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9 08:55: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政治中招,启示,课堂教学

 

从2005到2006年,为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快速顺利地开展下去,我省(河南省)思想政治学科中招命题,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旧教材知识为基础,以时事热点为载体,以人为本,灵活、开放,完全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全新的“素质评价” 考试。

事实证明,这种“考试革新”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一方面,中招命题作为升学“指导棒”,它促使还在使用旧教材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进行质的飞跃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大胆的革新举措和创新精神,必将成为素质教育改革前进路上的一面鲜亮的旗帜,引领着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教学革新阔步前进。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如果能把握好这两年“考试评价”的新特点及其导向,作为一线教师,又能够进一步具体分析自己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典型性问题;如果能够带着这些思考和启示,重新审视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素质教学,一定会有诸多收获。考试的导向作用也正在于此。

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日常教学感悟,所得的几点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新课程“中招考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笔者通过对近两年河南中招政治试卷的探究思考,发现有如下亮点:

1、多姿多彩的命题呈现形式。与传统考试命题多是纯粹的文字表述不同,近两年的中招命题呈现出变化多样的形式:例如:诗歌、谚语、对联、漫画、图表、人、物的照片等均可作为材料被选入试题。

就2006年的中招政治试题看,就有对联、漫画、地图、名人照片等多种呈现形式,完全可以与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本相比美,秉承了素质教育的现代化活动教学要求,非常适合青少年的视觉感受。相比传统考卷严肃又生硬的命题,在“课改考试”多姿多彩的卷面面前,考生不再有紧张和压抑感,代之而来的是轻松愉悦之情。在如此恰切的氛围中做考试题,自然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充分发挥。

2、富有时代气息的命题内容:命题抓住政治学科的特点,以时政、热点为载体,使试卷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纵览两年来试卷内容,要么以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设问,要么不忘体现河南家乡本土的发展变化。

2006年中招试题就凸显了时政热点问题的地位。例如从选择题中文化遗产日、和谐世界纯粹时政的考察,到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宁西铁路的开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中部崛起(中原崛起)等重大国内时政、热点为载体,贯穿在概括体、辨析体、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各类题型中,让师生有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感与时代感。

这种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新教材学习目标之一,所谓的“理论学习要活学活用、学以致用”。通过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平时关注社会热点,重视地方时政、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关心身边生活的责任感,最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统一。

3、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了对考生的理解与尊重。

“课改考试”从内容到形式,始终以人为本,突出了考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考生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关爱体现在语言上,比如,命题会在试卷上及时标出富有亲和力的提示语言,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也体现在对考生自主能力的尊重上,例如:某些题型给出了选作题,有利于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个性化的选择,为学生自主能力的展示搭建了平台。另外,这种关爱更深的体现在主观性试题的设问中,不管试题选材背景范围多么宽广,命题的设问始终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关注中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多角度设问、多元化的答案,充分调动了考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考生开放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发挥。

最后,这种关爱还体现在人性化的评分标准上:“课改考试”背景材料的时代性、生活化,使得其命题角度、设问思路环环相扣、灵活多变,那么试题答案自然也是多元开放的。因此,在评分标准上,都是在给出诸多方面的参考答案之后,紧接着就会有类似表述“学生能回答以上答案中的两条就可给全分”等。论文参考。论文参考。宽泛的评分标准,反映了一种以人为本、倡导创新、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于通过笔试来考察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总之,近两年的“思想品德”考试评价,是政治学科实施开卷考试以来又一次全面的革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对新课改精神的忠实演绎;同时,也为我们课堂教学指明了航向,因为两年来我省政治学科用的还是“重知识、重理论、轻能力”的思想政治旧教材,尝试的是“重实践、重能力、求发展”的新课程要求命题,在这种“穿旧鞋,走新路”的现实面前,这种导向明确的新课程评价考试,为我们一线教师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素质教学吃了定心丸,它使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和谐统一的曙光。

