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6 16:19: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文化

第1篇

关键词:当代艺术创作;本土化;激活与演绎;文化资源;文化创新;审美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Activation and Deducts

In the Contemporary Art Creation

JIN Hui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艺术家走出自囿于的象牙之塔,以各种形式与手段摄取信息,丰富作品的创作语言;在创作理念上,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艺术的继承,而是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引入当代的新思维、新理念,把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本土文化现象,不仅促成传统艺术语言的转型,而且还构成了当代艺术创作新的话语权。

本文从传统艺术的激活、传统建筑元素的演绎以及挟当代科技之力的传统文化新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当代艺术创作的本土化,从而揭示艺术家生活在当代社会所创作的作品,既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又对民族传统文化所抱有的自觉意识,使作品同时具有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烙印,呈现出本土化的倾向。

一、传统艺术的激活

十九世纪,光学理论的建立,为绘画艺术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印象派的出现为艺术史的重新改写划了重重的一笔。印象派大师马奈的作品《左拉肖像》(图1)、《奥林匹亚》(图2),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光与色交融的]丽色彩,而且还可以看到日本民间传统艺术装饰屏风画的影响;在当时的环境下,体现出科技发展给艺术带来的愉悦呈现,也表现出艺术家对东方艺术中传统文化的追求与热爱。

十九世纪艺术大师高更,受东方、古典以及原始艺术的影响,抛弃西方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从史前人类和土著民族中寻找灵感;他远涉重洋,两次登上塔西提岛,最后客死异乡,用生命谱写了艺术生涯的悲壮。作品中淳朴、浓郁原始的土著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完美的体现,在创作中所激发的情感与同时代艺术家迥然不同,他不受现代文明的束缚而追求原始的生活方式,为构成具有独特的现代气息的艺术作品提供了详实的素材,从而成为二十世纪现代绘画艺术奠基者之一。

二十世纪初期,马蒂斯从非洲黑人雕刻作品和东方艺术中得到启迪,不断地从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吸收营养作为创作的源泉。在《红色和谐》(图3)的作品中,东方式的地毯在画中作为背景呈现,不是一种偶然,是艺术家对艺术的挚着追求和对东方艺术的喜爱;晚年,他甚至借鉴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创作,把中国民间艺术带入现代艺术中来,构成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变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艺术史家阿琴•丹托宣称绘画已经死亡!显然是对艺术发展濒于绝境的当头棒喝!艺术家面对新的观念、新的题材、新的材料、新的技术不得不重新思考,探索科技革命的影响引发艺术新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反思。

一方面是科技文明给艺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是传统的艺术给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料;传统艺术在科技文明的条件下,正不断地被激活而成为艺术家们所利用的创作元素。

活跃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的蔡国强先生的作品《龙》,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与传统的社火联系起来,以火药为创作元素,采用吊装、捆绑、依附建筑物的外形,火药燃烧爆炸像似中国传统中所描绘 “龙”的造型,构思别致新奇,场面宏大蔚蔚壮观,是当代很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先生的作品《天书》(图4)、《析世鉴》(图5)等系列,以中国的汉字偏旁部首为基本元素,创造出一种似汉字又不是汉字的伪文字,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把伪文字进行复制印刷,一方面是将作品的外部形态装订成具有中国古典意味的线装书;另一方面是采用卷轴的形式将作品组织成很大的画面;在文字的样式上使用了“宋体字”,使其作品具有很浓厚的传统典雅趣味,又具有鲜明的现代艺术形态。聚集在一起的伪文字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强烈碰撞,“‘不能释读的经典’和‘可释读的非经典’的循环悖论。他自己‘认认真真的制作’去换取‘认认真真的阅读’,而真正核心的东西却是‘虚无’,是‘空’。”〔1〕P131 ‘空’即是中国禅宗等思想的具体表现,似曾相识却又不相识,复杂矛盾的情感油然而生。

2004年岁末,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瑞士陶艺家三人展览,作品所具有的当代性无不让人感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瑞士艺术家手中,变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如雅克•考夫曼与菲利普•巴尔德二人创作的《工业时代的记忆》(图6)系列,用传统的陶艺技术,通过扭曲、变形、夸张的形状,表现出工业时代在人们心灵深处所留下的记忆。雅克•考夫曼的另一件作品《唐墙》(图7),借鉴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唐三彩、宋三彩的工艺技术,把作品做成既雅致又不失大气的艺术作品,传统的“中国感觉”在他们手中被激活,新的形式隐喻元素聚积的力量和新的美感。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传统艺术激活的有关案例,尽管在此只是苍海一粟,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所在,怎样继承和拓展传统民间艺术,不断激活而发挥其作用,是艺术家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传统建筑元素的演绎

有人评论说:“建筑是表现为空间的时代意志,它是活的,变化的,不断更新的。”〔2〕P217

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充分体现时代的意志,无论古希腊神庙、欧洲中世纪教堂,还是中国的宫殿建筑以及园林建筑,都是与时代分不开的,建筑与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建筑艺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以中国北京香山饭店为例,建筑的设计者贝聿铭先生,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人文情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共鸣。

当然,建筑艺术与艺术创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避开建筑艺术单纯来看艺术创作,艺术家为了表现某一主题,借鉴建筑中的某些元素,应用到艺术创作中,达到自己所要表现的目的。

艺术家王澍先生的《拆筑间》,利用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灰砖材料,修建成中国传统建筑的走廊,光线通过漏墙所产生的投影形成一种反差,展现出传统建筑样式与当代建筑场馆形成鲜明的对比,利用拆与筑互为对立的命题,把二者之间的矛盾推向极致,在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元素过程中,演绎出当代艺术创作的结果。

艺术家展望先生的《都市山水》,借用传统园林的假山假水,采用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器皿与园林山水的金属造型进行重构与再现,搭建了一个传统与当代、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对话场。

