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6:29: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风险管理本质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与风险类型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
商业银行有四大本质特征:一是商业性。商业银行要追求盈利。二是风险性。既有资金的损失风险,又有相关人员的责任风险。三是服务性。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第三产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众。四是关联性。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办得如何,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更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直接主导作用,贷款投向哪里,其他生产要素就会随之向哪里聚集,由此便形成社会产业结构,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四性”的本质特征。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
银行风险是指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使银行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债权(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以及银行内部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和大案要案的层出不穷,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三大风险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足额、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使贷款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计量、分散、转移、补偿等内容,其中以信用评级为前提的信用风险计量是信贷风险管理整体工作的基础。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因此,认识信贷风险首先应该认识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信贷风险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函数。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或是自然灾害等银行无法避免的因素;内部因素是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这类因素体现在其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管的质量之中。
(二)利率风险
自1952年至70年代末,我国本币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但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变。当政府调整利率政策时,依然存在利率风险的可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频繁调整,如上世纪末央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2007年不到一年时间,央行已经连续5次上调利率。同时政府对银行的一些特殊政策规定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缺乏对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准确预期,更不能根据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变动走势适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以致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在利率调整时遭受损失,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首先,在总量结构上,资产与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存在存差和借差缺口过大等问题,受限于资金运用权限的限制,大量资金积压,承受着利率调整的风险;其次,在期限结构上,资产与负债结构在期限结构上没有建立合理的配比关系,如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或以长期存款支持短期贷款。
(三)操作风险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防范操作风险仍然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给操作风险下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与银行业务操作相联系的风险,它是指由于以不当或不足的方式操作业务或外部事件而对银行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内涵是动态的,银行许多新的风险会不断归并其中。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日常营运.大多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产生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多由外部原因引发。每个银行都有其自身、独立的和独特的操作环境,必须考虑银行具体情况来对操作风险进行分析,这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特征。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真正理解商业银行能够识别、监测、度量和控制风险,但不能回避风险,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同时要全面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由“管住风险”向“为股东创造价值”过渡,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控控制和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将其贯穿到所有员工和所有业务中去,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形成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
(二)构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052-01
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发展,通信工程项目呈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发展环境中,通信工程项目中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通信工程项目经济损失的加大,为项目风险管理增添了困难性与复杂性。因此,为满足社会需求,提升通信产业竞争优势,对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分析已成为通信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项目风险管理(ProjectRiskManagement),主要是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手段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进而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认知、控制与解决,用以用最小的成本,保证项目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管理工作[1]。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通过对通信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与控制、解决,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升通信工程项目的成功率,促进通信产业的优化发展。
2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本质特性
通信工程项目的本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稳定性,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增添了难度,因此明确并掌握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本质特性对项目风险管理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1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客观性
由于通信工程項目的规模较大、工程项目工期相对较长且内容涉及范围广,投入的技术与资金较大,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工程中,其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不能依据人意愿的改变而改变,其客观性较为明显[2]。
2.2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变化性
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尤其是网络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通信工程项目的施工目标、施工环境以及所应用的施工设备与方法相对复杂,随着工程项目的深入,风险因素会随着外在环境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将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才能避免新风险因素的产生,实现对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控制。
2.3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具多元性
基于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范围广、技术特殊、项目建设周期长等特点,通信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出现不同种类的风险因素,加之外部环境的变化,使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2.4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具偶然性与必然性
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随机的,具有偶然性特征。在基于对各种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可从中探寻到通信工程醒目风险的的规律,进而致使项目风险具有必然性。因此,掌握项目风险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有助于设计出科学的风险预防方案。
3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除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本质特征外,在我国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整体意识低下,部分企业并为建立完善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对项目风险定位模糊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解决。对此,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构建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已成为当今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4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4.1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
在通信工程项目中,风险识别重点在于对项目风险中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测与记录,并基于记录以及所积累的经验,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准确识别,从而及时控制风险因素的发展,并对其进行解决处理,从而将工程项目中的风险降到最低,将风险转变为机遇,促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优化发展。
4.2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与回避
准确掌握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经济风险因素、政治风险因素、技术风险因素等等,从而基于不同的风险因素特征对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或回避。例如,对于政治风险,即由政府政策的改变所形成的不确定性风险,可对政策进行全面解读与掌握,并给予政策改革需求与实际发展制定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并采用一定的技术或方法进行弥补,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目标[3]。
4.3有效控制项目风险损失
通信企业管理人员应通过不断学习与经验交流,转变管理观念,提升自身对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视,并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风险本质具有明确的认知与掌握。与此同时,对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经济损失、信誉损失、市场损失、企业关系损失)进行主动控制与有效预防,在根源上对通信工程项目风险损失进行防控,从而降低风险因素带来的危害[4]。
4.4科学转移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转移,主要是指将存在的潜在风险科学合理的转移到其他组织结构中,用以降低风险发生率。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通信项目具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与掌握,并利用科学的手段,制定合理转移方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注重应转移而带来的企业新风险。
结论
总而言之,通信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通信产业管理与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强化企业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力度,提高企业通信工程项目成功率,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只有明确认知并掌握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本质特性,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才能实现项目风险管理的优化发展,进一步推动通信产业的稳定、安全与可持续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风.基于风险管理的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系统设计[J].通讯世界,2016,04:75.
[2]杜传辉,刘斌.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西部皮革,2016,14:133.
[3]缪文瀚.移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5:32.
