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9: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创新网络服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下进行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是档案机构自身发展之需求。传统的档案管理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纸质档案不仅占用存储空间,且查阅、更新较为不便,费时费力,难以解决档案利用的时空限制,档案管理机构要想谋求发展,更好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工作,需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而互联网的日渐成熟为档案机构创建了一定的新的发展空间,使得档案管理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管理的灵活化和多样性,打破传统档案信息服务的时空限制,更便捷地更新与查阅档案信息,并可借助电子档案馆的建立来丰富馆藏模式,改变单一的纸质馆藏方式,实现信息的多渠道归档、多点接收以及多载体呈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体验。
另一方面,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社会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档案信息的分类也更加细致化和专业化,而用户对档案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这就需要档案管理者能够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档案管理者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利用网络的大数据、多资源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便捷、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还能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促进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相关要素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创新需要关注如下几个要素:
一是思想要素。对于档案管理机构而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与传统档案信息服务相较而言,网络档案信息服务不仅拓展了服务内容的深度,而且还拓宽了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并且更加强调档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以求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在网络环境下,要想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服务理念,更新服务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和信息知识服务的工作理念。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树立跟踪用户的服务理念,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用户的需求,获取反馈意见,以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
二是技术要素。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需借助于新的信息技术构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具体而言,档案管理人员需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Web数掘仓库技术、Push技术等,完善网络档案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并通过技术手段对用户需求进行智能化分析,从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自动化推送,最终实现个性化服务。
三是管理要素。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还需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和用户需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沾葱碌挠行Р呗?
(一)加强网络档案信息安全建设
加强网络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是实现网络档案信息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首先,需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意识。互联网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潜在的信息风险,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日常网络安全维护工作,在提供档案服务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档案的调取、查阅、更新等工作,以降低风险,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其次,档案管理人员需做好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信息传播速度快,部分未加密或加密程度低的文件极易被泄露出去,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做好保密工作,利用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库安全保护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做好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工作。再次,要建立健全网络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档案数字化以及网络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对档案文件的安全风险加以细致评估,综合分析各类潜在风险因素,设定网络信息安全等级,并据此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制定有效安全防范措施,通过构建全面系统的网络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此外,要加强网络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尽可能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网络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二)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手段
网络环境下,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档案管理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手段和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具体而言,其一,档案管理机构可建立本部门的门户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查阅档案信息,及时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了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效率,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档案管理机构还可开通在线咨询服务平台,及时解答用户问题,帮助用户查找资料,实现实时在线服务。其二,档案管理机构还可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QQ群等进行档案知识宣讲以及信息推送服务,并可利用信息技术记录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喜好,从而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其三,档案管理机构还可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利用互联网与相关单位实现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更好地做好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还需要培养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提升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档案管理机构应深刻了解和把握网络时代档案信息服务方式的新变化,并通过培训学习、开办讲座等方式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之掌握先进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关网络信息技术,更新管理理念,熟悉网络管理平台,并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此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相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了解网络档案信息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一、思维思路与服务理念的创新
