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民宿经营的风险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2 16:33: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民宿经营的风险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民宿经营的风险

第1篇

民宿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外学者认为“民宿”一般指B&B(Bed and Breakfast),也有表达为Family Hotel,House Stay等,国内学界对“民宿”没有明确的界定,“民宿”一词源自日语“minshuku”,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后传到日本,日本的民宿是东亚地区的源头,受历史的原因,我国台湾地区的民宿起始发展受到了日本的很大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有继承,有创新,并发展而日渐成熟。近几年,伴随着旅游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我国的杭州,乌镇,丽江,大理等地,民宿也开始快速发展,并且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间资本的高度青睐。

作者以“民宿”为关键词,分时间段进行了检索。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从1994年―2016年,关于民宿的研究论文检索到664条结果,从2006年---2016年,检索到391条结果,从2010年---2016年,检索到377条结果。从以上检索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对民宿的研究从2010年后迅速发展起来。

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有关民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宿概念、发展现状和问题、经营管理探究和对策建议等四个方面。

一、民宿的概念研究

在我国,民宿定义还没有一个权威而准确地概念。在研究民宿问题时,出现了“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等各种提法。“家庭旅馆”侧重于提供住宿,“农家乐”更侧重于餐饮。中国台湾较早引入民宿概念。台湾《民宿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本办法民宿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这一概念现在也被众多学者认可和引用。并且规定,民宿的选址只能在以下九类地区:风景特定区;观光地区;国家公园;原住民地区;偏远地区;离岛地区;经农业主管机关核发经营许可登记证之休闲农业区;金门特定区计划自然村;非都市土地。《民宿管理办法》规定,合法民宿的房间数最少5间,最多15间。

而从现今民宿的发展情况来看,民宿也实际体现了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家庭经营,通常管理者即所有者;二是和民宿主人有一定程度的交流;三是营规模较小,四是提供多种服务,彰显本地特色。民宿以副业方式经营,主人与游客必须要有交流,经营规模小,游客得到的服务产品除了住宿以外,还应包括享受当地的田园风光,乡土味觉及民俗,随后满足旅游者的心理,精神要求,民宿要重视住宿范围,尽量彰显人文关怀,给予住宿者有家的感觉。从其上述特点看“民宿”一词已包含“家庭旅馆”“农家乐”的内涵。

二、民宿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民宿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逆城市化”的发展驱动下,民宿对乡村生活理念的传递恰恰与现代人乡村情结的需求相结合,催生了民宿的迸发,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客栈民宿总数达42658家,其中云南以6466家客栈民宿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主要分布在南方,以西南和东南地区最为火热。一半以上的民宿平均房价在100―300元,700元以上也占一定比例。

全民休闲度假时代来临,渴望释放压力,追忆乡村生活,崇尚自然的度假方式的兴起,经济的发展导致住房增多,以及村里外出就业所产生的空心村的出现,共享经济的发展,创客返乡及各路资本的注入等等,所有的上述原因都促进了我国民宿的火热发展,但从发展进度看,我国整体还处于民宿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戴丽霞(2016)通过对海南民宿市场的分析,在法制建设方面指出我国民宿监管的立法缺失,经营主体缺乏合法性,监管主体缺失,违法经营惩罚机制缺失的问题,在经营方面指出,收费标准不规范,民宿食品卫生,住宿安全没有较好地保障,还有一些民宿无法有效处理产生的垃圾及污水使环境受到污染。

扬欣,殷燕(2012)通过两岸民宿比较研究,指出我国民宿组织发展滞后,作用甚小,大陆政府对待各类民宿存在不公平问题,过分重视农家乐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民宿的发展,民宿产品没有创新,民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散,乱,脏,民宿营销手段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推广,行业组织只能发挥指导,组织等基础作用,民宿产品千村一律,如初一辙。

黄海啸(2016)通过对浙江省民宿经济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指出我国民宿经营合法化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我国民宿存在项目单一,同质化严重,滞后于游客的个性需求。农产品销售规模有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等多项问题。

三、民宿经营管理研究

在竞争优势上,胡敏(2007)通过“动机-消费行为-服务品质”模型的建立,探讨发现民宿经营成功的核心资源,并期望通过研究说明不同核心资源对民宿经营成功的重要性,指出经营者、乡村风情、价格和区位是民宿经营中的异质性核心资源,其中经营者和乡村风情是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在评价体系上,范欧莉(2011)立足扎根理论,以“您对入住的民宿有什么想说的”这一问题为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选取网路评价324条,构建了民宿评价模型,提出在宏观主要集中在经营场所、服务、客房、价格和安全5个范畴,在微观上主要集中在位置,标识,建筑风格,装修风格,功能区域,服务,客房,价格,安全等16个范畴。

在经营形式上,虽然民宿最初的含义是经营者利用自家闲置房间进行出租,但民宿产业不断发展,民宿也衍生出多种经营形式。张延,代慧茹(2016)在总结我国专家学者对经营方式分类的基础上,把我国民宿在经营方式上分个体经营和合作经营两种方式,其中个体经营中分为主业经营和副业经营,主业经营民宿,顾名思义,经营民宿是经营者的主业,这类经营者利用自有资产或租赁房屋,为游客提供富有浓厚人情味,个性化的服务。副业经营的民宿,经营者将部分房屋用于出租,经营者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从事其他农事等经营活动中。在合作经营上又分4中类型:即公司+农户、农户+农户、政府+农户、政府+公司+社区+农户的4种方式,并指出这四种合作经营方式各自的优势劣势及各自适用条件。

风险感知上,邓念梅等(2014)以鄂西南民族地区民宿为例阐述了民宿风险分析,指出民宿可能存在的浅层次开发带来的产品雷同风险、标准缺失带来的低品质风险、低质量服务带来的品牌形成风险、过度开发到来的环境退化风险和租金增长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风险,对民宿经营者的投资市场进行了总结,指出我国民宿经营者大致包括3种类型,即家乡或祖籍在此的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有家乡情结和回馈家乡的意愿,通过对老屋的民宿改造,既可以满足自己的休闲需求,又可用于经营;自己期望田园生活的成功人士和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同时对我国民宿的客源市场也进行了归类即青年背包族,城市居民,海外游客,民宿主人兴趣爱好相同人士。

四、民宿建设策略研究

陈沫等(2014)通过对台湾和大陆民宿在行政与社会组织管理,民宿产品创新,民宿经营服务三方面的比较,对大陆民宿建设提出政策法制化、组织协调化、产品特色化和经营产业化的策略。

我国目前庞大的“农家乐”队伍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品味低端,产品单一,互动缺乏,消费力弱”等弊端已经暴露明显,针对精品民宿的发展,廖寿明(2014)指出发展精品民宿需要解决问题:将“精品民宿”作为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推行政策实施,科学规划“精品民宿”发展的重点区域;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力引进品牌化;融合民俗风情。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为保护民族文化,为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改善生活条件,要充分发挥民族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村寨民宿。李忠斌,刘阿丽(2016)以武陵山区利川特色山寨为例,在分析其发展优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特色村寨民宿发展路径,指出特色村寨的民宿发展要加入民族文化元素,要体现特色山寨文化元素,提出特色山寨民宿l展具体路径为“民宿”+自然生态、“民宿”+民风民俗、“民宿”+村寨科考、“民宿”+运动休闲和“民宿”+健康养老等。

大陆民宿种类很多,分类工作是其他方面研究的前提,清晰的分类有助于为不同类型的民宿制定不同的营销发展策略,张延、代慧茹(2016)按照经营发展模式,产品和地域条件,民宿的外观和风格,民宿的功能和体验,对民宿进行了分类研究,为不同类型民宿制定不同营销发展策略,从而促进民宿发展。

五、我国民宿研究展望

我国进入休闲度假阶段,度假人数剧增,市场需求增长,旅游者寻求个性的转变促使民宿迅速发展起来,民宿契合了旅游者对于情怀的追求,民宿以“慢生活,家服务”取胜,民宿主人提供亲情式服务,民宿工作人员无需穿工作制服,民宿主人与客人同吃同住,注重交流,分享人生体验,民宿主人具有一定文学修养,丰富的人生阅历,独特的人生经验或具备某种特长,,民宿可以让游客更深的涉入农家生活,体验农村生活方式,上述的特点决定我国民宿在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之后,我国民宿必将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通过对国内民宿的研究,作者认为民宿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一是城镇民宿的研究。根据民宿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乡村民宿和城镇民宿,乡村民宿以乡村文化为内涵,多依托景区或者地域特色资源而发展,乡土气息浓厚。城市民宿多在于城中村或者城市闹市中,以公寓大楼式小套房形式居多,会有各种风格不同的装潢。从文献研究中发现,我国对于乡村民宿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城镇民宿的研究比较少,随着个性化旅游的发展,有很多历史文化背景的城镇,其城镇民宿必将也会随之受到游客的青睐,城镇民宿的研究也必然要跟上发展得步伐。

