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1 16:30: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临终病人心理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

第1篇

【关键词】晚期临终病人 心理特征 非语言沟通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42-02

晚期临终病人得到的优质护理促使病人满足而安祥的离开人世,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义务。本世纪护理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是对护士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护士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她的艺术表达,扮演好人际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1 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1.1 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大多数晚期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可分为以下五期:

1.1.1 否认期 肿瘤病人在被告知自已患上癌症,即将离开人世时,不能接受现实,通常采用否认机制来应对这一信息所引起的惊恐。这时病人表现为焦虑和忧郁。

1.1.2 愤怒期 当病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时,常常表现出愤怒,愤怒可指向周围环境和所有人,包括医护人员。

1.1.3 服从、讨价还价期 处于极度痛苦中的晚期病人,为减轻疼痛、痛苦、延长生命,常表现为一个服从医疗的“好病人”,要求任何检查,寄希望以此来换取痛苦暂时解除。

1.1.4 抑郁期 当疗效不满意,病情不断恶化,继而情绪沮丧,对事物淡漠,心灰意冷,需要亲人在身旁,以免孤独地离开人世。病人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消极抵抗的心理。

1.1.5 接受期 病人从恐惧、焦虑不安中解脱出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此期受病人个人修养,文化程度的影响,是我们医护人员对临终病人护理的最高理想。

1.2 晚期临终病人的护理

根据晚期临终病人所表现出来不同心理和生理状态,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晚期和临终病人的首要护理。关注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人文关怀的体现。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护理方法和技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行为指导。其主要护理是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治疗及自身情况认知水平。这要求护理人员与临终病人建立治疗性沟通和信任至关重要,其目的是帮助病人应对与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和现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如焦虑、恐惧等,用自已美好的态度、情绪、行为、动作去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心境,帮助病人从对死亡的恐怖与不安中解脱出来,使病人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其了解疾病的现状,缓解病人的恐惧情绪,理解、宽容、善待病人的情感,坦诚地与病人沟通,以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树立起战胜疾病和面临新的挑战。

1.2.2 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尽可能使病人处于舒适状态,帮助解决好病人的饮食、睡眠、排泄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临终病人消化吸收能力大多明显降低,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最好符合病人的口味,同时保持食物色、香、味俱全,以增强病人的食欲。多进食蔬菜和水果,不能进食的患者给予鼻饲或者静脉营养,保证机体能量的供给。要求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多方面满足病人的需要,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非语言沟通在临终病人艰难时间段的护理

非语言沟通是指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的情感沟通,其中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临终病人常表现焦虑、恐惧、忧郁、绝望等一系列心理反应,护士没有充分时间与病人进行更多的语言沟通,这就要求护士要善于利用非语言行为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之配合和支持治疗及护理工作。如疼痛在疾病晚期病人中较常见,尤其是肿瘤病人。护士要帮助病人减少疼痛的折磨,较为轻松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肿瘤病人、创伤病人遭受着疼痛的折磨,病人对疼痛的恐惧导致其抑郁,使其痛阈下降,即使轻微的疼痛都能使病人感到难以忍受,从而影响情绪,加重病情。护士可遵医嘱给药,观察疼痛的缓解情况,另外还要教会患者以热敷、冷敷、按摩、放松等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同时通过与病人交流,表达同情,安慰、鼓励、稳定病人情绪,并适当引导其注意力转移以减轻疼痛。尽可能多为病人寻求减轻及控制疼痛的方法,以降低疼痛的阈值。

1.2.4 与家属的配合护理

临终病人都希望有亲人留在身边,使心理上得到安慰,以消除心理的恐惧。因此,家属配合护理给予劝说和疏导,使其配合治疗,鼓励他们与患者一起战胜心理危机。临终病人的死亡,使得家属措手不及,完全无任何心理准备,难以接受失去亲人的现实,对家属来说是悲伤的高峰。护士对待临终病人家属要严肃认真,态度真诚,说话得体,感同身受。像掌握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一样,学习掌握对死者家属的抚慰知识和技巧,非语言性沟通此时很适用,如拍拍肩以示安慰.护士主动帮助病人家属处理死者善后,从而尽量减轻家属的负担和悲痛,帮助他们早日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2 临终病人与职业化护理