二、学生“课改考试”成绩中表现出的问题

05届和06届毕业生虽然用的政治课本是旧教材,但我们这两届毕业班的教师,能够全面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紧跟中招命题的新思路来进行素质教学,因此我校05和06届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中招考试成绩优异。但是,细细分析,问题还是存在的,从中招成绩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主要有如下表现:

1、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牢靠,重点知识、易混知识有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现象。

2、审题能力差,看不清题目要求,读不出题中的有效信息;答题技巧欠缺。

3、不能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思维狭窄。

4、对时政理解不够,不能够将课本所学知识与时政及学生生活内容紧密联系。

看来,问题还真不少,那么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大家知道,政治学科实施的是开卷考,这使得个别学生和家长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考试时翻翻课本,资料就可以了,并因此放松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上青少年理解能力有限,自然就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命题所灵活设问的实际问题了,更谈不上对开放性试题的创新要求了。所以答题中出现知识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还有很多考生基本知识掌握不错,但对于开放性试题却茫无头绪、不知所措,常常在试卷上出现一大堆“正确”的废话,却抓不住要领的情况。这里有学生即时调遣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因素,也与学生思维方法、审题能力、答题技巧的训练不够有直接关系。

时政知识欠缺,可能与教师平时只重视课本的学习,对运用具体知识分析探究实际问题的延伸学习要求重视不够有关。有不少政治教师仅仅在考试前对学生进行时政复习盘点,且局限于时政小册子的机械学习,眼界狭隘,没有深刻领悟新课程教学要求,不能引导学生将日常知识学习与时政大背景结合起来进行能力训练。

三、由“课改考试”到思想品德课教学

认识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改评价考试”,再看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今天,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市07届学生已经全部使用新教材,如果能从引领课程改革方向的中招“新课改考试”中直接得到启示,这对我们政治课教学必将有立竿见影之作用。以下是我们两年来的探究及反思。论文参考。

1、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中招“考试评价”的精神。

07届学生实施新教材以后,师生们特别关注中招政治会怎么考?会不会影响到日常的素质教学。现在我们可以放心了,经过几年的历练,中招考试新评价由尝试探索已经走向成熟,如今的“中招”命题充分秉承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彰显学科特点,关注三维目标,注重能力考察,贴近实际、尊重学生、倡导创新,是新课程教学的直接延续和综合演练。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中招“考试评价”精神。

2、把握学科优势:把时政、热点教学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时政、热点问题是政治学科大纲要求的必学内容。针对政治学时少、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实际矛盾。教师要及时做好日常重大时政内容的梳理,做好这方面的札记,并及时联系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时政延伸学习。也可以将时政搜集工作分派给对时政感兴趣的学生轮流来做,师生集中点评。这样学生很轻松地积累了许多重要时政知识,没有负担,在期末复习考试的时候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意知识整合、加强新课程命题考试的训练。

针对考前复习内容多,学生毫无头绪的事实,教师要注意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进行专题演练,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加强对经典试题的解析练习,对学生的审题习惯、答题技巧进行专门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同一道题可以多角度地进行设问、引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回答问题,最终使学生对新的素质评价考题产生认同感,从而能灵活、从容地解答各类开放性试题。

综上所述,新的考试评价举措对我们政治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也是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市07届(郑州市全面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届)中招来临,“课改考试” 评价的引领作用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让我们在它的启示下,沐浴着课程改革的煦风,锐意创新,更快更好地把素质教学推向前进。

参考资料:① 两年来河南省政治中招考试试卷;

② 两年来郑州市政治中招考试成绩统计及其考试分析。

第2篇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心理不和谐现状

(一)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心理不和谐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在当前的初中政治课堂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利用灌输式教学法实施政治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细致讲解,强化政治知识,这样的教学形式是学生心理不乐于接受的,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参与其中。通过课堂学习,不仅不能获得学习的快乐,反而连基本知识点都没有掌握。传统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应用,会造成学生心理不和谐。

