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6:29: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茶文化的发展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茶艺;茶道;中日茶文化;发展方向
On China's Tea Art as well as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Tea Culture.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Abstract: Early in Tang dynasty, the trend of tea drinking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Chinese word Chadao(茶道) came forth, which disappeared later, and the book "Tea Classics" wrote by Lu Yu and other books on tea focus on explaining the art of enjoying tea (which is called Tea Art). Oppositely, Japan, after in- troducing tea drinking from China, has developed Chadao(茶道) under the thick religious sense. Different histor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ve led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Chi- nese scholars developed tea drinking as an art in life, while Japanese monks and priests regarded it as Buddha regulations.
Key words: tea art; Chadao; Chinese and Japanese tea culture;developing direction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不过与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相比较,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这很让一些爱国心特重的国人觉得尴尬,尽管底气不足,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但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用不着回避,感情用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不足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一、中日两国茶道观念的反差及其原因
所谓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尝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但是,品茶是茶艺的最后环节,如果没有品尝,泡茶就成了无的放矢,泡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要品。而且,只有通过品尝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才有可能进入诗化的境界,达到哲理的高度,才可能升华为茶道。
茶道就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它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故中国古代也将茶道精神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精神范畴。刘贞亮所说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的意思。即饮茶可以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明确地以理性语言将茶道的功能提升到最高层次,可视为中国古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
中国的茶道精神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晋杜育的《?赋》,但是直到唐代中期才出现“茶道”概念,最早见于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描写了饮茶的三个层次:“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其第三层次就是饮茶的最高层次,即品茶悟道,达此境界一切烦恼苦愁自然烟消云散,心中毫无芥蒂。该诗的最后两句是“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意思是世上有谁能真正全面地了解茶道的真谛呢?看来只有仙人丹丘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茶文化史上首次出现的“茶道”概念,其内涵与诗中的“三饮便得道”相呼应,也与现代对“茶道”的界定较为接近,在中国乃至世界茶道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自此之后,在中国古代茶书中却不见“茶道”一词,直至明代张源的《茶录》才提到“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茶道尽矣。”但这里的“茶道”仅是一些技术要求,并无品茗悟道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既与皎然的“茶道”也与现代的“茶道”精神相去甚远。在张源之后数百年间的明清茶书中,又不见“茶道”一词。个中原因实在耐人寻味。在我看来,恐怕与茶圣陆羽的影响有关。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茶人和诗僧,也是陆羽的挚友。他大陆羽13岁,是忘年之交。他对茶道的理念陆羽定然了解。但是尽管陆羽的《茶经》中涉及(或者说流露)了一点茶道精神的内容,但却没有出现“茶道”一词,也没有正面叙述茶道精神的段落或词句。显然,陆羽没有接受皎然“茶道”的观念,他在《茶经》中重点阐述的是煮茶技艺(茶艺)和对茶汤的观赏,对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美非常重视,但没有从“形而上”角度来考虑茶道问题。茶圣的《茶经》不谈茶道,后来的茶书也不谈茶道问题。如与陆羽同时的裴汶在《茶述》中就已经提到茶的功能“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这已涉及到茶道的基本精神,但是就是没有归纳为“茶道”一词。又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也涉及到茶道精神:“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可以说,“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是对中国茶道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显然,赵佶继承、发展了裴汶的观点,然而书中也没有出现“茶道”一词,可见,他也没有接受皎然的理念。既然号称茶圣陆羽的《茶经》和作为皇帝赵佶的《大观茶论》都不提“茶道”,往后的茶书作者大多是官僚地主出身,都是一些保守成性的儒生,只会萧规曹随,更不会独辟蹊径去探讨什么茶道问题。
中国文人真正接近于揭示茶道实质的是明末清初的杜浚,他在《茶喜》一诗的序言中曾经指出:“夫予论茶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①
所谓茶之四妙,是说茶艺具有四个美妙的特性。“湛”是指深湛、清湛;“幽”是指幽静、幽深;“灵”是指灵性、灵透;“远”是指深远、悠远。都是与饮茶时生理上的需求无关,而是品茶意境上的不同层面,是对茶道精神的一种概括。所谓“澡吾根器”是说品茶可以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更高尚。“美吾智意”是说可以使自己的学识智慧更完美。“改吾闻见”是说可以开阔和提高自己的视野。“导吾杳冥”则是使自己彻悟人生真谛进入一个空灵的仙境。这正是现代茶人们所要追求的茶道精神和最高境界。可以说杜浚已经碰撞到了茶道的大门,可惜的是他也未能跨过这道门槛,因为他也没有接受“茶道”的概念,他所概括的“论茶四妙”也未得到后人的重视和弘扬,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纵观中国古代茶学史,出现了众多的茶书,其书名有《茶经》、《茶述》、《茶谱》、《茶录》、《茶论》、《茶说》、《茶考》、《茶话》、《茶疏》、《茶解》、《茶董》、《茶集》、《茶乘》、《茶谭》、《茶笺》等等,就是没有一本叫《茶道》,也没有一本茶书中有专门谈论“茶道”的章节。反观此时的日本,茶道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地步。至少到了16世纪后期,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就已集茶道之大成,制定出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一直沿袭至今,奉为圭桌。两相对照,确实反差很大。茶道的源头的确在中国,“茶道”一词也是最早诞生于中国,然而自唐代以后,中国历史上的茶道观念并不发达,至少在近代以前是如此。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这一点。
那么,中日两国在茶道方面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依我之见,是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茶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将中国的饮茶方式引入日本的是一批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遣唐僧),他们是在中国的佛教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的,并且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严格的传承下来。日本历史上的茶道大师都是声名卓著的大德高僧,不但赋于日本茶道以浓郁的佛教色彩,也增强了日本茶道的权威性,特别是自千利休之后,形成了嫡子继承的“家元制”,使其权威性更为稳固持久。
二是日僧来中国留学之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后来才逐渐传播到民间,上行下效,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形成社会共识。
三是日本统治阶级对茶道的重视利用,加强了茶道与权力的关系。如15世纪的幕府第将军足利义正,让高僧村田珠光撰写茶汤法则《心之文》和其他茶故事,在寺庙中推行村田珠光所提倡的禅院式茶礼,竭力以饮茶方式来改善人际关系,并且祈祷天下太平。后来的统治者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更将茶道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企图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一统天下。因此他任命千利休为专职茶头,要他继续制定和完善茶道的仪式和规则。丰臣秀吉还常在重大政治活动前后举行规模盛大的茶会,进一步扩大了茶道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茶道成为日本统治者驾驭民众的一种思想武器。茶道在日本社会中能产生巨大影响就不足为奇了。
————————————————
① 杜浚:《变雅堂集》诗卷3。
但是,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存在.中国的茶文化是在民间土壤上发育起来,逐步成熟。在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后来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形成宫廷贵族茶文化。民间的饮茶风习之盛已达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远近同俗”、“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旧唐书·李珏传》)的程度,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可能剥夺的。茶叶已成为百姓们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以茶提神解乏,以茶养生,以茶自娱,以茶敬客,以茶赠友,以茶定亲,以茶祭祀等等,均早已形成风俗习惯,无需教导,无需劝说,人们自然而然会遵守。整日里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劳苦大众,不可能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不会自觉地去追求什么茶道精神。
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文人雅士们则醉心于品茗技艺的探研,他们都具有诗人的浪漫气质,品茶时追求诗意的审美境界,很少人会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去考虑茶道精神问题。古代的官吏们都是典型的儒家子弟,历来遵循儒家的处世原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仕途得意时忙于政务,自然无暇来过问茗饮琐事,倒霉失意时则隐退山林不问政事,只以茶来排忧解闷,寻求解脱,不会过问社会道德教化问题。而中国的佛门僧侣向来不干预寺外尘俗世界的事务,他们出来参加茶事活动,也都是以文人的身份出现,除了个别像皎然那样的大德高僧之外,很少有人会去考虑茶道问题。
至于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赋于茶事活动以崇高使命,虽然他们也经常以茶宴、赐茶的方式来招待群臣,但仅是作为宣扬皇威笼络臣下的宫廷礼仪而已,并未具有太多的道德教化色彩。在他们看来,有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足以成为统一全国民众思想的强大武器,区区茶道,实在是无足挂齿。这是丰臣秀吉们统治的日本所不可能具备的。儒道大于茶道,这可能就是中国茶道观念不发达的最重要原因。
二、中国茶艺的发展历程
对于中国的茶人来说,饮茶是一门生活艺术,着重追求品茶时的艺术情趣,而不是缺乏诗意的清规戒律。即使是讲究“禅茶一味”,也是侧重以禅意来提升品茶的诗化境界,并不强化宗教色彩。
中国人饮茶饮了几千年,开始是将茶作为食物,然后作为药物,后来成为饮料,至迟从西晋开始,就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作为饮料的茶汤,主要的功用是解渴、提神、解乏、保健,基本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要。但是西晋诗人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中有“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诗句,已经在描写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可见当时人们饮茶开始讲究欣赏香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了。杜育的《拜赋》除了描写茶叶生长环境、采摘情况之外,还涉及用水、茶具、茶汤泡沫以及饮茶功效等,可以看出当时饮茶已经有了一套技术要求。特别是其中描写茶汤泡沫的几句:“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哗如春薮。”意思是刚煎点的茶汤,茶末下沉,泡沫上浮,其光彩白如积雪,亮丽像春天的花卉。如此重视欣赏茶汤泡沫的色彩和形状,则当时必有培育茶汤泡沫的技术,据关剑平先生的研究,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采用茶筅搅打茶汤使之产生泡沫。[1](p306)而对茶汤泡沫的欣赏则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饮茶就具有艺术性了。至于《?赋》的最后两句:“调神和内,倦解慵除。”描写饮茶的功效,可视为中国茶道精神的萌芽。
中国茶艺的成熟是在唐代。这是因为有一大批文人介入茶事活动,撰写了众多的茶诗,提升了饮茶的文化品位,使品茗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其中如孟浩然、王昌龄、李白、皎然、卢仝、白居易、元稹、杜牧、齐己、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对唐代品茶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代诗人们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从他们的众多茶诗中可以得到印证。[2](P252—254)除了前述皎然茶诗的“三饮”之外,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描写的“七碗茶”也很典型:“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样的品茶已经不再把茶汤当做是一种饮料,而是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或者是诗人们审美活动的一种载体。可见,我国的品茗艺术至少在唐代中期已进入成熟的时期。因此,陆羽的《茶经》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
