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1 16:30: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

第1篇

【关键词】结构 功能 适应 实例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即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我国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以人与自然为主线,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学观点分析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如何让学生掌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文以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的实例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与体会。

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在细胞层次的体现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最小单位,最大的细胞直径细胞不足30μm。细胞虽小,但其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细胞结构体现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白细胞为例,白细胞是人和动物体内的免疫细胞,它们个体体积相对较大,能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在组织间隙游走,吞噬病毒、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同时对疾病的免疫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通过气孔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植物气孔的开合是由细胞结构决定的。由于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当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伸,牵动细胞壁外壁内陷,使得气孔张开,反之细胞失水时,内外壁都拉直,气孔将闭合。气孔作为植物和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如何实现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需要学生结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进行理解,才能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植物的输导组织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我们学习到植物中的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在植物导管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失去了横壁,且分布于植物体内根、茎、叶、花、果、种等各个器官之中,便于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维持植物生长。而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在上下细胞连接处会有许多筛孔,且这些细胞都是活细胞,便于运送有机物,促进植物生长。输导组织的不同结构决定了其所运送的物质不同,人教版生物教材通过对植物组织结构特征的描述,便于学生认识同一组织不同结构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这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三、猪笼草的结构适于捕食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我们学笼草结构时了解到;猪笼草的叶基和正常的叶子一样,因猪笼草的外形如同“猪笼”而得名。但是,猪笼草叶子中脉长有一个长圆柱形的“捕虫瓶”,该瓶子一般约有15cm,内壁光滑且长有许多蜡质,捕虫瓶能够分泌出略有香味的酸性消化液。当小昆虫飞来采蜜时,往往会因为贪吃而跌落进捕虫瓶内,最终将会被捕虫瓶内的酸性消化液腐蚀,成为猪笼草的美餐。猪笼草特殊的生理结构,为其本身猎取食物提供了有利武器。猪笼草特有的结构决定猪笼草独特的捕食方式,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其特殊的生理结构,造就了其独特的捕猎方式。

四、人体小肠的结构特点

人体内小肠长度大约为5~6m,是人体内消化道最长的一段,它承担着人体主要的消化功能。小肠的长度较大,可以增加人体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便于小肠绒毛与食物的接触,有利于营养吸收,同时,人体小肠内还有丰富的消化液,便于食物的分解。人体小肠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吸收营养:紧张性收缩运动、分解运动、蠕动。紧张性收缩运动有利于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分解运动意义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为消化和吸收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分解运动还能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而蠕动意义在于使分解运动作用后的食糜向前推进,到达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解运动。

五、呼吸道的结构特点

从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讲述的人体呼吸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呼吸道主要是指由鼻、咽喉到肺的呼吸器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的,这样可以保证气流通畅;人体鼻腔内长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大颗粒分子、灰尘进入体内,保证人体呼吸;呼吸道器官内壁分泌有大量粘液,能够吸收进入呼吸道气管的细菌和灰尘,使人体肺部免受感染;同时,呼吸道的长度很长,这可以温暖空气,减少寒冷空气对人体的刺激。例如;俄罗斯的气候寒冷,俄罗斯人的表象特征一般都具有大鼻子,这样可以预热寒冷的空气。

六、鱼的结构适于水中生活

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畅游,是因为鱼具有鳍和鳔这种特殊的生理结构。鱼鳍的分类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不同的鱼鳍在鱼儿游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胸鳍、腹鳍等保持鱼体的身体平衡,尾鳍则为鱼向前游动提供动力。而鱼鳔则能调节鱼儿身体密度,使得鱼儿能在不同深度停留,增加鱼儿的活动范围。同时,鱼是通过鳃进行呼吸的,由于鳃的特殊生理结构,能够吸收水中的氧气,使得水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并排除二氧化碳,完成气体交换,保证鱼儿能够长期在水下生活。

七、鸟类形态结构适应飞行

鸟类之所以能够在空中飞行,是由于其长期进化形成的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的。鸟类经过长期进化,骨骼形成中空,从而减轻了鸟类本身的体重,易翔。同时,鸟类发达的消化吸收系统,其消化吸收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且鸟类没有膀胱,能够及时排出体内的尿液、粪便,减轻自身体重。鸟类流线型的身体结构,可以减轻鸟类在飞行中的空气阻力,同时,鸟类都长有双翼,且双翼覆有羽毛,发达的胸肌牵引着双翼,使其能够顺利的完成飞行。鸟类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了鸟类的生理功能,其特有的生理特征为鸟类的飞行提供了方便,这也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论点。

