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9: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自信的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泛在图书馆 泛在化服务 开放获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23-01
根据目前对于泛在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研究成果,图书馆理想化的服务无疑是要实现泛在图书馆环境下的泛在化服务[1]。因此,开展对于泛在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特征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泛在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特点
1.任何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应当能够为用户提供任何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2]。这些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仅就目前而言,其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包括有按文献格式分类的文字文献、图片文献、照片文献、音频文献、视频文献、动漫文献、多媒体文献、三维虚拟文献、光盘文献:按常规文献分类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地图、电子论文、网络工具书;按特种文献分类的学位论文、学术会议文献、标准文献、专利文献、研究报告、竞争情报、产品样本、政府出版物;按历史文献分类的古籍文献、家谱文献、地方志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按分享资源文献分类的文档文献、网络硬盘文献、搜索引擎文献;按教学文献分类的网上课程、精品课、讲座、慕课、课件、教学资源文献;按新增文献分类的数据库、科学数据、在线展览、电视台、博物馆、摄像头在线直播。
2.任何格式的文献信息资源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能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任何格式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泛在图书馆提供各种格式的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些文献信息资源的格式,从大类上可分为纯文本文献、超文本文献、可移植文件文献、数据文献、表格文献、图片文献、照片文献、幻灯片文献、动画文献、音频文献、视频文献、三维立体文献、多媒体文献等多种格式。如果将各大类格式继续进行划分,则文献信息资源的格式会更为丰富繁多。
3.任何语种的文献信息资源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应当为用户提供任何语言文字种类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泛在图书馆应该能够为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提供多语种服务,使用户可以毫无语言文字障碍地开放存取各种信息资源,而无论他们的源语言文字为何种,以及他们的外语水平如何。泛在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社会的信息资源搜索引擎,自然也应该包括任何语言文字支持的泛在化服务这个特点。不过,由于目前受到网络在线翻译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截止2015年6月底,目前互联网有4种汉语与外语在线翻译系统,分别可用于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其中谷歌翻译系统目前可实现91种不同语言文字网页的在线文献信息资源自动翻译,其中44种语言文字可实现语音翻译[3],36种语言文字为谷歌翻译特有的可翻译语言文字;必应翻译系统目前可实现51种不同语言文字网页的在线文献信息资源自动翻译,其中18种语言文字可实现语音翻译,4种语言文字为必应翻译特有的可翻译语言文字;百度翻译系统目前可实现24种不同语言文字网页的在线文献信息资源自动翻译,其中11种语言文字可实现语音翻译,2种语言是百度翻译特有的可翻译语言;有道翻译系统目前可实现7种不同语言文字网页的在线文献信息资源自动翻译,其中5种语言文字可实现语音翻译。
4.任何成本的文献信息资源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应当为用户提供任何成本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其中最受用户欢迎的莫过于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全文获取的具有零成本特征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即使是那些具有一定限定条件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如果用户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采用必要的软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获得,用户也是会乐于学习和接受的,因为它们毕竟仍然属于零成本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用户也可以接受必要的低成本文献信息资源,例如通过网络阅读或购买电子图书等文献信息资源。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如紧急需求情况时,也可以承受较高成本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负担。对于文献信息资源的成本问题,上述各种情况完全取决于用户的自由选择。
5.任何时期的文献信息资源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理论上应当能提供任何历史时期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即泛在图书馆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包括此时、近时、当日、当周、当月、当季、当年、当代、现代、近代、古代、远古等多个历史时期时间段的数字化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这一服务特点不仅对于应用互联网摄像头在线直播开放视频文献信息资源极为重要[4],而且对于从事考古、历史、各类学科史学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领域的用户,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参考意义和实际研究应用价值。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种理想化的任何时期的文献信息资源是难以完全实现的。另外,其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真实地客观存在这种信息资源,并且一般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文献信息资源。不过,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考古发掘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新发现,这种任何时期文献信息资源的满足程度会被逐步接近完善。
二、泛在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服务特点
1.任何服务方式的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应当能够为用户提供任何服务方式的泛在化服务[5]。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开放获取运动的快速发展,为泛在图书馆提供各种服务方式提供了可能性。这些服务方式包括常规服务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外借流通、阅览、复制、参考咨询、虚拟咨询服务、新书展览服务方式;情报服务类型的科技查新、定题跟踪、学科服务、在线翻译服务方式;用户教育类型的读者教育、用户培训、信息交流、专题讲座、文献信息检索课服务方式;创新类型的下载获取、文献推送、远程传送、开放存储、网上旅游、在线展览、虚拟图书馆等服务方式。
2.任何服务语种的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能够应该能够以任何语种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特点。即图书馆除了可以使用自己的母语作为主要服务语种之外,还应该可以采用其他语种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当然,在这其中仅靠图书馆自己的技术力量是难以做到的,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翻译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用户提供多语种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根据目前互联网在线翻译的技术水平状况,使用特定浏览器、搜索引擎、翻译软件,以及转换文档格式,配合在线翻译、利用图像文字提取软件配合在线翻译等多种方法,图书馆可以实现采用近百种语种及方言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3.任何获取方式的服务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任何获取方式的服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泛在图书馆提供各种格式的信息资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其中既包括那些在正常情况下的获取方式,也包括在部分具有某种限定条件下的获取方式。正常情况下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包括在线阅读获取,以及直接、自动、压缩、合成、分散、保存文件、订阅、打印、下载器、阅读器、浏览器、播放器、手机、网盘下载获取和复合下载获取等多种方式。非正常情况下的获取方式包括打字、手抄、照相、录音、录像、摄像头录像、截屏和软件下载获取等多种方式。另外,还需要注意各种开放获取条件的合理利用。如无限制、验证码、免费注册登录、免费积分、积分破解、解压密码、延时开放、浏览器设置等开放获取条件。
4.任何传送方式的服务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能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任何传送方式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泛在图书馆提供各种传送方式的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些文献信息资源传送方式,包括网上传送方式中的电子邮箱传送、网络硬盘传送、网络同步盘传送、网络电话传送、即时聊天工具传送、文档分享资源网站传送、文献信息资源网站传送。还包括网下传送方式中的利用U盘、读卡器、移动硬盘、可读写光盘、手机蓝牙、电子书阅读器、软盘、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载体传送文献信息资源。还有利用同步盘可以实现的网上网下同步传送方式。
5.任何存储方式的服务特点。这是指泛在图书馆能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任何存储方式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其中包括小容量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邮箱存储,中等容量文献信息资源的U盘、读卡器存储,大容量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硬盘存储、同步盘存储,以及不计文献信息资源容量的文档分享资源网站存储、原始文献信息资源网站存储和自建文献信息资源网站存储。在图书馆为用户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的各类开放存储服务时,还需要注意到文献信息资源开放存储时的容量条件,包括总容量、初始容量、扩充容量、当前容量、单文件容量、永久容量、临时容量;速度条件,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的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保密性条件,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的保密存储、半公开存储和开放共享存储;时效性条件,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的永久性存储、临时性存储和共享存储的时效性限定。
参考文献
[1]孙韶菊.IOA-8A泛在图书馆的泛在服务及特点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3(10):3-5.