陆羽将唐代的煮茶技艺总结为:“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经·六之饮》),就是茶叶采造、鉴别、茶具、用火、用水、炙茶、碾末、煮茶、饮用等九个方面。唐代盛行煮茶法,据《茶经·五之煮》记载是先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烘炙,两面都要烘到起小泡如蛤蟆背状,然后趁热用纸囊包起来,不让精华之气散失。等茶饼冷却后将它碾磨成茶末,再筛成茶粉。等水烧到冒起如鱼眼大小的水珠同时微微发出声响,称为一沸,要放点食盐进去调味。等水烧到锅边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先舀出一瓢滚水备用,再用竹笑环击汤心,然后将茶粉从中间倒下去。过一会儿锅里的水翻滚为三沸,将就刚才舀出的那瓢水倒下去,此时锅里的茶汤会产生美丽的泡沫,称为“汤华”。这时茶汤就算煮好,分别舀人茶碗中敬奉宾客。
陆羽提倡的这套煮茶程序是:炙茶、碾茶、罗(筛)茶、烧水、一沸时加盐、二沸时舀水、环击汤心、倒人茶粉、三沸点水、分茶人碗、敬奉宾客。整套程序是相当完整的,其技术要求也是颇为明确、具体。陆羽特别重视煮茶时要培育出美丽的“沫饽”。称之为“汤之华”,华者花也。指的是茶汤表面上浮泛的一层细密均匀的白色泡沫:“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赋》所谓‘焕如积雪,晔若春薮,有之’。”陆羽用了枣花、青萍、鳞云、绿钱、菊英、积雪、春薮等一连串美丽的名词来形容茶汤的泡沫,可见他对此是何等的重视。其实,唐代的诗人们也都很欣赏汤华的,常常用乳、花等美好字眼来形容:“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洲》)、“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白云满碗花徘徊”(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白花浮光凝碗面”、“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曹邺《故人寄茶》)、“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郑遨《茶诗》)……总之,唐代煮茶并不是只煮出一锅普通的茶水,而是十分讲究培育茶汤面上的沫饽(汤华)。可以想象一下,唐代流行用青绿色的秘色瓷茶碗,茶汤是金黄色(杜牧《茶山诗》:“泉嫩黄金涌”;元稹《一字至七字诗》:“铫煎黄蕊色”),汤华又是“焕如积雪”的白色,一碗在手,真是令人赏心悦目,难怪诗人们会产生那么多美丽的联想。
不过,在唐代茶艺发展进程中,除了陆羽等人之外还有一位茶人的贡献值得注意,这就是临淮县(今江苏洪泽县西)的常伯熊。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从这条史料可以看出:(1)早在唐代,茶艺的基本程式已经形成,而且可以在客人面前进行表演。(2)常伯熊在表演茶艺时已经有一定的服饰、程式、讲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成为一项艺术形式。(3)茶艺的基本程式虽然是陆羽制定的,但却是经过常伯熊“广润色之”后才“茶道大行”,即进行很大(“广”)加工(“润色”)之后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4)陆羽的表演效果不如常伯熊,故“李公心鄙之”。(5)既然陆羽的表演是“教摊如伯熊故事”,可见陆羽自己也接受了常伯熊已经“广润色之”后的茶艺程式,那么,现在看到的《茶经·五之煮》中有关煮茶的记载,应该是陆羽参考常伯熊的“润色”而修订过的。因此,应该承认常伯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茶艺表演艺术家,是现代茶艺师的祖师爷。
唐代茶人们对“汤华”的追求对宋代的影响很大,宋代的点茶法的最大特点正是对泡沫(汤华)的追求。斗茶时是以泡沫越多越白而取胜的,即所谓“斗浮斗色倾夷华”(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当宋代的茶人们发现将茶粉直接放在茶盏中冲点击拂会产生更多、更美的泡沫时,自然就会放弃唐代的煮茶方式。而是将早已存在民间的“阉茶法”加以改进发扬。早在三国时,张揖《广雅》就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这与《茶经》所提倡的煮茶法并不相同,是将捣碎后的茶叶粉末放入瓷器中再用开水冲泡,《茶经·六之饮》中称之为“瘫茶”:“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瘫茶。”宋代的点茶法则是将“瓶缶”改为茶盏,将茶粉放人茶盏中用少量开水调匀后再冲点开水,然后用茶筅击拂使之产生泡沫。显然,用茶筅击拂产生的泡沫肯定比煮茶法要多也更美观。而茶筅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发明。由此可见宋代的点茶法并非突然凭空冒出来的,而是有悠久的历史轨迹可寻。
从宋代的《茶录》、《大观茶论》等茶书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宋代点茶法的点茶技艺是:炙茶、碾茶、罗(筛)茶、候汤(烧水)、?菡?烘茶盏)、调膏、注水、击拂、奉茶。
宋代茶人们除了追求美丽的茶汤泡沫外,也讲究茶汤的真味。陆羽在《茶经》中虽然反对民间传统煮茶加进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但是他还是保留了加盐的习惯。宋代的点茶则连盐也不用,单纯品尝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宋代的诗人们也写了大量歌颂茶汤色、香、味的诗句,经常三者并提,如“味触色香当几尘”(黄庭坚《送张子列茶》)、“色香味触映眼来”(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煮茶》)、“色味新香各十分”(葛胜仲《谢通判惠茶用前韵》)、“色香味触未离尘”(刘才邵《方景南出示馆中诸公唱和分茶诗次韵》)。而且还将三者称为“三绝”:“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苏轼《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
宋代的茶书就将色香味列为三大标准。如蔡襄《茶录》指出:“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茶有真香……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茶味主于甘滑”。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则将“味”摆到第一位:“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
但是,宋代点茶所使用的茶叶仍与唐代一样,是用蒸青饼茶,即茶叶采摘后要蒸熟、捣碎、榨汁、压模、烘干成团状或饼状的茶饼,特别是斗茶讲究茶汤泡沫贵白,尽量将茶叶中的汁液榨干,“蒸芽必熟,去膏必尽”(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致使茶叶的色、香、味都受到很大损失,有时会加进一些香料作为弥补,结果又使茶失去真香真味。而民间饮用的散茶,却有不用蒸青而直接烘焙,其香气和滋味自然胜过饼茶,于是逐渐传播开来。明代谢肇涮《五杂俎》引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茗有片有散。片者即龙团旧法。散者则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后说:“始知南渡之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正如明代许次纾《茶疏》所指出:“名北苑试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挎之值至四十万钱,仅供数盂之啜,何其贵也。然冰芽先以水浸,已失真味,又和名香,益夺其气,不知何以能佳?不若近时制法,旋摘旋焙,色香俱全,尤蕴真味。”特别是明明了炒青、揉捻技术之后,增强了茶叶的香气滋味。张源《茶录》记载:“候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彻人筛中,轻团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火候均停,色香全美。”茶青炒后复加烘焙,更加芳香,叶色青绿可爱,经过揉捻渗出茶汁,易于溶解,滋味更加醇厚,人们就直接采用开水冲泡,以品尝茶叶的真香真味,于是在宋元时期就已在民间流传的散茶冲泡法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饼茶改进贡芽茶之后,宋代的点茶法就被瀹茶法(散茶冲泡法)所淘汰了。自此之后直到今天,瀹茶法一直占据中国饮茶方式的主导地位。
瀹茶法是用条形散茶直接冲泡,杯中的茶汤就没有“乳花”之类可欣赏,因此品尝时更看重茶汤的滋味和香气,对茶汤的颜色也从宋代的以白为贵变成以绿为贵。明代的茶书也开始论述瀹茶法的品尝问题。如陆树声《茶寮记》的“煎茶七类”条目中首次设有“尝茶”一则,谈到品尝茶汤的具体步骤:“茶入口,先灌漱,须徐咽。俟甘津潮舌,则得真味。杂他果,则香味俱夺。”要求茶汤人口先灌漱几下,再慢慢下咽,让舌上的味蕾充分接触茶汤,感受茶中的各种滋味,此时会出现满口甘津,齿颊生香,才算尝到茶的真味。品茶时不要杂以其他有香味的水果和点心,因为它们会夺掉茶的香味。罗廪的《茶解》也专门谈到品尝问题:“茶须徐啜,若一吸而尽,连进数杯,全不辨味,何异佣作。卢仝七碗,亦兴到之言,未是事实。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人瓯,云光缥渺,一段幽趣,故难与俗人言。”主张品尝茶汤要徐徐啜咽,细细品味,不能一饮而尽,连灌数杯,毫不辨别滋味如何,等于是佣人劳作牛饮解渴。真正的茶人品茶,最好是山堂夜坐,亲自动手,观水火相战之状,听壶中沸水发出像松涛一般的声音,香茗人杯,茶烟袅袅,恍若置身于云光缥渺之仙境,这样的幽人雅趣是难以和俗人讲清楚的。明代的屠隆在《考??馀事》卷3“茶笺”中强调要识趣:“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兼以白石清泉,烹煮得法,不时废而或兴,能熟习而深味,神融心醉,觉与醍醐甘露抗衡,斯善鉴者矣。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大焉。”品茶讲究“幽趣”,是明清文人在品茗活动中所追求的艺术情趣,也是中国茶艺的一大特色。
这样的品茶最适合用小壶小杯来品啜,许次纾《茶疏》“饮啜”就主张:“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所以茶注欲小,小则再巡已终。宁使馀芬剩馥尚留叶中,犹堪饭后啜漱之用。”冯可宾的《?舨杓恪芬仓髡庞眯『?莶瑁骸安韬?孕∥?蟆C恳豢停??话眩?纹渥哉遄砸??轿?萌ぁ:我?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的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功夫茶艺。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清初袁枚的《随园食单·茶》:“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馀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是典型的小壶小杯冲泡法,是今天功夫茶艺的原型,至清代晚期,功夫茶艺就已经很成熟了。
据寄泉《蝶阶外史·功夫茶》记载,其具体冲泡程式如下:“壶皆宜兴沙质。龚春、时大彬不一式。每茶一壶,需炉铫三候汤。初沸蟹眼,再沸鱼眼,至连珠沸则熟矣。水生汤嫩,过熟汤老,恰到好处颇不易。故谓天上一轮好月,人间中火候一瓯。好茶亦关缘法,不可幸致也。第一铫水熟,注空壶中荡之泼去;第二铫水已熟,预用器置茗叶分两若干立下壶中,注水,覆以盖,置壶铜盘内;第三铫水又熟,从壶顶灌之周四面,则茶香发矣。瓯如黄酒卮,客至每人一瓯,含其涓滴而玩味之。若一鼓而牛饮,即以为不知味,肃客出矣。”
一、主要特点
*市、*市具有海岸风情、港口城市的共同特点,但又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
(一)*市东部华侨城文化旅游特色
东部华侨城由华侨城集团投资35亿元人民币精心打造,座落于*市大梅沙,占地面积近9平方公里,是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东部华侨城在山海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天麓大宅等六大精品板块,集生态动感、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动感--大侠谷:俯瞰*市东部黄金海岸线,以“森林、阳光、大地、河流、太空”为主题元素,以人类对自然界广袤未知领域的全方位探索为主线,集山地郊野公园和都市主题公园特色于一体,分为峡湾森林、红酒小镇、中心广场、发现之旅、地心之旅、未来之旅、海洋之旅和云中部落等主题区域,带给游人新奇刺激的体验。
休闲度假--茶溪谷:体现中西文化交融并兼有“茶、禅、花、竹”等主要元素,包括茵特拉根小镇、茶翁古镇、三洲茶园和湿地花园四个游览区,体现了西方山地小镇的风情、茶禅文化的融合、岭南茶田的幽雅和湿地花海的浪漫,让都市人远离喧嚣,从容享受自然。
户外运动--云海谷:依托东部华侨城独有的湖光山色、云海奇观、悬崖飞瀑,以休闲健身、生态探险、时尚运动、休闲娱乐、奥运军体运动为主线,体现最具特色的户外运动旅游文化,是一个以高尔夫运动为中心,包含户外奥林匹克运动训练基地和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的户外运动休闲胜地。
文化风情--主题生态小镇:茵特拉根通过引入瑞士阿尔卑斯山畔的茵特拉根题材,将中欧山地建筑风格与茶溪谷优美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完美结合,规划了主题街区、spa中心、度假酒店、剧场等多种形式产品,在山谷间创造出一个童话世界般的山地小镇。茶翁古镇则选择了“以古镇承载文化,以茶园昭示理念”的表现手法,游客在此可以欣赏茶田风光,品尝美茶美食,亲自动手采茶制茶,透过禅茶礼仪品味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度假体验—茵特拉根酒店: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山地度假酒店,拥有国内罕见的花园式大堂和城堡式总统套房,中餐、日餐、意大利餐等特色餐饮以及酒吧、商务宴会、浪漫婚宴和健康会所等配套设施。酒店将中欧文化融入音乐、鲜花、雕塑、湖光山色的细节与环境之中,让游客充分享受欧式古典尊贵的礼遇,是华侨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自主管理的第一所准五星级主题酒店。
(二)*市海岛文化旅游特色
*市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会城市,热带、滨海、都市资源兼而有之且特色鲜明,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打造“阳光*·娱乐之都·品位之城”,使*逐步成为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疗养健身、商务会展、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主要具有以下资源特色:
一是自然资源。有中国雷琼*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内唯一陆陷成海的地震废墟海底村庄。海岸与温泉并存,沿海岸、海湾兴建的海岸温泉度假酒店、海岸高尔夫、火山奇观和海上森林是最重要的三大自然资源特色。
二是人文资源。有南洋文化的百年骑楼老街、火山文化的古村落、贬官文化的五公祠、廉政文化的海瑞墓等人文古迹,还有刚刚推出的创意文化项目—张艺谋执导的“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
三是生态特色。*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四季亦宜旅游,空气质量在全世界158个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五,被誉为“天然氧吧”,是中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市充分利用生态特色开发各种旅游产品,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会展和赛事,如环岛国际自行车公路赛、铁人三项赛、轮滑大赛、lpga世界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城市之间、热气球挑战赛、旅游商品交易会等,既带来了人气也带旺了旅游经济。
二、主要做法
考察团通过听介绍、问情况、参观景区景点、查资料、座谈等形式,对考察地区开展文化旅游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
