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17: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庆阳;民间美术;审美价值;趋向
【中图分类号】 J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207-2
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范围广阔,影响深远。它表现了劳动人民心目中的真、善、美,是培养人民生活情趣、丰富和增进生活娱乐的重要养料。因此,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庆阳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陇东民间美术,堪称中华民间艺术的一座宝库,在此,就陇东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做以简要论述,以供同仁商榷。
一、庆阳民间艺术的运用范围
(一)日常生活方面
庆阳民间美术在日常生活方面主要包括:服装及其配件、床上用品、家具、建筑装饰等。
(二)节日活动方面
庆阳民间美术在节日活动方面主要包括:年画、剪纸、玩具等。
(三)祭祀活动方面
庆阳民间美术在祭祀活动方面主要包括:年寿用具、祭祖、祭神用具等。
二、庆阳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庆阳民间美术主要以刺绣和剪纸为主体,以木偶、雕塑、皮影等为补充的表现格局。
三、庆阳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
(一)真善美的审美特性
“民间美术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陇东民间美术中的许多艺术形象和形式正是现代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庆阳民间美术包含着艺术家创立的评判艺术标准的真、善、美,且达到至高无尚的统一。“最原始的往往是最现代的,最幼稚的往往也是最成熟的。”《国语・楚语》中石:“大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不仅体现劳动人民美好的心愿,也是民间美术的“美”的另种含义。民间社会所有的祝愿与期盼,所有的幸福都寄托在其中。
(二)清新、质朴的原发性
从庆阳民间美术的存在形态来看,具有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性质,张道一称其为“原发性”。庆阳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大多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决定了陇东民间美术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基本品质。庆阳民间美术的原发性不仅在于民间美术的生产是自发的,更重要的是它显示了广大民众对生活的直接需要,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活动。在内容上,它往往贴近于生产和日常生活情景;在形式上,一般不做过多的雕琢、修饰,保持着清新、质朴。因此,愈是具有广泛群体性的民间美术门类,就愈能反映中国本原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
(三)充满浓郁乡村色彩的地域性
庆阳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当地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蕴含着当地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美学观念等方面的丰富内涵。通过陇东的民间美术,人们可以探究到陇东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俗礼仪。乡情、乡音、乡土培养着一方人,又影响着一方人,陇东民间美术是对民间劳动和生活的歌颂。
四、庆阳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
(一)庆阳民间美术审美价值在艺术发展层面的体现
1.庆阳民间美术的言情性、自炫性、自御性、自娱性和造型上的夸张性、隐喻性、象征性、随意性、多样性,正是美术创作中最初原的动机和最自在的表现。所以有人说陇东民间美术是专业美术的原料、半成品,有着“艺术之根”的美誉。言情性是真心诚意的表露,而其中有很多是对异性的表白,因此庆阳民间美术品往往作为爱情的信物出现。自娱性作品中多为玩具如布老虎、泥哨子、纸风车等。
2.在造型上,庆阳民间美术并不以写实性为追求目标,相反是以不真实、随意性和多样性为其特点。在这些夸张变形的作品中,有的因其荒诞而带有一种神秘感,如皮影戏。有的因其凝练、挤压而带有种巨大的能量感。
庆阳民间美术在其功用及造型上所体现出来的动机和表现,正是今天美术家们孜孜以求的,也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在这个意义上说,庆阳的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对陇东,乃至全国的文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
(二)庆阳民间美术审美价值在内容层面的体现
民间美术的作者主要是农民,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其创作完全带有自发的性质,将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想事物直观的表现山来。因而显得质朴、率真,没有拘泥和做作。庆阳民间美术贴近生活,多以描绘农民丰收的景象,节日的欢腾,幸福的家庭,朴素的劳动感情,乐观的生活态度,美好的理想追求,以及辟邪扶正和吉祥如意等。庆阳民间美术粗犷中蕴涵着细腻,浓艳中蕴涵着淡雅,稚拙中有着精巧。从陇东的民间美术中不仅能够窥见陇东人民的审美心态,也能体察到当地的民族精神所在。庆阳民间美术以劳动人民的感情、理想、愿望为载体,完全符合人民的审美心态,并且得到了人民的垂青。这样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人民参与民间美术创作的热情,势必将推动陇东民间美术的发展。
(三)庆阳民间美术审美价值在色彩层面的体现
色彩作为民间美术重要的构成元素,是人们寻求精神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以不同的色彩表达特定的观念,反映了民族民间美术的传统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
1.装饰功能
庆阳民间美术的色彩首先是饰美娱目。其设色是极富代表性的,用色艳丽浓烈、丰富鲜明,突出吉祥喜庆热闹的气氛。画中配色口诀:“红与黄,喜煞娘”,“要喜气,红与绿,要求扬,一片黄”等都体现了这种心理,富有节奏的对比,同时又讲究和谐统一,色彩整体效果鲜艳、热烈、轻松、明快。庆阳民间美术以喜庆、绚丽、丰富为主。无论哪类色彩的运用,又都是写意不写形,不求现实的真实,色彩在原来基础上更为大胆。
2.象征功能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她最能拨动感情的琴弦。色彩效果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象征意义上,使大众得到心理上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庆阳民间美术创作中,对色彩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依托是时常要遵循的。 “图个吉利”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下表现出的审美观念,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为主。
老百姓常常是依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功利愿望去理解和使用色彩。“吉利”所包含的审美意义,在广大民众心目中总是和纳福招财、避害去灾等基本生活需要和世俗意愿交织重叠。庆阳民间美术多是歌颂丰收的田野,欢腾的畜群,崭新的房屋等,其中绿色寓意万年长青,红色寓意四季红火,在其美术中,色彩是一种喻意和心理暗示,色彩的作用超出了视直觉与自然环境等同的色彩结构和这种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庆阳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我国民间美术的一般特性,也有其自身的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庆阳民间美术之所以能被广大人民喜爱,能在庆阳地区流行,与它所特有的审美特性密不可分。因此,整理和研究庆阳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趋向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将对庆阳民间美术的定位、发展和流行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2]张少侠.亚洲工艺美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3]王冠英.中国古代民间工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7.
【关键词】博山窑儒家文化民间陶瓷艺术文化内涵审美理念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76-03
博山窑亦称“淄博窑”,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琉璃和陶器见著。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美学思想以及民间艺术独特的造型审美观念,它所表现的是多层面、立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始于汉,北朝时烧制青瓷,有青黄、青褐等色,制作粗糙。唐代盛烧黑釉瓷,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宋代烧制白瓷、黑釉陶等,黑釉陶以“雨点釉”和“茶叶末釉”名传于世。而后各种陶瓷器物的质地、造形、装饰手法,基本与宋代的窑村窑相似,大部分是碗、盘、杯、罐、枕、盏等民间生活用品,造形一般都朴实厚重、富有变化。釉色以黑釉、青釉为主,也有白釉以及用化妆土剔刻纹饰或白地黑花纹胎等装饰。其中工艺成熟的青瓷叠花,以浅浮雕方式将各种图案纹样巧妙地印制在碗、盘器皿的内部,釉色明快,线条清晰,具有简朴健美、流畅活泼的装饰艺术效果。从明到清,是博山窑的昌盛时期,博山藉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原料、燃料资源,制瓷技术的积累和进步,又因“饮食之器,天下之大用”从而发展成为陶瓷业的中心。博山窑民间陶瓷带有粗厚色浓的特点,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和谐统一的内蕴,传递着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儒家文化思想。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文化性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反映广泛的民间社会生活、大自然、文化、习俗、哲学、观念,而且它是一种立体的民间文化载体。这些民间陶瓷艺术作品,有的激越,有的深沉,有的热情,有的理智,有的色彩缤纷,有的本色自然,构成一部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博山窑陶瓷文化大型史诗。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凝聚着民间艺术创作的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儒家文化美学思想;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同时,给人的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立足于儒家文化思想,用“和谐”理念指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创作,让这一承载着儒家文化思想的精髓的古老载体再次得以传承与发扬。
一、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核心理念
儒家文化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这些对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作为一种实用的物质产品,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理念具有整合作用
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理论基础,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儒家文化思想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广泛吸收了其它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也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使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在思维方式、理想人格、伦理观念、美学思想等精神文化方面得到整合。使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和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完美融合,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陶瓷美学思想,也树立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艺术风格,内容上的真实、健康以及臆想的以物寄情,反映出浓郁的儒家思想的人文特征。
儒学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为人之本的人学,儒家始终是围绕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的关系来思考审美问题。儒家文化认为强调美的实质是社会理性,只有社会理性化育出来的感性、积淀而成的感性,才称其为美。儒家美学思想的根据在于人,在于人的伦理人格,当这种伦理人格具有了一定的感性形式,能够给人一定情感体验的时候就构成了美。儒家文化审美的基本观点是美的本质——理义;美的形态——中和;美的功能——成德,这是儒家美学体系的主体结构。博山民间陶瓷艺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儒家美学观点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到陶瓷艺术创作的审美观念中,其审美形式充分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如博山窑黑、酱釉类作品(模印鱼纹罐、福寿纹扁形酒壶、黑釉猫枕、双鱼形扁壶、龙首葫芦形模印纹扁形壶)。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儒家美学思想各种美的形式在民间所表现的形态,其作为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造物形式,它直接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反映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它不仅表现在功能与审美的一体化,其审美形态创作思维模式,艺术风格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本质具有质朴的语言风格,有着儒家之美的审美诉求,在取材、加工时遵照自然规律的态度,不过分修饰,不做作,流露自然本色,质朴、纯真的心灵是民间陶瓷艺术形成风格特征的决定因素和内在根源。这就是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陶瓷艺术的根本整合作用。