[2]李大林.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32(2):93-95.
[3]王卫红.提高高职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师素质一隅:以亚洲外文历史报纸资源中文利用教学为例[J].中国职工教育,2014(2):28-29.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自信
1自信的概念及意义
1.1定义
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个体对自己的信任,表现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判断等有信心、不怀疑。它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做出正面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主观评价。自信又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还被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而存在。
自信系统由整体和具体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整体自信包括总体认识、能力、意志、性格、品德等,具体自信包括学业自信、社会自信、身体自信。而身体自信(physicalconfidence)则表示受试者对其外表、体型、身体机能、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正向态度。身体自信是自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整个自信系统的支持因素。
1.2意义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且影响着学业成绩、成就动机、心境等。作为稳定的人格特质,自信还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竞赛、成就、归因、就业等多种领域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有自信的人表现为外向、情绪稳定及随和,如好交际、热情、不易激怒、易与人友好相处,易适应环境等;而缺乏自信心的人表现为内向、情绪不稳定及孤僻,如好静、离群、焦虑易怒、忧心忡忡、孤独、感觉迟钝、与人不友好,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人格特征,缺乏自信的人有较多的抑郁情绪。
互有差异的自信、自尊和自我效能水平最终使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结构区别于其它人。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与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广泛地存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大学生较高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同样,如果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也不利于其良好的自信、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大学生自信研究
2.1现状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达到中度及以上痛苦水平(各项目自评分≥3)的人次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32. 37%。已经远远超过全国12.6万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率20.23%的水平。经排序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依次是人际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偏执、焦虑等。非重点大学学生的学业自信及动手创造方面的自信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
男生群体中,非重点大学男生在健康素质上极显著地优于重点大学男生,女生群体中的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的女生在健康素质上极显著地优于男生,非重点大学的男女生差异不显著。非重点大学中,一年级的身体自信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的总体肯定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否定自我方面,一、二年级显著多于三、四年级。与家人老师的交往自信方面,非重点大学四年级学生更加成熟,比一、二年级更能处理好与家人老师的关系。
2.2原因
对大学生群体的正常生活、学习等造成困扰最大的就是人际关系,如异性同学关系、恋爱关系、舍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父母的关系等等。这可能与大学生的交友观、恋爱观等尚不成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理想化有关。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一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高期望虽然可以增加子女追求成功的动机,但同时也增加了避免失败的动机,因而对成就动机总体来说没有有利的影响。
同时,大学生时间观念普遍欠缺。时间管理的混乱反过来影响自信水平,使这两者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3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策略
3.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和社会环境对独立学院学生自信力增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独立学院德育环境建设,使自信成为附着于德育主体环境、活动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一种主隐文化。同时组建自信力充足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自信,是指教师在一系列教育、科研的“基本目标上是同向自信的,它以个人的自信为基础,同时也表现出基本的一致性”。
3.2教会学生接纳自己
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可强化个体的成就动机,而“担心错误”、“行动疑虑”、“父母期望”则可以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时,要多关注完美主义的一些适应性维度,培养个体良好的成就动机,帮助个体在保持良好心态下取得成功或成就。追求成功或成就的动机和自信是良性的心理特质,如果能将完美主义中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发展得好,对发展个体良好的成就动机和自信水平都是有利的,从而也可避免完美主义的一些负面影响。
3.3教会学生自我激励
教师应多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教师的天职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而决没有权利去埋怨学生缺乏智慧。因此,即使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教师也要以发展的观点,以信任、负责的态度看待他们。当学生自信力发展受困时,主要应先从学校教育的不利、不足去分析,而不是从学生的不智、不勤去思考。教师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应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安徽人民出版杜,2004.528.
[2]websterRL.EllisTS.Menandwomen’self-confidencein performingfinancialReports,1996.79:1251-1254.
[3]车丽萍.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18~424.
[4]林静.个人评价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中的申介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57-58.