(一)统筹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所到考察地区在规划布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时,都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及中心工作来抓,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地区特点,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华侨城集团提出要把华侨城开发区建成城市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社会风尚健康,管理先进,信息化程度较高,富有文化内涵的文明社区。东部华侨城之所以取得骄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核心价值在于“生态环保大于天”的开发理念,不仅规划营造了一个全方位自然体验的生态之旅,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游客推广环保知识,启发游客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旅游产品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战略性突破,项目性质上,从做单个项目向打造旅游聚集区突破;项目空间上,从城市中心向郊野地带突破;项目类型上,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突破。*市提出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以“两个加强、两个促进、五个改造”为工作抓手,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促进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对城市进行改造、对旅游景区进行精品化改造、对旅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旅游产品进行转型改造、对旅游通道的客源地改造,确立了文化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强化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职能,形成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联动机制,各部门都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做文章。政府政策性引导拉动、多元化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大格局已经形成。
(二)精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市和*市始终坚持实施精品战略,突出抓好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开发,打造了华侨城大侠谷、茶溪谷、云海谷和*市海岸高尔夫、火山奇观和海上森林等文化旅游品牌。华侨城集团在资源配置上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倾斜,在10余年时间内培育出康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中国民俗文化村、欢乐谷、华侨城地产等著名产品品牌以及“康佳a”、“华侨城a”等著名国内资本市场品牌,为民族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光彩。*市围绕文化发展旅游,加快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的培育和建设,开发特色多元化民族旅游文化产品,打造文化旅游名市。
(三)引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投入,没有有效投入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市在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文化旅游产业战略的同时,注重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改善投资环境。2007年,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决策。2008年3月,国家同意海南省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先后颁布了《*市鼓励航空客运市场开发暂行办法》和《*市奖励旅行社暂行办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07年度对符合条件的12家航空公司和13家旅行社奖励1060万元,其中,航空公司所获奖励金比2006年度增加660万元,表明受奖励政策的激励,航空公司、旅行社把客源引进*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四)着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内涵
在考察期间,我们处处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这一论述有了切身感受。*市有南洋文化的百年骑楼老街、火山文化的古村落、贬官文化的五公祠、廉政文化的海瑞墓等人文古迹,还有刚刚推出的创意文化项目—张艺谋执导的“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华侨城集团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深度开发,提出“集团将企业文化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机制。为优秀人才尤其是企业家人才提供丰富的企业文化营养和优良的企业文化环境,使之在成长过程中摆脱滞后的文化理念的制约,不断开阔视野,提高境界”。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意识和精神力量,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华侨城人(其中包括归国华侨)来自五湖四海,既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渊源,又有国际文化背景,在经济特区的环境里,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产生了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华侨城文化。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包容心态,变革勇气,是华侨城之魂;主题公园等多项国内首创,是华侨城创新文化的结晶和象征。
(五)注重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第一资源。一个企业并不是工资高、待遇好就能吸引人才,还必须为人才的成长和理想的实现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华侨城集团做到了这一点,能够根据需要不断为员工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新的文化理念开阔员工的眼界和视野,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为员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成长的沃土,把人才作为种子,使各类人才在华侨城的各个岗位上茁壮成长。*市高度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好本地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加强学习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先后开展了*“五十佳”导游评选,评选优秀导游;举办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发掘酒店行业技术能手。通过大力开展评优创优活动,有效促进了旅游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主要经验
这次考察,对考察地旅游工作的总体感受是旅游气氛“浓”,旅游经济“重”,旅游商品“丰”,旅游品位“高”,旅游管理“顺”,发展思维“宽”,发展力度“大”。
(一)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定位旅游业
*市、*市都以培育旅游精品为重点,高起点定位旅游业,大力发挥旅游业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巨大作用。
华侨城集团将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华侨城·旅游城”,成为中国主题公园旅游景区第一品牌,与境外同类景区交映生辉。*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发展目标新定位为“将*建设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乃至世界旅游名城”。*市基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五年将着力发展会展业、户外有氧运动、康体保健产品、历史文化口牌、主题公园、餐饮购物、娱乐活动、酒店业、港航业、全省游客到访中心和自驾车营地十大旅游平台,努力将*市建设成为国际性热带滨海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并确立了要建设成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10多个称号,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试点。
(二)树立融合意识,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市、*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旅游业带来了旅游商机,为本地区文化发展与融合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平台。
东部华侨城撷取欧洲阿尔卑斯山麓茵特拉根小镇建筑,实现了中欧山地建筑风格与优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山地度假酒店,将中欧文化融入音乐、鲜花、湖光山色的细节与环境之中;华兴寺佛家宾舍体验,促进佛教旅游文化的融合;荣获首届亚洲青年艺术节金奖的《天禅》,以禅茶文化为主题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段;茶翁古镇、三洲茶园作为茶文化鉴赏区和了解茶知识的绿色学院,更是集多民族茶艺、陶艺文化于一身。*市地处中国华南经济开发带的前沿,毗邻港澳台、东南亚,是连接大陆本土和东南亚的枢纽,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着来自韩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客源,同时与环北部湾地区、泛珠三角地区、东亚、东盟各国的联系紧密,促进了国内外旅游文化的大融合。
(三)树立大宣传观念,客源市场结构丰富
充足的宣传经费,大手笔的宣传,使*市、*市旅游业在全国及世界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以“国际花园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主题,加强宣传促销,树立*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形象。针对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项目和专题节庆活动,在每个年度或在一个时期内集中推出一个促销口号;编制多种文字的高质量旅游宣传品,设计有特色的、统一的旅游标志;在世界和国内主要旅游客源城市开设旅游窗口,在主要口岸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参加各类国际旅游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和促销活动;建立高效的旅游信息系统和旅游宣传推销网络,增强市民旅游促销意识。*市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会展和赛事,组织参加马来西亚旅游展、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韩国首尔国际旅游展、海南经贸招商等活动,重点推介高尔夫游,目前*高尔夫产品已成为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尔夫球爱好者,*高尔夫在韩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利用新闻媒体及有影响力的《商务奖励旅行》、《南方都市报》等刊物进行宣传,通过不断的宣传促销,*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逐年上升,树立了良好的旅游新形象。
四、主要启示
*市、*市文化旅游的成功发展对考察组的触动较大。截止2008年底,东部华侨城项目一期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实现税收5.1亿元人民币;*市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数63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人民币。主要启示有三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提高对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坚持科学发展,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效益,结构就是优势”的重要意义,围绕资源优势做好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坚持泉乡品牌建设战略不动摇,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对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重大意义的认识,结合××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研究出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硬措施,确保泉乡品牌建设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增强相关部门及旅游行业内部的“大旅游”意识,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旅游服务意识,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整合各种行政管理资源,以利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和宣传营销,实现更大发展。
(二)转变观念,全面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品质
一是树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观念。文化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归宿,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在旅游产品开发、城市建设和旅游服务中,要充分体现文化元素,发挥文化的持久魅力。要将适合旅游业开发的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具有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书画作品,反映泉乡文化、历史名人、民俗文化的文艺演出和歌曲等。
二是树立打造旅游精品的观念。文物来源于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县也要用打造未来文物的理念,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让今天的每一个建筑符号、打造痕迹都能成为以后人们欣赏、保护的文物,坚决杜绝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开发建设心理。特别是抚仙湖东岸旅游区、华盘公路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要围绕旅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既重视景区整体开发思路合理,又要注重景区细节的精细化、情感化设计,让景区从开发理念到具体的建设都能经受市场竞争和历史检验。
三是树立景城合一的观念。县城是游客的集散中心,是旅游景区的有效载体。县城区与旅游区建设都应该在统一的形象和主题下进行,让城市与景区融合,协调发展,体现鲜明的、统一的城市与景区特色和个性。