2.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陶瓷艺术审美理念具有社会作用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在满足传统艺术审美情趣的前提下,还肩负着对社会需求的功能性满足和对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的责任,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作品外表形式的粗犷、简洁或是细密繁缛总是与百姓内心的纯真一致。它所显示的是民间陶瓷自身的内在特征,是率真心灵的自然流露。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象征化的以物寄情,艺术表现题材、纹样、色彩等成为特定观念内涵的替代物,而具有儒家思想审美象征寓意的“符号”在民间艺术作品中最为普遍。其寓意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字:“福、禄、寿、喜、财、吉、和”,寓意手法为“谐音”、“象征”,常见的动植物题材图案纹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而被赋予象征寓意,如:龟、鹤、龙、凤、梅、竹、松、柏等,还有像连(莲)年有余、吉(鸡)庆有余(鱼),三阳(羊)开泰、喜(鹊)上眉(梅)梢等,都是取谐音,讨吉利。作为自然界的视觉色彩也同样具有寓意吉祥的象征意义:黑、白、赤、黄、青五色被视为“正色”,与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灵(龙、凤、龟、麟)并称,也可反映出人们与客观现实的实践关系以及蕴含的儒家文化思想内涵。因此,儒家美学思想在民间艺术中的人文导向,就是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实现。在博山窑民间艺术中常常赋予作品以吉祥寓意,无论从元素内容到精神功能,从立意到实用主题分配,从本身的表义内涵到陶瓷之间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陶瓷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儒家传统文化底蕴。儒家文化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中庸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也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作为博山窑民间陶瓷传统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合的烧造方式,并力求保持一个合乎儒家文化审美情理的制陶工艺流程。儒家文化中的“礼乐”是指人通过自身的主体意识,同产生于自己意识之外的“文化存在物”之间的沟通,它起着一种社会规范整合作用。礼的特点便是“有秩序”,“乐”是指一种“和谐”的状态,也泛指一种自由的理想。在博山窑民间陶瓷中既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严格的遵循了这些儒家思想文化的理念,同时儒家文化思想对博山窑陶瓷艺术审美特征起了决定性的社会整合作用。
从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关系中,看到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升华,最终成为自然情趣与儒家文化思想相融合的产物,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理念中看到了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社会人伦观的体现;看到了儒家文化思想对其审美理念的整合作用和社会作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陶瓷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体会到了儒家文化思想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的核心理念,积淀了数千年的儒家文化还将为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二、儒家文化思想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的美学思想特征
1.儒家文化精髓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美善相乐之美
儒家文化审美思想为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审美进行了文化奠基,架构了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美学方向。儒家美学经常把美善密切联系在一起,要求艺术既尽美,又尽善,美善统一。所以“礼乐相济”、“美善相乐”,便是儒家审美的中心话题。善是对人性的普遍要求,善而达到美的程度,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称之为“美德”,美德是带有理想成分的人格精神。善表达的是人的内在美,也是理想人格的最终体现;美则是其形式表现,只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是最高境界。(《乐论》)在“美善相乐”的境界中,心志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乐”是一种审美属性,“善”而达到“乐”也就具有美的性质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也是荀子所说的“美善相乐”的高尚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美善合一,给“善”赋予具体的生动的美感形式,需要一种艺术风格的美来贯彻,强调一种质朴自然、平淡有味的风格美,反对华丽纤巧,刻意造作。博山民间陶瓷艺术含有自然而然的韵味,强调将给人精神愉悦的感性形式与内在伦理道德的理性要求和谐统一。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充分体现了典型的儒家文化思想的造型审美特征,注重美与善密不可分,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形式,除了对美的追求外,都表现出对善的强烈诉求。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是通过具有深刻象征寓意的造型、图案、色彩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注重的是传情达意的形式美。它通过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将生活、艺术、社会文化、民俗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儒家文化思想中“美善相乐”的追求。例如,“黑花青黄彩带盘花鸟纹合碗”呈现出一幅变形较甚的“喜鹊登枝”纹图案,后来在某些县乡成为邻里乡亲为新人“送饭”的专用器皿;“白底黑花蝙蝠纹碗”是件白釉黑彩纹大碗,手拉坯成型,内底留色圈,外壁绘大写意蝙蝠纹,蝙蝠形象抽象概括,如撇兰竹,只三两笔便成,表现出画工的大胆和自信;“青花黑彩花开富贵纹酒坛”全器满绘梅、兰、竹、菊及牡丹等各式花纹,层层叠叠,绘制用心,这是博山陶瓷审美意趣上极贴近民众心理的产品,这种“美善相乐”之美至今仍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道。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重视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立足于寻找有意味的外观造型,在外观造型和色彩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力求从传统器物造型和民间色彩中寻求灵感,这样既能满足大众对美的特殊要求,又有助于建立和丰富设计风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崇尚能够陶冶情操、催人奋进的审美精神,对高雅与高尚之美的形式情有独钟,创造了儒家文化思想“美善相乐”的崇高之美。
2.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自然朴素之美
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体现了就地取材、朴实无华的艺术特色,是儒家文化平民化、生活化的标志,给人以强烈震撼,具有粗狂、豪放、率真、大器的美学特征感受。器物的材质能给人的欣赏带来美妙、丰富的心理和审美感受,因此历代的能工巧匠,在对器物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时,既注意保持材料的自然质地和纹理,又巧妙的通过多种工艺手法,丰富材料质感和纹理的变化,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材质美。它浓郁的山野民俗气息,给人以“自然”、“评说”、“平易”的意味,集中展现了当时民间生活风貌在博山窑民间瓷器传统审美理念中,只有自然、朴素之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例如:陶艺作品“青釉双鱼变形壶”是用粗陶制成的鱼的形式,一股浓重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寓意着“年年有余”,和民间的吉语风俗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回归自然、回归乡土、回归人性的渴望与眷恋,带来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面对以民间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博山窑陶瓷民间文化中的凤戏牡丹、喜鹊登梅、鲤鱼闹莲、莲生贵子等象征阴阳相生的手法,多表现为一种繁衍、生殖、联姻的思想,在陶艺作品中强化那种对生命繁衍的意象崇拜。陶艺作品《阿福》充分体现了民间艺术中写意创造的根本,以写意传神为宗旨,形成一个具有民间喜庆、吉祥色彩的娃娃形象,这也是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特征和体现。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从用料到造型,无一不体现质朴的风格特征,由于对材料自然特性的格外尊崇,朴素反而使它们更具有生命力,至今仍然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有崇尚自然的传统,体现到造型设计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民间使用者的地域特征、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崇尚自然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设计创新的源泉。
自然、朴素是指万物的非人为的本然状态,而雕琢是指人为进行的装饰,儒家文化思想崇尚自然与朴素的审美原则,它认为一切美皆出于自然朴素,认为美是事物本身未加修饰的自然纯粹之形态,让质地本身放光彩,才是真正的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是重内容、轻形式,追求朴素适宜之美的审美特性,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就是儒家文化根植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自然朴素之美。
3.儒家文化与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和谐统一之美
和谐统一之美的追求是贯穿中国美学自始至终的特点,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特征。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始终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之中。董仲舒《春秋繁露》载:“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其实这些理论思想实质上都是在统一“和谐”原则下达到对审美主体的“满足”,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严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之美。儒家的“天道”“人道”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天道”指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人道”指人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儒家学说认为不仅要实现社会内部的协调,而且社会应与自然相和谐,儒家的文化思想内涵对博山窑民间陶瓷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持久,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二者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
在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中表现为追求“人——陶瓷——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民间陶瓷艺术与自然的有机美,要求博山窑陶瓷与民间的自然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主张在形式和功能上有机结合。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观念在博山窑民间陶瓷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①顺应自然:董仲舒认为天之美,在于大自然之美,人类能“得天地之美”,就是要顺应自然,按照四季之变和万物生长的规律,实现人体之美和生命之美。博山窑民间陶瓷从选材制作到民间应用早已达到它的最高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谦逊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其他文化都未能超越的造型、纹饰及图案。博山窑陶瓷在和谐统一之美的创作方面,无论是形式还是技艺,都有新的探索、新的汲取、新的时尚、新的变化。彩绘方面更出现了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成本低廉、迎合当时兴起的市民阶层喜爱的新手绘。博山窑陶瓷最醒目之处莫过于它浓郁的山野民俗气息,集中展现了当时民间自然、自由、和谐的生活风貌。活蹦乱跳的游鱼、悠闲自得的牧童、负重如牛的农人樵夫,以至育儿的婆婆、纳凉的瓷枕、烟花柳巷的三寸金莲、水烟袋等全都表现着百姓生活的实况和大众对和谐之美的向往。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百余年间山乡村落生活的历史长河,似乎能听到犬吠蓬户、鸡鸣于埘、女喧溪岸、蛙噪池塘,看到男耕女织、婚嫁迎娶、豆棚瓜架、请神送鬼。那横扫千军的线条笔画,无所顾忌的色彩对比,坚如磐石的块面结构,简约传神的形象描绘,处处洋溢着一股冲天豪情。从画面看,它虽然没有南方窑系的精致俏丽、妩媚淡雅,但是其宏大的气度、遒劲的风格、恣肆的想象及天马行空的笔触,却是同时期其他窑系所不能望尘的。这构成了博山艺术和谐之美的特色,并使之傲然屹立于世界陶艺之林。董仲舒的以自然为美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博山窑陶瓷艺术的发展,同时儒家美学思想对自然的关注,对天地自然形态之美的追求也无不影响着博山窑陶瓷。②师法自然:即模仿自然,巧妙地吸取自然的形式,使博山窑陶瓷艺术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作为陶瓷装饰主要装饰手法的陶瓷绘画,利用中国绘画的成就,在陶瓷表面开辟了不同于颜色釉的另一种美的境界。祥瑞题材是一种民族心理的表现,不管处于何种时代、何种处境,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与和谐。因此,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和基本的文化特征。儒家文化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亲和的关系,赋予花、鸟、虫、鱼、兽等以祥瑞寓意,这便是儒家文化思想亲和关系的特征表现。要欣赏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就需要了解传统文化和儒家美学思想精神,否则,很难把握博山窑民间陶瓷艺术的审美特性。