(二)单方师生关系造成学生心理不和谐

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一些教师受到创新教学思想的熏陶,逐渐认识到师生关系改善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初中政治课堂中,一些教师会选择走下讲台,积极地与学生讨论政治学习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但一些教师这样做是为了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为了自己的个人目标单方面地改善师生关系,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化,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师生关系改善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并不是学生要接受的。教师用自己设计好的方式改善师生关系,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师生有效互动,也不利于初中政治教学中心理和谐的达成。

(三)政治学科地位不高影响心理和谐

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一直在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宣扬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初中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落实德育的重要学科,是学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载体,也就是说,政治应当是十分重要的学科。然而,应试教育体制对于我国教学实践的影响根深蒂固,政治并不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一些家长与学生轻视政治学科,加上很多学生认为政治学习内容较简单,只要好好翻一翻、背一背就可以应付考试,出现敷衍现象。教育体系中期待的高地位与现实教育中政治学科的低地位,造成不和谐现象的产生。

二、构建初中政治教学的心理和谐方法

要促进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心理和谐,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平衡教与学。具体方法如下:

(一)加强和谐教学思想的树立

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和谐教育,建立和谐的教学思想,才能推动教学活动的和谐发展。一线教师应当将美好的教育设想转化到教学实践中,构建和谐的初中政治课堂。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个人思想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用初中政治课堂所学内容指导自己的行为。利用和谐的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活动,净化思想,才能让师生在课堂中处于和谐状态。要促进政治课堂和谐,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政治学习转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学校的学习任务,只有将学习内容与生活有效结合,让知识服务于自己未来的生活,才能提高政治能力。和谐教育的重点在于平衡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会生活,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乐趣。

比如在讲解《有朋自远方来》时,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化,推动学生心理和谐。教师要多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教学内容,让政治课堂内容围绕学生的生活开展。教师可以提问:“许久没见的同学去你家,你们怎么欢迎或者与他做些什么呢?”让学生有话可说,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感受到自己的政治学习能力,便能实现和谐学习。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师生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保证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组成了课堂这样一个小社会,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师生在课堂中更好地互动与交流,更深入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过去的初中政治课堂中,学生一直都是教师的配角,是教师的观众,而和谐化的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教师要做课堂的主导者,适时给予学生帮助与力量,让学生在享受知识的同时思考问题。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将师生关系的和谐化融于教学中。

比如在讲解《好习惯受用一生》的时候,教师要丰富政治教学方法。可以提出“我心中的好习惯”这样的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罗列认为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讨论中,会产生争执。一些学生认为“善于在众人面前讲话”是一种好习惯,一些学生则反对。当学生的合作产生分歧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主动帮助学生,是在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有需有求的师生互动,能够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师生心理的和谐。

(三)加强政治课外活动的开展

课外活动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能够提高政治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学生认为政治学科不重要,枯燥无味的时候,用趣味性的课外活动反击错误的学习思想,能够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参与度。用课外活动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感受到自己在政治学习中的成长,学生能够提高心理素质。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问题;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8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51

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如果做好政治课堂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言堂使得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习更累,可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和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一谈相应对策,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改革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教材方面

政治学科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时政性很强。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然而我们的初中政治教材的变化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政治学科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教材的严重滞后性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效果的低下。

(二)教学内容方面

政治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识都是学生在平时经常听到,但是不能真正理解的内容,比如,举世瞩目的世界杯、奥运会,中美之间的关系、印巴问题,还有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日常的买卖关系等等,这些看似经常接触的问题实则是学生很难理解的抽象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像数学学科这样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更没有像语文学科那些的生动和优雅,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运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效果

进入初中学习之后,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科目,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一味地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探索的机会和时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直接讲解答案极易使学生养成不思考、不听讲的不良学习习惯。有时候教师就一个问题反复强调,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做题时学生还是会出错。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体会不到学习政治的快乐,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政治学科的学习中,是每一个政治学科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学科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要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将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实践型转化。

(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教来展开,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

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江水,甚至是源头活水。具体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运用各种教学新手段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从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入手,以饱满的教学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方得体的教学姿态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政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感染学生

第4篇

 

