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利率市场化原则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7 16:16: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利率市场化原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利率市场化原则

第1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必要性;利率管制;推进

纵观世界经济近30年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总的趋势。从发达国家到新兴的的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潮流涌动,中国也是这股潮流中的一员。1996年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成为我国开始利率市场化的标志,到2013年7月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巨大突破,目前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2015年初,央行又有新动作,预示着我国又一轮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要开启。利率市场化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也伴随着种种风险。发展到现在,积累的种种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中国银行业缺乏存款保险制度和合理的退出机制。目前中国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政府不允许商业银行倒闭。政府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有义务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但是政府充当银行的最后担保人,会使银行风险和收益不对称,可能激励银行高风险经营。这样不仅会导致银行的道德风险,而且当银行经营不善、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出现时,政府和银行都会去掩饰这些问题,不利于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今年年底,央行领衔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预示着政府对此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着手改善。

第二,改革过程中阻力较大。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遇到的阻力大、动力不足。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在改革初期,改革的结果使大部分人都受益,所以改革的动力和决心很大。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市场化改革必定会使大部分人收益,而部分人利益受损。因此能够影响政府决策的各种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时会抵制改革,使改革进程受阻。

第三,基准利率体系不够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明显。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央行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真正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利率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的完善。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第四,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较弱。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日益重要,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定价能力普遍较低。贷款定价要考虑两个原则:平衡原则和兼顾原则。平衡原则,就是要实现贷款收入最大化。兼顾原则,就是兼顾收入和市场竞争力。贷款利率放开后银行业的贷款定价能力急需提高。

第五,货币需求者的利率敏感性不够。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个人的社会安全感偏低,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三个动机组成,即交易动机、投机动机、需求动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体现在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预防风险动机。持有害怕生病、害怕失业的心理,人们对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体现在大量的储蓄。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虽然出现很多问题,但这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看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入,具体的改革优化措施如下。

第一,创造公平的金融竞争环境。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是废除行政手段确定利率的方式,而由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来确定。这就意味着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在同一种环境下开展竞争,因此,应创造出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而我国当前金融业经营市场化程度较低,应当加快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应选择具备正当公平竞争能力的市场竞争者,审视其是否有未消化的历史包袱。

第二,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如果实体经济发展停滞或动力不足,则无法保证金融的良好发展,也就没有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同时,应保持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波动的稳定。当前,中国持续面临着高通胀,且经济增速也有放缓的趋势。因此,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是很好。

第三,完善监督制度,提高银行定价水平。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的风险水平会显著提升。控制银行业风险不仅要求政府的监管能力,还要求银行自身具有较高定价水平。在利率市场化后,如果银行的定价能力有限,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带来的风险,而监管部门如果放松监管,那么银行系统的风险将会更加放大。中国银行融资在融资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这就要求提高中国银行体系的定价水平以及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以抵御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今本上只差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一步了,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这一制度可以在银行业面临风险失控时,保证多数中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同时,这种制度的建立也必然会使银行的公信力得到增强,提升银行业的稳定。

第五,逐步放开金融产品和替代品的定价权。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一个没有完全放开的金融价格体系,部分产品的价格是受政府管制的,另一部分的价格则是市场化的,银行难以真正进行市场化定价。利率市场化应整体推进,在放开存贷款利率的同时,相关上下游产品和替代产品的定价权也应交由市场决定。

总的来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取得的成就同样毋容置疑。在接下来的改革中,应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优化,使我国的利改完美着落。

参考文献:

[1] 吴炳辉. 中国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理论[J ]. 金融论坛,2014.

[2] 王元.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N ]. 改革追踪,2014.

