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30: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培训;招生;招生管理;管理系统
Training Institutions Enrollment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ZHANG Yan1,2
(1.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000;2.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 China)
【Abstract】The automation of management is a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recruitment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university, its contents and candidates for admission is important to everyone. Enrollment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training mechanism can solve the admissions officers complicated handwriting input, hidden security problems and data problem.
【Key words】Train;Recruit students;Enrollment management;Management system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与知识水平,应运而出的便是各种培训机构。在培训机构中,招生工作占很大的比重,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招生信息管理一直是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而传统的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必然存在很多的缺陷。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培训机构招生工作,事关培训机构的发展利益,所以,在培训机构信息化中,招生管理系统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培训机构招生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此系统主要功能在于解决招生人员繁杂的手写录入,以及数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系统还给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简便对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的功能。所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1 开发的背景及意义
现如今时代的发展,各种培训机构喷涌而出。而一个完善的培训机构必然就会有大量的学生信息需要处理。如果只靠人力来完成,这将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给数据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也越来越不适合各培训机制的发展。所以设计一个功能完整,操作简单以及界面友好的招生管理系统变得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招生管理过程中失误的出现,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现在的培训机构招生也逐步从手工转到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处理阶段。通过招生管理系统,培训机构以及招生人员能够方便的对学生信息进行查询,更好的实现招生管理的便捷化,提高招生工作信息的安全性,减轻招生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招生工作给培训机构带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
2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开发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每一个问题的较好解答的论证过程。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在进行系统初步调查后,对系统开发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研究。
和所有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一样,招生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内容: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2.1 管理可行性
管理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整个世界,同样也改变这高校教育和管理方式,就招生工作本身来说,它是一个信息密集型工作。这就要求招生人员不但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来综合地运用高校资源,而且还应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资源,及时地对学员信息做出登记。充分考虑到系统本身和用户的相互关系,做到相互之间形成一个丰富的信息交互机制,使得多种信息交互均能融合到整个系统中。
2.2 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是为培训机构设计开发的招生管理系统。使用JSP和J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小型的招生网站。
本招生管理系统是基于JSP技术和mysql数据库来设计的,系统主要模块包括:招生人员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学员信息管理、缴费信息管理、系统管理。
充分考虑到网站本身与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相互之间形成一个丰富的信息交互机制,使得多种信息交互均能融合到整个网站中。本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善、灵活性好、系统安全性高、运行稳定等特点。
2.3 经济可行性
传统招生模式需要招生人员手写录入学生信息,这种模式的效率与安全性不高。而随着现代通讯设备的不断完善,利用高新技术构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来代替陈旧的方法已成为可能。借助计算机来给招生人员提供方便简介的操作模式。不仅仅省时高效,还大大降低了培训机构的人工成本。
3 主要实现功能
3.1 根据使用者身份的不同,系统默认设置权限,不同身份登录显示不一样界面,实现各自主要的功能。
3.2 招生机构管理员能够对招生人员进行新增、查询、修改和删除,对学生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其中学生信息“专业”只有管理员才能修改并能进行增加专业功能。管理员还能修改招生人员对学生信息修改的时间范围,例如在48小时之后,只有管理人员才能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修改。
3.3 招生人员能够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以及修改。招生人员也可以看到其他招生人员的学员录入信息,并进行修改。
3.4 主要查询功能:按专业、所属招生人员、收费人员查询。
3.5 数据库导出功能。
4 系统用例图
需求分析阶段第一项工作是建立用例图。用例图是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用例图中有两种实体:角色(actor)和用例(use case)。使用UML用例图首先要确定系统用户,并将这些用户按照身份不同划分为不同的actor,其次是根据系统的功能划分系统用例,建立系统用例视图(图1)。
5 系统类图
类关系描述为:管理员可以增加招生计划、招生人员、学员、缴费情况管理。招生人员可以增加学员、缴费查看(图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加各种培训机构的人也越来越多,以网页形式做的招生管理系统方便多人同时使用,提高效率。而招生管理系统本身也能给招生工作带来很多的方便,降低招生单位的成本。提高系统的效率性,在招生过程中简化操作过程,给招生工作人员一个更好的操作界面,使其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在招生机构中数据的相关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与安全才能提高招生单位信誉与效率。
图1 用例图
1管理可行性管理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整个世界,同样也改变这高校教育和管理方式,就招生工作本身来说,它是一个信息密集型工作。这就要求招生人员不但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来综合地运用高校资源,而且还应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资源,及时地对学员信息做出登记。充分考虑到系统本身和用户的相互关系,做到相互之间形成一个丰富的信息交互机制,使得多种信息交互均能融合到整个系统中。2技术可行性本系统是为培训机构设计开发的招生管理系统。使用JSP和J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小型的招生网站。本招生管理系统是基于JSP技术和mysql数据库来设计的,系统主要模块包括:招生人员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学员信息管理、缴费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充分考虑到网站本身与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相互之间形成一个丰富的信息交互机制,使得多种信息交互均能融合到整个网站中。本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善、灵活性好、系统安全性高、运行稳定等特点。3经济可行性传统招生模式需要招生人员手写录入学生信息,这种模式的效率与安全性不高。而随着现代通讯设备的不断完善,利用高新技术构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来代替陈旧的方法已成为可能。借助计算机来给招生人员提供方便简介的操作模式。不仅仅省时高效,还大大降低了培训机构的人工成本。
