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16: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股票投资方法有哪些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不同投资产品的分析
1 股票投资。金融危机时期,政府为解决投资者信心不足问题,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重启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发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免征储蓄存款利息税。还将出台鼓励上市公司大股东回购、暂停新股的IPO审批,改革二级市场交易机制等措施。因此,在选股方面,需要考虑上市公司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政府政策对其的影响;是否可以坚持到金融危机化解后:股价是否足够的低:你是否能忍受突如其来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心理压力。
2 基金投资目前股票型基金全面亏损,特别是QDII理财产品的整体表现不佳。但QDII产品所占比例不大,且投资人多为高端客户,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债券型基金收益大多为正,最高达8%,货币基金风险非常小,收益还不错。投资基金要避免选择既可投资股票也可投资债券的基金产品。对于被套的基民还是暂时不动,等危机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再进行调整。
3 结构型理财产品。我国结构型理财产品,主要依托国际投行设计、开发和出售的结构性票据进行操作。其挂钩标的(包括利率、汇率、股指、基金、股票、商品价格以及商品期货价格等)的走势,将决定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与本金安全。受金融危机影响,结构型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剧烈震荡,导致已发行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多表现较差。这也揭示了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结构型理财产品,需要面临的信用与市场风险以及自身必须具备的管理与应对能力。
4 稳健型理财产品。在信贷资产类、票据类和债券类等稳健型理财产品市场中,票据和债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将影响产品的实际收益水平。稳健型理财产品表现较稳定。虽然
我国部分稳健型外币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通过国内外金融市场进行掉期交易或投资于外币债券与货币市场,利率变化对于其收益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这类产品多为保本型的,因此投资人的利益基本得到保障。
5 期货投资。金融危机使商品期货的趋势下跌,此时投资是一个机遇。但应该非常了解期货产品的实体行业和市场情况。关注经济金融信息如地缘政治信息、伦敦金价、美元指数、通胀预期、原油价格、每季黄金供需平衡表,‘消费者物价指数、贸易赤字、资本净流入等。做空、做多的方向要明确,根据情况做调整;设置止损止盈点。判断失误及时纠正。
6 外汇投资。在汇市,无论经济衰退与否。由于外汇保证金的做空机制,投资者都可以获利。汇率的变动有规律可循,技术方法在外汇市场是最有效的。但要注意选择好货币,控制好仓位,完善知识架构,加强投资基础,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7 黄金投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形成一个反向关系。美国救市成功,黄金大跌;救市失败,黄金大涨。所以投资黄金可以短线为主,波段操作,特别是要盯注24小时黄金行情及政策对金价的影响。
金融危机时期的投资方法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在金融危机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理财,这个问题难住了很多理财专家。因为金融危机给金融制度、金融产品都带来了变化,会改变之前的投资方法、操作手段、整体策略和分析方法。
1 实时关注金融危机发展变化。及时分析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不断地总结和分析,收集各国的救市政策,观察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 汇总列表自己的投资产品。包括现金、存款、房产、金银、股票、银行理财产品、外汇、基金等。盘点可交易类的资产如基金、股票等,要把交易系统带在身边,保证随时随地进行交易。
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任职,现任日出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
到底什么是个人理财呢?个人理财就是通过对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为实现整体理财目标设计的统一的互相协调的计划。
个人理财计划非常长,有三个核心意思:第一,财务资源,要清楚自己的财务资源有哪些;第二,生活目标,要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有清醒的认识;第三,要有一系列统一协调的计划,要保证所有的计划不会冲突,协调起来都能够实现。核心内容就包括保险计划、房产计划、投资计划、教育计划、所得税计划、退休计划等。用现金流的管理把所有的计划综合在一起,协调所有的计划,并让所有的计划都能够满足你的现金流,这就是个人理财的核心内容。
那么,个人理财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制定理财目标。对此应有很多方面的考虑,首先这个理财目标要量化,比如说要买一个房子,这是不是一个理财目标?这不是。要买一个价值多少钱的房子,要三年以后买房子,还是明年就要买房子,这才是一个理财目标,就是说要量化,要有一个时间的概念。同时,你还可以想象一下,住在这个房子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这样有助于实现你的理想目标。真正的理财目标是一个量化、有期限的目标。
然后,回顾自己的资产状况。什么叫回顾资产状况?就是看一看你到底有多少财可以理。一个是你过去有多少资产,再一个是你未来会有多少收入,这都属于有多少财可理的范畴的问题。看一下你的资产是不是符合自身的需求,你的资产负债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还可以利用一些财务杠杆,让自己的财务结构更加合理,这都是回顾资产状况。
其次,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有人说自己是一个很保守的人,有人则会说自己是一个非常进取的人,你如何才能正确评价你的风险偏好呢?有三个方法:首先要考虑你的个人情况,有没有成家,有没有供养的人口,支出占收入的多少。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你的投资行为还是非常进取、非常高风险的,只能说明你没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要负担的家庭责任已经不一样了。其次,考虑投资的趋向。比如说你在股票方面非常在行,你在投资方面是非常进取的人,等等。最后,还要考虑个人性格的取向。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性格也决定了人们在理财过程中会有哪些行为。
在以上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资产分配。这个资产分配是战略性的,是在非常理性的状态下做出的资产分配,不能今天突然听朋友说一个股票非常好,就把所有的资产都放在股票上。应该首先把资产做一个很好的分配,比如说从战略的角度讲,要有投资底线。比如,只拿30%的资产做股票投资,不管别人怎么说,就固定在30%,20%的资产放在银行里,这就是一种战略性的资产分配。 最后,进行投资绩效的管理,根据市场的变化做调整。
五十年前,本杰明·格雷厄姆开创了价值投资理念,其思想内涵至今已经深入了整个金融界的骨髓,并影响了几乎每一个从事证券投资行业的人。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更是凭着对这一理念炉火纯青的把握,纵横股海几十年,成为富可敌国的财富英雄。
可是,十年忽如一梦,股指一下回落到了十年前。想起了一直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并凭着对这一理念的独到把握而成为“股神”的巴菲特,不禁想问一个问题:价值投资的理念适用于中国吗?
巴菲特如何回答,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无法近距离的采访到他。而同样对价值投资颇有研究的珍妮特·洛尔的回答则是:“基本原则同样适用。”这应该算是一个偏肯定性的答案。
珍妮特·洛尔是谁?她是格雷厄姆证券分析和价值投资领域的研究专家,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当代权威。她近期的新书《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让价值投资更容易》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接触格雷厄姆的机会”(沃伦·巴菲特语),她也在书中告诉了大家价值投资的精神内涵:永远不可能有完美有效的证券市场,总在无数缝隙中,留下了许多真实价值被低估的企业。而练就识别并把握住这样的企业的能力,就像找到了开启阿里巴巴财富大门的咒语。
以下为本刊通过E—mail采访珍妮特·洛尔的对话整理,希望能给投资者以启迪。
《卓越理财》:您眼中的金融市场是什么样的?
珍妮特·洛尔:由于各种原因,全球金融市场现处于动荡之中。我们迅速地步入了互联网以及全球经济时代,在最初的兴奇之后,我们开始了实际的调整。市场现在正在清理那些没用和多余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个农夫,他在生长期后修剪他的果树使它们在将来可能会产出更多果实。此外,全球化需要国际金融市场更智能更有效地监管。除非投资者信任市场的流程,否则市场不会有效地运转。
《卓越理财》:您的新书《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重在阐述“让价值投资变得更容易”,那您能否概括谈一下您心中的价值投资?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显示了适用于任何市场形势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基于一个概念,即股票代表企业,并且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方式有多种。此类估值随后被转移到股价的估值。
《卓越理财》:为什么坚持“价值投资”很难?以至于导致价值投资者一直只是少数派?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能够有效准确地运作是因为只有少数的投资者使用这些原则。就如同沃伦巴菲特经常解释到的,当其他投资者还在担心的时候,价值投资者已经在为自己发现了廉价品而感到兴奋。当其他投资者正支付高昂的价钱时,价值投资者则持谨慎态度。价值投资依靠调查研究和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但是许多投资者喜欢跟风,去响应那些谣传和推测。
《卓越理财》:价值投资是否真能适应中国股市?您觉得是否有需要修订的地方?
珍妮特·洛尔:这样的实践可能需要依据中国股市规则和习惯做法进行调整,但是基本原则同样适用。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地市场的上市要求和其他规则将会变得更统一。与此同时,读者可能会发现我书中的第九章——特殊情况会很有用。
《卓越理财》:价值投资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下应该如何操作?
珍妮特·洛尔:本杰叫·格雷厄姆发展了能在每种市场条件下有效运用的价值投资原则。事实上,价值投资暂往往倾向于在弱势的市场凝聚力量,在复苏的市场发挥最大的力量。当市场估价过高,价值投资者又会缩小投资,因为没有低价股供他们选择。在书中,我用了整整一章来阐释这个问题。
《卓越理财》:采取价值投资有哪些风险是需要面对的?如何规避?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为评估风险和预防风险提供了原则。最困难的决定是确认确切的买入和卖出时间。有时,投资者会在一个逆转之前连续的推动价格超过过高估价。相反的,一个估价过低的股票可能会一直在谷底徘徊,并且可能需要徘徊的时间会比预计的时间更久,因为投资者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你可能会不时的在市场达到最高价之前卖掉股票,或者在股票位于最低价之前候买入。这可能会让您感到沮丧。但即使如此,为了把风险最小化,价值投资者不应该试图预期股市阶段而是应该把目光集中在个别证券的价值上。
您可以写信、传真或发邮件与我们联系。地址:上海市钦州南路81号14楼《理财周刊》社,邮编200235,信封上请注明“理财信箱”。
E-MAIL:editor@amonoy.省略 传真:021-64940492
台湾旅游主题信用卡问世
Q:农行推出了台湾旅游主题信用卡,赴台旅游使用这张卡有什么样的便利?(上海闽行区 许先生)
A:农行介绍说,此次推出的台湾旅游卡为个人人民币信用卡,专为赴台消费群体以及经常往来两岸人士量身打造,为持卡人提供覆盖赴台旅游及购物综合消费服务的全方位用卡服务,可同时在境内外银联受理网络使用。该卡除具备金穗贷记卡的基本功能外,可免收货币转换费,境外刷台湾旅游卡,能节省约占刷卡总额1%-2%的货币转换费;消费双倍积分,包括台湾在内,所有境外刷卡消费均获双倍积分;还有旅游优惠,农行将与相关旅行机构合作开展台湾游联合推广及特惠订购活动,台湾旅游卡持卡人将享受优先订购以及特别订购礼等优惠;同时持卡人将享受衣食住行、购物等上千家商户的优惠。
据悉,自2009年8月10日银联卡在台湾受理业务开通后,全台已有近3000家商户受理银联卡。根据中国银联与岛内合作机构合作协议,年底前将在台湾拓展至20000家商户。
上海中行推出“对公短信通”
Q:不少银行都为个人客户提供了短信通知服务。以提高账户安全,不知道对公业务中是否有这样的功能推出?(上海虹口区 魏先生)
A:上海中行就推出了一款国内结算业务方面的新服务――“对公短信通”。该服务能及时通知客户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协助客户加强对资金的管理、监控和防范业务风险。
据介绍,“对公短信通”利用手机短信功能,向客户提供对公人民币结算账户收付交易信息、余额信息等的国内结算业务服务。除此以外,该服务还能查询汇率、牌价、利率、账户余额和历史交易明细,接收重要金融信息、公告通知、各种金融行情信息及活动通知。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办理其中一项或多项服务。
客户若选择“对公短信通”服务,只需在中行开立对公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并履行相关的书面手续即可。中行对该服务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例如:一个账户最多可设定五个接收信息的手机号码,并可方便地进行“变更”、“挂失”或“重启”;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设定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如总经理、财务主管、财务人员)接收短信的起点金额。
花旗在京推理财教育项目
Q:继上海之后,花旗也在北京推出了“理财有道”青少年理财教育项目,这一项目有哪些活动内容?(北京 陶先生)
A:近期,花旗中国携手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和来自新加坡的非营利教育组织“培训协会”(Learning Society),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以及国内的非营利教育组织百特教育公益,在京联合推出一项青少年理财教育项目。该项目由花旗集团基金会提供赞助,旨在帮助15~17岁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提高个人金融意识并且形成长期的经济远见。
据介绍,这一项目将围绕一本青少年理财书籍《理财有道》展开,是国内首本专门针对这一群体的理财教育读物。今年该项目将在北京东城区17所中学里开展,作为课外拓展课的有益内容,预计将使超过万名中学生受益。
《理财有道》以中英文对照出版,分金钱的作用和如何使用金钱两个部分,涵盖重要的理财知识,如:个人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财规划、收支平衡、理性消费、现金价值、外汇、股票、债券、基金、个人财务信用、信用卡、购房、保险和金融体系等。为了更好地诠释书中所涉及到抽象的金融概念,花旗与百特教育公益携手设计了生动的讲座内容,让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并学习该读物。该书将免费发放给所有学生。
首只量化增强指数基金出炉
Q:今年以来发行了多只指数基金产品,前不久富国沪深300增强证券投资基金已获监管部门批准,这只基金与传统产品有哪些不同之处?(杭州 曹先生)
A:据介绍,富国沪深300增强证券投资基金是国内首只采用数量化投资方法进行主动增强的沪深300指数基金。至此,国内量化投资基金的队伍已扩充至5只。
【关键词】证券投资;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证券投资课程作为投资学科的发展已经有百年历史,它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及现代金融学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我国证券投资课程的开始,是在1990年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开始的。全国高校纷纷设立证券投资课程。证券投资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很多高校也作为选修课程,用来拓宽学生的市场经济知识面,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投资理财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对这们课程的期望值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如何提升证券投资课程的教学质量,就不仅仅是一个教学问题了,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的重要环节。
