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股票投资与投机技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7 16:16: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股票投资与投机技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股票投资与投机技巧

第1篇

【关键词】本杰明・格雷厄姆;安全边际;投资与投机;区别

没有人愿意被称为“投机者”,在中国,“投机”被视为贬义并曾经有“投机倒把罪”。故公众只要买卖股票,不管买什么、什么目的、什么价格、用的是现金还是借款,都一概被称为“投资者”。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公众总是混淆股票投资与股票投机的概念,典型的观点如“投资是一次成功的投机,投机是一次不成功的投资”。事实上,在股票市场里,投资与投机总是存在的,且有着严格的区别。在称谓上,把投资者与投机者统称为投资者并无不妥,但在投资理念上尤其是在投资实践中,混淆二者的区别却是有害的。对于股票市场参与者,严格分析二者的区别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那么投资的含义及真正本质是什么?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本杰明・格雷厄姆对投资的界定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对投资的定义:“An investment operation is one which,upon thorough analysis,promises safety of principle and a satisfactory return.Operations not meeting these requirements are speculative。(“投资操作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回报。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是投机性的。”)全面的分析是投资成立的前提条件,本金安全是投资风险控制的根本要求,满意回报是投资收益的最终目标。

1.1 全面的分析(Thorough Analysis)是投资成立的前提条件

格雷厄姆强调全面分析是投资成立的前提条件,并在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明确界定。

1.1.1 投资分析在质方面的规定性

即对投资分析的要求。根据《大英汉词典》,Thorough的意思有:详尽的、全面的、精确的。这规定了分析的深度、广度与精度。第一,详尽的分析,规定了分析的深度。2007年10月中国石油A股(601857)上市,有媒体称其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鼓励公众购买。中石油2007年度净利润为1345.74亿元,盈利规模的绝对值确实大;但考虑其巨大的总股本1830亿,每股收益仅为0.75元,盈利规模的相对值并不算高;再进一步考察毛利率,2005-2009年从46.33%下降为25.16%,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最后分析净资产收益率,五年间从27%下降为12.17%,股东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表面看中石油盈利规模大,但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其盈利能力并不乐观。第二,全面的分析,规定了分析的广度。分析时,既要包括宏观因素,也要包括中观与微观因素;既要包括企业的业务、财务情况,也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等。要同时考虑企业正常情况与非正常情况(如遭遇自然灾害)时运营状况。如东方电气(600875)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资产受损严重,股价曾连续3个跌停。投资分析对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地震风险)考虑得越全面,投资越不容易失误。第三,精确的分析,规定了分析的精度。投资分析具有描述功能与选择功能。描述性分析是阐述与股票相关的重要事实(业务、财务及管理状况等),需要有翔实、精确的数据。选择性分析帮助决定是否购买、出售、持有某一股票,同样需要精确的数据对比。投资虽不能称为一门精确的科学,但必要的数据分析却决定了投资的成败,因为情绪因素常会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而数据是理性与客观的,有助于正确的投资决策。中石油2007年11月上市时,最高价达到48.62元,市盈率为64.8倍。市场情绪造就了高股价,但数据分析表明高股价并不具备安全边际,此后股价一路下跌说明理性的数据分析有助于避免非理性的操作。

1.1.2 投资分析在量方面的规定性

即投资分析应达到的标准。用“详尽的”、“全面的”、“精确的”等定性的词语来限定投资分析应达到的要求,但仍然不够明确。为此,格雷厄姆提出了投资分析在量方面的要求:确保本金的安全,取得满意的回报。这就需要提高分析能力与降低分析对象的复杂程度。

在分析能力应用上,要求限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一个汽车工程师分析汽车股比分析医药股更易做到详尽、全面与精确。1998年,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解释不投资高科技股票时说:“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这个国家分析这类企业的行家,第100位、1000位、10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在分析对象选择上,要求企业业务简单、长期稳定。一方面,业务越简单,分析就越能保证详尽、全面。对于普通投资者,分析白酒企业(五粮液)比分析小卫星制造及卫星应用服务企业(中国卫星)更有把握,分析单纯服装制造企业(报喜鸟)比分析服装、地产、股权投资多元化企业(雅戈尔)更容易。另一方面,业务越稳定,变化越少,分析越能保证精确。巴菲特投资分析能力超群,但仍然坚持投资业务简单、清晰易懂,业绩长期稳定的企业,如可口可乐、吉列公司、华盛顿邮报、运通公司等。而对于业务复杂、变化迅速的网络科技股,即使在最高涨的时候他也坚决不投资。他曾指出:“人的特性中似乎有一种顽症,就是喜欢将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化。”事实上,投资应恰恰相反。

无论是提高分析能力还是降低分析对象的复杂程度,真正目的在于评估企业价值,然后与价格比较确定安全边际,从而确信本金是否安全以及股票价值回归时能否取得满意回报。

1.2 确保本金安全(Promise Safety of Principle)对投资风险的界定

1.2.1 确保本金安全是对投资风险的最低要求

风险是损失概率,确保本金安全是从风险角度对投资进行界定。对此,格雷厄姆有非常著名的论述:“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记住第一条。”格雷厄姆举例说明: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即使不是世界上,也是美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多年来一直有良好的收益记录。在1938年经济衰退和熊市时,跌到了36美元的新低,此时股票总市值仅为1.26亿美元,而公司却拥有2.19亿美元的净资产(其中现金8500万美元)。无疑以36美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能确保本金的安全,此时的购买操作即为投资。

1.2.2 确保本金安全应该遵循的原则

如何确保本金的安全,格雷厄姆有两条原则:一是严格遵循安全边际原则进行单个股票投资,二是严格遵循多样化原则进行组合投资,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即使遵循了安全边际原则,单个股票投资也可能操作得很糟糕,因为安全边际仅能保证他获利的机会更多,而不能保证损失是不可能的,故必需通过多样化来来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单个股票投资不具备安全边际,越是多样化损失将越大,故单个投资的安全边际是必需的。

