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互联网银行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0 16:29: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互联网银行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互联网银行发展

第1篇

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银监会近几年重启民营银行牌照发放,累计共发放六家民营银行牌照。其中,腾讯系的前海微众银行以及阿里系的浙江网商银行有望打造中国最早的互联网银行。自2015年1月18日前海微众银行试运营后,浙江网商银行于2015年6月25日正式开业,两家互联网银行走入公众视线。本文尝试对互联网银行的历史发展脉络与主要模式进行梳理,对国内两家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并根据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生存现状,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发展模式

一、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主要模式

1.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历史脉络

自以威尼斯银行为代表的近代商业银行诞生以来的五百多年历史之中,零售银行一直依托实体网店拓展业务,然而近五十年,这种扩张模式面临着各种挑战,银行逐步开始转战虚拟电子空间。从欧美银行的发展脉络看,上世纪70年代商业银行开始引入ATM机,80年代则建立了电话服务中心,到90年代开始积极“触网”,发展网上银行业务,进入21世纪后,增加了移动银行业务。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为商业银行多种方式服务客户提供了可能,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但长期以来,零售银行业务仍建立在实体分支网点的基础上,电子分销只是实体网点的补充。在大多数的情形下,电子分销渠道只是起到线上营销渠道的作用,实际业务仍然需要引流到线下实体网点完成。在传统银行通过电子分销扩展营销渠道时,也有一些新兴银行开始在完全没有实体网点支持的情况下发展互联网银行业务。全球第一家互联网银行为美国的安全第一银行(SFNB),该行在1994年4月由Area银行、Wachovia银行、HuntingBancshares股份公司、SecureWare和FiveSpace计算机公司等联合成立,为全交易型网上银行。SFNB完全依赖互联网进行运营,服务范围囊括基本电子支票业务、货币市场、利息支票业务、信用卡、基本储蓄业务及CDS等多种金融服务。由于没有实体网点,该行通过电子邮件或免费热线提供每年营业365天、每天营业24小时的全天候客户服务支持[1]。由于之后进入该行业的大银行与竞争者加快电子银行布局并降低成本,SFNB客户黏性不足、机构盈利能力单薄的问题越发突出。1998年,加拿大皇家银行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FNB除技术部门以外的所有部门,被收购后,SFNB转型为网络技术部门,为传统银行提供服务[2]。SFNB是新兴银行独立发展互联网银行业务而最后被传统银行吞噬的例子,但也有新兴互联网银行发展成功进而促使作为母公司的传统银行整体转型的例子,例如波兰的互联网银行mBand促使其母公司BRE银行全面转型互联网银行业务并改名为mBank统一品牌15标志。传统银行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时将电子渠道视为传统线下实体网点渠道的补充。但对于真正的互联网银行而言,其只有电子渠道一种渠道,移动银行、电话服务中心、互联网、传统实体分支网点只是业务终端,电子渠道为所有业务终端提供基础设施。除此之外,互联网银行强调与客户的交互性,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这就要互联网银行平衡大规模批量生产与个性化服务管理之间的矛盾,实现批量化提供个性化服务,即借助大数据应用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与他们有关系的服务。这就要求互联网银行在基于个人隐私授权的基础上对海量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客户在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与个人有关联的服务。互联网银行也不再单纯由金融人才主导,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银行由互联网人才主导。

2.互联网银行的主要模式

由于美国发展互联网银行的历史较为悠久,规模以及机制发展较为成熟,本文选取两家运营模式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互联网银行进行介绍。(1)INGDirectUS:纯粹线上服务荷兰ING集团以直销银行的形式拓展海外金融产品零售市场。2000年,ING集团美国直销银行成立,并在2002年度实现首次盈利。由于不良率大幅上升导致2008年与2009年连续两年亏损,之后美国第一资本金融公司于2012年成功收购ING直销银行[3]。ING直销银行把目标客户定位于收入水平较好、对于价格较为敏感并且受到良好教育的客户群,并通过网络与电话两种方式进行营销活动。ING几乎不存在物理网点,而是通过电话与网络的营销方式,吸引对存款利率较为敏感的用户[4]。在贷款业务方面,ING主要的经营业务为风险较低的房贷业务,由于操作简单,风险较低,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率。总的来说,薄利多销为ING直销银行的主要经营模式,较低的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资金成本导致其净息差低于同业水平。另外,ING银行的中间业务基本不收费,收入来源基本为上文所提到的净息差。所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在ING直销银行经营过程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要求其简化产品的种类与服务的过程,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较少的顾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避免增加运营成本。(2)Simple:为个人提供金融综合服务的营运商Simple本身并不是银行,而是由银行从业人员牵头,与各大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并由合作银行提供客户账户,在此基础上,simple通过手机软件、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进行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理财、支付等业务,为其客户提供消费与储蓄的综合理财服务[5]。通过为客户提供储蓄计划和消费计划模块,对于用户的每一项支出都进行分类,用户可在事后查询报告,此举可培养用户合理的消费习惯,增加客户粘性。在技术方面,simple率先使用大数据系统,通过总结归纳客户的消费储蓄习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于较为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使得在经营过程中增加客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6]。总体来说simple可称为银行服务商,这是其真正价值所在。Simple只做平台,不做资产运用。通过在平台上建立有效的客户服务机制例如综合理财服务吸引客户,增加客户粘性,从合作的银行中提取利息收入的提成。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客户在支付过程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二、前海微众银行与浙江网商银行的发展思路比较

1.前海微众银行的发展思路与现状

中国首家以互联网平台为交易中介的民间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于2014年12月正式挂牌经营,前海微众银行是由腾讯作为主要发起人,与实体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不同,前海微众银行并不是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改进提品和服务的渠道,而是围绕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映射关系布局,重新设计适于网民需要的产品和务。但是由于腾讯除旗下财付通涉足支付领域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并没有太多涉足。因此,腾讯系自身的互联网金融人才稀缺,前海微众银行的高管配置以原平安系主导,除此之外,前海微众银行也将平安银行的基层人员挖来,作为银行的后台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由于平安银行是目前做个人贷款业务最有成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也是前海微众银行大量吸收平安银行人才的原因。在银行的组织架构设计上,设置了五大事业部,包括信用卡事业部、零售与小微事业部、同业金融事业部三大前台部门,以及微金融事业部、科技事业部两大平台部门[7]。从组织架构上看,前海微众银行的业务布局着力点在小微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领域,而善用互联网的人群如年轻人、白领等草根阶层是前海微众银行的主要客户目标。但开业半年来,前海微众银行仅推出面向极少部分消费者开放的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产品创新举步维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账户体系的缺失。在远程开户问题并未解决的现在,前海微众银行只能上线无需依靠账户或通过其他账户可以“曲线求生”的产品,比如个人信贷业务。由于前海微众银行在微信与QQ等社交平台上的垄断地位,微粒贷产品无需在营销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而只需把好风控。前海微众银行风控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人行征信、公检法、教育等外部数据;二是腾讯社交与支付数据。而其风控的核心在于防止欺诈,防止欺诈包括五大流程:(1)通过白名单邀请制度确定是谁在操作;(2)识别是否是本人常用设备;(3)识别是否是常用网络环境;(4)识别网络环境是否安全;(5)识别银行卡,确保贷款资金是否进入本人账户。前海微众银行试图通过持续优化风控模型来平衡服务流程简化与风险控制不放松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础在于前海微众银行构建综合评分体系,得出每个注册用户的信用评分。前海微众银行得到的信用评分不予公开,但会向用户公开一个授信额度,这就相当于将风险前置,从而提高用户实际产生资金需求时候的审批效率。事实上,在借款人申请贷款的45秒后资金就有望划转到账。在其综合信用评分体系中,社交基础变量有两千多个,中间变量两万多个,其中关键变量二三十个,具体分类情况参见图1。前海微众银行的长远规划是不仅做没有网点的银行,而且要做没有存款、没有贷款的银行,立足于平台化思路,前海微众银行试图将有融资需求的个人用户和微型企业与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连接在一起,前海微众银行在此过程中提供风险控制与贷款管理服务。在起步阶段,由于前海微众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并未得到合作金融机构的充分信任,因此对于目前前海微众银行的信贷产品,合作银行只出资80%,而前海微众银行出资20%,这样前海微众银行仍然承担一定的信贷风险。前海微众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资本金以及股东存款,尚未吸收任何零售存款。与Simple的模式类比,未来前海微众银行可能会在移动端吸收存款方面有所突破,其开展存款业务有两种思路:(1)自己吸收存款,对储户兜底,这样其仍未退出信用中介的角色;(2)帮助合作银行吸收存款,前海微众银行收取中间服务费用,这样彻底退出信用中介角色。按照前海微众银行目前的规划,第二种思路最终落地的可能性较大。

