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33: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效农业技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农艺节水技术
研究表明,采用合理耕作、水肥耦合、化学制剂调控等措施可节水30%。农艺节水技术具有保土保肥保温、调节田间小气候、灌水均匀、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等优点,可使作物增产20%以上。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通过修建水库、池塘、水窖等水利工程,再结合深松深耕、以肥调水、合理控制作物群体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可确保作物的高产稳产,并保证作物的品质。
2、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技术是结合了最新技术的一种节水技术,包括高分子技术、信息技术、现代高新科技等,以减少灌溉时出现的水量损失。工程节水技术就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和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创制出多功能、低能耗、智能化、环保化的节水灌溉系统,从而实现精量灌溉节水。为了减少农田输水系统水量损失,许多国家采用机械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管网化的灌溉输水系统,将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渠道防渗系统,研究出具有防渗、抗冻胀性能的复合衬砌的工程结构,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土壤固化剂和固化土复合材料,并利用工程技术对雨水、污水、咸水、大气水等非常规水的开发利用。
3、水管理节水技术
水管理节水技术就是利用3S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对作物进行水分监测与信息采集,对作物生长进行决策模拟,对农田信息实时采集,实现灌溉用水管理的现代化、高效化和自动化,满足对灌溉系统管理的灵活、精准和快捷的要求,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利用水管理节水技术,在灌区采用多种水源进行灌溉,如利用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灌溉、咸水淡化灌溉、收集雨水灌溉等,合理利用和配置灌区的土壤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最大限度地利用灌区的一切水资源,既满足作物对水的要求,也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二、对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展望
[关键词]种植;养殖;高效循环;农业技术
循环农业种植、养殖模式的设计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本文结合实地设计了某循环农业模式,希望通过对其植物、动物种植循环模式的探索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
1农业循环的需求
①某农业养殖业循环模式是养育土猪。从种猪繁殖场买土猪X头,根据断奶时约重15kg,饲料比维持3.5,直到100kg时出栏,预计每头消耗饲料约297kg,X头共消耗饲料约297×Xkg。而一头猪在饲养期排出的粪约为210kg,共排出210×Xkg粪便。②循环模式中所养殖的鸡为土鸡。将从种鸡场买进茶健康花鸡Y只,雏鸡每只重约23g,120d的饲养周期需要的料肉比为4.2,等到出栏时每只约重1.2kg,共消耗饲料约Zkg。而每只鸡饲养期排出的鸡粪约为2.5kg/只,共排出鸡粪约7.5t。③蚯蚓的养殖。由于该模式饲养土鸡Y只,每只鸡按10g/d喂养计算,120d每只共需1.2kg,Y只则需蚯蚓1.2×Ykg。④玉米的种植。该循环模式要实施无公害玉米种植技术,按当地平均产量A干玉米粒和猪、鸡精饲料的需要量来计算,需种植玉米约B,可生产玉米粒约C。种植玉米D可产生玉米秸秆约为E。
2相关场地的选择及规划
关于相关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一定要远离居民区,避免对当地居民造成干扰;②应离主要干道1km以上,避免对交通造成影响;③需选择植被保护完好、无化工污染、水电齐全及交通便利的地方。选好场地后,还需要进行规划与合理布局,以方便生产管理。同时,将场地分成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三部分,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配,种植区所在地应土壤肥沃,而养殖区应选择向阳背风、林下资源丰富的地方[1]。
3种植、养殖技术
3.1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在选择优良杂交品种的前提下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于清明节左右进行播种育秧,在深耕整地,施足发酵好的鸡粪之后才能进行移栽。移栽密度约为F株/hm2,随后要在苗期、穗期和粒期分别追加一次复合肥,同时注意做好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2土猪养殖技术
选择当地黑毛猪,采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进行养殖,在开展驱虫等工作的同时将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在饲养方面,全程使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自配混合料,其中以玉米为主,可适当添加麦麸、细糠和豆粕。幼崽阶段,混合饲料中的粗蛋白不少于18%;中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应大于15%;大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调整成不少于13%。每日喂3次,自由采食,保持清洁饮水的同时注意圈舍卫生。
3.3蚯蚓养殖技术
由于蚯蚓品种的特殊性,需要对其搭建简易棚进行高产养殖。首先,要对蚯蚓的饲料进行发酵,通过循环系统利用其他动物粪便进行发酵。1层15cm厚的猪粪加上一层10cm厚的玉米秸秆粉,最后用备用的EM水将其洒湿,如此重复三四层,最后堆积的高度在60cm以上。布置好后通过使用农膜密封的发酵方法,经过20d左右即可用发酵好的饲料做成宽约1.2m、高约0.4m且长度不限的蚯蚓床,按一定的密度投放种蚯蚓进行繁殖养殖。
3.4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由于土鸡同样也是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所以,在育雏期前7d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随后每周逐渐降温,直至与室外温度一致才能进行脱温。在脱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搞好圈舍卫生。林下放养场地用鸡网隔成6个区域,每个区域0.4hm2,放养密度为750羽/hm2,即每区域的饲养量300只,进行分群放养才能保证鸡的整齐度。饲料也要从全价颗粒料过渡到自配混合料,其中精料以玉米和蚯蚓为主,可适当添加麦麸和细糠。60日龄之前混合料的粗蛋白要大于17%,61~9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要大于15%,90~12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则要大于13%。
4循环模式的收益分析
4.1黑毛土猪饲养效果
假设按照饲养量50头、出栏量50头、出栏率100%来计算,总耗料17.5t,平均耗料0.35t/头。按照当今饲料价格3元/kg来计算,饲料成本约1050元/头,再加上疫苗费300元/头,防疫费10元/头,水电费5元/头,人工费120元/头,在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个体成本约在1485元/头,产值为2400元,产出投入比为1.62,个体利润为915元,总利润为45750元,经济效益显著。
4.2林下土鸡饲养效果
假设饲养量1500只、出栏量1425头、出栏率95%的情况下,总耗料约为7.1t,平均耗料为5.04kg/只,饲料成本4元/kg。若按照每只苗费5元,防疫费2元,水电费2元,人工费3元计算,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个体成本32.16元,产值60.00元,产出投入比1.87,个体利润27.84元,总利润39672.00元,经济效益同样显著[2]。
5结语
