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探究学习的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7 16:16: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探究学习的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探究学习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语文学习;探究式;特征;实施;方法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只有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通过探究式学习,自行发现和构建文本意义,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和经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指导学生掌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本文仅就探究式学习的内涵与实施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探究式方法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从字面上理解“探”是寻求、探索的意思,“究”含有追查结果之意,两者合起来就是寻求方法,探索结果的意思。因而探究式学习方法是从教材中选择和确定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探寻、追究、研究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品格。可以说,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过程,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教学活动。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

(一)探究性语文教学以师生、生生互动,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表现为师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共同探究中求知,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变到主动状态。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究的情境和途径。

(二)探究性是以语文知识的体验为主的学习。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小学生的“探究”,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不能苛求学生的探究结果达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同时,这种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随年级增加而加强。

二、中学语文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一)创设探索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在“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而教,就要考虑学生怎样学,要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促进自主学习,刻苦探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设疑,追根溯源。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并一一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在预习阶段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概况,发现哪些问题一看就懂,哪些问题有疑问,并作相应的记录或符号,然后大胆地提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筛选、加工出若干问题提交学生讨论。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应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同一组的学生互相交流,不同一组的学生互相补充、互相完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的气氛越浓厚,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的热情就越高涨,学生在争论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分享,博采众长,弥补不足,甚至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当然,这些问题应该指向教学目标的完成,指向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切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最好是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这样就能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思维的行进路线和发展轨迹,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假设情境,合理想像,逆向推理。

阅读文本对于读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定式。即所谓“为主人公的快乐而快乐,为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探究性学习可以打破这种定式的思维模式,假设出与文本内容的展开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情境,让学生在不脱离文本主要思想的前提下,逆向思维,充分张开想像的翅膀,为文本内容开拓出崭新的发展思路。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对问题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大胆地提出设想,估计假设的可能性。这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它作为科学认识程序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提出假设,可以为问题搭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当发现问题后,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作出假设,着力营造一个民主、祥和、生动、活泼的探究性学习氛围,使他们的思维进入兴奋点。

(四)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第2篇

1激励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1能动性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动地探究学习。

1.1.1鼓励质疑。提出问题,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为激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质疑的环境,并对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进行鼓励。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几乎在每堂化学课上都会遇到同学提出问题,有时候甚至同时有几个同学争着提问。他们的问题往往是:这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个问题能不能从另外的角度去理解、我认为这个问题这样考虑更简单,等等。上述问题由学生提出,又由学生通过探究得到解决。可以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他们的探究学习提供了载体,质疑是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发动机。

1.1.2引导自主编题。根据自愿原则,每次作业后让学生可以增加一个跟化学学习内容相匹配的自编问题(当然,不要求每个同学都做这样的作业),自编问题的质量要求从模仿到迁移到创新逐渐提高,并选择质量较高的自编题向全体同学推荐。我们认为学生自编化学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

1.1.3激励个性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通过兴趣小组学习、参与社会调查、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个性获得发展。

1.2过程性策略

在化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上,在兼顾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前提下,更注重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为了使过程性策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2.1让学生共同设计发现化学规律、探求化学新知的方案或实验步骤,并参与寻求化学真理的实践活动。

1.2.2通过参与上述活动,让学生自己从中感情出探求和掌握新知的一般方法。

1.2.3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信息源媒介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学节奏的调控者。

1.3开放性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突破现行教材的限制,通过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等手段,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开放。

1.3.1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可以引发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以教学情境作为起点,以开放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使思维获得发散,再对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或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主要原因或结果,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从而使之获得化学探究学习所必需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从中感悟到理科学习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1.3.2形成开放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师生之间传统的我教你学的关系,建立起一种既是教与学的关系,又是教学活动共同设计者与参与者的关系。

1.3.3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为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向学生提供课本上未作介绍的相关化学资料,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来解释或从理论上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化学问题,如环保问题等等。

1.3.4给学生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在实践中通过让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将探究性学习的时间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将探究性学习的空间从教室拓展到了家庭、图书馆、实验室和电脑网络终端等。

2实施激励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的教师教学行为特征

在实施上述激励学生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过程中,我们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具有如下特征:

2.1注重化学探究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通过能动性策略的实施,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由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寻找探究内容、提出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活动、获得探究结果,其效果明显优于被动学习。如在学习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时,大家通过对一系列数据的分析,发现影响离子晶体熔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离子半径和离子的电荷。经过对不同数据间关系的探究,大家发现了如下规律(当其他因素相同或相近时):(1)离子半径越大,离子晶体熔点越低;(2)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晶体熔点越高。到此时,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基本结束了,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如果有A、B两种晶体,按照离子半径判断,熔点应该A高,但按照离子的电荷判断,熔点应该B高,当出现这种相互矛盾的判断结果时,我们怎么办?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又激发起了大家进一步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接下来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已有数据之间的递变关系。通过探究,大家发现,当离子半径发生变化时,离子晶体熔点的变化范围在几十度到几百度之间,而当离子的电荷发生变化时,离子晶体熔点的变化均在一千度以上。这一发现,使大家找到了影响离子晶体熔点的主要因素,认为在离子半径和离子的电荷两个影响离子晶体熔点的因素中,离子的电荷占主导地位。这样,学生获得了规律,提出的问题也就顺利地从理论上解决了(当然在规律之中,也隐含有特例)。

2.2重视探究方法的训练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过程性策略的实施,让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科学方法不外乎两种形式――理性思维和观察实验。在将上述方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实施时,我们将它们改造成了如下形式:(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大胆假设、设计验证、迁移创新。(2)创设情境、顺应同化、抽象概括、获取新知、迁移创新。

在学生参与化学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可以交替使用这两种组织形式。如在化学平衡的移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在探究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采用的是第二种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对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获得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接下来的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则让学生根据已经获得的规律,对实验结果提出理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实验证明学生的假设是正确的。这样的结果使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呈现多样性,使学生内隐地受到完整的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也使学生得到探究方法的训练。

