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2 16:33: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典广告案例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经典广告;案例;广告原理与实务;改革

广告作为厂家向社会传递产品特色以及自身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要依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重视。好的广告除了需要精准传递客户的意愿,还应当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受众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接受,而不应当是一味的灌输、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现代化的广告在我国仅仅有三十余年的发展经验,借鉴国际经典的广告案例,是广大教师在高职营销专业《广告原理与实务》教学中可以更加明确、有重点的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一、ghd广告分析

ghd是英国最大的直发器品牌,其生产的直发器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第一,可以在最大程度保证消费者头发不受损的前提下,方便消费塑造各样的发型。第二,能够让秀发在经过改变后更加的有光泽度、柔顺、光滑,并且能够相对持久的保证发型完整。第三,产品符合英国GS标准,安全性好,且操作方便。

该公司对外的广告“当灰姑娘有了ghd”一直被誉为广告界中的经典,在宣传片中,片方利用灰姑娘这个故事有很高世界知名度的现实,将广告中的女主角放置在一场华丽的宴会上,这与童话小说中的场景十分一致。然而对比出现了:宴会上打扮华丽的女宾们完全盖住了灰姑娘的光芒,王子对她根本不屑一顾。此时,十二点钟到了,灰姑娘华丽的装扮开始退去,此时灰姑娘只能狼狈的躲到卫生间以免面对各种尴尬,在仓皇逃脱的路上灰姑娘的玻璃鞋被落下了一只,她的两名姐姐看到苗头不对后,悄悄地尾随。此时画面转换,到了灰姑娘这里,灰姑娘所有的装扮都花了,狼狈不堪。此时镜头切换至梳妆台旁边的一个小盒子上,盒子的标签上出现了“ghd”三个标签,灰姑娘找到了希望,他淡定从容的将已经花了的眼妆逐渐抹去,待她再次出现,已经是吸引众人眼光的明星,尽管衣服和之前相比,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发型带着一种招人的气质,王子又重新“眷顾”她,但骄傲的灰姑娘消潇洒甩了一次头,丢下惊讶的众人离去。此时画面只是一行字:“ghd, you can do anything with your hair”。广告展现过程中,看似画面华丽、随意,但是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每一位女宾的发型上,这样的安排便会让受众无意识的接受厂家生产直发器在塑造发型,提升个人魅力的宣传理念。

二、ghd广告案例对《广告原理与实务》教学的改革启示

(一)将经典广告引入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点

广告学教学的目的便是为社会上培养出高质量的广告营销人才,课程就应当以高质量的广告作为支撑,这是广告学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提高对各种广告的分析鉴赏水平,全方位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应当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今高新技术手段,将图片教学、视频教学纳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经典广告所传递出的的无限魅力。还应当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身边一切你觉得很有创意经典广告,可以是非商业性质的公益广告,也可以是商业性质的公益广告,还可以纯商业广告,可以是网上,也可以是电视上,还可以是报纸杂志或户外等等,并把你搜集到的广告进行整理分类,以PPT形式制作成电子作业在多媒体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要求对搜集到的每一个广告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指出广告中的精彩之处,菪是商业广告特别要强调各大商业广告与产品的相关之处,因为广告不仅仅是艺术,不仅仅是要赏心悦目,而更应该一种营销方式和手段,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服务,离开了企业产品或企业利润的商业广告无成功可言。这样便能够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枯燥、无味的上课模式,同时锻炼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每组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加强了不同组的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开拓广告视野,提升学习质量。

(二)将广告教学课堂作为一次广告案例来做

广告是一项无处不在的社会行为,无论是为了销售产品,还是销售理念,还是单纯的为了传递环保理念而制作的公益广告,都是人们正常生活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鉴于此,广大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本身就当做一个典型的广告案例来做。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本班级做一次广告设计,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设计出能够代表班级特色的广告语,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当让学生尝试使用dv拍摄影像资料,制作出声情并茂、有图有视频的广告案例,让学生真正的尝试到做出优质广告的成就感。可以让学生为自己代言,利用所学广告知识,借签各种经典广告的创作手法,运用各种广告表现元素和表现方式,为自己设计一则个性化的个人广告。还可以给定一个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如:、白色污染、酒驾等为主题,经小组为单位设计公益广告,试着用图片、广播、视频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同一个广告主题。所有广告作品应该以在教室里公开播放,所有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于点评,利用所学广告知识帮助同学指出广告作品中的亮点和不足。每个学习小组推选出来的评委对每次广告作品进行评比打分,最后给评出出最具创意作品一到三个。

(三)利用经典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纵观每一个经典广告,其传递出的广告理念,看似简单,但却无不凝结着设计人员众多的心血,其涉及到的内容并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还与不同地区的信仰、习俗以及人们的心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全面整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这是产生经典广告的核心,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地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广告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创新之处,将创新贯穿到整个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经典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再创新,如对一副经典广告进行创新或修改,让它成为另外一种产品的广告,避免广告设计走向同质化。

(四)利用网络这个开放性的媒介推行广告案例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想要找到大量的经典广告是十分困难的,教科书上提供仅有的案例也只是简单的图片或者文字叙述,这会为整个教学的形象化发展带了诸多的困扰,网络媒体的出现,有效地增加了信息的交互性与对外传播内容多样性,各大企业、公司为了扩大自身产品的影响,纷纷会将本公司的广告放置在网络平台中,这就使得教师找寻优秀广告有了数目丰富的资料库,广大教师应当积极抓住网络媒体这个平台,寻找出更多、更优质的广告,为顺利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有一些专业的广告网站,如:中华广告网:http://.cn/,中国广告网:http:///,广告专题站:http:///,中国广告商务网:http:///:疯狂广告网http://,中华传媒网:http:///news/index.php,中国广告下载网:http://。有些广告网站对所有的广告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类方式也很全面,如:按时间先后、按人气指数、按行业、按品牌、按地区等等。通过这些专业的广告网站,不仅可以让我们广大广告教师第一时间接触到时代最前沿、最流行的国内外各种商业广告,也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一个行业或任何一个品牌的优秀经典广告。同样还可以找到你一些很经典的失败的广告作为案例分析。同时我们还可以这些权威广告网站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学习的平台更广泛,学习的途径更便捷。

三、结语

《广告原理与实务》是将广告制作原理和现实应用结合在一起的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它的主要优势便体现在通过将抽象性强的理论与现实转换,增加学生对广告的理解深度,从而活学活用,真正设计出高质量的广告产品。经典广告案例的引入,无疑会为提高教学质量添加巨大的推动力,广大教师应当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资料