【关键词】BSC;QFD;R&D;项目风险管理
1.引言
风险管理的普遍意义在于企业通过风险管理以最小代价将风险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项目而言,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R&D项目的成功率,使企业的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R&D项目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性、科技性和成长性三个本质特征的物化体现,R&D活动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企业总体战略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企业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经营特征要求企业小心谨慎的运作每一个项目,良好的风险管理是R&D项目成功的有利保障,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和实施。
R&D项目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和损失不可避免,而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风险,并使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企业的费用支出,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从整个社会来看,对R&D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风险管理不单单消极地承担风险,更重要的是其积极的防止和控制风险,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风险损失,避免资源浪费,促使更多的社会稀缺资源合理的流入社会需求部门。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R&D项目进行风险管理还起到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2.R&D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2.1 R&D的定义
R&D,即:Researcher and Development,意为研究与发展,又称为研究与开发,是国际上通用的科学技术领域术语。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研究目标对R&D的定义表述不同:
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OCED)对R&D所下的定义为:R&D活动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所从事的创造性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知识储量,并将这些知识储备运用到新技术的开发上。R&D活动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国际会计组织为了对不同账户进行核算的需要,将R&D细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中将其分别定义为:研究,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和有计划的调查;开发,指在开始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
我国科技部对R&D的定义为:R&D活动指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我国科技部对R&D定义内涵与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内涵是一致的
从以上R&D的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得出,R&D活动是为了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而进行的具有系统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是不断探索,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连续过程。创造性、新颖性、科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新知识的产生是R&D活动所具备的四大基本要素。创造性和新颖性决定了一项活动是否属于R&D活动范畴,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尽管不同的组织机构对R&D活动的定义不同,但其本质特征是一致的。
2.2 R&D的项目风险管理
R&D项目的风险同一般风险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损害的事件,贯穿于R&D项目各个阶段。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难度和复杂性,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开发者本身能力的有限性,使得R&D项目在进行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一般项目更高,更有可能达不到项目预期目标。因此,在研究R&D项目风险管理前有必要掌握其风险特征,以便更好的识别和应对项目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风险。
R&D项目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1)R&D项目风险客观存在性;
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虽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科学手段预测、发现和掌握风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R&D活动是一种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因而总是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活力所在也是企业风险的源泉所在。因此,R&D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和无法回避的。
(2)R&D项目风险阶段传递性;
R&D项目的阶段性决定了项目后阶段的推进必定以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在R&D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风险具有从前向后的单向传递作用,即前一阶段的风险因素可能会对后续阶段产生影响。
(3)R&D项目损失递增性;
对R&D项目的投入是一个分阶段,不断进行的过程。因此,当一项R&D项目失败或终止的时间越往后,则累计投入越大,风险损失也会随之递增。
(4)R&D项目不确定性因素的阶段递减性;
R&D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诸多不确定性会随着R&D项目技术的稳定或产品的成型被逐步排除,换言之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项目的推进而逐步减少。不确定性衰减的比率和速率受产品类别或技术难度等等因素影响。
(5)R&D项目风险可控性;
R&D项目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防范的,R&D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严格的组织管理,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风险发生;R&D项目风险是可控制风险,影响R&D项目成败的一部分风险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可能改变原先失败的结果,从而提高R&D项目的成功率。
结合上述对R&D项目的风险分析,可以看出,R&D活动的阶段性以及R&D活动风险的阶段传递性决定了对R&D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周期性过程,风险管理者需要在项目的每个阶段之初甚至进行阶段中重新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措施制定一系列工作,以保证对新近发现的风险提出新的评估标准和应对策略,以全面掌握R&D项目风险水平,并逐步减少研发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3.BSC、QFD方法概述
3.1 BSC方法的介绍
平衡计分卡始于1992年,Robert Kaplan与David 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量度》一文――对财务报表过分看重的传统方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项(落后的结果因素),却无法评估企业战略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因此,应该使用一组由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来衡量组织的远景。此四项指标分别是: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后经Robert Kaplan与David Norton及其团队十多年的研究,对该工具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战略中心组织”为核心的第三代平衡计分卡体系,其具体的表达形式主要包括:图、卡、表等。
Robert Kaplan与David Norton提出的BSC方法主要分为五个步骤:(1)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可执行项目或可衡量的指标;(2)将各个部门与公司战略相联系;(3)使每个员工明确自己在公司战略中应承担的责任;(4)将公司的战略的执行和落实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始终贯穿于生产工作之中;(5)高层管理者发起从上至下的革新。高层管理者通过五个步骤的实施,从一个“平衡”的视觉将员工表现,部门绩效和公司战略相关联,以审视部门活动及公司运行是否与公司战略相背离,以及管理活动是否有所偏颇。
可以看出,BSC方法通过将绩效管理和公司战略有机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R&D活动质量,因而在R&D活动的评价和管理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再加上R&D活动在技术以及市场反应上的不确定性,R&D活动的每一阶段所得出的成果都与预先的计划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有必要通过BSC方法建立与公司总体战略相符合的R&D活动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从而减轻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对研发活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提高R&D活动成功率。