2.3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放性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方法,如果这些观点、方法是独特而有效的话,那么他的创造学习就开始了。如在解决怎样检验NO2和Br2两瓶红棕色气体这一常见问题时,同学们提出了八种不同方法。有一个同学提出分别将两种气体加热,根据加热后气体颜色深浅的不同就可区别,紧接着另外一个同学提出将两种气体放到冰箱里冷却。当时大家感到的思路跟前面同学是一样的,仅仅是方法相反罢了。这时这个同学讲了他的观点:当两种气体降到一定温度时都会发生状态变化变为固体,此时一瓶中得到的是有色固体,而另外一瓶中由于N2O4首先固化,引起化学平衡移动,使NO2完全转化为N2O4而得到无色固体。到这时,大家才理解了他这种方法的原理,不禁为他别出心裁的思路而喝彩,确实这是一种大家不容易想到的奇异而有效的思路,具有创新的成分。

应该指出的是,对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甚至不同的学生而言,所采取的激励学生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是不同的,在教学实践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策略,以期收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1 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选定的原则性 

 

1.1 符合性原则 

国家出版的权威大英阅读教材是首选。几种权威版本的阅读教材是依据大纲指导编写而成,有先进的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支撑,有系统的语言基础框架,有广泛的材料来源,且材料难易程度选择经过科学的论证,体裁丰富,题材也照顾到多样化。阅读内容、呈现方式考虑了课堂、课外配合使用,适度向课外延伸,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1.2 目的性原则 

Alan Cunningsworth(2002)提出,阅读课教材通常会有以下目的:发展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呈现语法项目;扩大词汇量;提供写作模式;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提高口语水平。蔡基刚(2004)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中提到:与198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内容方面有两个新突破,即:(1)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2)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他同时提出,在培养目标中把第二位的听说挪到第一位,或与读并列是合理的。由此推论,现行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在继续巩固基础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阅读促进听说的需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3 针对性原则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教材要有针对性,需要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1)考虑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2)考虑语篇的长度;(3)语篇材料的真实性;(4)考虑语法及语篇中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词汇涉及的范围;(5)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思考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篇涉及的图式相关度;(6)考虑材料是否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1.4 探究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大纲为指导,为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教学形式,它不同于教授文学作品,学生要完成的篇章并不都具备文学作品的特点,这不意味阅读材料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探究兴趣。也不意味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就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成分。与学生的认知冲突相一致的情景时,也会诱发学生研读的动机或兴趣,激励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探究。课堂探究的过程包含琢磨课文、推敲语言的自能读书的过程,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是群体合作互动的过程。 

 

2 文化语境特征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离不开语篇的文化语境,特定的语篇类型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因而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Malinowski认为:文化语境指 “作为语言基本渊源的文化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与习惯”。Halliday和Hansan(1985)发展了他的定义,认为: 文化语境指 赋予篇章价值并限制其解释的习惯和观念等。胡壮麟(1994)又根据Halliday的定义,把文化语境总结为,即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哈孟德(Harmmond et al.,1992:2)认为,文化语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任何群体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2)在文化中形成的对行为方式的期待;(3)在文化中形成的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 

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文化语境也指背景、知识,即读者理解某一个语篇所必须具备的该语篇所涉及的态度、价值观和共有的经历、对行为方式的期待、做事或达到共同目标的方式等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对操母语的人来说,阅读那些源于相同文化背景的著作要相对容易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篇的理解中会存在文化语境空白,要想深刻理解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语篇,就得具有相关国家的文化语境图式,使语篇与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图式相吻合。

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以下几点:精心准备教材,吃透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文化语境空白,精选材料,或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线索,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要处理语篇的文化语境知识,在自主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自己遇到的不熟悉的有关语篇涉及的社会机构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和其中的文化内涵,此时需要教师充当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教师需不断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会遇到什么问题,帮助学生顺利的理解所呈现的材料。 

 

3 阶段性特征 

 

大学英语探究式课堂阅读教学也要以大纲为指导,按照阶段性的目标,分阶段、系统性地进行,语言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 

《实用英语》一到四册,每册8个单元,第一册主题涉及“大学体验”、“摇滚乐” 、“国际贸易” 、“西方一般礼仪” 、“社区服务” 、“人口流动” 、“工作”、“体育” 、“人生经历”等,题材涉及面广,主题鲜明,学生熟悉主题方面的内容,体裁多为记叙文和介绍型的说明文,篇幅在600-900词之间,并逐渐过渡,学生熟悉此类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手段,符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语言知识基础和语篇的相关背景知识等需求。随着学习的进步,各种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第三册主题逐渐涉及“情感经历” 、“污染”、“核能” 、“人口危机” 、“学费” 、“科学与真理”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主题范围加深,文章体裁多为议论文或夹叙夹议文,篇幅增长,长句、难句增多。 

英语语篇常见的结构模式有三种:(1)问题——解决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矛盾——激化(或发展) ——解决”、“问题——分析-对策(或结论) ”、“现象——后果——建议”等模式来谋篇布局。(2)一般——特殊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现象——分析——结论”、“理论——定义——例证”等模式来谋篇布局。(3)类比——对比模式。在这种语篇中,作者常按照“事物——优缺点——结论”、“现象——他人观点——作者观点”等模式来谋篇布局。英语语篇的体裁一般包含叙事文(narration) 、描写文(description) 、议论文(argumentation) 、 说明文(exposition)。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的常见结构模式,针对不同体裁精讲特点,分阶段的进行训练,充分利用现在的立体教材的特点,鼓励学生参与自主选材,启发学生自主找出不同语篇的组织特点,积极参与阅读探究,在阅读中主动地进行预测——推理——验证地循环反复,直到完成语篇的探究性意义建构。 

 

4 疏通语

言障碍 

第4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思维风格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个性化教学思想的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例如,开放课题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等。随着此类学习模式的实施,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各种学习模式如何组织实施以及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1][2]及其理论基础[3],而有关大学生偏好哪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则为数不多。

