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6 16:19: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

第1篇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 反思 路径建构

一、“互联网+”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1.冲突还是对接

互联网技术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对于具有地域特征和历史积淀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青少年被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改变,他们能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来获取更多传统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多元信息又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和冲击,扰乱青少年的价值判断。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冲突还是对接?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对接并有机融合,是当下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话语权由谁主导

“互联网+”时代,信息既丰富又复杂,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同时,过去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教育者把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了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如何主导“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丰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改进“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枯燥、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现实性。

3.传授式还是渗透式

所谓“传授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内化,以实现教育目标。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授式教育”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直面全方位、开放性的“互联网+”挑战。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渗透式教育”。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1]。“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营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陶冶和提升。

4.教育效果可否实现“1+1>2”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叠加,它更为注重互联网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克服旧教育方式难以“引人入胜”的缺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等优势,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效应、效力的最大化。这种教育模式更为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传统文化课程对学习者的渗透、内化,其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

1.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空间、某一地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也从过去单纯依赖书籍、课堂等载体传授,逐步转变为越来越靠信息技术传播。我们应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时,我们应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同时,还应深入挖掘“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发挥其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快捷、便利、易接受等优势。例如,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以及在线社区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和不同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构建教育功能强大的“自媒体”、“社交圈”,引导学生在这些平台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

2.把握教育主导权,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互联网+”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育者把握教育主导权,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进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渠道。其次,家庭与社会应共同参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纽带,互联网技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校讯通、微信群、网络互动平台等媒介的作用,成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选择。

3.开发符合青少年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直接决定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我们应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力求趣味性、多样性,避免出现空洞乏味的说教。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趣味性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拓展,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在线学习课程。开发这类课程,“重在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真正地体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永恒的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2]。

4.革新教育方式,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还有教育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翻转性”,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共享云端教育资源,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师生交流。此外,我们应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中,开展探究学习、在线学习等。

5.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例如,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还要求注重“用户体验”即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体验性。此外,“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也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下一代互联网;信息传播;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净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與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柴巧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與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2012年6月8日是全球IPv6日,当天国内外的ICP巨头们,如谷歌、Facebook、Youtube、Yahoo、百度等纷纷公开测试运行IPv6协议,来自中国的腾讯公司还推出了支持IPv6协议的SNS网站“朋友网”,并公布了向IPv6进军的计划。IPv6相关研究不仅吸引了无数IT企业的目光,而且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务院近期部署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时间表显示,将于2014年到2015年间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IPv6部署和商用,届时下一代互联网将成为“现在时”。目前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已经在教育网中取得了成功,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国内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全面支持IPv6,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时代序幕正在开启。

一、危机與转型:下一代互联网的诞生

“下一代互联网”的英文对译词为“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简称“NGI”),这一概念最初是在199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公布的一份名为“NGI Concept Paper”的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认为2l世纪的互联网将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来为商业、教育、文化、娱乐提供诸种的服务,它将是融合视听功能、甚至是触屏功能的新型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上一代互联网技术而言的,实际上未来的互联网都可以称之为下一代互联网,而上述报告中所指的“下一代互联网”也基本实现了。

(一)下一代互联网的界定

当前所指的“下一代互联网”实际上是指基于IPv6协议的互联网技术,而IPv6则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对于什么是下一代互联网,当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大多数学者和技术人员均认为,相对于第二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地址更加丰富、业务更加多元、传播更加便捷、信息更加安全。如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的工程师史凡等人认为,下一代互联网是指以IPv6为基础和核心,通过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以及网络体系架构的改进,更好地支持未来丰富的融合业务以及信息应用发展的互联网络。延安大学的张根耀教授等人也认为,下一代互联网是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网络,能够容纳各种形式的信息,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音频、视频、数据信号的传输和管理,提供各种宽带应用和传统电信业务,是一个真正实现宽带窄带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网络。

(二)IPv4的危机與下一代互联网的诞生

下一代互联网的诞生是时代的要求。当前,以IPv4为基础的第二代互联网已经暴露出了许多危机,其中IP地址即将耗尽(尤其是B类地址),以及路由表的快速膨胀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已经使用了30多年。由于IPv4大约只支持40亿个网络地址,而新兴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如3G、WiFi、WLAN等,使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具有了接入互联网的可能性,这对于IP地址有了更大的需求量,加上路由表的快速膨胀,网络地址分配也越来越紧张。2011年2月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公布,最后所剩的5组IP地址(基于IPv4)已经被分配给全球5大区域的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IP地址正式分配完毕。然而,有限的IP地址的分配也是不公平的,数据显示,北美约有30亿个IP地址,而拥有全球1/4互联网用户的中国,仅拥有9.85%的IPv4地址。近年来我国IPv4地址的年使用数量平均增速为43.7%,远高于19%的全球平均增速。而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的《2012-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预测》,截至到2012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而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500个亿。IP地址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这样的形势下,IPv6应运而生。从理论上讲,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2的128次方个,这不但解决了IP地址资源数量紧缺的问题,同时也为多元化移动终端的接人扫清了数量限制的障碍。

网络层安全性较低、易用性较差、服务质量(Qos)较低等也是以IPv4为基础的第二代互联网的局限之处。IPv6主要在IP层引入重要的加密机制IPSee,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来保证数据在传输层和应用层都得到保护,这就可以有效防止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他人截获或者修改,从而确保下一代互联网的使用更加安全。IPSec机制还为用户身份认证提供了方便,这种认证机制不仅可以确保IP通信的数据信宿方能够确认数据信源方的真实身份,而且还可以帮助用户确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遭到篡改,这就使得互联网的使用行为更加可控。此外,下一代互联网还可以针对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用户的参與程度更高。在IPv6支持下,互联网将真正成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真正的宽带网。

