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的基本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1 16:31: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的基本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的基本护理

第1篇

循证护理近年来已在我国护理领域迅速推广,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可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获的临床资料,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考虑患者的愿望和价值,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实践步骤为:确定问题;检查有关文献资料;评价证据的真实可靠程序及临床价值;根据资料、护理人员、患者三者之间的能动关系制定最佳护理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自评和评议。中医基础理论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护)为特点,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与病理为基础。中医一贯重视护理,古训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之说,中医护理包括精神修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护理与禁忌及用药护理等方面的内容。为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循证观念,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创造特色整体护理。

2循证护理与中医基础理论的联系

2.1以实证为依据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是寻求证据,应用证据。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应用实证,以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中医基础理论是通过整体人体感官的“望、闻、问、切”获取患者宏观物理表象及自我感受,将这些信息“四诊合参”,经过归纳、辨析,形成对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功能状态的认识,作为论治施护的目标和证据。两者都重视临床证据和文献依据,但层次、角度和目的有区别,循证护理注重的是对诊断和治疗结果的量化,标准化分析与评价,主要用于指导临床决策,而中医护理更重视患者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对文献研究也偏于定性而无量化,缺乏统一标准。

第2篇

关键词 以人为本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252

资料与方法

急诊科护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院前急救中时间性又很强,护理人员有严重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患者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常常力不从心,身心疲惫,职业压力感增加。

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和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理论未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技术水平较低以及护理工作负荷过重,护理技术操作较为复杂,劳动强度较高等因素使护士易产生精神紧张情绪,害怕差错事故发生。

方法:①首先护理管理者要充分尝试护士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发自内心的理解。必须提高全体护士的认识,追求制度管理与以人为本管理的和谐结合。强调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提醒管理者,不要仅仅把人看成是工作的一部机器,要重视人的心理需求,启发员工的工作创新思路,尊重每个人的想法。护士长应成为支持领导型和沟通型专家,努力当好护士姐妹们的公仆,为护士们培训、提升、展示各种才艺搭建资源平台。关爱护士姐妹,关注护士们的工作压力状况,及时给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帮助,想尽办法预防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②强调团队精神:我们的护士长应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注意以身作则,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冷静果断地处理问题,关爱、理解、尊重护士姐妹,融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自身的品德直接影响下属在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并采取多渠道,不同形式学习;最终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觉与医院、科室荣辱与共的好风尚;③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护士长对下属护士的优缺点应了如指掌,继而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民主动参与科室管理,人人都有责任感,并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感,科室护理质量当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④规范服务语言、强化礼仪、礼貌。根据以人为本护理服务护理模式框架,修订岗位服务用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并纳入护理考核中,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礼仪培训,规范语言语调、手势、站姿、走姿,恰当的手势,得体的语言。如:见面先问“您好”,开口加称谓,话前先用“请”字,操作失误先道歉,操作结束先谢谢,病人惧怕打针、输液时给予鼓励和支持;⑤充分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感受,护理措施人性化,让病人感悟护士的真情,我院制定了“首诊负责制”、“首问负责制”、“观察病人介绍和入院须知”等。在进行护患沟通时,在不同场合,要运用适当的语言。科室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护士长每天五巡查,广泛征求病人意见,对观察病人要询问护士与其沟通的情况,对特殊病人进行电话随访等,营造一个人性化就医环境;⑥护士长应关注护士的基本生存利益的保障,尽量为一线护士服务。服务是一种感受,医院需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超期望服务,那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对其员工进行以人为本管理。护士长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先让护士感动,让护士满意,只有护士感动了,才能因感而动,用心去做,这样才能让患者从医务人员的眼神里感知到真诚的爱心,继而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结 果

通过对急诊科护士实行以人为本管理后,激发了全科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了护士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全面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差错投诉纠纷明显减少。

讨 论

以人为本管理即追求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最佳结合,管理者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赋予了每个员工价值感、归属感和进步感,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救治统一管理,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并满足病人治疗需要。