2.1 人性化护理

良好的医德是实施心理生理护理的保证,了解临终病人的心理状况,让临终病人了解不良情绪对其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得到更多的社会人性化支持。护士的情绪特别是面部表情,行为举止以及思想情感在面部的集中体现,对晚期临终病人及家属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对晚期临终病人的护理应做到:言谈话语、举止表情一切从临终病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帮助解决急需解决的要求,消除不适心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用亲人般的服务做好临床护理,使其在短暂的人生弥留之际得到更多的关爱,使其在有限的人生路上、在短暂的抢救中,得到更多的人性化的护理。关爱生命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2.2 安静舒适环境提供

为临终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优美、令人愉快的人文氛围,不仅是提高护士本身的修养,也是影响病人及家属使其改变悲观焦虑,积极配合治疗因素,有信心战胜疾病。

尽管临终病人极度垂危,且生命是短暂存在的,但仍然需要得到尊重、理解和交流,需要得到人间的温暖。整洁安静的环境是临终病人精神的需要。舒适整洁的卧位、和谐优美的环境,体现了对临终病人的尊重,心灵的安慰,并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2.3 家属亲友的陪伴和守候与护理

临终病人多具有需要家属陪伴的心理,渴望见到亲人,希望得到亲人的安慰和守候。同样家属也有为临终亲属尽义务的心理需要,哪怕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哪怕说一句安慰的话、看一眼容貌,摸一摸手和头,都可以缓解焦虑和不安,希望不留遗憾。护理人员要格外理解临终病人的需求和家属的心情,安排他们相见和守候,倾听家属内心的忧伤,安慰家属或亲友在承受悲痛和精神打击时,要节哀,要注意保重身体。接受家属的询问时,不计较语气和态度。用优良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周到的护理服务,感动家属、安慰亲友,支持他们克服眼前的危机,在悲痛中得到安慰。

2.4 综合护理

第2篇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全面支持与照顾的一种特殊的医疗护理服务,其主要内容是为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其中运用社会?家庭对患者身?心给予关怀与支持,同时又照顾家属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现就晚期癌症临终患者主要心理变化及临终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 对象

临终癌症患者,经医师确定其生命接近尾声,大致不超过六个月;病人和家属放弃治疗,只做止痛等支持疗法?

2. 病人心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临终癌症患者心里评估分析及目前心理反应所处阶段:抑郁心理,孤独心理,恐惧心理,愧疚心理?根据评估,分析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

2.1.1 抑郁心理:据资料统计,70%-80%的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这与患者经受疾病的长期折磨及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有关,且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等,加剧了患者的抑郁心理?

2.1.2 护理措施:此阶段鼓励病人倾诉,护理人员耐心倾听病人诉说扑捉信息,给予相应的支持,增加病人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营造温馨氛围,在病房及走廊摆放鲜花,病房装饰以暖色调为主,保持整洁?安静?温馨,提供亲人陪伴场所,允许亲人陪护在床旁及带进病人喜欢的特殊食品及生活用品?

2.2.1 孤独心理:癌症患者病程迁延长,家属因为生活工作等有时不能陪伴在病人身边;由于癌症病人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有家人陪伴照顾等,使病人增加了孤独感?

2.2.2 护理措施:提供娱乐场所,随时调节病人情绪,让他们拥有快乐?我们启用社会力量陪病人下棋?打牌?聊天等,为每一位住院期间过生日的病人开生日联谊会,我们请临终关怀志愿者为病人服务,使其感受到社会没有遗忘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受人间最可贵的真情和关爱?

2.3.1 恐惧心理:患者得知自己治疗无望,即将面对死亡,害怕离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产生焦虑与恐惧心理?

2.3.2 护理措施:在此阶段我们除了给予病人感情上的支持(安慰?倾听?表示同情)外,还应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观规律?通过与病人推心置腹的交流?讨论,使病人对疾病的现状?发展和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使病人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

2.4.1 愧疚心理:患者对因自己生病给家人和子女带来的沉重负担,常常自咎自责,导致心理上的失衡,造成苦闷?烦恼?沮丧?忧愁等消极情绪?