第一,思维思路的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思维思路的转变,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转变。总结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解放束缚的思想,利用前瞻性思维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必须按照企业对档案部门工作时间和实践的要求,继续深化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各种文件的认识,时刻关注档案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把握好企业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信息网络化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敢于挑战权威的信心,做到档案文件的标准管理,使自己从档案管理的新理论,新系统,新技术,新方法,新的服务和创新的理念中取得进步,成为新时代创新型的档案管理人才。
第二,树立信息服务的概念。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建立信息服务的概念,使信息系统广泛得到应用,形成有深度的、大量高品质的电子文献信息资源,让更多的用户群体使用信息系统,来进行更广泛的信息服务,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建立信息服务的概念。
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服务,就要专注于主动服务。档案部门对信息来源,信息共享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要多想办法,找不同的渠道去收集信息,还要对系统用户进行调查和了解,在得知他们的需求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不同层次的服务,形成电子文档信息,便于资源的开发,加工,改造,并制作成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计划。公共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要对文件和档案管理业务进行充分的功能性考虑。目前在用户使用信息的时候,更多的只是想找到文件本身,希望快速、准确的获得信息。在全面调查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创建专题收集,筛选,加工信息,依靠先进的技术,使用光盘进行存储,使用多媒体进行宣传,这样就可以为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信息产品的信息服务,也可以为用户远程通信的使用要求,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信息服务。
第三,创新服务的核心。
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服务的核心是创新服务的内容。这就需要在档案服务的领域上、对象上、模式上、态度上、环境上、时间上都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去不断创新。电子文件成为档案室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形式信息资源,增加了档案室的档案存储性能和文件管理功能,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正从实体文件管理逐步转化到传输文件的信息资源管理,这就需要在档案管理中管理者积极增加应用网络化、数字化的对象技术,增多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档案工作要紧跟时代和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用户进行档案管理服务,新时代对档案管理要实现突破性发展的要求必须要紧抓创新服务的核心,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增加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增强员工的业务能力。
二、在档案服务效率上创新
第一,建立企业档案网页,开展网上服务。新的档案管理需要适应新时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很多企业都开通自己的网站进行宣传后,作为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在企业网站中建立自己的网页,以适应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为企业服务的需求。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在企业内广泛收集信息,尽快完成企业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在网页上要进行实时的管理,并设立电子文档存储区域,网页的建立,可以使档案管理转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通过数据库建设服务,实现新时期企业档案自动化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企业档案部门要利用新时代的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大量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档案数据管理中心,使企业的档案数据、信息数据可以集中进行管理,尤其是一些具有保密性质的文件,档案室可以采用光盘、硬盘等形式进行保存,档案管理部门在网页上也可以提供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档的查询、使用服务,可以实现电子文档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文件的使用效率。
第三,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单一的电子文档的管理与收集,是信息网络时代档案收集不可忽视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文件管理与收集,电子文档的收集可以采用文件下载和上传的形式,更快捷方便,正因为如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在网页上创建的窗口里自动上传电子文档,形成了档案管理的快速收集和归档。
第四,开展在线服务。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档案查阅与展览、拷贝等必然要使用新的服务形式。传统的档案文件和档案部门的纸质档案,特别是原始档案,想进行查阅与展览、拷贝是很不方便的,但是电子信息的存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人们更加注重通过信息系统以及网络的信息来及时、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这就要求信息网络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要在服务上开展创新,进行网络的在线服务,方便用户信息查找的途径。
第五,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档案法律意识水平逐年增加,在这个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经历了重组、合并和转移,工人需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希望能够更方便地了解政策信息,这些都需要企业的档案部门进行完善。
三、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资源共享的创新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文档的广泛使用,都对新时期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更加需要档案管理部门提供各种信息,档案部门也需要快速、广泛的收集信息,这些都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行网络化管理,使档案资源实现最大限度地共享。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检索方法,逐步过渡到使用标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档案的分类和编目工作中,发展收集数据库的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第一,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
信息网络化使档案信息的收集更加快速。新时代的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设置自动上传电子文档窗口,在网页上创建档案室,可以将新的档案信息存档到服务器里。这就需要一个新的信息化管理的系统,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工作原理大致差不多,都是企业相关人员通过网站发送自己单位的非机密性文件的文本到企业的档案室的网页上,企业的档案室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分类归档。这样就可以省去发送档案人员的时间,再需要档案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以及电子邮件和其他服务的方式,实现与档案室的网上信息交流,使服务更快捷。档案室对档案的归档也可以采用光盘、硬盘、电子文档、纸质文档等多种形式,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保存价值。
第二,档案信息开发创新发展。
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档案管理服务,是对企业管理的有效补充,档案管理可以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成本核算等多方面提供需要的信息,因此,做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企业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更多的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进行的深层次的知识管理和发展,增加文件信息,促进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和决策者实现知识共享、知识交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促进知识的重要性。
四、结语
关键词:档案;网络化;自动化;系统管理
Abstract: The current society already entered network, automation level, and fil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ork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through the computer network as electronic files that provide services to users.