学以致用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然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的途径却是十分艰辛的,教师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中生活化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政治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实现政治学科教学的生活化十分必要。本文就如何实现政治生活化教学进行探析,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展开教学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政治知识。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学科学习理念

 

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政治学科学习,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首先都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学科学习理念,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政治学科学习思路,为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学科学习奠定基础。虽然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而传统教学中通过死记硬背能够学好政治学科的理念依然影响着学生,对此教师要纠正学生的这种学习理念,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政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应该将政治学科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治学科学习理念,才能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的获取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快乐。

 

二、通过实例支撑,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支撑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就是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渠道,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需要政治教师在备课阶段多下工夫。对于初中政治教师而言,都有专业的学科学习背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教师的教学是十分轻松的,如果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例子结合起来,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多下工夫。

 

教师应该多关注新闻、报纸、杂志等获取最新消息的素材,并与课堂上要讲解的政治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例如:近段时间在郑州召开峰会,教师就可以将这一事件与国际关系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一方面使学生对峰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整个课堂也不再枯燥无味。以实际的例子为支撑展开政治课堂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很多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政治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想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与学生政治学科学习的生活化,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就是鼓励学生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涉及到国内外的大事,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去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很多人的眼里,政治是一门十分容易掌握的学科,政治教材上的知识点学生都能够看懂,学生只要背会条条框框就能够获取优异的成绩。实则不然,政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现代教学对学生灵活应用政治理论知识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就是难以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学生如果能够关注时事政治,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能够领会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不仅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还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学生关注时事政治。例如在正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前,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与时事政治相关的知识点,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大大调动了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积极性,同时也营造了一种热闹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所谓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学生政治学科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初中学生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起来。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

 

例如:目前雾霾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就发生在每个人周围,本人布置学生去观察雾霾天气,观察人们的反映等,从政治学科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会出现雾霾现象,并激励学生从政治学科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对雾霾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又例如我国作出的一些重要决定,要求学生从政治学科的角度加以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国家做出的决定的科学性,实际生活为实现学生政治学科学习的生活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该充分加以运用。

 

五、通过练习题目实现初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毫无疑问,在实现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必须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然而一个容易被教师和学生遗忘的环节就是做练习题目。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练习题目设置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中政治练习题目主要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为主,而现代教学则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政治题目以一定的背景材料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学生在做题目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能够受到更多的启发,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做练习题目引起重视,在学生做完练习题目之后,还要对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思路,达到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几种有助于实现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方法。现代教学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不仅对学生的政治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成功探索。

第5篇

【关键词】心理教学模式;初中政治教学

当前的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学习竞争压力比较激烈,政治教学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是不同的,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程度也不同。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初中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心理教育模式

心理教育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教与学的互动重货的心理上的体验、转换、整合,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心理教学模式的工作下,需要具有生动风趣的语言表达、细致严密的知识整合,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将心理教学模式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有利于初中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

二、初中政治学科与教学对象的特点

初中的政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在思想得到、心理学、法律、政治常识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发展学生的德育水平,提升学生的德育能力,政治教学主要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的进行学习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政治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政治学科属于人文学科,但是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政治学科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对当下的时事政治,社会思潮做出科学合理的批评,教学内容上,政治学科涵盖心理学、政治学等内容,政治学科具有科学性、实践性。

初中生的教学对象处于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与也属性生理上身体不断发生变化,正处于成长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心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但是还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对自我的定位不够清晰,心理上处于变动时期,内心上对你知识有好奇心,但是缺少实践的经验,学习的死后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在学习的时候渴望得到教师的指导,不喜欢教师枯燥的说教,在学习的时候,希望得到自己发展学习的空间。

