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护理诊断大全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2 16:33: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护理诊断大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护理诊断大全

第1篇

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全部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8~83岁,平均5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3例,冠心病史2例。MI的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命名标准,除临床表现外,有心电动态演变及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的改变[1]。梗死部位:前间壁梗死6例,广泛前壁梗死4例,下壁梗死4例,高侧壁梗死1例。死亡原因:心源性休克2例,心率失常1例。

2临床观察

2.1意识状态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常出现意识状态的改变,严重者随即进入昏迷状态,其时间的长短视病情轻重而定。处于躁动状态的患者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2生命体征的观察立即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以利于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异常情况。

2.3瞳孔及眼球的观察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在瞳孔及眼球位置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2.4心跳、呼吸的判断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能否迅速实施复苏术和复苏成功,取决于护士能否及时发现与快速准确地判断。在确定患者意识突然丧失,没有呼吸和可疑动脉没有搏动就应进行心肺复苏术,及时通知抢救,为下一步患者心肺脑复苏赢得宝贵时间。

3护理

3.1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的先兆:心前区绞痛或心绞痛发作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患者常有紧张、恐惧、焦虑、忧郁、绝望等心理变化,护士应告诉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可以促使病情加重,不利康复。护士应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法、控制诱发因素及康复锻炼等,调动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与患者之间进行交往,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身心放松,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机体抵抗力。

3.2严密观察病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室颤动、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死亡发生在发病6h内大部分是室颤,持续心电监护及全面的护理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征兆,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发病1周内尤其是24h内的患者至关重要。

3.3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3.4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饮食上强调低热量少食多餐,以减轻心脏负担;饮食多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病情稳定可进半流质或少渣饮食。禁止吸烟与饮酒,因吸烟可引起血压上升,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减少心肌血供,加重心脏负荷。

3.5大小便的护理不少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由于排便时因用力,使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心脏负担过重,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心跳骤停,突然死亡。对心肌梗死的患者应预防便秘,可口服芦荟胶囊,充足的纤维素等饮食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

3.6止痛急性心肌梗死常有心前区剧痛,剧烈疼痛可引动脉收缩,加重坏死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等。常用药物有①度冷丁50~100mg肌内注射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每4~6h重复应用,最好与阿托品合用;②疼痛轻者可用罂粟碱0.03~0.06g肌内注射或口服,亦可试用硝酸甘油0.5mg或消心痛5~10mg舌下含服或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但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③中药可用速效救心丸口服,或胸痹去雾剂口喷,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2~16ml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严格掌握输液量和输液滴速,防止肺水肿,预防并发症。

3.7溶栓护理在患者进行过溶栓治疗后,应多注意并发症的出现,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呕血、便血征象,特别是再灌注心律失常,应及早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4出院指导

一般患者4~6周已进入恢复期,如病情稳定可出院,出院后仍需治疗。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让其了解该病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改变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使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思想,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小结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不明显,主要依靠病史、心肌酶及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予以诊断。护理上应密切观察,及早发现病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顺利进行本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多个环节的护理,大大提高治愈率、好转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张天平.体外心肺按压复苏法试用于临床的初步探索.吉林医学,1990,11(6):370371.

[2]沈宁.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96100.

[3]林菊英.中华护理大全.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82284

第2篇

关键词:奶牛,疾病,诊治

 

1 奶牛皮肤真菌病的诊治

奶牛皮肤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临床上以被皮呈圆形脱毛、形成痂皮等病变为特征,且该病传染快、蔓延广。

1.1 临床症状

发病奶牛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头部,特别是眼的周围、颈部等部位,不久就遍及全身。病初成片脱毛区域如小硬币大小,有时保留一些残毛,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秃毛圆斑,一部分皮肤隆起变厚形似灰褐色的石棉状,病初不痒,逐渐开始出现发痒表现。

1.2 实验诊断

1.2.1 直接镜检:刮取患部痂皮连同受害部的毛,浸泡于20%氢氧化钾溶液中,微加热3~5小钟,然后将所采病料置于载玻片上滴蒸馏水1滴,加盖玻片镜检,可看到分隔的菌丝或成串的孢子。

1.2.2 真菌的分离培养:将采集的被毛、痂皮等病料,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灭菌吸纸吸干后,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添加1%酵母浸出液,同时为了抑制杂菌繁殖干扰,每毫升培养液添加0.125毫克的氯霉素),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10天,在培养基表面形成棉絮状的白色菌落,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棒状的大分生孢子和分隔的菌丝。