一、学习证券投资课程的意义
1.全面认识认识证券市场与证券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史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或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进行证券投资首选要证券人士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比如,什么是顾盼盼?什么是债券?股东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进行证券投资?还有《公司法》、《证券法》的主要规定,证券交易的规则等等,世界证券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过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证券投资者投资是效果如何?哪些人成功了?他们的投资经验是什么?有哪些经典案例?哪些人失败了?他们为何失败?表现在哪些方面?等基础性问题。
2.学会正确的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之所以对证券进行投资,是因为证券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证券的投资价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债券的投资价值受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并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更为复杂,受宏观经济、行业形势和公司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种证券前,首先应该认真评估该证券的投资价值。只有当证券处于投资价值区域时,投资该证券才有的放矢,否则可能会导致投资失败。证券投资分析正是对可能影响证券投资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可能会对证券投资价值带来的影响,因此它有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
3.学会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预期收益),但这种回报是以承担相应风险为代价的。从总体来说,预期收益水平和风险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预期收益水平越高,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预期收益水平越低,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小。然而,每一证券都有自己的风险——收益特性,而这种特性又会随着各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某些具体的证券而言,由于判断失误,投资者在承担较高风险的同时,却未必能获得较高收益。理性投资者通过证券投资分析来考察每一种证券的风险——收益特生及其变化,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哪些证券是风险较大的证券,哪些证券是风险较小的证券,从而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4.为进行成功的证券投资打下基础
证券投资的目的是证券投资净效用(即收益带来的正效用减去风险带来的负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在风险既定的条件下投资收益率最大化和在收益率既定的条件下,风险最小化是证券投资的两大具体目标。证券投资的成功与否,往往是看这两个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是,影响证券投资目标实现程度的因素很多,其作用机制也十分复杂。只有通过全面、系统和科学的专业分析,才能客观地把握住这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证券投资分析正是采用专业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对影响证券回报率和风险的诸因素进行客观、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揭示这些因素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某些规律,用于指导投资决策,保证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二、证券投资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证券投资作为现代公民投资理财主要渠道,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是进行证券投资的前提。而我国目前个人投资者的现状是大部分投资缺少必要的证券投资基本知识、没有证券的投资观念、投机心理很强、短线操作。比如有的投资者不认真研读招股说明书、公司基本面等信息,盲目热衷于“打新”“炒新”,结果遭受很大损失。据上交所2010年以来的统计显示,沪市新股上市首日涨幅逐年减小,新股上市后短期内股价跌幅超过大盘。新股上市后30个交易日至70个交易日期间,剔除上证综指涨跌幅影响,股价较首日收盘价的跌幅从6.51%扩大至10.65%。在参与买入的账户中,99.7%是个人账户,且首日买入者多为博取短期收益,这种“追涨”行为加剧了新股炒作,尤其在个股大幅上涨后,追高买入的账户中高达94.7%的亏损。
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证券投资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2.证券投资基本分析。3.证券投资技术分析。4.证券投资大师投资思想与经典案例。5.证券投资观念与策略。6.证券投资风险控制。
证券市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世界证券市场的产生于发展、股票、债券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历史,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股东的权利,证券市场参与者,股票价格指数,证券交易的程序,证券市场监管等。证券基本分析基本面是指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包括公司经营理念策略、公司报表等的分析。它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反映出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的发展确定了背景,因此宏观经济与上市公司及相应的股票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体制、人才构成等各个方面。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主要包括道氏理论、形态分析、成交量分析等。证券投资观念与策略主要介绍正确的投资观念,如长期投资的观念、价值投资的观念、自由资金投资的观念、组合投资的观念等。在讲授证券投资观念与策略时,着重强调证券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要从根本上防止学生在学习证券投资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投机倾向,立足价值投资,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风险控制部分主要介绍风险的概念、证券市场风险的类型、识别与控制等。最好部分证券投资大师投资思想与经典案例,全面分析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成长经历、投资思想的形成和经典案例。分析我国主要证券投资成功者的成功过程和心路历程。并分析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主要不同点,为学生将来进行成功投资打下基础。
三、提高证券投资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1.精心组织实施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的内容上,开头部分介绍,中外证券投资成功者经典案例,以提高学生对证券投资课程的兴趣。
证券投资基本分析部分,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除了理论讲授外,要进行实例分析。首先,对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指标计算,分析判断。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安排同学对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寻找最具竞争力,最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其次,几家典型的上市公司的投资分析案例,从这家公司的成立开始,分析各年度的经营情况,尤其从上市年份开始,历年经管业绩变化,和股价和总市值的变化,从而上学生认识一家公司经营业绩和短期的股价与市值变化的关系,经营业绩变化和长期的股价与市值变化的关系。
在理论性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教师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方式,以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也节约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证券交易软件演示想结合可克服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把难于在黑板上演示的典型的案例、复杂的图形及比较抽象的专业术语通过电脑画面表述清楚。
2.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在实践性教学方法上,采用模拟投资的方式进行,模拟投资分几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课堂模拟投资,由教师选择一家消费垄断型上市公司泸州老窖。规定的投资方式为,首先投资一定数量的资金,然后,每年年末投入定量的资金,这样的投资方式是未来模拟生活,现实生活中普通的投资者,开始投资一定量的资金,以后因为有工资收入,可以把生活结余的资金用于投资,要求同学资金建立两个账户,即股票账户和资金账户,分别记录股票数量的变化和资金数量的变化。我们选择一家所谓的消费垄断企业,从上市开始股价开始变化,当然,股票的价格是每一个月变化一次,选择月末的收盘价,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长期投资的思维。泸州老窖从1996年上市,到现在利润有几十倍的上升。股价整体上市也很大。同学们经过两节课的模拟实习,没有一人是亏损的,许多同学账面资产有100多万,甚至及百万。这是教师开始进行点评。从投资者入市时的市盈率,到泸州老窖上市以来利润的增长。从短线交易的获利与亏损到长线投资的获利与亏损。从现实投资者多数人亏损到模拟投资者人人赢利。从优秀投资者的思想到普通投资者的行为。全面透视和分析证券市场长期变化规律。真真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投资观念和行为,什么是错误的投资观念和行为。第二种形式是通过国泰证券公司的扣富网,建立上海海洋大学证券投资课程实习平台,要求每位学生进行注册,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应的账号,并比较其投资的绩效,其目的是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当然,这种实习,投资的效果有很大的偶然性,因为,短时内股价的变化,和企业业绩的变换几乎没有关系,所以,这种投资网络投资平台进行的模拟投资,主要是让学生增加兴趣,提高感性认识。对其短时的投资成绩不能看的太重。
通过这样的学生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从客体转换为主体,不再是被动的听、机械式地记,而是参与其中,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较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撰写投资分析报告
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撰写小型投资分析报告。投资一家企业,从企业的基本面到技术面,全面分析一家企业的投资价值和面临的风险,因为投资决策是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事情,只有研究清楚了,才能提高投资的效果。对于优秀的论文,组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发言,由老师进行点评,并鼓励学生提问,开展课堂交流。
四、结论
通过20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证券市场规律的学习认识,我们探索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证券投资教育的模式,就是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立足点、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根本、以成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为指引、以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抓手,全面提高证券投资课程的教学质量。20多年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证券从业人员、许多学生在个人理财方面成绩突出。
参考文献
[1]庞海峰.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
[2]罗欣.价值型投资分析法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J].财政监督,2012,12.
鸡年,对于都市中拥有数十万元闲钱的新富阶层来说,我们的建议还是要当个好“基民”。
虽然基金并不保证绝对收益,并且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了解自己的投资属性与风险收益容忍度,根据各基金管理公司的背景、投资理念、内部管理制度、市场形象、旗下基金的历史业绩以及公司的员工素质、客户服务等情况选择一家经营稳健的基金管理公司,再选择一种好的投资方法,我们就能获得期望中的稳健且长期的高收益,将基金投资变成未来的储蓄罐。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比较:
炒外汇,合法的外汇来源问题不好解决,黑市换汇又难免上当受骗;
买黄金,虽然个人买卖黄金有望放开,但毕竟交易对手难找,黄金品种也不太多,要变现不容易。
买股票吧,一是市道不好,单枪匹马要想在千多只股票中找一个赚钱的实在太难,不是打击各位读者,在这种信息的海洋中要去伪存真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几乎就是妄想。
买国债,利息高点,但是碰上加息便错失升息机会,如要有急用,高息待遇即刻取消。当然存银行最省心,可是银行的利息实在太低。又能省精神、又能应付急用且又能发点小财的,思来想去非基金莫属。
据统计,去年153只基金全年创造的净收益为84.27亿元。其中,117只基金的净收益为正值,净收益总和为106.49亿元。而货币型基金,年化收益几乎都达到了3%,超过国债让人眼热,方便过国债更是让人欢喜。
当然2005年再做基民,还是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学精明一点。投资基金与任何投资一样,都要见好就收,另外对自己的投资一定要投入必要的关注度。不少基民买了基金就不理了,很长时间才看一下,要是涨了就想再涨,不等钱用就不赎回,要是跌了,就想亏损卖掉不值得,等涨回来再说。
预计股市会涨就买股票型基金,预计股市会跌就卖出股票型基金,买点债券型基金试试,要是加息最好就买货币型基金投机。对有心者,鸡年的机会应该还有不少。
都市富人该选哪类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仍是避风港
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双双陷入低迷之时,货币市场基金作为投资者熊市中的防守武器而成为2004年基金市场发展的最大亮点。货币市场基金是一个就当前市场利率收益水平来看可以替代所有银行存款的投资品种,是开放式基金当中可以长期关注的投资品种,也被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当作“蓄水池”。它最明显的优点是流动性强、风险低、收益稳健。它可以像活期存款一样随时赎回或申购,不设赎回费或申购费,管理费加托管费一共是0.33%,收益无需交税,目前年收益达3%左右。
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策略应该是:当其他基础市场存在较多投资风险的时候,暂时将资金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上;当其他基础市场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时,到其他市场去捞一把,然后立刻回到货币市场基金中来。假如有一笔资金在一年内可能要用,建议可先购买货币市场基金。