一、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现代环境艺术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是众多环境系统的融合艺术,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室内设计等领域。环境艺术是以设计符合民众精神和生活双重需要的生存空间为最终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符合事物发展方向,融合当地传统文化。
(一)艺术设计贴近自然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全球人民对于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而环境艺术设计中逐渐贴近自然风格,力求为人们提供一种舒适的感觉。
(二)要有整体化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由于其涉及的领域宽广,现如今,一个城市的环境艺术从城市规划到建筑风格都呈现出整体性特点,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三)要趋向民族化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发展具有个性和共性。现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渐渐偏向于民族特色,如日本的建筑物偏好室内设计全部显示出日本民族特色。总之,传统环境艺术中欠缺的元素历史性和民族性,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从民间艺术入手,发挥民间艺术的积极作用,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出符合大众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传统民间艺术是指将传统艺术按照社会阶层进行划分,如诗词等的艺术创造不属于民间艺术范畴内。传统民间艺术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是普通老百姓,其创作的艺术品也是为社会底层的百姓服务的,所以传统民间艺术再发展并不仅仅是以审美价值为主要生存支柱,期间,传统民间艺术的种类离不开以下两种类别:
1.生活服务类
传统民间艺术中可以归纳到生活服务类的艺术品种类繁多。为底层百姓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劳动等一般生活物质资料服务的艺术品主要有生活用品,如百姓创造的不同厨具等;服务于生产劳作用的,如纺织车;服务于穿戴方面的民间艺术种类最多且发展最为繁荣,如衣服上的不同刺绣图案;服务于百姓居住需求的主要有石头、木材、土等材质使用和各种家具的样式和摆设等。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生活服务类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在日复一日中形成了民间文化氛围,体现了社会底层对于生存质量的追求。
2.精神信仰类
传统民间艺术中主要为底层百姓提供精神信仰服务的主要有为祭祀祈福所用的贡品,如各种纸扎供具。第二种服务于精神类的是娱乐所使用的,如民间传统中的提供休闲娱乐的各种戏曲种类和游戏,如各种面具、玩偶,灯谜等。第三种是表达情感和内心需求的,如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品。
总之,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实用性、传承性、工艺性。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到现代,其在现代文明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特点
根据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传统民间艺术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域性
传统民间艺术带有地域性导致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不同区域内的人民拥有不同的民族归属感,其所创造的民间艺术也因此带有地域个性的标志。如北方的服饰特点以皮、毛材质为主;南方的服饰特点以布、丝等材质为主。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往往会将年画等粘贴艺术品运用到北方建筑室内设计中,将其发展成壁纸等艺术品,而南方应多潮湿天气,较少使用到这些民间艺术品。
(二)装饰性
根据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民间艺术在历史中主要发挥其实用性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品的实用性渐渐不再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中主要汲取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装饰性功能。如剪纸艺术的发展已然成为产业结构链。而许多建筑物的室内装饰中喜欢用到民间艺术品,如蓑衣、中国结等成为装饰品。
(三)情感性
传统民间艺术凝聚了中国民间数千年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传统民间艺术品种富含精神文明的元素,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民间传说故事的使用,白蛇传故事中的断桥、油纸伞等元素的使用,从而使现代环境艺术中带有民间百姓对美好事物的祝福之情。
(四)民族性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国百姓生存的哲学,反应了百姓的审美特点。总之,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往往那些具有民族性的设计元素具有独特性,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借鉴。
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运用的几大特点,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从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可以总结出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着审美作用和非审美作用。
(一)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凝聚着普通民众上千年的精神艺术。首先,民间艺术具有质朴简练的审美特点,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使人们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性;其次,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上具有和谐对称性,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继承到这种形式美感,形成现代环境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特点,如上海“新天地”商业休闲街区中对民间建筑材质的保存和应用,使得上海的整体环境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第三,传统民间艺术中内容的运用,丰富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元素,体现了精彩纷呈的审美感受,如北京民间文化习俗在王府井环境改造中的使用,使得王府井的休息场所、灯柱等富含了民间文化内容,糖人制作的铜像、糖葫芦铜像等的规划设计,使得王府井富含生活的真实性,使得王府井包含了浓厚的传统韵味,拉近了国内外民众同王府井之间的距离,体现出丰厚的审美感受。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共鸣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情感,其中包含对家人的情感、对时代的情感等。人们可以通过民间艺术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进行情感交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文化运用其情感特点,为一些建筑设计、装饰品等赋予情感文化,从而提升人们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归属感。如民间文化中运用五颜六色的布条来制作幼儿的衣物,表达对于新生命的祝福和慈爱之情。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五彩的布条设计成室内装饰用的抱枕、地毯等物品,表达对屋主的祝福,同时也表达屋主对来客的欢迎之情。另一方面,传统民间文化能够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祥和氛围,起到缓解现代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如民间元宵赏灯猜灯谜的习俗,在现代城市规划中,一些城市会在商业主街道上悬挂各式各样的灯笼,从而营造了快乐祥和的气氛,增添了现代人们生活的惊喜。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教化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中蕴含丰富的道德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艺术的使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化现代人们的作用。如民间艺术中的年画、剪纸等图案,往往带有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意义。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二十四孝”的铜像,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教化民众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民间美术 承载性 时代性
一、中国民间美术承载的内容
东方艺术对赋予人类生存条件的大自然一般采取和睦、亲近、热爱的态度,即“天人合一”。这就造就了中国民间艺术家特有的淳厚、质朴的品格,又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民间美术就其本色而言是浪漫的、实用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内容上又是多元的。
对于人而言,淳厚、质朴、和谐,主要表现在其精神和外表,内心与行动的统一,这正符合民间美术生产者的天然条件。这是因为民间美术的创作正是心与物的交流,实用与美的和谐统一。在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内在特征,古往今来众多艺术家、文人都把这一标准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境地,即“宁拙勿巧”、“大象无形”、“返璞归真”、“和谐统一”。这就验证了民间美术的淳厚、质朴、和谐的艺术价值是广域的,深藏着无穷的魅力和民族精神。这也正是民间美术承载的意义所在。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时代性
一个没有幻想的民族是不可能进步的,一个没有纯真与天趣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寻找自我、纯真、天趣是民间艺术的又一特性。自然是有生命灵魂的,可以和人沟通的,关键要有纯真与近乎童心的天趣同自然进行交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渴望着亲近自然,追寻本色,寻找自我,民间美术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展现自身的朴实、纯真与灵性。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也是本着这一特性才能领悟、体味出其精神内质的,才与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这是因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靠心灵体味的,是通过感官的认知用心灵感悟的。
民间美术作品的表达形式没有固定的形态,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陕西和东北的剪纸,往往都是对称的、成双的,一只公鸡可以有两只尾巴,两个头可用一双眼睛;一个“喜”字剪成双;剪纸人物的两只脚是各向一边的。蓝色印花的图案既是单独文样,又可是连续文样。绣花鞋垫的文样是打破时空的,把不同的物象放在一起进行绣绘。这在严格的西方绘画中是不符合焦点透视的,是不符合“法理”的,只有在西方现代派的绘画可以见到。中国民间美术往往通过散点透视表现其自身的审美特征,所以,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要从审美的角度,勿从科学的角度衡量它,民间美术既有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艺术理念,又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往往民间艺人都是本着自我的表现,用幻想、天趣进行主观上的创造,这种艺术创作活动是本着创造者本身的丰富生活积淀而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这里面表达了其独特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具有很高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民族艺术财富。
三、民间美术永久的延续性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永久的艺术感染力,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它有无穷的生命力。中国民间美术产生于社会,来源于广瀚的民间,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有人类社会的活动,就有民间的美术创作活动。
民间美术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的内涵还体现在其表达内容上往往和一个民族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俗民风、审美情趣是一致的,是同缘而生的,同步发展的,人类社会在前进,所以说它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人们能否回想一下,从远古发展至今,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陶品用品、古象牙的装饰品,到民间用符号表达的神话故事,民俗、民风的绘画作品,以及用动物表现的原始图腾到现代人们日常所用的民间美术工艺品,等等,无时无刻不伴随人类社会在前进、在延伸,这种创造源远流长,永无停止,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总之,民间美术的淳厚、质朴、天趣、幻想和无穷的生命力是民间美术家在美术创作中的诸多元素,是表达劳动人民的心灵之声,是把生活进行理想化的艺术再创造,是把美好的人格自然化,中国民间美术始终遵循着自己的天性,用独特艺术语言进行着创作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唐进.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毛连鹏.《母狼》和《马踏飞燕》比较研究――浅论动物雕塑的神性化处理[J].鄂州大学学报,2003,3.