思维风格作为介于智力与人格之间的一种特质,主导着人们对于思考方式的偏好,对于学生选择哪种学习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对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分析,探讨其思维风格特征,从而根据不同思维风格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好,为学校在本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偏好选用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本项研究属我校主持的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评估的研究与示范”的子项目,出于整个课题的需要,研究对象为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因此,研究结果适用于理工科专业的教学。

二、思维风格与教学

1997年,斯腾伯格在其《思维风格》一书中提出了“思维风格”的概念。按照斯腾伯格的观点[4],思维风格是指人们所偏好的思考方式。思维风格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偏好的表达和使用一种或几种能力的方式。他参照政府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心理自我管理”理论。在自我管理理论中,斯腾伯格按照5个维度将思维风格划分成了13种类型:(一)功能维度,包括立法型、执行型、审判型的思维风格。(二)形式维度,包括君主专制型、等级制型、寡头政治型和无政府型思维风格。(三)水平维度,包括全局型和局部型思维风格。(四)范围维度,包括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思维风格。(五)倾向维度,包括保守型和自由型两种思维风格。

斯腾伯格等人研究了思维风格与教学的关系。他们发现不同的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不同的教学方式。思维风格和教学方式的关系如下表1[5]所示。因此学校可根据学生思维风格特征,使用与学生偏好的教学方式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表1:思维风格与教学方式

三、大学生思维风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调查和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征,从而确定他们偏好哪几种研究性的学习模式。调研对象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使用的调研工具为北京师范大学武欣修订的斯腾伯格思维风格量表,该修订后的量表已被武欣等人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量表分为13个诊断分量表,共77个项目。对于每个项目来说,被试根据项目陈述的内容与自身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进行自我评定,13个诊断分量表的各自得分为分量表对应的项目得分的平均分。因调研的样本量较大,为方便调研工作的实施,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工阅卷和数据处理中的错误,采用在线问卷调研的方式,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在线问卷调查系统,校园网内均可上网提交。同时为了方便低年级学生上网答题,我们印发了学校各公共机房通用的免费上机券,学生可持券上网。调研历时2周,回收有效答卷1492份,有效被试组成特征见下表2所示。整个调研过程均是遵循学生自愿填写的方式,且学生提交答卷后不允许再修改,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使用网上问卷调查,学生的答案直接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然后直接转换成Excel文件,有效地避免了人工阅卷和数据处理中的失误。因此,笔者相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本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是真实、可靠、有效和可用的。

表2:有效被试的人口学特征

四、思维风格特征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将实验所得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得到本次调研的数据分析结果: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得分较高的是立法型、执行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这与武欣[7]等人研究得出的中国大学生总体上表现出立法型、等级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的结论也是不矛盾的,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立法型、执行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关系。

(一)立法型思维风格和基于项目的学习

立法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创造和提出计划,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做事。根据表1中立法型思维风格对教学方式的偏好,立法型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做课题的教学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应用做课题的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项目研究模式的教学[8]是一种教和学的实践型模式,集中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或原理,旨在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新知识和提高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为主要成就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安排自己的工作,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建立起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寻求资源支持以克服障碍。教师充当的是一种指引者的角色,主要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以及项目的可行性,在教学开始后,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与立法型思维风格的特征显然是相符的,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工作计划,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具有立法型思维风格倾向的学生才能很好的完成,学生的立法型思维风格也偏好这种教学模式相应的教学方式。在现阶段的理工科教学中,可推广使用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但是如前所讲,要考虑到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可在学生进入三年级之后才对学生施以基于项目模式的教学,以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无从下手,而对这种教学模式丧失兴趣。

(二)执行型思维风格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

执行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按给定了的结构、程序和规则做事。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在执行型思维风格方面表现比较明显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体制下,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也就容易养成按部就班的思维风格。理工科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则更容易倾向执行型的思维风格。执行型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给定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是应用给定问题解决的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9]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以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围绕一个或者一系列问题展开,以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为目标导向。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问题探究与解决的过程,学习者的活动自问题提出与意识开始,到弄清问题的原委与性质为止。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可分四个步骤来进行:寻找问题,界定问题。提出假设,选择假设。

这种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点不在与问题的提出而在于问题的解决。这与执行型思维风格的特点是相符合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按照有序的步骤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使用这种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符合理工科大学生的执行型思维风格,对提高理科教育质量是有利的。

(三)自由型思维风格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自由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面对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境,超出现有的程序和规则,对变化的容忍力高。根据郑磊磊等人的研究[10],自由型思维风格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倾向,对于形成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创新教育和创造力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的今天,学校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种思维风格特点,在教学中加以强化,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逐步形成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可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为其提供创新活动所需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多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出现的,而且主要是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由举办单位比如学校给定题目范围,每个参赛小组必须选择自己的参赛题目,学习小组要明确参加活动的动机。同时,竞赛活动是有时限的,学习小组必须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作品。即是说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参赛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一个给定的题目范围内独立完成自己用以参赛的作品。这就要求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必须接触大量的学习资料,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为了获得竞赛的胜利,学习小组还必须尽量做出新颖的有创造性的成果,这就需要学习者有容忍变化和面对不确定的情境的素质,同时又能找出一些超越常规程序的方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除了要具有与其他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外,更要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探索能力,以增强小组的整体创造力,并使整个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强化。

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与自由型思维风格的表现特征相符,可在大学本科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五、结论

如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本文调研和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征,据此探讨在高等理科教学中,可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和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这几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这3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符合理工科大学生的思维风格特征,同时根据斯腾伯格等人的研究,也是理工科大学生所偏好的教学方式。应用这几种教学模式,应能在高等理科教育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课题2005年获得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经费的资助)

参考文献

[1][8][9] 李其龙,张可创主编.研究性学习的国际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约翰・宾著.张仁铎译.朱永新审校.研究性学习[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任友群译.高文审校.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

[4][5]Sternberg R.J.Thinking Styl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

ess.1997.