[3] 李斌. 央行的利率调控机制与利率市场化[J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

第2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金融改革 健康稳健

一、利率市场化的涵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换言之,在市场化后的利率市场上,市场交易的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均由市场自发选择,存款和贷款利率不是由中央银行统一控制的,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后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准利率、以市场化利率变动为衡量标准的市场化制度,它包括了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等四方面的市场化。

二、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和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行政干预和命令决定等方式对利率实行管制,实际利率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市场资金的供需情况,无形中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制度保护,不利于充分竞争、开放有序的金融市场的建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松绑,在传统的工、农、中、建等老国有银行外,外资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包括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这些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机制灵活、历史负担轻等优势,集中精力拼抢存款、客户和市场,虽然各家银行执行的仍然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统一利率,但在实际操作中,高息揽储、超短期理财产品、存款送礼等试图打制度球、绕过监管管制的做法屡见不鲜,特别是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实际已经形成了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为基础利率的利率定价机制,老的利率形成机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的要求,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金融市场都需要有真实风向标作用、能够真正反映市场资金松紧状况的利率风向标。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猛增,但大型银行对贷款企业的审核比较严格,程序繁杂,形成银行想放贷的企业不缺钱,缺钱的企业从银行贷不到款的困境,合理通畅的融资渠道的形成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滋生了非法集资、高利贷等社会乱象,利率市场化的建立将有助于建立高效透明的民间借贷体制,也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为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打入一剂强心针。

三、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1.提升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水平。2013年7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一决定的实施,必将给商业银行依靠存贷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巨大挑战,加剧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谁能更好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先机,运作好的商业银行会逐步发展壮大,运作不良的商业银行有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银行与客户间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主协商定价,银行可以根据企业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优质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提高自主定价权,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优的融资渠道和银行。

2.加强金融监管。金融市场是一国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国计民生是否稳定,我国的金融监管一直以来较为严格,对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利率市场化后,应继续完善金融监管和调控,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对极端情况下经营不善的银行大面积倒闭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形成中央银行对基础利率的调控和指导机制。同时,为防止银行间恶性竞争,也可以从监管上引导银行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3.循序渐进,务求稳健。从各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来看,寻求一步到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恶果,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韩国在1988年12月一次性放开除政策性贷款以外的所有贷款利率和两年以上的存款利率,结果1989年国内利率飞涨,利率市场化进程被迫中断;智利于1977年6月宣布一次性放开全部利率管制,引起了大规模的银行危机和社会动荡。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到目前为止,进展较为平稳,但是存款利率还未放开,这是利率市场化的重头戏,能否推出牵涉到众多相关市场的发展状况,金融市场深度、商业银行整体质量、央行市场利率调节体系的建立等都将影响利率市场化能否平稳推进。建议我国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提高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和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适时推出存款利率市场化。

4.加强资本项目管控。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很多方面还处于学习阶段,对资本项目的管理一定要加强,特别是在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一旦巨量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带着攫取巨额利润的目的投入房地产、股票、商品市场等多个领域,获利后迅速撤出,将严重拖累我国的经济平稳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就充分证明了国际游资的可怕。

我国利率市场化采用逐步放开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资源配置扭曲现象,此时,如果不加强资本项目管制,国际游资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可能突破管理层的管控范围,造成不可控的影响。因此,加强资本项目管控是利率市场化顺利运行的有效保证。

四、总结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与我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平稳发展、金融市场深化、金融工具丰富密不可分。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出将直接改变众多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态势,为众多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机会;长期来看,是我国形成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马胜杰.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世界经济,2001年5月

[2]张杰.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管理世界,2001

第3篇

[关键词]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 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第4篇

【关键词】预定利率市场化 定价风险 利差损 偿付能力监管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持续了14年的2.5%的寿险预定利率,严重抑制了市场对保险的需求,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保监会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将是推进寿险费率的改革。究其推行措施,主要是放开寿险产品定价利率,管住准备金评估利率。

2013年8月,保监会正式启动寿险费率改革,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将定价权交给公司和市场。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不再受2.5%的上限限制。

