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17: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智慧课堂研究成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基础教学;传承;实践教学;模式在对待传统基础教育文化的时候必须坚持传承而非返古的思路,进而才可以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对待外来基础教育文化问题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而非拿来主义,更不能在中西陈旧的理论体系中往复循环,而应该根据基础教育的客观情况直面教学实践的本身,并以此纽带融汇中西已有的各种理论,提炼适合地方特色的模式构建方法,解决地方问题。
1融汇与传承
在面对已有基础教育实践教学理论指导问题上,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三个着力点:一是传承融汇传统教育文化积淀避免文化倒退;二是将西方理论融汇为已所用避免效颦;三是基于地方基础教育实践本身对中外教育理论进行融汇,创造智慧课堂。
1.1坚持传承而非返古
基础教育传统是围绕着教育领域形成的世代相传的关于教育的处事方式,是一种对教育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号召力的文化力量,为此基础教育改革绝不能丢弃传统。一方面必须坚持传统,我国实践教学从源流来说,主要是以儒家课程与实践教学思想为主线的教育传统,“以孔、孟、荀为源,以董、韩、朱、陆、王(夫之)等为流,以王国维、、黄炎培、陶行知、陈鹤琴等为变”。这些教育思想在教育历史中获得赞许和认可,并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传承。坚持而并非返古,传统虽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权威的“前见”逐渐成为“死板教条”时,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积淀进行融会贯通的“领”与时俱进的“悟”,传承合理的文化内核,从而使传统的基础教育理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地方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当地的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结合基础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汲取的元素和灵感,形成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传统文化基因的实践教学模式架构。
1.2坚持借鉴而非效颦
在对待西方实践教学研究成果的问题上,地方基础教育实践教学面临着“东施效颦”的困境:近代以来,我国大量引入从古希腊、罗马到当代德、日、法、捷、美、苏、英等过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在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上常以谱系学、行动学、现象学、建构主义等带有浓郁西方色彩的分析视角透视地方教育实践,陷入了西式思维和表达,有的无视地方基础教育现状生搬硬套,最后东施效颦、南橘北枳。对待西方教学理论的方式不应该屈膝相望,而将其作为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工具书,仔细根据目录查看能解决地方实践教学哪个方面的问题。“冷存”各种西式理论,在适时于中国传统理论有机融合,使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用之不竭的养分,并在寻根、流传、质变的辩证运动中形成地方特色。
2检验与升华
地方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不能只在理论范畴里做思辨,而必须深入地方基础教育实践中寻找问题域,在深入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升华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解决地方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一直依赖经验流传的不完整性的问题。
2.1坚持“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从根本上讲,实践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学研究范畴一样都是事理研究,因而必须以教学实践本体为基点。这就要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必须紧跟教学实践,将不断变化的教学实际作为教学论证的起点,从而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追寻适应时间、空间要求的教学事理,要想掌握真实的教育状况,就必须深入教育实际,进行亲身感受走访调研,在课堂上为研究导航,在学生与教师的口中探寻问题。必须在学校课堂的讲台上找出“是什么”的问题,在教师与学生的口分析“为什么”的问题,在大量的数据分析及教育体系理论深入梳理解读下找到“怎么办”的问题,完善具有地方基础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理论表达。