第3篇

1.1以人为本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强调提高每个人的素质,规范每个人的行为,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精神,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越好,工作的客观效率越高、成绩越显著。所以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并创造机会使其能力和水平得到最大发挥,帮助护理人员实现人生价值,增加对本职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营造出和谐氛围,让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被护理人员轻松愉快的接受,使护理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加强职业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1.2以人为本满足护士对自尊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首要原则是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对于护士在工作中的疏忽和失误,管理人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平常心公平公正地对待护士偶尔出现的工作失误及差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护理人员哪怕技术再精湛、责任心再强也不能保证在工作中做到零差错。因此,对出现疏忽和失误的护理当事人不要只单纯的批评和指责,而应积极帮助其排除客观困难、查找主观原因,降低差错造成的风险,杜绝下次再犯。尽量避免当众批评,选择适当的场合进行批评教育。同时注意批评的语气不要过于严厉,态度要诚恳、客观、公正。

1.3以人为本密切同事关系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之中,更多时候体现在工作之余。要经常与护士交流谈心,了解其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设法帮助其解决,让其安心工作。对生活上有困难的护士应主动关心送温暖,号召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热情帮助,让其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和爱,使其免除后顾之忧,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同事间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2.以人为本”在护理工作实践中的体现

以人为本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受术对象的角度出发,理解她们的情绪、情感及主观体验,在提高护理服务中本着以人为主体,不仅在技术上要精心为其服务,更要尊重其人格和权利,维护其利益,为受术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

2.1以人为本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包括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良的专业技术,还包括良好的服务态度。护士热情和蔼诚恳的态度可以缩短与患者的距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赖,促进康复。尤其是对待患有计划生育手术后遗症和并发症的患者,护理人员既要学会换位思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又要视病人如亲人,让患者时刻感受到护士的关爱与帮助,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2.2加强健康教育拓展服务范围

计划生育护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服务对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健康,减少手术后遗症和降低并发症。为保证服务对象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护士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她们交流,促进护患沟通。计划生育服务站可在站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发放宣传折页、生殖健康手册、播放出生缺陷、优生优育电视录像、开设健康教育课堂等活动。广泛宣传生殖健康、妇科病防治等知识。纠正部分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服务对象的生殖健康水平,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内涵得到拓展。

2.3以人为本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

计划生育护理人员要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根据计划生育四项手术的特点熟练掌握每个操作步骤。同时还要有创新和进取意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贴近群众需求,这样才能提供以人为本的高质量服务。管理人员要及时为护理人员提供新技术培训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激励护士不断学习充电。并经常开展技术比武、科技练兵、业务培训等活动,为护理人员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和条件,促进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以人为本要有舒适优良的服务环境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面临的是广大的育龄群众。计生服务站不仅要为育龄群众提供生殖健康服务,还要大力宣传国家的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各种信息日益丰富和公开透明,人们的自主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提供服务时,除了把受术对象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外,还要在服务对象进站之初就和她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取得她们的信任,除了热情接待外,要对每一项手术的操作常规、注意事项做详细的介绍,充分保障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同时做好术后随访工作,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放心。站内和病房的环境及物品摆放要干净整洁,以方便群众为原则,门诊及病房走廊上张贴悬挂的各种宣传画,画面色彩要温馨和谐,使人心情愉悦、最大程度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3.小结

第4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公路运营管理环境的变迁,传统的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加强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是提高公路运营管理综合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公路养护工程成本是指公路养护单位以养护项目为核算对象的养护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和养护单位为组织和管理养护项目维护施工所支出的全部费用的总和。一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现如今,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的重心逐渐由养护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一步扩展到对整个工程的事前成本预测、计划阶段,并把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与公路运营的整体战略相匹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一、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的意义

养护成本管理是指养护单位以降低公路养护成本为目的而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由于公路建设标准高、机械使用规模大、材料选用要求高、养护范围广、施工程序复杂等原因,公路养护成本一般较高。公路养护的经常性、快速性、预防性、安全性等特点则进一步推高了公路的养护成本。然而,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公路养护成本偏高,养护工作处于被动,影响了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加强公路养护成本管理对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提高养护单位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公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诸多管理实践活动证明,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也不例外。在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体系中,各养护项目经理在工程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局(处)长(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各养护项目部下设的各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明确的责任与权力,并辅之与工作绩效分配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对其行为加以约束和激励。而在现行的公路养护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以致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因为职责权分工的不明确,导致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受到消极影响。