[6]武欣.思维风格量表的修订与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9.

[7]武欣,张厚粲.思维风格测验在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J].心理科学,1999,22(4):293-297.

第5篇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组织;内涵;特征;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64-06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巨大变化带来的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跨学科研究成为当代大学面向复杂现实问题解决、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以及追求真理探索的重要战略。欧美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研究报告。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了《促进跨学科研究》这一重要报告;2005年,美国大学联合会通过调研形成了《跨学科专题报告》;同年,德国、法国、英国、挪威等欧洲八国召开了专题会议,提交了各国围绕跨学科研究的八份主题报告。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大学中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学术组织二元结构的基本体系之一,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组织体系。

一、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内涵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OECD组织了一项“大学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调研”,指出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是指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2004年美国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指出,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简称IDR)是指团队或者个体的一种研究模式,整合来自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学科或专门知识体系中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或理论,以提高基本认识或者解决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报告强调,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只是跨越两门学科去拼凑出新的“产品”,而是要对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进行综合。

因此,从组织基本内涵上分析,根据跨学科研究的相关概念,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主要由受到不同学科知识领域训练的成员组成,不同的概念、方法、数据与术语在成员之间不断地互相交流,形成共同的合力,以致力于共同问题的解决,并在大学中获得正式的组织建制。其基本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该组织涉及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旨在完成那些不可能通过这些学科各自单独去完成的研究活动;二是组织的基本功能是在学科边缘上促进一个综合学科(integrated discipline)的形成;三是组织致力于大的主题研究,研究者可继续开展自己所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同时在和来自其他学科的同事对于问题的共同研究与探讨中受益;四是组织围绕一个或者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应用于许多门类科学。

二、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特征

1、创新驱动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动力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能源、食物以及太空探索等问题日益突出。创新性地有效解决和协调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研究来协同应对。实际上,自20世纪初以来,在科技创新与发展过程中,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性成果形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项针对原创性成果与跨学科研究关系的研究表明,科学家拥有跨学科的背景,擅长将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融合到自己研究的领域,对产生科学原创性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在战略规划中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战略。例如,美国杜克大学相继制定了《跨越边界:90年代的跨学科规划》(1988)、《卓越战略计划》(1994)、《差异化:杜克大学战略规划》(2006)以及《2010杜克大学跨学科规划》(2010)等多个战略规划,该校的跨学科战略规划至今已经持续实施了25年。这些一流大学所实施的跨学科战略提升了大学的科研创新水平,带动了产业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2、学科交叉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知识形态特征

大学学术组织蕴含了知识特性,学术活动的“共同内容就是知识操作,只是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的工作组织和形式有所不同罢了”。近代以来,大学内部的学科制度化使得学院、学系在不同知识领域基础上得以确立,知识分工决定了知识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但是,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知识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同一性、单科性和个体性向多样性、跨学科性和团体性转变,“知识操作”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学科,学科知识之间的复合创生了新的知识体系,学术组织在知识复合交叉演进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和衍生,大学内部确立了大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并予以制度化。例如,北京大学于2006年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下设“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理论生物学中心”、“功能成像研究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涉及生物学、医学、纳米技术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再如,MIT媒体实验室整合了计算科学与艺术交界面上的广泛学科,对软件科学、机器智能、儿童学习、人机视图、可接触媒体、互动电影以及数字化修辞等进行研究。因此,跨学科学术组织具有学科交叉性知识形态的典型基本特征。

3、矩阵结构型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结构特征

“矩阵”结构是同时进行若干项目管理的一种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横向关系的组织系统,形成纵向和横向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矩阵结构。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往往由校内外项目的需求驱动,在横向关系上,主要基于内部多个学科组织的横向管理,这主要是受制于不同学科类型的学术关系制约;在纵向关系上,主要侧重于直线型的行政关系。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矩阵结构组织形式,适用于若干个同时进行项目的组织管理。既设置具有纵向报告关系的若干职能部门,又建立具有横向报告关系的若干项目小组,在大学跨学科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得较多。例如,伊利诺伊大学的贝克曼研究所便是典型的“矩阵式”跨学科研究所。纵向关系上设立教师联盟和报告制度,所长拥有大学学院院长身份,并向教务长报告情况;横向关系上主要是与学院和学系的关系,学校政策会为与研究所相关的学院和学系提供间接成本补助金,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定期由学院、学系和研究所等相关部门通过谈判进行分配。

4、分权与集权交错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体制性特征

一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内在的学术分权倾向性。跨学科研究组织内每一个学科知识体系都相对独立地掌控着学科自身的学术权力,组织内部具有多学科性与基层学术组织特性,在组织结构形态上体现为注重与学院、学系之间的横向关系。因此,组织内在的学术分权性要求在组织结构上实施一种分权制形式的管理体制。二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外部的行政集权倾向性。从组织冲突视角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产生学科冲突时,分权形式很难通过自我协调模式获得调节;集权性的官僚制体系注重等级性与绝对权威,对于调节与解决这种学术权力冲突却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实中,大多数研究型大学将跨学科研究组织置于高一级管理机构的协调管理之下,以便统一协调跨学科研究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学术资源。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外部具有集权性的诉求。加州大学设立ORU、MRU作为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成了创建申请、资助、管理与评估等组织管理制度。ORU、MRU的创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须通过基层学术创建建议、学系主任、分校校长或者其人等环节审批;而在组织运行上,加州大学将官僚权力更多地配置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上一级管理机构之中,建立通畅和开放的各层级负责制度以及相应的报告制度来对下一级跨学科研究进行协调。加州大学的这种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权力体制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权力平衡,保持跨学科研究的张力与动力。

