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9 08:56: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

第1篇

小股民证券投资资金总量有限,股民主要将证券投资作为一种辅助理财手段而并非专业性的投入其中,其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等特征。

1.证券投资知识的影响

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证券投资专业知识缺乏,我国大多数小股民都没有接受过证券专业知识培训,甚至对证券投资相当陌生,没有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取专业知识,从而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对业务领域不熟悉等问题。其次,证券投资基本常识缺乏,部分小股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如股票投资资金要次日才能转出,st、*st类股票风险较大等,由于不了解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小股民在购买股票时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差错。再次,证券投资操作软件等相关知识缺乏,部分小股民虽然知道利用操作软件购买和出售股票,但对操作软件中各种技术指标无法识别,或者没有完全了解和把握其中的涵义,无法利用这些技术指标进行决策分析,更难以根据股票的基本情况以及自身的需求对技术指标进行调整。

2.证券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

首先,证券投资信息获取能力不足,部分小股民由于工作繁忙,加上投资金额不多,因而对各种影响证券市场的信息关注不够,部分小股民甚至长期性的忽视了证券市场消息,没有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没用收集网络信息,从而难以及时有效的获取各种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消息。其次,证券投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小股东在获取有关信息后,难以分析出这种信息将带来何种影响,如某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正推进重大重组事项,部分小股民不知这种信息会对股价带来何种影响,因而内心可能会抵抗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管理还不规范,部分证券市场研究人员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一些有关上市公司的消息,小股民无法有效的辨别信息的真假,容易遭受资金损失。

3.小股民个的影响

首先,决策的随意性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证券市场时,本着“玩一玩”、一点点钱无所谓等态度,因而在购买股票时没有对目标上市公司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更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是根据个人喜好、购买股票时上市公司的价格、上市公司股票涨幅情况等决策,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其次,小投资者从众等行为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决策时缺乏自主决策意识,容易出现跟风等问题,什么板块热买什么板块股票、什么股票涨幅大买什么股票,这些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二、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思考

小股民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如果缺乏小股民的参与,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而要将小股民留在市场当中,除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股民自身因素入手,引导小股民更为理性的投资,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小股民投资体系。

1.加强证券投资知识宣讲

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前提是帮助其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证券投资知识,首先,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证券投资知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高校、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编写通俗易懂、不带有偏向性的证券投资资料,同时邀请编写人员开展讲座,通过这种大范围的宣传帮助小股民特别是刚进入股市的小股民全面、客观的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信息。其次,要选拔和培养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证券投资宣讲人才,由于证券知识宣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且国家会不断的出台各种制度法规,这都需要有权威的解读,此外,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使得证券投资知识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建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独立客观的宣讲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帮助小股民了解、更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

2.多策并举降低各种虚假信息对小股民的影响

首先,要加大对各种虚假信息者处罚力度,针对现实中充斥着各种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甚至部分人员还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一些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如推荐某一股票、暗示某一股票会有较大一波行情等等,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前,利用网络各种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影响更加深远,这就要求加大对各种违规虚假信息者的处罚力度,采取行业进入禁止、罚款乃至于追究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罚。其次,要完善各种虚假信息监督管理体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专门的监督网络,供小股民对各种虚假信息单位进行举报,便于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当中,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真正做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反馈一例,避免有举报没处理、有处理没反馈等问题。

3.创新方式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于证券市场

首先,要创新性的设立各种小股民模拟证券投资渠道,如可以开发贴近实际甚至于实况同步的模拟投资工具,并进行广泛的推广,甚至鼓励小投资者在正式进入证券市场之前要模拟投资一段时间,同时在这种模拟系统中嵌入各种证券投资基础知识,通过寓知识与实践帮助小股民了解投资知识。其次,要创新性的帮助小股民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倡导良好的投资习惯,如要求证券投资公司在小股民开户时提供相关的资料甚至组织培训,再如利用各种公益渠道对一些良好的投资行为进行宣传,以此影响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三、结语

第2篇

随着顶级葡萄酒需求的日益高涨,来自顶级酒庄的供应压力则空前增大,供不应求的格局未来将越来越难以逆转。而这种状况将直接导致顶级葡萄酒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用于收藏和投资。近年来,当顶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收藏热点时,新的投资机会逐渐来临,市场本身也已经蠢蠢欲动。但是,面对全新的热点,欠缺葡萄酒收藏投资经验的中国收藏家们,总会有一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投资横向比较 :名庄酒、股票和名贵艺术品

要在一个行业进行投资,首先要对这个行业进行整体分析。也许中国的投资者们对于投资股票和投资艺术品已经非常熟悉,至少已经知道股票和艺术品的价值和风险。我们就横向比较一下这三个行业的投资价值。

股票投资,整体说来风险较大、输赢均等。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方面,就是不太好选股,股票池中几千只股票,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套;第二方面,就是不太好掌握投资的时间,长线操作则压力太大,短线操作又难以把握。