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观念陈旧

当前,很多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单位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对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很多管理者仍然仅仅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项目单位内部,有的甚至只考虑到整个养护工程的某一环节,忽略了与其他相邻部门或相关领域成本管理行为的联系与沟通,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要靠项目部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创造。

养护成本项目划分不科学、不明确。

现行制度中,高速公路养护成本主要分为六大类进行核算:公路养护支出、公路灾害预防及抢修支出、安全通讯及监控设施支出、征收业务支出、公路绿化支出和其他支出。在这六大类核算项目中,很多费用难以进行甄别和划分,影响了成本数据的分析。比如公路养护支出包括了维修养护公路路基、路面、涵洞、桥梁等公路构造物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而在安全和通讯及监控设施维护支出之中则包括了防撞栏、隔离网、紧急电话及线路、标志标线、监控通讯设施等费用,这两部分的划分存在较多的重叠。

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体制

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是一个全员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经济管理系统工程。因此,在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构建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相互约束、相互协调,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这一管理体制既能够为多种目标决策方提供支持,同时还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计量结合,使成本的控制效益与成本控制主体的努力密切关联,促使所有员工为项目的成本管理出谋划策,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还应该运用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实事求是,不歪曲、不掩蔽成本信息,以保证整个公路养护成本管理活动有条不紊的实施。

树立新的成本理念

要加强宣传与学习,使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都能够增强成本意识,认识到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的民主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努力在日常工作规范中形成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树立新的成本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以价值链分析和成本企划为重要手段,激发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的崭新思路和有效举措,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都应该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管理者应该了解先进的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把管理理论与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实践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在现代管理理论与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的指导下,树立新的成本理念,改变管理行为,提高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的效益,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成本管理理论才能转变成真实的社会生产力。

科学划分养护成本项目,做好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核算

高速公路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养护成本、机电系统维护成本和征收业务成本。养护成本主要包括用于高速公路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和公路绿化三大方面的费用,机电维护成本为维持以上三大系统正常运转的人员和配件费用,征收业务成本主要包括收费站人员工资和相关管理费用。在明确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划分会计核算具体科目。收费经营权是综合性资产,作为交易价格的成本通常由公路构造物、收费设施和机电设施三大块评估价值组成,因此这项资产的成本摊销应按不同设施计入不同的成本项目;收费站的人工和管理费用计入征收业务成本;专用的公路养护机械和维护工具等易耗品通过摊销计入公路养护成本和机电系统维护成本。在公路养护、机电维护和征收业务由不同部门负责的情况下,按业务的具体类型核算成本,并将其作为各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养护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和把握其特有的规律和运行程序,结合公路养护工程的实际情况大胆实践,才能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计划性,变被动养护为主动养护,促进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梅.如何加强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

[2]付翠英.降低京台高速泰安济宁段养护成本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3年

第5篇

《护理基本技术》作为护理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然而,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导致学生不具备实践知识,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开始逐渐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取得了好的教学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2级3年制护理专业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共18个班中随机选取两个班,每班各50人,将两班级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均为女生。两组学生年龄均在18~20岁。在进行试验前首先确保两组学生的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老师,相同的教材进行授课。教学周期、教学内容均相同。其中对对照组学生采用原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实验部分由老师统一进行演示,然后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由老师进行结果知道。对实验组学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把理论、实践和技能测试结合在一起,老师对学生在模拟病房中进行理论和实际教学,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应用自己的理论所学去到实际场景中去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 评价方式

1.3.1理论考核

在对两组授课周期结束之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对两组学生采用统一试卷进行考试,考试结束后采取统一阅卷。

1.3.2实践技能考核

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对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两组学生的监考教师和考核标准完全相同。

1.3.3问卷调查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关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效果的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有50名,共发放问卷调查50份,后收回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学生理论成绩比较其中对照组 50 人,基础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为( 85.31±7.12)分;实验组50人,基护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9.74±5.87) 分。两组学生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1。