5、组织协同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跨学科研究组织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及其组织基础上整合而成,协同性是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中的一个基础性特征。这一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创新与协同,形成融合不同学科文化与知识形态的机制。加里森(Peter Galison)的“贸易区”(trading zone)理论、富勒(Steve Fuller)的“社会认识”(social epistemology)理论、赫伯特·克拉克(Herbert Clark)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理论以及汪丁丁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论等均致力于找到不同学科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协同机制,形成一个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标准与评价的共同的认知参照框架。二是协调不同学科成员的学术活动。跨学科研究活动基于共同目标,将不同学科成员组织起来研究共同问题,因此,需要对来自不同学科甚至不同组织的成员的学术活动进行协调,致力于共同目标的完成。三是不同学科组织运行的协同性诉求。学科组织具有自身的人、财、物资源,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不同的组织资源整合,如研究团队的组建、实验室整合与共享、经费的共同投入等;同时,不同学科组织之间存在权力冲突,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进行跨边界的协同与管理,需要通过跨学科组织管理机构(如学术委员会)推动学术与行政层面的冲突消解,包括组织运行、管理与评价等。

三、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模式

模式是一类在特定环境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因此,管理模式是指特定环境下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某种标准形式。受到特定目标、技术、体制以及环境等管理要素的影响,管理模式就有了不同分类。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需要共同的目标、完善的制度、良好的管理技术以及外部环境,但是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组织内存在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往往需要从体制上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要。根据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不同,我们把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模式分为主任(所长)负责制模式、参与式管理模式以及共享型领导模式。

1、主任(所长)负责制

主任(所长)负责制是当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管理的主要方式。主任(所长)必须是学术研究的带头人,同时又要承担组织中的行政协调角色。第一,领导学术研究,能够获得成员尊敬。主任(所长)首先是作为一个学术领导的身份,要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经历,把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获得成员的尊敬。例如,加州大学的跨学科组织实行部门主任负责制与任命制,每一个分校的ORU都由一位拥有终身教授职衔的主任(Director)负责。第二,纵横关系的充分协调。主任(所长)必须是一个很好的协调者,协调研究中心与相关学院、学系的关系,协调组织与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美国大学联合会通过调查认为,“这一职责要求有良好的外交沟通能力……通过研究中心结构、运行与支持的最初设计以及明确与各学院、学系之间的关系,这些冲突可以被最小化”。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国际研究所由来自七个学院的高级教授组成,为了在竞争性资金筹措与减少教学工作量等方面实现冲突最小化,所长直接与学院院长们一起办公,成立教师执行委员会,以期融合各学院的目标与需求。第三,内部的有效管理者。主任(所长)要明确组织发展的使命、目标与方向,围绕研究计划制定发展战略和措施,争取外部经费与资源,实现内部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成为催化剂,他是研究团队与资助机构的沟通者,是横跨许多组织的‘边界人’(boundary agent),还要为组织内成员之间的互动创设环境,要在领导力、综合能力以及技能技巧方面获得成员尊重”。

2、参与式管理模式

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要求成员发挥主动性,需要不同的学科成员参与,强调共同的目标和团队合作。因此,参与式管理成为跨学科组织管理的重要模式。参与式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委员会制的形式参与决策。跨学科研究组织中一般设有不同的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咨询顾问委员会、外部委员会以及内部委员会等,它们的成员要求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既有校内管理者、教师,也有其他学校或者企业、政府中的成员,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决策与管理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以委员会制的形式参与决策是一种典型的参与式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大型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而言是非常有益的。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的顾问委员会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中心有10个执行委员会,由来自社会科学领域一系列学科的杰出教授组成,与中心主任关系紧密。这些教授的积极参与不仅为中心提供了广泛的指导,而且也使得中心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关注。二是不同学科成员直接参与组织的决策。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展开需要学科之间加强沟通与理解,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是否参与了项目决策,这一过程往往成为学科之间冲突消解与相互沟通的过程。所以,这种管理理念让领导者从组织的金字塔位置上走下来,成为协助者与促成者,促使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潜能。MIT媒体实验室是该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创始人尼葛洛庞帝信仰一种自由的管理风格,让团队成员自由研究,负责自己的研究,让每一个研究者参与项目决策管理,对他们的研究创新与成功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参与式管理需要形成一种责任分担机制,从而确保跨学科组织的领导与管理达到目标要求。

3、共享型领导模式

托马斯·艾尼斯(Thomas Aenis)等人的研究指出,传统的权力型领导具有官僚风格,不适用于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环境。开放交流是跨学科团队研究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表明自身的价值观、促成团队的发展方向以及为团队发展提供远见卓识。跨学科团队的领导本质上是一种共享型领导(shared leadership),所有的成员对于团队的研究过程与结果负责,根据环境的转换接受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领导角色。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形式中,每一个跨学科研究成员作为一个成员领导(member-leader)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个体成员常常承担领导角色,在许多情况下引导研究同伴并做出决策。不过,这种管理模式要求研究成员具备团队中承担集体责任的能力,这是领导责任共享的一个前提;同时,团队成员之间必须具有平等性,愿意并且有能力共同承担团队责任。

这种共享型领导实质上是参与式管理方式的一种,在初创期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中显然不适用。这是因为,当不同学科成员形成某一跨学科研究团队之时,由于学科成员的学科研究范式必须发生转变,而权力过于分散或组织过于松散不利于强化组织进程管理,难以管理不同学科的志业者及其研究范式。因此,这一模式整体上带有比较强的理想色彩,更加适用于成熟度比较高的或者小型的、可控性比较强的跨学科研究组织。

四、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实践路径

1、融合学科文化,形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

学科文化是指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学科方法、学科术语、学科风格、学科认同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科知识性文化与学术部落社会性文化的统一。它既代表某一学科的价值、风格、术语系统、认同感与行为规范等,又代表一个个学术部落。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学科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成为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根源性冲突,“学术部落通过一系列手段排斥学科‘非法入侵者’来界定自己的身份,保卫自己的知识领地……要成为一门学科领地的成员,不仅要有本学科的精湛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对学院式群体的忠诚并遵守其规范”。