2.浙江网商银行的发展思路与现状

浙江网商银行所属的阿里系本是以网络公司起家,致力于创造便捷的网络交易渠道与多元化的互联网服务。在大数据的应用和云计算技术支持下,阿里系开展金融业务服务有先天的优势。最初阿里系服务商家和客户的方式采取了阿里提供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的合作模式。例如,在2007年,阿里便开始尝试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作,合作内容主要是向会员企业提供网络联保贷款,阿里巴巴将提交贷款申请的会员资料提交给银行,资料包括个人信用记录,最终由银行风控部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然而阿里和银行的合作成果非常有限,最终双方分道扬镳,阿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自行发放贷款。而后阿里系的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后文简称为蚂蚁金服)于2014年3月成功获取民营银行牌照,浙江网商银行由此挂牌成立。由于蚂蚁金服在浙江网商银行成立之前早已尝试开展多方面的金融服务,以至于在浙江网商银行成立之后在金融项目的开展上如鱼得水。传统银行的“存贷汇”业务,蚂蚁金服早已涉及。招财宝类似于银行的“定期存款”,余额宝类似于银行的“活期存款”,这两个产品的推出为蚂蚁金服奠定了信贷风险控制的基础,而支付宝转账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汇款功能,并汇集了从事金融服务的大量数据。按照规则,浙江网商银行的业务板块集中在三大方面:小微企业、个人业务以及农村金融。小微企业这块,阿里小贷已经经过了几年的尝试。个人业务这块,继推出虚拟信用卡失败后,蚂蚁金服推出的“花呗”已经对个人消费信贷做出了探索。对于浙江网商银行而言,真正需要摸索的是农村金融。浙江网商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融资领域的风控手段还是依据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水文”模型。依据小微企业类目、级别等统计的阿里系商户的“水文数据”库,阿里系统在考虑为客户授信时,会结合水文模型,基于该商铺自身数据的变化,以及同类目下的可比商铺数据的变化,判断客户未来商铺经营情况的变化,预测其融资需求,判断其还款能力。浙江网商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主要依据于其个人信用评分体系。根据芝麻信用评分体系(见图2),支付宝会对消费者设立信用额度,即“花呗”的信35用上限。作为国内第一个个人信用评分产品,芝麻信用分从个人用户的履约能力、信用历史、身份特质、行为偏好、人脉关系等五个维度对其信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淘宝、天猫上购物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申请在信用额度以内的消费信贷,还款方式有两种:(1)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十二个月的分期付款方式;(2)确认收货第二个月10号一次还款方式。还款当日阿里依次从支付宝、余额宝、绑定的银行卡扣除用户款项。浙江网商银行成立农村金融部门的出发点在于配合阿里巴巴集团的农村金融战略和村淘业务,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与个人理财需求。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10月宣布,将在未来3-5年内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即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筹建1000个县级运营子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将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子商务网络覆盖到全国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以及三分之一强的县。由于浙江网商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缺乏经验,农村金融业务的推进必须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浙江网商银行的农村金融部门与邮储银行、农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在农村网点较多的金融机构广泛开展合作,按照2015年年初蚂蚁金服首席运营官井贤栋对外的披露,蚂蚁金服已经与2300多家农村金融机构联通,一方面,为农村地区用户开展线上支付通道,满足其线上购买农资与生活用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接农户和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消费信贷需求。除此之外,针对浙江网商银行在农村开展业务面临的数据缺失问题,尤其是农民日常生活、消费交易的数据缺失问题,浙江网商银行着力与农村生产资料、融资产品的供应商以及农民、农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利用这些机构的数据、渠道与经验开展金融服务。

3.前海微众银行与浙江网商银行发展思路的异同

第一,前海微众银行申请银行牌照更多是在进行开展金融服务上的探索,而浙江网商银行申请银行牌照更多是针对已开展的金融服务的延伸。腾讯先前在“存贷汇”三方面仅勉强在“存”(微信理财通)、汇(财付通)两方面有所涉及,在“贷”这一领域并未涉及,因为在“贷”方面缺乏风控经验,前海微众银行的创建以平安系人马为主导。反观蚂蚁金服“存”、“贷”、“汇”三大方面均已涉及,浙江网商银行业务的开展更加轻车熟路,其风控模型几乎都是现成的,仍由原蚂蚁金服先前人马主导。第二,前海微众银行的定位为“平台中介”,而浙江网商银行的定位为“平台中介”加“自营业务”。按照前海微众银行的规划,其并不提供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服务,而是作为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存在,将QQ、微信上的优秀个体借款人推荐给商业银行,前海微众银行仅提供风控服务以及贷后管理服务并收取中间费用。前海微众银行试图打造平台中介有两个原因:

(1)前海微众银行的资本金有限,信用中介意味着信贷规模扩张补充资金的压力过大,从用最少的资金办成尽可能大事情的角度看,做平台中介优于做信用中介;

(2)资本市场对于平台中介的估值远远高于信用中介,前海微众银行主打平台中介有望最大化其估值水平。但是从理论上看,前海微众银行如果单纯做平台中介,实际上无需银行牌照,获取银行牌照开展类似业务反而增加监管成本,从前海微众银行获取银行牌照这一举动来看,其只满足于平台中介的可能性不大,未来有可能会开展一些类似于直销银行的业务,目前宣布不做传统银行业务可能是为了缓解与合作银行的矛盾。浙江网商银行在坚持“平台中介”定位之余强调不放弃做自营业务。银行牌照的意义对于蚂蚁金服而言,在于扩宽从事小额信贷的融资渠道。先前阿里小贷从事小额信贷时,其融资仅限于自有资金和从不超过两家商业银行融入不超过资产净额50%的信贷资金,以及通过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拥有银行牌照的蚂蚁金服可以面向公众融资,余额宝吸纳的大量资金有望引导浙江网商银行以存款形式存在。在远程开户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不排除浙江网商银行通过产品创新给予储户更高的利率以吸收存款,例如类似余额宝的产品设计让储户一方面享受类似活期存款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享受与机构协议存款等同的较高的利率。第三,前海微众银行与浙江网商银行都将主打小微企业与个人贷款业务,但前海微众银行偏重个人消费信贷,浙江网商银行偏重小微企业信贷。目前前海微众银行有面对个人的“微粒贷”产品,但是小微信贷产品尚未推出,从短期看,QQ、微信目前个人用户主导的局面也意味着前海微众银行仍将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为主,而随着微店等移动端商铺的兴起,前海微众银行未来的小微企业客源将会相当可观,从而顺利向小微企业授信领域扩展。浙江网商银行的雏形阿里小贷以做小微融资起家,在小微企业风控方面相对较为成熟,而在个人信贷方面与前海微众银行处于同一起跑线,短期看浙江网商银行的放贷端业务将集中于小微企业,但淘宝、天猫生态圈的个人消费者的授信业务的体量将极为可观。

三、对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思考

借鉴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银行的思路,对于相关企业独立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笔者有如下三个建议:

第一,强化平台中介思路,轻资本运作。无论是前海微众银行还是浙江网商银行都强调平台化的思路,从而降低资本消耗,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借鉴。特别是对于重工业企业,在互联网金融的助力下,应将着力点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盘活存量,由于持有大量固定资产,可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金融信用销售,与租赁业务相结合,以减少经营性风险;(2)寻找增量,发展零售客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开拓零售客户,与各类金融公司(机构)形成合力,形成较为综合的金融服务。

第二,借助外力,轻资产运作。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为实现轻资产运作都在不断寻求外力支持,其中前海微众银行不断开拓银行合作伙伴作为资金供应方,而浙江网商银行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时依托与现有在农村开展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供应商合作。我国企业若独立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可努力借助外力,实现“轻资产”运营。零售项目开发应该尽量批量开发,一方面可以着眼于与各大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未被满足融资需求的次优质客户导入企业的线上平台,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与地方金融办、小贷公司合作,批量将线下项目导入线上,实现小额信贷债权的“资产证券化”[8]。

第三,体制要活,引入优质股东与业务人才。腾讯由于缺乏金融人才储备,在成立前海微众银行之时,大量吸收平安银行、陆金所高管以及员工。而蚂蚁金服也并非简单在阿里小贷基础上构建其互联网银行,而是重新搭建了浙江网商银行的组织架构。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发展互联网金融最好以子公司的形式运作,这一方面有助于较大程度上的放权,激活运营机制,从而能够在薪酬激励与决策机制方面更加靠拢互联网企业,增强对相关人才尤其是互联网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吸收有互联网基因与零售客户资源的股东,强化企业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基础。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与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一条较优的发展路线,但是对于金融业而言,借力互联网金融又是一条必经之路。我国政府、学者以及金融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互联网化的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本刊综合.全球陨落的互联网金融案例[J].时代青年(视点),2014(5):45-47.

