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封闭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0 16:29: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校封闭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校封闭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半封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85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与此同时,众多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则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加之,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复杂,广大职教工已深切感受到来自学生管理方面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下面就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我院情况,谈几点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包括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学生与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学生。三年制学生、五年制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较,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1.1 三年制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区别

三年制学生基本是未能考入本科院校而被高等职业院校录取的大专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其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自我约束力较差,不受管教、不够成熟是他们的典型表现。

1.2 五年制学生与三年制学生区别

三年制学生基本属于成年人,整体上心理已经成型,与其相比,五年制学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年龄小,自制能力弱。在五年一贯制的前三年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区。这一时期,他们想法偏激,待人接物常自我为中心;抽烟、喝酒等无所不学,情绪亢奋,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第二,相对经历过高中的三年制学生,五年制学生学习成绩更差,且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校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里,更加放纵自己,学习上应付了事,上课睡觉、聊天、考试作弊,对未来迷茫没有目标。第三,大多数五年制学生都热衷于社会工作,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如果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对他们施以教育,往往会收到预料不到的良好效果。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开放、宽松的,相对依赖学生自我管理的高校模式,这一模式对于三年制学生尚且还行,但对于年龄尚小,自学、自控能力很弱的五年制学生来说,他们就有了放纵的空间。针对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半封闭管理模式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半封闭式管理,一般是指学校为了加强在校学生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从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求学生无特殊情况全天不能随便走出校门,其生活、学习、活动等一律在校内进行,仅在某一特定时间(如星期六、星期日)允许学生出校活动的一种管理模式。

2 基于半封闭模式下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学生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及严格执行监督机制

介于高职院校生源层次的复杂性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单纯照办或模仿其他高校或中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远不能满足现代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部分制度虽适合三年制学生,但对于自制能力弱的五年制学生却过于宽松,有些制度适合五年制学生,但相对于有较高自控能力的三年制学生又显得过于约束,导致他们对半封闭模式下的管理更加抱怨,学习积极性大为削减。所以,我们应结合其他院校和本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实际经验,迅速、高效地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发展、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管理制度,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院校整体教学管理质量。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在执行时,也往往由于缺乏有效质量评价与监督制度,尤其如我院建校初期,会不同程度的存在贯彻落实不彻底的现象,造成学生误认为学校制度不严格,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违纪升级,学习懒散。因此,对各种学生管理制度应进行严格监督与执行;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睡觉以及生活作风问题必须常抓不懈。同时,对学生管理人员实行有效的激励、考核及评价制度,十分重要。

2.2 加强校同“家文化”与“半社会化”建设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外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处于青春期好动心、好奇心较强的学生来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抱怨,十分正常。如何既能让学生遵守校纪,又能让学生感觉管得不是苛严,更能让学院总体教育水平得到提升,这就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家”的感觉,感觉到自己是在一个社会化校园中生活。所以,我们应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建设,满足学生各种需要;支持学生各类社团的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活动中加强学生间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情感交流;坚持老师走访宿舍,关心学生生活,树立校同“家文化”意识,让学生感觉到在半封闭管理下依然有“家”的感觉。

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热衷社会工作的特点,广泛开展校内实训,校内勤工俭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使学生感觉到半封闭校园中社会仍然与他们无限接近,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3 加强希望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职院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学生未来的三年或五年基本都在校园,与外界沟通变少,加之学生人生目标原本模糊,随着年龄增长进入学习后期,对未来更加不知所措,从而增加了进入社会前的忧虑与恐慌,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学院应拿出一套详细的学生培养方案,使学生进校之后,对未来三年或五年的学习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避免出现走一步看一步、总感茫然的状况。学院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尽快形成实际合作机制,满足学生想实训、要实践的心理需求,增加对学院与自身的信心;加强学生党团组织生活,举办研讨会、心得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及时了解形势发展,引导和教育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作报告,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专题辅导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希望教育,让学生在半封闭式管理下更加自觉地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目前,我院也正处于开办初期,学院半封闭管理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我们相信,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套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一定会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精索封闭;急性附睾炎