[3]张国祥.“扬州八怪”的形成及其“怪”的艺术特色[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关键词:休闲农业;民间艺术;生活性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4—0167—05
休闲农业是晚近出现的新事物。20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休闲与消费取代了生产成为现代生活的关键词,在这样的语境下,出现了具有旅游、娱乐、教育、餐饮、住宿、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农场,学者称这种以服务功能取代生产功能的新型农业为Agritourism,我国台湾学者将之译为休闲农业。就国内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郊区逐渐出现了“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休闲农业的初级形态;最近十年,休闲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大中城市附近发展了休闲农业,而且中小城市周边也兴起了休闲农业。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休闲农业已经由“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初级形态发展为高度集群化的产业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村地区的面貌。由于休闲农业是从外部植入农村地区的,实质上是都市生活方式在乡村的扩张,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休闲农业是否有利于保障、发展乡村的文化生态,尤其是如何开发、利用、保护好民间艺术,而不是破坏固有的文化生态,然后再迎合都市消费群体的文化想象去构造一种伪乡村生活。
一、休闲农业的性质与审美品格
休闲农业的兴起并非农业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消费社会中都市文化消费的衍生物,与其说它是农业,不如说是休闲服务业。因此,要想正确把握休闲农业的性质与品格,首先得深入理解休闲的本质。
在消费社会中,休闲必然是都市大众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一方面技术革新不断解放劳动力,都市大众的闲暇时间日渐增多。以国内为例,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相对富足的市民阶层,1995年国家开始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开始实行“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日制度,自此公众普遍享有全年114天国家法定节假日,2008年1月1日开始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端午、中秋小长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到115天,而学生和教师群体享有的节假日更是高达150余天,充裕的休闲时间是休闲群体产生的前提。另一方面,不管是工业社会,还是后工业社会,都是建立在不自由的必要劳动基础之上的,分裂、异化是现代精神难以
愈合的创伤,人们渴望从“囚禁”状态中“假释”,而且最好能够忘记这只是一时的“假释”,暂时拥有一种完整的、自由的日常生活,这是休闲业兴起的社会心理基础。休闲必须满足这种社会心理,这决定了现代社会的休闲不同于古代社会中的消遣、娱乐,而具有一种现代性特征。正是基于对休闲现代性的认识,我们认为,休闲不仅是社会学问题、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文化问题,一个美学问题。
首先,休闲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暗含着对单向度追求物质财富积累的生活态度的反思,意味着对非生产性的充满游戏精神的生活状态的期盼。一切工作都不可能是无目的性的,达到目的固然令人兴奋,但在达到目的的漫长过程中往往紧张、焦虑、身心疲惫,人们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与价值。与此相比,人们在游戏中却总是喜不自禁,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能充分体验到无目的性的生活过程的快乐。德国的席勒、荷兰的约翰·赫伊津哈都非常令人信服地论述过游戏在人类文化与文明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赫伊津哈,他认为游戏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没有游戏精神,就没有真正的文明①。这直接启发了后世的西方休闲学者,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休闲的游戏性本质及其意义。
其次,休闲的游戏性决定了它必然指向自由、自在的生存境界,具有审美的品格。杰弗瑞·戈比在《生命中的休闲》一书中指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②,休闲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快乐,更是为了寻找、体验、确证生命的意义。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休闲意味着将人们从具有奴役性的必要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必要劳动之余获得自我发展,是对人的异化状态的一种主动摆脱。因此,“从根本上说,所谓休闲,就是人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体验状态,自在、自由、自得是其最基本的特征”③。当然,就休闲实践而言,也有层次高下之分,但“越是高层次的休闲越是充满了审美的格调,越是体现出休闲主体对自我生命本身的爱护与欣赏,也越是能体验到生命——生活的乐趣”④。
休闲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而且是一种审美化的生存境界,这就要求休闲农业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在审美品格上大做文章,不能停留在猎奇性的观光与娱乐层面,而应该让消费主体能够沉浸在自在、自由、自得的审美体验中,暂时摆脱压抑的、喧嚣的现代都市生活,获得别样的生命体验。如何达成这样的目标呢?休闲农业必须以农业以及千百年积淀的农业文明为其落脚点。因为休闲农业的性质固然由休闲决定,但其不同于其他都市休闲方式的特殊性却在于其依托农业与农业文明。
乡村生活亲近自然,亲近生命,本身就具有审美特性。如果说现代都市也有某种审美特性的话,那就是作为人的本能与力量的象征能给人一种瞬间震惊的效果,但是,作为纯然的人造物,它缺乏大自然的灵气、神秘性与丰富性,人在其中不像鱼在水中、鸟在林中一样自由、舒畅。而在乡村中,可以“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可以听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可以畅想“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休闲农业的第一要义其实就是要让物质丰富、心灵干瘪的现代都市群体重新在古老的农业文明语境中获得生命的更新,体验海德格尔所谓的“源始单纯的生存”⑤。
与一般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山水旅游相比,休闲农业审美品格的特殊性在于它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是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对象与结果的田野,且不说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梯田与垛田,就是最普通的田野,在油菜花开的时候,在小麦熟了的时候,也是极具观赏性的;二是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如耕耘、收割、采摘等,诸多休闲农业项目中都设置了菜花节、采果节,就是为了让都市大众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的喜悦;当然,最为重要的乡村人文景观是那些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包括村舍民居等建筑艺术、各种工艺美术、民俗艺术、游戏性很强的民间体育艺术以及节庆、农闲时的歌舞、曲艺表演等。民间艺术是农业文化高度凝练的形态,蕴涵着独特的审美经验,最能体现休闲农业的地域特色与审美品格,可以成为品牌形象的识别码。国内早期乡村旅游知名景点往往是有着独特民间艺术资源的地区,如乡村民居建筑艺术保护较好的安徽西递、宏村,山西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等。近几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以及“非遗”理念的传播,民间歌舞、戏曲传承较好的地区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如土家族撒叶儿嗬舞蹈传承地鄂西乡村、“花儿”与信天游传承地西北乡村、道情传承地苏中农村等。随着休闲农业的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一些缺乏知名民间艺术资源的大都市近郊则对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然后再通过包装、宣传,使其成为自身的名片。如南京的“汤山郄坊”就挖掘出了“七坊”传统民间工艺和历史传说中的遗迹,从而跻身于作为南京市休闲农业代表的“江宁五朵金花”之列。
二、休闲农业与民间艺术的互动
民间艺术是乡村生活审美理想的直观呈现,是乡村生活区别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核心符码。如果说休闲农业的要义在于承认现代性框架中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存在互补性,那么,休闲农业就应该大力挖掘、彰显农业文明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充分保护、发展民间艺术,使得休闲农业在精神气质上更具乡土气。事实上,国内休闲农业一直比较重视对民间艺术的开发、利用,但是,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而且开发、利用的层次比较浅,一般停留在作为景观展示层面。
与欧美国家的休闲农业相比,国内休闲农业对物质层面的重视一般胜于对精神层面的重视。以江苏为例,最近十来年形成的知名的节庆类休闲农业项目,如江心洲葡萄节、盱眙龙虾节、南京农业嘉年华、常州长荡湖湖鲜节、徐州西瓜文化节等,大都以美食与农产品采购为中心。即使是那些重视精神层面的休闲农业项目,如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溱潼会船节、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鸿山葡萄文化旅游节、南京高淳油菜花节、淮安国际精品花卉节等,也一般选择以自然景观、农业生态景观为看点,而不是以开发与利用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为中心。个中原因有三:一是认为缺乏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二是认为传统的地方曲艺、工艺早已过时,连本地人都已经不再喜爱,更不足以吸引都市消费者;三是认为开发民间艺术资源不如开发美食、购物、生态景观资源容易成功。
事实上,任何区域都不缺乏民间艺术资源,缺乏的是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目前休闲农业着眼点在于可看性,在开发实践中一般热衷于打造景观,迎合都市消费者猎奇的目光,因此,往往寻找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而忽略了一般的民间艺术资源。其实,休闲农业的要义在于打造出在精神内核上区别于现代都市生活的乡村日常生活情境,就此而言,民间艺术资源是否独特并非要紧,关键在于通过深度开发民间艺术资源,彰显出内在的乡土气质,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地吸引都市消费群体,使休闲农业走出以节事为中心的一次性消费的困境。以发达国家休闲农业为参照,我们发现其消费群体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七年来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更有15%的度假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⑥因为“他们选择乡村度假,不是为了收费低廉,而是在寻找曾经失落了的净化空间和尚存的淳厚传统文化氛围”⑦。我们相信,国内休闲农业消费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将超越观光、购物层次,进而追求精神层面的体验。
