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精细化采购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1 16:30: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精细化采购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精细化采购管理

第1篇

1.1采购成本高

原有的项目经理部物资采购供应各自为政,多头采购,集约化程度低,形成不了大批量,无法实现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享受不了最优惠价格。由于采购数量少,运杂费、采购管理费等费用也易增加综合采购成本。

1.2物资质量存隐患

各施工项目的自行采购,易发生从局部利益出发,在采购的过程中轻质量、重价格的现象,造成施工质量隐患。

1.3资金使用不合理

由于项目间资金状况差异大,不能统一调剂资金使用,部分资金紧缺项目得不到统筹资金下的正常进料,影响施工进度。同时,无法实现资金的最优化利用。

1.4业务管控难度大

现场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管理工作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管理粗放,在市场调查、采购方案制定、招标采购、收发料等环节存在疏漏,容易产生物资采购中的徇私行为,造成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合同履约能力差,增大了违约风险和法律诉讼风险。

1.5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程度低

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仅停留在基本的账务报表处理,对第三方公共网络采购平台了解不够、利用率低,电子商务系统未真正使用,互联网先进便捷的技术手段没有体现,工作效率低。

2精细化管理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的有效应用

2.1构建区域化集中采购供应模式

单一项目采购存在供应商资源及经营、业务、市场调查等费用重复的问题,也无法实现批量规模效益。在施工项目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集中采购供应区域管理,建立区域物资采购及资源配置中枢,并通过专业团队,为区域内的各项目统一进行物资集中采购供应,“以量换价”,更大程度地实现规模采购效益,可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问题,节省采购管理成本。为此,中铁四局二公司物资分公司在施工项目拓展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区域采购中心,加强区域性集中采购供应,在苏州、温州、杭州、济南、宁波等地建立区域性集中采购中心,辐射服务于公司集中发展成熟的江、浙、沪、鲁等地区施工项目,不断加强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实现区域内项目的集中采购供应,同时,实现了项目间乃至区域间的资源调配,优势互补。

2.2组建专业化招标采购团队

原有招标采购采取项目分散招标的方式,程序不规范、流程不专业、综合花费高。为提升招标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组建招标采购专业团队,精选综合素质过硬的业务人员作为招标团队固定人员,负责公司所有物资招标采购组织工作。专业团队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规范物资招标管理办法,统一招标文件,严格监管机制,对招标策划、市场调查、供应商选择、评委选定、评标流程、过程监管等每个招标环节都严格细化,建立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模块化的招投标管理流程,并实行招标采购信息公开制,招标过程及结果公开公布。通过专业团队的运作、严密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更好地服务施工项目。在招标采购的组织中,遵循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的要求,从单一项目组织招标采购到依托区域采购中心的平台优势,形成区域内项目物资的统一招标采购,节省了大量的招标采购管理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物资采购以量换价的规模效益。

2.3推行供应商队伍动态管理

供应商队伍质量好坏,关系到采购物资的品质,决定了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具体做法是:对全公司的供应商资源进行共享整合,甄选优质的供应商作为核心供应商。另一方面,深入市场考察,从信誉、质量水平、价格水平、交货能力、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发展销售网点覆盖广、综合实力强的供应商不断补充供应商队伍。同时,建立供应商评级制度,形成核心层、紧密层、普通层3个层级,分类建设,培育供应商队伍。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及评价,根据考评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升降级,解除评价不合格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以动态管理不断地充实和更替合格供应商,形成供应商队伍的有效竞争,优胜劣汰,保持优质供应商队伍在数量上的充足储备。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下,不断提升集约化程度,针对局统管外的一些重要物资,如钢绞线、锚具、支座等,着手进行战略供应商招标,每项选取1~2家作为战略伙伴,当年内由战略供应商为公司所属经理部供料,不再进行招议标,以大批量争取更大优惠条件。

2.4提速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动和应用

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暨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系统,全面推广物资网上采购应用,可有效提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质量。2014年以来,为了推广局联合阿里巴巴网站建立的企业集采平台,做好网上竞价采购工作,公司不断加大对网络采购工作的宣传和推进,对重点项目跟进监督,下达任务指标。所有项目二三项料均纳入网络采购范围,实现了集中采购对全部物资的覆盖。目前,正推动办公类用品的网络集采,并不断扩大网络采购品种,如型钢、钢材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切实起到规范秩序、增加透明度、提高集中采购工作质量及效率、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的作用。同时,积极推动“中国中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鲁班商务网)的应用,把集中采购招标工作从传统招标模式向网络招标模式转移,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更加规范高效便捷透明的招标模式,共享几何倍增的信息资源和供应商资源,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的集中规模效益。

2.5建立物资集中采购全方位管控体系

物资集中采购要建立起从采购计划、签订合同、采购价格咨询和调查、质量验收、产品试验检验到结算付款每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通过项目技术、财务、物资等部门联合审核确认采购计划,实现计划的监管,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可信度和准确性;通过集体定价制度的严格执行,实现对采购价格的监管,建立民主的决策制度;通过联合市场调查,邀请纪检部门参与评标定标,公开采购信息,实现对招标采购的全程监督;通过公司、分公司、项目两级三方评审,实现对采购合同的监管,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公平性;通过严格验收监测程序,实现对物资质量的监管,确保物资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满足工程标准;通过集中债务支付系统的推行,实现对付款的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只有建立起物资集中采购有效监管的体系,才能确保物资集中采购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2.6加强廉政建设,健全物资集中采购监督机制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使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保障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纯洁性的关键。在对物资业务人员的廉洁从业管理中,物资分公司狠抓业务人员的监督约束,实行全员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明确员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中的廉洁从业要求,增强员工自我约束能力。要求所有签订采购合同的供应商同步签订《廉政协议书》,共同约束双方的廉洁从业行为。设置投诉箱,公开举报电话,主动接受供应商及各界的日常监督。坚持物资集中采购全过程监督,设立党风监督员,全程参与专业团队组织的物资招标。同时,邀请公司纪委、物机部等监管部门对标书、供应商资质、报价、中标结果进行审核,对开标、评标、定标进行过程监督,保证物资招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实现“阳光采购”。