二、主要实现功能
1根据使用者身份的不同,系统默认设置权限,不同身份登录显示不一样界面,实现各自主要的功能。2招生机构管理员能够对招生人员进行新增、查询、修改和删除,对学生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其中学生信息“专业”只有管理员才能修改并能进行增加专业功能。管理员还能修改招生人员对学生信息修改的时间范围,例如在48小时之后,只有管理人员才能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修改。3招生人员能够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以及修改。招生人员也可以看到其他招生人员的学员录入信息,并进行修改。4主要查询功能:按专业、所属招生人员、收费人员查询。5数据库导出功能。
三、系统用例图
需求分析阶段第一项工作是建立用例图。用例图是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用例图中有两种实体:角色(actor)和用例(usecase)。使用UML用例图首先要确定系统用户,并将这些用户按照身份不同划分为不同的actor,其次是根据系统的功能划分系统用例,建立系统用例视图。
四、系统类
1 业务系统分析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众多的业务中,核心的业务主要有: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
教学管理,由培训机构开设的培训范围决定,有的是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有的是面向成人的学历教育,也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课外辅导,可谓门类繁多。那么一个培训机构开设的专业(学科)就是教学管理的底层设计。从培训业务的开展来看,根据师资力量和学员规模,综合量化确定开设多少个课程班级。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则包括完整的教学组织、教学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
教务管理,是培训机构日常运作的关键部分,包括招生、收退费、教师酬劳等方面的管理。
2 系统功能设计
结合教育培训机构的实际业务,笔者对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做如下的功能设计,具体细分大致如下。
业务管理系统面向教育培训机构的内部用户,其核心的用户角色有:系统管理员、教学部长、教师、市场人员、教务人员、财务人员等。
系统管理员:从系统全方位进行管理,可创建不同账号,分配不同权限给到不同用户,上图中的系统管理部分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其他部分,根据实际需要,系统管理员也可参与管理。
教学部长: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总的管控人员,管控着本机构专业的开设,开班的管理,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他部分进行管理,其权限是全局的,在整个系统中作用很突出。
教师:作为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有相对灵活的教学时间,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学培训机构一般要求其完成对学员(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学习评价等工作。
市场人员:主要是面向潜在学员进行宣传、推广,并对客户沟通的情况予以记录,对接待客户过程中形成的意见或线索进行记录,以便促成正式的学员报名,其主要功能有:客户接待、招生管理、学员报名、学生档案管理等。
教务人员:作为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务人员,更多是组织教师、学员,有序的进行教学活动,其主要功能有:专业设置(查看)、开班管理(查看)、排课管理、课时管理(查询实际的上课记录,并审核)、学生档案管理、转班管理、投诉管理等。
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学生报名、收费管理、退费管理、转班管理、教师酬劳管理、统计管理等。
3 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设计,可进一步做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系统可选择MySQL、MsSQL Server或Oracle等,根据软件实施的实际情况,可选择适当的数据库系统。本文以MySQL为例做具体设计。
基础数据部分包括以下几张表。
系统用户表、权限配置表、用户权限表、培训专业表、培训班表、教师档案表、学生档案表等。
业务数据部分包括以下几张表。
排课记录表、课时记录表、作业表、学习评价表、教学评价表、客户接待表、招生计划表、学员报名表、收费表、收费明细表、退费表、退费明细表、转班表、投诉记录表、教师酬劳表等。
其他部分表:
新闻栏目表、新闻表、系统配置表、文件资源表、系统日志表等。
下面对数据库表做进一步说明。
1)专业(学科)的开设是基础,每个课程班是基于专业(学科)衍生而来的,现实中一个“专业”可开设多个“课程班”,因此,“专业”与“课程班”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专业”表的主键作为“课程班”表的外键。
2)“报名表”是连接“课程班”与“学员”之间的关联表,理论上一个课程班可有多名学员报名,一个学员也可以报读多个课程班,因此,“课程班”与“学员”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3)“教师任课”是连接“课程班”与“教师”之间的关联表,理论上一个课程班可以由多个教师来教学,一个教师也可以教多个课程班,因此,“课程班”与“教师”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4 开发语言选取
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Java,.Net,PHP等web开发语言,也可考虑采用C++,VB,Delphi等桌面程序语言。考虑互联网发展的迅速,笔者建议采用B/S模式开发本业务管理系统,采用PHP语言开发。在中国,很多中小应用软件,都采用PHP编写,例如:Discuz论坛,SHOPEX电商系统均采用PHP开发。
结合本业务系统的设计,选用PHP的同时,建议采用smarty模板引擎,这样可以很容易做到业务控制层与展现层分离,符合MVC的设计思想。
5 网站服务器部署
网站服务器有很多选择,常见的有Apache,Tomcat,Nginx等,由于上面选取的开发语言是PHP,因此选择Tomcat是不适合的,而选择Apache或Nginx都是可以的。
如果选择Apache作为网站服务器,则通过修改htppd.conf配置,加载PHP模块,实现对PHP的支持。
如果选择Nginx作为网站服务器,则通过修改nginx.conf配置,加载fastcgi的模式,实现对PHP的支持。
关键词:校外 培训 计算机专业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院校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供求脱节。相对于其他行业,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更快,招聘单位更注重人才的工程能力及实践能力,而一般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变化较慢,更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素养。为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使毕业生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众多高校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实习实训为平台,采取校企联合,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校外实习实训方式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工作实际,就目前计算机专业校外实习实训模式进行了初步探析。
1 当前校外实习实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计算机专业校外培训,按主导主体划分,主要有社会培训机构主导和软件企业主导两种模式。
1.1 社会实训机构主导的实训
①费用昂贵,培训质量良莠不齐,经费筹措困难。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有些无产业背景的培训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扩大宣传。培训公司大部分以项目代替实训,与IT企业的实际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培训机构的师资为兼职教师或者在读研究生,本身就缺乏项目实战经验,所使用到的开发工具、开发技术等也未必是当前主流,因此部分学生经过培训,无法获得较为扎实的IT开发管理经验及实际岗位工作经验。而且培训机构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时,很少考虑就业质量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就业后的离职现象比较普遍。对于学生,高昂的学费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学生到外地的培训机构进行实训,实训费、交通费、住宿费对于多数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一般院校又无法靠有限的培养经费来解决。
②培训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培训地点分散,周期长短不齐,内容千差万别,不同的单位、实训公司对学生的管理不尽相同,学生的生活、工作环境迥然相异,大大增加了学校管理上的难度和工作量,学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③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难以统一实施,对学生的甄别、组织相对困难。处于毕业环节的大学生,选择面非常宽,可以选择出国、就业、考研、推荐免试研究生等多种发展方向,很大一批学生以“考研”的名义对校外实习实训进行逃避,学院无法用行政手段加以甄别和干预。另有一批准备就业的同学利用种种社会关系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单位,不愿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实训。