通过学科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着知识理论性与学生直观性、政治内容的实践性与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基于这种心理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基于心理教学模式的初中政治教学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心理教学模式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建设民主的学习氛围,可以营造平等交流的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上的而沟通与交流。初中学生的个体挂念正在增强,内心上希望得到尊重,同时心理上又比较敏感,当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感。新型的师生关系鼻祖关注到这一点,以平等的、民主的、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状态,防止学生在心理上关闭自己。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寻找与心理模式的相同,在心理上达到和谐。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尝试接近学生,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然后获得教师的认可,接下来在新领域情感上达到共鸣与融合,消除学生心理上的不安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模式以管术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依据政治学科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从贝壳的环节就要考虑如何消除学生被动学习的心理状态,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发挥指导与引导作用,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达到探索的心理状态,进一步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不仅仅要重视课堂内部的教学活动,还要重视课外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期盼心理,让学生参与到到教学中来。

(三)构建校园的文化活动。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精神活动,要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要有效的净化学生的心灵,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满足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勇于面对条找、挫折,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政治教材中,每一节课都有活动课,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采取演讲法,让学生在心理上真正的得到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构建学生自我调整的心理模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学校评价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自信。”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不恰当的管理方式,会分裂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要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关爱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

总而言之,基于学生的心理模式进行政治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朱陆君.试论初中政治的“探究西学习”的教学模式[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方法 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111-01

初中政治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都没有形成,既容易受“教化”变“赤”,又容易受到“污染”变“黑”。所以说,初中生犹如一块块没有雕琢的“璞玉”,需要我们政治教师进行精雕细琢,将他们打造成完美的艺术品。

1 分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实施分层教学。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为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获得提高,我们需要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进行摸底,找到他们在政治学科的“最近发展区”,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水平,为他们制定适合他们所在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已有的政治知识基础上获得提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感受在自己在政治学科的学习成功,体验成功学习带来的乐趣,提高自己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教学中,我们需要先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帮助学生养成履行公民义务的自觉性,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归纳、分析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就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方式,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法,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将学生注意力牢牢吸引,可以用富有哲理的话语使学生深受感染,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深化他们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各种教学方式的使用,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增加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方式。分层教学需要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探究的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有进行自我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验学习的过程和快乐。例如,在《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先知道“公民、权利、义务”的含义,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话语论述这些定义,那么学生很难理解,而且教师的语言还会给学生增加许多负面影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我们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结出自己的理解过程,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探讨,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汇报,用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其他同学理解,同时用其他同学的学习方式去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好组织者,并对学生错误的认知进行甄别,让学生感受正确的政治观点和知识能力。这样的教学,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收获快乐,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政治学科教学的目标是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身心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都还没有形成,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发挥好政治学科知识所特有的基础作用和导向性十分重要,学生成长发展将受到政治知识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让政治教学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用解决生活问题的思路打开学生理解政治知识的大门,培养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总结、归纳政治观点,用生活验证政治学习中的知识和观点,那么学生的政治学习将由抽象变得生动、具体、深刻。例如,在《正确认识自我》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模拟为综合拓展活动,为学生播放具有激励作用的歌曲,为学生营造挑战气氛,然后,出示具有政治观点的题目,引导学生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回答,教师及时进行评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又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生活与课堂学习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活跃,教学质量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3 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拓展性

政治学科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是学生进行其余学科学习的基础。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以政治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对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考,提出在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例如,在《正常情绪》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提问学生:“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人的情绪?”“人一旦产生情绪,身体的各个部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等问题,将政治学科知识和生物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深刻了解政治知识的同时,突破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教改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而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一、初中思想政治学科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观念限制教师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科知识难度有所加大,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考验。如果单纯依靠概念性的东西去记忆,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就变成一门没有内容,学生只掌握知识,以大量的习题训练,规定的答案来提高教学效果,使思想政治课程变成了只是提升学生记忆力的学科,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政治课程内容多是些抽象的知识,还有些知识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单调和乏味,学生或许没有学习的兴趣,况且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些都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素质,而青少年学生的身边是一个复杂的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快速发展也附加着很多的负面的信息,迫使他们被动地、盲目地去感受和面对生活的这些负面信息,这就导致社会现行价值观与教学目标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加之思想政治学科的乏味难以与现实结合,因此达不到新课改要求下的政治学科的有效教学。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创造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对政治学科教学进行改革,要从学生本体出发,研究学生的心里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与之结合起来。因此,笔者就新形势下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教学方法的转变,要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换位、课堂主体的转移三个方面着手,来加以阐述,以便更好的提升初中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效果。

