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教学课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6 16:19: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教学课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教学课件

第1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课件

第一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采用第二种思路:学生学习物理已接近一年,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同时也了解了最基本的物理学习方法,形成了较稳定的物理学习心理,这都是学习本节的有利因素。加上日常生活中剪刀、直尺、起子、木棍等工具学生较常见。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借助实物和课本中的信息快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渗透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

《杠杆》设计思路:

我在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体验游戏的方法:

方案:一、跷跷板游戏。

1、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砖块上,作成简易的跷跷板,请一位同学站在跷跷板的一端,分别让体重差别很大的两位同学先后站在另一端,比较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认识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同时让学生形成初步感受---力的大小是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之一

2、让体重大的同学站在跷跷板一侧靠近支点的中间位置,让体重很小的同学站在跷跷板的另一侧最远端。发现体重大的同学被翘起来了。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杠杆,意识到杠杆的平衡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由此引出力臂的概念。同时为后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好铺垫。

在实验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好本课的动力。

实验探究二: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反思:

1.杠杆这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根据杠杆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杆模型和理想的理论模型结合起来,比如剪刀、夹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第2篇

1.通过本章的引言,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有关知识,并认识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2.在小学与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3.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2.1.1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3.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教科书引言所给的问题。

组织讨论:

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

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解一个问题,通常是先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求解,也就是先用数学语言描述它,把它数学化。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不同,是属于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它,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了。

新课讲解:

1.集合的概念:(具体举例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

例如,设B={1,2,3,4,5},那么5∈B,

注:集合、元素概念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可以结合实例理解它们所描述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同时,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元素的属性,来把握集合及其元素的确切含义。

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像“我国的小河流”、“年轻人”、“接近零的数”等都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此外,集合还有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例如,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

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注:①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这与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可能有所不同;

②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就是正整数集,表示成或。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负整数集、正有理数集、正实数集等,没有专门的记法。

课堂练习: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1题。

归纳总结:

1.集合及其元素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只能作描述性定义。学习时应结合实例弄清其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中,确定性可以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以用于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如后面要学习的包含或相等关系等)。

第3篇

初中实心球教学课件

一、教学内容分析

实心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中的重点教材。本课的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近几年体育中考的项目之一。它可以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运动速度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冷静、果断等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育。

二、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实心球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素质,提高投掷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建立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概念,了解动作结构和技术特点。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进取的精神,追求和体验成功,共享快乐,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合作,学会竟争,互帮互学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年龄为十五、十六岁左右,该年龄段学生正处于生成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启发式教学,并给他们创造自己展示的机会。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出手角度,

教学难点是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

六、教学过程

1、集合整队: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报告出勤。 2、 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投掷:学习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初步学会正确的投掷用力顺序。 4、安排见习生。组织:四列横队。

明确目标,主动学习,安全第一,互帮互学。

一、准备活动:

1、四路纵队趣味慢跑。

2、个人徒手操: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全身运动;

(4)、跳跃运动。

3、双人专项准备活动:

(1)、压肩运动;

(2)、转肩运动;

(3)、互背运动

组织:教师带领同学蛇形慢跑,

要求:精神饱满,跑动路线准确,合作积极有序有趣。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有力、到位、协调、舒展。利用充分的准备活动,把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关节和韧带活动开。

一、投掷:

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动作方法: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时,能做出双手持球于头上后方,身体后仰(尽力成满弓),由双腿用力蹬地到髋关节及躯干屈曲,肩部迅速向前,快速挥动手臂,最后屈腕,把球掷出。 动作要点:

用力蹬地,腰腹急震,挥臂,压腕,拨球,用力将球掷出。

重点:

用力蹬地,送髋展胸,快速挥臂(鞭打)用力将球掷出。

难点:

用力顺序及出手角度。

二、分组练习

1.分四组,每组面对面,循环投掷,由小组长负责小组的纪律。

组织:四列相向横队,相距6米左右

要求:有组织、有纪律、注意安全。 教法:

1、熟悉球性;

2、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1)、教师示范讲解。2)、学生模仿徒手练习; 3)、学生持球练习; 要求:听统一口令,服从指挥,用力顺序正确,上下肢用力协调,动作快速连贯,蹬地、收腹、挥臂、压腕、拨球。 易犯错误: 双腿用力蹬地及髋关节、躯干屈曲动作不够,只用手臂将球掷出,用力不协调。 纠正方法: 多做模仿练习,体会动作的本位感,做出背弓,然后再投掷。 4)、学生自订达成目标练习; (男7.5米优,女5.7米优;男5.3米达成,女4.3米达成) 5)、学生展示、挑战练习:

组织:

四组组长负责到各自场地练习。

① ② ③ ④

教法:

1、教师讲解,纠错;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要求:有力、准确、到位。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一、整理放松。

二、小结:

评价学生完成本次课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收还器材。 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深呼吸

要求:按动作节奏,师生同乐,充分放松,达到放松的目的。

小结本课:旨在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缓解肌肉疲劳

教学预期效果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平均心率100-120/分钟,达到了教学目标的预期要求,掌握了本次课的技术重点,突破了难点,并能熟练地完成动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中学《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教材。本课灵活的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的进行自学、自练、自悟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与探究。以下是本人课后的几点反思:

首先,学生永远是课堂上的主角。课堂上要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本课的主教材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观察,模仿,自己试投,然后再跟教师的正确动作做比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易错动作的印象,更激发了他们自主研究的意识,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第4篇

1.由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中 ,who用作主语,如 : This is the boy who often helps me.

2.由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中,whom用作宾语,如:The man whom you are waiting for has gone home.

3.由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中 ,whose用作定语,如 : Do you know the girl whose skirt is white?

4.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中,which用作主语或谓语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如:

The room in which there is a machine is a work shop.

The river which is in front of my house is very clean.

This is the pen which you want.

注意 :

(1)whom, which用作介词宾语时,介词可放在 whom、which之前,也可放在从句原来的位置上;但在含有介词的动词固定词组中,介词只能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如: He is the very person whom we must take good care of.

(2)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必须用关系代词which,不用that,如:I have lost

my bag, which I like very much.

(3)关系代词在句中作主语时,从句的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必须和先行词保持一致。

5.由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中,that可以指人或物,在从句中作主语或谓语动词的宾语,但不能放在介词后面作介词宾语,如:

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was written by Lu Xun.

注意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必须用 that引导定语从句。

(1)先行词是不定代词all, few, little, much, something, nothing, anything等,如 :

All that we have to do is to practise English.

(2)先行词被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所修饰,如

The first letter that I got from him will be kept.

(3)先行词被all, any, every, each, few, little, no, some等修饰,如

I've eaten up all the food that you gave me.

(4)先行词被the only, the very, the same, the last修饰时如

He is the only person that I want to talk with.

(5)先行词既有人又有物时,如:

They talked about persons and things that they met.

(6)当句中已有who时,为避免重复,如 : Who is the man that is giving us the

class?

6.由when, where,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如:

I don't know the reason why he was late.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have lived for 5 years.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met Mr Li for the first time.

注意:先行词是表示地点时,如果从句的谓语动词是及物的,就用 that(which),如果从句的谓语动词是不及物的,就用where引导。This is the house Which /that he has lived in for 15 years.(Where he has lived for 15 year.)

7.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1)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句和从句之间不用逗号分开。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有who, whom, whose, which, of which等,这些关系代词都不能省略。

(2)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对主句先行词的补充说明,没有这种从句,不影响主句意思的完整,一般用逗号把主句和从句分开,关系代词用 which,不用that;指人时可用who,如 : I have two brothers, who are both students.

8.如何简化定语从句

(1).定语从句简化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如:

My grandfather lives in a village that is far away from here.

My grandfather lives in a village far away from here.我祖父住在离这儿很远的一个村子。

This is a book that is worth reading.

This is a book worth reading.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

(2) 定语从句简化为现在分词或现在分词短语作前置或后置定语。

The man who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The man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站在树下面的那个人是我们的英语老师。

I saw the house that was burning at that time.I saw the burning house at that time.

当时我看到那房子在燃烧。

(3)定语从句简化为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

I like to see the films which are directed by Zhang Yimou.I like to see the films directed by Zhang Yimou. 我喜欢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

She is the girl who was praised at the school meeting.She is the girl praised at the school meeting. 她就是在校会上受表彰的那个女孩。

(4)定语从句简化为不定式作后置定语。

He is always the first person that comes to school.He is always the first person to come to school.他总是第一个到校。

The report which will be given tomorrow is important to us.The report to be given tomorrow is important to us. 明天要作的报告对我们很重要。