我院从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使用药物进行精索封闭治疗急性附睾炎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8名患者,年龄16~74岁,平均34岁。其中单侧51例,双侧7例。11例有明确的外伤史(如骑跨伤、跌打伤等),5例为前列腺手术后并发症,11例发病前有尿道炎症状,8例病人行彩色B超检查提示少量鞘膜积液。根据单日、双日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发病时突感阴囊内不适,疼痛,发热(38.1℃~41℃),患侧阴囊出现红、肿、剧痛,并放射至同侧腹股沟区及腰部,附睾体积在短期内(3~6 h)成倍增大,同侧精索及输精管增粗、肿胀,压痛明显。外伤患者可见阴囊皮肤有瘀斑。血象显示白细胞增高,核左移。

2治疗方法与结果

2.1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药物封闭治疗。封闭治疗:常规消毒腹股沟及患侧阴囊,在皮下环下方找到精索并用左手固定,将注射针头刺入精索鞘膜内,回抽无血后推入1%利多卡因5 ml,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8~16万U及地塞米松5 mg,1次/d,或隔天1次,每人用药2~3次。

2.2结果 封闭注药后,局部疼痛症状在数分钟内消失,附睾炎症很快好转。治疗1周后统计结果见表1, 治疗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6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P

3讨论

急性附睾炎是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因为尿液逆流、外伤、导尿管及器械操作,感染途径主要为精路逆行感染,少数为血行或淋巴管感染[1]。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双侧附睾炎还有可能造成不育[1,2]。传统的治疗方法只重视抗生素的应用,配合患侧阴囊局部托高,这是很不够的[3]。此外血-附睾屏障的存在同样可防止药物渗透到局部组织。我们在附睾炎急性期静脉使用抗生素同时,采用精索封闭治疗可使有效抗生素直接通过附睾的各层鞘膜组织,并迅速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地塞米松可以起到抗炎、减轻局部组织水肿的作用,遏制了病情的发展,且明显缩短病程。本法简单且疗效可靠,门诊即可进行,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35-337.

2刘玉良.中华男性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828-832.

第3篇

摘 要 在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对于各种活动的开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需要将风险管理应用到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之中。在文中主要就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运用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体育类学生社团 社团活动

一、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背景介绍

(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政策支持

《意见》中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高校大学生体育类社团会进一步蓬勃发展,为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体育活动方面的场地和契机,并且有组织地进行活动的开展。

(二)团中央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三走”活动

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要求高校学生会组织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健身活动,积极倡导和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帮助同学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三走”活动的开展,要求各高校大学生体育类社团不断创新的同时,设计合理的活动流程,更好地为社团同学提供服务。

二、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的风险点

在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时,因体育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及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为活动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活动中的风险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团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方面

人力资源方面的风险点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公平感、团队成员间沟通、组织认同与关心等。举例来讲,如团队成员沟通不畅导致的活动目标不明晰,在活动执行时会出现一定偏差,导致不能按时完成团队工作;又如团队成员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导致团队凝聚力下降,故而无法为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体验;以及当团队成员没有足够的公平感或不明晰在团队中的自我发展定位时,没有得到组织认同感,会导致其动力下降。

我们知道的是,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执行力,但若是在人力资源方面出现问题,会因执行力导致活动效果下降。所以在学生的社团活动中,社团负责人及指导老师需要及时明确组织架构并合理分配人力。

(二)社团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因为在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身体接触及竞赛类体育活动的冲撞,社团活动组织方及参加活动的大学生无法提前预知场上的活动,故而会有身体方面的伤害出现,诸如擦伤、跌伤甚至骨折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一旦此情况发生,如何及时做出应对便成为了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前预防将身体伤害程度尽可能降到最低。

(三)社团活动中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

因体育活动对于活动场地的要求,很多活动要求在室外进行,如足球、飞盘等活动,这就要求在进行活动策划的时候要考虑天气因素。又因天气情况的不确定性,及时提前预测,也有可能在活动当天出现因天气情况无法在室外场地开展活动的情况。

