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文化的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7 16:16: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文化的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传统文化的现状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批判与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C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20-02

一、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1、确立了“和谐”文化的理念

当前,“和谐”已成为新时代的核心话题,追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课题。党的十七大以来,总书记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的中国化发展”的论述中对此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入的分析,指出和谐社会理论既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和”之精义。又融通对人的自由主体性的褒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建构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追求提出了美好期望。

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当既面向现代化、又面向世界、更面向未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将能够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发展的目标。从内容上来看,传统文化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经过的指导,将社会主义元素融入传统文化。必将是高尚的思想道德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从政治上来看,传统文化虽具备封建残余和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但在的主导下,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同我国现阶段社会基础一样,均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文化的横向发展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先进部分,是中国建国以来的精神文明成果以及人类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

2、重塑了传统文化的自信

现代社会中人的思想与视角均发生了不同于古人的变化,无疑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必然有一个重塑的过程。但无论以何种姿态重塑传统文化精神,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是必要的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够对传统文化的糟粕与精华进行明白无误的批判与继承。首先,要以开放的心态,以现代的观点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阐释,着眼于现代与未来,而不是过去;其次,要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一种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来对待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是博大精深的,这是不可否认的。相对于先进的西方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他指导着人们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事、如何充实个人的精神世界,实现道德自我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道、儒及诸子百家的光耀,还有诸如爱国主义、民本主义、自强不息等优秀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加强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只有拥有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才能谈及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谈及中华民族振兴的问题。

3、分配方式的公平正义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经典的传统社会财富分配思想,这种思想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中国人。字面上看,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分配方式。迄今为止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但经过仔细思索不难发现,这种思想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仅仅是一种愿望。只有在封建统治后才具有实践意义。而封建统治的前提就是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动荡。也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这一思想几乎成为空想。但也恰恰是这种思想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不可避免存在消极的一面,但是它仍适应着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正是在这种平均之下实现的。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极有可能分崩离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

4、交换过程的诚实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观。它要求“言必行,行必果”、“内不欺人,外不欺己”。诚信规范在当代社会为我们所继承和弘扬,构成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部分。并被赋予更为广泛的涵义。

传统诚信能与现今社会相适应,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二者在本源上是相似的,仅是在适用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主要表现在现代市场经济所提倡的诚信更趋向于社会化、功利化和理性化。所倡导的契约规则和信用机制指导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理论精神,它强调诚信所具有保证利益关系有序的外在功能。因此。传统的诚信要更适用于现在,仅需要完成从理论继承到实践行动的转型。

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现代文化的压力

中国传统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社会的道路上遇到了诸多困难。首先是内在传统文化的因素,其次则是长期并存的二元制结构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化意识也随之改变。与传统文化意识产生了差异。一是大量的西式化教育与周边国家文化环境使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忽视、遗忘甚至不齿。文化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少年儿童受到大量的西式教育,对中国历史与传统了解甚少。也不屑于去认同这些传统。二是在现代文化的实用主义影响下,人们歪曲了传统文化。在教育下一代时,“厚德”、“礼让”的词汇已经很少听闻,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被误读,甚至断章取义。三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更为重视物质,认为传统文化会阻止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撰文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认为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完全不适应或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顺应时代,完全融入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道精神”,当代中国人民背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愿。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农业国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变,中国传统文化必将不适应这些变化。长期的封建思想在国人们思想中仍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意识的茫然和恐惧为愚昧和迷信提供了群众基础。我们虽有引以为豪的古代辉煌历史、震惊中外的四大发明。但近代科学却源于西方,文化中相对缺少科学因子,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

2、盲目排外。抵制西方文化

20世纪初,西学东渐,以民主、科学精神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烈冲击。百年前,倡导国学的人们是为了抵制民主、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时下“国学”鼓吹者们大力主张复兴国学,不仅在于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更主要在于对我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轻视与抵触。中国早期现代化伴随着国难与屈辱而艰难前行。因此。现代化的因素虽然崭新、发达,但很难介入,传统文化依旧强大并广泛存在。“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保教”、“保种”、“实业救国”等贯穿早期现代化过程的口号,体现了深沉的民族主义情节。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知识分子被迫在追求民族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变革中把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作为首要重任。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政治民主化、以及其他领域现代化的发展遭受阻碍。在面对由古至今的民族情愫。知识分子阶层也泛滥情绪化的崇古排外从未削弱。这种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排除。与民族主义纠缠在一起,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构成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阻力。甚至还会导致人们作出不理性的判断,常使西方文明作为爱国与否的判断标准。其实。爱国与否。应当将那种更符合整体民族利益来作为判断标准。在狭隘的民族意识影响下的知识分子,必将极大地对“现代化”与“传统”的结合产生负面影响。

三、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景

第2篇

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与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问题越发凸显,如生境消失、规划缺乏、设施落后、篡改开发、后继无人、认识不够等,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七个缺乏:

1、认识上缺乏自信

布依族是黔南人口最多的民族,布依族风情在黔南具有典型性。但长期以来弥漫着一种错误的倾向:“布依族文化比不上黔西南,苗族文化比不上黔东南”、“布依族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厚、特色不突出,没有传承与保护的意义”。把保护、开发的重点放到了水族、毛南族或瑶族上,往往对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轻描淡写,“开会多,操作少”、“说起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等现象比较突出。这种文化自卑心理严重地阻滞了黔南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保护上缺乏规划

布依族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近年来由于文化在旅游业中地位的凸显,各级部门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定位不明确、目标不清晰、措施不具体、职责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为发展旅游业,各县(市)及各乡镇八仙过海、各自为阵、单打独斗、遍地开花,缺乏统一的规划引领。一些经过包装的布依族村寨呈现出现代砖混结构与传统民居混杂的状况;住房私搭乱建。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在无序的开发、打造中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3、传承上缺乏环境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化迅猛发展。随着国家富民政策的实施,布依族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改变了布依族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与此同时,布依族文化事象赖以延续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很多地区春节举行的山歌会、浪哨等传统的民俗活动项目因环境的变化而消失;民族服饰因费工费时无人愿意制作;传统婚俗被现代婚礼被取代;会说布依话的人逐渐减少;特别是一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使布依族民居面貌面目全非。在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缺乏“文化兴州”的战略思想,缺少应有的保护对策与措施,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没有得到认同,致使独特的民用建筑及其他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由于开发而不复存在,修建起来的建筑物大都盲目地模仿了现代城市的构造,缺少自己的民族特色。