[2]张细松.中国网银模式及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机理[J].发展研究,2009(4):27-29.

[3]刘智国,魏劭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直销银行[J].银行家,2014(10):108-111.

[4]张爱军.互联网银行发展模式与借鉴———基于美国的经验[J].新金融,2015(6):61-64.

[5]王芳艳.美国互联网银行三种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3-11(011).

[6]孟瑾.网络支付及其经济学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4):112.

[7]王翔.重庆银行推进事业部制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0.

第2篇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优势比较多,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其对网络金融产品的开发也比较重视,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要。

1.给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金融普惠,其客户群体往往是小微客户,吸引那些以前银行不重视的小微企业,在个人客户方面的竞争力比较强。从2011年开始,商业银行慢慢的开展了电子银行业务,并且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对于银行而言,吸引更多的客户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商业银行为了满足需要必须从小微商户和商户两端根据其需要提供不同的中介服务,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获得主动权。

2.分析数据,细化客户的需要

互联网金融在推线金融产品的时候,通过互联网进行,拥有海量的数据来源,并且数据分析工具也比较的强大,和以往的商业银行相比,其无论是进行信息的收集还是处理优势都比?^的明显,这些数据能够给个性化的服务定制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商业银行的历史比较悠久,其客户资源也比较多,若是能够做好数据分析并开发利用数据,能够将数据转换成为信息资源,了解客户的实际需要,保证客户定位的准确。

3.重视网络金融产品以及支付工具的开发

传统商业银行的流程比较的复杂,互联网金融平台工序比较的简单快捷。就贷款发放业务而言,商业银行设置的流程比较多,从借款申请到贷款前的调查,然后需要进行风险的评估以及分级审核等等,相关的流程是比较复杂的,网络平台则比较的快,仅仅需要简单的进行电脑操作,借款人便可以借到贷款。此外,银行也进行了互联网客户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作为重要非物理渠道,进行新型业务平台的建立。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几种模式

随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其也出现了较多的模式,主要是下面几种。

1. P2P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P2P模式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其中介是网站,优势比较明显。和以往的融资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下资金借贷双方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对方的相关资料以及信息,并了解借贷方的资金使用途径,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借款的往往是小微企业,可能存在贷款无法全额收回的情况。

2. 第三方支付模式

人们在日常消费的时候,使用电子支付手段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第三方支付模式也搭建了消费者和银行的电子支付平台。除了上面的方式,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系统还包含了移动电子工具支付方式,比如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支付宝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支付体系也呈现出了身份数字化、支付便捷化以及服务通用化的特点。

3.电商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中,最常见的模式便是电商模式。电商平台的基础则是互联网,电商的不断增加,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也愈加成熟。

4.网银模式

网银本身便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结合产生的一种模式。其合理的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金融渠道,在提供以往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更便捷和方便的金融服务,并且网银模式的出现,也帮助商业银行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利率市场化 银行科技

一、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

硅谷是科技创业的圣地,华尔街是全球金融的风向标,它们所在的美国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发源地,最具颠覆性的互联网货币――比特币也兴盛于此。自传入中国之后,比特币很快获得关注并迅猛发展。在经过被称作“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之后,互联网金融甚至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因“互联网+”而备受瞩目。

二、利率市场化迅速兴起

利率市场化自1996年开放同业拆借市场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一直在稳步推进之中。目前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则发展艰难,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无疑大大加速了这一进展。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不仅引发热议而且引起追捧,认购人数惊人之多、增速惊人之快。天弘增利宝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的基金,互联网金融也在中国大显神威。余额宝本身正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进展维艰的产物。当时我国活期存款利息仅0.35%,贷款利息为6%,货币市场的利息也基本保持在6%以上,因此其间存在巨大的获利空间,余额宝完成的是简单地“搬钱”工作――把钱从活期存款转入货币基金。

继余额宝之后,各种低门槛、易操作、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其本质是使名义存款利率迅速拉近实际利率,集合社会闲散资金,让各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真实利率带来的收益。

三、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在中受到市场认可

用户使用频率。调研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用户使用频率方面,表示经常使用的用户最多,占41.2%,而仅有2.9%的用户表示极少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以低门槛、快捷服务的同时提供了获得较好收益的机会,因此刚刚面世就受到很高的认可。

互联网金融优势。数据显示,鼓励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因素方面,从结果看来,有71.1%用户认为方便快捷是最主要因素;其他可能的因素还包括安全性高(12.2%),交易成本低(8.9%),时尚流行(3.3%),更有利可图(3.2%)等。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应用的推广,以上优势会更加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用户黏性很可能逐步增高,在用户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程度会更加深入。

互联网金融必有长足发展。数据显示,在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用户使用持续性调查方面,九成多的用户表示他们愿意持续使用,而仅有3.3%用户认为不会持续使用;用户学历分布方面,有一半以上用户为本科学历,其次为占21.4%的研究生学历,大专学历的用户有16.2%,高中及以下的用户有4.4%,博士及以上的占1.1%。笔者认为,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被超过九成的用户高度认同,其中大部分为高知人群,这些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行为、观念对周围人群有较强的引领或带动效果,因此在这些人的推动下,互联网发展态势势不可挡。

(二)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带来全方位挑战

互联网金融及其带来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带来全方位影响,虽然目前还远远无法撼动银行在金融业的地位,但燎原之势源于星星之火,科技的力量必须重视。

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主要是三个方面:

负债业务: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正在分流交易和投资类的个人资金,积少成多、积沙成塔,长此以往,对低成本的存款来源必有冲击,影响银行负债业务。

信贷业务:阿里小贷、宜信等业务,其根源在于小微企业或个人的贷款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虽然目前看来其大部分客户是银行传统业务未覆盖的人群,但其对于银行信用中介的地位已构成挑战。

中间业务:支付宝、财付通、微信转账等产品凭借其高效便利的长处在个人客户领域攻城略地,提供的服务涵盖快捷支付、信用卡还款、转账汇款、水电天然气缴费等并不断延伸;同时很多第三方支付也提供了对公服务。2013年第三方支付完成的交易次数爆发至150亿笔,其处理量已经与银行200亿笔的处理量相距不远。

(三)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科技挑战

笔者拟在本文中探讨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科技挑战,但笔者的观点是,科技方面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文化: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科技方面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文化观念方面。互联网的特性在于效率高、速度快,而银行机构较大、文化一贯求稳,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科技方面也是如此。

人才: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新思维、新技术层出不穷,而银行人员稳定、人才年龄结构分布相对均匀,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相比,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讯等方面人才匮乏,兼具金融与互联网优势的人才缺失严重。

(四)科技挑战之对策

笔者认为,作为银行从业人员的我们不应视互联网金融为洪水猛兽而高喊“狼来了”,恰恰相反,通过观察调研笔者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带来很多发展机会。