1.3 防治措施

1.3.1 分群隔离:对所有牛只逐头保定检查,有临床症状的牛只全部转群集中在同一牛舍内,病、健牛只固定人员饲养,不得串舍。

1.3.2 强化消毒:采取全方位的卫生清理和消毒,牛舍要求每天上、下午两次清扫,两次用消防水龙头冲洗,两次用来苏儿、百毒杀更替消毒,舍外包括人员、用具及场地等每天进行一次清现和消毒。

1.3.3 具体治疗措施:对于发病牛整个治疗工作分为三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① 用灰黄霉素原粉饮水对症治疗,每头5克/次,2次/天。② 先用温的来苏儿溶液浸泡过的毛巾对患部浸润→用牙刷去掉患部痂皮→用5%~10%碘酊涂擦患部→最后用达克宁外涂。③ 对于去掉的痂皮集中清理,洒油烧掉,保定牛只用具、人员和场地消毒处理。

1.3.4 健康牛只的预防措施:① 对于健康牛只饮用添加灰黄霉素原粉的水,每头4克/次,2次/天。② 对于健康牛只在各自固定的运动场进行日光浴,在天气晴朗时每天中午12:00至下午4:00进行日晒。牛只入舍时运动场随即实施清理和消毒。

2奶牛风湿病的诊治

中兽医称风湿病为痹症。现代医学认为风湿病是一种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常侵害肌肉、关节等部位。虽然牛关节风湿病比较少见,但不注意防治危害也较严重。

2.1 病因分析

风湿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久卧湿地,寒风侵袭,汗后受风或旋即下塘暴饮冷水,夜受风寒,突遭雨淋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2.2 临床症状

病牛往往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患部肌肉或关节疼痛,背腰强拘,跛行,并随适当运动而暂时减轻。病牛喜卧,不愿走动。重者肌肉萎缩,感觉迟钝,失去使役能力。

2.3 防治措施

全身疗法。常用10%水杨酸钠注射液200-300毫升,5%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500毫升,或0.5%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0-160毫升,分别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5-7天。体温高者,可加用青霉素和维生素C注射液等。

局部疗法。对慢性风湿病,可用酒糟热敷,方法是将酒糟炒热后装入麻袋,敷于患部;也可用醋炒麸皮(麸皮6千克、醋4.5升,充分混合,炒至烫手,装入麻袋)热敷。论文大全。热敷时,需将牛拴在温暖厩舍内,使之发汗。

中药、针灸疗法。可用通经活络散或独活寄生汤加减,如配合电针或火针,效果更好。加强护理,主要是避免受风、寒湿侵袭。

3奶牛的冬痢的诊治

冬痢是牛群中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季节性腹泻,发生时间早的可在10月中旬以后,迟的在次年4月底以前,以春节前后发生最多。牛群中一旦暴发冬痢,将会迅速蔓延。病程为1周左右,死亡率很低。但由于发病头数多,严重影响产奶量。论文大全。发病后一般在3~4年内不再发生,因此认为本病痊愈后具有一定的兔疫力。发病原因至今仍未搞清。

3.1 临床诊断

可根据发病季节、发病规律及特征性的病状进行诊断。冬痢的潜伏期很短,一般感染后3天就发病。论文大全。发病迅速,呈急性暴发性传播。一个牛群常在一夜间就有20%发生腹泻,大多数牛在2、3天里发生同样的腹泻。粪厦呈水样,粽色,有腥臭味,常呈喷射状排出,约有50%~80%的病牛粪便中伴有鲜红的血液和血凝块,体温、呼吸、脉搏、食欲和饮水都接近正常,只有少数严重病例(5~10%)精神沉郁,腹围缩小,体躯发冷、衰弱,有时不能站立。乳牛产奶量明显下降。犊牛发病晚而轻或不发病。

本病应与沙门氏菌病、饮食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等病相区别,特别注意粪便中有无血液,血液的新鲜程度及全身症状等情况。沙门氏菌病,粪便中虽可血液,但多呈急性、发热及败血病,死亡率较高。饮食性胃肠炎虽有腹泻,但较少含有血液,而且曾有食人腐败变质问料的病史。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有高热及白细胞总数减少,并发生鼻镜、口腔,舌、食道、前胃、皱胃和趾间损害。冬痢则无以上变化。