由于当今我国农业基础较为薄弱,重心发展已不在农业方面。所以,降低农业污染,把农业与养殖业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鄢帮有,刘青,万金保.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技术模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6):614-618.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高效农业;玉树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26-1
随着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积极开展,让我们看到了玉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新契机。虽然地震给玉树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有关专家普遍认为,以玉树地区地理生态的优势,如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无污染等正是发展高效农业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整体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在充分结合当地农艺特点的基础上提高玉树的农机化水平。
1 认清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关系
1.1 农机和农艺的概念
农机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统称,包括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其中,动力机械具体是指电动机、水轮机、拖拉机、内燃机、风力机、汽车和飞机等;作业机械是根据机械作用于不同的领域分为种植业机械、林业机械、畜牧业机械、渔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农艺是农业生产中运用的原理和技术总称。主要涵盖大田作物的栽培、选种、育种、农田灌溉与排水、农田施肥、土壤管理、防治病虫害、农产品的初级加工等等。
1.2 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从农业发展的整体上来讲,现代化的农机和科学的农艺技术都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高效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农艺技术的不断更新,就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农机研制出来;而新型、高效的农机出现,又给农艺技术提出了不断完善、充实的新要求。所以要想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就要用辩证的角度进行归纳。农机在一定程度上要为农艺服务,农艺也要为农机的优势进行合理改革。比如,农机的选择要适应作物的品种特质;农机要根据耕作规律作业;农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可以弥补农机的单一性和固定性等。只有农机与农艺保持在相互适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上,才能真正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
2 农机与农艺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机与农艺的研究与开发属于不同的部门,有着各自的立场,所以在结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农机与农艺之间缺乏协调,两者在同时研发成功新技术向农民推广的过程中,往往各执其词,使农民搞不懂究竟该听谁的。(2)农机的研发和推广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我国各地区地质条件差异性大,想要开发和设计既能适应不同地区又要适用不同种植方式的农机很艰难。同时,由于技术和经费方面的不足,使得农机向农民推广的力度不够;(3)农民的认知水平低。农民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先进的、操作性强的农机认识不足,加上经济能力有限,宁愿选择传统的耕作习惯与方式。
3 做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促进玉树高效农业发展
3.1 做好农机与农艺的协调工作
农业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组织和协调广大农机和农艺的技术科研人员,对农机与农业的结合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不盲目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和先进性,而要着眼于实际农业生产需要共同研发出适合玉树地区的农机和农艺技术。同时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先进技术,要注意农机跟农艺人员要在新技术上相互沟通,致力于研究经济价位低、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和高效益的农机和农艺。农机的设计要尽量一机多用、机动性灵活、耐用性强来适应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3.2 农机的推广要适应于农艺的推广
为促进玉树地区的农业增产增效,不可缺少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农艺是从作物内部挖掘潜在发展因素,农机是在作物外部实施某项技能来促进作物增产增效。在推广过程中,农业部门调拨充足的经费,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到位,派技术人员到玉树各县进行试验示范工作,把农艺新成果和新农机结合起来进行推广。例如,在介绍带深施肥部件的精量播种机时,把农艺中的新增产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推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推广效果。
3.3 完善适应农机作业的农艺技术体系
对玉树要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出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技术和机械化作业规范。例如,在水稻生产方面,要以育秧、插秧的农艺技术为重点,形成区域性育、插、收作业规范;在玉米生产方面,大力推行玉米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因地制宜确定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路线和适宜的农机。
3.4 提高农民对农机与农艺的认知水平
由于玉树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80%以上是文盲,沿用的是传统的耕作模式。所以农业主管部门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重要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讲座或是培训。根据玉树的基本情况,培训对象应分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人员和普通农民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采用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做到农艺培训和农机培训有机结合,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政府和农业部门对他们的关心,认识到农机和农艺的各种优势,对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自身经济收益的积极作用。农业部门还可以聘请上级农业部门领导、高级农艺师和农机研发专家,深入到各县村屯进行讲座。例如,先从最基本的耕作习惯进行培训,让农民做到耕作土地要平整、格田成方、沟渠配套等等,这样有利于农艺技术的应用和农机的作业。
4 结论
总而言之,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要重点对玉树的农业给予大力支持,发挥好带动作用,做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工作,促进灾后重建的玉树尽快恢复农业高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建设成为高效农业的重要内容,达到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明.姚俊林.浅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J].现代农业科技,2009.(09).