4、展现上缺乏载体

黔南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丰富多姿。但由于文化生境的消失,现今丰富多彩的布依族传统文化现象由于物质载体的改变而褪色或消亡,传统文化氛围淡化。在黔南各县(市)除民族节会外均很难看到人们穿着布依族传统服饰的身影;布依族“干栏”式民居被小洋房、小别墅取代;骑马接新娘仪式换成了面包车、小轿车迎接。由于缺乏有力的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旅游部门在旅游规划及项目建设中只重视景区自然景观的开发及打造,而忽视了与文化的融合,所建景区缺乏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可供旅游者欣赏、参与、体验的项目不多。每年虽举办了较多的节庆活动,貌似红红火火、轰轰烈烈,但规模小、档次低、分散、杂乱等问题比较突出;即便是在拳头产品好花红发源地毛家苑乡辉油寨,可供游客欣赏的仅是号称“中华第一堂屋”的一栋民宅。许多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缺乏展现的载体而黯然失色。

5、打造上缺乏专业

黔南民族村寨的文化生态资源极其脆弱,在一些民族村寨的发展中,过度商业化和民族文化失真等现象突出。一些淳朴的民族村落,经过旅游部门的包装与渲染,失去了原貌,充满了商业气息与铜臭味,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质朴和民族风格。加上旅游者眼中“求奇”似乎比“求真”更重要,在他们的要求下,一些民俗活动逐渐失去原有之义。同时由于一些部门领导不是文化专业出身,对文化的经济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不够,对布依族传统文化更是缺乏了解和认识,因而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及布依族民族村寨打造等方面出现了庸俗化、盲目市场化导向,浅表地迎合游客,将侗族民居、腰鼓甚至是现代舞等其他民族或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平移至布依族民族村寨,这种东施效颦的做法不仅打折了布依族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而且歪曲了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真貌,进而影响了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结果旅游资源不仅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和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反而造成资金浪费,更严重的是破坏了旅游生态和人文环境。

6、后继上缺乏传人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布依族地区的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在外出打工、学习与交流中,与外界文化发生了广泛的联系。

由于许多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价值认识不够,总觉得“民族的都是落后的”,产生了文化自卑感,片面地追求“现代化”[4],不愿对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进行学习,即使是一些掌握绝技的民间艺人的子女,也因民族文化瑰宝没能体现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放弃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大多注重的是科学文化教育,对民族文化、民间技能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民族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许多民族艺术瑰宝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消失。同时一些文化部门工作不到位,许多民间口碑文献没有得到应有的收集、整理、挖掘,因而出现了无法抢救的现象。

7、资金上缺乏投入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保护开发利用布依族传统文化的投入,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投入到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上的经费严重缺乏。如一位从事民族工作的人员称:“民委的经费都是3、4、5工程”,即3、4、5万。许多传承保护项目因经费缺乏而无法进行,即使进行也是“豆腐块”、“补疤式”项目。一些建设项目由于后续资金不到位出现了某民族村寨半边瓦房半边砖混结构混杂的格局,阻碍了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系统性、长期性与协调性,特别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更是无法实施。

二、对黔南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成立布依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保护职能机构,全面规划、指导、实施布依族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

布依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在政府的主导与引领下进行。为实现布依族传统文化科学、有序开发,政府应成立“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委员会”或“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办公室”等专门职能机构,全面规划、指导、实施布依族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相关部门、专家组成调查组对黔南地区布依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底子,在此基础上凝炼出布依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抽象、概括布依族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代表,策划、开依族传统文化旅游产品,为旅游局、乡政府等职能部门打造民族村寨或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提升民族村寨的特色氛围和文化底蕴。研究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对具有特色的内容,赋予它时代的生命,大力发展、大力开发,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应加强立法,走法制化、科学化的道路,在开发、利用前应进行科学论证,对经过专家论证的规划、开发方案应一以贯之地实施,不因时间的流逝和领导的变更而改变。

2、深度打造《好花红》、《甲金》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展现布依族文化魅力

目前,《好花红》作为布依族民歌代表以优美的旋律唱响了北京,走向了世界。但歌词内容较为单调,不能全面反映布依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在深度上、广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开发空间。而黔东南台江姊妹节中一首《欢迎您到台江来》以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旋律渲染了会场气氛,触动了来宾心灵,引起了与会者心灵的共鸣,把现场气氛推向。应参考此成功做法,请州内外文化专家、词曲专家对《好花红》进行深度加工,努力将之打造成为黔南及贵州的“州歌”乃至“省歌”。甲金是布依族传说中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类似于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中的阿凡提,许多故事展现了甲金与地主老财斗智斗勇。应对这一寓智于乐的人物故事进行开发,通过编印少儿读物及趣味故事册子、舞台艺术展现等形式表现甲金机智人物形象,以展现布依族民间文学的魅力。

3、在小七孔、掌布等重点景区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表演,实现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

纵观黔南,一方面,布依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因展现载体缺乏无法再现生机。另一方面布依族地区虽有小七孔、掌布等重量级景区,但旅游经济效益却不甚明显。原因是这些景区只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缺乏文化元素,自然景观单一,许多地方的景点大同小异,很难让旅客长时间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是最好的风景,只有与特定民族密切关联的民族文化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景观。纵观黔南各景点,均缺少一台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表演来展现布依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云南大理洱海游中,坐船时间过长难免会让游客感觉枯燥无聊,这时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白族“三道茶”转瞬间让游客兴趣盎然,除了洱海及周边岛屿优美的自然景观让游客记忆颇深外,“三道茶”更是成为了其中的亮点。因此应在小七孔、掌布景区附近农家乐区域,打造一台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表演,彰显包括布依族在内的黔南民族风情,将布依族八音弹唱,杨忠培老人“鼻孔吹双箫”、“双唢呐冒烟”等民间绝技,木叶吹歌,布依族古文字,漆树染等印染工艺,作坊造纸术等,通过艺术表演形式展现给各方游客,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切感受黔南民族文化风采,实现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双向互动。荔波虽曾打造过“荔波荡漾”,但由于规模过于庞大、演职人员太多而无法进行市场化操作。而大理“三道茶”演职人员不过十来人。因此,民族风情表演规模不宜过大,演职人员应求少而精,尽可能做到吹、拉、弹、唱、跳全能表演,让游客进得来、有看头、留得住。

4、重点打造“好花红民族村”等民族村寨,夯实布依族传统文化展现载体

惠水好花红乡辉油寨是《好花红》的发源地,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涟江绕寨而过,景色优美,风光秀丽。但在辉油寨能成为游客看点的文化产品仅是一栋民宅,与作为布依族拳头文化产品《好花红》发源地是极不相称的。因此要较好地宣传、打造好布依族传统文化,重点首先是打造“好花红民族村”,值得庆幸的是辉油寨涟江两岸现仍是一片农田,完全处在未开发状态,给“好花红民族村”的打造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将辉油寨涟江两岸修建成布依族“干栏”式或惠水一带传统的布依族民居,统一修建为木结构楼房,通过招商引资、政府补贴等方式吸引外商、周边农民到这里创业,将布依族传统文化与涟江景观结合起来,在旅游旺季、法定假日、贵宾接待等时段的各种活动中进行布依族风情表演,将旅游中吃、穿、用、住、玩、赏等几大要素结合起来,做到有展现的点、有可观赏的景、有美味的特色食品、有原生态的特色民居、有可玩的特色项目,以之为窗口和亮点,推动黔南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做大布依族传统文化蛋糕。