3精细化管理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的优势和成效

3.1区域集中采购规模效益凸显

推行精细化管理物资集中采购以来,中铁四局二公司物资分公司先后成立了杭州东站工地材料厂、宁波地材部、杭长采购分中心、钱江通道采购分中心、彩虹桥采购分中心、苏州采购分中心、杭州采购分中心、温州采购分中心、石济采购分中心等9个项目采购分中心,对42个项目进行了物资集中供应,3年来累计完成物资供应额27.67亿元,为公司和项目节约采购成本约5534.26万元,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

3.2专业化平台资源调剂作用发挥突出

物资分公司利用自身专业化刚性平台的优势,通过区域化管理渠道、合理的运作手段及全方位延伸服务,实现区域项目资源集中调配,确保项目间优势互补、均衡生产,为项目很好地解决了面临的供应和成本问题。例如,在江浙沪区域的盐城项目,因业主资金拨付严苛,支付比例极低,难以维持正常施工。该区域的集中采购分中心通过合理运作,积极协调区域内公司其他资金面较好的项目,调拨钢材等物资到盐城项目,解决项目燃眉之急,满足盐城项目的正常进料和正常施工。其他区域内也在同步进行项目间资源统一调配,合理统筹规划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物资公司专业化刚性平台的专业化优势,为项目做好更多的延伸服务。

3.3建立起“统一管理,分工明确,有效监督,顺畅高效”的采购供应制度,变“家家跑市场”为“一家跑市场”

通过物资分公司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分析,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取舍,确定最优供应方案,为各项目部节省了大量相关费用。采购管理两条线分离清晰,由物资分公司负责集中采购供应,经理部负责管理和监督,同时,上级部门监管,堵塞管理中的漏洞,避免因管理混乱造成的成本失控。

3.4资金管理的统一规范

实行集中供应,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结算、统一拨付资金,保证了合理有效调配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了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按照执行的各项财务制度规定和控制程序,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用料情况和合同履行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额度。采购分中心及时进行沟通传递,按时上报资金申请计划,加快资金回笼,保证了资金的良性循环,也避免了资金使用中的徇私行为。

3.5物资集中采购促进了廉政建设的有效落实

通过精细化管理物资集中采购的推动,严密的管控体系、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使得各项廉政措施有效实施,实现了物资采购“零”事故。通过专业团队招标采购,增加了物资价格透明度,净化了采购渠道,杜绝了采购过程中的监管疏漏。在具体操作中,招标团队严格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使采购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3年来,组织招标39次,完成招标金额18.38亿元,未发生一起相关物资人员违规违纪事件。

3.6建立起稳定优质的供应商队伍

按照共同发展、和谐共赢的管理理念,广泛吸纳供应商资源,经过不断筛选和精简,与大量有实力、有信誉的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集中采购供应提供了保障,保证了物资质量,规避了市场风险和经济纠纷。通过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探索更多更好的合作模式,争取到供应商更大的价格优惠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条件。3.7电子商务发挥巨大效用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公司工程常用物资网络竞价累计采购金额7000万余元,在局2014年网络竞价采购评比中名列前茅,参与实施网络采购的单位由2014年10月份6个增至目前的56个,节省采购成本约1290万余元,节约率为18.5%,成本效益明显。

3.8员工队伍的锻炼和团队精神的有效建立

第2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电力企业 物资采购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02-02

1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意义

企I物资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是通过计划、预算、招标、订购、运输、储备、发放、结算等方式,对企业在基建、生产和技术、环保改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组织与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精细化,不仅有利于电力企业科学合理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物资,也有益于保证企业基建、发电和技改质量,帮助企业加快资金回流与周转速度,降低基建、技改和生产成本,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有利于企业降低基建、技改和生产成本。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是电力基建项目、生产和技改的前提条件,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物资准备工作。尤其是在电力基建项目和技改项目的开工之前,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基建、生产和技改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价格是千变万化的,价格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基建、施工、生产和技改的质量。而电力物资在建设项目的总成本中的消耗大约占65%,在电力企业技术、环保改造项目和日常的检修维护中的物资消耗,更是占到技改和检修成本的70%以上。

2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内容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实现精细化,要遵循制度健全、结构精简、权责明确、统一高效的原则。要将不必要的各部门分散采购业务和采购权进行重组整合,统一交由一个物资采购部门或单位进行集中采购。同时,各物资需求部门或单位要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在确保准确高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约化统一采购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做到降本增效。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有进出口资格、工程招标机构甲级资质、国际招标甲级资质、设备监理甲级资质、中央投资项目招标机构甲级资格、政府采购机构甲级资格以及煤炭经营等20项国家级经营资质的,并通过国内贸易部首批认证的全国物资流通(综合经营)大型一类企业。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有一流的物资管理经验和精英团队,组建以来一直服务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系统和国内外众多的特大型电力生产和建设单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符合委托方要求的物资招标、采购、保管和监理任务,也得到国内外厂商的广泛认可,我们也在物资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3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方法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精细化的方法和手段很多,首先应当遵循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要以法律为准绳建立起完善可行、符合标准的企业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和体系。如:建立物资采购的质量监督与评价管理体系,对采购从业人员进行监督评价;建立物资管理供应商数据库,对供应商的信誉、质量、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完善的运输、入库验收管理机制,建立保管和发放管理机制等,以期对物资管理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就电力企业在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方法中,建立供应商数据库的精细化管理以及运用ABC分类法对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分别进行简要阐述。

