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9 08:56: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护理专科内涵的内容

第1篇

1.奠定学科基础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认定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与成熟的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护理学科尚缺乏清晰的学科专业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发展二级学科、培养不同类型的护理专科人才是护理学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级学科的确立需要与医学发展相匹配,其专科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未来的发展领域可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医护理学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护理技术,在老年医疗、社区保健、养老服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巩固、提升中医护理的专科地位,创立护理二级学科,可为护理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打造专业队伍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西医护理学校毕业生成为中医院护理的主力军,在开展中医护理时存在着巨大的理论盲区。中医基础理论薄弱、护理技术能力有限,导致临床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低下,与技术水平下降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程度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教育层面的缺失,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影响了中医护理水平的发挥,限制了中医护理向高层次的发展。而目前国内尚无完善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中医护理队伍现状制定中医专科护理培训内容及标准,开展不同层次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规范化教育,可造就一支独具中医护理特色的专业队伍,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理论发展、临床实践的深化、中医护理水平的提升。

3.拓展专科领域

国内外研究表明,专科护士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专科护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专业护理知识不断积累,护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临床专科护理人才发展相对落后,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梯队无层次。卫生部曾明确提出,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拓展专科领域,对专科人才培养准入资格、目标、形式、考核及管理等进一步细化。通过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完善的中医专科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培训模式,构建中医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对拓展专科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专科人才培养经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的可行性

1.培养基地院校联合,形成优势互补

优秀的专业师资和丰富的临床资源是培养专科化护理人才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专科护士的理论、实训基地大多设在医院,虽然有很强的实践指导能力,但理论培训的护理专业师资力量有待加强,。采用院校联合培养模式,体现医院与高校间的优势互补,由高校负责理论培训,设置中医护理专科护理培养课程,打造专科护士培训平台,将专科化理论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中,师资力量包括学院的资深教授、医院的资深医护人员,还可选配跨学科师资,讲授不同学科的课程。实践基地设在医院,遴选符合评审标准的实践基地,由符合资质的临床带教老师承担实践技能培训,以满足临床实践培养需求。

2.专科定位清晰,发展领域广阔

虽然目前我国对专科护理人才的称谓尚未统一,但普遍认为其共同点是满足临床护理特定岗位或领域的特殊要求,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经过特定的机构进行专门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由权威机构考核并获资格认定,在临床护理特定岗位或领域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是目前我国护理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综观国内专科护理发展,在临床认可度高、成长迅速的专科护理通常在医疗所不能顾及或无暇顾及的岗位或领域,专科护士发挥的作用是医疗无法替代的,有专门针对一种疾病的护理,如糖尿病、肾病;专门针对一类疾病的护理,如肿瘤、骨科、心血管科;专门针对一类人群的护理,如产妇、婴儿;拥有专门一种护理技术,如血液净化、静脉输液;拥有专门一类护理技术,如手术室、伤口造口,中医护理就属于专门的一类技术,在西医护理无法涉及的领域,解决西医护理所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或症状,其专科性在于中医护理技术的专科性及护理理论的独特性,这是中医护理区别于其他专科的表象和内涵所在,而且相对于其他专科而言,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更为扎实、技术手段更为丰富、应用领域更为宽广。

三、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思路

1.培养层次多元化

中医护理队伍基础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以中医护理教育应该在坚持中医护理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层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在校期间开设中医护理专科培养课程,在前期通科教育的基础上,让高年级护生接受专科理论、技能培养,本科阶段着重培养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为提升专科能力奠定基础;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应基于高起点、高要求的原则,面向临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在职教育阶段的培养可根据学历、职称不同分层次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可分为专科护士型培养及临床护理专家型培养。专科型培养指学历、年资较低的护士要求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为病人提供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养生、康复等指导;专家型培养指高年资、高学历的护士以知识更新、拓宽特色护理项目为主,培养能够在中医护理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充分展现中医护理工作价值的专家型护理人才。通过多元化的培养层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

2.课程设置多样化

目前的专科护理培养对象往往存在学历教育与临床经验不能兼顾的情况。因此,中医护理专科培训采用课程模块,因人制宜,已通过学历教育者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完成规定的专科实践操作,保证足够的临床训练时间;在职教育者给予理论培训,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为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开辟多途径培训通道,提高培养效率,加速人才培养进程。

3.教学方式灵活化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借助集中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示教、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临床实习、论文撰写等形式,开展自主性学习、互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也可强化专科实践操作技能,有助于全面提高综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效果。

4.核心课程特色化

对于不同层次的中医护理教育对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但核心课程着重于体现中医特色,通过递进式中医护理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造就具有综合才能的中医护理人才。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培训、专业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其中理论培训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以中医专科理论为重点,逐步提升护理科研、循证、教育等能力;专业模拟训练包括中医病案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营养食疗运用、情志调养方法、养生康复知识指导等,着重训练中医护理临证运用能力;临床实践通过中医护理查房、实际案例分析提升辨证施护能力,强化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营养食疗、情志调养、养生康复等技能训练,逐步提升创新运用、解决临床疑难问题能力。

5.能力考核综合化

专科护理人才注重培养其独立获取和分析信息、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以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的能力,能够为专科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采用综合评定方法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个案护理、综述、论文答辩等考核形式,以评价其专科综合应用能力。

