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6 16:19: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西艺术审美差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

第1篇

关键词:雕塑;差异;中西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079-03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塑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立的乐章。雕塑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雕塑是有三维空间的由人类创造的存在于实际空间的立体形象。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中国的四大石窟、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雕塑永远表现动态,甚至完全静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的状态。人们可以从这一瞬间的造型中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体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后面的体温和感情。雕塑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颗常青树。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题材差异

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明,使人与自然及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因而中国早期雕塑题材以动物为主,《四羊方尊》、《莲鹤方壶》等就是其中的杰作。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宗教佛像也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对象之一,最有名的当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和敦煌石窟这四大雕塑群,此外还有大量的寺庙造像。同时在中国厚葬习俗的影响下,君主及达官贵族大势修造陵墓及陪葬品,使得陵墓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上的又一珍宝,最具代表性的就属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对比之下,西方的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教性的商业社会,城市化的生产培养了西方人的外向性和冒险性的性格,再加上海上,陆路交通发达,同东方交流广泛,这一切都有利于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神话传说是两方雕塑题材之一,如希腊人认为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神的力量显现的结果,人和神是同源的,神就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是他们长生不老、神通广大而已。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牛了关于缪斯、阿波罗为主神及其统率下的缪斯的神话。

对人体美的表现也是两方雕塑家们的又一题材。体育竞技和大型的敬神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竞技大多以身体的方式进行,这也许是为了在竞技比赛的同时显露强悍,优美的体型。这种社会风尚的流行无疑给雕塑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和创作的环境,给比赛胜利者雕像也成为雕塑家的一项任务。如米隆的《掷铁饼者》。

二、精神追求上的差异

在中国人看来,主体与客体相通、感性与理性共融,视“天人合一”为宇宙观核心,相信天人感应、天人相类。这种思想的必然结果即自然的入化和人的自然化,确信人们心中所要抒发的东西,都能在宇宙世界找到相应的事物,并以其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汉代霍去病的陵墓,墓前有十多件石雕,如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伏虎、野猪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踏匈奴》。为了表现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作者别出心裁的雕造出一匹气势轩昂、庄重雄强的战马,马的神情果断沉着,仿佛在时时刻刻警惕着,防止被踢翻在地的匈奴败将挣脱而逃,体现出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坚定意志。虽然没有直接雕造霍去病的形象,但是通过《马踏匈奴》整个作品不难体现他的品格与精神,使人联想到英勇无敌的青年将军,似乎听到击败匈奴的胜利呼声。其它石雕也分别体现出将士们不顾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乘六匹战马的雕刻形象,艺术家概括地塑造了六骏的立、行、奔、驰的健美姿态,并显示六匹骏马那英勇而温顺、刚毅又善良的性格。造型饱满剽悍,神韵充沛飞扬,层次转折有力,在外光映射下富于变化,具有节奏感。雕刻的是马反映的是人,象征唐太宗李世民的品格,歌颂了李世民的伟业丰功。

除了表现人的精神品格和功绩外,也成为体现当时统治阶级权力的载体。例如清代十三陵,墓前的石象背加鞍鞯,上托宝瓶,头施笼佩,四足平衡,完全依照皇帝的仪仗,其寓意为“太平有象”――动物失去了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活力,成为皇权的象征。

以上以物喻人,“天人合一”的例子在中国雕塑艺术中举不胜举。而西方则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的意志。西方雕塑的表现题材基本上是以人体为主,就算是神话人物也是以人为衣钵,体现人体的美。每个时代的雕塑家几乎都共同关注人体与精神的统一。如古希腊雕像就是通过人物整体,在单纯与静穆中显示出一种理想的美。黑格尔说过,“希腊民族性格的特点在于他们对直接呈现的而又受到精神渗透的人身的个性具有高度发达的敏感,对于自由的美的形式也是如此,这就使得他们必然要把直接呈现的人,即人所特有的受到精神渗透的躯体,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雕塑,并且把人的形象看作高于一切其他。形象的最自由的最美的形象来欣赏。”①(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页。)

三、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雕塑是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雕塑品的实际体量与绘画的虚拟体量从视觉感受上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虚拟体量要达到雕塑的实际体量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也就是雕塑魅力所在,它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是其它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

作为精神的实际存在,西方人体雕塑在“理念”世界的支配下具有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它不是凭借自然景物的烘托,而是凭借光线与阴影的变幻以展现形体的空间实在性,因此西方人体雕塑是严格意义上的空间艺术,在20世纪以前,希腊雕塑的物理性的立体空间概念,成为西方雕塑家共同参照的范式。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那些石窟造像多是通过背景热烈激昂的雕绘故事的陪衬和烘托,而显得更加宁静和睿智,从而弥补了独立的圆雕在表现空间容量方面的局限性,构成了一个空间形式包含时间节奏和动感的艺术世界。唐代的帝王陵墓所确立的“以山为陵”的体制,使陵墓、陵前雕刻与自然起伏的山势巧妙结合,令观者“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西方那种瞬间直观把握的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