2.4.2 护理措施:我们要充分理解病人的绝望及发自内心的愧疚心理,应保持冷静?忍让,要用爱心与同情去疏导?劝慰病人,让其平息心理上的冲突?弥留之际的病人鼓励家属随时守候在床前,聆听病人的自语,鼓励安慰病人安详渡过弥留阶段?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并进行相应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使老年人获得满意治疗与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老年人病人心理性格特征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老年病人经过护士的耐心护理增加了安全感与亲切感,对护士产生了信任感。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护理。结论:在给老年人护理时,要对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理解,对病人有同情心,尊重老年人的人格与隐私,顾及到病人的内心感受,从而让老年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使患者早日从病痛阴影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然而高龄人群面对的问题是机体逐渐衰老,生理方面、健康状态下降,心理或多或少也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促进康复,减轻社会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开资有很大的收获,现说几点体会。

1工作人员注意自我形象,自我全方位素质培养。加强非语言交流,端庄的仪表,稳重举止,优雅气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可消除老年患者疑虑、担忧心理。护士适当适度用手抚摸病人的手肩,或给予搀扶,整理一下衣服、头发、盖好被子,可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无助感。在实施各种护理操作时,精湛的技术,熟练流畅的操作过程往往会赢得老年患者的信赖与配合。护士沉着、冷静、敏捷、娴熟、自信、干练的无痛性操作技术,可给患者留下安全,信任感,同时也能让患者不良清绪渐渐平静下来,让患者在一个轻松环境中身心愉悦接受治疗护理。

2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类语言魅力,把握随时沟通时机。加强语言交流,面带微笑,眼神平静注视病人,态度和蔼,用建议与商量的舒缓语气,回答患者疑问。抓住每次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注意观察情绪变化,可以利用床头交接班,晨晚向护理院宣教,做各项护理操作时与患者进行融洽的沟通,达到心与心交换效果。对一些农村患者文化低,外观不美,举止不雅的患者,不能鄙视、嘲笑,我们要用知识文化慢慢教育改造感化他们,更不能采取同样粗鲁的方式回击,更不能看人下菜,搞个人歧视。一视同仁,让他们不会产生失落、自卑感,过头话少说,不做过头事,谨记“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

3调整病人情绪,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性格。老年人患病后,常会产生焦虑、悲观、孤独情绪,心理上产生忧虑常常表现缄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无动于衷,有的或者是急躁易怒,乱发脾气。针对这些问题,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适度让他们发泄一下,生活上多关心,经常主动与他们聊聊家常,建立一种熟人如亲人般感情,热情关怀,减少其一切不良刺激,帮助他们适应病人角色,积极面对各种生活问题增强他们自我保健,自我照顾的能力。特别对一些丧偶无人陪伴老年病人多开导,并联系家人好朋友或以前同事多来看望、陪伴聊聊心事,让关爱温暖亲情融人病人每一个细胞,逐渐减轻负性情绪,树立一种正性情感。

4帮助病人建立和谐家庭与人际关系,重视社会支持环境。人患病后都希望受到关注帮助。护士在工作中要经常与病人,促膝交谈,帮助他们正视现实状况,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肯定他们过去,但不否定他们未来,耐心引导,多给病人自我空间,让他说出自己感受,对家人要求与想法,护士起一个信使传递者联系家人或单位,动员周围人来共同关心鼓励病人,让他们经常带来一些病人喜爱食品,好吃东西来探望,探望者切莫在患者面前谈病不愉快事,以免引起患者情绪波动。

5随时开展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克服不良认知。有针对性介绍老年病人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讲解疾病与保健基本知识,帮助他们重新规划生活,克服不良认知,帮助他们如何去延缓衰老,促进长寿提高生命质量,生存质量,而且也要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接受衰老,增强自我保健与自我照顾能力,从生活中寻找活着的意义和乐趣。接触中护士主动热情随时随地给予服务,健康教育。

6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念,消除对死亡恐惧。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无人可违反。其实死是生命的最后一站,是有机体自然变化,回归自然的必然结果。人生自古谁无死,懂得这个道理,消除不必要恐惧,坦然处之,人老心不老,不怕人老,就怕心老,人死精神在态度面对疾病,面对人生。因疾病,人身机能发展处于临终阶段,不能紧紧看作是医疗失败、无能,而是看作生命发展必然结果。生命的放弃与结束,是对亲人,本人痛苦的解脱,也是对生命的尊重。维护了做人尊严,生命也会因人的态度绽放出不同光彩。工作中不断的把这种观念渗人到患者人生观里,理解一切,相信自然。