或因场地协调问题,如笔者所在学校,体育类社团几十个,但各院系也会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十月份十一月份开展篮球、足球相关活动,但场地数量是一定的,这就要求在活动密集期,场馆方合理安排运动场地、社团负责人及时协调场地。

三、风险管理应用于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必要性

学生社团组织和活动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是自主管理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学生社团的活动应尽可能满足参与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因此,面对体育类社团活动中风险的不确定性,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保护参与活动者的安全,有利于实现体育类社团的活动目标,对活动组织方、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风险管理在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中的运用方法

(一)识别风险

风险识别是提前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社团活动产生影响,大学生社团负责人可根据相关经验及指导老师的建议来进行风险识别。

(二)预测风险概率、风险强度

在进行风险识别之后,需要做的是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的强度,进行量化统计,形成活动对应表格,由社团组织的团队成员明确,方能进一步完成风险控制。

(三)风险控制

在公司中,一般会通过降低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同理,这要求社团活动负责人在活动开始前就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以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而在风险发生后,因为有预先的方案,所以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规避风险

在不改变活动目标的前提下,可以酌情进行方案的修改,如室外篮球场移到室内,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因风雨等因素形成的风险。亦如可以设定团队成员认可的激励机制、培训方案等,可以提升社团成员对所在社团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降低团队成员流失的风险。

第4篇

 

学校防疫工作最新通告

11月25日,我市接协查通报,1名上海市11月25日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密切接触者现在我市,经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为阳性。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当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托幼机构、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1.全市暂停线下教学。11月26日-11月28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停课;实习实训活动一并停止;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活动。复课时间另行通知。停课期间,各校要进一步严格实行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有寄宿生的学校,寄宿生在校封闭管理,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全市教育系统所有线下聚集性活动一律暂停。

2.严格师生员工管理。全市教育系统师生员工坚持非必要不离徐,确需离徐的,需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各高校学生非必要不外出,确需离校要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3.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师生员工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等良好生活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常通风。自觉做到少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前往就近的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实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诊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立即开展人员摸排,加强家校联系,每天精准掌握师生、家长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一旦发现涉及疫情情况,立即报告。

徐州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学校防控组

2021年11月25日

第5篇

一、教职员工“十必须”

1.必须严格履行防控责任。学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必须熟悉疫情防控流程。自觉接受疫情防控检查,提升自身应急处置能力。

3.必须做好课堂防控教育。讲授防控知识,宣传先进事迹,开展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4.必须做好教学工作。统筹在线教学与开学后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

5.必须规范教学行为。严格遵守师德师范,做到不违规补课。

6.必须如实报告出行动态。教职员工完整准确及时报告出行方式、出行轨迹等。

7.必须及时报告健康状况。主动检测体温,如实填报《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8.必须做好日常防护。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戴口罩。

9.必须遵守就餐管理规定。分散用餐、避免集中。

10.必须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参加非必要的外出旅行和会议、活动,主动远离人员密集场所。

二、学生“六做到”

1.学生做到疫情期间减少外出、不走亲访友,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校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2.学生做到在校期间积极配合疫情排查,主动报告信息,校内住宿学生不得擅自离校。校外住宿学生要主动报告体温及个人健康状况。

3.学生做到分时错峰用餐、洗浴。进入食堂前做好体温检测,排队、就坐保持安全距离,固定座位,不面对面就餐。在校有序错时洗浴。

4.学生做到实习期间如实报告行程和健康状况,做好个人防护,不得擅自离开校外实习实训地点。

5.学生做到坚持体育锻炼,注意用眼卫生,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提高身体免疫力。

6.学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主动通过主流媒体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和防控知识,积极应对。

三、家长“四做好”

1.家长应做好对孩子健康状况动态监测,如遇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2.家长应做好教育孩子不参加社会办学机构举办的聚集性活动。

3.家长应做好点对点接送孩子,即接(送)即走。放学后直接回家,不去人员聚集场所。

4.家长应做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送孩子的安全防护。

四、校园防控“二十到位”

