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仓库管理风险评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6 16:19: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仓库管理风险评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仓库管理风险评估

第1篇

仓储在整个物流行业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的组成单元和根据地。仓库数量的建设决定了一个企业对于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仓库消防安全又是仓库管理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文章以某企业仓库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层次分析,对仓库整体消防安全进行评估,并结合实例给出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

仓库管理;消防安全;灰色层次分析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统计显示,2009~2014年度快递总量(单位:万件)分别为185786.00、233892.00、367311.00、568548.00、918674.89、1395925.30。可见,快递数量呈现每年增长的趋势,而每年如此多快递的流通是以仓储为基本保障的。而快递件的包裹材料基本以塑料膜、瓦楞纸箱等为主,这些材料都属于易燃品,在如此庞大的快递数量的条件下,消防安全对于仓库的管理来说最为重要。

现阶段,从学者的研究来看,对于物流仓储安全已有一定的对策及建议。例如申秀乾等探讨了超高仓储建筑物内自动喷水装置系统的设计优化问题;李默等从建筑物自身考虑,对仓储内消防安全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李晓哲等更进一步,通过仓储的特点,对防火类别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从整个仓储布局、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消防安全设施系统建设等方面,系统地对物流仓储消防进行了研究;宋光伟通过对于实地的调研,浅谈了物流仓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建议进行了初步地探讨。以上学者基本是对物流仓储消防安全进行了定性研究。而对于物流仓储消防安全不能单纯地对其进行定性的研究,于是,于作明通过系统思考,对于建筑物火灾安全风险评估,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系统分析了火灾成因,并指出了建筑物火灾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综合评估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最终给出了一套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但是,其研究的对象主要为建筑物,并没有对物流仓储内部以及其它因素进行分析。而大多数学者的建议都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一整套的物流仓库消防安全的评价体系,也没有现实的案例。本文尝试对此研究进行补充,通过利用灰色层次分析的方法,更全面系统地对消防安全进行评估。并通过实例,运用德尔菲方法,结合灰色层次分析进行研究。

1仓库火灾风险指数法

火灾风险指数法(FireRiskIndexMethod)是一种运用模糊打分的方式给仓库火灾特性参数进行赋值,通过Delphi问卷调查,征集专家主观意见并给出合理的权重因子,然后运用数学方法求出最终的火灾风险指数。火灾风险指数法一般按下列步骤对火灾安全参数进行分级,以决定它的相对重要性:(1)确定火灾安全的决策水平(方针、目标、策略、参数和考核项目);(2)根据决策水平和火灾风险分析,描述实际影响火灾的5个决策水平的因素;(3)属性权重赋值;(4)选择评估模型。

2案例分析

以某公司为例,简要对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表1中的4个火灾安全目标和14个火灾安全策略的关系和表2中的22个火灾安全重要参数,通过Delphi专家组打分,确定关系矩阵。火灾安全参数与火灾安全策略之间的关系矩阵,用矩阵C表示为:火灾总安仿真与火灾安全目标之间的关系矩阵用矩阵A表示:A=15,4,2,31根据公式W=A×B×C,计算行向量W,将W归一化得到:W=(0.0520.0640.0690.0530.0510.0390.0380.0420.0250.0550.0350.0400.0640.0680.0540.0540.0530.0430.0310.0490.0290.034)通过专家组给仓库火灾安全重要参数打分,打分标准参考Likert量表,打分矩阵为:根据专家打分及计算结果,火灾安全重要参数中的结构装配的完整能力、结构装配的隔热能力、火灾探测系统、灭火系统等对仓库火灾危险性影响很大。现针对评估情况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建议:(1)可以根据风险指数R=ni=1ΣWiPi对风险进行评分,得分越高的区域,发生火灾的危险越大,我们要对火灾风险进行消除,对仓库、仓库消防系统、仓库消防管理3个方面进行改善,达到预防火灾安全的4个目标。(2)仓库设计之初应该对各构件的完整性进行认真衡量,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火灾的发生。(3)构件要采用耐火、隔火、隔热的材料。(4)设置火灾探测系统,尽早发现火情,做好职工的疏散活动。(5)仓库内的灭火系统要定期检查,避免火灾时无法启动灭火系统带来损害。(6)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3总结

如今物流行业正在飞速崛起,特别是大型的物流仓储不断的建立,这就要求物流仓库具很高的安全级别,特别是消防安全系数,根据仓库的面积、仓库的货物类型、建筑物特性等综合考量,最大限度降低物流仓库的火灾安全隐患,综合以上研究本文给出下列建议:(1)加强仓储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仓库人员的安全意识。(2)建立一整套的仓储安全应急预案,即便遇到突况也能迅速的做出反应。(3)加强消防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定期仓储消防演练,让员工真正了解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应该如何去做。(4)杜绝一切隐患源头,定期对仓储内部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点进行排除。

参考文献:

[1]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148-153.

[2]周堂春.灰色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J].工科数学,1998(2):48-52.

[3]李亮,杨俊辉.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工程项目风险综合评价[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4):121-124.

[4]李默,张峰.物流仓库火灾特点与防控设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6):3-6.

[5]宋光伟.物流仓库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7):6-8.

[6]李晓哲.物流仓库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73-376,380.

[7]申秀乾,包秀华,包明辉.仓储式物流中心的消防设计与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1):8-10.

[8]梁炜麟.大型物流仓库的消防设计[J].江西建材,2015(1):22.