7体会:护士在临床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相关病知识与技能,帮助老年病人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心理行为,热情为他们服务,促进他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同时也可减少医患之间矛盾。此外,护士要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心,精心护理,精湛的技术是基础。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社会学,语言学,人文学,心理学等知识,强化心理护理意识,换位思考,把握好沟通技巧,密切医护患关系,除了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促进病情早日康复,促进和谐医疗、医患环境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烧伤;心理护理;护理观察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会因各种原因被烧伤(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如火焰,热力,热蒸气,热金属等等)。因此影响了生活和工作。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使烧伤创面尽快愈合,让病人尽快恢复生活和工作,我院近两年中对治疗各种中、小面积烧伤36例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们对36例烧伤病例进行心理护理,36例病例中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80岁。致伤原因:火焰、热水、热气、热金属、电火花、酸碱等化学烧伤。烧伤部位主要分布在头面部、四肢、躯干、会等。 烧伤面积(九分法):5%TBSA以下者11例,6%TBSA-10%TBSA者20例,11%TBSA-20%TBSA者3例,均为浅Ⅱ度~深Ⅱ度的各种中小面积烧伤,其中浅Ⅱ度21例,占58.3%,深Ⅱ度15例,占41.7%。

2 方法和讨论

2.1 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积极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应的身心状态[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正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普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

2.2 心理护理的意义和目的 心理护理能够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坏境;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一个人生病以后其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病人角色以及进入新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病人往往难以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里状态,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还能贯穿于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

2.3 心理护理在烧伤病人治疗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2.3.1 烧伤病人因起病急骤而缺乏思想准备,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3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特别是面部及四肢烧伤患者,担心创面遗留疤痕而影响面容及肢体功能留下残疾,情绪悲观不愿意接受治疗,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再加上治疗过程中身体某些部位需暴露病人感到羞涩焦虑不配合。因此接诊病人时态度应和蔼亲切,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严密观察,耐心细致地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详细介绍康复的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并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协助心理护理,从而达到了更好治疗效果。

2.3.2 烧伤的疼痛主要原因是皮肤表面痛觉神经末梢损伤,外界暴露刺激和局部缺血引起的。有效的药物止痛配合护士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2]。减轻病人心理压力,紧张、焦虑、恐惧或对康复失去信心均可加重疼痛程度,而疼痛的加剧又反过来影响病人情况,形成不良循环。护理人员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病人,尊重病人在疼痛时的行为反应。病人情绪稳定,心境良好,精神放松,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性[3]。分散病人注意力,使疼痛处于抑制状态,疼痛明显减轻,边与病人交谈边注射或轻柔地局部按摩,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2.3.3 感染是救治烧伤中突出的问题。我国的几所军医大学9329例烧伤病例分析,烧伤死亡原因中感染居首位(占51.8%);国外烧伤中心分析,大面积烧伤死亡病例中死于感染者占75%,感染如未能控制,其结果是内脏并发症接二连三,终因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4]。由此可见控制感染对烧伤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给予病人最好的心理支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增加机体免疫力,更好配合治疗,避免感染发生。

2.3.4 烧伤往往合并混合伤,一些下肢烧伤合并骨折的病人需卧床治疗,褥疮时有发生。褥疮是由于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褥疮一旦发生,常规手段治疗很难愈合,病程迁延,且易合并感染,再次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5]。因此我们给予心理支持,积极做好沟通交流,向他们说明预防褥疮的重要性,使病人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同时配给基础护理(翻身,对骨骼隆突处定时按摩,避免排泄物刺激等)、饮食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等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了病人的早日康复。

2.3.5 烧伤后创面红肿,疼痛,水泡形成或水泡剥脱,在做好创面护理,保持清洁卫生的同时,耐心解释,心理开导,稳定情绪,实施全方位护理,取得了患者信任,促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加快了创面愈合。

3 结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就是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它的知识和技术是永无止境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护理对象得到安慰与激励,在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平静稳定,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有信心,在治疗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所以心理护理也是治疗烧伤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阻止身心疾病的恶性循环;有助于协调各种关系,使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患者的检查和诊断,以及医疗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发挥药物和手术的疗效;有助于调节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做好“自我护理”,以利于心理健康的保持和烧伤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付晓影.护理心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55-59

[2] 辛孟彦.湿性医疗技术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临床体会[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9,8(21):171-173

