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1 16:30: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 许昌市

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延伸,是指人类在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意义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水环境容量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一个城市的容量、产业布局直接受到水环境的影响,城市的产业必须根据水容量的大小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由此可见,经济发展随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若离开了水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同时,水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和物质保证。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方式转变的重要突进,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通过建设水生态文明,合理调配水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模式转变。

水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创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污染等水安全问题。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生态系统修复的过程,在人、水以及其他动植物间建立一种平衡,使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在净化、美化水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域内降水受季风影响,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710毫米,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35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8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一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许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短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昌工业的发展,曾经因为缺水错失大型企业入驻良机的许昌始终无法挤入河南发展的一流方阵。

据调查许昌市居民用水节水意识不强,没有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意识,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城区地下水过度开采,主城区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 200 万m3/ a,目前,城区地下水开采量约为4 380 万m3/ a,超采3 180 万m3/ a,长期超采将导致地下水循环系统严重失衡。

根据近年许昌市水文局对颖河、北汝河、清异河等河段的监测显示,全市全年水质劣于V类的河面占评价河流总长度的26.26%,这类河段的水体已完全丧失使用功能。而其它河段的水质虽未劣于V类,却也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市地表水整体环境质量形势仍较为严峻。

城区滨水带景观建设与周边水环境的适应度不高,滨水景观缺乏协调性.西湖公园作为许昌市城市绿肺,公园内商业性开发致使人口环境容量压力增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小西湖的水生态。护城河沿岸周边的建筑缺乏整体规划,部分河段沿岸建筑高度失控,过高建筑物割裂了护城河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同时在护城河周边的改造过程中,无序的现代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使护城河丧失了河道原有的自然特色。

许昌市正在进行许昌市三大水利项目,申报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建设全市域的水系连通工程,建设54.7万亩高标准粮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经调查在工程实施阶段出现主要交通道路被阻断,同时多处修建造成城区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现象为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三、许昌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培养和倡导水生态文明理念

许昌市政府政府和学校及单位都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对居民进行用水节水意识的培养,告知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水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每一个居民思想意识和行动做起。

(二)保护现有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健全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加强住宅小区的排水规划和污水集中处理。对于化工、印染、橡胶等企业,应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发展方式改进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相关部门应严格监察相关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同时,农村的水污染也不容忽视,应建立农村垃圾回收站,减少化肥的使用,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技术。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生态质效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金融、物流、节能环保服务、软件及服务外包等生产产业,逐步构建起与现代制造业相匹配、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强节能减排力度,实施污染减排工程,健全市级监测预警、统计、考核三大体系,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推进科技减排,完善管理减排,实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加快推进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改造。

(四)建设水景观体系,发展特色水生态旅游业

在水系连通工程的同时应注重城市水景观建设,结合河湖及城市三国文化,沿河湖两岸因地制宜建设一些亲水平台、木栈道等亲水景观点,环通之后可以创建观光游船等娱乐项目,可以发展成为特色水生态旅游业,带动水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也能起到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作用。

(五)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优化施工方案

在水系环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既有线交通的影响;在既有线施工,积极与公路管理部门配合,道路封闭,及时通报;在既有线上施工,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施工要设置警示灯。安排专职交通指挥员,疏导指挥车辆通行。同时注重噪音污染的控制,做好周围居民的工作,共同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和生活环境秩序。提高工程效率,早日完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项目。

参考文献:

[1]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

[2]张瑞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15.

第2篇

【关键词】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思考

一、前言

作为五家渠市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水生态文明建设在近期得到了高度重视。延吉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能够更好地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进而保证五家渠市的水生态环境。本文从介绍五家渠概况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五家渠概况

五家渠市是兵团首批四个设市城市之一,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所在地,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地处天山博格达峰西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地理坐标东经87°33′22″-87°34′10″,北纬44°08′18″-44°11′06″之间,东与米泉市相邻,南与乌鲁木齐市相接,西、北与昌吉市相连。南北长75km,东西宽29km,面积740.14km2。

五家渠市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0-7.0℃,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为2800-3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90mm,年蒸发量为2000mm左右。年平均风速为2m/s,多为东风和东北风。

五家渠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前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带和准噶尔台地之间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地质情况较单一,地下水埋深浅。地形分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三种类型,以冲积平原为主。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

三、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

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能够相协调。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水资源节约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优化水资源配置,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一个节水型社会。

四、五家渠水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1.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87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0.66亿m3。全市亩均水资源占有量935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94m3。

现状条件下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22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27亿m3(包括:平原水系入境水量0.16亿m?、老龙河入境水量0.31亿m3,外调水量1.22亿m3,农六师内部调节水量0.58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95亿m?。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五家渠市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修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开荒造田。通过五十多年几代军垦人的艰苦创业,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引”(和平渠引水渠、头屯河引水渠、沙山子引水渠)、“四库”(猛进水库、八一水库、沙山子水库、黄家梁子水库)、“四渠”(猛进干渠、八一干渠、八一西干渠、八一东干渠)和“两水源”(青格达水源地、沙山子水源地)为骨干工程及干、支、斗、排配套的灌排工程体系。