赫伯特·克拉克(Herbert Clark)的“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理论提出了人际交流中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并被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的学科交流与对话之中。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交流行为都意味着互动者之间的一个共同认知参照框架,学科人的共同基础是他们共同的知识、信念与想象,学科人通过交流形成一个可以沟通的语言体系,并将其他学科人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学科的理解之中。这是彼此双方共同知识、信仰与想象的结合,本质上就是一种学科文化的结合,这种结合过程就是一个共同认知参照框架的形成过程。管理者必须引导学科达到以下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开放学科文化知识边界,遵循学科文化性质与关系规律,促进学科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包容。二是寻求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范式。库恩指出,“一个范式支配的首先是一群研究者而不是一个学科领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共同体的特殊性甚至研究的阶段性等,学科成员可能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三是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走向学科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跨学科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学科文化对话的过程,必须基于学科之间的平等与信任,通过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行动,寻求共同基础,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

2、开放组织边界,实现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权力与结构契合

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开放学科组织边界为前提,形成纵横交错、具有很强支持性的矩阵结构,这是当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典型组织结构。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一部分成员来自于传统的学科组织——学系或者学院,并保持着与学系、学院的归属关系。成员接受学系、学院和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共同领导,形成一个矩阵结构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越来越不局限于两门或者三门学科的参与,组织结构越来越趋向一种多维矩阵结构,形成一种网状矩阵结构关系,甚至走向一种更为激进与“革命性”的组织变革——“没有墙”的研究组织,完全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在其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流动性。例如,洛克菲勒大学没有学系,而以开放的实验室为中心开展跨学科研究。其“无边界”跨学科研究所并非按照某一学科或者研究领域设立,而是追求生物医药领域的多样化研究主题。研究者分别来自于多样化的学术背景和文化背景,大多数人共同工作在多个学科和学术交叉领域;同时,研究所由实验室部门和医院部门组成,这种实验室结构完全没有学科式“围墙”,大大减少了学系和学院的管理层次,而只有从事自由学术研究的科学家。这种模式极大地促进了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合作。

矩阵结构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组织管理的复杂性,组织权力的博弈与平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结构的稳定形态。大学具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大基本系统。跨学科研究组织既面临着来自纵向的科层权力冲突,又面临着来自同一层级的权力冲突,主要通过三种基本权力结构关系来进行治理与协调。一是民主治理结构关系。民主模式致力于学科成员共同参与治理过程、寻求共同基础,通过会议、座谈以及研究中的对话等形式,形成跨学科研究的“共同认知参照框架”,甚至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力结构关系。二是委员会治理结构关系。委员会治理是一种模式。学术性委员会往往可由学术权威及其相关成员组成,有利于跨学科研究行动框架、路径的形成与实施,有利于学术冲突的协调与消解;而一些执委会、管委会则主要对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管理等工作负责,并给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提供意见和建议。三是科层治理结构关系。主任(所长)负责制往往是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的一种科层结构关系,但由于复杂的网状矩阵结构关系,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外部权力结构关系甚至更为重要。罗伯特·S·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甚至指出,跨学科研究组织仍然是一种科层制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领导向上接受上一级的协调与领导,向下指导项目研究方向、控制整个研究,具有科层制的合法权力。

3、改革同行评议,转变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资源配置机制

第6篇

[关键词] 真实世界;舒血宁;联合用药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Xingxue@Shuxuening solutions in the real world,multi-center,large-sample-size registration design method is adopted in this study. Between October 2012 and October 2015,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27 medical institutions who used Shuxuening and diagnosed as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observed,including their general information,diagnosis information and medication information. Totally 9 473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included,with old people as the majority,and males were slightly more men than females;they were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vertebro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transient brain ischemia and othe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e medication duration was mostly within 14 days;the dosage was mainly 8-20 mL;0.9%NS,5%GS were the main solvent;commonly used drug combination was Ozagrel sodium injection,Shuxuetong injection,Alprostadil injection and other medicines for inhibi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blood vessel dilatation,and Cytidine diphosphate choline injection,Edaravone injection,Oxiracetam injection and other brain protective agents.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uxuening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package insert,except for the solvent;combined medicine is dominated by antiplatelet drugs;for old patients,various anticoagulant drugs shall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specific condition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real world;Shuxuening;drug combination

doi:10.4268/cjcmm20162407

杏雪@舒血注射液(以下简称“舒血宁”)的成分是银杏叶提取物,功能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用法用量是“肌肉注射,每次2~4 mL,每日1~2次;静脉注射每日2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500 mL溶解”。而临床上,可能存在不符合说明书用药的现象,并且,对于上述心脑血管疾病等众多常见慢性病,很难采用1种药品实现全部治疗目的,联合用药现象在真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并成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基于此,为了解真实世界中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用药特征,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大样本注册登记研究,观察舒血宁的用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方法

1.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注册登记研究的设计方法。

1.2 研究机构

本研究在全国共设有27家医疗机构,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为负责单位,其余26家为参加单位,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

1.3 研究对象

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研究机构使用舒血宁并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各研究机构所使用的舒血宁是由黑龙江珍宝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同批次产品。

1.4 研究周期

用药期间全程观察。

1.5 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纸质CRF表,对使用舒血宁的患者收集以下信息。①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等;②诊断信息:包括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合并疾病;③用药信息:包括舒血宁的使用方式、用药天数、剂量、溶媒、溶媒用量、注射室温、配液放置时间、注射持续时间、滴速;④联合用药信息:合并用药名称、注射前后是否冲管、注射前后是否更换输液器等。

1.6 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

1.6.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9个方面实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进度、原始文件、电子数据、档案管理、质量管理。其中,原始文件和电子数据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原始文件方面主要是监测表的检查,与原始病历对照溯源,并要求具备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电子数据要求在病例报告表填写结束后的1周内上传,并与纸质病例报告表内容一致。

