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关于市场营销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5 16:19: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关于市场营销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于市场营销学

第1篇

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中,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二、“一个明确”与“四个结合”

(一)一个"明确",即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应把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社会实践、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应用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

(二)四个"结合"

1、讲授基本理论与反映最新发展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既要系统全面地讲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又要善于介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营销思想和观念,同时尽量体现世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体现21世纪中国市场营销的创新水平。

2、理论讲授与营销实践相结合。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体讲,也就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社会实践、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调查分析、市场预测、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并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积极推进市场营销教育创新。

3、掌握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向与了解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诞生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新兴边缘科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向,同时还要注意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4、课程改革要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针对市场营销学这门兼具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较强特点的学科,教学内容一定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现状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样结合学生的现状,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他们,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一)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尝试

1、对案例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资料,要求学生加强在课外的多方位的知识吸收,建议学生不仅看课外书籍,还应从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新科技媒体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张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市场中去用心观察。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咨询和启发。譬如像“肯德基”为什么总跟“麦当劳”在一块儿?他们选址是否有什么讲究?为何生意总那么红火?今年街上流行什么样的服饰?

3、锻炼学生的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营销策划人必备的基本才能。要求学生评价一些经典的营销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会做人。营销教育实际是“通才”教育。结合案例中的做法,激发同学们思考,评析案例中的企业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如果让我去做会怎样……根据班级状况,适当的时候,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二)关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思考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子计算机、录像机、多媒体等,建议购买一些国内外先进的营销软件,模拟企业的市场运作,以便学生加深了解,帮助开发创造性思维。此外,还需购置一些教学录像带,在一些教学环节中应用,能做到声情并茂,引人入胜。

(三)两种教学基本程序。(1)下发教师挑选好的营销案例,附上几个思考题供参考——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课外) ——各小组代表课堂发言——各小组成员即兴发言——或逐一点评,或总体总结。(2)学生课外寻找亲身实践过的选题——课堂评点自选案例——学生评点、评议——小结。

四、关于本学科的能力培养

从社会对营销人才需求能力的调查来看,作为营销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我们这门学科的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持之以恒精神等。

(1)市场营销是从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入手的,那么,就从市场调查开始,让学生着手去做。包括制定调查计划、方案、方法、调查执行过程、调查统计到调查结果分析全过程。可以将学生分组,调查工作涵盖整个学期。

(2)抓住市场这个大资源库,让学生利用双休日、五一、十一长假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锤炼了他们的个性,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将来的社会定位。

(3)适时的请一些专业人士到学校,介绍他们的成功与挫折,介绍他们在做营销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等。

(4)利用我们建立起来的实习实训基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营销实践中来。

五、关于考核办法的改革

在考核办法上应采取学科成绩与学习成果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即采取老师布置、指导实践作业,学生上交作业成果,如调查报告、计划书、促销活动策划书等的方法,并配合实践问题答辩式考试,同时考核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能力。

六、发挥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1、教练员角色。教练员源于体育,作为一项新的管理要素正被越来越多的业界所接受。教练不是帮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提供一面“镜子”,使学生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状态和情绪,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指导,令学生及时调整心态认清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这种新的教学观在案例教学课中得到体现。学生在做《华素片定位案例分析》时,由于是第一次以全班同学共同完成一个作业,学生既感到新鲜刺激,又觉得无法入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作为一个教练员,及时指点迷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项目负责人明确下达各组任务,这才把矛盾化解,保证了作业按时按质完成。