除了空间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中国雕塑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手法与西方雕塑的写实性表现手法也形成反差。由于中国雕塑很晚才与实用美术真正分离,在漫长的岁月中,雕塑大多只是实用美术的一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形成了中国雕塑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特征。不讲究描摹写实,在塑形上注重写意传神,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神似胜于形似”,这种中国式的美学观念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即使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写实性,也只是比较细微而已,在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正因为中国艺术以表现、抒情、写意见长,追求艺术意境,中国古代雕塑也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意境特色。“所以汉代那些女陶俑会有着细柔的腰肢,有着如盛开的喇叭花一样美丽形状的裙裾和翩翩起舞般的拂袖姿态;所以敦煌北朝的彩塑佛像会有着不可言说的微笑,并且在这微妙的笑容中透露着内心的智慧和远离尘世的洒脱风采;所以敦煌唐代的彩塑菩萨会有着如血脉在流淌搏动的肌肤和薄如蝉翼的透体天衣;宋代晋祠的彩塑侍女会有着美人鱼一般的身段。”而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必须使用我们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才能够真正感觉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而在西方,就雕塑而言,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写实性雕塑。这种写实性雕塑风格的产生是由于“模仿说”的明确提出。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艺术必须“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而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强调对外事物的模仿和反映是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艺术传统。“模仿说”如同一面镜子,反映视觉的真实。如《米洛的阿芙洛狄特》与《大卫》都是对人体的真实再现。并且,围绕着人体塑造,古希腊令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法则,如1:7和1:8的人体比例。文艺复兴时期又创立了透视学和解剖学两大成就,有些雕刻家如多纳太罗、米开朗基罗等还亲自动手做人体解剖实验。这些都是为了能更好、更准确的模仿自然,更完美的刻画雕塑形象而服务的。

四、造型手法的差异

中西雕塑艺术家都重视线条的表现力,重视以线条造型为共同的媒介,而西方的用线仅服务于造型。黑格尔认为速写或草稿卓越的表现了画家的天分及其特点,安格尔认为线和形愈简练愈美和有魅力。可见线条对画家的造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雕塑特别是圆雕来说,线的因素更是不见其痕迹,雕塑家刻意追求的是团块和体积、重视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素描中的线条只是充当表现这种效果所界定的轮廓线。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雕塑家“运刀如运笔”,通过富有弹性而又丰富多变的线条,或表现飞奔的情态,如汉代的“四灵”瓦当、龙门莲花洞中的飞天等;或表现不同质感;或表现不同体型;或表现不同个性……。总之这种“净化了的线条”既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风格,又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行云流水,骨力追风,刚柔相济,状物抒情,充分展示了中国雕塑中线条的灵活性和自由美。

另外,中国古代雕塑还喜好在雕塑上绘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问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但那种净素妍雅。强调光影感的大理石刻雕塑则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西方雕塑家大多尽力排除从色彩的优越性中择取绘画的辅助方法。法国雕塑家法尔孔奈说过:“如果雕刻能保留在自己确定的范围之内,它就不会丧失自己任何一项优点;但是,如果它要使用绘画的全部手段,它就会受到失败的威胁。这两种艺术各有各的表现手段,色彩不是雕刻的手段。”

五、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第2篇

    “艺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英文“art”又来源于拉丁语的“ars”。技巧、技术、非天然的、人造的就是制作出来的艺术。《2l世纪大英汉词典》对“art”一词做如下解释:(1)(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工,人为,人的创造力;(2)(工匠的)技术,技能,技艺,技巧;(3)(需要技术、工艺的)行业,职业,手工艺;(4)艺术,文艺(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5)美术(尤指绘画、绘图、版画、雕塑等);(6)L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画,油画,水彩画;雕像,塑像,铸像等;(7)(一门)人文科学;(8)(特殊)本领,方法,诀窍,手腕,手段;(9)广占语]学问,知识。可见,艺术是个涵盖面很广的词语。艺术中的文化因素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历史、地域、政治、道德、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带有民族的差异性。例如在艺术上,中国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中国人追求“意”,而西方人讲究“形”;中国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西方更崇拜人的力量,相信人可以征服一切,在艺术上注重的是人性。

    二、差异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艺术差异的文化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张“以人合天”,一切应顺其自然,强调张扬自然与人的天性,不可人为强制,反对“以人灭天”。孔孟之道讲究“仁”、“礼”,主要在自身修养,通过知天、事天,即天人合一。故中国古代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真理的认识,而注重人生的感悟和修养。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视自然宇宙及赢物皆为有情,即所谓“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因此,中国艺术,无论诗词赋画,都强调物我一律的“自然观照”,即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达到主客交融,达到“物我合一”。西方哲学则以“天人相分”、“人定胜天”为前提,其根本出发点不同于中国。西方哲学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本内容,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带有科学精神和宗教幻想,充满理性色彩,以求真、求知为主旨。西方哲学侧重于认识世界,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核心是认识世界的自然本质和规律。因此,在艺术和审美文化方面就必然注重摹仿自然,把艺术的本质看成是对自然的摹仿。西方把外在世界作为人的对象,主体站在自然之外去冷静、客观地观察、研究、思考、分析它。

    2.隋唐时期,佛教传人,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中国文化渐渐吸收了佛教文化成分。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道”等,其精神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产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艺术形式。欧洲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几乎都信仰基督教,他们视那些不信基督教的人为异端,对待这些人他们从不心慈手软,虽然耶稣基督告诫人们要宽容,可好像在这些人身上却不适用。他们的那种宗教狂热让我假不能理解,他们可以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圣城,举行无数次的远征;他们可以用烈火烧死那些不信教的异端。在西方,由于价值的源泉最终来自上帝,所以基督教在艺术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3.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艺术的差异。中国温带的农业文明及其长期稳定的自然耕作使得中国以土地为生,强化了热爱自然的心态,而中囝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为艺术提供了无限的背景,梅、兰、竹、菊、高山、流水等均以“自然”为题材,以物为点景。“明月照积雪”、“大江日月流”、“池塘生春草”、“秋菊有佳色”等,尤其在山水中,在溪畔或桥上绘一人物,这只是点缀而已,其目的在于描写广大无限的自然风景,中国的象征性意境山水及现代绘画则是中庸、简洁、含蓄地表达意蕴与精神。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由于是岛国和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候的影响,艺术上也就有了与大海和西风相关的特定性。在孤岛环境中,当外来人侵者登陆海岸时,岛内民族决无逃跑退路和自然庇护场所,抢先登上制高点,主动出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长期的海岛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制高点,只能“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4.审美观的不同,在西方,西方的审美观念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发展的,其存在的基础是西方的哲学体系。西方人的艺术观念是简单、明晰而富于理性的,崇尚克服自然美的缺陷以达到艺术的形式美,认为只有将自然美以特征化、理性化、抽象化,才可能提升至艺术美的高度。西方哲学家以究其所以然的科学态度,先在天文学、物理学中对世界物质做出了精确的度量,后又从数学的立场得出物质存在的形态观念,确立了审美观。其主导思想认为:万物有数而生,一定的数量关系造就了宇宙的秩序,形成自然的和谐;宇宙、自然、人、艺术都统一于由数和由一定的数量关系构成;数是和谐的模式,派生出完美、比例、尺度、均衡、秩序、对比、统一等原则,将对和谐的追求具体化视为视觉的审美观念。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天人合一”的精神为根本,强调艺术源于主体本心,反对简单地基仿外物。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育 审美取向 性别审美差异

