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内涵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1 16:30: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内涵的意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内涵的意义

第1篇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的球类运动。足球运动对抗性强,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规则所允许的各种动作包括奔跑、急停、转身、倒地、跳跃、冲撞等,同对手进行激烈的争夺。从历史与现实的解释中,我们都认为足球运动是一种文化,那它一定有一种属于文化的答案。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从这一解释中,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与人类社会文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文化对足球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土壤是足球的母体。足球与文化密不可分,发展足球不可忽视文化的作用。”[8]于是我们希望得到关于足球运动的文化定义,对足球运动的文化界定是什么?得到这样一些答案:游戏者的欢聚、竞技者的舞台、爱好者的运动、文明人的战争、政治家的角斗。对于足球运动的文化解释,我们必须得到一个有线索的答案,哪怕是不完整的、残缺的,也是努力和反思的结果。足球运动滥觞于中国,发展于英国,遍布于全世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运动。是什么赋予足球运动的巨大魅力?是什么造就足球运动的霸主气息?是什么衬托足球运动的精神气质?是什么依赖足球运动的情感共鸣?是什么表达足球运动的文化想象?答案是:人类对于身体运动的需求。足球运动激发出人类勇于创造、拼搏、奋进、团结和进取的精神,是身体缓解压力、释放激情、证明勇敢、展示强大、获取智慧和把玩政治的精神圣地。人类在足球运动中扮演的角色(球员、裁判、教练和观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获取自己需要的情感信息,归属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人类的精神寄托就在这个浑圆的球体中产生了。从文化层面对足球运动的解释具有许多实际的意义,足球运动是运动也是艺术,是精神也是文化,是娱乐也是生活,是战争的游戏也是政治的角逐,是身体的向往也是情感的追求,是融入民族精神的宗教祭祀和英雄崇拜。“足球的灵魂是物化背后的文化生命。”[9]文化生命演义的载体是身体,足球运动借用身体的名义将人类对于生命存在的能力得以证明。为什么足球运动可以如此不可抗拒地吸引无数人的目光?魅力、荣誉和乐趣可以成为解释。其一、魅力。来自于强大的吸引,这是足球运动自身具有的强大力量,因为身体运动是一种肌肉、骨骼、经脉和血液保持活力的因素,所以魅力是原生性的,人类抗拒不了那些来自于生命原始的本能。其二、荣誉。是胜利的象征,也是获得权利、尊重和利益的前提。足球运动可以产生出明星和杰出者,进球后的胜利就如同在战争中获得敌方财富、土地和人民一样的喜悦,是证明强大、勇敢和智慧的时刻。其三、乐趣。是由于游戏所产生出来的情感共鸣。胜利和失败的体验在足球运动时刻表现出来,同时竞技表演所传达出来的优美画面能够让人产生出审美体验,因此,愉快、喜悦和欢欣的情绪成为观众的精神享受。“足球文化是不同形态的特质。从文化及足球文化本质上来说,它是人类对外部世界各种事物存在的一种价值思维肯定,这种肯定,既是价值的、功能的,又是形式、形态、法则、秩序的。”[10]文化本质的价值肯定,对于足球运动的文化解释是积极的,既肯定了价值与功能的作用,又规范了形态、规则与秩序之间所得出的思维约定。“足球运动是一种用人体与足球构成的运动语言,它是由专门的技术动作、战术形式、比赛方法和严密的竞赛规则组成的既简单又复杂的运动语言体系,它可以学习、交流与传授,其精神也可以传承,它是世界范围内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11]通过以上论述,得出足球运动的文化界定为: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的运动,它是以身体、足球、场地和环境相互构成的运动文化,它是由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观众共同组成的角色文化,它表达出人类的精神追求、身体需要、荣誉渴望和情感共鸣,它有属于游戏、艺术、政治、战争和宗教的文化解释,它是由动作、能力、素质、技术、战术、规则、竞赛、教学与训练共同组成的复杂的运动体系,它是身体哲学所关注的运动文化,是这个时代民族交流中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不能缺少的文化现象。