1.3 取得满意回报(Satisfactory Return)是对投资收益的界定

满意的回报,既包括股利收入(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也包括资本增值(股价上涨)。“满意”一词主观色彩浓厚,包括了各种程度的回报,只要具有一般理性的投资者肯接受,不管多低,就算成立。《大英汉词典》中Satisfactory的含义有:令人满意的;符合要求的。

1.3.1 投资回报必须是令人满意的

1990年至2008年,活期存款利率为年均1.5%,一年期存款利率年均为5.1%,通货膨胀率年均为4.3%,上证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为15.9%(127.61点-1820.81点)。假设有一笔10万元的资金做活期储蓄,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回报率为-2.8%,本金安全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满意回报。因此,这种操作对于具有一般理性的人而言,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为投资。

1.3.2 投资回报必须是符合要求的

一年期定期储蓄,扣除通货膨胀率后回报率为0.8%,投资回报率很低。对于一个防御型投资者(如靠这笔资金养老的寡妇)而言,是一种投资,因为其确保本金的安全,且稍有回报。而对于一个进攻型投资者(如年轻的软件工程师)而言,0.8%的年收益率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满意的,故不能称为投资。

2.投资的本质是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的结论篇中提到:“我大胆地将成功投资的秘密精炼成四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他认为,股票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差值即为安全边际。

2.1 安全边际是全面的分析的结果

格雷厄姆认为,“为了真正的投资,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安全边际,并且,真正的安全边际可以由数据、有说服力的推理和很多实际经验得到证明。”安全边际可以由三种方式来帮助确定:一是数据分析,二是逻辑推理,三是经验分析。通过全面的分析确定了股票价值,与股价进行比较即可确定股票的安全边际。因此,安全边际是全面分析的结果。

2.2 安全边际是本金安全的保证

安全边际是对股市波动的不确定性、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的一种预防和保险。首先,股价波动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尽管股价长期来说具有向价值回归的趋势,但如何回归、何时回归是不确定的。其次,公司价值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同时受到公司内部因素、行业因素、宏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本身是变化的和不确定的,对公司的影响更是不确定的。因此,只有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即股票价格远低于股票价值),才能真正保证投资本金的安全。

2.3 安全边际是满意回报的来源

股票价格围绕着股票价值波动,且价格会回归价值,金融界把这种规律称为“金融万有引力定律”。投资者付出的是价格,得到的是价值,二者的差异正是投资盈利的源泉。因为当价格越低于价值,其安全边际越大,当价格回归价值时,投资者获得的回报也越大。因此,安全边际是投资者的利润来源。

巴菲特指出,在价值投资中,风险与报酬不成正比而是成反比的。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其风险大于以4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但是后者报酬的期望值更高,以安全边际导向的投资组合,其报酬的潜力越高,风险却越低。许多实证研究支持基于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风险更低收益却更高的结论。研究表明,投资于低市盈率、低股价股利收入比率、低股价现金流比率股票,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这些指标尽管不直接表示安全边际,但比率较低的公司股票确实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

2.4 投资的本质是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的本质是“便宜货”

格雷厄姆之所以强调安全边际,一是足够的安全边际降低因预测失误引起的风险,即使投资者预测失误也能在长期内确保本金安全;二是足够的安全边际可以降低买入成本,从而保证合理且稳定的投资回报。通过全面分析确定股票价值,从而确定安全边际,以此来保证本金安全与满意回报。这与格雷厄姆对投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故投资本质是安全边际。而安全边际是价值与价格的差值,即“物超所值的东西”或“便宜货”。故投资的本质就是“通过分析买到真正的便宜货”,而一贯奉行安全边际的巴菲特则是全球最会“买便宜货”的人。

3.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

3.1 不符合投资标准的操作是投机性的(Speculative)

何为投机操作?格雷厄姆没有对投机直接界定,而是通过排除法来间接界定,即不满足投资标准(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安全、取得满意回报)的操作就认定为投机。换言之,只要不满足三个条件中的任一条件的操作就是投机。这意味着投机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很难一一列举,但常见的投机行为有三类。第一类是缺乏全面的分析。如听消息买卖股票,买卖自己不熟悉的股票等均属于此类。第二类缺乏足够的安全边际,不能确保本金安全。如高价买入热门股、未经严格分析买入ST股等。第三类是不能取得满意回报。如高通胀下的储蓄行为、长期持有低增长的股票等。格雷厄姆明确指出三种典型的投机行为:没有意识自己的投机行为,缺乏正确的知识与技巧的情况下严重投机,动用比能承受的损失要多的资金。巴菲特“不做空,不借钱炒股,不做不懂的东西”的三条投资戒律也指出类似的投机行为。

3.2 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是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思想体系看,投资即安全边际,舍此即为投机。他明确提出,“安全边际概念被用来作为试金石,以助于区别投资操作与投机操作”。正是这个区别,使得投资者与投机者在看待股价波动的态度存在着根本的不同:投机者的兴趣在于参与市场波动获取利润,投资者主要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股票。换言之,投机者只关心股价波动,不关心安全边际;而投资者关心股票价值以及自己取得股票的价格,极其重视安全边际。

4.简单的结论与启示

投资者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1)无论是债券、优质股票或者ST股票、储蓄、证券投资基金都可能成为投资工具,但也可能成为投机工具,是否称为投资工具,不以交易品种的属性为标准,也不是以交易对象、持有时间、购买方式、获益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安全边际为唯一标准。(2)单个股票的安全边际与组合的多样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投资安全边际的体系。(3)选择投资对象时要求企业的业务简单、清晰易懂,同时长期保持稳定。

投资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的操作,即对股票价值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在足够低的价格买入股票,在价值回归时卖出股票,其真正的本质是安全边际。而安全边际的本质是“便宜货”,通俗地说,投资是“通过全面分析购买真正的便宜货”。通过对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定义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到简单而有益的结论:投资的本质是安全边际,不具备安全边际的操作即为投机。

参考文献

[1]Benjamin Graham,The Intelligent Investor(The Fourth Revised Edition)[M].New York,NY: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June.2003.