减轻柜面压力,激发网点活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移动端的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物理网点的人流,很多线下交易转移到线上完成。这使得柜面压力大大减缓,柜员工作强度减轻,也会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客户经理、大堂经理一起为优质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培养潜在客户。如上文所述,目前诸多通过众筹或P2P等互联网金融模式获得贷款的企业或个人是以往银行业未曾覆盖的群体,即“underbanked”或者“unbanked”。这部分人群的金融意识的增强和个人(企业)资产的增长,也为银行提供了未来的潜在客户甚至潜在贵宾客户。

加强全民金融理念。与一对一的营销相比,互联网金融凭借极快的传播力度和极大影响能力为全民上了一堂又一堂理财课,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树立,到金融知识和金融教育,再到金融产品的比较。这些都使得民众理财观念增强,同时也可以理性、客观看待金融、选择理财产品,从而为银行未来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借互联网金融之东风,大力推进银行信息化建设,发挥我行优势,立足丹东,放眼省内外。具体对策如下:

将信息化建设列入战略层面。重视信息化建设并制定方案、全面推进实施,直面银行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的现实,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推出配套的人力资源战略,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策略从机制上增加激励、鼓励创新,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引入方面的创新。

以科技服务客户。从观念上进行调整,由“产品导向”调整为“客户导向”;在确保信息与交易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更新和提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业务种类、服务功能和客户体验;与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捆绑,与客户实现实时服务与交流;梳理历史数据,挖掘客户个性化金融需求,根据客户金融消费习惯和偏好智能化分类,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公司开展深度合作――阿里小贷、京东白条都是建立在企业以往交易数据的基础上,有着庞大资金流、信息流和客户信息数据,适度的客户信息共享可以帮助银行准确区分客户,进行差别定价与服务;加大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合作与业务创新,培育社交消费群。

以科技优化网点。物理网点看得见、摸得着,在客户信任感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无可取代。但是要对物理网点进行数据分析,优化其资源配置,对低效网点进行整合。在物理网点中,通过数据分析在不同地段和网点增加不同数量的ATM机等自助设备,并在现场摆放笔记本、Ipad等以推广网上银行、移动银行,鼓励用户使用,培养用户习惯,同时收集用户建议。不断优化自助设备,例如在ATM上跨行转账、外汇结算、理财产品的推荐与购买等;将POS机、转账电话等支付系统和设备与市场及精准客户进行对接,以求全方位掌握客户资金流、物流等信息,最终将以外前后台模式整合在同一IT平台之上。

以科技武装头脑。应对科技挑战需要全员参与,因此应加强员工学习意识,组织科技发展和具体业务方面的学习与培训,使员工明确方向。同时采用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学以致用、将科技融入工作并不断创新。

以科技开拓新产品和新业务模式。建立网上商城。目前工行、建行、招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及成都、上海等地方银行已建立网上商城,其目的在于积累交易数据,完善客户信息,作为根治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可采取此法。

第4篇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催生着一批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金融产品。网商银行作为新贵,于2015年6月重磅上线,传统银行对此感到压力。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网商银行在技术条件、客户基础、运营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服务缺陷、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劣势,在国家政策、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机遇以及面临的内外部威胁。最终,对网商银行的建设和稳步发展做出建议。

关键词 :网商银行;互联网金融;SWOT分析

引言

没有网点、没有信贷员、核心系统跑在“云”上、放贷由机器和大数据决定而不是人??这样的一串描述,和我们熟知的传统银行相差甚远。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催生着民营银行的出现和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网商银行于2015年6月以“MYBANK”的名字正式上线了。网商银行是背靠着阿里巴巴的蚂蚁金融发展起来的,其注册资本为40亿元,拥有6家股东。其中,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0%、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为25%、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18%、杭州禾博士和金字火腿为16%。

不同于银监会此前批复的“小存小贷”模式,现在的网商银行将基于云计算技术,采取“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的运营思路。未来在网商银行贷款,流程可能将实现310,即3分钟在电脑上填写并提交贷款申请,1秒钟之内贷款发放到你的账户,过程中零人工干预。

下文将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网商银行的现状做出分析:1、网商银行发展的优势因素

(1)坚实的技术基石。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它的技术依靠蚂蚁云。网商银行的系统是由蚂蚁金服专家团队自主研发的,主要基于金融云计算平台、移动互联平台、金融大数据平台和OceanBase数据库开发。因为有效利用了云计算,和传统的银行产品为中心的交易式IT不同,网商银行的系统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交互式IT。

因为卓越的“云+端+数”能力,使得蚂蚁金融云足以满足金融行业严苛的技术要求,表1对三个方面的能力做了具体阐释:

由表1可以看出,蚂蚁云是整个技术保障里的系统基石,客户和机构的一切联结都是在这个系统里进行的。“端”将最新的生物识别技术整合进来,目标是带给客户最便捷的用户体验。而“数”的能力,体现了蚂蚁金融在大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大数据是机构客户挖掘和自身风险控制力的基础。

(2)支付宝的先天优势。众所周知,客户数量是银行发展业务的基石,没有客户一切无从谈起。在客户基础方面,网商银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阿里巴巴金融帝国版图辽阔,一应俱全。网商银行账户会与支付宝用户账户打通,利用支付宝的实名虚拟账户体系,获取支付宝约8亿人的庞大客户基础。

(3)运作成本低、效率高。传统银行的存储等基本业务需要在实体柜台进行,所花费的交易成本较高。而网商银行是纯互联网银行,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没有存款、没有分行、没有柜台。据数据显示,传统银行线下贷款单笔成本2000元左右,而网商银行单笔贷款的成本不到2元钱。

从人力成本的角度来看,我国几家大型银行的员工数都超过10万。而作为一家没有经营地域限制的银行,目前网商银行将服务覆盖到全国的员工数却只有区区300人,传统银行最重要也最庞大的构成——信贷员在这里的数量却为零。换句话说,这是一家没有信贷员的银行,这也意味着在这里没有人去专门拉存款,也没有人去专门从事放贷款。

从技术成本的角度来看,以单账户成本为例,国内大银行一个账户一年的IT成本大概在50元上下,小银行则在80到100元之间,而网商银行这一成本则在1元以下。技术优势及其带来的成本下降,成了网商银行可以去大力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基础。(4)服务对象精准。中国不缺银行,世界也不缺银行,但中国和世界都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

网商银行就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切入点,不做“二八法则”里20%的头部客户,而以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作为目标群体,服务“长尾”客户,主攻500万以下的贷款业务。其口号是“无微不至服务中小企业客户”,考核目标不是资产规模、利润率,而是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的数量。这样,网商银行的服务对象精准,更有利于服务特色化、成本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

2、网商银行发展的劣势因素

(1)依赖于机器,缺少人性化。网商银行在从业人员构成上三份之二是技术人员,与传统银行靠柜员信贷员服务客户不同,网商银行基于平台,让银行和客户直接在互联网上对话。这样的运作模式虽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不利于服务及时性、有效性的发挥。金融作为服务业,客户满意度是其立身之本。如何解决机器缺少人性化,客户需求不能即可解决的缺点,直接关系到网商银行的发展。

(2)网络安全是最大隐患。具体看来,主要是客户端安全问题、密码管理问题和网络通讯的安全性问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物,网商银行虽然具有便捷和易于宣传的优势,但是它没有线下物理网点,无形中增加了违约和欺诈的风险。金融产品和客户的经济利益是息息相关的,金融业客户对此是十分敏感的。网商银行能否克服没有线下网点所带来的天生弊端,取得客户的信任,是其在初步发展阶段所要克服的大难题。

3、网商银行发展的机会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2014年3月,借着国家想要大力发展民营银行的东风,阿里巴巴与万向有幸进入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这以历史性的举动也就成为网商银行大厦的基石。

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75%的存贷比限制,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在专家们看来, 废除存贷比指标,对资产业务较强、存款业务较弱的银行,类似于网商银行的互联网银行是重大利好。

(2)传统银行受困。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处处充满着机会,这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年代,新旧交替每天都在上演。这一点在互联网银行对传统银行冲击方面有最好的展现。传统银行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许多银行走上了畸形逐利的歧途。这个时候网商银行的出现,带着低成本高效率,精准定位,似一匹野狼冲进旧金融体制的羊圈,打破安逸。对传统银行的冲击还体现在人才转移方面。相对于传统银行层级森严的晋升机制和等级明确的薪酬制度,网商银行创业型企业充满活力的血统对人才更有吸引力。事实上,网商银行的首批高管几乎都是传统银行出来的。