第2篇

[关键词]仓库 弹药储存 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TJ41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56-01

引言

我军各种型号的弹药,平均有80%的可靠寿命是在仓库中度过的,因此仓库弹药储存安全管理,历来是弹药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若仓库弹药储存中出现事故,极有可能造成燃烧、爆炸等重大事故,这可能带来的装备损失、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仓库弹药储存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经常开展风险分析与总结活动,并制定科学有效地管理策略。

1 仓库弹药储存风险因素分析

1.1 人为风险因素

据调查,我军仓库弹药储存安全事故中,有70%以上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人为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不过关,上岗前未接受充分的专业教育和培训;2)思想麻痹,风险意识不足,对待工作懒散马虎,模式管理规定和安全规章制度;3)违反操作规定,制定多余的或不应出现的操作,不按规定穿着防静电鞋、规定服装等;4)意外因素,包括不慎碰撞、跌落等。

1.2 设备风险因素

设施风险因素即因设备故障、损毁造成的仓库弹药安全隐患,常见的情况有:1)后方仓库危险场所采用的设施设备不符合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击等方面的要求;2)设备维护检修不当,保养不及时,使用不规范,设置不合理;3)不恰当使用材料,例如用塑料薄膜等绝缘材料接触爆炸物品等等。

1.3 环境风险因素

环境因素风险主要包括社会环境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1)社会环境风险即治安不稳定、流动人员,恐怖袭击、人为破坏活动等等;2)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指因恶劣天气、气候突变、虫蛀、鼠咬、雷雨、自燃、泄露等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例如:库区周围的枯枝落叶杂草等可燃物常年堆积,在生物、理化作用下发热自燃,可引发周围的可燃物着火而造成弹药安全隐患;又如:雷雨季节易受雷击区发生燃烧而引发火灾隐患,对弹药安全造成威胁等等。

1.4 管理风险因素

管理风险因素主要指仓库弹药储存管理中因制度、模式、方法不合理、不科学而造成的风险。常见的管理风险因素包括:1)管理活动开战前未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等;2)装置维护管理、检修管理制度不合理;3)管理任务、管理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管理人员疲劳或连续作业时间过长而导致管理失误;4)未对特殊型号的弹药或特殊需求的管理项目给予充分的重视,未采用规定的技术或方法进行储存而造成安全隐患。

2 仓库弹药储存风险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风险因素,应分别采取以下管理对策:

2.1 认为风险因素规避对策

首先,应确保仓库弹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生理状态。对此,应通过仓库弹药管理队伍每年的体检结果合理筛选合格的管理人员,并合理安排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避免因超负荷工作影响其生理状态,而造成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疲劳等不佳状态而影响管理活动的规范性。

其次,应确保仓库弹药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弹药仓储安全的人为要素中,心理因素主要包含情绪状况、心理防备能力和承受能力、不适合工作的性格缺陷。对此,除了要认真筛选心理素质合格的管理人员外,还应通过合理的工作负荷、丰富的业余集体活动等方式帮助管理人员纾解压力,以维持心理健康。

最后,应不断提高仓库弹药储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岗前培训教育、在职培训教育,专题讲座,张贴海报,专业知识考核等方式不断开展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以提升仓库弹药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安全意识,进而提高个体对人为失误的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2.2 设备风险因素规避对策

设备风险因素的规避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严格按照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击规定采取合理的设备安全管理措施;2)结合设备的特征和用途,按照设备供货方的说明采取全面、及时的保养、维护、检修策略;3)按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合理淘汰和更新换代;4)禁止采用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设备进入弹药仓库。

2.3 环境风险因素规避对策

仓库弹药储存管理中,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仓库内的防潮、防虫、防鼠、防泄漏、放电、防雷管理,另一方面要经常对仓库周围的环境进行巡视,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此外,仓库建设及其环境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人员统筹计划,协同合作才能做好,因此管理人员除了做好分内工作外,还应与气象、土建、设计、技术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共同规避环境风险。

2.4 管理风险因素规避对策

为了减少管理不利、监督不足的情形,应进一步提高仓库弹药储存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完善仓库弹药储存管理规章制度,对各项管理活动的执行、监督、评价制定明确的流程和评价标准,以敦促管理人员规范自身管理行为;2)采取责任制,对仓库弹药储存管理目标进行细化、下放,明确小组和个人的管理任务,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以充分调动仓库弹药管理全员的主动性。

3 总结

综上所述,仓库弹药储存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但多不外乎人为、设备、管理几个方面,因此只要全面认识仓库弹药储存风险,并重视储存管理工作,就能有效规避风险,提升仓库弹药储存的安全性。对仓库弹药储存的管理,也应从人为、设备、环境、管理等因素入手,以确保仓库弹药储存管理的安全面性和有效性,更好地规避安全事故和保障储存安全。

参考文献:

[1]秦翔宇、张景臣、孟庆龙.后方仓库弹药储存安全风险评估问题分析[J].装备学院学报.2014.25(3):42-45.

[2]谢俊磊、石敬涛、殷志军,等.弹药仓库雷电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J].环境技术.2015(12):14.

第3篇

一、强化规范,防讯物资管理水平得到新提升

今年以来,我科进一步加强了对防汛物资的管理,确保防汛物资安全储备,在防汛期间能及时、高效的进行调运。

在汛期到来之前,为了使防汛物资的保管更加安全,调运更加合理。我们对指导各单位对防汛物资进行了分类登记,专人管理,做到账物相符。并完善了物资进出库的手续,使物资进出库更加规范。同时协助各单位制定了防汛物资仓库管理制度,对仓库值班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库房内张贴了仓库管理制度和明显的防火标志,确保防汛物资的安全和调运。同时我们提出了“防汛物资安全储备、规范管理、及时调运”管理的口号,并制做了横幅悬挂在库房内,更好的激励了职工的工作责任感,为防汛抢险工作提供了有力了后勤保障支撑。

防汛物资储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虽然平时的工作量并不大,但却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工作。它是在汛期能否战胜洪水的重要物资保证。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从领导到每一个职工时刻都紧绷着这根弦。我们深深的懂得,只有平时将工作做的细致、扎实了,才有可能保证关键时刻万无一失。为此,我们除了指导各单位做好应做的仓库防火、防盗工作以外,还制定了一套防汛期间物资调运的预案,并经常对各单位的防汛物资进行检查,及时对缺损的物资进行添补。同时要求各单位对仓库装卸机械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保证能在使用时不出故障,确保防汛期间物资调运畅通无阻。