为了应对IPv4危机,早在2000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启动了“中国高速互联研究实验网络(NSFCNET)”项目,并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地区性的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络。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多部委联合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有关工作的请示意见”,并正式启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工程。2008年底开始,国家组织实施CNcI试商用项目。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会议确定了我国IPv6发展路线时间表,即到2012年年底前,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4年至2015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实现IPv4與IPv6主流业务互通。下一代互联网的实现将不再是愿景。

二、多元與参與: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

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具有足够丰富的网络地址资源,能够支持泛媒体融合时代多元化终端的接入,这就使得下一代互联网对媒体的支持更加多样化。而较之于前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架构更加先进,网络更加可管、可控,这使得下一代互联网具有参與性更强的特点。因此,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将更加便携、更加多元、更注重服务、且更加人性化。

(一)传播终端接入的多元化與多样化

由于IPv6支持多种扩展的报头形式,这就使报头变得更加灵活,具有良好的路由扩展性,能够很好地支持各类新应用,而海量的地址分配,也为终端接入的多样化提供了保障。

在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允许接入的传播终端形式更加多元,除了现有的终端形式,如台式计算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iPad、手机、PSP等之外,还允许Web3.0时代所开发的日常生活中的器物类终端形式的接入,如汽车、眼镜、镜子、厨具等,这将使得传播终端突破传统媒介产品载体的形态,真正贴近人们的生活。随着传播终端的多元化和日常生活化,媒体将不再是稀缺资源,任何联网的家用电器或设备就是一个媒体形态。而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也将更加迅速便捷,人们只要使用联网的家用电器或设备,就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真正实现信息传播的全覆盖。多样化的传播终端也必然会影响信息传播的内容,新闻资讯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进一步被打破,服务类信息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信息形态。

(二)传播安全性提升

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也将更加安全。随着新的密码技术、隐藏技术和数据过滤机制的确立,以及新的安全访问控制协议的制定,下一代互联网中的网络安全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能够对网络传播中常见的蠕虫病毒、木马攻击、僵尸程序控制、地址和端口欺骗等威胁,作出较迅速和有效的防范。而IPsec等信息加密技术的采纳,可以有效地对信息传播的整个流程提供必要的监控,从而保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保真性和安全性。加上新引人的身份认证机制,能通过控制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权限,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三)传播参與度提高

除了支持多样化的终端设备外,下一代互联网还加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因素,传播参與度大大提高。从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来看,互动性的增强是必然趋势,从支持阅读到支持分享再到支持联合,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参與度逐步提高,人们可以更多地参與到互联网的内容创造中。而在下一代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支持下,用户的参與程度还将得到进一步开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具有地址空间大、参與性更强等特点,这里面的空间应该比第一代互联网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我们参與。在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用户将不再受到现有资源的限制,用户的上网行为将直接生成意义,而在相关数据管理平台的运作下,用户可以获取适合自己习惯的信息。此外,下一代互联网还支持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且用户还可以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种网络信息进行整合和利用。因此,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实现了用户的深度参與。

(四)传播服务性增强

服务性信息的增多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是下一代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典型特征。从提供阅读服务到提供共享服务再到提供生活化的服务,服务一直是互联网的重要业务内容,然而服务质量不佳也一直是困扰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大难题。下一代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

在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由于网络更加可控、可管,用户的网络使用和浏览行为也能生成意义,在偏好信息处理、个性化引擎等技术的运用之下,互联网可以帮助用户迅速、准确地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和服务,从而避免海量信息的搜索疲劳。此外,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将更加兼容化、更加专业化和更加细分化,这也将催生专业化的内容管理供应商,届时智能化的数据将以媒介的形式出现,而互联网也将进一步日常生活化,用户将能享用到各种完善的信息服务。

三、挑战與应对: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非传统国家安全一

所谓的非传统文化安全是相对于传统文化安全而言的。胡惠林教授认为,传统文化安全主要是指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为战略工具,以直接或间接地颠覆或改变国家政权为目的的文化安全问题;而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则是由于国家内部的文化危机,而形成的直接和间接威胁国家安全的文化安全形态,如网络文化安全、文化生态安全、国家文物安全和著作权安全等。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危机是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形态,它主要是指由网络内容所构成的文化安全形态。由此可见,网络舆情危机是传统文化安全在网络空间的一种延伸,但它比传统文化安全的内容更加广泛,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网络舆情危机将对社会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影响,其危害性十分显著,必须予以重视。

当前,网络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对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2011年春夏之季的“”就是运用网络手段影响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因此,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各国必争的战略空间。近年来,英、美、日等发达国家都业已制定了网络空间相关战略,而联合国有关机构也呼吁,各国应加强在网络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新的安全挑战。2012年初,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信息空间活动概观》指出,各种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媒体的高速发展,在千年之交催生了全球信息空间,它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后第五大被发达国家用来完成军事任务的空间,鉴于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具有跨国破坏性的网络武器被迅速开发和扩散,这使得网络战的重要性急剧提高。俄罗斯的网络战略新规划也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网络空间里的非传统文化安全问题。当前,我国网络的普及率和覆盖率已经有了大幅提高,网络已经深入日常生活。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站数量达到268万,中国大陆IPv4地址约为3.31亿个。因此,制定和落实网络战略规划也应该成为我国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信息传播将会更加安全、更加方便、更加自由,然而这也会给某些危害我国文化安全的信息提供可乘之机。在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条件下,信息安全将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国家的文化安全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实际上它还将涉及一个国家的文明传承、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由于在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将大大减弱,而信息传播将会根据受众的需求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在缺少监控和引导的情况下,这也许会增加某些用户的偏执,从而对国家文化安全产生不良影响。而要限制和减少这些危害,必须从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体系设计开始着手。

