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导则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7 16:16: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导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导则

第1篇

各位领导、同仁:

根据培训内容安排,我就三台县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工作主要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1、坚持“质量第一”工作目标

质量与安全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监理健全水务系统质量安全监督领导小组;紧紧围绕民生水利促产业发展,围绕质量安全抓水利建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工作目标。在防洪堤、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农网改造、水电增效扩容、高效节水、“五小”水利、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确保近年来无一起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责任事故发生,促使农我县水利水电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为加快建设四川丘区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三台贡献了水务力量。

2、健全“管控结合”的监管机构

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全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范,我局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大力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创新质量工作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三编委发〔2009〕40号)文成立了三台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质量监督站,落实了4名专职质量监督员、聘请了13名兼职质量监督员,负全县范围内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二是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监管工作,进一步了完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群众参与监督”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全县范围内的水利水电工程(含农田水利工程)均应申报质量监督;三是强化在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对各申报质量监督的水利水电工程均制定了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不定期对监督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巡回,对涉及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严格实行“四方”验收后方可开展下一工序施工,从内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二)、规范程序,注重质量与安全

1、明确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为规范全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我县在借鉴外省经验,于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制定并印发了《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使全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申报、监督方式、监督资料等方面做到了规范化、程序化,使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寻,规范了各参建单位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质量安全行为,健全了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注重了水利水电工程隐形和实体质量。

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管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首先必须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必须健全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法人在工程开工前,均按照《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落实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质量负责人,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实行工程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其次要强化施工过程监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按照项目监督计划对在监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监督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严把原材料进口关,坚决防止"豆腐渣"工程,对涉及影响质量安全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主动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及时排查整治隐患

按照"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我局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项目法人是建设质量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工程建设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我局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防洪度汛、抗旱减灾等方面相结合,一是对工程建设实体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施工各项措施安全,制定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预案执行的保障措施,提高质量事故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二是将工程建设管理与外部因素相结合,对防洪度汛、抗旱减灾、生产发展等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工程防洪度汛方案、抗旱保安措施,确保工程建设不受外部条件影响。近年来我局分别于春季开复工、汛前、汛中等重点时段对水库大坝安全质量管理、水利行业重点工程和重要水利设施安全生产、在建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等方面进行全县水利系统安全质量大检查、专项督查整治活动,检查后及时下发通报要求整改。通过检查,使各有关单位认识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了对危险源的监控力度,防洪预警系统的监测力度,有效防范和遏止了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质量安全意识

近年来,我局进一步夯实水利水电质量与安全知识的贯宣工作,努力培养系统职工、参建水利水电工程各方质量与安全意识,夯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人”的保障因素。一是认真领会、学习上级部门关于质量与安全的规范性文件,不断贯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水利行业质量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二是根据上级部门的各项发展纲要制定实施方案,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展及建设管理等方面检查,积极宣传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制定并印发了《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三水局[2012]27号)、《三台县水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三水局[2012]27号)《三台县水务局关于印发三台县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的通知》(三水局[2016]75号)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办法,进一步提升了职工、各工程参与方的质量安全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呈现出了项目增多、越来越规范化实施的趋势,因此质量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申办不及时。

按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程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申办应在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备齐项目建设相关资料主动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不如房建行业及时,特别是一些引资、PPP项目“未报先建”“违规开建”现象突出。

(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依据不完善

我县实施的水利水电工程多为小型水利工程,在质量监督中缺乏制度性保障,对于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只能采取整改、停工等方式,无逗硬惩罚措施,严重损害质量监督的执行效力,导致屡禁不止的现象频频发生。

(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力量不足

由于受理监督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虽小但多,质量监督站人员有限,缺乏专业型技术人才、检测设备不足等,使整个质量监督工作难度大,不能及时有效地确保全县范围内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第2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工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6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81-2

工程地质的目的是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进而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三峡、二滩、溪洛渡、小湾等水电站的建立都是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实例。

1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地质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的原理为工程应用服务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地质灾害,岩石与第四纪沉积物岩体稳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各个阶段。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地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践都指出建设之前重视地质工作,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对建设区域进行仔细的调差研究,从而掌握所在地区地质条件规律性,是成功建设水电工程的重要保障。也有一些地区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应用,将当地的不良条件变为有益条件――利用石灰岩溶洞的分布发育规律,建成了经济、安全,既能蓄水灌溉又能发电的地下水库。

相对地,也有一些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并没有对地质工作形成足够的重视,以致于在后期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都很大,其中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意大利的瓦伊昂拱坝,由于在建设工程中对工程地质人员的多次建议置之不理,在1963年发生了巨大规模的滑动崩塌,1.5亿立方米的库容瞬间被填满,库水漫坝,造成3000多人遇难。

由此便可看出工程地质不仅能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进而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还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和方法

2.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具有实践性与经验性、非凡性与复杂性、工程地质问题的长期性与隐伏性等主要特点。

2.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基础工作,要求地质人员在工程设计之前要详细查明计划建筑区域的地质条件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将测绘结果反映在地形底图上,为设计部门的工程地质预测提供基础条件。