2.2坚持实验校正方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实验是教育实践中平息争论的唯一方式,是检查教育成果的唯一方式,是排除了为迎合低级趣味而丢弃古老智慧的危险的情况下创建的不停地退出教育成果的唯一方式”。有效的教学实验参与是可以判别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是教学经验的堆积还是具有时效性的科学范式的有力工具。正如王策山所说:“理论先行,进行教育实验,生成教学模式,进而上升理论,乃是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描述式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而实验室定量分析式对样本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拒绝文学式的笼统表达,同时确定主客分离的关系,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都作为独立的主体,合理把握主体间性,避免研究成果受到研究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3转化与创新
将国外的实践教学模式创造出中国范式、将古代教育智慧改良时代范式、将实践教学经验理论转化成为地域范式,这些变化不是目的而是方法,转化以基于地方、融通古今、连接中外为呈现形式的实践教学理论。
3.1以地方问题为转化与创新的基础
地方教学理论构建的基础在于如何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研究的范畴应该是地方性突出的针对性实践教学问题。地方教学问题域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地方特色实践教育范式的形成:一是地方特色教育智慧的传承有了基础,使文化积淀得以丰富,从而有效处理了传承和复古的辩证关系;二是国外教学实践模式中国范式有了平台,有了在平台上展示、量化、选择的依据,从而有效避免了“东施效颦”的闹剧;三是使现代中国教学实验有了重点,有效地避免了主观意识对实践教学的影响,真正地在教育问题上寻找突破口,对实证研究所产生的教育现状、问题、事理及规范进行地方式的描述与归纳,最终构建显著地方特色教学学术话语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提升地方教育问题研究对客观教育实践的引导能力。
3.2以原创理论解决地方需求、成为地方特色为研究路径
利用传统与西方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出发点,从不同的侧面观测地方实践教学,提出假设进而验证是研究方法之一,但必须明确的是:根据这个起点提出的问题,并不是能够满足地方经济需要,促进地方教育特色改革发展的原创性问题的产生。想要问题的特色与原创就不能按照中国传统理论和西方理论的思维范式研究问题,而必须“冷存”各种理论,直面地方实践教学的本体,以原创性问题为基点,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让研究成果流向课堂、流向讲台、流向教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理论构架。将基础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当作源点就能够给清晰判读论点与依据比例。找到“为什么”“是什么”的根本成因。
3.3以智慧课堂效能提升为核心,为实践教学改革发声
课堂是实践教学模式原始组成部分,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离不开课堂的评价。试想在实践教学模式虽然按照原创性、地方性、时效性的产生研究成果,当成果放置于课堂进行检验时效果堪忧时候,所有的研究一文不值。基础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应以智慧课堂效能提升为核心,为实践教学改革确定正确的方向。
智慧课堂如何构建,课堂效能如何提升,这是实践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在实践教学研究中在确定方式内容等内容后,最终着力点不论是任何课堂实践都是技术与艺术的对立统一体。什么是技术?一般认为,它是“产品的制造方法,采用的工艺或提供的服务或技能”有学者指出,“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学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是由教学的方法、形式、手段、技术等构的行为样式。”可见,课堂技术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堂技术与课堂艺术有机融合创造智慧课堂、特色课堂,是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目的。在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逐渐认识到:降低课堂重心,放手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学生能做的事情尽量交给学生去完成;提炼“核心知识组块”打造简明实践教学课堂,倡导“实践出真知”是智慧高效课堂建构的核心因素,实践教学模式创建就是高效课堂的创建、高效课堂就是教与学、讲与练的整合和配方技术,将高效课堂背后的隐秘技术性结构呈现出来,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传燧.本土课程与教学论:内涵、体系及其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8.
[2]彭正梅,张玉娴.德国普通教学论传统、危机与新方向——对德国教学论专家迈尔的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14(12):10-17,24.
[3]詹姆斯.H.麦克米伦,萨利.舒马赫.教育研究:基于实证的探究[M].曾天山,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43.
[4]王策三.教学论学科发展三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89.