八、结语

我国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以动植物生理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为核心内容,从多层次、多角度阐明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反映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教版生物学教材采用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细致的讲述了多类生物的生理结构,便于同学们的学习和认识。教师应以人教版生物学为依托,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为核心观念,指导学生学习分析生物学现象。

参考文献:

[1]赖燕燕. 初中《生物学》(植物部分)大纲教材与课标教材的比较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第2篇

【关键词】物理解题;公式法;分析发现

物理公式是物理概念的一种形象化、数据化的表现形式,而物理学科的实用性也比较强,所以,物理公式的熟练运用将是直接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同时物理公式也具有灵活性,即学生可以将公式推导和变形,从而适应各种条件和要求的物理题目。笔者将通过公式法在各种类型的物理题目中的运用进行详细举例说明,具体例证如下:

1.公式法解答选择题

例1: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A.A>B>C,且A>水;B.A>B>C,且A

C.A

图1

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分析本题运用的应该是密度公式=m/V,根据图1中A、B、C三条直线直接反应的是他们的质量m和V的关系,由公式可知当m越大,并且V越小时,的值越大。从而直观可以看出A的值是最大的,而c是最小的,那么选项C和D可以直接排除。然后判断A的密度只要根据图中标明的固定点位置进行计算,即可得:A=20/10=2(g/cm?3)>水,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选项A。

例2:图2是飞机机翼截面的示意图,当飞机水平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B.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

C.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D.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

图2

解题思路和方法:了解完题目的意思后,我们先考虑这道题运用到的公式,即P=F/s,然后根据常识可知,机翼的作用是为了提供飞机一个上升的力,将飞机托起来,那么可以得出F下>F上?,而根据图像观察可以发现:S上>S下,那么显而易见P下>P上,那么可以得出正确的选项A。

2.公式法解答实验题

例3:实验测试人上楼的功率大小,测量应准备测量工具是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变量是______.

解题思路和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拿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开始写工具和变量,没有经过直观的分析和思考,导致解题出现漏写和错写的情况。依照正确的解题方法,我们应该采用公式法分析,即列出功率公式P =W/t=Gh/t=mgh/t,其中g是一个固定常数,而m是人的质量,需用体重秤进行测量,h是人上楼的高度,即所有的台阶数的总和,而学生可以通过测量一个台阶的高度,然后根据台阶数算出高度h的值,t是做功时间,则采用秒表进行测量[2]。

例4:初三年级某班同学在进行“小灯泡测试额定功率”的实验,图4是他们测试前的电路图,其中测量目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器材有:电源(电压6V),电流表(量程:0~ 0.6A,0~3A)、电压表(量程:0~ 3V,0~15V)、滑动变阻器R(10Ω,0.5A)详细情况如下:

图4

电路连接好,合上开关,一些同学出现以下情况,请分析原因:

故障情况 故障测试 故障原因

小灯泡较暗,两个实验测量表读数显示较小。 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任何改变。

小灯泡未发光,电流表无读数显示,电压表读数较大。 取下灯泡,两测试表数字不变。

解题思路和方法:(1)故障1的分析:由题目可知使用的公式是:I=U/R,而判断小灯泡的的亮度或者可以得出原因应该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有关,而根据图中连接方式可知电路是串联,同时流过的电流就是电路电流。公式可以变化为:I=U/R总,而R总=R灯+R阻,由于滑动变阻器在故障1中起不到调节作用,可知电路是电路中的电阻过大导致,那么分析原因应该是线路没有连接到滑动变阻器连接到滑片上,而是之间连接到滑动变阻器两端;(2)故障2的分析:故障测试和公式I=U/R可以得出电路中电压表流过的电流最多,由于电压表的电阻特别大,导致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而小灯泡拿出,电路也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是小灯泡坏了,连接出现断路。

3.公式法解答简单题。

例如5:同样重量同样体积的实心铁球A、B,铁球A完全浸泡在水中,铁球B则完全浸泡在煤油中,问:哪个受到的浮力较大?