四是树立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的观念。民族文化是××县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民族文化可以开发、转变为具有广泛参与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但同时在开发民族文化过程中,又应注重保护民族自身特色和民族氛围,杜绝违背民族精神,世俗化、浮躁的过度商业开发,最终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三)强化措施,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县委明确提出2009年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培育旅游产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泉乡”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泉乡”文化品牌影响力;积极做好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全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围绕这个奋斗目标,××县文化旅游业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打造以抚仙湖东岸、华盘公路沿线为重点的旅游精品。要以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积极做好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关键做到“三个围绕”:即围绕市场定目标,围绕资源定方向,围绕市场定卖点。依托华溪、盘溪万亩桔园,在曲江、南盘江一线开发一批桔园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全力打造重生态、重文化、重体验的乡村旅游。依托象鼻温泉优质的水资源,加快度假村改制和开发建设步伐,全力打造以高端旅游服务产品为核心的康体休闲中心。依托抚仙湖东岸秀丽的自然风光,加快抚仙湖沿岸旅游文化集群项目推进力度,全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同时要通过引进大项目的带动,大集团的进驻,集群化的推动,达到系列化的成长,实现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市场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2.以打造优秀旅游县城为目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县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机遇,加大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县城设施,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后,我们要以打造优秀旅游县城为目标,将旅游产业要素纳入城镇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镇旅游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要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娱乐、餐饮服务、农业、工业的结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3.面向客源市场,强力宣传促销。立足宣传效果,精心策划宣传活动,选择有效宣传媒体,政府与企业互动,以××旅游整体形象推广和旅游产品具体促销相结合,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和参加省及全国重要旅游会展,进一步提升××旅游整体形象,积极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到××旅游。
关键词:公益性文化事业;调查;思考
Abstract :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the strengthening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s to meet the people's basic cultural needs, guarantee the people's basic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ain w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encourage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perfect system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talents teams,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ultural commonweal undertak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ltural commonweal undertaking; survey;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①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让城乡居民享受文化的强力滋润、提升幸福生活指数的重要手段,需要我们以更加清醒的文化自觉、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加务实的政策措施去推动。近年来,宣城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相比,与城乡居民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依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思考。
一、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宣城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完善
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所有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并全部投入使用;建成800多家面积超过2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覆盖全市789个行政村,提前一年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每个农家书屋都配置了1500余册图书,100多种张电子音像制品,30多种报刊供农民朋友免费阅读;20户以上自然村通过卫星接收、有线电视联网等方式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②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加强
我市共有8个图书馆(含市级1个,县级7个)、8个文化馆(含市级1个,县级7个),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据统计从2011年6月28日免费开放至11月底,我市所有图书馆免费开放时间平均为每周54.1小时,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平均为每周44.5小时;接待人次从85295人激增到459608人,是免费开放前的5倍;流通图书量从12.6万册增加到25.8万册,数量翻了一番;新办图书证8605个,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各级文化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包括下基层演出、书画培训、音舞培训、非遗展览、艺术画廊、数字放映、戏曲联谊、计算机应用培训等。2011年举办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112次、公益性展览展示52次、举办文化艺术培训班75个和成立馆办文艺团队28个。③
(三)富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宣城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皖南花鼓戏、皖南皮影戏、龙船、舞狮、高跷、龙灯、放荷灯、旱船等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活动长盛不衰,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据统计,现有各类群众业余文化队伍160多支,每年为群众演出达1000余场(次)。宣州区近年来连续举办 “五月五、庆端午龙舟赛”;④宁国市畲乡的三月三歌会;绩溪的民俗展演、元宵民俗文化巡游、农民欢乐腰鼓大赛;泾县连续举办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周,灯谜、灯展、焰火晚会、民俗表演、书画展、花卉展、广场舞展演、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带动了乡风文明。
(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近年来,宣城市各级政府共投入农村文化工程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克服财政困难,千方百计筹措公益性文化机构活动经费。宣城市级文化馆活动经费30万元、图书馆购书经费30万元、博物馆经费20万元已全部纳入财政预算。⑤2011年郎溪县“农家书屋”工程在上级资金尚未全部下达的情况,县财政主动作为,采取先行垫付的办法,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建设任务。宁国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按户籍人口每人每年2元以上的标准,安排基层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每年按照全市户籍人口人均1元标准安排基层文化建设扶持奖励经费,市财政投入基层文化建设比例不低于省定标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网络的正常运作,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⑥
(五)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地方文化传承得到加强
近年来,各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同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市各类“非遗”项目进行及时抢救和保护,先后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3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培育了4名国家级、32名省级、46个市级“非遗”传承人。市财政大幅度增加文物维修保护经费的常年预算,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类文物的保护力度。大力支持文化艺术精品创作。2011年全市重大文化活动投入已达2000多万元,拍摄了《洋船屋》、《春风化雨》、《天下第一墨》等影视作品,开展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⑦
二、宣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应看到,其与老百姓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注:2012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为:2012003A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并实现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已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一、我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总体上发展比较缓慢,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是弱势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衡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分析:
1.发展基础良好
衡水市民间艺术与民间工艺品资源优势与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乐器、深州黑陶、武邑和饶阳雕刻也都在国内外久享盛名。
2.基础设施完善
衡水市的交通设施完备,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尤其是大广高速开通,衡水已经融入环京津2小时经济圈,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3.政府政策支持
衡水市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政府从税收、人才、资金等各方面对文化创意企业实行政策扶持,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完善规划,培育龙头,这些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
1.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却明显滞后,成果供给不足。
2.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主管机构或部门,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缺乏统一协调和总体规划。文化单位拥有的各种资源和市场范围还处于行政分割状态。
3.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政策环境: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衡水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资金、重点企业等方面尚需专门的政策。市场环境:缺乏行业自律,中介服务不足。知识产权观念较为淡薄,创意、创新价值得不到合理体现。
4.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规模小并且竞争力不强
衡水市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大部分企业处于规模小、水平低的初步产业化阶段,缺乏国际和国内市场拓展能力,这成为衡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软肋”。
5.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创意复合型人才匮乏。
据初步统计.衡水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讲,人才缺口依然较大。
二、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以点带面,发展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园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要注意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衡水市文化产业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文化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的情况下,依靠优势企业,培养文化产业龙头。内画博物馆、金音乐器、生态农业采摘园、武强年画等项目都具有进一步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潜力。鼓励优势企业深挖文化因子和产业特色,引入创意思维,建立完整文化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化衍生品,增强文化集聚能力,采用与国内外创意、出版企业合作的方式引入文化项目、文化团队、增加与国内外同行的文化交流,构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二)多元经营,发展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项目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产业的集群,从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存在高端与低端的类别设定。不管是哪类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存在改革、升级的问题。衡水文化产业也存在升级的问题,应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寻找发展机会,扩充文化内涵与产业内容,推动衡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三)集思广益,用创意凸显衡水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脑子”,缺少创意人才是制约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创意人才的缺乏导致国内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力不够,运营形式相似、内容单一。
(四)立足自身优势,打造产业集团
在衡水推行文化创意产业园要着眼市场、研究消费者,不断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和发展园区,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和经济增长点。在衡水,老白干、鼻烟壶内画在国内外名声最响,衡水湖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最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要围绕这三种关键产业做文章。