[5]车丽萍.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览[J].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关键词:投资决策;过度自信;高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家发现资本市场中的许多经济现象与传统的金融理论不一致。开始对传统的理论假设提出质疑,产生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它以各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为前提。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实现了人们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由“应该怎么做决策”到“实际怎么做决策”的转变。其中,过度自信理论倍受人们的关注,被应用于公司投资决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文献分析
(一)高管过度自信的存在性研究
过度自信即为优于平均的效应。人们经常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正确性,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机会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的作用。我们将这种偏差叫做过度自信。高管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其具有信息优势、专业知识和经验等特点决定了他们过度自信的倾向比一般人明显。国外学者通过调查取证等方法来确认高管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
March和Shapira(1987)的调查结果表明。管理层总是低估内在的不稳定性,相信自己能全面控制公司的经营业绩。Gilson(1989)认为经理们基于财富、职业声誉等考虑会非常关注公司业绩。并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过度自信。F,Albert WanRc(2000)在人口动态进化游戏模型中检验了非理性管理者的存在。Ulrike和Tare(2005)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理性的管理者更有可能实施影响企业价值的收购策略。Forbes(2005)认为,企业家更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他发现个体的年龄、公司决策的复杂性均不同程度导致了企业家的过度自信。企业家的认知偏差是个体和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Schade(2007)认为创业是为达到预期目标有目的地努力控制过程的行为。企业家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所做出的。通常企业家会高估他们控制事件的能力,从而导致其过度自信。
(二)高管过度自信的度量标准
国外学者认为,风险规避的高管或对公司未来信心不足的高管会过早执行期权。因此,Malmendier和Tate(2005)首先确定行权期内CEO应该行权的最小基准价格百分数,然后以符合3个指标中的一个确定高管存在过度自信倾向,即CEO是否较基准的行权时间推迟行权,CEO是否持有期权到期满的前一年,是否习惯性的在样本期的前五年买进公司股票。之后,U1tike等(2005)在度量过度自信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Oliver(2005)以消费者情绪指数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密歇根大学通过电话访问调查公众对当前及预期的经济状况的个人感受,并以此为基础编制成指数。Rayna Brown和Neal Sarma(2007)用媒体的报道作为度量高管过度自信的变量。通过搜集主流商业媒体是如何评价同一时期每个企业的高管的资料,找出5个基于性格因素模型搜索特殊的性格特征。
尽管人们采用各种指标来衡量过度自信。但是由于心理特征的隐蔽性无法采用单一指标全面刻画刻心理特征,所以度量标准还在不断探索中。
(三)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资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1、兼并和收购。由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起步较晚,人们对于过度自信的研究尚少,最早做这方面研究的是Lvs和Vin-cent(1995),他们采用案例研究将过度自信引入NCR和AT&r的并购决策中,证明了并购中的价值毁损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关。之后Roll(1986)通过研究表明管理者的傲慢自大(Hubris)会导致企业并购失败。他认为,成功的收购公司往往对收购后的协同效应感到乐观和过度自信。而忽视收购中的赢家诅咒。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过度的兼并和收购,甚至于收购完成后,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总体收益为零。近些年,Malmendier和Tate(2003)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乐观的CEO倾向于进行更多的兼并,特别是具有更多不确定价值的分散化收购,而且这种乐观主义在股权融资依赖度高的公司更为明显。
2、实际投资。在公司的起步阶段。创业期的高管一般都伴随着乐观主义和过度自信。Cooper,Woo和Dunkelberg(1998)发现,68%的企业家认为他们的启动投资比其他竞争者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仅有5%的企业家认为他们可能遭遇到失败,而事实上有75%的企业寿命不到5年。另外,在法国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Landier和Thesmar(2004)通过对法国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家经常低估公司启或后的任务。在启动阶段,有56%的企业家认为在未来是有发展前景的,只有6%认为可能经历困难。在公司的成熟发展阶段,学者研究发现公司高管同样存在过度自信倾向,并且是通过自由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而产生影响的。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自由现金流假说都在各自的观点中解释了企业的投资决策问题。但是两者对于自由现金流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是持相反观点的,而过度自信理论却通过自由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做出了比较好的解释。Heaton(2002)通过一个两期决策模型率先论证即便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成本,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很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扭曲。他认为乐观的经理人觉得资本市场低估了公司价值,从而拒绝利用外部融资投资于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但同时高估项目收益,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越乐观的管理者越想承担更多的项目,越不愿意用外部融资;越好的投资项目,承担的投资不足成本就越大。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总是在基于自由现金净流量的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中权衡。Mal-mendier和Tate(2005)搜集了福布斯500强477家企业1980-1994年间的CEO个人投资组合和公司投资决策的面板资料,测试了过度自信假设,发现过度自信的CEO的投资对现金流更加敏感。这样,当他们有充足的内部资金时会破坏资本市场规则或者公司治理机制而过度投资:但是当需要外部融资时就会减少投资,因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市场低估了企业价值。这些现象在股权依赖严重的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Yueh-hsiang Lin(2005)以台湾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高管利润预测为高管过度自信变量,检验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财务约束越强的公司,过度自信的高管比不自信的高管更容易执行高度敏感现金流政策。
二、国内文献的研究分析
国内对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研究
起步较晚。各方面研究尚不成熟,即便如此,国内学者依旧对高管过度自信下的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进行了初步而有益的探索。郝颖(2005)等人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检验,认为同适度自信相比,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不仅与投资水平正相关,而且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更高。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王周伟(2006)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自信指标,探讨了经理人自信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其研究表明,随着财务约束程度的不同。经理人自信对投资的推动作用是变化的,具有“U”形曲线效果。汪德华、周晓艳(2007)在行为经济学相关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解释企业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现象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综述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企业投资扭曲行为进行解释的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并将这种解释和传统的信息不对称及观点进衍了比较。王霞、张敏和余富生(2008)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过度投资,并且对融资活动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而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敏感度不明显,并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异象和制度背景解释了该问题。叶蓓(2008)在博士论文中研究了存在道德风险和不存在道德风险下的过度自信与投资一现金流始终呈正向相关关系,并解释了企业投资非效率与过度自信的相关关系。
三、研究述评
近20年来。国外不少专家、学者从财务影响因素和非财务影响因素两方面致力于探讨投资问题的复杂结构,主要是想探讨以下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投资?投资会影响企业内外哪些方面?这些影响的原因、方式、程度和相互关系又怎样?应如何设计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规范企业的投资?在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受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上市公司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的现象普遍存在,行为偏差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出现与传统经济学推论不同的异象,因此,将管理者心理因素引入投资模型的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
但是在现有的我国研究中。对于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我国的过度自信研究中,方法和模型主要来自于国外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套用我国的数据对国外相关研究理论的验证。同时,在国内的研究中,过度自信问题大多是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对公司投资决策的研究集中于理论。实证研究较少。
过度自信这个心理学变量很难通过经济指标来准确衡量,各种替代变量无法准确体现其意义,特别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使得目前指标衡量的过度自信不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英语教学文化自信
1中国文化自信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中国文化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不仅对人们的精神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也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