1.责任落实到位。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开学演练,健全学校、年级(院系)、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制度,责任到人。

2.监测排查到位。全面掌握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出行动态,严格执行体温检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3.封闭管理到位。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校园管理。师生员工进出校园、宿舍区必须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和登记。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4.日常管理到位。加强教室管理,学生单人单桌。加强就餐管理,分时错峰供餐。实行错时洗浴,建立分班级、分楼层定时洗浴制度,加强浴室消毒、通风。

5.校外住宿管理到位。实行严格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监测体温,做好交通安全和个人防护。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

6.环境整治到位。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的通风、保洁及消毒,每天消毒2—3次,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装运设备每日必须消杀。

7.宣传教育到位。加强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及时通报疫情信息,教育师生员工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

8.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组织开展开学前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消防、实验室、危化品、食品安全、校舍等管理。确保校车班车安全运行。

9.隔离措施到位。严格复课审查制度。精准掌握未能按时返校师生情况。按规定做好相关人员隔离工作。

10.复学组织到位。各高校要提前了解学生返校交通方式,学生集中地点可安排专用车辆接站。各校要在校门设立测温区、报到处和临时隔离区,验证健康登记卡。强化“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实行错时错峰上下学,各年级间隔10分钟以上。

11.教学管理到位。合理安排调整教学计划。各高校要掌握校外实习学生健康状况和出行动态。中小学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2.重点场所管理到位。加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重点场所管理,避免人员聚集。

13.就业招聘组织到位。各高校要实施线上招聘,组织毕业生参加全国网络招聘活动,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

14.校园活动管理到位。暂停聚集性校园活动,减少线下会议数量,控制室内文体活动规模。原则上所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实行预约管理。

15.后勤人员管理到位。加强防护教育、管理和培训,上岗必须佩戴口罩。食堂、宿管等直接接触学生工作人员集中住宿、封闭管理。

16.校园服务到位。学校办事窗口和服务中心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服务预约办理。做好开学前后师生、家长心理疏导,避免出现恐慌焦虑情绪。

17.防控物资储备调配到位。强化属地责任,多措并举筹措防控物资,确保口罩、测温仪、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储备充足、台账齐备。

18.设施设备配备到位。设立一定数量隔离观察室。水龙头、洗手盆、口罩等废弃医用物资专用垃圾桶等设备配备齐全,数量充足。原则上不使用中央空调。

第6篇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专业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是由学校体育教学部门管理,主要是满足学生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在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年以来,高校普遍扩大了招生,并且通过国家拨款、校园置换、贷款等多种渠道筹资,扩大和新建了校园,加之教育部对高校硬件建设评估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建设了比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因此,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体育场馆的管理需要,必须有一个专业队伍来管理。包括我校在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在探索专业化管理模式,成立独立部门专业管理体育场馆。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的职能是保证体育教学、学校各类运动队训练和教职工、学生课外活动,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消耗是相当大的,按目前的国力水平,完全靠国家拨款维持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是很困难的,势必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困境。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在保证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外要有偿服务,增加收入。高校体育场馆要适应市场体制,首先,要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在目前国家尚不可能拿出更多资金投入高校体育场馆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自身的功能与潜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拓宽和深化高校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第二,要进行成本核算。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些成本的消耗必须进行认真的核算,消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运行成本。第三,在保证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的前提下,拓宽有偿服务范围,适当收取费用,用于成本消耗的补贴。这样有利于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一般是一次性投资建成的,建成后的场馆维护和维修,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有偿服务,可以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增加收入。第四,要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政策,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就必须受市场的约束,按规范运作。但是,高校体育场馆又完全不同于市场中的企业和商家,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完全按企业管理。然而,高校体育场馆是近几年才逐渐形成规模的,政府部门并没有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这就给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市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职能,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扶持高校体育场馆在市场中健康有序地发展。第五,要积极开拓体育消费市场。高校的教职工、学生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体育消费的认知水平较高,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与深入,“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广大师生更能理解体育场馆走进市场的内涵。为此,要进一步引导、树立广大师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优越的条件,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及健身活动,激发师生的健身热情,刺激体育消费。

