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6:04: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的社会责任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27 -02
一、企业的本质观
马克思在其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并不取决于其自然属性,而是取决于其社会属性。立足于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通过借鉴上述定义,我们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去认识企业的本质。即企业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企业所固有的抽象特征,在着眼于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及社会价值的现实性上,企业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两个属性,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及内嵌于商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交往关系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有效管理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既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为继续深入了解企业的本质,我们不妨再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讨一下:
在人性二元论的基础上,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以及《国富论》中分别指出了人的利他性以及人的自私性,由此衍生了“道德人”与“经济人”的定义。“道德人”是指自然人在道德规范下的人性化,他们主张“同情心”为人们提供道德的原动力。“经济人”则是商品社会中为了迎合经济运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利己化的产物,他们主张追求组织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代企业正是“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体,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同时扮演好这两个角色,谨防“一条腿走路”,以此来获得市场的认可。总之,只有“道德人”与“经济人”和谐统一了,才能保证现代企业更好地发展,为社会创造贡献。我国企业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谨遵这一理念,做到有原则的、张弛有度的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要素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三个部分,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公共责任,其中公共责任又包含了生态责任和伦理责任。经济责任是指企业通过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来实现企业的盈利,获得经济利润,保持企业价值增长;法律责任是指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同时还要自觉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以及员工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共责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投入到社会慈善事业中去。
企业本身具有经济属性,必须通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取得经济利润,维持自身的发展,即履行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企业生存的最低需要,企业只有实现了经济效益,才能去追求更高的社会需要。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社会是企业的寄托,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在运作发展的同时,要关注对政府、社区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履行法律责任和公共责任。经济责任是法律责任和公共责任的基础,法律责任和公共责任是经济责任的保障。三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是围绕某一核心而存在的和谐统一体。企业发展得越大,其履行的经济责任越重,相应的其需要履行的法律责任和公共责任就越重。
三、基于企业本质观的企业社会责任
在前文的两个部分中我们已经分别介绍了现代企业的本质观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接下来我们将会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针对企业的本质观,我们是从两个角度去阐释的,在探讨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联系时我们也将从这两个角度分别切入。
(一)企业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产物
在剖析企业本质观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创造价值、实现盈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日常性消费需求:二是合理有效管理内嵌于商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满足消费者成长中的社会责任需求。对于前者,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它并不是单纯的财物价值增值过程,而是全面糅合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价值增值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要全面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利益,承担企业的经济责任、生态责任和慈善责任,以此来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最大程度上为社会造福。对于后者,我们要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企业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交往关系的有效管理上,这就要求企业要自觉承担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通俗点讲,就是要打造企业的人文价值观。“企业的人文价值观是一种‘经营资源’,他能无形中提高企业的素质,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力量。”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有义务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增瓦,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现如今企业的运行不但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社会责任成本意识。参照企业的本质观,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在改善员工工作条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满足员工受教育的权利等方面的支出。②提供消费者合格产品与人性化服务的支出。企业依存消费者而生,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③参与公益事业的支出。福利事业是考验一个企业是否有担当的重要标准。要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必不可少的。④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支出。“三废”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都会对大自然造成伤害,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因此企业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经营活动,并高姿态的积极治理已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二)企业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统一体
“经济人”的行为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通过工作得到应有的报酬,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经济活动。换个说法,“经济人”就是“自利的理性人”。而当今企业具有比个体经济人更强的经济理性以及信息的利用能力,对整个组织利益的追求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弗里德曼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客观上他认可企业是“经济人”的本质。在其专著《资本主义和自由》中,他指出“在开放、自由和没有欺诈的竞争中,企业有且仅有一个责任―那就是使用其资源并从事经济活动以增加利润”。在弗里德曼看来,企业是“道德人”的假设违背了自由经济的主旨。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尽可能地实现经济利益,而是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都是对私有财产和自由社会的否定,并将破坏自然经济的根基。同时,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派认为可以通过转化行业的整体利润来提高社会福利。但由于大企业的出现会破坏市场自身的完全竞争机制,市场自身调节会失灵,也必将无法有效的约束企业的行为。所以说这种变相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单方面谋求经济利益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在一定时间内仍将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企业“经济人”的本质是一定经济关系中必然要表现相互来的经济行为。综上所述,企业就是现实的、作为整体存在的经济人。企业的这一属性属于自然属性,是企业生存的最重要条件。
通常意义上讲,我们都认为道德的主体是以人为单位的个体,这一命题的正_性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现实性上来讲,道德观的形成、认同、改变都是集体性和社会性的,是在整个社会中达成共识的。社会中的所有集体都是有道德干涉的,受伦理道德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集体也应该也必须成为道德的主体。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做某一离群自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国民总体中的一员。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任何人都具有同情心、正义感和利他主义的倾向。同样的,企业作为“道德人”应该树立“企业公民”的形象,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同样讲究经济伦理,尊重市场规则和其他利益主体。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现在的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但同时又是合作经济。任何一个经济实体要想取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建立广泛的合作体系,本着双方互利的原则共同从事经济运动。在这个合作过程中,企业伦理的规范和道德的力量就是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具体原因有几点:首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群体。这其中既包含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又包含了利益相关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时,既需要法律的“硬件”强制性要求,更需要道德的“软件”式柔性规范。再者,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处于产业链初级形态,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与加工性质的企业占据企业形态的主体,这就造成企业群的整体素质不高,而市场本身又具有盲目性,这就极容易引发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恶劣的行为,在行业领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这都要求企业作为“道德人”主体的现实性出场。上述论述说明了企业是“道德人”的本质无可厚非。
企业所扮演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角色,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承担着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这就要求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不仅仅要满足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民众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改善社会福利而采取积极行为。企业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也应该是称职的社会建设者;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的和谐统一演绎出现实的共生理念,较好的处理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成长。综上所述,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积极承担起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奕霏.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风险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12,(01):42-46.