[5]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
【本刊讯】2015年9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在英东会堂举行了《2015年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会。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代表项目团队了《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视角全面解读了智慧学习和智慧学习环境,在国内各行政区域采集基础数据信息,监控智慧学习环境领域发展状态、广泛开展产业调查,通过真实的数据反映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水平。
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荣怀教授提出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发展的十个核心观点,即:(1)信息时代的学习将以智慧学习环境为基本依托。(2)“市民宜居体验”与“城市创新活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双引擎”。(3)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社会上教育供给的持续增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的价值日益凸显,并与学校中的学习一起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4)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将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数字原住民”应有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建设应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学校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鸿沟。(5)“云+端”将成为智慧校园的主流形态,而支持服务能力与信息安全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突破的瓶颈。(6)新型学习空间将拓展教室的物理空间,打破课堂边界。学生的差异性管理与学习活动设计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7)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正逐渐进入课堂。教室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将成为教育装备、信息化和教研等部门共同研究的重要领域。(8)将智慧学习嵌入企业大学或企业人力资源保障系统,是建设现代企业和提升城市创新活力的基础,将有力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9)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互联网+”战略等正催生“智慧学习”产业,可为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区学习、企业学习等提品、技术和服务。(10)“智慧学习”应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系统“自我进化”的关键特征。发展“智慧学习”既能增强市民宜居体验,也能增强城市创新活力,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品质。
《白皮书》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牵头立项,由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资助并参与组织,联合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近30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会议主持人透露,北京师范大学即将联合美国新媒体联盟一起打造中国版的地平线报告。
(释 然)
一、转变观念。加强课程实施研究
新课程改革要在科学操作、整体推进、自觉反思、不断调整的基础上,新的学年。把握重点难点,把握推进节奏,力求课程改革改出实效、改出质量。
准确理解教学内容,1科学操作。深入研究新教材。把握教学要求,
重视研究教材体系,2整体推进。鼓励教和倡导教师尽可能在7-9年级实行循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3自觉反思。利用各种反思形式开展教研工作。①课标教材学习深度的反思;②反思新课堂教学的效度;③反思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程度。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反思我课堂等活动不断的调整我教学行为。4不断调整。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不断的调整。
二、聚焦课堂。
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一要加强新课程实验研究,新的一年里。聚焦课堂教学,关注研究常态教学,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途径。积极组织开展以“读懂课标、读透教材”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和“人人上达标课”活动,以此为载体,组织教师研究课堂、评价课堂、改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盘活教育资源。
提高课堂效益。二要实施有效教学。
有效性课堂要实现“五个转变”
由单纯的为学生考试而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①目标上。
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变到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上来;②内容上。
面向全体学生上来,③对象上由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转变到关注学困生。树立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思想;
由一刀切转变到发展学生个性上来;④要求上。
变学会为会学。⑤方法上由被动式转变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来。
三、强化管理。
把握基础知识,1加强集体备课。用集体智慧打造智慧的集体。
落实常规。2加强教学管理。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3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实现教师群体成长。
提升理论素养,教师培训从四个方面促其成长:①认真学习研究成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②学习研究历史知识,提升课堂驾驭能力;③学会怎样引导学生学习;④为青年教师成长打造平台,创造各种条件。
【摘要】:针对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际情况,破除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假、大、空”现象,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以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小困难、小疑惑为课题,在短时间内组织教师通过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和行为跟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创生出有价值的的经验。学校坚持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实现了小课题研究让教师教研智慧激情飞扬;让校本教研形式精彩纷呈;让学校内涵发展魅力无限。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 教师智慧 教研形式 学校内涵发展