3.防洪排涝现状

五家渠市域处于头屯河、乌鲁木齐河及东山水系汇交互沉积的山前冲洪积平原上,猛进水库是五家渠灌区的龙头水库,汇集了乌鲁木齐河、老龙河、头屯河以及黑水桥、高家湖等地表径流。由于下游开垦建设,使猛进水库本来属注入式水库变成了具有拦洪防洪任务的水库。以猛进水库为首的灌溉系统兼作了分洪、蓄洪、排洪的防洪系统。

4.水生态现状

五家渠市地处河流下游、沙漠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城市水环境,五家渠全面启动了“清污分流、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疏通了老龙河三个庄子至八一水库8.9km的老河道,将老龙河冬季进入青格达湖的污水泄往东道海子,初步实现了青格达湖“清污分流”;对穿越五家渠市的3.2km长的老猛进干渠进行改建。

五、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1.组织保障

成立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市长担任副组长,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根据各自职能形成合力推进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制度保障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复杂管理工程,长期以来,河道管理城市与农村分割、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割、水质与水量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破坏了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难以实现区域内的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应优化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涉水政府管理部门的协商与协作机制;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强化对区域防洪、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3.资金保障

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体系,利用经济杠杆实现政策激励,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激励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建设,保障资金及时到位。

4.科技保障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的基础研究,如重要保护目标的生态需水研究、生物生态治污技术、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等,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科技支持。

六、结束语

通过对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市的多项水生态现状决定了要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要从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 彭金平.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01):46-48.

[2] 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13(15):1-5.

[3] 贾绍风,王国.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1(58)102-103.

第3篇

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与壮大,人们无时无刻不依赖于环境,最终环境作为生活的主要载体,生态文明独立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我国不断的发展道路当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追求着。然而对于物质的追求则不在那么强烈。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如今对于环境重视的程度较上个世纪相比增加20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足以证明现如今人们保护环境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生态区域的内涵更多的是为了通过让人们对于环境的了解和保护来增加区域的价值和生态环境。而越来越多的人在无形之中已经形成了对于生态环境的热爱和追求。

二、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

1、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我国很多地区对于环境的追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实施上关于环境的指标发展体系通常有四大主要原则。首先先进性的理念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理念机制,世界级的生态文明环境是一个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环境体制,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社会环境状态,首先就需要拥有一个全新的环境理念。除此之外第二大原则就是科学性的原则,无论是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尊重科学性,事情往往有两面性,取利大者而为之,科学性的原则体系不仅仅能够帮助人们走超常规、高水平的发展道路,还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刚才介绍的两种原则之外,还有就是要注重操作性和统领性原则。

2、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发展当中,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一个地区要想发展的更快、更好,首先就要保证自身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关系着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所以课件对于环境要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环境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环境的发展能否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去。

3、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体系框架设计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环境改进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区域未来的发展,所以需要对其发展体系的框架进行全方位的设计。笔者认为在设计当中首先应当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以及管理科学放在首要位置,这些内容不仅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发展,更加密切的关系到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所以在建立区域发展框架体系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策划。

三、基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优化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和新的行为准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观已经演变为对于价值的追求,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唯独环境是无价的,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在当今的社会当中被认为是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2、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契机提高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我国由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优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创新的关注。在我国关于环境方面的创新并不多,近些年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目标,这一观点的提出很有意义,改变了我国前些年的一些不正确制度和观点。事实上对于环境的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和有意义。

3、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第4篇

关键词:加强;“三江并流”;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21-02

一、“三江并流”概况

1.地理位置。“三江并流”地区是由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由北向南并行激流了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之间,形成世界唯一的三江并流奇观,充满美丽和惊奇。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与怒江不到19公里。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也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植物学界称其为“天然高山花园”。大约四千万年前,印度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从而引起山脉的强烈挤压、隆升、切割,山河交替展布,形成了世界独仅有的三江并行奔流一百多千米的奇观。正是由于这样奇特的地貌,使三江并流区成为全球生态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的中心之一。

2.生物多样性。三江并流区域是中国和北半球中重要的地区。被提名区域内的动物群 落区系中的2/3属于地方特有区系或是属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型的动物群。它集中了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的多种气候及其生物群落,是地球最直观的体温表和中国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这一区域被认为拥有中国25%以上的动物物种,其中,许多是残遗群落和濒危物种。许多中国的稀有濒危动物都生活在被提名区域范围之内,其中,有80种动物列在中国动物红皮书之上,这80种动物中有20种被认为是濒危动物;有79种动物被列在1997年的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之上;有57种动物被列在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之上。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及天然林禁伐国家策略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的施行,为这一区域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三江并流”被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根据自然遗产评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二、“三江并流”存在的生态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完成了该地区的一些生态保护,但仍旧有很多问题待以解决。当然,威胁三江并流区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有:地震、滑坡、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人为因素:开山建路、建筑施工破坏、水电开发、采取矿产、旅游区开发等。