二是民宿经营的问题。在民宿高速发展中,部分地区民宿行业也出现过热现象,相当一部分投身民宿行业的规划师,设计师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对旅游消费市场很不熟悉,他们发现情怀和商业又很大的矛盾,从国内民宿的研究看,多从经营者的角度进行供给方的研究,,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市场需求是经营者服务的目标,建议多从市场需求角度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了解民宿消费者现有和潜在的需求,使民宿经营者经营起来更加有的放矢,使民宿经营得以良性发展。

第2篇

关键词:民宿;民宿酒店化;优势;问题

一、民宿酒店化的基本认识

民宿源自于日本的Minshuku,在日本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的民宿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省,21世纪初,台湾颁布《民宿管理办法》,将民宿定义为“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1]。王显成(2009)认为民宿是民宿主将一部分的住宅出租给游客,部分民宿在提供住宿服务之外,还提供基本的餐饮和导览服务,为游客提供温馨体贴的家庭式服务[2]。尽管对于民宿概念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民宿最基本的概念应该立足于把自家空余的房间整修后能够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随着现在的沙发客、短租等特色住宿方式的流行,我们不应该再将民宿的概念局限于乡村,城市中的民宿业也是民宿中的一项重要的产业类型。

民宿的发展有些是由于本土的文化氛围浓厚,然而更多的是依赖于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或当地景区。邹益民、董艳琳(2006)的研究指出游客选择民宿的动机有 5 个,分别是寻求特色体验、追寻人文环境、体验服务口碑、享受自然环境和追求实质效益[3]。陈春燕(2015)提出民宿吸引游客的4个要素,即文化主题性、服务温情性、主客互动性、体验参与性。民宿的核心资源就在于在这样的环境和服务中与主人的互动和深层次的体验,时刻向游客传递人文情怀。民宿不需要豪华的设施,只需要有干净整洁的房间和温馨的家庭式服务,客房的布置和装饰上,向客人展示着家庭的故事和主人对人生的态度。

随着民宿业的蓬勃发展,很多的酒店品牌也开始注意到这一强劲的产业形态。尝试在民宿中引入专业化酒店管理品牌进行连锁化管理,将传统民宿和酒店经营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民宿酒店化的概念是指将酒店管理模式融入到传统民宿,追求服务的标准化和经营的规模化,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于农家乐等传统的民宿或酒店,通过保留原有的乡土外部风貌、配套标准化内部设施的方式,将当地民居改造成标准化酒店,并以此为特色吸引游客入住。但民宿酒店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做精品酒店,牵涉到很多方面,因而就有很多的利弊问题。

二、民宿酒店化的优势

首旅酒店与山里寒舍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首旅寒舍,成立“山里寒舍”和“山里逸居”品牌酒店,截至2015年2月中旬,已经开业项目有3家,分别为北京密云干峪沟项目、北京密云黄崖口项目、苏州吴江黎里项目,计划未来3年打造300个这样的项目结合当地特色做出差异化的产品。首旅这样的尝试是在民宿中引入专业化酒店管理品牌进行连锁化管理,将传统民宿和酒店经营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游客想要住宿不需再费心在村子里选择农家乐,而是进村后直接找到该村乡村酒店的前台去订房间,或是之前就在网站上进行预定。民宿统一运营,降低成本和费用,发展精品民宿、开发高端产品,能够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民宿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虽然因为它的独特的文化特性受到很多游客的推崇,但在服务、卫生、管理和餐饮等方面受到游客诟病。民宿酒店化将酒店的标准化服务引入传统民宿,注重服务质量,规范民宿的发展。保证客房安全,给游客一个卫生舒适的住宿环境,在服务标准、卫生等方面起引导作用。

借用酒店的管理经验和平台,实现民宿的连锁化经营。民宿的所有者是当地居民,缺乏专业的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且单体化的经营形成的效应有限,民宿酒店化借助酒店的管理经验和平台,实现民宿的连锁化经营,以规模化经营的方式面向游客统一运营,连锁化经营资源共享,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结算,共用预定系统,节省成本和费用,提升经济效益。

提升民宿的精品化程度,建立中高档民宿。当下的民宿经营投入少,入行门槛低,大多的民宿还停留在低端水平,产品缺乏特色,同质化程度严重,产品质量不高,价格也上不去,除去经营成本,利润空间所剩无几。另一方面,随着游客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精品高端的民宿被越来越多的群体所追寻。因此,打造精品是很多地区乡村民宿发展突破的关键,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创意向精致化、高端服务化方向发展,满足多元需求,提升民宿促进乡村居民创收的能力。

实现串联营销,降低营销成本。传统民宿因为资金、技术有限,没有办法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形成品牌。民宿酒店化实现了串联营销,降低营销风险和营销成本,充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统一对外公布信息进行促销和形象的认知推广,打造民宿整体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塑造良好形象,吸引人们的消费关注度和消费热情。

三、民宿酒店化中的存在的问题

民宿酒店化难免会与当地居民之间产生利益矛盾,一方面,民宿酒店化会对周边没有加入规模化经营的民宿主产生重大的影响,会更加挤压个体民宿主的生存经营空间,导致个体的民宿业主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另一方面是民宿酒店的经营业主和民宿主之间的矛盾,农户把他们的承包经营权分离出来,分离给第三方,也就是一些民宿酒店经营业主等,让他们去经营,这就很容易产生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矛盾,各自的利益要求不同。旅游经营者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想方设法在承包或租赁期内获取最大的利润,所以很可能会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不惜损坏当地的资源,采用杀鸡取卵的方式获得短期利益,使得当地居民的利益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受到损害。此外,当地农户在民俗酒店化中由于缺少法律、经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势单力薄往往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民宿酒店化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惠民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酒店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资本化,资本都是一味的趋利的,很少有经营业主会自觉地去关注非经济效益,过分的趋利就会损害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得经济增长变成一次性的,不能很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商业化在民宿中加入的都市文化,破坏了乡土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规模化下生产的产品雷同、单一,没有特色,也就失去了民宿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服务的标准化使得民宿的服务不再温馨,没有了和民宿主之间的互动,感觉服务不再温馨,缺乏人情味,民宿本来更多的是向客人传达民宿主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感悟,民宿的酒店化的服务将不再有这样的生活的气息,反而更像精品酒店,标准利落却死气沉沉,原来温馨亲切充满人情味的民宿变得冰冷。

因此,在民宿酒店化的经营过程中,应当在保持原有的民宿状态下,保留各自的特色,共用部分的资源,如预订平台,营销平台等,注重文化的原真性,富有乡土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在保证服务质量的状态下追求服务的个性化。打造精品民宿,并不是简单的标准化而应该是精致化和高端化,结合当地文化的特色做出产品的差异性来,使得民宿的创收功能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 民宿管理办法.[2001-12-12[2008-10-10].http://.tw/law/law_show.asp selno=52.

第3篇

小户型民宿公寓遇到2020东京奥运把握时机生财有道

日本人租房居住的观念较为主流,喜欢一次签长期租约,很多企业还会发放租房补贴,保证了本地租赁市场始终较为活跃。日本有一部分开发商市场嗅觉敏锐,经常选择一些人流密集、配套成熟、消费集中的地段开发面积小、格局精的迷你型公寓,一般使用面积仅为20-50平米,其总价低廉、投资风险小,适用人群广泛。搭上旅游产业及奥运市场的顺风车,尤其是奥运主办城市东京,将吸纳大量流动人口,成为东南亚目前最为炙手可热的投资地,作为民宿经营的小户型公寓,更成为国际买家近年来投资的焦点。

2004年,雅典房地产价格在1995-2002年7年间,涨幅达到了65%,在雅典新建的两条地铁沿线以及几个主要的奥运设施周边地区,房价涨幅超过了110%;

2008年至2013年间受世界杯和奥运会双重影响,巴西里约房价上涨了200%以上;

2012年奥运会,伦敦有6个行政区到目前为止涨了64%,比整个伦敦的平均涨幅还要高10%!