二、加强防范,防供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1、完成了《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是我科工作重点之一,它的制订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预先制定方案、对策、措施,为抗洪抢险指挥调度、救灾提供依据。减轻洪水灾害,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我科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广泛征求、听取相关科室部门意见,经多次反复修改,牺牲节假日,综合归纳,在汛期来临前形成较完整的始稿。然后上报处委会及市防办,各位领导都对《城市防洪应急预案》高度重视,特别是罗处长,亲审全稿,总体把关,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使今年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顺利通过专家审查。

2、制定了《市城市防洪抢险指挥手册》,落实了防汛物资储备。根据历年抢险实践、结合城区物资储备情况,我科特制定《市城市防洪抢险指挥手册》。该册存有城指领导、防汛常用单位、后勤保障部门等电话,规划了城市防汛抢险队伍人数及责任范围,对我处责任堤段进行了划分,确保每段堤我处都有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详细具体列明了抢险物资储备地点、品名、调运联系人、联系电话。在防洪抢险时,领导和相关部门通过手册就能做到指挥有序、忙而不乱,为快速调运抢险物资提供保障。为落实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我科与各物资储备单位单位签订防汛物资供应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并到各物资储备单位一一检查落实,做到心中有数。

3、完成了防洪风险图的绘制工作,将其电子化、信息化。防洪风险图的主要作用是:预策分蓄洪区蓄水分布情况,动态演示分蓄洪区蓄水与退洪过程,对分蓄洪区内灾情预测和统计分析,于社会经济地形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综合评价蓄水的影响,同时利用系统对特地水情条件下的暴雨、蓄水、溃堤等风险进行方案的分析和评估。我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聘请专家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编制,经过——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防洪风险图,包括挂图和电子版图的编制工作,防洪风险图的编制完成使我市的洪涝风险评估更准确、更科学,为分蓄洪区的防汛指挥和灾害防范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落实责任,全面推动防汛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市进入主汛期后,降雨明显偏多。为确保今年安全度汛,我科对处属部门下发了防汛责任令,对我处辖区内的堤防、涵闸和穿堤建筑物进行查看,做到隐患记录在案,抢险预案成册。根据出现的水情、雨情,我科先后五次给在建各施工单位下达了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并与在建施工单位签订防汛责任书,明确防汛抢险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使各单位进一步增强了防讯减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确保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正视问题,力争防防汛物资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

第4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材料采购 风险防范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离不开各种材料的采购工作。而材料采购并不是像一般家庭中那样,简单的拿钱买东西这么简单。对于企业而言,材料采购不仅是买东西,更关系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的发挥等等方面。企业材料采购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众多,要加强企业材料采购控制并不是一件易事。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也非常多。所以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材料采购这一环节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1.内部控制缺失在采购环节会引发的风险

1.1合同风险

首先是由于对于采购人员的监管不力,造成采购人员与材料供应商之间达成某种利益关系,采购人员为了一己私利而虚报材料价格,而企业又无法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监控管理,给予采购人员过多的自主采购权利,又对市场上所需材料价格等重要信息了解甚少,以至于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用虚高的价格将企业资金据为己有。

其次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条款细则订立得不够详细,对所需材料的规格、质量等要求不明,以至于造成让供货商恶意抬高材料价格,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还有在材料采购之后的运输问题,许多企业不够重视,未能对运输方式、数量等做出明确规定,以至于在材料运输过程中与供应商发生分歧,造成运输费用攀升。另外还有对结算方面未能明确规定,以至于影响到最后的结算环节,这些问题同样会给企业造成成本上升。

第三是合同执行方面的执行力问题,许多企业对于采购合同不够重视,在合同签订之前未能对所需材料进行严格仔细的检验检查,在合同中又未能明确规定质量问题的权责归属,从而在材料出现问题之后,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寻求理赔,让企业蒙受损失。

最后合同签订时的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采购合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给企业遭受损失造成隐患。

1.2采购内控不力造成的风险

首先是在采购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合理因素。其次是采购前提准备不足。再次是采购计划缺乏合理性。再次是在供货商的选择上面,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最后是采购验收方面存在不合规的问题。

2.关于健全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

2.1建立严格的采购申请制度

采购申请是严格采购管理的第一步。物资采购申请要根据物资使用部门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进度以及仓库保管部门的保管条件作为基础,然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采购申请。采购申请要经由企业的采购负责人进行严格审批,对于采购数量特别巨大或者突发性采购项目等必须经由公司全体管理干部共同讨论其合理性。只有通过审批的采购申请才能够进行实际上的采购活动。

2.2加强市场信息收集分析

市场信息特别是材料市场的信息对于企业进行材料采购活动至关重要。企业要进行及时的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要准确比对市场上现有的材料的各种信息。要对企业常用材料的信息建立专门管理,并且要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新。对于企业所需材料的规格,企业要制定严格的标准体系。在市场信息收集分析部门,一方面,要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提升采购人员的采购水平和业务素质,以便制定出最为合理科学的采购方案,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经济收益,降低采购成本。

2.3加强供应商考察评定

企业材料采购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看谁家的好就临时决定采购谁家的材料。企业进行材料采购必须建立供应商的档案信息,并且安排专门人员对这些企业的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和信息更新。在供货商信息管理方面,不仅应该考察供货商的供货能力、资金周转情况、历史供货诚信状况、企业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等等。并且定期对收集到的供货商信息进行评估考核,对于不合格的供货商或者供货一个阶段时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供货商,艰巨取消其供货资格,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发掘新的供货渠道,努力降低供货商方面所产生的采购成本。