1.地质灾害。三江并流区位于南亚大陆与欧亚大陆交接地带的东翼,印支褶皱系的弧形挤压部位。另外,三江并流区岩质松软,岩层节理发育,岩石破碎也是引起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变化的自然原因之一。主要的地质灾害表现为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2.生态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环境变化加剧。生态环境脆弱,冰川消融,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草场退化现象普遍,由于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受到地质灾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野生动物适宜的生存环境范围越来越小。另一特点是降雪时间长,冻结和解冻时温度变化剧烈,加剧了基岩的物理风化,融雪时,一是产生“泻溜”,二是洪水暴涨,土壤侵蚀,从而引起地表覆被状况发生变化。如梅里雪山卡格博峰附近的冻融作用就极为典型。

3.森林火灾。三江并流区由于过成熟林面积大,而且落叶层厚,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森林火灾发生次数频繁,而且受火灾影响的面积也很大,烧毁的林木更是数不胜数。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和烧毁林下植物资源,更重要的是危害野生动物的,从而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引起水土流失,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起空气污染,以及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森林采伐。三江并流区内的丽江地区、迪庆州和怒江州是中国重要的林业采伐基地,分布着多个国有林场。自1958年以来,一直从事大批量的原木生产(见下表)。

总之,林业采伐是三江并流区森林减少的重要原因,也是使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5.毁林毁草开荒。三江并流区随着人口的增长,使得人口的生活需求增加,而这里生产技术落后,居民开始大量开垦耕地,致使许多森林和草地被毁;原有的许多耕地由于受坡度限制,易产生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地表覆被的改变。以迪庆州的维西县为例,维西县1986年人口126 207人,到1995年增至141 090人,而新增耕地面积十年间共计25 500亩,平均每年增加2 000多亩。

6.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城市建设、旅游设施、采矿)。三江并流区20世纪70年代后,为把该区的资源对外输出,国家愿意出资修建公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出现了集镇。因此会使人们开始着城市建设,从而改变了三江并流地区的覆被状况。另外,由于开始对外界产生交流,使得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增强。如中甸县城附近飞机场占用了数百亩的草场。目前,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该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因为施工的影响,对该区的地表覆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虎跳峡附近地区为了使游客能近观虎跳峡,道路及观景台等设施已替代了原来的森林,并造成大量的沙石入江。最后,挖沙、取土、采矿等也极大地破坏了地表覆被状况。

三、保护措施

1.健全管理机构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完善云南省该区的管理机构,由上而下,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形成操作性强并且效果性强的保护队伍。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章和严格的办公纪律、实行激励和奖罚制度、制定合理的工作考核目标,提高世界遗产地各级保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切实保证实施有效的管理。

2.加强立法,制定相关的保护法律和法规。现代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大多旅游资源出于部门利益,没有协调性和整体性,导致了一些冲突,从而得不到统一的管理和保护,因此需要统一制定专门的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强制性地保护遗产地的生态文明,缓解生态问题。

3.适当控制人口以及加强生态保护意识。三江并流区域由于发展较为缓慢,相对于国内发达地区的过去式,因此人口增长较快,从而会引起居民需求增加,对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破坏。所以要在这个人口快速增长时期,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并且,通过宣传教育、展览灯形式,加大该区的教育覆盖,使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遵循可持续发展。

4.加大资金投入。若要进行有效的保护,除了提高该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必须加大政府给予资金,才能建立保护设施、环境治理、科学研究以及宣传教育等制度,从而加大地区的保护管理力度以及保护工作。

5.建立自然灾害预防监测系统。由于该区覆盖面积广,可在重点地区建立监测中心,对遗产地进行预防保护,对地震、洪灾、泥石流、水质等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理预防;建立对林业生物治理对策以及加强虫害防治,完善森林防灾、减灾和控灾机制。

6.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范和标准,实行就地保护,对于特别物种进行迁地保护,转移到动植物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和信息系统建设,尽量保护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以及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四、总结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集生态、生物多样性、自然奇观为一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发展价值。三江并流地区是集合了自然、文化和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而能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实行适当的保护措施,加强该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三江并流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年兴,林振山,黄震方,等.世界自然遗产地面临的威胁及中国的保护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8,(1):25-32.

[2] 怒江州林业局.怒江州林业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P21-38.

[3] 维西县统计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86—1990,1991—1995)[Z].