5、建立布依族传统文化博物馆

基于生存环境的变迁,布依族人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伴之而来的必然是传统文化的消失。要让后人了解、传统的布依族文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布依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在黔南首府都匀可分别修建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相对独立的博物馆,博物馆之间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博物馆群,既提升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天地,让步入现代社会的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又可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都匀石板街逢年过节举行的布依族婚礼就是一个展现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好举措,吸引了包括都匀人在内的人们的眼球,对传承、弘扬布依族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将布依族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建筑中,实现现代生活与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作为黔南布信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的都匀,弘扬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对做大旅游蛋糕、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都匀素有“高原桥城”之称,可在桥上大做文章。可将布依族的风雨桥、牙舟陶、石板房等民族文化因子分别移植于每一座桥上,构建“牙舟陶文化”、“石文化”等彰显布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桥梁,使游客既欣赏了剑江河优美自然风光,又领略到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人与建筑、环境、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另外,民族地区的城市雕塑应充分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都匀市及荔波、罗甸等县(市)应将刺藜花、甲金等布依族文化符号代表,作为自己的象征和标志。除此之外,在都匀某个片区内修建具有相应规模的“民族文化广场”,将传统的民族建筑风格融入其中,使整个城市的建筑实现现代都市化与民族文化的和谐统一。政府在打造“都匀城市综合体”时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元素的高度融合,在即将开发的剑江河西岸修建“黔南民族文化风情街”、“黔南民族文化风情园”,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等民族各具特色的建筑、服饰、民间工艺品等展现于其中,凸显黔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7、对布依族传统文化传承人进行活态保护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传承;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89-0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未来的思维形成、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部分学生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1]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1.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现状

中华文化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发展形成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涉及,还涵盖了道德、礼仪、价值取向、思维形成等丰富内容。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来了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其中有一道高中学习过的文言知识的客观题目回答的正确率不足70%;均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35%;能讲出5个以上传统节日起源的学生只有25%;在对于自己家乡历史文化了解程度问题中,有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学生不足6%。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掌握不够,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

2.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情况

传统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态度。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关于是否应该继承传统文化,22%的同学认为应该继承并发扬,77%持中间态度;在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调查中:30%的同学认为节日放假可以更好地体验节日意义,70%表示无节日感受;有69%的同学喜欢春节,31%的同学选择了圣诞节。在古典书籍阅读方面,只有27%的同学愿意学习。对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看法,47%的同学持乐观态度,32%持中间态度,21%的同学持悲观态度。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较低,对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这对文化传统有不利影响。

3.传统文化学习途径情况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途径很多,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有65%的同学主要通过课本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知识,17%通过长辈讲述了解,还有17%的同学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1%的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可见大学生主要了解学生的方式是书本知识,但事实上,书本上所教授的知识大学生吸收的效果并不好,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过后就遗忘。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过于狭窄,大部分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课余通过其他方法了解的较少。

4.大学生传统道德践行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道德追求。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包括“克己”“爱人”两方面,而以“礼”为准则。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渐渐淡化。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中国的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2]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主要就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在自习室大声讨论题目,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宿舍同学相处越来越困难,为各种小事儿大吵大闹等等。二是行为举止欠缺文明礼貌。主要表现为:不按顺序排队,随意损坏公共财物,上课时大声喧哗,目无师长,公共汽车上不愿与老人让座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表现,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则是学习传统文化不够的具体行为表现。

当代大学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等,这些结果都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这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原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小成长的环境。而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父母是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孩子最久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父母大多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是比较恶劣的,这就导致了父母阶层的目标大多是求温饱,而不是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一度认为是腐朽、古板的旧文化。如今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被狭隘地定义为“考上重点大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上补习班,却不认为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乏。教育是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问及关于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时,回答的正确率却不足70%,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是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为了赢得更好的生源,在教学计划上更重专业而轻人文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利,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急于求成。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纳入学生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往往课程内容分散,学生无法进行系统性的了解与学习,这就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与此同时,老师的素质也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大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到了解惑这一层,对于学科的整体内涵,以及上升至哲学问题上的地方却极少涉及到。一方面当今的老师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自然地将以前的学习结构、框架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责任心与道德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一些老师对职业的认识不够,对职业的荣誉感不够,他们认为教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并没有把引导学生承担起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成就目标。

(3)社会大环境影响。经历后,中国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推崇拜金主义思想,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急功近利。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社会上主流认为对个人发展有用的是各种专业证书、等级证书等,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就显得对自己“无用”。

(4)外来文化入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然而渐渐形成一个词――文化入侵。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不同待遇。“洋节”在近年来大受追捧,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呈现萎靡之状;其次就是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韩国菜、寿司等在中国大受欢迎;再次就是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大学生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崇尚自我,变得更加自私,越来越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同时学校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大学生踏入相当于半个社会的大学,面对大学里多元的文化,许多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没有一个好的判断力,最终往往选择盲目跟风。部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甚至产生了民族文化无用的想法。

2.主观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教育体制问题与大学课程设计的限制,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等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富有民族特色。近百年来,传统文化经历了被抛弃和重新拾起的跌宕过程,这一过程对当代的大学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比如认为《易经》是算命的,《孙子兵法》已经过时,阴阳之道只是迷信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早该被丢弃。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很难理解这一点,也就更难积极地去学习。

(2)大学生功利思想过重。古代职业地位排行是“士农工商”,士人为首,商人最末。然而如今金融热将这顺序颠倒过来。经济类专业受到大家热捧,人文社科类专业几乎无人问津。如今,读书成为了一个找工作的工具,通往社会的踏板。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关注的主要是学校的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硕士点博士点数目、就业率等。[4]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铁饭碗早已打破,高的学历并不代表好的就业和高的工资,为了自己以后“长远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宁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考取专业的证书上,也觉得比读古典名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古典乐器这些貌似毫无作用的东西更有实际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建议

在清华一百周年校庆上,同志在讲话中把“文化传承与创新”明确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这就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变成一个时代使命,社会各界对此都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责无旁贷。

1.对社会的建议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味和道德素养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认为是封建的糟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整体氛围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影响。因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

2.对学校的建议

(1)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书籍、文物、遗址等就是很好的物质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具体来讲:一是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从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当地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活动。[5]三是学校在当地民俗工艺厂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多元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建立文化自觉。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学校就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宣传,以及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团日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都可以将主题设为了解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院校也可以组织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社团,专门在每个传统节日组织活动,让大学生体验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改革完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提高人文课程在选修课中的比重和增加一些必修的人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引导大学生来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气质等。高校也应更加重视人文课程,加大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投入,并提高此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权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对大学生的建议