[1] 朱美燕. 应用型“一精多能”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2篇

宝洁广告越来越中国

观点陈述:

从1988年8月18日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诞生到现在,宝洁公司利用其日益中中化的广告策略,在中国大陆日化市场七大业务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并在其中的四大领域取得市场领导地位,在其余三大领导取得市场第二的业绩。不可否认,宝洁是中国日化界的一个王者,宝洁广告的中国化进程正是宝洁魅力的体力。宝洁的全球战略和入乡随俗的务实眼光,是每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本土品牌的榜样。

观点支持:

论据一:宝洁广告带来中国市场营销业绩攀升

典型案例:全球董事会年会选址中国

案例分析:近年,宝洁在中国市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在30%以上。特别是2004至2005年,宝洁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指标为35%,而实际增幅则超过50%。为表示对宝洁中国的嘉许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2004年备受业界瞩目的宝洁全球董事会年会会址选在中国。这一切表明宝洁中国的广告投放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论据二:宝洁在中国市场注重广告调研的严谨性

典型案例:宝洁员工农村调研

案例分析;宝洁公司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以飘柔为例,最近一次配方改良之前,宝洁公司消费者市场调研部及专业调查公司对全国共16个大城市及乡镇的近2000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为了获取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宝洁人从不坐等数据上门。例如在调研农村市场时,宝洁的部门经理化装成农民,到农民家里看其何时起床、怎么刷牙洗脸、看不看电视,从头到尾都去观察和了解。

论据三:宝洁广告创意不断融入中国元素

典型案例:润妍创意水墨画广告

案例分析:1997年,宝洁公司在中国推出一种全新的展示现代东方女性黑发美的润发产品“润妍”。首先是润妍广告把水墨画、神秘女性、头发芭蕾等画面进行组合,营造东方气息。其次是为了方便中国消费者记忆其产品名称,宝洁还为其每一个产品都结合自身特点取了对应的中文名,如飘柔(rejoice)。潘婷(pantene)、海飞丝(head&shoulders)等。再次是在广告中宝洁采用中国模特,如潘婷使用章子怡和萧亚轩分别为不同类型洗发水做代言人等。

论据四:宝洁广告媒体选择日趋中国特色

典型案例:逐步夺取央视广告标王

案例分析:在中国市场,宝洁充分认识到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价值,在媒体合作网络中一直重视与央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01年至2003年,宝洁连续在央视翻番投放广告;2004年开始,宝洁蝉联央视广告标王。此外,宝洁常年保持在央视一套晚间《焦点访谈》前A特段投放2条15秒广告,占据了14条A特段资源中的七分之一。

论据五:宝洁中国公益活动传播良好企业公民形象

典型案例:宝洁的“最佳公益模式”

案例分析:宝洁进入中国17年来,一贯恪守“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原则,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上世纪90年代至今,宝洁在中国累计捐款50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发展教育、健康、城建、环保、助残及赈灾救济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2005年,“宝洁公益模式”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评为“最佳公益模式”,同年中华慈善总会授予宝洁公司“捐赠荣誉证书”。

反方观点:

宝洁广告去中国化

观点陈述:

宝洁2004-2005连续两年夺得央视标王,欲将广告目标继续对准英视这块“巨芋”,无疑显示了其妄图通过英视叩开三四级乃至四五级市场之门的决心。我们认为宝洁斥巨资于央视广告开辟农村市场的做法并不可取。相反,其真正出路应当是对中国国情及农村市场加强了解,促进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

观点支持:

论据一:中国消费者开始不买宝洁广告的账

典型案例:失败的润妍和激爽

案例分析:润妍和激爽虽然广告独特且又有杀伤力,但最终还是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类似激爽“振奋精神、舒缓精神”的沐浴概念在欧美已经十分普遍,但要想让国内普通消费者普遍接受还需要一段培育过程。宝洁这种企图通过强势广告来迅速改变消费习惯的做法损失,惨重。这从侧面说明宝洁广告对消费者的价值期望和产品定位的迷失。

论据二:宝洁广告与地面营销动作的配合越来越差

典型案例:宝洁与经销商的美国式离婚

案例分析:长期以来,宝洁公司与其分销商的关系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十分紧张。2005年宝洁公司对其分销商痛下杀手,实施美国式离婚。宝洁一味坚持的“专营专注”的分销模式再次脱离中国国情。因为所有分销模式在中国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由此可见,宝洁公司虽然广告制作精美,投放量大,但其与地面营销生疏地配合必定会严重阻滞发展。

论据三:宝洁选择的广告媒体高处不胜寒

典型案例:2005-2006年宝洁的央视广告标王路线

案例分析:宝洁选择央视作为其广告主要的传播平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央视作为广告信息的平台是否能够代表商业信息方面的权威值得商榷。其次,网络、手机等非传统媒体已经逐步蚕食电视媒介受众。宝洁选择的央视广告平台已经受到分众媒体的强势挑战。

论据四:宝洁广告理念诉求仍然是“美国芯”

典型案例:广告中欧美文化的强加

案例分析:宝洁产品的广告中虽然通常采用东方女性的形象,然而其广告诉求的理念却一直在宣扬美国生活方式与个性。定位为“东方女性的黑发美” 的润妍,其所推崇的先洗发后润发的理念正是欧美生活方式的写照。因为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市场,80%左右的消费者都会在使用洗发水后单独使用专门的润发产品,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即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只有14%。除此之外,宝洁公司对中国区其他产品的广告也脱离不了其地道的美国牛仔风味。

论据五:宝洁广告存在欺骗和误导中国消费者的现

典型案例:SK-Ⅱ烧碱风波

案例分析:2005年江西消费者以使用SK-Ⅱ产品导致皮肤灼伤为由将宝洁告上法庭,导致了著名的宝洁SK-Ⅱ的烧碱风波。除去这场官司,宝洁广告里面出现的“使用4周后,肌肤年轻12年,细纹减少47%”、“防止分叉,使毛燥的头发比以前顺滑70%”等这样看似科学的数字,也遭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质疑,使其信任危机进一步加重,并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擂台对抗:

双方观点PK

反方批驳

批驳一:宝洁销售虽然增长但广告边际效益在递减

分析:虽然宝洁在2004年销售再次达到高峰,但其利润水平已经大不如前。同时,宝洁日化产品在中国一、二线市场大幅提高的空间也不是很大,虽然更低级的市场还有空间,但这并不是宝洁的强项。宝洁公司在“激爽”上损失了10个亿的广告费用后,仍然选择以低价;中出重围,将汰渍、舒肤佳、玉兰油沐浴液等产品卷

入降价大战。宝洁公司即使有成功的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其利润也已经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宝洁公司第三次选择央视为其摇旗呐喊,无异于进一步将广告的边际效益推向深渊。

结论;宝洁的广告效果在本土市场不断打折

批驳二:宝洁市场调研的严谨,背后是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巨大失误

分析:非常注重广告理性投放的宝洁公司,近年不仅在激爽等产品上连连败退,还在进攻低端农村市场严重受挫,这正说明宝洁公司过于依赖数据,忽略了对中国国情及消费市场特征的基本把握。轻视六神的激爽,忽略习惯的润妍,挑战农村消费文化的低端策略,都暗示着宝洁公司看似严谨科学的市场调研实则漏洞百出。如果宝洁公司能把钻研数据的精力转移一部分到较简单的宏观政治环境、市场环境、传统习俗的分析与理解上,就不会屡屡将自己埋葬在数据的坟墓中了。

结论;宝洁的严谨数据帮助宝洁广告远离中国百姓

批驳三:宝洁的创意内容本质上沿袭了美国广告的一贯风格

分析:美国广告一般比较直接地表现商品信息,并擅长使用比较的方法来宣传自己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其广告语言多力求简练、准确,乐于堆积数字。宝洁的广告也继承了这一美式风格,比如佳洁士牙膏喜欢与同类产品比较效果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官司缠身,SK―Ⅱ“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却被消费者抓住漏洞从而招来极其严重的信任危机……这说明美国广告雷厉风行,数据至上的风格并不适合中国以情动人的文化氛围。

结论;宝洁广告创意实际是远离了中国百姓生活

批驳四:宝洁广告媒体选择的贵族化招致四五级市场销售的败退

分析:宝洁虽然夺得了央视第一个国际标王的称号,似乎在与广告贵族媒体联姻的路上越走越风光,但是其在中国四五级市场的失败却预示着企业广告战略的重大失误。宝洁采取央视黄金媒体的广告轰炸,似乎对其在四五级市场的酣战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缺乏深度覆盖的渠道,不清楚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广告媒体的选择没有跟上市场转移的步伐,仅仅凭几个老外来理解复杂的中国农村,是宝洁公司进攻农村市场的重要败笔。

结论:宝洁广告媒体选择正在远离中国最大的农村消费群

批驳五:宝洁广告并没有把中国消费者放在眼里

分析:2005年间,潘婷、海飞丝、佳洁士、舒肤佳四大品牌被浙江宁波鼓楼工商所以涉嫌虚假广告名义立案调查。目前中国消费者理性程度和维权意识虽然在觉醒,但与发达国家消费者判断和维权能力相比差距仍然不小。宝洁公司抓住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的弱点,屡次设计不实广告、虚假广告,给中国日化品市场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

结论;宝洁广告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关心是虚伪的

正方回应

回应一:宝洁广告提升了中国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度

分析:激爽等某几个品牌的失败不等于宝洁广告失败,宝洁的市场占有率和中国消费者对于宝洁品牌的认知度说明了这一点。宝洁在中国日化市场的七大业务上参与竞争,在其中的四大领域已经取得市场领导地位。另外三大领域也取得了第二的位置。

结论:宝洁广告的本土化策略取得良好效果

回应二:宝洁有严格的渠道管理工作来配合广告投放

分析:宝洁的广告投放不是像反方所说没有地面配合,而是首先做好渠道工作。例如宝洁有一句话经典的话:“经销商即办事处。”这句话意味着宝洁公司的一切市场销售、管理工作均以经销商为中心,一切终端铺货、陈列等工作,也必须借助经销商的力量。它更意味着在管控了经销商之后,宝洁才大规模投放电视广告。

结论:宝洁的地面营销工作比这中广告更优秀

回应三:宝洁选择央视投放广告符合中国媒体规律

分析:通过对央视与地方台的CPM等指标计算对比可以发现,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是全国覆盖范围最广、收视率高。权威性强的两个频道,入户率在93%以上。在城市市场的收视占有率居全国榜首。因此宝洁广告首选中央电视台是符合中国媒体规律的。

结论:宝洁的广告媒体选择是贴近中国媒体实际的

回应四:宝洁广告诉求帮助中国人提高生活品质

分析: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这句经典广告语,正是这句广告语,宝洁第一个教会了中国人真正认识并开始使用洗发水。此后宝洁的其他品牌在进入中国时均不遗余力地向中国消费者传授一个个高品质生活的概念。舒肤佳强调“促进健康为全家”,玉兰油告诉中国消费者要“惊喜你自己”,潘婷说“拥有健康,当然亮泽”,佳洁士则呼吁“健康自信,笑容传中国”。

结论:宝洁广告帮助中国百姓提高了生活质量。

回应五:中国本土企业广告违法的事件比宝洁多得多

分析:与2005年部分宝洁广告违例事件相比,国内企业的广告违例事件比比皆是,虚假广告更是屡禁不止。例如,2005年9月1日,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通报了报刊医疗广告最新监测结果,此次共监测医疗广告895条次,仅2条次符合有关规定,合格率为0.22%。

结论:相比之下,宝洁广告遵纪守法情况尚好。

中国广告评估研究中心(CCAE)专家点评:

正反方缘于视角差异有警示有启示

双方立论基础:

造成双方看待宝洁广告本土化与去中国化的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正方的传播视角与反方的营销视角的差异;第二是正方的战术视角与反方的战略视角的差异。另外,正方谈宝洁公司的广告本土化策略,实际是从战术角度进行的判断;而反方则从战略高度指出宝洁的上述策略实际是其全球化扩张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辩论启示:

启示一:本土化的广告策略不过是跨国公司全球广告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宝洁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广告策略是:重视广告的中国本土化,将洋品牌做“土”;另外重视与中国政府的关系、重视高层公关等,从而适应中国的转型市场环境。他们在中国有一个共同的口号:“我们是中国公司。”这一点在跨国公司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内容和媒体投放上得到充分体现。然而,任何广告都是带有商业目的的,抢占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才是老外们的真正企图。因此,我们在称道其尊重中华文化的同时,切不可忽视这批国际狼的野心。