三、高校体育场馆要充分发挥其公益性

第7篇

食堂菜价高 学生掀翻桌椅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上半年起,廊坊市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周一至周五校园实行门禁管理,周三下午以及周六日全天开放。10月24日上午9时左右,学校民航服务与旅游管理两个系60多名学生向学院反映食堂饭菜价格较高、供应热水系统改为刷卡消费、学校封闭管理、不许从外面订饭等问题,引发数百名学生以散步形式聚集,并在食堂挤翻部分桌椅。

廊坊市有关部门表示,一些学生对这种管理方式不满,部分辅导员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学生抵触情绪较为严重。“目前,学校已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物价监管委员会,全程监管学生食堂及购物商品物价,并调整校园封闭时间,同时恢复学生公寓热水供水系统。”

学生虽弱势 权利不容侵

《法制日报》载文指出,在此次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发生的事件中,学生们的行为虽然有不冷静和不理智之处,但从事件起因来看,校方一系列做法和规定确实存在不妥甚至违法之处,使学生们感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从而产生不满和愤懑情绪。

首先,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出台管理措施、采购销售商品、奖励处罚学生时,应当更多地运用法治思维、更广地采用法治方式。如果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超越法律的规定,随意侵犯学生隐私、随意限制人身自由、强行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等,就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投下阴影,甚至产生法律不值得敬畏、不一定遵守的错误观念。其次,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应当树立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们的权利意识、民主观念、参与愿望都大为增加,因此,学校应当顺应学生们的新期待、新要求,崇尚平等协商,杜绝武断专行,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们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精神。

合理诉求需要合理表达

人民网载文指出,对于不合理的食堂菜价和学校管理,校方自然难辞其咎,但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却以砸校门、砸玻璃、掀翻食堂桌椅的方式来发泄不满,岂是一个文明社会有文化的大学生所应为的?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更有效的表达途径了吗?

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懂得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满,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大进步。但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满,如何让自己的表达合理合法、有理有据,如何在表达自己观点和不满时,不以损害他人和公共的利益为代价,则是需要大学生们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或者说,某些素质的培养,仍然任重而道远。

建立学生表达诉求的渠道

《中国教育报》载文指出,学校基于校园安全和学生养成教育而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实施门禁制度,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校方这样的规定是否应该提前向在校学生征求意见?学生们对此规定是否理解、同意?对学生的反应学校是否做了相应的思想工作?不经调研仓促上马,强硬推行,结果显而易见,只会起到反作用。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环境育人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35-02

大学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场所,其本质更多地应该是代表着一种精神和理念。师生为了学习或传授知识而聚集在一起,一方面实现了知识的传承,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在探索与产生着新的知识。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的功能日趋多样化,但其主体功能却仍然是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场所与环境氛围,从而实现知识的薪火相传,并共同创造智慧之源。高校的这种场所与环境氛围我们通常称为育人环境。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内一切与人才培养活动相关的诸因素综合构成了高校的育人环境。育人环境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教学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等。就其关系来看,学校的文化环境在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方面起着更基础、更关键、更重要、更突出的作用。显而易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作为高校最主要的文化设施它不仅在提供教学环境、学术环境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而且在营造高校文化育人环境上更发挥着其它各类文化设施都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这种功能往往淹没在图书馆的主体功用――提供“知识的海洋”之中,变成一项隐,得不到应有的彰显而稍显忽略。

由于图书馆在高校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得任何关于“提升高校环境育人水平”的讨论都离不开对高校图书馆的关注与研究,离不开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运行模式的关注与研究,离不开对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与变革给整体环境育人水平带来的影响的关注与研究。