[2]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著,邱巍等译.证券分析[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3]Robert G.Hagstrom.巴菲特投资组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刘建位著.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李华驹编.大英汉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2篇

关键词 中小股民 投资技巧

从事股票交易现在已成人们比较普遍的理财方式,现在经济发展了,许多家庭都有10万、20万的闲置存款,这些钱如果放在银行里,增值率实在太低,但投资别的领域普通百姓又没有时间、门路和精力,投资股市,已经成为平民百姓闲置资金增值的一个最好途径,经济头脑的人,绝不会让资金闲置在银行里。

但股票市场风险也很大,许多人因为不懂股票和时间精力限制,总是赔多赚少。有的人不会选股,看不出哪种股好,人云亦云,跟风炒股,赔了也不知道原因;有的没时间看盘,买支股票涨了没时间出,结果跌了还赔进去了;有的心态不好,自己的股不涨,看别的股涨,自己就受不了,该抛出这个追那个股,原来的股又涨了,进的股又跌了,总是踏错节奏,追来割去,最后损失巨大;有的熊市不知止损,被套70%;有的牛市不敢持有,涨100%的股票,赔10%就抛了,因此如何做好自己的投资,笔者认为为了取得好的投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遵守自己的交易纪律

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资者受经验法则的谬误和情绪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要克服这个行为带来的损失,就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纪律,避免情绪交易。

1.找到自己操作理念的进场点,每个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有所不同,可以从公司的盈利水平,发展潜力,当时的经济状况等分析,通过技术分析找出个股的买卖点。

2.找出所持有的个股的出场点,出场点比进场点更重要,只有找好了出场点才能实现投资的期望,通过分析,一旦符合离场条件,要立刻离场,绝不犹豫。

3.只做能力范围内的交易,当市场不符合自己操作理念时要懂得休息,切勿做自己纪律之外的交易。

二、实现证券投资净效用最大化

(一)正确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

投资者之所以对股票进行投资,是因为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股票的投资价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很多,受宏观经济,行业形势和公司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投资者在决定某种股票之前,首先认真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只有当股票处于投资价值区域时,投资证券才有利可图;股票投资分析正是对可能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可能会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各种影响,所以它有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

(二)减少非理易

中小投资者的股票应执行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方法是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要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购买并持有”策略,中国股票市场不仅波动幅度大,而且波动的频率也相当高。股市的剧烈波动导致了投资者的过度交易与市场投机心理,而市场浓烈的投机氛围则反过来会推进股价波动幅度与频率。所以要减少噪音交易,同时避免羊群效应。

(三)价值发现型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发现型投资理念是一种风险相对分散的市场投资理念这种投资理念的前提是市场价值是潜在和客观的,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价值发现是一种投资于市场价值被低估的投资品的过程,在投资品价值未达到被高估的阀值时,投资获利的机会总是大于风险;其二,由于某些投资品市场价值是直接或间接与其所在的行业成长、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联系的,在行业发展及国民经济增长没有出现停滞之前,投资品的价值还会不断增值,在这种增值过程中又相应地分享着国民经济增长的益处;其三,对于某类具有价值发现投资理念的投资品,随着投资过程的进行,往往还有一个价值再发现的市场过程,这个过程也许还会将这类投资品的市场价值推到一个相当高的价值平台,在我国目前经济高度发展,其行业发展潜力大,挖掘优质的公司,能提高投资的净效用。

三、顺应趋势

水总是往低处流”因为那是阻力最小的方向,顺应着这趋势,水才能流到大海,股票市场也是一样,顺应趋势,也是股民在股票市场上成功的关键。例如:移动平均线能揭示股价波动方向,即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并且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顺应趋势从移动平均线上看很明显的作用,并且利用移动平均线“黄金交叉”与移动平均线的“死交叉”做为买卖点,对股民的操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如图1所示)。

(一)在上证指数日K线中,当移动平均线的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时,我们开始考虑做多股票,这时候的市场往往是在看多行情中,顺应着这一趋势,可以开始寻找个股移动平均线中的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的绩优蓝筹股,这就排除了很多个股,减少挑选个股的时间。

(二)在上证指数日K线中,当移动平均线的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形成死交叉时,往往是意味着后市将会下跌,此时如果空仓观望,将避免被长期深深套牢的风险。

从几个简单的数据看下以上方法的作用,大盘在2008年01月21,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形成死交叉,后市跌倒了1975点才形成黄金交叉,大盘整整跌了3093点,如果此时空仓,将会避免了极大损失,2009年1月15号,从1900点形成黄金交叉到2009年8月17号的2990点,如果当时开始做多,将会获利颇丰。从去年4月28号的2933点的“死交叉”开始空仓,到现在,相信同样可以避免了很大的损失。

第3篇

[关键词]过度投机;市盈率;换手率

一 引言

中国股市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股市投机引起暴涨暴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股票市场发展的瓶颈。

二 中国股市投机现象的体现

1 股指的大起大落

在美国股市历史上波动最剧烈的1932和1933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波动为50%左右,近几十年来很少超过20%,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更是在10%以下,然而中国股市过去8年的波动性为51.1%,尤其在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这一年的时间里,上证综合指数从6124点暴跌到1665点,波动性为73%。中国股市这种暴涨暴跌现象,说明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现象严重。

2 过高的市盈率

市盈率是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通常用来衡量股票是否被高估的指标,截止2010年11月10日中小板、创业板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1.39倍、72.89倍,其中几百倍市盈率的个股仍不断创新高。而同期沪深300指数、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5.73倍、9.30倍。这种绩优股遭冷落,绩差股受到追捧现象直接反映了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现象严重。

3 过高的换手率

换手率是指年度交易总额与平均市值总额之比。换手率越高说明交易频率越高,也就是股票的持有时间越短。有关资料表明中国股市最近8年的年平均换手率高达5倍,而在其他发达国家的股市换手率平均在0.5倍左右,这也体现了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现象严重。