历史告诉我们,2020年东京奥运,不涨都难!

第4篇

关键词:众筹;融资模式;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10002

1把众筹当作融资模式,其实是大众的误读

1.1众筹是什么

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香港译作“群众集资”,台湾译作“群众募资”,大陆译作“众筹”,原理都一样,都是由发起人发起,发起人最初目的是筹集到项目所需的资金发展项目。投资人通过众筹平台,线上了解、咨询项目,线下实地考察,然后根据咨询考察得出是否跟投。平台是一个项目信息、组织实地考察并成为投融资的通道。

1.2众筹的三个要素

众筹的三个要素是指发起人、投资者、平台。

这里所说的发起人是指有创造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人;投资者是指对筹资者的故事和回报感兴趣的、有能力支持的人;平台是连接发起人和投资者的互联网终端。

众筹的兴起源于美国网站kickstarter,该网站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面对公众筹资,让有创造力的人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使他们的梦想有可能实现。这种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该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者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而可以来源于大众。在欧美逐渐成熟并推广至亚洲、中南美洲、非洲等开发中地区。

1.3众筹的特点1.3.1低门槛

无论什么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想法有创造能力都可以发起项目。1.3.2多样性

众筹的方向具有多样性,在国内的众筹网站上的项目类别包括设计、科技、音乐、影视、食品、漫画、出版、游戏、摄影等,也包括一些适合众筹的民宿、咖啡馆、酒店、度假村等等。

1.3.3依靠大众力量

支持者通常是普通的草根民众,而非公司、企业或是风险投资人。1.3.4注重创意

发起人必须先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图、成品、策划等)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过平台的审核,而不单单是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点子,要有可操作性。创意也可以是一些咖啡馆、民宿等一些适合众筹的项目。

众筹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一般而言是透过网络上的平台连结起投资者与发起者。众筹通过互联网方式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

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所以现在大家都把众筹作为投融资工具,作为一种融资模式。其实,在实际操作中,众筹会碰到许多实际困难,看上去很美丽的众筹,其实是大众的误读。

2众筹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的困境

2.1参与者多

许多实际案例都证明众筹参与者众者,项目信息一经平台,查询的人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这是互相网在起作用。

互联网的宽泛性,渗透性,是任何媒体无法比拟的。查询的人可能是同行、可能出于好奇、可能有真实的投资愿意等等。发起人是不知道成千上万的人出于什么目的,信息对自己是有好处还是带来不便,这是众筹中碰到的问题。

2.2实地考察者也很多

无论是设计、科技、音乐、影视、食品、漫画、出版、游戏、摄影等,还是一些适合众筹的民宿、咖啡馆、酒店、度假村等等,都需要线下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或和发起人沟通,真实地了解项目及发起人实际情况,往往在这一环节,实地考察的人也很多,这给发起人带很多麻烦,比如接待所带来的耗时耗钱问题,还要不断地重复回答各种问题所带来的耗精力的问题。

2.3观望者也很多

耗时耗钱耗精力后,很多人玩好吃好或者窃取了情况后,都潜伏了不作声响,留下的人就很少,这些很少人还处于观望状态,这些人对资金的安全、回报率、发起人的团队是否有诚信等问题,都在他们思考的范围内,这是很现实很棘手的问题,观望者是可以理解的并可以同情的,在众筹之中,投资者是出于对项目的回报同时不需要自己经营这个很丰满的愿景而来,但项目亏了,或回报率很低,或团队不能有诚信,这些都让投资者徒增烦恼。

2.4真正投资者很少

真正投资者很少,而且很少的投资者人中,大多是熟人。众筹的本意是向广泛的群体募资,结果还是在熟人堆里找投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筹资的功能其实很弱化,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众筹并不是投融资的主要工具。雷声大雨点小现象很明显。

2.5债权众筹风险很大

如果是债权众筹,这种债权方式既无担保又无抵押,到期无法偿还的可能非常大,而且每个股份包的金额又很小,追索成本又很大,所以债权众筹风险极大。

2.6股权投资烦事缠身

如果是股权众筹,由于涉及公司股权变更,光是资金到位及监管、营业执照变更等事务,会有很多麻烦,比如,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涉及到股权变更,新、老股东必须在同一时间到现场签字查验身份,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再加上日后经营、财务监管及涉及股东权益的保障,哪一件都不是省心的事儿。

实际操作中,投融资双方的出发点都是围绕融资进行的,一方需要资金发展事业,一方有闲钱投资想取得分红,但实效不理想。但在实践中,发现众筹更是一种营销手段,如果把众筹总结成一种营销模式,那是值得探讨并加以实施。

3众筹不是融资模式而是营销模式

3.1营销是什么

营销是把企业及产品的价值通过一定媒介进行传递,从而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过程。营销的三个要素经营者、消费者、媒介,如果从经营者而言谈营销,那么找到他所要的消费者是营销的重中之重。这在营销中称之为目标市场的选择。

3.2众筹的对象不是钱而是消费群体

营销和众筹搭上边是因为二者都具备了三个要素。营销三个要素有经营者、消费者及媒介,众筹的三个要素是发起者、投资人及平台。

经营者其实就是由发起人承担这个角色的,所以经营者就是发起人。

消费者也可和投资人挂起钩来,投资人投钱不是为取得分红,而是作为消费投资,那么消费者与投资人其实是合二为一的。

而媒介本身就是平台,是企业及产品价值传递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选择互联网的话,众筹网站这个平台就是媒介。

从以上的分析得到,众筹可以从融资模式转为营销模式。只要筹是不是钱而是筹“人(消费者)”。

3.3互联网找“人(消费者)”的本领非常了不得

无论是创意(设计图、成品、策划等)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时,还是一些咖啡馆、民宿等一些适合众筹的项目想传递价值时,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目标消费者展示他们的创意及项目,传递企业及产品的信息及价值,争取消费者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实现营销的目的。许多实际案例告诉我们,众筹参与者众多,项目信息一经平台,查询的人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这是互相网的作用,非常了不得。

所以,众筹可以解读为营销,这对企业的意义大于筹资。

4众筹作为营销模式的几种操作手段

4.1众筹是为了消费

众筹的双方的目的不一样,投资人主要是喜欢某个创意或某个业态,比如设计酒店、特色民宿、度假村等,如果他愿意去消费,所以他会投资这个创意或业态,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发起人(经营者)通过众筹平台找到了这样的消费人(投资者)作为目标消费群体,那么针对这个目标市场来设计、来经营这个消费喜欢的产品或服务。

具体办法如下:

项目发起人在平台信息,投资人(消费者)通过平台了解到信息,经考察后,投资一定金额的资金,发起人给予远高于投资金额的消费金额,同时得到不低于一年期的利息回报,在约定的时限归还本金。

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两种。4.1.1投资人(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喜欢了才会投资,投资了必然有回报,而且这个回报既包括消费金额又包括现金回报。因此应该让投资人(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4.1.2发起人(经营者)锁定了目标消费者

发起人(经营者)通过众筹,找到了一批消费者,这些消费者不仅为今后带来生意,而且给你提供资金,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下一步就是做好你的产品及服务就行。

4.2众筹适合于无需花大量精力去经营的项目

第5篇

自2016年9月15日起,厦门市旅游局在旅游系统发起“行业自助互救,加快景区对外开放”活动,共发动局机关、旅游质监所、行业协会、旅行社、景区、导游等8000多人次开展灾后景区救援活动,力促成熟一个营业开放一个,缩短景区停业时间。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灾后重建是场持久战,接下来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灾后重建和旅游市场监管并重,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今后旅游市场经营规范有序,同时进一步立足旅游供给侧改革,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此次双台风过境带来如此大的影响,给厦门政府、旅游企业、居民以及潜在游客都带来较大困扰,应如何尽快恢复美丽鹭岛的昔日风光和海上花园的旅游城市品牌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基于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政府角度