保险作为我国市场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应反映市场的要求,充分遵循市场机制的原则。随着金融业的利率市场化,预定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一、预定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2.5%的预定利率上限与金融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不符,导致保险需求和企业利润不稳定,严重扭曲了价格杠杆对保险需求的调节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放开贷款利率下限,金融利率市场化正在进行。固守2.5%的预定利率上限,不符合金融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当市场利率较高时,由于受预定利率上限的限制,寿险产品一般定价较高,阻碍了寿险产品的销售与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二)对保险费率的过严监管和过低的法定预定利率,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长期以来,2.5%的预定利率上限的监管,导致寿险产品定价偏高,消费者得到一定的保障需要支付的保费越高,损害了消费者的福利。

(三)过于严格的管制抑制了寿险行业的有效竞争,不利于寿险行业的优胜劣汰。

在严格的预定利率上限控制下,偏高的费率和过低的预定利率使得经营不善的公司也能因为产品过高的定价而得以生存下去,保护了落后企业,不利于寿险行业的有效竞争和优胜劣汰。

(四)金融国际化与市场化的发展也要求预定利率市场化。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上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很多外国主体进入中国市场,市场主体竞争激烈。预定利率市场化为我国保险公司带来的压力,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和管理,推进产品创新,有利于市场主体公平有效竞争,从而促进寿险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对寿险行业造成的影响

(一)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加剧寿险产品的定价风险。

当预定利率发生变化时,寿险公司已销售保单的预定利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上调利率时,寿险公司已发生的承诺不变,而新销售的保单由于价格降低,保费收入不一定增加,承诺更高,利润波动大,如果利率波动的幅度较大,公司不善于经营的话,就容易造成公司的财务困难。

另一方面,寿险产品的价格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变动,当利率变动频繁时,尤其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时期,必定会影响寿险业务的发展。实行变动的预定利率,产品价格随利率波动而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心,甚至引发信用危机,导致消费者退保和减少新保单的销售量,从而引起流动性风险。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持续高涨,就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相当之小。

(二)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利差损。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处于高利率时期,一年期存款利率曾高达11.34%,与市场利率走势一致,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超过8%。然而随着我国进入降息周期,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保险公司的不善经营和投资渠道受限,寿险公司产生巨额利差损。目前,从客观情况分析,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能力大大提升,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多元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寿险公司发生利差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我国现在处于加息周期,如果预定利率定得过高,也有可能导致利差损。

(三)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减少公司利润。

十几年来,2.5%的预定利率导致寿险产品定价过高,预定利率市场化之后,寿险产品的价格会有所下降,这会导致新产品的销售增加,但同时由于老保单的利率过低,很可能会发生退保风险,在销售收入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减少公司的利润。

(四)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会促使寿险公司之间的非理性竞争,从而导致行业秩序混乱。

随着保险市场的放开,我国保险市场上,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公司等竞争日益激烈。预定利率市场化之后,如果寿险公司盲目扩大市场份额,以不合理的低价进行竞争,就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

预定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的以上问题,都会对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预定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树立消费者的保险意识,加强对精算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管等方面,为预定利率市场化扫平道路,全面推进预定利率市场化。

三、应付预定利率市场化的解决措施

(一)推进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设。

随着预定利率的市场化,应加快推进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设,实行统一监管,简化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强化对风险资本的监管,提高资本使用效益,更加注重定性监管,充分发挥定性监管对定量监管的协同作用;加强制度建设的市场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

(二)加强树立公民的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公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还比较低,保险意识还不够强。目前,在保险业大力提倡回归保障,回归本质的同时,是时机让消费者认清保险的本质,了解保险的重要性,理性购买保险产品,促进保险行业的理性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精算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预定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产品定价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寿险产品定价的职责由精算从业人员负责。因此,精算从业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从公司整体利益、股东利益和广大消费者利益出发,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持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 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第6篇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使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上下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1]。利率市场化作为利率决定机制的变迁,会伴随有一定的成本及由此而获得的收益,而要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其收益大于成本是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的。

一、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从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他们的“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众多发展中国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纷纷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但以失败者居多,不但没有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反而引发了不同形式的金融危机,给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3]。根据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发展中国家是有必要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利率市场化的整个过程既要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又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监管措施,决不可以将其简单地交给市场,让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来替我们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若想引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仔细分析其国内经济基础和监管水平。根据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的初始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所应具备的初始条件进行清楚的认识。

