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19: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钻探工程 施工技术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钻探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所说的钻探工程主要是指利用钻探设备,选择一定的位置由表向里钻入一定的深度,将地壳内的矿样取出,通过一定的分析确定地下矿物质的成分,确定矿藏的种类。也可将作为工程的需要而进行的钻探。随着钻探技术的发展和钻入的深度增加,对相关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对钻具的材质、施工工艺都有不同的要求。下面就对相关的施工工艺和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二、钻探工程设备的选择
在钻探施工前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的施工方法、钻孔的设计深度、需要钻出的直径等具体情况对工程设备进行选择。在钻探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设备有钻机、钻塔及拧管机、水泵、搅拌机、动力机、照明发电机等,钻机的选择在钻探过程中最重要,因此,在我们进行钻孔前都要对其进行计算,以便设备的参数能满足钻探工作的需要,达到最佳的经济技术要求。
三、钻孔结构的确定
我们在使用钻探施工前要依据施工条件、地质特点,对钻孔结构进行确定。所谓的钻孔结构就是钻孔本身口径的改变,在钻探过程中每一次换径都伴随着一次钻孔结构的变化,换径越频繁,钻孔的结构变化就越复杂;换径次数越少,钻孔的结构就越简单。换径的次数和当地的地质条件、钻孔深度有直接影响。终孔直径是设计钻孔结构的先决条件,以此为依据根据地层的复杂程度等因素,从下向上推算。影响终孔直径选择的因素是多样的,比如钻头型式、钻进方法、地质要求、钻孔用途、孔内测井仪器和装置的规格、钻机动力容量等。通常情况下,在满足钻进至给定深度和取样的要求下,钻孔直径尽可能小;但在新区上钻或地层复杂的地方上钻,终孔直径宜选大些,以便于在可能发生事故时留有备用口径。
四、冲洗液的选择
目前在钻探过程中使用的冲洗液主要有泥浆、清水、乳状液和空气四种类型。在钻探过程中使用冲洗液主要能起到对孔低的清洗,在钻探过程中冲洗液可以将在钻探过程中产生的矿石粉末进行润湿后带到地表面;对钻头的冷却,在钻探的过程中由于钻头的高速运转,钻头和矿石会产生一定的摩擦,生产大量的热量,冲洗液可以降低钻头的温度;对钻头进行,减少钻具的振动,在钻探过程中冲洗液可以直接作用在钻头和矿石的中间,能起到钻头的作用;同时,冲洗液还能形成泥皮,保护孔壁;输送岩心和传递动力等作用。因此,在钻探过程中对冲洗液的选择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我们在进行钻探工程施工时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选用不同的冲洗液来进行冲洗,一般情况下对于地质比较稳定,矿石结构又相当的致密可以选择使用清水进行冲洗。对于松散、掉块、裂隙或遇水膨胀地层,首选不分散低固相泥浆,也可选淡水泥浆或钙处理泥浆进行冲洗。对于易溶解的矿层(如岩盐等),为保护矿心,防止冲蚀孔壁,应选用盐水泥浆进行冲洗。需要使用金刚石钻进,应选用聚丙烯酰胺不分散低固相泥浆、乳化泥浆作冲洗液。实际工作当中,大多情况下用清水与不分散低固相泥浆。
五、钻进方法
目前岩心钻探工作中,一般根据各矿区地层岩石力学特性、结构与构造,结合钻探设备与护壁堵漏措施等因素,常采用合金与金刚石分层钻进的方法。一般地,开孔采用合金钻进至完整岩面3至5米,然后扩孔下孔口管隔离上部松散层、覆盖层等不稳定地层,然后改用金刚石钻进至终孔。
1、合金钻头
合金钻进是靠固定在钻头体上的硬质合金来破碎岩石的,而各种岩石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研磨性,钻进时钻头上受力也很复杂,因此,所使用的硬质合金应具有如下性能:
1.1、硬度大且耐磨性强。便于钻头能有效地切入或压入岩石,并能抵抗岩石对硬质合金的磨蚀作用。
1.2、抗弯强度大且韧性好。便于能承受破碎岩石过程中各种变化的负荷而不至于崩刃和碎裂。
1.3、热硬性好而导热性高。钻进中孔底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因此要求较高的热硬性,而且在冲洗液中易于释放热量。
1.4、成型性好,容易镶焊在钻头体上。地质勘探用的硬质合金主要是钨钴合金,这类合金其性能满足上述要求。
1.5、合金钻进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钻压、转速和冲洗液量。它们对钻进效率、钻孔质量、磨料消耗、施工安全等直接有关系。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钻头结构、钻探设备和钻具的可能性以及钻孔质量要求等条件来合理掌握,并通过实践当中进行修正、总结出适合矿区的最优钻进技术参数。
2、金刚石钻进
2.1、金刚石钻头
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和掌握金刚石钻头的组成、类型和规格及其结构等知识,才能在进行设计或审查设计时对矿区所选择使用的钻头是否合理做出一个评价。
钻头的组成: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金刚石、胎体、钻头体。
金刚石:分底刃、边刃、侧刃金刚石。底刃用于克取岩石,要选择晶形较好的金刚石;边刃主要用于克取岩石并要保内外径。因此要选择质量最好的金刚石;侧刃仅用于保内外径,可选择较次质量的金刚石。
胎体:是钻头底部包镶金刚石的一圈假合金,采用粉末冶金法或电镀法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用来包镶金刚石颗粒并牢固地与钻头体焊接在一起。胎体部分开有水口,供冲洗液流通之用。金刚石钻头胎体硬度一般在HRC20―50之间,要根据矿区岩性研磨性、破碎程度等因素来合理选择钻头胎体硬度。
钻头体:钻头钢体部分,用中碳钢制作,上部车有丝扣,用来与扩孔器连接。
2.2、金刚石钻进的优点: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钻探过程汇总钻进效率高;钻孔质量好;在钻探过程中事故少;劳动强度低;钻探成本比较低;钻探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因此,目前大多数固体矿产勘探、水文工程地质勘探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中广泛应用金刚石钻进技术。
2.3金刚石钻进技术参数
在正确选择金刚石钻头的情况下,金刚石钻进效率取决于钻进规程参数的合理调节,即钻头轴向载荷、钻头转速和冲洗液量。许多可变因素对规程参数均有直接影响,如岩石物理机械性质、钻头类型、钻孔直径和深度、所用设备与钻具等。金刚石钻进所采用的是以高转速为主体的钻进规程,转速参数的变化影响钻进效果非常明显。评价所选择的钻进规程的合理性,主要是根据钻速、钻头进尺和单位进尺金刚石的消耗量(克拉/米),其中以单位进尺金刚石消耗量和钻头进尺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以下的分别论述根据矿区地层岩性特点和选择的设备、孔径和深度等因素,综合选定出自己所在矿区施工的技术参数范围,而不是盲目在设计中套用规程参数。
六、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地下矿藏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对钻探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便能达到更深的钻探需要,减少在钻探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事故的产生。在钻探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采用新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对整个钻探过程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控制,做到钻探工作的准确性,提高钻探的工作的效率,为钻探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付承亮 浅析钻探工程施工技术设计要求[J] 广东科技 2012.第23期
[2]翁克胜 钻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民营科技 2011年 第8期
[3]李克制 钻探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探析[J] 建筑工程管理 2011年 12期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原因;防水技术
一、地下室工程渗漏的原因
(一)工程设计方面
第一、以防水工程的重要性为依据对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进行划分成四个等级:
1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3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4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对于以上四个等级中的任何一个等级,其根本防线是结构自防水。在工程设计阶段,有些设计人员认为,以地下钢筋混凝土厚度,对于结构防水的要求绰绰有余,从而忽视了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
第二、在工程设计阶段,没有具体地对施工方、后浇带以及变形缝设置要求,而使施工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处理比较随意,最终导致了工程整体的抗渗效能差。
第三、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做细致的了解,在对地下室进行设计时对自然条件的考虑不是很周到,而使工程的抗渗性能受到影响。