瑞士陶艺家雅克•考夫曼的作品《坚固的根部》(图8),作品的下端是一个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立柱柱础,上方堆积着成千上万呈圆饼状的烧窑的泥垫,借用传统建筑中的柱础,寓意深刻明晰,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

雕塑家傅中望先生的《榫卯结构》(图9),系列,借助中国传统建筑的木质结构,榫卯的建筑工艺技术,以装置艺术的呈现方式,展示了中国建筑中榫卯契合的文化意蕴。

雕塑家隋建国先生的作品《地罡》(图10),从所采用的材质和表现语言,其传统和古典哲学的影响无处不在,金属从石头里提炼出来,然后又与石头发生作用,大理石材料与金属钢筋材料的反衬,产生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联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联想;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庄子哲学思想的追问,同时又暗含返璞归真的希望;现代观念通过材料的特性传达出来。

在当代,不断地从人类的现代文明“回朔”自己的传统,从传统、民间和地域文化中,寻找蕴涵着的丰富的艺术语言,以开拓想象和创造新的艺术空间,发掘传统的样式,使之演绎为具有当代语境的艺术作品,使之承载本土艺术的文化特征以及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挟当代科技之力的传统文化新形态

电视、电影以及电脑动画等影像传播方式,对传统的语言与文字为中心的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冲击,图像时代正在到来,数码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使计算机变成了万能的工具;大众传媒活动和当代艺术创作的相互渗透,科技意识形态强化了对技术手段、材料、方式的利用。

当代著名艺术家村上隆,借用众所皆知的日本卡通p日本动画(图11)的视觉风格,将西方文化的符号变体米老鼠的形象植入传统日本画及当代日本漫画中,以东方传统书法的笔画表达单一的图案和类似迪斯尼美国动画的痕迹,明显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显然充分利用了科技时代的成果,在资讯高度发达,消费文化成为当代主流现象的背景下,转换为特有的日本风格,使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在归属与范畴上径渭不明,是根植于本土艺术p本土行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轻松诙谐的作品诠释了艺术的当代性,探索和表现新时代人的本质特性,从另外一个角度引发人们思考,成为大众乐于接受的对象。

2004年9月上海美术双年展,以色列女艺术家米凯•鲁芙娜的影像作品(图12),引起观众的关注,她把动画形象做成跳着舞蹈的小人或者是原始文字的雏形,用投影机将动画投射到凹凸不平,形状大小不一的天然岩石块上,使人联想到记录在史前人类活动的岩画,所留下的历史文明的印迹。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序曲,婉转的旋律让无数的人为之动情,然而有多少人会相信影片中的海水、烟雾、云、船乃至人物,有百分之六十是电脑合成的高科技产物呢?影片中用计算机数字信息模拟的环境,蒙骗了观众的眼睛,虚拟“真实”的场景,从中无法找到破绽。

国产电影《英雄》,是中国国产影片一个里程碑式的杰作,导演张艺谋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性手法,充分发挥高科技所带来的优势,制作的特技场面规模宏大,让人们在雄浑的气势中欣赏到艺术的魅力。

在当代,科技进步带来了媒材使用的方便与多元化,科学把艺术正引入一个新的领域,影像作为一种时代符号,它的日臻完美将对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又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维方式而呈现新的形态。

“正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的同一性原则,激发了中国艺术家寻求一种差异性、特殊性和地域性,这些关键而重要的议题正是作为‘他者’的艺术家对整体性批判的目标,他们必然在艺术实践中通过强调种族、语言、历史、文化等得以实现自身的存在和认同。”〔3〕P258当然,在此不仅仅指中国艺术家,而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所面临同样的问题;“差异性”就其国际当代艺术的语境而言,它不限于艺术语言的存在形式,同时还包含时代的内容。

我们从上述列举有限的事例,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挟科技之力不断被激活和演绎,形成当代艺术创作具有本土化倾向新的艺术形态的发展脉络,是艺术的本土化在全球化潮流中的另一种觉醒。

参考文献:

[1]尹吉男. 新国粹:“传统”的当代效用[J].文艺研究,2002,(05).

[2]奚传绩.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皮道坚,鲁虹. 艺术新视界[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4]孙振华,鲁虹. 公共艺术在中国[M].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

[5]顾丞峰. 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彭德. 中式批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7]易丹. 星星历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8]吕胜中.再见传统[M]. 北京:三联书店,2004.

[9][英]M•苏立文,陈瑞村译.东西方美术交流[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10]张瑜,沈珉.书法主义[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11]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M]. 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12][德]沃纳•霍天曼著,薛华译.现代艺术的激变[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方增先,许江. 2004上海双年展影像生存[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14]潘力. 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三维动画 传统文化融合发展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动画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格局,有了新的发展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三维动画的技术革新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这方面,自从皮克斯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玩总动员开始,数字三维动画便大力的发展起来,进而拥有了将近15年的历史。与此同时,三维动画的市场前景也一片看好,一些较为成功的三维动画赢得了市场和口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三维动画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三维动画的创新以及原创上,力度明显不够,甚至存在着抄袭的现象,这样一来,对于我国三维动画产业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所以必须加强管理和改革,不仅在技术上加强创新和管理,更要在发展理念以及创新艺术上进行变革。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将三维技术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走出中国动画成功之路,获得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

1 关于数字三维动画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分析

在数字化技术变革和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和融合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这种融合呢?在当前情况下,因为这种思考,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例如,一些三维动画和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融合, 2003年三维水墨动画短片入围美国Siggraph计算机图形图像协会年会,这对于我国的三维动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这部三维动画来说,他和我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结合起来,不经通过相关的渲染技术处理,同时也将三维技术进行写实和模型化,进而创造出相应的水墨效果,在动画的空间上更加富于传统文化的特色。随着这种三维技术和传统文化的结合的成功,人们也开始逐渐的关注到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以及融合问题。在2006 年三维动画短片“桃花源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部三维动画短片当中,我们有效的将工笔以及水墨、剪纸等颇具传统文化代表意义的元素融合进来,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且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形式上的创新,从而变的更加富于活力,风格也更加鲜明。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总结和分析,其中发现通过这种有效的融合,他很好的将传统二维动画阶段创造的民族化风格以及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等进行三维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除此之外,三维动画还可以与我国传统的戏曲、乐器等结合起来,让三维动画变得具有东方的古典神韵,意境也更加深远。