3.2 防治措施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根据各地经验,冬痢无需特殊治疗即能自愈。但对于症状较严重的病例,须进行一定的对症治疗,以缩短病群。一般采用磺胺眯,每头50克,或痢特灵,每头2克,灌服1~2次。也可用肠道防腐收敛剂,如松馏油、克辽林等,每头30~60克,混合灌服,12小时后再重复一次。对脱水严重和衰弱者要进行补液,并适当控制精饲料喂量,以供给营养丰富的糊粥为好。

4奶牛自汗症的治疗

4.1 临床症状

奶牛自汗症又称盗汗症,老龄、犊牛、瘦弱及产后的母牛多发,膘情良好的牛在春秋气候多变时易发病。患牛得病后脊、腰、双肋汗出如露珠,心率加快,呼吸急迫。有的体温偏高、鼻流清涕、鼻鸣、头低耳搭、行走如酒醉、不喜饮水。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生命危险。

4.2 防治措施

4.2.1 中药疗法

(1)产后虚弱、体瘦患牛,可以应用补气健脾、固表止汗的方剂:太子参50克,黄芪100克,白术60克,防风50克,麻黄根60克,浮小麦40克,牡蛎40克,五味子40克。如出现心率加数、四肢站立不安加茯神、枣红、生麻各30克。共研细末后连服2~4剂。一日一剂。

(2)气候骤变、寒风邪气侵袭致病的患牛,宜采取祛风散寒、鲜肌固表的中药方剂:桂枝60克,白芍50克,黄芪80克,生干姜40克,何首乌100克,防风40克。出现腰背,关节强硬可加入葛根60克,灵仙、川断、牛膝各50克,共研细末后连服2~3剂。一日一剂。

4.2.2 西药治疗

静脉输入25%葡萄糖1000毫升、0.9%氯化钠1000毫升、10%维生素c 50毫升、安溴100~200毫升、40%乌洛托品80~100毫升。肌肉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1毫升含有效成分10毫克的包装)10~20毫升,一日1~2次,连续2~3天。有利于改善急性微循环障碍。

5 奶牛产后截瘫的诊治

奶牛产后截瘫是一种急性风湿病。

5.1 临床症状

病牛体重540 kg,心跳弱,P 98次/min,R22次/min,T 36℃,结膜潮红,口色淡红,粪便稀,四肢发凉,驱赶时前肢呈打弓式,想站而站不起来,刺后肢无反应,两腿屈曲,食欲稍减,反刍正常。

5.2 防治措施

电针刺激百会、肾愈、肾棚、巴山、大跨、小跨、汗沟、邪气等穴位,1次/天 ,15 min/次,连刺15天为一疗程;灌服中药独活散:独活30g,秦艽、白芍、防风、归尾 、党参、焦茯苓、川芎、桂枝各15 g,杜仲20 g,牛膝20 g,甘草10 g,细辛5 g,共为细末,开水闷1 h,后调服,1剂/天,连服5剂为一疗程;西药可肌肉注射VB12 5 g, VB 1 20 ml, 硝酸士的宁5 ml, 地塞米松10 mg, 连用7天为一疗程。 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 000 ml,10%葡萄糖500 ml,连用3天为一疗程。用上方治疗一个疗程后,患畜食欲有所增加 ,体温37 ℃,驱赶能站立,行走步态不稳。继用上方一个疗程,加维生素D3 1 000万u, 每天肌肉注射,病牛逐渐恢复,产奶量也增加。

第3篇

1.该同学在我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能理论联系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对病人如亲人,希望在以后的实习生涯中继续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2.该生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在实习期间积极主动,好学好问。专业知识扎实,技巧熟练,能力较强。是个优秀的实习生。

3.该同学,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科室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4.该同学在医院吃苦耐劳,现在已基本掌握了皮下、皮内、肌肉注射,静脉穿刺。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三查八对,巩固了书本知识,顺利完成了本科实习,希望该同学以后再接再励,将来做一名好护士。

5.该生在我科室实习期间表现优秀,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与同事相处融洽,为人谦逊踏实勤恳能吃苦,受到我科室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6.该生在内科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掌握了基本的内科常见病的护理,是个很优秀的实习生。