一、审美的定义

何为审美?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种判断的过程,而美,则是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亦,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广义上它是指在意识和鉴赏上,人所产生的愉快的感觉经验,狭义上则是指人们借助文化所提供的规范来批评性地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审美取向的年龄段特征

同一审美对象,因为年龄的不同,所产生的审美感受也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审美取向特征。

1.少年阶段:犹如初升的太阳,对于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对色彩和造型的表象特征十分敏感。比如面对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少年的审美感受可能更多来自对人物身份的识别,还有塑造上写实造型技法的兴趣、色彩的色调等。

2.青年阶段:这时期的各方面明显受到社会舆论、时尚元素及流行趋势的影响。但是他们多半属于高校知识群体,面对同一幅《父亲》,青年人看到的是老父亲的农民形象,通过形象的特征进一步思考,分析出父亲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基础。

3.中年阶段:是人生阅历的转折点,不仅有来自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担当,而且有来自生活启发之下的深沉情感。同样的一幅《父亲》,身为人父人母的他们感到的是一位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奋斗力的普通老农民,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中年人产生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

由此可见,审美的取向受年龄的影响很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

三、初中生审美取向的性别差异

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女生在阅读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尤其在初中阶段,受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这种性别差异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很大。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探索、冒险,刺激,因而备受男生青睐的读物主要集中于科普类、武侠类和军事类;而女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显得较为文静、温顺,爱幻想,追求浪漫与完美,因此她们从小就喜欢阅读童话,文学、心理类的读物,特别是那些反映校园男孩女孩生活的作品。这种阅读的差异,间接影响到他们的审美取向。

1.性别差异导致审美活动倾向不同:男生和女生通常有着明显不同的兴趣倾向。男生在涉及审美创造的活动中,更倾向于实际操作、体现创新观念、力量美感和科技趣味的审美实践。例如,男生喜欢新媒体绘画、新媒体绘画应用电脑和手绘板模拟现实绘画媒介,在参与或从事美术活动中体现更多科技能力等。而女生,在涉及审美创造的活动中,更倾向情绪宣导的绘画,比如传统绘画中绘本的创作,手绘卡片等实际操作练习等,作品参与本身更希望融入女生特有的细腻情感。

根据笔者的课题教学实践结果分析,初中男生面对“封面设计”的作业时,更倾向于科技幻想、野生动物书的封面设计;参观学习活动中,男生更多提议去科技馆、航天馆等。女生面对“封面设计”的作业时,则更倾向于选择知心日记封面、梦幻多彩的童话书籍封面设计;学习活动中,更多选择童话情感类的主题;参观学习活动中,更多提议去郊外、美术馆、文物苑等。

2.性别差异导致审美对象选择不同:审美创作对象,是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选择的表现主题,指能使人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

男生,因为性格中对科学、技巧的先天倾向,在选择对象时更多倾向于科幻概念类的造型主题,比如,机器人、科幻绘画中的概念造型等。在初中的手工课材料准备方面,男生大多会选择铁钉、铁丝、瓶罐等制作。

女生,因为性格中对情绪、色彩等元素的先天倾向,在选择绘画主题时,更多以体现情感,或来源于生活本身的事物为启发,比如,女生的服饰、情绪的宣泄、色彩的表达等。因此在手工课材料准备方面,女生更多会选择树叶、布料、彩色卡纸等制作。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应根据男女生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对象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探讨方式。

四、性别审美差异教育的积极导入

通过实践课堂《科幻画》课程的教学对比,体现男女不同的创作个性与特点。

1.以初中男同学为教学实例表明:男生面对科幻主题,首先选择了情绪较为强烈、画面语言丰富、绘画风格上相对于女生体现更强的技术性和观赏性。因为,科幻主题的事物是男生好奇并喜欢的,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已超过其他主题课程。从课堂的导入开始,男生的参与及活跃性都很强,对课堂问题的回答,明显表现出他们敏感于科学与创造。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他们会自然关注太空飞船、环保制作等主题,作品中包含自己对于力量、科学技术的探索性思维。他们比较关注画面造型的设计,喜欢运用冷色调强调自己的创作主题画面,材料运用相对女生而言偏少。男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可以帮助画面的其他构想,比如用自己姓名中的一字取个飞船号等。