2、参与者角色。为了使课堂讨论充分开展,教师不要轻易参与争论与评说,除非学生有此要求,也只能以普通身份发言,以免使自己的论点左右学生。唯有如此,才能创造出热烈讨论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能否上好案例研讨课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课堂讲授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在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确定之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是过程的主体,教依赖于学,没有学也就没有教。因此,研究如何教,首先要研究如何学,必须研究学生求知时的心理过程,掌握学生听课学习时经历什么样的思维活动和心理反应过程,以及过程事件发生的次序。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心理要求把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地讲出来。使教的过程正好与学的过程同步,引起心理共振,产生强烈的震憾,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听课过程真正成为“授业解惑”的愉快过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三步曲”(即把讲授每个知识点的过程变成依次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的过程)正好与学生求知心理的自然过程同步。“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不但是表征知识的三个层次,而且恰恰是学生听课求知过程中依次产生的三个思维活动,或叫三个求知渴望。如果教师把握了这一规律,在讲授时按照这一求知心理过程依次回答出“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就能把传授知识的过程与学生的求知心理过程相同步,成为不断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三步曲”可以使教师备课(写教案或讲稿)有章可循。备课时,只要先确定要讲授的问题,这样大标题一、二、三……就确定了。之后,每个问题都按“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三个层次讲清楚,这样大标题下的小标题1,2,3也确定了,只要填充内容求生动即可了。讲“是什么?”就是直接给出要讲的定义、概念或立论的内容,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并通过背景的介绍和含义的解释等加深理解记忆,因为只有记住的东西才是心灵的财富。接着讲“为什么?”就是讲事物的原理或理论的推理证明,这一步可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加深理解记忆。第三步讲“干什么?”就是讲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按“三步曲”写出的教案或讲稿可以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论述透彻,逻辑性强。讲起来,琅琅上口。而且由于每个问题的讲法有一定规则,因此很容易脱稿讲课。这种按照知识产生的顺序来传授知识的教法可以说是深入浅出,简洁明了,决不肤浅的课堂教学。这正是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提倡的原则。

教学“三步曲”给了教师准备和实施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则,可以使教师从盲目和无把握的烦恼中解放出来,节省的精力精力可用于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教学“三步曲”正好与学生的求知心理的自然过程同步,因此学生课堂听课成为一种实时解惑的愉悦过程,不会产生厌倦和疲劳感,教学效果较好。

二、课堂研讨

课堂研讨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加强理解和应用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实际授课中,涉及到一些实际问题,在不同的营销环境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在阐述、分析问题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是一个营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否则,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就会无所适从。当然,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及其复杂的。作为教师,主要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有效的应用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课堂组织学生讨论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案例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法定的高等教育任务,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力所在。积极探索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等的培养,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历史任务。

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综观案例教学方法,其对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激活(如开放性个性和前瞻性眼光的激活、探究兴趣与创新意识的激活)和务实精神的塑造,以及大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如学习能力的提高、社交能力的提高、利用时间和处理模糊性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用和教学组织是关键的两个环节。

第3篇

关键词: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企业朝多元化、一体化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改革与创新也不断的深入,其涉足的领域更广,竞争更为激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繁荣与衰败、取胜与出局,更换交替,不断轮回,其间唯一不变的活跃因素便是营销。因为不管市场经济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的营销理念才是生存之本,它决定一切,主宰企业兴衰。注重营销,注重用户的需要,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协调发展,注重企业整体形象与整体素质,已成为新世纪的企业求生存、谋发展。迎接新挑战的战略指导思想。

营销适用于一切企业,首先体现在大企业,综观层出不穷的行业大战,多为大企业充斥其间,它们资本雄厚,人才济济,市场经验丰富,有敢于争夺市场的先决条件。而中小企业往往势单力薄,资源匮乏,它们又如何面对激烈而又残酷的市场竞争呢?答案就在营销战略上利用有限的资源,挖掘最大的潜力,创造无尽的价值。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及发展演变,已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根据其特性和规律,制定市场操作规范,完善运营机制,重点围绕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激发营销队伍的创造性来开展科学营销,牢固树立市场决定一切的经营观念。由此看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应该把如何创新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按照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结合行业和企业背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服务营销。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服务营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已经加入WTO,外资企业纷纷抢滩中国,中外服务市场营销大战将出现白热化的态势。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服务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服务产品,产品为顾客创造和提供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无形的服务。另一种是功能服务,产品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形成的成分,无形的服务只是满足顾客的非主要需求。贝瑞和普拉苏拉曼(1991)认为,在产品的核心利益来源中,有形的成分比无形的成分要多,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有形产品);如果无形的成分比有形的成分要多,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服务”。与服务的这种区分相一致,服务营销的研究形成了两大领域,即服务产品的营销和顾客服务营销。服务产品营销的本质是研究如何促进作为产品的服务的交换;顾客服务营销的本质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服务作为一种营销工具促进有形产品的交换。但是,无论是服务产品营销,还是顾客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都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二、网络营销。