1.2 以企业为主导的实训
①增加企业成本,企业积极性不高。对于IT企业,既要承担培训学生的补助或实习工资、办公场地费用、硬件费用等显性成本外,还要考虑企业指导教师的时间成本、实习学生的管理成本等隐性成本,这对于中小型IT企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在短期内,学生很难为企业创造高于成本支出的价值,这也是IT企业在主导此类培训模式时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②企业、学校、学生个人尚存在一定分歧。为节约成本,企业往往选择优秀学生进企业实习或岗前培训,大批量的学生很难获得企业实习培训的机会,这样就导致参与学生少,受益面小。出于信息保密或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企业只安排实习学生在技术含量低或只需进行简单体力劳动的岗位上,在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上学生往往参与不多,对其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实训目的,导致学生对培训的容忍时间不超过二个月。一般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培训实习不少于六个月,并且希望学生能够从职前实习转入入职培训,最后到单位就业。而学生则希望通过一个单位的实习和培训来积累经验,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单位积累资本。学校从就业率的角度考虑,一般会支持企业的看法,于是三方的观念存在一定差异。
2 对策及建议
2.1 坚持信誉良好、择优合作原则,细心甄别遴选合作对象。面对众多的IT培训机构,学校应本着为学生、学校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派遣专业教师、就业工作人员对其在当地的办学声誉、学生的入学要求、培训学生的毕业率、课程和授课老师的质量、上课时间、培训后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培训费用等进行实地考察,择优合作。
2.2 学校与企业、IT培训机构签订协议,构筑校外实习实训的安全防护网。双方通过签订协议,明确责任与义务,以保障实习培训工作的有序、安全完成。学院要考虑企业、培训机构的生产及培训条件、安全保障是否达到学生学习的安全标准,能否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在学生离校进行实习实训之前,学院要做好思想教育,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把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法纪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和提醒;围绕职业道德和诚信,团队合作精神主题,组织座谈,提升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培训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身体和心理动态,排查各种隐患,制定突发性事件处理预案,确保参加实习培训学生的安全和稳定。企业和培训单位方面,要考虑学生工作学习之余生活条件、上下班的安全保障、学生情绪波动导致的过激行为等。
2.3 提升层次,实现全方位合作,妥善解决学生参训积极性及经费问题。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本都处在学院、系部与企业或培训公司合作上,学校层面的合作还比较少。如果能够将实习培训由院企合作提升到校企合作层面,一方面对于合作过程中的课程置换、培养模式等问题就有望解决,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校外实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合作企业、培训单位可以利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和合作的影响力,争取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减轻学校和学生的经济压力。
3 结束语
高校计算机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校外实习实训模式符合高校改革的要求,符合毕业生就业的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打下基础,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铺平了道路。在校企合作推进学生实习实训,尤其是高校与社会培训机构的联合是相互取长补短,高校需要实习基地和实验设备,社会培训机构则需要生源。但目前体制下,社会培训机构若与高校进行联合,涉及到经费筹措、利益分配、学生管理等诸多的问题。因此,怎样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特点,将校外实习实训深入推进,做到学生受益,校企发展是值得教育界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健,黄治国.计算机专业面向就业的实习实训机制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8):100-102,106.
关键词: 国际高中 雅思教学 现状 出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政策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高中毕业后出国深造。因此,近年来国际高中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为了在三年后顺利申请到理想的大学,高中生迫切需要提高英语水平,拿到能够证明他们英语水平的雅思或托福成绩单。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雅思成绩,雅思考试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首选。
一、国际高中雅思教学的现状
根据雅思官方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考生雅思平均成绩为5.8分,全球排第29名,比前几年有显著进步。然而,与排名领先的其他国家相比,我们还有1分的差距,缩小这一差距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因此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然而,国际高中雅思教学,相对传统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雅思教学,面临更多的挑战。这一方面体现在学习者因素的变化,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和教师缺乏现成的、可资借鉴的管理和教学经验(陈艳龙,2010)。首先是教学对象的变化。国际高中雅思教学的主要对象是综合素质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国际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大多比普通高中要低,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较低,且英语水平悬殊较大。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都比较优越,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此外,雅思考试要求和学生目前英语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这种差距不仅需要学校安排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必须在课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习,这就需要学生拥有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持之以恒地维持学习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慢慢达到雅思考试的要求,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国际高中的雅思教学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学校和教师缺乏现成的教材和可资借鉴的管理和教学经验。长期以来,雅思教学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各类培训机构,很多学生在考前会报名参加辅导班希望短期内提高成绩,这就决定了培训机构的教学性质:时间短,提分快。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授课时教师更注重答题技巧的讲解,研发的教材侧重技巧的训练。此外,培训机构的授课对象中很大一部人是大学生,英语基础好,自学能力强,所以培训机构一般不需要把大量精力放在学生管理上。而国际高中情况恰恰相反,学生的自觉性差需要学校的有效管理,学生基础差需要系统的教材和有效的方法以帮助他们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快速提高成绩。因此,对国际高中来说,照搬培训机构的方法以和经验是不可取的,国际高中必须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二、国际高中雅思教学的出路
随着国际高中的规模日益壮大,每个国际高中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我校国际部自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壮大,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学生的管理、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研发等方面,所以学生成绩稳步提高,远远高出高中生的平均成绩。
1.分层小班教学