启示二:学习宝洁的品牌广告与促销广告的和谐投放策略

促销广告与品牌广告作为企业营销的“双刃剑”,要统一而为。促销广告需要采取与品牌同步的单一诉求效应,充分结合品牌定位与目标消费者的特点,提高产品在主要消费人群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扫除终端消费与识别的障碍。这点是值得我们向宝洁等国际企业学习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宝洁也有为促销而促销的时候,宝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也绝非真正的真诚,但比起本土企业的稚嫩和短视则要强许多。

启示三:借鉴宝洁广告管理的营销导向观点

宝洁的广告管理完全遵循了“营销公理”,就是要让消费者站到货架前的时候,立即想起其广告,而且立即明白广告中的内容并做出购买决定。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宝洁的广告那么“程式化”,甚至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都不爱跟宝洁合作,认为宝洁“抹杀”了他们的很多“新奇思想”,做出的广告根本不是“艺术品”。同理,我们也就明白了宝洁2005和2006年为什么会成为央视的标王。

第3篇

制造业再次革命在即,实体经济需要再回归。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环境恶化,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书中明确告诉我们,智能制造、互联制造、定制制造和绿色制造将是未来几十年世界工业革命的业态。制造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将会决定谁能占据未来制造业的制高点。作者把人类的制造业分为五个阶段:少量定制、少量标准化、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大批量定制化、个性化量产。我们现在正处于个性化量产阶段。作者预测当3D打印技术成为生产的日常部分,大批量个性化时代就真正来临了。

《销售团队管理:通过应用心理学打造高绩效销售团队》

(美)南希・马丁尼、杰弗里・詹姆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

与企业内部的专家和工程师相比,销售人员向来不受重视,被视为缺乏知识含量的岗位。而且大多数销售经理或人力资源经理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好的销售业绩来自经验的积累。其实销售人员的招聘、管理、激励、评估及销售人员的保留,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可以用数据来衡量的,用数字说话,能切实提高销售团队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测量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整体方案的销售已成为主流趋势,科学销售方法将极大地改进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技能,帮助组织打造高绩效的销售团队。

《病毒循环》

(美)亚当・潘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

作为网络时代最不可思议的现象之一,最好的广告方式往往就是不做任何广告。全世界最成功的企业之中半数都是白手起家的,它们靠病毒营销打破传统的力量,通过科技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种盈利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起点之低的创业方式,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本书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全球病毒营销案例大全,通过对传播性产品的案例分析,巧妙地解释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任何企业,无论是微不足道的起步者、非盈利性组织,还是纷繁庞杂的跨国集团,都可以用一用这剂灵药。

《证券分析》(原书第6版)

(美)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证券分析》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自1934年出版以来,80年畅销不衰。市场反复证明,《证券分析》是价值投资的经典之作。《证券分析》第6版是1940年版本的升级版,为巴菲特唯一亲笔作序推荐。本书在1940年经典版本基础上,增加华尔街10位金融大家全新导读,既表明了这本书在华尔街投资大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这部经典著作增添了时代气息。使得经典投资理念与当今市场环境完美结合。巴曙松领衔专业团队,历时一年半重新翻译完成,成为目前最专业、最权威的中文译本。

《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

第4篇

案例教学法是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Langdell)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20世纪初,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始采纳案例教学法,最初是利用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以帮助学生能像管理人员那样思考问题,做出决策。之后,案例教学法在西方教育界迅速崭露头角,被广泛运用于法学、医学、商业、企业管理等教学领域,逐渐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教育模式。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郑金洲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案例教学法以下定义。“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的”。“案例教学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并写出有关案例报告,它与案例与本课程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根据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含义的共识,结合广告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广告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教学法的含义为: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收集和加工典型营销传播现象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再现真实的营销传播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做出判断和决策,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进一步学习理解原理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即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育中的误区

由于我国广告教学长期以理论教授为主,侧重强调教学内容而忽视教学过程缺陷,导致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很多误区,只有消除这些误区,案例教学法才可能真正在广告教育中施展开来。

2.1误区之一:案例教学等混举例说明主张案例教学就是“举例说明”者,以为教学中有案例就是运用案例教学法。即是教师先讲述相关理论知识,再结合案例进行说明使理论具体化。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并非举例说明那么简单,首先,案例在案例教学法中占据中心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是借助案例研讨来实现的,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其次,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们自我学习,锻炼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营销传播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诵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授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组织讨论和积极评价。再次,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不断交往的过程,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法中占了很大比重,而举例完全是教师单方的教学行为。

2.2误区之二:案例教学等同事例教学主张案例教学就是以“案例复述”为主的事例教学法,即是以大量案例来吸引学生。课堂上只有老师对案例的描绘,很少有老师和同学的激烈辩论,老师在最后还要公布案例的“标准答案”。这样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教学,只不过是对广告概念或原则讲授的少,对案例描述介绍的多,学生仍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对案例的灌输。案例复述往往是对已有结论的论证,它对学习者的启示和警醒作用十分有限;而案例则是需要在讨论和分析中才能找到结论的特定情境中的事件。有的案例甚至很难得出结论或无法得出结论。事例教学比较简单,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随时插入,所用事例也往往是信手拈来,不必精心准备。而案例教学的要求则高得多。这种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其完整的教学过程。事例教学手法单一,以授受问答为主,而案例教学能对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组合。案例教学重要的不是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营销传播运作中的思考过程。案例教学真正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具体的广告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方法技能。

2.3误区之三:案例教学就是实践教学主张案例教学就是实践教学者,混淆了二者的含义。案例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共同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获取广告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更要通过对广告案例分析、追问的过程,养成学生反思实践问题的精神,提高反思实践问题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发展与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不是要学生死记知识条目,而是重视逻辑推理和辨证思考的过程,形成怀疑和批判的学术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仅仅是突破传统广告教育中只关注知识讲授的弊端,提高学生营销思维能力。但是案例毕竟是经过加工过的事实叙述,仍然不是完全的社会真实,案例教学法也不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广告实践,学生对于接待广告主的技巧、客户服务、策略选定、提案陈述、广告文书、广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并不能通过案例教学法完全获得。所以,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本质上是大相径庭的。在现行的中国广告学高等教育模式中产生的课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目的就是在于进一步培养广告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为学生进入职业状态做准备。