第5篇

【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心梗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9月于我院心内科治疗的26例老年心梗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46.15%;研究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92.31%,两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心梗;应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一种护理模式图式,是根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某类特殊患者制定的,其主要特点为有准确的时间要求,有严格的工作顺序[1]。临床护理路径以教育、活动、饮食指导、护理、治疗、用药、检查、诊断及出院计划等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制定的有预见性有计划的一个日程计划表[2]。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到各类各级健康服务机构[3,4]。2010年4月-2011年9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26例老年心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1年9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26例老年心梗患者,其中7例女性,19例男性,年龄范围为62-89岁,平均年龄为(71.3±3.7)岁。入院时均无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将26例患者平均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送入CCU病房,采用溶栓、肌肉注射杜冷丁、吸氧、卧床、心电监护等基础护理。 研究组:13例患者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路径表,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制定临床路径表。其内容包括入院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活动、饮食指导、护理、治疗、用药、检查、出院计划等。 对照组:13例患者在进行溶栓、肌肉注射杜冷丁、吸氧、卧床、心电监护等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常规医嘱进行护理。 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后发现,对照组13例患者中有4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2例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不满意,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46.15%;研究组13例患者中有10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2例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不满意,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为92.31%,两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对照组13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胸痛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3.85%;研究组1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临床路径经过国内外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对于提高病人满意度、加强医护合作、规范诊疗护理手段、限制医疗费用增长、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等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作。

临床路径的基本功效就是通过主动关心病人,护士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有疑问及时处理、解答,入院时告知病人大概费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减少工作的失误,更有效的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服务或住院的天数,减少无效服务项目等,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临床路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2.31%,而传统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46.15%,有统计学差异。因此,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减少医患矛盾。

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士能预见性、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主动参加护理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计划的诊疗过程,使卫生资源利用有效,减少无效服务项目,减少住院天数[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的患者,而住院天数也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的患者。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2]。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3.

[2] 郭润珍,云雅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心梗病人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5):619-621.

[3] 吴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4] 潘克勤,尤桂凤.临床路径的应用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4.

第6篇

【关键词】晚期癌症;老年病人;临终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8例,为临终清醒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62岁,肺癌14例,胃癌13例,鼻咽癌29例,宫颈癌12例,均有子女1-6人,42例配偶健在。

2 护理措施

2.1 舒适护理 保持环境舒适是晚期癌症老年病人极其重要的护理措施[1],尽量把病人安排在单人房,保持病室安静、整洁、适宜阳光,空气新鲜。由于老年晚期癌症临终病人肌肉张力减退,周围循环衰竭及体温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服,保持床褥清洁、干燥、舒适。定时协助病人翻身,预防褥疮发生,不能自理者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注意检查患者口腔有无溃疡、霉菌感染等,并及时对症处理[2]。

2.2 吸氧、止痛 由于晚期癌症病人身体衰弱,各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应吸氧以减轻痛苦,流量为2-4L/min为宜。晚期癌症病人由于病情恶化,疼痛会逐渐加重,我们应用病人自述与医护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疼痛,采用擦背、按摩,分散注意力,不要过分控制或使用镇痛药或麻醉剂,视疼痛程序给予适当剂量,尽量减少疼痛对病人的折磨,使病人能够较舒适地度过最后的日子。

2.3 饮食护理 由于晚期癌症临终病人胃肠蠕动功能逐渐减弱,饮食减退,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少量或多餐流质饮食为宜,避免进食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或疼痛等不适,如病人进食少,应及时补充营养和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病人感到舒适,防止虚脱、感染等并发症。

2.4 心理护理 晚期症临终病人常有绝望的心情,对生活的依恋,对家庭事务和未来的安排,很希望在临终前做好圆满安排,同时他们又感到无能为力对付这个面临的实际情况而感到被压抑的恐惧、忧虑、烦燥,我们更应多接触病人,耐心解释和听取病人的诉说,关心病人,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排,积极创造一种消除病人心理恐惧的良好气氛,解除病人心理痛苦,让病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有限的生命,使晚期癌症老年临终病人心理上有所准备,精神上有所寄托,让他们以最大的能力处理的事,使原有的恐惧、焦虑和最大的痛苦消失,尽可能使他们平静、安祥地死亡。

2.5 对家属的指导 除完成护理外,更应加强对家属的指教,教会他们如何、关心自己的亲人,让家属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病人解除痛苦,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满足,帮助病人解决家庭及社会问题,提高了老年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

2.6 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人,严密观察神志、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及时发现病人不适,做好有效的护理,[3]如出现各种反射逐渐消失,肌张力减退,呼吸困难,呈阵施氏呼吸、颜面口唇、四肢末稍紫绀,脉搏细弱,血压测不到时,病人将临近死亡,应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科学合理的处理,准确记录临终病人的病情,为提高护理质量建立重要的资料。

3 体会

通过对68例晚期癌症临终病人进行针对性、连续性的人性化护理,使病人疾病晚期中没有出现过度悲痛、绝望、恐惧等反应,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满足临终病人最后生理和心理要求,提高了临终病人生命质量,使病人平静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参考文献:

[1] 吴新莲,唐 盛,杨慧。舒适护理在老年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体会。内科〔J〕2008,5(3):813.