(5)定语从句简化为what 从句。

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 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课教学现状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喜欢音乐课,进行初中音乐课教学内容改革很重要,首先要做的是让音乐课吸引学生,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音乐课堂应该说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音乐的本体没有大的变化,我们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再学习,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丰富教学设计、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作为美育教学中的一门学科,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课。不但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间音乐,了解国外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智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嗓音的保护和转换他们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适当的调节,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育,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习,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比如传统的唱歌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识谱、背唱歌曲:学生学会歌曲后唱给老师听,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再比如音乐鉴赏课,那么多流派以及音乐作品以及人物和创作环境等,光靠音乐教师枯燥的讲授是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如何把课堂时间有效地用于教学,又如何使学生尽快地找到感觉呢?多媒体技术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在音乐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掌握好了应该是新课程的教学中的利器,使我们教师注重了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音乐课教学中,信息、情感的交流,就是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传授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氛围很好。教师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资料收休和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好现代媒体教学的功用,以优质的音乐感染、感动每一个学生。音乐课中还可以加入才艺表演可以利用每节课的3―5分钟,请一名同学,进行才艺表演,形式自主决定,可以伴随着奏音乐唱一首歌,可以跳一段舞蹈,没有艺术特长的同学也可以自主展示,宗旨是将你最好一面展示出来,借音乐课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小小舞台。之后同学们进行点评,寻找他们各自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初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作,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因此,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天性,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发展音乐兴趣,提高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从而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环节到目前为止,人民音乐教育版的配套课件只是一个大框架的课件,资料方面不够丰富,要想每节课都有一个内容丰富的课件,教师要在课后下很大工夫搜集素材,所以说,适合每一节课的教学课件到目前还是没有的,这种情况的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得。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初中音乐课教学的特点来制定课件内容。

素材和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课件选材非常重要,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在多媒体教学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讲到民歌欣赏课的时候我制作的课件内容会介绍各种民族的服饰、地域分布、风俗以及民间故事等等。给学生感觉就像身临其境一般,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样为后面的民歌部分的欣赏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流行的,时尚前卫的音乐。因此,在课件选材上适当地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是必要的。

利用多媒体平台的技术音乐课件制作,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首先要能熟练地掌握、操作电脑;其次要会运用软件、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不仅包括图像、声音等视听技术,还有许多其他技术成份,如文字的输入与排版用的Word、幻灯片的制作与放映、教师应当掌握的软件等;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强大,对我们课件制作资料的收集大有帮助。现在还有很多关于音乐制作的软件,这些软件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技能,我们就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精彩的音乐资料,就能够巧妙地利用音乐资料和相关的音乐制作软件,经过精心地选择、编辑、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一个个多媒体课件,进而,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声、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课堂。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56—01

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现代教育研究者们对初中时期的教育价值给予了肯定,指出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期限,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平台将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具备了自身的特殊性。

(一)系统性。尽管初中在小、中、高等时期里占据重要地位,对三个阶段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承前顾后”的作用。但初中数学教育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要与其它两个时期相互统一,这是数学教学的系统性特点。

(二)复杂性。无论是有理数运算或者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教学,均要经过详细的计划安排才能取得成效。学生很难掌握教材内容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理解数学的运算技巧,这些复杂性特点对学生个人领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注重课堂前期的准备工作

全面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而并非单独集中于教学过程的控制。课堂前期是一个准备环节,注重数学课堂前期的教学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一)熟悉教材。掌握数学教材的组成结构,熟悉初中数学的知识框架,能够使教师更加了解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可否认,数学教师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对书本教材已经十分熟悉,基本上都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内容展开教学[1]。但是,对于一些潜在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熟悉书本且深入研究。如:有理数这一章节里,教师不仅要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内容,还应熟悉教材中对有理数符号的应用,在课堂上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

(二)组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前期组织好教学方案且编制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是很关键的,其关系到后续课堂的教学秩序。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要结合此次课堂的授课内容,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后进行适当地规划编排,从而实施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案。如:有理数运算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先准备有理数方面的素材,以此为课堂教学内容完成教学流程的编排,从加、减、乘、除等方面有序地指导学生学习。

(三)制作课件。教育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开始普遍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工作中的常用技术,辅助教师用文字、数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书本教材。新课标体系下,许多初中学校已经建立了多媒体教师,为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了优越的平台。针对不同的书本教材,教师在备课环节里制作教学课件,可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也易于学生对数字知识的理解。

三、完善课堂过程的教学措施

(一)教学方法。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有理数教学里,可注重学生对数字形象的认知,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划分等知识,经过适当地引导便可取得教学成效[2]。但是,面对几何知识学习不仅要引导学生,还要配合其它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如:“图形认识”这一知识点,我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比较“直线、射线、线段”等三个基本线形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知识讲解。“知识讲解”在初中数学课堂里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讲解知识才能让学生领悟书本教材的内涵,掌握数字、图形等知识的规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应深入性地向学生介绍教材内容。以“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为例,除了在理论上对两种线形进行阐述外,还必须画出两种线图以作对比。可从“是否存在焦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地教学,使学生直观地把握相交线、平行线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内在区别。