四、成效展望

1.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

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为中医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指明了方向,可明确中医护士的角色定位,规范专科工作范围与内容,提高中医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培养一批能发挥中医特色、符合临床需求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专科型人才的基础上,可以成长为一支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且精通中医护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家队伍,引领中医护理的发展。

2.开设中医护理专科

中医护理技术以“简、廉、便、验”受到群众普遍认可,有很大的需求空间,但目前门诊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很少,门诊开设中医护理专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医疗无暇顾及的领域大展身手,根据中医护理理论,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应用护理技术、护理手段明确,适应病种范围广泛。如耳穴埋籽可治疗失眠、咳嗽、高血压;脐部贴敷可治疗便秘、腹泻;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盆腔炎;特别对于病情较轻且无需住院治疗的病人,中医护理专科无疑是最佳选择。发挥中医护理专科人才的作用,开设中医护理专科,主要承担以下服务功能。

2.1咨询、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指导中药服用、运用中医理论开展体质识别、营养食疗、情志疏导、四时养生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2.2中医保健方法指导开展易筋经、八段锦、按摩、气功、太极拳等养生保健技能辅导。

2.3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护理技能治疗相关疾病,如耳穴埋籽、拔罐、刮痧、贴敷、热熨、熏洗、中药换药、中药灌肠等。

3.开展社区中医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在社区有广阔的需求空间,其“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的观念与社区“预防为主”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的优势得天独厚。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医专科护理服务将帮助社区不同的人群和慢性疾病病人实行寓护于养的护理方式,发挥在养生保健上的优势,推广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操作,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4.开展教学科研

中医护理虽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专门学科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科研力量较弱,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迫切需要提高。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素养,将成为中医护理的发展核心力量,组织教学讲座、传播中医护理知识技能、开展护理科研、搭建护理学术平台,引领中医护理在教学中继承、研究中创新,不断提高和发展。

第2篇

通过提高护理专科生的综合技能、开拓视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医学临床实践能力。聘请国内一流的教授和临床医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讲座,定期组织临床技能练习和测试,对临床护理操作方法进行剖析和探讨;发挥教师群的指导优势等方法,对2004级以后在校护理专科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常规带教组比较。实验组采取以下措施:(1)首先了解护理本科生在临床操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2)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特别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及整体优化。聘请国内具有高水平的教授和临床医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讲座及辅导。(3)“新型的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利用校园资源,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使之相对独立自主地充分展开实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临床护理技能论坛和测试,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剖析具有创新性临床护理方法并加以学习和应用。(4)“新型的教”,教学活动跳出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教师仅仅给予引导和指导。同时要发挥同一学科“教师群”的优势,克服单一教师思维的局限,对学生操作规范给予集体指导。(5)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的教学模式。(6)统计处理:对护理专科学生在校期间临床操作技能测试及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O.05认为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操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与临床衔接不好,不能形成系列研究;未能充分利用教师群的优势,发挥集体的力量。

第3篇

【关键词】护理告知教学;双师型师资;优势探讨

护理学是一门要求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的学科,其实践性比较强,是我国四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之一。高职教育作为一门专门化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的职业能力。护理高职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为:培养实用性目标、针对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及紧密联系医学卫生单位和办学途径。因此,对双师型师资是其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

护理双师型师资既是临床护师,又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护理技能和护理理论通过教学手段有效的教授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训练自身临床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双师型师资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能够优秀的完成临床护理工作。这种关于师资的双重角色设定有助于实现教学实践和理论教学的全面结合,实现实习和教学的统筹兼顾,从而为临床护理培养富于实践性的高级护理人才。

一、方法

根据护理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依据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以中专为起点的学生专业背景,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并选择具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和有多年临床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来担任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和临床见习教师,从而保证教学同实践紧密结合。在进行课程学时的分配时,以课程的内容特点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尽量减少教师的课程授课实践,提高临床见习实践时间。建议同一内容的课堂授课和临床见习由同一老师负责,以便合理衔接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施双师型师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断进行自身专业素养的巩固和提升,双师型师资的主要工作经验来源于临床实践,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对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发展做到实时掌握,避免由于进行课堂教学而忽视临床实践,导致自身能力同专业发展脱节,从而对临床护理专科高素质学生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二、效果

根据相关毕业生调查表的结果,该门课程的学生在结束学习进入临床工作后普遍反映临床工作的磨合期大大缩短,更加迅速的适应到临床工作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护理的质量,增加了毕业生的工作信心。另一方面该门课程的相关负责教师普遍反映,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临床专科护理技能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三、讨论

(1)双师型师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的突出护理专科的护理特点,体现出护理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护理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互利能力。对于护理高职学生,则是要在中专常见病护理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临床上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成熟的护理技术和护理进展牢固掌握。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护理课程中加入关节功能评估的方法:根据患者关节的损害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和患者病情的判断,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科学量化基础,这些措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供给病人更加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在护理知识的教学外,加入临床护理能力的实践训练,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缩短适应期,有助于学生充分体会护理专业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通过临床护理技师向学生进行专业护理知识的示范,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专业形象,凸显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2)双师型师资教学模式有助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筹安排 由于同一内容的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均由同一教师负责,因此在备课时可以适当对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授课为例:将相关的课堂理论教学安排在1学时内,在此期间主要讲授基础知识和护理难点;将临床实践的3个学时内,进行新技术的讲授和示范,利用临床带教,将课堂理论和护理实践内在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高职学生进行自学,创建有效的自学环境。如,在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病理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原则和治疗原则于课上讲授后,将关节评估方法作为实践作业留给学生,通过在见习过程中结合课堂上的理论重点,进行实践内容的具体操作,并促使学生到病人床边进行学习理解。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学生为主,营造活泼开放的教学氛围,避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