3.2 QFD方法的介绍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起源于1966年的日本,由日本质量管理大师赤尾洋二(Yoji Akao)和水野滋(Shigeru Mizuno)共同提出,旨在时刻确保产品设计满足顾客需求和价值。从创始之初的理论到“质量表”形式的普及进而到后来向“开发管理工程学”理论拓展,QFD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日本《质量管理》杂志以“第三代QFD的最新动向”为题发表了长篇专题论文,系统的论述了QFD的7个应用领域,而新产品R&D活动也位列其中之一。
QFD方法的最大贡献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前置时间、减少推广及售后服务成本以及更好的顾客满意度,由于其在产品设计和研发等方面的有效性,已被广泛应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之所以将QFD推广并应用到R&D活动,原因在于QFD方法能够高效计划,有效的组织R&D活动。
QFD方法可简述为七个步骤:(1)发掘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或是这些需求表现出来的技术特征,以及需求的相对重要度;(2)从客户的需求形成产品概念;(3)评估产品概念,选择最佳概念;(4)进行新产品市场竞争力调查;(5)将新产品概念转化为技术指标;(6)技术指标汇总并理清各指标间关系;(7)确定技术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及达成难度并估计完成成本。
4.基于BSC与QFD相融合的R&D项目风险管理框架构建
由于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框架,故将风险分为两类处理:一类是所有R&D活动的共性所决定的普遍存在的风险,主要从风险投资评价框架和风险管理文献中获取;二是细化到不同R&D项目技术类风险,由于专业和时间的关系,本文仅对此类风险举例说明,具体风险识别和防控细则可在现实工作中由R&D项目的技术人员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得出。
BSC和QFD结合的R&D项目风险管理框架是一种自上而下,既着眼于公司宏观战略,又重视微观项目细节的风险管理手段。BSC方法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和创新与学习四个方面衡量R&D项目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契合度,着眼于项目普遍风险。QFD则是从微观入手,着眼于R&D项目的技术类风险。关系图如下:
对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总共可分为七步进行:
(1)基于公司总体战略,使用BSC方法定义R&D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
BSC通常用于制订公司整体战略,对R&D项目而言,透过公司总体战略,制订自身的平衡计分卡,通过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和创新与学习四个方面的展开,使R&D项目目标与公司总体战略高度契合,在R&D项目风险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例如,将公司战略角度所考虑R&D效率问题可细化到平均研发时间、产品合格率和平均上市时间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对所选取指标评价标准的制订须符合经济发展现状和行业通用标准,以及公司自身发展水平,并取得相关工作或技术人员的认可。
(2)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其与R&D项目的相关程度,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评分等方法实现。此外,在获取信息渠道畅通的前提下,可将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纳入评价指标权重确立的过程中来,特别是在确定与R&D产品特点相关的评价指标权重的时候,赋予反映公司产品技术特色的指标一个较高的权重,有利于明确R&D项目的研发目标,降低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也可将与竞争对手相似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并赋予能够优化或改良的技术指标一个合适的权重,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确定各个阶段R&D项目的具体评价标准和指标
通常R&D项目都具有分阶段进行的特点,R&D项目每阶段的成果都最终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成败。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R&D项目每个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使其最大程度与公司总体战略相符,将项目风险降至最低。
在制定阶段性目标评价指标时,将图1中内部流程纵向排列的各指标使用QFD方法展开为横向的具体技术标准或相关指标,形成QFD矩阵。整个过程除了需要R&D项目各阶段相应的人员参与以外,如果R&D项目在某阶段与外界发生联动,则相关外部人员也需要参与指标确立的过程。
(4)完成QFD矩阵,并对R&D项目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本文对R&D项目技术风险因素的评估采用三角分布进行模拟。R&D项目的技术风险在此定义为技术实际达成效果与预先制定技术标准的可能性,由此将技术风险可分解为:1)可能出现的结果;2)不同结果对R&D项目的影响。
尽管R&D项目有不确定性高的特点,但就技术风险层面而言,我们仍可根据现实状况,得出项目技术层面的最优值、最差值,以及根据企业自身研发实力得出的最可能值,因此可用三角分度的概率密度进行描述。
a:最小值;b:最大值;c:最有可能值;x:实际值
对于不同结果对R&D项目的影响,可以使用效用理论进行描述。令效用函数为:
U(x)代表技术风险每种可能性所对应的效用,数值越大效用越大。如果有:,则表述人们对y的偏好大于或等于x。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R&D项目在技术风险层面不同技术结果的相应技术风险函数:
其中:为目标值,为实际值,为未达到目标值所损失的效用。
(5)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排序
风险识别和评估阶段往往会涉及很多方面的风险,但对于风险管理团队来说,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使其无暇将所有风险都纳入管理范围,因此,对风险进行合理排序对风险管理过程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R&D项目来讲,将风险排序既要考虑风险对R&D活动现阶段的影响,也必须考虑风险对整个R&D项目的影响,因而可用QFD矩阵所得出各横向指标相对权重W与第四步中得出的风险值R之积对各风险指标进行排序。
(6)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通过第四步的风险度量与第五步的风险排序,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认清R&D项目的关键风险,未雨绸缪――召集各方责任人及相关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和应对计划,在风险或风险事件发生之初及时掌控或转移风险,避免损失;在风险发生之时,迅速反应,力求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7)密切监控已识别风险
风险监控是一个永续的过程,贯穿于整个R&D项目的存续时间之中。由于对R&D项目的风险管理重在技术风险的监控,而技术风险在前文中的衡量是根据技术标准设立相应的目标值,同时,R&D项目每阶段或特定时间点的技术指标值也非常容易获取,因此,风险监控可以采用量化风险追踪图的方式进行。在R&D项目的每个阶段或每个特定的时间点,对相应的风险重复进行上文中四、五两个步骤的量化处理,并将其绘制在同一个图形上,可以明确的展示出风险大小变化及其所反应出的风险控制成效。
5.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分析BSC、QFD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企业R&D项目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新技术企业R&D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在理论方面,BSC方法为风险管理和企业战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接口,QFD方法的使用保证了风险管理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案例研究证实了该方法的现实可行性,所得结论如下:
(1)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将企业的R&D活动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紧密联系,避免企业在R&D活动和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与企业战略相偏离的行为出现,强化各阶层人员在风险管理中的战略意识。
(2)质量功能展开的应用,保证所构建的风险管理框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同时,利用质量功能展开方法中的数量化关系使风险能够客观明了的展现在管理者面前。
(3)由于R&D活动自身的不确定性,许多风险在R&D的初始阶段不容易被发现,本文强调风险管理应与R&D活动阶段相适应,定时定期的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以保证管理者对风险的全面认识和掌握,并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将R&D项目风险降至最低。
由于风险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系统性工程,所以本文有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深化。例如,在R&D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风险作为一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会为项目同时带来威胁和新的机会,如何发现风险带来的机会并正确的衡量和评价这种机会对R&D项目的价值,还有待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Smith,P.G.,1999.Managing risk as product development schedules shrink.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42(5):25-32.
[2]徐钰华,周立民.大型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初探[J].科技管理,2004(4):19-20.
[3]吴.一种基于平衡记分卡的R&D项目选择方法[J].项目管理技术,2008:280-285.
[4],冯俊文.QFD方法在研发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系统信息工程,2010(10):63-65.