4、网商银行发展的威胁因素

(1)远程开户受阻。网商银行这种纯粹的线上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开户难。账户体系是银行最核心的体系,是一切业务开展的前提保障,如果没有完善的账户体系,银行可施展的空间就很小。网商银行已经开始试验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但对于远程开户问题,监管方并没有明确表态。对于新兴业态,监管的脚步尚未跟上,态度谨慎。可喜的是,2015年年初,央行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但尚未下发正式试点的远程开户通知。

(2)信用体系的建设遇到困难。因为互联网上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记录、可以追踪,所以其拥有海量的数据。但是,大数据并不在于你的数据量够大,而是需要完整,有价值的数据一定需要完整。而目前看来,信用数据被不同的互联网企业掌握着,要想整合资源为网商银行所用还有很多利益需要平衡,如何处理好与互联网企业的竞合关系是不得不考虑到的因素。

5、结语

基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的分析,下面给出四大因素重构优化的建议:

SO(优势-机会)战略。首先,借助国家大力扶持民营银行和“互联网+”的东风,在技术优势和支付宝客户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完善金融产品种类,提高服务质量。其次,在传统银行受困的现状下,勇敢抗下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旗,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做好普惠金融,有力推动体制改革的进程。

WO(劣势-机会)战略。首先,保证计算机后台人工实时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认识到网商银行本质属于金融服务业范畴,客户至上。其次,要时刻做好互联网金融天生的隐患,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ST(优势-威胁)战略。首先,加强安全防范。一方面,健全网上银行的网络安全系统,防范计算机犯罪,防止病毒、黑客入侵,预防金融诈骗;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对网上银行的日常业务进行有效监控。其次,针对客户的“IT抵制”,提供便捷的方式进行金融业务普及。再者,培育市场的消费信贷文化,增强公众消费信心。

WT(劣势-威胁)战略。首先,与大数据结合,基于云计算加强网上银行信息资源建设。其次,构筑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政府、央行、信息部联合启动并构建网络诚信体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叶纯青.来自阿里巴巴的网络银行[J].金融科技时代,2014(12):30-34.

[2] 吴樯.基于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网商融资服务研究[M].2011.

[3] 乔海曙,许可.互联网银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5(06):71-80.

作者简介:

第5篇

近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这也给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及不小的挑战。所以,就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首先应该对其本身在互联网时代中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通过转型以有效地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根据以上的分析,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然后针对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的明确定位做出了相关的解析,并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转型的三大有效对策。希望本文能为我国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转型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从而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为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恰好处于信息时代,而其特点就是使得信息数据迅速更新并丰富了人们间的交流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就出现了许多像移动支付、网络社交、数据更新和处理等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还对全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速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随着新型互联网银行利率的逐渐提高,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传统银行存款所需的经营成本,这就表示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步入了高成本的经营新时代。因为互联网银行的飞速发展,所以我国传统银行的经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国内的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阶段,然而却因为受到社会经济下滑、国际投资减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所以转型之路上存在重重困难。正是因为如此,城市商业银行更是应该通过经济创新、模式改革等方式来提升其竞争优势。

1.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定义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指的就是以互联网精神为行动指标的各大新生行业,这一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解释。从广义上说,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共享、平等、合作”,全部具有互联网精神的经济形态都可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从狭义上说,互联网是互联网金融进行经济、贸易活动的平台,也就是这一过程中的资金融通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存有许多的不同点,但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资金通融是否遵循互联网精神,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还具有操作便捷、成本较低等特点。

2.互联网金融时代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的三大定位解析

2.1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商业银行之所以选择转型无疑是为了自身可以更好地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如果在缺乏可靠依据的情况下进行过度转型的话,就很可能会造成传统经济模式的崩溃,更严重的话还可能会诱发金融危机。所以,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应当以实体经济的转型为相关的依据,只有这样,其转型才会切实符合实体经济转型的要求。

2.2更好服务于广大顾客的金融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运行模式不再适用,因为其诸多业务的服务已经很难满足广大顾客的金融需求,而逐渐被淘汰。所以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城市商业银行想要进行转型的话,就必须对广大顾客的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摸底调查。只有明确了顾客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金融服务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使其真正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2.3努力争取金融市场的新格局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金融竞争变得紧张、激烈起来,所以渐渐形成了金融市场的全新格局。在我国处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这一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若想获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这一全新格局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只有城市商业银行明确了自身定位,并积极完善自身不足,才能在金融市场新格局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达到其自身和互联网金融共赢的最终目标。

3.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的三大策略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加快自身的转型,进而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去。基于此,下面本文就对加快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3.1建立、完善其特有的移动金融平台

在上文中我们有提到过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存有许多的不同点,但其中最为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而这一缺陷必然会造成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若想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城市商业银行就需要建立、完善其特有的移动金融平台,这样才能使其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所带来的众多挑战。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引进先进、科学的技术和设施或者对旧版本的移动终端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更新,这样才能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并且其移动金融平台的重心应该放在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完善软件里涉及到转账、支付等程序的操作。除了这些之外,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时刻关注金融市场的热点,以切实拓宽广大顾客对金融业务选择的渠道,这样一来,其移动金融平台不但满足了顾客的多样化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运营成本。

3.2加强智慧营销并不断提高智能服务水平

城市商业银行的智慧营销不但可以巩固银行和顾客间的关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智能服务水平。那么,什么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智慧营销呢?它其实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所开放的平台、多种营销渠道和特点鲜明的金融产品三者间的结合,其最为明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将巩固客源、私合顾客和服务顾客这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把各大新兴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很好地运用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银行和客户的选择渠道,还可以完成高精度的网络营销。除了上述的这些,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有效提高其自身的智能服务水平,并将智能化服务做到标准化、集中化,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提高了其智能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最后,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与各移动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以实现互惠、互利的最终目标。

3.3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

实际上,城市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因为这两者不但可以互补,而且又具有一定的良性竞争关系。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企业依靠其自身的优势取得了不小的发展成就,而城市商业银行不能因此就一味地对其进行打压和抑制,因为这样一来,并不能为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任何的好处,只能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树立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的正确观念,并积极寻求一种共赢的运作模式。例如,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满足众多中小型企业的借贷需求,并且还能获取大量的信息数据;而城市商业银行拥有巨大的资金支持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因此,如果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大量的资源数据,而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这种各取所长的合作模式不但可以满足广大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可以让这两者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不足,从而实现提高自身竞争力水平的目标。

4.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近些年来互联网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已经步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这不仅给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运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对其现有的管理方式、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若想要很好地顺应现代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潮流,就一定要加快其运营模式转型的脚步。只有城市商业银行不断对其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促使其顺利地进行转型。总而言之,只有成功应对了互联网时代对城市商业银行所提出的全新挑战,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转型,从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这不仅是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文瑾.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农村金融,2014(02)

[2]喻石.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探析――以长沙市商业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

[3]陆岷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经济与管理,2015(03)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启示

一、欧洲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欧洲银行家认为,随着未来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平台将快速增长,传统银行网点优势受到挑战,专家预测未来3-4年,顾客在网点的访问次数降低40%,银行业多渠道发展成为趋势,手机、平板电脑的银行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银行应在网络产品和服务上加大投入,特别是手机银行,以满足习惯使用新科技产品的客户群需要,而在电子银行的发展模式上,欧洲银行出现两种不同模式。