建立供应商数据库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精细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降低物资管理的采购费用。在企业物资采购的供应商群体选定后,还要根据物资采购情况,建立起精细化的物资供应商数据管理库。供应商数据管理库,是对市场供应商群体进行科学的、精细化分类,一般将供应商分为3类,即:一类为核心供应商、二类为优秀供应商、三类为一般供应商。当然还可以根据物资供应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进行精细化分类。要结合物资供应情况分层次的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特别是要巩固与一、二类供应商(核心、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维持与三类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的关系,并参照供货情况及时调整三类供应商数量。建立精细化的物资供应商管理数据库,就是要创建一条拥有优秀的供应商群体、通畅的物资采购运转流程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通道的供应渠道,实现企业内部的物资需求部门、物资采购部门与物资供应商的高效合作。通过建立起精细化的物资供应商管理数据库,可以整合各类物质、信息和市场关系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和运转效率,保证企业物资供应、降低采购成本、满足物资需求和规避从业人员廉洁风险,进而实现共生共赢的目标。

运用ABC分类法对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物资库存管理精细化的主要目的,也是要降低物资管理的库存费用。我们运用ABC分类法,对库存进行分类,就是物资库存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ABC分类法,是把在物资的总体价值中占相当大比重的物品,且在数量上只占很小的比例,也就是说把物资组类中的少数项目占总值的大部分的物资作为管理的重点进行有效管控的方法。这一方法对电力物资库存管理是特别适合的。电力物资中的电力设备等大宗物资对电力系统最重要,且具有数量少和价值高的特点,而一般的电力物资,就是数量和品种繁多而价值量相对较少的物资。ABC分类法,就是将库存的物资分为A、B、C3个等级。A类物资是少数项目的价值占整个库存量总值特别高的物资,通常为15%~20%的物资占75%~80%的总值;B类物资是指数量较多而总值不高的物资,通常有30%~40%的物资约占15%的总值;C类物资是指数量很多而价值占总量很少的物资,通常为40%~50%的物资仅占5%~10%的总值。将库存物资分为A、B、C3类,也不是绝对固定的,也可以根据情况分为多个类别,只是为了对不同类型的物资更有效的控制。多年来,电力企业在物资仓储保管和发放上,运用A、B、C分类法的精细化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结语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及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生产维护和技术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利润源”之一。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家大型水电物资综合经营企业,不但要实现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还要做到物资管理的精细化,才能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慧芳.浅谈电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08.

[2] 王旭.浅议供电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05-206.

[3] 陈觉非.浅谈我国供电企业物资零库存的可行性分析及管理策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2):77-79.

[4] 蒋劲勇.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3(17):13-14.

第3篇

[关键词]油田物业单位 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83-01

物资采购是企业生产活动的起点,直接影响到油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利润,是企业全面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随着供应链的应用,企业的采购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制定采购策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降低采购成本,成为企业采购管理的现实问题。论文结合油田矿区物业单位物资采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物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现状的调研考察,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关的实施建议,已达到物资采购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 当前矿区物业单位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1.1 采购成本高

采购应该是油田物业单位控制成本的重要领域,当前物资采购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油田采购组织模式采用分散的采购模式,一项物资多部门、多批次采购,不能形成批量,批量小,造成采购价格高;(2)库存储备量大,积压严重也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由于油田生产具有连续型的特点,为保障物资供应,避免因物资短缺而影响生产,往往采购量已远远超过了需求量;(3)采购部门的事后物资检验,需支出大量的物资检验费,由于油田矿区需用物资在质量方面要求高,对到货的物资要严格检验,供应商的检验报告只是仪供参考,供应商在出厂前已做了检验,但有时候这些物资在到货后还要进行全检,要多支出检验费用。

1.2 采购效率低下

采购效率是导致采购成本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索,采购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没有对采购物品进行分类,对几百万元的设备与几元钱的螺丝钉采取同样的采购程序,一方面造成采购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有限的采购资源的情况下造成采购效率低下;(2)机构重复,层层监督,一个合同需多个部门反复审批两三次,人为的延长采购周期,同时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可以看作是监督主体的不明确、督约束体系名存实亡;(3)供货商采购部门由于缺乏合作与协调,采购过程中各种抱怨和扯皮的事情比较多,很多时间消耗在解决问题上,没有有效做长期性预测和计划工作,在供应与需求之间这种缺乏合作的气氛中增加了许多运作中的确定性,造成成本增加。

二 精细化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探索与实践

2.1 发挥物资管理职能,保证采购供应管理措施到位

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使计划管理具有前瞻性、准确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完善材料计划两级管理模式,动态掌握材料需求、库存情况,做好需求计划的综合平衡,按月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并跟踪监督采购计划执行情况。为了强化物资需用计划管理,提高计划提报的及时率、准确率,杜绝因无计划或超计划及临时计划采购而造成的资金积压。各部门要及时办理入、出库手续,定期分析计划不准和造成积压的原因;继续探索材料消耗规律,找准材料消耗的关键因素,以此为依据,进一步修订完善材料消耗有关制度。从根本上降低材料消耗,在保证材料需求的前提下,力争使产品材料消耗降到最低;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办法,对照采购计划、合同签约要求和所签合同内容、条款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合同签订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企业从主管领导到有关人员,都要提高对物资计划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严把计划审批关口,建立完善物资计划管理办法,切实做到计划、实物件件相符,坚决杜绝计划外材料进入生产成本。使物资采购活动始终在科学规范的制度作用下进行。