三 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原因

1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率低

持有股票的利润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从理论上说,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直接决定着股票价格的高低,很明显,盈利水平越高,每股收益就会越高,从而吸引大量投资者购买该股票,价格便会拉升。然而据有关资料统计,沪深股市1992年平均业绩是0.419元,到了1997年,便降到0.318元,2001年更是跌幅惊人,只有0.136元。这么低的业绩很显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太多的股利,即使有些高盈利性的上市公司只会把股市当成融资工具却不愿太多的分红,加上收入所得税,投资者更愿意通过价差来获得资本利得,投机便形成一种普遍的现象。

2 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虽已初具规模,建立了投资机构内部监管、行业自律性组织管理和政府行政法律监管组成的多层次市场监管体系,但仍存在着很多缺陷。首先,法律出台的滞后性,经常“摸着石头过河”,往往在出现严重问题时才会对制度的不完善进行补充。其次,监管不到位,比如法律规定不得挪用客户保证金,证券公司对客户的融资进行股票投资,然而事实却经常事与愿违,股市会存在大量的违规资金,这些资金一般会快进快出,导致股市的大涨大跌。再有,法律处罚不严,惩治滞后,避重就轻,对违规的投机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助长投机机构的胆量,使得投机愈演愈烈。

3 信息不对称,导致大多数投资者不得不做短线来投机

首先,由于新会计准则未普及,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使得上市公司未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布各种有用信息。其次,上市公司与投资机构相互勾结,隐瞒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甚至披露虚假信息,误导广大投资者。再有,新闻、报纸等,媒体对股市铺天盖地的宣传,所谓的“专家”分析推荐,使得投资者对信息难辨真假。种种原因导致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很难从基本面上来分析股价的未来走势,那些本想做长期投资的股民不得不改为短线来投机。

4 监管部门对股市的频繁政策干预,造成股市的政策性风险,引起股价强烈的波动

由于中国股市发展短短二十几年,股市时常大涨大跌,这就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对股市进行政策调控,然而我国各种法规、制度还不完善,政府对股市进行宏观驾驭的经验和技巧还不成熟,在具体操作中难免会左支右,时常矫枉过正,不仅未抑制股市大涨大跌的现状,反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引起股价的强烈波动。

5 政府对股市的定位有偏差

政府开设这个市场的初衷是为了国企“解困”,为了降低国有企业不良贷款对银行系统的腐蚀作用,降低银行业风险,却把股民的利益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在此思想指导下,我国股票市场超常规发展,股市扩容速度快,平均每年100余家,堪称世界股市的。此外,每年还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进行配股、增发,供求失衡。近几年,管理层为控制股市的节奏,更多地依赖对新股发行节奏的控制上,大多数投资者以此来判断管理层对当前股市的态度并做出相应的操作,引起大盘相应的涨跌波动。可以说这些年来除了政府和国有企业成功地圈到了几千亿资金以外,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个市场几乎没有给他们任何回报。

6 投资者的专业技巧与心理素质不成熟,从众现象较严重,容易产生“羊群效应”

股票市场开放以来,许多投资者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进入股市,而那些专业技巧缺乏、心理素质不足、风险意识差的投资者入市后,不能对市场和个股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只是盲目地听从传媒和小道信息,追涨杀跌,这样就加剧了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参考文献

[1]张雪梅,抑制中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J],经济论坛,2010(1)

[2]朱峰,沈燕波,中国股市投机氛围的来源[J],商业文化,2008(1)

[3]朱醒辰,中国股市投机性泡沫问题[J],企业导报,2009(7)

第4篇

挣钱就是为了花的,不这样花就那样花,多挣多花,少挣少花,不挣不花。这位朋友告诉我,某天突遇难事,翻遍家里的存折,结果可动用的资金非常有限。没办法只好伸手向朋友借钱,好在大伙混得不错,二话没说,借给他两万元,才解了燃眉之急。

这位朋友为了还钱,开始有计划地花钱,每到发薪的时候,强迫自己将收入的70%存起来,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积攒了不少钱,由此知道了“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的深刻含义。

经过一番折腾,这位朋友有了理财观念,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投资之道。他把自己的投资方法定为“四三二一投资法”。即40%用来储蓄,30%用来支配衣食住行,20%用来买股票和证券,10%用来买保险。

这种投资法的好处在于,花钱有了计划,又有了可观的投资收益,而且是风险与保险共享。所谓40%用来储蓄,一方面解决了急事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用来获取微薄的利息。20%用来买股票和证券,可以在风险中获取利润,也可能失掉这部分利润。而10%的保险费,做到了用今天的收入铺好明天生存的路。今天我想给大家说说其中关于“二”的一些基本投资方法,也就是股市里的一些招数。

耶鲁投资法

耶鲁投资法(YalePlan)是1938年耶鲁大学采用此法来处理$8500万美元的基金。

其方法是将基金70%购买债券,30%买股票。如果股票上升至比例是40对60,便卖出股票,成为35比65。一旦股票下跌,成为20对80的时候,便买入,使它们变为25对 75。当股市上扬,便要等到比例增至40对60,才卖出股票。

金字塔式投资法

这一操作方式系采用“低进高出”,往下承接的操作,以正三角形方式往下买进筹码,以倒三角形方式出脱筹码。

当你第一次买进股票筹码之后,如果行情下跌,则第二次再买进第一次倍数的筹码,以此类推,可一路往下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买进,增加持股比率,降低总平均成本,当股价回升时则需逐渐减少买进的数量,此为正三角形往下承接,呈金字塔型,故称金字塔式投资法。又称倍数买进摊平法。

以两次加倍买进摊平为例,若投资人把资金作好安排,在第一次买进后,如遇股价下跌,则用第一次倍数的资金作第二次买进,即第一次买进三分之一,第二次买进三分之二。比如某投资人开始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进100股,现在股价跌落到每股40元,该投资人决定在此价位加倍买进250股,这时平均成本降为每股43元;等股价回升超过每股43元,即可获利(未包含佣金因素)。

下面我们再以三次加倍买进摊平为例,若投资人在第一次买进后,遇到股价下跌,第二次买进第一次倍数的股票,第三次买进第二次倍数的股票,即三次买入股票金额的分布是:第一次七分之一,第二次七分之二,第三次七分之四。采用三次加倍摊平法,如果在第二次买进时就回升,则只要从第二次买进的价格回升三分之一即全部够本;如果行情到第三次买进后回升,则回升到第二次买进价格时即可保本。