(一)网点和电子银行协同发展模式

对于传统的有网点的银行,基本采取此种模式,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欧洲银行普遍在缩减网点,互联网和手机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越来越显著地影响零售银行的生态环境和经营模式,优先发展电子银行已成为欧洲银行业的共识。很少有银行能负担得起补贴不盈利的网点,电子银行已成为关闭网点的原因。德意志银行研究员认为网点成本占到零售银行总成本的60%,包括门店和装修花销,以及员工工资等。从1990年以来,英国银行关闭了将近一半的网点,而英国主要零售银行均已向客户提供网上银行服务。欧洲银行家认为,短期内银行网点不会消失,但是规模会越来越小,更像“咖啡馆”,客户可以选择在网点讨论开户、贷款或投资问题,但转账等常规交易会由电子渠道完成。电子银行,特别是手机银行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优先发展电子银行,电子银行将成为集交易、营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部分银行甚至采用直销模式,直接通过网络、电话等非面对面方式提供银行服务,不开设网点,如荷兰ING直销银行。二是未来网点和电子渠道要协同发展,网点“看上去和感觉上”都像电子产品销售典范苹果公司的门店,里面既有银行职员又有先进的科技。三在整合了多种渠道的情况下,提供无缝服务成为银行多渠道管理的目标。即不论客户选择何种银行渠道,客户感受到的银行体验必须保持一致,并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四是随着非网点银行业务的急剧增多,网点员工和运营时间都应与时俱进,并建立适合网络营销模式的员工激励,从而实现盈利最大化。五是银行应开发新的技术平台帮助网点员工与客户进行更广泛更复杂的讨论。

(二)直销模式

直销是一种新出现的零售银行销售模式,其特点是不设置网点,只提供网络、电话等非面对面的销售渠道,主要用于银行低成本开拓全新市场。直销的目标是从特定的客户群获得银行产品的购买,减少成本,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直销对于客户的好处:一是方便的沟通渠道,不同于银行网点一天只开几个小时,有时候还要排队,直销的渠道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二是产品信息更加明确,广告和网络产品的宣传介绍更加直观,有利于客户更直观的了解产品的功能;三是目标产品满足客户需求,针对特定群体的特定产品,银行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行为进行数据挖掘,提出更有利于客户的产品和建议。直销对于银行的好处:一是全球通达,易于获得世界各地的客户;二是降低获得客户的成本,没有任何网点设立的投入;三是获得潜在客户的关系管理,在欧洲每个客户一年去网点的次数平均是2次,但是网上和客户互动的次数要多得多,每个月在10-20次,都是银行的机会,可以提供直销的信息。荷兰ING直销银行是直销银行的典型代表,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运营。其运营成本不到行业平均的三分之一,但以其高效的服务连续4年成为德国消费者最喜爱的银行,知名度从33%提升到87%;从2002到2011年9年时间,存款从200亿欧元发展到900亿欧元;零售客户贷款从45亿欧元发展到750亿欧元。总结其成功经验,主要是三部曲,优惠的价格吸引客户、简单的产品方便客户,优质的服务留住客户。优惠的价格吸引客户。与传统银行相比,直销银行具有与生俱来的竞争优势,没有分支机构,也无需承担员工支出,以较少的成本经营管理,也就决定了直销银行有能力为客户支付较高的存款利息。因此,直销银行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主要表现为高息吸存,低息放贷,通过规模增长来获得利润。荷兰ING直销银行储蓄存款年化收益率高达4.5%,净利差水平仅为1%左右,且长期维持在此水平,规模增长成为利润提升的主要驱动力,这也是“薄利多销”策略的财务体现。简单的产品方便客户。荷兰ING直销银行认为,直销银行必须让客户可以简单方便地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并享受相关服务,因此对于产品的要求就是:简单、简单、再简单。这种简单体现在量和质两个层面。在数量上,荷兰ING直销银行规定银行产品不超过12个,就是为了可以给客户提供简单明了的产品体系,便于客户选择。过多的产品不但会造成客户选择困难,还会加大银行运营成本,一方面营销人员需要掌握多种产品要素和说明,另一方面IT系统需要负荷过多的系统功能。在质上,尽量简化现有产品,并在如何让技术界面尽可能友好的问题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让一线的销售人员更加深入的理解产品,使营销更有效率,也让顾客更容易了解产品。也正是由于只提供操作简单、数量有限的金融服务,荷兰ING直销银行使得客户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或电话作出选择并完成交易,降低客户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减少了银行自身的网络维护成本。优质的服务留住客户。除价格优惠以外,客户最关心的就是服务效率,这方面直销银行具有先天优势。以荷兰ING直销银行开展的可调整利率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为例,最高贷款额度200万美元,贷款申请流程为网络全自动,平均只需要7分钟即可完成。对客户的高回报和简单快捷的交易过程令荷兰ING直销银行大获成功。另一方面,荷兰ING直销银行确实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角度出发构建客户关怀的文化,一是要持续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目标;二是强化员工在客户关怀文化中的参与,员工满意才能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三是积极建立和维护客户与银行互动中的信任;四是在员工关键绩效指标(KPIs)设计中体现客户关怀文化的贯彻程度。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坚持优先发展电子银行的战略定位

英国银行业的发展启示我们,在后危机时代,欧洲和英国各大银行除了去杠杆化的改革,主要就是网络化和手机化的渠道创新了。互联网和手机的对人们生活的深度渗透,将越来越显著地影响零售银行业的生态环境和经营模式。电子银行,特别是手机银行将成为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已成为欧洲以及国内银行业的共识。

(二)制定适合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流程和绩效考核机制

由于国内银行电子银行建设相对较晚,行内很多制度流程,特别是绩效考核办法,都是为网点服务制定的,存在许多不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地方,也影响了网点员工发展电子银行的积极性。客户通过网银、手机银行购买,能够不去网点排队,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而且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商业银行80%以上的基金和理财产品,是通过网上和手机银行销售的,甚至有的银行已经达到100%,电子银行已成为客户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而电子银行7*24小时的服务模式,需要理财经理在非工作时间为客户在线提供咨询服务,需要建立适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运营流程和绩效考核机制。

(三)建设集交易、营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电子银行平台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营销和服务的重要平台。网络营销的优势是营销人员可以控制客户群收到信息的方式、是否转发、频率等,使得销售更加智能,服务更加一致。网络以其与客户的良好互动、获取细分客户信息和通过数据挖掘获得客户的能力、传递信息的即时便捷等优势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同样的,客户希望获得服务的方式,也从传统的网点和电话沟通,转变为网络在线沟通。国内银行应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做大电子银行交易规模,强化营销和服务,将电子银行打造成集交易、营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四)科技引领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创新

借用马斯洛需求理论,零售银行的需求层级为:基本银行服务、了解客户、个人服务、情感联系。信息技术在零售银行的应用都将影响客户在这四个层级的客户体验,也将引领银行的创新活动。在基本银行服务层级中,需要银行系统具备应急复原能力;在了解客户层级,需要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背景信息,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客户需求;在个人服务层级中,需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获取顾问情况,为客户提供智能服务和顾问分析;在情感联系层级,则需要银行提供应用程序界面,提供全渠道的服务,包括开放API,实行“手机为先”的理念等。在这四层级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将不断引领银行的业务及服务的创新。电子银行是业务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最能体现科技在银行应用的业务,应充分发挥科技对电子银行业务创新的引领作用。

(五)多渠道整合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良好的客户体验是荷兰ING直销银行留住客户,提升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法宝,也成为银行的重要工作。多渠道既能够方便客户,还能交叉销售,但也会造成问题。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互补渠道的整合,帮助客户实现不脱节、顺畅的交易,从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这样也可以增加交叉销售的机会,提升整体的盈利能力。在整合了多种渠道的情况下,提供无缝服务成为银行多渠道管理的目标。即不论客户选择何种银行渠道,客户感受到的银行体验必须保持一致且优质,能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策略

(一)融入直销理念,实现电子银行高效运营

直销能实现高效运营,要进一步将直销理念融入邮储互联网金融营销,多维度研究直销模式,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推广力度。一是简化前后台的运营流程,关注每个渠道、每次沟通、每次交易和后台流程,使用神秘顾客查找客户体验的真空地带。二是低网络成本带来优惠的价格,高效的运营流程带来高效便捷的客户服务,带来品牌信誉和客户增加,带来持续的盈利和业绩增长。三是注重员工关怀,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人性化的管理、灵活的工作时间,和持续的员工激励,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加快电子银行体验中心建设,打造智能网点

电子银行体验中心主要是通过对电子银行设备、空间布局、宣传资料的统一规划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电子银行体验和交易环境,集中向客户展示电子银行金融产品,进行业务演示、交易和宣传。电子银行体验中心的建设兼具体验和交易的功能,既起到宣传电子银行产品的作用,也能够有效分流柜面可替代交易。加快电子银行体验中心的建设和推广,借助体验中心吸引客户并加强互动,充分利用客户体验式营销服务手段,实现网点渠道分流及零售产品与电子银行业务的交叉销售服务。加快实现网点WIFI覆盖,方便网点人员指导客户激活和体验。客户也可以免除排队困扰,用自己的手机、iPad等上网设备,在营业厅内通过免费WIFI,登录网银或手机银行,轻松处理金融交易。