Key words: archives; network; auto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142-02
一、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一)、什么是“电子文件”
所谓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
(二)、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是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式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二是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三是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自身价值和可读性,其鉴定的方法、内容、标准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理论分析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性,其保管方法、要求以及检索和对外利用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三)、电子文件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一是对档案本质属性的影响。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电子文件能否作为档案等等,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
二是对档案来源原则的影响。要确定档案的来源,不可仅局限于寻找一个恰切的定义,或仅要求完整地保护全宗与文件系列,按照原始顺序进行整理等,而必须正确说明档案的原始联系,了解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文件组合的变化,应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丰富和发展来源原则。
三是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对象,电子文件出现以后,档案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其理论研究的对象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一些定论、模式将被重新审视。
(四)、档案界所应采取的对策
一是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
二是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三是使档案管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以前的档案管理是呈直线状态的,随着人们对利用服务工作的重视,使利用工作和其它基础工作构成一个平面。这种平面结构只反映纸质档案的情况,随着电子文件的介入,档案种类在增加,其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也都具有各自的个性。因此,在原有平面结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档案信息载体内容,就构成三维空间,形成了立体化的管理结构。
四是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我国档案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好知识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肯定,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二、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系统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研究探讨对系统的协调组织、加强管理和科学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是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三是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四是开展在线服务。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馆(室)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二)、拓展服务领域
一是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二是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三是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四是注重“反馈”,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
(三)、推进自动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四)、自动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成化要求,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
(五)、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面向应用,建立“活库”;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
(五)、慎重选定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档案部门对先进技术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的需求又往往跟不上,宏观监测需要的信息量和使用频率同微观经济需求有很大差别,因此不断发生买了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建了网络而传输量很少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充分考虑先进技术的发展,再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决策。
(六)、实事求是地改进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技术规范、标准,硬软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也要下决心解决方便使用的问题。
(七)、充分发挥系统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档案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档案部门投资最大的项目,在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方面,较好的做法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实行中央拨款、地方拨款、单位自筹和争取外援相结合,资金使用上做到按项目管理,进行项目论证并跟踪考核。
(八)、重视人才管理
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关键是人才。加强培养教育,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骨干力量是计算机技术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在管理上,还需要研究如何增强计算机机构和人员的活力,例如:引入竞争机制,对某些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在保证完成档案建设的前提下,开展对社会有偿服务等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
一、国内外社会网络服务概述
维基百科对SNS定义如下:用户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活动,利用软件在网络平台上建筑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