2.2 持续优化采购策略措施,实现采购经济效益最大化

注重和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拓宽采购渠道。优化采购策略,实现科学经济采购。一是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起资源价格信息网络,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实现信息共享。把市场信息采集、管理、分析、预测和反馈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完善信息分析通报制度,把当日企业信息和市场调价信息,包括出厂价格、周边地区市场价格以及价格走势等资料,在第一时间内反馈到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为采购决策提供依据;根据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及时调整采购价格,确保采购价格合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二是利用好系统自动分析功能,根据生成的价格变动曲线,实施限价有效控制,使价格平均指数贴近市场价格,保证系统各环节物流、资金流、计划流、信息流运行同步。三是继续完善“网上招标”、“竞价拍买”、“厂家直购”、“询比价招标采购”等采购模式,灵活调整采购办法,努力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效益最大化。借助采购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网上招标范围。掌握更多的供应商和产品信息,更大范围内掌握市场动态,争取采购主动权,为提高采购质量打好基础。

2.3 对采购物资定价过程的监督审核措施

为保证物资供货及时,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就必须选好供应商。在对供应商进行资信调查,全面具体了解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选择要制定一个严格的标准,要通过对供应商考查和掌握其社会环境、信誉、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供应能力、供货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竞争、总量控制,优胜劣汰”的原则。将那些信誉好、实力强的供应商招进,将不符合要求的剔出, 以保证中标价格合理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质量。要特别注意:一是不要让一些人情关系左右选择供应商标准,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原则,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办法。要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监督审核定标,应特别注意和警惕那些低于出厂价和市场价的投标价,俗话说“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足够的经验就很容易将某些低于出厂价和市场价的价格定为中标价,倘若将这些低于出厂价和市场价的价格定为中标价,需要关注、反思和处理的恐怕就是“质量”,因为它违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质价”相等的原则。三是注意有无招标者内定中标者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评定标过程中有无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问题等违规行为。因为开标、定标过程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将会改变招标采购的意义,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2.4 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市场形势的严峻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制定措施,抓好落实,确保企业效益最大化。加大与兄弟单位的对标力度,动态掌握材料需求、库存、期货资源情况,做好需求计划的综合平衡,加大材料调剂、替代,采取灵活措施变现存量资产,改善库存结构,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占用。特别要加大环保节能材料开发力度,逐步淘汰污染高、耗能大的设备,减少购买数量。坚持“一支笔”制度,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各项费用要层层分解,严格考核,确保各项费用支出不断降低。加强仓储管理,进一步推行材料配送管理模式。搞好仓库现场规划,筹划建立综合库与专业库相结合、功能齐全的仓储服务中心,真正做到配送便捷、节省费用、方便用户;重点完善物资采购价格对标管理办法,实事求是地找出差距。

第4篇

【关键词】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

一、课题的提出

2011年以来,高速线材厂生产经营一度陷入困境,老线生产萎靡不振,新线达产速度进展迟缓,多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低位徘徊,员工的收入也受到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强化内功,提高效率,完善自我,尽快走出低谷,高速线材厂在认真学习和消化首钢三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线材厂新型管理流程模式”的课题。

二、课题的实施

(一)推行精细化理念,精心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

2011年以来,高速线材厂通过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员工中积极倡导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同时积极组织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完善基础工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架桥铺路。

1、确立全新理念,形成精细化管理共识。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精准操作。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高速线材厂首先从全厂各级管理人员开始,改变以往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建立起适应高速线材厂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厂房内外明显位置张贴和悬挂精细化方面的标语;召开专题会议和利用班前会等形式,向员工宣讲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对企业发展及自身发展的好处,增强员工参与精细化管理的自觉性和工作热情,营造浓厚的精细化管理氛围。通过强化宣传和培训,员工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顺利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2、运用精细化管理原理,精心构建计划体系。

计划是工作的目标,评价的标准,考核的依据,是实施精细化管理,追求“精”和“细”的前提和基础。按照这一思路,高速线材厂首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需要纳入计划的内容进行了彻底归纳和梳理,经过去粗取精,形成了以生产组织计划为主体,以时间控制计划,检修计划,费用计划为补充的计划体系。为了使各类计划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又对各类计划在时间上进一步细化,衍生了以周计划、日计划为支撑的子计划系统,从而保证了整个计划体系的有效运行,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量化的定额依据和考核标准,图1所示。

3、细化控制单元,构建管控体系。

建立有效的管控体系是计划体系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高速线材厂采取的做法是:将计划体系涵盖的内容,按照指标特性划分为定额管控,定点管控;分类别管控,分层级管控等四种管控模式,将各类指标从上至下,按照“精、细、准、高”的原则细化分解到岗、到点、到人。

所谓“精”:不是所有内容都纳入管控体系,必须是关键的管控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指标;“细”:对管控目标指标按照所有关联的因素及管控幅度进行层层分解到车间、工段、班组、岗位直至人头;“准”:准确、准时。细化分解之后确定的“变形”指标要准确、可控、可量化、可操作,管控时间的点确定要准;“高”:确定的指标水平要坚持高标准。

按照以上原则,高速线材厂将需要管控的指标分成三大类:产量进度指标、工艺控制指标和工序能耗及费用消耗指标。对于产量指标、工序能耗指标采取定额管控的办法;对于工艺控制指标采取定点管控办法;对于机物料消耗指标采取分类管控的办法;对于厂直接管控的综合性指标由部门直接管控,车间级管控的指标由车间实施管控。指标管控体系的建立和严格实施,使各级管理者对每个班次、每天、每旬和每月各类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当指标出现偏差时,能迅速找到问题点,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确保生产经营过程受控。

目前高速线材厂已初步形成了技术经济指标管控体系、生产检修费用管控体系、日成本管控体系和可控成本指标管控体系。体系管控点覆盖全厂各类人员,从厂领导到科室、车间、工段、班组及个人,形成了人人肩上担指标的格局,图2所示。