7.该同志思想稳定,工作踏实肯干,专业理论扎实,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受到医护患的一致好评。非凡是在护士长期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狠抓规章制度落实,严格三查七对,杜绝了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较好的完成了护理部交给的任务。在治理工作中本着人性化的治理模式,关心、爱护、体贴每一位护理人员,做到了作风民-主,宽宏待人,提高了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了人员的服务热情,使小作科护理工作蒸蒸日上。

8.该生在儿科实习护士期间,能细心的照顾新生儿,做好了自己的岗位工作,和同事和睦相处,掌握了各项儿科护理知识。

9.该生在外科实习期间,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了外科常见病的术前护理以及护理宣教,了解了心电监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能独立完成各项技术操作,以及静脉输液,给氧,肌肉注射等。

10.该生在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和本科室的规章制度,护理操作规范,在实习中,能很好的将儿科护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应灵敏,但又不擅自主张,称得上老师的好帮手。

11.该生在本科实习期间能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工作努力,在老师的带领下,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进行各项基本技能的常规操作,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能够更好的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成为一名出色的卫生工作者。

12.该生在本科室实习期间,期间并无任何差错。对待病人亲切热情,耐心细致,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对待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能够很好的胜任日常工作。

13.该生在妇科实习期间,能自觉严格的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对病人有爱心,有关心而且很细心。基本上掌握了阴道分娩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希望以后能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14.该生实习期间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掌握严格各种操作技术如无菌技术插胃管(据科室写),并很是尊重老师。将来一定是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15.该生在本科实习期间,学习刻苦,能掌握本科基本知识和常规操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基本掌握,考核成绩优良,望今后继续努力。

16.该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能严格遵守本科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努力好学,对病人热情,耐心,深受病人的好评,能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望以后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第4篇

【论文摘要】 目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对本院15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仍有3例死亡,死亡原因:心源性休克2例,心率失常l例。治愈6例,好转6例。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病情,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抗凝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环节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是心肌血流供给的持久性中断所导致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最常见的有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睡眠差或持续紧张工作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的先兆:心前区绞痛或心绞痛发作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现将本院收治的15例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措施和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全部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8~83岁,平均5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3例,冠心病史2例。MI的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命名标准,除临床表现外,有心电动态演变及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的改变[1]。梗死部位:前间壁梗死6例,广泛前壁梗死4例,下壁梗死4例,高侧壁梗死1例。死亡原因:心源性休克2例,心率失常1例。

2 临床观察

2.1 意识状态的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常出现意识状态的改变,严重者随即进入昏迷状态,其时间的长短视病情轻重而定。处于躁动状态的患者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立即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以利于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异常情况。

2.3 瞳孔及眼球的观察 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在瞳孔及眼球位置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2.4 心跳、呼吸的判断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能否迅速实施复苏术和复苏成功,取决于护士能否及时发现与快速准确地判断。在确定患者意识突然丧失,没有呼吸和可疑动脉没有搏动就应进行心肺复苏术,及时通知抢救,为下一步患者心肺脑复苏赢得宝贵时间。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的先兆:心前区绞痛或心绞痛发作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患者常有紧张、恐惧、焦虑、忧郁、绝望等心理变化,护士应告诉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可以促使病情加重,不利康复。护士应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法、控制诱发因素及康复锻炼等,调动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与患者之间进行交往,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身心放松,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机体抵抗力。

3.2 严密观察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室颤动、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死亡发生在发病6 h内大部分是室颤,持续心电监护及全面的护理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征兆,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发病1周内尤其是24 h内的患者至关重要。

3.3 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3.4 饮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饮食上强调低热量少食多餐,以减轻心脏负担;饮食多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病情稳定可进半流质或少渣饮食。禁止吸烟与饮酒,因吸烟可引起血压上升,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减少心肌血供,加重心脏负荷。

3.5 大小便的护理 不少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由于排便时因用力,使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心脏负担过重,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心跳骤停,突然死亡。对心肌梗死的患者应预防便秘,可口服芦荟胶囊,充足的纤维素等饮食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

3.6 止痛 急性心肌梗死常有心前区剧痛,剧烈疼痛可引动脉收缩,加重坏死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等。常用药物有①度冷丁50~100 mg肌内注射或吗啡5~10 mg皮下注射,每4~6 h重复应用,最好与阿托品合用;②疼痛轻者可用罂粟碱0.03~0.06 g肌内注射或口服,亦可试用硝酸甘油0.5 mg或消心痛5~10 mg舌下含服或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但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③中药可用速效救心丸口服,或胸痹去雾剂口喷,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2~16 ml加入10%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严格掌握输液量和输液滴速,防止肺水肿,预防并发症。