2.以初中女同学为教学实例表明:女生在面对科幻主题,首先选择感觉更为人性和温婉、画面语言平和纯净、绘画风格上相对于男生体现更为优美华丽的特点。因此,女生更关注色彩鲜艳、主题活跃、童话感更强的科幻画。女生在选择自己画面主题上,常常会体现女幻想、爱美的特点,比如制造一个“时光轮回机”,让人类摆脱衰老,运用丰富的色彩强调画面。材料选择上经常会出现小芝麻、小豆子、碎布等。女生的天性,也集中体现了她们在科幻画主题课堂中的表现,对人类生长、对大自然、对环境植物的关注更为明显,更喜欢用“幻想”来表达。

由此可见,男女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导致的画面表现、选择特点、情绪感受也不同,在正确条件的引导下,他们在美术表现中找到自我成长的良好方式。

五、根据学生性别差异,积极统筹性别区分下的审美个性与审美共性的培养

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各自和共同的审美取向。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使学生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美术班学生的个性差异来源于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感情、气质、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对同一个绘画对象,有的学生善抓大感觉,用笔大胆洒脱;有的学生则表现出工整细腻,一丝不苟;有的草率;有的拘谨;有的喜欢追求客观的真实;有的则偏爱主观的表现。因此,个体的差异性不仅仅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还反映在他们的学习效果上。但是,我们要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通过美育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这些年来,初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许是因为要求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运动的推动,男性和女性在他们所展示的能力中日渐相似。无论怎样,在区分性别差异的审美教育上,老师们都应该认为男孩和女孩在学校设置的所有不同美术课中拥有相似的学术天分。

六、结语。

我们应该承认男女生在审美上普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初中学生审美取向已经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我们既不能无所作为,又不应该随心所欲,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必须认识到初中学生审美的性别生理和心理的差异,在重视这种性别审美差异的基础上完善之前教育体制中的不足,完善男、女生本身审美倾向上的不足,发展其优势,补足其短处,使其健康成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静寰主编.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

[2]中小学美术教育,2007(2).

第4篇

关键词:审美;文化;差异;影视作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42-01

一、中西审美差异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P.K.博克说:“审美判断比其他几乎所有的人类行为更能代表某一文化的特征。”中西审美方式在各自文化大背景中积淀而成,其表面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而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自然是哲学。因此,由中西方各自的哲学起点“道”和“逻各斯”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中国感性直觉思维和西方理性逻辑思维成为中西审美差异的根源所在。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儒道两家在具体主张上虽有不同,但都把“道”看成自然之道,都追求人与道的融合统一。“道”被视为宇宙的本原、本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是万物生长变化的始基,“所谓道……无所不在”。在西方文化中,“逻各斯”也被看作是产生一切的本原,是支配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终极力量。中国文化系统中的“道”主要是现世性、此岸性的,关怀现世人生,使人在向社会人伦和自然本性的复归中实现人生的超越。而在西方文化系统中,“逻各斯”是来世性、彼岸性的。

“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身不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把握,“道”的现世性使得中国审美追求指向现世人伦教化,或在对自然物的审美中以“比德”的方式去发现自然美本身所折射的人伦教化意义,或在“神与物游”的境界中与造化为一,达到对必然性的超越。中国之“道”重模糊性、体验性的特点,在审美过程中强调虚静的审美心态,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需超越具体的“象”“境”“形”去追求其中隐含的“意”和“神”。

反观西方,“逻各斯”本身含“言语”之意,并由此衍生出理性、逻辑思维,使西方人以一种清醒理智的眼光去看待外在客体,这促进了西方科学发展,对审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美学家往往将美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彼岸性的东西,区别中国艺术审美中由实及虚、以象尽意、以形写神的特点,往往运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去寻求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侧重于由个别到一般,以殊相显共相。

二、中西审美差异下的影视作品评价

拍电影就像绘画,是对色彩和形状进行布局列阵。中西审美精神的不同导致中西影视作品中存在不同的审美取向,尤其在影视作品的色彩表现和空间结构上凸显出来。

(一)色彩表现

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中,色彩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诸多功能和内涵。中国人的设色习惯,来自于内心的体验,具有很强的主观感彩和视觉经验的特点。在电影《英雄》中,强烈的象征性、主观性色彩贯穿始终,我们从中可体味到中国审美文化对色彩运用的潜在作用和影响。当如月被刺时,胡杨林瞬间尽数染成带有血腥意味的冷红,色彩的威力和巨大感染作用展露无遗,导演刻意营造渲染的正是一种诗意的气息,一种化解了死亡本身对官能的刺激,从客观真实的惨烈中抽离出来的超越之“美”。与西方对杀戮血肉横飞的惨烈描写相对,中国的“悲剧意识是柔性的,是内心的、情感的,是悲诗”。

西方影视作品多基于对客观色彩的认识,在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把握及运用色彩上具有了深厚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色彩流动于整体客观真实的剧情之中,以色彩变幻来凸现情节的戏剧化冲突,色彩变化依“剧情”而动,这种色彩依据是基于对客观真实的认识,同诗性、浪漫、带有装饰美感的中国式色彩表现拉开了距离。

(二)空间结构

中国文化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且这种和谐充满诗意之美,这在影视作品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时空的巧妙运用与把握。如《英雄》中的湖面打斗,如诗如幻的景致倒映在沉静幽深的湖面之中,借自然景象的造化之秀给观者以透澈心灵的感受,残剑和无名如灵动的轻燕飞掠于水面之上,正是万籁俱寂的一点动,空灵虚旷的空间感油然而生。“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向‘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

西方的空间营造是从真实可感的“视觉体验”出发,以科学的观察方法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空间纵深感,重在重现外在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体验和判断,善于表现宏伟壮阔的空间场景和质感,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当然,西方理性科学知识成就了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失去了中国电影那样自由的空间转换的可能。所以,《指环王》中被困于萨鲁曼的高塔之上的甘道夫任凭法力在身,也需要神鹰相救才得以脱身——这也是西方审美的理性造成的阻碍。