(二)创新管理机制,形成严密的精细化管理责任体系

1、创新制度,强化落实。

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审视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创新制度,靠制度管事,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内容,我们新制定了各类管理制度,形成了以精细化管理体系为核心,以责任落实,时间落实,流程落实,效果落实为主体的制度保障体系。实施过程中狠抓制度的贯彻和执行,突出抓好两个方面:

一是倡导日事日毕,注重环节和过程管控。凡是出现的各类工艺或设备问题,不论大小,我们都坚持只要有问题提出、必须有人承接、必须有人处理、处理结果必须要有反馈,必须形成闭环管理流程。

二是强力灌输“规章制度就是高压线”的理念,谁触碰谁就要承担后果。凡是出现了违背制度的人和事,必须指出违反了哪项制度,违反了制度的哪一条,找出为什么不按制度办事的原因,今后应该怎么做,应该按照什么程序去做,并制定出下步整改措施。

2011年度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来,因为各种原因违反制度受到考核的科级干部、专业管理人员、普通员工32人次,有力保障了各项管理制度的推行和落实,各类工艺及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明显降低,为生产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完善激励机制。

2011年,公司推行了全新的绩效考核模式,高速线材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为我所用,将实施精细化管理内在要求转化成的各类指标,在设计内部绩效考核办法时纳入考核范畴,使员工在关注自身收入的同时必须首先关注本身承担指标的完成效果。与此同时,针对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指标,包括产量、成材率、热停工时、轧废定额等6项指标,大张旗鼓的组织开展生产竞赛,有效地调动了员工达标进档,争当先进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关键指标的持续改善,进而拉动了厂整体生产经营指标的快速提升,生产经营呈现出了逐步攀升的可喜局面。

3、强化责任追究。

精细化管理能否真正执行到位,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高速线材厂在整体策划绩效考核办法的同时,将工长以上人员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发挥和推行效果纳入当年干部考核范畴,制定和实施了《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在考核指标,关注结果的同时,把考核重点聚焦在了精细化实施的过程,根据不同岗位性质设计不同过程的考核指标,直接针对具体人下指标。以轧钢车间为例,过程考核指标重点侧重在四个方面,一是精细化实施指标管控的过程;二是精细化实施质量管控的过程;三是精细化实施安全管理的管控过程;四是各项制度执行的管控过程。各项精细化管理效果和当月收入挂钩,和评先挂钩,和晋升挂钩,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明显增强。

三、实施效果

从2011年二季度实质性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以来,不仅生产经营的主要指标逐月得到好转和提升,员工的精神状态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变化之一:两线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2011年度两线总产量完成93.5万吨,同比2010年度提高10.7万吨,提高幅度12.92%,为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变化之二:两线成本持续改善。2011年老线成本完成3666.13元/吨,与计划成本3697.84元/吨降低31.71元/吨,比去年同口径相比降低9.74元/吨;新线成本完成3722.89元/吨,与计划成本3747.41元/吨降低24.52元/吨,比去年同口径相比降低11.03元/吨。

2012年1-5月份(计划档):老线成本完成3736.54元/吨,与计划成本3782.99元/吨降低46.45元/吨;新线成本完成3696.81元/吨,与计划成本3735.78元/吨降低38.97元/吨。

第5篇

关键词:财务精细化 模式 措施

1.财政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提出的必然性

1.1财政工作管理精细化的涵义

管理精细化来源于西方的发达工业生产管理的经验。在现如今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想强大,要想提高产品的效力,要想获取更大的利润,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杜绝浪费,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管理的精细化是一种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日常管理中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运营和管理上的成本,最大程度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活动。

财政管理精细化,就是把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到财政的管理领域。树立精益的思想和治理的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工作的规范化,健全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以科学为前提精细化地实施管理,有效地避免大而化之的管理,逐步提高财政的实效。

1.2提出财政管理精细化的必然性

第一,财政管理精细化是目前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的管理运动,提倡用运工商管理的方法和理论,来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管理精细化的方法和思想被世界各政府部门和管理领域广泛运用。目前我国各地也积极地引入管理精细化思想,并且在各管理领域充分应用。财政部门作为我国重要的职能管理部门,也不会脱离公共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思想被引入财政的管理领域,是管理模式改革的大势所趋。

第二,财政管理精细化是财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按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深化公共财政管理的变革,使财政的收支能体现党和人民群众的意志,并且使他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下。

第三,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时提出,要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将处于重要的位置,并且它将成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或主要职能。政府履行职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财政,财政部门是我国政府的一个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包括服务型财政的建设。

第四,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是财政支援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财政部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财政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财政领域中普遍有“重分配轻管理的”“重争取轻管理”的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是财政支援经济发展,保持经济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

2.当前财政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4年分税制度改革奠定了财政管理创新的基础,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近来财政工作为适应市场的经济发展,为加强宏观的调控,为加大财政的监管力度,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财政的管理制度作出的有益摸索。并且还开启了我国财政管理精细化的宏大序幕。

首先,部门预算改变了传统资金分配的方式,优化资源的配置,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的能力。其次,集中收付改变了以往财政资金“以拨代支”的方式,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国库管理欠缺法律的有效监督,一系列的制度个还不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还在摸索中。第三,我国政府推行了采购制度,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但是全国政府的采购市场还未形成。

另外我国的特殊国情形成了我国财政信息化管理的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细化。

3.构建财政精细化管理的模式

建立其模式最基本的思路也就是在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的把财政管理的效率提升上去。

3.1我国财政管理精细化模式中的一个目标

我国建立其管理模式是一方面是使管理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是使其效率与质量都得到提升,从而把有限资源产生的成果实现最大化。

3.2我国财政管理精细化中的两条主线

为了使的其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要将“两条主线”抓好,并且要始终将其贯穿到财政管理的全部过程中。培植观念。精细化的管理是一种管理的理念。我们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人们深入浅出的贯彻其管理模式。让人们形成自觉接受并主动实施。所以培植观念会直接的影响财政管理精细化模式的成功运行。实践行动。其中包括调查研究、明确并承担各个主体的责任、总结完善其管理模式。