至于倒三角形持股,则为股价暴涨时,一路向上减量经营,获利了结,同时卖出的筹码也随着股价的上升而增加,越卖越多,呈倒三角形卖出,此操作形态,也有如金字塔,故称之为金字塔式投资法。

“博傻主义”投资法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是股市投资的基本原则。“博傻主义”投资法却是在高价时大胆买进,在低价时又将股票卖出。

这种方法的假定前提是假定自己是“傻瓜”,但是,总还会有人比自己更傻。因此,才采取这种“傻瓜赢傻瓜”的办法来获利。“博傻主义”投资法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投资方法。投资者预计价格上涨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时,大胆以高价买入,在价格更高时伺机卖出;而在预计价格下跌将持续一段时,大胆地低价卖出,再在价格更低时购回。显然,一旦判断失误,自己在市价高峰时购入股票,无法以更高的价格售出了,股票高价被绑,自然只能赔钱;如果售出股票时股价正好处于低谷,就再也没有更低的价格可以买回来了。这时,采用“博傻主义”投资法的投资者自己就成了最后一个“傻子”。

“博傻主义”投资法是一种典型的投机技巧。投资者期待更上涨的股票能进一步上涨而抛出,果如所料,自然就“博傻”成功。但假如出乎意料之外,没有一个投资者比自己更傻,则“接力棒传在自己手里再也传不出去”了,这样就要当心“烧手”了。

以高价买进的策略若要成功,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良好前途的股票,这类股票具有良好的展望且获利率高,股价可能会在人们普遍看好之中一步上涨。即使高价买进后这类股票价格开始下跌,也容易再度成为人们争购的对象。

2.高价买进只能在行情普遍看涨时,只有人们对股市普遍乐观时,股价才会连连上涨,“博傻”才能成功。

3.选择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这类股票在业绩稳上的时候,不断上涨,人们由于对其业绩的稳定预期,股价一般不会“意外”下跌,投资者就可以在股价进一步上扬中获利。

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股市大势看好,许多投资者禁不住股市诱惑,在股市大涨中追高抢进,这就为使用“博傻主义”投资技巧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博傻”对象。因为股市行情看好,几乎可以说无论多高的价位都有人买进,许多投资者便大胆在高位买进,伺机在更高价位时脱手获利。

“博傻主义”投资法是大户操纵股市的惯用伎俩,即使价位已高,大户仍大胆地收进,由于这样交易量日增,价位日益上涨,许多投资者纷纷跟进购买,大户便可以在高价时不露声色地卖出获利。有些利用“博傻主义”投资法的普通投资者因为没有察觉大户操纵,在价位日益上涨时仍然高位买进,却不知这时大户已悄悄出手,这时普通投资者使可能成为了最后一个“傻子”,股票被高位套牢。

作为一种短期投资技巧,使用“博傻主义”投资法的投资者是因为假想会有更“傻”的投资者而冒险伺机获利的。可以设想,有一段高价区的每一个价位上,都会有一些使用这一方法的投资者,假如某种股票高价区间的不同价位分别为每股10元、11元、12元等等,在价位10元时使用这一投资法购入后,等价格涨至11元时卖出,在价格11无时,仍有一批投资者因为看好价格会再上涨,同样使用“博傻主义”投资法,以期在更高价位卖出。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在11元价位时买入的投资者一方面自己使用了“博傻主义”投资法,另一方面自身又成为了在10元价位时使用这一技巧的“博傻”对象。在实际的股票买卖中,每一个使用“博傻主义”投资法的投资者都可能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这就决定了这一方法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一旦找不到比自己更“傻”的“博傻”对象,投资者自己就会大亏血本,成为最惨的“傻子”。

正因为这种方法具有极大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所以期望用这一方法孤注一掷,大胆一博的投资者必须对所选股票和股市行情作认真的分析。

顺势投资法

对于那些小额股票投资者而言,谈不上能够操纵股市,要想在变幻不定的股市战场上获得收益,只能跟随股价走势,采用顺势投资法。当整个股市大势向上时,以做多头或买进股票持有为宜;而股市不灵或股价趋势向下时,则以卖出手中持股而拥有现金以待时而动较佳。这种跟着大势走的投资作法,似乎已成为小额投资者公认的“法则”。凡是顺势的投资者,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获利的机率也比较高;反之,如果逆势操作,即使财力极其庞大,也可能会得不偿失。

采用顺势投资法必须确保两个前提;一是涨跌趋势必须明确;二是必须能够及早确认趋势。这就需要投资者根据股市的某些征兆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就多头市场而言,其征兆主要有:

1.不利消息(甚至亏损之类得消息)出现时,股价下跌;

2.有利消息见报时,股价大涨;

3.除息除权股,很快做填息反映;

4.行情上升,成交量趋于活跃;

5.各种股票轮流跳动,形成向上比价得情形;

6.投资者开始重视纯益、股利;开始计算本益比、本利比等等。

当然顺势投资法也并不能确保投资者时时都能赚钱。比如股价走势被确认为涨势,但已到回头边缘,此时若买进,极可能抢到高位,甚至于接到最后一棒,股价立即会产生反转,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又如,股价走势被断定属于落势时,也常常就是回升的边缘,若在这个时候卖出,很可能卖到最低价,懊悔莫及。

保本投资法

保本投资法是一种避免血本耗尽的操作方法。保本投资的“本”和一般生意场上“本”的概念不一样,并不代表投资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而是指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因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人人各不相同,即使购买同等数量的同一种股票,不同的投资者所用的资金也大不一样。通过银行融资买进的投资者所使用的金额,只有一般投资者所用金额的一半(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规定从事卖空者在进行交易是需支付当时股票市场价格50%的保证金);以垫款买进(当然是非法的)的投资者所用的金额,更是远低于一般投资者所用的金额。所以“本”并不是指买进股票的总金额。“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则是指投资者心中主观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愿被损失的哪一部分,即所谓损失点的基本金额。