足球运动的文化解释

足球运动主要依靠脚支配足球进行的运动项目,脚对于足球运动具有哪些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从体育人类学视角分析脚与足球的历史文化渊源。人类从树上来到地面,从四足行走进化到两足直立行走后,生物学解剖特征上发生着极大改变,许多骨骼、肌肉、血管、器官从功能和形式上都适应着进化成果而改变。“有了两足直立行走,人类一切有意识的身体活动都将逐渐超越纯生物学的层次,成为身体文化。”[12]上肢解放能够自如地操纵和制造工具,手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下肢直立获得高效的行动方式,奔跑就是后天获得的一种能力,脚逐渐成为站立、行走和奔跑时的支撑器官。脚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将十个脚趾的功能弱化,脚的灵活度明显不如手,脚底形成一个平面支撑起人类庞大的身躯。腿部肌肉力量的增加、骨骼剖面的增粗和韧带牵扯力的增强,都使得腿以失去灵活换来直立的支撑力,脚与手的分工成为人类获得生存机会的标志。于是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带有游戏意味的球类运动项目中,以手为主的运动项目(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垒球、高尔夫、手球等)明显多于以脚为主的运动项目(足球)。足球成为了脚的专属,从中可以看出人类对于足球运动的独特情感。众多以手为主的运动项目分散了人类的注意力,人类因爱好不同而喜好不同;而以脚为主的足球运动,人类没有选择的空间,先天对于脚部能力的依赖使得人们都希望在足球运动中找到那些进化前的习惯,于是脚部的灵活与能力成为人类追逐的目标。足球运动自然成为这一目标的情感归属。脚是需要灵活的,进化的支撑作用使得脚已经失去先前的灵活度,腿和脚成为简单机械的支撑工具。惟有足球运动让脚找到可以灵活运动的方式,通过踢球使得脚尖、脚背、脚侧、脚跟和踝关键灵活自如;摆、扣、拨、拉、挑、铲、捅、削、蹭、弹、抽、推等各种踢球技术使得脚部的每个关节和肌肉都强化着功能和作用;传、接、带、射使脚与足球组成优美的运动画面;停、转、蹬、摆、送等动作的运用使得足球运动的桑巴舞蹈产生了。足球运动中寄托了人类对于原始生活状态的依赖,脚部灵活度的失去与获得是一种深藏在记忆深处的习惯,它纠结在历史文化情感中,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隐约表露出这种依赖,于是脚部能力的释放成为运动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探究和挖掘体育运动的历史与文化必须去追溯和理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那些古老、原始和传统的因素。足球运动是一种运动文化,应该首先成为从脚开始的发现,发现历史文化中的线索,以便体育价值得到认可,体育文化得到发扬,体育精神得到尊重,体育历史得到溯源。足球运动中所迸发出的快乐元素,是人类能够迅速获得的文化信息,运动员释放激情,观众欢欣鼓舞,人类在此时感受到的是平等、自由和无拘束,人类在足球运动中寻找到了满足自身情感需要的精神寄托。可是,人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不平等的。首先,人与动物之间存在不平等;其次,人与人之间因种族肤色、身高体重、地域环境、气候温度、饮食习惯等差异,人类个体之间差异也存在着不平等,这称之为“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13]。这种先天的差异,通过后天的竞技补偿是能够得到一定的弥补,但是不能改变其本质的优劣,于是竞技文化的平等和补偿成为了一种化解机制,人类在体育运动(尤其在足球运动)中能够找到这种化解因素。对于足球水平的高低,不同人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能力差异,骨骼比例、四肢长短、血管粗细、快慢肌多少、内脏工作能力等因素都影响着竞技水平,于是足球一流水平总是属于欧美国家的运动队。但是,抛去足球比赛成绩,不同人种的人们都喜欢参与足球运动,足球运动成为激活个体潜能、寻找自由快乐、缓解精神压力、释放原始野性的最好舞台。于是,对于足球运动的理解不能局限在运动项目的简单定义上,而是应该当成一种人类的群体文化来看待。班纳特认为:“文化是一切群体的行为模式,我们把这些行为叫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切人群之可观察的特色。”[14]足球运动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参与还是观赏都是愉悦身心的一种享受,身体随时需要这种享受来缓解文明所带来的压力。人类社会的文明在近两千年来,尤其是近两百年的发展速度是之前的10万倍,但是人类身体的进化速度却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由于肢体劳动的减少,人类的身体正在呈现退化的趋势。人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就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于是体育运动就成为了让身体适应社会的自我补救机制。足球运动最大的优势是人能够在运动中将身体能量释放、能力提升、行为丰富、感知明确,让身体始终处于足球运动的文化氛围之中,身体得到承认和尊敬。“身体自身的特征在于它是感知的身体。我们把它纯粹看作是一个运动的、并且是在感知行为中主观运动着的身体。”[15]身体是需要运动的,足球运动提供了身体运动必要的成份,又使得身体感受到快乐、充实和自由。除了奥林匹克运动有号召全人类参与的热情外,就只有足球运动有这种能力了,所以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运动,它消除种族的隔阂、文化的差异、体质的区别和能力的不同,将全人类的目光集中在足球当中,使足球文化成为了人类运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身体享受运动,让运动感化身体,身体在足球运动中获得人类最为本质的快乐、勇敢、自由和强大的文化精神。足球运动需要有一个场地来进行比赛,球场就成为了选择,它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到古罗马圆形剧场的角斗竞技再到现代的足球比赛,我们发现众多的人聚集在此都是为了获得情绪体验和情感满足。我们将这里的人群分为三类:运动员(包括教练员)、观众和裁判员。其一、运动员,除了展示自己的竞技能力外主要是为了获胜,赢得荣誉;其二、观众,是来欣赏足球比赛的偶然性表演和必然性结果,偶然性是具有戏剧的效果,必然性是胜负的追求;其三、裁判员,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维护比赛规则的主动因素,是中性的。在球场中除了由这三类人群组成的因素外,还有一种原生性的来自运动本身的因素,即:运动的魅力。为什么足球比赛能够吸引如此众多人的目光,运动魅力成为唯一的解释。古姆布莱希特说:“一个对象吸引了我们的眼光,对我们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而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吸引产生的原因。就是这种魅力,给予体育一种强大的力量,因为她引导我们的目光对准一些我们通常根本就发现不了的东西。”[16]运动的这种魅力是由氛围和情感造成的,当你进入到球场很自然地可以感受到欢欣鼓舞和失望悲伤。此起彼伏的欢声雷动融合愉悦的心情震撼着你的心灵,挑衅漫骂的失控情绪夹杂着愤怒的暴力刺激着你的感官,在球场中能很容易找到人生当中极端对立的状态,因此,球场成为一个观看人生表演的舞台。对于运动员来说魅力来自于荣誉。荣誉代表着肯定和吸引,肯定是能力的表现,吸引是征服的体验。在足球运动中可以很容易找到荣誉的身影,他们称之为偶像:贝利、马拉多纳、贝肯鲍尔、齐达内、贝克汉姆、梅西、卡卡、C•罗等等,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都是明星,爱好足球运动的人们自然成为了“粉丝”。在球场中“偶像”和“粉丝”达成一种默契,足球运动成为一个奇妙的人类情感聚会。对于观众来说魅力来自于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是不确定和意外,“偶然性乃是美所不可缺少的属性。”[17]足球运动的偶然性本身就是蕴涵在必然之中,因此偶然成为了体育运动本质特征,这也是足球运动的魅力所在,猜想成为了一种别样的享受。“足球比赛是一种动态的运动,它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在动态变化的,时时刻刻都不同,而且是双方共有的时间和空间,每分每秒在激烈的争夺,变化无常。”[18]偶然带来的悬念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情绪的变化,如同人类对待命运的偶然性总是希望得到最完美的结局。必然性的结果是一个魔咒,就如同人类生命的生与死一般,是不可操控的力量,足球运动中胜负就体现着这种力量,胜负的必然性使得所有喜爱足球运动的人都为之着迷。最具有戏剧效果的是足球运动中存在着平局,平局不等于不平等,不等于实力的相当,它是足球偶然和必然之间的鸿沟,是足球运动魅力另一种体现,是留下无限猜想空间的结果。足球运动的魅力就孕生在球场环境和比赛结果多变之中,从中能够体现出许多人生哲学的问题,足球它不仅演义运动和竞技,还反映人类文化情感的独特关怀,足球运动就是魅力本身。足球运动是一种体验,运动员和观众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才能感受到这种运动本身蕴涵的强烈地吸引力。支撑足球比赛顺利进行除了持续投入其中的情感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因素就是比赛的规则。规则是制度的约定,是在混乱中实践出的真理,是围绕足球运动而创建的活动体系,服务于比赛的所有过程。对于足球运动来说,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观众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享受着比赛赋予的权利,规则是谨慎和严肃的,是权威和唯一的,是可塑和变化的,它提供同一的价值认同,引导人们参与运动并遵守共同的文化秩序。“游戏必须有规则。规则越严密完善,比赛就会越精彩越公平,才有利于所有参加游戏的人展示技艺和才能。”[19]公平体现在规则的严密中,人们享受着情绪体验,这时足球运动体现出一种社会契约的关系。裁判员实施着规则,运动员遵守着规则,观众享受着规则带来的愉悦,足球运动引导着和谐秩序的遵守。“在一个没有比赛合同契约的社会,习俗凌驾于法律之上,被统治的人可以通过竞技活动表达自我的声音,所以竞技娱乐在当时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20]体育活动是人们自发的娱乐,习俗成为了组织比赛的普遍约定,比赛要进行下去就必须有一个一致认同的约定,人们遵守并享受着这个约定,于是规则孕育而生。足球运动一开始就是这种自发的活动,规则的出现是实践的产物,是不断变化和适应的结果。“足球的戏剧性就这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是力量、智慧、技艺、意志乃至由无数次反复练习积淀下来的无意识层次的生命力的辉煌表现,不但能使观众大饱眼福,而且往往给人们以理性的启迪和生命意志的感染。”[21]足球运动的智慧就部分地体现在规则当中,“越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由球员、足球、球门共同组成的整体,“反越位”就成为了智慧之间的博弈,规则成为两者之间平衡协调的机制。在足球运动规则的限定下,衍生出了很多实用的技术和战术,进攻需要有快速机动、纵深渗透、灵活应变和默契配合的能力,防守需要有延迟阻截、收缩集中、控制区域和均衡回缩的能力。战术意识有:盯人、跑位、保护、补位、传球、射门、运球、抢球等;阵型分为:四二四、四三三、四四二、三五二、五三二、四五一等;职责分工:前锋、前卫、后卫、守门员等;死球后的踢球有:开球、球门球、角球、界外球、任意球、点球等。这些都是组成足球运动的基础,正因为有这些规则和形式才使得足球运动具备了文化传播所需要一切特征,足球运动就这样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开来,完备的规则文化是足球运动赢得文化胜利的前提。