市场人士分析,货币市场基金在2005年可能有较多的发行量。目前已有不少基金管理公司申请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一些公司还推出了定期定额服务。比如,工资卡使用的是某银行卡,在签订协议后,当工资下发后,它将定期定额转入货币市场基金账户,获取远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而不必本人亲自去购买。
由于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加息通道,那么老基金原来持有的资产会有一定价差损失,新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将比老基金更有收益优势。因为在加息后,新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建仓时,可将全部资金投入收益更高的品种,不存在调仓或被动等待过程,加息所带来的收益提升将更为直接。但在加息180天后,新老基金将站在收益的同一起跑线上。
股票基金要看长远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投资股票型基金可规避货币贬值的风险。但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股票型基金的投资不是一个短线投资,快进快出将带来资金成本的大幅增加,对流动性要求高的资金不应进入。基金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评价一个基金好坏的标准是3到5年。2005年的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均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股票投资能力较强的基金可以在这样的市道中发挥出一定的专业理财水平。因此,对于投资股票型基金,投资者要有一定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基本投资能力,一般不建议老年人投资,因其资金对变现要求较高。
在具体投资品种的选择方面,建议投资者要注重选择具有较好历史业绩表现的基金,最重要的是选择基金管理公司的品牌。因为品牌往往反映了该公司过去一段时间的业绩。此外,品牌也说明它们在道德风险方面的控制也较严;其次,要注意该基金公司人员流动性情况。因为品牌只代表过去,一个人员高度流动的基金管理公司,其投资理念无法贯彻,投资者将承担变动带来的成本;三是要仔细观察该基金在市场急速下跌时的表现。一只好的股票型基金,净值波动不应太大,即使在市场下跌中,也有一定抗跌能力,大起大落不是投资,而是投机。
另有基金专家建议,2005年投资者可以积极关注偏股票基金。这是因为当前股市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下跌风险相对较小,凸显出一定的投资价值,有利于基金获得较好收益。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及2004年,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年收益率分别超过上证指数8.39%和15.45%,基金公司专业理财优势得以显现。从成立时间较长的基金经验来看,中长期持有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收益要明显好于直接投资股市或债券的收益。
指数基金机会不大
指数型基金的投资标的很明确,只投资于标的指数所包含的成分股票,以及少量基金经理认为即将被选入成分股的股票。投资了指数基金之后,就可以知道基金经理在干什么,知道了基金经理在干什么,做的是什么股票,就可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投资风险。但是,指数投资的种种优越性都取决于一个前提条件,即要以牛市为前提,这也是指数投资的局限性。此外,指数投资的成功还有赖于股市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一个完善的指数体系。如果市场和指数都集中在少数蓝筹股上,那么当蓝筹股因价位过高而下跌时,整个市场就会随之塌缩,指数投资就会失效。因此,指数型基金表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在市场上涨时净值增长幅度较高,而市场下跌时跌幅也相对较大。
指数型基金的投资风险来自指数风险,因此对于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时点,在股指较低的时候买入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净值下跌的风险较小而上升的风险较大,而在股指较高的时候,指数基金净值上升的几率小而下跌几率大。因此,逢低买入是指数型基金最重要的法则。
尽管目前市场指数已经很低,下跌风险已经不大,但很多专家一致认为,今年仍不是投资指数型基金的好时机。原因之一是市场扩容的压力很大,再加上宏观调控带来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2005年证券市场股指不会有大幅提升;原因之二是今年反周期行业将成为市场投资热点,大盘蓝筹股的投资机会将逐渐降低,而指数型基金所涵盖的基金,主要是大盘蓝筹股;原因之三是现有的情况已显示,当一些大盘蓝筹股出现问题时,指数基金受限于其性质,难以规避市场风险。
客观来看,国内现有指数基金在产品设计、基础市场条件和有关市场制度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限制和不足之处,在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短期内投资指数基金还须谨慎。
债券基金成弱势
债券型基金是风险和收益相对较低的投资品种,主要投资于债券。债券型基金曾一度是基金产品中抗风险能力较好的产品,然而,在市场普遍预期升息周期才刚刚开始的情况下,弱势将会是债券市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主要趋势,债券型基金反成了2005年需要特别小心的品种。2004年下半年以来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分流了部分原投资债券市场的资金,更增加了债券基金的操作难度。因此预计债券型基金在今后仍将面临较大困难,一些规模不断缩小的债券基金有可能成为最先退场的基金。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加息和加息幅度使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虽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推行下,投资和物价出现缓和,并推动债券市场走出了较强的上升行情,但在大背景影响下,债券市场的操作思路仍将以回避风险、谨慎操作为主。一些基金公司估计,2005年将加息75个基点,一年期固定利率将达到3%,另外一些基金公司的估计还要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债券型基金显然并不是理想的投资品种,持有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建议可适当减仓,或者通过基金转换业务,将债券型基金转换为其他类型的基金。
谨慎投资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的特点就是基金掌握有高度的资产灵活配置权力,期望通过发挥基金的专业理财能力,游刃有余地转战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之间。但是,当前的市场实际情况证明,很多这种类型的基金盈利效果并没有实现产品设计时的初衷。其中的原因在于混合型基金还有两个天生的"软肋"会严重影响到它的投资绩效。因此,对投资方向不是很清晰的基金,如混合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投资人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转换基金品种获取高收益
目前,不少投资者通过不同基金品种之间的转换,回避因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获取不同市场的收益。例如,当股票市场经过长期下跌后开始中长期回升时,投资者就可以适时将货币市场基金转换为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以充分享受股票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通了基金转换业务,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同基金公司收取的基金转换费用有一定差异。如富国基金公司规定,转换份额持有时间不足1年的,转换费率为0.3%;拟转换份额持有时间达到或超过1年的,免收转换费。申万巴黎基金公司规定的转换费率为0.2%。
在具体转换时,投资者还要准确把握和选择基金转换的时机。如目标基金的投资能力突出,基金净值增长潜力大;目标基金具有较好的分红条件,即将进行分红;中长期的市场环境最有利于目标基金的主要资产运作;手中持有的基金的单位净值已处于历史相对高位,而目标基金的单位净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等时机,都是选择基金转换的好时机。
另外,专家提醒,投资者买基金时不应有“越新越好”和“越大越好”的误解。统计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偏爱老基金,很多老基金同样值得投资。在面临新、老基金如何抉择时,建议投资者多关注一些绩效较好的老基金,因为部分绩效回报较好的老基金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理财能力,而我们投资于基金的目的,就是要享受他们良好的专业理财能力,并因此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并且,纵观近年来基金的表现,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份额基本是中等规模的,2004年更是如此。比如去年业绩名列前茅的合丰成长基金,其基金份额至去年年底不过4亿出头。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当充分关注基金的规模,规模过大很容易影响基金未来的收益,同时应密切留意基金是否由于规模过大而回报落后于同类可比基金。在比较两个相似的基金之后,投资者不妨选择规模较小的,特别是小盘股基金,因为基金规模过大对其回报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
基金定投也疯狂
对投资者做过一个调查:影响他们作出某个投资选择的因素有哪些?“操作方便”成为首选。
目前,由工商银行推出的基金定投业务,就使投资者购买基金变得方便快捷。它除了购买方式的改变,在控制风险等方面有哪些改变?它与之前推出的定期定额买基金有哪些区别?
工商银行业务部基金处田耕介绍,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定投业务,以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申购工行代销的某只基金产品。
与传统的基金购买方式相比,首先它的投资起始金额降低。原来以1000元为起点,现在每月最低申购额仅为200元;其次,它摊薄了投资成本。由于每月分散投资,购买价格有低有高,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是自动扣款,在手续上方便很多。
与中国银行的定期定额买基金相比,基金定投的品种有所增加。目前首批推出了6家基金公司的6只品种,从性质上看不是股票型就是混合型的基金。田耕分析说,由于债券型、保本基金等波动较小,在平摊风险等方面意义不大,所以没有涉及这些品种。
同时,基金定投在扣款时间上灵活性增强,不再是固定每月的某个日期,而是通过控制资金账户内的余额选择投资时间,当账上金额达到固定投资额度时,钱就会被自动划走。
工行的“基金定投”虽然目前只有定期定额这一种形式,但它涵盖不定期定额、定期不定额、定期赎回等内容。
以定期赎回为例,如果你计划3年之后贷款买一辆汽车,月供2000。那么你就可以从现在起,每月购买2000元的基金,等3年后,从基金中每月赎回。这样既能实现自己的财富理想,还进行了投资。
同时扣款的方式也可以有所创新。比如根据市场指数的变化,设定一个均线系统,当指数在某一均线之上时,就自动扣款。
当然,这些业务创新离真正的实施还需要一定时间,但它也说明基金定投,作为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主要基金投资形式,它不仅仅是手续上的方便。
田耕表示,近期内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定投的基金品种。
虽说基金定投是一种“懒人投资方法”,既省去了购买的手续,对投资时机也有所弱化。但是在现有的基金品种中,如何选择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定期定额对市价波幅大小的注重,会大于实际价格涨幅。这是因为你定期购买某一只基金,当它市价较高的时候,你所能购买到的单位便会较少;反之便能购买到较多单位。
所以,一段时间内,两只基金如果涨幅一致,一只的波幅较大,也就意味着在低价位时购买的单位较多,显然它的收益会更高。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2004年在具有可比性的97只股票型基金中,只有39%的基金全年回报率为正值,但是完全不必谈基金色变,长期持有还是有较大投资价值的。波幅尤其是低价期的向下波动反而会提高投资者的收益率。
波幅的大小可以通过“标准差”这个数据来衡量,投资者登录晨星等基金评级网站。如果两个基金产品其他各方面都差不多,标准差较大的那个会更加适合定期定额。
当然,对于一个长期持有的投资产品,波幅所伴随的则是风险。当我们通过定期定额方法累积了相当数量的高波幅基金之后,需要进行一些组合上的调整,将这些累积的高波幅基金转换为盈利水平也差不多,但波幅较低的同类型基金。这样在保持盈利几乎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同时,不论购买基金的方式如何,中长期投资的理念都是需要的。工行的基金定投有3年或5年的投资期限,对投资的流动性并没有任何影响。田耕说,这只是对投资者正确投资的一种引导。因为中国股市一般18个月为1个周期,像3年期限正好是两个周期,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小投资的风险。
长期持有也可以减少投资的各种手续费,像广发、融通等基金的定投品种,就采用后端收费的方式,持有超过一定期限,赎回费可以减免。
告诉你真实的基金投资经验
春节前后,随着基金扎堆发行,基金的群众基础也越来越广。在各个基金公司增添的不少基民中,有精明的白领,有刚毕业的学生,也有退休老人。他们各自的生活虽不同,却都选择了基金理财。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了一些基民的理财故事,这些案例显示出基金作为最佳大众理财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的青睐。
案例一:
何先生是一个忙碌的上班族,在理财方面偏于保守。除了往银行活期账户里存钱、积累到一个整数转成定期之外,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购买了2万元在银行柜台交易的国债。
去年年底,何先生一年的收入剩下了10万元,对于这笔奖金,除了部分用于春节期间的消费外,怎样打理才能获得高于人民币储蓄或普通理财产品的收益呢?他有一位证券行业的朋友建议,将这10万元购买3至4只基金,构建个人的基金组合将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最后,何先生把股票型基金作为了投资组合中的主体,按照股票型基金占2/3,货币型基金占1/3的比例来进行的搭配。基金的数量也不算多,总共选了3只。他向业内人士咨询后了解到,沪深大盘现正处于低位区域,存在较大反弹空间,将2/3的资金配置于股票型基金,是为了分享股市从低位区域向上反弹的收益。在股票型基金中,他在指数基金与股票基金中各选了1只,分别投入1/3的资金。
对于指数基金,经朋友推荐,何先生选择了博时裕富。这只指数基金所跟踪的目标指数覆盖沪深两市,股票投资比例比较高,可有效避免基金净值增长率与标的指数增长率间相偏离的风险。在股票基金的配置方面,他则选择了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管理这只基金的基金公司成立历史较长,旗下基金有历史业绩可供参考。
由于货市市场基金流动性较好,收益相对稳定,是一种良好的现金管理工具,何先生将剩余1/3的资金用来购买了货币市场基金。他了解到,在收益率方面,最近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的7天年化收益率已升至3%以上,各家之间相差不是很大。而在海外市场各货币市场基金间的收益率相差也都非常小,因此选择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依据是考虑其安全性。从最新资料上他看到,华安现金富利基金截至2005年1月18日的规模达到239.84亿,今年以来的7天年化收益率一直保持在3.1%以上。货币市场基金的申购与赎回均不收费,2004年4季度,华安现金富利基金的总申购份额为203.59亿,总赎回份额为165.36亿,体现了货币市场基金良好的流动性,因此他最后选择了华安现金富利。
通过这次投资基金,何先生感到,目前基金数量和种类的急剧膨胀,在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渠道的同时,也使他们不知所措。而构建个人基金组合,汇集最优秀基金公司中的最优质基金,不仅可以应对基金数量急速增长、投资者选择无所适从的问题,还可利用精英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能力帮助投资者分享股市成长收益。
案例二:
杜先生曾经热衷于炒股,但在1999年把购买过的所有股票都抛出了,原因是觉得所有的股票走势都起伏不定,消息又非常不透明,无论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自己都是整个证券市场最后一个知道的,几年下来仍旧不亏不赚。看到基金的走势稳稳当当,波动不那么大,杜先生就专门跑到银行收集了各类的基金宣传单,再上网查寻相关资料,专心地研究起基金来了。后来,杜先生购买了华夏成长基金和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8个月的回报率就超过了18%。尝到了基金的甜头后,他除了外币资产外,把所有的储蓄全部转成各种类型的基金。