三维动画产业已经快速的兴起,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注意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是立足于本体,不断传承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开展广泛的探索。

2 数字三维动画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思考和建议

在当前情况下,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在这种大背景下,将传统文化和数字化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依然存在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进行广泛的探索和创新,不要因为市场的原因而放弃了对传统文化的背弃。而对于当前我国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来说,一定要注意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坚持民族风格,创造富于文化底蕴和风格三维动画作品

对于中国的三维动画来说,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将是一条重要的道路,对于当前我国的三维动画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缺失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格。目前三维动画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不能照抄照搬相关的动画创作风格和技术,而且要在作品的内涵上深入挖掘,这对于三维动画产业的发展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2.2 三维动画产业的发展要进行规模化的发展

三维动画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规模化的发展和经营,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不能仅仅的停留在三维短片的制作。我们知道,在当前的三维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数字三维动画作品都是动画短片,而且这些动画短片较多的也是一些高校师生的自我艺术实践和探索,主要的一些目的就是在在一些影展或者是动画电影节,所以它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是相对较小的,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不具备商业潜力了,很难取得较大规模的发展,这样一来,三维动画产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发展也就举步维艰了,对此我们一定要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加强创新,不断的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三维动画和它的结合,从而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2.3 三维动画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要将形式与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三维技术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全方面和多层面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形式上以及内容上进行相关的革新和管理。对于当前出现的一些三维动画作品来说,很多的三维动画与中国文化成功结合的案例,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技术和形式如何匹配的探索上,而对于关键的环节,如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上探讨不够。对此,要想将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入三维动画作品当中,一定要主要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上多下功夫,进而创造出形神兼备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三维动画作品。

3 结语

随着当前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数字三维动画发展的问题也应该被我们重视起来,其中一些主要的创作者一定要加强管理和创新,不仅在三维动画数字化技术的处理上进行相关的探索和分析,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三维动画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各,进而创作出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动画剧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推进三维动画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人风格的三维动画作品进入大众视野,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并且促进三维动画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汉昌 三维动画技术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探讨[J] 影视艺术,2008.9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紫砂壶;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37-01

随着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艺术行业的发展极为迅猛。紫砂壶作为重要的工艺作品,是我国陶艺作品的重要代表。紫砂壶的制作者将自己主观的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整合入紫砂壶作品当中,会当代社会大众提供一场视觉与精神盛宴。加强传统文化与紫砂壶工艺美术的联系已经成为当代紫砂壶研究者与制作者的共识,它的重要作用已经被人们接受与认可。因此,本文选择传统文化与紫砂壶工艺美术结合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

一、五行论与紫砂壶工艺的融合

五行论也称为五行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发源于中国道家文化,强调阴阳结合。紫砂壶与五行说之间有着许多联系,使阴阳观念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得到很好地体现。最初,在社会当中,人们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万物的构成要素。而进行紫砂壶的制作之时,制作者会十分注视紫砂壶的原料混合,紫砂是也称为五色土,其中的五色正好与我国的五行论中的五行形成很好的对应。在进行紫砂的制作之时,会用到水与土,还有最重要的金砂。在进行紫砂的加工之时,要利用火进行烧煅,而火的产生则来源于森林。所以说,紫砂壶的制作离不开金、木、水、火、土,紫砂壶也被许多人认为是五行的产物。因此,大部分紫砂壶的爱好者都会将紫砂壶视为万物的精华与根本,将一个小小的紫砂壶当作一个宏观的世界进行欣赏。所以,紫砂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结合体,起到了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也使许多人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传统文化与紫砂壶的融合

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种多样,也因信仰的不同而具有许多的派别,比如说佛家、道家与儒家等等。而紫砂壶的工艺美术与这些派别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个自的特点,比如说浪漫主义精神大多与中国的酒文化有关,李白的诗作就是一个明显的攻其不备。而现实性的色彩大多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关。而与紫砂壶工艺美术相关的色彩则是智慧。紫砂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得许多紫砂壶爱好者不断追求自我文化素养的提高,体会紫砂壶本身所具有的包容精神。紫砂文化的特点在于开阔的胸怀与客观的思想。紫砂文化提倡海纳百川。所以,在紫砂壶的发展过程当中,紫砂壶的喜爱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派别与信仰领域,几乎每一个对于思想与文化具有追求的人,都可以被紫砂壶所吸引。比如说,对于儒家来讲,中庸之道为核心。而对于紫砂爱好者来讲,特别是对于紫砂壶的制作者来讲,要提高紫砂壶的质量,就要做到不偏不易,使无过之而无不及成为紫砂文化的代表。其次,在紫砂壶的工艺美术当中,紫砂壶的颜色是十分讲究的。对于外行人来讲,紫砂壶的颜色较为单调,其实不然。紫砂壶的颜色讲究在其紫而不姹、红而不破、灰而不暗等等,这都是体现儒家中庸思想的地方。从道家的传统文化来讲,无为而治是其核心思想,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在紫砂壶工艺制作中也是一样,很多紫砂壶的制作者从自然当中获得进行制作的灵感,效仿自然中的一些元素,使紫砂壶透露出自然的气息与精神上的自由。根据相关调查表明,一部分紫砂壶的制作者愿意住在乡下,他们认为乡下的宁静可以为紫砂壶的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佛教来讲,紫砂壶与佛教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就在于随缘。说起来,中国的第一把紫砂壶的出现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把紫砂壶诞生于一个寺庙当中,佛教中信仰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紫砂壶的佛性也因其与佛教的多种联系而产生。后来,与紫砂壶相关的语言当中也有很大的佛教意义,比如说吃茶就是一个典型的禅语,其意义为明清事理,了解来龙去脉等等。

紫砂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体现在方方面面,加强紫砂壶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与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利用紫砂壶的宣传,可以加强紫砂壶爱好者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可以引导更多的人正确也欣赏当代艺术作品,体会作品背后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而紫砂壶的工艺美术方法与技巧更是中国的精神与艺术瑰宝。笔者以传统文化融入紫砂壶工艺美术的重要性为主题进行研究,希望以此提高紫砂文化爱好者与紫砂壶研究者对于文化元素的重视,利用紫砂壶艺术价值的提高,提高紫砂壶的科学文化价值,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亚亦.雕塑技艺在紫砂壶中的运用和把握[J].江苏陶瓷.2008(05).