1、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转变到导师。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如果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那么兴趣就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究、创造。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在教学观念上,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初中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直观把握,理解起来很困难。政治教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很难?参与进来,更谈不到“进入角色”,发生共鸣了。久而久之,学生则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进了死胡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注重他们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思维的启发者,要摒弃传统的“注入式”、“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使用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3、在改革教学方法上,巧设悬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的现象,因而教学效果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新教改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加强教的指导性,改变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总让学生有一种“干巴巴说教”的感觉。学生的这种“评价”确实指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的弊端。为了改变教师“说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来说,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来说服自己。

怀疑引发思考,教师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设疑,让学生不断质疑、释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设悬念,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分析、去探索的兴趣。设计的问题时要选择所提的疑问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的,以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学科的距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的问题还要有思考价值。当教师设置悬念后学生积极探讨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培育学生德育的一门课程,广大教师更应该抓住新课改这一历史机遇,在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改进。只要我们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出一条开放型、多元型的教改思路,构筑起全方位的教学格局。那么,思想政治课学科一定会走出课堂理论困境,发挥其自身特有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尹凯丰. 浅议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281.

第8篇

初中政治学科对于提炼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情操修养的完善有着关键的作用,政治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基础,但教材内容枯燥必然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降低。案例教学法是将生活实际案例与政治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高效教学策略,教师们应当从生活中挖掘政治元素,从案例中提取政治精神,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政治;案例教学;兴趣

政治学科的理论性较强,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设计以完善思想道德理论体系而得到好评。初中生的整体思想道德仍然在发展之中,其政治思维的发展高度往往还难以企及政治理论深度,因此学生们在政治课堂上需要教师们进行适当引导与推动,伴以高效的教学策略,让政治课堂更加发挥出功能和魅力。案例教学法是与初中政治教材及其学科特点十分契合的教学措施,政治教师一定要好好研究并将其运用于课堂上,为初中政治课堂增添色彩。

一、案例教学的具体概念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名称,其又被称为生活学案教学法或实例研究教学法,它是新时期教学体系中将教学理论融入实际生活的专业教学方法,对政治理论的推动与深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政治学科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特征性,每一节政治课堂都具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其理论载体也不尽相同。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要从政治学科的具体理论出发,深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且案例要与学生生活有着较强的联系性与相关性。案例教学法同时也是政治教师带领学生们进入特定的理论教学氛围与环境,使得学生们能够从特定的教学案例中探究,逐渐发现普遍的教学规律,实现自身思维上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二、案例教学之优势

1.加强记忆

案例教学法的典型特征就是其在课堂上发挥实例展示功能时,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对相应的政治理论产生一定的理解,并较大程度地加深印象。在传统政治理论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往往将特定的政治理论以课堂讲授的形式教给学生,每一节政治课堂结束,学生们就只能掌握相应的政治理论,而在政治理论的实践与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与障碍。但是,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给予学生们一定的理论探究空间以及相应的理论研究载体,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牢固记忆政治知识。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享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讲解了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伴随着政治思想道德理论的渗透,我给学生们引进了相应的学习乐趣案例,让学生们在案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2.挖掘兴趣与潜力

政治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枯燥性与乏味性,学生们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经常觉得没有学习乐趣,难以找到自身学习兴趣的突破口,从而逐渐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的理论设计过于机械,理论形式过于单一化,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仍然以理论填塞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案例教学法可以让教师们在政治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潜力。学生们在政治案例教学课堂上也会感觉到课堂的轻松与活跃,在自由性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魅力。

3.提高实践能力

在案例教学的氛围与环境中,学生们通常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接触、探究教学案例,因而在理论的实践运用挖掘上能够获得较好的操作能力。初中生应当在政治课堂上将自己的实践思维发散开来,将自己的探究潜力激发出来,案例教学为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载体。因此,教师们要灵活利用案例教学理念,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空间。