解题思路和方法:这道简答题属于一个现象的例举,相比其他简答题,没有那么强的直观性,而且两铁球重量都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考虑采用公式,由于两个铁球都浸泡在液体中可知,F浮=液gV,而根据题目分析VA=VB,g是物理常量,而根据水>煤油,可以判断实心铁球A受到的浮力较大[3]。

4.结语

物理解题过程是一个逻辑分析的过程,需要学生对各种因素和原因现象进行分析,题目题型虽然是千变万化的,而公式法是采用物理公式对题目进行分析和直观的了解过程,是值得教师教授给学生的方法,通过公式法,学生可以将物理解题效率和准确率提升到最大,最终达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参考文献:

[1]金玉龙.公式法解题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3(31):93.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85-01

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组成了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两大分支。而这两大分支体现出了初中物理的基础性和固定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感受到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趣味性不高。但要想让学生深刻的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就必须利用一切资源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融入课堂,并吸收本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一、首先,重视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形成过程

死记硬背是物理学习手段的一大误区。其实,在中国,大部分学生都已在小学阶段形成了背书习惯,对于不了解或不清楚的知识点,首选的方法便是死记硬背。虽然这种方法在短期教学过程或应付考试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放眼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这种强压性的学习方式是错误的。比如,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对于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的学生,用纸上谈兵的方式讲述升华、溶化或凝固的概念,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展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精力,使用情景展示的方式或看图方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物理概念来源于实际生活,如果能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还原自然规律,将会是教学手段的一大突破。待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一步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活中各类现象的观察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极为重要,也常常被人忽视。重要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观察不够全面,通过学生自己对事物的思考和研究,会形成各式各样的看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也离不开实践,实践可以直观的解释一系列物理现象和概念。另一方面,实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其学习的热情。

二、其次,在讲解概念与规律时重视公式的运用

学以致用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物理教学也毫不例外,解释了众多现象和概念定理之后,教师应该逐步引领学生学习解题方式。而公式就是物理这门学科解题的关键。正确运用公式的前提不言而喻就是需要学生能正确理解公式的含义和运用条件。比如,在学习杠杆定理时,杠杆平衡条件是:F1L1=F2L2,学生要了解其中“力臂”的概念。虽然说,物理的计算题较为简单,几乎都可以套用公式来解题。但是,学生的高错误率同时也让人深思,是否在哪个教学环节没有做到位。其实,学生在解题时,思维偏于感性,选用的解题公式时会带着很多主观的想法,往往这些主观的想法与正确的解题思路是背道而驰的。那学生的主观思维是怎么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个人认为,对概念的模糊,掌握程度不够是导致主观臆断的直接原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有着被动性,对学习内容无法灵活运用,可能课堂上举得例子听懂了,课后习题时,会发现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与课后作业难以对号入座。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普遍现象,从改变教学手段出发,首先,要用通俗易懂的言辞对概念、规律作出正确的解释;其次,对公式的内在含义与运用条件要与前面已解释的概念规律作出完美结合;最后,要对该公式的经典题型作出详细分析,教会学生在怎样的前提下运用该公式。从学生的考试结果来看,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单位也是学生易于记混的部分。

三、最后,在习题讲解和示范中注重概念和规律的运用

考试的目的是衡量每个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一份试卷并不能有太大的说服力,但是对于一些课堂上常常讲解却一如既往解答错误的题目,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而这些隐藏的问题,往往因为师生们在平时的重视度不够所引起。在平常训练中,教师较为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解答正确,往往忽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更加糟糕的是,学生对题目都还存一丝疑惑时,教师就要求学生把公式套上去,跟着老师的步骤解题。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的后果是较为严重的。当题目稍微拓展一下,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着手答题。

比如,在学习电路这一章时,教师应该在解题前先让学生判断该图属于并联电路还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在求电流大小是应用:I = I1+I2,而串联电路则用:I =I1 =I2。在单位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其准确性。比如,热量Q的单位是J;机械功W的单位是J;功率P的单位是w。教师给出的题型最好是较为经典的题型,经典的题型具有代表性,可以让学生在思维上少走很多弯路,经典的题型也具有较大的转换空间,有益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概念和规律融入公式,将公式融入解题过程,这是物理解题的必然过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是教学的关键,把握这一关键后,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教学中去。

总之,初中物理概念与规律是初中教学大纲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对今后高中物理的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明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强弱点,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尽全力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雷 艳.浅谈初物理教学中概念建立和规律形成[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复习;障碍克服