2.4加强采购制度及合同控制管理

所谓采购制度,主要是针对材料采购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控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合同的控制管理,要遵循真实性、有效性、严密性等几个原则。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严格控制所采购的材料符合高质量、低价格的要求,同时还要对合同的合法性、公平性作出严格控制。

2.5加强部门间联合

企业采购,过去往往是由企业采购部门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采购人员单独进行。但是采购回来的材料却是需要投入到企业生产环节的方方面面。所以新的采购制度应该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对于采购材料的品质、数量、规格等,都需要获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认可和通过。所以,新的采购制度应该加强部门联合作业,加强对材料质量方面的筛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掌握企业材料采购的信息及需求。发挥出联合作业的优势。

2.6加强采购物资入库审查制度

当所采购的物资顺利运送到公司之后,采购部门要第一时间通知仓库管理部门,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验收制度对材料进行验收,要核对申请材料、采购合同,防止采购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在验收过程中要有验收人员独立审批,要严格的对材料数量、规格、质量等进行全面验收。并且在验收完成之后入库之前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货物验收报告,以便日后核算。在验收数量特别巨大的货物和特殊物品时,要开具一式两份的入库证明,交由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分别保管。

2.7合理制定限价政策

采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采购人员出于私利考虑而虚报材料价格等情况,有时候就算企业努力掌握市场信息,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企业应该根据历史采购记录,对常用材料进行分析,制定出一个最高采购限价。对于超出这一价格的报价,要专门进行调查分析,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采购人员违规操作,为企业挽回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

3.结束语

企业采购是一门学问,材料采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严格把关,企业想要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风险就必须制定出一整套严密的内控制度和采购制度。虽然我们目前在企业采购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必然能够将我国企业采购方面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帮助企业有效降低采购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樊城.民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及其内控制度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9.08.

第5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改进

一、引言

存货是指企业通过生产加工制作完成可用于对外销售,或者购入直接销售、或提供劳务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材料等。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存货库存量,加快了资金的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有效保障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适当企业管理策略,并加以改进及合理的进行控制,才可以实现更高效益的目的。

二、民营企业的存货管理的现状

(一)对存货管理认识不足,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需要

首先,企业管理层忽视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容易造成存货管理混乱,存货的损失看上去是实物量的部分减少,最终体现为财务报表的利润额的减少,致使管理层不能及时引起重视,从而放松对存货管理制度全面有效执行,甚至少设或不设专职库房管理人员岗位。其次,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无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民营企业权利高度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这种集权的管理模式,容易产生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随意性。管理者普遍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对存货资产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最后,库房管理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人员替换步骤,重要岗位人员使用亲属。民营企业通常不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员工没有主动学习、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在招聘管理人员过程中优先考虑亲戚、朋友,保管现金、保管仓库物资、外部采购等关键岗位更是如此。不考虑所任用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二)内部控制度不完善,岗位责权不明晰

首先,民营企业机构设置不全普遍存在,为了节约人工成本管理人员经常一人担当多个职位。工作岗位没有明确、以致工作流程不畅发生混乱,对存货采购过度关注而忽视其后续管理工作,存货入库、发出、结存的管理工作缺失,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企业虽配备有丰富管理知识的仓库主管,但缺少原材料的质量验收方面的知识,原材料入库仅核对送货单数量,质量方面只能从外观或者包装方面判别好坏,直到原材料领用到车间进行生产时发现质量上存在问题才跟供应商退货或重新采购,影响了产品的正常生产,甚至会推迟产品正常的交货时间。最后,原材料采购前没有专门人员对价格进行市场调研,采购价格由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进行协商采购价格,采购人员凭供应商开具的发票入账、报销,缺少监督造成存货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存货仓储不合理,存货管理不规范

1.库房设置不合理很多民营企业未设置专门的库房来存放物资,而是简单地将生产区域设置成开放式库房。库房与生产区域连在一起,领用原材料随意性加大,会给库房实物管理带来困扰。结果是实物与数据核对不相符,开放式库房没有发挥库房应有的功效。月末库房提供的存货收、发、存数据不准确,导致会计报表利润及期末存货余额也不准确,错误的财务数据会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错误导向。2.存货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不同的存货具有不一样的特性,库房管理人员对其特性的不了解,相应防护措施没法落实,尤其对化工类货物(如涂料、油漆)等,因为不具备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应的防护措施也没有及时做到位。3.存货具体情况不清存货摆放杂乱无章,对应的”物资收发卡片”不全,入库出库情况登记不及时,月末库房盘点时容易出错,盘点工作量大增,在产品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没有分开存放或予以明确区分,会增加或减少期末在产品的数量,虚增或减少了月末在产品的价值。4.安全生产无保障对易燃易爆物资的存放未设置专门库房,大量易燃易爆的呆滞积压物资不及时清理。安全监测仪器设备陈旧,无法起到预警的作用,增加了企业潜在安全隐患。5.存货计量不合理,期末存货未按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确定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存货计价的前后不一致性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影响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真实性,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无法真实地了解企业资产总额及各分项资产构成情况;无法真正地了解企业实现利润能力;影响了企业各项财务分析指标的准确性(如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误导了会计资料使用者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年度终了,企业存货的期末价值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算的金额确定,应当以取得的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基础,用以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很多民营企业在年度末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具体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1)采取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企业利润,粉饰企业经营业绩;(2)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否,存货管理制度未作明确规定;(3)年末存货市值难以确定,或已无可比性的存货,管理人员找不到合理的价格来确定可变现净值,以致库存存货的实际价值未能得到准确反映。

三、加强民营企业的存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存货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