2.2两组学生实践操作成绩比较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两组采用同样的护理实践考核项目,采用相同的评分等级,采用同样的考核老师。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通过对实验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92%的学生认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相比传统教学方式有明显的优势效果,见表3

3讨论

3.1 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表1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相比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对照组学生在理论考试考核中,成绩相对更高。其中对照组学生的基础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为( 85.31±7.12)分;实验组50人,而实验组学生的基护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9.74±5.87) 分。由此可以发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3.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把理论教学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把学生的理论及时应用到实践中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学生护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

第6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严重的气流受限可以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其大多数是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在世界上,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1]。2007年6月至20010年1月我们通过对169例COPD患者进行以人为本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10年1月住院患者169例,男112例,女57例,年龄47岁~101岁,平均66.04岁。并发Ⅱ型呼吸衰竭18例。病程小于10年者21例,病程大于10年者148例。

1.2 治疗方法(1)对症治疗:止咳,平喘,祛痰;(2)控制感染;(3)氧疗;(4)呼吸功能锻炼;(5)营养支持治疗。

1.3 护理

1.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通道是否通畅,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的情况,痰的颜色、量、粘稠度、气味和性质。肺部罗音的变化;观察呼吸困难的变化,呼吸运动、频率、节律等;观察发绀、缺氧程度。观察精神状态,情绪反应是兴奋或抑制,尤其注意动态观察病情、血气分析、生化检查、尿量及性状、便潜血等情况。根据以上观察内容,任何一项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应立即通知医师。准备必要的抢救用物和药品,咳嗽能力差的准备负压吸引器。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中的危险信号作为护士巡视病房、交班的重点观察内容,必要时转重症监护病房,这样医护人员可以对重症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动态连续观察病情变化,以免由于观察不到位,延误诊治,造成患者病情恶化。

1.3.2 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给予半卧位/半坐位,缓解缺氧症状,利于平稳呼吸。正确氧疗l-2L/min或2-3L/min,氧浓度24%一30%。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给予氧气趋动雾化吸入2―3次/d。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相对湿度50%~60%。

1.3.3 心理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病程达数年数十年,反复发作,频繁住院,生命质量明显下降,并且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有资料研究发现COPD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生率达54%[2],因此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心理变化包含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可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而抑郁与COPD急性加重(AECOPD),呼吸功能变化密切相关,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必要手段。

1.3.4 肺康复锻炼:早期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是(在用抗生素治疗和患者多饮水基础上)保证气道通畅有效的方法。肺康复锻炼不仅能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健康的相关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率和住院天数,还能在没有心理干预条件下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能力。肺康复锻炼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变化、适当下地行走、有效的咳嗽和排痰等,而腹式呼吸需要增加能量消耗,只能在疾病恢复期锻炼,关键是指导患者有效咳痰,特别是晨起时咳痰,排除夜间聚结在肺内痰液。一切锻炼以患者的耐力而定,以感到不疲劳为易。

1.3.5 充分发挥家属的配合作用:整体护理认为,护士对患者的护理不仅要重视患者的生理、心理,更要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方面力量,尤其不能忽视患者家庭成员在促进康复中的作用[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指导其家属共同参与制订护理计划,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

2 结果

169例患者166例病情得到控制,并掌握自护方法和知识,3年内仅有11例重复住院。3例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死亡。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变化快,病人年龄大,常易并发呼吸衰竭,病死率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动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为患者及时治疗和抢救赢得了最佳时间,在防止医疗纠纷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如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应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更有利于科学规范地开展医疗、护理工作。

整体护理以人为本,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把病人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种需要的整体的人,它是对病人系统、全方位的护理。整体护理在关注病人的疾病,注重对疾病康复的功能护理的同时,更关注患病的病人,关注病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注重病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 尊严的完善。整体护理是新的健康观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医学模式的最完整的实践和应用。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4]在其之首就开宗明义地把健康定义为是:“一种身体上、 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为患者讲解自身保健与疾病恢复的关系,鼓励患者自我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吸烟、粉尘、刺激性气体吸人;注意保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进行家庭氧疗,每天吸氧l0~15h。加强营养支持,提供合理的膳食,提高机体抵抗力。进行体育锻炼和呼吸肌锻炼。并告知患者定期复查。COPD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以“人”为中心,开展身心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是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改善愈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5.