(五)实施人才支撑战略,强化产业智力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有效利用衡水市内的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对文化创意人员的培养,鼓励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不断发现和储备高素质后备人才,通过举办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创意文化节、博览会,开展“优秀文化产业园(企业)”、“优秀文化产品”评选活动等,激发创意人才的激情和动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张掖;文化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绿色朝阳产业,承载、展示、交流、传播着不同的文化,是文化价值得以实现、文化影响力得以提升、文化力量得以增强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张掖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发展状况和主要成效
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以创建旅游名区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精心培育“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丝绸之路古城邦、暑天休闲度假城、户外运动体验区”四大品牌,全面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4年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增长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95亿元,增长50.69%,高于全省24.69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强力拉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分别达到41.1%、51.5%和50.2%,成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旅游发展动力日趋强劲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各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西安、宝鸡、天水等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考察学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理清思路,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把2011、2012年确定为“全市旅游发展年”,以超常规的举措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有效激发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县区调整充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并将旅游产业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体系进行专项考核,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形成了责权明晰、运行顺畅、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加快项目建设力度,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全市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吸引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景区景点,推动宜居宜游。按照“推进开工建设项目、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筛选储备后续项目”的思路,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旅游交通设施和导览标识系统,加快建设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站点)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三)打造精品景区,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大力开发城郊休闲度假型、景区景点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型等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充实扩展。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和特色餐饮,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保健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文殊寺滑雪场、扁都口滑雪场、康乐草原滑雪场投入运营。
(四)拓展客源市场,旅游整体形象有效提升
依托媒体广告、专业网站和节会赛事等载体,着力宣传金张掖特色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了张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有偿和招徕游客奖励等方式,委托重点客源地城市旅行社宣传推介金张掖特色旅游资源,鼓励旅行社开通重点客源地城市至张掖的旅游包机和旅游专列。精心策划举办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国际)露营大会、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裕固族民族风情节暨祁连玉石文化旅游博览会、甘肃・张掖丝绸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层论坛等品牌节会和赛事活动,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节促发展,张掖旅游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五)加强行业监管,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以培育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行业监管,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市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县区政府打破政府主导投资开发旅游景区的旧模式,先后成立市山水文化旅游公司等14家旅游文化投资开发公司,整合景区实物资产和优质资源、经营权、收费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以股份制等方式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困难和存在问题
(一)文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对张掖历史文化还没有深入研究挖掘,区域内文化元素没有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地域文化定位不够明确统一,文化特色和品牌价值未能很好凸显。景点多而分散、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产品,游客驻留时间短,日均消费低。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不足,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发展新形势,在“三馆一院”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撑;文化精品创作水平不高,因缺乏编创专业人才和资金,未能很好地将厚重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秀的文艺作品。
(二)联动发展不足,市场营销水平较低。张掖旅游大景区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协调沟通机制还不够,缺乏统筹协调各县区发展的平台。市级财政投入有限,各县市区分工协作、整体推进、错位发展不够,旅游发展格局中虽与省内外其他市加强旅游交流协作,但还处于浅层次、单渠道。在旅游宣传上,区域整体包装的营销策略尚未形成,网络宣传营销投入也不足,产品上不连线,时间上不连贯,尚未形成六县区合力打造的能充分展示张掖大景区的品牌形象。多数旅游项目只展现了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以及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没有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休闲度假、娱乐、体验性产品不多,很多景点都是看了就走,缺乏吸引力,让游客欣赏、回味、留恋的东西很少。导致很有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品位不突出,品牌不彰显。
(三)保障措施缺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道路交通规划没有突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滞后,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设施布局不合理,规模档次低,配套服务能力弱。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景区内部标识系统不完善,道路、星级厕所、通讯及其它一些服务设施都还不完善。2013年张掖市旅游收入39.12亿元,甘肃省620.2亿元,仅占全省旅游收入6.3%,与张掖把旅游业打造成区域首位产业的地位不相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模小、服务层次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思路与对策
(一)加大挖掘整理力度,提升地域文化研究深度。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厘清张掖历史文化脉络,加速研究成果向文化旅游转化与运用。积聚市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设立专项经费完善张掖地域文化体系。对张掖市城乡公共文化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对资源整合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等群体的文化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分析,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
(二)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充分发挥玉水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大佛寺文化产业园、西游文化主题公园、丹霞影视拍摄基地、焉支山―皇家马场文化产业基地、扁都口生态文化产业园、大沙河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和肃南裕固族风情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旅游景区设置便于旅客休闲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建立张掖市历史遗存数据库,出台古村落、古民居修缮技术和新建仿古建筑技术标准,设立市县两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强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重点文物、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三)统筹资源规划,聚力区域一体联动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张掖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策划和经营,对文化旅游资源实行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推进旅游交通、市场、信息和管理机制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
(四)培育核心景区,提升大景区建设水平。启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大佛寺、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等重点景区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并申报世界级自然遗产。加快开发建设丝绸之路古城邦、马文化产业园、西游文化主题公园、长城文化游览区等新的大景区。
(五)注重深度开发,拉长产业链条。围绕“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主题形象,开发生态、文化、休闲、美食、工艺品等特色旅游产品系列,加强与城市功能、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培育体育旅游,拉长产业链条,发挥叠加效应。加快A级景区(点)创建和升级,引导景区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运营。大力推进摄影、影视、写生基地建设,加强市场培育,形成产业优势。
(六)坚持改革引领,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市场化导向,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实行政策聚焦,加大文化创意、营销策划、职业经理人等紧缺人才的引进。发挥院校联盟作用,打造非遗传习基地,加快演艺、工艺、技艺传承人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导游员星级评定制度和激励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强化素质培训,提升服务形象。
陈文华先生是一个极具开拓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1981年他创办《农业考古》,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20多年来不仅《农业考古》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刊物,而且陈文华先生在农业考古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丰硕的成果;1991年陈文华先生创办《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这是一种开拓,他举起了茶文化研究的大旗,推动了茶文化研究的热潮。十多年来,陈文华先生在中国茶文化领域的研究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厚重的专著。而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创办,不仅是陈文华先生个人事业的一种开拓,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开拓。“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上晓起)”在旅游业上的意义在于树立了中国茶区乡村茶文化旅游的一个好模式:
(1)发展中国乡村茶文化旅游正契合了当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当今中国的旅游业正红红火火地向着乡村游、农家游发展,在节假日,人们纷纷走入乡村的山水、农家的果园、菜园、花园去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和呼吸乡村的空气,而茶文化村的出现,使得中国的乡村游、农家游有了更多的内容。
(2)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创办拓展了中国乡村旅游的模式,使乡村游更具有文化意义,更具休闲、放松作用。
目前中国乡村游主要是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乡村自然山水和体验农家生活环境。而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则既可浮光掠影式的体悟自然山水、欣赏极具美感的徽派建筑,还可游览茶园、观赏利用自然水力的茶叶制作,还可在水岸边的古樟树下品茗,感受中国茶艺,即使蜻蜓点水,也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而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浮光掠影,更具意义的是休闲度假,有农家式的旅馆可住,有别具风味的农家菜可赏。晨光里,月光下,可悠然漫步田间、山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水口岸边的古樟树下品茶总是特别惬意。如此的乡村游怎不让人留连?