首先,民营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建立本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具体包括物品验收入库、领用出库及退库等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货入库和出库流程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民营企业要顺应时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规范存货内部控制实施流程。对客户和供应商信息建立档案管理,进行信用等级体系管理。规范物品购买、领用、销售等经营活动管理。最后,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存货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贯彻执行全员培训制度及培训目标,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引进专业管理软件进行内部管控,针对操作人员尤其是财务、采购、仓库管理等人员,要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软件操作培训,以提高人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岗位分工制度内部工作岗位合理的设置、职权的合理划分是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前提条件,明确存货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规范存货业务制授权审批制度,制定相互制约的措施,严禁业务操作越权办理,出现问题及时报告;根据本企业特点制定存货管理业务流程方式,保证对物品采购、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及报废处理记录的完整性。对参与仓储保管人员业务管理工作实施定期培训。2.建立规范的验收与入库制度外购存货符合内部采购流程和付款流程的规定,其他方法入库的存货,要有相应补充文件确保其价值与质量;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对待检入库的存货重点核查品种、质量、规格、数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设置实物明细账,仓储人员根据入库单,详细登记存货的类别、名称、数量等。严格区分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的存货,避免混淆。3.对仓储与保管实施有效控制库存量的结构和数量可以根据年度销售计划、生产资金的安排情况确定,并随着计划的变动及时进行调整。日常管理工作按步骤有序进行,无权人员不允许接触存货。开展抽盘与定期盘点相结合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按季度及年终分别进行盘点工作,产生的盘亏或盘盈,查明原因后按流程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及时处理。4.对采购业务流程实施控制存货采购既要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防止超额采购引起存货积压占有流动资金。存货采购前,先由物资使用部门根据产品订单情况确定使用量,填制“领料单”交仓管部门备料,由仓保人员核对库存状况后,填具“请购单“并经主管核准后转采购部进行采购作业。仓库部门应依经济采购量的原则提出请购,且“请购单“应详细注明所需请购料件的规格型号及需求日期,以免失误。

(三)实施账务管理过程程序化、自动化

第一,库房管理定岗定员,建立仓库管理标准。开放式库房存放物资时按入库先后顺序,体积的大小,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的区域,并提高对货物存放标准化考核要求。第二,充分利用”ERP管理系统”的相关规定,控制操作人员权限并实施存货最优库存量管理,方便存货核算会计人员及采购部主管对采购人员实施的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审核监督。第三,采购人员核对物资数量、外观质量,并填写报检单交检验员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办理材料入库手续,库房管理人员对相应的收货单、检验合格单、实物数量、产品标识等信息进行比对库。同时也需要与采购计划中的数量进行比对,确保不存在超计划采购的情况。第四,仓库管理员严格按照生产指令和领料出库单发货,办理退库手续的要按退回的实物数量等信息与开具的退库单内容逐项核对,并及时登记入账,保证实物与台账数量相符。月末有”在途物资”需要做暂估处理的,暂估单价按照最近一次的实际采购价进行办理。严格执行企业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五,仓库核算做到账、卡、物三符合,建立存货定期与不定期的盘点制度,对长期积压物资提出处理意见,保证库存物资不超限额存放。

(四)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制度,提高存货风险评估能力

首先,为保证企业外购存货计价的准确性,要求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企业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不同,会人为地调整产品成本从而调整企业会计利润,为避免此情形的发生,企业应明确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且不得随意变更。最后,民营企业要建立一个职权明确的内部监督制度,对必要环节进行定期评价。同时民营企业可以借助外部力量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存货进行专项审计,让注册会计师参与企业存货盘计划的制定,监督盘点全过程,可以获取真实的企业期末存货状况资料,确保期末存货不存在重大错报,从而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存货风险评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志慧.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9(06):193-195.

[2]潘秀庆.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3):148-150.

第6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种子公司 风险管理

种子企业是以种子生产、销售为主要对象。而种子虽然属于农业作物,但其具有技术含量高、价值较高等特点,因此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农业商品。种子的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涉及经营的方方面面,具有季节性和时效性及地域适应性。种子生产极易受自然因素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而增加经营决策和市场预测的难度和风险,其风险的发生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中,对种子经营的全过程实行风险发现控制,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防范风险隐患,正成为当代企业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的关键和企业走向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对种子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加强种子企业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种子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要素的首要环节,一般包括了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内部审计、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等方面。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更是内部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种子企业员工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建设的成败。由于种子企业属于农业类企业,对员工学历要求不高相关,人的素质难以促进内部控制环境的提升。在企业文化方面,由于种子企业属于农业企业,企业员工对文化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员工难以有效执行相关制度性规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管理风险高。在内部机构设置上,由于过度强调授权审批以及权利分配,导致内部控制中出现了明显的偏差,过于繁杂也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经济。

(二)控制活动

我国很多种子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往往很少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的企业虽然具有内部控制规范,但缺乏具体的执行操作性规定。例如,种子企业财务制度方面还没有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合同签订中缺乏必要的约束性条款。另外我国种子企业缺乏有效的责任制约追究制度, 对于违规违纪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罚措施。种子企业的预算往往是自上而下编制,而不是进行自下而上编制,其预算其实就是一种指标的分解,往往导致预算目标和实际运营相互脱节。

(三)企业对风险的评估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控制的关键要素。种子企业要适时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时刻注意外界的机会和威胁,风险评估的方法、技术、程序等对种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判断风险性质与程度。种子企业要考虑自身的生存机遇,要懂得规避战略风险、财务风险、信息化风险等,在种子企业的所有风险中,财务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导致种子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来自种子企业外部的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风险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整体波动、竞争和行业情况、监管和整治环境、以及技术、供应渠道、顾客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在风险评估时,以往的风险管理大多是以种子企业经营数据作为依据,而会计报表以及业务经营数据作为结果数据是对过去事件的描述,同时这些数据已经经过会计及业务核算体系的归纳、汇总,难以直接揭示产生风险的事件的性质。在风险管理时,必须实行源头追溯评估、全程监控分析,因此,在种子企业日常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应该时时进行风险分析,才能将致使内部控制目标达不成的风险降至最低。