[2]李伟阳. 企业社会责任边界模型:从价值创造出发[J]. WTO经济导刊,2012,(01):84-86.
[3]崔灿. 从社会责任报告书看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增长[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6):80-86.
[4]徐泓,朱秀霞.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2,(01):153-159.
[5]陈创生,张增船. 斯密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建构[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02):51-54.
作者简介: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观;合法性;利益相关者
一、合法性的维度
西方学者韦伯、哈贝马斯等人很早就提出了合法性的概念,后来Suchman(1995)等学者相继利用合法性的概念对组织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高丙中(2000)发展了合法性的概念,对社会团体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现时,合法性已经成为分析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组织的有力工具。
关于合法性的涵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Suchman(1995)认为,合法性是在环境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系统内对组织行动是否合乎期望及恰当性、合适性的一般认识,而所谓的环境指的是各类利益相关者。简单地说,所谓企业的合法性,就是企业的行为要符合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从而获得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认可。
Clarkson(1995)认为,那些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活动享有或者主张所有权、权利或利益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属于利益相关者。一般地,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人员、普通员工、顾客、供应商、销售商、银行、政府、社区、媒体、环保团体等等。由于利益相关者数量众多,且性质差异较大,对企业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不同,因而对其进行分类对于问题的分析很重要。其中,Clarkson(1995)根据相关者群体与企业联系的紧密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一级利益相关者和二级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受到广泛关注。前者是指没有其参与企业就不可能持续生存的人,包括股东、投资者、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区;后者是指那些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影响,但与企业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且不是公司生存的必要条件的社会团体,比如媒体和环保组织等众多的特定利益集团。借鉴这种分类的方法,根据分析的需要,我们把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股东、雇员等企业内部人员,后者是指政府、社区、环保组织等企业外部人员或团体。进一步,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紧密程度,内部利益相关者分为一级和二级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分为一级和二级外部利益相关者。一级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股东或投资者,他们创办了企业,是企业形成的前提条件,因而与企业的关系最为密切;二级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雇员,他们使得企业得以顺利运转,与企业的密切关系仅次于股东;一级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顾客、供应商、销售商、政府、银行等,他们与企业有直接的关系;二级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社区、媒体、环保组织等,他们与企业之间是一种间接的关系。
根据上述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结合合法性的涵义,区分合法性的维度就是:获得一级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获得二级内部利用相关者的认可、获得一级外部利用相关者的认可、获得二级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这四个维度可单独存在,也可相互结合,不同的组合其合法性强度就不同,一般地,只有一个维度的合法性强度较小,四个维度结合在一起的合法性程度最大。不同的合法性强度,反映了企业的不同目标和追求,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从而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
二、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或者说,企业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以及企业实践中的管理者已经争论了数十年之久,这些争论,正好反映和代表了不同的社会责任观。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观也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在学者们研究探索、总结(Friedman,1962;万君宝、袁红林,2005)和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合法性由弱变强的线索,可把企业的社会责任观视为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的演变。值得指出的是,现时各种社会责任观是同时存在的,都有不同的研究者支持或不同的企业在实践着。
1.“股东至上”。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由来已久,并且有广泛的实践,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股东服务,换言之,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使利润最大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投资者都积极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在这一时期,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投资者想尽办法赚取利润,不仅不会顾及除股东外的利益相关者,而且还会损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如,压榨和剥削工人、延长工人劳动时间、不采取措施保护工人的生产安全,生产质量低下或不合格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中伤竞争对手,与供应商签订不公平的协议,随意排污等等。更有甚者,为了利润,一些企业违法犯罪。
经过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后,企业的各种不道德问题有所改善。但是,“股东至上”仍为许多企业信奉的社会责任观,并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早就指出,企业唯一的任务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经营中追逐利润最大化。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密尔顿·弗里德曼是坚定支持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的现代经济学家,他曾经明确指出:“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的规则,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只要它存在一天它就如此(Friedman,1962)。”这里,弗里德曼实际上是拒绝承认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即使有社会责任的话,也只有经济责任,即增加利润。
由此可见,“股东至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实际上是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认为企业只需符合股东追逐利润的期望,得到一级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就具备了足够的合法性。
2.“一切为了企业”。根据委托理论,股东与雇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人的雇员由于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产生矛盾。当企业规模扩大后,股东难以实施完全的监督,从而使得雇员带来的问题损害股东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的雇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采取激烈的工业行动,如罢工等。因此,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有了激励雇员的动机。激励的主要手段是让雇员享有其应有的基本权利,例如让雇员享有自由签约的权利、获得公平报酬的权利、健康和安全工作的权利、公民权受到尊重等。
例如,近年珠三角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雇员对企业的不认可造成的,例如在企业利润增加的情况下雇员的工资长期维持不变、雇员工作环境恶劣、健康得不到保障等。“民工荒”的出现,使得一些企业不敢接新订单,这就影响到股东的利润增加。现在,珠三角一些企业试图通过增加工资、改善工作环境的手段留住现有的员工和吸引新员工,就是意识到应让雇员分享到企业发展的果实。
因此,相对于“股东至上”,“一切为了企业”的社会责
任观是一种改进,它意识到企业必须要同时为股东和雇员的利益着想,让雇员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形成凝聚力,这样才能使企业得以发展。由此而言,“一切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观是要同时获得一级和二级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增强合法性,以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前述两种社会责任观都只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而完全忽略了外部利益相关者。而“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的社会责任观已经意识到企业的行为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影响。持这种社会责任观的企业主要的出发点是从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出发,但在为企业自身利益服务的同时,不自觉地增加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如,它认为企业在为内部利益相关者追逐利益的同时,供应商的利润也会增加、顾客获得优质的消费品、政府税收增加等。所谓“看不见的手”所描述的个体的逐利行为在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的福利,就是这种社会责任观的思想来源。
由此可见,与“一切为了企业”相比,“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的社会责任观虽然仍主要是为了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但已经不自觉地考虑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一级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除了得到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一级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从而,合法性程度得到增强,即使增强的程度不大。