第3篇

1.调查问卷的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已经形成并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国民的行为选择。但是,何谓网络文化,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模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总称。对照上述网络文化概念,因研究视角的差异,学者们对网络文化的诠释不尽相同。前者以网络空间本位为前提,把互联网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场域,网络文化则被视为伴随虚拟规则行为生成、虚拟实践有序化的内在过程所产生的精神文明成果。后者则以网络社会本位为基点,把网络文化视为在虚拟实践秩序化的有效规则过程中所产生的的精神文明成果。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社会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和延伸,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一种亚文化,而网络空间是网络化社会的一隅。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滥觞于原始社会,繁荣和成熟于封建社会,而止于1840年之前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成果的历史积淀,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从而塑造了中国社会生态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封闭保守、因循守旧和缺乏民主等消极性,与开放、创新、民主、平等的网络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沿着长辈—后辈的秩序传承与播衍,属于典型的前喻文化,而网络文化的内容创作主体和传播者皆是年轻人,年长者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是后喻文化。而且,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视域来看,文化的胚芽是孕育在人认识、改造自然客体的实践过程中的。一方面,人的自为性是文化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人的能动性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了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关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以及在网络中习得传统文化的行为习惯对于寻找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传承与发展现实路径具有特殊价值。

2.专题调查的实施。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获得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使用网络的频度、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使用行为特征信息,本次调查以保定市部分高校青年学生为样本,基本步骤如下。首先,确定调查对象。通过走访学生工作处大致了解了在校学生的情况,如院系构成、各系部学生人数及性别比例等,在此基础上,把调查对象确定为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生三种类型。学生的知识背景包括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其中文科生包括政法学院、经济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及社科系的学生,而理科生主要来自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及软件工程系。其次,根据上述学生的基本特点,研究设计了一份关于驻保高校青年学生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以客观题为主,并结合调查目的设计了一个主观题——“你认为传统文化在网络中应该如何传承”,以反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识。再次,为确保调查结果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前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情况和互联网使用情况以便分析出科学的结论,在调查样本选择上采用了分层抽样法:①从各院系抽取的样本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8;②按照各年级占该院系的总人数的比例,从各院系所确定的样本中抽取各年级的学生样本数;③按照各年级中男女比例确定男女生的抽样人数;④按照随机等距抽样法,选择抽样对象的学号。最后,根据预先设计的随机抽样法,分别到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此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200份,其中研究生267份、本科生601份、高职生302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089份,有效回收率91%。调查样本中的男、女生性别比例为31:69。抽样的调查对象中文科生共计670人,占总抽样数的62%;理科生419人,占总抽样数的38%。从学历层次上看:研究生237人,本科生570人,高职生282人,所占抽样比例分别是22%、53%、26%。本次调查样本数量适中,分布均匀,基本覆盖了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学术背景的的学生,因此,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和互联网的使用状况。另外,由于青年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于传统文化问题关注度高,所以本次次调查活动得到了积极配合和认真作答,保证了调查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开放、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传承