1.1文化自信是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动力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培养技术能力扎实的人才,而且还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动力:第一,树立文化自信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充分认识到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可以利用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二,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与国外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自信能够更好地提高英语课程中文化教学内容的比重,使得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更好地将文化的相关知识纳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依靠文化的力量推动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1.2文化自信能够应对文化交流中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世界交流的不断加快,国外很多文化开始对本土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而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感和自豪感,能够应对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避免产生盲目崇外西方文化的现象发生。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过分崇拜西方文化,例如:忽视本国传统的节日,但是对国外的圣诞节、感恩节等非常崇拜。由于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很多学生没有对自身进行合理评估,就去出国留学。第二,文化交流是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为了更好地发扬本国的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必须要树立文化自信,对国外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学习优秀的部分,摒弃消极的部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三,文化自信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与国外有人进行文化交流,拓宽英语学习的途径,不断提高公共英语的应用能力,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不足,推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2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象非常严重
对于大学生来讲,树立文化自信对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高职公共英语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首先,很多大学生对本国文化不够自信,盲目崇拜国外的文化,没有考虑到自身能力和家庭实际情况等,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国留学。然而数据显示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也无法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很多大学生盲目崇拜国外的节日,对情人节、圣诞节和感恩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趋之若鹜,但是对于本国传统的中秋节和春节等节日不感兴趣,认为这些节日已经过时。
2.2大学生英语教材缺乏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加入国外文化的相关内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描述:第一,在高职英语教材中缺少传统文化的内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也不是很清楚,过多地学习国外的文化,从而导致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忽视,不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第二,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往往是根据教材进行讲解的。如果选择的教材缺少传统文化,那么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也会缺乏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大多数的英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了解国外的文化,但是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3高职院校没有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
文化自信表达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自豪感,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并没有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第一,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方面没有体现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宣传内容也比较少,没有利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第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体现出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培养内容,无法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帮助高职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三,课程的设置方面缺乏传统文化课程。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培养,导致语文课程、文化课程等等沦为选修课内容,由于选修人数有限,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发挥广泛的感召力。
3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文化自信对于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缺失,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没有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因此,本文总结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相关策略,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3.1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和语言学习的关系
文化自信和语言学习的关系,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无论是在形成和发展中还是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相关的文化。而文化自信和语言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第一,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才能够正确看待国外的文化。在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国外文化能够促进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将对语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换为语言应用的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公共英语的学习效果。第二,当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对公共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国外文化与传统文化产生冲突时,更好地选择和保留文化中积极向上的部分,摒弃文化中消极的部分,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文化的内涵。
3.2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加入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中应该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可以将传统文化的内容用英语知识表达出来,让国外友人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对于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能够对传统文化起到继承和发扬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寻找英语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教师应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展示出对传统文化的强大自信,更好地感染和影响学生。大学生不仅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且为了更好地提高英语成绩,需要不断学习国外文化。而当两种文化产生碰撞时,学生应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其他国家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国外文化的先进之处,补充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3.3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其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自豪感。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发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责任,从而肩负起学习他国文化和学习本国文化的重任。大学生可以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影片,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可以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另外,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或者写作比赛等等,设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目,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上面。
3.4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提升中国学生文化自信,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中突出中国文化的元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能够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第二,高职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将文化自信的内容纳入其中,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利用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育人能力,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三,选择合适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教材中应该突出国外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国外文化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然后,利用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将民族文化进行推广和传播,完成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使命。
关键词:文化自信;概念;当代价值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论述