随着市场与政府及个体的多元化,在经济的发展下,衍生出来的社会风险也逐渐在增加,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社会的损失,增强个体的福利,维持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社会系统的全面分析,在各种资源下,对社会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的识别、评估和处理,运用多种控制手段,合理调配市场、个体及政府间的风险管理责任,建立动态的、可调控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这样的框架体系,有效的解决社会风险,实现多渠道的协调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已然到来,社会风险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现在的社会结构,农村社会风险的存在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区域性概念。农村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正是由于国家在农村管理方面相对薄弱,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建立社会风险管理机制,多农村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对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的研究
1、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在社会发展多元化日益加剧下,我们人类自身实践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正逐渐日益突出。风险社会已经来临,我们需要重新的总结这种变化。中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据多半,农民、农业在转型期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很明显的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结构。识别农村面临的社会风险,分析社会风险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研究建立社会风险防范的机制及其所需环境,这都将对农村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那么如何识别社会风险?现代社会风险巨多,外部风险由自然作物所产生,自然具有不变性和固定性。人物制造的风险是由于人类长期学习认识世界从而对世界的影响造成风险,这种风险产生的条件没有多少历史经验。从改革开放至今,农村的社会结构逐渐的复杂多元化,社会化矛盾也慢慢的突出,风险在增加,我们已经不能的仅仅只从自然去分析社会风险是否加剧。角度不一样,对待风险的评估也就不一样,从个人看,从国家看,人类所面临的风险在扩大。如此看来,在国家这个大背景下,农村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是与这些年来农村的改革体系有关,从传统农业走向工业的时代,风险也在转变加剧,随之而来,对策也需要作出调整。
2、风险的衡量与预警
农村社会风险是转型期农村向现代化发展路上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现代化社会必然会产生风险。农村在转型期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更多的是在历史的变化下人为活动所带来的,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农业社会,其变化之快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前国家建立的风险衡量计算系统。在新的衡量标准尚未建立起来之时,这种危机随时会爆发,阻碍农村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仔细分析这种转变带来的风险,其还是具有一些本质特征的。与传统农业中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相比,现代化工业风险更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引发的,其产生的后果具有复杂和不确定性。转型期的农村社会风险正是在从单一的一个方面为整个风险社会提出预警,其本质特征也是表现在农村社会风险方面未知的意外已然成为历史的主导力量。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据其特征做出防范的预警,构建出可行的方案应对农村社会风险已不容忽视。根据历史的变迁,我们总结出转型期农村主要存在的社会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失地风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正在向现代化城镇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商涌向农村,征用土地,建筑高层。在被征地的过程中,由于农民本身的利益被制度框架的局限性所制约,他们得不到相应的合理利益,这就造成了群体反对围攻建筑商维权事件的发生,接着就产生过程风险。没有了土地,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也被斩断,进而触发农民的生存风险。
(2)农村债务风险。这应该说是农民与乡政府之间存在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国家也相应的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减少农民的负担。但是,农业税的改革,使得政府的收支矛盾加深,一直以来累积的农村债务风险也慢慢地凸显出来,乡政府陷入了农业税债务困境中。农村中的集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农村经济的不足,但是也使得乡村债务风险加剧,不利于农村的和谐发展。
(3)粮食生产安全风险。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十分重要。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日益变化的气候、水资源的不足等等各种原因制约了粮食生产,而正在飞速发展的城乡经济、人口增长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粮食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对粮食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粮食的供给长期处于紧缩状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粮食生产方面存在着风险安全问题,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个问题还将更加的突出。
(4)市场社会风险。包括人口流动风险、贫富差距风险、经营市场化风险。转型期的市场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个体散户无法应对这样的转变,这会加剧农村与城市的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5)农村社会保障风险。老龄化正在我国盛行,而农村大多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对于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一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即使有,也只是保障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大、法律法规问题缺失,引发诸如养老风险、医疗风险等一系列的风险。
三、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及政策建议
就目前的这种状况,无论是从学术界分析还是政府的高度关注,他们都已经达成共识,完善规章制度必须转变为政府的理念,深入解析农村社会风险的独特性,正确识别风险的结构特征,并作出相应的防范机制。风险的预警体系确立应遵循当下大盘的实践原则,在未出现风险之前,进行预测性的防范。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制体系,因此我们有如下设计建议:
(1)建立农村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对转型期的农村发展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估机制正处于成长期,我们还应加快对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农民朋友可以及时的了解各类风险。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的维权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包括利益分配和利益引导农民在经济上处于弱势,我们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则,减小农民劳动力与其他劳动力之间的利益差距,健全利益引导协调机制,引导农民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减少社会矛盾冲突,必要的提高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决策影响力,进一步落实公民权。
那些忙于向顾客介绍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风险意识,这表现在产品的目标客户定位、产品生命周期和配套服务等三个方面。
目标客户定位模糊
理财产品的本质在于投资者在未来获得(存在一定随机性的)现金流的能力。按照经济学原理,投资者对上述现金流的满意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该现金流的期望收益,二是该收益的风险乘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因此,某个客户对于某种理财产品的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其风险偏好程度。而一个人的风险偏好程度除与其收入和财富有关外,更取决于其收入稳定性、财富结构、年龄、文化程度、个人经历等。
目前,不少个人理财产品将其目标客户确定为中产白领或高收入人群,其实,这两个概念是十分模糊的。例如,一个高级公务员与一个私营企业经理人都可以被认为是“中产白领”,二者年收入可能相差不大。但由于其收入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其他条件类似的前提下,前者对资产风险的承受能力就要大于后者。由于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设计和推广过程中均不顾潜在客户风险偏好的差异,仅从绝对收入水平来确定目标市场,因此,开发出来的产品十有八九具有同质性。相当一部分理财产品为了营销上的需要,不揭示相应的风险或者在风险揭示方面表述模糊,导致客户无法将其自身的风险偏好与产品的风险特征相比较,这样的理财产品自然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
产品生命周期过短
目前,个人理财产品普遍存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短现象,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生命周期大多为一年甚至一年以下。
表现工业产品差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产品质量”。同样,理财产品也有“质量”指标,即该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一个高质量的理财产品应具有在同等期望收益条件下“风险更低”或“收益更高”的特性。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的收益又与经济环境和市场因素密切相关,其短期投资绩效的随机性很强。只有在经历了经济和市场波动周期考验之后,那些具备较强风险管理能力的理财产品,优势才能充分显示出来。经济和市场的周期性波动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只有生命周期较长的理财产品才能真正体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客户由于不具备相应的资源或能力,因此,需要通过专业机构帮助其实现资产增值目标。而客户对专业机构的评价需要通过观察其以往产品的表现来获得。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生命周期如果很短,则客户根本无法得到足够信息来判断其“质量”。
加强服务实现风险对冲