有了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之后,杜先生觉得当时抛出所有股票是正确选择,并认为只要细心规划分类,基金完全可以满足他的理财需求。到目前,杜先生的基金理财规划主要分为3大块。
第一是准备长期持有的基金,作为今后养老的储备金。杜先生选择了积极成长型股票基金和纯债券基金,各买了5万元。他认为,中国的股市从长远角度来看肯定是上扬势头,而且股票型基金有抗通货膨胀能力,既然如此,就不如博一次,选积极成长型的。当然,考虑到高回报就有高风险,他就用纯债券基金与之搭配。债券基金虽回报率低,但无风险,安全可靠,这样即便遇到风险,至少有债券基金撑半边天。所以,养老应不会成为问题。
第二是准备中期持有的基金,以备将来的用钱之需。杜先生分别买了股债平衡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各4万元。平衡型基金和波动较小的指数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和债券两种,因此风险和回报也介于两者之间。收益虽不大,但风险也不高,走的是中庸稳健的投资之路,值得中期拥有。
第三是短期投资,这些钱可以随时赎回来应对日常所需。杜先生把平常存的活期全取出来购买华夏现金增利基金。因为该基金属于准货币市场基金,跟活期存折一样好用,而且收益比活期高得多,且免认购、申购、赎回费;利息不缴税;基金分红不缴所得税;每日分配收益,每月累计收益自动转换为基金份额。因此他一有闲钱就购入该基金,让它们自动滚雪球。
最近杜先生粗略估算了一下,他在各类基金上共投资了21万元,仅投资第一年就上涨了近25%左右,足足赚了5万元。
案例三:
王小姐从2002年开始投资基金,当时多支开放式基金先后问市,由于其宣传力度及定位,使收入不高的她也能对基金有所了解。
王小姐从银行取回了有关基金的宣传材料后,首先了解到的是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和华夏债券基金。这些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不同,封闭式基金多是机构或大户,起购点额度大,而开放式基金对机构或个人小户均可,起购点一般1000元即可,同时进出两便,这正是适合她的基金。
经反复比较选择,王小姐首次认购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和华夏债券基金各5000元,一星期后又追加认购博时基金3000元,两支基金分别选择了现金分红和分红再投资的不同方式。春节过后,博时价值增长基金随春暖花开一路攀升,最高时几度超过25%的年收益,一举夺得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之冠。一年后,除了现金分红外,基金市值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尤其博时基金除分红外,还增值6%左右,这让王小姐真正体验到了专家为她理财的乐趣。
后来,王小姐不断地用收入购买基金,甚至不选择购买的时机。她购买基金的方法很简单,先列出那些净值最高走势稳定的5个基金,然后比较其中的折价程度,最后购买其中折价程度最高的两只基金。买进以后就无论大盘风吹浪打,不再卖出。每年基金分红的时候,她几乎在分红后的一周内就又再次将分红投入基金中,这时候她的原则是用分红投资去年的净值增长最多的冠军基金。到目前为止,王小姐通过不断买进,再加之两次高分红,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基金份额。
海外投资杂谈
非常欣喜地看到现在的中国不仅作为一块飞速增长的市场出现,也从吸收外国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变成潜在的资本输出国。近日,联合国贸发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150多个国家的投资促进机构认为,中国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一起,将成为它们最主要的外资潜在来源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国今年的对外投资潜力第一次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五大潜在资金供应国。国人正在走出家门,去分享其他市场的成长果实。
但是作为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更多看中的是海外资源以及出于市场的考虑,而作为中小投资者,有意愿做海外投资的原因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我有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向我介绍了美国人的投资方式:
―很少有人把钱存银行,因为高昂的利息税。
―保障永远是第一位,没有人寿保险甚至不可能从银行获得房贷。
―其次的投资方式好象和国人也相似,国债、基金,风险性更高一点的就是房地产投资等等。
但是,最大的不同在于林林种种的基金,草草算来就有6000多支基金,投资的范围更涉及方方面面,有投资股市债市的高增长基金,也有专门投资货币市场的货币基金。也有投资某一市场的新兴市场基金,也有直接投资实业的,像最近很热门的房地产基金,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国际地产基金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投资开发型的,即从前期就开始介入项目的开发,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摩根斯坦利、德意志银行、荷兰ING、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第二种是收租型的,即购买有稳定租户成熟物业,长期持有物业收租盈利,并不介入前期开发的,如美国国际集团(AIG)、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新加坡腾飞基金;第三种是不良资产处置型,通过收购不良资产,将其证券化,打包处置,变现盈利,如高盛、莱曼兄弟、摩根斯坦利。
而每个大型的资产管理公司也都形成了各自的投资风格,能更好的控制风险并得到比较合理的回报。
还是我这位朋友,在2004年11月份买进了20000美元的两支基金,投资市场是欧洲,除去认购费3%,投资不到20000美元,到现在,只是经过了5个月的时间已经上涨至23000美元,收益差不多是18.6%。并不是我这位朋友运气特别好,而是这些基金的实力水平值得认可。
就资产管理业务而言,国外已积有几十年的经验,而国内基金真正问世才只有几年,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管理、财务控制方面,国外有一套非常严谨的制度。比如德国的安联集团,共管理着1.2千万亿美元的资产,养老金、保险金机构客户占了其中的50%以上,他们第一位考虑的就是稳健。这种稳健的风格就体现在严谨的选股流程等因素上。很明显,美国的居民不出国门就可以通过这些全球投资基金获得高效市场的回报。相形之下,我们盘踞在自己的一角,被A股的涨跌牵动神经,在相当于美国股票市值百分之一的一万亿人民币的市场,从资产分配的角度,很难作到真正的分散投资风险。
以下是笔者摘选出的个人居民进行海外投资的几个关键词:
外汇―只能是外汇投资
由于我国资本项下还很难自由兑换,经过审批,居民也只能兑换到一个很小的额度,仅作消费用途。所以,海外投资,仍然只是外汇存款的投资。对于个人的投资,只是存在帐户里的少量外汇的增值。就算是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也并不是“可自由兑换成外币”的人民币存款,而是国内现有的大量外汇存款。
香港―是个很好的跳板
经过10年的发展,香港已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跳板”和主要海外融资中心。在过去10年里,内地企业通过IPO和再融资,在香港市场的筹资总额超过7540亿港元,香港将成社保投资海外首选。据悉,目前管理着1330亿元资产的社保基金已经向国家提出申请,拟投资海外证券市场。那么,社保基金会对哪个海外证券市场格外关注和青睐呢?2003年11月17日,香港交易所主席李业广在港交所北京办事处揭幕仪式前表示,社保基金有意投资国际债券市场和香港股市,一旦社保基金获准投资海外证券市场,相信香港市场将成为他们的首选。
比股票更刺激
与投资黄金不同,黄金期货交易的对象是远期的黄金买卖合约。在合约没有到期之前,可以自由转让该合约并从中赚取差价,而合约到期以后,如果符合交易所的相关规定,也可以通过实物交割来买入或卖出黄金。此外,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T+0、每日结算等交易制度,这些制度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投资方式。这样一来,黄金期货的财富效应更能吸引人。
黄金期货合约上市交易最低保证金暂定为合约价值的9%。9万元就能做成100万元的交易;如果该品种涨10%,就净赚10万元,收益率就可以超过100%,当然如果亏了就会血本无归。
从1月2日开始的黄金期货仿真交易情况来看,已有近4000账户参与交易,最高盈利者创下当天盈利10倍的纪录。不过,收益与风险共存,也有不少参与仿真交易者因为操作不当而“血本无归”。
开户需要“两步走”
第一步:选择期货公司
参与黄金期货交易的唯一合法途径是通过上期所经纪会员参与交易。上期所会员没有二级,除上期所的期货经纪会员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资格办理投资者开户业务并投资者进行黄金期货交易。
投资者选择期货经纪公司还要看它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比如,期货公司有哪些信息系统、交易速度怎么样、是否有专设的研究咨询部门、手续费的收取标准是否合理等。
第二步:办理开户手续
选定了合适的期货经纪公司后接下来就要办理开户手续了。个人投资者开户时,必须出示身份证原件,并且提供复印件。同时,根据证监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公司开户环节实名制工作的通知》,客户开户时需要照相留档。
从开户到正式交易,投资者必须配合期货经纪公司完成五个步骤。首先,投资者应该详细阅读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第二,选择期货交易方式:第三,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书;第四,申请交易编码及确认资金账号;第五,打入交易保证金并确认已经到账。
当投资者签署完期货经纪合同书,就可以填写期货交易登记表了。这张表格将上交期货交易所,为投资者申请交易所专用交易编码,同时期货经纪公司还会分配给投资者一个专用的资金账号。当投资者拿到资金账号以后,就可以往账户里打入开户保证金(一般通过银期转账方式用网上银行调拨资金)。当资金到账时,期货交易也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最好从小额短线交易开始
按目前黄金每克200多元的价格算,黄金期货投资门槛为2万多元,考虑到投资风险,投资一手黄金期货建议总资金4万元以上。
由于期货交易运用保证金杠杆交易,风险性远大于一般投资品种。同时,期货交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条件都要求投资者加强前期知识储备。
在期货交易中,开始就投入全部资金操作是风险极高的。初次涉及期货交易的投资者不妨从小金额短线开始。从一手黄金期赁合约开始,通过试探性的短线操作,逐步摸透黄金期货的操作规则,这样的做法将使投资者避免大部分风险。
(作者系黄金期货网专栏分析师)
小贴士
黄金期货操作六招
1、资金管理。期货交易的首要原则是做好资金管理,一般情况下疲态阶段不超过10%,行情突破初期可增到50%,趋势阶段保持30%。
2、严控仓位。当行情疲态时宜观望,或者小单进出,不宜重仓操作,以避免行情随机波动中的频繁止损。只有在突破关键技术位时才能积极跟进。当做多时,出现金叉时可稍微加大仓位。
3、顺势而为。投资者首要的工作是把握趋势,静待顶底组合K线形态的出现,或均线出现发散状态,不宜自作聪明抄底逃顶。
4、设置止损单。股票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应学会正确止损,同时掌握技术止损位、资金绝对额止损位、亏损率止损位的三种设置方法。
――截至12月20日,
在全球morningstar统计的2428支基金中,居于榜首的赫然是JF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
这也可能是海外投资者能接触到中国A股最直接的产品了,因为其收益率与新华富时A股指数中的50支成分股(其中大多是我们熟知的最代表中国经济的大盘蓝筹,如招商银行、中国石化、大秦铁路等等)挂钩,使得这群可能是几个时区之外的投资者们享受到了一年124.67%的收益,而全球所有的基金的平均收益仅为18.44%。
放眼整张基金龙虎榜,前50项史无前例的带着同一个搜索关键词――“中国”。
而另一方面,国内基金投资者也许应该感谢金融管制政策,它让我们“独享”了110.17%的增长率――这是股票型基金2006年以来的平均收益。
也就是说,国内的投资者闭上眼睛将100万随意投掷给某支股票型基金,今年所得将在110万零1700元上下,这足以在其他区域的投资者面前炫耀一番。
A股市场的蓬勃带来了基金业的兴隆,接连几支百亿基金的发行都证明投资者已经渐渐接受基金作为主流的投资方式。
但要等到退潮之后,我们才知道到底谁在游泳。《钱经》特别专访了8位风格特异、但泳技非常的基金经理,他们各有一套自己的武功路数、选股心得,如果你希望在07年结构意味颇强的市场中搏得不错的收益,透过对这些基金经理的如实记载,读者们也许能参悟到几套招式,毕竟,现在市场的话语权已经掌握在机构投资者的手中。
优质基金经理对2007的七条共识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优秀的基金同样如此,他们的共识有如下几点:
2007年的走势:
长期看好,但可能短期整固。
2007年基金收益率:
2007年的市场可能不会这么好,投资者需要控制自己过高的期望。而不同的股票型基金将分出优劣,好的基金经理会善于用组合理论在结构空隙中找机会。
谁主宰2007年的市场:
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以后将是机构投资者的天下,试图与众多的大个头博弈,不如把资产交由他们去打理。
2007年最可能赚钱的板块: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业向消费服务业的转变,持续增长的行业集中在金融、地产、食品及商业等。
2007年影响大势的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融资融券,股指期货
2007年最考验基金经理的能力:
风险控制和把握企业本身,因为每次市场狂热之后总有退潮的时候。
2007年最值得嘉许的投资心理:
长期投资
上投阿尔法基金经理孙延群
什么样的基金才值得选择
文/本刊记者 李江南
今年表现最好的两支基金:景顺内需和上投阿尔法恰好都和孙延群有直接关系,以2005年10月为分界点,一支是孙延群的过去,一支是他的现在,那么这位慈眉善目、像学者多于像投资人的基金经理到底有怎么样点石成金的魔力?且看这一节的专访中,孙延群将把他眼中的2007年的图景娓娓道来,更关键的是他从“产品提供商”的角度阐明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基金才值得选择?
《钱经》:你管理的上投阿尔法基金自2005年10月成立以来表现一直醒目,在今年的收益率排行中稳居前茅,但有一份国际基金的测评报告中提到表现优异的基金可能并不持久,对此,你怎么看?
孙延群:过去的成绩属于过去。我认为评价体系不能过于短视,有时候一些评级会按每日每月来排名,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者,投资基金必须看的长远一些。并不是短期排名在后的基金就一定不好,或者短期排名靠前的基金就一定好。好的基金经理不一定能够是每个单年的冠军,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在某个年份表现优异的基金可能并没有把胜利持续到现在,而优秀的基金经理则是在多年长跑中获胜的那一位。收益最好的投资者往往都不是特别关注短期收益率排名的,因为特别关注波动,投资心情和决策多少会受到影响。
《钱经》:那你对基金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孙延群:我发现很多基金投资者还不知道自己买的到底是什么。因为很多投资者是今年介入的,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认为股票型基金是没有风险的,但是我们知道,基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一定不是稳赚不赔的,比基准表现优秀就算得上成功,当大盘上涨20%时,基金能做到30%,大盘下跌20%,基金可以通过风险控制少亏损10%也算优秀。
另一个方面来看,需要提示投资者注意的是,今年的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大约为110%,但今年的行情因为市场的因素而显得非常特殊,我预测2007年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在选择基金时,可以关注基金成立以来都在前四分之一的基金。
《钱经》:你怎么看明年的市场,会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势?
孙延群:首先,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带来的外汇储备增加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格局在短期内难改善,而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又受到限制,盈余的资金将持续进入股市获取超额收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将增加金融、地产等增值受益板块的估值优势。
其次,企业利润稳定增长,绩优蓝筹在短期内还具有估值优势。
长期来看,随着全流通环境下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和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上市公司高管的鞭策,明年企业利润仍能稳定增长。基于2007年业绩,大部分绩优蓝筹股的估值水平与成熟市场相比仍具有优势。我们比较关注机械、有色、食品饮料、零售等景气行业中年报业绩超预期的上市公司。
华夏基金经理王亚伟
寻找2007年大牛股
文/本刊记者 李江南
《钱经》:如何寻找明年的财富机会?