(1)思想上,端正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生应该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民族的根。正如在五四重要讲话中说到:“中国梦是我们的,也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加深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牢记中国梦,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其精神,继承其精髓,是作为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2)行动上,自觉学习,主动宣传。首先,大学生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辨认能力,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其精华。其次,当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与理解后,大学生应该发挥“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从正确的立场、正确的角度向周围的人群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让更多群众、更多国家都能修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谬解,从而对千百年来经时间冲刷却依旧流传下来的历史遗珠有着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小平.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

[2]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3]齐瑾.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第4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设计学;现代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57-03

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内,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冲击、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洗礼后,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也渐渐淹没在飞机大炮、高楼大厦之间,甚至被冠以僵化、保守、封建余孽、重玄学轻科学等罪名,总之是不符现代社会的需求。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重新思考,并大声疾呼传统文化的重生。于是有人开始办私塾、穿汉服,以微薄的力量唤起传统文化的重生。甚至有人喊出“西方文化已死,21世纪就是儒学复兴的世纪”的口号。作为设计人,笔者看到西方的设计理念、西方的美学原则正一步一步影响并代替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学原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学校后拿出来的都是现代主义、简约风格……让外国人也叹息“上海只不过是纽约的一个缩影”。

1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

中国传统文化即指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如儒家、诸子、阳明心学等。自从西方人用火药炸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加以“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泛滥,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中国深广的影响,导致几十年来对传统文化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缺少认真的总结。时至今日,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传统,更不会去评价它的好坏,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正在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新华网曾报道,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在对待食品方面,只有12%的人选择中餐作为大餐,51%的人选择麦当劳、肯德基作为大餐,还有26%的人选择牛排作为大餐;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另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调查中,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25%的人不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不抱乐观态度。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

近一个世纪以来,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学生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开始接触古典诗词之美,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的严责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意境。

仔细想来其实丢失了很多,不仅仅是丢失了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等民风民俗,更多的是忘记了忠、孝、仁、义、信、礼、智、勇这些传统的思想道德。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人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目前,社会各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到传统文化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人们各抒己见,其中不乏客观的、冷静的思考,于是传统文化的重现和复苏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现代私塾的出现最直截了当地将传统文化带到人们面前,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系统地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培养一种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切实的爱好,打造一些可以承担继绝兴亡之责的毛坯,期冀他们成为栋梁。他们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道德准则,忠孝仁义信礼智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侠之气 、匹夫之责。人们无权去评价它的优劣,但至少可以让家长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给传统的琴棋书画一个正确的定位。

学术界更是早已掀起对传统文化的大讨论。钱钟书老先生让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及中国古人的智慧,中西文化是应该平起平坐的;钱穆主张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国民对本国历史应有所知,否则“只算是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是有知识的国民”,对本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要存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一民族失去历史,如一人之失去记忆;一民族没有哲学,如一人之丢失灵魂;一民族忘却先祖,如一人之背却血统。各种形式的讨论、探讨正在沸沸扬扬地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越来越多的人给传统文化做了新的诠释。

传统文化的复苏,正在影响社会的每个角落。中国文化的乳汁喂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小心地把这些好东西择出来,精心地研究、总结,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3 传统设计思想现状

作为设计人,笔者更多地关注传统设计思想的现状。在传统文化大量遗失的情况下,传统设计思想也没能幸免,从近些年兴起的城市建设中就可以看到,传统特色已经荡然无存,即使出现些许带有传统设计符号的建筑形式,也只是拙劣的模仿,完全没有体现出古典建筑的气质、内涵。

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载体,以北京为例,这个古老的城市正在慢慢失去记忆,亲切的胡同没了、热闹的四合院没了,连老北京的小吃也变了味。2008年奥运会让北京沸腾,可是胜利的狂热过后,北京是什么样子?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鸟巢、水立方……一座座现代建筑落户中国,有人说是为了给中国带来一些新鲜的设计元素,可当你抬头看看身边,哪个不是新鲜的或曾经新鲜的设计元素?而所谓的陈旧的落后的设计元素还有吗?正当国外反思疯狂建设的后果时,中国为什么还在重蹈覆辙,而且乐此不疲呢?任何城市都是在建筑的实验中发展的,北京当然不能只拘泥于四合院,还需要给后代留下一些新的好的东西,但是不能让北京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所谓的大师们带来他们的文化,将他们的价值与理念强加给中国,这也是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

文化是一个城市最珍贵、最本质的东西,局外人不管贴上什么标签,也不可能对异族的文化有切身的感受,更不能深入这种文化的精髓。任何表面上的做法只能造成水土不服,因为任何建筑不是孤立的,要融入城市,融入生活。如果说大师们的实验是一种文化的殖民,那么听之任之就是一种自觉的殖民主义,其结果是逐渐用外来的观点观赏建筑,用外来的思维方式思考建筑。北京与过去相比是有了不同,不同就是满身是瑞士的影子、德国的影子,而惟独没有北京的影子,所以为北京的记忆担忧,也为现在的建筑风气担忧。不反对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在中国创造,但是反对国外的殖民文化;不反对向国外的大师虚心学习,但是反对自觉的殖民主义。

虽然对建筑形式起作用的结构、材料、技术等已经世界化,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也已改变,当代建筑应当积极适应新的功能、新的工业化技术、新的经济条件和新的审美趣味,但是建筑的精神功能所具有的民族化内涵和对于文化空间独特的表述方式决定了建筑不同于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其他现代物质产品。要清醒地知道形式可以改变,但唯一不可改变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是内在的无形的精神产物。

与狂热的城市建设相对比,民间艺术更显冷清,如剪纸、皮影、戏曲、民族服饰等民间的民族特色似乎成了外国人眼中的珍宝、中国人眼中的砂土。中国的民间艺术大师多半生在农村,至今处于温饱的边缘,大量的艺术作品得不到保护。即使少量的作品被地方文化站收购,其价格也与其真实价值极不相符。艺术价值无法实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随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而失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严峻的现实向人们提出该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问题。

在此对比一下日本的做法。在日本,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京都的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招提寺等。它们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日本很多城市也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如名古屋、熊本古城等。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文物、书籍、模型和画像,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日本保护传统文化是官民并举的,大家都在自觉地保护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传统对日本人来说有两重作用:一是了解自己的历史,知道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没有失去自己的家园,从而产生自信和面对未来不失前驱的勇气;二是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放松紧张的神经,每天有个好心情对任何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把传统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传统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人的观念中有迷信的成分,但他们又是现代人,有时间观念、金钱观念和效益观念。个性张扬不够,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个性张扬不够却并没有阻碍日本的进步,恰恰相反,团队意识对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还大有帮助。