作为精神生活与审美经验的高度结晶,民间艺术在休闲农业视域中永远不会落后、过时,其当下处境只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暂时性危机。在都市文化冲击下,民间艺术确实后继乏人。由于都市话语的强势,造成了民间艺术文化身份的自卑,甚至农民自身都认为民间艺术落后、土气。贵州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大歌在20世纪80年代就名扬海内外了,这里的孩子从小就被编进歌队,按男女分开,由歌师带领唱侗族大歌,从中学习文化、传统和礼仪,长大后个个能歌善舞,但是,调研表明,当他们进城打工后,就很少唱这些土气的民族歌曲了。在文化转型时期,由于价值观念的混乱,产生这样的文化心理与文化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精神需求逐渐多元化,文化理念更趋成熟,乡村生活的文化记忆必将成为都市生活群体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其时,乡村居民也许会在都市群体“他者”的镜像中再度肯定自己的文化身份。比如,在2006年央视举办的青歌赛上,四川阿坝州羌族歌手仁青、格洛兄弟组合获得了“原生态”唱法铜奖,这在当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仁青和格洛成了村里人的榜样,这里的年轻人又开始爱上自己祖先的歌了,晚上,村民会来到记者住的地方,放声歌唱。”而在此之前,“寨子里面的音乐生活,外来的音乐占了四分之三,他们的传统音乐就只有50岁甚至60岁以上的老人在固守”⑧。
一方面民间艺术作为乡村文化的灵魂,应该成为休闲农业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随着休闲农业开发实践中对文化维度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休闲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恢复与发展。首先,休闲农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改变城乡二元对立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这是民间艺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像是一位年迈的母亲,尽管有很深难舍之情,但是,面对都市生活的诱惑与乡村日益没落的景象,年青人还是义无反顾地流向城市,这导致诸多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危境,而且诸如“非遗”保护等文化政策也并不能从根本上破除这个危境。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变革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把乡村真正纳入现代化框架中,逐步实现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让乡村留有人才,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才有基本前提。事实上,如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早就制定政策,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来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从而保持乡村文化的传承。⑨其次,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度假、短期或长期生活,这不仅有助于发展乡村经济,而且可以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契机。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青年人外出打工、都市流行文化入侵等原因,甚至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厚的民族地区也出现后继乏人的危机,而较早启动乡村旅游的一些地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却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湘西德夯是一个峡谷深处的小山村,只有100多户人家。由于其早在1992年就建立了以表演苗族传统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的“苗族民俗文化风情园”,在2002年又组建了一个含有80多人的演出团队,除每天的例行演出外,还推出周末演出的苗族民间艺术主题晚会,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不仅使得土著居民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激发了自身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由德夯这个案例可以发现,休闲农业与民间艺术可以建构起一种共生共荣、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但就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而言,二者之间也存在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休闲农业与民间艺术保护的矛盾
休闲农业就其性质与审美品质的内在要求而言,它与民间艺术保护具有一致性。但是,休闲农业毕竟是一种经济形态,在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它不会把文化内涵与社会效益置于首要位置,有时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甚至会不惜破坏固有的乡村生活场所及其文化生态,从而与民间艺术保护之间产生矛盾。
生活性是民间艺术最重要的本质规定之一,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态,不管是剪纸、年画、面人、泥塑玩具,还是乡村音乐、舞蹈、曲艺,都直接产生于生产、生活需要,而且直接服务于生产、生活需要。民间艺术深深地扎根于在场的生活,它的乡土气就根源于它产生的特定场所,一旦从具体的时空中抽离出来,其地域性的、群体化的审美经验就会丧失根基,成为一种假面。但是,在休闲农业开发实践中,为了方便都市消费群体,往往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将多个区域的民间艺术进行集中展示,一种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由此变成了舞台艺术。吴晓对湘西德夯的描述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德夯景区入口处,每当有旅游团队入门时,便有欢迎仪式,即苗鼓表演。入门后至景区中心地带的沿途,陈列了大小不一的各种苗鼓。在停车场旁,有一苗族艺术展演大厅,这里是以苗族歌舞形式举行欢迎仪式的地方。一般表演的节目内容是:苗鼓、苗歌、苗舞、苗族恋爱习俗、苗族芦笙、苗族求雨习俗、苗族竹竿舞,外加一些邀请旅游者参与互动的游戏性节目。而民间艺术最集中的出场是名为《山风鼓韵》的主题晚会。……按照现代舞台叙事模式,《山风鼓韵》共分为序曲、山风、鼓韵和尾声四个章节,共12个节目,演出时间90分钟。除后勤、后台工作人员外,直接参加演出人员共68人,演出场地在一个可容纳300多人的圆形跳歌场。”⑩白居易提到民歌时说,“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与文人艺术相比,民间艺术无疑是稚拙、粗糙、土气的,为了让其适合舞台表演,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就得努力提升其审美性,殊不知这种经过美化、艺术化的舞台上的民间艺术形态早已变质、变味。民间艺术固然追求审美性,但其真正的力量却并不在于审美,而在于身心融入地参与其中所体验到的团结感。尼采对酒神力量的描述最能说明民间艺术的这种力量,一旦融入其中,“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每个人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融洽,甚至融为一体了……人轻歌曼舞,俨然是一更高共同体的成员,他陶然忘步忘言,飘飘然乘风飞飏……此刻他觉得自己就是神,他如此欣喜若狂、居高临下地变换,正如他梦见的众神的变换一样”B11。
在休闲农业开发实践中,对乡村进行过度开发也会与民间艺术保护之间产生矛盾。比如,为了恢复、再现、模仿某些历史场景,或是为了整体景观效果,迁移原住居民,重新打造一座迎合都市人消费想像的村庄。这样的乡村不再是人类生产、生活、繁衍的场所,其实已经丧失了乡村性,变成了都市生活嵌入在乡村的一个场所,没有生命,没有生气勃勃的景象,只有满足各种消费需求的服务。在电视剧《北京青年》第34集中就再现了这种休闲农业场所,那里有林荫道、池塘、田野……景观非常赏心悦目,但由于没有劳作的村民,没有现实生活中乡村的景象,让人觉得仿佛是走进了一个主题公园,而不是回到了乡村。这样的过度开发无疑破坏了民间艺术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得民间艺术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鱼。欧美发达国家在休闲农业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避免这样的矛盾,它们往往非常重视民众和社区的参与,从规划到实施,几乎每一步都让当地人加入其中。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兴起的“造乡运动”中,也“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由当地居民做起”B12。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间艺术不仅是当代乡村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保护立场出发,应该严格限定商业开发,淡化其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公共事业投资,强化其社会效益。但是,如果没有休闲农业等现代经济形态的介入,乡村不能尽早纳入现代化框架中,就会不断衰败,成为老、弱、愚、残的聚集地,又何谈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呢?因此,不能以否定休闲农业来解决休闲农业与民间艺术保护之间的矛盾,而应该探寻如何发展休闲农业,使休闲农业既能有效地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又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关键在于要认识到休闲农业不是打造景观以迎合视觉消费,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城里人到乡下来“找乐子”,而是要保护性地建构出不同于都市文明的另一种生产、生活空间,来丰富现代人的生活体验。在日本的“造乡运动”中,高柳町是一个姑娘都不愿嫁过去的穷乡僻壤,家家盖的是茅草屋顶,当地居民就以茅草屋顶作为品牌,居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到了高柳町的游客无不沉浸于茅草屋顶、围炉而坐的亲切安宁的农家氛围之中。因此,休闲农业的开发不一定要大资金投入进行大工程建设,而应该因势利导,以充分彰显乡村性为核心,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建设出充满生机、洋溢着生气的新农村,在这方面,四川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就有着典范性。
其次,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突出其日常生活性,而不是观赏性。只有把民间艺术还原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才能避免民间艺术发生安东尼·吉登斯所谓的“时空抽离”的现代性危机。日本“造乡运动”的开拓者千叶大学教授宫崎清特别强调民间艺术开发植根于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他在指导三岛町建设时就开展了生活工艺运动,还成立了生活工艺馆,馆内设木工、陶艺、编织、涂装等工房设备,游客只要交纳一定费用,便可以亲手体验器物的制作,如用快轮拉坯、用小窑烧陶等等,并有专人进行指导。B13
总而言之,生活性是民间艺术的灵魂,在休闲农业开发实践中,只有努力保护民间艺术赖以生发的空间,包容创造与传承民间艺术的原住居民,提倡融入性的生活体验,才能减少与民间艺术保护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注释
①[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②[美]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成素梅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③潘立勇:《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④潘立勇、陆庆祥:《中国传统休闲审美哲学的现代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4期。
⑤[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第86页。
⑥转引自张环宙、许欣、周永广:《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人文地理》2007年第4期。
⑦张环宙、许欣、周永广:《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人文地理》2007年第4期。
⑧央视“新闻调查”:《原生态:历史与现实》,http:///20061107/n246241420.shtml.