[4] 李菊雯.三江并流区植物多样性和各片区特点综述[J].科技信息,2009,(15):335-345.

第5篇

关键词: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定位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并与人们和谐相处,在资源紧缺与发展速度相矛盾的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建设区域生态文明,就是在某一地区率先实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在特定地区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保护本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利用好生态资源,节能减排,治污防污,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生态体系。营造最适合人居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和谐,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基于以下理由:其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使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各地区都发展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其三,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其任务相当艰巨,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其四,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平均年增加达到9.4%,令世人瞩目。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基础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正面临着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严重缺乏的“新结构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决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再是单纯的天然产物,而是一种短缺的生产要素。因此,“拼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无以维继,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力抓手。

建设区域生态文明,破解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最重要的是要从治“本”入手。这个“本”就是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正如“环境伦理学之父” 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所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文化是比自然更重要的影响地球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

二、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公众的环保参与是指社会团体、公民有权参与到影响环境利益的相关决策中,使得该项目或者决策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就是防止决策的盲目性,消除因此会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不受侵犯。据此概念内涵要求,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应该树立“大环境观意识”,即自己做好又关注和参与公众的环境管理。

(一)“大环境意识”更能体现公众的自我参与作用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人。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人是主体,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是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据国家环保局2009年统计:只有18%的公众表示会“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在“限塑令”正式颁布后,仍有26%的公众表示会“经常购买塑料袋”;而且,只有26%的公众表示“经常采取环保节能行为”。据调查,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参与环保行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既要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更要关注公共环境问题。自我参与即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诸如“随手关灯”、“人走电脑关闭”、“一周少开一天车”、“不使用一次性产品”、“用专用购物袋购物”等个人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要大力提倡。从我做起,通过改变个人行为,积小善为大善,使公共环境得以改变,这说明人们的环境责任感在增强。环保需要公民的自觉自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对生活垃圾分类置放及时清理,应当养成遵守卫生规范的良好习惯。甚至,我们应当爱护公共场所的环保设施,当这些理念深深融入我们的头脑之中,成为一种自然行为时,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担心才能消除,我们的期望才能实现。只有要求而不参与,放弃个人的环保职责,我们生存所依赖的环境就丧失了改善的希望。

第6篇

1.充分发挥党政组织的主导性作用。地方党政机关及相关部门,要努力强化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范畴,进而延伸到农村社区教育规划之中,从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化建设。与此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手段,最大限度地协调各方因素,努力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有效性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另一方面要组织和督促各类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比如:可把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文明社区建设、宜居环境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各级卫生文明创建及星级家庭评选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最大范围内有效地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的公众参与机制。

2.积极发挥教育机制的先导性作用。突出生态文明因素,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活动:一是教育内容力求因地制宜。比如:开展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着重介绍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状况,快速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有效激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如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价值、生态道德和生态消费等价值观念教育;强化土管、水资源、森林和环境等生态环保法制教育;注重对节能减排、防病防疫、施肥用药、秸秆利用等生态技能教育;提供特种绿色种养的技术指导,开展家政、保洁等职训服务,畅通社区居民的绿色收入渠道。二是教育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由于文化层次、思想意识有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教育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从中取得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通过资料读本、案例分析、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和社区评选等形式,取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以评促教的效应。三是教育对象上力求全面化。无论是“土著”居民,还是外来“移民”;无论留守老年妇幼,还是外出流动人员,都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以生态文明为主的教育。

3.有效发挥社区民众的自治性作用。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组成的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它的有效维护和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引导和社区自治共同完成,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深度。群众自治是有序化和有益性的疏导,它“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不是放任,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陶行知语)。对此,可以成立社区各类自治组织,如社区养殖业协会、绿色农副业合作社、环保巡防队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格管理,通过这些自治组织引导和强化对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教育。还可以通过农村社区全体居民或居民代表的讨论,制定自我约束的章程规范,如社区卫生公约、土地保护守则、水源保护准则、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条件等,从而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当然,社区自治尚需注重发挥科学舆论的引领作用。

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社区参与;内涵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214-02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相契合。北欧和北美的经验表明,社区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如何将社区参与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之中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美国学者罗依·莫里森(Roy Morrison)1995年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中国生态学家叶谦吉在1987年即提出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1]。针对生态文明生态学家、生态经济学家、哲学家、环境社会学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各式各样的定义。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认为,一般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2]。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3]。

著名经济生态学家、过程哲学家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小约翰·柯布博士在其《文明与生态文明》一文中指出,一个充分的生态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在该关系里,人类作为一个更大的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换言之,就是像其他物种一样进行活动[4]。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无论是哪一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际上都同人的观念、行为直接相关[5]。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认为,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看,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文明形态表现在政治、物质、精神等各个领域,是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看,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强调人类对待自然关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6] 。