第2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精神;学术自由;人文主义;

一、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涵解析

在广义上,大学是指所有的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在狭义上,大学是指在专科学校、学院之后的最高等级的高等教育机构。[1]“大学文化精神”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文化概念,是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具有两方面的属性特征:

第一,学术自由的属性特征。学术自由的内涵则主要是指自由探索知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需要,从而实现人的精神完满和个性发展。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将这一精神理念被带入并践行于早期的大学学术生活中,它是中世纪早期大学区别于其他社团性组织的一种外在的“标示性”文化,同时也是“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的知识分子在日常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品性”。[1]从大学的起源上讲,中世纪的大学起源于自发组织起来的“精神的手工业者”,他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所属”,可以自由的云游讲学,而且形成了一种自由探索高深知识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品性,并维护和坚守这一“社团性行会组织”的独立和自治,不愿受学术范围以外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干扰或约束;求学者没有现代意义上学籍的限定性,可以依据自己探究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的云游求学,以发展完整人格、获得广博学识与独立思考精神。这些“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探究和学习“高深学问”中的“教”与“学”所体现出的“学术自由”精神理念和文化品性,不仅蔚然成风,而且成为当时大学的一种“文化标示”。所以,从大学的起源上讲,“学术自由”的精神理念,表征着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中的知识分子或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日常的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原生性的、“自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品性,体现着中世纪早期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日常状态、方式、态度、价值及精神风尚。

第二,人文主义的属性特征。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的解放,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的自由。虽然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文本”的教育主张,但其大学教育几乎都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其一,既倡导学者个体对“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同时又关注对学习者个体独立思考个性的养成以及个体的精神自由;其二,教育内容主要是人文学科,不仅把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探究所有“高深学问”的基础,而且以人文学科来陶冶学习者的高尚情操。所以,虽然中世纪早期大学的这种人文主义取向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以人文本”的“人文主义”,但在关注个人理智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及个人独立个性的完善等方面,已明显表征出“人文主义”的精神理念。

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品性不仅是以“自在”的文化形态渗透于近代大学人的大学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以“自觉”的文化形态作用于大学人的生活文化中。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把科学研究带入到近代大学的同时也把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精神渗透于柏林大学的精神文化之中,在洪堡看来,“唯有在研究活动中,每一个个体才能在获得精神自由的同时,运用理性来独立地思考,独立地面对疑惑和承担责任,才能够发现真理,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2]洪堡的这一新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而且广泛地被各国大学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大学人大学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在他看来,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心智,以此来“形成对个体终身受益的精神品质,如自由、公正、理智、温和以及睿智等等”。[3]因此,大学自由教育的思想观念,不仅以一种教育哲学的力量不仅影响着近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以大学人的群体意向渗透到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文化心理和精神信念中。

二、大学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独特气质是外在的“形”,而大学文化是内在的“魂”。作为具有真正现代意义大学的文化精神,它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引领学生的品性性格培养。

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讲,创建大学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而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文化所营造的大学的“精神场域”的重要组成,[4]所以,大学文化精神所内涵的“传统”精神理念以及所表征出的大学人的文化品性,对目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来讲不仅需要,而且是大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必需。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广泛意义上的“精神”对每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而且也体现着或践行某种精神,哪怕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或物质至上主义的精神,所以,从“精神”之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这一层面上讲,“精神”不仅仅从生命存在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精力或活力充沛,也不仅仅是从心理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处于自觉的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精神”表征着每一个人对其据以生活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信奉,是一种灵魂的“寄托”,也是每一个人的具有一定理想追求和目标指向行为的内驱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对生活价值的选择以及生活所持的态度、日常行为规则的遵循和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意志品性,因此,精神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同的精神品性之于每一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大学文化精神内涵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性所表征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确实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可以说,一个具有“无私奉献”这一“精神品性”的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上,总是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后,具有这种精神品性的人,又被誉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应具有何种“精神”,或者说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品性”,不仅是学生提升自身“精神 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问题,更应是学校营造和创建大学精神文化来“引领”的职责及方法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合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根本体现。价值观念是一种衡量内心活动的尺度,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念、信念、理想等,也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价值观被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时,就表现为个体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可通过个体行为被外界感知,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倾向,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

从“价值”之于人的行为的选择与定向等方面来讲,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直接反映出价值主体对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意义,价值主体作出价值判断从而作出价值观念的标准和依据:一是价值主体的信念、期望、理想追求,即合目的性;二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中的“他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实现的事实和引领;三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外的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对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来说,大学文化所内涵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不能用主导价值观来强行取代大学生个体对自身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自主选择,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并不等于完全消解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而是要通过对各种现行的价值观的批判整合,确立一种为大学生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元价值观中作价值量的分析与比较,让学生懂得去确定价值等级次序,优先选择其中价值量最大、最值得选择的那一种,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等级最高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大学生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个人享乐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P.82,99