[2] 卢冠男,周宁,邓园,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国际呼吸杂志。2010,30(1):14.

[3] 张海燕.乳腺煽病人家庭支持和自理行为的棚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1999,14(2):31

第7篇

【关键词】医护英语;中职生源;能力本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资料显示,2015年我院中职生源学生约占全院学生总数的15%。随着中高职一体化的发展,未来几年,我院中职生源的比例将逐年提升。2015年9月初,我院迎来了首批海宁卫校2+3生源的学生。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 各科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就他们的学习情况举行了座谈会,针对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就英语学科而言,他们存在着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弱,信心不足等问题。

《医护英语》课程是我院医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在学生一定的英语水平和护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继续巩固英语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拓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互护理能力,即可以用英语完成与医护专业相关的职场环境下基本的涉外沟通任务和护理任务,懂得与西方患者打交道的交流技巧与原则,掌握与完成任务相关的护理及医学词汇与表达方式。

目前,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医学院普遍开设了《医护英语》的课程,主要面向的是护理,助产,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课程中主要倾向于医护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由于医护英语与医护行业知识紧密相关,词汇难度高,词汇量大,学生基础薄弱,医护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与难度并存,各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医护英语》课堂教学纷纷进行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护理相关专业的普高生源学生,重点倾向于医护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构词规律分析,以及情境教学的探索。医学院普高生源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好,能够跟随教师的进度达到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但是,中职生源学生英语基础普遍相对较弱,在《医护英语》课堂上有听不懂课,听不进课,积极性低甚至厌倦医护英语等消极表现。

基于中职生源和普高生源不同的英语基础,在对中职生源班级进行《医护英语》授课时,我们应以能力为本位,制定与普高生源课堂不同的教学策略。

1 “能力本位”的定x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战后。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它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对入学学员原有经验所获得的能力经考核后予以承认。

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2 结合社会及职业对学生的要求,确立“能力本位”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

1)以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按能力需求重新整合或精减理论内容,增加实践内容。《新职业英语――医护英语》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学生行业英语的材,教材每个单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项内容:

1.Warming-up;2.Reading A;3.Listening;4.Speaking

5.Reading B;6.Writing;7.Project;8.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第一部分最能调动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整个单元里面学习难度最高,词汇量最大的部分,偏向理论,第三和第四部分用于语音课教学,第五部分阅读材料偏向实际应用,比第二部分难度低,第七部分用于课堂实践,第八部分是词汇,通常穿插在在第二和第五部分开始之前。

传统的《医护英语》教学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课堂自觉性要求较高,然而,这正是中职生源学生的薄弱之处。这种教学思路对医学院普高生源适用性较好,但不适用于中职生源的学生。因此,《医护英语》课堂上应精简难度较高的理论内容,增加实践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以学生为主导,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以改善教学效果。由于《医学英语》的教学内容难度较高,在教师没有讲解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因此在传统的《医护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导致教学效果欠佳。该项目将改革《医护英语》课堂教学的侧重点,调整教学顺序,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必要时放弃一些高难度的理论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做中学。

“能力本位”教育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医护英语》内容难度高,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源学生来说,在看不懂、听不懂的情况下,很难集中精力听课,再加上现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更难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电子产品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精简《医护英语》的教学内容,去繁从简,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堂知识碎片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3)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本课程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本课程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课程的考试、考核采取考卷与口试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理论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对于实践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医护英语应用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例如,在课堂考核环节,让扮演患者和护士的学生分别就参与角色对话的表现,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参与引导、评价。

3 实施方案方法

1)对中职生源学生进行了解和分析

中职生源学生多数未参加高考,在正式进入《医护英语》的课堂学习之前,应通过他们的入学考试或选拔考试的成绩单对他们的英语基础进行摸底调查,并以他们的英语基础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计划。除了英语基础之外,还应对他们中职期间学过的专业课程和掌握程度进行一定的了解。