第四、目前,在我国,工程的不同阶段会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往往会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专业配合度不够造成返工,导致工程的结构受到破坏,使地下防水受到影响。
在导致地下室渗漏的各种原因中,工程设计的失误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工程进行设计时,不但要对设计规范进行严格的遵守,更要与工程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为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从而将地下室的防水效能得到保障。
(二)施工方面
施工质量,是地下室是否有渗漏问题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在编制施工方案的环节,还是选择材料的环节,抑或是对施工段的划分等环节,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地控制都会使工程形成渗漏。
第一、施工单位不重视特殊工程应采取特殊措施,没有针对地下室防水功能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措施方案,仍按一般结构工程组织施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不严,致使地下室结构防水性能达不到应有的效能。
第二、施工前没有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抗渗性能试验(只作强度试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影响实际抗渗性能。
第三、混凝土浇注前未进行供料速度(产量)与施工浇注需求速度关系的计算,造成因供不应求而不能连续浇注,致使前后浇注混凝土之间(尤其加早强剂)形成冷缝,从而产生渗漏通道。
第四、施工缝留设置不合理,出现凹槎;凿毛不规范,槽内清理不干净;一次浇灌时又不事先铺浆等。均造成抗渗性能下降而引起渗漏。
第五、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集中处,未作坍落度调整并采用细石砼,仍用一种粗骨料和坍落度,导致下料困难,振捣不及或振捣不实,引起这些部位出现蜂窝、孔洞,形成抗渗的薄弱部位。
第六、地下室墙壁支模用的对拉螺栓和预埋穿墙套管,未在中间焊接止水环片,形成渗水通道。
第七、泵送混凝土浇筑段的上层砂浆较厚,没有另加碎石振捣,致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比重较轻,直接影响结构抗渗性能。
第八、混凝土配制时配合比控制不严,浇注时振捣不均匀,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实际强度和密实度的均衡性,影响到结构混凝土抗渗性能。
二、防水技术与方法
(一)混凝土防水
第一、防水混凝土施工具体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准确,做好防水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是保证防水混凝土的关键,应该注意以下四点:a.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 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 kg/m3;b.砂率满足35%~45%,灰砂比1∶2~1∶2.5;c.水灰比不得大于0.55;d.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 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 mm~140 mm。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 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防水混凝土在运输中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施工中碰到必须留施工缝时,底板混凝土应该连续浇灌,墙体上一般不留设垂直施工缝,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 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接缝线以下150 mm~300 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 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较多的地方,并应与变形缝相结合。
第二、防水混凝土浇筑后4 d~6 d应覆盖养护,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d。
(二)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施工具体要求:
基层处理:水泥砂浆铺抹前,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值的80%,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堵塞抹平。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形槎,但离阴阳角处不得少于200 mm。接槎应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聚合物水泥砂浆拌和后应在1 h内用完,且施工中不得任意加水。水泥砂浆养护: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温度应大于5℃,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d。聚合物水泥砂浆为达到硬化时,不能浇水,硬化后采用干湿交替的办法。在潮湿环境中可以自然养护。
(三)卷材防水施工
第一、卷材防水层的施工具体要求
1.卷材铺贴要求
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应采用热熔法施工,铺贴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热熔法或冷粘法铺贴卷材,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
(2)采用热熔法施工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时,幅宽内卷材底表面加热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 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冷粘法施工合成高分子卷材时,必须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胶粘剂,并应涂刷均匀。
(3)铺贴时应展平压实,卷材与基面和各层卷材间必须粘结紧密。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4)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00 mm。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5)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接缝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 mm。6)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应小于600 mm。
2.卷材铺贴方式
地下工程防水卷材的铺贴方式分为“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1)外防外贴法的优缺点:由于绝大部分卷材防水层直接贴在结构外表面,所以防水层较少受结构沉降影响,也因为是后贴立面防水层,所以浇捣混凝土时不会破坏防水层。防水层做完后,可以进行漏水试验,有问题可以及时处理。但是土方开挖量大,工期长,模板需用量大,卷材接头不易保护,施工程序繁琐,影响防水层质量。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为150 mm,合成高分子卷材为100 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2)外防内贴法的优缺点:工序简便,工期短,节省施工占地,土方量少,节约外墙外侧模板,但是受结构沉降变形影响大,防水层容易断裂,产生漏水。浇捣混凝土时易破坏防水层,而且卷材防水质量不易检查,一旦漏水修补困难。当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主体结构的保护墙内表面应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铺贴卷材,并根据特性选用保护层。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3.卷材保护层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 mm,防水层为单层卷材时,在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 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和抹30 mm厚的水泥砂浆。
参考文献:
[1] 熊凯越:浅议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J]. 四川建材, 2009, (01)
[2] 黄潇玉:浅谈防水材料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的应用 [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2) .