4 对设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其中设计史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但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近几年的事,所以还有很多欠缺之处。现在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感观上的冲击,设计已经背负起设计生活方式、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精神的重任,所以就要更加慎重地对待设计学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存在道德危机、生态危机、社会诚信缺失,传统美德被破坏,现实在呼唤一种规范和一种理念,呼唤民族的文化重建和再生,呼唤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超越。设计界也有同样的呼声。作为理论性的学科,往往对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笔者认为更应该对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怎样的角度看待传统,以怎样的态度继承传统,以怎样的方式发扬传统,等等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设计教育是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教学系统的完全的现代教学体系,在我国几乎是全盘照抄。经历了这几十年的检验,年轻的一代设计师懂得了现代主义,懂得了构成,但没能打上中国的印记。所以,在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尤为重要。

1)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教学。如传统刺绣、剪纸、蜡染、手工木雕、泥塑等,这些是最直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途径。各地区也可结合当地特色加入地方特色手工艺。如在呼伦贝尔地区,作为北方三少民族及蒙古族的聚居地,当地特色手工艺很多而且特色鲜明,所以将蒙古族传统皮画制作工艺加入装饰画的教学中。另外还有桦树皮工艺、刺绣、剪纸等课程。

2)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传统工艺的学习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但这不是目的,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才是目的。所以在教学中并没有采用聘请民间艺人教学的方式,而是组织教师学习传统工艺,然后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加入教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解读传统工艺背后的内涵。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多的是文化内涵,这对学生今后的设计应用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3)传统文化的设计应用。传统文化的学习最终就是要完成设计应用,所以在教学中要主动加入传统文化应用的设计项目。学生的设计课题中经常会有当地的设计项目加入,这样直接将所学转换成现代设计成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

总之,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国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成效。现代设计界已经有很多中国设计师的席位,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带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只有把好东西择出来,精心研究,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林皎皎.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91-93.

[2]马齐飞.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3):43-46.

[3]姜晓萍.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意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12(1).

[4]马玉鹏.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与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0(12).

[5]苏叔阳.别让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一体化[EB/OL].cn.

第5篇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9)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实力在总体上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青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通过对南通大学学生青年中展开问卷调查,验证了大学生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而从大学生青年获取全面知识和形成成熟价值观的主要载体——高校出发,探析了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提升大学生青年的传统文化认知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青年;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团建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青年价值观影响研究”(13080013)。

当前大学生青年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认识,处于一个彷徨和迷惘状态,大学生青年普遍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疏离,同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现状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欠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等。2014年4月~8月间,笔者就南通大学学生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大学生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本问卷设计了三套题型,每套题型各设计问卷100份,抽取学生的年级随机。第一套题型主要调查本校大学生青年对于中国古代名著和历史人物的熟知程度;第二套题型主要调查本校大学生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第三套题型主要调查本校大学生青年的过节习惯。一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答卷249份,收回率达83%,其中本科生占73.3%,研究生占26.7%。

第一套问卷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青年普遍认为传统经典阅读不可或缺,但在实际阅读的书籍中对传统经典的阅读率普遍偏低,阅读内容具有盲从倾向。另外由于很多经典被改变后搬上荧屏,使得阅读具有快餐化、通俗化和网络化的倾向。从具体的问卷调查分析来看,就中国的四大名著,全读过的大学生青年占22.8%,读过三本的占26.5%,读过两本的占24.1%,读过一本的占18.1%,都没读过的占8.5%。另外就最近电视媒体热播各类题材的历史剧,笔者在问卷中以“对武则天的评价”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9%和17%,持完全肯定或否定意见的占33%,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由此也反映出多数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的认识缺乏,没有理性认知可循,这与大学生青年的知识结构不无关系。

第二套问卷主要从认同、知晓、态度三个大方面调查了大学生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有27.3%的大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71.4%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点了解,剩下来的3.7%则一点也不了解。

随着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大众媒体商业化的发展走向,“西化”、“韩流”的宣传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处于认知成长阶段的大学生青年无论从思想认知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在极度模仿和推崇外来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大学生青年群体中针对过节习惯做了第三套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春节是一年中最期待的节日,但也有31.7%的人表示更喜欢西方的节日。值得欣慰的是,当大学生青年听到韩国把中国的传统端午节说成是发源于他们国家时,大部分学生感到非常气愤,并积极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

2 高校如何对大学生青年实施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实力在总体上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青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高校在培养大学生青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任。那么,如何在大学生青年群体中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填鸭式的灌输显然不得人心,唯有每天耳濡目染、积极参与,才能达到自觉主动学习的效果。

2.1 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传授模式

开设第一课堂通识课——高校的人文素质课是人文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课程开设的有效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接受领悟水平。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1)课程目标设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给出自己的价值评判和批判性见解。

2)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加重人文素质通识教育的比重,采用“公共选修+公共必修”模式,在学分制度上进行强制管理,不足学分不得由所学专业选修或必修课程代替,以此来确保学生的自主选修权。

3)课堂执行方面:考虑到选课学生人数和教学资源的因素,一般高校通识课的授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模式,交流互动很少。为确保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可在课程设计中安排一定量的定期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投入大量精力阅读,在下次课中以阅读报告交流研讨形式呈现,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辨能力。

2.2 开展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

由于课堂授课模式的种种局限,学生无法完全掌握课堂上传授的所有知识,这就需要借助课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以此来与课堂教学相呼应。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可以借助社团、网络媒体、传统文化节和各类竞赛等等生趣活泼的各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主动消化被动传授的理论知识。

2.3 开展契合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

亲身感受人文教育,聆听国学讲座、观看传统文化演出、寻访历史文化古迹、参观历史纪念堂博物馆等历史景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风古韵。

2.4 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最有效的验收方式,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动力。可以在现有的考试、考查模式基础上稍作改革,如命题上增加开放性命题比例,考核环节除笔试外增设实践环节等。

除了高校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应该承担起育人责任外,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自身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政府方面,发挥行政力量在社会范围内开展传统道德文化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同时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对各类文化传播媒体建立奖惩机制,在法律制度领域实施必要的强制措施;社会和家庭方面,利用民间力量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形式多样的宣传和交流,使民间形成一种浓厚而自觉自愿的良性文化学习氛围。同时,在家庭中,长者自觉承担起利用亲身感受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粹来教育下一代的责任,通过自己“言传身教”促成下一代“耳濡目染”。当然,大学生青年也应自觉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增加传统经典阅读量、积极参与人文讲座和活动,利用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来改进和弥补自己的思想道德缺陷,从而树立健全的人生价值观。

3 结论

今天的大学生青年处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容,促使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世界文化制高点。同时,大学生青年只有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建塑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的知识精英,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肩负起历史重托。

参考文献

[1]桂署钦.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10):25-26.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传统文化;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自己的话语体系、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人文科学、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尤其在诚信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指明了方向。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她论述了先民对诚信的理解和要求,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农村初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现状,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搜集、累积农村初中学生这一目标族群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资料,并将调查的统计结果量化出来,归类整理,用以指导课题组开展各项研究和教育活动,探索传统文化对农村初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力求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践活动,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诚信道德行为习惯,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生诚信的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传统文化,讲诚信,会做人,进一步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这一最终目的达成。