第7篇

【关键词】晚期癌症 临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39-02

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病程长且医疗费用昂贵,生命质量差,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了较大的痛苦。多数病人临床死亡前仍较清醒,有的疼痛而使其身心非常痛苦,一般说护理晚期癌症病人和安慰这一阶段病人家属是护理上最难处理的情况。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美国的罗斯博士将大多数面临死亡的病人心理活动变化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期;2)愤怒期;3)妥协期;4)抑郁期;5)接受期。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病人心理活动的不同阶段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临终护理,将病人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其平静的接受死亡,对病人及其家属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科2009-04~2010-10收治的62例癌症晚期患者,男性41例,女性21例,其中:肺癌22例、肝癌12例、直肠癌6例、食道癌4例、胃癌4例、恶性淋巴瘤3例、骨肉瘤2例、卵巢癌2例、子宫内膜癌1例、胰腺癌1例、乳腺癌1例、肾盂癌1例、结肠癌1例、前列腺癌1例、舌下腺癌1例,年龄34~89岁,平均住院日为69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临终护理,起得较满意的效果。

1.2 方法 为了尽量满足临终病人的生理需求,使其处于相对舒适状态,我们护士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护理。

1.2.1 满足病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休养环境;在不违反医疗原则的前提下,安排病人家属、亲友陪伴,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接受病人有关疼痛的主诉,耐心听取病人的感受,适时进行心理干预,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的时间。按照临终关怀,处理疼痛应“主动防治而不是被动压抑”的原则[1],及时治疗癌痛,尽量解除病人的痛苦。

1.2.2 掌握心理特征,因人施护 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及心理状态实施护理。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我们帮助病人正确对待死亡,向病人说明人的精神状态对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有很大影响,使病人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

1.2.3 协助病人解决其社会问题 充分利用医务人员与病人极其亲属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病人与其亲属间的充分沟通,协调好病人的家庭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其无后顾之忧。

1.2.4 饮食和睡眠 护士应鼓励病人以少食多餐的形式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保证病人的睡眠,护士应指导家属做好睡前的准备;必要时,按医嘱服用适量的镇静剂或止痛药。

1.2.5 口腔和皮肤的护理 临终病人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口腔和皮肤的感染。护士在每天查房时应仔细检查病人的口腔和皮肤。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同时,指导病人家属正确护理病人的口腔和皮肤。

1.2.6 排泄护理 临终病人易出现便秘、尿储留或大、小便失禁等排泄问题,护士应加强病人的排泄护理,指导其家属保持病人大、小便通畅及导尿管的清洁卫生。

2 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的症状有的可以用药物来解决,但是必须要有更多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才是临终关怀的基础,也是减轻临终患者各种不适和痛苦的重要手段。在病程后期大多数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情况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本组结果示: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病理、心理状况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止痛、营养支持等临终护理,病人临终前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入院时,表明实施临终护理后,使病人心态平静、能接受现实。协助病人安详、肃穆的离开人世,使病人、家属感到安慰是护士的崇高职责,是情操高尚的表现。通过对病人在生理、心理上的关心帮助与沟通使他们不消极的对待死亡,同时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多方位树立护士的职业形象,成为病人及家属可靠的支持者,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性化、个性化,使病人在拥有自我尊严中去迎接死亡[2],起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3 讨论

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使其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能在言语中提及死亡!可能因为死亡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吧?而临终关怀无疑是一个帮助病人平静走向死亡的过程,它使死亡在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之间公开化,使人们适应强烈的情感冲击。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由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种传媒的广泛宣传,癌症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一般都能够作出客观的评价。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安详顺利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临终病人

[中图分类号] R48[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152-02

无论人类生活如何提高和医疗科技如何进步、发展,生命只能被延长,死亡是构成完整生命历程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死亡成为不可避免时,护理人员能否使濒临死亡的病人在即将走向死亡这个非常阶段,采取相应的人性化护理使死亡不致于经历得如此孤独、如此痛苦,如此具有伤害性。那就需要我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进行人性化护理。帮助临终患者减少和解除躯体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的恐惧,维护尊严、提高生命质量,让他们从一切的痛苦和失落中,再次发现生命及生命的意义,让他们平静、安宁、舒适抵达人生的终点,安然愉快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1为临终病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治疗环境