⑨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求是》2007年第1期。
⑩吴晓:《乡村旅游语境中民间艺术的在场与形变——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梁平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是西南三大年画之一,从古至今一直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度和文化影响力。通常我们只知道年画的风俗,却忽略了它内在的艺术价值,梁平也由于地处偏僻不为人所熟知,然而,这些都弥盖不了梁平年画的熠熠光辉。
丹纳美学思想概述
丹纳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他的一生发表了许多文论著作,尤其是在哲学方面,更是对19世纪的文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丹纳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原则”,并用它独到的见解指出了艺术发展的潮流趋势,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艺术欣赏作了一个全方位的指导。
在丹纳的思想意识里,民间艺术是对历史的见证,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它展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形式美,然而这只是它艺术魅力的一个方面,它最大的魅力还是其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民间艺术的欣赏,我们不能只流于表面,感性主观的认识评价是不能体现它的内涵的,要从深层次发掘在这民间艺术品的背后隐含的内容。可以是一段历史,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等等。要想全方面的了解、认识民间艺术,就必须不断地深入探索,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体会民间艺术的深层涵义。对于地域民间艺术来说,它完全依附于地域种族,展现的是一个种族的生活、习性、观念等文化特征。种族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种文化特征是他们普遍具有的一种遗传文化倾向,它稳固而独立的存在地域种族中,即使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演变,也会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这就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的种族特征。除此之外,一个种族离不开他所生活的地域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下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外在特征,也包括人文环境下的风俗、政治、性格等内在氛围。这就是丹纳提出的环境特征。最后就是时代特征,一定时期的民间艺术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当时社会上层建筑的完美体现。以上三者共同构成了民间艺术的审美要素。
梁平年画的审美特性
梁平年画被誉为“梁平三绝”之一。年画表现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有三大类。首先是门神类。主要代表作品有《将帅图》、《加官进爵》、《扬鞭》、《五子登科》等。其次是民间故事类,比较著名的有《小放牛》、《老鼠嫁女》、《麒麟送子》等,最后是戏曲故事类。主要作品有《独占花魁》、《破镜重圆》、《四郎探母》等。
根据丹纳的美学思想,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梁平年画的种族特性,在《梁山县志・舆地志》以及明初的《和高粱赈粥行》中均有所体现,梁平就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梁平人勤劳勇敢。持家有道,不与当时浮华的社会同流合污,民风淳朴。而后由于战乱,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朝廷下诏“湖广填四川”,从这时候起,梁平成了移民聚集地,移民在梁平人口中占有大部分比例,在这过程中,不同种族不同的文化相融合,包括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等,从而形成了梁平独特的文化特征。由于移民的植入,梁平的文化不再是以往单一的梁平文化特征的展现,而是集巴蜀、中原、荆楚为一体的种族多元文化的呈现。这其中包含了移民群体的和谐共处、宽容大度、善于学习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移民文化特征。梁平年画的创作吸纳了传统水印模板工艺流程以及金陵派、徽派等雕版套色技术,再加上西洋人绘画的巧施阴阳、焦点透视等,梁平年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伟大革新。梁平年画的色彩对比十分鲜明,人物的表现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使整个构图显得饱满且生动简洁。造型上用勤劳朴实、结实粗犷的梁平人为依据,着重突出人物的头部五官,表现出鲜明的人物特征。如门画《加官进爵》,年画中的人物身穿大红官服,头戴乌纱帽,线条流畅优美,眼神中透露出喜悦之情,生动活泼。再如《扬鞭》,人物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扬剑眉,眼神向上方倾斜45度,目光炯炯有神,脸上还特意点了腮红,显得生动有趣,似乎是在调侃,却又不乏门神应有的气度。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梁平人的顽强、勤劳与他们特有的种族特征结合在一起,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我们似乎能从中看到数百年前梁平人的影子。在丹纳的美学思想中,某种艺术作品将会随着它的时代和风俗同时出现,并同时灭亡,因此,梁平年画的盛行与它当时的时代特征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梁平地处重庆东北部,地形条件较为特殊,山、丘、坝并存,且气候温暖,物产丰富,景色怡人,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它的艺术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更是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再加上农业经济的发达,孕育了一批淳朴善良的梁平人。这些都为梁平年画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梁平年画形式多种多样,就拿那种红纸透明花笺做的年画来说,主要表现内容是传统的装饰图案,象征吉祥如意,深切了表达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采用剪纸手法,将木板上的空白部分剔去,保留所绘的图案线条,非常生动活泼,再加上金色文字的映衬,更是别具一番风味,比较出名的有《四季平安》、《荣华富贵》等。如今的梁平人对传统的艺术作品更是进行了继承与创新,现代梁平年画传人刘勇的《赛牛》、《关爱》也体现了当时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基于丹纳的美学思想,梁平年画也有着一定的历史时代性。在它盛行的早期,一般采用的是手绘。直到唐宋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为梁平的年画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年画的形式有了新的转变,由以往的手绘年画转变为木版年画。后来,随着印刷术的不断革新,梁平年画也随之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面貌,不仅在内容上引进了多种文化元素,在功能上也不断的丰富创新,保留传统形式中有价值的部分并且添加新的时代元素。将生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在艺术作品中,是历史的一种现实呈现。他们将自己的反抗情绪融入到作品中,同时,又借鉴了西方的现代文明,更是将这种艺术作品发挥到了极致。时期出现的一幅非常有名的《钟馗斩妖图》。画面内容是手持大刀的钟馗,追杀汉奸以及日本侵略者,这也是历史的一种展现,表现手法较为独特,采用西方幽默、讽刺的写作方法表达了梁平人民对汉奸以及日本侵略者强烈的痛恨与憎恶之情。梁平人将社会政治都反映在民俗文化中,这也是梁平木板年画发展的一大重要特点。
对梁平年画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开始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之间的文化掠夺现象,更让我们意识到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对于梁平年画这一民间艺术作品的发扬继承势在必行。当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鱼龙混杂,出现了一些肆意改造民间艺术的行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伪民间”现象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民间艺术的保护程度不够,这一定程度上阻碍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从丹纳的美学思想观念出发,梁平年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大众性、时代性、活态性等特征。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标记,更多的是民间文化的展示,是一种种族精神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对梁平年画进行传承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历史性,在传承方面,要发掘它的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性。民间艺术是一定时期内盛行起来的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一种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民间艺术将会失去它的发展基础,使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止步不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消失,并不代表着一种文化的灭亡,它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意识里,留在一个种族的群体性格中,被永久传承。对于梁平年画,这无疑也是一个最好的归宿,同时,国家要加以适当的辅保护,使梁平年画经久不衰。
1.特设梁平年画专题博物馆
梁平年画最初是梁平人民群众为了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创作的主题往往是美化自身以及生活环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这些年画无不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淳朴以及独特的审美情感。这种民间艺术需要被人们认识,需要被关注,以梁平年画为专题的博物馆则是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认识、了解梁平年画,发现它的内在价值与深厚的艺术魅力,感受梁平人的精神品质。然而,这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扩大梁平年画
的影响力,却不能面面俱到,覆盖大多数的受众群体。因此,作为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教育部门,有责任有义务为梁平年画的发展继承做出努力。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民间艺术方面的培养,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学生接受民间艺术作品的相关知识培训。较为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对民间艺术作品的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增强其文化感染力、影响力。
2.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梁平独特的地理位置并不利于其民俗工艺作品的发扬光大,它地处偏僻,地形复杂多样,长此下去,这门古老的艺术作品很可能渐渐消亡。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往往是过分强调经济而忽略了艺术价值,因此,政府必须加以适当的引导,来保障梁平年画的鲜活性与地方特色。首先要为梁平这个特定区域的种族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促成他们品格的形成,尊重并保护他们特殊的地方特色和民俗习惯,产生一种民间艺术的内在动力源泉。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梁平年画的创作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提倡与时俱进,鼓励自主创新,使梁平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动力和力量源泉。
3.以文兴商,发展旅游
当代经济发展的方式要求我们尝试不同的方法策略来促进文化继承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当今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这对梁平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无疑不是一个机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立足于现实,进行科学的决策,将文化效益放在首位,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以文兴商的顺利进行。杜绝对文化艺术肆意开发的不良行为,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合作双赢。在游览地,充分展示梁平年画的艺术魅力,以及淳朴善良的风土人情,使社会各界能够认识到这一民间艺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进而达到文化传承与发扬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渗透与交流频繁,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我们似乎已经淡忘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梁平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作品,体现了人类美好的精神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值的我们传承与发扬的艺术瑰宝。当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及生活情趣在不断提升,梁平年画的艺术魅力也为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这是值的欣喜的。我们要充分发扬这种优秀民间艺术,使其艺术魅力与影响力经久不衰。