(3)“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这一模式,可使茶区的自然资源更好地得到开发利用。
中国有众多的茶区(1000多个产茶县),难以计数的种茶乡村,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自然空气,以往有限的茶区乡村游或欣赏自然风光或是茶园观光,茶区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的资源没有结合好,而“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正是把茶区乡村各种旅游资源融为一个系统,并提升了自然资源的文化价值,使茶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更好地利用。
(4)“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这种旅游模式向社会各阶层更广泛地宣传了中国茶文化。
当今社会正受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蚀,年青的一个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正越来越少。而作为凝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的中国茶文化,正可使人们在茶文化村的旅游中得到感受和体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此外,“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上晓起)”对于当今中国正要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至少对于茶区的乡村新农村建设有着示范作用。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8-0062-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8.14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在银行监管尤其是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经济周期性波动加剧、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以及多层次银行体系逐步建立的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只有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竞争,并形成自身特色,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但从目前来看,在监管政策、银行业体系等外部宏观环境因素,以及股权结构、绩效考核制度、战略定位等内部微观环境因素的制约下,城商行大多缺乏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同质化现象严重。本文在对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差异化发展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位和服务高度同质化的大环境下,小而全、无差异的发展道路虽然可以令城商行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发展、迅速做大规模,并获得不错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多层次银行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金字塔式客户结构和市场分层的逐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将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1]。
(一)城商行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的现实需要
从国外情况来看,一个由不同规模、不同定位和服务对象,以及不同特色的各类银行组成的多层次银行体系,既是一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国经济中不同主体对金融服务差异化需求的结果。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规模角度已形成由大型、中型和小型银行组成的多样化银行体系,但从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角度来看,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体系尚未成形。尤其是除农村金融机构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和发展模式高度趋同,从而造成大中型客户金融服务竞争过度,小微型客户金融服务供应不足;金融资源向大中城市集聚,农村金融服务薄弱等现实问题。因此,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体系,尤其是进一步强化和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银行机构,将是我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对于城商行而言,针对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确定一条不同于大型银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既是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多层次银行体系的现实选择。
(二)差异化发展是城商行适应日趋严格的监管约束和资本约束的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明显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强化资本监管是其中的重点。以我国为例,银监会先是将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从8%分别提高至11%和10%[2];此后,又提高了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门槛,并进一步强调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情况的动态监管和反周期监管,资本监管要求大幅提高。加之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的信贷大投放,包括城商行在内的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和瓶颈日益凸现,原有的做大规模、依赖存贷利差的发展模式受到冲击。特别是对城商行而言,资本补充难题更为突出,必须尽快改变现实中追求大客户、大项目的高资本消耗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单位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产能。唯有此,才能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存在的业绩波动、资本约束和发展的不稳定问题,这就要求城商行从大型银行的老路转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三)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是经济转型和银行业发展模式转变的最终结果
表面上看,2008年金融危机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更深层次上却是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加剧了我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将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型转向消费推动型,经济发展速度也将由超常规转向稳定适度;短期来看,危机时期超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将逐步转向正常化,超常规的货币投放、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将趋于稳定,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信贷大投放格局将发生实质性改变。商业银行大放贷、大发展的模式将难以维系,商业银行必须转向中小企业、高科技、新能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发展空间。规模实力较小的城商行更需要先行一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经济转型带来的将是银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逐步缩小,传统吃利差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这也要求商业银行尤其是定价能力相对较弱的城商行尽快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理论上讲,城商行是最有条件,也最容易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商业银行,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除少数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坚持并深化“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形成特色,走出一条不同于其它银行的道路;大多数城商行偏离了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片面追求“小而全”,走上与大型银行高度同质化的发展道路,传统优势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缺乏。究其原因,就在于内外部六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外部环境因素
1.银行业“大而不倒”规律。由于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银行的破产倒闭往往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冲击。正因为此,各国政府在对待银行倒闭问题上通常持谨慎态度,特别是对大型银行一般不会轻易让其破产,这就是银行业有名的“大而不倒”规律。此次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对陷入困境的大型银行施以援手,对同样苦苦挣扎的中小银行却袖手旁观”的做法,无疑将进一步强化人们对“大而不倒”的认同。出于相同的考虑,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同样具有做大规模寻求政府隐性支持的冲动,体现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就是热衷于做大项目、抢大客户,快速做大规模。
2.“歧视性”监管政策。不完善、带有“歧视性”的差异化监管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小银行的定位和发展道路。通常情况下,监管机构会对商业银行业务资格的获得和市场准入设置一系列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资产规模。要想取得某些业务资格和市场准入,商业银行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这必然会加剧商业银行做大规模的冲动。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为例,城商行必须达到银监会规定的规模才有可能获得跨区域发展的资格,定位和业务是否有特色等问题则不属于准入指标的内容。此外,对中小企业业务缺乏针对性和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也使得城商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比如银监会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核销、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与大企业的要求基本完全一致。出于资产质量考核以及投入产出的考虑,城商行自然倾向于做大企业,从而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定位的趋同。
3.不完善的银行体系。从资产规模、经营地域和所有制性质角度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涵盖各种类型、多样化的银行体系。但从定位和服务对象角度来看,则显得相对单一,差异性、层次性并不明显。除农村金融机构和少数城商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域和规模差异显著,但在定位和服务对象上并无实质性区别,这种定位单一、高度同质化的银行体系不可避免影响到城商行的定位和发展道路。出于生存和做大规模的考虑,城商行只能努力做到“小而全”,与大型银行展开直接和正面竞争,并最终导致其在定位、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化逐渐丧失,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大多以“相同面孔”示人。
(二)银行内部因素
1.地方政府的干预。随着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直接干预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规范和解决。但地方政府对城商行高管人员任免的干预和控制仍较为突出,造成城商行高管人员在短期内的频繁变动,高管人员的任期变得不确定。在任期短期化的情况下,这些高管人员显然没有动力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用于城商行长期特色和竞争力的培育,而更愿意将资源和精力用在短期见效快的经营管理活动上。体现在现实中,就是短期内对做大规模贡献大的那些业务和产品受到重视,与大型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由此来看,地方政府的干预对城商行定位和发展的影响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各种因素[3]。
2.不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好比交通指挥棒,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行,而不科学、不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则恰好相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主要包括规模指标、质量指标和盈利指标等三方面的指标,又以规模指标为主,基本不涉及特色培育、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内容。城商行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绩效考核制度下,各分支行必然将精力放在那些能迅速增加规模和盈利的业务和客户身上。大客户、大项目成为各类商业银行争抢的对象,各商业银行在定位和服务对象上的差异也就不明显了。
3.战略定位摇摆不定。城商行未能实现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战略定位的不明确。城商行在其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服务地方、服务市民、服务中小”的定位。但长期以来,城商行并未能坚持并深化这一定位,而是呈现出摇摆不定。定位的摇摆不定使得城商行原有比较优势和特色逐渐丧失,并最终走上大型银行的老路。某种意义上说,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战略定位,实现定位的差异化。只有差异化的定位才能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三、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城商行等各有关方面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解决影响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引导和促使城商行实施差别定位,打造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最终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运行环境
针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大而不倒”规律以及城商行千方百计做大规模以寻求政府隐性保护的现实,中央银行应尽快建立覆盖国内各类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并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状况实施差别化的存款保险费率,以消除大型国有银行享有的政府隐性支持的政策红利。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将通常情况下只有大型银行才可能享有的政府隐性支持转化为所有银行都享有的存款保险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商行做大规模的冲动,使其更加专注于培育业务特色和提升竞争力[4]。
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现有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对专注于中小企业、三农金融等业务的城商行给予监管倾斜,对此类业务领域实施差异化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措施。在城商行的市场准入问题上,改变目前过于强调资产规模的准入指标体系,转向以风险为核心、对整体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做法,并对具有业务特色的城商行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以鼓励城商行寻求差异化发展。从培育多元化、多层次银行体系视角入手,从政策和监管层面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尤其是以城商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给予适当规划和引导。通过性质界定、经营区域划分、差别税收政策等制度安排,促使各类商业银行逐步摆脱同质化的发展道路。
(二)优化股权结构,减少地方政府干预
针对因地方政府的干预而造成城商行高管人员任期不确定,进而导致城商行发展的短期化问题,应从三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进一步优化城商行的股权结构,降低地方财政的持股比例,适当引入民营资本,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实现对财政大股东的制衡。二是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从行政管理者角色转变为股东出资人角色,更多地从出资人的角度行使股东应有的权利,减少对城商行经营管理活动尤其是高管人员任免的直接干预;同时,城商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将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管理和诉求通过公司治理平台加以体现。三是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促使公司治理的优化,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形成战略投资者对财政股东的有效制衡;通过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进一步培育城商行的公司治理文化,促使公司治理各方进一步转变观念,找准定位,既充分行使权力,不越位,又切实承担职责,不缺位。
(三)明确战略定位,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
城商行发展的同质化从根本上而言源自其战略定位的缺失和战略管理体系的缺乏。因此,明确战略定位,并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前提,具体主要有以下两点。
1.明确战略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形成发展特色。从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明确定位并寻找潜在特色领域:一是从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特色或区位优势入手,开发特色产品或服务;二是依托大股东资源,形成与其他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发展,如平安银行利用平安集团的综合化经营平台向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昆仑银行依托中石油资源开展相关业务等;三是从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金融服务领域寻找商机,如小企业金融服务、农村信贷等;四是开发新产品,形成先发优势,如包商银行开展的小微贷款业务等。
2.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针对长期以来战略管理薄弱的现实,城商行应考虑设立相应的部门专门行使战略管理职能,该部门应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可以是独立的部门,也可以与董事会办公室或发展研究部门合二为一。按照城商行确定的战略定位和方向,战略管理部门负责拟定未来发展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赋予战略管理部门战略评价和考核职能,通过战略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将银行的总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发展规划的形式得以体现,并分解落实到各业务条线的分规划中,逐步建立起总战略与分战略、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相结合,涵盖战略研究、战略规划、战略控制和评价反馈的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此外,通过加强战略研究和战略控制与评价,进一步提升董事会的战略决策水平,强化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职能。
(四)打造业务专长,培育核心竞争力
从业务发展角度来看,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举措是根据自身比较优势打造业务专长、培育业务特色,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做强传统优势领域,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围绕中小企业服务、市民服务等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专门的业务流程;探索建立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开发针对性的特色产品,着力解决现有产品种类少、还款方式不够灵活、差异性不够等问题,突出方便性、灵活性和及时性,建立起多样化、覆盖客户各方面需求的产品体系,培育业务品牌;在服务功能完备的同时形成与大型银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提高运行效率。城商行在对特色业务实施专业化经营的同时,还需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按照以客户为中心、提高运行效率的总体原则,将原有的总行与支行之间、总行不同部门之间相对分割的块状业务流程,转变为垂直化、集约化的、条状业务流程。与之同时,通过在条线内配置专业化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整个业务条线的专业化运作水平和效率,并有效降低来自于行政管理条线的干扰。
3.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形成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对区域市场实施细分,推出差别化的服务方案,建立起全方位、与区域内各细分市场完全对接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实施组织架构改革,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立足区域市场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在区域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并在该区域内形成竞争优势。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做大规模与做出特色的统一
城商行战略定位的落实、业务特色的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而实现差异化发展,既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绩效考核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商行差异化发展的进程,甚至于使其走上相反的道路。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制度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针对目前大多数城商行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侧重于规模、速度和盈利指标的现状,应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特色业务培育、特色业务的增长以及特色业务对利润的贡献等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激励分支机构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形成业务特色。同时,为了解决分支机构过于追求短期发展而忽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适时引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降低分支机构不顾风险的盲目扩张冲动,并通过将风险因素引入考核,平滑银行的发展波动和大起大落的业绩周期,实现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统一。
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人员的不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是造成城商行追求规模胜过追求特色、追求短期业绩胜过追求长期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此,在传统的针对短期业绩的考核奖励制度基础上,引入与长期业绩挂钩的股权激励、延期支付等长期激励机制。通过将薪酬奖励与银行的长期业绩表现挂钩,促使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人员克服经营管理行为的短期化,促使其关注并将资源和精力投向“培育业务特色”、“塑造竞争优势”等对银行短期业绩贡献不大但却是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领域,实现银行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做大规模与做出特色的协调统一。
(六)实施有区别的资源投入政策,强化科技和人才对差异化发展的支撑
资源不足,尤其是人才缺乏和科技落后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城商行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制肘。为此,城商行需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并实施有区别的资源投入政策。一是围绕战略定位,加大对特色业务的资源倾斜力度,比如为确保分支机构开发和培育特色业务的积极性,在发展初期给予一定的考核保护期或者补贴;为尽快开辟市场,将营销费用向特色业务领域倾斜等;通过资源倾斜政策,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领域――特色业务,促使该类业务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特色业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通过业务能手带教、与国外先进同业或国内外研究机构共同培养、外派同业锻炼等方式,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支与未来业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对现有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对经营管理的支撑能力,尤其是对创新的支撑;根据已有和潜在业务特色,开发相适应的业务系统,提高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朝晖.城商行应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N].中国证券报,2010-04-02.