(2)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贯穿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从地表的研究到地下的研究,从定性的评价到定量的评价,都能应用到勘探工作。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探种类主要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

(3)工程地质野外试验:野外试验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中一项常用的、重要的勘查方法,是获得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定量评价和施工所需参数的重要手段。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野外试验包括钻孔压水试验、灌浆试验和荷载试验触探试验等。而工程地质野外试验的水平主要决定于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发展。

(4)3S技术应用:3S技术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即GPS、RS和GIS三大技术系统的集成和总称。其中遥感技术负责提供主要的遥感信息,是3S技术的基础。而GPS技术和GIS技术则分别用于对于遥感信息的准确定位和为获取的遥感信息提供辅助信息及专家思维,进而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和制图的工作。最近几年间我国的很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工作都是采用了这种技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和条件

3.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造成原有地质环境的改变,因此就可能会发生诸如斜坡滑动、斜坡崩塌、泥石流、洞室围岩坍塌、溶洞、地质缺陷等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3.2库区工程地质问题

水库在蓄水后,水位会上升,水深加大而流速减缓,在靠近坝体的一带的水会形成一个近似的静水体,而这种广阔人工湖的形成会给水库区域周边地带的地质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库区很可能会发生渗漏、淤积、浸没、坍岸,甚至可能会诱发地震。

3.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与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其形成、发展、变化情况都是自然地质条件对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反馈。而这种对工程建筑物的设计规划、施工和使用都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地质条件就是所谓的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理地质现象、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等。

4水利水电工程中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形成条件及对策

4.1斜坡滑动

斜坡滑动是由于原有的斜坡结构被破坏或者斜坡外部载荷大于其承受能力而产生的。为了防止斜坡滑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排水、消坡、抗滑桩、抗滑挡土墙、预应力钢索锚固措施、焙烧法、灌浆法、砂井砂桩加固法等。

4.2斜坡崩塌

斜坡崩塌的原因主要来自坡度在55到75度之间,表面凹凸不平的山坡上,与岩石的性质和节理程度、地质构造有关。针对斜坡崩塌的防止措施有:爆破或打楔、灌浆、坡面喷浆、调整地表水流、铺砌覆盖等。

4.3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很多,其中应满足流域内有足够的、并能随时对泥石流进行补充的固体物质,要有较大的沟床纵坡和陡峭的地形,流域的中上游也要有能充分进行补给的水源。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要将重点放在“防”上,并兼设工程措施。可以采用的防范措施有预防、拦截和排导。其中预防指的是在上游汇水区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调整地表径流,对岸堤进行加固;拦截指的是在中游流通区设置拦截物;排导则是在泥石流下游设置排导的设施使泥石流能被顺利排出。

4.4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指的是由水库蓄水后诱发的地震,其发生条件有:地质条件、激发条件。激发条件包含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水库地震一般都在3级左右,震级较小,振源较浅。防治方面可以尽量减少其地质条件方面的破坏,并采用有效的方法预测水库地震的发生级别和频率,做好应急预案等。

5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基于地质环境,而地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正常使用甚至是其安全稳定性。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明确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应用,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长久性,且做到地质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第3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财产生命安全的一项重大工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对施工的质量管理力度不断进行提高,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优质高效。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

1、管理对象的动态性

水利水电工程有中央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分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各种不同工程类型,建设工程受时空和自然

环境影响较大,加上具体工程的质量要求不同和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都决定了质量管理工作极强的动态性。

2、管理目标的综合性

水利水电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环境干扰严重,工程质量涉及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综合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3、管理行为的专业性

水利水电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受制于水利水电行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专业技术性强,质量管理则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组织行为,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把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专业技术工作有机结合,才能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实现项目管理各项目标。

二、当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主要表现在战略上重视不够,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

速度”而“轻质量”的倾向,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二)建设管理关系不顺

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到位。

(三)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

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不具备实质条件,责、权、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四)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二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五)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近几年,水利水电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力度,施工、监理、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

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质量观念意识

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水电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设计、施工、业主的效益和形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就是质量的实现过程,质量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应树立“大质量”观念,即工程质量既包括内在质量(讲求“内实”),也包括外在的质量(讲求“外光”);既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也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1]

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每个岗位真正地认识到“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日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是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明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二)严格质量控制过程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就是要严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从第一道工序起抓质量,做到质量不留后患,工程不留遗憾。

1、细化事前控制,做到预警防范、准备到位

包括建立预警制度,并结合工程特征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制定相应的施工导则;严格控制检查施工用原材料,从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进行层层抽样检查,严格把关;建立“明白卡制度”,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将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编写,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召开技术交底会,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强化事中控制,做到规范纠偏、责任到位

包括严格实行“三检”制度,即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初检”,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复检”,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终检”,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检查记录;推行“无缝交接”制度,坚持工序传递卡及节点工序会签,保证施工工序间传递时不留质量问题;推行“样板单元”工程制度,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其他员工、其他部位的进步和提高;实行重点工序质检员旁站监督制度、施工过程奖罚制度等。