互联网络是一种利用通讯线路,将全球电脑纳入国际联网的信息传送系统必将是未来市场营销最重要的渠道。网络营销的特性包括;可24小时随时随地地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电脑可储存大量的信息,代消费者查询,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能因应市场需求,及时更新产品或调整价格;减少印刷与邮递成本;且无店面租金,节约水电与人工成本;可避免推销员强势推销的干扰;可经由信息提供与互动交谈,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互联网络是一种功能最强大的营销工具,它同时兼具渠道、促销、电子交易、互动顾客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与提供的多种功能。

它以声光互动沟通的特质,作为跨越时空的媒体,已深深吸引年青一代人的眼光。此外,它所具备的一对一营销能力,正是符合[分众营销]与[直效营销]的未来趋势。

网络营销可视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它并非一定要取代传统的渠道,而是经由信息科技发展,来创新与重组营销渠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营销必然会给传统营销造成冲击,因此商业界必须要注意这种趋势,并与软件产业作密切的联系与合作。以广告业为例,在最新媒体时代,销售是从开始到完成的一贯作业,就是说由吸引注意、引发兴趣、造成购买欲、进行采购,一气而成,而广告公司将参与营销的全程。商业企业也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态,提升新媒体部门的功能,引进兼具营销素养与电脑科技的人才,未来才能具备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绿色营销。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非常广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消费导向上和消费质量等原因,还无法真正实现对所有消费需求的绿化。以我国为例,目前只能对部分食品、家电产品、通讯产品等进行部分绿化;而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立法等,来推行和实现全部产品的绿色消费。从而培养了极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基础,为绿色营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以绿色食品为例,英国、德国绿色食品的需求完全不能自给,英国每年要进口该食品消费总量的80%,德国则高达98%。这表明,绿色产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市场需求非常广泛。

绿色营销只是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也就是说,绿色营销还不可能脱离原有的营销理论基础。因此,绿色营销模式的制定和方案的选择及相关资源的整合还无法也不能脱离原有的营销理论基础,可以说绿色营销是在人们追求健康、安全、环保的意识形态下所发展起来的新的营销方式和方法。现代企业只有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营销的经营理念,努力开展绿色营销,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生产,才能和可持续发展潮流相适应。同时,企业还可进一步“导向消费者”,促成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全面建立和实现,承担起促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四、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指企业在赢利的基础上,建立、维持和促进与顾客和其他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关系营销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正确处理企业与这些组织及个人的关系是企业营销的核心,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关系营销突破了传统的4P组合策略,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分销商、供应商、政府等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关系营销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的色彩,而少了裸的金钱交易关系,它更注重和消费者的交流和沟通,强调通过顾客服务来满足、方便消费者,以提高顾客的满意与忠诚度,达到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目的。如何留住顾客,并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是关系营销的实质。要维持现有顾客,培养对企业高度忠诚的长期顾客,企业必须重视建立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并为顾客提供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服务。在关系营销管理中,顾客服务是企业获得高市场份额质量的关键,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五、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是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念与方法。

整合营销就是为了建立、维护和传播品牌,以及加强客户关系,而对品牌进行计划、实施和监督的一系列营销工作。整合就是把各个独立地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以产生协同效应。这些独立的营销工作包括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包装、事件、赞助和客户服务等。