二、宏观经济条件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顺利运作的最根本的载体。当某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市场机制将逐渐取代原有的计划机制而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健康稳定的宏观环境有助于利率杠杆和价格体系有效发挥作用。而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时,无论是过热时期还是萧条时期,实施利率市场化都可能造成经济更大的波动,这又会反作用于利率市场化,使改革受挫[4],并且可能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市场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宏观经济条件的定性要求

首先,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作为金融部门基础的实际经济部门只有在维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增长后,才能积聚起相当的经济实力来支撑金融改革。

其次,国际经济波动不大。经济全球化已经使每个国家很难脱离别国的影响而独善其身。所以只有交往中的各国经济都比较平稳发展,尤其是汇率比较稳定,国外游资没有大进大出,国内的利率市场化才能顺利进行。

第三,财政纪律严格有序。这主要指政府向央行的借款问题,即“政府借款需求必须是可接受的,以此避免中央银行储备货币产生通货膨胀性的扩张。”[5]而引起这一扩张的情况有两种:一是政府国内借债的直接影响,即可能出现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另一种是政府借债的间接影响,即面对巨大的资本流入,中央银行为了避免本币汇率上升,必须大量购入外币,从而导致货币的扩张结果。

第四,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宏观经济稳定的最突出表现和基本标志。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在存在高度通胀的国家,利率放开后往往导致过高的名义利率,会出现金融机构和企业无法适应而经营困难。并且在这种物价不稳的状态下的利率市场化往往又会带来物价的进一步上扬,增大宏观经济的震荡性,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资本项目控制有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资本项目的适当管制有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从当今世界形势来看,国际游资规模之大已达惊人程度。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展示的国际游资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巨大冲击力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如果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迅速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任由规模巨大的国际游资对国内金融体系肆意冲击,将很难控制其中所隐藏的金融风险,这会扭曲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正效应。

2.宏观经济条件的定量判断标准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作为指导,各种经济决策成功实行的可能性就不大。通过经济学家对泰国、阿根廷、智利等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前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化率等指标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一国在选择进行利率市场化时宏观经济条件的三个定量判断标准。

首先,经济运行稳定性定量标准。根据中国学者史宝平的实证研究可得,一国利率市场化的时点应选择在宏观经济最近三年稳定增长,GDP增长率的变异系数在0.6以下、平均通货膨胀率在5%以下[6]。

其次,资金市场规模与金融深化定量标准。较高的金融深化程度不仅反映一国现代金融机构和资金市场的发展,而且反映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及缓和的金融抑制。较大的资金市场规模和较高的金融深化率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时,更能加速金融深化发展。一国实行利率市场化一般应选择在最近五年的真实金融深化率达到60%以上、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达到80%以上的时点上。

第三,财政赤字规模的定量标准。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前应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财政赤字应控制在GDP的3%~5%,并且财政赤字要通过发行国债等非通胀的方式来弥补,中央银行不应为财政透支。如果财政赤字主要通过中央银行贷款弥补,会形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压力。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佐证。

三、微观经济基础条件

1.对银行体系的要求

银行作为货币经营的最重要主体,它们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自身是否具备充足的资本实力,能否保证所经营资产的质量,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一,实行银行体制改革。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体系中一般都是国有银行占绝对地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之前对银行制度加以调整,来为改革顺利进行作好准备。这种调整可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有银行民营化,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对金融市场利率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二是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政府给予其极大的经营自,并且在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方面实行有效机制,增强银行的市场行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二,积累较充裕的资本。这主要体现在货币资本上。为了经营上的安全,按《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自有资本不能少于8%。另外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可或缺。在信息资本方面,银行在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中,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获取有关人的信息,减轻信息约束。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在已积聚的信息资源基础上能够顺利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在人力资本方面,人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是通过人来收集和处理的,系统行为决策是由人来制定与执行的,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及内部激励制度对银行的长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是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加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第三,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的决定机制、利率结构发生变化,会对银行原有的资产结构带来冲击,并且利率市场化后的激烈竞争会暴露出银行资产负债原来所被掩盖的缺陷。如果银行资产质量较差,那么在新的市场机制下,银行的这种资产体系的脆弱性会加大,进而可能导致资产质量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难以保持金融资源的供应。所以银行资产质量是有效推行利率市场化、维护金融体系稳健性所需具备的一个基本要素。