而艺术品投资,基本上只要是名贵艺术品,增值的几率要大于赔本的几率,只是动辄需要相当大的资金。

葡萄酒投资和股票投资完全不同,股票只是金钱游戏,看不见摸不着,而葡萄酒不仅看得见摸得着品味得到,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投资。在中国,其实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都有实力尝试着去少量投资葡萄酒,而且从部分名庄酒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升值几率要远远高于贬值几率。

嘉德拍卖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热爱艺术品收藏投资的高端人群,同样非常青睐进口葡萄酒,特别是名贵的进口葡萄酒。他们是这个市场的动力源,只要中国有这么一个热爱、消费、收藏葡萄酒的高端群体,中国的进口葡萄酒收藏市场也就会越来越火爆。

就是这么一个群体,在精神层面有强烈的需求。他们热爱名贵葡萄酒、热爱雪茄、热爱高尔夫运动、热爱主题旅游,当然也热爱艺术品,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只要需求能够被满足,他们甚至不太计较成本。中国市场名庄酒持续火爆,其实依靠的就是这么一个高端的消费群体。

投资价值分析 :三年平均回报150%

先来看一组由各大著名拍卖行提供的数字:

1787年拉菲酒庄葡萄酒,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6万美元。现陈列于福布斯收藏馆,瓶身蚀刻有杰斐逊总统的姓名缩写。

大瓶装(5升佳酿)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Rothschild)葡萄酒,1945年产,这一年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好的酿酒年份之一。199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4614万美元。

1784年份迪琴酒庄白葡萄酒,1986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5.6588万美元。酒瓶上也刻有杰斐逊的姓名缩写。

7支罗曼尼康帝酒庄1978年份蒙塔榭酒。2001年苏富比纽约拍卖行售出,售价16.75万美元,即每支2.3929万美元。

罗曼尼康帝酒庄1990年份勃艮第红酒,6夸脱大瓶装。2002年纽约扎奇拍卖行售出售价6.96万美元,折合每标准瓶容量5800美元。

罗马康帝酒庄1985年份一套7支美杜莎拉酒(总容量6升,相当于8支标准瓶)。1996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售出,售价22.49万美元。

三支1994年份鹰鸣酒(Screaming Eagle)2000年洛杉矶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5 万美元,即单支3833美元。

谈到进口葡萄酒的投资,名庄酒投资自然是一个热点,但是投资绝不仅仅局限于名庄酒,应该说只要是顶级葡萄酒(不一定是知名酒庄)均有升值的空间。这和所有行业一样,投资就必须有投资的策略和投资的组合。

整体说来,也只有占总量千分之一的顶级葡萄酒才具有陈年10年以上的潜质,也才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这些葡萄酒90%以上来自葡萄酒“老世界”那里都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酒庄城堡。

为什么只有这些顶级葡萄酒才被承认有收藏投资价值呢?

首先,顶级葡萄酒的酿造对气候、土壤、光照和葡萄树本身都有极高要求,这跟中国生产茅台酒完全一样,离开了那里的原生自然环境,就根本无法酿造出同样品质的酒。而全球每年评出约30款名葡萄酒80%分布在法国酒庄,尤以波尔多的白马、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奥比隆、欧颂和柏图斯8大名庄最为珍贵,其声誉是经过数百年历史发展才建立起来的。另外还有极少数来自“新世界”酒庄的酒也被列入投资级葡萄酒,也就是说,能酿造出顶级葡萄酒的酒庄极为有限。

其次,世界顶级酒庄所能生产的头牌酒的数量也都非常有限,通常仅有2万~3万箱。有限的产量分散到世界市场,因为稀缺而备显珍贵,加上顶级酒可以长期陈年储存,从而使这类酒随着窖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值。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葡萄酒收藏具有增值潜力大、波动小、稳定性高的特点。据权威资料显示,如果投资法国波尔多地区的10种葡萄酒,过去3年的回报率为150%,5 年回报率为 350%,10年回报率为500%,大大超出同期道琼斯和标准普尔指数成分股的增值速度。

在2006年以前,投资葡萄酒的收益虽然稳定却并不算高,而自从2006年在英国建立了葡萄酒交易市场之后,则表现出了巨大的升值潜力。顶级葡萄酒近一年的平均升幅已达43.2%投资价值同样不亚于股票、石油和黄金。

而葡萄酒迅速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拉动。继原来的欧洲、北美之后,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已有大量高端葡萄酒的受众,此外中国内地懂得葡萄酒的消费者也在迅速崛起。亚洲无疑成为了最重要的新兴市场,这正是葡萄酒行情看涨的主因。

投资策略分析 :三类顶级酒的投资组合

既然只要是顶级酒就有投资价值,那么投资的对象就绝不仅仅只是名庄酒,一些口碑非常好但没有被评定为名庄酒庄的酒,同样有投资价值。首先,名庄酒还是投资的首选品种,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和奥比隆波尔多美度区的5大名庄,以及白马、欧颂两个圣・艾米隆的名庄和波美侯德柏图斯庄、波尔多8大名庄的投资价值被全球公认最高。

