课前生生互动预习自学”两个方面来完成。我们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及相关的知识范围都还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了,但实际看来,有一大批学生,也包括一些好学生都有些茫然,拿着课本,不知如何下手。因此,这需要老师引领,特别在刚开始的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慢慢培养。欲速则不达,只要老师不断追求,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给学生成长的舞台,学生一定会成长得更好。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的充满活力。

二、情景互动和多维训练是五步教学法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互动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是最主要的途径和形式。“情景互动和多维训练”是一个统一体,情景互动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它是前提;多维训练则是根据互动所得到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练习。那么在“情景互动环节”就要做到两个注意:一是要注重提问技巧,创设问题情景。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鼓励创新。准确地说,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对话离不开问答,合适的提问技巧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基础。首先,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教师营造的问题情景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从而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其次,选取适宜的问题形式。教师的提问应该既能帮助学生温故与知新,又能深度拓展学生的思维;既能面向优生拔高,又能照顾差生保底;二要贯穿启发引导,促进有效合作。首先,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在教师提出讨论问题或主题以后,应先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经过自己的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讨论才能深入,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其次,合作中的启发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启发为指导思想,做好顾问,当好参谋,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调控;对个别学生或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时,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支持,以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三、展示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

成功的展示自己的学习的成果,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愿意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他们更愿意在被别人赞扬的时候展示自己。因此,展示评价无疑是课堂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展示好自我呢?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先是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先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当他们每次回答完问题后,我应该积极鼓励。有时他们回答错了,我们不能批评,反而大加赞赏他们积极参与、勇敢发言的精神,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树立自信。其次,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相信、组织、利用和解放学生,使他们能够大胆说话,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展示和评价巧妙的结合与运用,会使课堂活力进一步增强。课堂上,我们要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师生在评价中要注重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进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促使其积极上进。情感教学是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它可以创造一种轻松自如、气氛活跃、心情愉悦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感交流有意识地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切实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场所。这样,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尽情讨论,学生的意见得以展现,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效果也就好起来。

四、回馈总结是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方法的多维思考

第8篇

【关键词】民主 自主学习 开放教学 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53-01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更新观念,改进教法,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走进新课堂。

一 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

关于学习氛围,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生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不管是否会说,我都要求学生尝试着去说。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说对了就给予肯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对教师在课堂中的适时点拨或知识点的讲授起着引领作用。对提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思维的碰撞。课堂上再也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符合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天地。

成功的数学教学依赖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合作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每一点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尝试和创造欲望。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教师不能随意对其训斥,不仅要付出爱心和关心,更要有耐心、细心,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只要有进步,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教学的机会和保证。只有教师放下架子,以饱满的热情,良好平和的心态和真诚的微笑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学生才能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才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自由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 改进教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多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效性

认真备课,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的知识点。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感知,对于一些知识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

2.多让学生合作、讨论,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在备课时,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在合作交流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实效,要明确合作交流的目标,让学生进行有指向、有意义的合作交流,要保障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去讨论、去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数学课本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想要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可以查资料,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不要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让每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在小组内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认真倾听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学会比较分析,通过比较,有所创新。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已从问题情境中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拓展了他们的数学知识。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学生间的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

要使学生自主地学习,首先应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给予学生提问的权力和机会。

三 开放教学,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其反复叮咛“这里要注意,那里不要出错。”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出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是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开展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学到了实际技能。

四 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

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面越广,有效程度就越高,效果就越好。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指,未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发的游戏,具有教育和娱乐两重意义,是一种严肃游戏,以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并对教学内容产生思考。数学是一门严谨、实用性强的学科,而游戏通常被大家视为用来放松娱乐的项目,两者貌似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其实数学上的很多问题是由游戏衍生而来的,概率统计的由来追溯于赌博,几何体系的由来追溯于涂鸦,数学与游戏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而且二者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因此,教育游戏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实施教育游戏的重要性

(一)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能在游戏中使自己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观念等得到一定提升。教育游戏中所设计的故事内容往往改编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贴近生活,与同学进行轻松而又愉快的情感交流。同时,游戏中的文字图形与声音等因素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其个性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使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得到解决

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不同,就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个体性差异现象,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能。而教育游戏根据这一互动教学特点,进行了不同难易程度的多种游戏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游戏任务,适应个体差异需要,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这就能够充分的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辨别能力,不断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能够让小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体验,在锻炼其抽象思维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的提高其对感性思维的运用能力,为小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使其能够通过有效的思考来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游戏环节的设置要与数学课程紧密结合

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考虑游戏设置与小学数学课程的结合程度。要知道,游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小学生,而是为了借助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数学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苹果射击游戏,通过游戏的射击,来让小学生对射击前后苹果树上的苹果的数量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所以说,游戏和数学的结合可以通过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来改善数学教学枯燥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游戏内容的设置要与学生的日常相联系

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一个基本的调查。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所使用的游戏,必须要是小学生经常玩耍或者是在学生当中较为受欢迎的游戏,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熟悉度,才可以在课堂使用的时候,提高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度。如果,教师使用了小学生并不熟悉的游戏,那么小学生就不会对这个游戏感兴趣,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欣赏,这样就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个动画片为背景,来设置游戏,在游戏中设置喜洋洋来扔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来让懒羊羊进行回答。那么通过这个过程,小学生就可以对这个学习数学图形的课程充满兴趣,进一步促进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通过游戏加强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

除了以上两个应用之外,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时候,还要注意通过游戏加强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简单来说,游戏设置的环节,既要承接以前学习过的旧的知识,还要加强对新的知识的引导,这样一来游戏环节就可以很好地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既要对分数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又要对新的知识“通分和约分”进行一个良好的导入,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游戏的设置既要包括对分数基础知识的回顾,又要加强对新的“通分和约分”知识的讲解。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讲解需要,来进行游戏环节的设置。

(四)加强对课堂游戏质量的筛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