二、调查的方法及过程

课题组成员阅读了大量书籍,查阅相关文献,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采用调查法,随机整群抽取了本校八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计135人)做为实验对象,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2016年4月8日,课题组成员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与学生交流沟通,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此次问卷共有20道相关问题,内容涉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未来发展及学校教育等方面,调查结束时共收回有效问卷132份。随后,课题组成员采用统计法,把得到的大量原始数据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并对统计结果缜密分析,反复研究,找准问题所在,寻找解决办法,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整理成文。

三、各项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及分析

通过调查和对各项数据的整理,我们发现农村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还是较高的,有近8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传统文化是有所了解的,有7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促进社会的文明是有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多数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民族音乐或乐器较感兴趣,但对古典文学著作、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等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有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愿,想要进一步学习了解。

农村初中学生的长辈中也有77.28%的是支持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这说明这些年来,尽管外来文化不断“袭来”,但传统文化还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的,在农村,家长对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的。有99.24%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96.9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有关联,90.15%的学生认为,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能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诚信意识。他们最希望参加的活动要求形式丰富,不仅要有传统的一些方式方法,还要结合网络开展系列活动,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兴趣。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了很多建议,如积极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办传统文化黑板报;每天播放30~40分钟的历史剧;参加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开展音乐、小品、演讲等活动宣传传统文化;多参观、旅游;校园广播每天下午播放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开设传统文化课,布置传统文化作业;开展各种比赛、知识问答等活动;开展网络教育活动;开设传统文化社团;请专家讲座。在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诚信教育方面建议课堂上提供相关案例,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多开展比赛等活动;让家庭重视;树立榜样;搜集古人讲诚信的故事、诗歌;开主题班会,举行社会实践活动;教科书上增加传统文化、诚信的内容;自编自演课本剧、历史剧;让不诚信的人受到惩罚;设立诚信讲堂;编写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等。这与我们的预期完全符合,也说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是一条非常有效地途径。

四、调查报告的学术价值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调查,为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奠定了基础,便于课题组进一步改进研究的策略,安排调整今后的研究工作。并且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做为初中阶段的学校使命,即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培养更多的“有传统文化之魂”的社会建设人才。

五、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为本次问卷调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不可否认的是问卷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条理不够清晰,内容有些杂乱、重复;问题太多,导致完成问卷的时间太长;有些用词过于专业化,晦涩难懂,有些问题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让学生难以回答等等。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力求做得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 薛红梅.刍议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1)

[2] 陈光明.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提升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36)

[3] 安秋玲.论班级同伴群体交往的自我生成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 2009(09)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1 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现状

包装设计是伴随着人类造物的产生而出现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阶段的包装设计,都具有着规定性的一面,也具有不断变化的一面。无论是原始的动物皮毛、植物根茎等天然材料,还是现代的塑料、纤维铝箔、复合材料等人工材料,都不难看出包装的功能与包装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即保护产品、有利运输、便于储藏、美化产品、有利销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文化的差异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包装在内涵、形式和结构上都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1860年,美国人爱默生在《生活指南》一书中首度提及关于商品包装设计的内容。当时,人们发现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破损,为了保障商品的安全便产生了以安全功能为主的包装设计。到了20世纪初,在美国开始了现代包装方面的专业化研究,特别是“包豪斯”的现代设计理念被人们广泛认可,此后,现代包装设计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现代包装设计的改变应该是由人们新的购物方式所引发的。超市购物、自助购物使得人们摆脱原来那种需要向售货员了解产品信息、由售货员包装称重的年代。商品需要以独立的方式去面对消费者,如果生产商想销售更多的商品,那么就必须要有效、全面的设计产品的外包装,使其具有个性化的包装结构、鲜亮明快的色彩搭配、更多的使用功能等等,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商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以罐头包装的方式作为军队食品补给,使包装设计逐步成熟与发展。而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理念的变化,现代包装设计在内涵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影响着全球的设计风格,其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同样对我国现代包装设计产生深刻影响。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现代包装设计还处于盲目跟随国际设计潮流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包装设计风格。特别是受非情感化、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影响,导致了包装在外形、结构、颜色、纹样、功能等方面出现相似感,不能突出产品的个性。因此,我们需要找到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设计语言。

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谈到文化时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文化在人的意识中可以潜移默化,可以形成精神力量,并具有极强的塑造力。由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有文化,那么,如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通过文化的洗礼塑造产品文化内涵,使人们在享用包装产品的同时,又可以丰富精神世界,这应该是现代包装设计需要思考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是华夏子孙五千年的实践结晶。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最早的文字之一甲骨文到不同流派的书法表现形式,从最早期的器皿到被世界认可的中国瓷器,从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建筑风格,到民间的剪纸、纹样皮影戏等等,都属于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一隅。而由于不同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在导演李安的眼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徽派文化,在徐悲鸿的眼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画卷中的一丝墨香。而在巴黎时装周的舞台上,模特脸上的柳叶弯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姓眼中过年时的张张红色的窗花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应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就是在众多文化元素中提取出来的。

2.1 在现代设计中渗透中国哲学元素

很多设计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只有伦理学,所以进行设计时不能合理有效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是由于自改革开放后西式文化的“入侵”使得大部分人都是站在西方哲学体系下思考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中国的哲学就是中国历代的各种思想,在现代设计中最多被大家使用的就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例如市场上化妆盒的包装设计就是运用了道家的“太极图”的形式与理念,在“太极”的基础上增加分区,这充分的体现了道家的辩证统一、收放自如的哲学观点,也传递了动静结合的观点,实现产品在功能美与形式美。

2.2 在现代设计中整合天人合―造物思想

中国的造物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着重体现,在《礼记・曲礼》中说:“天子之六工,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都是阴阳五行的特点,五行之间的联系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也是平衡的处事准则。五行中每个元素缺一不可,造物的材料全部从自然中所得,在造物时也要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天、地、人”的思想是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对材料选择。不违背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的体现。日本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包括文字、饮食、哲学思想等等,在日本的现代包装设计中充分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其包装形象更注重自然美,选材上基本是稻草、木、竹、布、麻、纸等,以直观而朴实地展现出产品的新鲜、温馨、清纯。

2.3 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的文化传承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在这些博大的思想体系中不难找出属于我们的设计语言。

2.4 在现代设计中注入世界多元文化元素

尽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国文化体系中内敛、中庸的特性又使其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和一定的保守形象,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与不同的文化碰撞并在交融中不断获取新生。

2.5 在现代设计中挖掘表达产品文化内涵

目前一些产品包装设计,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大多是将富有中国特点的符号标志简单地印在产品包装上,这种做法只是表面的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缺少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这对我们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毫无帮助,很难促进中国的现代包装设计的进一步发展。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内部的机制运动、调整、变化和完善,加强内在的运动特质,给自然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有机运用创造“本土化”的个性设计,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与整合具有强烈的实验意义。

结语

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符号,是一种美的语言,是一种传播商业和文化等信息的视觉设计。它能够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初步了解,对它们的分类及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总结归纳出它们的平衡点和相互联接的环节与因素,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选取符合设计的相关元素,进行比较全面、完美的结合,使其可以古今通恒,既不丢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华,也不失现代包装设计的时尚感与先锋感,成为了当下包装设计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易元明,黄金发.《浅析产品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江西理工大学赣州.