其次是选择一些非常有潜力的二三级酒庄,她们中也有类似宝马、里鹏、拉梦多这样口碑和品牌俱佳的顶级酒庄,同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如果有机会和条件,还可以选择一些产量很低、年份很好的四五级酒庄,比如说波尔多1982年年份,甚至是1976年年份,这些产量很低、年份很好的珍藏酒,同样有投资价值,甚至升值空间和潜力比名庄酒还大。

整体来说,如果想投资顶级葡萄酒,最好能够搭配投资,不要仅仅迷信名庄酒的名气或者是迷信非名庄酒的升值潜力。

除了注意投资组合以外,业内人士还给中国客户更多的专业建议,那就是直接在欧洲期货市场买进最稀有葡萄酒的期货,然后储存在伦敦的免税仓库里,5年或者10年之后,再考量喝掉或卖掉这些酒,因为那时候爱葡萄酒的人会更多,意味着升值空间很大。当然客户要求提前卖出也没问题,但如果是期货的话,则要等1~2年后才能卖掉。

投资风险防控 :具备鉴别常识 切忌盲目追高

在目前在中国市场,顶级葡萄酒主要还是通过中国香港和澳门登陆内地城市,通过香港和澳门进入内地市场的名庄酒,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很多可以乱真的假酒。所以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投资顶级葡萄酒之前,必须具备鉴别真伪的基本常识。你首先要懂得品酒,要懂得什么是真酒,什么是假酒。那么,究竟如何鉴别?

从比较专业的角度讲,观察葡萄酒的外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液面:用食指和姆指捏着酒杯的杯脚,将酒杯置于腰带的高度,低头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或者将酒杯置于品尝桌上,站立弯腰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呈圆盘状,必须洁净、光亮、完整。如果葡萄酒的液面失光,而且均匀地分布有非常细小的尘状物,则该葡萄酒很有可能已受微生物病害的侵染。如果葡萄酒中的色素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则其液面往往具虹彩状。如果液面具蓝调,则葡萄酒很容易患金属破败病。除此之外,有时在液面上还可观察到木塞的残屑等。透过圆盘状的波面,可观察到呈珍珠状的杯体与杯柱的联接处,这表明葡萄酒良好的透明性。如果葡萄酒透明度良好,也可从酒杯的下方向上观察液面在这一观察过程中,应避免混淆“混浊”和“沉淀”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浊往往是由微生物病害、酶破败或金属破败引起的,而且会降低葡萄酒的质量;而沉淀则是葡萄酒构成成分的溶解度变化而引起的,一般不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

2. 酒体;观察完液面后,则应将酒杯举至双眼的高度,以观察酒体,酒体的观察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有无悬浮物及沉淀物。葡萄酒的颜色包括色调和颜色的深浅。这两项指标有助于我们判断葡萄酒的醇厚度、酒龄和成熟状况等。

3. 酒柱:将酒杯倾斜或摇动酒杯,使葡萄酒均匀分布在酒杯内壁上,静止后就可观察到在酒杯内壁上形成的无色酒柱,这就是挂杯现象。挂杯的形成,首先是由于水和酒精的表面张力,其次是由于葡萄酒的黏滞性。所以,甘油、酒精、还原糖等含量越高,酒柱就越多,其下降速度越慢;相反,干浸出物质和酒精含量都低的葡萄酒,流动性强,其酒柱越少或没有酒柱,而且酒柱下降的速度也快。

第3篇

乍看之下,似乎学历和炒股赚钱并没有必然联系。但细看之后却发现,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这两类低学历股民的赚钱比例均远高于平均值,而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这两类高学历股民的赚钱比例却都低于平均值。这一现象多少出乎人们的预料,因为人们一般都认为股市投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高学历、高知识的人群才更容易在这个市场中赚钱,可为什么在中国股市,没文化的却反而比有文化的更能赚钱呢?

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报告显示,学历与股市参与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户主没有上过学的家庭股市参与率为0.47%,小学1.44%,初中4.9%,高中10.53%,中专17.61%,大专23.57%,大学本科30.66%,硕士研究生43.66%,博士研究生29.17%。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人群,投资 理财 新闻的意识越强,参与股市的比例越高。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当下的国情是:越是年纪轻的一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上过学的股民往往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人,所以占比也很低,而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的股民,一般都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70后”则以中专、大专生居多,而“80后”和“90后”则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报告还显示,在户主为青年的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16.14%;在中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23.71%;在老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30.30%。由此可见,炒股盈利能力往往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将这两份数据综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虽然在股市中,年轻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中老年人,但低学历的中老年人往往比高学历的青年人更容易在股市赚钱,这是因为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往往在股市中已经摸爬滚打多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入市的第一代股民,学生时代往往都遭遇了,因此大多没有很高的学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自学成才。经过市场20多年的冲刷淘汰,其中的大部分人早已退出市场,为生计而奔波忙碌,如今依然能够在这个市场存活的,虽然人数不多,但大部分都是高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年轻股民,虽然学历高,知识多,但投资经验还很少,许多人入市后还没有完整经历过一轮牛熊市的洗礼。加上年轻人急于求成,心态也容易浮躁,更容易听风就是雨,在追涨杀跌中,不断加大亏损。