(3)双师型师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临床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提高 由于双师型师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同时对教师的临床工作经验也有着较高的眼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适应授课内容改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和临床见习过程中,需要对本领域的发展进行主动了解,并向学生讲授,从而促使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得到实践和理论的不断提高和充实,促使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成长,这对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求讲师在授课同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典型病例作为授课突破点,用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极易。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加强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几何课上理论知识,对临床所见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判断,从而将理论和病例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得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护理事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将强护理专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师资队伍质量的主要方法在于加强师资培训。通过近年来我国各地护理高职专业在应用双师型师资教学模式中的经验来看:目前高职护理教育最为迫切的需要在于不断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护理师资的素质,双师型师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和加强护理专科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而且对于临床护理实践专科护士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在护理教学中应该坚持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朱顺法,孙绍临.高等课堂教学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03

[2]胡野.浅析高等检验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03

[3]张海燕,王衫,吴晓英,等.中专起点护理高职教育5临床护理学6课程模式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2

[4]郑修霞主编.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5]杨朔眉.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华护理杂志,2002

第4篇

我院健康管理专科中心为全军健康管理专科中心、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旗舰单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推进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本文分析了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规律,对如何加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能力素质培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军队疗养院加强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提供参考。

1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分析    

军队疗养院的主要保障对象是军队在职、离退休高中级干部和特勤人员,是利用白然和人工疗养因了为疗养员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服务的专门医疗保健机构。健康管理“零级预防”理念与疗养院的预防保健、中医“治未病”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其目的均在于使人们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4]。结合工作目标进行分析,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主要有下述特点。

1.1理念的整体性整体健康观是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为基础,综合分析评估健康状况,探询服务对象健康风险,探索实施风险管控的适宜健康管理方法,既重视生理指标和疾病护理,又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等致病风险控制护理,推进传统护理服务拓展延仲为循环递进持续终生的健康管理服务。

1.2技术的全面性健康管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多学科交义渗透、交织互补,结构多元,内涵丰富,范畴广阔。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作为一门技术,其知识体系不仅包括疗养学、康复学和护理学,还应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中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医学气象学、环境卫生学,以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服务技术既包括专业性很强的特定技能,又包含言行举止、交流沟通等行为艺术。

1.3方法的针对性军队疗养院疗养保障模式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体检疗养、保健疗养、康复疗养、特勤疗养等。健康管理护理服务对象特殊,各类人员职业环境不同、健康需求各异,生活习惯、文化志趣和保障标准也有较大的差异,由此要求开展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必须构建形成各具特色的实施方法,如健康体检与评估健康管理护理方法、疗养因了运用健康管理护理方法、实行综合康复措施健康管理护理方法和特勤人员专项保障健康管理护理方法等,加强和提高健康管理护理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1.4路径的规范性健康管理路径是指健康管理服务专业人员为了规范健康管理服务行为,针对健康管理保障目标,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问顺序性或阶梯式的健康管理实施计划。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旨就是要保证临床路径的规范实施,因此,保证健康管理专科护理路径的规范性并扎实推进,是确保健康管理路径有效落地的根本保证。

2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素质要求    

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即具有超越一般护理知识技能的高质量护理特长和专科护理技术[}s}。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开始于15年5月实施的《护士条例》中明确提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应注重以下能力素质的培育。

2.1高尚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职场道德和素质的总和,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白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健康服务,保障的是人最根本的需求,承接的是人最崇高的信任,高尚的职业素养是每一位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2开放的思维方式健康管理最大特点是把人和(或)人群的健康问题作为整体工程,宏观、系统、辩证地进行分析解决。根据“健康体检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的整体健康管理观,应注重培育开放整体的思维方式,学会系统地看待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换位地探讨问题、互动地解决问题。

2.3良好的协调沟通健康管理服务院前、院中、院后闭合衔接,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延续生命整个过程。良好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除依托服务者提供专业服务保障外,更多的是要依靠服务对象白身由内而外的白觉行动。因此,必须通过良好的协调沟通,清晰双方共同的目标、计划、路径、方法,提高依从性、执行力,形成共识和合力。

2.4扎实的业务功底专科护士是更高层次的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理应成为健康管理的护理专家,既把握疗养、康复、护理等健康管理相关学科知识,又掌握设备操作、咨询交流、穿刺注射、训练指导等技能,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既能独挡一面,又能示范教学。

2.5敏锐的洞察判断健康管理的重点是“零级预防”和慢病风险因了管理,探询服务对象的健康风险,探询进行全面风险管控的适宜健康管理方法。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多数服务对象并不十分清楚白己的现实需求和轻重缓急,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帮助他们分析判断,找准问题的症结,从而有效实施个体化、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2.6熟练的信息技能健康管理学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许多健康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必须依托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没有信息化,就难以实现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作为健康管理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运用医疗物联网、门户网站、APP、微信、微博等信息化工具的技能,提高服务效率。

2.7平和的心理涵养健康管理工作特点是社会接触面较广泛,服务对象包括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护理人员要与形形、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因此,难免会受到“热面孔贴冷屁股”的委屈,需要及时白我心理调整,始终保持阳光的服务心态。