4.“为企业服务第一,为社会服务第二”。持这种社会责任观的企业在满足内部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前提下,会主动和自觉地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服务。企业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希望外部相关者获益,祈求达到双赢的境地,例如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互利的合约。但是,当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会将企业内部利益放在首位,而把社会外部利益抛弃一边。
相比于“主观为企业,客观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第一,为社会服务第二”的社会责任观已经使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考虑从不自觉到自觉和主动,争取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互利、合作的关系,因此,这种企业会得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一级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从而合法性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5.“为了本企业,必须为社会”。这种社会责任观的出现,受到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刻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不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体目标,而且企业也是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强调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依存性,并明确指出“企业对界定清晰的利益相关者负有社会责任”。哈罗德·孔茨等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这表明,企业要达成其目标,必须要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这类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够自觉地将“为社会服务”贯彻到自己的经营理念中,但应注意的是,企业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是目前许多公司的实际做法(万君宝、袁红林,2005)。
但是,与“为企业服务第一,为社会服务第二”相比,“为了本企业,必须为社会”的社会责任观已经不再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排出主次之分,而是把两者看作同等重要,显然,这种企业将会受到大多数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因而合法性很强,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6.“首先为社会,同时也为本企业”。斯蒂芬,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企业对于社会负有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Donaldson、Dunfee,1995)。由此而言,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份内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公司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从事一些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无直接联系的活动,例如,资助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向社会公益项目捐款、自觉减少环境污染等。这表明公司已经是一个“社会存在”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而生存,公司是为所有相关利益者服务的(黄少安、宫明波,2002)。持这种社会责任观的企业不会为厂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损害任何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企业愿意牺牲自身的利益而维护社会的利益。现实中,持这种社会责任观的企业不是很多,主要发生在一些大企业上。这类企业由于广泛参与捐赠、环保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而赢得公众极好的美誉度,能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与供应商、政府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又能给予雇员良好的发展机会,并能给股东带来长远的利益。
因此,与上述的社会责任观相比,“首先为社会,同时也为本企业”的社会责任观能获得最广泛的一级和二级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赞赏,其合法性最强,是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社会责任观; 财务管理; 变革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中枢神经,对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财务成本,离不开财务支持,更因为企业财务是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从财务目标的定位到财务治理结构的优化,从企业的财务决策到行为,从财务信息披露到财务评价,都会直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长期以来,企业财务理论所关注的是企业经济责任,即遵循“股东至上”逻辑,把企业财务目标定位在“股东财富最大化”上,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都要服从这一目标。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前提条件,即完善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从而导致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在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其理论和实务必须作相应的变革,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治理、财务政策、财务评价、财务报告和平衡计分卡等方面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所体现的对员工、商务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种良性反应,也是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指标。它既有法律、行政等方面的强制义务,也有道德方面的自愿行为,包括:
(一)企业的经济责任
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传统的、基本的责任。
(二)企业的法律责任
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干预和监督,不得逃税、偷税、漏税和非法避税;企业对本企业职工的福利、安全等方面承担义务;企业对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等。
(三)企业的生态责任
企业的生态责任要求企业一方面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企业要承担治理由企业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相关费用。
(四)企业的伦理责任
企业的伦理责任是企业对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
(五)企业的文化责任
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尚未完全树立,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劳动合同问题、劳资纠纷问题、生产安全与职业健康问题、工时和加班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和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等。现阶段,我国企业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与规范,引导企业良性市场行为,增强企业对SA8000的适应能力,走持续发展之路。为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正确评判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增强企业经营决策的可行性,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烈挑战,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必须作相应的变革,从“股东至上”型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合作”型财务管理模式。要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就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治理、财务政策、财务评价、财务报告和平衡计分卡等内容加以变革。
二、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财务管理环境构成了财务管理的起点,财务管理目标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导向,财务管理目标要根据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应当直接反映这一环境的要求。
所谓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协调财务关系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它决定着企业利益协调的基本方向。传统的理财目标可以归纳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综合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多种描述。这些理财目标各有优劣,学界对此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基于社会责任观视角的企业理财目标当属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和均衡各方利益,使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可能达到最大的满足。所谓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有利害关系的群体。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利益相关者各方所应得到的最大利益,而不是相关者各方都必须均等得到最大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治理机制。
(二)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变革
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是指各治理主体为了维护其产权权益,基于一组契约关系,对企业财务行为施加有效控制和积极影响的一套制度安排。它直接关系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和有效率。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导向下,必须在企业财务方面建立起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财务治理模式。
企业财务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企业财权安排能够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它取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对称性。企业财务共同治理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1.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即为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都应该从企业财务收益中获得相应的报酬。2.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一方面通过采取累计投票制度、表决权行使制度和股东诉讼制度等制度安排,在股东大会中建立相互制衡的议事机制,以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在企业董事会中建立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其内容应该包括股东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银行董事制度、员工董事制度、政府代表董事制度等。3.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即主要通过在企业监事会中建立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行为实施有效监督,包括股东监事制度、银行监事制度、员工监事制度、政府代表监事制度等内容。