[2] 王德勇.加快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步伐推动农业节本增效[J].农民致富之友,2009,(05)
关键词: 高效节水;诱致性技术选择;要素资源的稀缺性;灌溉技术
1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现状研究
宁波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亿立方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宁波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作为用水大户,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普遍比较低。
1.1 农业用水量变化情况 在农业用水方面,对于宁波来说,主要包括农作物、林业和水产养殖业,以及畜牧用水等,其中,用水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农作物灌溉。气候、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及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农作物的灌溉用水量产生影响和制约,因此每年的灌溉补给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农田灌溉用水量方面,1980年全市约为12.02亿m3,占全市年用水量的86%;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调整种植业结构,以及推广使用节水农业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在社会总用水量中,农田灌溉用水量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到2013年农田灌溉用水量为5.73亿m3,占用水总量的32.4%。
1.2 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现状 截止2013年,在总供水能力方面,宁波市水源工程由解放初期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1亿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83.38千公顷,有效实灌面积达到180.5千公顷,其中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09.54千公顷,占55.2%。随着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各县区(市)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一大批农业节水灌溉设施投入运行,重点开发并推广应用管道灌溉、渠道防渗、滴灌等节水增效工程技术。到2013年底,全市节水灌溉总面积达82.13千公顷,其中喷微灌面积4.61千公顷。
1.3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模式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主要模式有工程性节水灌溉技术和非工程性节水灌溉技术,其中非工程型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水稻薄膜灌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节水型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和喷微灌技术[1]进行重点介绍。
在目前农田灌溉中,渠道防渗是主要的输水方式,采用混凝土U型渠道、预制空心板梯等防渗技术,由于糙率小,流速快,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该灌溉技术利用小于0.2MPa的水压力,将水通过管道直接送到田间进行灌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通常情况下,水的利用率超过90%。在河网提水灌区和自流条件好的灌区,低压管道输水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在成本投入、灌区要求方面,这种灌溉及时要求比较高。
喷微灌是现代高效节水的有效灌水技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管道上的喷头、滴头、微喷头、滴灌带等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直接输送到土层和作物根部的灌水方式,具省水、节能、精量、适应性强等优点。2010年-2014年期间,全市微喷设施累计收益面积307526亩,投入总资产共计5.98亿元。
2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 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农业节水政策机制不完善。目前,农业节水政策机制建立,给全市农民带来很多政策,同时对农业节水也取得了很好成效,但也存在些小问题,节水补偿政策只能让很少一部分农民收益,大部门农民要建设节水设备,要花费很多成本,跟农业收益慢有很大矛盾;也有县区对于节水补偿没有及时落实,长期耽误农民投入农业再生产,不利于农民以水资源配置来调整种植结构,激励农民发展节水。②节水建设与管理体系不完善。节水工程建设投资渠道多,建设标准不统一,节水工程实施后难以衡量节水工程的实际效果。③水资源管理手段不先进和灌溉技术选择不到位。目前,许多灌区农业用水计量措施设施不到位,由人工完成水资源的使用、管理、计量、监督,缺乏高科技支撑。同时对于灌溉技术选择不明确,整体上停留在前面所述模式,未对实际的灌区情况、农作物类型、水源方式、投入资本及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评价上进行精准选择模式,导致存在用水浪费现象,投入太大,收益太慢等问题,影响农业节水实施和贯彻落实。
2.2 主要原因分析 针对宁波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二方面进行分析:
2.2.1 农业节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导性选择分析 农业技术变迁是资源禀赋稀缺程度决定的不同供给弹性资源的相对价格的诱导反应,也是对现代农业要素相对价格下降的反应。同样,水资源的稀缺会诱导节水灌溉技术的变迁,资本的投入、相对价格便宜的节水设施产品诱致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遵循着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施莫克勒-格里克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对诱致性技术选择做出很好地解释,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技术是由节约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和具有更大市场需求诱致而产生了技术创新和选择[2]。
宁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市场需求的诱致性技术选择,在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需求的市场诱导下,科研部门、企业等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创新,通过科研、试验和推广取得了相对价格适合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产品。节水灌溉设施产品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节水灌溉技术快速的大面积推广。农户遵循成本和收益的原则,用资本代替传统的灌溉技术,选择了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但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初期也遇到很大阻力。只有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采用,企业生产的节水产品才能达到最优惠的价格,并且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交易费用及节水设施及产品的应用成本才能降低到最低。