3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学中运用

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其完整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价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有周密的准备和精心的实施。目前学术界对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教学中的运用概括性总结和表征化地描述居多,而结合广告教学实际真实再现认真分析其运用过程的则罕见。笔者结合自己在广告教学中的体会,以一个原创性的案例教学的演示分析为基础,探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设计和运用。在品牌定位的课程讲授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定位的本质即定位是针对潜在消费者的需求结合品牌的特性所做的营销传播活动,笔者选取了可口可乐新可乐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广告定位所依据的三个重要的参照因素:消费者的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的市场地位。

案例1:求新还是坚守—

—可口可乐的定位困境

可口可乐是全球最成功的品牌之一,因为可口可乐是这个市场的首创者,也是人们心目中饮料市场的领先者,因而可口可乐一直坚守自己的领导者定位,最具代表性的是它1942年的广告语:“真正的饮料(therealthing)”,表明只有可口可乐是正宗的可乐,其它的都是仿制品。20世纪50年代,可口可乐在对百事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可是接下来10年里,百事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定位:新一代的选择。通过系列广告大力宣扬青春、充满活力、富于挑战性的百事精神,“认为自己年轻的人现在就喝百事”,从而导致美国年龄在25岁以下的人几乎都迷上了百事可乐,抢夺了可口可乐在年轻人中的市场份额,成功与可口可乐缩小了差距。70年代,“百事挑战”运动针对可口可乐的口味,强调自己的稍甜配方更胜一筹。80年代,百事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巨星策略进一步挑战可口可乐的霸权。1981,可口可乐老大地位岌岌可危,市场份额不仅输给百事,还输给芬达、雪碧、健怡可乐。同时,可口可乐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配方的新可乐,在与百事和传统可口可乐的口味测试中,新可乐被消费者认为是口感最好的。面对百事的强劲挑战,可口可乐公司是否应该放弃原来的已有99年历史的神秘的“7X”配方,推出一种新配方的新可乐?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教学目标:①加深学生对广告定位依据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着将等消费者的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的市场地位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分析中去。②初步训练学生的广告定位决策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考虑到案例1是广告定位中真实的经典案例,具有争议性和可分析性的价值,且能较好地体现产品定位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故选定此案例以期望实现教学目标。第一步,教师的准备。教师对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做深入的分析,确定案例讨论中的焦点问题。第二步,学生的准备。每一位学生于课前一周已得到教师打印好的案例材料,并按教师的嘱咐认真阅读、分析案例并写好发言提纲。

(二)课堂实施阶段

教师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组约6至7人,并设计出案例分析、讨论的步骤。第一步,设疑激趣,呈现案例。考虑到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将打印好的案例已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对他们来说,案例己无好奇感,故课堂上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并提出6个问题供学生思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①可口可乐是否应该推出全新配方的新可乐?②可口可乐遭遇困境的关键原因是产品的口味吗?③可口可乐品牌的定位与核心价值是什么?④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品牌的期待和心理需求是什么?⑤为什么定位大师里斯和屈特说“定位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而是针对潜在消费者心智所下的功夫。”⑥广告定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此时,师生再一次熟悉案例情境。此时仍处于案例的导入阶段。因此第二步的设计和安排非常关键。第二步,启发引导,展开讨论。①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发言,消除他们的紧张感,让他们在小范围的热烈讨论中互相启发整理思路。具体做法是小组每个成员先简单的说出自己所做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批评、补充。接着小组成员对按教师提供的案例问题的顺序逐一发表各自的意见,展开讨论,一个问题结束了,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讨论。最后要求各组总结,形成自己的结论,注意在小组范围内不一定要达成一致意见,只要其理由充分,每种意见都要统计。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分别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②全班讨论。各小组选派2名学生结合案情分析情况进行观点陈述,其他学生认真听,评判观点、结论,进行补充,或质疑,或提出反驳意见,学生全面参与。教师将不同观点板书于黑板上,同时对个别质疑进行解答。对案例1,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形成三种意见:A、以全新配方的新可乐取代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以更好口感作为新的广告诉求,跟百事打口味战。新可乐不会影响可口可乐的领导者定位。B、保持可口可乐的传统配方,因为消费者选择可口可乐是出于品牌认同,而不是仅仅是口味。独一无二的原创性是品牌的核心资产,新可乐使自己身份模糊,动摇品牌的领导者定位。C、同时销售传统配方和新配方的可口可乐。这样可以讨好消费者偏甜和偏淡的两者口味要求,比较保险。教师此时注意引出与论题相关的广告知识。第三步,以案论理,总结延伸。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有一个总结,在总结中教师往往要揭示案例中所包含的广告定位理论知识。案例1涉及针对产品功能还是针对消费者需要进行定位的矛盾冲突以及在这种矛盾冲突时如何决策的问题。事实上,定位不是对产品本身做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比产品本身要重要的多。可口可乐19世纪80年代推出时是市场上唯一的饮料产品。它首创了一种新产品种类,品牌的名字就成为产品本身。20世纪大部分时间,广告充分利用它的原创地位,也是它配方保密的原因。而新可乐与品牌定位背道而驰。新可乐的定位出让了它最关键的品牌资产:原创性。可口可乐的品牌角色是看守者,他们不能改变旗舰品牌的口感,不能改变它的形象,惟一能做的就是保卫自己珍贵的品牌遗产。事实上,可口可乐公司1985年的确推出过新可乐。这一决策大大低估了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没有估量到许多人对传统可口可乐的那种深切、持久的感情。人们因为买不到传统可乐愤怒,媒体和众多消费者强烈抗议,抵制新可乐。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公众的压力就迫使可口可乐公司完全撤下新可乐,恢复了老可口可乐的生产,从此回归经典可乐的定位,在以后的营销传播中可口可乐再也没有用“新”来形容过。教师要指出学生根据消费者需求、品牌核心价值和市场地位进行定位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

(三)课后评价阶段

在案例1的学习中,学生是从一个营销广告人员的角度参与到案例分析中的,他们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决策人实际面对的那个两难情境,要承担一定的职业责任,要感受来不确定性后果的压力,认识到营销决策可能要冒风险,并且懂得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他们通过这种亲身的体验认识到在广告定位原来是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真实的案例情境让他们懂得了在做广告决策时,应考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最好的行动?为什么?以及行动后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同时,案例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也能考察学生对本章节理论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广告定位的内容。此外,对案例的共同讨论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相互合作能力。

4参考文献

第5篇

1.我国高校广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迅速,对广告人才需求庞大,但外部对广告教育却有着过髙的期望,这就使得广告教育在一种根基不稳定的情况下畸形发展并迅速膨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广告学专业,但这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满足行业的需求。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有广告从业人员91、38万人,但受过正规广告教育的不足2%,而在美国广告的从业人员中,75%以上的都是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由此可见,中国髙等广告教育发展仍严重滞后于广告业的发展。