第5篇

关键词:中西服装;文化;审美意象;差异

服饰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人思想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发展,中西方服饰在文化审美上的发展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服装设计、色彩、装饰细节和材料,更表现在整体营造的氛围上的不同。

一、中西服装的文化审美差异

(一)中国大陆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

所谓“大陆文化”即是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教会人们懂得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繁衍生息。所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朴素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认为人和衣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和谐的。因此,服装的宽衣造型,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超凡脱俗的境界。它体现了中国大陆文化的和谐、中和之美。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化,土地的开发相对艰苦、缓慢。所以人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只有征服了大海,战胜自然,才能使人们有生存能力,因此使西方非常钟情于一种冲突美。所以西方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分的很清楚,因此,在对待服装上呈现出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在以人体为中心进行服装艺术的创造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人性解放、颠覆中世纪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在服装上的表现为:使用紧身胸衣和裙撑来突显女性体态。这种文化审美差异差异给服装带来另一种美。

(二)中国的隐喻文化与西方的明喻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追求一种意境美。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犹抱琵琶半遮面”,表达出正是一种含蓄的美、内敛的美。孔子说:不学诗,无以为言。就是说不懂《诗经》的比兴原则,就不能说话,因为言不能达意。中国人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就只能用比喻、暗示去传达一种模糊、隐晦的意义,理解就要靠接收者。国画中的留白,服装上的吴带当风、裙据飘然,这些惯用的艺术表达方式都是凝练重意、内韵深远,透露出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与审美性情。

西方文化则是一种明喻文化,认为语言之外无世界,所以说话要言尽其意。以艺术的手段对事物进行层层分析,使关注的对象直白的表达其真实性。多元文化的交流使西方形成了自由、张扬、包容、直白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也形成了西方人在艺术表达中喜欢突显自身,强调个体。绘画上采用写实手法,注重表现对象的光影、材质的体现;服装上运用立体剪裁的技术突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张第二性征,以达到突出个体的目的。

二、中西服装的审美意象差异

(一)造型审美意象差异

“和谐、对称、统一”,是中国服装在造型上的主要特点,中国服装造型历来大致分为“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制”,即女装的“襦”和“裙”;男装的“深衣”和“袍衣”。历史上“上衣和裙子”,“深衣袍服”,衣领一般用在开领大襟和双排扣,腰带,正式的衣服往往配有蔽膝。这样的服装整体自然下垂形成纵向的垂皱,有拉长身形的作用,给人以洒脱、飘逸之感,这种传统的宽衣样式不仅不仅显示了人们朴直和严谨守礼的人格,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更体现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充分诠释。

西方服装的造型发展轨迹不同于中国传承式的形制发展,而是散点式的发展形式。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是披裹式的没有成型的服装;中世纪早期,服装已见雏形,以半成型的服装为主;公元四世纪,四肢分开的窄衣开始蓬勃发展;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服装越来越青睐于贴身、合体的服装造型,使得服装向三维立体发展。西方服装的的立体裁剪方式,强调夸张身体的曲线,与西文化重视冲突、直白的审美保持一致。由此,中西方服装造型格局形成了鲜明的发展态势。

(二)色彩审美意象差异

中国服装用色十分丰富和讲究,自周代推行的礼制中就对服色做了明确和严格的规定,把服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是身份地位高、出席正式场合的人着装的颜色。绿、紫、橙等混合而成的颜色为间色,是身份地位较低的人穿着的颜色,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秦汉时期黑色是最为尊崇的颜色,到了唐朝黄色便成了皇家的专用颜色,臣民不得使用这种颜色。从中国古代就选择服装的颜色,规定不同阶级使用不同类别的颜色,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使用颜色。否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族。表明中国古代服装色彩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而在西方,色彩完全是为了取悦人们,各种颜色均被广泛运用于服饰之中。自古罗马时期西方服装就偏好白色和紫色,它们分别寓意纯洁和高贵。中世纪,由于宗教势力的强大,服装色彩上也选择了豪华和宗教气氛相符合的颜色,如黄金,棕色,黄色,白色等;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人性的解放和重视,颜色鲜艳的色彩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西方服饰颜色没有明显的阶级性,大都与个人喜好相关。

(三)材质审美意象差异

柔软光滑的丝绸让人感觉温柔体贴;面料挺括令人感到庄严稳重;透明的织物使人感到美丽优雅,朦胧神秘;厚重织物因其有体积感,使人倍感温暖和安全;光泽面料华贵,有朴朔迷离之感;纯棉质朴大方;裘皮雍容华贵;皮革自然野性。在材质方面的区别,东方运用比较单一,而西方在材质体现出多样化。

中国传统服装面料主要是丝绸、棉、麻。从服饰文化中,对人类来说,丝绸是做出很大贡献。早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将丝绸文化带到世界各国。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观的中国丝绸之凝聚,使中国的服装面料应该是少数最具魅力的。其面料是一种薄而雅致,色彩清新雅致,图案细腻精美,呈现出一种东方大美。

与中国的棉、麻、丝面料相比,西方的服装面料可谓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古代的西方服装面料主要是亚麻,后来又陆续出现了许多其他的织物,如东方丝绸、锦、绒、高级羊毛、羊毛、毛皮、皮革等。再加之尼龙和涤纶纤维的研制成功,更是使得服装材料审美意象呈现出了多样性。

三、中西服装文化的交融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国菜肴;英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416-01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正一步步地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进一步了解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中国正在不断践行“旅游大国,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而旅游六大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吃”排在第一位,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占有特定的地位(仇学琴:2007)。菜名不仅传递信息同业也传播着文化。准确生动地将中国菜肴译成英语,让外国客人不仅品尝到其独特的风味,了解到其烹饪的艺术和文化内涵。这为中式菜肴的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中式菜肴翻译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2、文化差异