因国际高中的特殊性,其生源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让水平不同的学生取得进步是每个国际高中都要面临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顺利拿到出国的“通行证”,我校国际部采用分层小班教学的方法以实现这一目标。分层小班教学,即在高一入学时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把学生编入水平相当的班级,每个班级20名学生左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申请进入更高层次的班级学习。这样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学习进度都差不多,方便教师因材施教,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而20人左右的小班方便教师的课堂管理和课后监督,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全面的关注和指导。
2.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校国际部将雅思课程全面融入新高一课程中,通过“以教应考,以考促教”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高二进入各项目学习打好语言基础。我们除了开设雅思的听说读写课程外,还专门开设“双基课程”,即词汇课和语法课。词汇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的基础,而语法则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丰富的词汇量和扎实的语法基础是考出好成绩的两大法宝。但是词汇和语法学习往往是枯燥的,所以开设这两门课的目的是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和语法,同时通过定期的考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不断感受自己的进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3.校本教材研发
市面上的雅思教材琳琅满目,但是适合高一学生的教材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培训机构研发的教材主要是针对英语水平较高且自学能力较强的大学生,且教材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待商榷,不适合在国际高中雅思课程中使用。所以国际高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教材。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借鉴了部分国内外优秀的教材,整合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并且有难度梯度的教材,全面涵盖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科目。这套教材是保证学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
总之,提高学生雅思成绩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而英语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研学生、研究教法、研究教材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节,找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学生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在职硕士 异地培养 培训机构 教学质量
一、在职硕士异地培养的优势
1.使各地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增值。受地域、经济、文化等背景的限制,国家高等院校分布主要集中在大、中地市,二、三线城市由于政策、师资等方面原因,院校分布很少,现有学院力量与各地人才需求之间很难实现有效对接。利用好在职硕士异地培养这一模式,充分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实现跨省域、跨区域共享,是解决各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通过拓宽成教学院或高职院校等在职教育机构职能,与国家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合作,实现与国家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每年为地方输送大量高层次人才,起到了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满足在职人群需求实现互利双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各地经济相互交织,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职人群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自身学历、能力提升的需求更加旺盛,但在职人群群体特殊,不得不面对岗位、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受时间、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参加全日制在校学习显然不大可能,针对这些矛盾,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异地在职硕士培养,对缓解工学矛盾,降低学习成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通过合作确保各地在职教育机构、国家高等院校生源,形成良性教学体制,实现互利双赢。
3.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实现服务功能。随着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炭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流,全国各地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仅仅依赖高等院校培养很难满足各地各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职硕士异地培养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从某地区统计的数据看,2006年前该地区农业、林业系统风景园林专业硕士需求增加,卫生系统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稀缺,而在该地区办学点却没有一家,从2007年到2010年,通过在职硕士异地培养,有效的实现了人才结构再改善、人才学历再提升,缓解了高层次人才紧缺的局面,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人才支撑,为当地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在职硕士异地培养存在的问题
1.经济效益挂钩严重,重视效益培训质量难保证。在职硕士异地培养,培训机构与高等院校收入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基础上,在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之后,启动正式的招生、培训。有些培训机构以经济为中心,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求快速修完课程让学生到时候拿到证书即可。一般来说,教学点负责教学管理、学生组织等后勤工作;高等院校负责教学安排和派出老师。高等院校虽然招得了生源,但由于要派本校老师到异地上课,牵涉到校本部的人员安排和相关费用。为了节省培训费用,某些高等院校往往会压缩课程、降低授课级别、减少教员往返次数。一般情况下,本部由教授主讲的课程,校外教学点则由副教授或讲师主讲;培训课程往往比在本部少得多,本部要三个周末的,基本上校外教学点只上一两个周末;另外,由于教员行程上占据部分时间,本部周五晚上到周日晚上的六个半天课程,教学点周六才开始上课,周日下午就结束,只有三个半天课程。由于这些原因,无法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修完每门课程,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着素质差异和学识差异,有真才实学真心想学习知识的,也有只求学历不求学习的,往往是把想方设法通过考试当成已任。
2.同行业竞争激烈,不良方式造成层次难提升。就读在职硕士的学员,绝大多数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经过多年的培训之后,有迫切需求的人基本上都考取相应的学校参加培训,需要培训的人尽管还有,但多是一些底子较差或是近几年刚毕业没达到报考条件的人员,各地教育培训机构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生源很难得到有效保障。有很多地方多个培训机构同时招生,“僧多粥少”现象更加严重,为了增强竞争力,确保生源,不少培训机构挖空心思做广告宣传,甚至不惜冒险去钻空子、走“捷径”,与一些私立中介机构合作,推行所谓“保过”等服务;有的私立培训机构未经过校本部的授权,纯以利益为基础,替另一个校外点代招考试人员,如果考试上线人员达一定的人数,就想方设法在本地授课,如果达不到人数,就把上线考生转到委托招生的教学点上课,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不良的竞争方式,造成干部群众对培训学历的质疑,增强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压力,使得在职硕士培训在低层次徘徊
3.政策调控更加严格,招生限制培训规模难扩大。近几年来,为保证培养质量,国务院学位办对各校招生人数控制得越来越严,一些自主招生学校从原来的人数不受限制到了限制于300人以内。2009年开始,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自定招生上限为200人,教育硕士自定招生上限为400人,2006年1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7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录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除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外,其他类别专业禁止异地办学,不允许进行跨省院校之间的调剂录取,这一举措使一些高校在以后的几年里不得不撤销对外教学点,造成培训机构违背当初与学生达成的在本地上课承诺,加剧学生工学矛盾,这一培训模式将受到公众更多地质疑。据某市人才培训中心统计,在限招200人的自主招生专业中,2009年该市上线最多的专业只有30多,其余专业多在20人左右,最少的高校教师管理与科学工程专业只有3人(该专业应国务院学位办要求今年已停招),如此少的人数,意味着本部、教学机构都要赔本,高校不得不做出清理校外点的措施,没有达到办班规模的,或是人数很少的招生点,就不得不面临着该专业的停招问题,形成了在职硕士异地培养恶性环境。