2)以鼓励性教学为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增强中职生源的学习信心,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中职生源学生《医护英语》课堂上常表现出完全听不懂,不愿意听,消极对待等反应,学习信心不足。原因之一,学习内容偏难,难以领会。针对这一原因,教师应根据中职生源学生的基础情况,改革教学方式,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改变原定的教学顺序,由易及难,由表如里,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成就感;原因之二,学生自己的心理障碍。中职生源学生由于长期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认为自己是学不会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以正面刺激,鼓励性教学为主,给予他们良好的暗示,让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参与到课堂中去,同样可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3)课堂实践

根据前期学生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的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根据教W效果,对《医护英语》教学计划做出进一步改进。

分组教学:在了解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于小任务,分为两人一组;对于需要课后配合的大任务,以寝室为单位分组。

创设情境:教师创设一定的医患情境,小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模仿训练。例如,在护士给患者抽血这个情境中,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护士和患者的角色,其他同学观看他们的合作过程,患者如何表达对抽血前的焦虑,护士如何安慰患者。

任务总结:任务完成后,对角色扮演者的表现分别进行讨论和点评,以加深大家对这个情境和相关用语的印象。

结论:未来高职院校的中职生源占比将越来越高,在这个大趋势下,中职生源的课堂教学改革将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之一。以《医护英语》为例,《医护英语》有着内容难度高,对学生基础要求高,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求高等特点。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已无法充分调动中职生源在《医护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基于“能力本位”的《医护英语》教学,精简教学内容,改革评价体系,增加课堂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善《医护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慧,马桂云,杨玉香,杨坤宝,秦博文.医护英语情境性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1.

[2]雷慧,马桂云,杨玉香,杨坤宝,秦博文.医护英语词汇分层记忆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8.

[3]梅士宏.医护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J].南方论刊,2015.

[4]曾科.浅析高职院校医护英语课程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第8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51-02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成为中医药综合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护理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辨证施护、个性化强,技术方法灵活多样、易于接受,与现代护理互相补充,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护理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出台,标志着中国护理学科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中医护理发展中,如何面临挑战,抓住机遇,取得成效,是中医护理管理者思考的重要命题。

1 发展中医护理存在的问题

1.1 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缺乏 由于中医护理专业学生面临岗位选择的压力,而综合性医院就业机会高于中医医院的现实,使更多中医院校护理毕业生与专业不能对口,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甚至严重流失。目前各中医院的护理人员中,大部分是西医护士出生,其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无论是理论还是技能上都明显低于中医护士。同时中医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导致了护理人员不能分层次使用,工资奖金待遇等方面不能体现其知识价值,不能体现其在护理队伍中的地位,使其对职业的忠诚度降低,学术带头人数甚少[1]。

1.2 在职护士的中医知识缺乏 在中医医院的护士中,西医院校毕业生比例大,医院面临着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再培训任务,影响中医临床护理实践中服务能力的提升及中医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

1.3 中医护理操作开展受制约 2006年,《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全面修订完成,这标志着中医护理工作向行业标准化管理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也就是说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开展中医护理操作。

1.4 西医护理对中医护理的冲击 西医护理依靠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的中医护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服务对象不仅针对有疾病的人和人群,还关注大众的健康,在治未病、老年病、慢性病、养生保健领域应用广泛。而西医护理理论体系严谨,相对独立,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合理,服务对象主要针对有疾病的人群。与西医护理人员相比,中医护理人员除了要学习西医护理知识外,还要系统学习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所以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更多。

1.5 中医护理人才梯队不完善 中医护理人员就业后的学历教育以西医教育为主,护士没有机会投入中医护理学历培养体系,导致中医护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与其它医学专业相比,水平有一定差距,影响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2 发展中医护理的优势

2.1 发展中医护理的政策优势

2.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建立了中医护理行业的国家标准《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10年对中医护理工作了管理性文件《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3年首次把“中医护理专科”设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2.1.2 在中医护理教育方面,目前也呈现多层次特点。在学历教育中,中医护理专业有中专、大专、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在全国中医院校中,相继成立了护理学院,使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梯队更加合理。

2.1.3 中医护理的学术氛围逐渐浓厚 中华护理学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均成立了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定期举办全国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科建设,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2.2 发展中医护理的学科优势