按照功能,可将SNS网站分为如下五大类:①校园类:Facebook、人人网是校园SNS网站的典型代表。它以校园用户为主要群体,校园用户关注范围较为广泛,所以校园类SNS网站涉及信息也较为广泛。②商务类:商务类SNS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商务交往,典型代表是LinkedIn、若邻网和天际网。如LinkedIn就是面向全球各行各业商业人士,在其平台上可以招聘信息,投递个人简历等。③平台类:平台类SNS网站往往是拥有大量用户的社区,腾讯就是典型的平台类。腾讯以即时通讯为平台,在门户及游戏方面有不俗表现。④休闲娱乐类:开心网、51网、海内网是其中翘楚。它是以为用户提供休闲娱乐为中心的,目前此类网站还处在上升发展阶段。⑤地方类:明显地域化特征,用户也是集中在某一地域的群体。⑥垂直类: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垂直社区,如驴友录、蜂巢网,Myspace的转型方向就是垂直音乐类SNS网站。该类网站服务于某个特定圈子的用户,如拥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对某类事物感兴趣的群体等。
SNS媒体特征非常鲜明:①群组化。它通过探讨及分享共同话题等方式将人与人形成一个个私人圈;②个性化。圈子中用户的参与性增强,更注重个性化;③关系网络化。SNS系统中的关系数据是其核心所在,通过对这些巨量数据进行整理和挖掘,可能搭建一个描述人们之间复杂关系的庞大无比的无向图。④便捷化。圈子之间共同成员使得沟通、互动变得更便捷。
二、我国社会网络服务发展的瓶颈
(一)对目标市场的挖掘与国外差距明显
①网站渗透率低:该数据是指服务提供商对网民的渗透程度,即全体网民中有多少比率的网民了解、访问或者使用该类型网站。
②SNS网站用户黏度不够高。基于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文化的差异,相比于国外用户,我国网络用户买东西喜欢货比三家,对某类商品不会有太强的忠诚度,更偏重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③PC端浏览时长逐步下降,App端则开始上升。据艾瑞咨询社区交友核心数据显示:在增长趋势上,2013年2月与2012年8月相比,月度浏览时长PC端下降39.7%,App端上升44.3%。2013年Q1,SNS服务季度浏览时长占社区交友服务浏览时长为45.2%,虽然优势继续保持,但下降明显。社区服务占比逐渐上升,独立SNS与微博占比略有下降。
(二)盈利模式过度依赖于广告收入。广告盈利和服务收费是我国SNS网站最主要的两大盈利模式,也是其核心盈利模式。植入式广告逐渐成为SNS网站的主要广告形式之一。SNS网站将这种广告模式和娱乐游戏类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但植入广告若大量使用,则会适得其反。
(三)网站应用同质化问题严重。登陆国内七家主要SNS网站,可以发现其网站应用基本大同小异,例如日志、上传照片、更换心情、邀请游戏等,其同质化最严重的当属休闲娱乐类的应用。因为我国SNS的商业模式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而且大多数网站同质化现象严重,故投资回报的前景难以预测,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持币观望。
三、我国社会网络服务发展的营销策略创新
(一)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用户黏度。目前用户对社交类网站的应用主要是上传照片、更新状态、日志/评论,这两类应用主要是用来沟通、交流、互动,认识更多的朋友,维系当前的熟人关系,而对微博的使用主要是关注和参与新闻热点话题、关注感兴趣的人及与其发起互动交流,微博社交媒体的属性凸显。
内容对于社交网站而言仍然是最有价值的资产,谷歌(微博)要把最好的内容呈现给客户,Facebook要让用户产生更多的分享行为。内容营销对于SNS网站品牌而言,依然是提高网站渗透率和用户黏度的有力武器。
(二)挖掘目标市场需求及数据,开辟多渠道盈利模式。Facebook作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用户最多的社交网络。其盈利模式目前有三种:①广告费用,这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②第三方应用分成,即来自于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付费应用的收入分成。③游戏分成。游戏虽也可算作第三方应用,但它是很特殊的第三方应用,是目前用户消费最大的应用类型。Facebook未来将要开辟的盈利模式有:①企业商城。网络用户直接在生态圈内购买商品,Facebook则可以赚取佣金、管理费等。②精准广告匹配。这是现有广告的升级版。③调查问卷服务。Facebook网站利用自身拥有的庞大用户群体,为企业提供在线投放调查问卷的服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另一方面,能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的脉络,抢占先机。
一、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工作特点
目前,图书馆正在由传统图书馆向网络数字化图书馆进行转变,图书馆工作者需要正确对待传统图书馆工作中的不足,接受数字化图书馆的新颖之处。在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工作特点如下:
(一)读者服务内容信息化
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遍应用环境中,文献资料的载体形式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纸质书籍转变到了电子存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环境的形成,让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得到快速丰富。在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数字化程度加深,社会资源也逐渐融入图书馆中。除了利用图书馆内的纸质图书,还可以根据文献内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图书、期刊以及网络数据库资源。
(二)读者服务手段现代化
在过去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利用卡片式的目录或者文章的文摘作为图书检索的工具,通过手工检索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现代信息技术让读者服务工作得到简化。图书馆所利用的数据库以及电子期刊与读物,让读者服务工作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与图书馆管理系统,给读者提供信息检索服务,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检索时间,也方便了图书管理工作。
(三)读者服务形式多样化
在网络环境形成的新时期,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是以读者与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的应用,使传统的手工服务方式被摆脱,服务手段不断多样化。在传统的图书馆中,图书的借还与阅览都不太方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让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更加现代化,不仅能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信息加工服务。通过新书通报在网络平台上的以及网络摘要的制作等,开展在线咨询与专题检索服务,让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二、网络环境下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观念,培养服务意识
目前,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多对读者创新服务没有足够的认识,读者创新服务也没有成为其工作的重点。在网络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使得网上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成为可能,进行读者服务需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以读者为中心,追求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应当树立“以读者为核心”的理念,建立“以读者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对读者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对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及时了解读者的意见,对读者的意见进行分析和反馈,建立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读者的信息文件,为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参考,认真研究,提供个性化服务。结合信息文件进行数字图书馆构建,虚拟的网上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探索新的功能和新的信息服务。