[2]韩其楼.壶中日月长 可清天地心──阳羡名陶云龙壶与壶艺大家朱可心[J].江苏陶瓷.1995(03).

[3]朱建伟.感悟紫砂之美[J].江苏陶瓷.2008(05).

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传统文化 教育目标 教育评价 系统化

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缺乏成熟的理论导向和操作模式,办学尚处在探索中。加上基础薄弱、生源素质差,办学实际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构想,导致中职学校办学困境明显,其中,德育与技能教育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从2008年下半年起,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君子淑女培养研究”实验课题(湖南省“十一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在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学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改造,创建“中职学生学衔制”(以下简称“学衔制”)教育目标评价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实验得到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改造传统的“八德”“六艺”,首创现代“学衔制”。

“学衔制”是一套学生品德与技能的评价方案,借鉴了学术界的“学衔制”、军队的“军衔制”等人才评价制度。分品德学衔,技能学衔,综合学衔三种。品德学衔序列有:初级孝士、初级礼士、孝士、礼士,技能学衔序列有:初级习士、初级能士、习士、能士。凡同时具备孝士、礼士、习士、能士学衔的学生,可以获得综合学衔君子(或淑女)衔。

武冈师范学校通过对传统儒家“八德”“六艺”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建立了新“八德”与新“六艺”。传统的“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在这个基础上,联系社会与职业的要求,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武师人构建起学生“学衔制”教育目标考评体系。武师人新的解释是:(八德)孝: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悌:善待兄弟,博爱众生;忠:精忠报国,爱岗敬业;信:待人以诚,言而有信;礼:仁爱谦让,温和谨慎;义:正直公道,见义勇为;廉:奉公守节,勤俭朴素;耻:知耻明礼,去恶从善。(六艺)礼:知书达礼,和谐相处会做人;乐:音乐熏陶,情趣高雅会审美;射:体育健身,以武养德会保健;御:专业有术,身怀一技会做事;书:寄情书画,静心养性会修身;数:崇尚科学会运筹。在“学衔制”中,联系学生生活与职业道德要求,对新“八德”进行改造,制定“孝士”、“礼士”的标准;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与职业能力要求,改造新“六艺”,制定“习士”、“能士”标准。每个学衔的标准,按照“学衔名-观念性目标-指标性条目”的结构进行表述,既有指导性观念,又有相应的生活化、实践性的具体操作性指标支撑。观念性目标分A、B两段,达到A段的可授初级学衔,AB两段都达到的授正衔。

如“孝士”标准为:A知恩孝亲,尊师爱友,B尽责报国,真诚守信。最高学衔“君子”(淑女)标准为:“践行八德,精通六艺,厚德博学,励志笃行”。学校分阶段对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进行评价与授衔,凡考评合格者,通过大会进行宣誓与颁发学衔徽章;凡获学衔者,平时着装要把徽章佩戴在胸前。学衔还与学生的学分、评优、入团、入党、毕业及就业推荐等直接关联。

2.“学衔制”的优势。

笔者认为,一套好的目标评价方案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实实在在解决现实问题,而且具有内涵明确、易于操作、富于感染力等特性,武冈师范的“学衔制”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主要体现在承传性、人本性、自治性、系统性四个方面:

2.1承传性。顺应时代,扬弃传统,构建教育蓝图。

“信而好古”、“且述且作”,应是当代教育者的为学态度。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承传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对传统精髓的继承加上对现代职业教育特性的把握,必然使武冈师范的教育发展的步伐稳健而厚重。 2.2人本性。启发人性,切合需要,引导学生追求幸福。

“不学礼,无以立” 、“孝为德之本”。“学衔制”因为它的人性化与亲和力,让学生强烈地感觉到在武冈师范的学习,是为自己的终生幸福在奋斗,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习士”标准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与学习态度,让学生形成职业神圣、终身发展的理念。“能士”标准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文素养质和职业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概而言之,“学衔制”十分贴近学生需要,关注学生终生发展,让学生懂得孝道,讲究礼仪,学习得法,技能过硬。从而,老师快乐,家长满意,邻里称赞,单位欢迎,学生自豪。

2.3系统性。整体有机,简明有序,有效提高了教育效率。

“学衔制”是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的构建,是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支系统。按照实验方案,武师人构建了有校本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生态系统,分为四个支系:“学衔制”教育目标评价体系、“686”传统文化教育工程体系、“八修”传统文化教育方法体系“六艺”技能过关考核体系,各个支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组织严密,涵盖全面,协调发挥出教育功能。

“学衔制”目标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阶梯化。有简明、具体、可操作的优势。学衔目标设定大的原则主要遵循“三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简要化、生活细节化。设计时,武冈师范学校以《中学生行为规范》、《弟子规》、“八德”“六艺”等为基础,扼要地提炼出“孝”“礼”“习”“能”四个中心要求,四者齐施,内外兼修,相得益彰,做到了德智体能四位一体,全面地涵盖了当今国家和职业岗位对一个中职学生的要求。

结束语

第5篇

中国的数字媒体于1995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其载体有:互联网、手机载体、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作为数字媒体这一朝阳产业,势必将深深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而数字媒体如何融合和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由得引起笔者的深思。

传统文化在数媒时代的迷失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的结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