2.2.2 农业节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导性选择分析 农业技术的选择行为一般遵循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3]。宁波体制虽使得农业所处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但是,宁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仍然受到要素资源稀缺性诱导,以水资源和农业产品为主的稀缺要素资源诱导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变迁。农业基地遍布宁波边远区的各地,许多农业合作社建立在偏僻山区,地处风头无水,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水资源非常稀缺,要素资源的稀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宁波农业生产(特别是果业)一直面临水资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困境,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有效地解决了要素资源的稀缺性。
宁波对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技术的选择最主要是解决山丘水资源稀缺,可以说水资源日益稀缺加速诱导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近些年气候极端变化,在发展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抗争过程中,节水水源,兴修水利,发展节水灌溉,则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解决水利灌溉的建设中,宁波为适应不同时期对稀缺水资源的需求,在经济可接受的程度下发展适宜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其目标都是为节约日益稀缺的水资源,节水灌溉技术朝着更加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变迁。宁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以水资源和劳动力稀缺为主要稀缺要素资源及其它要素稀缺共同作用诱导反应的结果,要素的稀缺和要素价格变化致使宁波市及农业基层生产部门和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产生了诱致性技术选择。
3 政策与建议
3.1 合理配置农业水资源,发挥稀缺对行为诱导
3.1.1 合理配置农业用水,监督农户节约用水 宁波市政府、水利局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农业水资源,通过水资源的配额限制诱导灌区地方政府推行节水灌溉,采取节水行为,引导和推动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一个区域或灌区的农业水资源配置合理,水资源稀缺性能诱导政府、农业基层组织、农户等采用更加节水的灌溉技术以节约稀缺的水资源。
3.1.2 建立水权交易机制,开展农业高效节水 建立节约水量交易机制,构建交易平台,利用水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农户,对节余水进行交易,保障农民在水权转让中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农户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政府引导和监督灌区水权交易,构建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监控的水权交易体系,促进灌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2 优化相关制度和环境,推广高效的节水灌溉
3.2.1 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制度环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国家应制定和完善农业节水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性制度限制和规范农业用水。宁波依据国家农业节水有关法律、法规,部署各县区农业节水措施,依法治理和整顿浪费水资源行为,加大推广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3.2.2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依据我国和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宁波市县乡多级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能力,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供良好服务。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加大对乡村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服务力度。鼓励节水灌溉技术设备供给企业建立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加强与农户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作物耕作后“产学研结合”服务,鼓励农业科研单位、高校从事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引导和扶持各类与节水灌溉技术相关合作组织建立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和提升合作组织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蔡伯元,奕永庆,等.推广先进灌溉技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J].宁波农业科技,2012(2):21-23.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开发利用程度的加深,水资源的紧缺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水资源较为匮乏,当前在农业、工业和人们生活用水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农业节水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用水在全国的总用水量中的比例达到七成,主要是灌溉用水的方式粗放,造成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发展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二、当前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大水漫灌来进行农作物灌溉,此种灌溉方式水不仅在运输的沟渠中产生渗漏和蒸发损失,而且在田地中产生深层渗漏和流失现象,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灌溉效果较差,灌溉不均匀,而且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灌溉后土壤被水浸泡,抑制作物根部呼吸,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传统的粗放式的水管理办法,并没有针对各个部分的实际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和设计,而是对农田进行大面积的统一的灌溉,这样就导致了水的利用程度不高,因此也就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分配。
2、水资源供应紧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也调高了。为了实现满足农业生产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作物品质的要求,需要增加灌溉用水量;同时工业和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多压缩农业用水,使农业用水更显紧张。
3、缺乏严格管理机制
我国河流流域面积广阔,河流区域跨度较大,在水资源的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水源特点和地质特点,又要考虑到河流流域的整体特点,在对水资源整体行政政策中体现差异,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的水源利用十分不合理,不仅导致了江湖的水源枯竭,还造成了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困难,所以在对农业用水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周围水源的治理和管理,对于一些受到严重的污染的水源,应该在治理合格后再进行使用,避免由此导致的水源农业污染。
三、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意义
1、缓解水资源压力的需要