二、对加强种子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思考

(一)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和监督

首先,要强化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相互制衡的作用,尽快形成一个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适合于公司发展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其次,要加强监督控制,监控是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和修正的过程,包括监督检查以及缺陷报告等等。监督可通过具有独立性的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及经济效益经营审计外,还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要进行持续的监督。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对发现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修正意见,以确保企业及时的改进。

(二)完善控制活动

要针对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特别是关键控制点的风险控制。首先,种子企业应建立财务人员共同参与的专门委员研究种子的生产管理,用以控制种子的质量风险。评价挑选合格的制种基地、加强制种合同管理、建立实行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挂牌管理及发放种子管理考核卡,建立种子生产档案管理。其次,种子企业销售过程中因销售对象特殊性是农民,现金交易比较普遍,应合理制定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控制制度,防范经营过程中舞弊等行为,制定应收账款等资金回收政策,减少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第三,要加强授权审批控制,授权控制最关键是对相关业务进行审批,通过严格的审批制度的建立,可以防止企业员工对资产进行盗窃,而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可以防止相关人员超越职责进行业务处理。例如:在种子仓库管理中,当符合规定的程序的时候,仓库管理人员就按照单据进行发货。对一些非常事项或者超越程序的发货,要经过上报主管进行审批后方可发货,在审批中,要注意授权的目的以及相互的权利之间的制约关系,强化监督控制等。第四,强调会计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会计控制信息的价值量要占到企业全部内部控制信息量的70%以上,会计的反映、监督的职能,特别是控制与参与决策的职能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巨大的变化。是企业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组成部分,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具体举措有:一是要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要保证信息系统权限的有效管理,三是要加强信息系统密码管理,强调密码保密和定期更新机制。

(三)强化风险文化培育建设

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种子企业要建立起严密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必须要提高对风险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要精心打造符合自身需要的风险防控文化。一是突出风险防控文化建设重点,使每一个员工在合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提升进行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全员合规操作、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识。克服被动合规的思想,培育主动合规的作风习惯,努力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二是抓好警示教育。有针对性的解决员工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净化其思想,使其从思想深处不敢违规。树立风险无小事、风险无处不在的思想,要做到事无巨细,风险防范从每一个细节做起。让所有员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充分发挥员工防范风险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听取员工关于风险防范好的意见和建议,创造充满活力的防范机制。三是是强化风险管理人员的培养。风险防范离不开人的管理,通过对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使管理层和执行层所有环节,都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及风险防范的关键点,使每个环节都不会出现管理及执行的真空。四是在全面进行执行制度无弹性的教育。使全员接受制度执行刚性的教育,真正使各业务岗位的操作人员能够识别、评估和发现潜在的操作风险,把操作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让一切权利服从于制度、一切习惯让位于制度。五是要制定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对所有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操作练习,对种子公司的制度办法、管理规定、业务知识进行重点学习,不断丰富员工的理论知识,提高员工业务技能,使其真正做到掌握要点,熟悉流程、规范操作。对新招聘的员工,要把岗前技能培训做扎实。新员工不论文化层次多高,对种子公司的具体业务知识掌握并不全面,业务操作也不熟悉。其业务技能的培训要从最基础的抓起,不能因为人员短缺,使其培训时间不够,造成对业务操作流程一知半解,只能在工作中边干中学,边学中干,使不规范的操作在新员工中继续存在,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工作中隐含着存在。要在培训中让他们熟知种子公司工作的特殊性,真正掌握种子公司相关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熟练业务操作步骤和流程,明确操作风险防范要点,岗前培训不能留有空白区。

参考文献:

[l]翟新生.COSO报告与建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结构的思考[J].经济经纬,2012

[2]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办会[2008]7号.2008

[3]李明辉.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上海会计,2010

第7篇

(1)认真学习认知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经营理念。

(2)全面熟悉公司组织架构、公司规章制度和体系文件,了解各部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说明、工作流程。

(3)掌握董事长秘书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4)认识公司主要领导、部门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便于开展工作。

(5)深入公司各基层,生产现场,了解公司产品、工艺流程。

(6)保管好公司印章,法人章。

(7)起草公司文件,参与公司战略制定。

(8)做好董事长工作行程安排,必要的时候提醒董事长。

(9)电话的接听和记录及电话内容的处理。

(10)董事长信件和邮件的接受和回复,重要事项的呈报。

(11)重要节日给董事长重要朋友和客户寄发贺卡和信件。

(12)档案的管理,文件的接收、下发、归档,急件、重要文件的请示和处理。

(13)负责董事长会议的筹备、与会人员的通知、确认工作,提前准备会议资料,做好会议记录。跟综落实董事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任务达成情况。

(14)做好来宾的接待,重要领导莅临前的准备工作落实。

(15)做好保密工作,并严格遵守公司保密规定。

(16)随同董事长参与商务活动。

(17)完成董事长交办的其它事项。

(18)监督各部门日常工作,临时协调处理部门突发事件,保障各部门工作顺利进行。

(19)参与企业项目投资,项目风险评估,项目执行和项目控制和项目监督。

(20)参与公司采购管理,了解公司采购管理现状,采购人员业务情况,原材料市场情况,价格波动情况,采购成本控制情况,采购质量控制情况,供应商管理情况。为董事长采购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1)参与公司仓库管理,了解公司仓库管理情况,零库存实现情况,仓库三防管理情况及7S实现情况。

(22)参与公司生产计划控制管理,了解、跟进、分析公司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落实情况和控制情况。对设备、原材料、辅料、及人力资源计划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监督生产7S执行情况,JIT生产情况,精益生产情况,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董事长生产经营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3)了解公司产品技术与质量控制情况,分析从原材料采购、库存、生产、运输、销售及客户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信息收集,为董事长质量控制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4)搜集市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参与销售战略、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案的制定。参与公司销售目标的制定(1.根据公司往年的销售目标制定今年销售目标;2.根据市场调究分析制定销售目标;3.根据同行业销售目标制定销售目标;4.根据公司投入成本、毛利、纯利制定销售目标)。参与公司销售目标的细分,根据产品、部门、人员、薪资、市场等进行销售目标细分等,为董事长销售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5)跟踪落实各分公司和部门销售目标达成情况(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销售目标)