整合营销理论主张重视消费者导向,其精髓是由消费者定位产品:(1)不要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而是卖那些顾客想购买的产品,真正重视消费者;(2)暂不考虑定价策略,而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须付出的成本;(3)暂不考虑通路策略应当思考如何给消费者方便以购得商品;(4)暂不考虑怎样促销,而应当考虑怎样沟通。与传统营销4P相比,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是4C:即相应于“产品”,要求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欲望,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和欲望的产品;相应于“价格”,要求关注客户为了满足自己需求和欲望所可能的支付成本;相应于“渠道”,要求考虑客户购买的便利性:

相应于“促销”,要求注重和客户的沟通。目前,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已在国内营销界引起了一股“研究热”和“应用热”,对提高应用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运用整合营销的原则是为了控制消费者的心理转变过程,目标是使消费者对公司产品产生信任的心里感觉而购买公司的产品。这种营销有效地克服了制造商和经销商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弊端。因此,认真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欲望并在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中加以满足,为客户量身定做全过程的服务,这是整合营销的关键一步。对最终服务客户的运营商而言,就需要牵头建立产业价值链。价值链核心是上游为下游服务,以客户需求为整个价值链的努力方向;要开放,所有有能力的都可加入;要合作,为整个市场的持续增长而努力;要共赢,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获得与其付出相对应的收益。因此,在每一种新业务推出和技术重大革新前,制造商应向运营商提出初步方案,运营商应主动全面调查潜在目标客户的需求,并建立相应业务模型,准备运营模式,向终端制造商提出要求。业务开发成功后,应组织客户试用,根据试用情况再加以改进。如果每种产品在推出之前都实现市场、终端、渠道特别是客户就绪,那这种产品的前景十分光明。

参考文献:

[1]何志毅。市场营销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第4篇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为了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市场营销已经成为大部分中职学校商贸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对中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与现实的脱节表现出不满。因此,本文针对目前中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教学现状的分析

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仍然沿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其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班级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相对固定,学生对老师的教法相对比较了解。这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理受了压制,所以不论任课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如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较固定的教学方法,这样会难以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是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教与学分离,这种状态下的教学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

2.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市场营销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理论也不断改进,市场营销案例也不断更新。在课程设置中,普遍的情况是理论课时远远多于实践课时。其结果是学生学到的多是已定型的知识,而和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新知识却得不到补充。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尽管有的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但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的是按既定的标准讲课,按既定的标准要求命题考试,最新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方法难以引入课堂。

3.教学实践环节少

市场营销是一门现实性和生活性都很强的课程,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弱,学生缺少体验营销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营销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习时间不多,即使有,其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而目前社会上大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都缺乏专业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对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4.考试的内容、方式存在缺陷

职业院校多采用一套试卷确定成绩,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

(包括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等)占3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70%,这种方式存在一的定问题。市场营销的实践性非常强,而这种方式过于侧重书本知识,使得有些同学平时不认真听课,小组作业积极性不高,很难考核出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也难以检测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技能。许多学生能够考高分不是因为“平时烧香”,而是临时“抱佛脚”,并且得高分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一定能有出色的表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及时改变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

刚进入职校校门,许多学生并未形成职业概念,他们不知道营销工作的内容,将营销与推销、直销或传销等同起来,因此,应首先进行职业介绍,将学生从一名素质教育的学生转变为一个职业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需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助理营销师证,因而应实现教学内容和考证内容的结合。

2.不断革新市场营销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活动单调、乏味,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市场营销教学质量。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用十分丰富的手段吸引学生,让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

(1)注重建立和使用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配备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

如计算机、投影机、模拟产品等;实验室场地的设计应具有可变性,既有利于学生灵活组合,又利于老师统一指挥。以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基本活动为主线,通过设置模拟市场营销模块,使学生进入模拟市场营销的现实活动场景之中,进行“实战式”训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组织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