困境认识清醒本次调查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当前青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即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现状的判断,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等情况。首先,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9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说明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有选择地传承和发展,而不是“照单全收”,文化只有在不断剥离其腐朽细胞、生发出其新细胞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进化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其次,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本项调查共设计了6个选项:①书本知识获得②家庭、亲戚朋友③报纸、电视和广播④节日或民俗活动⑤网络⑥其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通过书本知识获得传统文化的比例最高,占79.52%,而报纸、电视和广播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75.39%的学生的传统文化是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介获得的,另外,节日或风俗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形式之一,因其喜闻乐见,在传播传统文化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它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56.38%的青年学生通过网络习得传统文化知识,说明了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日趋主流化。诚然该项选择列举了目前主流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但是因文化形态的多姿多彩,它的传播方式也是多元而广泛的,所以13.77%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媒介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而选项A中的书本知识代表着一种教育隐喻,也说明了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一种主要形态。再次,关于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调查,从结果上看,大学生最熟知的传统文化是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比例分别是83%和83%。与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大众化相比,哲学和宗教类这些传统文化形态则小众许多,分别只有22%和18%的同学选择了这两项。然而,这些意识形态却是构筑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虽然它从诞生之初就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其传承和发展也是多在经院派中进行。而文学典籍和传统艺术,通过数百年的教育传承,也往往被大家所熟知。虽然哲学和宗教也可以通过教育传承,但是领悟和融通哲学与宗教所需要的心智力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展现的文字、音律、图形之美,往往更能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产生共鸣。另外,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判断是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受访者中只有9%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已被其他文化代替,完全遗失;而抱有乐观心态,认为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受访者占样本总数的27%,说明此种心态还是代表着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而占样本数65%的大学生认可了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已经部分遗失。而对传统文化遗失的原因分析,观点主要集中在传递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与传统言教方式有问题,分别占74.84%和55.25%。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大学生的看法不尽相同。7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活动,尤其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氛围”可以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认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淡化,而这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等新文化的逼仄下,面临的发展困境;7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应该从小抓起,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生的教育中。文化的代际传播中,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诵读经典,就是一种文化的濡化;68%的受访者和64%的受访者分别强调了“国家大力宣传引导”的效用和“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作用”,而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效能也引起了58%受访大学生的关注。文化本质上是社会秩序的镜像,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无意下在文化所承载的群体所共知和共享的集体意会所指导、所规制。从这一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社会公器,它的传承国家理应有所担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构建传统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文化的播化可以被强化。而互联网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作用向度,因其虚拟化、多媒化、资源共享和信息海量化等特点,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文化拟子的散播范围更加广阔,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2.青年大学生上网频繁,对于网上传统文化有偏好。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到达5.64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1%。因此,关注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了解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行为特征信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上网的频率看,36.64%的同学每天都使用互联网,这一部分学生的数字消费平均时长达34.1小时/周,也就是所谓的“网虫”;44.72%的大学生经常使用互联网,这部分群体结构类型主要是“信息至上型”,即网络行为多为搜索信息和读取电子邮件;另外,18.92%的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不高,只是偶尔使用互联网;最后,只有1.84%的大学生排斥互联网,基本不使用网络。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其次,对于大学生网络浏览内容的偏好。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倾向性。经调查,大学生对于网上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度依次是:民族民俗类内容、思想文化类内容、传统艺术类内容和典籍文化类内容,其比例分别为65%、47%、38%、34%。大学生最喜欢浏览的网上传统文化内容是国学、哲学和历史类的专题网站,这部分同学的比例占到53%。还有40%的同学通过收看传统文化的视频讲座习得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百家讲坛”的持续热播,使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不断发酵,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的论坛、虚拟社区、WIKI和博客也是引起网民“头脑风暴”的网络空间,据调查,30%的大学生关注过传统文化的个人博客,而19%的大学生访问过传统文化的论坛和社区。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网络传统内容的偏好与其熟知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而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网络行为的多元化,也反映出了目前互联网上传统文化形态的百花齐放。最后,研究调查了大学生是否通过互联网传播过传统文化。大部分大学生都通过转载、分享和发表等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过传统文化,这一群体所占的比例是67.13%,而且少部分青年学生还发表过原创性网文,可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还是很活跃的。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文明成果和物质成果,都会积淀下来,形成文化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就是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产物。但是,如同生物的进化一般,文化也必然经历产生、发展或衰落的过程,尤其是,当其遭遇异质文化时,文化的涵化是不可避免的。进化或湮灭,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避免传统文化走向湮灭,就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能动性,因为人创造了文化,也可灭亡文化。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意识的觉醒,往往是传统文化光大和传承的先声。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网络传承的基本认识是:青年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既有传统的渠道也有网络等新渠道,民俗、饮食、服饰是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但是他们也通过浏览网站、博客和收看网上视频等方式,去猎取他们不太熟稔的国学、历史等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部分遗失,并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纾困传统文化。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促进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第一,传承和再造文化是政府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政府应该主导网络文化价值取向,使网络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和新平台。

第二,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后喻文化,它的符号系统与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大相径庭,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需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改变,要符合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有效传播。

第三,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消解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认同传统文化,从而主动传承传统文化。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非物质文化;可持续发展;台州黄岩翻簧竹雕

自20世纪开始,人类对于文化活动的传播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叠加,各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精神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了人类对文化社会演变的认识和发展方向的预判。我国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其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不仅能够保证我国文化的完整性,更有利于促进人们精神上对社会的认同。

1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因及重要性

在信息化笼罩整个社会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渗透到了文化领域,互联网+与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是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形式。

1.1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因

人类历史上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为:笔墨录音电视互联网。在这个传播模式中,体现的是人类对文化传承形式的演变,更彰显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模式[1]。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不仅传承人缺乏,传承技术更是不够创新。互联网是当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利器,若将互联网+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不仅能够带动传统文化繁荣,更能丰富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

1.2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各种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传的融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消费的需求,更能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拥护。任何文化形式的生命力不在于其在某个时代引起多大的波动,而在于其能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代背景相融合,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互联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当代人们日常休闲和工作都会依赖互联网[2]。若能将文化与互联网相融合便能够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进而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此外,当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许多的商品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进行销售,若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便能够通过商业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产业相挂钩,在传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能够提高一定的经济效益。

2 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式,是中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来强化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可持续发展备受社会的关注。

2.1 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

电子商务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其经济运营模式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更对各类文化的传播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是一种手工艺艺术,其文化可转换为物质形态,不仅具备物质价值,更具备欣赏与收藏价值。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可以以商品的形式上传到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电子商务来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进而实现经济与文化“双收”的局面,在商业流通的过程中,还会勾起部分国人的兴趣,进而转向对该手工艺技术的学习,促进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手工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2.2 形成规模性的技能培训基地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一门手工艺技术,其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人们主动的进行培训和学习。然而,现阶段我国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继承人少之又少。而且,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规模性的传承,让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形成规模化。为此,在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形成商业规模的前提下,使业界人士共同融资,组建黄岩翻簧竹雕的培训机构,使技术形成规模化、制度化。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政府亦要提高扶持力度,提供培训基地一定的厂房设备,并减少相应的赋税,让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艺术在良好的环境下得以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3 强化互联网+的理念,提高宣髁Χ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一种手工艺品,在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转变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理念。在互联网+模式背景下,通过互联网下的新媒体对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进行文化传播。强化对黄岩翻簧竹雕手工艺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在互联网环境中形成固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的氛围,让人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受互联网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进而对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对民族文化继承的责任感[3]。

2.4 通过互联网来革新黄岩翻簧竹雕的传承方式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传承主要以继承人的方式“人对人”进行传承。这不仅降低文化传承的效率,更影响了其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为此,要与互联网进行对接,通过互联网+模式来讲黄岩翻簧竹雕的传承方式进行革新,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等公众平台对其进行宣传,在保护性继承的手法上进行改革,通过明星效应、非继承人培训和网络真人秀等形式,以“互联网+”新媒体渠道播出,进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互联网+模式在当今时代与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中,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不仅拥有者独特的文化特性,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工匠精神”的体现,为此,要切实强化互联网+模式下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犹建.网络时代数字化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01(19):39-40.