2.对企业组织的要求

企业组织作为使用价值的最重要创造者,它是否具备了相关的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首先,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关于这个方面,需要考虑企业存在的所有权形势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结构设计与执行。其总的原则是从产权方面形成对企业的有效约束与激励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力,是指对资金产生合理需求,避免由所有权约束不力而产生扭曲的信贷需求,从而使利率决定机制更为有效。

其次,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资产负债比例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项因素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主要由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来确定。利率的变化会对成本的构成比例造成影响,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融资成本达到最小化的原则来构造一个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遍的情况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个人财富拥有水平不高,企业自源融资较少,更多地依赖外援融资,负债比重较大。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为利率市场化作准备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企业负债率是一项重要任务[7]。

总之,以上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有效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渗透于整个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方面所表现的突出程度有所不同。这些条件与利率市场化本身之间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实行利率市场化需要这些条件,而有效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又会反过来促进这些条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荣芳.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1,(8):20-23.

[2]黄萍.利率自由化和金融危机[J].现代经济探讨,2004,(2):49-51.

[3]周梅.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3,(2):49-50.

[4]佘传奇,祝清.国外当代利率市场化理论探讨与实践的借鉴[J].经济问题,2003,(3):40-42.

[5]MaxwellJ.Fry.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andMonetaryControlinChina.ExperienceswithFinancialLiberalization.KanhayaI

Gupta,Eds.Boston,Kluwer.1997:69-90.

第7篇

关键词: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第8篇

利率市场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金融改革中最受关注的内容。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在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需关注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宏观经济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步骤的实施应找准合适的时机。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加上制度因素作用,信贷资金的长期需求依然较为旺盛;货币政策以稳健为基调并偏紧操作,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同样略显偏紧;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增长较为缓慢、存贷比处在偏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夜之间将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一方面可能导致存款市场利率迅速跳升、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可能加剧,甚至造成金融市场较大的动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信贷需求旺盛的条件下,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必然导致银行同步提高贷款利率,将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新增成本转嫁到借款客户身上,从而对实体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冲击。

2.关注金融市场问题。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尤其是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我国债券发行采取的是审批制,而不是国际上通行的注册制;债券市场的产品种类、特别是衍生产品不够丰富,这些都会对利率市场化关键步骤的推进构成一定制约。虽然近年来部分市场发展很快,但其规范程度还有待提高、市场深度还有待拓展,如发行制度问题、市场分割问题、金融产品创新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有效构建和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对冲能力的真正提高。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兼顾各方、协调推进。

3.关注我国国情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生搬硬套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做法,必须正视我国的国情,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平稳有效推进,与我国政府职能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密切相关。如果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依然很大、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重要领域民营资本仍不能有效进入以及要素价格没能全面反映成本,信贷资金饥渴和利率不够敏感的情况仍将继续存在,宏观调控不得不趋向收紧。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很有可能导致总体利率水平的大幅上升,对经济金融造成负面冲击。

4.关注银行业风控问题。我国仍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业在各项主要金融指标均处于主导地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也是宏观调控的主渠道。因此,利率市场化关键步骤,必须充分考虑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财务承受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生存发展空间,按照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推进,避免对金融稳定、宏观调控乃至经济运行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从银行业自身的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各类银行业机构的实力差别较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偏弱。在当前存款保险制度、市场退出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关键步骤的推进可能会给中小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可能对中小银行具有明显压力的流动性风险,从而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对此有必要保持高度警惕。