[3] 咸艳艳:地下室防水工程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2010,(02) :302
Pick to: analyzes the present existing roof waterproof project main quality problem,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long time, respectively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oof waterproof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were introduced, deficiencies do please advise.
Keywords: roof waterpro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目前建筑屋面防水工程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1.1造成这些通病的发生主要表现1.1.1防水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目前防水材料市场的基本状况仍处于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特别是主导产品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受到的冲击最大。 1.2.2设计单位不重视防水设计 防水层的选材本该由设计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但因不少设计人员不熟悉防水材料品质,使用要求,随意套用施工图集。1.3.3材料优劣及质量控制意识不强 施工单位为顺利中标,常常采用压低中标价格的方法,这种情况下为谋取利润,只能使用价格较低的防水材料和不按正规的施工工序施工,因此质量难以保证。 1.4.4建设单位的行为不规范 建设单位主导市场,多数建设单位一是认同伪劣产品并恶意压价,降低房屋成本谋取利润;二是对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不管不问,没有起到监督管理的责任。 1.2提高防水设计质量 1.2.1设计指导思想明确 防水层设计应保证在规定使用年限内不渗漏,方案选择应充分考虑地区条件、材料资源、施工的可靠性及使用时易出现的问题。 1.2.2设计防水层应考虑到整体结构 结构的变形会导致防水层的开裂,当地基沉降变形时,屋面防水层的整体性受沉降变形与温差变形叠加的控制,总变形超过防水层的延伸极限就会造成开裂而漏水,因此不同的地基采用不同的设防,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 2屋面防水施工前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2.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屋面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这样避免施工后留下缺陷,造成返工,同时工程依据施工组织有计划地展开施工,防止工作遗漏、错乱、颠倒影响工程质量。 有了施工组织,下一步施工负责人应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的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增强部位及做法,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成品的保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2.2对施工人员及施工程序的要求 屋面工程的防水必须由防水专业队伍或防水工施工,严禁没有资质等级证书的单位和非防水专业队伍或非防水工进行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应认真地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质量的自检、自查、自纠并且做好施工记录,监理单位做好每步工序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2.3对防水材料的质量要求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应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并经指定质量检测部门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或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防水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附有出厂检验报告单及出厂合格证,并注明生产日期、批号、规格、名称。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取样复检, 取样复检严格按照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在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抽样,送到试验室进行试验。经复检合格,提交复检试验报告合格单后方可在防水工程中应用。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不合格材料一经发现应即刻全部撤离施工现场。
在民用建筑中,装饰装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对提升建筑内部整体美观和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其能够达到相关标准,提升民用建筑整体质量。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
具体说来,在民用建筑的装饰装修施工中,其施工技术的相关要求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下面就对其详细阐述。
第一,在工程设计和构造要求这个方面,由于民用建筑各个部分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需要对其合理组合。而在装饰装修施工当中,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功能性,因此就需要装饰装修设计和构造与建筑原本的功能部分形成有效对应。所以,在设计的设计过程,需要结合房屋的具体用途,对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合理选择材料,优化空间结构等,确保装饰装修可以为消费者创造一个美观舒适的空间环境。
第二,在构造设计这个方面,具体的要求主要有四点:一是需保证装修层均匀平整,体现出流畅性和一致性;二是需要创造优良的室内空间,保证色彩、生态、空间等不受到影响;三是需做好防潮、防火、防盗、防腐等方面的构造设计;四是需要注重构造受力与温度变化的一致性。
第三,材料方面的技术要求。在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之中,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了石料、陶瓷、木材、玻璃、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的性质各不相同,具体构造物的形式各异,在装修施工中所需注意的技术要点也存在很大差别。比如,针对石料而言,其具有天然花岗石、天然大理石和人造饰面石材这三类,其在物理性能上具有较大差异,使用时需要加强区分。对于陶瓷类材料,其在技术要求方面主要涉及到表面质量、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等。对于木材而要,技术要求主要涉及到木材强度、湿涨干缩、变形、含水率等。对于高分子材料而言,技术要求主要涉及到耐磨性、耐腐蚀、隔音性、无毒害等方面。而在涂料高分子材料方面,其还涉及到耐溶性、表面光泽等技术指标。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具体工艺
就实际的工程而言,针对不同的部位进行装饰装修施工,其具体的施工工艺是不一样的,这里具体划分为墙面、吊顶、地面和幕墙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1.墙面装饰装修施工
在墙面的装饰装修施工中,可以将整体施工流程划分为抹灰、饰面板、涂饰和裱糊这四个阶段。就抹灰阶段而言,其需要先对基层进行清理,将尘土、油渍、污垢等全部清理干净,再进行洒水润湿。其次需要进行细部处理,对门框、窗框等进行安装,同时模式施工孔洞。最后展开抹灰,需要分层进行,先对底层、中层和面层的抹灰厚度合理控制,平均在5-7mm范围内即可,抹灰层总厚度控制在25mm。
就饰面板施工而言,有错缝排列和对缝排列两种饰面板的安装方法,这需要结合饰面板的具体材质进行抉择。比如,针对木质饰面板,可以通过一般的粘接法或是龙骨钉固法进行错缝排列安装。对于石材饰面板,可以通过粘贴法或楔固法进行对缝排列安装。
2.吊顶施工工艺
就吊顶的施工而言,其基本的施工方法有悬吊式吊顶和直接式吊顶两种,前者是民用建筑的常用形式,其施工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进行龙骨安装之前,需要对房屋的净高、吊顶内部管道、洞口标高等参数进行测量,然后设计标高弹线定位,确定分档位置线。其次,进行龙骨安装施工。在没有明确要求时,应该保持吊点间距小于1.2m,并且按照房屋短向跨度设计起拱,一般控制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范围。龙骨端部距离吊杆的距离需小于300mm,在超出这一范围时,需要加大吊杆的长度。最后,在龙骨安装到位后,还需对其进行调正和调平。
3.施工
地面施工的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先地下后地上。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先对暗管、沟槽等进行施工,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开始对地面工程进行施工。在室内装饰完成之后,才能对面层进行铺设施工,尤其是塑料、活动地板、地毯面层等进行铺设时,应该在管道试压或是抹灰施工结束之后进行。