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但有助于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还能在加强学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语言文学知识体系。针对于此,在“互联网+”视角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时,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融合应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价值。

一、“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的共性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限制社会经验和阅历相对匮乏,看待问题时缺乏辩证性思维和意识,且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在成长阶段极易受外界影响因素干扰,对初中生原本尚未成型的价值观念造成冲击,也不利于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互联网+”视角下,在各项信息技术支持下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信息资源,且数据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无形中增加初中生受不良信息影响的概率。同时,随着初中生主观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互联网中兴起的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探知欲望,网络盛行的各种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初中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素质,违背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初衷。另外,由于初中生原本就具有好胜心强、探知兴趣浓厚的性格特征,在心理和情感方面渴望受到外界的关注与认同,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平台,为初中生提供更多展示自身才能和特长的时机,从而导致初中生整体上缺乏共性,尤其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大多追求个性化发展,不同初中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性格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受互联网新兴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基于应试教育影响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品质和文化元素,并自发投入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中,最大限度上提升初中生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但在当前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度重视学生最终考核成绩,未突破传统教学中固定思维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只注重古诗词或古文的背诵及翻译,导致学生对优秀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未深入发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也无法确切体会诗词作者传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态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整体上流于形式。与此同时,部分语文教师未充分利用自身引导者角色,只注重为学生讲解课内教材中有限的传统文化知识元素,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灵活运用现有教学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外传统文化学习体验,进而导致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具有一定局限性,对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认知不明确。此外,在“互联网+”时代,部分初中生过度依赖辅助教材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并借助信息化平台搜集所需信息资源,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整个学习阶段缺乏自主探究意识,也不利于学生对复杂深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理解。

(三)学生家长未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

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同时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自身担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与义务。但在当前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初中生获取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源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日常生活或课外实践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时机较少,并且家长也未充分发挥自身导向作用,积极带领初中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基于“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对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化底蕴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家长受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普遍存在沉迷网络、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变化的现象,无形中降低了亲子互动交流的频次和积极性,造成初中生缺乏家长的有效管治,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尽管部分家长要求学生观看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但却未真正陪伴学生共同观看,整体上缺乏有效互动交流,未及时针对初中生认知有限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不但会迫使初中生无法理解较为抽象的传统文化理论知识,长此以往还可能造成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兴趣,过度沉迷于其他娱乐电视节目和网络信息。

二、“互联网+”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延展与丰富着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立体的方式将语文教学内容体现出来,有助于初中生更深入体会古典文学诗词的意境美,将抽象复杂的古诗词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具体文化情境中,从根本上降低初中生理解与掌握古诗词的难度。在“互联网+”时代,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教育平台,加大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为学生创设多样性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宣传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引领初中生承担自身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早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语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更应积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不断积累深厚的文学底蕴,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但需要注重学生基础认知教育的落实,还应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共同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将其视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形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阅读与浏览相关经典故事和创作背景,深入发掘古诗词、古文中潜藏的人生哲理和美好道德观念,并为学生详细介绍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生平事迹以及政治环境等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储备,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的常规,促使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人文情怀和情感表达,综合提高学生写作实践应用能力。

(二)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打造积极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互联网在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初中生的成长造成一定消极影响,语文教师应积极联系家长起到良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选取具有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信息资源,正确看待“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时代特色和内涵。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积极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空间。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组织学生认真观看节目中涉及的经典古诗词和延展性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学习过程的兴趣。最后,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尽可能鼓励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营造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提高初中生文学素养。例如,语文教师在进行“渔家傲•秋思”教学内容讲解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介绍作者范仲淹的生平简介、家世背景以及当时的政治立场等内容,并为学生播放诗词中边塞特有的声音,促使学生在音调变化中感受边塞的壮观景象,为学生呈现更丰富的意象美,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背景与主观感受,真正理解作者在惨烈的战场中创作诗词的心境。

(三)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全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基于“互联网+”时代,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主观意识,在数量庞大的互联网信息包围下,初中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冲击与影响,这也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自发投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活动中。例如,在我国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等传统文化时节,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搜集与各节日相关的古诗词,组织学生以各传统文化节日为主题进行写作,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插入图片、播放动态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各传统文化节日相关背景资料,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手工物品。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讲解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和科普知识,带领其他学生认真体会古诗词中传递的思想感情,并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指导学生还原古诗词中的具体场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中心思想的印象,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时,可以先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送别同乡后学的思想感情,提问学生作者如何克服求学中遇见的困难,组织学生找出其中具体细节进行描述,更深层次地加强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指导学生演绎课文中作者与友人送别的场景,帮助学生反复揣摩古文中人物角色的形象、语气以及情感变化,确保还原场景的真实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人恋恋不舍的思想感情。

三、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时代,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对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体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正确运用互联网资源,打造积极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全面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世雄.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

[2]张艳.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5).

[3]谢晶.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8).