保本投资法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人的现金都是有限度的。因为它的关键不在于买进而在于卖出的决策。为了作出明智的卖出决策,保本投资者必须首先定出自己心目中的“本”,即不容许亏损净尽的那一部分。其次,必须确定获利卖出点,最后必须确定停止损失点。比如若某股票投资者心目中的“本”定为投资总额的1/2。那么他的获利点即为所持股票市价总值达到最初投资额的150%时,此时该股票投资者可以卖出持股的1/3,先保其本。然后,再定所剩下的“本”,比如改订为20%,它表示剩下的持股再涨20%时,再予卖掉1/6,即将这一部分的“本”也保下来了。以此类推,再订出还剩的持有股票的本。上述获利卖出点的确定是针对行情上涨时所采用的保本投资法策略。至于行情下跌时,则要确定停止损失点。停止损失点是指当行情下跌到达股票投资者的心目中的“本”时,即予卖出,以保住其最其码的“本”的那一点,如假定某股票投资者确定的“本”是其购买股票金额的80%,那么行情下跌20%时,就是股票投资者采取“停止损失”措施的时候了,即全身而退以免蒙受过多亏损。这就是保本投资法的关键在于卖出决策的道理所在。

第5篇

关键词 证券投资者 投资 心理误区 治理

投资是一种有意识的经济行为,投资行为受人们心理意识的调节控制,诸如,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与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其实质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在证券投资市场,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为对于投资时机的判断和选择,投资具有风险性,投资期越长,投资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因此证券个体投资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风险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投资者成功的最根本素质。

1 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的集中表现——认识偏差

证券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由自主地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如跟庄、推崇股评、高换手率、市场非有效性等,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 confidence),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强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伤害自信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自信是危险的,例如,很多证券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已经发生亏损的股票。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决策失误,并伤害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好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跌,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在大盘进入了真正的底部区域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好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买了那只股票,现在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人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人的股票投资往往是失败的。

1.2 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有些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会认为公司正趋于一种增长状态,并且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开始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自我归因低估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偏差,对个人的信息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他们心理模型的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从头部进入底部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时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作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1.3 损失厌恶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投资者偏爱维持原状。在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期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在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常感到后悔,而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性行为。比如死守赔钱的股票,以拖延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把损失兑现。害怕兑现损失就持有亏损股过长的时间。实际上,股票市场随着策划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当大多数的被动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和强烈的股市心里场效应迷漫着整个股票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被动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1.4 羊群行为的认知偏差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及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由于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报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度波动,破坏市场的稳定运行。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股市策划者想要的被动投资者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被动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

由此可见,投资过程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最终会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这一偏差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这种反馈环是形成整个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 证券投资者心理误区克服的关键——调适、塑造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磨练自己的耐心,具备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练起市,性格坚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恰如其分地归因,以利再战。

2.1 克服贪婪和狂热

投资者一旦被过度的贪婪所控制,手里有钱,就要买,他们不但是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买股票的消息来源,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人在大市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这样的股票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人将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人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惧怕常使股价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震荡起伏,购买股票时,不仅需要具备某些会计上和数学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善于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投资应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在股票投资中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投资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应在对各种资料、行情走势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比较、研究,再决定投资对象并且入市操作。这样既可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少做一些错误决策,又能增加投资获利机会。

2.2 勇于承认错误,树立信心

投资者不可能每一个预测和决策都很正确,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承认,市场中总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谦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信心是投资成功的一个起码的条件,投资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学识,而不是主观期望。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潜心研究投资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把别人的经验借来,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为自己的投资失误辩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误记录下来,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资者盘算股票之前,应该对股市做出某些决策性的判断。判断是稳定股票投资的信心,如果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必将成为股市的牺牲品。投资者投身于股市,要树立信心还需要耐心,如无耐心,后悔、失望、沮丧、冲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这样失败的机会非常高。投资者必须考虑投资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长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资者自身的财经需求和其它情况来定,由于成长性与风险相连,投资者还必须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与自己的价值体现,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与自己的人格特征冲突。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炼出来的,也是理性判断和实践经验的结果。

第6篇

商品期货合约如果亏损了不想平仓,持有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商品。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是虚拟合约,以现金交割,到期必须平仓,否则持有的就好比一张废纸。因此,风险要高于商品期货。

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为股指期货指数点乘以合约乘数,乘数为每点人民币300元。比如,股指期货合约指数点为3000,那么每一份合约价值为90万元人民币。合约月份为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季月是指3月、6月、9月、12月。到期合约交割日的下一交易日,新的月份合约开始交易。

假设投资者有100万元保证金,那么他应该如何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呢?(如下图)

这是一个基本的股指期货合约交易思路,如果投资者看空指数,则可以购入沽空合约,思路也是一样的。此外,股指期货实行T+0制度,可进行日内套利交易。对于机构客户来说,需要注意持有单边合约的规模不得超过100手,还可以根据规定申请办理套期保值额度等。股指期货具有杠杆效应,投资者要防止爆仓。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将如何联动呢?目前,沪深300的市值已占到沪深总市值的60%,其中权重最大的招商银行就占3.5%。从这个角度来说,机构操纵现货市场的难度远高于期货市场。股指期货则易受操纵。目前符合开户条件的账户只有3%,期货市场主要是机构大户参与,普通投资者无法与之抗衡。当股指期货大幅波动时,将对股票投资者的预期心理产生冲击,市场的恐慌或者乐观情绪将会放大,从而加大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投机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获取超额的杠杆利润,普通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则加大了。

股指期货投资是一种较为短期的投资行为,参与者更需要关注市场的宏观消息面的影响,媒体的喉舌在这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市场处于平衡市的状态时,机构利用市场的消息面,通过股指期货来迅速打破市场的平衡成为经常性的选择。在现货市场处于单边趋势时,机构投资者则可能借助消息面来顺势而为,逆势而为会给投机者带来较大的风险。

在股指期货和现货股票的操作上,需要采用对冲的手法。从市场心理学角度分析,当机构投资者的股票仓位达到高位之时,主力缺乏在股票市场做多的信心,则有利用股指期货来做空套利的动机,以期货市场的杆杆收益抵消现货市场的风险和损失。而机构股票仓位较轻之时,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做多套利可能性较大,此时,机构将可能在两个市场实现利润。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在信息和资金上的劣势,在参与股指期货投资时,更要注意资金控制和及时止损,交易技巧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尤显重要。

第7篇

在市场调整中,许多基金重仓股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在反弹中,也都纷纷创出历史新高,显示出投资者对这种股票的看好。同时,市场在蓝筹股与题材股轮番刺激下也开始走高。投资者开始担心,指数的上涨会不会又迎来新一轮的调控?