按照传统的服务,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基本上是读者自己来解决他们关注的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基本上只是为读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现在,读者层次结构日趋复杂,单纯的馆藏书显然不能满足这些读者的需求。由于信息资源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的快速增长,每一位读者已经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单独从书海中获取信息,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以充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提供新的服务,根据每个读者的需求,提供非常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给每一位读者带来便利,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给他们什么,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要体现。为了满足不同的读者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要求,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大市场中,扩大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据库是一个在线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书目数据,包括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数据库和地方教学科研数字图书馆资源数据库。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大力发展在线图书馆,其中包括信息的存储、处理、通信和交互于一体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源、数据库和其他类型的信息知识的有机结合。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多种媒体内容,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服务机制,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种新形式。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基本业务的保持和发展;复合图书馆最大的特点是采用集成化的概念,将传统的书目数据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用户界面进行有机整合。复合图书馆的综合检索平台,集成了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所有功能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四)提高馆员素质,引进更多专业性人才
我国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素质偏低,很多都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图书馆管理课程的学习。在过去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一直都以书籍管理者的角色存在,负责图书的借还工作。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者更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与传播者,也是读者信息使用行为的分析者与利用者。因此,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引进专门的人才充实到图书馆管理的工作当中,这类人才一般都拥有专门的图书馆管理知识,拥有较高的学历,具备创新意识。
关键词:服务外包 创新 运营模式
前言
尽管铁通与移动融合之声经年累月不绝于耳,固网网络的运营之道仍然与移动网络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就网络外包来说,全球主要的电信运营商,早已将他们的2G、3G基础网络管理交给了设备供应商。作为端到端的电信产品解决方案提供者,设备供应商拥有从固网到移动、从业务软件到终端等所有产品及技术,这意味着设备供应商对运营商在网络中运用的各类技术都非常熟悉,能够进行有效的一站式管理。同时,设备供应商还能充分利用内部技术,在提供网络分包方案的同时,结合设备供应商的产品技术优势,为运营商提供网络TCO的优化方案,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但在移动运营业务之外,这样的公司还是寥寥可数。而与此同时,随着下一代光纤接入网的普及,固网业界已悄然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外包并由此延伸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一、网络运营现状
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信市场上,运营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首先是来自市场的:终端用户需求越来越丰富、变化也越来越快,运营商需要聚焦细分终端用户市场以发展新用户群及提高渗透率。同时需不断推进新产品及业务的开发和上市,以扩大ARPU(用户月均话费)来源并实现收入增长。由此带来的是竞争白热化、价格战加剧、ARPU不断降低、客户流失率不断上升。运营商需要进一步加强客户关怀、品牌提升、业务创新等聚焦于终端客户的销售及营销活动,想方设法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以实现客户保持(customer retention)及收入增长。
为满足用户持续增长的需求,网络需要不断优化和扩容。相伴而来的是网络的运营成本增长越来越快,而且在网络相关的TCO(总拥有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加剧运营商的成本及现金流动压力,运营商有迫切的降低网络OPEX(运营成本)及TCO的需求。
网络融合不断推进,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以管理。保持及不断提升网络质量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运营商对网络管理最基本的诉求。同时运营商也希望能够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效率,来更有效地管理网络。
最后是产品及技术的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快速的技术革新及演进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和增长点,成为运营商日益依赖的市场竞争利器。与此同时,也会给运营商带来了技术能力的巨大挑战,如何快速获取对新技术的掌握是运营商日益头痛的问题。
二、网络外包服务兴起及解决方案
今天,无论在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运维业务是可以创造价值的。面对这些挑战,越来越多的主流运营商都倾向于选择网络外包策略来应对。比如:全球一些知名的跨国运营商,都在选择可信赖的网络外包伙伴,来共同应对这些日新月异的市场及网络变化。
网络外包是指运营商将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外包给有能力的相关设备供应商或有关公司,而自身聚焦于核心业务的运营模式。
伴随着网络外包,运营商原有的维护人员、资产和服务合同也可以随着项目一起转给新的服务提供商。
(一)网络外包服务解决方案(Outsourcing)
网络外包服务解决方案(Outsourcing)包括交接(Transition)阶段和转换运行(Operation&Transformation)两个阶段。