首先,旅游部门统一部署,完善旅游安全预警。完善预警胜过灾后补救,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政府应更加重视气象预报与预警工作,将预防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系统。预报和预警工作主要由国家气象局和地质调查局负责,前者主要负责天气预报和主要河流的流量水位监控,后者则通过密集的水文站网检测并分析水文数据。之后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实时向公众传达。专门的气象服务电视频道和专业气象网站都要24小时提供有关服务;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旅游景区、建筑企业,分别从财政、税收、金融方面对相关受灾企业给予扶持,助力相关旅游企业快速恢复灾后生产经营;再次,政府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增强社区恢复力。建立社区伙伴关系,使政府、社区工作人员、学校等力量形成合力,以推动社区防灾减灾的进行。对于一个经常受灾害困扰的社区,建立社区伙伴关系,将为长期落实社区防灾计划创造良好的基础;同时,利用政府的防灾救灾专家进行咨询评估,以社区内的灾害评估为依据进行计划制定和策略安排;推动建立“防灾型”社区,充分宣传,切实推广(可参考美国联邦紧急管理署管理办法),加强社区防灾救灾功能建设;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推动建立相关法律,完善有关灾害保险法等法律法规。

二、旅游企业加强合作,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旅游企业之间要强化旅游安全预警和安全防范工作,加强气象、国土、通信等部分的合作,进一步畅通旅游安全预警和安全防范信息渠道,建立旅游综合信息平台,有效引导游客出行,完善旅游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游客满足度;组织相关商家、企业协会加入灾后重建,共同承担责任。譬如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到辖区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住所及相应物资接纳受灾群众等;旅游企业积极做好灾后恢复工作,抓紧修复受损的设施设备,确保市场经营规范有序,同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准备,认真贯彻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的要求,根据自身接待能力的实际情况,优化接待、服务方案并认真实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三、市民角度

灾害发生前,市民要提高对灾害预警的重视程度。很多人并不知道各种颜色所代表的级别,或者即使知道级别,也并不知道这个级别意味着怎样的危险性。因此,个人应急意识、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演练,通过实施多种形式的公共教育提高人民的备灾危害知识,训练基本自救能力、安全消防、救援、医疗业务等,做到理论与实践将结合,加深个人对防灾减灾的认识,提高个人应急素质;灾害发生过程中,市民要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远离树木、围墙、地势低洼处,检查门窗、阳台,备好水和干粮等。灾害发生后,疫病防治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市民应该配合做好自我防护和环境修复,减少患病风险。牢记吃熟食、喝开水和洗净手九字口诀,平时多关注这方面的科普宣传,来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四、旅游者

出行前周密计划,出行中增强防、减灾意识。对于外来游客,出行前要做好旅游计划,事先要对旅游目的地有充分的了解,制定旅游的时间、路线、膳宿的具体计划,带好必需的旅游物品。应尽量避免到受害严重的景区游玩,查看限行道路等,提前做好卫生、药品等方面的准备;在旅行过程中,要牢记旅游安全,尽量结伴而行,牢记安全事项。尽量做到文明旅游,任何时间、场合,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自觉尊重当地文化,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第6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宁台;合作

休闲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游交叉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对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台湾的休闲农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特色,并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但是由于受海岛空间限制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台湾的农业资金、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开始向岛外移动,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宁德的休闲农业目前正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着技术还不够成熟、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和积极吸引台资投资建设宁德休闲农业区。宁德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较为丰富,对台商前来宁德开展休闲农业项目的合作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

(一)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阶段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大体经历2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0一1980年。这是台湾地区第一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1)从农业内部发展来看,随着工商业的快速成长,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到1980年,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下降到9.2%,与此同时面临着农场规模小、农民收人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稻米生产过剩等问题,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2)从农业外部环境来看,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不断增大,需要除住宅空间、工作空间以外的“第三空间”来放松身心,而且当时台湾地区民众收人较高,发达的经济以及便利的交通等诸多因素,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需求环境。因此,为了有效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提升农业附加值,活络地方经济,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消费,1970年台北市首先在木栅区组织53户茶农,推出“木栅观光茶园”,开启了观光农园的先河,使农业从初级产业开始转变为多元经营的产业。这一时期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主要模式是观光农园,有观光果园、观光花园、观光菜园、观光茶园等。经营方式以开放农园供游客观光、采摘、品尝及购买农产品为主,尚没有住宿、餐饮、娱乐等休闲设施。到1979年台湾地区有3家观光农园。由于单一的观光农园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观光时间短,吸引力不够,效益有限,发展较慢,处于休闲农业的萌芽阶段。

1980年台湾地区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发展休闲农业。1982年在其颁布的“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农民收人所得方案”中将观光农业列为重点内容;1983年推出“发展观光农业规划书”,建立了彰化县东势农场、台南县走马赖农场、宜兰县香格里拉等示范点。到1989 年,全台观光农场增至141家。

第二阶段1909年以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参与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91年台湾地区在其颁布的“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中,确立了建设“富丽农村”长期目标。1992年出台了发展休闲农业的“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1997台湾地区在“建设富丽农村计划”中,把休闲农业作为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的重要途径。此后,休闲农业成为台湾地区富丽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迅速发展。至2000年,台湾地区各种休闲农场达到610家。2001年5月有关管理部门在“旅游发展方案”中把“辅导建设农渔牧休闲度假区”列为重点工作项目,提出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的策略,使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进一步相结合。2004年11月在“服务业发展纲领及行动方案”中,将“规划与推动具国际观光水准之休闲农业区”作为观光及运动休闲服务业的主轴措施,促使休闲农业超越传统农业范畴,而成为与服务业密切结合的现代新型产业,休闲农业随着富丽农村建设的深人发展而进人鼎盛时期。据统计,2000一2004年,新成立的休闲农场就达584家。这个阶段,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特点是:(1)从观光农业向多功能的休闲农业、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区方向发展;(2)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密切结合,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走向国际化;(3)休闲农业与农村建设密切结合,成为拓宽农村产业,促进农业功能转换的重要举措。

目前,台湾地区共有Ho多家休闲农业园区,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提供了18万多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08年底休闲农业产业产值可达17・5亿元人民币。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

1.观光农园。观光农园主要有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圃、观光渔池等。但如今的观光农园已摆脱最初以生产性为主的特点,注人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有的设有附属设施,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教育、休憩等场所,有些还为游客提供参与生产、加工等作业活动,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和消费链。如南投县仁爱乡的清境小瑞士花园,种植世界各地奇花异草,设施充满异国情调;又如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悠然地徒步其间犹如置身在欧洲。园中设有大型停车场、露营烤肉区、欧式花园、精致餐饮中心、纪念品贩卖部、露天咖啡广场等,为游客提供另一种观光享受。

2.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集观光、农作体验、住宿、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区,可分为4类:(1)教育休闲农场。主要是利用农场环境和农村产业资源,对人们进行农业和农村知识教育。这类农场大多具有较完整的原生植被,动、植物种类丰富,是中小学生户外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2)有机休闲农场。以经营有机蔬果为主。(3)生态休闲农场。这类农场大多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维持原植被物种,以生态工法营造生存环境,如昆虫生态、溪流生态、渔业生态。较著名的有“绿世界生态农场”、“八卦山昆虫生态休闲农场”等。(4)专业休闲农场。有从事果园采摘、蔬菜采收及水稻、花卉、茶园、香草、药草、菇类、咖啡等劳作体验,或从事林场体验、渔场体验等等。台湾地区土地银行经营的初鹿牧场较具代表性,该休闲牧场地处台东县卑南乡,占地约54公顷,为全省坡地休闲牧场之最,主要经营乳牛及乳制品,游客可以品尝到自产牛奶、奶酪、牛肉。牧场地域辽阔,景色宜人,有露营区、产品贩卖部、菠萝园茶园、槟榔园、批把园和竹林等分区,2000年度仅门票收人就达30万人民币。

3.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为游客提供住宿,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体验乡村生活。此类典型的有南投县青境地区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清境地区民宿通过策略联盟经营的方式,成立清境观光发展促进会,统一进行对外事务联络和民俗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组织营销活动。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则利用丰富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把原先的台湾地区冶金矿区进行规划开发,以独特的景观吸引游客。

4.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居民利用业余时间经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农业园区。这些农园大多地处都市近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约半小时车程的地方。1989年,台北市农会辅导北投区设立台湾地区第一家市民农园,到1998年底,台湾地区已设置58处市民农园。