2.8规范的礼仪礼节礼仪礼节是人与人交往的礼仪规矩,是人对人表示尊重的各种形式,包括动作形式、语言形式。健康管理护理既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服务技术,同时也是一项极为精细的服务艺术。护士的言行和神态直接影响到服务对象的精神与情绪,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品质。

2.9积极的服务意识积极的服务意识就是主动、热情地投身于本职岗位,服务于他人,尽最大可能履行好白身的职责。对于我们疗养院来说,就是要保持和发扬“第一时问服务”的优良传统,第一时问靠前预知、第一时问温馨接待、第一时问解决问题、第一时问拓展优化。

2.10执着的事业追求健康管理作为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与健康服务业态,与传统医学及医疗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建设发展愿景远大光明,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需要我们每一位健康管理工作者坚定信心、执着敬业,把日常工作与事业追求结合起来,融入推进健康管理这一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体味奋斗的人生快乐。

3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做法    

着力从转变思维、规范培训、强化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

3.1转变思维定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开启思维、指导行动的“调节阀”,直接制约着服务态度、服务标准和服务方法。引导转变弱势思维,深刻认识健康管理专科护理的丰富内涵。随着社会需求的进步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健康管理专科护理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医学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现代管理学同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引导转变惯性思维,由传统的疾病护理模式,转化为利用现代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从社会、心理、生物学的角度,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管理的全方位护理。引导转变被动思维,清晰角色定位,由根据患者病情被动执行医嘱,转化为围绕人的健康,主动提供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健康护理服务。

3.2规范岗位培训高质量专科护士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既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临床磨练[f}l。我们依托院内全军健康管理中心和全军创伤康复中心,进行规范化岗位培训。规范培训形式,采用参观见学、专题讲座、集中授课、示范操作、分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专科进修、论文撰写等形式组织岗位培训。同时,要求由各科室根据白身发展需要,选拔优秀的人员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联合组织的“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与考核”,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规范培训内容,根据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和规律设置培训内容,主要开展服务流程、健康教育、特色技能、礼仪礼节和急救能力等内容的训练,如:接待流程示范,健康知识讲座,茶道、八段锦、筋骨养生操,敬语、雅语、谦语、文明语规范与运用,急救场景模拟等。规范培训标准,对参加培训的到课率、掌握特色技能的项目数、护理笔记数质量、院内外学术交流次数、篇数等指标,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3.3强化综合管理围绕实现健康管理服务目标,综合施策,强化管理,提高能力素质。强化价值观培育,通过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医德医风专题教育等活动,着力从疗养员健康需要和工作人员事业发展出发,关注个性需求、心理需求和潜在需求,倡导微笑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yob。强化专家队伍建设,组织成立训练教学办,邀请健康管理、康复、中医等专科医学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充实师资,审核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常态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机制,每月组织基础理论统考,每次培训结束前都组织专项理论和技能考核,每年组织年度综合考核,要求全员参训、人人过关。健全人员考核档案,各项考核成绩与职称晋升、调职调级、交流使用挂钩。

4军队疗养院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成效    

健康管理专科护理模式,从单一疾病护理拓展到全面健康管理护理,推动传统护理模式在新兴的健康管理领域开启了历史性变革,传统的护理理念又有了新的连释。

4.1增进了服务团队合作健康管理服务的特点是全要素、全过程,许多工作需有护理单元来承接,如客服护理、导检护理、操作护理、陪诊护理、咨询护理、随访护理、教育护理、训练护理等,工作环节多、衔接要求高。通过健康管理护理专科建设,每一名专科护士对健康管理护理岗位工作性质、专业特点、衔接要求等,都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有利于增进沟通理解,相互补台,有效提高了服务和效率。近三年,我院健康管理服务综合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4.2实现了白身职业价值通过健康管理专科护理建设,有效坚定了护理人员的事业追求和价值认同。大家不再把日常工作简单等同于重复劳动,而是作为追梦事业的长才平台。近年来,专科护士组织开展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引进了开展血管内皮检测、乳腺弹性检测、脂肪肝数字检测、亚健康综合评估、经络养生操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能够对专科护理进行技术指导。在理论和经验总结方面,我院编写的《体检之后一健康管理篇》出版推广运用后,受到了广大官兵和客户的好评。

第5篇

护理部按照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和《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要求,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高护理水平”

的工作宗旨,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连续、全程、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从根本上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政策,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15年)》要求,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目前,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已延伸至特殊科室,真正意义上做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6月份全院召开了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会,7月份在特殊科室(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室、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全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各科室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和活动计划,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创新服务,修订和完善各部门工作制度,改变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二、推行护士岗位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1.按照《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民大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护士岗位管理相关政策(管理制度、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护士配置、护士晋级),修订绩效考核办法

2.年初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岗位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大家对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目的和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按照医院的条件和各科室的具体情况,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逐步建立激励性的用人机制。

3.为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医院采取护士转聘及评选优秀护士等激励措施。5月份护理部协助人力资源部对20名护理人员由聘用制护士转为院内人事;并评选出47名优秀责任护士,在5.12护士节进行了表彰,护理部副主任万秋英和呼吸内科护士长朱敏荣获湖北省优秀护士光荣称号。

三、加强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修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常规、流程和标准