5.关注贷款利率改革问题。近年来,利率市场化的重点一直是贷款利率,当前贷款利率已经半市场化,商业银行可以在贷款基准利率上上浮30%左右,其他金融机构上浮比例更大,民间资本利率可以是基准利率的4倍之高。也就是说,一年期贷款利率目前为6.56%,民间借贷是其4倍,即26.24%。在这个范围内受法律保护。如果贷款利率彻底市场化的话,即取消上浮限制,完全由市场、由供需决定贷款利率,那么,在存款利率不市场化前提下,在我国总体资金仍为贷方市场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可能直线上升甚至演变为高利贷,存贷款利差无限扩大,银行从贷款获利更大,促使银行进一步扩张资产,甚至不惜酿造不良贷款风险。这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6.关注金融安全问题。利率市场化关键步骤的推进将对银行构成四大挑战,即定价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业务转型风险。因此,伴随着银行业整体经营风险的加大,协同、高效的金融安全体系有待建立健全。迫切需要加速建立健全金融安全体系,包括建立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体系,完善危机预防体系和危机处置体系,切实管理好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利率市场化关键阶段的金融稳定。

7.关注配套改革问题。利率市场化相关的配套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快步伐、协同推进。目前,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体系尚未完全理顺,价格型、间接式的货币调控模式还有待建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有待完善,资本项下货币可兑换尚需大力向前推进等。这些相关改革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速度和推进效果,为此,利率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有待加快步伐、协同推进。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建议

利率市场化改革到了关键的阶段,因而走好最后的一步至关重要。应避免一蹴而就的心态,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推进思路,坚定目标、找准时机、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地有序向前推进。

1.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周小川行长称,“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设计论证,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推进”。这说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摆上桌面,向前推进一步的条件基本成熟。这是央行继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后,又一推进金融市场化的重大改革。存款利率且慢放开,一方面存款利率一旦放开,可能造成存款利率直线走高,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成本大幅提高,从而提高贷款利率,加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资金价格走高后,必将吸引国际热钱大举进入,推高中国资产价格泡沫,酿造新的金融泡沫风险。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利率市场化包括整个金融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强、全国一盘棋的改革,切忌搞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国统一性改革规划。

2.完善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日前,央行已扩大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波幅至百分之一,打开价格型工具调整空间。汇率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有望协同推进并相互影响:当资本大量涌入之时,由于汇率弹性较大,人民币汇率升值,消除汇差收益,资金大量涌入使国内资金充裕,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便会不断被降低,利差收益会被不断消除,资本进一步涌入动力就会减弱直至消除。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之后,央行在有序引导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的同时,有望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下一步,央行应继续完善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为主要内容的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

3.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一是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不断增加可交易的金融工具,扩大市场化利率覆盖范围,以此与银行信贷展开竞争,促进银行利率市场化。二是应发展货币债券市场,通过不断吸收新的市场参与者、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等,将其培育成中央银行能有效调控,又能对其他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利率产生有效影响的核心金融市场,不断完善Shibor利率使其发挥基准利率作用。三是应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减少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鼓励外汇产品创新、适度放松管制,加快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构建基准利率体系和吸引更多机构参与报价,这是形成市场化价格基准的两个基础条件。

4.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架构。一是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分工制约的体系,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处理好速度、效益、风险、质量的关系,更新经营理念、改进管理方法、规范竞争行为,不断强化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和自我转型能力。二要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全面考虑资金成本、风险程度、综合贡献、客户关系等因素,从理念、架构、流程、考核、方法、技术等方面多管齐下,建立和完善风险定价体系,做到成本可知、风险可控、收益可计。三要全面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应深化应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更加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四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努力提高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5.监管层应完善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一是允许符合财务硬约束条件和符合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要求的合格金融机构,扩大自主定价权,以建立健全对竞争秩序的自律管理作为过渡,让上述机构开始实行利率自主定价。二是应逐步优化货币信贷调控模式,从之前以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信贷额度管理为主要工具的数量型直接调控为主、价格型调控工具为辅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基准利率为主要工具的价格型间接调控为主、并辅之以数量型工具的模式。三是鼓励和支持银行拓宽业务范围、优化收入结构。建议降低银行对贷款利息收入的依赖,增加非利息收入来源。一方面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继续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试点,通过综合化经营拓宽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借鉴当年香港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允许银行合理提高服务手续费率的成功经验,在合法、合规和合理的前提下并辅以适当的监管,允许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确定服务收费标准,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继续鼓励银行在风险可控、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创新理财产品发行,并在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投资标的等方面予以适当拓宽,为银行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第9篇