4.施工
幕墙施工时,首先需要完善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涉及到施工测量、预埋件安装、幕墙制作等等。然后,进行实际施工时,主要涉及到全玻璃幕墙、构件式玻璃幕墙以及点支撑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最后,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幕墙进行清洗,并设置一定保护措施。
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质量控制
1.材料控制
材料是进行装饰装修施工的重要一环,其直接关系到最终施工质量。所以,确保民用建筑装饰装修的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必须要进行材料质量的控制。
首先,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需要货比三家,选择质量过硬、价格适当的商家。不仅如此,在选择供货商之前,还需对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当的装饰装修材料,使其能够和房屋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环境。
其次,在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可能不能一次性全部施工完成,因此就涉及到材料的存放问题。在存放材料时,一定要做好防潮、防火、防盗措施,对其加强保护,避免材料受到损伤。
最后,在使用材料进行施工时,一定要进行事先检查,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绝对不可用于施工。在施工中若是导致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也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切不可将其用于施工。
2.施工控制
要加强质量控制,对实际的施工环节进行把控就是非常关键的了。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具体的质量控制工作也存在不同。针对墙面施工环节,抹灰施工需要确保各抹灰层和基层之间的紧密粘结,避免裂缝或是爆灰问题;饰面板施工则需控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度,避免脱落,同时还需注重颜色统一、线条流畅等问题。针对吊顶施工环节,其质量控制就在于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准,对龙骨安装后的标高、位置等进行校正。针对地面进行施工时,其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材料和环境温度要合理控制,加强面层和基层的铺设施工,使其保持均匀。同时,还需对铺设顺序严格控制,即下一层通过检验之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针对幕墙施工而言,质量控制要依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不能单凭经验盲目行动。
3.人员控制
施工人员是影响民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的一大因素,因此在质量控制工作也许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控制管理。首先,需要对其加强专业培训,让其掌握更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同时对装饰装修能够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解。其次,需要对施工环节加强监督管理,避免施工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也可以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最后,需要加强对施工成果的检查验收,每天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装饰装修施工质量可靠。
结束语
关键词:现代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材料
一、现代建筑装饰施工的前期工作
由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品种多样性、施工部门又多,装饰施工的工序多样化。工序的质量和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因为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如人工,材料,机械投入,环保的要求。必须对工序的要求作出严格的规定,对技术措施尤其重要。施工前必须考虑施工队伍的规模,材料的来源于成本,资金的周转和自身设备的承受能力,包括各种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做好施工的组织。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技术上作好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抹灰饰面施工、涂料饰面施工、贴面类饰面施工、地面砖施工等的有关准备。还应该做好各方面突况的处理备案。
二、现代建筑装饰工程进行施工的技术要求
1.对设计与构造的具体要求
建筑是按照其有效地构造原理,以及各个构件的使用功能来组成的。所以在进行建筑的装饰装修时,设计者就一定要按照其房屋具体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的平面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严格,构造设计一定要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受力特征相同,同时该装饰装修的构造还要与温度的变化一致。同时装饰装修一定要对空间造型的比例尺度进行掌握,为业主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同时装修层的分层和厚度一定要平整均匀具有流畅性。还不要忽视了对其构造进行防空气渗透、防潮、防腐、防水以及防火的处理。
2.对材料技术进行的要求
现代建筑进行装饰装修的材料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其装饰品位与工程质量进行保障,同时它还决定着其结构的美观豪、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它对材料技术进行的要求主要有木材、建筑玻璃、饰面石材、高分子材料、建筑陶瓷、木制品、建筑幕墙以及金属材料、下面我们就对其进行一一的阐述。
(1)关于建筑玻璃。建筑玻璃的技术要求具体包含了其所拥有的良好透光性能、保温、抗冲刷、隔声、耐腐蚀、透视等特征,同时还有良好的装饰性和化学稳定性。
(2)关于石材。石材的技术要求包括了天然花岗石的技术要求和人造饰面石材技术要求这两种。其中对天然石材的技术要求有平面度、规格尺寸、角度等的允许公差,还有物理性能与外观质量。而人造石材的要求则是耐水、强度较高、耐污染、色差小、硬度高、耐磨吸水率低等等,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3)关于高分子材料。建筑的塑料和涂料组合成了高分子材料。其中建筑涂料的技术要求包括了附着力高、耐久、干燥速度快、耐磨、耐腐蚀性和耐溶性,同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建筑塑料则包含了无毒无害、隔声、耐腐、耐磨、绝热、绝缘等等。
(4)关于陶瓷。建筑的陶瓷主要分为两大类陶瓷的卫生洁具以及干压陶瓷砖它用于建筑内外饰面。其中陶瓷卫生洁具包含的技术要求指的是便器的配套性、还有功能和一般等要求,它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指的就是吸水率,它会对洁具的耐污性与清洁性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干压陶瓷砖包含的技术要求则是物理和化学的性能,还有表面质量、尺寸偏差。
(5)关于木材和木制品。关于用于进行室内装饰的木材指的就是阔叶树木材,它包含了其变形和湿涨干缩、含水量和强度等技术要求,而木制品又有人造木板、人造木地版和实木地板着这三种。对它们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加工精度、外观质量、等等。
三、现代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1.装饰抹灰施工
装饰抹灰的施工方法包括基层清理、细部处理和分层抹灰这三个方面。其中基层抹灰指的是在开始抹灰之前要对基层表面存在的油渍、污垢和灰尘等等杂质进行的清理,其后为了保持它的润湿再进行洒水处理,同时事先把表面上凹凸十分明显的地方进行抹平或者剔平再做处理,因为基层与基体的质量将对建筑装饰装修的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而细部的处理则是在进行外墙的抹灰施工之前要对铝合金或木门窗框,还有护栏等等进行安装,同时要将墙上面由于施工留下的孔洞进行堵塞,并且室内的柱面、门洞口的阳角和墙面等等的做法要与其设计要求相适应。最后分层抹灰指的是在进行抹灰的时候要对其面层、中层和底层的抹灰厚度进行控制,就是说抹灰层的总厚度平均为25厘米,而各个层的厚度为5厘米到7厘米。同时应当注意基层和抹灰层还有各个抹灰层它们之间的连接一定要牢固,同时在抹灰层一定不能出现空鼓和脱层,而面层要没有裂缝和爆灰。
2.对轻质隔墙进行的工程施工
轻质隔墙即轻质内隔墙,它不是承重墙而是为了对空间进行分割而设立的。它具体的施工方法指的是墙位的放线到对轻质隔墙构造进行的固定再到对节点进行的处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其龙骨和基体的结构之间的连接一定要垂直平整、牢固、同时位置要精准、交接处要平直、接缝要注意严密。
3.对地面进行的工程施工