王亚伟:投资者都在关注明年有哪些牛股,我们可以通过2006年大牛股的共同特征获得一些启示。通过今年涨幅在250%以上的35只大牛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有色、地产、机械、食品饮料及证券等五大行业占据了这些牛股的三分之二,这几个行业正是近年高速增长的行业。如果加上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相关的股票,这两个方面占了牛股的80%,如果从这个思路去考虑,明年高增长行业及资产重组的公司仍然是牛股诞生的温床。此外,含有隐蔽性资产的上市公司具有很好的投资机会,也是牛股产生的地方。这些隐蔽性资产一直以来被低估,在资产升值的大背景下,即使短期内不被挖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安全边际越来越大,投资回报率也越来越大。
中信基金经理梁丰
不求一股独秀 但求组合胜人
文/本刊记者 张曦元摄影/罗曼
与中信红利基金经理梁丰的会面被安排在收盘后半小时,记者急于知道当天大盘的收盘情况,谁知梁丰一脸茫然回答:你说的是综指?也许到了2000点吧。在记者错愕的神情中,梁丰不慌不忙地解释:我不看综指已经很久了。现在像中行这样的大盘股进入指数编制之后,上证综指已经非常失真了,因为它对上证所有股票的总市值进行编制,但很明显,流通的股票并没有那么多。根据我们的研究,上证综指至少要打个折,现在我更多的看沪深300、标普和中信的A股指数。
作为中信红利精选基金的基金经理,梁丰身上始终透着沉稳和耐心,即使是在被摄影记者摆弄了十多个pose后,他还是保持着淡定的笑容;即使在记者不停地追问投资秘籍,希冀挖出某只黑马的时候,他仍旧是一副自如的表情,重复的两个字:组合。
■成功基金的质素:组合、节奏及其他
“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这种押宝式的投资风格不被我和我的团队认同”,梁丰还是沿用了鸡蛋和篮子的老比喻,但在解释他的成功之处时的确有效:“我们采取的投资组合是一种多元化的方式。如果一支基金之所以吸引投资者,是因为这只基金的收益就是来自一两支股票,抓住过一些‘大牛’等等,我认为这样就是在误导投资者。因为,对基金而言,其超额收益的取得一定要看它同时在若干个大方向上的判断都是对的,同时在节奏控制上也比较好,这样才称得上一只好基金,否则它的收益一定不可能跑到其他基金前面去的。”
能用“节奏”来形容投资的人并不多见,必然在参透了静态的投资之后才能深切体会到投资中的三维概念。梁丰认为,一只好基金并不能仅依赖某一两个行业,还是要通过一个整体组合来实现超额收益。
梁丰将自己的组合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基本的组合,在目前的背景下,一些行业方向的配置不会改变。另外,考虑板块热点和不同风格轮动,根据市场阶段性特点来灵活调整股票组合。
■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原因
很多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股市如火如荼,但不少中小投资者发现他们并没有赚到多少,远远不如买基金的“懒人”。对此,梁丰的解释说:以往由散户力量主导的证券市场环境现已发生了改变,2006年就是一个“分水岭”。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正在不断的增强,如果还是在沿用以前的方式去选择股票,很难有所斩获。现在市场的实际情况却是――符合“好股票”的前提才会涨。这就需要投资者具有借助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形成的良好选择能力。如此,机构投资者在这方面的优势便会逐步显现出来。
[对话]
《钱经》:你管理的红利精选基金业绩醒目,请谈谈你最自豪的案例。
梁丰:我的回答可能会让追求“黑马”的投资者感到失望。红利精选基金的收益并不是来自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只股票的收益。换句话说,红利精选基金的投资收益不是靠某一两只股票的“大牛”撑起来的。相反,它的收益比较持续,是一点一滴累加在一起形成的。红利精选基金就是这样一种风格,它并不像一些个人的股票组合,非常集中,收益往往就是来自一两只股票。我认为,红利精选的收益来源是非常多元化的。这与中信基金投资团队的整体研判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钱经》:2007年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大势?
梁丰:随着长期投资者的比例越来越大,大盘蓝筹股的价值就越来越高,比如社保,企业年金,还有基金等等,这类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正逐渐壮大起来。另外,近期大家普遍关注的“股指期货”作为一个事件、一次契机,也将推动这个进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对一些周期性行业或者说是增长比较慢的行业的认识逐渐改变,这一点也间接地推动了大盘蓝筹股价值的回升。
《钱经》:2007年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收益吗?
梁丰:2006年的市场越来越证实一件事情,那就是“好”股票和“差”股票间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未来进行股票投资的趋势是要基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来判断其投资的价值。2006年整个市场指数的上升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大家的差别还只是挣多和挣少的问题。我们预期,2007年市场就不会像2006年一样,届时更会体现在个股机会的挖掘上,所以未来股票的投资技巧,包括基金的投资技巧的差异都会非常的显著。现在这种趋势已经出来了,未来会更加明显。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兵兵
组合的秘密
文/本刊记者 张曦元
杨兵兵穿着一件淡紫罗兰色的高领针织衫,看她修剪得体的眉型,丝毫不会以为这是景顺长城第一支股票型基金的掌门人。你必须任由这两种形象在她身上交叠:一边是散着淡淡香气的温婉女子,一边是掌握着十几亿资产的杨门女将。
保持组合的平衡
“我们不打算做一支风格怪异的基金”,杨兵兵不会剑走偏锋:“追求稳健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会参照每个行业在基准中的占比配置自己的资产”。也就是说,即使她非常看好食品饮料行业,但因为整个行业在上证和深证综指中的占比低于10%,杨兵兵也只会在此基础上上调几个百分点的配置,而不是听任自己的喜好过于偏重某个行业。也正因为此,景顺长城优选股票基金没有放过今年大部分的赚钱机会,无论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还是金融地产,在杨兵兵的兵器谱上都可以追踪到这些轮番表现的配置。在她看来,过于重仓某类资产也许在一定阶段可以带来带来超额收益,但同时这可能是风险的来源。
她谈到了自己在2005年的一个经历:上半年交通运输、消费品涨幅较大,优选股票基金也在这一领域重仓配置,但从年中开始,公司的BARRA系统(风险控制量化体系)显示基金的跟踪误差一直偏高,而且连续两三个月没有改观,与此同时基金表现也不尽理想。通过分析,我发现,从下半年开始,市场结构在发生变化,资金从防御型资产中逐渐流出,而优选股票基金重仓布局的方向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导致跟踪误差与基准的偏离度加大,风险随之显现。因此,从四季度开始,我们调整了投资策略,大幅降低防御型资产的配置,如交通运输板块的比重大幅下降为5%左右,增加地产、机械等进取型资产的配置比重,后来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明智的。
■不盲目跟随市场
2005年底,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股市快跌破千点,市场一片悲观。但这恰好是一个转机,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的强劲走势,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后可能出现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改变判断,杨兵兵推测中国市场的大牛市已经在蕴酿之中,包括优选股票基金在内的所有基金对持仓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由防守转向全面进攻,并始终保持高股票仓位。这一战役为2006年的优秀表现立下汗马功劳。
[对话]
《钱经》:对后势怎么看?
杨兵兵:到现在这个阶段,很多人都感到矛盾,不知道大盘何去何从。事实上,A股指数不能算特别便宜了,从短期来看,市场的确有点热,可能会出现振荡,但是因为流动性过剩和看好中国经济的前景,下跌的幅度不会太大。我们对管理层的政策动向也保持密切关注,如果市场过于疯狂,很难说不会有控制的政策出台,这对股市将是个潜在的冲击。
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觉得不会回调很多,因为大盘蓝筹的估值远远算不上离谱。比如银行,虽然短期涨了不少,但是就这个行业潜在的政策利好、成长性看,并不存在太大的泡沫。又如钢铁,行业2007年的平均P/E水平仅7倍左右,而且整个行业的供需情况在好转,所以我们也不是特别担心。然后是消费品,虽然消费品涨得很快,估值不算太便宜,但只要成长率不降低,这个估值也并不太危险,而且这一板块占市值的比重并不大。真正的大盘指标股比如银行板、中石化、中联通等的估值水平并不高,只要它们回调的空间不是很大,大盘指数不会下调很多。
根据这些分析,我会继续保持在大盘股上相当比例的配置,比如银行板块。由于银行的总市值已经占到大盘的接近30%,新发行的基金不可能不去配置。金融服务、钢铁、消费品目前是我们的核心品种。
《钱经》:现在有这么多的百亿基金出现,你觉得投资者选择哪种规模的基金更合适?
杨兵兵:从操作来看,规模太大的基金比较难操作一些,因为存在冲击成本。而规模小的基金相对灵活一些。
《钱经》:会有哪些因素影响后势?
杨兵兵:人民币升值刚刚开始,今后升值的幅度只会越来越快,所以我们会重点关注受益最多的金融地产、服务等领域;此外,随着流动泛滥,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日益显现,我们看好有议价能力的品牌消费品。
兴业基金经理王晓明
投资股票的三个原则
文/本刊记者 李江南
巴菲特说,如果按照他的标准,没有值得投资的股票就干脆不投资。
作为兴业趋势基金的基金经理,王晓明也持有与巴菲特同样的理念,兴业趋势的业绩比任何文字都更能说明王晓明的三项价值投资原则。
■投资股票的三个原则
谁都想找到值得投资的股票,其实过程很简单,一如王晓明的操作过程。只要找到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寻找交集,你就能找到值得投资的股票: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企业所处行业未来如何?股票的价格趋势怎样?
招商银行作为兴业趋势的重仓股之一。王晓明理由充足看好未来的中国经济;银行板块在较长的时间里能保持20%的增长速度。而招行为商业银行的佼佼者,发展速度快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时国内银行的税赋的优惠政策会逐渐体现在企业的业绩中。那么,招商银行值得投资吗?“两个指标已经纳入考虑,这时比重不是很重,什么时候我们进一步比重提升呢?”是时候判断第三个指标:价格趋势。“为什么我们说这种趋势判断是很有效率,因为在之前,这也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有这种股票的比重占基金总净值只有4-5%,当三个指标都符合的时候,价格发出有利信号时候,我们就加速对股票的增仓比例,可能就加到基金总净值的8-9%,可能这时候就有个比较好的表现。”
■专注公司本身,投资你能了解和理解的股票
不要在意所谓的市场题材,最近的蓝筹概念和中小板股票、军工股或者3G,比如分析中兴通讯,要取决于公司取得了多少订单,而不是3G概念。回顾前几年,市场大炒网络股时,现在再看,有多少能持续稳健增长。王晓明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尽量不关注所谓的热点题材。做我们能够了解和理解的股票才是正途。倾己之力落在公司的业绩上――利润增长或者持续的增长能力,别的都在其次。”
■价格高并不表明股票贵
“很少有人说茅台不贵,但是总是一直在涨的,因为他成长速度非常快”,王晓明以此类推招行,“所以对招行来讲,即使招行的市盈率并非最低,这样的龙头股也会有所表现。”但是什么才是便宜的股票呢?看银行股的一些财务数据,招商银行坏帐覆盖比例较低,资产准备也比较实,那么,市盈率也仅仅只是一个因素而已。价格高并不表明股票贵。
[对话]
《钱经》: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考虑分红?
王晓明:我始终建议投资者,如果看好市场,基金值得长期持有。如果没有市场的需求,我们是不会随意分红。
简单来说,我帐面现在有几个亿,现在让我卖掉了股票,很难保证我能在现在的价格把股票再买回来。尤其是在快速上涨的市场,如果是涨到2500点,我怎么才能弥补这部分因为分红而丧失的机会?但在整体市场机会不大的时候,我们会考虑把增长的收益进行分红,另外在调仓的时候也会考虑分红,这样可以让资产重新配置显得更有效率。
《钱经》:2007年的股票市场,很多的机构说是牛市格局,你怎么看?
王晓明:我们认为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持续的牛市格局,多元主线、异彩纷呈。2006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10.07%,2007年中国的GDP会持续高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购物、 旅游等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很大的带动作用,还有全球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产业升级日趋加快等因素,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会逐渐增强。其次,人民币升值趋势刚确立,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带动土地升值和股票市场繁荣。第三,股改扫除制度,全流通、股权激励制度等激发上市公司作大做强的动力,股权分置改革意义非常深远。
《钱经》:2007年的投资策略会有什么变化吗?
王晓明:计划采取更积极进取的投资策略,加大对股票类资产的配置;明年的大盘蓝筹股依然是舞台的主角,因此股票的配置中大盘蓝筹股应有较大的比重。在投资主线上,将抓住以下三条投资主线:股指期货推出后股指权重板块和大盘蓝筹股的投资机会;人民币持续升值背景下金融、地产、航空等相关受益行业的投资机会,以及整体上市、实质性资产注入个股的投资机会。
《钱经》:在2007年,你重点关注哪些行业?
王晓明:我们会继续看好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保险、券商公司;还有食品饮料、房地产和钢铁、传媒、健康产业等。
富国基金经理陈戈、徐大成和朱少醒
长期、持有以及忍者
文/本刊记者 李江南
在基金排行榜的第一页(前25名),记者发现富国的名字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富国天益、富国天瑞强势、富国天惠,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公司在前25强中占据三个席位,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基金公司?――挑出好基金的教科书里说道,只有旗下强手如林才能判断一家基金公司的实力,否则单有一支基金独撑大旗是难以为继的。尽管采访之前,记者做足了功课,但还是没有想到迎面而来的是三位风格如此鲜明的基金经理,按照上文的排序,他们依次是:陈戈、徐大成和朱少醒。
富国基金的上海总部。前台摆着一只硕大的鱼缸,各样美丽的观赏鱼自由游弋。交谈数个小时之后,记者已经对这三个名字后面的醒目个性了解于心,如果更戏剧化一点,不妨用武侠小说中的典型形象来帮读者认识三位优秀的基金经理:谦和持重的帮主陈戈,快意江湖的刀客徐大成以及沉稳多智的军事朱少醒博士。这些个性飞扬的人物聚首将会演绎什么样的传奇?