三、异地培养在职硕士质量保证对策思考
1.从确保质量提高异地培养社会认同出发,科学设置,实现异地教学点共同监管。针对教学成本居高不下,异地培训利益化倾向加剧,教学质量无保障等所引发的公众质疑,必须严格生源质量、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多方监管。在确保生源质量方面,各级要严把入口关,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推荐,并引入公众监督机制,通过媒体对报考者报考条件实行公示,考试过程严格按要求执行,专业课目考试不打人情分,不搞特殊照顾,提高起点,确保培训人员质量;在改进培训方式方面,针对政策调控措施越来越严格,生源越来越紧张的局面,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采取滚动上课的方式进行培养,通过两届两个班级合并上课,增加到课人数,在确保教师层次和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减少校本部老师往返次数和课酬支付,提高教学质量;在强化多方监管方面,首先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要加强自身监管,严格按教学计划和有关要求落实课程,其次要强化教育主管部门职能,定期组织学生对培训机构和主办院校培训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结果作为督导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依据,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公众对异地培养社会认同,为在职硕士异地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3(2011)005-174-01
中国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开展了几十年,成绩斐然,考核的各类工种划分越来越细致,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健全。但是由于各鉴定机构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1. 现状分析
1.1 软件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较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使用北京金地鑫公司开发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考务管理系统(v2008版)”进行考务组织和证书管理。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为手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麻烦,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无法考务相关信息,因此报名前期的相关政策宣传难,各鉴定机构还需要靠电话通知或者张贴纸质的“布告”等。又比如学员报名时,需要机构的工作人员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把学员的报名信息一个个录入系统,由于各鉴定机构的人员配备本身就较少,再浪费很多时间在这上面,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容易在“身份证号码”、“申报等级”等数字信息录入时出错,给后续的证书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1.2 人力资源库建设滞后的问题
这是目前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企业因为工作岗位的需要,有时会面临无人可用的现状;另外一方面,一些学员在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后无法及时获得企业的需求信息,处于一种无班可上的尴尬局面。如何在企业和受培训对象之间建立一条纽带,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很多鉴定机构目前没有着手处理的问题。我们的鉴定机构不仅仅是技能培训,颁发证书。技能鉴定的最终目的,是使受培训对象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鉴定机构需要及时把企业需求信息传递给学员,为学员的就业开辟一条捷径,同时应及时有效地把学员信息传递给企业,方便企业选择,为企业提供便利。
1.3 技能培训数据库建设不完善的问题
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考试题库的建设,二是培训内容信息库的建立。目前部分地区的技能培训数据库建设比较滞后,各种技能培训考试的题库建设虽已提出,但实施过程还没有成型,每次考试前需要靠任课教师去给学员找资料,教师之间不可避免做重复工作;对于一些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培训内容(比如电工培训、芒果种植培训)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
2. 建议实施方案
针对上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它不仅仅是一个网站的建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题库的建设。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综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2.1 资源整合
由于鉴定机构已经购买了国家指定的技能鉴定考务管理系统。因此,我们所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基于这个系统之上,而不是抛弃或者忽视这个系统本身而重新搭建一个新的平台。有的鉴定机构是推倒现有条件,花大力气重新设计一套新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系统。到头来却发现所做的工作到头来还得依靠国家指定的考务管理系统上报数据信息。我们应该采取资源整合方案。结合各机构现有条件,开发一套适合自己的业务系统。比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该结合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现有资源条件,比如学员报名时。身份证号码信息等在学生管理系统中是有现成条件的。只要鉴定机构自己开发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之间建立了数据共享中心,那么这些报名资料很容易得到,大大降低了因为人工录入造成的数据错误,也把鉴定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繁琐的信息录入工作中解脱出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把国家指定考务系统中的考务安排、准考证打印、证书查询等信息结合起来,让学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自行查看,而不是靠鉴定机构逐个去通知。
2.2 加强与企业合作,完善各种信息数据库建设
很多机构把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当做是一个任务,而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作用。我们这里谈的各种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数据库,它包括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向各企业获得职业工种相关证书的各求职人员基本信息,以及鉴定机构向学员提供企业的招聘信息。鉴定机构的信息化平台上应该包括上述两个信息的查询。二是鉴定机构的业务信息数据库。重点是题库建设和培训资料数据库的建设。题库建设国家已经提出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各鉴定机构也在逐步落实,这里要提的是应该注重及时更新。由于部分工种信息(比如电子类)更新比较快,各种新技术不断得涌现出来,我们在建设题库时,应该定期维护,剔除已经被淘汰的技术,增加现有流行的元素;培训资料数据库建设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于各职业工种的培训,培训机构应该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括对各类工种相关技术的介绍、技术特点和要领以及发展趋势等信息。技能培训不应该仅仅是看做一个短期的培训过程,学员考核合格拿到证书后培训鉴定机构的任务就完成了,这种理解方式是错误的。培训鉴定机构应该为学员提供一个平台,学员不仅可以学到现有的技术,能顺利通过考核。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培训学员号或身份证信息等查询培训机构最新补充的资料。这样就把短期培训和长期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加了学员知识面的厚度,为学员的谋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3 注重信息化平台的安全性
【关键词】就业困难;IT技能培训;利弊分析
一、计算机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应用的逐步普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巨大,计算机一时间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专业人数位列各专业人数之首。然而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却遇到了困难,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评定为就业红牌专业。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何在呢?