一、次序性原则

(一)经济市场化有序论

利率市场化是一国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经济市场化,麦金农曾明确提出,客观上存在一个如何确定最优次序的。财政、货币与外汇政策如何排列次序至关重要,政府不能,也许也不应该同时采取全部的自由化措施。经济市场化的次序虽因各种类型经济的条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

安排经济市场化的最佳次序的第一步要平衡中央政府的财政,财政控制应优于金融自由化。在紧缩的财政控制到位,物价水平得到稳定,财政赤字消除以后,就可以考虑实行市场化的第二步,即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和外贸自由化:在贸易和国内金融自由化成功实施以后,政府就可以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化。

麦金农认为,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是经济市场化次序的最后阶段。只有国内贷款能按均衡利率进行,通货膨胀受到明显抑制时,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条件才算成熟了。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或自由化应在资本项目开放之前实施。

面对当今巨大的国际游资规模,如果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开放资本项目管制,货币当局将很难控制国际游资冲击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印度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时期,避免了东南亚金融风暴波及和,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资本项目管制制度,资本项目管制能有效地将印度隔离于国际游资的冲击和邻国的金融危机之外。

(二)“金融约束”过渡论

中国家的实践显示,无条件地贸然实施金融自由化,就可能步入“自由化”陷阱,结果非但没有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造成国内金融业的无序,以及高位的通货膨胀与债务危机。黑尔曼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发展中经济和转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的经历是痛心疾首的,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又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有必要走第三条道路,即“金融约束”之路。

金融约束指的是一组金融政策,如对存款和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进入加以限制和对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等,这些政策旨在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或者旨在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约束下,存在一个最优的约束水平,这一水平,实际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但又不能太低,仍必须为正。为此,中央银行可以控制存款利率,使之维持在正值,而又低于均衡利率,从而为银行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这既增加了现有银行的自有资本,增强了银行抗风险的能力,也使银行在竞争的压力下,更加自觉地改善金融服务,降低金融中介成本。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有时也需要对贷款利率加以控制,以便为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特别是我国国有的经营困境,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外部为其减轻债务负担并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正值的贷款利率可促使企业提高效率,最终提高实际国民产出。

金融约束本身是金融发展的一部分,不过金融约束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政策工具,其程序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在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金融约束的程度可以高一些,如可以同时采取多种政策。在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金融约束的程度可以适当减轻一些,如放宽或取消某种政策,直至金融约束过渡到金融自由化。所以我们可以说,金融约束阶段处在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两阶段之间,它为后两者架起了一座桥梁。

1996年以来至今,由于中国的经济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物价在低水平状态下运行并呈现负增长。尽管中央银行多次调低名义利率,但仍保持较高的实际利率,这正是政府推行金融约束向金融自由化过渡的大好时机。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存贷款利率,维持低于均衡利率的正利率状态,当诸多方面的相关制度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放开利率,实行利率市场化。

(三)利率体系内部改革的次序性

1,货币市场利率率先市场化。这是因为货币市场参与主体是金融机构,资金头寸价格的市场化对公众和整体经济社会的直接影响较小,而且货币市场利率容易受到货币当局监管和控制,由于货币市场利率示范性较强,以此利率的市场化为突破口,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利率改革实践的一般做法。其次,货币市场是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窗口,货币市场率先市场化,可以增强货币政策意图的传导。