3.7 溶栓护理 在患者进行过溶栓治疗后,应多注意并发症的出现,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呕血、便血征象,特别是再灌注心律失常,应及早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4 出院指导

一般患者4~6周已进入恢复期,如病情稳定可出院,出院后仍需治疗。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让其了解该病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改变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使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思想,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 小结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不明显,主要依靠病史、心肌酶及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予以诊断。护理上应密切观察,及早发现病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顺利进行本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合理氧疗,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和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多个环节的护理,大大提高治愈率、好转率,降低病死率。

参 考 文 献

[1] 张天平.体外心肺按压复苏法试用于临床的初步探索.吉林医学,1990,11(6):370371.

第5篇

从2001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著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著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著作

1.丛书系列

1990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个分册。2001~2006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年和2007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材

1998~2000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著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年谢竹藩编著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年ChenChiuHseuh编著《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1999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年金义成、彭坚所著《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年李鼎原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年陈慰中著,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著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著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著作:中医药英文著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著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第6篇

【关键词】 痉挛症/药物疗法; 痉挛症/护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投药和剂量; 婴儿

婴儿痉挛征(West综合征)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年龄依赖性癫痫性脑病[1]。近年来,推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ncorticontropic homone,ACTH)作为治疗婴儿痉挛症的首选药,且早期用药疗效较好[2]。但ACTH在治疗过程中可导致高血压、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应激性溃疡、脑水肿等副反应,且疗程较长(一般为4周),一些患儿可能因为这些副反应而不能坚持完成治疗。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对能否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有着重要意义。本院于200504~200901共收治26例婴儿痉挛症患儿,入院后给予ACTH治疗,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26例中,有1例因经济原因退出治疗,现将25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5例患儿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个月至2岁,中位年龄7个月。临床均表现为成串痉挛发作,脑电图为高峰节率紊乱,符合婴儿痉挛症的诊断标准[1],其中19例有明显智力运动发育落后。

1.2 治疗方法

应用ACTH 25~40 IU/d,疗程28 d,每次输注时间≥6 h。输注期间每2 h测血压1次,记录24 h尿量,每日测量体质量,1~2周复查电解质。

1.3 护理措施

1.3.1 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ACTH治疗最常见的副反应。本组在输注ACTH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神智变化、每2 h测1次血压并记录,如出现烦躁、剧烈哭闹、面色潮红表现时临时测量血压1次。本组25例患儿14例在输注期间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共60例次。给予心痛定每次0.5 mg/kg舌下含服,服后30 min复测血压均降至正常,无高血压脑病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加强血压的监察,及时发现血压升高并及时处理,有效地防止了血压继续上升及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1.3.2 观察水电解质变化

观察患儿尿量的变化并记录24 h尿量;观察有无腹胀、心律的改变,每日测量1次体质量;1~2周检查电解质。本组25例中10例出现柯兴貌,25例无电解质紊乱。

1.3.3 应激性溃疡的观察

观察患儿有无呕吐,呕吐物的性状,大便次数、性状。尽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时不随意更改饮食种类。添加辅食应由少到多。加强餐具的消毒。每天询问大便颜色,每周查粪便隐血。在ACTH治疗期间注意消化系统症状的观察,加强饮食的护理,有效的控制了溃疡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本组均无溃疡发生。

1.3.4 防治感染

ACTH可抑制抗体的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激肽释放及其后的免疫反应,作为免疫防御系统受抑制的结果,机体被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3]。在治疗期间安置患儿于单独房间,限制过多家属的探视;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技术;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60 min,定时开门窗通风,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湿拖病室地面2次,擦拭床头柜、椅、门窗1次;严格探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7例在ACTH输注期间出现发热,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

1.3.5 静脉管理

ATCH治疗婴儿痉挛症,输液时间较长,加之小儿血管较细,所以要有计划选用血管,避免后期静脉穿刺困难。通常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穿刺,选择粗直血管,避免选择表浅较细血管。对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置管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每次治疗时,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渗漏,建立输液巡视表,每30 min巡视1次,出现异常应立即拔出针头,并用50%硫酸镁湿敷,以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防止静脉炎的发生。经过上述方法,25例患儿无静脉炎发生,未因穿刺困难放弃治疗。