医院是临终病人延长生命和缓解病痛就医场所,病房是临终病人生活治疗环境。环境因素对病人的心理和情绪有很大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为临终病人提供一间面积较大的特殊单人病房[1],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同时注意室内的采光和通风,布局合理,符合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如:房间可配有电视、书报、电话、衣柜及桌椅,摆放适量鲜花和绿色植物,可以容纳陪护床。同时,对病人室内东西放置不要作过多的限制,允许病人在室内放些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和相片等,尽量把临终病房布置成家庭化,使病人有住在家里的感觉以减少恐惧感,增加安全感,从而有利于护理人员对临终病人的生活和心理护理。最大限度地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养、治疗环境,让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时光。

2尊重病人的权利 满足和适应他们需要

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病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病人,病人在生命结束之前仍然享有正常人平等的权利和需要。因为他们即将告别人世,许多要求对他们来说仅仅是最后一次,所以,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深厚的同情心服务于病人,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要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逐一解答,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满足。各项检查治疗打破常规,随病情及病人的需要随机进行,体温、脉搏、血压的测量避开休息时间,常规静脉输液分段进行。病人愿用自己被褥给予满足。在检查身体时,可能让病人暴露隐私,在向病人充分解释的同时要注意遮盖,对病人的隐私应该充分尊重。如:病人夫妇应该有权利享受夫妻间的亲密,病人如果愿意回家住上一夜,护理人员应该予以满足;病人的亲属朋友探视和陪伴,勿需过多地限制,让病人与亲朋好友之间能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情感交流,尽情享受亲情带给他的关心和快乐。这样,病人感到自己仍然在被人们所关爱和尊重,产生心理平衡,增加愉快心情,从而让病人带着尊严和满足走向生命的终点。

3控制临终病人的疼痛与不适 提高生存质量

重视和减轻临终病人的疼痛是提高生存质量,体现人性化护理的最好方式。疼痛是临终病人的主要症状,首先,医护人员要根据病人的症状确定给药方式、给药时间和用药的剂量,即计算好时间,在疼痛出现之前给药,最大限度地保持病人无疼痛与清醒之间的平衡[2],一般来说,对临终病人不必过分控制镇静药和麻醉剂。其次,护理人员应加强生活护理,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卧位,定时翻身,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勤换衣服,保持床单、被褥干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新鲜的空气;减少噪音等不良因素的刺激。虽然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但护理人员可以让病人没有痛苦、面带微笑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4走进病人心灵世界、分享他们的适应过程

临终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现实。在临终阶段,病人心情复杂,心理压力大,很想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虽然我国实行的是医疗保护性制度,但对临终病人这样的特殊患者,隐瞒和欺骗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作为护理人员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真诚的态度告诉病人实情,这样病人既能正视自己的病情,消除猜疑心理,又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与此同时,护士要走进病人心灵世界、分享他们的适应过程,及时了解病人真实的想法,随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根据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使其明白死亡是生命运动的自然现象,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引导和鼓励病人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要生活得更充实和更有勇气。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也可以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治疗的有关信息,对疾病的现状、治疗效果以及发展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不仅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而且可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其抗病能力,延长生命时间。

5护士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关系

护士要及时了解病人家庭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做家属工作,如病人是家属最亲近最重要的人,当家属了解到病人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时,精神上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表现十分悲伤。护理人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思想工作,主动关心和安慰他们,作好该疾病及目前医疗现状的解释工作,以减轻他们心理上的痛苦。若病人年纪已高,家庭经济状况差,家属放弃贵重的检查与治疗,我们表示理解。假如家属对病人冷漠,我们给予动之一情,晓之一理,说服劝导。总之,无论病人家庭如何,我们都要作好临终病人的人性化护理,做病人的亲人,家属的朋友,为了让病人安然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站,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共同为临终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生活氛围,以减轻病人临终时的心理压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3],让病人在充满宁静而温情的气氛中离开人间。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预后的估测和抢救的准备