高中物理知识内容增多,涉及的概念、运算公式等等,再加上高中的任务重时间紧,学习进度和节奏相对加快,物理学习对我们的要求提高,学习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如果我们在学习物理时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或者学习障碍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物理学习成绩则会受到影响。

一、复习和学习中存在的障碍分析

我们在物理知识点复习做题的时候,并且把以前的试卷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拿出来,发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物理学习存在思维上的障碍以及心理上的障碍,这些障碍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以高一物理阶段的知识内容学习为例,我们刚进入高中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物理学习呈现的考试分数普遍都比较低,物理学习的信心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有一部分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思维方式,这就影响我们大部分学生后续的物理学习。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依靠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在心理上要求教师能够归纳总结物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希望教师能够具体详细分析,而对自己独立思考物理问题的要求则比较低,这就显得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低,也是不利于物理学习的。

物理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归纳推力能力等等,学生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这些能力进行物理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这样才能体现出较强的物理学习能力。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依据初中学过的物理知识以及初中物理学习的思维方式来学习高中物理,因此,在物理解题和分析思维上存在一定的阻碍,从而导致物理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根据其他学者对学生物理学习以及课后复习情况的调查,就课后复习的情况,考试前复习所占比例比其他情况下复习所占比例要高出许多。由此可见,学生复习的心态也需要改变,复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迎接考试,还在于时刻思考并产生新的思想和观点,熟悉利用物理知识原理解决问题。

二、有效复习和克服学习障碍的对策

物理学习本身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分析学习和复习时一些明显存在的问题。对此,本文依据以上学生学习和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以下对策。

1.重视物理知识在结构上区别

我们进入高中之后会发现高中的物理知识与初中的物理知识有相通的地方,例如,高中物理知识中的运动学知识可以和初中的有关力和运动的物理知识相结合等等,学生在利用以往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地认清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知识在结构上是有区别的。初中物理知识相对独立,但高中物理知识则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重视物理知识在结构上的区别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例如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如涉及的加速度运动、质点等相关的实验,这样我们对这一章节的知识则有一个更为形象具体的认识,也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重视物理公式的理解

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的物理公式非常多,并且还有延伸出来的公式,比如加速度的公式,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高中物理在理科类的学习中也占有部分比例,影响着我们未来高考的总体成绩,物理学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为处理好物理学习中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就要做好平时的学习思考以及复习的工作,并且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障碍,最后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障碍。

参考文献:

[1]乔坤美,刘玲,王有科,等.高一学生物理学习情况调查分析与方法指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0):178-179.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不协调

初中是学生的一个转折点,学习内容逐渐增多,课业压力逐渐增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自身,对语文、英语、数学三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最高,近几年,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成绩也计入中考成绩总分中,因此,很多学生家长及老师对于新开设的物理课程并不重视,忽视了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和课后复习,导致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时间少,学习效率低,成绩不高。另外,由于物理是初中新开设的学科,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加上物理课程内容多,授课时间较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课时少,对于物理教师来说,保证教学质量有很大的难度。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师会选择将问题简单化处理,来争取时间,完成教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同时也导致了学过的理论知识遗忘率高,没有留下深刻印象,造成学习质量低的现象。

2、实验器材跟不上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要求

观察实验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必要条件,通过观察实验更加直观的掌握物理知识和物体的变化规律,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物理课余观察实验密不可分,学生必须多做实验,多观察,才能够保证自身物理知识结构准确扎实。但目前很多物理教师为了盲目的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降低实验观察课在物理课程中的比例,只是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对典型实验也是通过课堂讲解,没有真实的动手操作,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也大大降低了物理课的教学质量。另外,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学校,物理实验器材缺乏,即使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器具,对于物理实验课来讲,准确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往往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造成初中物理课中观察实验课少之又少,并且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

3、物理课堂教学手段落后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学校对于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科学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不能更加形象、直观的为同学们展示,降低了教学质量。还有一些教师对于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不够,对于多媒体课件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授课前,缺乏对课件内容的熟悉和了解,降低了教学质量。

4、在用物理公式解题方面存在问题

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对于理论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在知识的运用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对于公式如何得来,如何变形不理解,物理单位之间的换算不明白,对于这些基础的知识,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找对方法及时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由于初中物理课程任务中,时间少,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才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对于教材的预习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熟悉老师讲课的知识点,并且在预习时,可以对一些自己不理解的难点重点听讲,提高听课状态。同时,要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通过课后复习,能够巩固和强化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理解消化,这样能够更好打好基础,能够加强对物理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2、加强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