■2007年的钱没这么好赚
“不要误导读者说我们的投资收益能达到怎样怎样!”刀客徐快人快语,与《钱经》的中立尺度不谋而合,他继续提醒投资者:“小心一点!明年市场绝对不会像今年这么好赚钱,今年达到这样的业绩,非常偶然、不属常态。可以这么说,2006年的A股市场落在一条正态分布曲线的尾端,发生的几率非常低。明年很难赚到今年这般的收益,这个游戏进入了考验技术的阶段。”
记者继续追问,投资者该如何是好。刀客徐认为财富的积累一定是需要辛苦的劳动和时间。在金融投资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赚钱。他判断,明年的基金表现不会像今年这样有这么高的收益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利润肯定比今年低。至于平均收益达到什么程度,还要看股市的整体情况,难以妄下定论。对于市面上流传的大盘将升至3000点甚至5000点的预测,陈帮主肯定的告诉记者:我们从不预测股市点位,但肯定是长期向好。
即使是刀客徐也没有否认A股面临历史性的投资机会,也许现在就是你一生中惟一的一次。
■怎样赚到2007年的钱
证券投资过程中不是靠预测赚钱,而是根据良好的策略和研究。因为靠预测来投资股票赚钱,不象靠策略和流程,那样赚钱具有可复制性,而且业绩不是稳定的。
朱博士也认为今年的二级市场行情超出预测,而要赚到2007年的钱,应该抓紧这条腾飞巨龙颈脖处的鳞片:人民币升值、全球行业转移、城市化以及福利化等主题将贯穿未来两到三年的发展。从全球视野来看,未来五年行业发展格局向好,比如消费地商业、食品饮料市场行业景气度两三年急剧上升;另一方面,行业的估值水平、估值方法是合理的。比如茅台、云南白药这样稀缺性的公司,和国际类似公司相比较尚处与估值水平中端。“所以在投资过程中,切记将投资主题贯彻于组合配置中”,朱博士说话滴水不露:“在组合配置中加重符合主题行业的权重,我能很轻松的对基金的业绩表现范围,以及获得某个收益的概率作清晰的估计。
对“赚钱”这项工作的细节,陈帮主点将似的列出英雄谱:2007年还看好消费类、服务行业、科技、创新类产业。科技创新类股票主要选择有自主产权、自主品牌、科研开发能力强的公司。消费类可以考虑苏宁电器、贵州茅台,创新类中法拉电子、航天信息可在选择之内。
■少交易,少预测;多调研,多思考,
两少两多是陈帮主总结的十二字箴言,他笑说天灾人祸才会发生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只有发生战争、等才会改变投资策略。而调仓的条件也非常苛刻:当各股基本面发生超过预期的不利变化的时候才会调整,比如,行业发生逆转、管理层变动等。另外一点是,基金经理发现更好的股票。“在这两种情况下,我才会调整资产组合配置。”陈戈承认自己的投资风格非常稳定,典型的长线持有,“所以07年也不会在投资品种上发生太大的变化,目前的消费类股票还会长期持有。”
“少交易”的策略会大受主妇们的欢迎,因为少交易最大的好处就是省了不少交易费用。徐大成将自己的投资秘诀浓缩成“忍者乌龟”,象乌龟一样趴在那里不动就是最好的投资方法。他得意的说:“我一年半的时间投资基金,基本是趴着不动,这是真的。”
[对话]
《钱经》:富国天益基金于2006年7月进行拆分,拆分后基金资产总额保持不变,资金持有人权益保持不变。整个拆分过程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陈戈:天益这次拆分,主要是我投资了两只重仓股:贵州茅台和苏宁电器,是在特别是这次是市场分歧最大和价格最低的时候,大概是在7下旬和8上旬建仓的,拆分后规模扩大,当时时机比较好,成立以来一直持有;但是到了申购之后,我又恢复了持仓比例,持有量就上去了。当时茅台、苏宁最多总共占股票的比例为18%――没有意外2007年会继续持有。现在看这些股票涨幅,可能投资者也知道未来的基金是怎样的了。
■基金拆分的背景资料
富国天益拆分时的净值是1.6010元,拆分的过程实际像一场数字游戏,按1:1.6的比例对基金份额进行拆分,拆分后,投资者拿到价格重新变成1元的基金,以及多了六成的基金份数。基金拆分是基金公司针对“高净值高赎回”怪圈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基金公司希望通过基金拆分,规避投资者对高净值基金的排斥心理,避免基金被迫分红对投资操作造成的冲击。
《钱经》:当时你预测到市场是将会有行情吗?,还是正好赶上拆分的时间,当时是出于什么原因拆分呢?
陈戈:这个行情谁也没有预测到,只能说是赶到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就说股票投资的话,当时是界定了要投资这些股票,价格没有跌到这么低,我也会建仓,实际上正好也赶到股票的价格低,那么我们就更要建仓了,拆分实际是我们的投资策略后,才去做的。
《钱经》:如果股价没有跌到这么低,是否会等待股票到达更低点才去建仓?
陈戈:我们不是太在乎个股票的价格,关键是对这些股票的长期看法,换句话说,主要是看准了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的。
《钱经》:会有哪些因素影响后势?
朱少醒:2006年属于估值回归,而在2007年,估值、宏观政策、基本面都会发生重大变化。资金方面来看影响大势的因素是人民币升值、流动性充裕。随着投资者将股票作为资产的储备方式,投资观念发生巨大改变,以后的股市波动会变小。另一个方面,因为管理层激励计划和企业本质性提升,企业盈利值得预期。
细节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民币升值,税制改革,币值上升过程中资产变好;中国人寿等优质公司的回归将奠定股市的基石,给股市注入新鲜血液。
《钱经》:你认为挑选公司的时候应该着重哪些因素?
朱少醒:
首先我要强调“基因”的概念,就是说各公司的盈利情况特性与生俱来,需要更关注公司的微观面,衡量企业特性财务数据才能找到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
如果行业是资本消耗型公司,那么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可以达到未来良好的公司业绩。比如小商品城就是独一唯二的,所有的收益就是大量的预售款,小商品城具有一定的壁垒和特许权才能作到,并非任何一家公司可以随便复制的;再比如钢铁企业波动性很高,不可能让钢铁企业达到稳定的股价变化,这都是各自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
在看个股的时候,增长质量和稳定性,都是根据企业的特性来保证的,衡量的标准是不好一概说好和不好的的,我们可以认为“基因”这是个衡量股票未来业绩是否好的综合指标。
同时,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很重要,如果公司是赚钱的,但是股东是不赚钱的,不能分享优质企业利润,不能确保利益的公平性。那么这样的公司再好也和投资者没有什么关系。
其三,管理层的因素,在竞争性行业公司判断股票时显得尤其重要。现在市场一直倡导优秀、诚信、企业家精神,企业在经营运作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把企业的生存当成事业,把企业本身未来的成长,除了是作为自己财富的部分之外,也把企业做好当作是自己作为社会公民角色、社会责任的义务。以前是不谈这些的,现在是谈的越来越多了,现在是把这种企业家精神沉淀下来。其实股票市场是由这些上市公司组成的,由优秀管理层来判断选择优秀的公司,选择优质股票,也是股市的真谛。
南方基金经理姜文涛
我的工作是从11个里挑6个
文/本刊记者 张曦元
他说话非常慢,深思熟虑的吐字,滴水不漏的逻辑,每个字之间的间隔像被word里格式刷刷过一样规整。无论记者的思路跑多远,姜文涛都紧紧拽着线头,不紧不慢地说:然后……第三点是……
姜文涛坦言,我每天17:05准时下班,过得比较轻松。他的工作看上去和久久鸭车间操作员并无二致:用四个占不同权重的因素将22个一级行业排序,然后在前50%、也就是11个行业中选择出6个值得投资的行业。
姜文涛没有赚到“有色”的钱。2006年年初有色金属行业涨幅令人咋舌。他丝毫没有后悔,因为从行业配置角度,有色金属长期价格一定由生产成本决定,而现在的商品价格远远超过生产成本。他说:“试图抓住每一个投资机会的基金,没有任何特色、也没有风险控制。”
■以经济学家的眼光选择行业
作为第一支行业配置的基金经理,姜文涛有三只锦囊去挑选最值得投资的公司。但在此前,你先得换一副经济学家的脑子。首先,问自己第一个问题:这个行业是否有不错的发展空间?姜文涛看好的证券、银行、医疗、地产等行业都是属于消费升级的产物――所谓消费升级,大家在满足基本的生活之后,收入和财富继续增加之后产生的消费,升级型的消费会增长更快,整个中国消费领域的年均增长速度在13-15%,而升级型的消费行业增长速度普遍超过20%。
接下来让我们对整条产业链进行“中观”的分析。分析会基于三个要点进行:第一,该行业的竞争格局是否健康?第二,捋顺一条很长的产业链中,看看利润集中在哪个环节。在家电行业这条产业链中,它的利润更多集中在苏宁、国美这样的渠道商手中;再比如汽车,虽然每年有20%以上的销售增长,但是整车厂的利润却稀薄得很,所以,姜文涛索性不投上海汽车,而是投资福耀玻璃;第三个考虑是,看看一个非常不错的行业中,最好的企业是不是在A股,比如旅游和传媒都是姜文涛很看好的消费升级的行业,但这两个行业中最好的股票都没有实现A股上市,比如旅游产业链中比较不错的携程网、芒果网。姜文涛总结:“就算再看好这个行业,找不到满足三个条件的股票宁可不投。”
■莫以股评家的眼光选择个股
再没有比这种说法更离奇的了。“个股选择对于我们这支基金来说,不是为了获取超额收益,而是要控制风险”,记者对这句话的逻辑关系尚有些不能消化,举凡选择个股,都是为了获得超额收益,姜文涛为什么反其道行之?且听他如此解释:我的这支基金超额收益的来源是――行业,来自于重点买一些行业、少买或不买另外一些行业,这是行业配置的精华所在。说到个股,只要这支股票能很好的代表这个行业,与行业收益率持平就好,在此基础上,我不想承担任何因为个股不力带来的损失。所以,选定某个行业,分散投资在代表行业的大市值股票上,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要管理一支逻辑不同的基金,姜文涛不止一次与同事争执,他始终坚信:长期来看,在哪个领域营业要比如何营业更重要。
[对话]
《钱经》:现在看好的行业有哪些?
姜文涛:我看好的行业是证券、银行、房地产、食品、商业,装备制造业以及医药这七个行业,无怪乎南方积配的最大重仓股是中信证券。考虑一个行业不是看它过去怎么样,而是将来会怎么样,我一直认为证券业是现在最好的品种。这个行业面临着反转的机会,证券业会从一个小的、无关紧要的,现在的流通市值可能只有2万亿的资源配置场所发展到20万亿。而且整个竞争结构也很好,牌照稀缺,利润也集中在证券公司本身。其中最好的证券公司莫过于中信证券,在2006年,它的盈利增长数倍,2007年、2008年的盈利增长不会低于40%。因为市场对它还处于质疑阶段,所以对它的估值水平还很低,或者说,估值水平远远没有透支。
大部分人虽然都已经懂得退休规划的重要性,但却又都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混沌状态下。我们按照青年、中年、老年这样三个年龄群体划分后.发现不同年龄层的人们,在退休问题上有着各自典型的迷思。
所以.我们从典型案例出发,为老中青i代人各自归纳了一些常见的退休迷思,看看大家主要的困惑具体都有哪些,正确的观念又该是怎样的。
青年篇:
青年人关于退休的困惑和误区,一种是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忙于应付眼前的结婚和购房等压力,觉得自身离退休时间尚远,思想上尚未引起重视。而一些收入较高的年轻人,则觉得自己现在挣得多,将来不怕退休没钱。
迷思1 现在刚踏入社会,每个月存不了多少钱,晚一点再做退休规划。
孙颖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朝九晚五的生活一晃就是3年。对于退休。她可是从来没有想过。 “退休?这可是30多年后的事情,现在想太早了吧?”她直言,自己当前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比如存点积蓄和男友结婚、买房、买车.以后还要生孩子,并准备教育金等等,无论怎么安排,都没把养老规划提上日程。
“我才工作3年,退休的打算以后再想不迟吧。”孙颖说,现在开始准备退休,为时尚早。
本刊点评 社会新鲜人也要及早准备退休规划。
与孙颖相似,大部分的上班族在青壮年时只想到了“家庭组建计划”、“购房购车计划”、“子女教育储备”等等,却忘了提早为自己规划一份退休金,等到退休日子一天天逼近,才惊觉已经来不及准备了。
要知道,愈早规划退休,愈能享受时间与复利累积财富的效果。千万不要以为距离退休还有很长的时间,而忽略提早规划的重要性。 有个例子或许你似曾相识。美国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Steve从20岁工作开始,每年将2000美元存入他的退休账户中,存了10年后不再追加资金。弟弟Bill等到30岁时才开始作退休规划,但是之后每年也存入2000美元,坚持到65岁退休为止。假设两人的投资每年均增长10%,65岁的时候,Steve的账户超过100万美元,可Bill的账户却只勉强超过60万美元。
1O年的投资竟然胜过35年,这就是复利的神奇之处。
由于每一分钱都有时间价值,因此时问是你富足退休最好的帮手。换句话说,你越早投资的每一元钱,增长的效率越高,时间永远不算太迟,重点是要赶快开始。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对自己未来的经济收入、家庭状况都无法估计,又如何知道该准备多少退休金呢? 不错,早早地开始进行退休规划的确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通胀的高低、收入的涨幅,甚至家人健康状况都会影响退休规划。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鼓励年轻人早早树立“退休需要尽早准备”的思想。应该说,养老规划不仅是对退休生活有所准备,更是对人生的一种长期规划,能够帮助年轻人从踏上社会开始,确立人生的目标。并分阶段逐一实现。
比如,当你想清楚了退休生活要靠丰富的资金结余来支撑时。你就会思考,lT作的30年中,每年投入多少、收益多少可以完成这样的累积呢?买房、买车、教育储备去除后,还能否保证养老储备的投入呢?