中国的广告教育在体制和教学上存在很多弊端。其一,封闭办学,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广告学本应是一门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并重的学科,但如今的大学教育大多以枯燥的理论教育为主,能提供给学生参与企业策划、社会活动的机会很少,同时封闭教学也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热情。其二,广告教育整体水平良莠不齐。在开展广告教育的髙等院校中,除了中国传媒、厦大、复旦大学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的之外,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在师资力量和相关设施根本不健全的情况下设立的专业,整体教育水平始终受到世纪条件的限制,难以和前面的学校相提并论。

广告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本专业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从教师方面来看,虽然科班出身的教师比例已经逐渐上升,但很多还是只偏重于理论,对广告实际运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从学生方面看,首先,学生对专业热情不髙,笔者了解了部分广告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从事广告的不多,即使进入了广告业,也只是作为一个暂时的职业。究其原因,有的认为广告公司报酬太低,有的认为所学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体现不出专业价值,其次,空有理论,动手能力太差。广告公司普遍反映,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战能力,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2.对于高校广告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的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2.1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

高校理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反映了教学的方向,也是检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髙等院校广告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是围绕各自的院系特色设置课程,开展狭隘的广告教育。导致的结果是,艺术院校广告专业学生有扎实的广告设计功底,但不懂得市场营销,财经类院校培养出的学生熟悉市场营销和广告运作,对广告设计却不在行。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的广告教育要与行业接轨、跟上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就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培养“就业专才”上,在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有自己的科学合理的体系,还应该充分考虑广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发展趋势。

第一,注重课程层次,合理划分专业主干课结构。广告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应该由理论、技术和实务三大核心部分组成。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市场营销、新闻概论、传播学、公共关系、经济学、广告法等列为基础课,广告设计、广告制作、摄影、音像制作等列为技术课,市场调查、广告策划、文案写作、案例分析等列入广告运作与实务。对未能列入专业基础课、专业首选课而又比较重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列为为专业选修课和选修课,让学.生们自己选择。

第二,分清主次,主干与枝干课程相结合。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结合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对专业课程设置有所倚重,但对相关学科的设置不能忽视,要重视知识的关联性,进行辅助和补充型教学。从国外的一些广告教育模式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借鉴,他们的课程设置大多有所偏重,就是由自己的侧重点。例如美国,广告学专业设在商学院或者新闻学院,基本上遵循了科学化模式;而法国则以艺术学院为主,属于艺术化的培养路线。因此,突出主干学科的学习,配以枝干学习的辅助,可以克服广告教育中“杂而浅表”的弊端。

2.2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课堂知识,更让学生参与广告的实践活动。首先,在每门专业课中的课时总量中划出一部分的实践环节,比如每两节的理论课程配合一节的实践课程,尽量让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其次,可以把毕业集中实习改成每学期的分散实习和毕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每学期所学的专业课程不同,在学期末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一些短期实习,再在毕业时进行集中实习,用这种方法使学生真正地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

第二,真正做到把经典案例运用到理论教学当中去。每每一说到广告的教学改革一定会提到案例教学,广告专业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把一些案例有意识地加入到理论教学中,但是很多案例的选择和运用还是浮在表面上,还是为讲理论而讲案例,案例总是成为教师们的论据。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真正地使用案例,是指在教学中能够把一些经典案例进行系统收集分类,在讲授理论之前先拿出案例来,由案例引出理论,让理论成为案例成功的论据,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把一些规律总结出来,使案例的作用发挥到更大。

第6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广告创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18-02

广告创意是广告学和艺术设计学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广告创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特别是能够在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方面创作出优秀的、有创造性的作品。目前各大院校的广告学和艺术学专业都相继开设了广告创意课程,三本院校也不例外。教育的根本方法是因材施教,三本独立院校与重点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上都应该有所差别。

一、高等教育的四育人理念和目前广告创意教学的不足

我校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在我校提出了“生产育人”的口号,指出要把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它体现了系统育人的思想,是教书、管理、服务和育人在时间和形式上的有机统一,符合高等独立学院教育的办学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理论知识教育大于实践教学

广告创意课程是与艺术设计学、心理学、营销学、广告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交叉性学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各种创意技法及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都需要掌握。在目前的大多数广告创意教学中,多是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即使是实践教学也只是偏重于传统的平面广告的练习为主。理论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但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简单生硬的知识学习并不适应实际的教学需要。将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才适应于教育,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了课堂学习的吸引力。同时,对于新型的广告媒介的关注也是三本教育需要重视的,三本教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需要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对新媒体广告市场的不断关注,才能让广告创意的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艺术表现能力的忽视

在很多独立学院中,除了艺术学和广告学的专业,还有一些理工科的专业例如多媒体技术专业也有开设广告创意课程,这些专业所开设的广告创意课程多偏向于技术层面,广告创意的技法、广告创意实现的技术方法、广告设计的软件应用技巧,这些是理工专业或应用型专业学生的优势。但是因为对于基本的美术知识、视觉原理,形式构成法则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这样会造成学生有创造性思维和技术能力,但是因为艺术表现能力不够,作品不能呈现足够的艺术感染力,不能打动观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技术层面的技法之外,还要注重对于基本美术知识的介绍和学习,应该交叉结合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广告创意教学的具体方法

独立学院中的广告创意教学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而是应该通过课堂练习、社会实践命题设计、广告设计大赛的参与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系统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下几种:

(一)创意思维的培养

优秀的广告创意作品的产生离不开创意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创意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资料,除了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外,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外多方面知识的关注和吸收,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新科技媒体中的信息。随时记录浮于脑海的一些问题或感想,有对所解决问题的执著思索和追求,养成及时记录信息资料和灵感的习惯,并分类管理。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用心观察,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对品牌的上市和营销进行调研,从中得到收益和启发。例如夏季新上市的饮品有哪些?广告定位是什么?产品包装形象有何特征?受人喜爱的原因在哪里?第三,锻炼学生的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是广告创意人才必备的基本才能。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课堂上,鼓励学生对优秀的广告案例分析讲解自己的感受和心得,或是模拟相关工作岗位,为学生拟定命题,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让学生学会大胆的“自我推销”。笔头的训练主要是针对广告文案的创作。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图像,让学生根据画面为其增加文字说明。这个文字说明不能是简单的平铺直叙,应该是简洁的、幽默感的、能够一针见血并深入人心的。第四,创造宜于产生灵感的环境氛围,单纯专业知识的学习容易使人思想僵化,所以除了专业课程之外,音乐、舞蹈、书画、服饰、电影、网络等所有最新的时尚都应是学生关注的焦点。鼓励他们培养多的兴趣爱好,为创意的产生创造好的环境。