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就是在企业处于非正常经营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掌握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它取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状态依存性。由于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企业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的内容包括股东的相机治理、债权人的相机治理、职工的相机治理、客户和供应商的相机治理等。这些相机治理的基本原理是:当企业出现销售收入持续下降、股利持续低水平、资产负债率过高、内部人道德风险严重、环境污染、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等不良情况时,某些利益相关者意识到其利益将会受到损害,就会通过相机治理机制(如破产机制、产品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等)来要求重新分配企业财务控制权;当这一请求得不到满足或效果仍不满意时,就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来获得在财务控制权安排中的支配地位。
(三)企业财务政策的变革
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企业财务政策发生相应的变革。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要选择比较稳健的财务政策等,如选择比较稳健的资产结构、融资结构、债务水平、信用政策和股利政策等,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2.要兼顾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在考虑企业经济责任的同时,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在投资政策方面,不能只对股东有利的项目进行投资,还要对环境保护、员工的工作条件和能力、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支持慈善事业等社会责任进行投资,即社会责任性投资(SRI)。SRI是一种基于环境准则、社会准则以及金钱回报的投资模式,它通过投资者对财务、社会、环境的三重考虑,作出投资决策,这三重考虑在SRI中被称作投资的三重盈余(Triple bottom line),因此SRI又被称作“三重盈余投资”。SRI理念从三重盈余出发,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使用多种策略滤除那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佳的公司股票,促进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为投资者和社会带来持续发展的价值。在融资政策等方面,不能只考虑融资的成本,还要考虑融资的风险、资本结构的变化对企业价值以及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影响。在利润分配政策方面,不能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债权人的权益保障以及职工长远发展和树立社会公益形象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专用性资产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财务评价的变革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企业经济责任分析为核心,忽视了企业的法律责任、生态责任和伦理责任等分析。这种忽视不但使依赖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结果决策的相关决策不科学,而且带来企业可能因没有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而被停业整改甚至终止经营的巨大风险。与企业相关的不同利益主体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依赖于不同的信息给与决策支持。这一点在相关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取得共识。这种共识形成了以分析企业经济责任指标为核心的现行财务分析体系。
1.企业经济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反映企业对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责任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
(1)企业对投资者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等。
(2)企业对债权人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等。
(3)企业对政府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销售利税率、资产纳税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
(4)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资本增值额、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一切表明,现行财务分析是企业经济责任财务分析,并以企业完成经济责任的好坏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2.企业法律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这类指标主要是评价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1)小时工资率。(2)工资支付率。(3)法定福利支付率。(4)社保提取率。(5)社保支付率。(6)资产纳税率。(7)税款上缴率。
3.企业生态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设置反映企业持续发展的指标,包括:(1)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2)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3)材料用废率。(4)单位收入耗能量。(5)单位收入耗水量。(6)单位收入排废量。(7)环保投资率。(8)单位收入研发费。
4.企业伦理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主要评价企业伦理责任,包括:(1)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2)单位员工利润。(3)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4)员工工资增长率。(5)就业贡献率。(6)捐赠收入比率。
5.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此指标体系评价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执行情况,包括:(1)职工劳动生产率。(2)社会贡献率。(3)社会积累率。
(五)企业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
专门研究环境会计的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博士、高级审计师肖振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会计领域,最主要的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社会责任会计应当反映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首先要获得财务上的盈余,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收益目标是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它既是一个财务目标,又是一个社会目标,因而应该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
2.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人力投资不仅对于提高职工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企业招募录用、技术培训、改善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等等这些举措都能恰当地反映出来。
3.对所在地区的贡献。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它也应该对本地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包括依法纳税,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等。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当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
4.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企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污染、资源浪费,对环境的保护如财务上所反映的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
5.反映提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除去前述四项内容,还需要反映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如产品的使用效能、耐用期限、安全性等,顾客的满意度、广告的真实程度也应在报表中加以反映。
(六)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变革
平衡计分卡体现的“以战略为中心”的观点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条件:企业需要关注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只包括股东、员工与顾客,而其他利益相关者(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无足轻重的。这显然反映了过去经营环境下的那种思维方式。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战略必须随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平衡计分卡对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忽视在当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企业而言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应将所有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加以考虑并进行监测,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为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鉴于此,应将平衡计分卡原有的四个维度改变为五个维度,即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责任,由这五个维度形成新的因果链条(见图1)。社会责任层面主要是考核企业与社区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本文选取了总资产税费率、捐赠额占销售收入比率、就业效果和环境保护四种指标。其中,总资产税费率和捐赠额占销售收入比率指标从社会角度对企业贡献作出判断;环境保护指标和就业效果指标反映企业对社区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并相应设计出社会责任层面绩效评价的内容(见表1)。
【主要参考文献】
[1] 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
[2] 张兆国.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会计之友,2008(25).