进行地面施工的方法一般都是先上后下的,即是说先进行地下施工,再进行地上施工,在建筑的地面下方进行的暗管和沟槽的施工竣工之后,经过检验达标之后才可以对地面上的建筑进行施工,同时在室内的各个装饰工程基本上竣工之后才可以对各类面层进行铺设,而等到抹灰工程或者对管道进行试压等全部完工之后才可以进行对活动地板、木、竹面层以及地毯面层、塑料地板的铺设。而且在对地面进行的工程施工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对于施工环境的温度进行的控制应当保持在相关材料的控温之内,同时在这过程中应当运用相关的技术措施保障其各层的质量在进行面层与基层的铺设时,一定要等到下一层的检验达标时才可以进行上一层的施工。同时要保持连接缝和坡度的整齐流畅。
四、结束语
建筑的装饰装修施工工程渐渐的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现代都市建筑具有美化的作用,而且对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进行了满足它的内饰外观、还有功能性、安全性和耐用性等等的品质要求也大大符合人们的期待。随着现代建筑的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壮大和发展将会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吕书全.浅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2]王恒志.关于建筑装饰工程中施工技术理念的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1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核心内容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全方面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会审与技术交底、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动态管理等多个方面。
1.1 实施施工图纸的会审与技术交底
施工图纸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也是施工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在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会议中,施工单位应全面掌握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方法、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存在问题或疑问的地方,要技术提出并与设计、监理、业主等多方进行共同谈论,如存在问题要求设计在施工前及时进行纠正补充。输电线路施工企业在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会议中,要抓住工程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重点问题。
1.2 进行编制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全过程各阶段的重要技术指导性文件,也是施工设计图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措施。在工程施工建设前,施工企业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利用施工组织对施工全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经济等内部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以期达到加快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等目的,有效提高施工企业项目运营经济效益和电力工程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1.3 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中安全措施
施工建设单位应结合工程地质、气象等基础数据资料,充分分析和掌握施工区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措施。在施工管理中,应重视施工安全的全方位管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1.4 进行施工重点动态监督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在建设施工前,应结合各类数据资料,将工程施工建设中的重点部位、重点结构、以及隐蔽工程等纳入到重点监督管理项目中,对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实行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管理,始终贯彻“优质、安全、文明、环保”施工理念。
2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注意安全规则
在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要认真清点施工用机具设备和工器具的规格、型号、性能,确保施工机械具有良好性能。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触电危害事故,确保施工安全,在搭设、拆除防护设施,以及架线施工过程中,施工期间与相关电力部门协商尽量闭锁被跨越电力线路的重合闸装置。不停电张力架线施工时,要充分分析施工区域的气象资料,选择天气晴好、风力小的日期进行架线施工,要尽量避免雨天、雾天等恶劣天气,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施工区域的天气预报。
3 提高输电线路工程全方位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要求
3.1 建立健全的完善施工管理的体系
在电力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全过程管理过程中,要充分整合项目部内部资源,并建立健全完善、适应工程特性的项目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同时要明确各职能部门间的隶属关系和权责。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输电线路工程实际情况,组建工程项目动态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控制的监督管理小组,并有专门的人员承担相应管理责任,进而实现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全方位动态管理,使项目施工建设各个工序均能有效衔接,进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控制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3.2 协调做好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输电线路较长,其跨越地区过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会涉及到土地占用、青苗踩踏、林业砍伐等赔偿问题。若上述问题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能很好协调处理,就会直接影响到现场施工进度,轻者导致施工耽搁,严重者会导致工程长时间延期,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工作,能有效提高工程施工建设效率和质量水平。
3.3 加强对施工全方面技术水平要求管理
3.3.1 进行光缆施工技术水平要求管理
光缆工程在施工前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必要施工准备,要检查设计资料、施工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是否准备齐全,并认真阅读光缆施工相关技术说明书与安装指导手册。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杜绝出现猛拉和扭结等问题。
3.3.2 加强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要求管理
电力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其施工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杆塔能否正常稳定运行,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下沉或受外力作用出现倾倒、变形等不利现象。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工程施工建设质量进度水平,同时对高压输电线路后期安全运行维护影响非常大。目前,工程中通常采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来浇制杆塔基础,在进行基础施工时,应对杆塔位周围的岩石进行认真勘探调查分析,如发现与设计查勘资料不匹配问题,应立即通知监理并上报工作联系单,要求设计做出对应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3.3.3 严格标准对杆塔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要求管理
电力输电线路杆塔按照其受力特点可以分为直线和耐张型两大类。杆塔组立是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重要,主要包括整体组立、分解组立等施工内容。杆塔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或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确保杆塔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3.3.4 注重对架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要求管理