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质量,必须要加强实验观察设施和教学设施的完善。加强对实验器具的资金投入,完善初中物理课程所需的实验器材,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配备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加强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物理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具有科普意义的物理实验或相关的探索类短片,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3、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初中物理课时较少,内容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讲课质量,因此,物理教师必须加强教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教学质量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首先,仔细研究教材,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并合理的设置教学方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积极的探索来由,并学会正确运用。第二,了解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有哪些困难,哪个环节容易出错,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巩固和强化学生对于难点的学习。第三,定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修改教学方案,并通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掌握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效果。

4、对学生要加强思想和学习的指导

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学生,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应该积极的鼓励帮助,而并非讽刺挖苦,提高每一名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可以通过提高家长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在课后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物理知识的习惯,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也能够提高课堂上的学校效率。

5、加强学生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物理知识较为复杂,学生接触的时间短,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加强对学生物理公式的记忆和解题过程中的训练。首先,加强学生对物理单位、公式、符号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第二,加强对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能够准确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待求题目,并通过正确的运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通过一些列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克服物理学习中的困难,提高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是教师应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本,解读课标,通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与高中物理教材的不同与相通之处,努力发掘一些相同与相似的知识点并讲解,找出问题之间的延伸点、连接点,从初中课本出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教师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转变为学生看问题的方法。我们还要有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的意识,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如何做好物理新旧知识的衔接,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自然地将初中的物理知识与高中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建立基础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做题有主人翁的意识,增强自信心。二是应经常针对一些特殊的专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如:如何理解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讨论摩擦力可能的做功情况,如何学习物理概念和定律,尤其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相关考点,利用基础的物理公式及解题技巧迅速找到题目的突破口,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生活物理现象的探索活动,改变原有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从生活现象走进物理现象中。既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又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对本质问题的理解能力,并最终达到所期望的学习目标。

(二)列举实例、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思维模块的建立应采用以学生为主导,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现象和具体的物理实验完美的结合,让学生在实例中探索真知,教师将实验情景与物理结论建立联系,让一些难懂的概念瞬间变成学生追求真理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解决知识的愉,建立物理学习的信心,掌握基本的物理情景。例如在学习必修二《万有引力》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些天体是眼睛看不到的,一点也不接近生活,认为难理解,这样就会出现很多奇怪的问题。那么我们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该如何处理呢?讲正课之前,建议拿一些球体的形象教具展示,并给学生讲解一些天体运动知识,或是一些天文学家的成长故事,这样也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适当改变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物理学科无非是综合语文、数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体。适当改进教学内容,每一节课前需要教师讲解一个相关的趣味性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使知识简单化,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索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总结出物理基本规律和本质属性。例如:物理量分为矢量和标量,我们在讲解他们区别的同时,还要讲解运算法则,告诉学生物理量的运算法则适用于高中物理的所有公式:在课下练习时学生能够应用发散思维,以简单的方式将复杂的题目一一解出。在教师的引导和实验道具的配合下,学生立即将问题简单的解决了,那么学生心里一定有信心,在做题中会联想教师的思维方式与物理情景,对物理的学有帮助。

(四)提高技巧和方法应用的能力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能采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是明白物体的状态,其次是物理情景的建立,最后才是受力分析,运用公式等。例如:解决运动学问题时我们要多利用位移的定义式(平均速度*时间)等,这样避免了那些二次的运动学公式,使问题简单化。由于初中物理知识简单固定,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内容的精髓,遇到高中复杂的题目时无从下手,生搬硬套公式,不能灵活地运用方式方法,所以正确理解题目,正确使用方法与技巧对物理题目的解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从初中问题入手,引出高中新知识点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中学生;创新能力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教学无疑是开拓学生眼界、增加其学习兴趣的最佳学科。那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枯燥的理论知识,而要通过实验等实践手段,丰富课程内容,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好基础。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初中物理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总结并解决问题,为初中物理老师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提供参考。

一、目前我国初中物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初中学校不重视物理课程

目前初中都将其物理定为小科,不重视物理教学工作。课程数量少,间隔时间长,导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阐释非常零散,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物理教师思路过时,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思想停留在应试教育,硬性要求学生记住理论和公式。物理教学方法单一,对理论和公式的实践只是老师自己操作,学生只能观看,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利。