1.3.6 治疗效果的观察

患儿入院后密切观察痉挛发作情况并建立表格,记录每日痉挛发作串数,每串次数,具体表现。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发作情况。ACTH在使用早期病情可有一过性加重,要向家长做好解释沟通工作,解除家长的顾虑。8例在ACTH治疗期间症状无缓解,给予加量后症状缓解。

1.3.7 一般护理

避免刺激患儿,加强患儿生活护理,合理安排患儿生活,给予饮食避免过冷过热,进食时不宜过快过饱。保持病房安静,减少声光刺激,有些患儿睡眠不足可诱发发作,协助家长安抚患儿,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患儿足够睡眠。

1.3.8 患儿家长心理护理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发作时间常不可预测,且婴儿痉挛症常合并严重的智力、运动发育迟滞,目前治疗困难,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以及不正规、间断的治疗,使家长对治疗丧失信心,ACTH作为目前治疗婴儿痉挛症疗效较好的药物,但副反应较多,疗程较长,更增加了家长的顾虑。在治疗期间责任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家长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用药前,告之其副反应及各种预防、治疗措施,告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规治疗、坚持治疗的必要性。解除家长的顾虑,取得合作,顺利完成疗程。

2 讨论

婴儿痉挛症为难治性癫痫,治疗困难,ACTH是治疗婴儿痉挛症疗效较好的一种药物,在治疗中易出现一些副反应,致一些家长放弃治疗。14例患儿在ACTH输注期间出现血压升高,予心痛定舌下含服后半小时降至正常,均未出现高血压脑病。5例出现柯兴貌,25例均未出现消化性溃疡、脑水肿、静脉炎等副反应。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因并发症放弃治疗。在治疗中通过严密观察各种副反应,精心护理,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减少其对患儿机体的损害;同时通过消除家长顾虑,保证顺利完成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的生存质量。

综上,笔者认为在婴儿痉挛症ACTH治疗期间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对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庆.实用小儿癫痫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9240.

第7篇

[关键词] 骨牵引;转子间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1(a)-140-02

我们收集了1996年1月~2006年12月,单纯骨牵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7例,男24例,女3例,年龄37~78岁,平均57岁,其中37岁1例,60~78岁26例,Evans简单分类[1],稳定性骨折23例,不稳定骨折4例;粉碎骨折17例,不粉碎骨折10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正位片证实诊断,7例经CT检查进一步诊断。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检查心肺功能,并对全身情况进行评估,确认能耐受骨牵引手术,局麻下给于股骨髁上骨牵引,患肢置于布朗架上,外展15~20度牵引,重量是体重的1/10~1/8。骨牵引后前3 d,每日数次查房,测量患肢长度,视情况调整牵引重量,使之与健肢等长,然后拍床头X线片,证实复位良好,维持牵引重量8~10周,再次拍床头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后,拆除骨牵引,先床上功能锻练,然后扶双拐下地行走,患肢逐渐负重,3个月后扶单拐行走,至肢体全部负重恢复正常行走。

1.3术后处理

①预防压疮,尤其是足跟部及骶尾部;②患肢股四头肌收缩及小腿肌伸缩功能锻练,以防止肌肉粘连影响膝关节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③拍背及练习咳嗽,防止肺部并发症;④牵引针孔护理,防止感染;⑤其余健肢功能锻练,饮食调理,以利增进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2结果

27例中,24例骨折愈合,占89%,21例随访3个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例骨折不愈合,占11%;足跟部压疮12例,占44%,均在拆除骨牵引后很快愈合;骶尾部压疮2例,均为一期,占7%;钢针孔感染6例,占22%;下肢静脉血栓1例,占4%。

3讨论

3.1 骨折特点

转子间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骨质疏松的发生速度在骨小梁较快,在股骨矩则较慢,在发展速度快的骨小梁与发展速度慢的股骨矩的接合部是骨质最薄弱处,因此易发生转子间骨折。由于本身的骨质特点,多发生于老年人,单存牵引疗法需较长时间卧床,并发症多。近几年更多的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因手术后如果能达到坚强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2,3]。但由于老年人常存在许多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心肺功能差,相当一部分难以耐受手术治疗,加上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家属非常担心,往往不同意手术治疗而愿意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按现在医学的观点,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死于并发症。如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肺梗死、脑血管意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等,病死率较高[4]。