首先,IT行业是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都相当迅速的产业,同时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而高校教育更注重的基础的打造和思想的培养,固然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但不符合大部分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快速适应工作的要求。
其次,由于前些年计算机专业就业热门,造成相当部分的毕业生择业期望过高,把目光锁定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型国企、外企和事业单位,期盼高薪及优厚待遇,却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和当前就业环境的变迁。
经过本世纪初IT技术全面迅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员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已趋于饱和,IT人才短缺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和中西部地区。
再次,就是毕业生缺乏客观完备的职业规划,不能合理应用就业技能。
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严峻,然而就业前景却相当广阔。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计算机专业应用面越来越广,专业人才短缺现象日益严重,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只是暂时的。在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下,高校、学生和整个社会都在摸索前进的道路和改进的方法。而近年来悄然兴起的IT技能培训以其极其火爆的市场号召力在计算机就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IT技能培训兴起及高校运作模式
IT技能培训的兴起,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超高速发展,特别是本世纪初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全面应用,专业人才缺口很大,而IT行业一直以来又是高薪酬行业。市场需求为IT培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为自己增加一技之长,不惜花费高昂的学费和宝贵的时间接受IT培训,近年来甚至不少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也主动参与其中。
IT培训机构目前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招生模式,通常是在学生二、三年级时进行招生宣传,有些机构提供短期的免费试训,而后签署正式的培训协议,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严格的约定,主要是培训的专业方向、时间、地点、费用、支付方式,学员需要遵守的规定,以及培训完成后推荐就业的地点、公司规模和薪酬待遇等等。目前,主要的培训方向包括移动互联平台,大数据,嵌入式等;时间多为3-5个月;费用从五千到两万不等,费用的支付方式有一次付清、分期付款,还有找到工作后每月工资返还,极个别公司存在政府补贴;承诺的工作地点一般是江浙一带的经济开发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薪酬待遇也是从三千到八千不等。
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择IT培训机构,进行再培训、再学习,对于高校教育,这究竟是一种补充还是一种浪费。为此,笔者针对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300多名在校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三、四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后形成以下调研结论。
三、IT培训的优势
调查中,83%的计算机专业学生都认为IT技能培训对于就业有一定的帮助,近10%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认为没有帮助或者帮助很小的学生只占受访比例的7%。大学生选择IT实训的原因何在?经过调查,IT实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实操技能和专业素养
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来讲,不把所学的知识赋予实际操练是不可能学会的。如果只学习理论知识,只用纸上谈兵的方法进行专业学习,就会越学越枯燥、越学越没有信心。IT实训机构在理论教学之外,格外注意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授课内容,及时有效地开展实验课,通过教师学员一对一指导操练、学员分小组完成开发项目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
(二)把握市场紧缺技术资源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知识的持续使用时间变得越来越短。IT培训机构依托IT行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能够为学生带来学校里没有开设的新课程、新技术的学习,为学生的就业开拓更新更广的领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学习氛围浓厚,模拟正式就业环境
较之高校的课程设计,IT技能培训在课程的安排上更加紧凑、集中,培训机构通过宣传等各种方式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参培人员也由于明确的目标性和大量资金、精力的投入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故此,IT培训机构的学习氛围更加紧张浓厚。同时,学员可以直接接触中小型开发项目,并根据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从而使得学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对未来的工作有了详细的了解和适应过程。
(四)与用人单位联系紧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就业
IT培训机构与本行业许多用人公司联系紧密,它们大多有自己固定的推荐工作单位对象,有些就是依托IT公司成立,如英特尔、IBM下属的培训机构,或者由IT公司和著名高校联合办学,如北大青鸟、科大讯飞等等。因此,培训机构对IT就业市场的具体需求了如指掌,根据市场的需求,他们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培训,并且有的放矢地推荐就业。而由于有固定的推荐对象,学员只要达到一定的培训标准,即可保证就业。
四、IT培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肯定了IT培训的积极作用,但同时高达87.6%的学生都认为目前IT培训市场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费用高昂
调查显示,大部分IT培训机构其收费标准都在一万元以上,此外学生每个月还要承担一千元左右的食宿、交通、通讯等费用,以3-5个月实习期限来看,学生一个周期的培训总费用最少在一万五千元左右。而参加IT培训的大多数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加上求职费用和学校的学费、食宿费,大四一年参加培训的学生人均费用将达到两万五千左右。这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许多家庭贫困、无力全款付清培训费用的学生,选择贷款支付,工作初期,除了要支付大城市高昂的生活费用,还要还款培训费用,经济压力很大。
(二)培训效果一般,与承诺不符
大部分的培训机构在招生时,都会以高薪、包找工作、学不会免费重修或者达不到培训效果全额退款等承诺吸引学生报名,但在兑现过程中不少培训机构却存在着欺诈的行为。承诺直接推荐就业和高薪的往往采取先推荐到一些低薪的实习岗位,或者虽然进入一些知名公司,而后以各种原因遭到解聘;或者机构不断提供就业信息,但是质量不高,让学员自己去面试,直到学员自己厌烦为止。而对于希望重学和不满意培训效果的学员,一些培训机构通过在宿舍、实验器材、课程安排等方面设立重重借口和障碍,让学员不得不放弃重学的想法。总之,利用种种圈套,培训机构表面上遵守了承诺,而学生也只能自认倒霉,有苦说不出。
(三)机构资质良莠不齐,培训管理不规范
培训市场需求大,准入门槛较低,巨大的利润空间引诱了众多的培训机构和组织投身其中,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管理相对混乱。在利益和竞争面前,不少培训机构在师资、培训设施、培训场地、服务、管理软硬件各方面不断降低成本,从而导致培训质量下滑;还有的为了扩充生源,不惜向学生虚假承诺,做出欺骗甚至不法的行为。
(四)培训安排与学校课程冲突
针对高校学生的IT技能培训,大多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而这段时间正是在校生专业课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时间。奔波于培训学校和高校之间,既耗费了学生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又大大影响了专业课学习和培训质量。特别是部分学业困难的学生,本来是为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选择参加IT培训,终究却因为时间冲突和精力有限,既耽误了学业,也没有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五、IT技能培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对高校而言,IT技能培训的兴起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首先,IT技能培训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推动作用,有效地缓解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燃眉之急,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就业参加IT技能培训,高校教育的质量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不少培训机构为了扩大自身影响,招生时不断宣扬高校教育无用论。而与培训机构浓厚紧张的学习、实践氛围相比,不少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的上机、实验、实习都是走过场,没有落到实处,部分任课老师亦不认真对待,导致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动手能力较差。
事实上,并非所有大学生都需要“回炉”以掌握职业技能。许多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未经任何职业培训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还是薪酬待遇好、发展前景优的工作岗位。
在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之后,学生还要花高额的费用和额外的精力、时间参加技能培训,以求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对于学生及其家庭是一种浪费,对高校教育也是一种警醒。
六、高校计算机专业应对策略
计算机专业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吴文虎教授曾经说过,行业特点决定了IT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就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来考虑教学,要让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能够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坚持不懈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一)调整教学结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教育绝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转变重课堂、轻实践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强化实践,更要注重学生的手脑结合,高校拥有长期从事教学研究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拥有一流、充足的实验器材和设备,重要的是要提高实践环节的数量和质量,创建良好的教风和学风,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