随着人口的增长、技术的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有所下降,但依旧是用水大户,尤其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达到70%左右。从农业的灌溉发展上来看,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且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进行效益农业的发展同时,还需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努力。从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
2、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可以大幅提高灌溉劳动的生产率,从人工作业转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的农业发展目标与现代化农业不但需要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要强调农产品的质量、品质以及上市时间等。因此,对灌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灌水位置、时间、数量、空气湿度、土壤情况等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科学的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对传统的粗放型灌溉方法进行优化,可以大幅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同时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此外,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可以对作物施肥,喷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可以对作物洒药,使种植结构与耕作技术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使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推广旱作农业、高效农田节水等技术模式,大幅提高保水节水、增产增收能力。按照“统一技术模式、统一种植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灌水模式、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的要求,在灌溉农业区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进用水结构趋于优化。同时,要转变发展方式,最终走出一条水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路子。节水与增收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找到化解这个矛盾的方式方法,就等于找到了节水的切入点。选择调整结构这个根本措施,以农业向设施化转变为目标,适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调整与水资源不相适应的发展方式,有效化解了节水与增收的矛盾,使节水与增收双赢。
四、高效节水技术措施
1、生物节水技术
生物节水主要指合理的利用不同品种作物的耐旱特点,即耗水系数低,水分利用率高等,在水分供应较少的情况下,不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也能获得较为稳定的高产量,这是旱地增产的主要措施。根据作物的植株外形、生态特征、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对自然的适应度,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耐旱生态型;非抗旱生态型;耐旱品种生态型。
2、农艺节水技术
农艺节水技术主要有以下内容:耕作与栽培、合理节水、适水种植、农田保水蓄水、水肥耦合作物合理布局、抗旱作物品种选育、培肥等技术。其利用耕作、覆盖措施和化学制剂对农业用水量进行有效调控,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合理耕作、水肥耦合、化学制剂调控等措施,可以有效节水30%左右。此外,农艺节水技术还有保肥、保温、保土、调节田间气候、改善土壤结构、均匀灌水、减少病虫害等优点,可以使农作物增产20%左右。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水渠等水利工程,结合深松深耕、以肥调水、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等农艺节水技术,确保农作物的高产稳产与高品质。
3、工程节水技术
所谓工程节水,就是指从输水到灌水过程中的节水技术,目前的工程节水有以下措施:第一,建设水利工程,改造灌区里原有的工程设备,实行技术改造,发展配套设施。农业节水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就是在高效节水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大中小灌区的工程改造更新。第二,加强渠道衬砌、防漏防渗。这是当前推广较为普及的主要节水措施一直,不仅成本低,而且极易获得成效,是当前农业节水灌溉改造的关键内容。第三,输水采用低压管道。管道输水是最受好评的节水灌溉措施,其高效的节水效率、低廉的资金投入及便利的管理方式获得了极好的效果。第四,对地面灌溉技术进行改进。平整土地,并改造田间工程,两者并行可以较大程度提高灌溉效率。第五,更多的采用微灌、滴灌以及喷灌等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效果明显。
4、水管理节水技术
有了好的节水技术和措施,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良好的管理运行体制。首先,要加强节水农业的宣传,树立广大农民群众根深蒂固的节水意识。对水资源要加强统一管理,以一个流域为基础。科学利用水资源,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要加强科学管理。在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的同时,也要调整好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创新节水农业的体制管理。政府及各地方要加大投入力度,法律规章的制定跟上节水农业的发展脚步,同时,也要完善对水资源利用的监控和评估制度,完善节水农业的技术支持。
5、资源合理开发
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水资源,科学挖掘水资源的潜力,才能真正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其中,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点开发部分,应该科学合理开发,不能无节制的乱开发。过分开采地下水或者地表水都会为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要联合开发多个水源,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此外,不能忽视劣质水源的价值。将劣质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充分发挥其潜力,不仅能够缓解当前淡水资源的缺乏困境,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是节水技术的一个新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发与利用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可以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与社会对发展节水农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也不断加强,促进了节水农业的发展,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现代农业需要提升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节水能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国栋.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I].农产品加工。2006.(6l
[2]梁亚超.松嫩平原西部半干旱区干旱特点及防御对策研究[A].粱亚超.科学论丛[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软件优势作为为“三农”事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农业职业教育场所,农业高职院校都拥有一批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功底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农业高职院校的人力、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网络,能迅速地将农村生产技术信息传递到广大农村和农民中去。