3.3我国财政管理精细化中的三项改革措施

我国财政管理精细化中的三项改革分别是执行主体的改革、执行体制的改进、完善其执行的环境。

一是改革政策执行主体。政府应从经济建设的领导者和指挥者位置上退下来,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政府要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动财政精细化管理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意图,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

二是改进政策执行体制。政府可以考虑面向社会,引人市场竞争机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体制,推动财政精细化管理顺利进行。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一部分由政府执行机构和人员承担,另一部分可以面向社会,引人非政府公共组织或其他组织执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各种执行人员的责任心,降低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政策执行效率;而且可以加强政策制定系统与政策制定系统以外的公民社会的沟通与互动,减少公共政策执行的阻力。

同时,在公共政策执行体制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对每个执行机构及执行人员行使权限、尽职尽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对没有完成执行任务,或执行效果不佳,造成严重损失者,追究其执行责任。

三是健全政策执行环境。建立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理财行为的权责统一。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财政管理中,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而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的,都要实施过错责任追究。通过有错必纠、处罚到位、惩教结合,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的责任意识,进而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

3.4我国财政管理精细化中的四项保障措施

我国财政管理精细化中的四项保障分别是法律、科技、人员与机制的保障。

第一项:法律保障。我国的((预算法》虽已出台多年,但法与法之间不衔接,甚至相互冲突,“以法压法”现象比较严重,预算管理受多个法律制约,实施中受到很大冲击。为适应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等规范管理的要求,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建议修改《预算法》及相关法律。同时做好注册会计师法(修订)以及印花税、非税收入管理、彩票管理、政府采购、资产评估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工作。

第二项:科技保障。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加快“金财工程”建设。“金财工程”建设是依托信息技术,对财政管理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的过程,是提高财政收支活动的透明度,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客观需要。“金财工程”建设必须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做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标准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在统一的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建立网络四通八达,系统运行通畅,资源信息共享,监控辐射有力,覆盖所有财政资金的财政管理网络、信息系统。

第三项:人员保障。要真正实现财政管理的精细化,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职业人才,通过人才的职业化实现管理流程的职业化、精细化、标准化。要按照建设法治财政的要求,加强对财政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切实提高其依法理财能力,使财政精细化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固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

第四项:机制保障。通过建立健全各机制,解决财政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保障财政管理效能的提高。如:财政监督控制机制、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过错责任追究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一是要规整预算的编制和管理的细化,二是要对国库的管理进行强化,三是要将采购规模方面扩大化进而完善政府采购的制度,四是要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力度进而将其纳入收缴管理的改革中去,五是要规范财政专项的资金管理从而使其资金的实效达到提升。我们要按照规划逐步分析和实践,使其管理模式在我国财政的管理方面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邵磊落.班组精细化管理的五个误区[J].现代班组,2008(08)

[2]王永建、蔡剑.樊城赢在精细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04)

[3]申永平.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监理精细化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4]李军.推进精细化管理 实现长沙城市管理五大提升[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03)

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 信息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适应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实现业务与财务协同、并发控制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将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有机融合,集会计核算制度、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于一体,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四流合一”,从而达到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目标。近年来中国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4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到33%。中国的电子商务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已经成为继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总监委派制、强化内部审计制度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可以协同处理,财务管理方式能够消除财务与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从根本上改变财务与业务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使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和业务运作协调同步,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特征,传统财务管理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如何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特征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的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以及远程审计等远程处理。它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了财务资料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式,财务资料也将从传统的纸质页面资料、磁盘资料发展到网页数据。作为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财务会计的未来。电子商务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特点如下:

(一)网络计算

互联网的核心动力是网络计算,即从PC时代的桌面计算走向网络时代的网络计算。这一核心动力的发展推动了财务管理从桌面走向网络,即从桌面财务走向网络财务。从桌面财务到网络财务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空间、时间和效率三个方面的改变。空间上使得财务管理更加从企业总部走向企业全部,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时间上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财务管理时空的改变也带来财会工作介质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的改变,本质上都极大地延展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使财务管理达到原来不可企及的水平。

(二)协同业务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一直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互联网之前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诸多困难。网络财务作为企业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从根本上促进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内部协同业务包括对企业全程业务的协同,从网上采购、到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考勤等。财务部门的预算控制、资金准备、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工作与业务部门的工作协同进行。与供应链的协同如网上询价、网上催帐等。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如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等。

(三)远程处理

在互联网之前对异地机构的财务管理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其技术难度或管理成本都是高昂的。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管理能力能够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轻易实现,特别对于集团型等多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动态核算

如果说PC时代的财务系统主要解决了工作量的问题,那么网络财务将在此基础上显著突破速度的问题。网络财务下的会计核算将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达到事中的动态核算。极大地丰富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网络财务系统将能够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年报、季报、月报和日报可以即时生成。

第7篇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特点概述

(一)财务管理网络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有一些显著特点,首先体现出的一点就是财务管理网络化的实现。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在资源信息共享上并不充分,这不仅阻碍了信息共享带来的各种便利,在那样的背景下很多具体工作实施起来也不太方便。随着互联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工作的必备工具,这很大程度转变了传统的财务管理形式。计算机的互联将各个部门,所有人员联结到了一起,财务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执行起来也变得异常方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财务与业务实现协同处理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实现财务和业务管理的有效协同,将两个环节进行互通,这是管理中的难点,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目标。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在关系上的不对称,这给企业的整体运营带来了一些潜在障碍与局限。但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化技术很大程度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四个方面间实现了很好的互通。这是财务管理模式上的一种革新,也随之带来了财务管理效果的极大改善。