3、重视事后控制,做到督促检查,落实到位

包括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处理已发现或怀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后期处理难度;坚持分析制度,定期召开质量月例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或限期整改,并在其后的施工中督促检查、落实;坚持考核制度,实施质量“季考核、年评比”,施工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并对重点质量工程实施质量特别奖,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优质。

(三)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离不开施工材料,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相应的工程质量也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材料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主要是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一要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应厂家,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二要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库存和占用,确保施工的关键环节;

三要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四要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厂家批号等;五要重视材料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2

(四)做好人员的质量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人是施工的组织者和操作者,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在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同时还要对劳动纪律及职业道德进行必要的培训,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胜任施工岗位的工作。

四、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努力,小到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起来。我们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也要注重对施工的材料的管理,在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创新,确保工程质量的提高。为了国家经济可以平稳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命安全可以得以保全,就必须保证国家的基础性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不安全因素;处理措施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施工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并因此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施工安全已成为各参建单位无法回避的问题。电气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与土建等专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根据电气施工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电气施工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探讨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的处理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管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充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不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与交底不理想、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费用投入不够等。目前,承包单位对施工进度和质量比较重视,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但对安全管理关注不够。一个人尽皆知的逻辑是,只要不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做得差也不能说一定有问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再严格也必然是有问题的。所以承包企业对安全管理抱着“只要不出事、能省尽量省”的思想,书面文件尽量做得没有漏洞,至于是不是真正落实了仅凭文件是看不出来的。例如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可以采取挂靠方式,名单上是有资格证的人员,现场从事管理的却是另一些人员。因此,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是难以忽视的不安全因素。

1.2人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大都建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突出。例如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人为因素失误从20%增加到80%以上[1],所以人的不安全因素正变得愈来愈重要。在电气施工中,由于用电管理规章制度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容易在工作中疏忽大意,触电事故是最常见的。另外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也时有出现。

1.3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随着科技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越来越依赖设备,几十年前人拉肩抗的场面愈来愈少见。加上南方潮湿多雨,夏季炎热,电气设备受影响较大,不少施工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绝缘性能就会下降,甚至防护能力完全失效,电气施工人员暴露在不安全的电气设备面前,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电气施工所使用的安全用具、仪表、设备也可能校验不及时,性能达不到要求,给施工人员带来伤害。

1.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对水流的控制,所以常在河流峡谷上建设,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加上建设周期长,作业环境艰苦,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尤其电气设备和线路受到风吹、日晒、雨淋、水溅、粉尘等不利条件影响,绝缘防护能力下降。施工人员工作时身受雨淋、水溅及潮湿环境影响,身体阻抗下降,也易受到触电伤害。

1.5临用电的不安全因素

工程现场用电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但是在工程现场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也很常见,例如配电箱内放置杂物(如焊条)、配电箱无系统接线图、一闸多机、配电箱不上锁、配电箱进口处无防护措施、开关箱电源进线端采用活动连接、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同箱、配电箱无防雨防尘措施等[2]。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用电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责任感不强,将作业人员暴露于触电伤害风险之中。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水平的处理措施

2.1规范安全管理,强化责任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要求,规范安全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按照该导则要求,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其内容包括安全事故控制目标、安全生产投入目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标、事故隐患排查目标、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应急管理目标及人员、设备、环境、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控制指标。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职责部分有专门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而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5370-2007)中有专门针对施工用电的规定,在《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T5372-2007)中有关于各种电气设备安装的规定,在《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L/T5373-2007)中有关于各类电气作业人员资格条件、操作技术方面的规定。上述文件为规范电气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施工企业应参照这些规定查找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电气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制定应急救援、专项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减少电气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2.2增强保护意识,加强过程管控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内容包括变压器/电抗器安装、铁塔/构架安装、开关设备安装、母线安装、厂用电系统安装、线路/电缆安装、电气试验、接地系统测试等内容,安装过程复杂,工艺技术要求高,为了保障安装质量与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除了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之外,还应在安装前做好安全交底,强化安全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控,提高安全操作水平[3,4]。

2.3重视设备管理,提高安全水平

为应对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各种不利自然条件,应选购适应工地条件的配电设备、电气机具,如满足IEC标准相关条件。其次,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如绝缘性能测试、耐压试验、漏电检测等。还应加强电气施工现场的巡查、监督工作,以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水平。

2.4做好环境规划,减小安全风险

对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面临的环境风险,应加强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管理,并运用PDCA循环方法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辨识作业环境的危险源,可采用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其中直观经验法又分为类比推断法和对照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中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危险指数法等,应该通过动态辨识,将环境安全风险减至最低。

2.5加强临用电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临用电管理,应严格执行JGJ46-2005规定,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编制施工临时用电设计方案,严格按规范要求敷设线路和安装电气设备,并安排专人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工地用电安全。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管理、人员、设备、环境、用电几方面,只要认真对待,严格管理,电气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就能做到可控、可管、可追溯。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安全管理的内容也在变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安全水平才能水涨船高,步步高升。

参考文献

[1]孙开畅,徐小峰,张耀,等.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人为因素重要度分析[J].人民长江,2016,47(9):80-83,114.