[2]朱国勤,吴飞飞.《包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6.

第8篇

摘 要 民俗体育活动在丰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媒介,能够有效抒发人们情感,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对湘赣边区民俗体育分析研究,能够有效丰富湘赣边区文化。湘赣边区民众由于受到经济、交通以及信息等条件影响,他们依据自己民族特色,创造了丰富多彩且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赣湘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 湘赣边区 民俗传统文化 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能够对人们生活状况与水平、社会状况与文化背景进行真实反映。民俗体育活动不仅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对民俗体育活动实施开发,不仅能够推广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能够开辟经济发展新途径。对湘赣边区民俗体育分析研究,能够有效丰富湘赣边区文化。然而,民俗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很多因素都会对其形成制约,对民俗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形成极大影响。

一、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的文化特征分析

民俗体育是由固定民众创造、传承以及享用的一种体育运动与生活文化,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以及生活化等特点。

(一)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区域性与传承性

民俗体育活动属于民族传统文化,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俗体育活动。我国民俗体育活动因人们所居住的区域不同,而有不同的民俗体育活动,因此,我国民俗体育活动表演形式丰富、内容多种多样。民俗体育活动在丰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媒介,能够有效抒发人们情感,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俗体育活动也是不同民族习俗与风韵的有机体现。

(二)民俗体育活动具有表演性与文化团块性

民俗体育活动能够把古代戏曲等多种娱乐内容、方式,与现代文艺有机融为一体。因此,民俗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文化团块性与表演特征。如:在我国古代北部区域,人们借助秧歌表达自己对丰收的喜悦。今天,秧歌仍然具有一定的表演性与艺术性。

(三)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性与历史继承性

民俗体育活动与人们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具有密切联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古代,处于一定区域的人们,创造了各种不同与生活生产活动相关联的民俗体育活动,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民俗体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代代相传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历史传承性。

二、湘赣边区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状况分析

在长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湘赣边区民众由于受到经济、交通以及信息等条件影响,他们依据自己民族特色,创造了丰富多彩且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在湘赣边区这些民俗体育活动中,由最初与大自然搏斗形成的体育形态,逐渐演化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并逐渐传承、积淀与发展。湘赣边区民俗体育活动,通常有传统节令类与民间舞蹈类两种。

(一)传统节令类

在湘赣边区民俗体育中,传统节令类体育形式随着民俗节令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湘赣边区传统节令类民间民俗体育,因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环境,经历了长久的历史沉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些民俗节令体育活动不仅拥有很多参与者,而且也拥有很多观赏者。同时,很多民俗节令已经不再对其进行约束,不论在哪个季节,都会进行表演。这些传统节令类民间民俗体育活动,不仅具有古朴民俗节令身韵,而且也带有时代色彩,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在湘赣边区传统节令类民间民俗体育形式中,很多内容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有的体育活动在发展过程中,还发生了很多变化。如在湘东炎陵山区,秋千由最初的荡秋千演变出了磨秋、观音秋以及纺车秋等车轮秋,以及类似跷跷板的担子秋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二)民间舞蹈类

在湘赣边区,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风格,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最具代表性且仍在民间盛行的有:永新盾牌舞以及宜春丰城岳家狮等传统节目。同时,在湘赣边区还有抖空竹、打莲湘、宜春旱船舞、万安麒麟狮象灯以及资兴凤凰展翅等八十余种民间舞。抖空竹与打莲湘属于湘东区域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与较大的发展潜力。

湘赣边区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普及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然环境改造与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有机体现了民俗体育与生产的结合。

三、对湘赣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在湘赣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活动的技术不断规范,当地人们越来越感到文化氛围对生活以及工作的良好影响。同时,也有很多问题与困难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

(一)政府保护力度不够

在湘赣边区,在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很多地方政府也只是注重发展经济,而忽略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民俗体育文化更是受到很大冲击。处于湘赣偏远边区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而没有经济效益的民俗体育活动,政府更是没有予以有效保护,以致很多民俗体育活动项目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二)继承方式、西方功利思想的影响

在湘赣边区,很多民俗体育传统体育活动,往往借助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很多年轻人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不愿呆在农村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进行继承。因此,很多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很难找到相应的继承人。同时,西方功利思想,对湘赣边区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也产生了巨大不利影响。很多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内容发生了改变,不再对坚守原有文化内涵,以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优秀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功能与色彩。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生存与发展有着具有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都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现代都市生活方式,而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方式,很难得到年轻人的认同感,进而导致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很难得到传承与发展。

四、发展湘赣边区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措施分析

在湘赣边区,在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对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有采取一定措施,才能让湘赣边区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得到更好发展。

(一)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不仅应充分认识到民俗体育活动的作用,而且应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项目予以保护和发扬。政府在政策上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项目应予以扶持,借助相关规定对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发展予以保障,应通过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二)学校开设民俗体育活动内容相关科目并培育传承人

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借助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得到有效继承与发展,而且也能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健身方法。政府应鼓励学校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踢毽子、蹴鞠等民俗体育活动,植入学校体育教育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感情。同时,在湘赣边区,由于缺乏相应的民俗体育活动传承人,致使很多传统习俗体育活动项目出现中断问题。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机制,制定培育传承人计划,表彰保护、传承以及发展相关人员。政府应提供相应平台,促进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相关人员之间沟通,借助现代媒体弘扬民俗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意义。

(三)传承模式多样化

传统习俗体育活动项目,应改变过去师徒言传身教的传统传承模式,应积极实施多样化传承模式。首先,湘赣边区民俗体育活动可以借助旅游业,促进其传承与发展。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在节庆期间举行民俗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发展当地经济,而且能够使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吸引很多年轻人参与。其次,将民俗体育比赛与遗产保护结合起来。政府应借助民俗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将其与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有机结合。同时,政府可以创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进而对其进行有效传承。

五、结语

赣湘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政府应积极探索对湘赣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其地域特色进行有机挖掘,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湘赣边区民俗活动中的养生健身行为研究”编号:15TYQ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江西 民俗体育 现状 发展措施