2.2.1 中医护理的理论优势 中医护理历来在祖国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理论指导下,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辨证施护。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中医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病人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

2.2.2 中医护理的方法优势 中医临床护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除药物、针灸疗法外,还有拔罐、刮痧、熏洗、敷药、推拿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中医护理在治未病、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康复工作中也具有显著的特色优势。

2.2.3 中医护理的操作优势 中医护理技术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医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通经脉、调气血、调整阴阳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简便易行、直观安全的特点,以无创或微创为优势,已逐渐成为吸引病人入住中医院的良好举措[4]。《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明确了15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为护士提供了技术和法律保障。

2.2.4 中医护理的价格优势 中医护理的方便性、实用性是其它现代护理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就拥有更大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医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也得到明显关注。如治疗小儿厌食症常用的捏脊疗法;神经衰弱、长期头痛头晕患者应用的药枕治疗;风湿、类风湿性疾病使用的温泉浴、泥沙浴;佝偻病、缺钙用日光浴进行治疗等等,均疗效显著。此外还有火罐、热敷、熏洗、浴足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疗法操作简便、取材容易、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中医护理是一门有历史、有传承、有发展、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独立学科。中医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坚持“辨证施护”的中医临床护理原则,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护理工作[1]。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42号.

[2] 马秋平.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2):69.

第9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78―01

1 循证护理的概念与中医辨证施护的概念的区别

1.1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并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它包含了3个基本要素:①证据;② 护士的技能③病人的实际情况。 这三个要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2 中医治病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施护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及其他病情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归纳、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确定现阶段属于何证的思维过程,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措施,以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相结合。辨证施护注重三因护理及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医的辨证施护讲究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

2 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的关系

循证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在基本观念和护理特点上都有着相通之处。循证护理以“证据”为原则,以“证据”为护理依据。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制定并实施措施,其核心思想就是寻求证据、应用证据。循证护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证据,制定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

中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二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医辨证施护则以“辨证”为原则,以患者的“证”为护理依据。辨证的结果即作为中医治疗和护理的理论依据,是临床确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的依据。中医护理注重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及正护与反护但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和症状不同 相同的病机或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或证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就是辨证施护。中医的辨证施护注重病情观察和舌苔、脉象,循证护理重视整体观,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健康需求。而中医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辨证施护不可缺少的内容。

3 循证护理对中医辨证施护的影响

3.1 循证护理使中医辨证施护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学,是一种科学评价临床护理文献的方法学,它强调的是有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医的“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原则与循证护理“从证据人手”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决策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中医“症”与“症候”的复杂性,且中医诊断客观指标较少,主观经验居多,因此“辨证施护”对护士的要求较高。将循证实践的方法运用于中医护理,有利于中医护理对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重视准确运用科学的证据去管理临床实践活动,通过临床实践辨证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人员实施中医技能操作提供科学的理论证据,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现代护理学的深入研究,近年来询证护理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是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中医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与现代护理的发展走过了相似的历程,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称为护理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循证护理有利于中医护理实践模式的转变当前,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转变,提倡对病人诊治决策应结合当前可得到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医生经验及病人的意愿进行取舍,这是循证医学强调的临床决策思维(诊治方案的选择)及行为的原则和方式。因此,循证医学不同于以往的经验医学的医学实践,它更强调利用发表的文献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对证据进行严格分级,提供指导对医学文献评价分级的实践指南,并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和意愿解决具体临床问题。循证护理也使传统的经验主义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 6中医护理模式的核心是辨证施护,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辨证施护”作为方法沦欠全面,因为当今医疗护理要面对的是“人”而非“证”,如果直接用来进行中医护理实践,有收集资料不全、不到位的可能,因此需要对“辨证施护”进行创新性继承。这就要求临床护士应在仔细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解决需要鳃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并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将最适宜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服务于每一个具体的病人。循证护理给传统中医辨证施护的内容赋予现代内涵,并以临床实践为准绳不断修正、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辨证施护工作体系,形成新的中医护理实践模式,使新模式成为真正指导临床实践的实用模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