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护理部完成了《民大医院护理常规》、《民大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及《临床护理操作流程》的修订与编写工作。在原有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上对《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考评标准》等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使临床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定期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年初,护理部制定了专项督导检查方案,每季度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查对制度落实、护士依法执业等质控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督查后当面给予书面反馈。科室在三天内给科护士长上交整改措施,科护士长在一周内督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上交护理部,科室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后如在一周内未落实整改措施,将按标准扣分,同时计入

“温馨病区”竞赛活动相应项目中。

(2)2013年,护理部全年共召开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4次,护理质控讲评会和护理安全会议4次,护士长节假日、夜查房共144次,对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全年共召开护士长例会共12次,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讨论会4次。努力营造非惩罚性报告制度的病人安全管理文化,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全年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02例,对各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定性,作出处理意见,提出防范措施。本年度严重护理差错较去年明显减少,无护理事故及纠纷发生。

3.专项督导,保证安全

护理部修改和完善患者压疮、坠床、跌倒、管道脱落等管理和报告制度,并有相应的防范预案,各项管理措施到位。并对全院各科室压疮、坠床、跌倒、管道脱落等管理制度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整改,从而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全年上报压疮高危人群612例,发生难免压疮14例,难免压疮发生率2.3%;全年上报跌倒/坠床高危人群138例,发生跌倒/坠床1例,跌倒/坠床发生率0.7%;非跌倒/坠床高危人群发生5例。

4.预案演练,防患未然

全年全院共进行应急预案演练8次,对心脏骤停、针刺伤、汞外泄、围手术期、输血、跌倒等进行预案演练,并要求全院各科室进行相关的预案演练,让每位护士熟知演练经过,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四、加强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1.

加强护士长管理培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护士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全年选派护士长外出学习70人次;护理部举办了三期护士长管理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了培训学习,使护士长开阔了眼界,大大提升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护理部拟于2013年12月6至2013年12月8日举办2013年湖北省继续教育项目——护理管理培训班,浓重邀请著名护理学专家李冰、赵庆华、汪波教授为来自省内外150余名护理同仁授课。在培训班上三位专家进行了《卓越管理,构建优质护理长效机制》、《创新护理管理质量,科学控制护理质量》、《强化质量安全,提升品质服务》、《护士职业压力与管理》等多场精彩讲座。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不仅为护理同行们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还为培养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增加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恩施州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大大降低了护理风险。

3.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完成在职护士的分层培训,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护理部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强化“三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全年共完成全员性操作培训六次,参考率100%,考试合格率100%,进行专题讲座22次。

4.加大专科护士的培训力度。按照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重点加强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等专业领域的骨干培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013年送出10名护士参加专科护士的培训并取得专科护士证书,其中:血液净化2名、手术室护士2名、糖尿病专科2名、PICC专科护士1名、产科护士1名、急诊急救1名,到目前为止,我院已有16名专科护士取得证书,为我院专科护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品管圈活动,初显成效

全院各科室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调动科室年轻护士的积极性,参与科室质量控制,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解决科室突出的问题。5.12护理部组织进行了“民大医院护理品管圈交流评比活动竞赛”,其中眼科(明眸圈)、肝胆外科(肝胆相照圈)、泌尿外科(晨光圈)、内分泌血液内科(泌乐圈)、消毒供应中心(成长圈)获得三等奖,关节外科(蚁族圈)、风湿免疫科(时尚圈)获得二等奖,急救中心(点滴圈)获得一等奖。于11月份,医院派出关节外科(蚁族圈)、眼科(明眸圈)参加了全国首届品管圈活动大赛,通过激烈的竞争,从100名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赛,最终获得优秀奖。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丰富了护士的知识水平,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五、加强专科建设,创优质护理品牌

(一)2013年4月,护理部经过积极准备,精心组织,在邹莉副院长的带领下,我院糖尿病护理专科、血液净化专科到武汉参加了由湖北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护理重点专科培训基地的初评答辩会。本次全省参与糖尿病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答辩的共有31家三级医院,我院成绩88.6分,排名14;参与血液净化专科培训基地答辩的共有35家三级医院,我院成绩81.6分,排名18。5月14日,湖北省卫生厅评审团来我院,对血液净化培训基地进行了现场评审;

5月17日我院血液净化专业获得培训基地资格;10月,我院正式接受第一批培训学员(其中医生2名,护士6名)。

(二)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一病一品”活动,制定专科疾病临床护理服务路径,并制订成册,指导年轻护士的护理工作,规范了护士的行为。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科室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管理,各科室完成了医院规定病种的护理临床路径的制定工作,并应用于临床。

六、开展温馨病区的评选活动,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1.修订和完善了《2013年民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考评标准》并组织实施。

2.全年共评出温馨病区18次,其中内分泌血液内科获得4次,神经内科获得3次,呼吸内科获得3次,普外二科获得2次,心内科获得2次,普外一科获得1次,脊柱外科获得1次,妇科获得1次,肿瘤科获得1次。奖励津贴11.2万元。

通过温馨病区的评选,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七、开展特色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

1.呼吸内科自制“呼吸操”光盘,每天下午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为了减少气管插管时的误吸,科室在通知麻手科的同时,由护士先置入胃管,将胃内溶液抽吸出来,麻醉医生到后再行气管插管,减少了插管的并发症,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成活率!