第6篇

从黄晓明、李冰冰、任泉联合成立风险投资机构“Star VC”,涉足互联网创投,到赵薇与丈夫黄有龙投资阿里影业,成为阿里影业的第二大股东;从高晓松、何炅、宋柯加盟阿里音乐,到马东加盟爱奇艺后又自主创业互联网新媒体,再到汪峰推出自己的互联网音乐平台,这些文化演艺界名人的角色变换,折射出了“互联网+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个新走势,即两者的合作已经不再停留在互联网企业邀请明星艺人代言或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挖掘“粉丝经济”的传统模式,二者结合“智造”新的网络文化形态和内容已越来越普遍。

明星进军互联网,经营内容生意

文娱明星争相跨界进军互联网领域,俨然已经成了潮流。

2015年7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阿里音乐集团,由高晓松出任董事长,宋柯出任CEO;同年12月29日,何炅以兼职身份担任阿里音乐的首席内容官,高晓松在微博上戏称三人组成了“铁三角”。而在今年1月,QQ音乐高调宣布王力宏战略加盟,并为其量身打造了“巨星定制计划”;3月,又有消息透露,从深圳卫视离职不久的知名主持人李湘,或将加盟奇虎360,出任该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内容官,分管影视及相关内容业务……而早在李湘之前,2012年底,马东就从央视主持人转战到视频网站爱奇艺,当起了首席内容官,主导出品了《奇葩说》、《盗墓笔记》等一系列原创节目。

与早前邓超出任长虹的产品经理、Angelababy出任美丽说HIGO首席时尚官、韩庚出任尚妆网首席媒介官等虚职所不同的是,无论是马东还是何炅,跨界互联网企业,担任的职务均与内容生产相关,传闻中李湘加盟奇虎360的职位亦是如此。而高晓松、宋柯等人,尽管职位看似和内容关联不大,但据了解,在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之后,其在微博上所呈现出来与阿里音乐有关的信息,大多是围绕如何把阿里音乐打造成行业里的内容翘楚。

的确,主导内容生产成为时下演艺明星“触网”的关键所指。谈及何炅加盟阿里音乐时,高晓松就曾表示:“何炅更多的不是带着资源来的,而是带着他的思考。”他希望外界别把何炅加盟阿里音乐仅仅看成一次文娱圈和互联网界资源的对接。同时,他还有意纠正了外界将阿里音乐比喻成“音乐产业的淘宝”的观点,而是将其称为“全球最大的音乐平台”,目的是“帮音乐产业里的大家把生意做起来”。

“创造内容”“来做生意”,这些关键词已然折射出文娱明星“过档”到互联网行业,将不再是一场秀,而是要经营一门实实在在的内容生意。

“老炮儿”气质和演艺阅历成为加盟的资本

马东加盟爱奇艺被业内认为是明星艺人与互联网结合发展的转折点。在担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的两年多时间里,马东参与了该视频网站内容分化、自制内容兴起的过程,成为爱奇艺整个网络大戏的“内容原始人”。而当他离职创业时,其经常挂在嘴边的“内容原始人”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据悉,米未传媒的内容创作团队有40多人,而且几乎都有过电视行业工作的经验。因此,在外界看来,传统演艺人士跨界互联网的背后,其实也是传统文创行业职业人集体进军互联网平台的节奏。

“需要很多传统文娱行业的‘老炮儿’。老炮儿的定义是知道所有资源的来龙去脉,他们战斗体力可能没有年轻人强,但他们可以告诉兄弟们哪儿能去,哪儿别去。”高晓松在评论何炅加盟时的说法,也指明了传统文娱行业从业者转型互联网发展的作用和目的。

据悉,在马东离职后,爱奇艺又引入了原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郑蔚,成为其首席信息官。

“这其实是互联网+传统文创的一个结果。”业内人士分析称:“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不过十余年时间,其在技术上的发展成果令人侧目,但在文化创意领域的表现并不太如人意,这很大程度上源自经验的匮乏。而引入资深文创人士,则可以为其提供加速度。”

当然,这种加速度,不仅仅作用于已经逐渐成熟的网络文创平台,也同样作用于创业团队。比如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其创始人罗振宇此前也为央视知名制片人。去年10月,《罗辑思维》宣布已获得B轮融资,估值达13.2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正是因为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和对受众心理的深刻把握,以及对所制作节目精雕细刻的匠人精神”,才成就了他们借助“互联网+文创”行业的新契机,从传统文化领域向互联网新领域的转变。

合作“智造”原创内容精品

“在BAT的大量资金进入音乐行业之后,并没有一款播放器在这一场拼杀当中做得更好。上游版权方也并没有推出好的艺人,好的歌曲。这是很荒谬的事情。”在高晓松看来,目前国内的网络音乐行业还处在“石器时代”,其实这也折射出了整个网络文化在创意方面的尴尬现状。

第7篇

中国的数字媒体于1995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其载体有:互联网、手机载体、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作为数字媒体这一朝阳产业,势必将深深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而数字媒体如何融合和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由得引起笔者的深思。

传统文化在数媒时代的迷失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的结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

然而用数媒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表达出来却是一件难事。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不是言传而是意会,而数字媒体时代更多的是程序和程式化,体现不出千年来的文化韵味,对意会更是无从体现,因此,价值观的不易表达,使得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迷失,倒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此外,数字媒体时代的出现也开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温文、含蓄、低调,显然与数媒时代个性张扬的特质相抵触,两者思维特点的相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媒时代消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数字媒体如何表现传统文化

数字媒体的发展,只有真正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会有富有中国特色的飞跃发展。

运用数字媒体,从事物、事件的起源、发展、传承到影响等多方面加以详细还原,展现传统文化的真谛。艺术品是无形文化和技艺重要的物质载体,从数字化保护技术来看,出版电子书是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使传统书籍与数字时代相适应。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型多媒体电子光盘,在北京首都图书馆首发,展示了民族起源、语言文字、经济政治、绘画体育等方面内容。