1.6.2 数据管理 本研究的数据采集工具是病例报告表。建立了专有网络平台数据库,网址为。采用独立双人双份数据录入的形式,由计算机执行差异校验功能,并解决录入间的不一致。数据的现场核查是核对源数据(住院病历)与监测表或电子数据的一致性。在收集数据结束之后,对所有数据进行整体核查,包括清楚重复数据、修改错误数据和名称不标准的数据,继而,锁定数据库,用于统计分析。

1.7 统计方法

对于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方法分析频数及百分比;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分段描述频数和百分比的方式,Excel辅助作图。对于联合用药数据分析,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寻找各种药物之间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脑梗死患者一般信息

本研究共收集9 473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性别缺失50例,男性5 144例,女性4 279例,男性略多于女性。年g分布中,中老年人偏多,平均年龄(66.49±12.55)岁,见表1。

2.2 脑梗死患者诊断信息

2.2.1 西医诊断 由于1名患者可能有多个诊断信息,因此,9 473例患者中,西医诊断共12 648条,前10位西医诊断见表2。

由上表可知,使用舒血宁的脑梗死患者西医诊

断以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暂性大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2.2.2 合并疾病 9 473例脑梗死患者共有19 462条合并疾病信息,前10位合并疾病分布见表3。

由上表可知,脑梗死患者的合并疾病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性疾病。

2.3 舒血宁用药特征

2.3.1 用药天数 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用药天数分布见表4,用药天数多数在14 d以内。

2.3.2 单次用药剂量 舒血宁有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2种用法,9 473例使用舒血宁的脑梗死患者中,仅有4例是肌肉注射,剂量分别是20,20,15,5 mL,其余均是静脉滴注,其单次用药剂量分布见表5,主要使用剂量是8~20 mL,占97.67%。平均用药剂量是(19.06±3.6) mL。静脉单次用药剂量分布见表5。

2.3.3 溶媒 使用溶媒种类分布见表6,可见临床上,0.9%生理盐水(NS),5%葡萄糖注射液(GS)是舒血宁的主要溶媒。溶媒用量见表7,多数是≤250 mL。

2.3.4 浓度 本研究将浓度做如下定义:浓度=药物剂量/溶媒用量,包括常规浓度、较高浓度、高浓度。将药物剂量与溶媒用量均符合说明书用量的定义为标准浓度,那么,常规浓度≤标准浓度,即浓度≤20/250;较高浓度指比说明书浓度高1倍以内的,即20/250≤浓度≤40/250;高浓度指比说明书浓度高1倍以上的,即>40/250。9 473例脑梗死患者中,使用的舒血宁浓度分布见表8,常规浓度占68.68%。

2.4 舒血宁联合用药特征

2.4.1 合并用药 合并用药指舒血宁与1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9 743例使用舒血宁的脑梗死患者共使用合并用药19 012例次,前10位合并用药名称、药理作用见表9,10。

2.4.2 舒血宁合并用药关联性综合分析 在临床中,由于舒血宁的合并用药并非仅有1种,常与多种中药或西药联合使用。因此,基于舒血宁的所有合并用药数据,使用Clementine12.0软件绘制舒血宁合并用药名称关联规则图以及合并用药药理作用图,见图1。该图从舒血宁复杂合并用药的关系中寻找规律,采用线段的粗细表示合并用药关联的强度,越粗的线段表示合并使用的频次越高。由图1可知,舒血宁最常用合并用药组合是奥扎格雷钠注射剂与胞二磷胆碱注射剂、前列地尔注射剂与长春新汀注射剂。

3 讨论

3.1 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本研究在临床真实世界中,收集使用舒血宁的脑梗死患者9 473例,该部分患者舒血宁的用药特征主要是:单次用药剂量是8~20 mL的9 228例,占97.67%;溶媒种类中,使用0.9%NS的5 433例,占57.47%,使用5%GS的3 852例,占40.75%;溶媒用量≤250 mL的占99.89%,其余均是250~500 mL。舒血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是:“肌肉注射,每次2~4 mL,每日1~2次;静脉注射每日2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500 mL溶解”。由此可知,临床中舒血宁的单次使用剂量、溶酶用量绝大多数是遵照说明书进行的。关于溶媒种类,说明书中仅要求5%GS,未提及0.9%NS,但临床中,存在使用0.9%NS的情况,且占一定的比例,频率略高于5%GS。这可能是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的,如患者血糖偏高,不适宜使用GS等。

3.2 舒血宁治疗脑梗死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舒血宁的合并用药中,主要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的奥扎格雷钠注射剂、疏血通注射剂、前列地尔注射剂、参芎注射剂、长春西汀注射剂,占24.05%,其次是依达拉奉注射剂、奥拉西坦注射剂、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剂的脑保护剂,占12.86%。另外,从舒血宁合并用药关联规则图可知,舒血宁常用的合并用药组合是奥扎格雷钠注射剂与胞二磷胆碱注射剂、前列地尔注射剂与长春新汀注射剂。因此,合并用药中,抗凝药物占比较大。因为抗凝药物的叠加可能导致出血[2],所以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性问题。并且,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中,老年人偏多,平均年龄(66.49±12.55)岁,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需要抗凝治疗。但老年人特殊的生理情况决定临床上使用抗凝治疗时要慎重。如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肝脏内的CYP3A4酶活性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胃肠道pH降低,胃肠道血流量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道吸收面积减少等,这些原因致使老年人口服或静脉用药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发生改变[3],因此,需结合病情及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给药方案,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抗凝药物。

[参考文献]

[1] 谢雁鸣,王连心,王永炎.临床联合用药机制研究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8):3424.