[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P.234

[3]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16

第3篇

[关键词]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利;文化建设;文化理论

一、“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

“文化权益”是近年来热度逐年走高的一个词语,十七大报告首提“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益进入执政党的政治纲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更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列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基本文化权益”?与“文化权利”有什么区别?目前,不少人对“文化权利”与“基本文化权益”是不加区分的。本人认为这是不妥的。两个概念具有重合的地方,但不是等同的。理清“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外延,无论对学习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建设理论,还是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实践,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文化权利”是与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相并列的人的基本权利,属于人权范畴。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1966年第21届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这就在世界范围内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概括讲,文化权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三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四是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

“基本文化权益”是我们党在现时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基本文化权益”是有其特定涵义的。

在范围上,“基本文化权益”具体包含“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赏”(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几项,与文化权利前两项(即“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相重合,但不包含后两项(“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可见,“基本文化权益”属于文化权利的下位概念,涵盖的范围小于文化权利。

“基本文化权益”较之“文化权利”,具有如下特性:

1、基本性(或基础性)。“基本文化权益”突出的是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然涵盖的权利,是为维持基本的社会正义所必须提供给每个公民的权益。可见,“基本文化权益”是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等一样,处于同等基础性地位的,是同属于“民生”范畴的。

2、福利性。“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主要由公共财政负担、以政府为主体提供。通过财政保障,以政府购买、补贴、配送、组织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或优惠的产品、服务。例如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等。

3、均等性。“基本文化权益”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属于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每个公民在权利的享有上必然要求平等、普惠。要求做到社会成员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老幼、不分身份高低贵贱,都可以无差别地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农民、城市下岗人员、退休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应当有针对性的措施和特别的服务,保证他们享有与其他群体同等的文化权益。

4、保障性。“基本文化权益”是由政府保障的文化权利。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5、时代性。“基本文化权益”的范围,是随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而变化着的。在现阶段,“基本文化权益”的范围包含“看”“听”“读”“赏”“参”等,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有新的、更多的内容纳入“基本文化权益”,公民的文化福利会更加丰富。

二、提出“基本文化权益”概念的意义

1、深化了文化权利理论认识。提出“基本文化权益”概念,区别了“基本”文化权利与“非基本”文化权利。通常人们的对文化权利的共识、也即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中概括文化权利,包含享受文化成果权、参与文化活动权、进行文化创造权、文化成果受保护权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权利,都属于人的基本权利,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这些权利享用的情况是有区别的,有些权利是人人必须享用的,犹如吃饭、睡觉之于人不可或缺,如读书看报、看电视等,属于满足人的最基本精神生活需求。有些权利则并非所有人实际享用,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只有一部分人享用,如写小说、拍电影、演戏、跳舞等文化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需求等。可见,文化权利中,既包含不因地域、性别、年龄、身份,老幼、贵贱而差别的、人人需要实际享用的文化权利,也包含因人的才能、特长、成果而异的、并非人人需要实际享用的文化权利。以“基本文化权益”的概念区别之,使得我们在理论上更加深化,在实践上更加容易操作。

2、界分了文化权利实现上的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将人人必要的文化需求称为“基本文化权益”,凸显了这些文化权利的公益性、福利性,强调了政府的职责和公共财政的义务,使得这一部分文化权利从法律上自在的“自由”,变成由政府保障的“利益”。这就使得每一个公民不会因为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减少自己基本文化权利的享用。在政府承担保障职责的“基本文化权益”之外,公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和需求,通过市场享用、参与其他的文化活动。政府保“基本”,市场供“特需”,从而在不同层次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第4篇

,壶瓶山。道家的卫生文化。现代价值观。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道教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上,对平湖山养生文化进行研究,并对平湖山养生文化进行分析 说明 它的 现代的 价值 从…起 这个 3. 数量 属于 文化的 结构——材料、system和精神。

平湖山。道教养生文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多数人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大。即使大多数人的身心状况越来越差,他们仍然没有健康意识。有的人把注意力转向健身养生,却用金钱购买补充剂换取身心健康,忽视了宝贵的养生机制,违反了中国传统养生规则,现代人很少能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养生活动。壶瓶山是中国的国家级养生场所之一。也是养生运动中具有特殊活动性和发展潜力的特色文化因素。对其健康文化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1。壶瓶山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老子和庄子的养生方式是中国现代道教、儒家和佛教传统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养生原则主要包括:顺应自然,清心寡欲,弱者生存,保精保气,积善积德,谦德等。庄子的养生原则主要包括:持中之道,以静养神,以动养形,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的形成是道家思想的产物,是壶瓶山这座古老的历史山脉与现代健康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应科学发展,丰富其健康思想,明确其现代价值。

。山顶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四十年的南天禅林古庙和威灵观,供奉后山坪药王菩萨。这里是人们修行道教、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场所。在古代,人们无法思考健身与养生的关系,因此他们将延年益寿的愿望寄托在上山上香的形式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其次,壶瓶山作为湖南省重点生态旅游区之一,植被和物种资源丰富,也为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壶瓶山道教养生文化以道家思想为主体,以祝福、滋养自然、道生为内容,以法会、祭祀、献仙茶、太极表演等形式展现。在…上三月三日,当地信徒举行各种民间活动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人民丰富了当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道家老子注重“根深叶茂、眼光长远的道路”。这意味着如果你想长寿,你必须修炼你的心和气。与外界无争,修身养性;无私无欲,修气养性。在传统养生观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清心寡欲,与世隔绝,修身养气,达到科学养生的目的。壶瓶山道教养生文化也注重动与静相结合的养生理念。它认为动与静符合道家的本性。前者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后者注重塑造纯洁的心灵。由此可见,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中的动态和静态培养是科学健身的关键之一。