2.内分泌科购进立体式广告机一台,滚动播放糖尿病、甲亢及科室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还自制糖尿病饮食教育模具,将各种食物的单位交换份更形象的展现,让病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糖尿病饮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定时组织科室糖尿病病友会,进行讲课、讨论与交流、看图对话式个性化的健康宣教。

3.普外一科为了方便置管病人下床活动,进行护理创新,制作了防止导管打折和滑脱的保护袋。

4.

关节外科规范新药使用流程,杜绝用药差错发生。

5.部分科室建立了QQ群,如内分泌的“糖友之家”、心内科的“高血压之友”等,加强了与病人的沟通,使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使护理服务更贴近患者。

八、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1.

按照民大医院《2013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好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任务,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2.加强护理内涵建设,认真落实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护理技术规范,细化工作标准,规范护理行为。责任护士能够正确实施治疗处置,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共同完成诊疗计划,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

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色,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4.

2013年2月23日,护理部成立了护士随访工作站,每两月进行一次全院护理满意度的随访调查,2013年全年全院护理总满意度为95.22%,责任护士知晓率99.2%,患者对优质护理知晓率89.7%。2013年共收到锦旗119面。

九、存在的问题

1.医院部分职工观念转变不到位,缺乏对优质护理的理解和支持。

2.医院的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3.部分科室护士长排班不合理,不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

4.护士绩效考核未落到实处。

十、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2.继续开展品管圈活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全程、全面、优质、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改善病人住院期间的感受,提高病人满意度。

4.充分利用医院资源,探索护理垂直管理模式。

第6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老年病;体现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内涵的不断拓宽[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自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与院内科室相继推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病房”构筑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无缝隙护理)[2],并结合老年病人特点,实行弹性护理工作制,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发挥作用,解决老年病人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护理实践证明:以弹性护理工作与无缝隙护理相结合,始终以人为本,在护理程序中溶入人文精神,营造人文气氛,则能保证有效减少正常工作中难以避免的护理空间[3],提高老年病人治愈率,临床收到满意效果。这不仅是老年病科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符合老年人的康复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科学管理效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老年病心血管科是一个拥有25张床位,以心血管病为主的综合性病区,担负着全省60岁以上的各阶层离退休人员的治疗和危重病人的特护与抢救。病区组合护士9人,其中4名护士取得了护理本科文凭,3名护士在成人高校就读护理本科。2名护士在成人高校就读护理专科。护理模式改进前,功能制护理模式在我科护理模式中比例占87.5% , 责任制护理模式占12.5%。自2003年开展人性化服务,以弹性护理工作与无缝隙护理相结合, 以人为本,创建温馨病房。已进入规范运行。

1.2方法

1.2.1组建护理结构本病区编制护士9人,组合2个护理单元,按其职称组合各分有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1名。其中护士长和2名护理组长为正常班,其他6名护士倒班制。

1.2.2评聘护理组长采取护理组长弹性聘任负责制。护理组长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护理病例书写,指导和协助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开展以人为本,在护理程序中溶入人文精神,营造人文气氛,创建温馨病房。

1.2.3护理弹性工作制组员参加倒班工作,并参与本组病人的健康教育,治疗和护理,和护理组长构筑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无缝隙护理)[2]。负责晨晚间护理和体温测试与绘制。完成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操作,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发挥作用。

1.2.4按职称上岗,实行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三级护理管理负责制,以弹性护理工作与无缝隙护理相结合[2],加强病区护理质控管理力度,以护理核心制度十四条为标准,护士长检查、指导护理组长的管理工作,护理组长检查、指导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完善三级护理服务内容,达到每一位患者获得特定程度的优质服务之目标。

2效果

2.1开展人性化护理,以护理弹性工作方法, 构筑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采取主动的护理措施,运用激励的支持方法,针对不同的病人及时提供不同的人性化服务,实现护士对病人实行一对一的护理要求[3],体现护士对病人的真情实感,服务于人、生、老、病、死全过程,从中展示和赞赏护士的知识和潜力,体现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护士的职业形象[5],改善护士地位。

2.2开展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实践中不仅针对疾病,而要更为注重人的健康,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身心整体反应,在细微之处下功夫,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觉方便、舒适、满意,体现人本观和人文精神。促使每一位护士对每一位病人实行最佳服务如:开展工休会,给予健康教育,采取个体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形式进行。开展疑难个案护理查房、重病护理查房、护理专科会诊等,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责任心。

2.3推进人性化服务,通过提高护士职业形象、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满足患者对疾病及心理的护理需求[5],以人为本,让病人受益[4],从而提高患者对护士职业形象的满意度如:对患有呼吸、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疾患居多,并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慢性疾患与心理障碍、恐惧等心理的老年病人。以弹性护理工作与无缝隙护理相结合[2]的工作模式,与患者结盟、拜患者为师,并改变以往“实施什么护理,患者就接受什么护理,变为“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护理什么[4]” 增加病人的依赖感和安全感,体现护士实现人文关怀的价值,连续三年统计住院病人满意率均为100%,护理差错为零缺陷,符合老年病人的康复需求。

3讨论

开展人性化服务,本文以弹性护理工作与无缝隙护理[2]相结合,以人为本,体现在老年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的护理实践中[5],在护理程序中溶入人文精神,营造人文气氛,则能保证有效地减少正常工作中难以避免的护理空间,体现护士对病人实行一对一的护理服务[3],加快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老年病人的治愈效果,是老年病科科学化管理的新尝试,是推行管理年护理程序标准化的最佳工作举措,是老年病科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值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华.实施整体护理和弹性工作相结合在干部病房应用.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13(3):256.281.