“文化自信”主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以及对滋生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要发自内心的尊敬、珍惜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信念等,除此以外,还应该对先进文化充满信心,敢于追求未来文化。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所谓文化自信其实就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和正确的文化心态。这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在发展自身文化的时候,能够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而对个体来说,文化自信则主要是个人对自身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肯定,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充实自身的一种表现。
对此,我们可以将文化自信的概念做如下总结:文化自信主要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客体文化通过对文化的认知、反思、批判以及比较的方式,来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肯定以及在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中,对自身文化的一种高度的认可。
二、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文化软实力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文化软实力作为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针对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软实力》一文,在文中,约瑟夫・奈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的硬实力,如国家的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而另一部分则为国家的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来说,由于软实力更具有张力和动力力量,所以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软实力对其发展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在约瑟夫・奈的另外一本著作《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文中,约瑟夫・奈对软实力又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将其界定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等,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和国家要通过软实力中所特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来影响本国人民对某些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的认同感。
由于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其主要凝聚着整个民族和国家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感受与现实感受,是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积淀,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自我认同的价值取向。但是,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文化软实力则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向心力,其不仅有利于帮助一个民族和国家形成凝聚力,还能够帮助一个民族和国家民族性格的养成,最终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主要指的是一个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具有坚定的信念。所以对于民族、国家以及政党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的几种体现。而对于文化个体来说,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自信,其主要体现的是文化主体对本国或本民族核心价值的一种认同,其作为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对促进本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能够正确应对异质文化的冲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样难免会与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文化之间产生冲突。而现阶段,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一些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逐渐渗透到我国的文化中来,并对我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其不仅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国民的价值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思想上的多元化,最终导致文化自信的严重缺失。此外,我们还应该重点关注的是,由于受世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是相互交错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文化而言,其本质就是人们精神追求以及创造的产物,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则是通过人的主体精神及本质力量的自信构成的。所以,面对世界异质文化的冲击,我国要想维护自己的文化,掌握文化上的发言权,最重要的还是要正确处理自身文化与世界多远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对待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自我审视,同时还应该怀着积极的姿态学习异质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既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也不能盲目地吸收和崇拜,而应该在坚持我国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积极的吸收和学习异质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能够在不同文化交流和冲击中,将异质文化与自身文化之间进行比较,反思自身文化中不好的地方,并逐渐地掌握文化交流的主动权。而文化自信则能够正确地应对异质文化的冲击,并在维护本国文化安全的同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从而丰富我国的文化样式。
总之,要想实现文化自信,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现有文化资源中一些源远流长的部分,并采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我国自身优秀文化基因,修复我国文化的根基。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儒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要想实现文化自信,我们就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儒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现阶段,儒学思想以及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在世界文化向多元化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l展我国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儒学思想的传播,是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并使其在中国和世界上散发出其生命力来,从而使其成为改造世界文化图景的一种理论原则。
第二,我们还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新文化,实现中西方文明的理性对话,加强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从对于不同文化关系处理原则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我们获得了发展自身文化的启示,即,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今天,要想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并逐渐的形成文化自信,我们应该以“世界公民”为眼界,努力实现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平等对话。此外,还应该积极推广和分享我们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从而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提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使一个民族的内部得以扩张的是文化,一个民族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和内在的扩张,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不同文化的渗透与交融。我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而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是否也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从而促进我国的腾飞和发展是提高我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所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重塑国家形象,并重视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并以此来提高我国建立和管理国际的声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自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中对文化自信做出了强调,主要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要想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所以我国文化对世界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对治国理政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的道德行为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一些治国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而演化出来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才能够做好今天的事业。所以,没有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就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更是无稽之谈。
党的十指出,要想全年建成小康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应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发挥文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在我国,文化自信则成为衡量我国小康社会人民素质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θ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还应该利用文化自信的自觉认知、批判以及反思等机制,来显示文化主体性的社会实践过程,从而逐渐形成我国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