2.1 审美差异

中国的审美思想在语言文化方面表现为节奏韵律、词汇选择等。汉语行文虚实相生、声律对仗、对偶对称,表达简洁空灵、气势蓬勃,体现了中华强调神韵和意境的审美思想。(贾文波,2003)这在菜肴名称中也有所体现,如“翡翠虾仁”这一菜名中将青豆比喻成翡翠,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积雪银钟”将银耳比喻成积雪,将蘑菇比喻成银钟,同时积雪与银钟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西方的审美思想强调思辨、理性思维,突出个性和主客观对立。表现在语言上为表达思维严密,行文注重逻辑,用词精简。英语是一种忌重复(redundancy)的语言,主张言简为贵(Brevity is the soul ofthe wit)(贾文波,2003)

2.2 思维差异

西方人重视分析和逻辑推理,属于线式思维模式,而中国人重整体,富于想象,属于园式思维模式。(包惠南,2001)。中西观察角度不同,即体现在顺向和逆向思维之上,如中国人说“您请”而西方人说“after you”。中国以人为本,西方以物为本。中国人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观察事物。这在菜肴中也多有体现,“炖栗子鸡”的“炖”这一动作偏重于强调动作的发动者。英语则是“stewed chickenwith chestnuts”,用过去分词“stewed”表示chicken被炖,强调鸡被炖,其观察点是物:鸡。

2.3 饮食差异

(1)西式菜肴:西式早餐一般分为两种:美式早餐(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和大陆式早餐(如德国和法国)。美式早餐内容丰富可分为五种(达韦,1989):水果/果汁、谷类、蛋、土司和面包,还有各种糕饼和饮料。午餐和晚餐相差不大,晚餐才是正餐时间,也分为五类:开胃菜、汤、主菜、甜点、饮料。

(2)中式菜肴:中式菜肴讲究色、香、味、形俱全,可分为六大类:地方菜、宫廷菜、官府菜、民族菜、寺院菜、药膳。

3、中式菜肴的翻译

中国菜肴博大精深,而中国菜肴的名称也毫不逊色,其一大特点是反映人们的喜好、情感和愿望。有些菜名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有的典雅,有的写实。因此将中式菜名分为非文化型和文化型菜肴。

3.1非文化型菜肴英译

非文化型菜肴,即没有带浓重的中国文化色彩,从菜名中可看出其原料和烹饪方法。翻译可有如下方法:

(1)变换视点:汉语以人为本,英语以物为本,在翻译菜肴名称时可以变换视点,如“熏鱼”使用过去分词,译为smoked fish;炖牛肉:stewedbeef;煎鸡蛋:flied eggs。

(2)转移重心(+增词):中国思维重综合,重心在后,如“炖栗子鸡”其重心是鸡,重心在后。西方思维重分析,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重心在前。翻译时应将最重要的一部分置于最前面,译为stewed chicken with chestnuts,翻译时多用with表配料,in表调料。有时从菜名看不出烹饪方法或调料,则应将其隐含的意义译出,如“奶油鱼肚”此处译为friedfishmawwith cream sauce;蟹肉海参:fliedsea cucumberswith crabmeat。

(3)洋为中用:将西方人熟悉的菜名运用于部分中国菜名,可以帮助、促进交流,译文也更显地道。如“烤排骨”的“烤”可译为baking,roastm’g和bastmg,但不适合西方人的习惯,若用barbecue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烤排骨”译为barbecued spareribs较为恰当。

3.2 文化型菜肴英译

有些中式菜肴含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其命名有些具有诗意,有些充满民族情趣和地方风味,成为文化型菜肴。

(1)得“意”忘“形”法:中式菜肴讲究烹饪艺术,讲究名称富于寓意。有些菜名根据主、配料的色、形等得出典雅的名字。英语尚简洁美,只能取“意”舍“形”。如“狮子头”从中国的审美观来看,若直译为“lion’s head”,一是让西方人不知主料、调料和烹饪方法,二是会大煞风景,因为在西方狮子其形象是勇敢、凶猛和威严。英国人以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三是狮子是保护动物,若直译菜名只会让外国客人大倒胃口。所以狮子头此处最好译为pork meat bails。龙凤会:stewed snake and chicken;游龙戏凤:stir-fried prawns and chicken.

(2)释译法:有些菜肴名称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中国人追求意境美的审美观。由于中西方审美方式不同,外国客人无法体会直译过来的那种审美境界。最好采用释译法解释其寓意,如“炒双冬”在中国人看来“双冬”典雅十足,但直译则让外国客人不知所措。“双冬”指的是冬菇和冬笋,所以译为flied saut6 mushroomandbamboo shoots;三鲜汤:soupwithfish,shrimparidporkball。

3.3 误译

在翻译中式菜肴时应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不然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藕粉”的英译为“lotus root starch”,而美国人认为starch容易使人发胖,使中国本来有名的滋养品却让外国人望而生畏。这主要是由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可用powder和gelatins代替starch,同时将藕粉与美国人爱吃的tapioca相联系,并告诉他们藕粉比tapioca更有营养,更好吃(陈刚,2004)。

又如“龙凤会”有人译为“dragon and phoenix”。龙凤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在西方,龙是凶恶的象征,而凤凰是复活的象征。若译为“stewed snake and chicken”让外国客人一目了然。由此可见,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正确理解中式菜肴的重要性。