大赛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基础,以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为中心,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形式。竞赛的计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动员、策划,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资料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同时为学生做针对比赛的讲座。学生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营销企划方案的设计能力,锻炼增强组织管理的能力。由于学习和兴趣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也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望大大提高。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

建立好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较稳定的场所,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营销活动,使学生综合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使学生成为实用型营销人才。

(4)校企合作,共同发展

与企业长期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也可以聘请知名企业从事营销的人员到学校讲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而促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

3.建立科学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由于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时效性比较强,单纯进行课本的理论考试显然是不全面的,但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对于中职学生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考试,教师应注重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减少对一般记忆性问题的考试。教师应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把大量考核放在平时。考核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平时作业;二是教学实践活动;三是专题讨论;四是小组学习。教师在期末时将本学期每一次项目考核成绩综合起来,作为该生本学期本课程的最终成绩。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市场营销理论性较强,教师应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加强知识的学习与不断更新。不仅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还应学习教育学、教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学习与渗透,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同时,教师也应更多的参与实践,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谭俊华,陈凯.关于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探讨.山东纺织经济,2008(5).

第5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国际市场营销 教学模式

一、双语教学的界定与发展

双语在英语中通常翻译为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为:“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即双语是指一个人理解并能运用两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能将两种语言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但通常一种语言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优于另一种语言。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脑信息网络的全球联网与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可以说,全球化时代也就是“双语言时代”甚至是“多语言时代”。在这种大的教育背景下,双语教学应运而生。双语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是适形势所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创新,它是指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外语绝大部分指的是英语。

二、开展双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必要性

(一)拓展就业渠道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国外企业纷纷涌入国内,而国内企业也加速了国际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销活动早已不是局限在一国一地的范围内。对于国际营销工作从业者来讲,既要拥有营销技能又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于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日益增加。双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发展,必将为学生拓展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突出课程特点的要求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引导学生以国际市场环境为背景,应用营销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解决企业在国际营销中出现的问题。这门课程主要是将营销学理论知识置放于国际背景之下,了解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环境是必须的,这也就要对这门课程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讲授,所以双语教学则是针对了本课程的特点展开的。

(三)强化英语语言能力的手段

双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课程专业知识,而且掌握了市场营销英文专业术语,扩充了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通过教师用英语授课,提高了听力水平。课堂的提问和互动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双语教学拓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强化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对基础英语课程的有益补充,可谓是相辅相成、一举多得。

三、双语教学与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融合与优化

(一)明确双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门课程要有效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双语教学中,尤其教学初期往往存在翻译课文、翻译专业术语等误区,致使部分学生从某种程度上将双语教学等同于基础英语课。这就是教学目标不明而导致的,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负面态度。

相对于市场营销课程而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更具综合性,它不仅需要用到营销学的理念知识,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际贸易、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的知识,并且还需将这些知识置于国际背景之下,结合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情况。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查阅外文资料的知识及能力,具有换向思考的思维方式。因此,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用英语来理解和表达国际营销业务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面掌握国际营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业务流程等专业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并为今后适应相关工作岗位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好英语的目的所在,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二)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班级,英语比重可达到50%,并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英文材料,在课堂中直接使用英语回答问题,哪怕无法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也没关系。也可要求学生在涉及关键术语时一定要使用英语,作业必须用英语作答等。

但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班级可能就无法适应上述方式。此时,可在教材选择上采用中英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部分采用中文教学,让学生完全理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部分采用英语教学;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英语表达。采用这种方法既保证学生不至于因为现有的英语水平差异而影响理论教学,也可最大程度地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中英文重复授课,抑制学生惰性的养成。如果总是进行中英文重复授课,很多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就会依赖老师讲解中文,而在老师讲英语的时候就会开小差。同时对于专心听英语的学生而言,重复讲述就是在浪费时间。