当你的心上有了这样一根“弦”,或许就能早些预算出人生不同阶段的开销,电更了解未来如何“开源节流”了。
而且,就同时间一样,钱也是可以“挤”出来的、“收入低”、“压力大”无非足不肯强制储蓄的借口,哪怕只从每月从生活开支中省下一两百元,只要坚持投资几十年,相信结果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迷思2 社保退休金加上企业年金,应该够退休用了吧?
“我每月的收入有2万多元,还要为养老早准备?在家居公司上班的沈思敏似乎一点都不为退休担心,虽然研究生毕业后正式工作不过3年时间,可他的收入已超过同龄人许多,拿出工资单,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养老金、企业年金的数额,“听我们公司的人事主管说,我的收入已经达到养老金缴纳的上限了,加上企业年金的投入,我退休后的收入应该很高吧?怎么会不够用呢?”对于社会上热议的养老金危机问题,思敏好像完全不放在心上。
不仅如此,思敏的想法还受到了父母的影响。他认为,父母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养老金的问题,更不会想着理财,现在眼看就要退休,生活依旧稳定、自己何苦早早地“杞人忧天”呢?
本刊点评 光靠社保和企业年金.大多数人都无法实现退休目标。
一些年轻人对于未来的退休生活过度自信.认为现在收入比较高,不仅仅自己和单位都在缴纳养老金,而且还有企业年金的辅助运作.退休后当然可以无忧无虑地养老。
不过很可惜,这样的想法在当前的环境下有些偏差。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实际发放中,在职职工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远远无法支撑当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支付,因此造成了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上所积累的资金被大量挪用,给退休职工发放工资,个人账户“空账”运转脱象严重。
其次,急剧增加的老年人口推动养老危机加速逼近。我国无疑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随之而来的是在职劳动者的逐渐减少。根据有关统计。现在每4名劳动者支撑着一位退休人士的养老金。那么试问,当老龄潮来袭时,养老金“空账”运转的齿轮会否有一天难以转动了呢?
再来看看思敏所说的企业年金。有企业年金的单位的确给职员多了一份希望.但很可惜,我国目前提供如此福利的企业并不多。而且企业年金究竟能带来多少保障也是未知数,美国401K计划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常说的养老金替代率目标仅为60%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在职职工退休后的收入目标是工作时工资收入的60%。在这个概念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目标”,也就只是一种希望;二是“工资性收入”,也就是排除了各类奖金、补贴等隐性收入的部分,而对很多人来说.这只占到劳动收入的很小比例。如果以所有收入为比较,想必养老金替代率可能不足40%。因此,即使真正实现养老金替代率目标,收入还是面临大幅缩水,
在了解了以上情况后,你是否仍然觉得依靠社会养老金、企业年金非常可靠呢?
如果说当前面临退休者和已经退休者中,大多数人只是把退休生活的日标定位于温饱、安逸,那么以现代年轻人比如思敏目前的收入水平分析,对于老年生活的追求应该不止于此吧。更何况在养老金、企业年金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要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目标,当然只有依靠自己的长期储备和积极投资了。
中年篇:
中年人关于退休的困惑和误区特点,往
往呈现两种极端,一类人觉得自身生活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无暇关心自己的退休安排;还有一类人觉得有点闲钱要抓紧投资.等股市、楼市赚了钱就不怕退休了。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这两类人都失去了进行退休金筹备的黄金时期,无形中加大了未来安排退休生活的难度。
迷思3 双方父母尚在,每月、每年都要尽孝心;孩子尚小。各项开支很大,因此只能委屈自己。将退休规划搁置一旁?
算起来,齐先生和太太的收入都挺不错。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们月收入相加有近3万元,可两人却没有为养老做过准备。 “还贷6000元、基本开销4000元、购物3000元、孝敬父母2000元、孩子补习1500元,要花钱的地方可多呢。”齐太太粗略数算着每月的花费。虽然夫妻俩日积月累有了几十万元的结余。可在他们看来,这些钱可不是为自己准备的。齐太太坦言:“现在这些积蓄,一是要备着给父母将来看病用的,二是给孩子预备留学学费的。我们养老的事情还没顾得上多想呢。”中年“夹心族”的退休金准备不能无限期压后。
齐先生和太太可算是典型的“夹心族”,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不得不为父母、子女考虑在前。工作多年攒下的存款,除了要为父母建立“医疗储备账户”,还要给孩子搭建“教育储备基金”,压力可真是不小。而就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他们自己的养老金就这么不见了踪影。
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很糟糕。当齐先生夫妇两人退休时,由于他们的积蓄不断被父母、子女所用,以致没有充足的养老积蓄,生活品质很可能无法保障。而且,正是因为养老金的累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这笔钱的需求与这个累积的时间都是“刚性”的,所以当然是早准备比晚准备好,晚准备比不准备好了。
考虑到夹心族各项开支较大,我们建议可以从小钱开始,一点点强制储蓄,再配合适当的投资工具,靠长期投资把小钱变大钱。
夹心族家庭首先可以考虑“节流法”,以减少家庭每月的开支。比如通过记账的方式,先掌握每月的同定开销有多少,再慢慢从中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自然就把钱存下来了。
又比如当前物价上涨的时候,购物还要学着挑时间、挑商场。同样一个品牌的冬季新品,在这个商场可能只打8折,换一个商场没准能打6折。下馆子吃饭也要算计一下,可以在网上下载优惠券的千万别错过,或者你还可以试试时下超级火热的团购,只要提前预约一下,同样一餐饭的价格可能是平时的一半,甚至3折、2折呢!
当每月固定支出都能够控制住以后。便可以进一步采用“账户管理法”,也就是依照不同的花费类别分别由不同的银行账户支付。每月薪水拿到后,可以先依照规划的预定金额分别转到各账户,如生活基本开支账户、教育账户、娱乐性消费账户等,再由这些账户直接扣款支付各类生活所需。量入为出、先进后出的办法,每月余钱将不再是难以预估的,随后也较能进行计划性投资。
另外,在较大金额的花费预计方面,也要学会“按比重分配”。我们发现,很多家庭都将孩子的教育费、父母的赡养费特别是医疗费用混在一起随便使用,没有区分账户对待,更没有统一的筹划,家庭账务状况比较混乱。我们建议这样的家庭先预估一下资金的使用时间、使用金额,再寻找相应的积蓄方法。
孝养父母、清偿房贷、子女高等教育金以及自己的退休金准备,这4大花费最好能同时进行,因为这些都是非常“刚性”的需求,不要因为计较准备顺序,结果就耽误了其中某一项费用的准备。唯一能调整的就是资金分配的比重,以确保专款专用。
迷思4 有儿女做靠山,将来退休没什么好担心的。
“宝宝.爸爸妈妈以后就靠你啦!要快快长大哦!”小豆豆刚出生13个月。陈礼羽和先生就迫不及待地想到了将来。“我们宝宝在周岁抓阉儿的时候,可是拿了算盘的.将来一定善于理财。财运亨通啊。”礼羽高兴地说,在一周岁生日时,她和先生给宝宝准备了算盘、笔、书、羽毛球和钱。因为宝宝平时贪玩,他们觉得宝宝一定会选羽毛球。没想到,宝宝对算盘最感兴趣,拿在手里就不想放,“以后我们就等着享他的福啦,等我们退休了,没准真能周游世界呢。”虽然抓阄儿只是民间流传的一种风俗,但倒是给了礼羽夫妇很多的遐想与期盼,就连退休后的生活。他们也把一份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和礼羽夫妇有些相似,年近半百的范烨和太太也对女儿的未来十分看好,“她现在在市重点高中读书,每次考试都在前十名。将来上名牌大学一定不成问题,等毕业找个好的工作,我们两个的下半辈子就不愁了。”范烨说,他和太太从采没有为养老的事情担心过,虽然他们知道养老金空账、老龄化等很多社会的问题.但想到自己有女儿这个“靠山”,他们依旧觉得很有盼头。随着社会老龄化压力增大。“养儿防老”观念落伍。
自古以来,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中国人心中可谓根深蒂固,在长辈们眼中,儿孙满堂就等同于老来无忧,不过,时过境迁、风俗可以沿袭,养儿防老的思想却不得不变一变了。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下.越来越多家庭的结构变成了“倒金字塔”形.“4-2-l”家庭模式非常普遍,这与过去的家庭模式反差巨大。过去的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养老生活可以依赖于多个子女的共同照料,阿来看看现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只生一胎。这样一来.朱来家庭的格局只会是“2-1、“4-2-l”甚至“8-4-2-1”了,依靠多个子女来赡养老人的情况不复存在。
家庭结构的变动,对下一代的压力是巨大的,当前我国老龄人口正在快速增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见附表)、60岁以上人口数量在近几年中逐年攀升,尽管15~59岁的人口比重基本持平,但数量也在增长。0~14岁的婴幼儿数量虽然同样出现增长.但这与“80后”人口大潮中出生者正值结婚、生育高峰有关。当这轮高峰过去后.婴幼儿的数最可能出现明显的下滑。待到那个时候.中同整体的人口格局,很可能“头重脚轻”。
另一方面,“啃老”现象也在加剧。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家待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想结婚了,就向父母讨要积蓄用来买房、买车,就连最简单的信用卡还款都要依赖于父母的供给等等。在父母都还没有退休时选择“啃老”的子女,等到父母年迈时,应该没有能力扛起为父母养老的重任吧。
即便是参加工作.生活完全可以自己负责的中青年,要在“倒金字塔”模式下为父母、祖父母养老,也并不容易。毕竟当他们建立小家庭后,也需要顾及子女教育、买房、自身养老等诸多问题。即便有心孝敬父母.也可能无力承担。因此.养儿防老在现实社会中很难实现,中年人必须为自己的退休生活早作打算。
迷思5 趁股市、楼市好,抓紧“捞一票”,为追求高收益率而
盲目投资。
买股、买房、买商铺、海外投资……张国强涉足过的投资领域还真是不少。今年58岁的他虽然已临近退休,可丝毫没有闲下来的心。
“我们家可是一点存款都没有的,银行的利息那么低,连抵御通胀的能力都没有。当然要积极投资了!”张国强说,他把商铺出售后,几乎全部的流动资金都放在了股市中,现在,家里除了自住房和少量的现金储备外,只有股票资产了。他希望两年内出现一个大牛市,好让资产翻几番。富足养老。 “哪个市场有希望,就要进入哪个市场,要不是当初我和朋友联手买卖商铺赚了钱,现在可没那么多本金”张先生还时海外买房有兴趣,“说不定我股票里赚好了,还能到国外炒房呢!”看得出,张先生是个十足的激进派投资者。
本刊点评 退休是长期理财,要赚的是稳定的“时间财”。
当牛市来临时,股票投资越积极,收益可能越高。不过对于自己的养老金,在积极投资之余,还应做好“软着陆”的打算,特别是像张先生这样,还有现年光景即将退休的中年人.更应该为退休前3年的生活准备好稳定的资金。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机让很多人看到了投资的风险,当时有不少参与澳币投资的中年人损失惨重。张先生如此有勇气拿养老金冒险,可万一股票的走势与张先十的判断相反,万一在即将退休的时候摔了这样一个跟头,他能否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又能否爬起来,再在投资的路上走下去呢?