三、政治教学案例选择与分析策略

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教师们切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局限于教材理论研究,而是要将教材中的政治知识点一一梳理,并将其与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与现象一一结合,从而让学生们时刻保持政治前瞻性。

1.社会经济发展前瞻性

如今,社会的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只有在国民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各方面提高。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同时要讲社会经济的前瞻性体现出来,让学生们充分融入前瞻性氛围中去学习政治知识。

2.社会政治前瞻性

政治学科应当在初中教学阶段发挥出其社会政治关联性,教师们要让初中政治课堂的色彩更加具有社会前瞻性,尤其在政治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运用上要充分体现出这一理念。我国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的核心代表,其高度捍卫了国家利益、公民利益,让我国在世界上屹立于强国之巅,因此政治案例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们的社会政治思维。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课文《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教学过程中,我选取了建国初期我国实现政体改革的案例,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我国的民主性,并就“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进行实例探究,让学生们就自己的周围生活经历谈谈与“人民当家作主”相关的社会现象,从而让课堂与社会紧密连接。

结语

初中政治学科的教材设计偏于理论化,而政治学科本身带有浓厚的理论色彩,学生们在政治课堂上通常会觉得无聊、枯燥。案例教学将政治理论与生活案例有效结合,教师们可以深入探讨政治案例教学的具体模式与方法,让初中政治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作者:汪玉兰 单位:甘肃省临潭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我国初中政治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在政治课改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传统的政治教学过于死板,由于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多变性,较为死板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将政治思想进行传达,导致学生政治学习水平不高。所以,在初中政治课程进行改革是十分不必要的。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具有发散性的特征,所以要想将政治教学思想与学生的思想紧紧联系在一起需要将政治教学思想进行很好的转变,只有将学生的思想与政治思想相配合才能够让学生们意识到政治思想的重要性。我国初中课改的主要方向为:第一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所带来的弊端。第三点,积极鼓励学生,确保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新课改下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政治学科其本身便是一门相对灵活且较为开放的学科,其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政治学习水平。在学生政治的过程中,教师更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这门学科,利用学生自身更加广阔的思维去探究新知识,不断的丰富自己。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以新课改为背景下,我国初中的政治老师应当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书本到实际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而并非简单的死记硬背。

 

(二)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部分同学总是把政治学科当成一门文学性的东西,只需要考试之前背一背就可以了,对国家大事并没有十分关心,甚至有一些无所谓的态度。这在政治课程中是一种十分不正确的学习态度,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政治老师自己也需要加强对时事的关心程度,将能与课本联系上的时事与学生多多的分享,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多看一些新闻类杂志的书籍等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东西,开阔自身的视野与思维。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技术具有许多的优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政治知识的讲授更加的生动形象;其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丰富了初中政治的教学资源,为初中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有效的学习途径。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去,这对于我国政治教学领域是一种进步,也是改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政治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了前提,使得学生接触到了许多在传统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种进步与提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方法,同时也方便一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初中政治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政治从而掌握信息的收集、处理、运用的能力,并学会对问题进行深刻、有效的分析,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能有将问题生活化,该方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在我国初中传统的政治课堂中,教师通常会照着课本给同学讲知识,学生不论有没有理解知识,只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背下来就可以应付考试。这导致初中政治学科十分的死板,对学生没有起到应用的教育作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发挥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从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先进的教学理念,轻松的课堂气氛

 

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打好了基础,对于初中政治教师来讲,应当意识到政治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政治这门学科已经不再是靠背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的。总之,学生应当加强锻炼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尽快的适应角色的转变,从而将支配者转变为政治学习中的领路人。

 

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表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有效的降低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我国初中政治课堂中更是如此。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师通常采用的均是利用板书进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对学生直接或者间接的施加一定程度的压力,从而导致学生产生恐惧感和困惑感,使得学生不能真正的投入到课堂中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初中政治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探索可以提升我国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以新课改为背景的政治教学有效性,需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其主体地位,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应当大力鼓舞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把传统的政治课堂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学科。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