从上面诸多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的内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第一,生态文明是一种积极、良性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绝不是拒绝发展,而是要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地发展。第二,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这包括人类的可持续和自然的可持续,二者是相统一的。第三,生态文明应是一种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对自觉的生态文明来讲,仅有“天人合一”这样的哲学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自觉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第四,生态文明与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整体框架。它们紧密联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从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来看,生态文明可以看做是其他三个文明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有着诸多的探讨,所推崇的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平等这些价值观都是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同研究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政府和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实践。

十的报告中有一个板块专门讲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中讲到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优”、“节”、“保”、“建”四个角度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了论述。“优”讲的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节”讲的是“资源的节约”,“保”讲的是“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建”指的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的两位研究人员王金南和张惠远[8]在《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一文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重点放在社会系统建设、经济系统建设和生态系统建设三个方面,涉及到文化意识、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资源利用、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内容。王金南和张惠远两位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和十的表述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比如社会和经济系统建设就和十报告中讲到的“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社区参与能够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可以在环境教育、垃圾分类回收、低碳出行和能源节约、环境美化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做出努力,参与到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来。

(一)环境教育

国外学者约翰·福布斯在论述21世纪教育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时就把“环境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讲的环境是生态环境,环境教育也就是生态环境教育。美国佛罗里达学院这样定义:“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其文化环境、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9]。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与环境质量相关的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章专讲环境教育问题,指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人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有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并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 [10]。最近一二十年来,很多国家已把生态环境的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之中,纳入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如意大利1983年就创办“绿色大学”,1986年发展到16所。澳大利亚也把生态环境教育普及到学校,其他很多国家也创办了“绿色学校”。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地方,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最为接近,能够为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能够把居民的环境意识转化为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

(二)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再利用的关键,这些都已经成为学界和民众的共识。国内学术界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持肯定态度并愿意以实际行动坚持,如果小区普及垃圾分类设施,估计垃圾分类的比例可能会提升20%。北欧等国家的发展表明,只有根植于社区之中垃圾回收才能够得到真切的执行。丹麦的哥本哈根市的经验表明“垃圾处理的关键在于分类,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严格分开,并分送不同的垃圾场处理”、“要让社区居民做好来及分类,首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不能使垃圾分类变成居民生活的负担,进而让人们逐步适应,自觉遵守”[11]。

(三)低碳出行和能源节约

煤炭、石油等石化能不可再生,其大量消耗也是当下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京津地区的雾霾天气就与煤炭的大量使用具有很强的关联。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除了更多使用可再生资源之外,能源的节约和低碳出行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社区可以通过提供自行车、汽车共享、社区巴士等方式减少交通对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采用集中供暖、社区智能电网和节能建筑等方式节约能源,而所有这些方式都需要积极的有效的社区参与。

(四)环境绿化及生态系统保护

社区是居民生活栖居的场所,国内的城市社区一般都是由物业公司来承担社区的绿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社区居民很少参与进来,而农村的村庄一般是农户自发的零散的进行树木种植和生态系统保护,村庄和乡镇基层政府也很少进行相应的规划。社区绿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最终要靠当地的社区居民,社区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和集体行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参与的水平,进而影响到环境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8-59.

[2]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5,(4):4-5.

[3]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学习时报,2006,(354).

[4] 乔瑞金.生态文明是可能的——“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与现实,2007,(6):52-58.

[5] 丰子义.生态文明的人学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0,(7):5-10.

[6] 张维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9,(9):1-7.

[7]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8-59.

[8] 王金南,张惠远.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J].环境保护,2010,(4):35-38.

[9] [英]帕尔默.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田青,刘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

[10] 尹世杰.建设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9):5-9.

[11] 杨叙.北欧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251.

收稿日期:2013-06-19

第8篇

【关键词】景区建设规划;地域文化;生态文明;兰州南北两山

1引言

兰州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和黄河上游资源富集中心,也是东西部交流合作和联系中亚、欧洲、中东及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特别是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兰州市不断增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3],黄河呈东西向贯穿市区全境,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脊,南北两山作为南北向界面,将城市限定在带状空间内。“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格局,很好地体现出山水城市中的“边缘效应、闭合及尺度效应、豁口及走廊效应”[4],是将兰州建成独具特色城市的物质基础[5]。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反映在建设规模与空间布局上,也反映在景观品质、文化内涵、服务功能和生态经济等多层次的需求上[6]。随着兰州在我国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城市职能也由工业重镇向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集散中心等复合型职能转变,对城市形象、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等功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绿化建设,而成为提升两山景观质量和丰富两山文化内涵的多功能综合性建设[8]。2014~2015年,本项目组受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委托,在多次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从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着手,结合兰州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地域文化特色,从城市整体风貌层面提出未来两山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这对于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丰富兰州文化内涵、保障兰州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生态限制性因素与地域文化特征