(三)双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必须找到语言与专业的平衡点

有时很难说双语课程是属于语言类课程还是专业类课程。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根据美国加州大学科拉申教授所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评议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习者要能够理解高于他的水平的输入语,如果输入内容太难,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将会受到挫伤,最终收效甚微。如果输入内容能为学生所理解,并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增强,自信心就会上升,渐渐地就会形成积极的态度。随着学生们对教材上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有所了解和逐渐掌握,教师可以相应地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和课堂节奏。

(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作为选修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学生,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内容、章节可以有所删减,大部分内容可以使用英语讲授,但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难理解的观点,需要用中文加以解释。此部分学生的考试试卷可以采用英语,因为他们主要是学习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只是一种知识普及,没有必要太深入下去。而针对商贸类专业的学生,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保证他们能够学到扎实的国际市场营销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英语水平。而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情况又有所不同,他们的英语水平虽然比不上英语专业的学生,但英语今后也是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一项重要工具,因此要英语、中文共重。

(五)不断创新和改进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双语教学方式上,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刚开始授课可以采用简单的词汇,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词语和句型,适当地放慢语速并加以重复,同时辅助形象的肢体语言。同时,灵活采用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情景模拟和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手段方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既直观又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优化教学效果。

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并调整考核的形式,突出考核的激励导向,注重能力考核。还要灵活运用口笔试相结合、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努力和积累,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雅儿.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语教学模式[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3).

[2]杨颖. 双语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2008(5).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兴趣;激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73-01

《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学习成功的真正秘诀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动自觉地学习,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一定的激趣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优秀。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亲密朋友。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自尊心不受伤害,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是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从而,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心理感受,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不断地进步,有不断成功的成就感。“表扬”这种技巧的运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的质量。实验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害羞、爱面子,总是害怕说错,教师如果能给与一定的正面鼓励和表扬,会大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同时,多媒体的这个特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是课堂授课取得显著效果。例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声像并茂的语言教学内容,最接近语言交际的自然环境,使学生在真切的情景中学习活的语言,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由于多媒体本身具有生动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训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四、把竞赛机制引入英语课堂

引进竞赛机制,可以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很强,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觉得很神气,所以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竞赛,这样不仅能让小学生有积极上进的心理,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平时开展一些说绕口令、唱英语儿歌看谁动作编的好、看谁的表现能力强等有趣而轻松的游戏。这种游戏几遍下来就可以记住单词,而且也会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也可以多给学生说的机会。我们应该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的练习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的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大量的口语练习中形成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的常识。

五、构建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堂

第7篇

我校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转变,普遍认为在小学阶段只要学好语文、数学,万事就OK了,还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刚刚接触英语时,由于对新事物的好奇,兴趣高昂,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加,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英语后,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习有困难,课堂中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时间一长,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对自己也逐渐失去信心。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部分学生因接受能力强,学习习惯良好,加上家长的重视,课堂上感到“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相反,上课感到“吃不了”或“消化不了”。同一班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而且是越到高年级这种差异越严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进一步扩大,基于这种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就非常有必要。

二、 具体操作

1. 学生合理分层

分层教学中,学生分层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要硬性规定,也不提倡按照学生的成绩重新排座位,特别是小学生,他们非常在乎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可以说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当他们被教师鉴定为差生时,很可能会放弃努力。所以,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分层应该是松散的、弹性的、自主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2. 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它是分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各层学生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自主学习之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我采取的方法是:对C层学生着重培养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并能实现初步的语言交际;对B层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对A层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当然,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有所不同,不能强行规定学生应该达到哪个教学目标,只是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基本目标。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层级。当学生完成相应目标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挑战。

3. 作业分层

与前述各个层次相应,课外作业也可分为三种。一是为后进学生设计的补缺题,二是要求全班都能够完成的练习巩固题,三是为优秀学生设计的深化题。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后可试做高一层次的题目。 转贴于