一位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也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中的感受也和这份报告的结论相似。许多高学历的年轻股民,往往在入市前读了不少投资类书籍,谈起各种选股指标、K线理论和经济走势都头头是道,也经常能从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息,但实际赚钱的却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过于执着于书本知识,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急功近利,想赚快钱,总是拿不住股票,这在持续多年的熊市环境中,自然交易越多越容易亏损。相反的是,有些“40后”、“50后”的中老年人,虽然学历不高,有的可能连一本投资书籍都没读过,但往往都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多年的投资经验,久而久之,就让他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心态比较平稳。一旦买了股票,不会过多纠结于短期的浮亏,反倒是有不少的赚钱机会。

由此可见,炒股其实就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经验越多,往往越容易避开陷阱和错误。因此并不是低学历比高学历更容易在股市中赚钱,而是经验多的人比经验少的人更容易在股市中赚钱。“经验”而非“学历”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

基金经理成反面典型

在中国股市中,高学历、少经验的典型代表就是基金经理。据2010年8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当时可统计学历背景的547名基金经理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总共有78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有435人,本科学历的有33人,只有1人是大专学历。如今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应该会更高,而那些明星基金的基金经理几乎清一色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可见硕士学历已经成为了基金经理行业最低的准入门槛,其中“海龟”硕士和博士更是不在少数,并成为基金公司宣传时常用的营销利器,其潜台词就是告诉投资者“高学历的专业投资人更值得信赖”。

然而正如上述调查所发现的,在股市中,高学历不等于更强的赚钱能力。这几年,公募基金跑输指数,跑输散户,出现巨额亏损的新闻时有耳闻。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现象源于当下基金业发展过快,基金业跳槽风兴起,公募基金专业投资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大量刚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高学历“菜鸟”不得不临阵磨枪,匆忙上阵,大量“80后”基金经理赶鸭子上架似地被赶上了投资第一线。Wind最新数据显示,在目前6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27名基金经理中,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且从未跳槽的只有一人,从业超过4年的有192人,从业3~4年间的有79人,2~3年间的有114人,1~2年间的有158人,1年以内的184人。即当下有将近一半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到2年。然而美国股票型基金经理掌管单只基金的持续时间平均有4.63年,如果将基金经理在基金业的从业年限加起来,时间更长。

郭主席的教导有没有用

学历可通过固定年限的学习得到,而经验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无论对普通散户还是基金经理来说,想要在股市中赚钱,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不是学习股市投资的专业知识,而是积累足够应对市场各种变化的经验。在股市中,经验比知识更重要。

有趣的是,不久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却给股民上了一堂投资课,他表示,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投资准则就是遵循常识:一是购买绩优大盘股;二是适当分散;三是买入价格不要过高。另外他还提醒,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买股票的目标就应当是获取一个超过存款和债券利息的回报水平,至少能跑赢通货膨胀。这样能够为居家过日子增加一点财产性收入,为未来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做点准备。千万不能以买彩票的心态来买股票,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想赚快钱、赚大钱、一夜暴富的,最终都会适得其反。

郭主席的教导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除了第一条准则属于特定投资品种推荐外,其他几条准则都是股市投资的基本常识。但这样的教导有没有用?答案却很难说。因为这些大道理几乎所有的投资教科书上都有,即使是那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股民恐怕在股市的摸爬滚打中也早就领悟到了这些道理。那些盲目跟风、听信消息、追涨杀跌的股民也并非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他们缺少知行合一的勇气和力量,将这些道理融入到自己的投资实践中去的良好心态。从根本上说,股市投资就是在心态上不断磨练自己心智、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过程。“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这些经验的积累和心态的磨练,绝非郭主席几句谆谆教导就能实现的。

短评

股市赚钱不靠教

前不久召开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老搭档芒格坐镇现场,回答现场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中有个商学院的学生问巴菲特,如果想要学习投资应该怎么办。按中国人的惯常思维,此时巴菲特应该回答:“我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可事实上,巴菲特却突然像个不知所措的小孩那样挠挠头,转向边上的芒格 。芒格思考半晌,冷不丁冒出一句:“我不觉得教育和会投资有什么必然关系。”全场随之笑声一片。

巴菲特的无语和芒格的大白话看似让人啼笑皆非,但实际上,这是他们几十年的投资经验总结出来的投资哲学:投资股市,并不是靠所谓的老师、专家、教授来传授各种或正统或偏门的投资知识和秘诀就能赚钱的。

如今的这项调查,再次印证了“股市无专家”、“投资无博士”、“有知识不等于会投资”等至理名言。在职场打拼,有时候高学历也不见得就有高收入,但学历至少是入职的敲门砖,但在股市中,学历则连敲门砖的作用也没有。