(三)能力训练。数学能力主要是针对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总结问题等几个方面来说,全面训练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做题能力。如:分式方程教学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转换能力,通过适当地习题训练,使初中生对分子、分母的换算更加熟悉,简化分式结构再进行计算;勾股定理教学中,学生掌握两个直角边与一个斜边关系后,选定不同尺寸的直角三角形数据,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运算训练,既锻炼了数字运算能力,也牢固地掌握了定理的本质内涵。

总之,数学学科在许多行业研究中均得到了推广使用,自我国义务教育体制实施以来,数学就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学科内容,一直延续着其日常教学活动方案的执行。制定教学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综合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教师应详细地了解初中数学的特殊性,以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季广成.浅谈初中数学知识结构的特点及教学改革[J].现代数学,2009.14(10).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24-02

1.实践教学的提出

近几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然而,纵观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由于在学校信息技术课时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出来的结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初中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2.实践教学效益的探索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而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和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地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于是他们也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实践教学的作用。

2.1 可以揭去学习计算机的神秘面纱。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尖端技术,电脑设备相对较昂贵,大多中学生(来自农村)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是通过广告,或者是道听途说,以至于一些同学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觉。采用实践教学法,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电脑的操作也是非常简单,一般地操作键盘或鼠标即可,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走近了电脑,一些诸如键盘、鼠标、显示器、软盘、光盘、硬盘等名词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也就消除了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

2.2 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自然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说氢气能燃烧,学生可以接受,但并不一定认同,除非你给他看一下实验的结果;你介绍电脑的各种种功能时,他会觉得你可能在吹牛,演示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不得不相信。在计算机系统组成中,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解剖整台计算机也会非常自然的,硬件、软件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语句写得对不对,程序能否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在机器上运行一下,马上就能知道。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错误、疑点当堂就已经解决,也不会留到课后,或者是下一次课。

2.3 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结合,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4 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因人制宜,因材制宜。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城区的学校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而在偏僻的学校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且电脑的档次相差很远,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尤其是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曾出现过优等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失去信心的现象。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个别化教学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在个别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进度,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有能力的教师最好根据学生的情况自制一些教学课件进行个别化教学,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3.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验

不同学校计算机资源的配置是不一样的。笔者以为,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CAI辅助教学 合理安排 优化课堂

CAI辅助教学,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教育的最主要辅助手段,它以大信息量,简单易行受到广大老师的欢迎,现在,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已经基本实现了多媒体配备,教师在使用CAI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恰当使用这一全新的技术,如何让CAI以最佳效果服务于课堂教学,已成为老师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CAI技术的现实使用中,存在着很多新的条件下所产生的问题,教师们在使用这一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安排,认真准备,争取实现CAI辅助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争取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传统教学由于教学手段简单,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追求教学中教师讲解最简练,最清楚,然而,无论怎么讲,总有一部分问题是一部分学生所不能解决的,听懂的学生反复听,听不懂的学生也是一遍遍重复着听不懂的现实状态,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上课时以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为中心,以学生的互动和自主质疑,自主解疑为主要形式,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教学活动中教学程序的拖沓为代价的,也就是说,要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重要的课堂组织模式,势必造成课程进度缓慢,因此一直以来教师们在学生主动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主意不定,左右摇摆。CAI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教学手段,教师不再因学生自由讨论而落下教学进度,因为CAI技术方便快捷,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大量信息展示给学生,而且直观的展示学生更容易了解,更容易通过CAI辅助手段理解复杂的讲解和语言表述不清的问题。然而,CAI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过度使用CAI,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今天的机器满堂灌,CAI过度使用导致学生跟不上节奏,掌握不熟练的问题,也有CAI技术使用不当,教学辅助手段制约老师课程安排的问题,还有为了使用而使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恰当安排,如何在课件制作方面设计良好的课件,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成为新的教学手段使用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CAI辅助教学首先需要好的课件材料,教师要在上课前精心准备,对手头的材料认真筛选,争取做到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充分掌握教学技术,充分了解教学材料,摒弃那些不能很好表达教学主题的内容,修改那些不能准确表达教学主题的内容,好的课件需要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反复推敲,认真准备,制作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课件,CAI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的水平及开发工具的技术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师应在分析学生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用多媒体表现的内容,这是课件设计和使用的首要工作。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讲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先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每一个角的大小,求三个角的和,猜想出三角形和为180度这一命题,再让学生自行证明.在讲圆锥时,老师如果能把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的过程用多媒体制作出来,学生的空间观念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再如圆的认识中利用荡秋千形成的轨迹引出的曲线、圆心、半径、直径,再用动画展示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并理解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样,首先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其次体现了数学前后知识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富有成就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能够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信息集成和综合,并可方便地进行操作、编辑调出、存储、处理的呈现,因此在设计多媒体CAI课件时要充分以“多媒体组合”的形式生动、动态、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减少信息加工转换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在设计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图像及其性质》课件时,我们通过小巨人姚明投篮及身披国旗一组画面,同时显示姚明训练和比赛的成绩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活跃了学习气氛,同时使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各种信息媒介的表达和组合要做到优化设计、精心选择、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对于每一帧画面的设计从构图、组图、大小、颜色、文字、解说呈现方法等都精心设计,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而有关音乐的选择也应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载入的音频视图等都必须是自然而贴切的。过度地提供形象素材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合理提供形象素材能有效地促进数学思维全面发展。