(二)类型广告案例分析

就广告的传播形式而言,广告类型一般分为: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的广告形式可能随之产生。大量优秀的广告案例学习是广告创意的特点之一。对经典案例的理性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拓宽眼界、学习别人的经验,并增长自己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平面图形、图像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设备,结合录像、DVD等音像广告资料,向学生介绍当前最新的广告创作动态,如近期的国内外广告大奖――嘎纳广告大奖,台湾的时报金奖、国内的全国优秀广告作品展,同时还有国内外的优秀广告作品赏析等。在本课程中,学生们可以领略到广告大师们的经典创意之作:宝洁公司洗发水;阿迪达斯的“一起2008”系列;李奥・贝纳的“万宝路”牛仔;苹果电脑;大众公司甲壳虫汽车;Levi’s牛仔系列……通过这些经典广告案例的学习,学生们领会什么是好创意、好点子,为今后的创意训练打下了基础。

(三)创意表现方法

广告的表现要素有造型、色彩、动感、语言和文字等,其目的是传播信息。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广告创意:

1.展示式表现方法。展示式的表现方法是广告以诚实直接的形式向观众传达商品的基本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信息的传达应该以情景高度交融,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向人传达出商品或商家的内涵和其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给观者以美的感受并增强了对商品或服务的好感与亲和力,否则会流于平庸俗套,信息价值大大消减。

2.幽默式表现手法。幽默法大体分为情节幽默和表现幽默两种。幽默式广告的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强,可以应用反差、对比、夸张等形式激发人的联想,令人影响深刻。幽默式广告被广告人广泛使用,原因主要是人类的心理需要轻松、开朗,在这种情绪下信息容易被记忆。幽默式是很难掌握的一种表现方式,需要长期的观察,训练或是灵感的激发才能获得。

3.留白式表现方式。“留白式方法”又可称为“悬念式方法”,一方面表现为广告画面的构图方式或技法上通过预先设计的画面构图,用黑与白、实在与虚空、确定与未知的对比来引导观众去领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目的所在;另一方面是在广告情节上常常是把主信息藏在广告的正文中或是放在电视广告的结尾,目的是吸引观众进一步关注广告信息,这种意味深长的思想表达上的预留给人宽广的思索范围,让人心灵神会,回味无穷。

(四)社会实践命题

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按照广告公司的业务架构安排命题实践,每节课为学生提供参与到实际广告的即兴创意创作的机会。具体方法是,拟定一个品牌,为其设定品牌类型、品牌特征、目标客户群,在班级当中成立不同分工的几个项目小组。按照学生的兴趣对小组或者个人进行不同的设计分工,在学习中体验实践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消化吸收基础知识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及兴趣发展方向。

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相比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多种教学形式并用的方法很欢迎。理论知识的普及、大量国内外广告案例解读、严谨热烈的命题实践让学生在较为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吸收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同学间的协调合作精神。当然,对于广告创意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必将以更多样的形式出现,广告创意的教学也应该不断地创新、完善,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广告人才。

参考文献:

[1]占鸿鹰、刘境奇.广告创意设计.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0.

第7篇

【关键词】微案例教学法 医药市场营销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52-02

医药市场营销是一门建立在医药商品学、经济学、消费行为学、广告学、药事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营销、管理、消费行为等基本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法分析并解决具体营销问题,是高职院校医药营销、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为了提高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性,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药营销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针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多、专业理论性强及涉及面广的特点,多数任课老师认为使用案例教学法来教学是最有效的,特别是微案例教学法作为案例教学法的补充,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是提高医药市场营销课堂教学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微案例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

微案例教学法是指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借助简短贴切的情景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形象的描述或解释,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甚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微案例教学法不但能达到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点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生站在医药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借助微案例情境了解更多医药行业的相关信息。

(一)理例结合,便于理解。微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多数是实际医药营销活动的经典情景,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营销理念。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从个别案例中提炼出医药营销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

(二)随时配合,运用灵活。微案例一般包含1至2个知识点,针对性强且体量小,所以运用简单灵活,花费时间少,可以随时配合理论知识讲解的需要,让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三)师生互动,提高效率。在新课改中,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微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让学生主动思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易于理解,增强信心。微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提问可以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同时,也为后继的综合案例分析打下基础,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遵循人的学习规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二、微案例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实施

(一)实施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微案例。根据“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原理,每门课的第一次课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学生对任课老师和对整门课程的喜欢程度。利用微案例教学法,借助热点医药营销事件、医药行业趣味性话题、学生身边的营销现象等作为微案例切入“第一课”,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此外,每一次授课前也可以利用微案例进行导入,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微案例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利于课堂的开展。

2.新知讲授环节运用微案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知识点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接受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介绍一些重点难点时,借助微案例来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运用。

3.课堂结束环节运用微案例。完整的一次教学在结束时一般会有小结,有时候还会根据内容布置课后思考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在小结时巧妙引入微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此外,课后思考题也可以用微案例的形式布置,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实施的主要步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与普通的案例教学法相比要简单得多。一般来说,普通的案例教学法的步骤比较复杂:第一,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查阅大量的背景资料;第二,学生分组,选出小组长,组长负责人员分工和协调工作;第三,各小组根据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并回答老师针对案例和理论知识提出的问题;第四,小组代表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言;第五,老师针对讨论过程和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小组互评;最后,上交讨论结果或者案例分析报告。这种案例教学法不管是授课前还是授课中都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缺乏灵活性和易操作性。鉴于学生学业的繁重和授课学时的有限,案例教学法有时候并不适合运用,此时,可以用微案例教学法进行补充,一般的微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老师针对要讲述的知识点展示微案例的素材,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结合知识点和微案例内容讲解,或者先提问学生回答后再通俗讲解;最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或者举一反三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知识。

三、微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微案例的数量和质量。经过长期的实践,微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每节课的微案例运用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来说,50分钟的一节课可以引用3~5个微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即可。微案例过多,占用时间过长,自然就减少了传授新知识点的时间,甚至完成不了教学计划,容易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反之,微案例过少,课堂容易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除了关注微案例的数量,其质量也要重视。借助质量高的微案例可以让老师讲课时游刃有余,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是豁然开朗。