(三)缺少课堂互动性,学生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物理教师在教课时只是单一传输知识,课堂互动性不强,学生积极性不高。这一点就不详细展开了。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方面,物理学科的内在要求。物理学科本身是以实验为主要学习形式的。通过实验等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更活跃的思维接受其他学科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思维活跃度高,是培养其创新思维的最佳时间。物理教学可以满足初中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日后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

(一)初中重视物理课程,加大对物理教学的投入

初中领导应响应国家教育改革要求,加大对物理课程的关注,重视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通过对教学课程的安排,可以设当增加物理课程的课节数,使物理知识传授更系统。另外,学校还要加大对物理教学的投入。在这个方面借鉴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经验,更新物理教学硬件设备,为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好物质基础。除了加大设备投入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物理实验室,配备齐全的物理实验设备,使实验更直观。这里不要求给每个学生都配备一套实验设备,将学生分成小组,保证每个小组拥有实验设备即可。

(二)改革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辅助形式

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活跃度,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接受水平,提高学生对物理的重视程度。另外,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运用先进设备,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初中物理知识涉及力学、电学等方面,文字理论难以理解,如力的相互作用、电阻等知识,都需要演示和详细剖析,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动画、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可以增加课堂活跃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增加联系性,使物理学科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沟通,通过提出思考问题、设置悬念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无形中培养初中生队伍里的兴趣,开发他们的大脑,提高其思维活跃度。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可以分组或让部分同学上讲台上做示范,然后教师再评价是否正确,也展开“一日教师”活动,让学生备课和讲课,然后物理教师再补充修改,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程结束后,物理教师也要重视与学生的联系,在布置作业时注重实践项目,通过学生的报告发现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物理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要从外部条件上突破,物理教师自身也要及时更新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还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改变“中国制造”的现状,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杨盼盼.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264-265.

[2]董丽.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的培养[J].才智,2014,25:124.

第8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科特点;衔接教学;原因;解决措施

在学情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物理是最难学的学科,尤其是部分女同学为了逃避物理而选择了文科。高中物理真得有那么难吗?究竟难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十多年的教学反思与研究,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初高中的过渡没有衔接好,导致很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从而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甚至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恐惧心理。因此,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过渡教学是高一物理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现将高一物理难学、难教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是为了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目标。因此,初中在仅开设两年的物理教学中涉及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几个大的分枝。据此,初中物理知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形象性。物理教材中配备了大量的插图和漫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了解一些物理常识。

第二,直接性。物理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从生产和生活常识引入概念,从个别的定性实验中得出结论。

第三,经验性。较多的初中物理知识从生活经验出发,经简单的定性验证就可得出结论。

第四,定性多,定量少。初中物理仅要求学生解决一些粗浅的物理问题,数理结合非常薄弱。

初高中教材的编排经历了一个从定性到定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浅显到严谨的过渡。因此,高一物理教师,特别是从高三下来的教师一定要有意做好教材衔接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对教学起点的低定位的把握,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而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难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形、幻灯片、录像、课件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掌握物理概念,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二、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差异的分析

初中物理教材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学生学习时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阅读理解,因此,教师的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物理常识,更重要的是对考试的考点和难点进行反复练习和检查。由于初中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因此,部分学生即使上课时没有认真学习,到了考试前来个恶补,机械地记住公式与题型,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能考出个好成绩。有的学生就误认为只要上课听懂了考试就不怕了。而高中物理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一句话可能涉及到文字的理解、逻辑的推导、数字的处理等多种知识与能力。因此,即使老师讲得很详细了,可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度还是较大,有时学生即使背会了概念和规律也不会灵活应用,如学生一进入高一就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里涉及的公式有v=x/t,a=Δv/Δt,v=v0+at,x=v0t+at2/2,x=v0t+at2/2,Δx=aT2等,因此,有的学生反映公式都背会了,但由于不会分析物理情境,因此,不知道该选用什么公式等。正是由于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机械记忆训练较多而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相对单一,而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强度较大,因此,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脑子一下子转不了这么多的弯,很难一下子适应,感觉物理一下子变得深澳了、抽象了、难学了。