此外,中国梦这个话题之所以能够成为各界最为关注的热点, 中国梦的提出,与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对中国梦的认识也不能仅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考察,而是要上升到精神与文化的层面上。因为一个国家要想提高其自身的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是要在精神领域方面有所提高,我们所指的中国梦也就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复兴梦,而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前提,并在这个意义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是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总结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国内和国外各种思潮的碰撞时期,所以我们要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要抵制错误思潮的误导。此外,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取得较好成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观念,从而唤起全民族对优秀文化的自信,使我国的文化自信发挥出其积极的价值。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应该要探索和思考我们的文化自信问题,表达我们的文化身份,只有不断地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真正地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创业对经济发展相当重要(Shane & Venkataraman, 2000)。中国的创业活动正处于活跃状态,新一轮的创业正在形成。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却高达70%以上,平均企业寿命不足三年,七成企业活不过一年。创业成败,固然与企业外部环境等诸多要素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创业者本身的特征、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
创业者的过度自信一般会被认为是创业中的谬误,这种认知谬误需要被矫正以增加个体的存活几率(Moore & Small,2007)。关于创业者的过度自信虽很少在文献中出现,但很多会导致适应失调的结构性因素已被文献介绍。正如苹果公司的创立初期,很多人并不认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电脑会成功,所以最初的创业资金来自个人,并基本上没有投资,但两位创业者却坚持了下来,并以超乎人们的想象的将一个新科技的创业公司培养壮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因为他们的非理性或者对自己的“过度自信”成就创业的成功。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影响创业者过度自信的相关因素以及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度解析,从而加深对创业者自身特质的认识,为创业成功提供理论依据。
二、 创业者过度自信内涵
目前学者们主要针对过度自信的定义给予了一定研究,无论从心理学还是管理学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诠释,近些年来,学者们也逐渐开始关注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并且也发现了诸多创业者过度自信的证据。
Palich和Bagby(1995)研究发现创业者在决策时会有认知偏差,Buzenitz和Barney(1997)研究了创业个体与非创业个体之间哪一方的认知偏差更为严重。在这两个关于创业者认知偏差研究之后,Simon等研究认为创业者有比职业经理人更加严重的过度自信。之后,创业者的过度自信行为成为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的热点话题。
Stebro和Jeffrey(2007)认为记忆的偏差以及对外界知识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创业者过度自信的产生。很多创业者属于初次创业,缺乏必要的适应创业环境与相关知识的能力,仅仅凭借原工作或者生活中获取的能力而运用到创业中,而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过度自信。同时,人们更喜欢利用原有的知识来指导自己未来的创业,从而证明自己行为有误的证据就会短缺,所以这样的偏差也是导致过度自信的另一个来源。最后,人们都是有懒惰思维的,倾向与让证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和判断,这种验证性的偏差也会导致过度自信。同时,他们认为在复杂的创业环境和变化的环境下,创业者的过度自信会更加的明显,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在困难的创业环境中过度自信的作用会更大。
所以,众多的学者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源于对环境的认知偏差,并且Camerer(1999)通过实验验证了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下,创业者的过度自信表现的更为突出。Haselton和Daniel(2006)认为过度自信成为唯一的驱动创业者行动的认知点。事实上,不确定类型的不同,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和对风险的感知态度存在明显差异。Debondt和Thaler(1995)认为过度自信是个体决策判断和能力判断上的误差,而这一点也被应用到创业者身上。Simon和Houghton(2003)研究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是对自己所创企业的过高评价,去投资那些不可盈利的机会,以及高风险产品创新。所以,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指向的是对于自身能力的估计,而不是认为自己会成功的假定。我国学者高维和(2011)研究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属性属于决策或者能力的判断,出现的状态包括环境复杂性、动态性等,并且会随着环境和任务的变化。
综上,本研究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见图1):
(1)创业者会缓慢适应自己所面临的创业环境。例如由于认知的偏差,创业者对自身的行为不会因为所得到的负面评价而立即调整。这是由于创业者在面临创业惯例(Routine)或行为准则时所给与的不同解释,也可能是由于自身的禀赋和资源让该创业者不在乎负面经验而挑战新颖或高风险方案,资源和禀赋很高也可能让该个体减缓其适应速度,因为负面经验对其不过九牛一毛。如剑桥大学累积的声誉让其更可能容忍其体制内的“傻子创业者”。这些傻子就算失败,对剑桥大学声誉也相对无所损伤。
(2)创业者对创业问题的失真适应,例如创业者硬把负面评价做出其他解释。创业者的价值观越倾向以成败论英雄,所以创业者在适应过程中越可能被误导,而使得其创业任性就越高。只关心成功者的作为与其高绩效的关系很可能导致因果关系的误导,而对结果的失真反赢导致了创业者过度相信自己的创业项目与未来的成功。媒体、创投与部分天真的社会科学家们倾向渲染这样的成功,并将远见、坚持不气馁的标签附在这样的好运上。
(3)创业者对自己创业过程的“差劲记忆”。创业者有时候的记忆像一团糨糊:他们一朝被蛇咬,却不会像正常人般十年怕井绳。创业者会谨依过去经验行事,但是可能会对自身的创业或创业有阻力。如果创业者谨记这些负面经验,很可能让个体不愿尝试创新机会。相反的,若个体对过去负面经验一笑置之,则该个体更可能尝试新颖或高风险方案,更可能发展成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差劲记忆虽更可能让个体发挥傻劲而挑战突破式创新,但也可能让该个体重蹈覆辙而面临短期覆灭。
创业者的绝大多数的成功或失败都是能力、方案属性和运气交互运作的结果。创业者或者其他人在判断事件成败原因时却有相当多的错误,从而创业者或许不能正确的看待自身能力在成功中扮演的角色。相反在面临失败时,创业者更倾向将原因归咎于外界因素或者自身运气不济;面临成功时,创业者更倾向将功劳归因于自己。由于对于方案的归因与经验是一个累积过程,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更容易让成功的累加成功,让失败者持续的失败。前者使得个体容易将稳健方案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后者使个体容易将失败归因于方案属性和运气,两者都将使人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并导致过度自信。所以过度自信是一种记忆的曲解,但将更可能使的个体忽视方所伴随的负面经验,而坚持“人定胜天”。
所以,低水准的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个体采取稳健或已知的方案,高水准的过度自信则可能让个体挑战新颖或高风险的方案。一般而言,稳健和已知方案会导致短期较高的绩效和个体较高的存活率,但长期可能导致个体及系统的毁灭;新颖或高风险的方案则会导致短期较低的绩效与个体较低的存活率,但有助于系统创新和长期的延续。同样,过度自信水准会因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对创业者的好坏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分析其带给创业者的不同影响。
三、 过度自信对创业者的影响分析
正如Simon等(1999)所论证的,过度自信在创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uzenitz和Barney(1997)认为创业者比公司的经理人过度自信表现的更严重。Simon和Houghton(2003)认为经理人在对产品的描述中展现出更高的过度自信水平,这会为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多的风险或者影响成功。所以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有坏的方面,同样有好的方面。
1. 坏的方面影响。Geers和Ensley(2006)认为过度自信的创业者多半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对一些别人认为的负面因素不去重视,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所偏差的决策。同时,这些创业者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要高于身边的人,那些对身边人的约束并不适用与自己,这样将会导致这些创业者面临了更加不确定、不熟悉和复杂的环境,从而对创业造成更大的难度。高维和(2011)认为很多创业者的失败源于对复杂环境的简易处理。
Gibson和Sanbonmatsu(2004)认为过度自信的创业者易于将公众认为的负面信息视为正面的,从而对这些负面信息敏感性下降,不能去分析什么是创业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因素的原因,如果创业者能维持合理的理性水平,其所作的决策会更加的现实。创业者会对自身所用的知识和能力、或者对创业的未来预测有着或高或低的过度自信,这种自信水平导致了创业的失败可能的增加。因为创业者认为自己拥有创业成功的基本能力以及比别人优秀的地方,所以他们会去从事高风险的创业项目(不去按部就班的工作),从而导致失败率在增加(Bernardo & Welch,2001)。
综上,过度自信的创业者往往被他人认为有着不和实际的观点与看法,他们不会看重一些公认的负面信息,甚至对自身能力有着理解偏差。那些从理性角度被认为创业成功的必须条件,在其看来自身已具备或者认为其并不能影响自身的创业,这种情况导致了其容易被所谓的正面环境所鼓动,使其对自己的创业行为盲目的坚持,他们不会从注定失败的项目中退却,从而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失去竞争优势。所以,由于创业者的过度自信会干扰科学的判断与决策,进而导致新创企业的失败和创业者的万劫不复(Stebro,2003)。
2. 好的方面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创业者来讲,随着时间的不同其过度自信的程度与状态会有所不同。如果说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的失败,但是这种失败从长远来看并不一定没有好处,例如马云在尝试创业项目若干次以后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Kahneman和Lovallo(1993)认为从社会整体来讲,这是由于这些“过度自信”者的前赴后继的牺牲,才在创业中种下了成功的种子,增加了创业群体的存活几率。所以,创业者过度自信的探索,可以为创业群体带来正的外部性,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从社会整体来看,这因为过度自信的不断尝试,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科技的创新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除了在创业中,过度自信者对一些创新项目也有着正向的影响,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所以,很多成功的案例表明,正是由于这些过度自信创业者的苦心经营,使得一些在外人看来不能成功的项目得以实现,获取了一定的令人惊讶的创业,达到了一个个不可能的创业神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度自信好的方面是带给了创业者一味的韧劲,让其去完成所谓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样的背景也是创业者面对不确定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认为正因为过度自信这样的作用,就不能否定其带给创业者有利之处,这也正是本文需要进一步论证的,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多一点则导致失败,少一点则创新不足也不能成功,其存在一个最优的水平。
3. 其它方面。学者们认为过度自信在创业决策中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会影响到创业者的态度以及创业的意图。Fitzsimmons和Douglas(2005)研究发现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水平越高,创业意图越明显,并且过度自信可以作为创业能力与创业意图的调节变量,也即过度自信水平越高,创业能力与创业意图的关系越明显。
所以,综合上面的一些特征,可以总结出过度自信的结构性解析,见表1,从其属性、前因、出现状态、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来看,创业者的过度自信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对创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特点会随着环境和任务而变化。