20多年来,为了发展休闲农业,台湾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并在规划、建设等方面给予辅导、扶持。目前,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在内涵、形式、规模、外延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观光农业朝综合性、多功能的休闲农业方向发展;从种植业、渔业、牧业、林业生产性的观光园向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农村建设、农业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休闲农业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生活区、长宿休闲区,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推动农村建设的目的。休闲农业成为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度假、教育、文化于一体,横跨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新型产业,对促进农业转型,提高农民收人,推动农村永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缺乏完整性和长远性。主要表现在:有些地区休闲农场经营面积有限,经费不足,无法兼顾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教育等层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未能产生有效推动作用。部分地区休闲农场整体规划缺失,各自为战,造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有的地方先开发后规划,园区杂乱无章,场所分布零散,经营单调、乏味;还有一些园区偏向游乐开发,设施趋向人工化、商业化,破坏了生态环境和农村风貌。农民的短视及规划的滞后,使休闲农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2.相关管理措施尚不配套,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休闲农场经营管理涉及各个管理部门,涉及的相关措施包括都市计划、区域计划、水土保持、农业发展、山坡地保育、建筑、环境影响评估等等。由于没有单一窗口服务,农民难以适应,违章建设或未经检验认证的非法经营随处可见。

3.管理部门辅导滞后。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经营者,除农民团体(如农会)外,多数为农民以共同经营方式进行,缺乏综合经营能力。由于管理部门辅导力量有限,对于诸如广告促销、田园体验活动、导览解说、资源管理维护、盈余分配、权利与义务分担以及纠纷调解、安全及公共关系等难题,一般农场难以处理,以致成效不大。

4.缺乏差异性。目前,台湾地区到处都有观光果园、生态农园、土鸡城等,但模式大同小异,大部分都以提供烤肉、炒野菜、采水果、吃土鸡及住宿等服务为主,缺乏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同类型休闲农场彼此恶性竞争,利润削减,服务质量下降。

二、宁台农业合作的优势与潜力

宁德的主要优势与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宁德长期被定位为山区,同时受交通滞后的影响,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地市,但同时由于发展步伐慢,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等要素在沿海各地生产成本攀高、资源要素困乏的情况下,显示出后发优势,主要有:

区位优势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背靠欧亚大陆,面临浩瀚东海,不仅是福建连接南北两大金三角的重要通道,而且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也是对台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地带,开展宁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近年来,海陆交通、邮电通讯、城市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宁德市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出来,宁德巨大的山海资源潜力必将激活,促使宁德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港口优势

宁德的港口资源相当丰富,有29个港湾密布沿海岸线,可建的深水泊位居福建省之首,港口优势极为突出,尤其三都澳是全国最好、世界少有的深水良港,被誉为超级良港。优良的港口是投资钢铁、化工、电子、机械、加工业等行业的理想之地。如今,由于制约港口资源开发的交通条件已得到极大的改善,一些重大项目开始布局建设,宁德港,这个中国尚未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天然超级良港已经从长期休眠期进入“蓄势待发”期,并将进入“喷发期”。

旅游优势

宁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太姥山、鸳鸯溪两个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有九龙际瀑布、支提山、东狮山、翠屏湖四个省级名胜风景区,同时还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统计,宁德总共有大小旅游景区30多个,其中支提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佛教胜地,闻名海外。在人文景观方面,闽东是畲族聚居地,畲族人民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畲族风情是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

农业资源优势

宁德依山傍海,农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在三产中约占25%,农村人口占全省的26.9%,农村劳动力占全省的9.5%,耕地占全省的12%。海岸线占全省1/3,海域面积占全省1/3,潮间带面积占全省28.1 3% ,浅海海域面积占全省21.27%,全区人均占有海洋面积1.67公顷。由于海的优势,宁德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统计,闽东海域10―100米等深线内有500多种,其中经济鱼类约有100多种,甲壳类60多种,贝类约有70种。

生态优势

宁德森林覆盖率高,空气品质、水质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上述优势不能单项看,而要从整体上看,因为1+1可以大于2。而且这些资源优势也都可以为发展宁台农业所用。如果能很好地发挥这些优势,宁德将不仅成为福建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将成为福建东出西进,连接世界的战略要道。有人说,三都澳是宁德未来的希望,我们也可以大胆地说,宁德是福建未来的希望。

三、宁台农业存在的阶段差异性与要素互补性

宁台农业由于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在传统要素与现代要素等资源禀赋和资源配置效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些差异性和互补性不仅表现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农业科技水平、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还表现在经营观念、体制和机制等方面。

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积累了资本、技术、市场经验、营销网络等丰富的现代生产要素。但由于台湾农地、劳动力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越来越短缺,农产品市场小、劳动力价格日益昂贵、承受风险的弹性变小等因素,农业资本与技术要素投入的机会成本增高,成为限制台湾农业,从而限制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宁德当前总体上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资本、技术、营销渠道、市场经济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较缺乏。但与台湾相比,土地、劳力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相对丰沛,有着较广阔的农业生产空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宁德农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更多的现代农业发展要素。因此,通过宁台农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既是降低台湾农业生产成本,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宁德农业产业化、优化农业结构、加速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渠道。

总体上看,宁德初级农业资源和潜在农业资源较丰富,可利用资源较多,包括市场、劳力、土地等,且发展潜力较大;台湾则在农业相对资源量、资金供给、农业技术、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宁德农业受体制和技术面制约较大,科技及资金投入较少,投入产出率和成果转化率较低;台湾则受资源和要素成本的制约较大,农业发展空间有限。因此宁台之间这些差异性和互补性就成为宁台两地合作的潜在优势。

四、宁台休闲农业合作思路

凭借着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宁德一直是台湾民众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环三都澳战略规划将宁台旅游对接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宁德可以借此大力吸引台湾与宁德进行休闲农业合作项目,同时打造旅游品牌。具体的思路有:

(一)强化政府服务,形成有利于休闲农业合作的运行机制

首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休闲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和大力扶持。市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统筹协调。农业、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内外贸、科技、证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保证两地休闲农业合作能顺利推进。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虽然宁德市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对于休闲农业这个系统工程来说还远远不够。鉴于政府财力有限,政府不要成为投入的主角,而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推动各级财政逐步增加休闲农业专项扶持资金规模,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

再次,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和多功能性开发的基本条件.而且休闲农业也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所以,政府应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教基地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休闲农业区的硬件条件。

(二)把“休闲农业”列入对台招商引资的重点行业领域

宁德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加之基础底子薄,发展休闲农业所需的资金缺较大。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要祖籍地,800多万台胞不仅是来闽观光旅游较为稳定的客源市场.也是投资大户。环三都澳战略规划将宁台旅游对接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台湾观光客可以通过宁德前往长江三角洲,宁德成为台湾对大陆的一个重要通道。宁德也可以借此吸引大量台湾游客,提升管理服务,打造旅游品牌。因此,应要做好宣传,打好这张“侨牌”。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台湾休闲农业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逐步建立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区。宁台两地优势互补、合作领域十分广泛,积极吸引合资。开展宁台休闲农业合作有着良好的前景。由于休闲农业行业本身就是招商引资最好的行业之一,所以,应积极吸引台商到宁德投资开发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区。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台资涉农企业转向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休闲农业把农户的生产活动与游客的消费活动结合在同一时空,农业生产过程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紧密结合。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各种社会风险。近年来,已落户福建的台湾涉农企业,开始慢慢转型升级为多功能性产业。把原来的科技型种养业和加工业、旅游业结合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工商一体化,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成为了发展休闲农业最有潜力的主体之一。而且产业链的延长,可以加快吸收劳动力。实践证明,这些涉农企业产前和产后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产中部门的近十倍。延长农业产业链,不仅拓展宁台农业合作的空间,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培育和发展。当前,宁德应抓住这一契机,着力促进台资涉农企业转向农业多功能性开发,把落户宁德的台湾涉农企业培育成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先锋队伍。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加快休闲农业合作步伐;另一方面可以巩固合作基础,实现跨跃式发展。

(四)依托太姥山、杨家溪、鸳鸯溪等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对台乡村旅游

打造妈祖 、陈靖姑 、关帝等对台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一批高档次的对台招商项目,吸引台商来闽投资旅游项目。这些都为宁台旅游合作提供了机遇。 据研究,在自然资源、市场需求 、资金 、 人力、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等l5项旅游业发展指标中,闽台具有高度互补性的指标有5项,中度互补性指标8项,二者占总数的86.6%。闽台旅游资源的高度互补性 ,来之于深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文化渊源 ,这是任何第三者都无法比拟的,也是宁德发展对台乡村旅游的先天优势。

农业旅游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因为农业发展、农民生活 、农村建设如果仅仅停留在生产领域,农业就不可能现代化、农民收入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农村环境也不可能有大的改观。台湾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强调农村建设到9o年代实施 “富丽农村”建设, 都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宁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从设施、管理到理念都还有待提升。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大力开展与台湾的农业旅游合作,使宁德成为海峡两岸重要的旅游基地。

参考文献:

[1]邹芳芳.以台湾经验促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田[J].台湾农业探索,2009(1).