痰液堵塞、呼吸困难是临终病人的常见症状。应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物。当呼吸表浅、急促、困难或有潮式呼吸时,立即给予吸氧,病情允许时可适当采取半坐卧位或抬高头和肩,有的病人由于快速呼吸加上焦虑而引起喘息,可根据医嘱应用抗焦虑剂,必要时使用吗啡降低呼吸速率。同时,护理人员要仪态平静、和声细语、帮助病人保持平静。此外病人出现痰名鸣音即所谓的“濒死喉声”,可使用湿冷的气雾进行雾化,促使分泌物变稀,易于咳出。床旁备好吸引器。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做好预后的估测及抢救的准备[4]。

总之,对临终病人护理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想方设法让病人在人生最后时刻精神舒适和放松,脱离痛苦和恐惧,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带着美好的记忆走完人生旅途。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护理工作被视为是对“生命的守侯”,人性化护理是临终病人的人生最佳体现。

[参考文献]

[1] 余晓分. 肺癌病人临终关怀的护理1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4):73.

[2] 任辉,向国春. 临床常见症状观察与护理[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

[3] 孙玉美. 临终护理的进展[J]. 现代护理,2001,7(8):49-50.

第9篇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医治的350例肝癌患者,其中死亡40例,占比11.43%。40例死亡病人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55岁。肝癌晚期是指由早期的隐匿病情发展成病情明显病痛加剧的时期。症状主要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区疼痛、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状而危及生命,并随癌症不同部位的转移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2方法

我院医护人员从医学、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对40例临终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用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高超的床边护理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者的心理和躯体的痛苦,帮助他们在人生旅程的最后阶段,在充满人性温暖的气氛中充实地、安详地、尊严地离开人间。

2结果

对40例肝癌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与护理能有效解除病人的疼痛,使临终病人安详地走过人生最后旅程,同时对临终病人家属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指导,能使其早日从悲伤中解脱,从而达到患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

3讨论

临终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是每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必须面对的过程,临终关怀是特殊的护理,会因不同的病种、不同年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情而有所变化。临终病人的护理一般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

3.1心理护理

3.1.1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临终病人的心理一般分为焦虑心理,忧郁心理,极端否认心理,认可心理。对于焦虑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赢应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诉说,运用合适的口语安慰患者,尤其是在生活上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安慰,稳定。忧郁心理的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病人遭受到外界的刺激,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使其环境活跃,以便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尽量避免在患者的面前提及病情加重、恶化、转移等刺激性的词汇。认可心理的病者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多抽时间陪伴患者在身边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尤其是为临终的患者给予心理上的安慰。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外的一些国家死亡的教育较为普遍,甚至还为大、中、小学生开设了死亡的课堂教育。死亡这个现象已经被他们普遍的接受,死亡作为生命循环中较为有意义的连贯性,也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对于死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帮助即将临终的患者树立其正确的死亡观,降低对死亡的不安以及恐惧,一定要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从而达到使生命“活得庄严,死得尊严”,“如春之灿烂,死如秋之静美。”只要能使患者清楚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必然结果,那么与其现在这么的痛苦,还不如顺应自然的生理现象,这样才能使患者真正的安心,从而消除了患者心中焦躁、恐惧、不安的心理,安心的接受“安乐死”。

3.1.2家属的心理安慰

护理人员不仅要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还要为患者的家属提供一些帮助,主要是为了开导和安慰他们,稳定家属激动的情绪,如实的将患者的病情告知家属,并指导他们进行一些护理,以便他们能在患者的最后时间好好的陪伴他。

3.2症状护理

3.2.1护理临终患者的疼痛

对与肝癌晚期的患者他们在生理上的表现主要是生命体征的紊乱(呼吸、血压、心率变化),体内器官单个或者是多个的功能衰竭。通过情况下表现为:患病部位疼痛不安、烦躁、姿势异常、面容较为痛苦;胃肠的蠕动减缓或者是停止,患者的食欲降低,恶心、呕吐,便秘等;呼吸功能衰竭,通常出现鼻翼、潮式、间歇呼吸等;血液循环衰竭,四肢发绀;意识较为模糊,出现知觉障碍灯;患者的肌肉张力减退,大小便出现失禁,不能自主活动等。出现的症状中,疼痛是较为明显的。目前,控制疼痛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控制和非药物控制,此外催眠术和皮肤按摩术也有一定效果。

3.2.2临终病人的呼吸困难

护理重点应放在指导并协助病人去除或减少诱发因素,如避免痰液过于粘稠,并配合医生给予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可根据需求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指导病人做有效呼吸及有效咳痰的锻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