2,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放开。在经历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以后,各经济主体已有了相当的金融意识、利率敏感度和对市场的理性预期,可以接受或适应更大范围的改革——信贷市场利率的放开。就存贷利率而言,如果存款利率先放开,容易造成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进行价格竞争,加大金融风险危及金融安全。所以贷款利率的放开先于存款利率管制的解除是各国利率市场化的通行惯例。我国从1986年就开始实行浮动贷款利率的尝试,先放开贷款利率有一定经验优势和改革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贷款利率开放的步伐,使贷款利率水平逐渐实行以“优惠利率加上违约风险贴水和期限风险贴水”的定价模式,逐步接近使资金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水平。

3,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短期银行存款契约转换为长期银行存款契约受到诸多因素——如流动性的制约,而长期存款转换为短期存款是非常容易的。如果短期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先于长期银行存款,那么短期存款利率的提高会导致长期存款向短期银行存款转换,从而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4,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小额存款利率相当于放开了存款市场的所有利率,因为大量小额存款是银行系统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如果仍被管制的大额存款利率低于被放开的小额存款利率,那么大额存款就会通过迅速转换为小额存款利率来规避管制。实际上,对小额存款进行利率管制以降低银行存款市场的竞争是许多国家长期采取的措施。

二、渐进性原则

(一)改革的渐进式

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过程起始于1978年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到为止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在此间,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最后到“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演进序列。的市场化走了一条与前苏联、东欧各国市场化改革完全相异的道路。特殊的市场化推进方式给中国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中国的市场趋向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的改革的指引下分步推进的,与前苏联东欧各国唯理性主义的“先设计、后实施”的激进式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的,也因此,在实践中国国没有采取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的“一揽子式”的“大爆炸”方案,而是采取了边际演进、增量先行、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改革步骤;没有在短时期大规模推进私有化,并迅速放开物价,放开利率、放开外汇,而是采取了“双轨制”转轨的特殊形式;在新体制尚未建立之前没有推毁旧体制,允许两种体制同时存在,并行运转。这种渐进式改革由于它的渐进性和试探性,从而实施成本相对较小,因而不会造成过大的破坏性的冲击,并能在不发生大的社会动荡、国民收入保持不断增长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改革的目标。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渐进方式,合乎逻辑地决定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性。

(二)相关的制度条件特别是企业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成功的制度变迁并不容易,一般认为,只有当存在制度失衡,新制度安排的获利机会出现,且变迁的收益比费用更高,制度变迁才会发生,与此同时,任何制度变迁的过程都要从决定一种安排的变迁开始,然后才逐渐延伸到其他安排。然而不同社会的特定制度结构决定着不同的信息和交易费用,并不能保证一个制度失衡会引起向新均衡结构的立刻移动,制度变迁的过程本质上可能是逐渐演化的。

利率制度的变迁,需要相关的制度条件的成熟,就我国而言,制约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制度瓶颈主要是尚未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因为利率机制的运行最终必然要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利率杠杆能否发挥作用,利率调控是否奏效,取决于企业能否对利益诱导的利率政策作出灵敏的反映,取决于企业投资是否具有较高的利率弹性。实践表明,唯有建立和完善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利率市场化才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应着重实施以下配套改革:一是加大中小企业民营化的进程,使其从根本上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二是进一步转换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三是逐步推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从根本上触动商业银行产权和所有制问题,并把政策性贷款完全从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真正的商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

(三)利率调整与利率放开磨合过程的延时性

利率机制改革从总体上来说,可归纳为“调”和“放”两道工序,调是利率水平的调整和利率结构的理顺,实施调整的主体是中央银行;放是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即打破传统僵化的利率管理体制,撤销利率管制,让利率水平、结构在市场中由供求双方形成,中央银行只对利率进行监测、引导。调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放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只有对利率管理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才能真正实现。鉴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调”和“放”应相互结合,边调边放,有调有放,最后达到中央银行只掌握其基准利率,其余利率全面放开的利率市场化目标。

[1]李社环,利率自由化——、实践与绩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岳忠宪,陈伟光,欠发达国家利率自由化比较与借鉴[J],金融,1997,(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