第4篇

1. 2011年债券型基金最好的收益是6.20%,最差的是-11.57%,买了债券型基金并不意味着保底,业绩分化也挺严重。

2. 在同类债券型基金中,收取销售佣金的积极管理债券型基金的回报率,远远低于免佣金的债券型基金的回报率,大约是相应的债券指数回报率的一半。

3. 因为投资范围单纯,纯债基金的成本往往更具备优势,申购费率0.3%至0.6%,赎回费率在0至0.75%,资金量越大,持有时间越长,成本越低。

4. 直接投资债券指数基金占尽成本和基金经理与市场匹配的管理能力两个优势,它们的低成本只会消耗6%的费用,为你保留94%的回报。

投资家威廉・J・伯恩斯坦在《投资者宣言》中有个朴实的论述:“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由股票与债券组成,这样才能避免晚年穷困潦倒。”

这是他对个人资产配置一个简化的解释。换句话说,做投资组合只需要两步:第一步,在股票与债券之间进行配置;第二步,在不同的股票资产之间进行配置。

恐怕大多数投资者更关注股票投资,于是一旦遭遇熊市就一筹莫展。空仓的确是个应对熊市的好办法,《1929年大崩盘》的作者―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留下过这么一句名言―“金融天才是那些在熊市结束时还持有大量现金的人”。

然而,在熊市手上留有现金未必称得上是最精明的投资。以2010年、2011年来看,如果你选择了现金,确实比那些股市投资者的平均收益要高出不少―2011年,沪指跌幅达到21.7%,2010年,沪指全年跌幅达15.8%。这两年,你的现金收益是每年0.36%(银行活期)。你若是在2年前选择2年期定存,这个利率是2.79%。如果你现在继续选择2年期定存,你的年定存收益率将达到4.4%―因为持续加息政策。

个人做债券组合难度系数比较高―毕竟投资债券并不只意味着你排队去抢购国债,虽然国债销售太火爆了,抢起来恐怕也要有点其他的技术含量,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债券投资其实是个相当专业的领域,你无法像专业人士那样,时刻关注利率变化带来的市场影响,或是去公司调研信用债的可靠程度。

所幸,你可以选择一个傻瓜方法―直接投资债券型基金。很多投资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自2010年以来,当前基金公司的新基金中募集规模最大的基本都是债券型产品。

看看这些债券型基金收益如何?2011年,如果你买了广发增强债券,那你的年收益是6.20%,如果你买了招商安泰,你的收益率将达到5.75%―这个收益显然远远高于你的股票组合。不过上述两个基金分别是普通债券型基金与长期债券型基金冠军,不少债券型基金收益不敌现金―2011年业绩最差的债券型基金金元比联丰利债券全年收益率-11.57%。看来,买了债券型基金并不意味着保底,业绩分化也挺严重,需要我们好好精挑细选一番。

2012年以来,市场还是在维持震荡格局,似乎依旧是考虑持有一定债券型基金配置的时期。我们该如何购买债券型基金呢?

债券型基金经理用投资时钟做组合

一个你需要了解的债券型基金基本常识是,你最好知道这个债券型基金是如何运作的,这有利于你知道债券型基金的业绩为何差别不大,但这差异又着实存在的原因。

如果说,股票型基金就是去买股票,那债券型基金是不是就是去买债券呢?事实上,大部分债券型基金并不是去买债券那么单一,它们还会打新股、投资可转债还有直接配置二级市场股票,但主要还是根据现有的债券品种进行组合配置。

基金经理是如何进行债券组合管理的呢?易方达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助理、易方达纯债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马喜德告诉《好运・MONEY+》,管理债券型基金的本质就是管理利率产品,所以基金经理要做的,就是根据利率投资时钟来判断投资时机。一般来说,从谷底到峰顶再回落的轮回经济周期,期间经历的每个阶段都对应有不同的债券投资策略,这就是所谓的债券投资时钟。

所以,像债券这种利率化产品的投资,涉及对收益率曲线两个方面的判断,一个是方向:曲线是上升还是下降;一个是形变:曲线是陡峭化还是平坦化。这个判断决定着债券投资的久期和组合方式的选择。

债券投资时钟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表1)―

第一阶段:陡峭上行。经济开始复苏,长端利率大幅上行,而政策导致短端利率较稳定。

策略:全面防御,短久期

第二阶段:平坦上行。政策开始紧缩,短端利率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利率。

策略:后半段开始逐渐拉长久期

第三阶段:平坦下行。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开始收缩,长端利率开始下行,而短端利率维持高位。

策略:全面进攻,长久期

第四阶段:陡峭下行。政策开始放松,短端利率下行幅度大于长端利率。

策略:后半段开始逐渐缩短久期。

这基本就是债券型基金经理要做的事,把握好不同阶段中的投资策略,进行不同的债券组合配置。不过,这只是一个简化的框架,市场不可能以如此有序的循环依次出现,其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其顺序出现变化,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会考验到债券基金经理对经济的变化和政策的应对。