[2]侯占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隐患[J].劳动保护,2013(9):48-49.

[3]陶宁.水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3,20(9):43-44.

第5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措施

1危险源定义

2018年12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该《导则》是基于《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而制定的,为科学辨识、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及其风险等级提供了法律依据。该导则明确指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其本质是存在潜在风险的源头或区域,是能量和危险物质较为集中的地方,是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部位。其主要由潜在风险、存在条件和诱发因素三个要素组成,潜在风险指的是一旦诱发事故,危险源能够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或有害物质,对人身造成伤害。触发因素是将危险源真实转化为安全事故的外因,每一种危险源都有着特定的敏感触发因素。不同的系统范畴中,危险源的区域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却并不一定会发生,所以对于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加强管理,及时整改,最大限度降低风险[1]。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类型

危险源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大类型。客观危险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观危险源是指管理和施工人员对于危险源疏于防范而造成的危险因素,如违章操作、易燃易爆物品储存管理不严、防护措施不到位等等,当前,主观危险源出现的概率有上升的趋势,对水利水电现场施工安全形成了很大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于主观危险源的管理工作,执行好相关管理制度,最大限度降低主观危险源的诱发可能性。危险源因其危险级别不同又可分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由风险级别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2.1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是指能够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危险源。这种危险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很大威胁,一旦发生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压力容器、机械故障、高空坠物、地质坍塌、泥石流、洪水、山体滑坡、雷电、高压供电设备、高海拔地区施工时的高原反应、沿海地区的台风等。

2.2较大风险

较大风险是指能够引发职业病或者造成财产损失的危险源。如大型机械的噪音导致施工现场噪音分贝超标引发的耳鸣、头痛;粉尘过多吸入引发的肺部疾病等。

2.3一般风险

一般风险是指影响施工作业环境的危险源。这种危险源主要与外界环境有关。如高纬度地区冬季的暴雪、极端寒冷,低纬度夏季的高温、高湿度等。

2.4低风险

这种危险源发生的概率较低,如场地回填料的有害物质渗入河道引发的环境污染等。

3危险源的辨别方法

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要以预防为指导、以安全为核心、以排查为重点、以整改为措施,进行科学辨识,做好分门别类,分清风险等级,制定具体清单,加强现场管理,将危险源可能引发的风险降至最低。常见的危险源辨别方式有直接辨别判定法、安全检查表排查法、危险预判分析法和因果关系分析法[2]。

3.1直接辨识判定法

直接辨识判定法主要要根据危险源产生的源头、类型、状态(可分为正常、异常与紧急)进行现场判定,充分运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结合与现场施工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来判定。如高空作业易引发的坠落危险、地面障碍物、没有按照安全施工制度要求着装、和危险源有直接接触(如高压供电系统、高温输送管道、压力容器等)等等,都可以利用直接辨识来进行判定。

3.2安全检查表排查法

安全检查表排查法主要是对现场的文字资料、信息和数据进行检查,重点是对于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判定,以此作为发现和分析危险源的有效途径。如噪音引发的职业病、危险作业证件不齐、安全事故发生的频次等。

3.3危险预判分析法

危险预判分析法主要是通过现场查看,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判定。如消防器材过期存在的火灾隐患、供电线路老化可能导致的漏电等。

4加强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措施

4.1完善现场管理安全体系建设

安全无小事,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水利水电现场施工管理的首要位置。①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成立现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将整个工程实施网格化管理,形成岗责一体化,现场所有工序都以安全为前提。②加强安全宣传。要定期开展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以宣传板、宣传册、公众号、广播等传统和新式宣传载体,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对新进施工人员要进行重点培训。③强化制度执行。制定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时,坚持全覆盖、无死角、无空白,将安全工作与绩效、薪酬充分挂钩,设立安全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对工程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做到工作细化、责任量化、效果实化,将安全工作做到极致。

4.2加大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力度

①加强火药管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基本呈现施工工期较长、能源消耗较高、施工环境较差等特点,许多地方需要使用火药进行爆破,因此火药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常备之物,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运输方面做到专车专运,在储存方面严禁与烟花爆竹类产品混合放置,在爆破当量的选择、爆破半径的设定需要做到专业、安全,在爆破工作开展前进行全面清场。②加强燃油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所使用的大型机械众多,燃油供应必不可少,要加强对油料的管理工作,油料要进行统筹规划,由专门的油料管理人员负责,督察组不定期抽查用油情况,严禁私自用容器灌装燃油。③加强压力容器管理。制定正确的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应涵盖容器最高允许使用压力和极限温度、正确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安全注意事项、运行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判断及应急处理措施、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好压力容器使用记录台账[3]。