广丰县作为首批全国校本教研基地县之一,始终秉承“幸福教育、人文教研”的理念,确立了“教、学、研、修”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思想,以广大教师“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反思提升”为主线,不断深化了“教学型、学习型、研究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推陈出新,形成了全县学校各具特色的常态校本教研文化。
作为一所完小分散、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为切实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强化学校教研组的建设,我们立足校情,坚持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小课题研究让教师教研智慧激情飞扬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小课题研究就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小困难、小疑惑为课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短时间内组织教师通过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和行为跟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创生出有价值的的经验。它不需要教师有过高的专业研究能力与理论水平,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具有明显的教研优势:它聚焦个体、着眼微观、周期较短、倾向大众。
为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我校成立了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反思即成果”的理念,以教研组为单位,创建了富有我校特色的小课题研究工作流程:“针对小现象,确立小课题,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故事,积累小经验”。从选题开始,我们推行了教师六张小卡片活动,(即教学问题卡、教学反思卡、教学金点子卡、教研课题卡、教育案例卡、课堂意见卡);让教师随时随地发现和收集问题,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问题集,再汇集成学校教研组的“问题资源库”。坚持“想做,可做,能做”的原则,实行“问题认领”“课题招标”制度,教研组为每位教师建立了课题研究档案,印发了《小课题研究手册》。定期召开专题培训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组织小课题研究咨询日活动。
小课题研究实现了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时时体会到了教研成功的喜悦,教师们在交流中升华了教育思想,在反思中提升了教育智慧,教师的教研情怀在这里尽情放飞,教研智慧在这里激情飞扬。
小课题研究让校本教研形式精彩纷呈
各教研组在开展小课题研究中,与学校常态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了有机结合与渗透,让校本教研更富有实效,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将“小课题”与“课例研究”进行有机结合,“课例研究”成为“小课题”的平台,“小课题”成为“课例研究”的主题。我们注重优秀课例的打造,通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等活动,将各类学科各种优秀课型制成录相课例,供全体教师分析研讨、学习借鉴。实行“微格教学”研究,“寻找教学遗憾”,引发教师思考。实施了常态课例研究活动,由教研组进行课前集体备课、课中示范执教、课后集体反思、总结研究成果、微型教学讲座等五个环节活动。正是小课题研究的深入,不断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质和效益,努力构建出了高效的理想课堂、智慧课堂。
针对部分完小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开展有效教研的现状。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实行教学协作片内校际合作交流制度。打破了校际壁垒,打破了学科界限,合作共研,交互引领。逐步完善农村联片共享教研机制,充分发挥了中心教研组的辐射带动作用。
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也不再只是结题报告、研究论文的单一形式,网络博客凸显研究过程。研究手册记实研究踪迹。我校每年将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撰写的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编缉成六大文集已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们的校本教研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小课题研究让学校内涵发展魅力无限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直接推动了学校内涵特色的发展。
正如语文教研组开展 “课前三分钟文化素养教育”研究后,目前全镇所有班级推广了此项成果,即每个班根据学生基础与爱好,选定古诗诵读、格言警名、歌曲颂唱等内容,利用每节课前预备铃响后三分钟时间进行活动,充分发挥这三分钟的教育、积累、内化作用,如古诗诵读班级,每天选一首古诗,每节课前三分钟进行诵读理解,一个星期就可以记忆五首古诗,一个学期20周可掌握100首,小学六年将有1200首古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长此以往必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小课题研究不断取得创新成效的同时,也推进了学习化校园的构建,教师自发地参与到各种学习中去,许多教师上网查资料,开设网上博客,进行网上创作。更多教师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校的读书节、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提升了教师精神追求和品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风气,让研究成为品质,让创新成为精神。”已成为全体校园人的共同追求,校园处处凸显书香气息,教师沉浸与书海的身影已成为学校一道独有的魅力风景线。
小课题研究全面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推进了学校教研组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现在各教研组每周推行一个教研话题的活动,采取闲聊式自由研讨,引发教师思考,反思教学行为,这个新举措拓展了教研的时空限制,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研文化,引领教师幸福成长。
实践精彩纷呈
本土创新的微课程教学法创造了一系列似乎不可能的“翻转”。新进展有:
①翻转课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除聚奎中学、昌乐一中全学科展开之外,适合翻转课堂的学段已下降到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数英学科的各模块全系列展开,科学、美术、书法也开展了成功的实验。
②创作成为语文教学新常态。翰林小学王水丽首开“学语文,微创作”;胜浦实验小学谢峰执教《春联》,学生能够当堂创作春联;文萃小学刘洁教诗歌《江雪》,所有学生都有诗文写出,超过52%的学生完成了完整的诗歌创作,令听课教师惊叹不已。
③“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习成绩”正在成为现实。在新草桥中学俞叶、木渎中学马莉莉、苏州湾外国语学校董劲的教学中,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已经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少作业、高成效”已成为常态。异军突起的是青岛一中高三生物教师周苑,下半年初试微课程教学法,课前坚持问题导向,课堂坚持协作探究,所教班级平均成绩比最低班级高出19.46分,创下个人教学史上均分最大差异。