第7篇

周玉仁教授也曾说过:“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其功能,两种形式不可偏废,切勿提倡一种而否定另一种。”因此,教学设计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在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间找到平衡?笔者以六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课堂观察:找准两种方式的平衡

1.观察讲解:认识顶点、棱、面。

(1)(出示一个长方体饼干盒)它是什么形状的?关于长方体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学生介绍后,教师讲解长方体顶点、棱、面的定义)下面我们就从顶点、棱、面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入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接受学习方式,由教师讲解长方体顶点、面、棱的定义。因为这个概念是人为规定的,无需探究,直接讲解节约时间、易于理解,也为下面的探究腾出时间。】

2.验证猜想:探究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是什么形状?怎样有序地数?

(2)猜一猜:面有什么特征?怎样验证?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感悟“有序”思维的方式。不是“摸一摸”“画一画”或“比一比”,而是“先猜想再验证”,由长方形的特征推理得出长方体的面的特征,让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取得联系,学生自主思考的动力得以激发,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培养。以上两个学习过程,实现了以思维为核心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以自主构建为核心的探究学习的和谐统一。】

3.拼装推理:发现棱的特征。

(1)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怎样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出示4根8cm长的蓝色小棒、6根5cm长的红色小棒、4根4cm长的白色小棒、12根3cm长的黄色小棒)搭一个长方体框架,想一想、选一选、拼一拼。

(3)通过拼装,你发现棱的特征了吗?

(4)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棱的特征吗?

【小棒的长度、颜色、数量是有意识的预设,活动目的不是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是通过“想一想、选一选、拼一拼”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体验感悟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也相同,放在相对的位置才能拼装成一个长方体,从而探究出长方体棱的特征,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用长方形对边的特征加以推理验证,有利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

4.列举分类:迁移正方体的特征。

(1)罗列出用上面的小棒搭出的所有不同的长方体,可以分成几类?哪一类比较特殊?

(2)你能说说正方体的特征吗?

【让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分类,发现其中“特殊”的一类,自然进入正方体的研究。正方体的特征迁移的过程,既是一个模仿、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学习、创造的过程,是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5.变化想象:感悟图形间的联系。

(1)把一个长方体的宽缩短,变成特殊的长方体(两个面是正方形);再把这个特殊的长方体的长缩短,变成正方体。

(2)把一个长方体的高缩短至零,变成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的宽逐渐缩短至零,变成一条线段;再把这条线段的长度缩短至零,变成一个点。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把长方体逐步变成长方形、线段、点,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图形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反思:找到学生学习的需要

1.科学探究需要接受学习。

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寻找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但探究过程中有接受的成分。同样,学生的探究学习也不可能与接受学习截然分开。探究有价值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做出猜想、假设时,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必须与接受相结合,才能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探究学习才能成为科学探究,探究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存在,学生才能将探究进行到底。

2.接受学习需要渗透探究的思想。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探究的思想,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当新知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起非人为、实质性、有机的联系时,就实现了有意义的建构,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两种方式如何选择取决于学生的需求。

尽管在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中都有接受和探究成分的互相渗透,但两种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对过程的感受和体验上,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上,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学习优于接受学习;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学习优于探究学习。

总之,探究或接受都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学习内容、学生需求等具体情况,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

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科学探究已成为教学中的焦点,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与运用探究教学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科学探究及其特征和如何认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等问题。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科学探究已作为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写入课程标准,它既是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这次的新课程实验中,尤其强调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那么,何谓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有什么特征?以及它与传统接受式学习的关系又如何呢?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能否正确地运用科学探究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此,笔者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科学探究及其基本特征

纵观各种资料,科学探究的界定也是五花八门。本文所指的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然而,无论是科学家进行的探究还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探究,它都有着以下共同的特征:

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所谓科学性问题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生物和事件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必学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探究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时,需要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问题,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当然,在探究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然而,恰当的问题的引出又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和求知欲。因此,“问题”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始终。

2、学习者可以获取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科学探究需要事实和证据。一般情况下,问题经常是在现象(事实)的观察中被引出的,学生可以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测和假设(如科学上的假说)。然而要证实猜想,学生就需要用事实和证据来证实或证伪,同样,对科学性问题的解释进行评价也需要收集可靠的事实和证据。因此,“分析信息,处理事实证据”贯穿于探究的始终。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

科学探究需要运用原理和方法来对自己所作的猜测、假设作出科学解释。在分析和整理了资料和事实证据后需要提炼出解释,并且在评价后常常还需要修改甚至需要通过反复实验、反复观测来证实现象与解释是否一致。当然,解释要超越现有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对于科学界,这意味着知识的增长;而对于学生,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

二、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1、科学探究需要接受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然而,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科学探究的特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评价自己所提出问题的价值和可探究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样,学生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提出猜想、假设等;需要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来设计实验;需要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需要原理、模型和理论来检验和评价探究的结果等,而这些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都由直接探究获得的,因此,我们说科学探究需要接受知识。

2、科学探究需要接受学习

作为探究学习的特点,知识不是以定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中去有所“发现”。然而,这种短时间内的“发现”常常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或者是定性的,或者是半定量的,即使是定量的也只是在极有限的特殊条件下获得的。为此,学生如果要形成对知识的理解,要认识探究所得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就必须有内化的过程,而这种内化的过程,主要是接受学习的意义建构过程。

三、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

第9篇

【关键词】学习方式;转变;基本特征

一、学习方式及转变要求

1.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首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2.学习方式及内涵

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

3.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五个基本特征

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对教育价值观、人生观,培养模式的一次彻底变革。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如下:

(1)主动性特征: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其表现为“我要学习”。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最大追求。

(2)独立性特征: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其表现为“我能学会”。强调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能量,都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在能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潜在的能量和能力开发出来。

(3)独特性特征: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根据差异因材施教,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4)体验性特征:这是指让学生参与认识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给知识注入生命,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扩展到心理的范畴。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为此,新的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参与,强调让学生去感知,去操作,去实践,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验,并通过讨论、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达到共同发展。

(5)问题性特征: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学生就不会深入地进行钻研和思考。

以上五个特征只是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他们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从全局的高度予以把握,领会其精神实质,从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今天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何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呢?

1.自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醒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②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③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④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⑤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4.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