4.3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将自然灾害预警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来抓。①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接到相关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收到有关部门传发的警报及橙色预警信息后,每24h进行一次跟踪反馈;收到有关部门传发的紧急警报及红色预警信息后,每12h跟踪反馈一次,直至警报解除为止。②做好高海拔作业防护工作。在进行高海拔作业时,要求施工人员除了警惕自然灾害外,还要时刻注意自身身体情况,如有不适,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人身安全。③强化信息报送。将自然灾害信息报送工作列入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对迟报、漏报、瞒报、谎报自然灾害信息,以及不履行信息报送工作职责而耽误应急救援导致出现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

第6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管理;探讨;分析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足指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则是指为了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 由政策法律规定的组织或其委托机构实施的计划、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系列活动。一般来说,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管理对象的动态性

水利水电工程有中央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分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等各种不同工程类型,建设工程受时空和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加上具体工程的质量要求不同和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元善,都决定了质量管理工作极强的动态性。

1.2 管理目标的综合性

水利水电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环境干扰严重,工程质量涉及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综合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1.3 管理行为的专业性

水利水电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受制于水利水电行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专业技术性强,质量管理则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组织行为,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把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专业技术工作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实现项目管理各项目标。

2 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主要表现存战略上重视不够,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向,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2.2 建设管理关系不顺

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到位。

2.3 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股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存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不具备实质条件,责、权、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2.4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①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②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③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2.5 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近几年,水利水电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力度,施工、监理、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

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3.1 提高质量观念意识

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水电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设计、施工、业主的效益和形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就是质量的实现过程,质量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应树立“大质量”观念,即工程质量既包括内在质量(讲求‘内实”),也包括外在的质晕(讲求“外光”);既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也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每个岗位真正地认识剑“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丰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日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是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明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3.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管理体系是基础。有了体系,就有了程序,有了管理的措施、内容,有了管理的部门和管理的责任人。是要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①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利和职责。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目部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② 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a。要制定质量管理办法,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b.要制定工程质晕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工序、环节,以及抽检结果、外观质量等各个细节作出奖罚的规定,通过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同时,还应制定设计考核管理办法、监理考核办法或细则、验收管理办法和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并在一个单元工程完成后,及时进行评定,及时整改,为后续单元工程质量的提高指明方向。③要有各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大纲。即抓住相应阶段的质量控制点,制定出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和关键点,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方向。

3.3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就是要严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从第一道工序起抓质量,做到质量不留后患,工程不留遗憾。① 要细化事前控制,做到预警防范、准备到位。包括建立预警制度,并结合工程特征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制定相应的施工导则;严格控制检查施工用原材料,从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进行层层抽样检查,严格把关;建立“明白卡制度”,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将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编写,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召开技术交底会,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② 要强化事中控制,做到规范纠偏、责任到位。包括严格实行“三检”制度,即施工队技术贝进行“初检”,专业施工队顾检员负责“复检”,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终榆”,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检查记录;推行“无缝交接”制度,坚持工序传递卡及节点工序会签,保证施工工序问传递时不留质量问题;推行“样板单元”工程制度,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其他员工、其他部位的进步和提高;实行重点工序质检员旁站监督制度、施工过程奖罚制度等。③ 要重视事后控制,做到督促检查,落实到位。包括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处理已发现或怀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后期处理难度;坚持分析制度,定期召开质量月例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或限期整改,并在其后的施工中督促检查、落实;坚持考核制度,实施质量“季考核、年评比”,施工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并对重点工程实施质量特别奖,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优质。

3.4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为适应目前施工特点和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引导,以全员培训为目标、骨干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① 编制质量手册,做到质量手册人手一册,对所有进入本工程工地的职工进行进场培训,使其了解工程总体概况和质量总体要求,工程的质量目标、质量体系和质量制度,全面加强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②在新工程开工前,对新开工工程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知作业内容及质量要求。③特殊作业人员上岗前,在现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④不定期地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专业技术培训,并组织互相观摩、学习和交流,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员工服务技能。此外,对从事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人贝进行政策法规、质量管理知识、技能、手段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化的质量管理队伍,并以此推动施工质量管理,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第7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瑕疵;成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引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同履行误差和纠纷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通常有下列几种:

一、文本歧义引起的纠纷

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根据《合同法》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所作出的双方约定,提出合同条款或者修改条款的一方实际是向接受条款的一方提出了邀约,相对的,接受条款的一方向提出合同条款的一方做出了承诺,双方签字盖章,合同生效,就明确了相互的权利义务。

然而,一项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施工细目非常繁杂,仅从专业角度考虑,就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水利工程材料、水工钢结构、水利工程经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工程测量、水利水能规划、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结构CAD等十类专业学科,要将这样一项工程表述得完整、全面,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涉及到了,也会由于理解的偏差,导致合同履行的瑕疵。如设计图纸与合同工程量清单不符,导致成本发生变化,要么变更成本,要么更改设计,但是这两种后果都将带来复杂的申报、批复和执行程序,因此实际操作中,经常引起纠纷,如施工方停工,要求追加成本,发包方以合同为依据,坚持要求施工方如期完工,双方僵持不下,甚至提讼。无论如何,双方的行为既耽误了工期,又使彼此蒙受了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间接引发偷工减料的现象,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这类瑕疵,一般通过三种途径来预防:一是尽可能将合同条款精细化,尽量不用笼统和模糊的语言,对可预期的细节要做到绝无遗漏;二是合同中未约定或未完全约定的条款,如果有政策、法规以及约定俗成的行业标准或规则存在,应无条件服从政策、法规以及约定俗成的行业标准或规则;三是在格式合同中,如果某一条款的认定存在较大的分歧,而第三人从专业角度亦难以认定,应根据《合同法》采用不利于格式合同提供一方的解释。