影响稳步扩大
与“冷思考”们的主观臆想不同,翻转课堂没有成为“轰轰烈烈”的运动,而是不断创造精彩,稳步扩展实验的参与面。
理论成果继往开来。广东省电化教育馆王奕标新作《透视翻转课堂》问世,倡导批判思维,反对应试教育,丰富了翻转课堂研究成果。
听报告悄悄向课堂教学观摩转移。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持之以恒地组织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翻转课堂本土创新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观摩会”参会人数达八百之多,很受一线教师欢迎。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三大平台: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倡导的“翻转课堂本土创新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观摩会”(2016年3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导的“微课与翻转课堂创新发展论坛”(2016年11月),以及中央电教馆培训中心与昌乐一中合作的“翻转课堂学术研讨及成果展示交流活动”(2016年12月)。这三大平_为业界指明了发展走向。
与2015年相比,热烘烘的“冷思考”几乎匿迹,至少没有新意。除了“没懂翻转课堂就乱批评”,就是“看到困难就后退”,其典型法则沿袭“主观臆想+没有论据”,没落是必然的。
展望2017的翻转课堂,可以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概括。
情理之中
发展是情理之中的。除了聚奎中学、昌乐一中将一如既往之外,苏州工业园区积三年磨炼之功,有可能初显区域发展之势。
创新是必然的。微课程教学法已经破了语文不能翻转、英语不能翻转、低年级不能翻转、学生不会当堂创作诗歌等“魔咒”,文萃小学教师皋岭把评价引进课前学习,其他创新成果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微课程教学法将越来越受一线教师欢迎。由于俞叶、马莉莉、董劲、周苑已经用数据证明,翻转课堂能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习成绩,因此,会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验。
勤追问,挖掘内容生成点
在同类内容的后续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应的活动经验,掌握了主要的思想方法,教师亦探索出比较合理的教学流程和成熟的课堂组织形式。作为学与教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在这样的课例教学中,必须摆脱惯性思维,多追问,问教材、问目标,挖掘内容新的生长点,催生课堂的生成点。
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学生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为基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探究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且能正确计算梯形面积的难度并不大。但教学如果止于此,那么学生在活动经验积累、数学思维发展的层面可以说仅是前面几节课的重复。怎样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转化”“等量代换”等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知识体系建构,积累更丰富的活动经验,提升思维能力?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操作素材是两组等腰梯形和一组一般梯形。用这样的操作素材,可以预见学生的探究成果是单一的,即建立在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基础上的公式推导。若让学生将其中一组等腰梯形加工成一组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操作材料便变得丰富,且更具代表性,学生的探究活动会更开放,从而提高了课堂生成的可能性。
巧安排,科学呈现精彩点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学生丰富的探究成果,教师要遵循知识本身的顺序及学生认知建构的顺序,科学合理地安排、选择学生生成性研究成果的最佳呈现时机,让“预设”凸显基本目标,让“生成”提升目标层次,让课堂锦上添花。
如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探究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如图1)。方法二:将完全相同的两个直角梯形拼成长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与方法一主动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的本质相同(如图2)。方法一是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正迁移,优先呈现这样的探究成果,利于学生通过同化把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达成“学会”的基本目标。方法二是教师改动操作材料后,学生跳出前几课积累的常规经验、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成果,后呈现这样的研究成果,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将探究引向深入。
■
图1
■
图2
能取舍,智慧打造新亮点
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碰撞、启迪,学生的探究热情往往能激发教师新的教学灵感,发现意料之外的新通道。在选择继续稳步前进还是循着新通道摸索而行的矛盾中,如果教师有“舍”的底气,那么就要有“舍”的勇气,果断地对预设环节与生成资源进行取舍,智慧地引领学生沿着新的通道前行,创造别样的美丽。
在“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预设的下一环节是:实际应用,计算梯形的面积。当看到学生因特别的转化方法(即方法二)而燃起新的探究热情时,教师灵机一动:何不趁热打铁,让他们试着把一个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从新的层面探求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操作材料上为便于计量上、下底和高的长度的格子图,刚好能为学生的抽象思考搭起形象的“脚手架”,使这次挑战更具操作性。从特殊梯形的转化(图3)到一般梯形的转化(图4),学生的探索一路欢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收获思考的快乐,感受着数学的魅力。
■
图3
■
关键词:中西方 课堂文化 比较研究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共同生活中的基本时空。课堂既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规范、交往行为等显性层面, 也包括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精神气质、人际关系等隐性形态。有学者认为,“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意义的整体, 是焕发出师生生命活力的复杂系统”。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 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1]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等多种教育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课堂风气、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课堂文化包括课堂物质文化和课堂精神文化以及课堂制度文化。而课堂文化则是学校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特别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之间的互动,更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和学生智慧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建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目的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2]