(26)参与公司财务部工作,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分析财务报表,了解公司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分析公司现金流、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投资回报率等,为董事长财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7)参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了解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情况,招聘与配置情况,薪酬与福利情况,培训与开况,劳动关系情况。为董事长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28)参与公司行政后勤管理,创造舒适、安全、满意的工作生活环境。

(29)参与公司安全管理,监督各部门安全防范工作,保障生产安全有序进行,避免工伤发生,给个人、公司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负担。

(30)参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参与企业刊物的设计与印发,不断完善公司制度。为董事长公司制度法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31)参与公司企划部公司,了解企业品牌运用情况,市场反响,为董事长企划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32)参与公司公共关系管理,了解公司公共关系部门在处理政府、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竞争者和合作者、股东冲突的处理,为董事长提供信息支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基于价值链融资;信息共享平台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苏州IT产业集群金融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sJD790001 7)的中期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基于价值链的融资模式,是通过审查价值链,在对价值链管理和核心企业实力掌握的基础上,对价值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多品种的融资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融资模式。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决定了他们无法进入我国股市或债市融资,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营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依靠银行的商业贷款。所以,基于价值链融资这一增进中小企业资信,让其可从银行得到更多资金的融资方式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基于价值链融资业务的机理

基于价值链融资是指银行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基于价值链融资并非某个单一的业务或产品,它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不断增值。在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共同存在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将更好地支持和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货物、服务往来。

在传统融资模式中,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要求苛刻,并将相当部分的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转嫁到他们身上,结果造成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周转困难,使整个价值链出现资金失衡。在基于价值链融资中,银行对价值链中的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从而解决了价值链中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中小企业也因为核心企业的支持,得到了单一状态下无法得到的优惠贷款。

基于价值链的融资方式提升了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地位,化解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首先,基于价值链融资大大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链内企业出于相互协作,逐渐形成了一种共生机制。其次,基于价值链融资有效地缓解了信息的不对称。处于价值链节点上的众多中小企业由于有共同的合作目标、明确的产业机制,银行能够更容易地收集到有效信息,银行容易随时掌握和控制潜在风险,降低了企业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在价值链中,企业具有稳定的上下游企业,良好的运营环境,且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因而很容易对其信贷风险进行评估。企业通常通过商会、行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之间的信息比较畅通,银行比较容易获得。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价值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价值链上的企业和银行可实现双赢。

二、基于价值链融资的模式

在价值链中,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缺口主要产生于发生应收账款、支付预付账款以及库存仓储期间。根据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中小企业主要采取以下三种融资模式。

1、采购环节融资:应付账款融资模式。应付账款融资模式主要针对商品或服务采购阶段的资金短缺问题。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核心企业提供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垫付货款,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货款支付压力,此后由中小企业直接将货款支付给银行。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信用担保和货物监管。一般来说,物流企业对供应商和购货方的运营状况都相当了解,能有效地防范这种信用担保的风险,同时也解决了银行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问题。

采购环节处于价值链的前端,是生产的准备阶段,这个环节所创造的价值需要通过生产和销售环节来实现,因而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环节所采用的融资方式可选择担保或抵押,这要求资金供应方对融资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降低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

2、生产环节融资:保兑仓融资模式。保兑仓业务是指在作为价值链核心大企业的生产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融资企业(买方)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的贷款额度,并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保兑仓业务需要物流企业(仓储监管方)的参与,主要负责对质押品的评估和监管。

保兑仓融资模式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运营阶段。处于价值链下游的中小企业,有时也需要向上游的核心企业预付账款。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则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来对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短期的信贷支持。生产环节融资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融资,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盘活固定资产和存货,解决资金短缺。而对于资金的供应者而言,其意义在于扩大业务规模并开拓新业务。

保兑仓业务可实现融资企业的杠杆采购和核心企业的批量销售。保兑仓业务需要核心企业承诺回购,进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中小企业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从而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

3、销售环节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价值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在该融资模式下,债权企业(中小企业)、债务企业(核心大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也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这样银行进一步有效地转移和降低了其所承担的风险。

销售环节是价值链中靠后的阶段。一方面其交易的真实可靠性较高,可担保的实物和产品也比较多,风险较低,因此大多数资金供应者愿意在此阶段供应资金;另一方面各中小企业由于赊销而出现的资金缺口急需得到补偿,因而资金的需求也比较旺盛。在商品销售阶段,中小企业大多具备应收账款,因此这一模式适应面非常广。

传统的银行信贷更关注融资企业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和整体资信水平。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以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为基础,依据的是融资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被接受程度和盈利情况。此时,

银行更关注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价值链的运作状况,而并非只针对中小企业本身进行风险评估。在该模式中,作为债务企业的核心大企业,具有较好的资信实力,并且与银行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因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同时,在这种合作机制下,价值链上的中小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维系与核心企业之间长期合作关系,就会选择按期偿还贷款,避免违约。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推进基于价值链融资业务发展的关键

对于价值链战略联盟而言,信息互动传递是其有效运行的基础,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对价值链上信息进行共享和集成,能够有效地减少价值链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和信息不对称,提高整条价值链的集成度和竞争力。

信息共享平台基本框架是:由物流企业、价值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当联盟中的中小企业需要融资时,根据自身实力和融资数额申请价值链核心企业牵头为其作出担保,然后核心企业会对融资中小企业进行综合的考评,评估中小融资企业担保的风险以及进行风险控制,然后代表价值链为融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使银行的贷款风险达到最小,而银行需要评估的主要是价值链核心企业的资信情况。这种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带动了金融机构和价值链联盟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达到了多方共赢。