然而用数媒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表达出来却是一件难事。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不是言传而是意会,而数字媒体时代更多的是程序和程式化,体现不出千年来的文化韵味,对意会更是无从体现,因此,价值观的不易表达,使得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迷失,倒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此外,数字媒体时代的出现也开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温文、含蓄、低调,显然与数媒时代个性张扬的特质相抵触,两者思维特点的相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媒时代消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数字媒体如何表现传统文化

数字媒体的发展,只有真正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会有富有中国特色的飞跃发展。

运用数字媒体,从事物、事件的起源、发展、传承到影响等多方面加以详细还原,展现传统文化的真谛。艺术品是无形文化和技艺重要的物质载体,从数字化保护技术来看,出版电子书是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使传统书籍与数字时代相适应。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型多媒体电子光盘,在北京首都图书馆首发,展示了民族起源、语言文字、经济政治、绘画体育等方面内容。

不能否认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在现时代的积极意义,一旦传统文化缺了位,无疑将会影响精气神,对于数字媒体也是如此,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融进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有精气神,才会有长足发展。

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突破了传统中交往的时空限制,使全球性普遍交往成为可能,使网民能拓宽个体的社会认知范围和程度。

利用网络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采用不同方言的汉语传播群体利用汉字输入和电脑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汉语信息交流,来整合长期分裂的中国传统文化。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正逐渐成为入网用户数量庞大的群体之一,汉语也将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响亮的声音之一。经过互联网络复兴的中国传统文化,将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世界各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中渗透中国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1.创设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人文环境。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被教育者进行人文熏陶,是远程教育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远程教育中,可以把传统文化案例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图文并茂的形式,图像的出现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文字的理解,或者是用音频、视频等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2.开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识教育的网络课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远程教育中应该选择相应的媒体进行展示。比如,对于传统哲学、历史、政治、法制等知识理念,可以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和表演。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为远程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更关注人本身,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在数媒时代下,作为搜集和保存文化遗产、传递文献信息的图书馆,由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一的书籍馆藏到多元的书籍、磁带、录像带、电子图书等馆藏,不断满足和提供给用户获取广泛性的、多样性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传统文化价值的借鉴和体现,无疑赋予了新时代图书馆以新的服务标准和价值体系,并为其提供了新的建设方向。

以中文文献为馆藏主体,以传统文化立馆。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汉语为国语的国家,中文文献具有广泛的读者。目前,包括因特网在内的许多情报网络,中文文献量极少,对我国不懂外语的读者而言,存在严重的情报语言障碍,因此,要高度重视中文文献的转换。

特别是在提供传统文学著作的电子文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建立超链接,组建知识枝系,让读者了解此著作的背景文化资料,健全知识体系。

结语

总而言之,数媒时代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文明的体现,更是一种科技的进步,但我们也应看到数字媒体冲刷着传统意识文化形态的同时,也在被传统文化过滤着,因此它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土壤里,才会更好更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玲:《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塑》,《甘肃社会科学》,2007(3)。

2.徐黎、徐进:《从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数字化的区别和联系谈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6)。

3.徐俐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再思考》,《图书馆》,2006(6)。

4.王国庆:《网络文化两面性的分析及负面影响探源》,《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版。

5.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党政干部学刊》,2007(8)。

6.蒋国伟:《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情报学报》,2006(10)。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图书馆 传统文化 数字阅读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4-0124-03

近年来,“承载家庭期许、肩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90后,已经成为高校中的绝对主力军。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90后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课题[1]。”鉴于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网络新生代的90后,其阅读(本文“阅读”一词系用广义含义,具体指以视、听途径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各种活动)方式又日趋数字化,为了解大学生传统文化数字化阅读方面的情况,我们于2012年夏季基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数字环境下的传统文化阅读——以高校图书馆为语境”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共收回有效答卷134份,答案文字部分内容合计近10万字。调查面向北京、天津、山东、甘肃和新疆等10多个省市区30余所高校。这里通过引述和概括问卷数据的方式,对本次调查作一总结性报告。

1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较为到位

首先,认识比较全面,很少有人单独把古籍文献、文物或历史遗址等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单选古籍文献者仅约1.5%,单选文物和历史遗址者均不足1%,约84.3%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资源应该包括古籍文献、文物和历史遗址等多种形式;同学们还列举了诸如古文、诗词、曲赋、美术、音乐、舞蹈、建筑、戏曲、书法、对联和民俗等各种有形、无形的具体形式。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方式,也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有近一半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呈现方式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多媒体等,而不是其中一种或少数几种。

其次,对传统文化的定位比较准确,答案中常见的、较有代表性的定位词语主要包括“智慧”、“财富”、“宝藏”、“根基”、“文化遗产”、“独特资源”和“民族特质”等等。常见的形容性质的描述词语包括“深邃”、“珍贵”和“博大精深”等等。同时多数同学并没有片面、保守地看待传统文化,而是有着较为辩证的认识:传统文化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正确的对待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另外,在大家看来,学习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①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有利于“了解历史,认清当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用的人才”;“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② 利于发展。“只有继承,才能发展”;“没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③ 促进团结、抵制西化。目前“中国社会西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清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

总之,在绝大多数同学眼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尽管有部分同学的答案中也存在着认识不够清晰、不够准确的问题,但就总体而言,并未出现对传统文化全然无知或持否定态度的情况。

2 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阅读需求旺盛,但行动有所不足

从问卷回答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普遍有着旺盛的需求,这些需求可具体概括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个方面。