3.2单纯牵引治疗的适应证

①不接受手术治疗而愿意接受非手术治疗的;②心肺功能差或有其他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③能配合治疗及有良好的护理条件的;④稳定性骨折及部分不稳定骨折。

3.3并发症防治

3.3.1 压疮的防治大部分病例(95%)住院1~3 d,足跟部即发生压疮,应立即采取加垫棉圈、局部按摩、热敷等综合措施,红肿阶段,增加变换和按摸次数,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湿敷,能起到延缓压疮发展的作用。有水泡时,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渗液,涂消毒剂后盖无菌纱布。同时可配合理疗,如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红外线等,以促进愈合,本组病例,压疮无溃疡形成,一旦拆除骨牵引,压疮则很快愈合,骶尾部压疮,只出现皮肤红肿,其余部位压疮不常见。

3.3.2 膝关节僵直的防治患肢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粘连致膝关节僵直,起始锻练可能比较困难,应多督促和监管,尽可能多锻练,直至膝关节达到伸直位。本组病例,由于督促多和监管严,基本都能达到伸直位。

3.3.3 其他并发症的防治加强小腿肌肉主动收缩锻炼,即踝关节伸屈活动,并人工按摩,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拍背及咳嗽锻炼,防止肺部并发症;牵引针孔护理,有渗出及时换药,每日两次向包扎敷料注射酒精。拆除牵引拔除钢针后,针孔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愈合,未发现不愈合或骨髓炎病例。其他一般护理,如饮食调理,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营养均衡,注意保持排便通畅;积极治疗原发病,主要是内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应经常或及时请内科会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治疗,因老年人的每一种疾病,如得不到及时诊治,都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从本组病例来看,单纯牵引治疗转子间骨折,只要耐心细致,精心治疗,加强护理,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需要说明的是,对临床上发生的转子间骨折,无论是稳定还是不稳定,粉碎还是不粉碎,只要全身情况许可,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不是太严重,病情评估可以耐受手术治疗的,都应该积极争取手术治疗,只有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患者和家属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才考虑采用保守牵引治疗,两种方法相互弥补,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A.H.克伦肖(著).过帮辅,蔡体栋(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845-861.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00-801.

[3]邓雨峰,任均.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6):86-87.

第8篇

关键词:通脉散;康莱特;静脉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39-02

康莱特是传统抗癌中药提取精制的薏苡仁油甘油三酯,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既能直接杀伤癌细胞,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癌的能力,起到祛邪扶正作用。乳剂对癌细胞具有很好的定向性,可提高抗癌作用。药效学研究证明,本品对肺癌、肝癌、结肠癌及抗肺转移癌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人体肝癌的抑制率几乎接近环磷酰胺(91%),优于其他一些西药[1]。而康莱特注射液为水包油型白色乳装液体,PH值为4.8~6.8。对局部皮肤、组织的刺激较大,较易导致血管变硬,局部皮肤红、肿、痛等静脉炎症状,常累及整个穿刺侧手臂,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005年4月~2011年1月笔者采用自制中药通脉散局部冷敷治疗,收到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外周静脉输注康莱特发生静脉炎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7例,其中肺癌28例,结肠癌29例;其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43岁~81岁;2组静脉炎部位均在上肢前臂。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 cm,有脓液流出。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注射液浸湿4层纱布直接敷于患处,用保鲜膜覆盖,胶布固定持续湿敷,每日2次,每次2 h,3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通脉散(大黄、虎杖、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羌活、黄芩、冬青叶、芒硝等,将药物烘干,研成细粉末,用蜂蜜调成糊状备用)局部冷敷。使用时,将患处皮肤清洗干净,然后将调成糊状的中药涂于纱布上,厚度0.5 cm~1 cm,面积大于病变部位,外敷于病变部位(需避开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可以用无菌棉球覆盖),使贴片全面紧贴皮肤,用纸胶布稍作固定。药物温度:常温。每次12 h,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9 d后评价2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χ2检验。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3] 治愈:疼痛症状缓解,局部红肿及静脉条索状红线或硬结消失,血管弹性恢复正常;显效:局部红肿消失,疼痛减轻,有轻微压痛,条索状红线或硬结缩小2/3以上,血管弹性未完全恢复;有效:局部红肿消失,疼痛减轻,有压痛,条索状红线或硬结缩小1/3以上,血管弹性未完全恢复;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进展。