Transition阶段主要目的是将运维责任、相关人员、资产和第三方合同等从运营商转移到外包机构,通过管理,将由于责任主体变更而带来的对网络和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
Operation&Transformation阶段主要是外包机构按照预先设定的服务范围责任分工以及所承诺的服务标准来对运营商的网络实施维护和管理,包括NOC(网络运营中心)运维、现场维护、备件管理以及网络性能管理,还可以成功地对由多厂家构建的网络进行管理。
外包方案的服务内容和模块可以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区域、不同运营商的特殊要求。随着外包服务项目的推进,还将不断地寻求业务改良的机会点进行业务改良,通过对流程、IT工具、组织和人员的改良、交付模式的变更等不断提高效率和网络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设计端到端的外包业务流程,以更有效地支撑外包业务的快速发展,作为外包机构,必须有一支专业队伍专注在管理服务领域,这些员工技能覆盖了从固网到无线、从核心网到接入网、从底层传输到业务软件应用等几乎所有的主流电信网络技术及主流厂商设备,有力地保证外包服务机构管理服务项目交付的成功。
此外,外包机构有必要从运营商接收运维人员来快速构建管理服务项目交付能力,从而有效地规避网络移交的风险。在人员接收领域,外包服务机构在组织及流程优化、人员技能培训、职业发展、企业文化融合、运维效率提升等多个关键领域积累经验,创建并推广最佳实践。
网络融合技术(FMC、TT/IC 、ALL?―IP)是今后运营商网络演进的方向和业务发展的基础。由此外包服务商要更理解和识别网络融合对网络运维的影响,(如:运维模式、维护流程、维护工具、技能需求等)从而能迅速地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建立相匹配的能力以适应这些网络运维的变化,为运营商的网络平滑演进保驾护航。
(二)面向端到端用户体验的网络外包方案演进:
外包服务商未来的网络外包方案的演进,将与运营商运营理念的发展同步。从网络问题驱动转而为终端用户使用质量驱动;从保证网络性能转而为保证业务性能,提升终端用户体验,为运营商创造更大的价值。
首先,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越详细越好。接收一个网络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转移网络。其它服务提供商已经运维了一段时间,有很多历史问题和运维问题,而不单是技术问题;如果不清楚运维和网络的历史,是很难做好的。其次是经验积累,经过经验积累,作出详细计划,厘清合同责任矩阵,考虑清楚各个问题所在,准备好具体的Checklist(责任问题清单)。
与客户间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凡是Transition(过渡)阶段做得好的项目,都是与客户密切合作达成的。
三、网络外包服务发展
在探寻国内外大部分移动运营商引入外包服务的动机时,我们发现在现有的技术成熟度下,运营商们相信由自己来进行网络管理,无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相反,引入外包服务,使运营商得以将资源和精力聚焦于市场拓展和创新服务,但经营光纤到X(FTTX)网络的运营商对他们的运作是否也持相同的观点呢?我们看到固网的外包业务在不断增长,但这些新增业务量通常来源于新兴市场或继承网络。
绝大多数宽带运营商与对手的竞争聚焦于价格、上网速度和服务质量等基础领域。而FTTX技术的成熟度,还不能让运营商可以将其完全外包。
利益是可以刺激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现在,FTTX技术正驱使一种全新的外包模式的出现。在一些大的运营公司仍然坚持掌控他们自有网络的同时,一些未来的市场竞争者决定不将网络运营作为其核心业务。他们投资光纤网络的目的是向社会公众或其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其聚焦点是网络服务的社会功能和经济价值。而主动地去进行网络运营,是这些机构不擅长也不感兴趣的。
市场的空白很快就会被填补,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向上述网络基础设施拥有者提供服务了。一些网络经营者利用其特许经营模式,在本地和区域公用事业光纤到户网络上(FTTH)向消费着提供Altibox三通服务(语音、电视及户联网接入,也称“三网合一”工程将提供的服务)。
北欧的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向公众和行业组织提供批量的信息服务,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外包其网络。一些小规模的服务提供商将他们的网络外包给规模较大的友商来管理,由此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瑞典的一些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这一宽广的渠道,在更大范围提供跨网络的内容服务,而不用自行投资建设和拥有这些网络。
这样的趋势仍会坚持演进。而想在这一服务批发市场上生存并得以发展,网络规模将不断扩容,而要实现网络资源的集约化,需要网络拥有者之间更深远的合作和整合。
目前,欧洲及其它多个地区的投资商在FTTX技术方面投入巨资,期望通过批量服务取得丰厚的回报。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服务提供商,将不得不出售或外包他们的网络。但即使是资金充足的企业,也不能无视网络外包带来得好处。
新进投资者已建设好他们自有的网络,而新运营商已经接手进行管理。理论上说,成熟的运营商也拥有同样的机会,因为大部分网络提供“开放式接入”。也就是说,向任何想要使用基础网络的第三方提供相同的条件。但大部分成熟运营商都因为技术或文化上的原因尚未进行这项工作。我们要考虑到,传统运营商习惯于使用单一网络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进行网络运行,他们必须保护其投资,因为这些网络都是响应国家的主要电信公司的基础网络。
正因为如此,必将促使一些灵活的网络专业运营商的崛起,他们能够在区域范围内管理多个且很复杂的网络。一些传统运营商试图通过与这些新兴的公司合作,来进入这一市场。
健全残疾人管理服务网络上下工夫。全市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残联,社区(村)均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辐射城乡的残疾人服务管理网络,并通过公开选拔等形式,为全市36个乡镇(街道)、309社区(村)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利用服务网络,在全市残联系统组织开展了“六走进、六破解”活动,即:走进基层,破解基层残联组织工作中的难题;走进社区,破解社区残疾人康复难的问题;走进家庭,破解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的问题;走进学校,解决贫困残疾学生“就学难”的问题;’走进企业,破解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走进农村,破解农村残疾人增收难的问题。组建了12个爱心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站,实行领导干部轮流接访制,来信来访做到了件件有答复、有落实。开展了社区助残呼叫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便可得到医疗急救、紧急情况求救、服务求助、培训、就业、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创新托养服务方式上求突破。积极推进“阳光家园”建设,以解除精神、智力和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精神压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他们开展了手工编织、布艺、绢花、剪纸、刺绣、沙盘画等工疗服务和粉笔制作、捆扎拖布、果园拔草、翻地等农疗服务,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融入社会。率先在全区开展了“阳光家园”建设工作,为残疾人开展日间照料、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就业、工疗庇护、心理咨询、文化体育、志愿者服务等“八位一体”的服务。目前,已建成市级托养中心1个,“阳光家园”14个。
创新康复服务方式上出新招。积极推进“六个有”星级康复室、标准化康复室创建工作,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已创建星级康复室5个,标准化康复室12个。对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了全面调查,为残疾人开展个性化服务。开展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试点,在平罗县开展了辅助器具适配全覆盖试点。组织实施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白内障复明手术、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送药、住院治疗等康复项目,使一批残疾人得到了康复。