我们比较鼓励中年人对养老储备做适当的投资.毕竟通胀的背景下、简单地存银行、买债券只会让资产贬值。但对于你所不了解的投资项目.应当尽量回避、如果实在想要尝试,也应当使用其他闲散资金,做好面对亏损的最坏准备。 另外,要对退休储备心中有底,不妨根据当前年龄、退休后计划的每年支出反推合适的投资方式。举例来说,假如张先生和太太都是58岁,两人计划在60岁至70岁时,每年旅行l一2次.花费在2万~3万元左右。那么距离60岁还有2年时间,考虑到证券、基金等投资的风险系数较大,为保障61岁至63岁的3年中足够的旅行花销,可以选择存款、债券等稳健型投资方式。如果年收益率按照3%来计算,3年中每年2万一3万元的花费,需要在60岁时留5.7万~8.5万元,这笔费用可以通过58岁时一次性投入5 4万~8万元实现(年收益率依然为3%的前提下)。
而70岁前另外7年的旅行基金则可以通过较为积极的投资方式取得。因为从长期来看,股市、基金的风险并不大。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平均每3年一个轮回,其中最长的一次熊市也只有4年而已。如果张先生夫妇坚持投资,相信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假设预期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O%.那他们58岁时只需要投入6万~9万元的资金就能解决63岁至70岁前共7年的旅游费用。
这样有针对性的投资方式、资金分配比张先生目前的方法更让人放心,效果也未必会差。
迷思6 退休规划,就是多买点保险。
“退休?我当然不愁啦。”谈起退休的话题,曾雨显得胸有成竹,“你看,重疾险、寿险、养老险、意外险,各种保险我几乎都买了。”曾雨说,这些保险每年的保费就要2万多元,不过想想以后可以靠它们养老,也就咬咬牙全买了。
不过.细看曾雨的保险组合倒是让人有些不解了。在他的保障中,除了养老险、重疾险的保险金给付对象是自己,其他险种似乎都是为后人准备的。比如他授保的定期寿险和意外险,就丝毫不能起到补充养老金的作用。
再看重疾险和养老险的保障能力,前者的保额是12万元,后者提供60周岁后每月1000元的养老金,直到88周岁。以目前的医疗费用来说,曾雨的重疾险还算合适,但多年之后可能就显得少了,而每月1000元的养老金补助亦是如此。以当前的物价水平来说,这笔资金作为社会养老金的补充还算不错,可今年40岁的曾雨距离退休还有20年时间,在通胀的影响下,1OOO元的消费能力在20年后肯定大大降低,到时候可能只相当于现在四五百元的购买力。届时这样的补充似乎难以满足需求。退休金准备不能依赖于保险,需多种方式进行配置。
说到对退休生活的保障,首推的当然是养老保险。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做到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有一定的强制性,有助于帮助那些消费倾向明显、储蓄率低、投资习惯差的人群获得稳当的养老保障。在低利率背景下,分红型产品比较适宜。被保险人除了享受这类产品本身内含的同定收益率部分的利益外,一旦将来利率上升,投保人还能通过分红获取收益,抵御一部分的通胀影响。
除养老保险外,还有一些产品也能对退休生活予以支持,比如重疾险。一些家庭会把重疾险作为退休后的“健康基金”,在发生疾病时,希望借此弥补经济损失。还有的投保人会将投连险作为养老储备的工具,希望借助其投资能力,获取高收益。
不过,在借助保险养老的问题上,应当注意适度,而不能完全依赖。
例如,养老保险内含的收益率较低,往往无法产生较高的收益以满足人们庞大的养老需求。曾雨的这款产品需要他从35岁开始每年缴费12445元,缴费20年。从60周岁起,他每月可领取保险金额1000元,直到88周岁。计算后我们发现,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5%,而这也是养老险市场的整体水平。
又比如重疾险,虽然对发病率最高的几十种重大疾病给予保障,但并不等于完全保障。当你所患上的疾病不在保障范围之内时,就需要依靠养老储备中的流动资金了。另外,考虑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问题,投保重疾险时还要注意保额的问题,过低的保额其实不能给投保人多少经济上的支援。
又比如投连险,它的投资账户就与股票账户、基金账户一样,也会出现亏损,对于这一点,中年投保者还要有个心理准备。如果你只是希望借这一险种在短期内凑足养老储备,风险性还是很大的。
可以说,保险只能作为退休准备的一种方式,养老保险也只能作为退休后收入来源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差不多占到退休金来源地20%~30%,要想过高品质的退休生活,更应依靠多样化的投资理财储备。
老年篇
老年人关于退休的困惑和误区特点,主要集中在捂住钱袋子,不敢投资或乱投资。还有就是对退休生活毫无规划,或者随遇而安无聊度日,又或者是盲目羡慕别人的精彩退休生活而自己又力不从心。建议老年人要在财务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合理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并进行适当投资,做到多方面的平衡。
迷思7 每月拿着四五千元的退休金,生活无聊,不知如何打发时间。
“人家嘛,退休后,要不就是舍饴弄孙,要不就是打打麻将,可我既没有子女更没有孙子、孙女,也不好麻将这玩艺儿,退休后的日子真的有些无聊,不知道如何打发时
间。只能偶尔去去老父亲、老母亲家里,跟他们闲聊几句家长里短。”
家住上海普陀区的董阿姨,是当地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今年54岁。本来,董阿姨的退休生活还算充实,主要是照料工作比较繁忙的先生。去年,董阿姨的先生因为突发重病过世,董阿姨一下子觉得没了主心骨。而且董阿姨夫妇当年是新派的“丁克族”,一直没要孩子,如今,家里一下子冷清了。
“从物质条件来说,我先生原来的工作单位条件很好,他的职务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家经济条件还是不错的。从我个人说,我现在退休工资也有4000多元,听学校里的人讲,最近又要加退休工资了,以后每个月肯定超过5000元了。我现在一个人生活,根本花不了几个钱。虽然不用担l心钱不够花,但心里总归不太开心,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日子重新充实起来。”面对未来漫长的岁月,面对那些清冷的家具,董阿姨神色中难免有些怅然若失。
本刊点评 老年人可通过合理安排.发挥余热,从各个角度提升退休生活品质。
董阿姨这样的情况,在城市“空巢”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中,还是颇有代表性的。他们的经济条件差别比较大,但大体上至少都能自食其力,有些经济条件还很不错。但退休以后,与退休前忙碌的工作状态相比,他们的心理一下子有了落差。尤其是一部分老人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在社区各类活动中也不是活跃分子,于是退休后的他们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待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里”,空虚寂寞的无聊感随之涌上心头,甚至觉得自己“很没用”。
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对着自家的墙角顾影自怜。相比年轻人和中年人,虽然已退休人士的年龄较大,但是他们本身也有一些天然的优势。比如经验足、阅历深、人脉广、性格稳当、办事牢靠等。所以,有些技术型的老人退休后可以重回相似的工作岗位,继续发挥“带头作用”;有些具奋斗精神的老人可以下海经商开创自己的事业;更多的老人则可以依托本人的特长,或者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基础上,在社区参与公益性的活动。
在国外,大部分老年人更是会将慈善和公益活动作为自己退休人生的主要目标,而且还搞得有模有样,甚至成为一个大项目、大组织。更多的退休专业人士则创办各种针对中小企业、社区慈善机构的创业孵化器或成立顾问机构,而这些资深人士开设的顾问机构则往往对社区免费开放。
当然,身体还比较健康的老人,也可以走出自己的小屋,走出社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或寄情山水,或游历世界。总之,退休后的人士,应该将眼光放得远一些.让心胸宽广一些,在为自己创造出一定收益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样才能让自己重拾对生活的兴趣,重新发掘出自己的价值,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
迷思8 退休了,赚不赚钱,理财还是保守点比较好。
生活在上海的苏先生今年58岁,即将退休的他是一名工程师,每月收入刚8000元。同岁的太太已经退休,每月退休金3600元。
早在10年前,因为预估到退休后收入水平可能下降。主管家庭财务大权的苏太太就已经开始了自备退休金的储蓄计划,夫妻俩的一些季度奖金和过节费,都被她存到了一个银行储蓄账户中,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动用
“我们的考虑是,我们俩对股票什么的根本没研究,也不像年轻人那样能玩转基金,闭钱还是放在银行比较安稳、安心”
如今,夫妻俩的银行定期存款已经“小有成就”,已经达到了30万元。但最近,物价不断上涨,电视和报纸上天天提“CPI创新高”、“通货膨胀”等字眼,让苏太太有些疑惑:“物价都涨了4.4%,怎么银行利息还只有2.5%,那我们放在银行的钱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么?”
考虑到苏先生两年后即将退休,夫妻俩想为今后重新打算一番。但除了储蓄和国债,苏太太不知道自己还能投资点什么
本刊点评 如果不想被通胀侵蚀财富,退休理财也要追求一定的效率。
储蓄是达成理想退休生活的基本方法,很多人也倾向以定期存款的方式来累积未来退休所需的财富。但只采用这种退休金积累方式的人群,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通货膨胀对于储蓄金的侵蚀力。
对于储蓄这一投资理财方式过度保守,虽然安全性极佳,但收益率却很低.很容易导致资产增长率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长期处于负利率时代之中,举例来说,假设你2007年有10万元存放在银行储蓄账户中,储蓄年利率在4%左右,但通货膨胀率却上了6%,本金在储蓄一年后,非但没有增值,还实际贬值了2%。
在中老年人群中,为退休计划进行的投资过于保守非常常见。毕竟,投资总会有风险,人们往往不愿意拿自己的退休生活做赌注,因而更加倾向于谨慎、稳健的投资方式。然而,谨慎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过于保守就会以牺牲回报率为代价。 理财专业人士则认为,虽然我们一再强调退休金需求的“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退休储备金的理财应完全排斥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投资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而又不必承担过大的风险,那么这样的投资在退休计划中是可以考虑的。为此,我们建议最好能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来准备退休金,而不是进行单一的存款储备。再者,我们建议保留一定比例的股票,而不是全盘卖出。另一方面,不同的股票本身也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构建不同的股票池组合,通过不同的仓位增减,在不同的阶段改变和改善其风险特性。为此,股票并不一定同高风险挂钩或等同。事实上,长期(如十年甚至数十年)坚持投资股票的风险并不一定有多么高,反而可以作为一种获取稳健收益的手段和工具之一。
诚然,股票投资可能面临着股价下跌令退休资金缩水的风险,但退休人员往往还要面临其他风险。比如,在20年至30年的退休生活过程中,通货膨胀可能给你的生活成本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为了防范这种风险,你的投资综合回报就要超出通货膨胀率――这也就是你的退休资金储备中需要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等积极投资工具的原因。 所以,退休理财不等于保守理财。为了战胜漫长退休生涯中的“头号敌人”――通货膨胀的威胁,退休理财也该积极主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迷思9 去银行存款结果误买了保险,老年人理财为何总会上当?
上个月。市民贺大妈想把自己积攒的2万元现金存到银行,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贺大妈来到旁边的一个“理财柜台”。工作人员告诉她,只要每年存2万元,连续存5年,5年后就可获得高利息的回报。贺大妈觉得挺划算。就在工作人员给的一张回执单上签了字。办理完毕,银行工作人员递给她一个装着保险公司材料的大信封,她以为是银行给客户发的宣传资料。也没当回事。直到一周后,她忽然接到一位自称是保险公司的来电,对方告知她。她购买的分红保险即
将生效。以后就得承担一定风险,作为回访,她这次与保险公司的通话将被录音,意味着今后她要承担法律责任。
自己的存款为何变成了保险?而且还得承担风险?贺大妈打开装资料的信封一看,都是在介绍保险产品,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条款.她和老伴看了半天也没看懂。第二天.贺大妈到这家银行去了解,原来储蓄本上的钱是购买了一种理财保险产品,好在贺大妈的保险刚好还在10天的犹豫期内,可以全额退款、
本刊点评 注重学习。了解理财产品,不能听信误导随意投资。
类似贺大妈这样,在银行听信“忽悠”导致“存款变保险”的故事,在全国各地早已屡见不鲜。
不少老年人承认,他们根本分不清储蓄和买保险有何不同.只知道银行是提供储蓄服务的.至于银行工作人员所称的高回报、高利息,老人们或者以为是什么临时优惠政策,或者因为“贪小利”的心理作用,继而草草签约。而对于保险材料中的投保内容、如何理赔、相关费率、退保的限制,很少有老人看得懂,他们大都以为是储蓄时银行赠送的保险。
的确,在推销银保产品时,销售人员(不论是隶属银行还是隶属保险公司的)喜欢说“这就跟存钱差不多”。虽然储蓄型银保产品广义上也可归于“存钱”的概念,但储蓄与保险是有很大区别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作为保险产品的一种,银保产品在提前支取本金的时候,会发生现金损失,是不保本的。如果投保后,要从中取钱出来,实际上就是申请退保,那么在保险合同生效的头几年,无法拿回100%的本金,只能按照“现金价值表”来退钱。而储蓄是完全保本的金融工具,即便是定期储蓄,提前支取也是可以拿回100%本金的,损失的只是利息多寡。
与存款变保险相类似,不少老年人还听信别人推荐,或者被误导后,把自己的养老钱盲目投资于自己完全不熟悉,或者一知半解的金融工具上,比如投资代客炒股、权证、期货、黄金,甚至被拉去投资于一些杠杆金融工具、非法的地下金融交易等。
究其背后的原因,大多还是因为不顾自身实际情况与风险承受力盲目跟风市场上的投资热点,或是贪图高回报的允诺而进入“圈套”。所以,对老年朋友们而言,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要谨记一条原则,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心馅饼变陷阱。
迷思10 退休后有时间,想干啥就干啥,怎么也不行?
张先生和太太今年58岁,一个原是一家国企的会计人员,一个是普通的技术人员,夫妻俩几年前均已退休。两人育有一子。已经上大学一年级。平常,这个三口之家的生活还是比较精打细算的,也没有什么大宗消费。
随着夫妻俩年龄逐渐增大.儿子上了大学。让这对夫妻对退休生活有了不小的盼头。最近,他们看到一则报道,讲述的是国外的老年人如何周游世界,异常潇洒.令他们非常羡慕。于是,身体部颇为健康的这对夫妻也规划起了“未来二三十年”的美妙生活。只是,算来算去,觉得目前的储蓄和今后的退休收入,似乎无法承担起这些旅行计划的费用,觉得有些沮丧。
本刊点评 退休后要维持高品质的生活,也需量力而行。
其实,张先生和太太根本不用沮丧。每个人在退休后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自己开心,不一定要盲目崇拜别人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前面50年、60年,不得不为家人、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很多时候都牺牲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在职期间从事的工作并非自己的理想所在.人生前几十年的生活状态不是那么如已所愿,所以退休后就更多从自己的爱好出发.趁“最后的机会”好好为自己“活一把”,比如,即便平常生活比较节俭的夫妻,也会想象“每年至少一次出国旅游、两三次国内游、15年内走遍五大洲”、“没事就做做SPA打高尔夫听听高级音乐会”、“生病要住最高等级的病房,请最好的阿姨”……于是算下来.使得必需准备的退休金一路飙升。
事实上,你若现在不是生活奢华的人.退休后也不可能真的太喜欢奢华生活。再者,通常退休后日常生活开销虽然会减少,但医疗费用则因年龄渐长而增加;若没定过高的退休金目标.反而会使筹措退休金的难度加大,而且在相应的投资工具和资产配置选择上产生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