(三)促进渠道整合,加快优化客户交易体验

打造全新的网上营业厅,建立起集交易、营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将线下的标准化的人工服务开放到网上营业厅,逐步集成人工的主动营销和服务,并在网上营业厅等服务渠道引入微博、人人等社交平台,提升客户交易体验。逐步建立起渠道间协同处理的机制。将电子银行渠道和柜面系统之间进行互联,实现线上填单,直接到柜台即可办理业务等无缝服务。伴随着VTM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网络虚拟柜面的应用。通过全渠道的整合,打造统一的客户体验。改变目前不同渠道各自发展的方式,逐步整合和统一各个渠道的业务功能,促进全渠道的共同发展。统一各个渠道的业务办理功能,让客户在不同的渠道上可以得到相同的服务结果。不同渠道之间的用户信息可以逐步实现共享,包括线上的申请可以及时推送到线下的客户经理等,通过渠道间的合力,实现更有效的客户营销和更贴心的客户体验。

(四)加快创新,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子银行产品体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也在加速创新,新产品层出不穷,我们要认真分析客户需求,加快创新,以客户为中心,推出简单但高效的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群推出个性化互联网金融产品,通过定制互联网金融产品来提升客户使用体验,吸引并留住客户长期使用。积极尝试NFC等新技术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新形势。依托二维码等新技术探索O2O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具有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紧随网民社交化趋势,加快社交网络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适应客户使用习惯。

作者:和雯 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电子银行部

参考文献:

[1]张景雨.直销银行差异化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金融电脑2015(5)

[2]叶纯青.银行新成员之直销银行[J].金融科技时代.2014.22(1)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应对措施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普及,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在蓬勃发展。以阿里、腾讯、百度和人人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与利润增长方式,对现有金融技术的挑战和延续。在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相继竞争下,农村商业银行要把握时展的趋势,推进服务创新和战略转型的新一轮改革,推出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以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形式不断渗透到金融服务领域,与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对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更加广阔的服务平台,使得传统金融业务的透明度更高,金融服务更加便捷,交易成本大大减少,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此境遇下,以网点为主要服务渠道的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少,对风险的预估能力也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几点措施

(一)完善电子支付业务解决方案,巩固支付业务的主导地位

人们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网上购物及其它费用的快捷支付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第三方支付将是主要的支付手段之一。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分析第三方支付对自身经营的影响,并加以积极应对,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零售业务渠道。首先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凭借第三方支付公司规范化的客户管理及支付服务,降低经营成本;其次适时接入第二代支付系统,加强支付的安全认证,并大力推广“超级网银”电子支付业务,以综合支付为前提,针对不同的支付行业和消费人群,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二)促进开放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传统银行仅依靠单一的行业是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想获得客户的青睐,一方面要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流畅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科学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与客户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另一方面可考虑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建立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理财、P2P信贷和融资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支付宝的手机转账现已经与120多家银行合作,实现2小时快速到账,转账到跨行卡不用输入收款方的开户行信息,简化了转账操作,且提供了单笔/每天5万元的免费转账额度,该额度基本上能满足普通用户日常转账需要。支付宝手机转账业务的推出对传统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第二代支付系统,实现与各商业银行网银快捷的资金往来,并推出全方位快捷的移动支付服务,降低客户跨行转账的费用及提高转账的效率。利用自身在理财和资金管理业务方面的优势,巩固60多年来建立的客户关系,提高目前客户的黏性和发掘更优质的客户,以为后续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积累丰富的客户资源。

(四)重视对数据的积累、保护和挖掘

农村商业银行要对自身的数据仓库进行完善,在监管许可情况下加强与外界行政部门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数据共享和交流,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数据优势,实现对数据多层次的积累和运用;加强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农村商业银行洞察客户、预测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要加快银行数据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挖掘,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对产品进行创造和更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五)重视互联网金融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金融是集金融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学科,农村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员工知识结构单一,需挖掘既要熟悉信息技术基本原理、互联网程序设计,又需懂得金融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要培养一支能灵活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开展金融营销,具备引导客户、培育客户和留住客户的专业化队伍。加大对现有专业化人才多学科的培训,培养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对农村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农村信用社为顺应金融市场化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使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更加完善。互联网技术引发了农村商业银行新一轮的革命,针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扩充。以客户为中心,推动金融创新,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尝试开发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新兴金融产品,为人们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最终改变价值的增长方式,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仇远文王,乐风,孟庆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生态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09-25

第8篇

摘要: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讨。首先分析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根源,其次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研究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提出应与互联网金融取得双赢,共同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以期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2014年4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内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日趋成熟,中国互联网金融已经走上正规,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融入我们的社会。同时这种创新对于中国传统的中国金融业来讲,正在以其方便快捷的在线服务模式及其低成本战略侵蚀和蚕食着中国金融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曾经以贵族特权自居的传统金融业已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与焦虑。处于中国传统金融业核心的商业银行,需要以不断自省和发展的眼光来应对这种变化,实现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创新发展。

一、文献综述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当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到充分有效的市场,市场的信息能够全面地透明化,资金供需双方可以直接交易,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达到等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互联网金融就可以完全替代商业银行,达到完美的无金融中介状态(谢平,2012)。但是,这种完美的状态需要的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难达到,商业银行一定会在未来金融发展中起到自己的职能作用。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商业银行的职能会慢慢弱化,对经济的影响幅度会不断减小,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出现的(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2013)。也有些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一方面短期内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必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期自身变革,从而获得新生才可以长远发展(宫晓林,2013)。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在资金的需求者和资金的供给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中介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步渗透人们的生活,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出现逐渐弱化的趋势。

1.互联网金融以信息技术优势削弱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

在传统的社会融资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难以及时有效地交换信息,难以形成资金供求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而商业银行的存在解决了资金双方寻找直接对手方的难题。而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Facebook、微信、阿里巴巴等社交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信息,增加了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和路径,形成了金融交易赖以生存的信息基础。这种金融模式,绕过了商业银行较高的交易成本和繁琐的审批流程,为小额借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借贷双方在资金成本和收益上均有一定优势。

2.互联网金融以支付渠道优势削弱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电子商务由实体店向虚拟店、由银联或银行的POS终端向网络支付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商业银行支付方式劣势尽显,而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由于支付灵活、便捷,有着传统银行支付方式不可比拟的支付体验,逐渐引领了新的潮流。一方面,新的支付方式大大降低了支付者对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所需要的只是一台电脑或者手机终端;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方式大多能实现快捷支付,无需客户开通网银,甚至能够突破网银的交易额度限制。

3.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冲击商业银行客户群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前,传统金融的运行模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弊端,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它的便利性、广阔性以及模式多样性与传统金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客户的需求。其在支付便捷方面动摇了那些资金流动快、交易额少又喜欢方便快捷的客户,例如学生。虽然学生的整体资金不高,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特别是余额宝针对商业银行忽略营销的80%的中小储户的理财需求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应运而生,它的创新在于既能满足客户高流动性的需要,又能兼顾到高收益率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客户流失。

三、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

1.实现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面临新的竞争环境,传统商业银行应该重新衡量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认清网络金融的竞争所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并应把握住机会,重新组织业务模式,重创行业新价值。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在于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手中掌控着庞大的全国客户资料、客户金融往来交易情况以及客户的信用评级情况,并且许多客户都具有潜在的向电商转型的可能。

银行的改革方向应该以网络与核心的金融业务相互整合,以开放、开明的心态主动迎合网络金融公司的竞争与合作。通过对外公开的技术平台,以优势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利用供应链融资作为盈利增长点,注重客户体验,注重电子银行产业的发展。

2.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商业银行应借鉴互联网金融经验,利用其建立的平台积累大量客户的交易和信用数据,通过大数据对客户进行有效分析和不断挖掘其个性化要求,并以此建立一种科学的可以量化的流动性评估模式,既掌握客户的金融需求,又降低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缺少大数据这种信息技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内的创新很难有所突破,近几年银行在金融电子化方面做的创新也是在原有的金融框架内部所进行的。

3.借鉴互联网金融经验,研发更加贴近客户的产品

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挖掘大量数据,积累客户交易信息,从而进行客户的金融需求分析和风险评价。针对互联网企业获得信息的优势,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务,将线下业务转为线上业务,增强现有业务能力,改善业务结构加强与客户直接的交流,稳定现有客户群体。相较于刚刚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如金融知识全面、人员数量庞大、物理网点多、监管严格以及客户对其高度信任,这些优势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短期之内无法企及。利用这些优势,商业银行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更加贴近客户需求,增强与客户之间的粘稠度,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相竞争。

4.加强人才储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对互联网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培养和吸收既懂得金融又懂得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只有通过相关人才和技术的分析,为银行提供有效的决策数据,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在大数据时代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

四、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是还没有达到颠覆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互联网金融倒逼商业银行改革的态势现状要认清,不断改革与创新,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思想构建商业银行网络运营体系,适应客户需求的发展,联合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11):10-13.