。壶瓶山道家健康文化中的动、静两种养生理念对这种人的健身观念的形成起着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自古以来,就有人说“药补不如食品补充剂好,食品补充剂也不如动补好”。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提倡采用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运动方法,并辅以“节食”运动以及其他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方法。这里提到的节食不是为了不吃,而是为了少吃油腻、腥味的食物。现代人容易出现诸如“肥胖病”之类的症状,这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它提倡顺应自然,日落时休息,日出时制作。在现代,大多数人熬夜是很常见的。经常有新闻报道说,熬夜导致的猝死足以证明道家养生理论的合理性。因此,高山道教养生文化对现代人科学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巨大的生活压力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精神疾病。不仅年轻人的生活质量不高,而且中老年人还面临着孩子外出工作,无人关心,邻居像陌生人一样,无法沟通,以及严重的孤独感。对于如何修身养性,高山道教养生文化在这方面也有成就。壶瓶山道教养生文化注重通过小舟天发、听息法、坐忘法、太极等养生方式净化心灵,达到心灵纯净、欲望少的境界。面对复杂的社会和激烈的竞争压力,现代人利用高山道教养生文化和修身养生的协同效应,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目标。被称为“湖南屋脊”的壶瓶山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国际重点生态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为高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壶瓶山每年都举办庙会、法会、祭祀和其他民俗活动来吸引游客。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高山的山川之美,还可以通过高山健康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诉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经济增长。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人们只注重身体的外在锻炼,而严重忽视了自身内涵的形成修养。新时期,高山道教养生文化注重“最后一顿饭”和“自然”,没有强迫和争议。这对实现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的壶瓶山道教健康文化受到数千年文化的影响和规范,其中蕴含着极其哲学的健身思想。它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保持健康的方法对现代人的保健活动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传统健康文化思想与现代健身科学相结合,创造现代养生方式,使中国传统健康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价值。高亮,赵玉坤,王宇新。“六字诀”健康文化的起源、演变与本质[J]。体育与科学,2019,40(03):80-85。

[2]王艳红,石爱桥。中国传统体育健康文化的历史变迁[J]。体育文化指南,2018(01):122-126+153.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权威;内涵;意义

一、权威的发展:出现与消解在我国的历史早期,权威维系着人类内在的自由及精神上的秩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更新着人类的文化。随着现代性的信仰危机的出现,曾经确定无疑的传统师道权威逐渐变得凝固,甚至不断受到挑战和抛弃,它不再能生存于人们对师道的信仰之中。然而不可更改的事实是,人仍然需要一个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的根本权威。对此现象,我国传统文化给出的定义更为明确:师道的权威必须经历理性的判定、动态的整合及流动的发展才能使人信服,才能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作为人所依赖的精神源泉。

二、教师权威的内涵西方社会学家克利弗顿和罗伯特依据韦伯的权威理论,从归因层次对教师权威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权威的形成其影响因子为[1]: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师权威制度不谋而合。我国古代对传统教师权威的定义为: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其社会文化价值赋予了传统师道的威严;是形而上的法定权威,包括当时的社会制度及社会法规赋予教师的绝对权威。这是融入中国人骨血中的传统,虽有不足却立命千年。传统文化中对知识传播者的尊敬源于知识权威的固有地位,教师的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感悟、经历等构成,这是教师权威的形成依据。正如孔子所言[2]:“吾之宏愿,诚欲统一学术,统一政治,不料为作百世之傀儡,惜哉!”儒家强调以感召权威而育学生,这其中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及对社会的同情心等。由此可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形成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体修养,在客观性因素中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沿袭,从需要层面也取决于教师的学术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脱俗的人格感召力及崇高的精神力量[3]。

三、教师权威的意义1权威引导的确认

传统文化将教育概括为人与人的心灵交流活动。教育的内涵则是教师作为一种社会权威,担负起引导学生使之获得完整人格及精神能力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实现保存以往历史文化发展的全部精华的生成过程,来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生成。教育需要学生与教师的虔敬向道之心,否则只是一种劝学的方式。如果缺乏对知识价值和真理的憧憬,人之为人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而对教师权威的敬畏则是源于个体对善的向往和追求。个体的发展自发地接受和适应传统价值,这种自然的融合虽然可以使个体达到高层面的文化化和社会化,但是,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却处于低级状态,因为无法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在,不了解其精神意义,所以让人处于虚无的精神之中。

2权威引导的意义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权威之中,否则只会陷于对社会规则的屈从和更深的虚无之中。面对这样的态势,我们只有选择性接受某种权威的引导。因为除此之外,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普世性的、可以让人在文化层面理解一切发展定律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师道的漠视、教师权威的漠视,只能使人在文化的变革中陷入盲目无知的虚无之中。对传统文化下教师权威的选择,并不是通过一些手段达到某种目的,而是依据自我在实际生活中对教师权威意识的形成和融合,加之解读。以此唤醒被遮蔽在文化洪流中的权威,做出主观的选择。

最后,在对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选择下,我们永远不要迷茫的是,教师权威是真实的而并非绝对的,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应有自己对文化的解读,而不是盲目寻求在权威中得到指引。

参考文献:

金生.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节假日旅游;经济意义;文化内涵

一.我国节假日的发展轨迹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它的环境密不可分,国家规章制度的实行也肯定与它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五一、十一长假就是在1992—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陷入了经济增长与消费疲软的困境,消费与生产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从1999年五一、十一长假正式开始。于是人们利用长假,纷纷出游。当时人们纷纷用“井喷”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大潮。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让所有的旅游热点地区的景区、宾馆、交通、餐饮等价格成倍上涨。从那时开始,人们发现原来长假蕴藏着这么多的“黄金”,媒体用“钵满盆满”来形容商家的收获。于是五一、十一长假被人们称为“黄金周”。黄金周成了商家创利的重要时机之一。十年来“黄金周”确实完成了最初的使命:刺激了消费,拉动了需求。

新事物固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的日新月异,新事物逐渐会丧失其原有的优势,那它就会面临淘汰或被改良的问题。另外黄金周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当“黄金周”演变成消费热潮之后大量的消费需求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被释放。而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调整周期。从而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黄金周期间供不应求的刺激下,社会上更多的资源被调配于应对黄金周的需求,当黄金周的消费热潮过后,整个市场出现了消费低潮,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另外,由黄金周引起的交通拥堵、景点爆满等负面影响,使黄金周逐渐褪尽原有光环。从最初的全民狂热,到随后的大面积疑惑,每个黄金周过后,都给我们流下来太多的思考。黄金周正是在这样的追问、分析、质疑下不断发展。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家度过“黄金周”,或在此期间探亲访友时,由“黄金周”引起的争议愈演愈烈了。从第一个黄金周开始,黄金周就是以旅游为其特征,将近十年的“黄金周”经历,催生了一个旅游时代。当大对数人的黄金周被习惯冠以“旅游”的名义时,很多人对“黄金周”期间在家休息反而不习惯了,反而觉得“黄金周”已经没有意义了。其实黄金周为何不是休闲的黄金周、探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呢。终于,在种种压力和非议下,五一黄金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清明、五一、端午等几个小长假代替,但是十一的黄金周依然存在。