作业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由于课堂教学目标不同,为巩固所学内容所设计的作业也应有所不同。如在《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 Part A的作业布置中,我要求C层学生能够认真听课文录音,熟练地朗读课文,要求B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要求A层学生能够围绕给出的节日名称进一步创编新的对话。并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在完成本层次作业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其他层次的作业。五、六年级学生在对课文的背诵上,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是不同的,C层学生可以分三部分背,A、B层学生要求全文背诵。

4. 评价分层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如果一个人长期得不到成功的满足,就会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精神。学生也是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成功的机会,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情绪。C层的大部分学生就处于这种状态,他们追求学习上的成功的欲望已被长期的学习失败所埋没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看待成功和为学生提供了多少成功的机会。

第8篇

一、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策略执行而轻战略制定,企业整体运作意识不强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指导思想,策略则是战略的具体化。从决策逻辑上来说,企业必须先确定营销战略,然后再根据战略制定策略。具体在营销模拟实验中,学生先要进行SWOT分析,明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进行STP分析,把握各细分市场之间的差异性,明确公司的目标市场,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之后再制定公司的具体发展目标,如市场占有率目标、销售额目标、利润目标,这些内容基本都属于公司战略决策的范畴,对企业后阶段的策略制定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但在实验操作实际中,很多学生对战略分析不够重视,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策略制定与执行上,热衷于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新品牌的推出、价格的制定与调整、渠道的选择、广告促销等,至于为何要这样去制定和执行,以后要怎样去制定和执行,则缺少全盘考虑。实际上,由于学生前期的战略分析不全面,战略目标不明确,很多策略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甚至有些策略就凭主观感觉或估计来确定。

2.决策过程不严谨,数据分析能力弱

由于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决策风险越来越大,企业的决策日趋客观严谨,决策中越来越重视数据的支撑作用。数据是市场的真实反映,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身就是决策的重要参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严谨思维也是营销模拟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市场模拟营销实验中包含大量的数据,比如销售量、销售额、增长率、利润额、利润率、生产成本、投资收益率、知名度、股价等等,另外还有许多图表,如折线图、饼形图、柱状图及矩阵图等,每一次营销计划执行后,这些数据或图表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但这些数据或图表并没有被学生很好地利用,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不够,不擅长去分析其中包含的信息,对它们的认识有些表面化,往往是在进行简单的了解后便很快制定出营销策略,决策过程欠严谨。

二、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教学的优化对策

1.科学分组,确保竞争公平

为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始终保持实验兴趣,也为了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必须对全班进行科学分组。分组时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要确定每组的人数,每组人数不宜过多,太多了影响决策效率,还可能导致人浮于事,一般三人一组比较好,团队比较精干,也便于协商或讨论;然后要确定小组成员选择标准,每一小组至少要有一位专业能力相对突出的同学,以保证决策过程的专业性和合理性,并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与。确定组队标准后,学生可以先行组合,然后把组队名单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组成员进行适当调整,尽量使各组的实力保持相对平衡。

2.突出战略决策,做好市场分析与战略定位

企业的决策需要有战略思维,要预先做好市场及产品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不同阶段的营销策略。为此企业需要对营销环境做出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解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做出目标市场的选择,确定产品在目标市场的定位,最终形成成熟的营销方案。这种战略分析能力体现出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和逻辑思维,但往往也是很多学生的弱项,需要教师在实验环节中予以特别重视,通过一系列强化训练来培养。比如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中必须提交两份战略分析报告,一份是SWOT分析报告,一份是STP报告,报告中必须对营销环境、战略定位、营销目标做出详细分析和具体明确,并阐述原因和依据,在分析报告没有提交之前,不能进入下一个实验环节。在每一年度的营销实验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全班所有同学的分析报告进行评比,将评比结果作为期末成绩的参考。通过这种硬性规定,让学生重视战略分析,逐步提高从全局把握问题的能力。