二、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签订后,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如洪水、台风、地震、罢工、暴乱等等,《合同法》明文规定,这类不可抗力带来的履行违约是免责的。

在水利水电工程现实施工中,对这类违约却常常未按照免责进行处理。发包人会依据合同约定的工期进度对承包人进行处罚,如罚款、暂停计量支付等,尤其是施工中遇到的塌方、沉陷、地质断层等,一般承包人不仅不认为这是不可抗力应追加工程费用,相反却对施工方进行处罚,承包方只能自认倒霉,承担亏损。

我们认为,任何合同约定都不能超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必须予以免责,不被免责一方可提起民事诉讼解决,提出施工索赔。

三、市场规律产生的震荡

主要是材料、人工、机械费用的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的施工成本较大范围的变化,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进展。

最常见的是材料费上涨,一份固定总价水利水电工程合同在被执行的过程,突遇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一旦超过赢利临界点,承包商不但没有任何盈利空间,甚至要亏本施工,这样往往就造成停工,或其中一方提出索赔,要求对方给以予经济补偿。例如2011年11月份,江西南部地区水泥价格呈现大幅上涨态势,当地的P.C32.5水泥价格450元/吨,高于全国平均价格近100元/吨。如果承包方在上涨之前中标,混凝土工程赢利空间换算为水泥使用量每吨赢利10元,那么现在就要每吨亏损90元,对于一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来说,承包方巨额亏损就不可避免。

这类风险的防控是在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中把市场规律产生的震荡充分考虑进去,以专门的条款来规避双方风险,为了保证合同的公平,可以约定如果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价格超出或降低合同预算价一定比例,将增加或减少施工成本,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

四、规范标准带来的变化

现行的《水文仪器安全要求》、《小水电站机电设备导则》、《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将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发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不影响已经规划设计的项目,但作为强制使用的参照规范标准,有时业主单位及上级部门为适应新标准会做出工程设计变更,引起工期、成本、施工条件乃至施工资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果是政策制度层面必须的,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该予以配合解决,顾全大局,兼顾双方权益,对造成损失的一方给与必要的经济补偿。如果是非必须的,是发包方的单方意向,就必须征得承包方的同意,或者承担违约责任,引起纠纷时,发包方可以提出施工赔偿。如果施工合同中能提前评估此类风险,约定解决方式方法,是最佳的选择。

五、业主程序导致的紊乱

施工合同中,由于业主、发包方工作流程出现紊乱,如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滞后、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造成拖欠工程款、压缩工期等,如合同中没有特殊约定,应由业主或发包方承担责任,承包方在工程施工合同范围及合理工作进度内完成的工作,因为业主或发包方流程紊乱被停工、拆除、重做的,业主或发包方承担赔偿责任,发包人事前同意重新约定的除外。重新作出的约定应作为双方施工合同的新增附件,尤其对主合同做出修正的部分,要具体明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一般来讲,水利水电工程因合同履行瑕疵引起的纠纷,解决渠道跟普通施工合同纠纷一样,即依照合同正确履行、双方磋商协议、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渠道,涉及索赔的,应在规定期限(一般为28天以内),知会监理单位。总之,解决施工合同履行瑕疵问题,双方应该立足合同,尊重事实,分清责任,寻求证据,合理协商,努力妥善解决争议和纠纷,为水利水电建筑市场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8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安全问题;对策;研究

一、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对于水利水电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与安全隐患的排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大部分水利水电的施工工程中都存在着很多并且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水利工程的失事的可能性加大,严重地威胁着河流下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员工的专业素质不足

在我国的大部分水利水电的施工现场中,除了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之外,大多数的人员都是农民工。这一类施工人群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对于施工的一些基本规矩以及要领有时候并不会严格遵守。这种状况在很多的时候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当夏天天气较为炎热的时候,常常会有工人未按要求偷偷地不佩戴安全帽,导致了高空坠物砸伤或者是施工时造成的碎石砸伤砸晕的事故频频发生。

2.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对于2.1中所讲到的诸多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的问题中,有很大的程度是出在管理层人员。管理层人员在实际的施工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种种类似于“偷懒”的一些行为,并且对于施工人员的正常施工管理松懈,常常没有较为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对于一些施工方,为了节省成本,聘用一些同样专业素质低下的人员来充当管理层人员,对于施工人员进行监督与检查。但是,实际上这些管理层人员其实并没有去管理施工人员的能力,有些甚至连施工工程设计图都看不懂更别提监督别人进行相应的施工并且及时有效地进行检查了。