在将课堂教学推向文化研究视野的过程中,早期所作贡献最多的首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其中以菲利普.杰克逊的《课堂生活》为典型代表,他提出:群体、颂扬和权力影响着课堂生活, 师生必须学会应对群体、赞扬和权力。随后,多勒在杰克逊的研究基础上,补充提出了课堂教学具有多元性、同时性、即时性、历时性及难以预料的公共课堂气氛等五个特点。美国学者古德和布罗菲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结合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案例,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四个主要目的, 这对课堂文化研究具有方法和内容上的借鉴意义。对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的另一贡献则来自于近几十年来的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的研究。尤以布迪厄、阿普尔、吉鲁等人为代表,他们围绕“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这一命题展开研究,一方面剖析了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稳定与变迁中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又对教育过程的文化涵义做出了分析。其中阿普尔从居于文化霸权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阐述了其课程文化观,这使课程理论突破了工具理性的范围, 进入了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课程的新阶段。2002年,美国学者斯坦伯格和金奇洛在《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一书中将“学生作为研究者”,提出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生观,把批判、探究、创新带入了课堂,使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课堂文化从工具性状态中解放出来,为课堂走向自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课堂教学文化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成果多散见于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的著作中,如1992年出版的刁培萼主编的《教育文化学》一书探讨了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状况。2000年郑金洲所著的《教育文化学》一书对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分别加以系统论述,就教师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999年, 《课堂教学社会学》(吴康宁著)出版, 它是国内学者关于课堂文化的社会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作者明确提出了“课堂文化”概念, 对课堂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根据社会文化的不同性质,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可分为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主动文化与受抑文化、学术性文化与日常文化, 课堂教学中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导致了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 而正是这种文化冲突为实现课堂教学的功能开辟了道路, 提供了可能性。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侧重于探讨中西教育观念的差异及其所引发的教育方式的差异, 对中西方学校教育的情形作了整体上的比较和分析(如:郭志明,余艺文等)。[4]
纵观国内众多课堂文化研究,大多建立在思辨研究基础上,是对课堂文化的一种理论层面上的理想化设计, 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指导一线教学。而当基层教师怀着对研究理论的认同和践行的热情, 试图参考这些理论, 建设自己的课堂文化时, 最终也只能是无法下手, 望洋兴叹、望“论”兴叹。[5]
当前,我们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教育改革,但改革仅仅流于形式和表面化,缺乏对教育改革的文化功能、文化使命应有的关注、尤其对课堂文化重视不够。在中国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总是只靠自己的设计向学生传授既定的课程文化。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具体内容,学习动力主要是外压式的,因此课堂缺少生命活力的跳动,少见智慧火花的碰撞。学习经常是处于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状态。然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是有着思想、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各种文化素质的人,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不断地解放和完善人的个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占有式”的教学方式,把文化的内涵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自主、建构性的知识观和审美文化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就是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中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要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洋为中用”,积极探索创新,早日摸索出一套更可行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课堂文化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学习中变,在变化中学。课堂教学的价值观不变,课堂文化不变,课堂教学不变,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从分析和解决现有课堂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获得的新观点, 有利于深化人们对课堂文化的理论认识, 推动课堂改革实践, 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课堂中的有效、有序、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郭志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1 期
[2] 蒋竞莹.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年第8期.