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要注重架线前的施工准备工作、放线导地线连接、弛度观测紧线、以及附件的安装。放线施工需大量人工在山区放线,不仅劳动力消耗量巨大,且施工质量还很难保证。采用张力放线,可以保证导地线展放质量且施工效率较高,但由于施工机械较为笨重且费用成本较贵。因此,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放线方式。放线滑车轮径应根据放线导线截面需求选择偏大一电的车轮,通常按照不小于10 倍导线直径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导线放线过程中的磨损系数,同时导线在放线过程中所受的弯曲应力也比较小。输电线路紧线工作,需在杆塔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才能进行杆塔金属结构的组装和螺栓紧固工作,即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4 结束
综上所述,“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是电力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四大核心内容,也是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研究重要内容。在项目施工建设全过程中,应当将“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全方位管理体系,始终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建设全过程各环节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并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灵活运用,从总体上提高电力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电力施工企业项目运营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幕墙;节能;节能工程
一、 幕墙节能功能的基本概念
1、从节能工程的角度考虑,建筑幕墙可分为透明幕墙和非透明幕墙两种。透明幕墙是指可见光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一般指各类玻璃幕墙;非透明幕墙指各类金属幕墙、石材幕墙、人造板材幕墙及玻璃幕墙中部分非透明幕墙(如用于层间的玻璃幕墙)等。
2、透明幕墙的主要热工性能指标有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两项,其他还有可见光透射比等指标;非透明幕墙的热工指标主要是传热系数。
3、在热工指标中,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是容易混淆的两个不同概念。传热系数是指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如外墙、幕墙)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1h内通过1m面积传递的热量;导致系数是指稳态条件下,1m厚的物体(如玻璃\混凝土)两侧温度差为1,1h内通过1m面积传递热量.前者是衡量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后者是衡量各种建筑材料的热工指标。
4、我国居住建筑节能气候分区为:严寒地区(分A、B、C三个区)、寒冷地区(分A、B两个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分南、北两个区)、温和地区(分A、B两个区)。我国公共建筑节能气候分区为:严寒地区(分A、B两个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国家和地方根据建筑类别和不同的建筑气候分区,制定了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别和不同地区的建筑物的维护结构各部位(屋面、外墙、幕墙等)的主要热工指标的限值。透明幕墙执行“外窗和幕墙”的指标限值;非透明幕墙则按“外墙”的指标限值执行。
5、节能幕墙一般采用隔热型材、中空玻璃(中空低辐射镀膜玻璃等)、高性能密封材料、优质五金件(多点锁等)以及采取相应的保温或遮阳设施,但不是采用了其中一种或多种材料设施,就可称为幕墙幕墙的各项热工指标满足节能规范对该建筑物要求,才可称为节能幕墙。
6、建筑节能工程作为一个分布部工程进行验收,而幕墙节能工程只是建筑节能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幕墙节能工程应纳入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2007)以强制性条文形式规定:“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部分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可见幕墙节能工程的重要性,故应引起幕墙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幕墙节能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
1、为了保证幕墙的气密性符合设计规定的等级要求,幕墙的密封条是确保密封性能的关键材料。密封条的品种、规格很多,应进行认真比较选择。
选材时应注意:一是材质,要求硬度适中、弹性好、耐老化性能好;二是断面和尺寸应适合工程的实际,不会产生过大、过小或与型材间隙不配套等情况。工程规模较大的工程,还可以与厂家配合,设计专用的密封条。密封条应镶嵌牢固、位置正确、对接严密。
2、幕墙的开启扇也是影响幕墙气密性能的关键部件。应选用与开启扇尺寸相匹配的五金件,并应按现行玻璃幕墙技术规范要求,开启角度不宜大于30°,开启距离不宜大于300mm。这不仅对幕墙气密性能有利,还能防止人员和开启扇坠落。
3、幕墙节能工程使用保温材料的安装应注意三点:一是保证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小于设计值;二是要保证安装牢固。对于非透明幕墙来说,保温材料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节能效果,如果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够或安装不牢,有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传热系数指标限值,而不能通过验收;三是保温材料在安装过程中采取防潮、防水措施。检查保温材料的厚度,可以采取针插法或剖开法;保温材料安装的牢固程度,一般可用手扳检查。
4、遮阳设施一般安装在室外。由于对阳光的遮挡是按照太阳的高度和方位角来设计的,所以应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安装。遮阳设施大多突出建筑,应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所以规范要求对其安装的牢固程度,应全数检查。
5、幕墙工程热桥部位的隔断热桥措施是保证节能效果的重要环节,如果施工不好,会增大幕墙的传热系数。施工中应检查下列热桥部位是否有效隔断:
(1) 金属型材截面是否采用隔热型材或隔热垫有效隔断;隔热型材是与金属型材结合是否安全;隔热型材或隔热垫及其配件的材质时候符合要求。
(2) 通过金属连接件、禁锢件的传热路径是否采取了隔断措施
(3) 中空玻璃有否采用暖边间隔条。
6、幕墙的隔气层是为了避免非透明幕墙部位内部结露而使保温材料发生性状改变。因为冬季比较容易结露,所以一般隔气层应设置在保温材料靠近室内一侧。非透明幕墙还有许多需要穿透隔气层的部件(如连接件等)。对这些穿透隔气层的节点,应采取密封措施,以保证隔气层的完整。
7、幕墙的冷凝水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有组织的收集和排放,以防止冷凝水渗透到室内,使装饰面发毒、变色。
8、幕墙与周边墙体的接缝处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充,并采用耐候密封胶密封。
9、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复验要求
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进场时,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进行复验,并应采取见证取样的方式送检: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密度;
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中空玻璃结露点;
隔热型材: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10、幕墙节能工程的幕墙气密性能的要求
幕墙的三项主要物理性能(抗风压、气密、水密)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指标,其中气密性是直接影响幕墙节能效果的指标。建筑幕墙设计都必须规定工程的气密性能的等级。与一般幕墙工程“三性试验”的要求不同的是,幕墙节能工程的气密性实验,除了需提供常规的实验报告外,对幕墙面积大于3000m2或建筑外墙面积50%的工程,还要求在现场抽取材料和配件,在检测实验室安装试件进行气密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规定等级的要求。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
1引言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为了缓解人口的大量增加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地基沉降的问题,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建立在深基础、大基础之上,而深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场地的地下管道、道路以及周围的建筑物、地下水水位改变等因素。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必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着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