一、江西民俗体育的现状

江西的民俗传统体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驱崇、禁忌和祈祷为活动目的的节庆中,这些节庆主要包括元宵节、春社、花朝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和元旦等,主要内容有舞龙灯、放风筝、划旱船、荡秋千、踏春、竞龙舟、登高和舞傩等,表现了其自给自足,依靠自然,感恩自然的农耕文化的根本特色。民俗传统体育对于深入了解我省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农耕生活习惯、家族宗教理念和文化心理内涵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族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如龙舟、舞龙和风筝等几个项目,并未完全挖掘出我省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精髓。

虽然江西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是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某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比,发展和建设的脚步相对缓慢,其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不甚很大。以江西永新县的盾牌舞为例,永新盾牌舞是永新县传统的集体性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团队合作精神丰富了其精神内涵,最原始最纯粹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地向来就有“不练盾牌舞,不是男子汉”之说,可是当城市化脚步的加快、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盾牌舞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工作危在旦夕。当下在对其传承和整理的时候盲目地把其中的优秀内涵当作封建迷信的内容抛弃,就直接导致现在人们在表演盾牌舞的时候舍弃了习练前的仪式,直接从布阵开始表演,十分钟左右便完成了布阵、对阵、抢阵、破阵和抢花牌。大部分人现在只是从凑热闹和例行公事的角度来旁观或是参与这项活动,人们对于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原本应由的虔诚与崇拜。

从古代历史来看,正统宗教的繁文缛节让人们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而民俗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带有趣味性且简单易行,比较能让民众接受和适应。随着社会转型的一步步深入,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呈现立体化的趋势,虽然供人们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但是民俗传统体育中对宗族的崇拜正在削弱,其组织、协调和教育的功能也趋于弱化甚至是消失。现阶段,大多数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都是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承方式,由教学者把自己的技术要领和直观经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传授给后辈,后辈则机械地模仿到熟练地操作之后就算是掌握了这一门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从总体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来看,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仍处于一种自然的自生自灭的状态。

民俗传统体育面临的另一个发展的瓶颈就是整个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十分不平衡,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支持,还是传承方式、民众参与力度都较为集中在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几个强势项目,如舞龙、龙灯、龙船和花灯等,小众和弱势的项目却显得十分冷僻和孤静。纷繁多样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中,能真正广泛开展、吸引民众注意和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其实了了,表面繁荣的民俗传统体育现在正不得不面临发展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随着西方体育的强势扩张和侵入,以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游泳运动和拳击运动为主体的西方体育项目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民俗体育,并不断赢得各年龄层民众的喜爱和参与,民俗体育在这样艰难的生存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其发展也难免靠功利和噱头来吸引民众注意和参与。

二、江西省民俗传统体育发展建言

1.加强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文化自身具有两面性,变与不变的两个方面让文化处于不停地向前发展之中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是一样。我们应当认识到的是,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现在所处的大环境是体育全球化,如果我们还是坚持僵化不变的固有环境便会禁锢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在坚持其原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探讨其正确的发展道路。

首先从理论研究者的角度来说,建议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迫在眉睫。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爱好者众多,但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尚少,其中大部分是从事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从事编写地方史志的工作人员和高校的学者,而高校学者的比例较少,这也就直接制约了整个研究队伍的内在素质和质量。基层的研究人员受主客观的条件限制,主要进行的是一些地方民俗体育活动的采录和研究工作,或是利用当地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现有成果来为行政和宣传服务,所以缺乏深层次研究的实力和动力。而大学里的在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多数来自于文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其他学科,兼顾着研究民俗传统体育,这也继续导致着民俗传统体育研究的不够深入和具体。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挥高校人才的科研作用,提高研究队伍的质量和素质。高校师生是科研的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随着近年来体育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增加,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迎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钻研,在论文选题中多关注我省的民俗传统体育,这就加大了产出高质量理论研究的可能性,也能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另外,岗位培训、带薪培训等方式的发展和普及能够增加民俗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并带动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爱好者。

2.开发江西省民俗体育旅游娱乐项目

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底蕴丰富,均可以作为优秀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而且形式丰富多彩,独具赣地特色,如果能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对江西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民俗体育旅游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深入实地去挖掘和整理江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民俗性、观赏性、娱乐性特点使其极具旅游潜力而江西各地民风习俗的奇异神秘,赣文化的深醇熏陶,优秀的革命传统,导致了颇有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观、历史名胜和纪念地,而民俗体育文化就深蕴其中。民俗体育深刻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通常在节庆时开展,集体进行,反映了江西的人民的生活、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对旅游产业而言,这些更添民俗色彩,更富内涵和情趣。江西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潜在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使人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高品位的民族体育文化熏陶。以民俗体育旅游为主线全省各城市加强包括游客互送在内的旅游合作以南昌为圆心以九江、上饶、景德镇、吉安、宜春为外圆以井冈山、龙虎山、婺源为品牌打品牌战略形成点、线、网结合的格局。把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人文景观旅游和民俗体育旅游精密结合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圈。其次,突出民俗体育特色、坚持市场导向。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要以民俗体育特色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民俗体育项目的特色不动摇积极对民俗体育旅游产品进行新的开发和定位这是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根本而坚持市场导向是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基础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统一规划、协调开发精品与普通兼顾。

3.开发和完善江西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课程设置

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让西方体育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疯狂发展,对民俗传统体育产生的冲击很大,在各个大中小学的学校课程里,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以学校体育的形式出现的民俗体育课程。早在2004年就明文要求体育课要适当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以身体教育来体验民俗体育,并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民俗体育精神的弘扬。可是单单是要求体育课增加武术这一项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刘三元先生所说:“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的教育。”

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其包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现阶段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要多利用好民俗传统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正面的教育意义,用民俗事象里表现出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这应该成为一种新的耶是不能被忽视的教育方式。学校如果能够重视民俗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并将其利用好,不仅能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建设,也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的正确培养,对于整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具有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在学校中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意义更多时候会以一种隐性的表现形式出现,而这种隐性通过学生表现出来之后必定能够改变当下我省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甚至能推动我省教育教改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向前推进。

开设了民俗体育课程的学校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更要注重高效率地利用这样的课程,对纷繁的民俗传统体育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梳理和分类,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方法进行备课和教学。而且不能流于表面,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教授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和精髓,让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到民俗传统体育的技术原理和悠久历史,让其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感悟到民俗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神和独特魅力,让学校民俗体育课程合理发展的同时扩大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队伍。

5.结论

只有加强对我省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才能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引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才能让民俗体育的形式与精神更好地传承;而重点扶持开发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旅游娱乐项目能够让拥有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地区的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并壮大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授和传承队伍,其次也能形成以民俗传统体育资源为核心的体育旅游产业,为其长久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开发和完善江西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课程设置才能为民俗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和壮大更完善的科研队伍,为其技艺的传承和精神的弘扬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鲁雅.论民间体育的内涵、外延与作用[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郎勇春等.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流变—以江西永新盾牌舞为例[J].体育学刊,200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