创业者过度自信的特征可以说是在众多的创业者身上所体现,创业者们从最初的放弃优厚待遇的工作去创业,到对未来上市的过分乐观,再到困难后依然对未来充满自信,都可以看出创业者过度自信的一些特征。但是我们发现,纵然前期的自信让他们投入到创业中,但是也为那些中途退出的人员感到了自信带来的劣势,因为创业并没有达到这些人的预期目标,所以他们退出了,中间所损失的不仅仅是机会成本,也有创业困难带来的苦恼与伤心。但是最终那些成功者,当他们回顾自己创业历程时,很多也都会为自己当初那些匪夷所思的决策而吃惊,但正是由于这些决策蔡导致了他们现在的成功。整体来讲,过度自信是双刃剑,但却是创业必不可少的。
四、 结论与展望
传统意义上认为创业者的过度自信对创业来讲是起到了负面作用,创业者往往只有完全理性的条件下才能成功,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过度自信者一开始被人们所质疑,而后期达到的效果却出人意料。所以本文从过度自信的本质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认为过度自信在促进创业中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所以创业者需要一定量的过度自信,那些充满自信并坚持下去,运用比较适合的创业方法和技巧,可以得到最后的创业成功。过度自信在创业成功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并且会和其它要素交互,相互影响,最终决定创业者是是否成功。
过度自信概念其实不假外求,过度自信的实例其实并不鲜见,从中国古时候的“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到现如今乔布斯、马云等创业的故事,他们的过度自信都包含了对所创事业的与众不同的砍伐和认识,这些个体从某种程度上高估自己的创业能力、知识范围与对未来的预测方向,以及对创业风险的漠视。即使他们遇到风险,也不会像常人那样放弃已做的事情,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成功,这也是过度自信正面的影响。
本研究改变了传统理论的一些流行看法,认为创业者应该不完全理性,也许可以获取更大的成功。当今主流商业媒体都强调高适应力、高弹性以及快速学习的重要性。本研究重拾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智慧,强调缓慢适应、失真适应与差劲记忆等过度自信特征,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创业成功、社会长期繁盛之路。
所以,针对创业者的过度自信行为清晰的研究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裨益。例如,了解导致创业者过度自信的因素,企业家将更有效检视自己是否过度自信及其程度如何,从一定意义上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了解导致个体过度自信的因素,有助于创业投资的相关组织可以较为有效的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并对案例有针对性的给出建议;最后,了解导致社会过度自信的最优水平的因素,政府及各级管理单位将更可能提出适当的科技政策,以期达到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准。
参考文献:
1. Wu, B., Knott, AM, Entrepreneurial Risk and Market Entry. Management Science,2006,52(9): 1315-1330.
2. Trevelyan R.Optimism, overconfidence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Management Decision,2008,46(7):986-1001.
3. Stebro, T., Jeffrey, SA, & Adomdza, GK. Inventor perseverance after being told to quit: the role of cognitive biases.Journal of Beha- vioral Decision Making,2007,20(3):253-272.
4. Van den Steen E. Rational Overoptimism and other bias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 94(4): 1141-11518.
5. 高维和.创业企业家过度自信研究评述.科技与经济,2011,6(3):80-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7067 2071)。
关键词 管理者 过度自信 管理哲学 企业文化
一、引言
心理学家Weinstein(1980)和Alicke(1985)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在管理学领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Cooper et al.(1988)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Nofsinger在2005年经过研究发现,管理者因具有信息优势、专业知识和经验等特点,更容易出现过度自信的倾向,即他们容易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夸大自身的控制能力,而低估行事的风险。
通过梳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投融资、企业绩效、企业价值等方面产生相对消极的影响。现有文献基本上从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个视角研究问题,本文将从中国古代管理哲学的角度试图找到一些可行的办法弱化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帮助管理者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决策。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文献综述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在实际的活动中往往会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习惯于把成功的原因更多地归功于自己,而低估运气、机遇、他人的帮助等非自我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的一种认知偏差。有研究表明,相对于普通员工,企业高层管理者,特别是CEO、CFO等,通常更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企业的融资行为产生影响。Heaton(2002)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认为市场低估了他们公司发行的风险证券的价值,因而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当必须进行外部融资,也更偏好债务融资。江伟(2010)认为,当董事长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更强,董事长越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来为其投资进行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强。
企业的投资决策也会受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姜付秀(2009)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正相关程度更大。马润平(2012)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玲和王亚星(2013)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与管理者理性的企业相比,其内部投资、并购投资和总投资的水平更高,但投资规模的扩大并未带来业绩的提升,投资行为导致了企业绩效的下降。
过度自信还会对企业债务政策、股利政策、信息透明度和会计稳健性等方面产生影响。黄莲琴(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奉行的债务政策是激进的,将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胡秀群、吕荣胜和曾春华(2013)发现:高管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但这种负向关系只有在非国有上市公司较为显著。罗进、李延喜(2013)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和股权融资成本具有负面影响。罗劲博(2014)认为: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通过阅读前人文献可以发现,过度自信在管理者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对企业决策产生深刻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可能会导致企业投资、融资和并购等决策扭曲,进而影响企业价值,而企业价值减少到一定程度即意味着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三、道家“无为”的管理思想
“无为”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国家四分五裂,统治者横征暴敛,老百姓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挣扎,民不聊生。老子怀着对统治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针对统治者的“有为”而提出“无为”的主张。所谓“有为”就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
老子认为,人应该从天地自然的规则中学习道理,自然界水流花开,鹰飞鱼跃,春华秋实。这一切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大自然创造这些时都是无意识的,但却处处充满生机。天地并不是想实现什么,但却无意中实现了并成就了。所以人类也应像大自然一样,以“无为”的态度对待一切,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背离自然去片面的追求个人的目的,这样反而能到达自己的目的。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要把握好一个度,什么应该为,什么不能为,也就是要“无为而无不为”,在有为的地方有为,在无为的地方应当无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首先,无为是不妄为,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无为是少为,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要适当授权。
四、对管理者的启示
(一)适度授权
“无为而治”的第一个维度提倡的不是不为,而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在决策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大事上,管理者要做到有所为,而对于小事,则应该有所不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一般会遇到两类事:一类是有关企业战略和方向的大事;另一类是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内结构会随之变得复杂,管理层次也逐渐开始细分,即使是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大事小事一起抓。所以,作为企业领导者,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做得周全,应做到在小事上“无为”,而在大事上“有为”。
管理者适当授权意味着管理者应充分尊重个人的人格和尊严,给每一级部下与其职责相应的充分的自,使每一个层次的人在规定的权利范围内能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一个企业中,最重要的不是企业生产什么产品,而是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只有员工树立起对企业的归属感,用适当的方式激励员工,员工才会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
对于一个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而言,适当授权,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是减少自己过度自信程度的一条黄金法则。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是多职合一,而且拥有很多的权利,极容易被权利、金钱等迷惑双眼从而盲目自大做出错误的决策。适当授权,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可以让员工有更大的空间施展他们的才华,也可以让管理者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于企业的重大决策。
(二)遵循客观规律
“无为而治”的第二个维度是在管理者行为上,“顺其自然”有所为,“逆其自然”有所不为。对于管理者,特别是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做决策时既不要毫无方向胡乱的做,也不要脱离客观实际勉强去做,而要从“道”出发,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按照市场的规律去做事。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只有真正站在高处,考虑全局,掌握方向,持超脱态度,才算是一位聪明的企业家。