2岩土工程中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2.1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相互连接之后形成的钢板桩墙可以有效地阻挡沙土与水,又因为其施工难度也较低,所以钢板桩支护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比较普遍。但由于钢板桩支护在施工的过程中噪声较大,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钢板桩自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如果在支护上出现问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在基坑深度大于7m时不宜采取这种方式。
2.2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在基坑土坡的表面铺设钢筋网后再向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同时,通过已经深入到基坑侧面土体中的土钉与边坡土体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加固边坡使其稳定的目的[1]。这种情况之下,土钉与混凝土面层形成有效的受力体系后产生了很好的挡土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挖过程中需要遵循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的原则,并且还需要做好混凝土面层和土钉的养护工作。土钉墙支护技术往往适用于无地下管网、地下水位以下的边坡支护,不适用于淤泥土的支护。
2.3灌注桩支护技术
灌注桩支护技术是指利用专门的钻孔机械设备钻出桩孔后将混凝土浇筑在桩孔内生成灌注桩的技术,是目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中最常见的1种技术形式。灌注桩支护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钻机钻孔之前施工场地是平整的,在做好排水沟的开挖工作后进行试桩成孔确定好轴线的定位点、水准点,做好防线定桩位。在钻孔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水泵设备、桩架的安装工作,然后埋设孔口护筒,充分发挥孔口护筒保护孔口、存储泥浆等作用。
2.4喷锚支护技术
喷锚支护技术综合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和土层锚杆两者的优点,具有稳固、安全的特点。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主要是指锚杆在高速喷射的情况下喷射到已固定的钢筋网支护上,进而使得支护土体与喷层发生嵌固效应。锚杆固定后在土体内与土体之间形成了复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土体的强度和整体性,并且有效控制了位移现象的发生。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中的常见问题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3.1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通常情况下,深基坑支护施工要滞后于土方开挖施工很长一段时间,在进行支护施工时必须采用二次回填或搭设架子的方式来完成。土方开挖工程工序简单、技术含量低、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小。而支护工程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组织和管理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工程与支护工程多是由不同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这就会导致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现象的出现。土方施工单位往往为了抢进度,开挖顺序较为随意,不注重给后期支护施工留充足的工作面,这就使得后期的支护施工不能顺利进行。
3.2边坡修理不符合要求
深基坑在进行开挖时通常使用机械开挖,在机械开挖、人工进行简单边坡修理后就开始进行支护施工。但在实际开挖中,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管理较为松散、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致等因素的存在都会导致边坡表面不平整,需要对边坡进行修理。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边坡修理往往不能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使得挡土支护后常常出现欠挖、超挖现象。
3.3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的受力不能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所用土钉或锚杆通常使用钻孔直径为100~150mm的钻机成孔,孔深从五六米到二十多米不等,钻孔所穿过的土层质量也不一样[2]。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不对土体的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会出现出渣不尽的现象,残渣沉积不仅会影响注浆的进行还会出现孔洞坍塌的问题。除此之外,如果注浆时配料不标准、操作不规范还会造成土钉或锚杆的受力不能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4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要求
4.1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形式
如前文所述,深基坑支护有很多常见的技术,但每一种技术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所以,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形式,切忌盲目使用。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
4.2明确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性能要求
深基坑支护施工能够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但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性能还有着其他的要求,比如说基坑的防水作用、基坑四周的稳定情况等。因此,明确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性能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支护工程的施工水平和质量,促进施工的安全进行。
4.3合理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在确定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形式后需要合理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基坑开挖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如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基坑的边缘距离、地基的地质条件等[3]。
5提高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措施
5.1加强观测力度
在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地下管线、基坑边坡等的观测力度,并且在观测结束后及时将施工前的观测数据与施工过程中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在对比后如果发现两组数据存在着冲突,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解决,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在基坑支护过程中数据的准确获得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力度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5.2加强施工管理控制
在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需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施工前,要做好设计方案,规划施工进程,确保施工可以正常开展。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的任务和目标,遵循深基坑开挖的原则,实行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避免不规范开挖现象的出现[4]。
6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其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应该加强对深基坑支护理论和支护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良武.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探析[J].低碳世界,2017(5):188.
【2】杨文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探微[J].中国设备工程,2017(13):152.
【3】廖辉.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1):113.