对这个问题,长信银利精选基金经理胡志宝思考的是:政府调控的目标是什么?是调控具体的点位还是调控市场投资的氛围?亦或调控参与者的狂热?他认为,政府可能并不是要对指数做具体的点位目标设置,调控的主要是市场投机的氛围,担心积累起一些泡沫。

胡志宝说,最近两三年调控的结构或调控的次数、频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想这是必然现象。政府调控技巧在不断成熟,通过不断的微调来调缓经济过快的增长,而不是像以前一些宏观政策是通过剧烈的调整或者说比较大幅度的调整来实施。所以我对这种调控和经济的成长持乐观态度。相应在操作上,我们更多地注重中长期趋势,关注一些本质问题,而不是对短期的局部波动作出反应。中国长期来看还是经济持续增长,要看流动性过剩局面会否改变,这才是决定我们投资的根本问题。

至于在4300点当口,哪些板块仍有投资价值?胡志宝说:“我们基金主要投资方向有三个,第一个是人口红利,第二个是全球化,第三个是资产整合。人口红利主要是从消费的角度来看,高端消费品可能还会有一个高速的增长,比如说高档白酒等的品牌行业,以及消费渠道如商场、百货行业。其次,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正在盛起,并走向全球,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业。第三是现在的市场估值已不便宜了,对于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等外延式的增长,值得关注其中的机会。”

捕捉整体上市不如价值投资

“投行的经历告诉我,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并没有那么简单,可能会经历很长也很艰难的过程。”宝盈鸿利基金经理刘丰元表示,在坚信中国A股长牛的理念下,要坚定选择持有蓝筹股。他认为垃圾股、题材股从业绩上来看,根本就没有安全边际,一个成熟的理性投资者应该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寻找那些价值股与成长股。这些股票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涨更有基本面的支撑,投资者能赚取安全边际较高的投资收益。

刘丰元表示,虽然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是今年以来最热闹的投资主题,但是在投资中,仍然应该坚持价值投资。首先要根据上市公司原有资产收益来进行定价,然后再考虑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可能带来的增值,不能仅仅依靠朦胧的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预期而进行纯粹投机性的投资。

在谈到资产配置时,刘丰元表示,金融、地产、机械、钢铁、消费、有色、建材等行业将成为宝盈鸿利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近期,宝盈在投资策略上也作了相应调整,更倾向持有确切业绩支撑的蓝筹股,空位也会作适当控制。

防范风险放在首位

第8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治理

投资是一种有意识的经济行为,投资行为受人们心理意识的调节控制,诸如,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与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其实质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在证券投资市场,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为对于投资时机的判断和选择,投资具有风险性,投资期越长,投资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因此证券个体投资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风险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投资者成功的最根本素质。

1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的集中表现——认识偏差

证券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由自主地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如跟庄、推崇股评、高换手率、市场非有效性等,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强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伤害自信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自信是危险的,例如,很多证券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已经发生亏损的股票。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决策失误,并伤害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好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跌,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在大盘进入了真正的底部区域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好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买了那只股票,现在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人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人的股票投资往往是失败的。

1.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有些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会认为公司正趋于一种增长状态,并且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开始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自我归因低估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偏差,对个人的信息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他们心理模型的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从头部进入底部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时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作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1.3损失厌恶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投资者偏爱维持原状。在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期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在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常感到后悔,而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比如死守赔钱的股票,以拖延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把损失兑现。害怕兑现损失就持有亏损股过长的时间。实际上,股票市场随着策划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当大多数的被动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和强烈的股市心里场效应迷漫着整个股票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被动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1.4羊群行为的认知偏差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是一种非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及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由于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报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度波动,破坏市场的稳定运行。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股市策划者想要的被动投资者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被动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

由此可见,投资过程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最终会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这一偏差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这种反馈环是形成整个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证券投资者心理误区克服的关键——调适、塑造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磨练自己的耐心,具备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练起市,性格坚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恰如其分地归因,以利再战。

2.1克服贪婪和狂热

投资者一旦被过度的贪婪所控制,手里有钱,就要买,他们不但是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买股票的消息来源,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人在大市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这样的股票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人将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人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惧怕常使股价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震荡起伏,购买股票时,不仅需要具备某些会计上和数学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善于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投资应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在股票投资中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投资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应在对各种资料、行情走势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比较、研究,再决定投资对象并且入市操作。这样既可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少做一些错误决策,又能增加投资获利机会。

2.2勇于承认错误,树立信心

投资者不可能每一个预测和决策都很正确,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承认,市场中总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谦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信心是投资成功的一个起码的条件,投资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学识,而不是主观期望。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潜心研究投资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把别人的经验借来,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为自己的投资失误辩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误记录下来,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资者盘算股票之前,应该对股市做出某些决策性的判断。判断是稳定股票投资的信心,如果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必将成为股市的牺牲品。投资者投身于股市,要树立信心还需要耐心,如无耐心,后悔、失望、沮丧、冲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这样失败的机会非常高。投资者必须考虑投资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长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资者自身的财经需求和其它情况来定,由于成长性与风险相连,投资者还必须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与自己的价值体现,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与自己的人格特征冲突。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炼出来的,也是理性判断和实践经验的结果。