2郭燕红.以人为本促进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 卫生部保健局护理专业培训讲座,2004,6.

3何卫权.整体护理和弹性工作制在分娩室的试行效果.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463~465.

第7篇

【关键词】神经外科;优质护理;基础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87-01

神经外科具有专业性比较强的特点,主要的医治对象是由外伤造成的脑脊髓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担负重要职责,需要较高的技术专业性,与医师进行紧密的配合,保障治疗的顺利开展,本次研究对优质专科护理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某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56例(男105例,女51例)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护理实践,年龄25~67岁,平均(34±6.5)岁;病因:钝器击打67例,车祸57例,高空跌落13例,其它19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优质组与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病因、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基础专科护理制订了表格式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培训单包括了基础护理培训的各个方面。阶段:分为新护士(3个月内)、一年内、三年内、三年以上4个阶段;内容:包括所有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时间:有各项操作接受培训时间,有各项操作通过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口述或笔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有了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使实施培训者和接受培训者目的更加明确,对哪些内容已经接受培训,哪些内容已通过考核,哪些内容虽已培训但迟迟未通过考核,了如指掌。从而指导护士找出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直至完全掌握。

密切监控各项生命体征,特别是脑部损伤患者,严密观察脑疝症状;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定时给患者扣背理气驱痰,重症者给予呼吸器辅助;预防消化道出血,执行抢救预案,定期监测胃液PH值、血常规等;留置胃管护理,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定期检测胃液,若出现应激性溃疡,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行胃内降温止血;基础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基础的健康教育。

1.2.2 优质专科护理护士是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应在抓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内涵。督促护士深入病房主动提供服务,使呼叫器的使用率下降50%。在基础专科护理的基础上,执行全面优质护理。选用院方长期培养的专科护理人才,组成专科护理小组,定期排班,增加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责任制,确保护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制定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对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翻身、进水食等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并不断总结修改,确保患者舒适、安全;行心理护理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宣讲,促进护患和谐,提高家属与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抑制不安全因素。

1.2.3 研究方法自行制定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并发例次。

1.4 判定标准问卷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以上者;满意:80~90分者;基本满意:60~80分者;不满意:60分以下者。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

2 结果

2.1 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优质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非常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促进了病区基础护理质量的发展分析当前我国多数医院护士工作模式,即治疗班的护士只负责注射,药疗班的护士只负责发药,形成了以护士处理医嘱为中心的分工护理模式。在这一工作模式下,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基础,重医嘱、轻护理的工作现况,护士仅负责份内技术操作性工作,而缺乏对病人身心整体反应的关注,更谈不上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神经外科护理对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较高,本院进行神外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成立专科护理小组,提高护理标准。

研究中发现,患者及其家属受健康教育水平对治疗与康复水平有显著影响,优质组中因患者及其家属因素造成的意外较少,患者自主护理能力较强。现阶段神外专科护理路径已经较完备,研究中优质组并未改变护理路径,提高护理标准对治疗康复结局影响并不显著。优质基础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他们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护患关系得到了良性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神外患者行专科护理,应在提高护理的专业及技术性的基础上,着重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医患和谐,抑制意外事故造成的感染并发。

参考文献

[1]尹晔.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活动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9).

[2]陈东勤,梅娜.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外健康文摘,2012(22).

第8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能级护士;护理培训;护理人力资源使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82-01

卫生部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消化内科作为首批示范病房,把落实“基础护理”作为重要工作。但由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开展此项工作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消化内科发现传统的培训方法及内容没有针对性,目标不明确,忽视了不同能级护士在各项工作中的使用,一年多来,消化内科采用护士能级培训和使用方法[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全面展开。

1 一般资料

1.1 消化内科护士的能级划分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

1.2 护士配置护理本科9名、专科16名、中专5名

1.3 护士资质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12名、助理护士10名

2 不同能级护士的培训与使用

2.1 对护理组长的培训与使用

2.1.1 护理组长的培训明确护理组长岗位职责、工作质量标准、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项目。严格“三基”培训,巩固专业基础。加强组织管理及统筹能力,实施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考核制度,强化责任护士专科培训。重视临床应用,提高实践能力。为适应现代医学护理学的发展,培养临床护理专家,提高护士解决复杂疑难护理问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护理服务。

2.1.2 护理组长的使用护理组长是临床护理工作执行者和护理工作小组的组织者,是临床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护理组长带领具有不同能级的护理人员,分管一组患者,护理组长根据责任护士的能力,分配不同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负责组织责任护士的业务学习、组织抢救、学术讲座、病例讨论、对护理差错,事故提出签字意见,负责主持责任护士考核工作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讲座,负责带教工作,及护理专科发展。

2.2 责任护士的培训与使用

2.2.1 责任护士的培训明确责任护士岗位职责、工作质量标准、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项目。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疾病健康教育、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护理常规和应急事件防范预案及处理流程、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及标准

2.2.2 责任护士的使用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执行者,承担消化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积极参与并组织病房内的抢救,完成大量静脉穿刺、换药、穿梭在病房间及承担着各项护理操作,并能够及时掌握本组患者的一些思想情况及时处理并向组长汇报。责任护士负责管理本组的助理护士,组织讲解各种技能操作,及各项基础训练及本科室的护理常规,使她们很快了解并掌握,并鼓励她们不断进步,定期进行针对性的考核。