在学习内容方面,主要包括: ① 增加资源。有人主张“学习一些经典书籍”;有人主张“选择多样化,开设书法、楹联、中医等入门课程”。② 提供书目。“传统文化卷帙浩繁,一般人入手会感觉非常茫然,缺乏指导性介绍性的书目”,因此提供书目非常必要。③ 内容人性化。所学内容应具有生动活泼、亲和易学的特点,其获取应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在学习方式方面,主要包括: ① 开设课程。有人强调选修,有人强调必修。② 优化师资。“多些国学方面的真正的学者”;“将传统文化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方式教授”。③ 营造氛围。多组织讲座、展览和游历等活动,营造“相应的学习气氛”。④ 注重网络。“尽快将现存古籍全部电子化,上传网络,免费利用”,并使“纸质读物和多媒体配合”。⑤ 讲求方法。应做到寓教于乐,避免灌输做法;同时还应“联系现实,对比思考,以古为师,面向现在和未来;放眼全球,在全球视野中审视传统文化”。

不过与旺盛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具体的传统文化学习行动却颇为不足。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仅有1.5%的人从未接触传统文化,但是多达56.7%的人也只是偶尔有所接触,经常接触和学习者远不及一半数量,仅占约41.8%。正因为如此,54.5%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阅读现状堪忧,43.3%的同学表示一般,仅2.2%的极少数同学感觉较好。数据还显示,经常通过网络了解或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约占49.3%,另外约50.7%的人则表示并未经常通过网络了解或学习传统文化。可见大学生基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阅读形势并不乐观。总之,大学生对目前自己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投入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即使在他们所喜爱的数字化阅读中,传统文化的比重仍然非常有限。

3 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作用重大,但发挥有限

关于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绝大多数同学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少人通过专门解析图书馆性质的方式来评判其作用,认为图书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公共水龙头,为人类进步提供生命之源”;由于具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因而成了“一个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的场所”和“主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则更“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其“职能之一就是传播传统文化”;“随着网络的流行,图书馆的作用不如以前那么明显了,但在高校里,还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持有肯定态度者,具体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表述大致包括“还好”、“重要”、“很重要”和“非常重要”等多种。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像上面这样来看待图书馆,约有23.9%的同学就持有相反的观点,认为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作用不大,影响很小”,表现“一般”,“起码现在的作用不太明显”;甚至有人认为图书馆“作用不到位,只是摆设”,虽然言似过激,但也反映了一种认识。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人表示对此问题并不了解,因而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在一项关于阅读场合的多项选择题中,单选或复选图书馆和教室者比例相对较多,分别合计为73.1%、55.2%,单选或复选宿舍者比例虽相对较少,但合计也超过半数,占50.6%,其中单选宿舍者为11.9%,比单选教室的4.5%高出两倍多。宿舍在阅读场合中的较大比例,说明在数字环境下大学生阅读场合发生了重大转移,他们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和教室,更多同学就在宿舍或主要在宿舍进行阅读,不过宿舍阅读其实也是图书馆功能的延伸,特别是在数字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宿舍网上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书馆的网络传播平台。

尽管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作用重大,但是从大家对图书馆所寄予的诸多希望看来,目前其传播作用的发挥仍然较为有限。对于这一情况大家也是直言不讳,比如有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有效的方式应该体现在民间,体现在大多数的公共场合。相对于此,图书馆的传播效果稍有不及”。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

4 传统文化的数字化阅读前途广阔,高校图书馆任重道远

当问及是否看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之时,约有76.1%的人持肯定态度,很多人详细阐述了原因,可大致归纳为:① 节省时间。“现代人越来越忙碌了,花在电脑和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既然数字化的趋势无可避免,那么就顺应潮流。”② 资源共享。由于网络的普及,以及数字介质“便携而且存储量大”等优点,从而使数字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③ 其他原因。大家还列举了诸如数字资源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快捷、便于检索和查阅等其他原因。由于数字化阅读有着如上许多优势,因此从长远来看,数字化阅读必将成为传统文化阅读的重要方式,具有广阔的前途。

当然也存在着例外的情况:比如有3人持中间态度,3人无明确态度,另有26人表示并不看好这一方式。持中间态度者主要顾虑数字化阅读方式既有利又有弊的双刃剑特征,认为“不可过度依赖”;无明确态度者主要缘于个人“不了解”或“不喜欢数字化阅读方式”;至于持不看好态度者,其原因一是担心数字化阅读会带来诸如“伤眼伤神”之类的健康问题,二是认为阅读效果欠佳,“感觉始终欠一层”,“很难深入理解和记忆”。

除个别同学因不太了解或不常去图书馆而无具体建议外,很多同学就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化阅读问题踊跃建言献策:① 加强数字平台建设。一要健全数字化设施,保障系统稳定,并考虑“手持阅读设备匹配”;二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提供全面、鲜活、健康的资源,并保证其易于检索、获取和更新。② 优化服务工作。“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尽量减免相关费用”,加强导读服务,“推荐一些传统文化书籍”,并“增加相关书目”,尤应“推出经典书目”。 ③ 营造环境和氛围。广泛举办相关讲座、展览、征文、竞赛等活动,“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舒适的阅读氛围”。④ 扩展业务范围。“主动走出去,不仅是走出图书馆,还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同时进行“多校联盟,实现资源网上共享”;甚至可以“与博物馆等传统文化的地址取得联系”。此外,大家还提出了诸如加强宣传等许多其他方面的建议。正是由于高校图书馆承载着大学生如此众多的愿望,因此它在引领大学生传统文化数字化阅读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5 结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数字化阅读作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同和喜爱,并在传统文化的阅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强和推广数字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在高校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的工程中,高校图书馆无疑是这一工程的核心发动机。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认清当前有利形势,紧紧抓住机遇,通过大力加强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播和阅读方面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数字环境下通过网络传播和开展数字化阅读的优势作用,把广大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阅读兴趣催化为阅读行动,使传统文化借助数字化阅读的途径,在广大大学生群体中得到阐发和弘扬,使他们不断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高校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校园里,而是应该放眼全社会,放眼整个世界。在当前条件下,数字化正适时地为我们提供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诸多便利。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其实质乃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创新。“只有创新发展,使科学技术与文化结合成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才能提高文化的开发性,使文化具有时代的生命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但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把握传统文化的转型、促进中西传统文化互补、树立传统文化科学发展的观念,还可以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2]在所有基于传统文化的工作中,第一步就是认识传统文化,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因此大力加强以高校图书馆基于现代科技的校园传统文化数字化阅读,是目前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要义。

参考文献:

[1]赵荣生,卢桂珍.网络时代健康人格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1(5):13-19.