尽快化解这一重大难题的方法是加强对学生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意识到有效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不仅要熟记物理公式,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研究物理运动情况的问题(无论是图象问题还是大题)都必须画示意图,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等。对于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三、初高中生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且涉及到的内容以力、热、电、光的表面现象为主,不进行深入地研究,因此各章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不是很强。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加之现在初中会考的物理试题也较容易,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导能力的要求较低,主要还是以学生的识记为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不像高中这么明显。而高中物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挖掘的较深。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要从多个侧面观察它、研究它,且各种关系又相互关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扩大了。因此,高中物理的专业味变浓了、深度变强了。并且高中物理各章间的深层次的关系也出现了,如运动学公式、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不仅在力学中要用到,在电磁学中也会用到,因此,学生思维方式不转化,不但“力学”学不好,“电磁学”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思维方式的突破提高,及高中课本的编排是将“力学”放在高一,而这一部分上来就是面临运动学的运动过程的分析、运动公式的选择及物体的受力分析(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进行全面的定量和研究等)。这些都是横在高一学生面前的台阶,跨不过它,高中物理将很难学下去。

因此,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快而是求稳,可以适当减慢教学进度,将重点放在高中学习所需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上。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讲得太多太细,而是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先林.高一物理教学之管见.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10).

[2]李远楷.初中物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物理教师,2003(9).

[3]叶长文.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学习困难观及其启示.齐鲁学习,2000(3).

第9篇

关键词:高一新生;初中物理;学习能力;培养;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做好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学习的有效过渡,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与学习特点,度过学习物理的难关,是我们每个高中物理教学者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初高中物理存在的差异

(一)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课程要求的差异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差异

初中物理课程中大多数多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比例关系的运用;高中物理课程,大部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的,甚至相对复杂的定量计算。

2.知识所呈现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差异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大多数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摩实验、抽象思维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通过想象假设、抽象概括、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学生接受难度大。初中课程的问题多是单因素的归因的逻辑关系;高中课程的问题的归因则是多因素的复杂逻辑关系,且是以递进式、归纳式的逻辑关系为主。分析问题时还需较多使用假设、判断的推理逻辑手段。

3.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解决问题的差异

初中物理问题的解决,对运用数学工具的要求不高,主要使用算术、代数方法;高中物理问题的解决,使用数学工具提高到了需大量使用代数、函数、三角函数、图像、矢量运算、极值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上。

(二)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习惯于教师的知识传授。高中物理的学习则要求学生独立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定性介绍向定量研究的转变使学生产生了不适应感。

2.初中学生习惯于教师传授什么,自己就学习什么。上高中后,物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而有的同学还是以老一套的方法对待高中物理学习,结果上课听不懂,进度跟不上,不得要领,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因而感觉到物理深奥难学

3.高中物理习题的求解,要求学生在数学工具使用上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物理问题,学会数学工具的灵活运用,实现大量定量分析的自如化。

二、克服以上差异的教学措施

1.应做好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的有效衔接。

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固有特征、教材内容、教学环节现实特性,完善知识临界点,合理衔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强化直观教学,合理修正,才能真正消除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

2.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对记忆性要求较强,所以学生们普遍形成了一种比较僵化的、死记硬背公式并套用的现象,分析、回答问题时逻辑性、条理性较差,即使到了高中,学生们也习惯依赖初中时形成的算术法解题的传统,生搬硬套公式,而对公式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

针对高中课程的知识呈现多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能从教师的课堂引导中,快速形成抽象思维习惯,形成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早入高中课程学习的门道。比如:在高一年级阶段关于“加速度”的教学中,对加速度概念的确定,采取引导学生分析此运动现象的特点(轨迹是直线,速度均匀变化),寻找速度变化量,寻找速度变化有快慢的规律,归纳出a=Δv/t的物理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加速度“a”的定义的要素,充分理解加速度“a”的意义。有效实现从现象特点规律“知识点”的抽象概括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3.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教学。

物理思想的建立和物理方法的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习题,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重点讲清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详细分析物理过程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清晰物理过程,帮助学生养成画图习惯。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必将寸步难行。在新课程教材下,教师更应加强实验,尤其是学生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展开讨论、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亲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5.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要学好物理,必须要具备刻苦努力的拼搏精神,同时还必须有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成绩,一两次的考试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相反这次考试的失利说不定恰恰是为了迎取下次更好的成绩。只有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才能稳步提高学习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好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尽管高一的物理难学难教但只要把握好高一学生物理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反馈为手段,面对实际,讲究实效,注意高一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在的延续性与阶梯性。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理引导学生做好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