第7篇

尽管有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存在着很多差异,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但中西方在古典园林的艺术创作上仍存在着很多共性。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有相似的起源,并也都经历了功能园林、观赏园林和合宜园林三个发展时期,都与当时的历史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古典园林艺术创作的原则是“美”和“自然”。中西方古典园林都是为了取悦使用者而设计创造的,因此其设计制造中都会运用各种手段达到“美”的效果。而“自然”则是指人们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园林设计中顺应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美景的造型和气势,展现出浓郁的韵味。中西方古典园林的选材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多为建筑、石头、山水、花草树木等元素,保证了古典园林的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

2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

2.1空间形态的差异

中式古典园林受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向型空间形态为主的设计风格,反映了中国人内敛的特征,多为半封闭的空间形态,注重内部的统一和协调,常以较大的水域作为园林的中心景观,四周环绕布置回廊、亭榭等建筑物,向心、内聚的感觉十分强烈,视线迂回曲折,妙趣横生[2]。西方古典园林多受理性集中式思维的影响,形成了外向型空间形态为主的设计风格,反映了西方人开放直白的特征,呈现外向型、离心、扩散式的空间形态,注重外部统一与整体的协调性,体现着形式美与秩序美,把几何学、物理学、建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综合运用并反映在园林景物的造型之中,将园林的主要景观直接呈现在游人的眼前,没有隐藏或躲闪,气势宏大,视野开阔。

2.2造园手法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审美差异与使用功能差异,即便是古典园林中具有相同使用功能的道路,在设计建造时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就古典园林中道路的建造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常常具有曲折性,通过各种“曲廊”的穿插与组合将各个分散的建筑单体要素有机地连着成为一个整体,具有“曲径通幽”的奥妙;而受西方理性哲学思想影响的西方古典园林设计中,不论是主路还是支路,都具有笔直的特点,完全依赖横纵轴的水平十字交叉,整个道路网络呈现发散性的几何布局结构,更加鲜明直白,不仅为了追求功能与效率,还追求空间的拓展性,与外界环境想联系。对于水景和植物的处理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差异存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元素更多的是“灵动”,体现着相互依托、相互倚借的关系,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水元素多为喷泉等,兼具美观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对于植物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多为依据园林大小,考虑树木与周围环境间高低疏密的关系,在树种上多选棕树、女贞等耐阴耐寒的植物[3]。西方古典园林中树木的设计多将植物人工修剪成形态不同的几何样式,更具规则性。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体育审美;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aesthetic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WANG Yu-ling LIU L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zhou University, Zhen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sports basketball, football, table tennis, boxing and martial arts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reflected in the educa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natur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al etiquette and life attitude, to show the aesthetic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Its difference from the heterogonous countries with rich and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various industry school was its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 of the ordinary, In the sports aesthetic process,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idea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also inevitable by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Westerners tend to" dare" ( sense ), the Chinese with "ceremony" of lead, two does not divide the merits, ultimately forming a unique sports aesthetics.

【Keywords】Sports aesthetics,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Culture difference

谈到体育审美情趣,首先要提到的是体育美感,作为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美感同其他美感一样,是人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它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育美感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它的直觉性,即它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对象,从而获得美感。体育审美恰恰是对体育美感的一个感受过程。

体育审美,首先是通过人们的视觉系统或听觉系统,逐渐过渡到整个感官系统,而引起大脑的思维活动,最终使审美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使心情愉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1〕。而审美者通过感官系统接受体育,引起大脑的思维活动,是随着各人的喜好、心情和文化结构而产生的。

中西方文化的主干像两条腾飞的蛟龙,自成体系,相互交融。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次在《原始文化》(1871年)的书中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2〕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些中西方传统文化对形成人们在关于体育审美情趣中的判定标准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也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西方文化则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3〕。二者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在诸多方面:

1中西方教育上的差异在篮球中的表现

第9篇

广告美是实现广告目的的一种主要手段、主要功能。要弄清美在广告功能中的定位,就必须先弄清广告有哪些主要功能。广告主要有三大功能:信息功能、审美功能、说服功能,信息功能是实现其他两大功能的基础,审美功能是提供信息、实现说服功能的途径,说服功能是信息与审美相结合所要达到的目的[6]。通过对例1的广告翻译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广告审美在翻译中的定位。如果广告没有提供信息,或者提供毫无意义的审美素材,就无法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因此,在广告翻译中,信息的转换仍然是基础,不可忽视。翻译广告的时候也要尽量忠实地把原广告的信息翻译过去。如上面的翻译事实所示,原广告是推销玉米的广告“Tryoursweetcorn”,翻译成中文广告以后,还是推销玉米“请尝甜玉米”。广告内容的实质不能改变,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还是体现了忠实性。其次,由于广告是一种单向的公众宣传活动,没有强制性,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而必须注重所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效果,否则难以引起公众的注意,实现其目的。广告审美不仅要注重广告的内容,而且要注重表达的形式。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原广告形式美的传递。在上面这则广告翻译的实例中,fromeartoear就体现了多重美感,在翻译成汉语以后也基本上保持了这种美感。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如果原广告之美有所丢失,译者必须通过其创造进行审美补偿。例2: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Wherethereisaway,thereisToyota(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原广告通过仿拟(Parody)家喻户晓的习语,在广告中产生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声韵美、意韵美,进而拉近广告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如果把这则广告直译为“有意志,就有出路;既有出路,就有丰田车”,原广告的美就会丢失,广告也就不能带来应有的效应。为了达到广告本来应该达到的效果,必须对广告的美进行补偿。最终,译语通过采用汉语的习语结构,使原广告的美在译语中得以补偿。有时为了审美效果,甚至可以在译语广告中增加形式美感。例3:Goodtothelastdrop.-MAXWELLCOFFEE(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速溶咖啡)译语广告通过采用汉语中常见的四字结构,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声韵美,并且体现了一种文化层面上的对称美。这种创造性的译法说明了广告翻译与其他文体的翻译有所区别,也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Theendjustifiesthemeans”。说服功能是信息功能和审美功能结合所产生的结果,说服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信息质量和审美的诱惑性。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结合,用译语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信息在译语中表现出来[7]。广告所体现的内容美与其表达内容美时所采用的形式美构成了广告审美的主要内容。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广告的内容美就是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应该比较忠实地在译语中表达出来,否则就不能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另一方面,广告的形式美也被提到了与内容美同等重要的位置,需要译者采用各种手段,把原广告的形式美复制过去,或在译入语中创造出新的形式美,从功能上达到同等的效果,否则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广告的说服功能,难以实现广告的预期目的。很多人谈论广告审美,实质上只谈论广告的形式美,把形式美当成广告美的全部,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广告审美应该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二、中西方审美观在广告审美中的差异