2.3上层人员过度节省成本

对于某些施工企业的上层人员来说,有时会“过度”并且“片面”地节省施工成本,增大经济效益。这就导致了在许许多多的水利水电的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常常会携带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安全器械进行相应的施工,甚至有些施工人员根本就没有携带必要的安全保障器械。这不仅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更会影响到这些施工企业的口碑,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举措。

三、减少安全隐患的相应措施

3.1对于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在招聘上做出一些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作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于招聘来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可以大大地增加施工人员的专业的施工能力与工作素养。可以使他们在自己的思维中建立起“一定要按要求来,不然就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这种想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员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员工因为不按照规定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也可以保障水利水电的总体施工质量。

3.2聘用合适的管理人员

合适的管理人员对于整个的水利水电的施工系统来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这个施工系统的骨干部分。因为其关系到施工现场员工的安全以及工程总体的施工效果与施工水平。所以,施工单位的招聘层人员应该尤为重视对于合适管理人员的招聘。在招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应该以实际的工作经验为主,以学历为辅(不得太差)这种要求来招聘具有极强责任心与使命意识的管理人员,严格把好在管理层人员聘用的这一个大关,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同时,对于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应该要求有更长的试用期,以确保这一管理人员是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来及时对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施工人员安全进行检查,防止个别管理人员在通过了招聘试用期后意识松懈。

3.3上层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施工单位各级部门应该从思想方面出发,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角度,高度认识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特别是上层的工作人员对水利水电安全施工的责任感,施工单位的主要领导应该亲自带头,高度重视每一个项目的施工工程的安全问题,分管领导则要严格抓实每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及时做好回报信息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以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各项需求,在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管理与安全隐患的排查实际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项目,因为其涉及到很多的来自方方面面不同的因素,包括我国复杂的地理地形因素、T工的专业素质与施工能力等等。但是,只有不断地发现安全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大大地降低我国水利工程的人员伤亡,降低水利水电施工的危险性,使我国的水利水电保持飞速发展的态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管理体制;总结探究。

中图分类号: P343 文献标识码: A

1、青州市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

自建国以来,青州市共修建小型水库工程21座。其中,小(1)型水库7座,小(2)型水库14座。这些水库工程为青州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这些水库工程的安全状况十分令人担忧。目前小型水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建设质量差

青州的小型水库大部分是在“”时期及“”时期建成。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有的小型水库的建设质量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

1.1.1设计标准低、质量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第2.1.1条、第2.2.3条、第3.2.1条规定,小(1)型水库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为五十年一遇(P=3.33%),非常运用(校核)洪水标准为三百年一遇(P=0.33%)(重点小(一)型水库,如七一水库,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为五十年一遇(P=2%),非常运用(校核)洪水标准为五百年一遇(P=0.2%);小(2)型水库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非常运用(校核)洪水标准为二百年一遇(P=0.5%)进行安全复核,结果是所有小型水库均未达到防洪标准。

经认真查阅青州市的小型水库档案资料,并拜访大量的水利行业的老专家,发现所有的小(2)型水库和大部分小(1)型水库均为无设计建设。有设计的小(一)型水库的其内容也都非常简单,无法满足现行的规范的设计要求。而且没有资料可查,没有哪一座水库在设计前做过地质勘测及土工实验等前期工作。其坝体设计亦非常简单,没有作必要的稳定分析。如总库容540万m3,最大坝高22m,坝型为均质土坝的七一水库,目前仅存零星的一些图纸。该水库建设前未对坝址和库区进行地质勘察,主坝清基未清至相对不透水层,座落于卵石上,造成了库区和大坝的严重渗漏,经工程技术人员测算最高水位时水库的日渗漏量达2千立方米,2004年对库底铺设防渗膜防渗,铺设面积达30万平方米,虽有所改善,但无法解决大坝渗漏通道,在高水位时,仍有较大渗漏。

1.1.2施工质量差

受特殊的历史条件影响当时的小型水库施工全部是由党和政府组织民工大搞群众运动完成,属于“三边”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不按规范的基本建设程序实施,没有任何一个工程是由有施工资质的正规施工企业承建。大部分工程集中在1960年前后建设,在当时那种施工条件下谈何质量控制。以七一水库为例,该水库于1960年2月建成,大坝除坝基未清至相对不透水层外,坝体填筑质量差,曾于1970年发生管涌,造成炸闸泄洪的事件。2005年经潍坊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大坝填土实际干密度小,最大干密度为1.50g/cm3, 最小干密度为1.35g/cm3。依据《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的相关规定,控制干密度为1.68g/cm3,坝体填筑密实达不到规范要求。

1.2工程管理水平不到位

工程离不开管理,管理是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和促进其更好地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但目前的管理实在是太落后。