对于那些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要注意听从员工或其他管理层的意见,虚心求教,认真分析利弊得失,而不是盲目自信从而低估风险或者高估收益。当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涉及多元化、上市、扩张等问题。管理者在做出这些重大战略决策时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切不可盲目乐观,任何一个决策都有利有弊,管理者要尽量规避风险,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很强,做出错误的决策,可能导致企业股权分散、市场份额骤减、成为被并购的目标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或被并购。
(三)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关注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受顾客欢迎,还要重视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愿景等可以加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要素。例如,海底捞的老总张勇让优质服务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了每个员工,每个员工将饭店的前途化为了自己的行动,他们的行动成就了“海底捞”的品牌,顾客享受全过程的同时,快乐的消费成就了“海底捞”的业绩。
在“海底捞”的企业文化中,充分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智慧。首先,海底捞对员工适当授权,并建立起公平的员工晋升机制。在“海底捞”,200万元以下的财务权都交给了各级经理,而海底捞的服务员都有免单权。适当的授权让员工觉得自己被尊重,员工会把海底捞当成自己的家,企业业绩自然会上升。海底捞几乎所有的高管都是服务员出身,只要肯吃苦,肯付出,就会在海底捞有很好的晋升途径。其次,海底捞在开店的速度上遵循客观规律,不盲目开店。海里捞的宗旨是一定要保证服务质量,如果没有优秀的店长,没有优秀的服务团队,海里捞就不会开下一家店,海里捞的这种宁缺毋滥的精神刚好和道家遵循客观规律的想法契合。其他企业也应该遵循这种客观规律,即在保证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再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五、结论
通过梳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一个普遍现象并可能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但道家“无为”的哲学智慧告诉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适当授权,要所有为有所不为。而且要顺其自然有所为,逆其自然有所不为。做决策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切不可盲目自大,不可盲目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从海底捞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也可以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管理者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本文只是从道家无为智慧的角度分析管理哲学对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借鉴意义,中国的管理哲学博大精深,一定还有很多精华值得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借鉴和应用。
(作者单位为吉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COOPERA,WOO WILLIAMC,CAROLYNY.Entrepreneurs' perceived chances forsuccess[J]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8,3(2):97-108.
[2] KAHNEMAND,TVERSKY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risk[J] . Econometrical: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1979,47(2):263-291.
[3] Heaten B .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Finance FinancialManagement[J] . 2002.
[4] 郝颖,刘星,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J].中国管理科学,2005(5):142-148.
[5]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 [J].经济研究,2009(1):131-143.
[6] 江伟,黎文婧.董事会独立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决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9):64-70.
[7] 刘帅,王玉莲.道家“无为”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辩证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5).
[8] 黄莲琴,傅元略,屈耀辉.管理者过度自信、税盾拐点与公司绩效[J].管理科学,2011(4):10-19.
[9] 马润平,李悦,杨英,张文静.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过度投资行为与治理机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2(6):38-43.
一、过度自信的特征及其在企业管理者中的表现
过度自信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失败的概率的心理偏差(Wolosin,etal,1973;Langer,1975)。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是心理学家们首先发现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例如,Weinstein(1980)的实验研究发现,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将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活过80岁等积极的方面的可能性要超过别人,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在将来会经历离婚、得癌症等不好的事情。Sevenson(1981)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一份研究中发现,82%的受试者认为他们的汽车驾驶水平在前30%以内。这种“优于平均水平”(better-than-average)的心理特征被其他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Alicke,1985;Taylor,etal,198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al,1988)。
7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or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2)从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特有的行为或心理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西方已经发现的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过度悲观等心理特征可能也存在于中国企业管理者中,但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并研究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因为文化与制度各方面的差异,中国管理者的心理可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现了这些特征就等于找到了解决中国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钥匙。
关键词:过度自信;企业投资异化;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并购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5-0134-07
很多企业的投资呈现出异化现象,如过度投资、投资不足、投资短视行为、盲目并购等,这已经为众多研究所证实。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投资异化现象,为此,人们开始从有限理性假设出发构筑新的理论。其中,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所进行的研究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一个热点问题,侧重于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投资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问题,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企业投资异化,为理论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实务界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试图对国内外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以资借鉴。
一、过度自信的特征及其在企业管理者中的表现
过度自信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失败的概率的心理偏差(Wolosin,et al,1973;Langer,1975)。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是心理学家们首先发现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例如,Weinstein(1980)的实验研究发现,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将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活过80岁等积极的方面的可能性要超过别人,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在将来会经历离婚、得癌症等不好的事情。Sevenson(1981)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一份研究中发现,82%的受试者认为他们的汽车驾驶水平在前30%以内。这种“优于平均水平”(better-than-average)的心理特征被其他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Alicke,1985;Taylor,etal,198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
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 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 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 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 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 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 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 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 al,1988)。
7 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 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 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 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 or 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2)从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特有的行为或心理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西方已经发现的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过度悲观等心理特征可能也存在于中国企业管理者中,但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心理特征并研究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因为文化与制度各方面的差异,中国管理者的心理可能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现了这些特征就等于找到了解决中国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