(一)文化层面的审美差异性

中西方人在思维、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受此影响,对美的评判标准也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西方人崇尚个性,追求事物所体现的个性美;中国人崇尚共性,追求事物所体现的整体美。西方人同中求异,追求变动的美、不对称的美;中国人异中求同,追求整体协调所体现的稳定的美、对称的美。西方人崇尚理性,相信具体数字、事例、逻辑推理所表现的真实美;中国人崇尚感性,相信华丽的语言、美丽的形体所显示的艺术美、朦胧美。西方人注重空间的真实性,强调现实美、细节美;中国人注重时间的久远性,强调历史美、经验美。西方人崇尚个体的平等性,强调个体的特色美;中国人崇尚权威,强调权威的绝对真理性[8]。

(二)广告审美中的审美差异性

英语广告“Tryoursweetcorn.You’llsmilefromeartoear”采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广告的内容。口语是一种非常随意的语言,是个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一种表现,所以这则广告体现了英语广告尊重个体平等的美学内涵。这样的广告还有很多,如:例4:Focusonlife(Olympus)例5:Fortheroadahead(Honda)例6:Makeyourselfheard(Ericsson)汉语广告在某中程度上更加注重对称美,强调语言的艺术性,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诗化的语言在广告中得以应运,例如:例7:与书为友,天长地久(丛书广告)例8:片纸能缩天下意,一笔可画古今字(字画店广告)从例7、例8可以发现汉语广告更加注重感性美,崇尚艺术的辞藻。因此,在翻译英语广告的过程中,英语语言所体现的非对称美,需要采用汉语中对称美进行转化,否则难以实现功能对等。

(三)中西方美感的差异性

首先,两种语言的语音美感差异性很大。商务英语通常通过压头韵、压尾韵、压元韵及语音的扬抑格、抑扬格等来体现语言的美感。例如:例9:NeverlateonFather’sDay.例10:Betterlatethanthelate.汉语通常通过平仄对仗、压韵、四字结构的抑扬顿挫来体现语音的美感。例如:例11: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丽美容香皂广告)例12:除了钞票,承印一切(复印机广告)例13:寻寻觅觅无缘分,一见钟情上华帘(窗帘广告)其次,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语义由于引申意义不同,其体现的美感也有所区别,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美感。比如说芳芳在汉语中代表的是一种香气扑鼻的审美效果,可是音译成英语FANGFANG后,代表的是一种令人产生恐怖的审美效果,因为FANG是一个英语单词,其义是“狗的长牙”或“蛇的毒牙”。英语中也有些词语的意义在汉语中可能产生相反的美感,如“Poison”(百爱神)是一种著名的法国香水,但“Poison”在汉语中代表的是毒药的意思。再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字形差异大,汉语是表义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所以汉英字形所表现的美感区别也很大。如一则汉语公益广告由汉字“毒”和“寿”拼凑而成,寿倒写在毒的上面,其标题是反毒得寿。这则广告充分体现了汉语广告的字形美,以及汉字所带来的语意美。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字形的表义功能大大降低,所表现的美感就远不如汉字丰富。最后,英汉两种语言句法差异很大,英汉句子所体现的美感也相差很大。汉语广告多采用四字结构,常用习语以及家喻户晓的诗句等句型结构。这些句型结构紧凑,表达的信息量大,听起来和谐,迎合中国人崇尚感性、尊重权威的审美观,跟广告本身所提出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散播最大的信息量、获取最大的注意力相符。英语广告则常常采用简单句、省略句以及短语等句型结构。这些句型结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体现个性化运用的句型结构,符合西方人崇尚个性、追求平等的审美观。

三、商务英语广告中美的传递

(一)传递美的理论前提

由于广告审美直接决定着广告的功利性目的,所以广告翻译不仅要传递原广告的信息,而且要传递原广告的美。就美的传递而言,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原广告竞赛。因此,广告翻译是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统一。忠于原广告的信息内容是传递美的理论前提,发挥译者的创造力是实现美的传递的途径。

(二)传递美的事实根据

广告美的传递是建立在对广告产品具体情况、文化背景的了解基础之上的。广告产品的具体情况为译者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具体的现实语境,而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为译者的创造力指明了方向[9]。此外,译者的主观因素对传递美感也有重大的影响。译者不仅要有创新思维,而且要勇于创新。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灵魂,而且是广告的灵魂,更是广告审美翻译的灵魂。

(三)翻译广告美的可操作性手段

目的论和功能对等为广告美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方法论。通过对大量广告翻译事实的研究,可以把广告翻译策略分为常规策略和变译策略两种形式。常规策略主要是直译,变译策略则主要是创造性翻译。通过使用翻译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英语广告的美感传递,达到正确理解英语广告的文本目的,使读者有种美的享受。

四、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