[3] 李锦.试论现代教学价值观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月.
[4] 梁惠燕, 高凌飚. 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和框架重构[J]. 教育科学研究,2006.6.
[5] 潘光文. 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 西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6] 巫肇卉,靳玉乐. 课堂的文化学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04(7).
[7] 吴也显,刁培萼. 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1).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332-01
一、实现自我超越
未来的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的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
1、确立现代化学习观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会终身学习,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会创新学习,能够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论、价值观;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快速完善和更新自我,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的进程。
2、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通过团队学习,发挥群体优势,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探究学习,改进教学行为,革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朝着“教育专家”的目标发展。
二、改善心智模式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反思、创新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
1、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实践 教师要为行动而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到科学理论的依据,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要在行动中研究,反思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在实际行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改善实践行为,形成自己的典型案例和教育故事。
2、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技能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差异,从学生的参与度、交往度和达成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大脑“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建立共同愿景
教师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专业发展。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与新课程培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培训目标的达成休戚相关,自觉地把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和培训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加快角色转变,改进工作方式,始终实现专业提升。
1、加快角色转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认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教学实践的反思者,在教学中发现自身不足,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2、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这就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实现由教育型转向专业型,由经验型转向创新型,由修身立业型转向教书育人型,由教学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教学型转向教学、教研、科研型,由学科知识型转向综合知识型。
四、整合团体智慧
教师要实现共同愿景,就必须通过合作来发挥团体智慧。在合作中,每一个教师都可以自由交谈,发现有碍团体发展的消极因素,进而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优势来加以解决。
1、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的最常见的方式。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整合团体智慧,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案。为了防止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教师要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参加集体议课,在集体议课过程中交谈自己的观点、困惑和建议,也倾听别人的看法、想法和感受,在议课中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思路。
2、加强互动研讨 互动研讨是一种合作性的教研形式,教师通过互动研讨可以加强教师间的交往、沟通与合作,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和教学技能的共同提高。为此,教师要参与集体性听课活动,在讨论中把自己听课的收获、感悟和困惑都提出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与其他教师一起探求解决的方案;要善于和专家交流、对话,共同分析教学研究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接受专家的先进思想和正确建议,以获得专业引领。
3、加强课题合作 课题合作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师合作方式,要求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攻关。这就意味着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又要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此,教师要参与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验,与同事、专家一起合作攻关,提高自身的研究、合作、协调等能力。
五、学会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要求人们掌握问题整体运作的本质,以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智力。
1、学会系统思考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整个教育系统着眼,对教学体系进行思考和改革。因而,教师要学会系统思考,对教学进行整体改革,能从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宏观角度分析问题。
关键词:智慧教育;基础教育;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2-0071-03
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一文中提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与智慧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有如下弊端:首先,注重教师直接讲授,学习者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听众的角色。课堂学习目标侧重于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主动思考以及提出问题的过程。其次,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多以课本为主,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闭塞。
而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旨在培养智慧型与创新型人才;技术作用是技术变革教育,改变教育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核心技术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根据教育教学应用建设配套环境、资源和队伍;学习资源为动态生成、持续进化、开放建设的MOOCs、微课、移动课件、电子教材与可进化的内容库;学习方式为泛在学习、云学习、无缝学习;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在线开放教学、深度互动教学、智能教学。这就使传统的学习者从书本走向实践,走进生活。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势
1.智慧教育有利于转换学习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跟上教师的思路,做到一堂课结束后能够掌握及应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而在小学智慧教育中,则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引发学与教方式的深层变革,为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实施智慧教育能将信息化理念更多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逐渐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面。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是“教学生”,才能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能结合多种信息资源,使用各种样式的课件和教学软件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2.智慧教育促进优化课堂结构