债券基金的成本因素更重要

虽说从上面看起来,做债券组合是个专业活,但债券型基金一直有个问题确实颇为严峻―投资家彼得・林奇提出过这个担忧:“债券型基金一直以来都落后于单只债券,有时每年被超过近2%。基金存续时间越长,其业绩表现越差。债券型基金付给专家的管理费,已经超过了专业管理所带来的收益。”

彼得・林奇把这个现象,直接归纳为自己的第五法则―没有理由为马友友在电台中的演奏付钱,因为“债券型基金受到狂热追捧的令人不解之处在于,人们为何愿意支付销售佣金去投资债券型基金”。

虽然在美国知名的共同基金研究者约翰・博格看来,彼得・林奇夸大了事实,债券型基金有存在的必要,毕竟债券型基金不同于债券自身,通常会保持相对固定的期限,使得投资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期限(长期、中期或者短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迟保持相对稳定―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基金经理的债券投资逻辑。

不过他同时也表示,不时有能干的债券型基金经理脱颖而出,但只有很少的基金经理能获得与其成本相匹配的收益,以证明其债券投资组合管理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对于收益而言的基金向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收取的成本造成的。

约翰・博格曾做过一个观察统计,他将债券型基金分为四组,分别检验成本对回报率的削弱程度。这四组债券分别是:1.长期市政债券型;2.短期美国政府债券;3.中期美国政府债券型;4.中期普通债券。他的研究涵盖了448只共同基金,大约占到晨星列表中全部基金的60%,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

我们省去繁复的过程,博格最后的结论是,低成本基金跑赢高成本基金的幅度非常接近于这两者费率差异的幅度,这也意味着,前三组债券型基金的成本差异基本导致了全部的回报率差异。

从表2不难发现,在每个债券型基金的类别中,收取销售佣金的积极管理的债券型基金的回报率,远远低于免佣金的债券型基金的回报率,大约是相应的债券指数回报率的一半。因此,与那些免佣金的债券型基金相比,附佣金的债券型基金持续的主导地位证明了一项事实―债券型基金很可能因为过多的成本抵消了投资者可接受的回报。

这么看来,债券的选择变得非常容易―因为本身收益差异并不显著,而成本对其收益产生了关键作用,所以投资债券型基金,可以理解成,在风险几乎不变的情况下,能给投资者提供最低成本的债券型基金可能将获得最高回报。尤其是在回报率不高的时期,成本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所以,我们就应当从最低成本区间里去挑选债券型基金,才可能实现更大的回报率,并最大程度上回避那些最高成本区间的基金。

这个原理对国内债券型基金也完全使用。因为国内债券型基金大致上也是这么分类。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将债券型基金分为:长期标准债券型基金、中短期标准债券型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一级)、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另外还有可转换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债券基金、债券分级子基金的优先份额与进取份额。长期标准债券型基金、中短期标准债券型基金就对应了约翰・博格划分的前三组类别。

国内长期标准债券型基金、中短期标准债券型基金之间的业绩与成本的确非常相关。比如长期债券中,业绩最好的招商安泰债券,其托管费率上限为0.80%,赎回费上限为0.05%,而业绩最差的融通债券型基金,托管费上限是1.20%,赎回费上限是0.30%,两家的管理费率都是0.60%,招商安泰的托管费率是0.20%,融通债券的是0.18%。可以发现,融通债券的成本远远高于招商安泰。

我们发现,因为投资范围比较单纯,纯债基金(表3)的成本往往更具备优势,以易方达纯债为例,其手续费为―A类认购费率上限为0.6%,申购费率上限为0.80%,赎回费率上限是0.75%,但达到3年以上可以免赎回费。管理费是0.60%,托管费为0.2%,C类基金销售服务费是0.4%。为什么很多债券型基金有A类、B类与C类之分?这其实分别对应前端收费,后端收费,还有销售服务费这三种方式。易方达纯债基金的A类在申购和赎回时要收费,但没有销售服务费;C类没有申购和赎回费,但要缴纳0.4%的销售服务费。

管理能力在高风险水平下也很重要

这么看起来,选择债券型基金还真是很容易的事,只要选择成本最低的就是。不过,在约翰・博格归类的第四组债券型基金结论中展现了另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管理能力。

在中期普通债券这一组,博格的统计结论是―低成本基金的回报率稍高于高成本基金的回报率,但在高成本基金中,他们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在各方面的风险都明显要高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基金经理在更高的成本水平上,为了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回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承担更高的风险。

而中期普通债券这一组的投资标的风险性比前三组债券型基金更高,而这一组基金又是债券型基金的主流―约占到债券型基金总数的90%以上。

所以,在同等成本环境下,我们不得不衡量债券型基金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一般来说,对风险的衡量都是以下三个要素构成的―