第7篇

此时我们必须要承认这种思维方式的存在,承认传统文化表现难度的必然性。从另一种角度看。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传统文化表现成为我们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可以恪守的最牢固的阵营和拥有的最强大的资本。它给我们提出了难题,也为我们在设计上的发展提供了突破点。数字技术相对其他平台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他提供了更多解决难题的手段和寻求实践发展的空间。

一、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数字技术更易得到实现

(一)从我们的社会发展环境来看,传统文化的表现最容易在数字技术这一载体上得到实践。我国设计的发展环境使得我们在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上往往是有心无力,数字技术反倒得益于其萌芽状态和产权制度的不成熟,更得益于信息技术、网络传播、新媒体的爆炸式发展,成为少有的能够自由体现独立意识的现代技术平台。较短的时效性特点和互动传播方式使得传统文化的表现可以在这一平台中获得较为宽松的环境。大量独立制作者无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个人意愿,都可以有足够的机会和条件结识和掌握这一技术来进行相对灵活的创作。表现传统文化的这一“情绪”则自然而然会在这一平台上得到释放。

从制作和技术层面上看,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表现的实践上相比其他平台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数字技术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三维和特效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我们的制作表现提供了无限可能。技术与应用技巧上的发展日新月异,灵活自由的创作方式和较强的随机性可以时常获得计划之外的惊喜。制作者们往往会在尝试使用新技术的时候获得很多意外的效果。并从中获得新奇的。正如大自然永无止境的变化和不息的生命力使得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陶醉其中,数字技术的魅力也同样在于满足了设计者乃至受众者的这种状态需求,进而激发人们更多的创造力。从这一点上看,数字技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的优势便尤为突出了。

(二)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自然》环节的太极表演为例,表演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追求“天人合一”。表演主要是表现太极拳本身,通过展现太极拳者的舞拳来表达主体,要充分表现出太极拳“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拳路特点。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舞拳上。则必然要使用很少的演员,但是偌大的舞台上主体演员太少,又仅仅通过太极拳的外在来呈现效果,这样是很难向观众传达表演主题的。如果通过其他的舞台道具,舞台背景等硬件设施手段来辅助表现就很容易失去律动感,同时也势必影响拳路本身的主体地位。此时数字技术的丰富表现手段可以充分满足表演过程中时间、空间的跳跃转移和虚虚实实、时隐时现的效果需求。尤其在表现太极拳“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特点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主题时,可以通过数字影像的运律节奏变化来配合太极拳的拳路表演。运用数字模拟来表现自然万物的生命节奏状态,再将这些视觉效果巧妙灵活地穿插隐现于表演者周围,造成一种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场”,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为流动的“气”,“气”的循环贯穿使得表演者的舞拳行为同数字技术效果实现了那所谓的“同类互动”。

通过表演者和数字技术的默契配合,再加上音效。这一视听盛宴对西方人而言是使其“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中国观众而言则是成功的经历了一个对“天人合一”这一文化精髓的“体知”过程。数字技术的表现优势在这一精彩的巨作中充分表现了出来。

二、传统文化表现在数字技术平台上更易得到发展

(一)数字技术手段和应用技巧的不断进步,大量制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尝试,使得传统文化表现效果的发展在这一平台上有更多可能:另一面,数字技术这一新兴的视听表现形式本身也对传统文化的表现造成积极的影响。

即便是短短几年,传统文化表现在数字技术这一平台上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简单动态罗列,还是通过数字技术来模拟人与自然的状态关系。数字技术所具有的综合表现手段都是其他传统手段所不及的。尤其是数字技术可以从视觉上轻松的实现空间和时间上的连接、跳跃和互动。传统文化别是传统美学所追求的“动”与“静”,“虚”与“实”,“物”与“人”这些对立共融的关系。其通过数字技术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生动效果,虽然从美学欣赏的角度看不能说是相比传统绘画、书法、诗歌等表现手段的进步,但是从传统文化的信息传达和直观形象表现来看,这种表现方式绝对是一种发展进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上,数字技术的传统文化演绎所呈现的强烈效果和营造出来的氛围,以及传达信息的综合能力着实让人感动和叹服。

(二)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使我们以往的表现内容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同时也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表现思路提供了更多新颖的变化选择。比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场环节的“击缶而歌日晷映射光阴”,“日晷”是中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缶”是中国最古老的打击乐器。开场要就将“日晷”和“击缶”这两个传统文化符号同“倒计时”这一现代元素联系在一起,从创作思路上看正是借鉴了数字视频的演绎形式。日晷将光反射到场地的缶上,2008尊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缶”发出动人心魄的声音,“缶”上的白色灯光依次闪亮,组合出倒计时数字。如此精彩的开场博得了满场欢呼,这便是传统文化借鉴现代数字技术的成功演绎,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中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也许仅仅是短时间内的发展成果,传统文化也更多地只是得到浅层的表现,展望传统文化表现在数字技术这一平台上的未来,其无限的发展空间更让人充满期待和畅想。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4,55-62.

[2]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5.263-265.