2.3培养独立的判断力、自制力

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每位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冲动,而投资者必须具备耐心和自我决断力,不应盲从他人建议,而应有自己的判断力。约翰特里思在《金钱的主人》一书中,反复强调“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没有什么秘决,对于成功的投资者来说有个显著的投资态度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会相当仔细地进行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在显微镜底下进行研究”。反对将成功投资者的成功归因于运气的做法。在证券市场,投资是一项高度技巧性的行为,投资者不要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投资一定要自己判断、研究行情,不要因为未证实的流言而改变决心,可买时买,须止时止。投资者的自信应建立在一定的投资交易经验和个人能力基础之上。否则,投资者没有根据的作出判断、决策、并且固执己见,那么意味着蛮干,并不是有自信心的表现。投资者必须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的意志品质,自制力体现着意志的抑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恐惧、懒惰、害羞等消极情绪和冲动言行。

2.4培养坚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除了要知道投资既能让人赚钱也能让人蚀本的道理,还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从事投资这一行当,一个成功的投资家,需要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精力花在股市分析和技术的提高上以及是否具备坚强的性格,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执着专一、坚守自己的准则,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投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实际控制,包括制定投资计划的能力、实际控制的能力、检查结果的能力、合理归因的能力、采取补救措施的能力。切实认识到股票不是储蓄,不仅需要财力,还需要智力和精力,股市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成正比,如何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是一门科学,投资者应该克服追涨时只听利多,赶跌时只听利空的偏执心理,增强对经济环境、股市行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培养坚毅的性格,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能对股市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股市整体走势,认清当前的股市形势,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对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这样的一个既符合股市规律又有利于投资者自身的合理的心理价位不断确立,以确保预测准确,投资成功。

参考文献

1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治理

投资是一种有意识的经济行为,投资行为受人们心理意识的调节控制,诸如,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与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其实质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在证券投资市场,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为对于投资时机的判断和选择,投资具有风险性,投资期越长,投资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因此证券个体投资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风险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投资者成功的最根本素质。

1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的集中表现——认识偏差

证券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由自主地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如跟庄、推崇股评、高换手率、市场非有效性等,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强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伤害自信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自信是危险的,例如,很多证券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已经发生亏损的股票。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决策失误,并伤害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好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跌,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在大盘进入了真正的底部区域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好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买了那只股票,现在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人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人的股票投资往往是失败的。

1.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有些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会认为公司正趋于一种增长状态,并且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开始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自我归因低估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偏差,对个人的信息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他们心理模型的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从头部进入底部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时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作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1.3损失厌恶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投资者偏爱维持原状。在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期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在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常感到后悔,而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比如死守赔钱的股票,以拖延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把损失兑现。害怕兑现损失就持有亏损股过长的时间。实际上,股票市场随着策划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当大多数的被动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和强烈的股市心里场效应迷漫着整个股票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被动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1.4羊群行为的认知偏差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是一种非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及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由于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报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度波动,破坏市场的稳定运行。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股市策划者想要的被动投资者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被动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

由此可见,投资过程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最终会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这一偏差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这种反馈环是形成整个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证券投资者心理误区克服的处理措施——调适、塑造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磨练自己的耐心,具备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练起市,性格坚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恰如其分地归因,以利再战。

2.1克服贪婪和狂热

投资者一旦被过度的贪婪所控制,手里有钱,就要买,他们不但是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买股票的消息来源,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人在大市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这样的股票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人将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人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惧怕常使股价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震荡起伏,购买股票时,不仅需要具备某些会计上和数学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善于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投资应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在股票投资中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投资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应在对各种资料、行情走势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比较、研究,再决定投资对象并且入市操作。这样既可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少做一些错误决策,又能增加投资获利机会。

2.2勇于承认错误,树立信心

投资者不可能每一个预测和决策都很正确,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承认,市场中总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谦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信心是投资成功的一个起码的条件,投资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学识,而不是主观期望。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潜心研究投资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把别人的经验借来,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为自己的投资失误辩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误记录下来,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资者盘算股票之前,应该对股市做出某些决策性的判断。判断是稳定股票投资的信心,如果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必将成为股市的牺牲品。投资者投身于股市,要树立信心还需要耐心,如无耐心,后悔、失望、沮丧、冲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这样失败的机会非常高。投资者必须考虑投资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长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资者自身的财经需求和其它情况来定,由于成长性与风险相连,投资者还必须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与自己的价值体现,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与自己的人格特征冲突。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炼出来的,也是理性判断和实践经验的结果。

2.3培养独立的判断力、自制力

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每位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冲动,而投资者必须具备耐心和自我决断力,不应盲从他人建议,而应有自己的判断力。约翰特里思在《金钱的主人》一书中,反复强调“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没有什么秘决,对于成功的投资者来说有个显著的投资态度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会相当仔细地进行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在显微镜底下进行研究”。反对将成功投资者的成功归因于运气的做法。在证券市场,投资是一项高度技巧性的行为,投资者不要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投资一定要自己判断、研究行情,不要因为未证实的流言而改变决心,可买时买,须止时止。投资者的自信应建立在一定的投资交易经验和个人能力基础之上。否则,投资者没有根据的作出判断、决策、并且固执己见,那么意味着蛮干,并不是有自信心的表现。投资者必须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的意志品质,自制力体现着意志的抑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恐惧、懒惰、害羞等消极情绪和冲动言行。

2.4培养坚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除了要知道投资既能让人赚钱也能让人蚀本的道理,还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从事投资这一行当,一个成功的投资家,需要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精力花在股市分析和技术的提高上以及是否具备坚强的性格,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执着专一、坚守自己的准则,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投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实际控制,包括制定投资计划的能力、实际控制的能力、检查结果的能力、合理归因的能力、采取补救措施的能力。切实认识到股票不是储蓄,不仅需要财力,还需要智力和精力,股市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成正比,如何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是一门科学,投资者应该克服追涨时只听利多,赶跌时只听利空的偏执心理,增强对经济环境、股市行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培养坚毅的性格,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能对股市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股市整体走势,认清当前的股市形势,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对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这样的一个既符合股市规律又有利于投资者自身的合理的心理价位不断确立,以确保预测准确,投资成功。

参考文献

1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