创新助学服务方式上抓覆盖。加强协调,将残疾儿童少年纳入教育体系,坚持特殊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使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采取安排国家助学项目与发动爱心单位助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残疾中小学生每年给予300元~800元的资助,残疾大学生每年给予2000元~4000元的资助,实现了残疾学生救助全覆盖。
创新就业扶贫方式上开渠道。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培育示范户、税费减免等途径多层次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建立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对130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适应市场和就业创业的能力。设立了残疾人创业致富基金,对有创业意愿、有偿还能力、有抵押的个体创业人员给予扶助支持。扶持创建市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5个,种植、养殖创业扶贫基地3个,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投母还羔”等项目,帮助农村残疾人增收。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信息需求;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198-0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信息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为了争取网络时代中的一席之地,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馆员素质,使其资源得到最大效益地利用。这就促使图书馆要重新构建它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效果、高水平的信息服务来吸引和留住新老用户,从而使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一)信息需求的多样性
传统的图书馆馆藏以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为载体,用户的需求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文献类型中。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的信息需求已由原来的稳定性、集中性、有限性,逐步向随机性、分散性、多元性方向发展,由过去单一纸质文献需求转向多种文献的需求。这种急剧膨胀的信息需求,使图书馆面临的用户信息需求成倍增长,信息需求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越来越多地转向各种新型的电子文献。
(二)信息需求的时效性、及时性
信息需求快速高效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产物,也是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客观要求。网络时代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在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知识老化节奏加快,使得用户信息需求的频率加快,通过印刷型文献获取的信息已很难再保证其新颖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逐步在实现共享,信息传播的速度快,用户随着知识传播频率加快而必须加快获取信息、吸收知识的速度。用户充分占有信息、利用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有了现实的技术手段与平台。所有这些都进一步激发了用户对图书馆高效化信息服务和方便快捷传递方式的渴望,甚至于许多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到图书馆查阅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了,而要求图书馆能够全天候地超越时空距离,更加快速便捷地提供信息服务[1]。
(三)信息需求的数字化、网络化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用户愈来愈多地依赖网络信息资源来满足信息需求,各种电子出版物、专业数据库和网络信息正在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刊目录、文献索引,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向了专题资料、科学数据、综合分析等经过深加工的信息。对信息载体的需求也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印刷型书刊文献资料,而是更加青睐五花八门的各种电子出版物、声像资料和网络信息[1]。
二、服务方式创新
(一)多样化服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版物的载体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图书馆馆藏是以印刷型文献载体为主,此外还包括缩微载体、磁载体和激光载体。但近二三十年来,电子和数字出版物的优势日益凸显,他们的载体体积小,信息含量大,检索功能强,而且借助于网络技术,发行速度快且易于共享。面对新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文献载体形态和内容形式的不断变化,用户对以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印刷型载体的信息为主的需求,逐步转向以录像带、光盘、数据库等多媒体电子文献以及大量的网上信息为主的需求[2]。
(二)多元化服务
由于用户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服务方式没有摆脱馆藏文献的物理查检与传递,咨询服务也是收效甚微。而现在的信息服务方式正向多元化、合作化、优质化等方向发展。同时结合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形成一个新旧兼容、多元并存、相互支撑的新格局,逐渐地将传统服务向现代数字化服务延伸,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以方便使用与充分享用。除此之外,传统的用户服务活动是在图书馆内开展的,其服务活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用户全天候的信息需求。而网络向我们提供了24小时的方便服务,它将空间由实体扩大到虚拟,由区域扩大到全球。突破了这些限制,使得服务人员提供服务时更加主动[3]。
(三)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模式是针对用户所提出的个性化要求进行分析、总结,主动向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知识信息,给用户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完善个性化设计,对具体用户所需求的系统界面、资源集合、检索工具与技术、检索结果等进行定制和推送服务,建立起适合于重点用户的数据库,形成自己的特色资源,实现完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四)“一站式” 服务
“一站式” 服务模式集“藏、阅、查、咨、借”于一体,打破了以载体和用户为对象进行分室的传统管理模式,用户的借阅权限不再按身份划分,只凭借该馆的用户身份,则可平等享用这些开放空间内所有类型的文献资源。大流通、大开放的“超市式”模式,节约了用户时间,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个性化阅读空间,提供了平等、自由获取信息资源的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争取每一个用户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4]。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策略