目前,我市的小型水库中,只有七一水库设置管理所负责管理。管理所现有管理人员7人,管理房4间,建筑面积约60m2。

其他的小型水库在管理上基本上属于“三无”状态:无固定管理地点,无固定管理人员,无管理通讯及供电设施等。水库安全运行无组织保障。目前小型水库的管理完全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上,管理的硬件设施尚未能得到改善。工程老化退化和严重安全隐患情况无法被管理者及时掌握。如青州市21座小型水库均无浸润线和位移观察等观测设施,更没有预警预报系统。近些年,当大汛到来之前都要对所有工程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检查,并且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这样的检查只能检查出外观上一些问题,如果坝体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如浸润线发生了变化,扬压力发生了变化,大坝发生了位移,坝体内应力发生了变化可能看得出吗?能看得出的也只能是大坝明显开裂,滑坡或已发生管涌等,但等到这时已是晚期,就无可救药了。

针对上述问题,我市在省及潍坊市水利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署下,于2007年对全市21座小型水库进行了一次安全排查,从防洪标准、枢纽建筑物安全鉴定及水库管理设施等各方面达标情况进行排查,安全排查结果均为三类坝,存在安全隐患,殛待除险加固。

2.工程加固措施

根据山东省水利厅的部署,三年内完成小型水库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我市计划在三年内,对21座病险水库全部进行除险加固,2008年计划加固赵庄、钓鱼台2座小(1)型水库及庄庙、程官、南王孔、兴旺、坝沟子3座小(2)型水库;2009年计划加固龙虎、琵琶2座小(1)型水库及黄鹿井、月山、宫家、高墓、西牟3座小(2)型水库;2010年计划加固七一、夏庄、邵庄3座小(1)型水库及平安寨、石门、小官庄、鸳鸯4座小(2)型水库。使其全部达到设计标准。

2.1 精心做好勘察设计工作

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做好。

首先要吸取过去搞工程的经验教训,搞好工程的地质地形勘察,每座小型水库初步设计前,我市都委托潍坊市水利建设计研究院对大坝、库区、溢洪道等各枢纽建筑物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勘察,绘制出库区地质平面图及大坝地质剖面图,并对大坝取土样进行土力学试验,确定抗剪力学指标,为下一步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其次是通过兴利防洪计算确定水库加固工程的规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结合我市情况,确定小(1)型水库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P=3.33%),非常运用(校核)洪水标准为三百年一遇(P=0.33%);小(2)型水库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非常运用(校核)洪水标准为二百年一遇(P=0.5%),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确定水库工程等别、工程规模、主要建筑物级别及次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级别等。

第三是按照《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要求对大坝、溢洪道及其他水库枢纽工程的建筑物进行工程安全复核,确定工程加固设计任务。

最后是对电气与金属结构、工程消防、施工组织、工程建设征地、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进行细致地设计。

初步设计方案的评审,小(一)型水库由潍坊市水利局组织专家组评审,小(二)型水库由青州市水利局组织专家组评审。

2.2 认真组织好工程施工工作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严格实行三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按照有关规定,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的项目法人是青州市政府成立的青州市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局,由潍坊市统一组织招投标,要求具有总承包二级以上资质的水利施工企业承建,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具备水利乙级以上资质;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的项目法人是水库所在镇(办事处)成立的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局,由水库所在镇(办事处)组织招投标,要求具有总承包三级以上资质的水利施工企业承建,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具备水利丙级以上资质。

在具体建设实施中,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各司其职。项目法人负总责,根据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在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中,重点抓好工程投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控制,领导、组织和协调好各方,努力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其他各方在项目法人的领导协调下,做好各自的项目管理,落实好各项措施,实现好项目管理目标。

小型水库加固工程的验收严格按照山东省水利厅颁发的《山东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办法》(暂行)要求由项目法人统一组织,小(1)、小(2)型水库分别成立验收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和水利部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分阶段进行,做好分部工程和竣工验收。

七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10年还获得了省水利厅颁发的除险加固经典工程荣誉证书。

3.加固后小型水库工程的管理

3.1全面改革小型水库工程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虽然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水管所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管理模式。存在人员老化,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现代水利的时代要求等问题,难以胜任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主要症结在于没有理顺各方关系,没有切实落实好小型水库分级管理体制。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后交接管理工作及时跟进,青州市及时制定了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小(一)型水库由市政府统一管理,小(二)型水库由所在镇(办事处)人民政府管理,分清责权利。

3.2组建大坝安全监测中心

如前所述,目前小型水库大坝基本处于无监测设施运行状态。虽然每次强降雨到来之前都要求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但这种检查无法掌握内部情况,其结果收益甚微。笔者认为,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无力对所有小型水库在短时间内全面配备监测设施和监测物力的情况下,可在小型水库比较多的县组建小型水库安全监测中心,中心配备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设备,负责对本县的小型水库大坝溢洪道等工程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监测,使水库管理单位和各级政府对各小型水库枢纽工程工况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青州市水利局已在山区全面安装了降水自动测报与山洪预警预测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值得在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中推广应用。随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进展,各小型水库将全部配套安装降水自动测报系统,为水库的防汛安全提供最有力的技术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