2.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3。

3 讨论

静脉炎常由于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输入速度过快,超过血管的应激能力或长时间滴入血管,持续刺激血管导致内皮细胞破坏所致。如果药物或液体的pH和渗透压过高,刺激血管内膜,可以引起患者的不适或疼痛[2]。而恶性肿瘤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疾病的输液患者[4]。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局部皮肤组织红、肿胀、疼痛、坏死,更严重者可引起局部感染、败血症等,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也影响治疗和康复。

笔者采用的中药方剂为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李斯文教授的经验方。方中主药为大黄、虎杖、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羌活、黄芩、冬大青叶、芒硝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毒,祛瘀通络,消肿止痛,敛疮散结等。其中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虎杖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羌活可散寒,祛风胜湿,止痛。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冬青叶可用于治烫伤,溃疡久不愈合,闭塞性脉管炎。芒硝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5]。统观全方,诸药配伍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综上所述,采用中药通脉散局部冷敷治疗康莱特所致静脉炎方法简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患者感觉舒适,易被患者和医护人员接受,是治疗康莱特所致静脉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傅宏义.新编药物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58.

[2]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8~122.

[3]毛亚平.中药外敷治疗妇科化疗药物引发静脉炎的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5):568.

[4]薛容花.两种方法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5,24(1):52.

第9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着多种不同的病种,而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该疾病本身具有难以治疗、发作反复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致死疾病当中,呼吸系统疾病位列第三名,仅仅在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之下,而呼吸系统疾病致死疾病COPD以及相关疾病占据相当的比例[1]。近年来对于COPD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除了患者在严重急性期的时候进行相关的抢救措施外,提倡的是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关于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卫生保健技能以及如何通过呼吸锻炼以及体能锻炼来对自身呼吸功能有所改善,更好的稳定病情,保证自身的生活质量[2]。我院自2007年开始对COPD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COPD患者共80例,均符合COPD2007年我国诊治指南标准,其中男68例,女12例,年龄在45-80岁,平均年龄63岁,进行健康教育,在一年之后观察效果。

1.2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方法如下:口头教育、举行培训班,发放健康资料、开展专题讲座、走进家庭针对个体一对一交谈培训方式。

1.3系统教育内容

1.3.1COPD基础知识教育指导患者了解疾病发病原因以及常见临床症状。主要贯彻预防与诊疗原则,使其了解如吸烟、感染、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均为COPD危险因素,改善环境、减少去公共场所,对患者进行肺保健及戒烟知识宣教,介绍戒烟方法。

1.3.2介绍或痒疗长期氧疗的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治疗目标是在休息睡眠过程中和活力过程中维持SPO2>90%。指导患者每日吸O215H,详细介绍氧疗机的使用方法。

1.3.3介绍锻炼充分引流呼吸分泌物(体外引流、拍背)、指导进行呼吸功能相关锻炼诸如:缩唇式呼吸训练以及腹式呼吸训练,这两项呼吸训练主要有以下效果:增加测分量、减少死腔量、增加肺泡通气量,有效改善气体分布以及缓解气低症状,对改善呼吸功能有一定的疗效[3]。

1.3.4心理疏导COP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协助患者和家属制定情感支持计划,鼓励安慰、疏导系方法,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强抗病信心。

1.3.5药物教育这对于抗菌药物使用与治疗COPD细菌感染急性加重有重要意义,但对COPD稳定期无需应用抗菌药物,应指导患者避免盲目应用,指导患者基本的判断病情的方法,如六分科步行法,介绍有关药物的使用方法,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检查、定期评价。

2结果

3结论

所谓的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使得患者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注意平时自己的日常行为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健康教育的另一个作用是培养患者依从性,他们明意识到吸烟的危害性,能坚持氧疗,坚持氧疗锻炼和治疗,改善肺功能,改善高位症状,情绪稳定,提高了抗病的信心,生活的信心,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件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方法[5]。由此可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突出效果,作为基层医务人员更要大力推广健康,使健康教育朝着规范化、系统化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士柏、谢正福.著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3):8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大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10(4):199-203.

[3]邱小凡,吉婷,李育莲,著.慢性理会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5):107-10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