久期,在衡量基金对利率风险的敏感度时,比平均到期期限更好。

波动率,用于衡量一只债券型基金相对于普通的或免税的债券型基金,在月回报率方面的变动程度。

投资组合品质,以标准普尔的评级作为衡量标准,达到投资级别的债券评级范围是从AAA(最高)到BBB(最低)。

博格的结论是―尽管久期风险和波动率风险都会造成回报率的变化,但管理能力也是影响回报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债券型基金中,确实有一些优秀的职业基金经理,他们精明、富有经验且精于固定收益市场的运作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四组分类中,基金经理往往需要把握好不同资产(如债券、转债、新股、股票)的相关性,要求基金经理具有较强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其中,二级债基还需要有精选个股的投资能力。

那这个管理能力怎么衡量呢?我们说过他们的基本投资原理―投资时钟配置。所以我们知道,债券型基金经理虽然各自有不同的方法,除了专注于固定收益类投资,对债券的期限结构、久期配置、信用利差等具有深入的研究外,业绩高下还取决于他们如何将实际市场和经济运行相结合并灵活操作。对管理能力的衡量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

历史业绩可以参考。考量他们能力的差异,有一个线索可以参考―那些过往业绩一直保持优势的债券型基金继续保持着长期优势,因为对一个基金经理来说,对市场灵活应变与组合的能力,基本是稳定的。我们看到,像广发增强债券、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建信稳定增利债券等五星级基金,鹏华丰收债券等,常年保持着竞争优势。

不要忽视投资团队。好的团队合作对整体固定收益产品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比如富国基金旗下的固定收益团队,与大部分基金公司不同的是,他们有自己的信用债研究团队,因为信用债的收益主要来自无风险利率与信用利差。他们亲自去公司调研信用债,而不只是去买券商研究报告,会更容易掌握这两者的水平。当前,富国旗下共有5只债券型基金,分别是富国可转债、富国优增、富国天利、富国天丰和富国产业债。其中富国优增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5.43%,略低于比较基准的6.19%,其余4只债券型基金表现均好于各自比较基准。值得注意的是,富国天利和富国天丰净值增长率分别约为基准的4倍和3倍。

二者结合傻瓜法―投资债券指数基金

总的来说,投资一只管理优秀且低成本的债券型基金以获得优秀的回报率是可能的,但也具备挑战。但思路是明确的―第一步,我们应当主要从最低成本区间里去挑选债券型基金,这能实现更大的回报率,并最大可能地回避那些位于高成本区间的基金;第二步,在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去选择那些管理能力强的基金。

当然,我们也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直接投资债券指数基金。债券指数基金与相对债券指数的回报率,几乎可以完全由其所承担的成本以及其基金经理的市场匹配能力两个因素解释。所以,投资债券指数基金是个相当完美的选择,因为作为被动型基金,管理成本肯定最低,同时,它又能分享债券指数的平均收益。但这种债券型基金的数目很少―考虑到它们的收益几乎完全流向了基金份额持有者而不是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缺乏设立它们的激励体系,国内目前只有南方中证50债券指数与华夏亚债中国债券指数。

第5篇

[关键词] 国有资产 资产评估 资产流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涉及产权交易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多。产权交易往往需要资产评估,尤其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根据有关规定,资产评估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合资、并购、股份制改造等产权交易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但在国企改革的产权交易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是触目惊心的,其中低价出售国有资产,则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在资产评估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了一项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旨在以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管理者的角度,审视评估机构对本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各个环节,指出每个评估环节中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之所在,从而杜绝或减少在资产评估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资产评估前期

本阶段是指资产占有单位已经决定进行资产评估至评估机构尚未进驻的这段时间。

1.资产评估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拟评估的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做到账、卡、物、现金等齐全、准确、一致”。这是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资产评估的顺利进行,更主要的是能对拟评估的资产全面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配合资产评估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即使是小型的资产评估也要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了解资产评估的基本常识,学习相关的法律文件。

2.确定评估机构。目前,国内评估机构很多,鱼龙混杂,因此,要根据已确定的经济行为及拟评估的资产选取合适的评估机构。具体地说就是要聘请有相应资质评估机构。比如,企业是上市公司或涉及证券业务的,就要聘请证监会和财政部批准的具有证券业务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而对于土地评估,要有土地管理部门批准的资格等。不然,由于评估机构竞争激烈,可能出现先揽下业务再出包的现象,企业要多花不少冤枉钱。

3.评估基准日的确定。评估基准日原则上应尽可能选择会计期末或离经济行为发生较近的时日。然而,新出台的能使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的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之执行日也是应认真加以考虑的,应尽量避免由此产生的减值,而应享有由此产生的增值。另外,如汇率的变动、在建工程的竣工验收日等对资产价值影响较大的因素亦应加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资产评估报告的一年有效期问题,经济行为应在一年内完成。

4.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早已出台了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的固定格式范本,但不具备强制性,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所聘请的资产评估机构协商,添加具有维护本企业权益的追加条款,若无正当理由,资产评估机构当然不应拒绝。约定书的最后一项就是确定评估费用了,如果此项费用高出合理的范围,当然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部分。因此,了解评估机构如何收费也很重要。