2.1自然环境概况与生态限制性因素分析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北纬35°34′20″~37°07′07″,东经102°35′58″~104°34′29"之间。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南北群山对峙,层峦叠嶂。地质构造属祁连山东延部分。黄土山地、梁状丘陵及河谷川台阶地共同组成支离破碎的地貌单元。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2%,地形相对高差在150~300m之间,坡度一般在25°~35°之间。其中,南山区海拔1560~2171m,坡度由东向西逐渐趋于平缓。北山区海拔1545~2052m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水土流失严重。兰州属于半干旱温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9.8℃,≥10℃的积温为3242℃,无霜期179天,年平均风速2.8m/s,年均降水量326.8mm,蒸发量为1437.7mm,其中南山区属于干旱草原地带最北端,是甘肃省400mm降水的临界线;北山区属于半荒漠地带,年降水200~300mm。兰州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南北两山生态建设用水全部取自黄河水。兰州地下水含盐量高,多为苦咸水。地表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属暴雨洪水。地带性土壤为黄土母质上发育而成的灰钙土。南山多为暗灰钙土和典型灰钙土,北山为淡灰钙土。暗灰钙土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典型灰钙土在1.5~2.5%,淡灰钙土小于1.5%。降水、植被类型、母质、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有重要影响[9]。兰州市自然植被以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种类贫乏。天然植被以禾本科、菊科植物为主,其覆盖度阴坡在30~50%,阳坡在20~40%。常见的有锦鸡儿类、中国枸杞、蒙古莸、红砂、白刺、霸王、碱蓬、蒿类、骆驼蓬、本氏羽茅、黄花补血草、芨芨草、野韭菜、莳萝蒿、阿尔泰紫菀等,人工栽植的树种有侧柏、刺槐、柠条、红柳、紫穗槐、沙枣、白榆、油松和一些经济果树[10]。

2.2地域文化特征与特色文化品牌建立

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涵盖了兰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了兰州的形成和发展,继承了兰州的历史与文脉[14]。首先,黄河文化形塑了兰州文化的灵魂,荟萃了陇原黄河流域文化的精华。兰州自古就是农牧重地,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以及作物栽培均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应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蓬勃发展,与中华核心文化一脉相承。其次,兰州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为贯穿华夏东西版图的交通要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中心。霍去病西征传说、左公柳依然长青、将军柱的历史叙述、反弹琵琶和飞天雕塑等文化遗产,均展现出丝路文化的魅力,衍伸出形态迥异而又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再次,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羌、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等古代民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兰州现有36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兰州又是多宗教交融共存地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这里和谐并存,具有鲜明的宗教融合渗透氛围。甘肃人文文化源远流长,著名历史人物不胜枚举。汉代大将军霍去病、卫青、张骞、班超,汉唐名僧法显、玄奘,清代刘一明、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都曾与甘肃和兰州的历史紧密相关。

可利用遍布两山的农田,尤其是七里河与西固区南侧梯田,栽培种植黄河上游极具特色的作物,如兰州的百合、永登苦水的玫瑰、白兰瓜、白凤桃、冬果梨、软儿梨等,突出陇上人家特色,展示农耕文化魅力。配套建设特色农耕体验园、桃花园、牡丹园等,在创造两山恢宏景观的同时,形成兰州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应当尊重历史,利用当地传说与历史故事大力宣传兰州人文文化。将当地少数民族建筑、风俗、歌舞和服饰等符号化,并与旅游、度假、民俗体验相结合,尊重宗教多元文化发展、对立和包容,促进民族文化和谐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必将进一步推动兰州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提供新的契机。

3兰州南北两山景区建设规划

3.1景区建设规划原则

“甘肃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两山”,兰州在甘肃生态屏障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地位和作用。按照中心城区南北两山的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要充分考虑行政区划进行规划分区[15];以核心资源带动周边,以市场带动发展;突出兰州“山—水—林—城”特色,使两山旅游资源与城区、黄河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防治水土流失和风沙蔓延。本规划的总原则可概括为如下四点:

(1)尊重自然,科学布局。虽然黄河穿城而过,但水资源配额有限,不能无限制扩大。两山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与水资源等相关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与规模,确保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

(2)合理利用,良性循环。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期维护势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利用两山区位优势、环境条件和文化资源,适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

(3)传承文脉,彰显特色。兰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建设必须立足于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与风土人情,尊重黄河文化与古老文明,使南北两山成为黄河靓丽的风景线和兰州地域文化的载体。

(4)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南北两山生态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把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科技进步与产业优化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和谐。