[2]陈励颖.福建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的实证研究[M].中国农学通报,007(9).

[3]郑青.闽台农业资源配置模式演进及前景展望[J].亚太经济,2010(4).

[4]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回顾未来发展策略[J].农政与农情,2007(177):64-70.

第7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策略

1 关于休闲农业园区

从休闲农业园区的产业源发性、经营的资源、目标市场、提供的服务内容和经营理念五个方面出发,可以将其概念归纳为“具有农业源发性,以乡村、农业生产生活资源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提供农业体验的活动,满足大众休闲、观光、游憩的需求,从而提高地区农业与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园区。”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目前存在其称谓各异、偏重的功能和目的不同的各种农业园区,但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五点点内涵,都可以统称为休闲农业园区。

2 休闲农业园区的现状与问题

休闲农业在我国兴起的比较晚,在实践先行发展迅速的背后,暴露出了规划理论指导之后的短板。笔者通过对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的实地考察与相关规划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认为:

2.1规划设计方面:缺乏技术规范与理论指导,规划成果层次不齐

如:①规划编制中各学科交叉、层次混乱。首先体现在规划实践中的问题就是各学科内容交叉、关系混乱、层次不分的情况较严重,导致规划编制与经营衔接困难。②缺乏前期发展规划,以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为经济导向,前期论证不充分,造成后期经营管理困难。表现在同地区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相似,缺乏市场区隔度。注重空间规划,忽略了前期市场调查、资源调查、客源分析等,目前缺乏先进的专业性的指导,产品开发较低端。③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建设杂乱无章。游客基础设施较差。无法满足收入中上等的客源需求,简陋的设施如果不加以改善,在今后将逐渐失去主流客源。④休闲产品开发人工化,生态效益底下,休闲农业基础知识贫乏。规划者与农业经营者缺乏沟通,导致园区内人工化设施过多,偏向娱乐园与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休闲农业园区的特色相对模糊。

2.2经营管理方面:忽视合作性规划、经营管理落后、不重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

如:①合作性规划是西方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学科交叉的现象导致规划单位不能独自完成任务,需要合作性规划来协调政府、开发商、民众各方的利益。②项目单一、雷同重复地建设。运作的前期缺乏市场分析,旅游产品较单一,现有农业旅游季节性强,导致竞争力、吸引力、长期客源下降。③前期投入资金不足,无法规划建设旅游精品。④人工化倾向严重,不注重生态效益。在生态承载力方面,旺季时候的客源对环境破坏较大,影响了休闲农业的生态环境和服务环境。⑤经营管理不规范。目前休闲农业园区的立法管理仍然是个空白,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使得资源和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管理人员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各家为单位,缺乏组织协调。

2.3政策法规方面: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建设需要加强

①由于我国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迅速,理论研究滞后,相较于类似的风景名声区规范等,休闲农业园区的迫切需要专业的技术规范与申报审批程序。目前,只有2010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创建》《休闲农业园区星级创建》申报文件。但此条例只适合申报的经营单位,对不参与申报的园区与地区没有任何约束作用,法规条例上凸显出薄弱与缺乏的特点。②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虽然我国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发展相当重视,但是由于经营者自身能力较差,十分需要政府宏观的控制与指导,缺少休闲农业区域的总体规划。使得现在的休闲农业出现了重复雷同与恶性竞争的现象,并未起到带动整个地区性的发展。

3 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对策措施

3.1生态优先策略

目前,从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项目的开发对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方面游客的环保意识较低,不尊重景区的生态环境与当地的风俗与居民原有的生活环境,随之发展的旅游商业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经营开发商注重眼前利益,忽略当地景区的土地和游客承载力,一哄而上的大手笔开发,势必使得景区的品质下降,失去市场竞争力。所以,生态保护的策略可以从游客、经营、规划设计三个角度来实施,建议:(1)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虽然大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游客的休闲游憩活动还是对于农业环境造成冲击,根源在于游客的文化素养低、对农村文化的不尊重等。所以在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应包括对园区内游客的环境教育内容,除了环境的营造还可以通过园区的解说系统,落实环境保护的真谛,宣传生态旅游的好处,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生态、选择深度的生态旅游。(2)依据生态敏感度进行分区管理,设置园区的承载量。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借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外的国家公园模式,结合基底环境的生态系统及游客的需求,将园区设置不同程度的分区,进行相对应的经营管理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得经营管理者方便管理。(3)规划设计的初始理应采用景观生态规划的手法,集合生态旅游的规划理念。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原有的资源,并且将园区内的资源与游憩活动相结合,达到复合式的放大效果;其次,结合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对园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进行规划设计。

3.2结合农村文化体验特色、加速市场区隔的策略

休闲农业旅游与一般休闲旅游的区别,根本上在于运用特有的乡村文化、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的体验氛围。休闲农业园区提供的正是一种健康、高品质的休闲游憩活动,所以经营上注重农业的经营、体验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保护了农村的文化健康发展,以农村文化来充实活动和体验的经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外,也可以使得休闲农业园区在休闲旅游市场上凸显独特的特色,增强市场区隔度。建议:(1)调查研究当地的民俗风情。文化资源不像环境自然资源的显现性,需要规划人员深入当地调查研究。从有形的物质类似的有古老的庙宇、古代生产农具、古井、手工艺品,到无形的神话传说、婚庆习俗、名人历史、民俗歌谣、乡土烹饪等都可以作为休闲农业园区的休闲旅游资源。(2)规划设计体验活动。体验活动是休闲农业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也是休闲农业休闲游憩中复合型多的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将休闲农业旅游中各项体验进行适当的规划与安排,结合当地的农村文化,必然可以满足游客多样性的需求。(3)举办农村的文化节日活动。休闲农业园区可以联合当地乡村配合举办庆典祭祀、节庆活动、民俗表演等节庆活动吸引外来游客,也可以举办展示、比赛等参与体验的活动,邀请游客参与,可以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4)配合农业生产,推广农产品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园区出了提供休闲产品,此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也相应的给与重视。像农产品销售配合观光采摘、制造业的纪念品配合游客体验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形成创意产业与农业成产相结合。(5)推广农家住宿,提升服务品质。推广民宿、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必然推动当地餐饮、旅游产品的消费。于此同时,游客与当地农民近距离的接触,感受农村的生活氛围,更加增加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为休闲农业园区培养长期稳定的客源。

3.3多元合作的策略

休闲农业园区从规划编制到经营管理,无不显现这“合作”、“社区化”的概念。由于休闲农业园区的产业特性,规划编制涉及到了农业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势必需要多个规划团队的合作。其二,由于国内农民个人的生产面积较小、资源有限,而休闲农业园区需要投入大量的土地、人力资源、专业的管理知识等,使得农民需要走合作经营的方式共同经营。园区内的各农户的合作,资源共享,提供需要经营的土地面积和设施,园区外与地区其他产业建立合作结盟的方式,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创造综合效益、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建议:(1)园区对内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园区内部结合多数农户的资源,并将资源做妥善的规划与利用,达成各项资源最佳配置。并通过农民之间的互动交流、管理经验交流,带动整体农村的经营管理能力。根据台湾大学江荣吉调查,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内的经营组织有以下几种: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家庭农场)、公司经营、公营经营、农会经营、委员会经营(分营合营)、共同经营。(2)园区对外整合相关联产业关系。正确分析休闲农业园区在产业内所处的地位,依据需求在产业内外寻找协调、结盟、整合、合资等经营上的连接,才能达成资源共享分担风险、创造综合效果并建立持久性的竞争地位。(陈昭郎,2010)综合调查发现,台湾休闲农业的外部合作发展类型为:结盟性、水平整合型、垂直整合型、合资型。

参考文献

[1]阮如舫,打开城市百宝盒[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

[2]郭焕成,郑建雄,任国柱,休闲农业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陈昭郎,休闲农业概论[M],台湾全华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9

[5]叶美秀,自主营造在宜兰-看见农民的创意[M],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1997