不能否认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在现时代的积极意义,一旦传统文化缺了位,无疑将会影响精气神,对于数字媒体也是如此,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融进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有精气神,才会有长足发展。

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突破了传统中交往的时空限制,使全球性普遍交往成为可能,使网民能拓宽个体的社会认知范围和程度。

利用网络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采用不同方言的汉语传播群体利用汉字输入和电脑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汉语信息交流,来整合长期分裂的中国传统文化。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正逐渐成为入网用户数量庞大的群体之一,汉语也将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响亮的声音之一。经过互联网络复兴的中国传统文化,将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世界各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中渗透中国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1.创设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人文环境。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被教育者进行人文熏陶,是远程教育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远程教育中,可以把传统文化案例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图文并茂的形式,图像的出现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文字的理解,或者是用音频、视频等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2.开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识教育的网络课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远程教育中应该选择相应的媒体进行展示。比如,对于传统哲学、历史、政治、法制等知识理念,可以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和表演。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为远程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更关注人本身,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在数媒时代下,作为搜集和保存文化遗产、传递文献信息的图书馆,由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一的书籍馆藏到多元的书籍、磁带、录像带、电子图书等馆藏,不断满足和提供给用户获取广泛性的、多样性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传统文化价值的借鉴和体现,无疑赋予了新时代图书馆以新的服务标准和价值体系,并为其提供了新的建设方向。

以中文文献为馆藏主体,以传统文化立馆。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汉语为国语的国家,中文文献具有广泛的读者。目前,包括因特网在内的许多情报网络,中文文献量极少,对我国不懂外语的读者而言,存在严重的情报语言障碍,因此,要高度重视中文文献的转换。

特别是在提供传统文学著作的电子文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建立超链接,组建知识枝系,让读者了解此著作的背景文化资料,健全知识体系。

结语

总而言之,数媒时代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文明的体现,更是一种科技的进步,但我们也应看到数字媒体冲刷着传统意识文化形态的同时,也在被传统文化过滤着,因此它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土壤里,才会更好更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玲:《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塑》,《甘肃社会科学》,2007(3)。

2.徐黎、徐进:《从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数字化的区别和联系谈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6)。

3.徐俐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再思考》,《图书馆》,2006(6)。

4.王国庆:《网络文化两面性的分析及负面影响探源》,《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版。

5.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党政干部学刊》,2007(8)。

6.蒋国伟:《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情报学报》,2006(10)。

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黄梅戏;市场化;生态圈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给传统的以舞台表演为主要传播方式的黄梅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戏曲产业要想获得生机并得以传承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根据黄梅戏自身文化特性,选择合适的文化价值切入点,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在市场化创新方式下戏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高度融合[1],这是戏曲文化转型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黄梅戏抓住转型时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促进黄梅戏艺术文化自身的发展,实现黄梅戏文化可持续发展;其次,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其重要保证。

一、互联网+与黄梅戏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兴起使媒介环境、数字化以及文化消费得以多元化。所谓互联网+黄梅戏,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功能,借助互联网背景,形成一体化商业模式,打造互联网+黄梅戏文化生态圈。我们要做的是建立良好的互联网交互体系,利用好新的平台和渠道带来的机遇,以互联网思维推动产品内容的升级,将黄梅戏等戏曲文化融入到市场中,让互联网在黄梅戏的市场化运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传统剧种之一,经长期传承与发展,其艺术价值、社会价值、非物质文化价值都是市场经济下有待开发的资源[2]。但随外来文化入侵,社会上涌现许多流行元素,这对中国黄梅戏产生巨大冲击,使其发展成本高、效率低、人才流失快。根据相关研究和市场调查发现,黄梅戏发展出现以下不足:(1)缺乏创新型作品和专业人才。长期的市场效益低下,政府扶持能力有限,未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剧本更新缓慢,缺乏培养专业人才机制。(2)受众群体减少。当代黄梅戏缺乏受众,特别是大学生对黄梅戏乃至整个戏曲文化了解甚微,更倾向于快餐式的流行曲目。(3)黄梅戏改革效果不显著,市场化程度不高。互联网与黄梅戏的结合不密切,缺少实在的产业载体来运作,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明晰的未来发展道路。

二、打造互联网+黄梅戏生态圈

互联网发展愈趋成熟,使我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融合,这对黄梅戏市场化无疑是一个契机,以黄梅戏为对象来研究互联网+黄梅戏的生态圈,使其更加具体。互联网+黄梅戏生态圈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黄梅戏线下线上相结合,其中包括黄梅戏的创作、资料采集、存储、处理、展示、支付、传播、接收、互动、分享、保护等模块,系统地整合成产业链,从而构成了一个共同生态圈,以新的视角来考虑黄梅戏转换、再现、复原、共享、创造等价值,并以新的方式使其在市场化中实现保护和传承。互联网+黄梅戏生态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完整的体系,弥补了某些资源的不足,与其他传统文化存在密切的相容互通。

三、黄梅戏市场化开发

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实现黄梅戏文化与市场资源的整合,做到黄梅戏创作、采集与记录、存储、传播、分享等一站式服务,扁平化的信息沟通渠道,打破传统的戏曲传播方式局限,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逐渐向市场化的产业机制转变。在构建互联网+黄梅戏生态圈时,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黄梅戏市场化:

(一)培育明星团队,实施链式人才培养战略。人才是黄梅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第一,要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普及初等教育中戏曲知识,与高校合作组建黄梅戏研修班,培养黄梅戏创造性人才,增强观众的消费需求。第二,培育明星团队,培养从演员、编剧、导演、作曲、舞台设计到产品策划、实施、人才管理等专业化“人才链”。第三,建立人才自身价值与市场价值转换的良好机制,在全国建立起营销网络和经纪人队伍,形成强烈的品牌效应,通过市场获得可观的报酬。

(二)构建互联网+黄梅戏平台,增加受众。开发黄梅戏网络互动平台,立足创新的传播方式,构建创新型文化社区,包括社交、分享式学习、戏曲文化鉴赏等,如:戏曲社区和APP。将黄梅戏与数字媒体、互联网结合,开创新的文化传播模式,增设个人空间模式、私人订制。另外,利用新科技手段与最新科技的融合,如3D技术,将真人与影像完美地结合,开发大型黄梅戏游戏,进入体验式消费阶段,将黄梅戏融入生活,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对黄梅戏的热爱,加深了其趣味性,促进黄梅戏市场化应用。

(三)开发戏曲之乡旅游带。互联网+黄梅戏旅游开发,既网上虚拟旅游还包括实地体验式项目。第一,开发虚拟旅游,满足了没有足够资本或者没有时间去旅游的人群,借助互联网平台旅游消息,在电脑或pad、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虚拟旅游,实现个性化定制其背景音乐、人物服装、头饰、环境等都可设置与黄梅戏文化相关的虚拟旅游。第二,实地体验式旅游开发,主要是领略黄梅戏文化内涵,在黄梅戏发源地建设文化旅游基地,组织黄梅戏志愿团乡村表演,在景点内设置体验馆,包括文化展览、黄梅体验馆等,还带领参观黄梅戏历史名人故居等旅游项目。

(四)建立互联网+黄梅戏文化发展型企业,形成文化创新产业园。黄梅戏市场开发要加强文化产品和互联网市场整合,以黄梅戏文化艺术为主体,重点整合书刊、电子制品、休闲娱乐项目、旅游、影视、餐饮、文化艺术节等产业,构建多维度集群,实现黄梅戏市场化的创新一站式管理服务。开拓新的演出市场,进行个性化定制,引进外资,加大宣传力度,使黄梅戏在国内外戏曲市场中占领大份额,这会创造一个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结语:互联网+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传统数字媒体相辅相成。在互联网+黄梅戏生态圈中,运用各种技术,为黄梅戏网络化、市场化提供重要途径,其具体方式是在文化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挖掘内在价值,增加其社会价值,创造盈利,培养优秀人才,鼓励新一代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每个环节动态循环,能更好地服务大众。纵观传统戏曲的发展状况,不同戏曲均面临创作人才少、政府资扶持力度小等困境,市场反映情况也有诸多难处,打造互联网+黄梅戏生态圈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文化,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推动戏曲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体来说,互联网+黄梅戏生态圈的建立是互联网时展文化、传承文化开拓出的新出路,将推动黄梅戏的市场化运作,推动文化更具特色,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 蓝甲云,王铁军,陈冠梅.文化产业市场化的价值导向[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3):111-114.

[2] 胡建国,张鹏顺.黄梅戏市场价值挖掘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红河学院学报,2011(6):71-74.

[3] 施宏.新媒体时代下黄梅戏的有效传播和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5(1):118-119.

第9篇

1.内容多元化

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没有硬性制度限制,任何文化任何民族任何地区的网民都可以互相交流沟通,网络文化交流开放性、可选择性更强,交流内容更加丰富,网民利用互联网交流没有心理压力,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小,使交流摆脱了空间上的束缚,利用互联网交流的个体可以摆脱社会风气及传统问题的偏见,从这个层面上看网络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在网络文化中高雅与低俗并存,既有抽象严肃的文字也有娱乐方面的文章。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另一个不同点是网络文化是单纯以传播信息与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超越了物质层面。在互联网世界中使用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彰显自我个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真正按照自我的喜好来安排自己的网络生活,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语言不同于传统定义上的语言,计算机不受地域的限制是真正意义上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基于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上的网络文化有着传统文化无法企及的统一性。就目前现状而言,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明显,新型的网络语言的发明及使用对象都是青少年,加之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玩伴,网络就成了其了解世界的工具。这也为网络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3.信息的时效性

网络文化有效弥补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弊端。基于互联网技术上的网络文化,对于信息的采集处理及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可以瞬间实现向所有网络用户传输信息,用户通过互联网终端可以更加方便的了解信息,使社会变为一个信息整体,节约了不必要的时间及资源浪费。网络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活节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二、大学汉语语言文学教学重点转变策略

1.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强化发展,传统教育重点也必须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进行相应改变

教师不应再只重视学生汉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单纯的知识性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对于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要求,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写作能力,集合新闻学及现代传媒的要求,结合多种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灵活运用能力。针对现阶段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私人空间及论坛,从最初的命题作文变为定期的更新文章,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学生之间可以随意交流,互相欣赏彼此文章,教师定期进行集体修改点评,通过点击量的差距来刺激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积极性,在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于文章的点评能力,从别人的问题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传统教育教学重点只是注重对于学生硬性知识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性的培养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汉语语言文学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实用性的培养。要为社会培养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如何运用的双重型人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社会网络媒体制定联合办学的目标,通过网络发展实际需要,培养定向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的实用性。现代汉语语言文学的具体实用性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要有基于网络技术对实时发表评论及看法的能力,要将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总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