二.节假日的经济意义与文化内涵的博弈

众所周知,十月一日本应是举国同庆日子,但是人们过度关注“黄金周”的经济利益,整个社会冲刺着黄金周到底能给社会带来多大收益、给商家带来多少回报的金钱的诱惑之下,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虽然十一不像清明节、中秋节那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国庆节也是中国人民值得留恋、祝贺的日子。提到十一长假,我们想到的是黄金周,想到的是经济利益。但是这种文化意义却逐渐被我们淡忘了。另外黄金周本应是老百姓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后休息娱乐的时间,可是各个商家对待它的态度远比老百姓热衷的多。它被老百姓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旅游景点、交通等面临强大压力情况下,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在家渡过黄金周,未免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十年后的今天,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应该淡化“黄金周”的经济意义,更加关注它的文化内涵。转变休闲娱乐的实施模式,将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放在首位。

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世界旅游会议上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人必须享有积极的休息、假日,必须享有在人本身所需要的闲暇及娱乐时间内自由旅行的权利”。使用闲暇时间的权利,特别是由于工作权利而带来的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权利为《世界人权宣言》及许多国家的法律视为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对社会而言,每个社会有义务赋予其公民最为实际的、有效的、毫无歧视的权利。

我国的黄金周实施这么多年来,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盛大节日。每次黄金周来临的前夕,人们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长假来做自己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远在他乡就读或工作的孩子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学习、进修、考各类证照、聚会购物等等。当今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大多的工薪阶层都没能有时间好好的休闲放松一下,所以黄金周的长假就是这些工薪族彻底放松自已、好好娱乐、休闲的最佳机会。虽然每次黄金周后,人们都说好累好辛苦、在家没意思等等,但谁不期盼有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呢?确确实实地说,黄金周已成了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么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黄金周这样一个长假。

有些人称,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实行,黄金周会自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劳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带薪休假制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民营企业。因此如果完全取消黄金周,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淡化节假日旅游的经济意义,提升其文化内涵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黄金周的经济意义,而把它过渡到旅游文化内涵上来呢?其实,黄金周为何不能看成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呢?黄金周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的追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这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其次,不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多么现实、重要,都不会也不可能是各国作出鼓励发展旅游业的决策的唯一标准。度假的权利,公民熟悉自己周围环境的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国民性及把每个人与其同胞联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归属感,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实际上黄金周假日的产生和发展也改善了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外国人老是说中国没有人权,《国际政治权利公约》写着度假作为人权的存在,中国也签署了这项公约。所以,黄金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一种提升,中国在逐步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把人们认为黄金周是经济的黄金周转变到是休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观念上来,恐怕需要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休假权利,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休假权利,使企业意识到给予工作人员正常的休假权是企业一项基本义务。 政府推行奖励旅游制度,如日本为了推行企业奖励旅游制度,也是作为扩大内需的一种措施,规定企业组织奖励旅游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可以计入成本这等于是政府出钱来办奖励旅游。加大鼓励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从理论上解决旅游者的本质属性,理清旅游、休闲和旅游休闲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扩大对黄金周文化意义的宣传,打造中国旅游的黄金周文化品牌,使黄金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休闲假期,使黄金周逐步成为中国人团聚、休闲、出行、购物的一个“新民俗”。

其次,旅游企业应该分时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参观旅游景点。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把旅游业从一般观光的旅游景区中分流出来。企业应该落实奖励旅游制度,因为他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也有一种广告效应。另外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应对黄金周期间的旅游问题。

最后,社会公众应该有一种理性的休假意识。首先应该认识到黄金周是我们的正当休假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至于休假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探亲、访友、购物。而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果有意愿旅游,应该及时了解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信息,为了提高旅游旅游质量,自觉避开旅游高峰期。

旅游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标志。因此,对待黄金周,我们应该从对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过于关注转到更加重视黄金周的文化内涵上来。那样我们才能全面地看待黄金周,才能正确地对待它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龙” 文化内涵 喻意 英汉互译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首先,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能保存下来,并传递给同时代人和后人。其次,语言直接反映了一种文化现实。正因为如此,翻译所涉及的决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还包括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兰伯特(Lambert)和罗宾斯(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并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一大批学者开始从各自不同的文化研究角度切入翻译研究问题。正是这一时期,将翻译研究放在更宽阔的跨文化环境中,使得翻译研究逐渐成为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这一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场变革,人们把这场变革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使翻译研究者意识到,当代译论不可能局限于单一学科的发展研究,必须有一个多学科综合、跨学科领域相互渗透、不同思潮互补的基础,翻译已由单一的“语言科学论”走向了“翻译文化论”。该学派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乔斯・朗贝尔(Jose Lambert)、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等。他们主要探讨译文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以及译文对译入语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文化规范所产生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的翻译学者开始注重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诸如共同的规则,探讨翻译与译入语社会文化的关系,运用新的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阐述。

在我国翻译界,同一时期也发生了这种文化转向。较早提倡翻译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是王佐良。1984年,他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翌年又发表了《翻译与文化繁荣》。此后,其他学者也纷纷发表相关文章。90年代以后,文化与语言研究的结合更是朝更深层次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达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和差异。

考察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祥瑞动物,这些祥瑞动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对于“图腾”,《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演变,人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赋予更多的动物以更多的喻意,这些喻意源于动物,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从而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含有动物名称的比喻性词语,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所反映的语用含义依赖于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讨论“龙”在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互译,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龙是最引人注意的动物之一。

二、龙在汉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喻意

从大量用于描述动物的比喻来看,同样一个词虽说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背景而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联想――相同或部分相同,或无任何联想或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乃至于失去或淡化了概念意义。而由此引申的意义和文化信息还可能包含着不同民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喜恶或褒贬,甚至还可能浸透着一种文化精神和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意义。“龙”就是这样一个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喻意的词。

1.龙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喻意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这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是一种能在陆地行走、在天空翱翔、在大海漫游,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龙是与皇帝相联的,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都纷纷自命为“真龙天子”, 龙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所用之物,如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利的象征;在民间,平民百姓更是把龙当做神灵,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善变化,利万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形象已演变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将自己的国家比喻为“东方巨龙”,将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 这不仅赋予了“龙”以深厚的感情意义、丰富的联想意义,更赋予了它深远的社会意义。龙文化由此成了中国文化的“特产”,体现着一种民族文化的个性。