3.强化数据分析,做到严谨决策

数据分析能反映一个人看待问题的深度以及思维的严谨性,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由于营销分析工具掌握不牢固,对数据分析的方法比较生疏,难以从多个数据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更多是根据主观感觉或个人经验,再结合一些表面的数据来制定营销对策,决策过程存在某种随意性。为改变这一不良决策习惯,教师在实验中必须强调一点,就是所有的决策必须有数据支撑,必须有数据分析,用数字说话。这并非提倡决策的数据主义,只是强调严谨决策的重要,这种训练对学生以后的行为习惯和逻辑思维将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更理性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营销模拟实验中的广告投放决策为例,就要求学生先了解企业本年度的营销预算、广告的目标、媒体的成本、媒体的传播效应、企业目前的知名度等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得出广告投放的时间、次数和费用,而不能凭估计随意给定一个数字。

第9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实际营销岗位应聘过程中,从学校毕业的包括营销专业的学生很少被录用,反而是很多没有学过营销的人员被企业相中。我们财经类学校设置了营销课程已经有许多年了,学生在营销教学过程中到底能接受哪些内容,实际社会工作过程中有用的究竟有多少,一个合格的营销人才都应当具备哪些特征。

一、如何使营销教学内容更易被学生接受

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灵活性高、变化性大的课程,对学生整体要求比较高。现阶段大部分学生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所以,在营销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不认真听课,另外还有很多学过营销课程的学生在考试后,对市场营销究竟是做什么的都不清楚。那么怎样使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更通俗易懂,更适合我们现在的学生?

(一)营销教学要有的放矢

市场营销课本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可以说明营销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学生普遍对案例是很有兴趣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书本上有些经典案例,虽然很精彩,很有代表性,可许多学生都不爱听,没有兴趣,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案例中的人物、事件等早已过去多时,大部分学生根本没听说过、接触过、对其很陌生。营销教学中一定要多分析我们教授的对象,了解他们经常接触的产品,兴趣爱好,尽量将案例与之相结合,效果将好得多。

(二)教学中要抓住当前的“热点”

我们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手机、互联网时代,特点是年龄小,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而市场营销是不断变化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当下“热点”问题去讲授,效果将很显著。如: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导致中国乳制品行业信誉急剧下降,在营销教学中就可以以此为例,讲授企业原材料供应以及危机公关的相关内容;针对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讲授对企业而言如何筹集资金最科学,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如何抵御风险;2010年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红遍全国,原因:当前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时间少,导致大龄青年急剧增加,很多人交际面窄,消费者需求旺盛,这就给此节目带来大量的观众。而且其内容新颖,主持人风格独特及嘉宾性格突出,使得其收视率长时间排在同类节目的第一,尽管学生们不接触相亲这个事件,但由于其社会影响力大,熟悉此节目的学生众多,以此为案例,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如何能相结合

学好会计理论的学生,去企业就能进行基本的会计操作,如记账、报账、进行成本核算、去税务机关申报税款等。而学过市场营销理论的学生会问这个疑问:学了它之后到底在实际过程中怎样去运用?

(一)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性

对于营销这门课而言,课堂学习的知识就是一般的规律性,是吸收以前企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但课堂教学毕竟是纸上谈兵,学营销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加以实际运用,实战胜于沙盘。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只有自己亲自实践领会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二)营销课程要学以致用

怎样才能使营销这门课程真正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运用它?除了平时学习的时候,应该多听(听理论知识),多看(看他人是如何操作的),多学(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之外,作为学校还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联系,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在相关岗位上多做,,多想,多对比,多体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另外可以适当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利用业余时间多去市场上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如:去超市调研有什么产品、观察它们都是什么时间购进的,摆放位置在什么地方,如何促销的,哪些产品销售量大,哪些小,原因何在?考试时,也应当灵活一些,少一些纯理论记忆的考查,多一些相关的案例的分析,适当将平时实践成果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全面综合性进行评价,结果将更准确。

三、合格的营销人才应具备的特点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