[3] 赵明.国外社会责任性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借鉴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4] 樊行健,颜剩勇.基于企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责任的财务分析[C].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会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会计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特别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实际就是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目标就是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责任,着重解决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其核算内容包括:企业收益贡献、人力资源贡献、对所在地区贡献、改善生态环境贡献、反映提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为全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提供了信息保证。大力推广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就必须真正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作用,以法制的力量来推进企业实施。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企业现有会计报表体系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反映不足,几乎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比较全面地披露有关社会责任信息。基本确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体系的企业,从其所提供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资料看,普遍表现为信息披露的模式单一,披露的内容不够充分。大部分企业都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没有通过具体的会计方法披露量化的会计信息。另外,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报表体系也缺少社会责任会计科目。目前,企业交纳的排污费、环境绿化保护费这些能够具体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公益福利及公益捐赠支出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项目。直接结果就是相关信息无法在会计报表中体现出来,不利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利于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监督,更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立。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中,包括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基本没有体现。社会效益主要包括质量效益、环境效益、充分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及其他效益;而社会成本则主要包括社会物耗成本、社会人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资源耗损成本、资源使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费用、工伤及职业病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这些内容基本能够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核算指标
(一)企业经济责任
1.企业对投资者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等。
2.企业对债权人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等。
3.企业对政府的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销售利税率、资产纳税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
4.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资本增值额、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
(二)企业法律责任
1.小时工资率,反映企业是否执行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规定。公式为:小时工资率=某职工月工资额÷该职工月工作小时数。在实务中,为减少计算的工作量,只需计算企业工资较低的职工小时工资率即可。有些企业实行计件工资,职工月工资额为该职工月内工作时间得到的计件工资总额。
2.工资支付率,反映企业对国家相关劳动法规的遵守情况。公式为:工资支付率=已付工资总额÷应付工资总额。
3.法定福利支付率,是指按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职工享有的医疗卫生、困难补助等福利。公式是:法定福利支付率=企业已支付的法定福利÷职工工资总额。
4.社保提取率,反映企业对国家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公式是:社保提取率=企业已提取的社会保障基金÷按相关法律规定应提取的社保基金。
5.社保支付率,反映企业是否有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公式为:社保支付率=已付社保基金÷应付社保基金。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6.资产纳税率,反映企业对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公式为:资产纳税率=企业纳税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7.税款上缴率,分析企业是否有挤占挪用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公式为:税款上缴率=已交纳税款÷应缴纳税款。
(三)企业生态责任
1.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反映企业生产对材料的消耗强度。公式为: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主要材料消耗量÷主营业务收入。
2.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反映企业生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强度。公式为: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主营业务收入。
3.材料用废率,反映企业对资源的珍惜和节约程度。公式为:材料用废率=可循环使用的废旧资源加工的材料÷材料消耗总额×100%。
4.单位收入耗能量,反映企业生产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公式为:单位收入耗能量=企业能源消耗量÷营业收入。
5.单位收入耗水量,反映企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强度。公式为:单位收入耗水量=水资源消耗量÷营业收入。
6.单位收入排废量,为企业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反映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所承担的生态责任。公式为:单位收入排废量=企业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主营业务收入。
7.环保投资率,反映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公式为:环保投资率=环保设备净值÷固定资产净值×100%。
8.单位收入研发费,反映企业对人类社会技术进步的责任。公式为:单位收入研发费=年研发费÷营业收入。单位收入研发费越多,企业的开发力度越大,为人类进步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反之,越少。值得注意的是年研发费的确定,包括计入管理费用的研发费和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研发费。
(四)企业伦理责任
1.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反映企业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和未来发展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公式为: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总额÷职工人数。
2.单位员工利润,反映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公式为:单位员工利润=利润总额÷职工人数。该指标值在不同的行业差别较大,其评价标准为所在行业的平均单位员工利润。
3.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员工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公式为: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本年度单位员工利润增长额÷上年度单位员工利润额×100%。
4.员工工资增长率,反映企业员工对企业增长的利润的分享程度。公式为:员工工资增长率=本年度员工工资增长额÷上年度员工工资额×100%。该指标值以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和物价上涨率为好,同时与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增长幅度是否一致。
5.就业贡献率,衡量企业运用全部净资产为社会公众提供就业的能力。公式为:就业贡献率=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平均净资产×100%。
6.捐赠收入比率。公式为:捐赠收入比率=慈善与公益捐款÷企业收入总额×100%。指标越大越好。
(五)企业其他社会责任
1.职工劳动生产率,为企业收入总额与职工总人数的比值,间接反映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社会责任。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有效利用了劳动力资源,对劳动者素质进行了合理的提高,反之亦然。
2.社会贡献率,用于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公式为: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缴纳的税金、净利润和捐赠支出等。
3.社会积累率,用于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缴国家财政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从而直接或间接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式为:社会积累率=上缴国家财政总额与公益性捐赠支出的和÷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其中上缴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其他税费等。
(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利润
1.经济盈余,是指企业一般意义的经营盈余,企业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和费用之后的剩余。
2.扣除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后盈余,是在经济盈余基础上扣除支付给公司职工工资、福利和教育、保险等支出后的剩余。
3.扣除对社会成员责任后盈余,则是在扣除对职工社会责任后盈余基础上再扣除企业为社会大众所支付的捐献、赞助等。
4.扣除环保责任后盈余,则是在扣除上述两项对人的责任后,再扣除企业为环保事业所支付的支出以及企业对环保状况破坏产生的社会责任之后的剩余。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2期.
[2][美]阿奇.B.卡罗尔,安.K.巴克霍尔茨著.黄煜平,朱中彬,徐小娟,何辉,李春玲译.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喻昊.我国企业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现实意义.当代经济,2006年第2期.