2.龙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喻意

在西方,也有关于龙的神话。西方神话中的龙是一种形似体型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长长的形似蛇的尾巴、口中能喷烟吐火的凶残的怪物。龙在基督教中被视为恶魔的象征是源自Mesopotamia神话,在Mesopotamia神话中,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巴比伦神话中的英雄Marduk的对手Tiamato与Hittite神话中的Illuyankas,皆为其中例子。居住在Mesopotamia区域附近的犹太人也曾受其影响,并将这一种观念继承下去,龙在犹太教与基督教中渐渐成为恶魔的象征。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一些圣徒如圣・乔治、圣・迈克尔都因杀死dragon而被视为英雄。在《旧约》的《诗篇》中也说:“汝把龙踩于脚下。”最有名的也许是公元700 年左右盎格鲁―撒克逊人关于贝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诗中主人贝奥武尔夫打败妖怪伦代尔后,与恶龙搏斗,两者同归于尽。在现代英语中,dragon被用以形容“凶暴之徒”或“严厉透顶的人”,甚至还用dragon比喻悍妇。在欧洲有一个古老的谜语:What flies without wings,hits without hands, and sees without eyes?谜底是:the White Dragon。可见“dragon”在西方人看来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的猛兽,该谜语就是用dragon 指代“avalanche”(the dangerous waves of snow )。

可见,龙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寓意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吉祥物,因此与龙有关的成语都为褒义词,如“成龙快婿”、“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而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一种凶残的怪物。

三、“龙”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现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陈福康,2004:105/385),再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但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是不对等的,要把原文中各个层次的意义都再现于译文中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因此在翻译“龙(dragon)”一词时,中文中的龙常采用直译法,而英文中的龙则舍形取义,以便与中国的龙的形象相区别。

1.汉译英

①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占领南京》)

The city, the tiger crouching, a dragon curling, outshines its ancient glories; in heroic triumph heaven and earth have been overturned.

②亚洲四小龙:four tigers in Asia (中文中之所以把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称为亚洲四小龙,是因为它们经济腾飞速度有如龙腾之势。但是,如果把它直译成“four dragons in Asia”,西方人必定难以接受。于是许多英文报刊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巧妙地把“龙”译为“tigers”。)

③望子成龙:to hope that one’s child will become somebody (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高贵权利地位,但是在英文中因无此意,故采取的是意译。)

④生龙活虎:full of vim and vigor (由于英语中龙指恶魔,故此处采取意译。)

为了区别汉语中“龙”与英语中“dragon”的形象,现在中文中的“龙”通常被翻译为“Chinese dragon”。

2.英译汉

⑤We really frightened of the Maths teacher. She was a real dragon.

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女人。

⑥The woman with a red hat in this shop is absolute an dragon!

这个店里戴着一顶红帽子的那个妇女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⑦Two fiery dragons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furious than they were.

他们当时凶恶极了,两条喷火恶龙也会难望其项背。

⑧I will starve him to death,the son of a dragon.

我要饿死他,这恶魔的儿子。

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dragon在英语中有“悍妇”之意,但是在中文中“龙”倾向于褒义,因此在翻译成汉语时直接用dragon在英语中的比喻义。

⑨the dragon of Wantley:贪婪的吸血鬼

⑩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sow dragon’s teeth: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它源于希腊神话:dragon’steeth为底比斯国王所播种,后成长为武士而相互厮杀。)

{11}a bit of dragon:飞扬跋扈的人

四、结语

通过分析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产生正是由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相异带来的,因为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承的,语言反映文化,它是文化的一部分。而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中最大的困难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同的文化导致了各种翻译障碍,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加强文化意识,充分了解语言间的差异,才能真正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楠,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J].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陈文.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7]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8]丁薇.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浅探[J].文化研究,2009.

[9]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

[11]傅敬民,吕鸿雁.当代高级英汉互译[J].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12]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14]贾少宁.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文化对比[J].新闻爱好者,2009.

[1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7]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8]廖光蓉.英语词汇与希腊罗马神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3,189-190,194.

[19]廖光蓉.源于圣经的词语[M].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31-32.

[20]谭载喜.西方翻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1]田樱花.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喻意解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

[22]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3]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上外教育出版社,2002.

[24]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6]张善升.英汉语言中某些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差异[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04-105.

[27]郑岭.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动物词语[J].中州学刊,2006,(4).

[28]周玉忠.英汉语言差异对比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词汇;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词汇中很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英汉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这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词的字面意义和涵义

一般来说,词汇具有字面意义和涵义。词汇的字面意义是指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是带有本民族文化和情感色彩的意义,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在英汉词汇中,有部分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例如Oxygen(氧气)、Aspen(阿司匹林)、Penicillin(青霉素)、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等,但也有部分英汉词汇字面意义是一致的,但文化内涵却有很大的区别。本文着重对这部分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进行对比性的探析。

二、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的表现

英汉两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学艺术传统等方面有所不同,受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部分英汉词汇的字面意义是相对应的,但文化内涵有所差异。

1. 词义范围有所不同。

在一次在听课中,笔者听到授课老师在讲解intellectual这个单词时只简单地说“它用作名词时,中文意思是知识分子”。其实,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应该知道intellectual与汉语中的“知识分子”的内涵区别。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及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一些贫困山区,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是包括大学教授及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汇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如果教师能把两者内涵差异讲清楚,相信学生会对intellectual这个英语词汇的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又如“dear(亲爱的)”,在中英文化中都是对自己喜欢的或爱人的称呼,但是在英语民族文化中,还可以用dear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书信的称呼中一般都以dear开头。

2. 赋予的感彩不同。

一次在英语课上,一位学生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dragons”,显然,这位学生并没有掌握dragon这个单词的内涵。dragon(龙)在汉语里象征“高贵、神圣、吉祥、非凡”。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可以指一国之君,亦可指贤才能人。但西方人却视之为一种不太可爱的、凶猛的动物。在中世纪西方,“龙”是罪恶的象征。由于英语里dragon的邪恶意象,译界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tigers”(四小虎)。汉语中其他一些与“龙”有关的词语或者成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也尽量避开不用dragon这个单词,而用其他的单词来表述。例如:龙颜face of emperor;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另外,一些颜色词为中西两种文化所共有,然而它们的内涵却截然不同。英语中的yellow 与汉语中的“黄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汉语中,“黄色”常表示“、下流”,有“黄”“黄色书刊”等说法,但在英语中,yellow 则没有此义,相反,它往往象征正义、坚定、智慧,yellow book,yellow paper 是极其严肃的政府报告,而不是“黄色书籍”。