随着价值链战略联盟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担保体系由核心企业牵头,中小企业不再受自身信用的限制,融资业务的开展难度相对降低。核心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对与协作中小企业的资信情况有着深入了解,能够充分了解融资中小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而且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使银行也能获取相关信息,可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可促进战略联盟的信息透明化。银行由以前对融资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价转为对核心企业以及整个价值链的评价。银行获得以价值链核心企业牵头的战略联盟体系融资担保,外加上可以从信息共享平台获取的各种共享信息,可将银行的贷款风险降到最低,还可以省去谈判、履约等交易成本,提升了银行的利润空间;而且有利于加深银行与价值链战略联盟的合作亲密度和稳定性。这样,银行的资信评估也由以前对融资中小企业的评估过渡为对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价值链整体信用的评估,并以价值链核心企业牵头的整个联盟系统为担保体系,有效地降低了融资风险。

四、发展基于价值链融资的建议

第一,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价值链。选择优质的价值链和优质的价值链成员企业,选择价值链完整、行业秩序良好、与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若干行业。要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和电话调查等多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建立评估价值链成员信用的制度。对各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对潜在的不良成员要及时予以淘汰。

第二,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围绕核心企业设计产品和服务方案,借助核心企业向外辐射,贯穿整个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结合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从客户需求出发,积极研发服务新品,提供管理、营销、现金管理、重组价值链等一系列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第三,建立价值链建设保障机制。要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综合评估。物流公司的专业程度需要银行考核,选择具有较高的仓库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资产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偿付能力的强大有实力的专业物流公司,并与之合作,对于银行办理基于价值链融资业务至关重要。通过订立各项契约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内控制度 财务风险

由于市场环境、项目投标和管理水平、资金回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施工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内控制度是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项目评估与合同管理

项目评估与合同管理是是施工企业承接项目的第一道重要关口,应注意:在承揽施工项目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在对业主的信誉、项目设计审查和规划审批等情况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决定承揽或放弃项目;在投标管理及合同管理方面,保管资质证书和印章的人员、保管合同印章的人员均应与投标人员的职责分立,做到投标申请、印章及证书使用之间相互监督,互相牵制;在合同签署前还应经过内部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把关,针对合同内容进行仔细论证,切实保障企业利益。

2、资金和收入管理控制

资金管理和收入管理时应注意:管理层应对相关人员授予相应的资金结算权限,大额或特殊的资金收支应经主管人员专门批示;每一项资金收支业务都必须取得或自制原始凭证并经经办人员签章、业务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审核;取得原始凭证后,会计人员应编制收款或付款凭证,经签章后通知有关人员办理资金收支事项;出纳人员在复核原始凭证和收、付款凭证后,按数收付现金,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复核人员在审查收、付款凭证并签章后传递至出纳和会计人员:出纳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分管会计登记明细账,总账会计人员登记总分类账;出纳人员应于每日营业结束后盘点现金并与日记账核对,若发现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及上报处理;稽核人员应不定期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账、总分类账、银行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确保资金安全。

3、项目管理与物资采购

施工企业进行项目管理时应注意项目策划与计划、项目进度、项目现场财产管理等几方面。对于项目管理尤其是大型项目管理,策划是必不可少的,应提出总体目标及技术方案和措施;项目计划则是对项目策划的进一步细划,包括任务安排、资源配置及时间控制等。施工前须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生产人员需按生产量计划领用材料,并将工程量与材料使用量核对,防止超限额使用材料;定期盘点材料,编制月、季及年度剩余材料盘点表;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剩余材料并上报企业;加强对机具使用的监管,防止私自外借;对工程进度监控,尽可能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修改施工计划。

采购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关键点包括:采购前,物资采购应由业务人员提出申请,经审批部门批准,形成采购计划;采购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特别是采购重要物资,如三大材、外墙面砖等材料时,应在质量人员、技术人员和采购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供应商;材料验收时应经质检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同时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入库之后,财务部门检查采购计划、入库单和发票等资料后,经主管人员批准才能按合同规定付款;内部审计人员也应对材料采购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外协队伍及结算控制

施工企业对外协队伍的管理应注意:在分析自身力量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将工程分包出去;选择外协队伍时应考察外协队伍的资质、技术能力、设备、资金、信誉等情况,并经主管人员审批后才能确定外协队伍;在包合同中对费用标准、质量要求、工期等进行明确规定,并纳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保证分包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施工企业的结算既包括与业主的结算,也包括与外协队伍、供应商的结算,在结算控制中应注意:结算应由专人负责,并与现场施工人员职责相分离;结算人员应收集包括合同、图纸、价格信息等在内的齐备的资料,并理解相关规定;准确计量工程量,运用适当的价格标准,保证结算金额准确真实;结算完成后应与现场管理人员、项目经理进行核对,报合同管理部门审批;经审批通过后,及时办理结算,尽早收回资金,最后付出资金,最大化资金效益。

二、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1、已完工未结算的风险

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均存在已完工但未结算的项目,这些项目作为企业的存货反映,存货数量居高不下成为许多施工企业的普遍问题。由于这些项目的可定义性差、可验证性差、计量可靠性差,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质量,成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主要障碍,且由于其具有易变性,也将给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

2、筹资及垫资施工方面的风险

随着施工企业不断承接大规模的工程项目,企业必然面临筹资方面的压力。向银行借款是施工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施工企业面临着偿还利息和本金的压力;处于经营扩张期的施工企业往往还需利用商业信用,以赊购方式购买原材料,一旦大量供应商同一时期索要账款时,也可能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出于生存及竞争的需要,垫资施工几乎成为目前的一种主要方式。由于施工工程需投入的金额巨大,施工企业往往背负外欠银行及其他单位的若干债务。若出现工程项目缓建、停建或其他问题,导致施工企业无法按合同约定收到价款,施工企业将陷入债务旋涡,甚至面临破产危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