1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2008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这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成为第一个连续四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企业。
首次使用联合国“全球契约”标识
《报告》共108页,58000余字。《报告》首次使用了联合国“全球契约”标识。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社会责任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从2006年加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以来,认真履行“全球契约”原则,大力支持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活动。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主任乔治・科尔为此次会专门发来贺信,认为“《报告》披露的国家电网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履行社会责任实践令人鼓舞,尤其是为满足利益相关方要求而作出的广泛努力令人赞赏”。
责任意识已融入每个员工的心里
与之前的三份社会责任报告相比,《报告》在保持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内容更加完善。
首度提出“坚持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报告》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重视道德动机和履责意愿,更要坚持以价值创造结果为标准,以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作为判断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内容的根本标准。
完善公司社会责任模型,明确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边界。《报告》从发挥公司的核心社会功能和实现核心功能的基本方式两个维度,将公司对社会各界承担的共同责任定为科学发展、安全供电、卓越管理、科技创新、沟通合作、全球视野六个方面;将针对特定的利益相关方担负的特定责任定为对客户承担优质服务责任,对员工承担员工发展责任,对伙伴承担协作共赢责任,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承担服务“三农”责任,对环境承担环保节约责任,对社区承担企业公民责任。
披露公司对利益相关方负责的政策和重点,展示公司对利益相关方履行责任的行动与绩效。《报告》全面披露了公司对用户、员工、合作伙伴、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理念、重点领域、重要行动及履责绩效。国家电网公司此前的社会责任报告更多的是内向性地呈现“我们做了什么”,而本次《报告》特别加入了利益相关各方所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公司的回应。报告的变化体现了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的不断完善。日积月累,责任意识已经融入每个员工的心里,责任理念在公司中也开始从一种思维方式提升为一种管理模式,社会责任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更加突显。
会邀请利益相关方最为广泛全面
这样的报道实在令人心寒,看到听到那些孩子的惨状,所有人的心都会疼得抽搐起来!婴幼儿啊,想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稚嫩、脆弱,是小树刚刚抽出的嫩芽,是清晨花心里的露水,被那些丧失天良的人硬生生一把火烧过去,就算不立刻毁灭,所造成的伤害也足以令他们受到无法抹去的痛楚。
请看警方调查的那两个及更多畜生的情况——
犯罪嫌疑人耿某,男,48岁,汉族,河北省正定县南楼乡人。2004年5月,耿某投资建立了一家挤奶厅,并与他人合伙建了一个奶牛养殖小区,从养殖小区收购牛奶,向三鹿集团供货,并签署了相关协议。耿某经营的这个挤奶厅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妻子、女儿均参与其中,另外在本村雇佣了两名临时工。他的弟弟主要负责驾驶自家的三吨重槽罐车向三鹿集团送货。该养殖小区共养殖奶牛307头。
据警方侦查,2007年底,耿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整车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经济损失。耿某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某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以蒙混过关。经过多方打听,耿某前往行唐县,在一家经营化工原料的门店里购买了一编织袋共20公斤三聚氰胺,按比例勾兑后从槽罐车的顶部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此后,这家化工原料门店的店主还曾经两次上门,向耿某推销过三聚氰胺。耿某兄弟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
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其动机就是能通过三鹿的检验,顺利地把牛奶卖出去。耿某同时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据介绍,已经收押在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除了被批捕的耿某兄弟,其他人均初步向警方供认了犯罪事实。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
我在百度知道搜索了“三聚氰胺”这个词,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明白,但清楚地看到,这是一种化学原料,用于生产地板、涂料之类的建材,含有毒性,单单这两条,就足以让我们对把它们加入食用奶粉的人更加地深恶痛绝!
耿氏兄弟——对于自己家的奶牛,你们恐怕都舍不得让它们沾上一点点这样有毒的物质,怎么忍心对全国那么多婴幼儿将食用的奶粉兑入罪恶的毒源?!
说到底,无非一个“利”字,蒙蔽了他们最起码的良知。这个世界越来越残酷,一些商人为了竞争和牟利,不惜使出各种解数,这其中,也包括违法犯罪、造假投毒,几年前的大头婴事件也是因为奶粉中毒,可能有人要问——怎么每次都是孩子遭殃?其实,这只是因为孩子的免疫力、抗毒力太差,那么我们生活当中,又有多少隐形的,正在侵蚀着我们的身体?!想想真是不寒而栗了。孩子们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警示我们,提醒我们!
有时,真的很向往父辈们所讲述的、他们童年的生活——那时,至少在树上摘个果子,衣襟上擦擦就可以放心啃下去,多么惬意。而现在,这也是一种妄想——农药药得死虫子,它们在我们体内漫漫淤积,到了一定程度,也足以毒死人!