3. 性质上有所不同。

地理环境不同也决定了中英两种语言中一些词汇性质上有所差异。英语中的east wind 与汉语中的“东风”在字面意义是一致的,但性质上迥然不同。中国位于东半球,在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所以,汉语中的“东风”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事物。而英国在西半球,是一个岛国,西临大西洋,属海洋性气候,所以,英语中的east wind是指萧瑟的秋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和我国的西风,甚至北风相似。英国人在east wind前所用的形容词,都是极其凛烈的。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翻译;颜色词;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化逐渐丰富,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颜色拥有共同的认知,颜色使得世界变得鲜活,使事物变得栩栩如生,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生动,但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沉淀的文化底蕴赋予了颜色词特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拥有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一、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对比

(一)红色(red)。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红色代表喜庆、欢乐和祥和,比如:“红红火火”、“冉冉红星”等,都表达了一种进步,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而在英语中,红色既有褒义也有贬义,但红色多表达着“战争、暴力、火”等意思,如:“血战(a red battle)”、“火灾(red ruin)”、“负债,赤字(be in the red)”、“危险信号(red flag)”、“大怒,生气(red-headed)”等。

(二)蓝色(blue)。在中国文化中,蓝色是一种庄严、高雅的颜色,多象征宁静、开朗、深邃,在语言运用中,多将蓝色用“青”代替,比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云直上”、“永垂青史”、“青史流芳”等,都表达出了“蓝”或“青”所拥有的积极意义。

而在英语中blue有许多层意思,它既可象征高贵、深远,如:“名门望族(blue blood)”、“中心耿耿的人(true blue)”;又可象征沮丧、忧郁,如:“悲观的人生观(a blue outlook)”、“感到不快乐(feel blue)”;而又可表达“突然、迅速”的意义,如:“晴天霹雳(have the blue)”。

(三)白色(white)。在汉民族文化中,白色多表达出“不吉”的意思,如“红白喜事”中的“白”表达的则是“死亡,丧事”,且丧服自古以来都是白色。在我国的戏曲文化――国粹京剧中,“白色脸谱”代表的就是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还比如“举白旗”、“白搭”、“白色政权”等都表达着贬义。

而在英语中,白色(white)则表达着“纯洁、诚实”,如西方人结婚多采用“白色”作为礼服以象征纯洁美好的爱情;又如:“善良的谎言(a white lie)”、“吉日(a white day)”、“纯洁的心灵(white spirit)”、“忠实可靠的人(a white man)”,这些都体现出西方人对白色的推崇。

(四)黑色(black)。在传统的汉文化中,黑色代表庄重和尊贵,古代公卿大夫的官府、礼服等多采用黑色;而且黑色也常象征着正义、铁面无私,如:“李逵”、“包拯”、“张飞”等舞台形象都是黑色脸谱。当然汉语中也有表达贬义的“黑色”,如“黑社会”、“黑名单”、“黑的”、“黑户”等。

而在英语中,黑色往往表示“坏的,不吉利的,邪恶的”。西方人参加葬礼都穿黑色服装表达“悲哀”,比如:“前途暗淡(black future)”、“噩耗(black tidings)”、“害群之马(black sheep)”、“忧郁的(black-faced)”,还有“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指的便是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日子,表达着灾难的降临。

(五)绿色(green)。在汉语中,绿色表达着“生机,活力,希望,青春”,给人的感觉是祥和,博爱,积极向上的。比如:“红男绿女”指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绿林好汉”指的是那些劫富济贫的人;“红花绿叶”则表达了一片生机茂盛的景象。

而在英语中,绿色则可表达“嫉妒,眼红”的意思,如“眼红(green-eyed)”、“十分嫉妒(green with envy)”;而且还有“不成熟,幼稚”的含义,如“生手(green hand)”、“幼稚(as green as grass)”。

(六)黄色(yellow)。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代表了“尊贵,吉祥”,黄色尤其是金黄色被视为“帝王之色”,只有皇室贵胄才允许穿着黄色服饰,如“天子的龙袍――黄袍”、“天子的诏书――皇榜”、“天子钦赐的官服――黄马褂”,甚至于举办大事时都会仔细的挑选“黄道吉日”。

而在英语文化中,黄色通常代表了不好的内涵和消极意义。在基督教艺术作品中,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的衣服便为“黄色”;又如“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yellow-bellied(懦弱的)”、“yellow dog(卑鄙的人)”等都表达的是“胆小,卑怯”的意思。

二、颜色词的翻译

通过对英汉语种颜色词不同文化涵义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基本颜色词的象征、喻意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对颜色词进行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它们所拥有的文化涵义,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段将颜色词对人、事、物等的描绘表现的更加形象生动,鲜明逼真,以此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最贴切的对等语再现原文内容,使读者能体会到中英语言不同的魅力。

英语颜色词的翻译通常有如下四种方法:

(一)直译法。为了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体现原作风格,通常会采用直译法。如:

As white as snow:洁白如雪

As black as coal:漆黑一团

As red as blood:血红、红彤彤的

As yellow as guinea:面黄肌瘦的

To give a green light to:为…开绿灯

(二)颜色改换法。由于颜色词的联想在中英文化下有所差异,就需要将源于中的颜色词变换为目标语中相应的颜色词,以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其意思。如:

Black tea:红茶(而非“黑茶”)

Green-eyed:红眼(而非“绿眼”)

Blue film:黄(而非“蓝”)

Black dress:青衣(而非“黑衣”)

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而非“脸色发黑”)

White-feathered chicken:乌鸡(而非“白毛鸡”)

(三)颜色增减法。在翻译时,又是为了而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可以适当的增加或减少颜色词,使译文最大限度的传递出原文的信息。

1、增色法。当源语中没有出现颜色词时,译者可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增加颜色词,是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具有艺术效果。如:

Evil mind:黑心

Inside story:黑幕

2、减色法。当源语中出现的颜色词在翻译时无法被准确表达时,就应根据原文作者的意思在目标语中寻找出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使译文表达更加灵活,更加贴切。如: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怒目而视

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3、意译法。有些颜色词在翻译时主要体现的是其象征意义或引申意义等,这时,就应完全忽略原文的字面意思,采用适当的目标语来体现,以此更好的体现中英文化内涵的差异和语言习惯。如:

a white elephant:耗费巨大却无实用价值的东西;

blue moon:不可能或稀有的时期或事情;

black smith:铁匠;

green stamp:指美国救济补助票,因印成绿色而得名;

pink slip:解雇职工通知单;

brown nose:献殷勤,拍马屁

yellow dog:卑鄙的人;井架用灯(石油英语词汇)

三、结论

大自然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英汉颜色词出了其基本的色彩意义外,还拥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我们在翻译时应遵循文化翻译的原则,理解它们的文化伴随意义,灵活地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切当再现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M].语言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之英汉互译(增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

[4]邵志红.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范仲英.实用英语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