2.3 助理护士的培训与使用

2.3.1 助理护士的培训由于助理护士都很年轻,都是刚刚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巩固专业思想,严格素质要求,加强助理护士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抓好“三基”训练,学习消化内科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明确助理护士工作职责,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2.3.2 助理护士的使用助理护士负责本组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如整理床单位、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口腔护理、卧位护理、排泄护理、床上温水擦浴、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排痰、患者安全管理、陪检等。

3 结果

3.1 基础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到位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试点工作以来,患者的生活由各级护理人员分工合作,协助完成,减少了家属的陪护,同时家属不必为亲人的生活护理没人照护而担忧,心理负担得到减轻。患者的日常生活得到更好地照顾,各级护理工作更加细致入微,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护患关系更为信任和融洽,让患者体会到了家的温馨,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各种对护士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3.2 护理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分级使用,使护理人力资源从结构上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实际工作的需要。责任护士有充足的时间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及时地观察病情,掌握病情的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并发症能够早期预防,保证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并加强了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指导,及时评估患者,及时有效地制定护理计划,指导下级护士更好地实施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温馨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在“零投诉”的基础上,患者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99%。

3.3 护士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护理人员的能级使用、分工合作,充分调动护士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护士的责任感及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强,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工作做得更细致周到,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使护理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各能级护士还能够钻研专科业务知识,注重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及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4 讨论

我科明确了能级护士工作职责,责任到人,护理到位,使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有了连续的、动态的观察,能更好的了解与掌握病情,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为治疗提供了观察依据,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规范化培训及护理人力资源合理使用,有利于护理梯队的培养与建设,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提高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实现了护理人员自身的价值,使其看到了未来,感到了专业的成就感。全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2],夯实基础护理。

参考文献:

第9篇

1.1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升护士职业素养护理文化与品牌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护理团队。要加强护士的团队建设,必须不断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护理部在工作管理中,要注重培养护士的团队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提高与他人协作配合能力。护理部常年举办护理团队与个人素质提高班,设计全套系统化课程,包含团队意识与管理、现代员工协作能力、护士礼仪、职业形象、护士语言与行为规范、护患沟通、美学、心理学、人文关怀、护理价值观等,激发护士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职业素养,从而不断提升护理团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2创新护理质量管理理念,全员参与PDCA循环质量改进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我院在护理质量管理上,积极探索运用科学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自去年10月以来,运用PDCA循环、头脑风暴法、RCA根本原因分析法、QC手法、5W1H工作法等,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并通过科室QC小组成果展示活动,为护士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互相借鉴经验,弥补不足,共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自开展PDCA循环质量管理以来,护士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质量意识、发散性思维等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改进变以前的“要我改”为现在的“我要改”,质量控制变以前的“重检查”为现在的“重改进”。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向临床一线科室前移,实现护士长、护理组长及专项质控护士、护士的三级管理模式。

1.3加强护理专科质量建设,不断促进专科护理发展今年我院专科护理建设,在以往静脉治疗、糖尿病护理、压疮护理、危重症护理4个专科小组基础上,又新建立急诊急救护理、中医护理2个专科小组,并成立我院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全院网络管理,选拔了114名专科小组联络护士,促进各科室专科护理的技术提高,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专科小组不仅承担了相应专科的培训、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还承担了全院相关疑难复杂病例的专科会诊、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每季度召开小组及联络护士会议,交流专科护理前沿信息,讨论我院专科护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改进,以达到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发展。

1.4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创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今年初,护理部以针灸科、耳鼻咽喉科、骨伤科、肛肠科病区为试点,打造中医护理模式病房。确定各科室常见病种,制定中医护理规范及中医护理标准计划。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中医单病种辨证施护标准》,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学习,明确中医护理病历书写、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全院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低于4项,中医护理模式病房不低于6个,并认真组织各科室落实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护理方案,及时评估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检查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修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对各科室中医护理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评。下一步,护理部将以点带面,在多个护理单元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发挥中医优势,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创建我院中医护理品牌。

1.5加强护理制度规范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流程和效果医疗服务属于动态过程。为了适应新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护理部重视各项护理制度的落实,并定期对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不断完善优化。每月对全院科室各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质量检查,现场进行反馈,指导科室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通过科室制度规范化建设,力争做到“以优良的技术让病人放心、以优质的服务让病人称心、以优美的环境让病人舒心”。

1.6组建护理通讯员队伍,创办护理期刊,扩大护理影响力为进一步做好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宣传报道,今年护理部组建了护理通讯员队伍,并创办了护理期刊《护理园地》,在全院选拔了60名通讯员,并对60名护理通讯员举行培训讲座。邀请报社编辑讲授通讯稿的写作方法,对通讯稿基本概念、写作要求、写作技巧、写作注意事项、通讯稿案例分析等一一培训。报道内容以优质护理服务、科室护理活动、身边感动病房故事、护理工作创新、中医特色护理等为重点,突出我院护士专业过硬、服务优质、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良好形象。

2初步效果

实施护理文化与品牌建设半年多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普遍好评,病人满意度调查从96.00%上升到99.30%。护理工作得到了县级其他医院同行、社会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医院领导也给予了极大支持和肯定,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感和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进。

3讨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