[2]高晨.银监会明确资本红线大行资本充足率底线为11%[N].京华时报,2009-12-07.
[3]张吉光.城商行公司治理:从“形似”走向“神至”[J].当代金融家,2010(6):61-63.
[4]张吉光.存款保险推出恰逢其时[N].中国经济导报,2004-06-19.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s achieving differentiation development
ZHANG Ji-guang
(Strateg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Bank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72,China)
益阳市位于洞庭湖之南,总人口456.5万,其中农业人口382.5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益阳市推行农业产业化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近几年来,益阳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特别是推进新兴工业化的总体谋划,制定了《五大农业产业链规划》,重点打造优质稻米产业、林纸板材产业、棉麻纺织产业、水产畜禽产业、油蔬菜果产业。农业产业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局蓬勃兴起,农业产业化逐渐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已经初具规模。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路子。
(一)益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其作用
1.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益阳市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狠抓特色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以业主制经营为突破口,将农业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近三年来,农村信用社年均累计放贷近42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产口生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取得最佳综合效益。2007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5元,同比增长16%。
3.促进了农业产业持续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促使农业产业改变单纯提供原料产品和简单劳动力状况,延伸二、三产业链,实现农业产品多次增值,提高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比较效益。2007年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林业增长18%,牲猪增长39%,渔业增长5%。
(二)益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及特点
1.企业规模快速发展,规模经济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规模企业225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31家,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127家。
2.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基地建设提质扩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均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龙头企业基地面积达600万亩。基地建设的提质扩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
3.专合组织异军突起,组织经营日趋完善。目前,全市拥有正式注册、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746个,建立农产品基地500万亩,带动农户50万户,吸纳转移剩余劳力近20万人。
4.着力打造精品名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5.引资融资倾向多元,后续资金不断增加。
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特点
(一)当前农村资金运行的特点与变化
1.融资主体由分散型向组织型转变。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经济主体资格、资质和地位将发生深刻变化,分散的农户相对缩小,组织型的客户上升,目前面对单个农户为主的融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新农村的变化,尤其是面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亟待金融创新。
2.资金流动环节由单一向多极转变。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和实现途径,农业产业由单一的种养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伸展,由单一业态向产业群体扩张,使传统的单一资金投向和资金回流,转向资金流向多渠道、现金回流的多环节。如果长期坚守着单笔单向的融资模式,将落后于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需求。
3.资金回流周期由季节性转向常年性延续。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自然周期性逐渐减弱,特别是畜牧业、林业、加工业、运销业的发展,季节性周期的波幅缩小、周期延长,甚至出现明显的反周期。所以,长期以来种植业为基础形成的农业贷款春借秋还冬不贷的管理考核模式,明显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把从季节性周期管理转向常年延续的市场周期管理。
4.资金需求由传统粮食生产型向现代化生产型转变。目前益阳市非粮食类高效经济作用已有70多万亩,年产值可达15亿元,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50%;预计今年农民对现代农业经济物的贷款需求将增加到3亿元以上。
5.资金形态由松散型向集约型资金需求转变。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益阳市农民每年从农产品深加工和涉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直接获得经济收入近10亿元,人均200多元。为此,市农信系统在去年向造纸、纺织、食品、种养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以“公司+农户+协会”为特征的集约型农村经济组织累计发放贷款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再向这些涉农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提高20个百分点的贷款,主要满足广大农民对集约型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
6.资金额度由小额农贷向大额农贷资金需求转变。近几年来,小额农贷在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小额农贷受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等制约,在种养业和集约化农业发展较好的村镇,已逐步被农户大额联保贷款模式取代,广大农民对大额农贷的需求越来越旺。
7.资金投向由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向生态农业建设资金需求转变。调查显示,现在农村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明显减弱,生态农业建设资金需求在不断增强,并且呈逐年增大的势头。湖区四家信用联社今年用于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水等方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贷款占四家信用联社总贷款的20%,以后逐年还将增加。
8.融资环境由压抑向宽松转变。目前由应对不良环境而形成的融资条件,如严厉的担保、抵押、质押、评级、公证、登记、核销等融资条件控制必须有所调整。在信用改善和市场竞争激励的条件下,对客户信用资质的认证、需求时效性强化、经济评估性的延伸、融资安全性的标准、风险管理的控制都需要有较明显的改进。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金融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进战略性调整过程中,金融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农村金融却未能充分发挥相应的核心作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有加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的高要求与金融机构现状不相适应。一是机构大量精减,金融服务弱化。二是业务种类少,存款业务仅有活期、定期等常规储种,贷款业务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而消费信贷、科技信贷和助学信贷基本空白。三是结算手段落后,以手工为主要方式,侧重现金结算、耗时长、效率低,而大多数地区电子化还没有涉及;四是缺乏服务观念,普遍存在“等贷”现象。四是经营机制僵化,导致管理上、经营上的低效益;五是资金分流严重,国有银行和邮政储蓄的农村网点把部分农村储蓄转移到非农领域,使本已不足的金融服务更加薄弱。
2.信贷供应与需求的差距大。目前,农村企业及农户对金融的要求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资金需求量巨增。据调查,全市有乡镇企业和工业龙头企业93个,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3240家,科技示范户8万户。每年资金需求量大,大约需要投入80个亿左右,其中需财政拨款10个亿,金融部门集体贷入30个亿,民间借贷10个亿,引进外资30个亿,才能基本上 满足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需求。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养殖大户贷款额度增加。在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过程中,乡镇企业和种养大户资金需求量成倍发展,远远超出农民自有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
3.农业贷款投向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大。调查的市农村信用社年累放农业贷款34亿元中,田间生产12亿元,占比为35%,而养殖业等多种经营占比仅28%,其他各种农产品深加工、新兴种植业等只获少量贷款支持,相关基础设施贷款则几乎为空白。
4.农业资金来源单一与农业生产多元化的矛盾大。目前我国支农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部门信贷资金,其他融资渠道几乎没有。金融部门中又集中于农村信用社和农发行,特别是基层乡镇,发放农户的贷款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目前信用社贷款质量不佳,不良贷款占经为28%,乡镇欠贷多、范围广。一旦乡镇农村信用社受贷款质量、存贷比例的影响,无法满足农户的农业生产贷款需求,农户难以寻找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5.资金短缺与资金外流的矛盾深。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信贷资金需求有着巨大潜力。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县域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外流。安化县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仅占全县储蓄余额的11.5%,邮政储蓄银行发放小额贷款80万元,仅占全县贷款的0.04%,大部分邮政储蓄上存;农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也几乎全部上存,影响了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6.农村金融市场形态低级,资金分流严重。从目前益阳市的情况看,“重城市,轻农村”的趋势仍没多大改变,不仅工、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并了在农村的经营机构和部分县支行,而且农行也撤消了大批的营业所,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县或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规模较小,经营风险大,资产质量低下,缺乏独立支撑能力。无力实现支持“三农”的合作目标、政策目标和盈利目标。同时农村资金流失严重,缺资金反哺“三农”。资金的大量分流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与深度。
7.“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深度不够。据市联社统计监测,到2007年末,辖内农户共有78万户,有贷款需求的38万户,而符合贷款的仅贷款需求总户数的43%,创建信用乡镇仅为20%,农村依和工程建设力度欠缺。
8.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应配套的风险机制不健全。政府在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特别需要资金启动。对金融而言,支持农业这一弱质产业,信贷风险高,加之缺少相应的信贷保证、保险机制和必要的政策保护,以致于农村信用社陷入支农与自身利益难两全的境地。
9.农业产业化主体融资的弱质性。在农业产业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是那些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在资本动作、融资方面具有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内部弱质性和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两个方面。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是,一些龙头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资信等级低,没有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致使其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农业龙头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当前,银行信贷资金分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多为其他所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
10.不良贷款潜在风险较大。农业产业化贷款项目普遍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且风险难以预测。2008年3月末,益阳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账面余额63311万元,不良率13.32%,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看,认定已形成不良贷款还要更多。
11.抵押担保安全系数低。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多数企业缺乏足额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尤其是种植业、养殖业,以苗木等地上附着作物抵押,该抵押物价格波动大、价值评估难、变现能力弱、抗自然风险能力差。另外,相当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和贷款农户,自身实力偏弱,市场竞争力较低,融资渠道少,抵押担保难以落实,银信部门难以贷款 。
12.金融机构贷款管理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需求。
13.同时,央行支农再贷款对发放对象的限制,不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
三、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支持重点,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和拓展信贷业务、实现商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金融机构要树立支持农业产业化“一二三产业联动,城乡相融”的信贷投放观念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相互协作,适度竞争,“抓龙头、强龙身、助龙尾”,把信贷支持对象扩大到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产业。要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突出支持重点,优化资源配置。
(二)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
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可以有效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全社会办大农业,促使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将龙头企业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龙头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同时,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给龙头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关键是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社担保体系。此外 ,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好对龙头企业贷后资金运用的监管工作。