(三)财务管理远程化

在互联时代还没有到来前,异地的财务管理并不容易实现,很多事务处理起来不仅难度大,管理执行的成本也很高。有了信息技术后,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这些问题早就得到了化解。构建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非常有效的解决了异地财务管理的问题,让财务管理远程化不仅变得十分方便简单,成本也大大降低。这对于企业的整体管理与运营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也是新形式下财务管理模式革新所带来的优越性。

(四)财务管理实现动态核算

信息化背景下使得很多具体工作的处理效率大大提升,问题处理与解决的准确性也能够有所保障,这些都是网络化工具所带来的便利。财务管理中核算工作是一项重要构成,传统背景下财务核算很难实现动态化,这使得财务核算的更新频率较慢,信息的更迭也不够及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些过往的局限很大程度得到了改善,信息化技术使得财务动态核算很容易实现。这让很多财务信息更新更加及时,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状况等信息也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议

(一)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依赖于一套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这是实效高效财务管理的依托。企业选择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的方式有很多。如果自身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可以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专门定制一套合适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如果是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或者成长中的企业,则可以购买一些实用的财务管理系统,这也能够满足日常的管理需求。引进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后,后续使用中还需要定期进行系统的维护与更新,尤其是随着网络化环境下各种新的程序、应用的产生,如果系统更新不及时,不仅会影响到其效果的发挥,还可能给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阻碍。

(二)提升信息的流转速率

我国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主要可以概括为“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些步骤必须逐一开始,先后有序,不可跳跃而行。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日益极大,这些冗余繁琐的业务操作步骤,势必降低企业接受财务信息的速递,使企业经济发展滞后。因此,建立结构紧凑高效率的横向网络型组织结构,重组企业经济业务流程,对及时应对市场环境所作出变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后与改造后,不仅可以进一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发展,还能为企业的现金流动、信息流动形成良好的循环回路,减少不需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对于信息系统的监管控制

第8篇

[关键词]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管理

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063-01

目前我国航空公司在零部件采购水平方面还比较低,很多航空公司的飞机的正常使用率都低于 80% ,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零部件短缺导致飞机无法进行正常的保养,直接提升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在这种背景下,目前各个航空公司都给予了零部件采购管理更多的重视,希望能够提升采购管理效率,为飞机的安全飞行提供零部件保障。本文以零部件采购效率提升为写作主线,结合笔者的采购经验,针对本公司零部件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路径。

一、注意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

航空公司的零部件采购具有复杂性、国际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选择良好的零部件供应商是做好零部件采购工作的首要前提,航空公司要在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以及评估方面多做工作,做好工作,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供应商,确保零部件采购的高效。

1.建立供应商资料信息库

飞机零部件数量众多,统计数据显示,一架完整的飞机,至少有上百万的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成千上万家,而具体到每一种零部件来说,全世界范围内又有很多供应商,这意味着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供应商数量惊人,同时数量庞大的供应商实力参差不齐,声誉有好有坏,如果不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应商数据库,是很难高效的开展采购管理工作。可以说供应商信息资料库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供应商信息库,必然会导致零部件采购混乱。针对这一情况,每一个航空公司要构建属于自己的供应商资料信息库,按照联系密集程度、信誉资质等将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整理分类,并尽可能的完善供应商的信息资料,不仅仅要搜集与公司有直接业务往来的供应商信息,同时对于潜在的供应商也应进行信息搜集,这样就不至于在紧缺某种零部件的情况下,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这一情况。

2.制定供应商评估体系

针对众多的零部件供应商,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对于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估计很难选择到最优的供应商。航空公司在供应商评估方面,要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打分,评分高者优先成为供货对象,评分低者直接排除。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要涉及到质量、价格、速度、信誉等多个方面,这其中质量以及价格在评估体系中所占权重最大。不过鉴机这一产品的特殊性,零部件的质量评估供应商最重要的标准,很多时候牺牲价格,乃至等待很长时间也要确保零部件产品的都是必须的,所以说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在确保质量的前提基础之下,才能开展对供应航在价格、时间等方面的评估。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大幅度的提升零部件采购的工作效率,并提升零部件采购质量,可以减少主观评价的方面的失误。

二、构建零部件供应商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确保零部件供应商能够及时提供合格的零部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必不可少,航空公司通过正负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好规范供应商的行为,通过将奖励强化其符合航空公司要求的行为,通过约束减少其不符合航空公司的行为。

1.建立零部件供应商激励机制

航空公司采购管理中要正确处理自身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供应商与航空公司之间并不只有博弈关系,同时还有合作关系,零部件供应商出售零部件获得收益,航空公司获得飞行急需的零部件。航空公司要想提升采购效率,对于那些能够及时提供和各零部件的供应商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这样可以激励供应商在更加关注的零部件质量以及时效。航空公司在对于零部件供应商奖励中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长期激励配合短期激励,实物奖励配合现金奖励,甚至可以与零部件供应商形成合作结盟关系,共享优质高效零部件供给带给航空公司的收益,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2.构建零部件供应商约束机制

除了激励之外,航空公司还应建立对供应商的约束机制,考虑到飞机零部件的价值较高,同时检测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在采购中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如果零部件在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就直接将余款扣留。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中签署采购协议,对于供应商违反约定条款进行处罚规定,明确供应商应承担的责任,如果供应商不能按时保质提供零部件,那么航空公司有权进行追责,这样就能够有效的约束供应商的行为,防止供应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做出有损航空公司利益的行为。

三、畅通零部件供应商沟通反馈渠道

构建畅通沟通反馈渠道也是提升零部件采购管理水平额重要途径,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中总是伴随着各类信息的交流沟通,如果没有畅通的反馈渠道、没有良好沟通制度,双方之间的信息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从而影响到采购管理效果。