引言
察哈尔民间美术孕育于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其精髓核心就是当地草原文化艺术,集中体现了内蒙地区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同时,察哈尔民间美术是当地拉动人民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接推动了当地民间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察哈尔民间美术的美学意义分析
察哈尔民间美术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以内蒙古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也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了更具层次性、更具民族性的文化形式,为当地民间美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一般来说,察哈尔民间美术代表了美的化身,是美好的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主要是通过对当地人民自然生活、民族精神的描绘,展现艺术气息和人们对美的向往。察哈尔民间美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从其产生到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并呈现出了不同的性质,它与宫廷艺术不同,民间美术文化的艺术极高,充分展现了当地草原的原始生态环境、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等等,民间美术充分展现了察哈尔特色,完美融合了民族追求与文化内容,充分展现了当地居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涵。能够有效提升民族凝聚力,同时,民间美术文化海域当地游牧经济紧密相连,与农牧发展背景下的内蒙古经济保持意志,十分具有区域特色,在区域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民间美术为当地文化内容与形式的丰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察哈尔民间美术创作的过程来看,民间美术的表现效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艺术形式也更加丰富。
察哈尔民间美术审美特征分析
1.兼顾审美性与实用性,两者相辅相成
从察哈尔民族美术本质分析,它属于一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文化,是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产生并发展的,也是在人们的需求之下产生的,因此具有定的实用性,同时察哈尔民面美术的审美性也十分突出,总结来说,察哈尔地区的美术艺术作品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这与当地居民勤劳、朴素的生活方式不可分割,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当地游牧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直接反映了居民生产生活,因此其主流性就是实用性。察哈尔地区的民间美术还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在美术作品被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对自己美好愿景的体现,牧民心理与信仰、道德观念,一同影响着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初衷,因此全方位的展现了美术中的审美价值。在此过程中,广大的牧民与民间艺术家,还充分利用了业余劳动时间进行文化艺术的创作,用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艺术文化需求,他们也不断将自己的审美融入到美术作品中,使审美与创作达到同步。在这些之外,察哈尔地区的民间美术还展现出了很多其他性质,比如:多元性、差异性以及分支性等等,从很多相关资料中可以发现,察哈尔地区的民间美术与民族民俗活动的发展密不可分,民族民俗活动在民族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丰富上起到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当地的一些婚嫁丧娶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查哈尔滨的民间美术,作为运用当地美术的沃土,察哈尔民间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不同的部落,不同的种族,孕育出来的民间美术也存在很大差异性,但从总体来看,察哈尔地区的民间美术特质就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融合。
2.自然风情与物质原始材料元素的浓郁体现
在察哈尔民间美术中还包括物质材料与自然美的融合,其主要体现在美术作品材质、造型以及功能等几个方面。通常来说,当地居民会选择最为简单、常见的材料制作生活器具,比如原始方法编制的毛毡,还有各种极具特色的桦树皮制品,这些材料随之可见,容易获得,并且容易携带,散发着古朴与原始的气息。这些材料所制成的美术作品,也极大的丰富了察哈尔地区的民间艺术表演。在察哈尔地区的民间美术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材料开发与利用并存的现象,它们体现在材料肌理与纹路的表现方面,带着浓烈的自然风情,自然性与材料的简单性,并且成为了察哈尔地区民间美术的主要审美特质。在肌理表现上,该地区的美术作品基本都比较夸张、大胆,这也是察哈尔地区民间美术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除此之外,自然风情也在察哈尔地区美术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很多美术作品中,都自然能的流露着一种浓郁的自然色彩,这些作品都是原始材料堆砌而成的,极具纯真、朴质的民族特色,展现了当地自然风情。在察哈尔地区,人们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来源于大自然,造型比较夸张,极具表现力,其中也流露着浓郁的自然色彩,所以综合考量,这种美术物质原始材料,在经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展现除了察哈尔地区人民的纯真与朴质,是种极具原始特色的美术材料。
3.创作产生带有定的自由性与随意性
察哈尔的民间美术善于对真实生活进行展示与表达,深刻反映民族生活风貌及风俗习惯、注重民族心理状态的有效体现,带有本民族的内在艺术审美趣味性与风格特色。在艺术内容表达的过程中察哈尔民间美术没有特定的形式,没有烦琐的框架,可以让创造者自由发挥,具有非常高的自由性。创作者或以生活着手,或以物态着手,或事件着手,创作技巧千变万化,可以任其态意发挥。这种自由与察哈尔人民的生活环境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在定程度上展现了大草原中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艺术特征,对其创作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让人们折服在察哈尔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中。
艺术是抽象的、夸张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艺术是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的”,从察哈尔地区美术作品来看,其布局和形象塑造是相对随意的,这种艺术形象与传统的艺术创作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需要定具备典型性,只要能够将创作内容完整的展现出来即可,在夸张的表现中,只要人们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核心内涵就是完成了创作目的,这就是当地民间美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只要是美术创作者认为这是好的,就可以对其进行加工、提炼,最终创作成为部作品,人们可以展开自己的形象,随意去发挥,去创作,没有的条条框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调整和完善作品,这也是民间美术创作者与专业美术工作者的最大区别所在。可以说,在当地,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美术作品的创作者与参与者,都是艺术的挖掘者,都能够进。
结束语
时代的变迁,以及察哈尔民间美术的发展,使其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但是源于生活,朴质、自然的特性却一直保留在当地美术文化之中,是非常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我们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形式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应该对朴质、单纯的艺术形态给予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尊重。从察哈尔地区的民间美术中我们还能够看到,当期居民的民族精神、生活信仰,可以说民间美术作品就是当地历史的面镜子,是情感与艺术的另一种体现,研究察哈尔地区的民间美术作品,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游牧民族的文化形式与发展历程,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繁荣。
一、我国民间艺术网站网页设计的现状
在登陆了若干个与我国民间艺术相关的网站之后,笔者发现其绝大部分网页的设计与其想要达到的商业或非商业的宣传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尚存在着极大的缺陷。以大陆最大的中国结生产基地网站盘长结艺网、中国皮影网和中国泥塑网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乡土艺术网站为例,在审美及内容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如今我国网页设计上的四大普遍问题:长、闪、挤及花。“长”是指页面过长,甚至超出了浏览者所能忍受的长度。无论是综合性网站还是专业性网站,只要有内容,能做多长就做多长,没有内容,抄袭别人内容也要做长,以至于不少实力有限的网站只是首页很长,到了二级页面就简陋得可怜了;“闪”则是因为页面上动态因素过多,动画、图片交替、弹出窗口导致整个页面到处都在不停地闪烁,使浏览者的视线受到极大的干扰;“挤”是由于文字行距过小或是由于中国网页中习惯性地保持文字下划线导致的,当然也不排除汉字相对于拉丁字母本身的复杂性;“花”主要说的是色彩,中国网站的色彩之绚烂,几乎无以复加。各个栏目摘要排放在首页上,通常每一个栏目都会有一种主色调,还有网页设计师为了表明自己工作用心,会给每个子栏目的标题部分设计一个很具有特色的背景,这些再与数不胜数的图片、动画和各色文字交相辉映,使得用户可以在一个页面上将电脑可以显示的全部色彩尽收眼底。网页设计师实际上根本不需要绞尽脑汁为页面设定主色调了,所有的页面色调都已经设定好了——彩色。同时,也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作为专门介绍宣传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网页,事实上却独独少了那份最应该被强调的“乡土味”,一眼望去,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内容方面都与其他主题的网页一般无二,繁杂堆砌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见缝插针的广告更是让造访者望而却步。总之,或是因经济收益问题,或是因设计者自身的问题或是其他什么因素,导致了现在民间艺术网页设计呈现出这样一种不尽如人意的状态,民间艺术的独特性问题在这里完全被忽略了。一件作品的独特之处也就是它的吸引人之所在。失去了自己特点的网页就像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好像随便看哪个都一样,这样就不能起到网页宣传的目的,这也是对自己的用户不负责任的表现。与众不同的首页设计才能吸引更多的浏览者,提升网站的形象,促进网站运作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民间艺术之于中国人是重要的,它们古老而又传统,但却是时髦而又富于时代精神,它们所蕴涵的文化与精神需要我们永久地继承与发扬,失去了它们,我们将会迷失自己;它们是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符号,失去了它们,全世界的人们也可能会迷惑于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又文明在哪里,古老在哪里。因此,对我国民间艺术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力的完美的宣传推广,意义重大。然而,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我国现阶段的民间艺术网页设计都完全不能承担以上之责任,对它们的改造与优化工程势在必行,这正是我们这些从事相关设计的人员所应该关注的。
那么,针对我国民间艺术网站首页设计的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它们变得让受众更为赏心悦目,同时也能更多且有效率地接收上面的信息,使受众对这些网站留下很好的印象,进而促进网站自身的良好运作呢?