2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及发挥形式
2.1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
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2.2农业高职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形式
2.2.1教育培训除了农业高职院校本身的全日制人才培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式方法之外,按照职业院校“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农业高职院校一般都成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培训学院(中心),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题培训。这种培训能够更好地根据农民的需要和时间安排,充分利用农业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实训基地等资源开展培训,培训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选择报告会、讲座、论坛、经验交流、现场示范、知识竞赛等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这种培训通常会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目前,各省农业厅、扶贫办、发改委甚至妇联等都负责了大量的为“三农”事业发展培训人才的任务,而这些培训项目的实施,最佳地点就是当地有条件的农业高职院校。
2.2.2定向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要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80%,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70%。而事实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远远达不到要求,少数“科班”毕业生,普遍存在缺少继续教育培训的现象。从完善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的要求出发,农业高职院校在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领域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结构性短缺矛盾,非农专业人员配置比例过大,在岗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年龄老化,高素质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严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为切实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乡镇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2.3技术服务组成专家团队,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开展咨询服务,也是农业高职院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开通交流论坛或QQ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咨询服务。有的培训班学员结业后,专家教授继续通过网络平台为学员开展一对一跟踪咨询服务,建立长效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学员解困、专家教授增长实际经验的“双赢”。
2.2.4科技下乡科技下乡、送教下乡是农业高职院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县、校合作,选派当地需要的农业专家挂职锻炼、下乡服务,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必要时可以将课堂办在田间地头,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可通过赠送农业书籍、光盘等形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掌握农业实用技能、帮助农民走向致富的道路。每年寒暑假期可以组织农业高职院校师生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实践活动。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13
1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机技术推广面临新挑战
当前,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时期,国家惠农支农政策的力度越来越大,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我国农机化发展已迈入中级阶段,改变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步伐正在加速,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提高,农业生产对实施机械化的需要愈发迫切,农机技术推广的工作任务也会越重,并且我国已迈入全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打造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机推广工作要逐渐进入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的新阶段。
1.2推广经费不足
部分政府部门对农机推广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投入推广经费较少。因为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服务手段差,基础设施落后,推广方式简单,服务功能低,服务内容单一,人才流动大,推广效果不佳。
1.3推广体系未健全
一是个别地方农机推广体系尚未健全,无法适应目前农机发展的需求;二是农机专业人员少,农机技术人才缺乏,知识老化,继续教育培训不够,农机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与目前的农机推广工作不适应。
1.4推广机制亟待创新
由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持续进行,个别地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受到了制约。农机推广体系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推广机制与时代不符,推广人员缺乏危机意识,思想落后,未明确工作职责,且服务内容不全面,推广方法单一,无法适应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的多样化需要。
2加快农机技术推广的对策
2.1认真执行并且贯彻国家关于农机技术的推广条例规定
切实抓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把全部的工作落实到位,全方位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
2.2多渠道解决农机技术推广资金问题
一方面,对于农机技术推广的资金问题,有关单位及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提高每年对农机推广的投入比例,而且要监督此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从地方的财政当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开展相关的农业投资,增加农机推广的资金,还可有计划地向全社会筹集资金,以健全体制与有关制度,全面解决资金问题。
2.3设立并完善县、乡二级农机推广机构
应招收专业知识和技术较为丰富、对工作责任心较强的人才,主要是针对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一支稳定的农机推广队伍,落实有关工作,杜绝不必要的支出。提高农机技术推广的网络建设,创建一套县、乡实用的农机技术推广网络,确定相关的发展建设方向,真正把相关要求以及义务责任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2.4创立并健全市场经济条件
在当前的形势下推广以及发展农机技术的新机制,主要有五个重要的方向:
第一,国家应该在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制基础上对农户的农机技术应用开展实用的指导,使其能较好地使用相关的农机新型工艺和新技术,对新型的机械设备等,也能够较好的应用。
第二,提高相关的农机技术推广以及运行方法,按照农民对于新型机具以及农机技术的了解认识等,结合实际情况,对有关推广运营的方式和制度进行改革,并且落实技术方面的指导,以整体深入、层层推进。
第三,农机部门应该争取财政、科委以及银行等部门的支持,健全管理工作,持续开展新型技术推广以及培训,争取把相关部门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共同奋进、共同协作的整体,全面落实工作。
第四,选用见效较快且投资较少的新型工具工艺和农机新型技术,以增加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农户应用需求,从而达到加快以及深化改革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和目标。
第五,把以前工作中技术服务以及产品的销售加工、物资的服务、相关信息等较好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整体工作方案,从而合理使用及激发农民对新型设备工艺以及农机新型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5增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者的素质
包含相关的政治素质、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等,对于农机技术的推广人员,还应该针对他们的思想作风、心理以及技术等开展培训,力争让在这些方面均有着过硬的本领。树立基本的观念,更多的接触新型的技术设备工艺、对生活条件较好的区域应该加强推广和宣传,放弃过时的技术工艺,推V面应更广,手段应更多。
3结语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问题;对策
我国新疆东部农业灌溉用水量是最多的,在总体水资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需要实施农业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这样可以减少我国新疆东部用水紧张和工农业用水之间的供需矛盾。在节水灌溉技术中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并采用一定的措施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需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来合理、科学地运用水资源。
一、节水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
1、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就是通过最小的用水量来达到最大的产量,在节水灌溉中包括在灌溉中的节水措施以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其他措施。
2、节水灌溉技术
在我国新疆东部运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喷灌、滴灌、低压管灌、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等等,首先是喷灌,通过运用管道把压水传到需要灌溉的区域,再利用喷头把水分散成小水滴,让这些水充分地洒入到田地中,在对田地间的作物进行灌溉。其次是是滴灌,滴灌是运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大概约为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者滴头将水送入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这种方法适合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或者温室大棚中,在一些比较缺水的地方也可以对大田作物进行灌溉。运用滴灌不仅可以节水、节肥、生工,还能保持土壤中的结构,改善品质和增产增效,同时也能够控制湿度和温度。第三是低压灌溉,通过利用管道将水直接在田间进行灌溉,这样在输送的过程中减少水资源出现蒸发和漏水的现象。采用低压软管输水灌溉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水资源,还能节省物力、人力。最后是节水型地面灌溉,在一些比较平整的田间,不断的改进灌水畦的规格,让灌溉的区域更加地均匀,这样来达到节水的目的。由于传统的地面灌溉灌水不够均匀,蒸发量也比较大,地面中的土壤也比较容易形成板层。
二、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不足
1、节水灌溉的灌溉技术水平不高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灌溉水的利用率整体都比较低,和发展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技术方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在喷灌技术中,由于喷头和一些其他设备的型号和规格都比较小,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没有较强的耐久性,在灌溉中喷灌的也不是特别的均匀,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导致了喷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其次是滴灌技术,滴灌的系统造价比较高。由于一些杂质、矿物质的沉淀会造成毛管滴头堵塞,对滴灌的均匀度也不能够更好的保证,这些都是目前大面积运用和推广滴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滴灌中也存在着相应的优点,但是,由于滴头的流道较小,滴头易于堵塞,而且滴灌灌水量相对比较小,这样长期以来就容易造成盐分积累等问题。
2、节水灌溉中的投入不到位
由于在节水灌溉中没有资金的投入,就不会满足节水灌溉的需要。农民的经济条件也有一定的限度,没有较高的资金投入能力,国家和相关的地方部门的补助也不是很多。
3、农户的节水意识不够
在农业的灌溉中很多都是采用的以电计量,由于水价比较低,一些农户没有较强的节水意识和节水观念,也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缺乏将带来的严重性,这就会造成农户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出现了一些浪费水资源的状况。
三、加强节水灌溉发展的措施
1、加强对节水灌溉设备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在农业方面进行节水灌溉,就需要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也进行改进,不断地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研究各种新的技术设备,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节水灌溉技术持续发展。
2、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资金投入
由于农民的经济有限,收入不高,国家和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资金的投入,尤其是一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存的节水灌溉工程。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来筹集节水灌溉资金,让节水灌溉技术更好的运用。
3、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
为了让节水灌溉技术更好地被应用,就需要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让农户意识到水资源的有限和紧缺的问题,同时也需要让农户知道节水灌溉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农户也不断地树立节水意识,来促进节水灌溉更好的实施。
结束语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系统、长期的任务,将传统的灌溉技术向现代灌溉技术转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就需要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在运用节水灌溉技术中的节水意识,不断研究新的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而让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大庆,姜红.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7).