1.构建多形式供应商沟通渠道

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并不是简单的给供应商交钱然后收货那么简单,采购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双方之间沟通,零部件数量要求、质量要求、具体价格、交货形式、交货日期、售后服务等等,都需要双方进行协调沟通,这需要借助于良好的沟通渠道。在沟通渠道的建设方面,航空公司可以借助于电子邮件、电话传真、视频展示等渠道进行沟通交流,双方之间利用这些渠道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确保零部件采购的顺畅。

2.制定供应商沟通反馈制度

有了沟通渠道之后,航空公司还要进行沟通反馈制度的科学制定,明确零部件采购人员的沟通职责,就采购中涉及到的各种信息沟通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采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采购失败。航空公司采购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反馈,不能够拖延,更不能够置之不理。

四、引入零部件供应商在线管理平台

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管理工作量很大,借助于在线管理平台可以更好开展采购工作,提升采购效率。

1.构建在线管理平台

目前很多大的航空公司都已经引入了零部件供应在线管理系统,对于航空公司来说,零部件库存多意味着资金的占用,在不耽误飞机飞行的情况下,零部件采购占用的资金越少越好。这就需要借助于在线管理平台进行分析,通过引入供应商,双方可以提前预测到零部件需求状况,从而实现零部件管理效率提升。 2.加强采购人员培训

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管理对于采购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很高,而在线管理平台的灵活使用也需要采购人员掌握一定网络知识以及使用技能,这就需要航空公司开展对于采购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强化培训,让采购人员能够灵活的运用在线管理平台,充分发挥零部件采购在线管理平台的作用。

零部件采购管理对于航空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升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管理水平正在不断的考验着航空公司零部件采购人员的智慧,在未来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之下,航空公司必须要在零部件采购管理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实现零部件采购效率的提升,从而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瑞卿,解传军. 航空器材保障资源可视化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1:190-192.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信息化 财务软件 网络安全

1.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当前,在深刻的结构变革、管理变革、产权变革当中,中国的诸多企业面临着空前的财务管理困局,已经成为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预算、结算、决策的集中协同,无疑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企业时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探索企业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实行财务预算、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实现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它具有完善的集成账务管理体系、通畅的报表汇总和合并体系、适用于企业管理的预决算体系、高效有序的资金管理体系、实用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资产管理体系和决策分析体系。它将会计和财务工作均统一规划,管理上升到决策支持的层次,强调与企业其它系统的整合,为实现企业信息化服务。

一般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由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及组织互联信息系统等五个部分所构成的。其中,会计事务处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及其成功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经理信息系统则是对财务管理中的计划、控制及决策等问题通过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解决;组织互联系统则是用来对企业内部组织间及关联企业间的信息传输问题进行解决。

2.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以目标管理和预算控制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发展,简单的财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对管理信息的要求。企业需要建立更健全、更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快财务信息的传递与整理,有助于企业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对各种经营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这是当前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一个高度集中、实时监控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2.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想就是协同集中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财务信息化需要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分析型及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型转变,进而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集成及决策辅助功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将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达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在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子系统与中心数据库相联时,中心数据库通过内联网自动收集相关动态信息并传递给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动态核算,然后把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传回中心数据库,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随时调用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这样,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部纳入了信息化管理之中,各部门之间协作监督,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这有利于解决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分散、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力薄弱等问题;有助于企业由“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型。

3.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路径选择

3.1统筹规划、分步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因此,在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尤其需要慎重,这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为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具体包括:基本情况,如现状分析、目标、必要性、可行性、企业组织结构(内部机构、分公司、子公司的构成情况)等;硬件及网络结构,包括主要设备和必备的辅助设备,网络连接方式、通讯情况及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主要通讯软件、数据库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处理软件;与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处理模式,即采用信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或者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管理,以及实现方式;内部主要业务处理系统概况及数据交换方式;建设周期和进度,包括总体时间安排、分步实施内容及进度等。

3.2统一会计核算流程,建立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

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颁布的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等,对企业现行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重新修订和补充完善,从资金支付、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损失确认、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核算流程,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同时构建标准科目体系,统一编码,将与财务相关的经营管理信息纳入财务规范编码体系。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对企业的会计账目及相关业务进行准确核算,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报告,对产品、部门、客户、供应商、合同等多维度进行辅助核算与管理,记录和跟踪全部业务情况,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成本、收入、毛利等相关信息。会计核算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事后反映走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使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加强。如此,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加强了管理功能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的智能型财务分析功能,系统也从原来独立、封闭的系统发展到完全融入企业管理的整体中,实现了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集成,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IT技术紧密联系起来。

3.3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建立起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务管理软件,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逐步引进、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ERP 软件,建立起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各方面的信息作为支持,通过其它系统提供的数据,可以加速信息采集和传递。企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后勤保障(CALS)、制造资源计划(MRPn)、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电子商务(EB)等系统均可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财务分析、预测、决策所需的数据,大大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果。在这样的系统之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企业内部之间,以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用户需求与供应商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信息渠道畅通,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3.4关注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建立开放式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管理信息安全。由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依托的Internet 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 /IP 协议,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当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监控,极易导致系统瘫痪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要求企业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制定规范的业务流程及管理,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系统操作到文档资料管理,从系统环境控制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都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采用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网络防病毒、身份认证、密码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强化系统防病毒工作。尽量实现财务系统相对的封闭运行,控制病毒来源,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应用加锁存储设备,加强对于磁盘的读写控制。在技术层面上对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建立多级备份及恢复机制。必要时应建立冗余的备份通讯线路,确保系统能实时、连续地运转。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会计监督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统计,2009(4).

[2]于凤霞.试论新形势下的会计监督[J]. 黑河学刊,2008(2).

[3]姜云玲.Web平台下的财务管理的新模式[J].财会研究,2004(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