课件设计中注意了教学内容表达的多样化和优化组合,并合理地给学生提供形象素材,就能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逐步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结构,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通过媒体网络的BBS、电子白板、Web论坛、聊天室、Email和qq号码 音频会议、视频会议等功能与远程的学生或陌生人甚至专家相互交流,实现学生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异步交互。

多媒体CAI的特点之一是实时动态交互,即计算机不仅能呈现多媒体教学信息,而且能接受学习者对指定问题的回答,并对回答作出判断和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可以实时地相互交换信息,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认知,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课件设计应在交互性上花功夫,设计出灵活多样的对话来。

例如教学《圆》一课时,动态出示方轮胎的蓝色小轿车,里面坐着司机小猴子,随着汽车的上下颠簸,小猴子被吓得手足无措。第二步是把轮胎换成椭圆形,汽车仍上下颠簸。一个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的画面并不是越多、越复杂越好,重要的是如何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情感特征的呈现方式。有时一幅简单的画面就能触发学生的联想;有时一组简单、明了的动画就能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因此,在课件设计时,要注意内容、深度、分量的恰当,选材时要“精”;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如教学初中数学的“几何体体积”这一内容时,若播放几何体任意旋转的动画,学生就能较快地在头脑里建立起几何体的概念。

总之,CAI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多地需要老师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发挥教学艺术,给学生创造性的带来一堂有独特教学优势和富有时代气息,含有丰富知识、充满活跃气氛的及严肃又有趣的课堂,通过多方面调动学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既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模型的构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但CAI在教学中的使用要根据教学需要使用,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把教师变成新技术的奴隶,把学生变成新技术的牺牲品,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享受快乐、主动探究学习的平台,只有把CAI技术纳入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中,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谈祥柏,《数学广角镜》苏教,92年2版

第9篇

【关键字】初中物理 课堂 教学 兴趣 经验

一、要抓好基础知识的引导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开始的一门新学科,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但是,若这种新鲜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新奇上,老师不及时深化,那么这也将是教学的失败。所以,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首先要抓好基础知识的传导。作为老师而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地做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解决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这些引入到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器材中。例如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要求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并且了解新能源的应用,能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老师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小实验,比如以两个小磁铁之间的磁性推动了小木车的快速运动,两个物体的撞击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现场试验。还可以以现实案例或者以多媒体的形式做成动态的幻灯片来宣传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提前预习,鼓励学生课前自己查资料,从而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在物理教学新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有一点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工作者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过程,能学会简单的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并在其中发现一些问题,还能及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实验方案,学会利用不同渠道收集所需要的科学信息,形成自己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并能对信息做出有效的判断意识,还能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与此同时,教学工作者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下设计实验,或者根据课外的资料,来模拟物理实验过程,加强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并且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实验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讨论记录,教师则做好实验分析总结。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因此,构建愉悦和谐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和谐课堂,才能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在和谐的课堂上是完全可以形成并达到这一目标的。在和谐的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以学生对老师的喜爱,能把这种喜爱转移到课堂上去,能高效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容易接受知识和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还能使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他的想法、学习中的困难和快乐,能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

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趣味引导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如我校的一位优秀物理教师,在他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八年级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初中学生好动心里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中一个突出实例就是:有一个学生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基本物理知识。物理考试时总能取得九十多分的优良成绩,而其他学科成绩却在七十分以下。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讲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每位物理教师应具有的一项基本功。 记得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学校里有一位化学教师上课的语言特别有趣,学生上课感到很“有劲”,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据了解,这位化学教师是一位艺术天才,他在吹拉弹唱方面有一套,善于表演,善于模仿各种声音。因此这位教师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有时上课讲解中还不断夹杂些地方话,尽管这不规范,可趣味性强,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教学效果却不错。 3.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课件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迟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寑忘食。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把一些现象展示出来,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求知欲望,维持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