任何理财产品都存在风险,但不同理财产品经过适当的组合,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风险对冲。例如,客户在购买与美元浮动利率反向挂钩的利率联动产品时,同时购买一个相同期限、与美元汇率正向挂钩的产品,总体风险就将得到控制。
要实现风险对冲,需要开发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大力增加相关服务。而在我国的理财产品市场上,重产品轻服务、重营销轻咨询现象非常突出。金融产品实际上是金融服务的一种固化形式,产品差异体现的是服务差异。金融产品在形式上具有较强的易模仿性,然而,服务却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因此,转变经营重点,从重产品到重服务,加强理财业务的服务比重和内容,将是金融机构打破理财产品同质化瓶颈的有效手段。
一、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从小企业信贷经营成因分析,其主要风险表现为政策风险,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风险和操作风险。
(一)政策风险。小企业因其规模有限、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状况不透明等,所承受市场、政策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相对大企业而言,也许很平常的政策调整,可能带来不可抗力的市场风险。因此,产业政策调整、信贷政策紧缩及出口退税政策等变化对小企业的发展前景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等。
1、经营风险。一是经营规模较小,自有资金匮乏,资本积累不多,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二是公司治理不完善,特别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三是大部分小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技术简单、产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度低、依附性强,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差。因此,发生经营风险特征较为明显,持续经营能力具有不确定性,与此相应的是银行贷款回收不确定性增强,贷款风险增大。
2、财务风险。一是小企业普遍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失真,会计核算依据缺失,会计账表可靠性差、数据不实的情况;二是家族式管理,其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企业费用支出与家庭费用支出难以分清。因此,银行很难全面了解、识别和判断其财务真实情况,制约了小企业贷款有效决策与监管。
3、信用风险。一是租用或承包经营较多,当企业面临经营效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时,就会出现转移财产、抽逃资本金等“金蝉脱壳”行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二是弄虚作假,通过假账假报表等方式,偷逃国家税收,套取银行贷款;三是资金的使用随意性更大,当得到信贷资金之后,可能用于收益更高风险也更大的项目。
(三)操作风险。信贷人员对小企业贷款制度流程不熟悉导致操作不当,主观故意或工作不尽职等原因造成的风险。
1、受经济利益驱动,盲目营销小企业客户。目前,商业银行基本上实行“产品买单制”,按产品价格及营销量计算发放绩效工资,客户经理从个人利益出发,盲目营销,对客户甄选不严格,有的甚至主动对客户进行包装,加之审核部门审核不严,会导致部分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信贷客户顺利获得贷款。
2、小企业贷款制度执行不力,操作流程上形式要件重于实质。一是贷前调查不深入,对客户信息了解不全面,对客户整体评价不客观,或有意扬长避短;二是忽视第一还款来源,不重视现金流分析,或主动帮助企业粉饰报表,以达到准入条件;三是客户与评估公司串通,根据需要抬高抵押物评估价格和评估价值,客户经理审核不严或参与作弊,导致抵质押不足值,第二还款来源保障性较差;四是重贷轻管,贷后检查不到位,信贷资金流向控制不力,结算资金回笼监管不到位。
二、小企业信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纵观小企业信贷风险,主要有三方面成因:一是环境因素导致的风险;二是小企业本质特征潜在的风险;三是信贷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小企业贷款制度流程不熟悉导致操作不当,主观故意或工作不尽职等原因造成的风险。
三、防控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措施建议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管理处于核心地位,风险管理水平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有效防控风险前提下,促进小企业业务健康发展,乃是关健要义。
1、完善小企业信贷准入和退出机制。管理行应根据风险收益平衡原则、行业政策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拿出精准科学的营销与管控策略,为客户经理认真甄选确实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与客户提供依据;对于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明令退出,以及落后淘汰技术范围的行业客户及时预警,有计划的退出。
2、正确处理两个关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一是正确处理小企业贷款营销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以牺牲贷款的基本条件、基本原则和贷款质量,放弃信贷管理的“底线”作为市场竞争的优惠条件;二是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审慎对待每一个企业、每一笔贷款和每一个问题,深入细致做好信贷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3、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范办理小企业信贷业务。一是切实做好贷前调查,深入经营现场了解客户生产经营、财务、信用纳税及担保情况;按规定办理担保,确保合法合规足值;二是严格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发放;三是加强对贷款资金使用的跟踪监测,严格管理授信项下贷款支用,保证我行信贷资金用途与授信方案一致,督促借款人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坚决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四是定期走访客户,关注客户生产情况及现金流变化,确保第一还款来源可靠;对担保物进行动态有效监控,充分考察担保手续的持续合规性、担保品的有效性和价值变化情况,对抵(质)押物市场价值下降较快要及时采取相应保全措施,确保第二还款来源充分。
4、建立企业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按照总行《小企业信贷业务预警信号》建立小企业风险预警平台,按企业管理人员信用、企业经营信用、企业财务状况、行业政策风险、地区政策风险、抵(质)押物价值变动等设立监控指标体系。充分利用贷后预警跟踪管理系统,对风险预警信号早发现、早录入、早处理,化解部分行业不良反弹势头。
5、加强小企业信贷业务队伍建设,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一是充实队伍,选拔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小企业信贷客户经理队伍中来;二是持证上岗,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不得上岗,使能力和素质达到岗位要求;三是加强培训,信贷业务营销与风险管理培训相结合,信贷单项业务与信贷系统基础知识培训相结合,努力提高客户经理业务水平、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
一、金融脱媒的定义
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又称“金融非中介化”,是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金融脱媒是金融关系的一次大变革,它的特征是银行与其顾客之间传统的存贷款关系的削弱,以及无数资金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增强。脱媒强有力地改变了不同金融中介和非金融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所占的比率有所增加,而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比率有所下降,金融脱媒表现更趋明显。
(一)商业银行的存差逐年增大,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
我国近几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总计逐年增加。2008年较2000年存款总额增加403.8%,同期贷款总额增加305.3%,贷款总额增幅低于存款总额增幅。同时,存差逐年扩大。截至2008年,存差已经达到235011亿元。另外。存贷款比率下降,2000年存贷比率为80.30%,而2008年下降为56.35%。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是原因之一,而借款企业及个人借款需求的减少,也是导致银行信贷资金运用不足的原因。
(二)借款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降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与之相伴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将出现下滑,银行的存贷差额将进一步增加。经营环境受到严峻考验。
(三)居民个人多渠道的投资途径,使储蓄存款大量分流
一是近年居民储蓄存款大量流往股市及基金市场。二是部分居民储蓄存款流往保险市场。中国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保险密度168.98元,保险深度2.3%;到2008年保险收入达9784.1亿元,保险密度740元,保险深度3.2%。三是随着我国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个人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拓宽了居民的理财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的储蓄存款。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看,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但需要关注的是,金融脱媒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为其战略转型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一)金融脱媒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总量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从资产业务的总量看,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降低,银行贷款占非金融机构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从对负债业务的影响着,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证券市场产品的品种将日益丰富,人们的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一般存款也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2.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大型优质企业将以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组合中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如何有效管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将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其次,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日益突出。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敏感型业务的比重将显著提高,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更显重要。再次,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使得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由于商业银行的客户更加广泛地应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和个人的市场风险将可能转化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这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更大考验。最后,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再无足轻重、可有可无。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将显著降低,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将更为突出,这对银行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提出了更加迫切、现实的要求。