(二)以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课题为契机,广泛吸纳学生参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国家和省级的各类教育机构每年举行许多计算机专业学科竞赛,要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加;此外广泛吸纳学生以助手、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各项科研课题。参加这些竞赛和课题,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荣誉和奖励,更扩展和提高了他们对专业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因而对专业学习燃起了更加浓厚的热情和兴趣。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借助企业力量,了解市场,提高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借助于校企双方的优势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企业资金为基础,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实验室、师资等高校有利资源,不断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赢局面。同时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的交流和学习中,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校企合作也并不仅局限于有人才需求的IT企业,实力雄厚、资质优良的IT培训机构也可以成为好的合作伙伴。学校通过调查、资质验证,向有培训意向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推荐优秀的培训机构,并且与这些培训机构制订长期的合作计划,通过学校的介入和监督,提升高校自身的培养能力,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培训成本,如向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场地和设施,使学生在校参培等,保证学生的培训、就业质量,同时有利于学校的安全管理。
(四)做好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要切实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环节的教育。要增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就业观念教育,增强学生就业信心,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同时树立理想、实际的就业目标和完备可行的职业规划;增加学生对社会现状和行业需求的了解,从而结合实际,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此外,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让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脱颖而出。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岗位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和学生个人都必须意识到就业市场的广阔性、复杂性和严峻性,不断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不断改进就业理念,客观规划职业道路,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从而实现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金彤,毕鑫,曹原.高校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改良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5):3743-3744.
[2] 王桂香.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甘肃科技,2012(13):68-69.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完善民办学校设置和管理,促进我市民办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在市区内面向社会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包括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职业和国家新颁布的职业)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职业培训机构。
第三条设置职业培训机构应适应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地区职业培训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
第四条职业培训机构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技能培训质量,培养合格技能人才;接受政府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和审计。
第二章设置条件
第五条举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民办培训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举办者应为国家机构以外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或者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在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申请办学。
(二)学校应当设立董事会、理事会或其他形式决策机构,(以下统称董〔理〕事会),是本单位的权力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五人以上组成,其中1/3以上的成员应当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董(理)事会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在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担任任何形式的决策机构成员。
(三)有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
(四)有与所申请从事的职业培训活动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
1、应有一定规模的培训能力,所开设的培训项目在2个以上,场所、设施、设备的设置应能满足不低于(200人/年)的办学规模。
2、办学场所须在市区内,房屋产权清楚。租用的培训场所租赁期不少于3年;适合办学,无安全隐患。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有办公用房,教室和办公室应设在一处。理论课集中的教学场所应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教学面积不少于校舍建筑总面积80%);无危房,有良好的照明、通风条件,桌椅、讲台和黑板设施齐全;培训机构的实践教学设备权属应为自有;有满足实习教学需要的实习操作场所,符合环保、劳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及相关工种的安全规程;招收住宿学生的,其食宿场所应符合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
3、应具有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教学、实习、实验设施和设备,有充足的实习工位。
4、应具有与培训专业(职业、工种)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职业资格培训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自编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应经过专家论证,并报审批机关备案后组织实施。
5、举办者应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固定资产应达到2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的评估应以举办者自有培训场所的房产、培训设施设备等与办学有关的资产)。
(五)有与所申请的职业培训活动相适应的教师、管理人员:
1、应配备专职校长。校长应没有受过刑事处罚,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年龄不超过65周岁,身体健康,不得在校外兼职。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熟悉国家职业培训工作和法律法规。
2、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
3、配备从事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相关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财会人员资格证书。
4、配备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一般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4。每个培训专业(工种)至少配备2名以上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均应具有与其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上岗资格。
(六)举办专业性较强、对公民身心健康、安全影响较大的培训须经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民办培训机构不得举办军事、警察、宗教、政治等类培训。
第三章设置申请
第六条申请举办民办培训机构的,由申办者向审批机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以下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申请办学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办学申办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举办者简况、拟办学校名称、拟任法人代表、校长、办学校址、拟设专业、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等)、办学形式等;举办者为单位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举办者为公民个人的应由本人签字。
(二)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社会组织举办的,应提供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其中:国家事业单位投资办学,还应提交上级主管单位同意其办学的证明文件;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资参股企业投资办学,还应提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证明文件);个人举办的,应提供身份证、户口薄;对公民个人和外地市社会组织申请办学的,还需由本市有经济能力的社会组织或公民提供经济担保。担保协议应符合《担保法》有关规定,并经本地公证部门公证。(担保资产额不能小于申请民办培训机构的注册资金,并签订担保协议和出具担保人的相关证明材料);联合出资举办的,提供联合办学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以及各方的出资数额、方式、各自权利、义务和争议调解解决方式,并确定其中一方为主办者。
(三)学校董(理)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首届会议决议(应写明时间、地点、参加人、决议内容,包括通过学校办学章程的决议、选举董(理)事长和任命校长的决议、全体成员签字);董(理)事会成员花名册、身份证和简历;举办者与其他成员的聘用协议书。