3.2景区建设总体规划

本规划将南北两山划分为12个景区,在黄河北岸由西向东依次为:凤凰山—柴家台景区、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大青山景区、白塔山—九州台景区、五一山—徐家山景区、北麓山生态景区;在黄河南岸从东向西依次为:营盘山—大山顶景区、大兰山景区、烈士陵园景区、彭家坪—牟家大山景区、石头坪景区、河口生态景区(图1)。其中,包括4个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及景观价值的特色景区,5个以风景游览、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休闲养生为主的游憩型景区,2个分别为黄河入城口和黄河出城口的生态型景区,1个以烈士陵园为主的纪念型景区。

(1)凤凰山—柴家台景区:景区面积11391.95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7.98%,以展示山体地貌景观为主。在山体主要观赏面和观赏点前侧,严禁建设遮挡视线的构筑物[16]。对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与修缮,增设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以方便游人参观游览。生态建设主要以封育为主,维持山体原始风貌与山水格局,在山脚平缓地段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

(2)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景区面积517.1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0.8%,集观光游览、餐饮、健康养生为一体。仁寿山延续“桃花”主题,形成“十里桃乡”景观。天斧沙宫维持自然风貌,对产生影响的人工构筑物予以拆除或绿化遮挡。规划建设游览线路、观景平台及标识牌等必要设施,恢复原生植被。划定重点保护与视线控制范围,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对拆迁地增容扩绿,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

(3)大青山景区:景区面积1190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88%,打造以体育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山地运动休闲基地。丰富运动项目及配套服务设施,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保护现有植被,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对拆迁地增容扩绿。滑雪场周边以常绿树为主,在此基础上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远山区采用以灌木为主的干旱造林。

(4)白塔山—九州台景区:景区面积1248.7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97%,以历史文化展示、黄土高原地质景观体验和风景游览为主,以休闲养生为辅。提供登山揽胜、文化休闲、游娱健身等活动场所。加强对白塔山保护,清理周边杂乱建筑,突出“白塔层峦”的标志性景观。九州台延伸文溯阁的“四库藏书”文化和碑林文化,引入敦煌写经文化展示项目。规划建设九洲阁,与三台阁呼应打造“九洲揽胜”景点,依托九州台较好的绿化本底进行整体塑造,形成自然与文化和谐交融的核心景观。生态建设以秋色叶风景林为主,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划定重点保护区与视线控制范围,严格控制景区开发建设。

(5)五一山—徐家山景区:景区面积2985.5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7%,以市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开展自然观光、科普教育、运动健身、森林氧吧和游乐场等活动。重点提升入口区的绿化面积,将交通环岛作为景观的一个节点处理;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和休闲游憩项目,突出徐家山作为两山绿化示范及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展示徐家山纪念林文化。目前绿化条件已基本成熟,需进一步强化风景林观赏特色,在坡度允许范围内开展灌溉造林。

(6)北麓山生态景区:景区面积3952.24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32%,以山体绿化为主,为市民提供就近休闲游憩场所,并营造黄河出城的河口生态景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加大常绿树种比例,不宜上水区域则以干旱造林为主,使用柠条等抗性强又具有季节性观赏价值的植物[17]。远山区全面开展干旱造林,坡度过陡区域坚决采取封育措施。

(7)营盘山—大山顶景区:景区面积9826.0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5.5%,规划为以休闲游憩为主、科普教育为辅的活动场所。以牡丹园作为核心资源,带动周边果园生态农业观光项目的开发。桃树坪规划为以各种常绿树种为主的生态园林,公墓区根据经济发展加大绿化投入,形成独有的故园文化。城市近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突出乔木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结合梯田并兼有作物景观展示。

(8)大兰山景区:景区面积为4999.86公顷,占规划面积的7.89%,主要恢复兰州古八景中“兰山烟雨”和“五泉飞瀑”等著名景点,为游人和市民提供金城揽胜、观光、文化休闲、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活动场所。综合整治环境,拆除不合理建筑。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比例,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

(9)烈士陵园景区:景区面积1367.6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16%,规划为纪念性园林。在入口区规划景观节点,形成由陵园入口—入口大道—纪念碑一条完整轴线。入口区节点转换,引导视线俯瞰黄河,寓意“守望金城关”,以强化纪念园主题。轴线上增加姿态颜色有变化的常绿树种,辅以必要的休息亭台,打造“华林掩碧”景观。山体西侧回民公墓以绿化造景为主,中心城区南侧出入口突出乔木风景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10)狗牙山—牟家大山景区:景区面积16059.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5.34%,以田园度假和农业休闲体验为主,突出农业文明。打造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文化系列展示平台,开展农耕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表演及彩陶制作等多种活动。台地及缓坡带形成壮美的梯田景观,结合果林产品开展蔬果采摘等休闲活动。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局部以植物结合山体及道路形成色块,远山区以干旱灌木造林为主。

(11)金城公园景区:景区面积2635.1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16%,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利用废弃工业遗迹塑造景观和服务设施。在黄河与两山交汇处增设观景台和解说牌,展示西固区工业文明特色。生态建设层面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引入山杏、山桃等春花树种,结合梯田兼有作物景观展示,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数量。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突出灌木景观。