(二)金融脱媒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机遇
1.金融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金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是横向风险分担,即可以把风险分散给风险偏好不同的机构或个人:而后者传统上是跨期风险分担,也就是短存长贷,通过承担风险而获益,即风险是“内部化”的。但随着经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商业银行也需要借助证券市场来实现风险的“外部化”。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
2.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两者合作的可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规模经济的考虑决定了两者有深化合作的动力。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
四、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转变经营服务理念,顺应脱媒趋势
金融脱媒已成为金融业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随着金融脱媒的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将发生更深刻、重大的变化。证券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渠道,从而也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商业银行要顺应这一潮流,一方面,要彻底改变思想观念,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以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另一方面。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
(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20世纪90年代,西方银行面对脱媒压力,开始将零售业务作为其业务转型的重点,短短十几年间,个人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如今在我国,脱媒已成为一种趋势,无法回避,外资银行纷纷把零售业务作为突破口,抢滩中国金融服务市场,这就迫切需要国内商业银行考虑业务转型。零售业务的经营实质是客户而不是资金,占有了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就等于拥有了发展的基础。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客户积累、客户经营、客户增值三个阶段,而客户积累阶段是国内商业银行较
外资银行相比的优势所在。因此,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不仅是保住客户、增加盈利、应对脱媒的手段,也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确保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
根据分析可知,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核心地位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做出功能调整。银行的本质是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契约组织,货币具有在流动中获利的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银行的基本职能并非仅局限于存、贷款,还应具有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功能。与外资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发明显不足,获得非利息收入的能力较差。为了减轻脱媒对银行的冲击,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四)实施资产证券化。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在金融脱媒背景下,随着一些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和融资成本的逐步降低,直接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的中小型企业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商业银行贷款向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集中。资产证券化为这种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可以用较低的投入完成信贷资产在特定行业的布局调整,优化行业投入结构和客户结构。另外,金融脱媒会扩大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而资产证券化可以较好地化解这一矛盾,成为商业银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有效工具。
(五)加强与非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渗透,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
一、自主创新――3C框架在全面风险管理领域的探索
3C全面风险管理标准包括基本框架、实务标准、操作指南,基本涵盖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所有内容。3C全面风险管理标准力求自主创新,除增加了实务标准、操作指南(COSO和国资委还未)这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之外,在基本框架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充分考虑了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构建中国企业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标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仅基本框架而言,在全面风险管理领域的探索是全方位的,简单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结构逻辑关系简单明了
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主体结构由定义、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职能与责任、企业风险管理的局限、该做些什么等构成。《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由总则、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文化、附则等组成。而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从总体结构上是按照目标体系、风险整合、管理融合来安排的,形成了由目标体系、风险整合、管理融合组成的有机体系,贯彻严密的目标――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
(二)框架内容力求科学系统
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包括8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没有直接引入管理要素概念,仅从全面风险管理内容看,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5个方面。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从总体看包括目标、风险、管理3个部分,从流程看包括管理准备、管理实施、管理报告和监督改进4个程序。具体探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没有引入“内部环境”要素,而是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内部环境”要素中的具体内容全部融入了整个框架中。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内部环境”界定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容量、董事会、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对胜任能力的要求、组织结构、权力和职责的分配、人力资源准则等要素,既有全面风险管理的“软要素”,又涉及到全面风险管理“硬要素”,确实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但用“内部环境”来界定难以理解,使人容易产生是诱发风险的内部环境因素,因此,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没有引入“内部环境”要素,而是将它们分别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内容独立出来了。
2.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没有把“目标设定”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并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目标设定”改为“目标确定”。目标管理很重要,是管理中的管理,目标确定是企业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董事会和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确定目标。企业管理层在确定目标时要考虑风险因素,这是必然的,但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不能事事从确定目标开始,确定目标本身就是管理人员的事,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可以把目标确定作为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关注,但不是流程,至多说目标确定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之一。
3.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把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信息与沟通”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不单独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流程或重要要素。信息在现代社会很重要,沟通无限,全面风险管理的全过程都涉及“信息与沟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独立出来,应该贯穿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4.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把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事件识别”定义为“风险识别”,把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细化为“风险分析”、“风险计价”、“风险评价”,把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控制活动”重新定义为“风险控制”,把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监控”改为“监督改进”,并细化为“风险监督”、“风险审计”、“管理改进”等。