(四)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办学章程、发展规划、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及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校园安全应急预案等项制度)。
(五)办学场地证明。自有办学场地需提交相应的房屋和土地产权证明复印件(应加盖公章);租赁场地应提交出租方的房地产产权证明的复印件(需加盖产权单位公章)、租赁协议(租赁协议应写明校舍租赁总面积、租赁期限和租赁用途)。消防部门出具合格的证明,教学场所必须要有两个保持畅通的疏散通道(场所分配使用说明书)。
(六)拟设置专业相对应的教学设备、设施清单(注明详细名称、型号、数量和权属),以及教学设备的合法有效的权属证明;
(七)每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应写明教学目标、开设课程、授课时数、教学安排、使用教材书目、考核方式。
(八)办学资金证明应提交法定资产评估和验资机构出具的固定资产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
(九)拟任校长的资格证明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核准表》。资格证明包括简历表、身份证、大专以上学历证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无刑事记录和不良行为的证明材料。
(十)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的花名册及资格证明。资格证明包括身份证、大专以上学历证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证明。(其中财会人员应另提供从事财会资格证书;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证书。)
(十一)所设专业的专兼职教师花名册及资格证明。资格证明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相对应专业的技术职称证书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十二)使用规范名称,即“市+字号+(专业领域)+职业培训学校(或中心)”,且中外文名称应一致;并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
(十三)填写《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审批表》。
以上所提交材料中的各类证照、文件,均应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对不宜留作档案的原件,可在审批机关核对后予以退还。所有复印件均应由原件所有者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用途。
第八条培训机构聘任教师、职员,应当签订合法、公正的聘用合同,保障其工资、福利待遇,办理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
第四章评估审批
第九条审批机关受理举办者的办学申请后,组织专家对举办者提供的办学申请材料以及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进行实地评估认定,并根据本市职业培训发展规划、结构布局和需求等进行审批。
第十条经批准的民办培训机构,由审批机关发给《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第十一条民办培训机构的名称应规范。名称一般应为“市职业培训学校(或中心)”,不得称做“XX学院”。
第五章变更与终止
第十二条民办培训机构变更有关内容,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变更举办者。须按办学章程规定的议事规则,并在进行学校财务审计清算后,由决策机构董(理)事会等作出变更决议,由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出变更申请。经审批机关核准、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后,新举办者方可开展办学活动。
申请变更举办者,需提供下列材料:
1.变更申请报告;
2.决策机构同意变更举办者的决议;
3.会计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和《清算报告》;
4.资产变更验资报告;
5.举办者变更的有关协议书;
6.新举办者的相关资质证明材料;
7.新决策机构成员名单;
8.变更后的新办学章程;
9.变更登记表。
(二)变更法定代表人。须进行离任财务审计,经决策机构同意后,报审批机关核准。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申请报告;
2.拟任新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及资格证明;
3.原法定代表人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4.决策机构同意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决议;
5.变更登记表。
(三)变更机构名称、办学范围(办学层次、办学专业)。由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批准。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申请报告;
2.变更登记表。
3.拟变更的新名称需先经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预核。若扩大办学范围,需提供师资、设备、教学大纲等相关资质证明材料。
(四)变更校长(负责人)。由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批准。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校长的报告;
2.拟任新校长基本情况及资格证明;
3.变更登记表。
如果校长同时是民办培训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即按变更法定代表人的要求办理。
(五)变更办学地址。由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批准。审批机关组织专家实地考察。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报告;
2.办学场地证明材料;
3.变更登记表。
以上五项变更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如民办培训机构在一年内连续变更(一)、(二)、(三)项内容的任何二项,都应按新的办学机构审批。
第十三条凡有变更项目的民办培训机构,应向审批机关提供原办学许可证(正、副本)换领新证或由审批机关在副本上填写变更记录。涉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内容,应及时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民办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终止办学。
(一)因故无法开展正常的培训教学活动的,举办者或校董(理)事会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第十五条民办培训机构终止时,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和销毁印章,并办理注销登记。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民办培训机构领取《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后,需办理法人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进行税务登记。将刻制印章的式样、开户银行及帐号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十七条民办培训机构必须依据《办学许可证》规定的职业(工种)、层次及办学地点开展培训。
第十八条民办培训机构应当设立董(理)事会,作为培训机构权力(决策)机构。培训机构实行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办培训机构应按审批机关核准的学校章程规范办学行为和内部管理。
第十九条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办学活动所使用的名称须同审批机关核准的名称相一致。
第二十条民办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真实、准确。招生简章应当载明民办培训机构的名称、办学许可证编号、培训项目、办学地、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事项。
民办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在前向原审批机关备案。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与报备案的材料一致。民办培训机构未经备案或虚假招生简章和广告的,由审批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未能履行招生简章和广告的有关承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民办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应报价格管理部门备案并公示。在交费时应将有关退费办法向学生进行公示,并与学生签订退费协议,退费时依照协议处理。
第二十二条民办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办学有关档案。主要建档资料包括:学员学籍管理制度、学籍卡片和学员结业成绩档案;批准设立和登记的文件资料、学校招生简章和广告;设置的专业、实施性的培训教学计划、选用的教材;教学管理制度;相关部门的年检(审)资料;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决定、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关的材料、财务状况等。
第二十三条接受职业培训的学员,经培训的职业培训机构考核合格,发给由审批机关审核批准的《职业培训结业证书》;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学员,由审批机关颁发给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突发事件与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各民办培训机构凡发生突发事件或学员发生安全事故须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审批机关。对于瞒报、不报的民办培训机构将根据已发生情况的程度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或责令停止招生、情节严重者将吊销《办学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审批机关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民办培训机构进行检查、督导、评估,加强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监督。
第二十六条民办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审批机关独立或联合其他管理部门依法处理:责令期限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分立、合并民办培训机构的;
(二)擅自改变民办培训机构名称、层次、类别、校址、举办者、法定代表人的;
(三)非法颁发或伪造培训结业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
(五)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办学许可证的;
(七)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
(八)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挪用办学经费的;
(九)举办者虚假出资或者在培训机构成立后抽逃出资。
(十)办学条件明显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学校管理混乱,未主动采取措施改进的;
(十一)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十二)未按照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资产管理混乱的;
(十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检查的;
(十四)存在其他严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