作者简介

第8篇

1 巴州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现状

1.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到2011年,全州香梨总面积约4.9万hm2(含农二师),总产量49万kg,产值20亿元。元公害生产基地1万hm2.绿色食品生产基地0.33万hm2,出口注册果园86个0.34万hm2,有机食品果园正在认证当中,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

1.2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全州从事香梨生产、贮藏、加工的较大规模企业40余家,大型冷藏库近百个,贮藏保鲜能力40万t。全州香梨贮藏保鲜率达到80%以上。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占年产量的85%,已在北京、广州、昆明、武汉、兰州、上海等70个内地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在国际市场上有“中华蜜梨”、“梨中珍品”、“果中之王”、“梨后”、“梨中王子”的美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是巴州出口最早的果品之一。

1.3技术创新取得一定成果

开展了库尔勒香梨品种选育,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新梨1号、新梨6号、新梨7号、香酥梨、新香梨等优良品种;运用芽变育种方法,选育出沙01、新梨2号、芽变6号、芽变9号等品系。开展了矮化砧木选用研究,密植栽培研究,树形研究;同时开展了苹果蠹蛾、介壳虫、叶螨、春尺蠖、梨木虱、树干腐烂病、梨叶黄化病等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制定了《库尔勒香梨标准体系》。这些科研成果对提高香梨品质和综合生产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

1.4品牌建设取得较大发展

1996年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级库尔勒香梨原产地商标;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香梨之乡”。曾连续获“昆明世界博览会”金奖、“优质产品”奖、第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中华名果、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最佳果形奖”、“优质产品奖”、第五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名优果品、中国驰名商标、有机食品认证等多项认证及荣誉称号,创出了“沙依东”、“艾丽蔓”、“2+8”、“东方圣果”、“天梨之乡”等10余个名牌产品。

1.5香梨产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据调查,香梨主栽区香梨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6.6%,香梨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库尔勒市阿瓦提乡4大队果农司马义种植的5.3hm2香梨园,2008年667m2产量达到2.8t,667m2经济效益7200元,总收入57.6万元,去除生产成本纯收入达到39万元,较2007年增收7万元。

2 巴州香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产管理不到位,品质和效益下降

一是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差。大风、沙尘、低温冻害、花期高温、霜冻频发,造成果树减产或绝收。农民种植香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冻害造成的损失。据研究资料记载:自1967年以来,库尔勒香梨产区发生过7次较大冻害,每一次冻害后均会引发腐烂病大流行,致使果树死亡、伤残,难以恢复,产量效益下降。农民在应对这些自然灾害过程中,缺少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预防措施不到位。

二是间作、施肥、灌水不合理。氮肥施入量大、施入时间晚,磷钾肥比例低,造成果树徒长,木质化水平低,抗冻性下降。在香梨生产实际中,梨农为了增加前期收入,普遍采用“棉梨间作模式”,这种模式对香梨生长非常不利,香梨水肥需求规律是“前促后控”,而棉花后期大肥大水,造成枝条贪青旺长,冬季和早春很容易遭受冻害。

三是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虫害、病害逐年增加,仅从20世纪80年代后,库尔勒产区香梨上就增加了5种害虫,如香梨优斑螟、梨小食心虫、梨喀木虱等。与此同时,腐烂病、黄化病、药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造成树势衰弱、果品质量降低,甚至使果品丧失商品性,造成极大损失。

四是果园防护林网建设不完善。由于片面追求土地效益,香梨产区农田防护林体系落后于基地建设,大多数果园防护林面积占农田面积低于要求的12%,林相不齐,防风效果较差。库尔勒地区春秋两季5级以上大风频率较高,灾害性8级及以上大风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对香梨的生产危害较为严重。花期遇干热大风,降低授粉率。采前大风,造成落果减产,重者绝收。而目前果园林网化程度较低,小网格、窄林带模式还不健全,小气候还未完全形成,对香梨抵御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五是种植区域布局有待调整。从历年冻害分析,除北四县种植香梨风险大外,库尔勒周边的兰干乡、上户镇、28团、29团、30团、绿宝农场种植带,每逢冻害年份,重灾区均分布在这一区域.因此种植应慎重,有待调整。

六是采摘抢青造成品质下降。香梨总体产量小,销售企业为竞争产品。不到成熟季节就提前收购。部分果农为提高产量,在采摘期灌水施尿素,造成果实耐贮性变差,黑心比例增大,品质下降,风味变淡,影响了品牌信誉。

2.2科技支撑薄弱,制约香梨发展的技术瓶颈尚未得到真正解决

由于研究机构人员、手段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发展中许多难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品种退化、品质下降,龟背果、宿萼果、畸形果多,石细胞多.果心大,贮藏期黑心病等问题,新品种选育、配方施肥以及香梨有机果品生产技术尚未成熟,深加工开发等问题有待突破。

2.3产业链不完善,转化增值能力低

一是产后处理落后。产后果品清洗、分级、打蜡、包装跟不上,果品参差不齐,缺少精包装,没能体现出优质优价,始终没有跳出“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也影响了香梨的市场美誉度和品牌形象。

二是物流基础薄弱。远离国内消费市场,导致出疆果品运输成本非常高。农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导致果品在途时间长、运输损耗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现代化冷藏贮运基础设施滞后,特色果品冷链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目前全疆还不到10%的鲜果在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鲜果在运输过程中腐损率较高。

三是果品监测体系不健全。缺少果品监测机构,林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低,出疆林果产品因食品安全原因遭拒现象屡屡发生,难与国际市场接轨。

四是缺少深加工。发达地区一般果品加工比例在60%以上,而巴州在四大林果产业中,唯有香梨基本只有鲜食,缺少深加工,加工增值效益未得到体现,每年采收期有5%~25%的等外品、残次品被浪费,梨农收入减少。

2.4行业服务不到位,组织化程度低

当前,香梨协会和香梨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运作水平低,在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等方面服务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不及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香梨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经营模式与现代化大市场极不适应。

2.5规模化发展不到位,产业基础薄弱

“十一五”期间巴州就提出了发展6.7万hm2香梨的建设目标,而目前全州香梨面积只有4.9万hm2.近几年又呈下降趋势。就一个产业而言,香梨规模太小,产业基础不牢,发展空间和潜力远未得到发掘。

3做大做强库尔勒香梨产业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3.1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增强驱动能力

香梨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前期投人大,单靠农民个体的力量,发展困难较大,近几年又出现滑坡现象,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引导力和驱动力,充分调动农民发展香梨的积极性。一是对香梨种植户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补贴。二是为避免间作对香梨造成的危害,对1~5年幼龄果园结果前期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停止间作棉花。三是香梨从采收到贮藏,时间短、资金用量大,应为收购贮藏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提供方便。四是对绿色果品基地、有机果品基地建设、出口注册果园给予补贴,促进果品上档升级。五是探索启动林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利用政策性保险制度优势,降低香梨生产中大风、冻害、高温、霜冻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3.2优化产业布局,适度扩大种植规模

做大做强香梨产业,规模化发展是基础。根据库尔勒香梨不同区域多年栽培的表现情况,香梨产业以库尔勒市、尉犁县、轮台县适生区为重点,以国家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为依托,按照巴州林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力争使总面积达到6.7万hm2,无公害面积达到90%,其中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占20%以上,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占10%,出口注册果园认证面积达到20%,总产量达到60万t,扩大产业规模。

3.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贡献水平

一是要完善科技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科技服务机构,巴州林业局成立林果管理科,市县林业局成立林果科技推广中心,乡级成立科技推广站,村村都有农民技术人员,户户都有技术能手。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重点要增加在科技项目组装配套、科技培训与科技推广、科技人员奖励等方面的投入,真正把科技推广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科技协作与联合攻关。以市场化利益机制为纽带,政府部门积极搭建平台,支持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之间的联合攻关,形成合力,力求在香梨产业中带有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技术方面形成重大突破。四是对香梨生产瓶颈问题持续不断开展研究。在新品种选育和香梨石细胞多、果心大、宿萼果、畸形・果问题及在配方施肥、有机生产、生态果园建设、果品贮藏保鲜等主要难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力争形成有效的、成熟的技术成果。

3.4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果品质量

一是加强基地认证工作。以优质、安全、营养栽培为理念,推广生态安全健康果园栽培技术,加大绿色果品、有机果品基地建设认证工作力度。二是大力推广香梨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目前香梨生产管理水平,邀请有关香梨栽培、植保等方面专家举办培训班,搞好对技术人员和果农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香梨产业经营管理水平。