5.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全面风险管理流程界定为管理准备、管理实施、管理报告、监督改进四个基本流程。对每个具体流程都明确了工作内容、方法、步骤以及相应的表单,具有可操作性。
6.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在包含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基本内容的同时,又增加了不少内容。比如明确提出风险偏好、风险意识、风险理念、风险文化等全面风险管理软要素;增加了全面风险管理政策、战略、策略、决策,风险学习等重要内容;总结了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和工具;增加“风险预警”的独立内容,强调实时报警的重要性;增加“管理报告”的独立环节,强调风险报告的重要性;增加“风险审计”独立内容,强调风险审计的重要性,等等。
(三)将目标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而独立出来了
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力求实现主体的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4种类型的目标,并认为目标设定是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未涉及企业目标的具体内容。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首先界定了企业的目标体系,将其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而独立出来了。具体探索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明确了目标概念。企业目标是尽可能地创造价值,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全面风险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在总体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具体目标肯定是不同的,不能把企业目标和全面风险管理目标混为一谈。
2.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明确了目标分类。从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出发,考虑到我国企业的一般情况,企业的目标可从总体上分为社会目标、管理目标、经营目标、财务目标、遵循目标、其他目标等一级目标,在这个一级目标下细分了若干个二级目标,在二级目标下再细分三级目标。当然,在三级目标下,还可再继续分下去,这就看企业管理的细化程度了。
3.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明确了目标体系。企业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目标体系。企业目标体系是有层次的。由于企业存在着不同的管理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其自身的目标,低一层次的目标必然要服务于高一层次的目标。企业目标体系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企业目标体系是需要整合的。企业目标体系是不断变化的。
4.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目标设定改为目标确定。
(四)强调了风险整合的理念
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特别强调风险组合观,《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虽未明确提出风险整合的概念,但都有风险组合观的思想。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借鉴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组合观的观点,将风险整合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标准,并明确了风险偏好、风险意识、风险理念、风险文化等全面风险管理软要素。具体探索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一个全面的风险概念,认为危险和机会并存。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事项”这一概念,事项包括风险和机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用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来定义企业风险,抓住了风险的本质特征,但其只是针对经营目标的影响,范围狭窄。
2.明确界定了风险因素。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均未明确风险要素,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明确界定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3要素构成。
3.确定了风险属性。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首先界定了主体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风险属性没有明确的界定,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认为风险属性是多样的,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可变性、不确定性等属性,其中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特性。
4.明确了风险分类。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对风险未进行明确的分类,《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风险按其内容和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为标志进行了分类。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认为企业风险应从总体上分为社会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遵循风险、其他风险六个一级风险,在这些一级风险下细分了若干个二级风险,在二级风险下再细分三级风险。实际工作中,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在三级风险下,还可再继续分下去,但考虑到全面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一般分到三级即可。
(五)突出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
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都体现了管理融合的思想。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将管理融合视为企业风险管理自身内部的融合,企业风险管理与企业业务的融合,企业风险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突出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具体探索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定义了全面风险管理。
2.明确全面风险管理目标。
3.强调了全面风险管理意义。
4.增加了全面风险管理政策、战略、策略、决策的新内容。
5.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的主体。
6.确定了全面风险管理内容。
7.细化了全面风险管理流程。
8.总结了我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
9.将信息与沟通独立出来。
10.增加了全面风险管理学习。
(六)进一步统一了全面风险管理语言
3C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将风险辨识、风险确认、事件识别统一为风险识别,并定义为确认风险的过程;将风险计量、风险衡量、风险量度、风险测量、风险估计、风险估价统一为风险计价,并定义为风险的量化过程;将风险策略、风险应对、风险工具统一为风险应对,并定义为选择应对风险策略的过程;将控制活动、控制政策、控制程序、控制措施、应对措施 统一为风险控制,并定义为应对风险的各种措施;将监督检查、监督评价、持续监督、监控、监控系统、内部监督统一为风险监督,并定义为监督检查风险的过程等等。
此外,3C全面风险管理实务标准和操作指南是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所没有的内容,不具有可比性,但它都是全面风险管理实际工作非常需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
二、必然趋势――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逐步走向融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走向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不仅是内部控制体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为了适应这样一种发展趋势,我国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必要逐步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升级和完善。
实际上,世界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已逐渐融合了,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试为同一事件。1992年,Treadway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04年,该委员会又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该框架附件C中明确:内部控制被涵盖在企业风险管理之内,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在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我国的有些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之道,中天恒管理咨询公司为我国某中央企业设计的《全面风险管理手册》,与公司现有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相衔接,实际上不仅仅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而是整个管理的融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企业在实现目标的漫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就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也正因为有风险才要控制,如果没有风险,控制就是多余的了,就是添乱,当然更是浪费资源。风险与控制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风险减去控制就等于剩余风险。当然,这个剩余风险一定要在企业可接受的水平范围内。
如果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后,企业至少没有必要既设立风险管理部,又设立内部控制部,设一个风险控制部就够用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融合,就是要打破风险和控制水平之间的平衡,不要把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仅仅当成是一项纯粹的企业经营活动,它是一项包括了企业咨询专家、企业决策者、中层管理者以及企业员工在内的综合管理系统,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实现。