第8篇

一、数字影像艺术舞台上的数字皮影动画实践——以《桃花源记》为例

数字皮影动画《桃花源记》是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在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于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手段的数字皮影艺术,就其表现形式、造型设计、元素库模、空间安排及镜头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通过将数字动画设计技术应用于皮影作品设计,用数字艺术接续传统文化,进而挖掘数字皮影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同时,《桃花源记》推出后所获得的各项大奖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数字皮影艺术所独有的文化魅力。可以说,这不仅是数字艺术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整合与重构的一次良好实践,更为发展中的皮影艺术提供了较为成功的参考与借鉴。事实上,《桃花源记》在创作过程中因数字动画技术的融入所展现出的创新与突破是其后期备受推崇的关键所在。在表现形式方面,针对当前传统皮影艺术传承困境及操作复杂问题,《桃花源记》皮影动画在科学借鉴传统艺术操作原理及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动画技术的优势,便于创作者通过从数据库所提供的角色形象、局部或动作,进而配以剧情,并借助于三维效果展示,实现全新的数字皮影,为皮影艺术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角色造型设计方面,《桃花源记》中的人物形象在动画线条及传统的五原色调搭配下塑造出生动形象、夸张幽默且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甚至是其中的花草树木等环境元素,为使效果更为逼真,创作者运用PaintEffects的技术手法制作花草树木,进一步增强了画面整体层面的缤纷多彩;在元素库模方面,传统的皮影制作工序因极其繁复会给皮影表演者带来较高难度,《桃花源记》通过采用分解与组合、拼贴与摆放的方法,有效提升一次制作完成的数字素材的重复使用率,甚至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数码合成进而生成新的人物角色,便于皮影动画的批量操作和拍摄;在空间安排方面,《桃花源记》利用表演和绘画的语言及构成原理,运用数字动画设计平台操作皮影动画,根据表演需求按照三维视角合理化地安排空间。由此,《桃花源记》中所创作的人物角色是在空间与时间中展示动作与冲突,从而给予观众新奇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使得观众充分感受到皮影表演艺术的自身魅力;在镜头运用方面,《桃花源记》有效借鉴了影视镜头语言,模拟实拍手法,镜头表现在为皮影动画创作者拓展创作空间的同时,也为欣赏者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实现了皮影动画表意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造诣。显然,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的制作技术助推新的舞台艺术的产生,通过汲取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构成要素,辅之以现代化的艺术设计工具,为传统文化艺术的接续和传承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空间。

二、数字动画设计助推皮影文化传承的理性展望

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同。如何为传统皮影开辟成功的生存之路,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数字动画作为动画制作界的一颗新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与影响。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的局限性,将技术引入设计领域,成为设计的重要工具。作为二维软件的平台,它有效地将二维事物和技术连在一起,跨越了由于技术落后所导致的文化断层。数字皮影动画正是这一个技术优点的鲜明体现。它在渊源上吸纳了传统以及各种艺术的构成要素后,逐渐形成了当代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质,《桃花源记》便是对上述艺术特质的最好阐释,既传承了历史经典,又融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思维。实践表明,充分利用以数字动画设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优势,可有效促进皮影文化的历史性传承,而传统皮影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保护中去,为后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而,这项工作所体现的意义和影响将是重要的、历史性的。

作者:周娜

第9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数字化 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数字化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民族文化的属性和数字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民族文化形态上,将文字、图形、影像、音乐、语音等信息数字化并整合应用,是继语言、文字之后人类媒介系统的又一次革命。

1数字化对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1.1数字化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播向高时效性发展

民族文化同一切现实的、具体的存在和关系一样,都具有存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特征。数字化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凭借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几乎可以在瞬间传达到各用户,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数字化的高效率、高时效性特征,不仅改变着文化本身,也日益广泛深入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1.2数字化实现着民族文化向全球性的变迁

如果说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那么,当人们改变了文化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后,也就改变着文化的属性。传统文化都是地域性文化。数字化使文化的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没有数字化,就没有当今文化的全球化。数字化所实现的人类文化的变迁和对于传统文化的超越正在于它把地域文化提升为全球文化。从地域性文化向全球性文化的拓展和演变是人类文化变迁的规律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则既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环节又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标志。

1.3数字化实现着民族文化向虚拟性的转化

数字化把现实的客观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转换成了数字化的符号,从而表现出数字化的虚拟性,这是人类文化直接基于数字化而产生的文化新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数字化是虚拟文化。数字化使世界二重化了,在数字化世界的语境中,存在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和分裂。数字化主体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和实现着现实世界未曾有过或难以实现的假想和计划,实现着自我的追求和肯定,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实然和超然生活的双重世界。在数字化世界中,人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想象、设计出虚拟的自我、虚拟的社会、虚拟的文化关系。在虚拟文化世界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制、虚拟身份、多重角色表现自我并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文化交流。数字化以虚拟的形式实现了对现实文化形态的超越。由于数字化超越了任何一种文化传媒手段,因而对民族传统文化冲击尤其明显,民族语言、艺术、习俗、礼仪、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等都不断地消失。年轻一代痴迷于手机、电视、互连网。衰退不仅是表层的,甚至是深层的。在“民俗村”或其他形式的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这些现象表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是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衰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状况有增无减,且呈加速度态势,任其自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就有消失的危险,只有积极回应,民族文化才能存在、发展。

2民族文化数字化的具体途径

21世纪是数字化工具大发展的时代,致力于实践的合理化,正确解答、掌握民族文化与数字化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以宽广的眼界和胸襟,大胆吸收数字化成果,另一方面又要立足民族实际,面向数字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1对数字时代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各民族创造的共同成果,只有学习、吸纳其他先进文化,才能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必须具有科学的现代形态,才能融入世界先进文化的主流。否则,传统文化就只能成为地域文化、边缘文化,甚至成为只能在博物馆中展览的文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2.2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抢救、保存

民族传统文化尽管近几十年来在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依然不断地消失。如何解决,运用数字化手段不失为最佳选择。数字化保存的优点:(1)“原汁原味”。图、文、声、动作并茂,真实地记录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其效果是传统记录方式不可比拟的。(2)可以资源共享,能够迅速复制。三是成本低廉,易于保存。

2.3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亨廷顿认为,现代化的文化不是单一文化,而是多元文化,“单一”文明的胜利,将导致许许多多世纪以来体现在世界各伟大文明中的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的终结。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文化正在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但这不等于说文化的多元化是个自然过程,文化的多元化实际上是个自觉自为的矛盾运动过程,需要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才能实现。数字技术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对保持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数字化已经融入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字化技术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待我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