3.5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

一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引进培育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指导思想,积极发展以果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增加残次果的处理能力,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对龙头企业扶持的广度和深度,在技改、税收、贷款、用地、用电等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与扶持政策;给予龙头企业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加快发展速度。二是搞好果品产后处理。加快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冷藏、包装现代生产线建设,重点搞好果品分级、小包装、精包装,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提高果品商品化水平。三是加快现代物流建设。以搭建物流快速通道为目标,依托现有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加强果品的贮藏设施、流通加工、理货操作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传统的交易功能基础上向物流配送、加工包装、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转型,实现市场功能的延展和扩大。同时,大力推动交易方式的创新,引入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四是建好产地市场。鼓励和支持四大林果产业带建设和改造一批特色林果专业批发市场,使其成为果品流通主渠道。对于果品批发市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用地、用水和用电等方面要给予优惠。五是建立安全监测机制。成立果品安全监测机构,逐步建立健全果品检验检测、市场准入、索证索票、溯源和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着眼于果品全过程可追溯,加强果品包装识别制度建设。

3.6完善社会化服务,提高组织化水平

一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农场、大户牵头,组建一批香梨产业协会和专业营销组织,吸引更多农民进入组织,搞好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在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进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摘、统一分类、统一收购、统一包装标识、统一检验检测及分户经营管理的“六统一分”模式。二是鼓励企业、农户和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要在合同契约明确规范生产、加工、销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果品企业和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通过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等方式与果农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三是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加快果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既能为果农提供果品交易服务又能为呆农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信息平台。

3.7强化风险意识,努力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以构筑灾害综合防控体系为核心,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一是加强果园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小网格、窄林带”模式,防护林比例不低于12%,以减轻风沙灾害。二是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建立预测预报监测网络,及时香梨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范围、程度,为果农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强化果园冻害防范工作。合理施肥灌水,秋季要严格控制氮肥水平、增施磷钾肥,提前浇灌冬水。提高果树木质化程度,增强抗寒能力。冬季防冻要做好根基培土、树干涂白、主干包扎等基础工作。四是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重要媒体,搞好香梨市场信息工作,让果农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规避市场风险。五是探索建立林果政策性保险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将巴州特色林果业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获得国家财政扶持。同时,要尽快研究启动自治州特色林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开展林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紧研究制定自治州特色林果业保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把林果业保险业务落到实处,减低果农风险损失。

第9篇

Abstrac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 is the antecedent team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construction. It has many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investment, high risk, long period, poor working environment, strong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nd so on. Corporate culture with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intangible asset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and has a crucial impact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Taking the 313 Geological Team of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of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his paper tries to carry on the consideration and discussion to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b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关键词: 地勘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Key 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reflections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36-02

0 引言

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先行队伍和基础,几十年来,从“年轻的一代”地质人怀着地质报国的理想信念,秉承被誉为“地质之魂”的“三光荣”精神,筚路蓝缕,艰苦创业,风餐露宿,探矿掬宝,将荒芜地开掘成了金山银川,让无人区矗立起座座城市,探明的处处大矿、富矿,不但强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建设,而且造福了地方人民群众。历数地质找矿成果和地勘队伍功勋,其中不难发现,地勘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地勘单位的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支撑地质人不畏艰险、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支柱,也必将对今后地勘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正进一步深入,地勘单位正处在事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企业文化也同样成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内在动力,关系到地勘单位的前途和命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己成为地勘单位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成为地勘单位加速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并日益成为加快地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1 企业文化在地勘单位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是突出人的作用,主要是在企业建立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结构模式。为了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人物之间的关系,以此优化管理要素的组合,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企业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这样能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针对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营的地勘单位,企业文化至少在七个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对员工的导向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反映的是所有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追求,这样也能使员工潜移默化的接受共同的价值取向,从而把自身的努力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真正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从而积极支持和参与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使思想、观念和行为统一到单位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同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也是地勘单位的生产力。

1.2 对员工的凝聚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贴人心,长后劲,合力攻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员工综合素质的粘合剂。地勘单位制定的管理目标和发展规划集中了全体员工的智慧,也起着凝心聚力的作用,产生引导人,团结人,塑造人的精神力量,并形成地勘单位的向心力,使职工对单位、对本职工作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

1.3 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员工与企业同命运、共进退,不懈地为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尽心尽力,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地勘单位来说,加强地勘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本企业经营理念及行为准则,成为广大员工认同跟进的强烈使命感和推动力,从而持续增强地勘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1.4 对员工的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所体现的企业精神、理念要通过行为规范指引员工自觉遵守行为准则。地勘单位在各项改革和生产经营活动中,都必须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员工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实现既定的目标。进而产生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自觉控制,将员工个体行为从众化。

1.5 向社会的辐射作用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地质行业的工作特性的影响,大多数的地勘单位地处偏僻、交通信息不便,与驻地政府、地方单位之间互不隶属,往来联系不多,在社会上的影响也不大,使地勘单位知名度不高;地勘职工默默无闻地在野外一线奔波,与外界沟通也较少。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地勘单位可以将地勘“三光荣”精神、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管理风格、服务理念和地勘单位的找矿业绩向地方社会各界宣传辐射扩散,从而提高地勘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地勘单位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1.6 新的载体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创造了一个新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有利于地勘单位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员工群体共同的价值观渗透到本单位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将企单位的竞争力、亲合力、凝聚力和整合为一体,使单位的科学性、严格性、合理性、创造性共同成为地勘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力量。

1.7 主导和主体作用 先进企业文化对地勘单位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具有主导作用。因此,企业就需要重视企业价值观,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样才能创造自己企业的文化氛围,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且企业文化还能培养员工的民主法制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营造的创新环境,对企业的政治文明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

2 加强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2.1 培育地勘单位的企业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先进的经营理念,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也是创造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当前,地勘单位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适应市场要求的经营理念。笔者所在的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在多年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各项工作能否实现新的飞跃,能否把改革和经济发展搞上去,关键是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培育企业的经营理念,提高广大干部职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树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思路。先后组建了地质研究所、工程勘察院、环境监测站、测绘工程处、探矿技术研究所、地基基础公司、隧道公司、实验室、机械修配厂、物业公司等地勘、科研、施工等企业性经济实体,壮大了经济实力,员工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培育起与市场要求和地勘规律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地勘单位才有可能结合自身特点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不断求得发展。

2.2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生存载体,是企业精神和企业制度的物化形态。地勘单位要从相对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就必须融入地方经济,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必须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形象,不断扩大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地勘单位企业形象的树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要实施名优品牌战略。因此,塑造地勘企业美好形象决非一日之功,而要经过长期、全面、艰苦的努力。此外,还注意利用单位物质标识,进行形象塑造。如:确立地勘企业名称和标志,企业外貌的营造、队标,院标的确定,以及各种文化、生活设施的建设等。积极创造条件,为地勘企业职工营造出和谐、美观、富有文化氛围和企业特征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全方位塑造美好的地勘企业形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2.3 创建优秀的职工队伍即“知识型、创新型、和谐型职工队伍” 职工是地勘企业的主体,也是地勘单位形象建设的主体。地勘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专业技术水平、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质量、和谐劳动关系、文明创建效果等方面直接关系到地勘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加强职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企业文化的教育,运用多种渠道、形式、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遵纪守法素质,言谈举止素质,使广大员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锻造思维,以适应地质找矿和市场需要。笔者所在的313地质队重视队伍素质的建设和提高,一方面输送在职技术人员攻读研究生,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另一方面引进大批的本科生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近年引进近百名大学生),制定实施“人才立队,人才兴队”的人才战略,建立人才管理制度,使人才的培养、使用、储存、流动等一系列工作科学化。同时,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在工资奖金分配、住房等福利方面向骨干人才倾斜。

总之,地勘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富有地勘特色企业文化为依托,形成一套具有本行业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地勘单位文化建设规划,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因此,加强地勘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地勘单位形象塑造和地勘单位精神培养,是地勘单位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打造地勘单位优势,提高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改进管理,提高地勘单位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创造地勘单位价值战略的有力举措,是全体员工实现“中国梦,我的梦”圆梦行动的重要途径。要把地勘单位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宏大的系统工程来抓,全方位塑造地勘单位美好形象,不断推动地勘单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生,王莉.论如何完善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运行机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