若干年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还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外借、阅览、咨询、检索相分离的服务模式为主,部门设置通常较多;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只有部分区域或服务功能的开放时间能达到或略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的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0小时,不能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全天候的工作节奏。近年来随着高校新馆的建立,普遍采用了全开放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开放性、兼容性、共享性、效益性和以人为本等为构建原则,集收藏、外借、阅览、咨询为一体。该模式实行以来业界对它好评如潮,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一体化模式实行后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工作强度加大,人力成本并不节省。众所周知全开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的最大优越性之一是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从而使高校图书馆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延长开馆时间,但事实上在全开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出借流通量并没有下降,而馆内阅览的量激剧上升,几乎与出借量相等,客观上大大增加了上架、整架的工作量。并且开放式的服务,虽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却因疏于管理和部分读者素质的低下及普遍的陋习,造成很多读者每次取书大大超过实际需要,这更加剧了上架、整架的工作量,使原本可以通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来保障延长开放时间的愿望成为泡影。书籍破损率、划痕率大幅增高。这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可自由携书出入馆内各个场所,并将可自带书籍与馆藏书籍混在一起阅读,学生在勾划时别说管理人员难以辩别,有时恐怕连读者自己都没辩清。另一方面借还处集中在服务台只配备少量人员处理全馆的书籍借还,等候的读者多,操作节奏快,无法细查细辩有无破损、划痕难以追究责任。由于大范围跨楼层任由读者自由取书阅读,管库工作人员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藏匿起来,以备下次阅读的现象愈演愈烈。存在着大量的占座位现象,造成虽有空座位但后来的同学却无座位可坐。偷书现象呈蔓延之势,手法各异,但以晚间将书扔出窗外和抽掉书内磁条将书堂而皇之带出者居多。为躲避超期罚款,趁可携书包入库之机,将超期书籍放回书架,谎称是服务台工作人员疏忽所至,如此造成学生与管理人员纠纷,或使图书馆因需核实取证而增加查处成本。图书馆内虽设有简餐、茶点与休闲专区,但学生仍将食品饮料、熟食、啤酒等装在书包中带入书库和阅览室,造成环境卫生打扫工作量增加,巡库人员管理劝止的工作负荷加重。

高校图书馆由于推行了全开放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确实现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管理目标,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质量,但由于新模式的应用,确实也造成了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群中一些原本在封闭模式时代不存在或很少发生的乱象不可避免地大量发生。在片面追求满足“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信条的同时,悄悄地削弱甚至放弃了高校图书馆环境育人的职责与功能。学生到了图书馆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没有游戏规则的球场。虽然产生这些乱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自身素质修养与道德品质不高。但以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些“乱象”的出现与高校图书馆恶化了的环境诱因是有关系的。高校图书馆全开放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对此“乱象”出现与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认为由于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主要文化设施在为读者服务的同时还担负着环境育人的作用。这一点是有别于社会图书馆的,至少其“环境育人”的责任远远重于社会图书馆。我们知道就育人的内涵而言含有两个方面的成效评价标志,一是内在成效,即将育人的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身的思想、品德、信仰、价值观来提升学生的“自律性”,二是通过教育引导、约束、鼓励、禁止、惩处、制度规定及硬环境的制约(如围墙,大门,作息制度等)让学生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范、纪律条文(如不得偷盗等)来提升学生“他律性”。当然这二者之间无论哪一个的提升与削弱都会影响另一面。但不能不承认,人的素质、品德总是需要这二者的共同作用才有实际的收效。而现代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也向我们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类行为影响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尤其表现在环境对人类心理行为的制约性和规范性。所以在高校无论哪个环节上削弱了这两者之一,都会对整个育人成效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以往对于学生个人整体素质的培育与提高,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于思想教育层面,过多地将其归属于思想品质或道德素养方面。这正是我们多少年来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问题上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主导观点带来的后果。其实构成一个人的品行素养的有各个方面的因素,并不是都能归属于思想、品德、觉悟等范畴。比如一个人的卫生习惯就应该与他的卫生知识和从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物质条件等因素相关。我们不能说一个卫生习惯不好的人就是思想品德有问题的人。同样“靠右行驶”,“先下后上(乘车与坐电梯时)”等虽也可勉强引伸到社会公德上去,但究其本质也不过就是公众社会生活中需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而已,它的道理也就跟踢足球不能用手击球的规定一样简单,根本就不干思想品德的事。而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效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体现在营造和提升学生“他律性”的育人环境上的。