【关键词】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特征
1 操作风险的定义
针对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理论界和业界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其独特性,而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致使过去没有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对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独特特点,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大多数是以信用方式存在,因此其信用风险的集中度和广泛性程度要高于其他行业;另外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以利率和汇率的方式报价,因此也面临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市场风险。然而,随着近几年对操作风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金融业的操作风险也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了解金融业独特的操作风险定义对于管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操作风险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概念认为除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都归于操作风险。这种定义方式认为银行业的操作风险与其它行业的操作风险区别不大。而狭义的定义是认为只有与金融机构中运营部门有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以及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起的潜在损失的风险。这两种定义范围或者过宽或者过窄。范围过宽会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过多的关注一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而忽视较重要的环节;定义范围过窄则会使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引起操作风险的间接源头。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操作风险辨识出来并进行管理而不产生混淆,这也正是业界争论的焦点。
基于这种情况,一些金融权威机构纷纷针对操作风险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7年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并在2003年公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为:“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操作风险涵盖了除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以外的银行内部大范围的风险。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
2 操作风险的特征
2.1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其独特性
2.1.1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一般指信贷风险,即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致使其在贷款到期时不能偿还本息,或者不愿履行贷款偿还义务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单从两种风险的定义上,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险。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信贷风险的风险源应分为两种:“善意”和“恶意”的。这里我们引入洛尔和波罗多夫斯基的观点:如果一个客户不能偿还贷款,不能简单的归为信用风险,一定要区别这是由于“正常的”信贷风险导致的,还是由于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工作失误或恶意利用银行内部管理、监督上的漏洞造成的。如果属于后一种情况就应将其纳入操作风险管理的范围。在我国的金融行业里更容易将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混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业的制度性缺陷造成的。我国的国有银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但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拥有财产权、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所以当面对政府的行政命令时,银行将不得不贷款给一些没有还款能力的国有企业,使一些企业以贷养贷,最终形成大笔坏帐。另外,一些员工利用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混同,无法对操作风险实施真正监管的机会,消极怠工或损公肥私、,导致我国银行业信贷坏帐数量急剧上升。正如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说到:“信用风险致使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操作风险才使银行风险的‘重要根源’”。
2.1.2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有价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价格风险上的风险头寸上。有价证券及衍生产品的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自营交易。银行的自营交易是银行账户而非客户帐户持有的敞口头寸,银行希望通过自营交易承担价格风险而获得资本收益。然而由于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尽管银行在自营交易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能获得盈利,但如果不注意控制风险头寸,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是灾难性的。然而这一点往往被大部分银行忽视。特别是对于衍生产品,由于衍生产品在我国是新生事物,人们还没有完全充分的认识并了解。如米兰银行在1989年由于轻率的变更利率导致了1.16亿英镑的损失。另外在美国加州奥兰治洲,其财务主管将当地的共享基金购买结构性债券和反向浮动利率债券,期望在利率保持不变或下降时获得巨额财政收益,然而利率却出乎意料的上升,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针对这种风险,我们的应对原则应是:如果不了解某一笔交易、业务或其风险,就不要去做。
2.2操作风险的本质特征
尽管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有时很难将操作风险清晰准确的与信用风险分割出来。但只要我们了解了操作风险的独特特点,将其与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区别开来将不是难事。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归纳如下:
2.2.1操作风险涉及的部门非常广泛,几乎囊括银行的所有部门
原因在于操作风险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银行的业务操作中,几乎涵盖了银行的所有业务。操作风险事件前后之间有关联,一般认为,相比于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是内部风险。外部事件独立于银行之外,不受银行的控制,但外部事件给银行造成损失则要通过银行内部的运作而形成。因此,操作风险关注的是银行面临外部状况的内部反应机制。
2.2.2操作风险的形成因素复杂且难以辨识
银行风险管理部门通常难以确定哪些因素对于操作风险管理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引起操作风险的原因呈复杂化,如员工对产品的理解程度、产品营销渠道的拓展、员工道德问题等都可能引起操作风险,成因越复杂,相对应造成的损失有可能越大,因为它并不易于为人所识别,而通常易于辨别的操作风险,其损失规模能够得到控制。
2.2.3操作风险发生多是由于内部员工违规操作或外部欺诈引起的
当银行内部员工参与作案时,犯案得逞率较高,且潜伏期较长,金额巨大,因此危害性极大。其中的内部人员不仅指基层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同样会引发操作风险,而且由高层管理人员导致的损失危害更大。
2.2.4对于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损失额往往较小;发生频率较低的,损失额往往较大。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频率高,但单笔损失金额较小的事件往往是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而低频高额损失事件是由于那些违法行为、外部欺诈之类的操作风险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但单笔损失金额往往很高。
2.2.5操作风险的测量缺乏足够的建模数据
操作风险种类繁多,要想准确把握,只通过质化管理不能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因此只能通过量化管理来加以预测及控制。但量化管理要以充足的数据为依据。由于操作风险是在近几年才受到关注的,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规定:“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必须基于对内部损失数据至少5年的观测。无论内部损失数据直接用于损失计量还是用于验证。”因此损失数据的缺乏也是阻碍银行业发展操作风险量化技术的主要障碍。
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意义
就我国而言,操作风险日益成为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之一。媒体公开披露了许多关于操作风险损失的典型案例,如2002年7月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信贷客户周某骗贷案,2006年济南警方破获的涉案金额6亿元的“12.12”特大金融诈骗案,这些案件都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存在较大漏洞。同时,2010年涉案金额超101亿元的齐鲁银行伪造金融票证案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操作风险的危害。
对操作风险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不透明等因素都制约了我国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应引起我国监管当局以及商业银行的重视。在2005年3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其中提出指导意见,对规章制度、稽核体制、管理公开等方面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要求,对重要业务岗位人员轮岗轮调、操作风险管理透明等方面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从对账制度、挂账项管理、章证押管理、表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等方面对银行的账户管理提出了要求。
我们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监管当局和银行业方面已经深刻意识到了管理操作风险的重要性,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银行业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管理还处于初步阶段,亟需银行业的管理者深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