二、根据一般艺术审美规律对民间艺术网站首页设计进行改造与优化
首先,从人们对所登录的网站的一般需求看,就需要设计者从审美的方面入手,结合使用方便的要求,制作出清晰、整体性能好的页面,使人浏览起来心情愉快,接收信息也会更加容易。其实除去页面上一些动态的因素及为链接而作的特殊设计,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在形式上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此对于一些形式美的原则,二者是通用的。运用一些平面设计中美的基本形式到网页中去就能使网页更加富有美感,例如将节奏与韵律和骨格的形式融入到网页中,会使内容繁多的页面上更加有条理,也会使人浏览起来主次分明。当然这种美首先应建立在页面内容充实而且实用的基础上。一个内容空洞的网页即使做得再漂亮也不会吸引人,顶多赢得几声赞叹,没有实用性的东西是不会具有生命力的。在网页中加入美的因素,也要遵循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在信息特别发达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审美需求,对于网页设计,客观上将其推向了更高层的表现境界,去追求一种和谐的单纯,即追求清晰的视觉冲击力和巨大的张力,这是网页设计的必然趋势。下面简单列举几个非常贴近网页制作的形式美的规则,以及它们在网页中的运用。
变化和统一,变化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统一是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完美的图形设计,形式上要丰富有条理,组织上要有秩序而不单调,不混乱。在我们把大量的信息塞加到网页上去的时候,需要考虑怎样把它们合理地用统一的方式来排布,使富有整体感的同时又存在变化,这样的页面才会更丰富,更有生气,受众看起来就不会感到枯燥。我曾登录过的盘长结艺网,在这方面做得就很不到位,整个页面整整齐齐排满了同等大小的图片,横平竖直,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文字信息几乎没有,真的是规矩有余,活泼不足。当然,有图片可看固然是好,可面对这样规矩乏味的图片,应该很少有人在点击了一两张之后还会有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这就是违反了变化与统一这种形式美的规律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所以要充分地运用变化来改进它,从排布的形式上或是颜色上都可以。
对比和调和,对比是为了使主题画面具有变化和生气而运用的方法,而调和是构成美的对象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网页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对比的因素,例如文本的排布,字体的大小、粗细、颜色,图片的宽窄、比例的反差及位置的安排等,最终目的就是要如何取得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不光如此,还要恰如其分地找到调和的因素,即构图的联系点,使整体感突出,不至于仅仅因为对比而造成割裂的感觉。只有做到对比和调和的相辅相成,才能使网页页面鲜明突出,更好地传达出设计者的意图。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美的规则,如对称与均衡、条理与反复、节奏与韵律等,都是在网页设计中必然要遵循的,只是在一个页面中主要采取哪一种规则,需要设计者应该根据网站性质的不同做出正确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以增强页面视觉冲击力,满足受众的视觉愉悦与信息需求为前提的。
三、从色彩和造型方面突出民间艺术网站的独特性设计
如何解决网页的独特性问题呢?这不仅仅是审美的形式问题,设计者更应该站在网站本身的高点上来考虑,综合自身的整体形象,如网站的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等,因为这些方面就是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如果将这些经独特设计的关于自身经营理念的东西融合到网页设计中去,怎么会与人雷同呢?谈到民间艺术网页的独特性设计,就不能不从我国民间艺术自身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有特征说起,而在民间艺术许多的独有特征里,它的审美性、地域性和民俗性可以说是决定其网页设计独特性的主要因素。下面以我国民间美术中的剪纸艺术和盘长结艺术为例,从色彩和造型两方面谈谈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如何才能表现出其网页设计的独特性。
民间艺术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而现在,曾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有的消失、有的正在消失。能够还在烘托民俗气氛的那些星星点点的民间艺术,已经不能构成全面的民俗文化。
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模仿的方向,在原始社会,绝大多数人模仿的是父辈们遗留下来的习俗、大多数人业已形成的习惯和传统,因此社会发展停滞。而文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则极力模仿少数有创造性、标新立异的人,社会沿着成长和进步的道路前进。这就如同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精英文化是个性的文化,是张扬艺术家本人个性的;民间的文化则是共性的文化,只有那个地域的人都认同了这种审美形态,它才能够生成与存在。但是,当它进入当代商品市场之后,就要适应广泛的口味。地域性向世界性转化,随之便是原有的个性魅力的弱化与消损。
这之中反映了社会变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一些表述形式的变化,比如年画已经不能和现在的居住环境相适应,儿孙满堂、多子多福与计划生育的政策相违背,五谷丰登也不能成为小康社会的标准,如此等等,都可能消解传统的民间艺术,甚至促进了有些民间艺术在农村的快速消亡。
我认为这是民间艺术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地域精神与生活情感。当民间艺术成为商品后,它原发的生活情感就消失了;吸引市场吸引金钱,成了它主要的目的。于是添金加银,崇尚精细,叫人感到它们在向买主招手吆喝,挤眉弄眼,失却了往日的纯朴与率真。
民间艺术的活力和美,只有在民间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完整地而且是有意义地显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民间艺术来构成它的文化的多样性,这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之中的关系以及内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许多场合,民间艺术只被充作为一种反映文化需求的摆设,一种表现经济利益的幌子,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点缀。而各种所谓的保护工程,有时只能说是一种收藏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我们说保护民间艺术应该在一个更为宽阔的层面上,从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入手,使民间艺术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才是保护的根本。可是为了现代化,中国乡村如今正在进行的缺少个性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反映某种意志的规划,原本乡村中的自然生态受到了破坏,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也在被破坏。
人要生存,就无法最终摆脱利益的驱使。我们看到落后民族在他们落后的民俗生活方式中辛勤地劳动着,为了什么呢?不也象我们所有人所追求渴望的那样,希冀过得幸福、美好、舒适些吗?他们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固守传统的习俗与礼仪,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因素的阻隔,还没有体会到高文化所能带来的另一种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舒坦罢了。
正如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愈是穷困和边远的地方,民族文化反而保存得更完整一些,更纯粹一些。”这给人一股悲凉的意味,我们的文化不是保护下来的,而是被历史遗忘在那里的。我们只不过没有力量破坏它罢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人表示,就给他们一点实惠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好民俗文化就能挣到钱。怎么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一点资本去挣钱呢?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吕微先生所说的重新开发其内在的实用性,如发展旅游业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再度复兴吗?比如戏曲、泥人、剪纸艺术,再比如现代商品生产与开发中所谓的祖传配方、秘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民俗文化实用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这的确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俗群体都能够这么幸运。有些地方的民俗文化遗迹,总量不小,但分布的都很偏僻而且分散。这样的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呢?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不具备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优势。试想一下,有谁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去一个文化底蕴一般,分布区域过广的地方观光旅游呢?
再如,小时侯曾看到乡下不少婴幼儿的脚上都穿着祖母给做的“虎头鞋”,象征着一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吉祥的含义,甚而认为它丑陋的,或者即使仍然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性,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也很少有人会做了。改革开放后,受政府的提倡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少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重操旧业。也许是一定时期内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归,小孩儿穿“虎头鞋”或收藏了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成了一种“时髦”。于是,那些制作这种——商品的人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出现了“中兴”。然而,这种“中兴”就如“时髦”一词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那样,稍瞬即逝。由此可见,开发实用性也仍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另有一部分人也想自觉去维护传统习俗,不同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层出不穷,我自己也亲眼目睹过一些。然而,不光是民俗工作者,就连我们民俗者本身也感觉是越来越假。其原因就在于民俗活动的传承是靠口耳相传的,很多后来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组织这种活动时,根据的不过是早先的见闻和经验,因而讹传的发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如此,有些地方连组织者都不能对此祭祀活动的性质与意义作出明确地回答。
再换个角度说,就算我们>:请记住我站域名/
看了那么多民俗文化的保护者、固守者,我不禁在想,古老的传统,难道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就必须还在我们当今社会流传持续吗?民俗文化的主体是flok,因此,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大众审美情趣为第一标准。传统不是民间艺术存在的唯一标准,大众审美才是民俗的发展方向。
历史在前行,社会在发展,有些事物已失去其生长的土壤了,消亡是必然之路,我们一些强制性的扶持、帮助,有时只是使它们苟延残喘的时间再多一点罢了。索性把它收入博物馆,让它成为一种古老的回忆,难道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