关键词:企业社会营销;企业社会责任;市场营销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出现很多影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代表性的事件主要有“酒鬼酒的塑化剂问题”、“餐馆大量使用地沟油的情况”、“酸奶中使用工业皮革”等时间的频发,这些事件不仅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不难可以看出,这些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他们的社会责任严重缺失。因此当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相冲突时,一些企业会选择经济利益而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无视人民的健康安全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这种情况的发生知道我们去深深思考。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很多企业都有了共识。因此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社会责任的影响下,企业也纷纷引入一种新的营销策略―社会责任营销。
二、企业社会责任(CRS)与社会责任营销的概念
1.企业社会责任(CRS)
当前国内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主流的观点是,企业在获得自身利润以及给股东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社会、环境、政府和员工的责任,包括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等。20世纪90年代卡罗尔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主要包含经济、法律、伦理、慈善四个方面[1]。Deborah Doane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和义务[2]。因此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能仅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更强调对社会、环境、顾客及政府等相关者的贡献。
2.社会责任营销
社会责任营销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主要指企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不能一味只关注于经济利益。1971年杰拉尔德・蔡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概念[3]。这促使了企业营销方式和策略的转变,同时也要求企业除了关注经济利益外更多的考虑员工、顾客、社会等方面的利益。国内对于社会责任营销这个概念也没有明确的定义,陈素玲教授把社会责任与市场营销理念相结合起来,提出社会责任营销理念[4]。朱振达教授总结了一些社会营销方法包括:发动公益宣传、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找回有缺陷产品等[5]。企业社会责任营销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理解:一、把社会责任营销当作一种营销策略手段,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噱头,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从而吸引消费者来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最终会导致自掘坟墓;二、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使命、目标中,社会责任营销贯穿企业所有的制度、管理规范中,致力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三、社会责任营销的作用
社会责任营销要求企业在产品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应当关注社会问题、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追求企业和社会的共同长远发展,因此对于企业的长期利益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第一、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软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和所作所想都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策略就是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仍员工不断的学习并深深印入他们脑海中,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获取更多的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得员工更加努力奉献自身,服务企业和社会。
第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性优势。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光体现在产品的差异上,还体现在服务、经营理念、品牌等方面。企业开展社会责任营销有利于企业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因此就向社会公众发出一种与其他企业存在差异的信号,这样获得更多的顾客支持及推广,有助于市场的开拓,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第三、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一部分社会的功能。首先企业对社会的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责任,企业应当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技术手段等措施来减少资源和环境的破环;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公益事业解决政府部分不能解决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社会广告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实现企业和社会的互利共赢。
四、针对我国企业提出的建议
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很多知名企业通过社会责任营销策略来扩大市场份额,占领市场获得成功的案例,最著名的就是王老吉在地震的时候紧急捐款1.1亿的善举,这一行为既塑造了企业良好形象,又获得了很大市场份额,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因此进行社会责任营销就要衡量好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的的关系,从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得出下面建议:
第一、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企业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因此政府的治理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政府应当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推出一些优惠措施来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履行社会责任或者直接从事危害社会及公众利益的企业,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予以一定的打击,。这样政府通过正负两方面的激励措施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从企业自身出发,企业应当积极发挥自主能力,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履行社会责任。企业遵守法律,建立完善的内部公司社会责任管理规章制度,维护员工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应当正确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样企业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责任制度,合理协调不同的部门之间,使得企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体现出对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等不同利益者的支持。同时企业不能“唯利润论”,虽然履行社会责任不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导致消费者更加青睐企业的产品,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
第三、从公众的角度出发,激起公众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看法,主要是由于这些人的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人认为企业主要主要追求高额经济利益这是基于“经济人”假设,也就是企业没必要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只需要提品,为顾客负责,不需要其它的任何活动;另一些人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责任,而中小企业不需要或者不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因此,社会民众应当自觉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关注企业的职责,因为他们是企业社会营销活动的对象,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激励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或者抵制那些不履行责任的企业,同时公众可以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利益,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去负担社会责任。
第四、从社会角度出发,强化媒体等组织的作用。媒体等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起到很大的监督和促使作用,媒体通过曝光、调查等手段把企业的行为向社会公众披露,一方面可以激励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公众可以更加青睐支持他们的产品或者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报道企业的恶行,让法律来制裁它。因此媒体等组织可以通过强制手段促使企业多社会责任营销来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改变公众对它的形象,获取更多的消费者的支持。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五、结语
综上,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营销的简要讨论,我们得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执行社会责任营销,是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必经之路。一方面社会责任营销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良好形象,最终会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社会责任营销保护环境和资源,促进社会稳定,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充分了解社会责任营销的作用,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合理履行社会责任,使得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arroll,A.B.A three- 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 4(4):497-505.
[2]Doane D.The myth of CSR[J].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2005, 3(3): 22-29.
[3]Kotler P,Zaltman G. Social marketing: 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1: 3-12.
论文摘要:目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影响企业价值还没有定论,突破传统的研究方式,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五个维度来研究其各自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而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有关食品安全,生产污染,员工健康,灾后捐助等有损社会大众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认识到,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我国深交所在2006年9月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以及相关信息,国资委在2007年12月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
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的主要目的首先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相关内容,其次,鉴于企业逐利的本性,决定着多数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主要考虑社会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试图探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自20世纪初首次提出后,研究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且获得广泛接受的定义,Branco和Rodriques(2006)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企业在经营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自愿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Davis(1960)从管理学的角度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的商业决策和行为中至少有一部分不是出于直接的经济利益的考虑。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社会责任由哪些内容构成,国外首推Carroll提出的四成分说: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国内学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沈洪涛(2007)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分为五大类:环境,员工,产品,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本文中采用沈洪涛的分类方法,企业社会责任的各个组成部分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是接下来本文需要探讨的关键问题。
三、已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影响方向的研究
国外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至今为止,理论界对两者的关系研究尚没有达成共识,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起步比较晚,已有的研究对两者的关系形成了三种观点:
1.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姚海鑫等以200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财富的关系,得出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增加股东财富。
2.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负相关。负相关理论认为,高额的社会责任投入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国内的研究学者李正(2006)发现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会降低企业当期价值。
3.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没有关系。支持不相关论的学者认为,企业发生的社会责任成本重大,但通常被由此引起的其他支出的减少所抵消,表现出来就是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是不相关的。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产生何种影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学者多从研究方法上找寻原因,但更可能是对事物本身的规律把握存在缺陷而导致的。以前的研究都是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的指标进行研究和度量,这默认了社会责任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如果社会责任的各种组成部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么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然是不妥的。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本人支持的观点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是状态依存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能本身具有差异性特点,陈可和李善同(2010)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方面的社会责任行为都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下面我们就环境,员工,产品,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五个方面各自对企业社会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行探讨。
1.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尽可能的发挥循环经济;以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主要对象;主动治理环境。我国常采取税收优惠,环保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对环境责任进行投入,可以降低企业被环保监管规制的风险,同时像厉行节约,减少浪费等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可以认为企业的环境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
2.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主要体现: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员工培训;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这些可以增加企业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留住和吸引优秀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也会大大增加企业支出,企业的员工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取决与收益和成本的比较,所以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不确定。
3.企业对产品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主要包括产品的安全性,产品咨询和售后服务,广告的忠诚度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以可以认为两者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4.企业对社区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企业不仅要为所在社区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更要为所在社区做贡献,多关注慈善事业,多行赞助和公益活动,往往是投入大于产出,可以认为企业对社区的责任与企业价值是负相关。
5.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责任的履行有利于增进与投资者的关系来减少资本成本,可以改善与监管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而节约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所以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企业价值是呈正相关的关系。
鉴于上文分析可知,企业社会责任不同方面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一个变量来研究两者关系是不妥,不同行业的企业,企业处的不同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各个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故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参考文献
[1]Carroll A.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al Construct[J].Business and Society,1999(3),38.