(一)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现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图书馆产生强烈的冲击。面对新挑战,图书馆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信息中心意识和育人服务意识。图书馆所有工作和服务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法,从细微之处做起,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使用户能够熟练掌握所需信息的检索方法,掌握获取专业信息的手段,能够鉴别信息真伪,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充分认识图书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交流中心和研究中心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浓厚的学术氛围[5]。
(二)加强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和用户信息库建设
实现图书馆管理自动化是网络环境下开展用户服务工作的技术保证和硬件支撑,是计算机网络化建设的基础。自动化建设必须走标准化道路,与国际接轨,使用户服务工作建立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图书馆馆内各部门、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注意做好用户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部门之间共享的用户信息库。把这些在平时工作中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及时地进行分析归类,以便于采编部门在采购各类文献资源时参考,也便于用户辅导部门在对读者进行教育时参考[5]。
(三)建设特色网络信息产品,重视网络环境建设
充分利用图书馆专业人员在信息收集、整理、查询、分析方面的丰富技术和经验,对网上无序的、急剧增长的、采用不同方式存贮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采集,尽可能将网络资源、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自建特色数据库、购置的网络数据库等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用户信息需求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智能的信息产品。针对信息资源和用户数量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服务器的改造,注重电子阅览室的设备完善建设,建立局域网防卫系统,消除网络安全隐患,为用户上机和上网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不仅要掌握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检索技术等自动化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远程登录检索其他图书馆目录,用网络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络咨询服务;同时,还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图书馆员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更新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技能,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系统管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适应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需要[6]。
总之,图书馆要在网络信息时代彻底转变服务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加强与用户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时刻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和评价我们的服务,认同和尊重用户的个性差异,培养与用户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倘若我们都能以这种服务理念来指导日常工作,未来的图书馆才会在经济浪潮巨大的冲击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艳明.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 图书馆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J].晋图学刊,2007,(4):25-28.
[2] 储荷婷,张茵.图书馆信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董沛文.用户需求信息服务模式的演变及其特点规律[J].现代情报,2008,(1):69-70.
[4] 高军.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浅谈[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9):96-98.
二、在农村普遍可以听到这样的反映,农民“想致富,没门路”。可以肯定,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心情是迫切的,只是摸不到致富道道,找不准发财门路。他们最大的困难是“三缺”问题,一是缺技术,二是缺信息,三是缺服务。从国家部委办到省地市已基本形成一个由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网。据悉,最近农业部将建立农产品信息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准确的市场信息,并拟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建立种植业信息网,以增强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怎样把“三农”急需的技术、信息和服务尽快送到千家万户农民手中,引导服务农民发展效益农业,抓市场活流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县乡两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省一些地区,采用各种形式,大胆创新,在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推广、咨询、服务上做出有益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如“衙州市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利用市、县、乡三级计算机网络,连接“全国农产品信息网”,建立衙州市农村经济信息网,连成冬市、县、乡、村、户的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信德服务网络,使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难题,指及时有效地得到信息网络的帮助指导,得仁解决兰溪市农业局从科技服务、信息引导入手,戈立“兰溪市大地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这一载体,帮助农民打响农产品品牌,协助农民钊售农产品,同时做好农资、信息等各项服务。各地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又‘技术、信息、服务的需求,调动农民发展效扎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三、从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县委县府就发展我县国民经济提出的“一体二翼三支枉”总体发展战略,加快我县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势在必行。
(一)领导重视,政府牵头,各涉农部门通力寸作,县级成立“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中,:”,乡镇设立分中心,村设信息服务站和信表联系户,同时,县乡(镇)两级要做到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