[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14-16.

[3]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财经科学,2014(6):16-19.

第9篇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金融系,北京100144)

[摘要]随着平台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服务更加开放、便利、及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商业银行若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正确审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坚持长期发展战略,顺应时代形势,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本文首先从P2P贷款逐渐兴起、第三方支付态势繁荣、网络理财异军突起、阿里小贷潜力巨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新型移动支付方式、推出银行系互联网理财产品、创建信息化银行、构建多层次商户模式、创新网络融资业务等多项发展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56

1前言

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约束,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取得迅猛发展,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门户、P2P网贷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充分体会到互联网金融特有的快捷服务和个性化体验。在这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交易行为和竞争模式正在悄然改变。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金融的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交易成本也显著降低,这无疑极大地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缺陷,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也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若要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取得持续发展,就必须认清当前形势,并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2.1P2P贷款逐渐兴起

早在2006年我国就出现了P2P借贷平台,它具有双方参与的广泛性,借贷双方以多对多的三点网络状形式出现,而且主体具有非特定性。此外,P2P借贷的交易条件具有鲜明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它省去了多种审核程序,只要借贷人信用合格,手续就十分简单。这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借贷双方的需求。调查显示,P2P借贷平台数量不断增长,2009年我国仅有9家,但在三年时间内就增长了数百家,到2012年国内共有110家,到2013年第一季度又增长至132家,其中有20多家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这些P2P借贷平台凭借其高额的收益、便捷的程序、低廉的成本,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方,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具有超强吸引力的小微贷款模式。

2.2第三方支付态势繁荣

第三方支付起始于1998年,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迄今为止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汇付天下、快钱、支付宝等多种第三方支付企业,央行从2010年也陆续为这些企业颁发了牌照,以确定它们的合法地位。到2013年8月,我国已有25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了许可,其中有97家都提供网络支付。在2013年前三个季度,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理的互联网支付金额高达6.55亿元。如今,第三方支付已经不再只是银行间的桥梁。财付通、支付宝等企业已经尝试推广新的快捷支付方式,它仅通过产品卡面信息就可以完成支付,无须再通过银行。这表明,第三方支付已经试图在支付市场上颠覆银行的垄断地位,如果这种尝试被监管部门及消费者认可,势必将对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冲击。

2.3网络理财异军突起

余额宝是起始于2013年的互联网明星产品,不同于银行产品的购买起点,余额宝没有起点限制,消费者可以随时使用支付宝中的余额购买货币基金性理财产品,没有任何数额限制。这种网络理财产品无疑极大地降低了普通用户的参与成本。用户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也无须学习金融知识,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剩余资金进行投资,不仅便捷灵活,而且手续费极少。而其年收益率则等同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两倍。因此,网络理财产品一经出现就受到了我国人民的密切关注,且大部分人都踊跃参与。到2014年4月,余额宝为客户实现收益75亿元,理财规模为5413亿元,仅2014年第一季度就为用户盈利57亿元。而天弘增利宝则累计申购金额13592 亿元,申购笔数3.32 亿笔,赎回金额8181亿元,赎回笔数6.68 亿笔。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立刻引起了商业银行研究者与管理层的广泛关注,它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流入余额宝,这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的收益率,使商业银行员工与管理层都承受巨大压力。

2.4阿里小贷潜力巨大

阿里公司创始人马云推出了阿里巴巴小贷平台这一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它主要是为使用阿里巴巴平台与淘宝平台的商户解决资金流动困难,提供小额贷款。从本质上看,阿里小贷属于一种延伸商业服务,隶属于“平台生态圈”。阿里巴巴与淘宝的良好运营不仅为阿里小贷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客户,还为其收集了许多客户消费数据,阿里小贷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获取相关信用指标,进而完成风险控制和客户开发的工作,在这种平台模式下,其发展潜力显而易见。此外,这种商业平台模式还极大地简化了评价客户和开发客户的工作流程,降低了营运成本。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以多种形式迅猛发展,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和发展潜力,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每种互联网金融模式都有其发展弊端和限制,这就为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了空间与可能。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若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全面研究当前的时代背景,并采取相应举措。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3.1打造新型移动支付方式

商业银行要不断探究客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新要求,并结合移动互联网,不断创新移动金融服务,打造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可以推出Android手机银行、WAP手机银行、iPad网上银行、iPhone手机银行、短信银行、Windows Phone手机银行等新产品,为客户提供支付缴费、账户查询、贵金属买卖、转账汇款、结售汇、理财等金融服务,并使客户享受到专属理财和精彩生活的特色产品。同时也可以“移动银行”品牌,使商业银行的服务网点延伸到客户身边,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灵活。此外,商业银行可以充分运用科技力量,创新移动金融定位产品,让客户可以通过导航系统查询最近的服务网点,从而增加客户黏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提供延伸与增加价值服务,例如帮客户预订高尔夫球场、电影票、机票、门票等。进而不断完善移动银行业务功能,努力打造整合信息流与资源的智能服务终端,推广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移动服务。

3.2创建信息化银行

商业银行若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就必须创建信息化银行,构建核心数据应用分析系统,以确保经营网络的平稳、安全运行。同时,还要对产品、管理、交易、客户、账户等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因此,要建立以数据仓库为核心的数据体系。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对各类数据质量、生命周期、标准、架构的统一。此外,还要以数据仓库平台为基础,创建营销集群管理系统,以增强信息使用的精确度。秉持深度挖掘、全面收集、高度集成、高效利用的理念,建立以客户为主的经销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打破信息孤岛的粗略分析模式,统一构解分析页面,深入探究客户需求,进而实现目标定位,对客户实行分类服务。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搜索,逐步完善营销管理模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与客户的良性沟通,进而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与满意度。

3.3构建多层次商户模式

要构建多层次的商户模式,首先可以打造集推广和销售平台、采购和消费平台、支付融资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统一管理信息流、用户流、资金流等数据,将消费贷款、供应链融、支付方式、订单融资等重要的金融工具全部纳入电商平台。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充分运用金融优势,将消费信贷与购物结合起来,订单满一定数额可以申请分期付款,客户可以使用借记卡、信用卡、银行账户在线上完成借贷,并随借随还,这样将购物与金融消费“无缝衔接”。此外,还可以通过二维码支付将手机支付与网上商户联系起来。商业银行可以推出手机银行客户端,并增加二维码自动生成功能,合作商户可以将出售商品生成二维码,商业银行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这不仅可以推广网银支付,还可以提高手机银行的使用频率。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免去客户的注册程序,用网银账号及密码直接登录,并举办“积分抵现”的活动,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购物,以此增加客户黏性。同时,还可以创新商户合作模式,在网站上出售服装鞋帽、信息家电、黄金、百货、贵金属、汽车,以及教育培训、美容健康、旅游交通等商品,并在元旦、中秋节、元宵节、国庆节、情人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与商户合作,举办主题消费活动,并为商业银行客户提供专属优惠。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商户与银行全面合作,共同为银行客户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墨琳.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思考与展望[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

[2]谭天文,陆楠.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J].电子商务,2013(4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