智慧教育强调的是开放式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等)的学习时空环境,以开放的视野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地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必定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有着积极影响,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使传统的面对面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更加以人为本,将学生的智慧运用扩大化。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将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结构化、富媒体化的学习资源,借助相关学习工具,在个体建构或群体参与下获取与个人兴趣相关的知识技能。这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既方便了教师的教,也方便了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优化课堂结构的作用。
3.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
不同的经历产生不同的大脑结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今的学生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数字世界中,与数字移民相比,更习惯于快速地接受信息,喜欢多任务处理和随机进入,爱好及时反馈和强化,偏爱做中学而非听中学。因此,通过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智慧学习能在学习者身上有效地发生。
其关键在于学习者如何学会利用富有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实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服务型人才,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性,而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等方式,发现更多富有真实感的学习内容,而不再局限于课本,这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智慧。
4.智慧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
智慧教育在推行和实施方面应当在更高层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对待新事物能够产生自我看法与独到见解。智慧教育将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化情境,使其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来源,随着3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计算机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或情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时间等情况制订各种不同的学习计划,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这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1.难以把握学生的自组织学习能力
学习本身是以学习者为主的活动,需要他们激活情感动力系统、投入认知并专注于意动和实践。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适应性和实践性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能力,这对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或者已经习惯了传统授受主义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自组织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要能学会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协调、自我管理,并在实践中做出正确决策,采取正确行动。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情绪管理仍需要教师参与,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花费在电视媒体或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更多。很多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在利用网络媒体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登录其他网站看视频、玩游戏、聊天等,这反映了父母监控和限制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比较低。有研究表明,由于引导和监控的缺失,计算机、手机等信息设备更多地用于娱乐和消遣。因此,培养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数字素养、养成善用技术的习惯对智慧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来说,提供积极的干预措施的做法仍有待完善。
3.教师针对智慧课程的设计缺乏针对性
在智慧教育的推行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课堂中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交互。每门学科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学科特点,在智慧课堂中,教学方式从传统课堂只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配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而教师如何针对具体学科设计出具有学科代表性的智慧课程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仍有待进一步思考。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发展新对策
1.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基础教育在线学习产品和服务产业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用户观念的转变、网络应用的普及、学习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均是其发展的动因。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说,由于每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不同的创造潜能,所以教师在掌握核心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智慧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借助相关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而在学习资源的支持下,教师应适当提升学习内容的交互性,改善用户体验,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计
在智慧课堂中,不同的学科教师要对具体学科课程进行学情分析,选择适合自身的讲授形式来传授新知。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为落脚点,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成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除了要有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外,教师还要尽量开发出与具体学科教学相关的、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从而使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得到质的跨越。
3.建设未来校园、未来教室,实现资源共享
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是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很高的校园和教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场景进行互动体验。在这样的校园和教室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有计划地开展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试点示范工作。
同时,发展云计算技术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地中小学应顺应云服务模式的发展,改变传统中小学机房分散建设的局面,实现班班通、校校通,基于教育云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结语
在现代社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只有让学生尽早地在智慧教育的模式下成长和发展,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究,2012(12):5-13.
[2]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J].教育研究,2015(11).
[3]王玉龙,蒋家傅.智慧教育:概念特征、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0-13.
[4]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8.
[5]陈琳.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5-19.
[6]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