(三)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挥金融整体合力,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补充、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允许其介入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但市场风险较大、商业性金融不愿介入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或项目,增强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其与农行、信用社功能互补。二是农业银行信贷服务要侧重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支持,并集中扶贫贷款规模,重点支持一批能够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用。三是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提供大额农户担保抵押贷款,以满足农户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四是人民银行要保持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延续性,增强政策力度,引导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方向,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银行和信用社还要积极探索各种合作方式,形成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共同投资、共担风险的合力优势。
(四)改进信贷管理,区别对待,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考虑到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大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实力较小,当前,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评级和信贷发放,应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以区别对待。
(五)加强信贷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机构要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点,确定业务重点和业务创新方向,不断创新适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服务工具和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根据重点龙头企业需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采取申请可循环使用信用额度方式,简化审批手续,为特别优秀的企业设立信贷“绿色通道”;派驻客户经理,实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一条龙”综合服务,提供信贷、票据承兑贴现、信用证、贸易融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应收账款融资以及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等多方面服务;积极探索开发新的贷款方式,如农民房产抵押等贷款方式。
(六)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机制
一是公司、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是逐步解决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之间松散的不稳定的单纯买卖关系的问题。二是政府对龙头公司的扶持机制。财政可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企业实行资本金投入、贷款贴息,用于支持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外贸、海关优先帮助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权证;落实对企业的税收减免、出口退税政策等等。三是金融支持的风险分担机制。建议政府协调财政、当地龙头企业共同出资或以已经评估的可抵押资主入股设立担保基金,为金融支持提供中介分险渠道。
(七)加大扶持,给信用社以更多的政策倾斜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村信用社。首先应先一步实行农村利率市场化。充许农村信用社追逐利润最大化,按照商业化运作方式经营。其次,中央财政应对农村信用社以往承担保值贴补息、乡镇企业改制导致的债务悬空等改革成本,给予专项政策补贴,支持信用社轻装上阵。其三,实行统一法人改革,健全授权授信制度,给县级农村信用社以更大、更为灵活的自主经营权,使其金融服务跟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其四,中央银行要继续加大对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力度。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对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必然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八)搭建平台,主动寻找实现社农“双赢”的结合点
关键词:茶文化 英国文学 文学作品
茶最初由中国传入世界各地,其清香的口味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英国于17世纪最初开始接触“茶”饮品,而这种茶饮品迅速得到了英国人民的青睐。起初茶仅作为英国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后来发展成为全民都可以消费的平民饮品,而这种茶文化的发展,也就促使英国茶文化能够融入到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等多个领域,不同的时期其茶文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文学作品也都不同,尤其是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茶文化的体现更是淋漓尽致,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
一、英国茶文化的内容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直至17世纪才传入英国,并受到了英国人的喜爱,始初茶作为一种药物保健品推广,并风靡于英国的上层社会,至19世纪,随着英国殖民地的不断扩张,进口关税的降低,才使得英国的中下层阶级能够普遍饮用,之后茶饮品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性的饮品,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主要饮品之一,也代表着英国人对时尚和健康的追求。
(一)英式早茶
英式早茶主要是指英国人在清晨饮用的茶。“一日之计在于晨”英国人对于清晨的时间看的十分重要,因此英国人都会在清晨准备一杯“早茶”,迎接美好一天的来临。英式早茶的原材料主要是红茶,例如阿萨姆红茶、肯尼亚红茶等。红茶的色泽亮丽、口感纯正,能够起到提神、醒目的作用,而英式早茶也成为英国茶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英式上午茶
在英国茶文化中,英式上午茶是必不可少的。上午茶主要是在工作时间饮用的茶,对于英国人来说,工作和休闲是联系在一起的,忙碌了一上午的工作,需要饮用一杯清爽的茶,缓解工作的紧张状态。一般英式上午茶的时间在11点左右,饮茶之后会休息片刻,紧接着继续下午的紧张工作。而这种工作方式和习惯,也是英国工薪阶层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三)英式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主要是英国人打发下午时间的生活习惯。英式下午茶起源于上层社会的贵妇,这些贵妇选择下午四点左右的休闲时光进行聚会,一起饮茶,享受下午的温暖时光,延续至今,英式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
(四)英式晚茶
英式晚茶主要是指下午6点之后的饮茶时间,英国人在晚饭前后都会饮茶,由于英国人的饮食习惯较为甜腻,为了保证健康英国人都会饮用一杯清茶。通常情况下晚茶都会加一些牛奶,以促进睡眠。
可见看出,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饮品,而饮茶也成为英国人的主要生活习惯之一。
二、英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体现
由于茶文化的发展是由上层社会逐渐发展到平民阶层,因此英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尤其是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也成为英国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与诗歌
诗歌是英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在诗歌创作中也是众多英国诗人的主要创作源泉之一。茶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也可以作为诗歌的创作主题,丰富诗歌内容。早在17世纪中期,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勒就以茶为素材创作了《论茶》,也是英国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茶的内容,自此之后,茶在诗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英国人也经常以茶来形容诗人,以体现诗人的优雅品质和高尚涵养。茶元素在诗歌载体中的引用,与茶自身的本质有着直接的联系,茶叶以清新的绿色为主,是和平、安宁的象征,能够意寓吉祥与安康,而诗歌中茶的引用,不仅是对诗歌素材的增加,而且也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在诗歌盛行的时代,茶作为英国贵族的专属饮品,也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诗歌中所描述的贵族生活,也体现了茶在英国的发展史。
(二)茶与散文
散文中引用茶的作品也较多。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抒情的写作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品,因此,英国的散文作家将茶作为散文素材,对茶进行详细的论述,通过对茶特征、性质、作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作者对茶的热爱;通过描写当时不同社会阶层对茶的追捧,展现当时英国各个社会阶层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高尚追求;通过描述制茶、泡茶的方法,体现一种制茶、品茶的亲身感受,展现英国人热爱生活的态度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在散文作品中的主要体现,具体到英国的散文作品中,20世纪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详细的记录了如何制茶、泡茶的方法和过程,并将作者的泡茶感受传达给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将饮茶推广到基层民众的生活和工作中,而这一散文作品的发表也推动了英国饮茶热潮的掀起,让更多的人懂茶、饮茶。
(三)茶与小说
小说作为英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热爱程度不亚于诗歌和散文。小说创作中以主人公的生活为故事情节,能够顺其自然的将茶融入到创作中,在小说故事中可以将饮茶贯穿于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而体现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追求。例如英国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在《维莱特》中,就合理的将贵族妇女的下午茶引入其中,展现了小说中贵族妇女的社会地位和高贵身份,促使小说情节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小说中茶文化的引用主要是体现故事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或者是展现一种社会形态,一方面可以丰富小说创作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小说创作更加切合实际,体现小说所要传达的内在涵义。
三、英语文学作品对英国茶文化的作用
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以茶为素材和主题,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影响也是极为突出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文学创作者的创新,还贯穿了英国整个文学历史的发展。同样英国文学作品也促进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对英国茶文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自17世纪茶传入英国以来,英国的文学创作者就将茶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从最初的诗歌素材发展到英国的小说题材,很多文学作品都引用了茶。以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为例,在散文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制茶、泡茶的过程,分享作者制茶、品茶的感受,这一文学作品的发表,对于茶文化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推广影响重大,尤其是对于社会底层的茶文化传播,推动了茶文化的广泛发展。
(二)体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茶最初流行于英国的上层社会,是英国贵族阶层宴请、赠送的佳品,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生活品质。因此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也都用饮茶作为代表上层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进而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在不同的时期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盛行的社会阶层不同,例如小说《维莱特》中,只有上层贵族阶层才可以饮茶,并作为一种奢侈品和保健品风靡于英国的上层社会,而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则多次展现了茶已经成为一种平民饮品,并风靡于英国整个社会。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能够充分的体现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对于记录英国茶文化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充分展现茶文化魅力
文学作品中对茶文化的描写不仅能够体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还能够展现茶文化独特的魅力,例如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在描写主人公的浪漫爱情和各种英国聚会时,都会将茶会的详细情景进行描述,以烘托情景氛围,突出英国当时的阶层文化,同时书中描述了对不同人物饮茶后的感受,展现了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过程中茶文化的重要作用,展现了茶文化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中的文化魅力,也使得小说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英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史中,英国的文学作品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体现十分突出,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激发了众多文学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写作热情。论文通过对英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解读,论述了英国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以及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深入的分析了英国文学作品对茶文化的作用。无论哪种文学作品形式都合理的将茶运用到创作中,一方面提高了茶文化的知名度,让更多的英国人热爱茶、饮用茶;另外一方面文学作品中茶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形态,也记录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达,岳艳峰,李锲.英国文学艺术中的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6(05)
[2] 王宏燕.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西茶文化比较分析[J].福建茶叶.2016(04)
[3] 孙淼.中日两国茶文化的比较[J].环球人文地理.2014(24)
[4] 范伟.茶文化在英国流行的原因与启示[J].福建茶叶.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