引言
新疆地区节水的关键主要是农业方面,促进其节水技术的大力发展就能够促进新疆地区农业的可持续进步与发展。如今,社会经济进步神速发展迅猛,然而,水资源依然十分稀缺,必须选择高效的灌溉技术来促进农业节水,这是我国的农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因此,必须做好新疆地区的农业节水灌溉工作,使新疆的农业能够保持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1 重要性
在新疆地区,无论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还是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农业的节水建设工作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农业的生产力发展,对新疆地区的农业进行节水建设工作融合了比较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具有先进性的一些科技配套设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疆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和用水方式的转变,使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促进;它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新疆地区的农业进行节水建设工作可以促进新疆地区农业水利进程的现代化,新疆一些地区结合节水技术所进行的膜下滴灌使其建立起了节约型的种植模式,使得资源短缺的危机以及市场竞争的束缚得以解除,优化了相关的生产要素,使农业的生产潜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可以结合灌溉系统的先进性,将人工作业转变成机械化作业,最终促进农业灌溉的效率与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2 新疆地区农业的节水灌溉现状
在灌溉建设这方面,农业节水属于其重要的核心内容,新疆地区大小河流与河川径流的总量为平原区提供了地下水开采量的应用基础。从灌区建设的角度出发,全疆农业灌溉的总面积增长了将近6.5倍,排水渠和水闸等各种配套渠系的建筑物也有所增加,使渠系的利用系数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对水资源进行利用的这方面,对新疆地区的农业实施节水灌溉可以促进其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也是促进社会尽发展的有效战略措施。现如今,农业的需水量、工业建设的需水量、自然环境和人居的需水量等都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总水量的短缺,然而,农业的节水建设工作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及生态水的保护。在农作物和果作物等种类的普及性这方面,目前新疆地区的农作物已经越来越丰富,主要有葡萄、棉花、果树、番茄、辣椒、土豆、甜菜和玉米等,它们都是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近年来,许多地区也已经开始了玉米和小麦等作物的滴灌试验,并且对其进行了规模化的规划和管理,适应农作物种类灌溉的滴灌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在一些果树的发展地区,实施高效性的农业节水滴灌技术,不仅使果品的产量与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还收到了比较显著的节水效果。
3 新疆地区农业的节水灌溉发展
3.1 膜下滴灌技术
在节水灌溉的模式里,在棉花的生产过程中,膜下滴灌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较好的节水效果与增产效果,还可以有效缓解投入资金短缺以及劳动力不足等情况。它主要是覆膜种植技术和传统滴灌技术、高密栽培农艺技术与水肥耦合农艺技术等的结合,用较新的方式对传统的地膜栽培技术进行细化与延伸,是一种新的节水形式,提高了棉花的单产产量。
3.2 自压喷灌技术
自压喷灌技术在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昌吉州的木垒、哈密的巴里坤、吉木萨尔县和伊吾县等地区。与常规的灌溉相比,自压喷灌技术得益于新疆地区地形优势与天气条件的影响,其运行的成本比较低廉,其节约用水量能够达到30%左右,大约可以节约50~60 元/667m2。
3.3 地表水加压、地下水与地表水混合加压的滴灌模式
如今,滴灌设备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这使得地表水加压、地下水与地表水混合加压的滴灌模式进入了示范的规模化阶段,并且效果良好。为了给农业节水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还采用二水统调统管的滴灌技术模式,实施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混合加压,并且大面积地促进地表水加压这一滴灌模式的实施,进行二水的统调统管,使地下水的超采区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