正是在这一点上全开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存在制度设计层面的缺陷。在考虑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以使服务时间延长的时候,未充分估计到监管力度的下降会带来学生读者外部约束力的同步下降,从而诱使乱象发生。其缺陷在于未同步以其它方式、手段来弥补监管力度的缺失。在设计所有馆内场所对学生自由开放,并可携带书包等物品进入的做法时,未同步设计新的借阅管理方式,仍沿用原封闭管理模式时的运行方式,造成日常运行出现许多管理漏洞,诱发学生行为失范。对全开放模式下学生读者自由取书阅读和自主寻找需借书籍时,带来的上架、整架工作量的成倍增长估计不足,既使内部环境变糟也使人力资源成本的节省变成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对全开放后事实上存在的学生将图书馆当成社交、聚会场所的要求视而不见,未对图书馆内部布局和功能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未对实行全开放一体化的高校图书馆在安防、监控、信息化等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造成偷窃与毁损图书行为的实施成本降低。未对实行全开放一体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具体工作岗位性质的变化,提出相应的岗位设置条件、任职条件与岗位职责方面的配套要求来弥补新出现的薄弱环节。

当然,全开放一体化模式本身可能仅是一个管理的理念,而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案,需各高校图书馆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变通实施。但即便是一个理念也应充分考虑到该模式实施后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它担负着更多的育人功能,这种功能的任何削弱与损害,其后果都是灾难性的。而高校图书馆在从封闭管理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变过程中,较多地考虑了“服务读者、方便读者”的原则,未考虑其对环境育人功能的影响,故而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正是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了全开放一体化模式实行后带来诸多乱象。这些乱象的发生损害了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育人功能,因此有必要对该模式进行修正。限于篇幅,笔者将另行撰文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本文系金陵科技学院科研基金(党建思政及学生教育重点专项)“高校图书馆运行模式与环境育人水平提升的关系与方法研究”(项目号:jit-xsgl-201002)资助]

参考文献:

1.周筱,李嘉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行为与空间要素的相关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12)

2.向来生,诸葛福民,郭加书.高校育人环境分析与优化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12)

3.夏有根,徐一忠,潘继进.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几点问题的探讨[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8(4)

4.周红卫.财经院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及其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09(11)

5.陈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05(25)

第9篇

1、加强评卷工作组织领导

成立江西省2018年普通高考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省高招委副主任为组长,评卷高校校长、省纪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组组长、省教育考试院院长为副组长,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管理、协调普通高考评卷工作,处置评卷中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各评卷点高校成立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加强对评卷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评卷工作责任落实。

2、严格选聘评卷教师

今年省教育考试院开发了“江西省普通高考评卷教师管理系统”,所有评卷教师由省教育考试院和学科评卷组在有关中学、教研室和普通高校严格按规定条件审查、推荐入选“评卷教师管理系统”的教师中进行遴选。

3、加强评卷质量监控

我省普通高考所有科目均实行网上评卷。网上评卷严格实行“双评、三评、终评”的评卷工作程序,建立评卷复查、复核、仲裁工作机制。各学科组设立评卷质检组,采取抽样检查的办法检查、分析和评估评卷质量。省教育考试院设立质量监测组,向各学科评卷组派驻教育测量学专家,对评卷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监测,确保评卷质量。对有争议的答卷,学科专家组予以终评,进行评卷仲裁。

4、确保评卷信息安全

根据网上评卷管理规定,加密号处理后的考生答卷无法调换,计算机随机分派给评卷教师的考生答卷,无任何考生基本信息。在评卷工作现场,实行全程视频监控,评卷教师不得携带手机进入评卷工作场所。评卷点对评分参考或评分细则,按国家秘密级事项进行管理,统一编号,非工作时间收回保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