实践中一般采取以规定标准为基础,由委托方与评估机构协商的方法来确定收费金额。企业最好事先到有关部门了解一下是否有新的收费标准或政策,再了解一下此项业务的收费行情,作到心中有数,在谈判中才能处于有利地位。

二、资产评估中期

本阶段是指资产评估机构进驻资产占有单位开始,至完成实物资产的实地勘察,账面资产的核实确认,进行评定估算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资产评估的各项工作离不开资产占有单位的密切配合,所以企业正好可以利用此项便利,密切关注评估人员评估各项资产时所用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以及各项资产的初步评估结果,如有不同意见可及时提出质疑,要求评估机构给以合理的解释。

“质疑“和评估机构所尊崇的“独立性”并不冲突,因为对评估机构还要求其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同时评估工作也要求具有科学性。况且,评估机构管理部门颁布的有关资产评估准则在许多条款中都明确要求注册评估师应与委托方进行“沟通”。既然是沟通,一方对某事项提出质疑,另一方予以答复当属理所当然。因此,要关注评估机构对各项资产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参数和评估结果,以便把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中。对于各项具体资产的评估而言,主要是关注其选用的评估方法和对应此方法而选用的相应评估参数。

1.机器设备评估。机器设备的评估往往主要是采用重置成本法,重要的评估参数是设备的重置成本与成新率。而最了解本企业设备的重置成本与成新率这两个参数可靠数据的人应该是本企业主管设备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与设备采购人员,即使评估机构聘请的专业人员也不见得赶上他们。所以,有经验的评估师往往就此与他们沟通,求得他们的支持,以便评估值更能接近实际。反过来说,企业也应派出得力人员配合评估机构,同时也顺便关注了设备评估中的少评与漏评问题。

2.房地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尤其是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往往由于金额较大,所以一直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及其上级领导机关必须对此项评估给予高度的关注。我曾参与一小型国有企业,该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当地政府决定将其整体出售。

房地产评估的价值类型有公开市场价值与非公开市场价值。所谓“公开市场价值”是指在以产权变动为前提,被估房地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最佳使用状态下应该实现的交换价值。而除此之外受到某些限制的则属于非公开市场价值。从保护国有资产的角度来说,在产权主体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房地产评估时就应该采用公开市场价值的价值类型来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体现该项房地产的真实价值所在。

3.长期投资评估。长期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对于前二者,按评估基准日的价格与相应计价标准来评估即可。从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来说,我们关注的是其他投资这一项。其他投资是指除了股票投资,债券投资以外的投资,主要是投资主体以现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投入到被投资企业,从而获得投资收益,比如与其他企业合资,合作、联营,设立全资、控股或非控股的子公司等。

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往往为腐败分子所利用 ,是国有资产流失的巨大黑洞之一。许多腐败分子利用对外投资,设立公司手法转移国有资产,据为己有,对此,投资方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投资主体在涉及产权交易的资产评估中也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那么怎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发生呢?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长期投资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估,所以对于长期投资的评估方法应是首先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再根据投资比例计算出投资方长期投资这项资产的评估值。

三、资产评估后期

从资产评估程序来说,此阶段是指评估机构完成现场勘测,初步评估测算后,进入评估汇总、撰写评估报告及评估技术说明,到向委托方出具正式资产评估报告的阶段。这个阶段有一个评估机构与委托方反复交换意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产占有单位为了防止在资产评估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应要求评估机构提供签字盖章前的资产评估报告草样,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有疑问之处,及时与评估机构进行交流。

1.对评估报告做逻辑性分析。包括对评估目的、评估中依据的前提条件与评估方法选择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对评估范围与评估目的之间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对资产属性作价的前提条件与作价依据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对评估人员在评估中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是否准确、合理进行判断。

2.对评估中运用的价格信息及有关参数进行分析。在评估方法既定的情况下,评估中选用的价格依据和有关参数就成为影响评估结果的关键因素。因为评估中要求选择在评估基准日时有效的价格信息和取价标准,因而分析中就要关注其出处和有效期两方面。对于使用收益现值法时选用的折现系数和风险系数,要分析研究风险因素构成及技术处理方法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3.对评估计算、汇总情况进行分析。可结合评估报告中所举案例,对评估中的计算公式、成本构成是否准确反映评估方法,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项计算与汇总结果是否吻合,与文字说明是否一致进行分析、验证。

如果国企的管理者与参与配合评估的相关人员认真做到本文所述各点,就可以杜绝或减少在资产评估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为此,前提条件应是:(1)改制中,国企方参与配合资产评估的领导者与相关人员不应与评估的结果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2)上述人员应公正廉洁,能自觉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第二条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关键是第一条。这就需要国有企业的出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研究出合理的委托模式与监督模式及对资产评估事项的配合模式,切实做到从根源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李忠信王吉发:国有资产管理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杨友孝: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评估与确认及国有资产流失防控指导手册.北京:北京大学,2004

第6篇

[摘要]本文较为全面地讨论了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片面认识,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态度辨证地看待金融危机,并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着重探讨了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

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