[2]Bradgon,J.H.,Marlin,J.Is Pollution Profitable?[J].Risk Management,1972,19(4):9-18.
[3]曹伟明.试论企业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J].经济论丛.
[4]姚海鑫.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J].软科学,2009(10):133-137.
[5]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2):77-83.
[6]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一)企业社会责任
1924年,美国人欧利文?谢尔顿率先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与以往研究者探究的方面与观点不同,欧利文?谢尔顿不是把企业的所有者――股东的利益作为评判是否成功的标志,即是否实现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而是更加强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除股东之外的员工、政府、债权人等。社会责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与争论,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只能根据各个理论的侧重点不同,总结出以下几个学说:
(1)经济责任说。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经营有着最重要的联系。而且,企业经营就应该有所获利。因此,该学说研究者强调获利是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为股东利益着想更是企业经营的使命。(2)道德责任说。社会道德是社会所有的各种道德准则。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人”,就应该自觉遵守这些道德尊则,否则,企业将被视为不合群。(3)法律责任说。在一个国家里,必然指定了这样那样的法律法规。企业在享受各种国家政策的甜头时,也必然要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4)利益相关责任说。利益相关者设各种与企业经营相联系的人或机构,企业只有承担相应责任,满足这些人或机构的利益诉求才能更好地发展。利益相关者涉及企业全方位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的对象。
(二)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取得的成绩与效果。任何一个企业的存在无不是以获利为目的的,企业绩效的优劣直观反映了企业经营好坏。企业绩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量情况、利润的多寡和企业的口碑。首先,利润是企业绩效的最直白表现。绩效好的企业,利润也往往会很客观。其次,资产负债状况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所属资产的能力,是反映绩效的很好变现。第三,绩效好的企业会拥有充足的现金,这样企业可以顺利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无疑企业业绩会很好。最后,企业的口碑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口碑好的企业在产品销售、新产品上市、筹资融资、招聘员工等方面会有很大竞争力。良好口碑化成的硕果将挂在企业绩效这颗大树上。
二、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有关正相关研究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运用大量的定性分析得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某些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而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所付出的投入远远低于其所带来的成果。国外的其他研究,如Bragdon等人则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权益回报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中国的研究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也同样地得出了二者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刘庆华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确定的正相关”。尹军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指出这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陈可和李善同研究了企业在不同方面的关于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指出政府与慈善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企业绩效有着正向的作用。
(二)无关及负相关研究
Alexander和Buchholz通过对企业市场风险的研究,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的结论。Subroto和Hadi通过对众多企业的调查,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关系。弗里曼等人指出企业不承担或少承担相应社会责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他们也得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互影响
(一)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是所有企业都不应该也不能逃脱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满足,企业的绩效自然也会提高。
(1)股东方面。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经营承担着最终的责任,因而维护股东权益是企业不可推脱的社会责任。现代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公司制度,经营者若不能很好地维护股东利益将不会获得所有者的支持,甚至出现撤资的情况,这对企业经营显然是没有好处的。经营者若能维护股东权益,承担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就会获得股东支持,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增长,绩效的增加。(2)供应商方面。供应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上游和生产资料及资金等的来源,在当今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承担对供销商的社会责任,供销商利益得到保护与满足,有助于建立更进一步更紧密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将在公司新产品上市及降低生产成本等发面对企业发展提供支持。(3)员工方面。管理就是管人,人是推动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份子,员工就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承担对员工的责任。例如,恰当的薪酬、恰当的工作时间、关心下属等,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提高个人绩效。恰当的用人、待人将是企业不断发展、取得进步的可行之路。(4)政府方面。政府是企业又一紧密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对政府承担形影的社会责任,如遵守相应的政策法规、按时纳税。而且,税收是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按时纳税能够保证政府顺利进行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同时,政府也将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奖励。例如,减税免税、政府采购等。(5)客户方面。客户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当然也就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把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满足客户需求的手段,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反过来客户会深化对企业的信任,就会增加相关产品的消费,有利于企业获得更高利润,也对企业占有更大市场有重大推动作用。(6)债务人方面。作为企业的债主,债务人无疑是企业的利益交互者。企业通过按时支付利息或者是准时还贷,都是履行相应责任的体现。银行、信贷机构等债务人能够获得期待的利润,自然会产生对企业的信赖,对公司日后的融资很有帮助。(7)社会公益事业和环境等方面。做社会公益与保护环境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灾难发生时企业勇于捐款捐物,日常经营生产过程中也倡导绿色环保。通过这些事,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口碑。
(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