(12)河口生态景区:景区面积7200.6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1.36%,以风景林绿化为主,供市民休闲游憩,打造“西城隐秀”的森林景观,重要节点突出黄河远古文明。建设完善的近郊游园体系,适当控制建筑高度及建筑风格,保证景观的完整性。开展蝎子尾区域的果园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休闲活动。加大山体绿化建设,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4结语

第9篇

转变发展方式,农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3.2亿元,第二产业1.1亿元,第三产业1.4亿元;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2%;家庭农场利润1.8亿元;人均纯收入14862元;粮食总产同比增长40.2%;城镇化率达78%。农场通过盘活资产、压缩开支等手段增收节支1800余万元。在养老金等社会负担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农场仍做到不借、不贷,不拖欠职工工资,农场综合实力在省农垦总局排名不断提升。

——现代化大农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种植结构调整,全场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47.5%,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9.7%。落实农业部、省、总局、管理局科技项目试验课题51项。与八一农垦大学、农垦科学院建立了6项马铃薯试验课题技术合作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范了4条科技示范带,建设了玉米示范带、马铃薯示范带和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带。全场各项作物喜获丰收,产量和效益创历史新高。

全场奶牛存栏8500余头,生产鲜奶2.8万吨,实现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全场10个奶牛小区,奶牛饲养基本实现了舍饲化;林业工作重点抓好绿色通道、森林公园、绿色景观大道、住宅小区等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1450亩,农场被省政府授予“三年造林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提档。农场住宅楼建设7万平方米,搬迁4个居民点409户1000余人,拆迁房屋面积18000多平方米,复垦土地850亩。

——工业环保、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全口径销售收入2.7亿元,增加值7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投资500多万元新建日处理300吨玉米烘干塔2座,烘干能力达到日处理1200吨。水泥彩砖厂、面粉厂投资220万元更新了设备。农场工业园区被批准为省农垦总局级工业园区。

——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总投资2714万元建起医院新楼、供水中心和森林植物园并同时剪彩竣工,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居民的医疗、饮水和休闲条件。共投资2600万元建设了6000余平方米的文化馆和开工建设了水上公园一期工程。完善了各个住宅小区的绿化、硬化、亮化工程,打造了步行一条街。

——社会环境进一步稳定。农场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投资200余万元,为农场公安分局“四区改造工程”基础建设,配备了新型举高消防车,在全场建成立体化、全方位、全覆盖,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防控网络,电子监控系统全天启动,使治安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党的建设工作、活动载体进一步丰富。党的建设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深化“党员中心连带户”党建载体,开展“33551”工程。企业文化建设重点打造了“四街一栏”,即教育文化一条街、党政文化一条街、商业文化一条街、企管文化一条街、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成果展示宣传栏。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清风净土”工程,进一步认真落实了“三重一大”制度,建立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廉政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场被农垦总局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党委”称号。“共同富裕行动”使171户贫困户及低收入可扶持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11911元。

——快速发展,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农场在北安管理局创造了“八个一”。即:全垦区唯一被授予“十一五期间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唯一被授予“全国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称号;第一个被授予“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第一个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第一个建成了场市共建高标准奶牛合作社;第一个建成了场市共建现代化农机合作社;第一个建成了场部区黑色沥青路面;第一个建成了利用兵团时期团部办公室改建的场史馆。农场呈现出平安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明确目标,把农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富裕 和谐的垦区强场

2012年农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农垦总局、北安管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惠及民生、提高人居幸福指数为宗旨,以加快发展、强化管理为动力,以调优农业、做强工业、建好城镇为目标,坚持创业、创新、创优,努力把农场建设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示范场、产粮大场、畜牧大场、工业强场、城镇宜居场,生态、文明、富裕、和谐的垦区强场,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目标。

农场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全力实施“123456”经济工作新战略。实现“123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即“一产做优做长、二产做实做远、三产做专做强”;突出“4项重点”,即农业大上玉米,工业增加项目,城镇打造精品,民生全面推进;打造“5个亮点”,即打造总局级工业园区,打造北方旱作农业示范场,打造中国奶牛高产科技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生态乡镇,打造全省别具特色的新农村;完成“6项指标”,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企业利润600万元,家庭农场利润1.8亿元,人均纯收入18300元,粮食总产20万吨,城镇化率83%。

为实现上述目标,农场要着力做好“强工业、优农业、抓城镇、惠民生、建机制、增产业、重管理、兴文化、提党建、促和谐”十项主要工作。

强工业,三年攻坚战推进工业提速增效。工业全力实施三年攻坚战,工业总产值年增长30%以上,到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比2011年翻一番目标。

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2亿元,增加值9950万元,利润1550万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