关键词: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桩基础中,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桩,施工测量都是必不可缺少的。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三个:1)把设计总图上的建筑物基础桩位,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准确地测设到拟建区地面上,为桩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标志,作为按图施工、指导施工的依据。2)进行桩基础施工监测。3)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为检验施工质量和为地面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桩基础资料,需要进行桩基础竣工测量。
1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1建筑物轴线测设的主要技术要求。
建筑物桩基础定位测量,一般是根据建筑设计或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或基准线与新建筑物的相关数据,首先测设建筑物定位矩形控制网,进行建筑物定位测量,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定位矩形控制网,测设建筑物桩位轴线,最后再根据桩位轴线来测设承台桩位。
1.2对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
桩基础施工测量的高程应以设计或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作为基准进行引测。在高程引测前,应对原水准点高程进行检测。确认无误后才能使用,在拟建区附近设置水准点,其位置不应受施工影响,便于使用和保存,数量一般不得少于2~3 个,一般应埋设水准点,或选用附近永久性的建筑物作为水准点。高程测量可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和要求进行,其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不应大于±20 mm,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桩位点高程测量一般用普通水准仪散点法施测,高程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cm。
2 建筑物定位测量
由于在桩基础施工时,所有的角桩均要因施工而被破坏无法保存,为了满足桩基础竣工后续工序恢复建筑物桩位轴线和测设建筑物开间轴线的需要,所以,在建筑物定位测量时,在距建筑物四周外廓5~10m,并平行建筑物处,首先测设一个建筑物定位矩形控制网,作为建筑物定位基础,然后,测出桩位轴线在此定位矩形控制网上的交点桩,称之为轴线控制桩。
2.1 建筑物的定位
根据设计所给定的定位条件不同,建筑物的定位主要有5 种不同形式:一是根据原建筑物定位。二是根据道路中心线(或路沿)定位。三是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红线定位。四是根据建筑物施工方格网定位。五是根据三角点或导线点定位。
在建筑物定位测量时,可根据设计所给的定位形式选用直角坐标法、内分法、极坐标法、角度或距离交会法、等腰三角形与勾股弦等测量方法,为确保建筑物的定位精度,对角度的测设均要按经纬仪的正倒镜位置测定,距离丈量必须按精密测量方法进行。
2.2 建筑物定位矩形网测量
对建筑物定位矩形网测量,根据工程大小、复杂程度不同,一般采用下列方法:
(1)定位桩法。若需要测设A、B、C、D 建筑物时,要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首先测设出A'和B'两点,然后根据A'、B'测设出C'、D'两点,最后,以A'、B'、C'、D'定位矩形网为基础测设ABCD 建筑物所有的桩位轴线进行建筑物定位。此种方法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和精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型厂房的定位测量。
(2)主轴线法。大型厂房或复杂的建筑物,因对定位精度要求高,采用定位桩法不易保证建筑物定位要求。由于主轴线法测设要求严格,误差分配均匀,精度高,但工作量大,主要适用于大型工业厂房或复杂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如要测设ABCD 厂房时,应根据设计所给的条件首先测设出长轴线EOW,然后,再以长轴线为基线,用测直角形方法测设出短轴线SON、进行精密丈量和归化。最后根据长轴线点和短轴线点按直角形法,测设A'、B'、C'、D'各点。经检查满足要求后,才测设ABCD 建筑物的桩位轴线进行建筑物定位测量。
2.3 测量质量控制
建筑物定位矩形网点需要埋设直径8cm,长35cm 的大木桩,桩位既要便于作业,又要便于保存,并在木桩上钉小铁钉作为中心标志,对木桩要用水泥加固保护,在施工中要注意保护、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对于大型或较复杂、工期较长的工程应埋设顶部为10cm×10cm,底部为12cm×12cm,长为80cm的水泥桩为长期控制点。
3 建筑物桩位轴线及承台桩位测设
3.1 桩位轴线测设的质量控制
建筑物桩位轴线测设是在建筑物定位矩形网测设完成后进行的,是以建筑物定位矩形网为基础,采用内分法用经纬仪定线精密量距法进行桩位轴线引桩的测设。对复杂建筑物圆心点的测设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对所测设的桩位轴线的引桩均要打入小木桩,木桩顶上应钉小铁钉作为桩位轴线引桩的中心点位。为了便于保存和使用,要求桩顶与地面齐平,并在引桩周围撒上白灰。
在桩位轴线测设完成后,应及时对桩位轴线间长度和桩位轴线的长度进行检测,要求实量距离与设计长度之差,对单排桩位不应超过±1cm,对群桩不超过±2cm。在桩位轴线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承台桩位的测设。
3.2 建筑物承台桩位测设的质量控制
建筑物承台桩位的测设是以桩位轴线的引桩为基础进行测设的,桩基础设计根据地上建筑物的需要分群桩和单排桩。规范规定3~20 根桩为一组的称为群桩。1~2 根为一组的称为单排桩。测设时,可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承台桩位与轴线的相互关系,选用直角坐标法、线交会法、极坐标法等进行测设。对于复杂建筑物承台桩位的测设,往往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不能直接利用,而是需要经过换算后才能进行测设。在承台桩位测设后,应打入小木桩作为桩位标志,并撒上白灰,便于桩基础施工。
在承台桩位测设后,应及时检测,对本承台桩位间的实量距离与设计长度之差不应大于±2cm,对相邻承台桩位间的实量距离与设计长度之差不应大于±3cm。在桩点位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移交给桩基础施工单位进行桩基础施工。
4 桩基础竣工测量质量控制
(1)恢复桩位轴线。在桩基础施工中由于确定桩位轴线的引桩,往往因施工被破坏,不能满足竣工测量要求,所以首先应根据建筑物定位矩形网点恢复有关桩位轴线的引桩点,以满足重新恢复建筑物纵、横桩位轴线的要求。恢复引桩点的精度要求应与建筑物定位测量时的作业方法和要求相同。
(2)单桩垂直静载实验。在整个桩基础工程完成后,测量工作需要配合岩土工程测试单位进行荷载沉降测量,对桩的荷载沉降量的测量一般采用百分表测量,当不宜采用百分表测量时,可采用S05 或S1精密水准仪和铟瓦尺施测。
(3)桩位偏移量测定。桩位偏移量是指桩顶中心点在设计纵、横桩位轴线上的偏移量。对桩位偏移量的允许值,不同类型的桩有不同要求。当所有桩顶标高差别不大时,桩位偏移量的测定方法可采用拉线法,即在原有或恢复后的纵、横桩位轴线的引桩点间分别拉细尼纶绳各一条,然后用角尺分别量取每个桩顶中心点至细尼纶绳的垂直距离,即偏移量,并要标明偏移方向;当桩顶标高相差较大时,可采用经纬仪法。把纵、横桩位轴线投影到桩顶上,然后再量取桩位偏移量,或采用极坐标法测定每个桩顶中心点坐标与理论坐标之差计算其偏移量。
(4)桩顶标高测量。采用普通水准仪,以散点法施测每个桩顶标高,施测时应对所用水准点进行检测,确认无误后才进行施测,桩顶标高测量精度应满足±1cm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