(二)微案例的采集。微案例的采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首先是对案例的选择,考虑到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在案例选择时尽量选择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案例,这些微案例要求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既能达到对知识点的支撑,又能反映最新的行业信息。其次是对案例的编辑,由于大部分的案例都是综合性较强、信息量较大,要体现微案例的“微”,编辑工作就十分重要,要用简短准确的文字将案例描述清楚,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

(三)微案例的来源。综合案例资源相对丰富,查找相对便捷容易,一般适用于在一章书或者一门课学完后讲解,但是微案例的资源相对匮乏,但需用量又大,而且微案例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信手拈来。因此,任课教师平时要不断挖掘与积累、学习与总结,并且熟记于心,授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旁征博引。微案例一般有以下四种来源:

1.教材以及辅助教材。医药市场营销的教材有很多,一些教材相对比较受欢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编者在编写教材时都会选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丰富教材的内容,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查阅和对比,选择一本趣味性强、案例资源丰富、编排合理的教材非常重要。

2.新闻或财经类节目。如CCTV-2的《商道》、CCTV-1的《新闻联播》等节目,经常会有一些典型的营销案例,具备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任课教师经常关注这些栏目,可以使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网络途径。一方面,可以从知名的营销网站获取案例,如全球品牌网、中国营销传播网、医药联盟网等,这些网站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可以找到最新资讯;另一方面,可以从各大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获取案例资源,这些网站收录的案例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针对性更强。

4.生活中所见所闻。营销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总能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案例,这些案例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体会。

(四)微案例的展现形式。微案例的展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文字。这是微案例的主要展现形式,可以是一首诗词、一段歌词、一段广告语、一句名言等。用这些名人的经典文字作为微案例的素材,可信度高,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图片。图片比文字具有更多优势,如直观、形象、生动、省时等特点。用图片作为微案例教学的展现形式,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快速理解专业、抽象的知识点。一个药品包装盒、一份药品使用说明书、一张药品POP、一张照片、一则印刷广告等都可以作为素材。

3.音频。声音能够反映出特定的情境和烘托气氛,有些信息用文字描述需要大量的篇幅,也找不到合适的图片来表示,这时就可以借助音频的表现形式。音频的真实感和强感染力,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来提高上课时的注意力。微案例的音频素材可以是一则电台广告、一段歌曲等。

4.视频。视频集结了声音、文字和画面的优点,一段简短的视频就能蕴含较大信息量,这是最吸引学生眼球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展现方式。微案例的视频可以是剪辑加工过的新闻节目、财经节目、名人演讲等。

(五)微案例库的建设。由于医药产品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使得药品行业受到的监管更多,医药营销活动也有更严格、更专业的规定与管理。因此,医药行业的营销案例相对其他行业会更少,在微案例采集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找不到可以支撑知识点的医药案例。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发动团队的力量,分工合作,通过平时的挖掘和积累,建立医药营销微案例库。

综上,微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医药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授课教师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和改进,共同努力建立资源丰富的医药营销微案例库,以更好地提高微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志胜,龚云虹.微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

[2]罗丹凤.高职医药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20)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5-40-2)

第8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112-02

广告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与喜爱。对于未开设广告专业,而仅仅开设广告学课程的学校来讲,要培养学生对广告学的兴趣,提高广告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非广告专业广告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多年来,笔者从《广告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改革尝试和探索,以期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广告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广告学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一直以来存在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现象。随着高等教育广告学教学大纲提出加强技能操作的实践性教学,如何在广告学教学中实行有效的教学改革与教学思路的转换,培养综合性人才,成为思考的重点。

新疆财经大学从2006年开始对第一届新闻专业开设《广告学》课程,目的是扩展专业课程,使学生了解广告媒体的历史发展,掌握行销、广告、媒体与消费者的基本关系,充分理解媒体在广告运作中的作用。掌握媒体计划背景知识及媒体计划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008年起又开始面向全校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设全校性的《广告学》选修课,之后又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以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教学目标调整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广告素养及能力,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发展能力。让学生掌握广告的基础知识,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流程,学会运用基于实证的广告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初步掌握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和广告管理等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广告认知能力、广告接触能力、广告分析理解能力、广告批判能力、广告评估能力和广告参与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革单纯枯燥的理论教学,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发挥电子信息平台的巨大优势,在教学改革中融入信息化的发展理念。

1.加强教材与互联网资源的融合

由于教材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广告学的教学内容不应是固化在纸质教材上,而应是以信息资源的状态存在。笔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努力建立资料库,大量收集中外广告案例并进行整合,根据知识点进行设计,分专题、分模块、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整理,分有PPT、概念库、原理库、案例库、广告视频库、图片库、题库等,保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充实和完善,形成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积极吸收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新知识、新信息和业界最新成果,将之与我国改革开放后广告实践相结合,并且将这些前沿的观点和理论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

每学期,新疆财经大学都会从专业的广告网站如中华广告网、中国广告和一些企业网站上和一些专业期刊和书籍中寻找并选取鲜活的广告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播放大量优秀的国内外平面广告作品和电视广告片,形象直观地传授广告理论。比如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广告之争,天猫商城双十一的广告及营销,这些利用互联网获取的最新案例都引起了学生更多的兴趣和更深刻的理解。另外,开学第一堂课我都会为学生推荐几本辅助教材、杂志和报纸,要求学生阅读从而更好地来学习本课程。

2.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激励引导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广告业务运作过程。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广告调查,并开展模拟或针对特定企业进行广告方案的策划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每次结合所讲内容,给学生推荐或播放一些经典广告视频。同时要求每一位学生给大家推荐一些广告,并且从广告的创意、表现手法和文案的创作等方面来简单说明推荐理由。把评价、鉴赏当作平时作业,计入总评成绩。从实行效果看,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不少学生尝试运用老师讲解的广告知识来介绍分析广告。同学们所介绍的广告大多是比较有水准和创意的广告,这也纠正了以前认为学生比较欣赏通俗且烂俗片子的偏见。

组织学生成立多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些集体性作业,如共同制定完成广告策划书、撰写广告文案等,以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也为了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广告公司广告运作中的某些程序和环节。

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品牌创意营销大赛(如每年的联想创意营销大赛),将教学、实践及参赛指导相结合,建设学生创新团队,提升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将广告创意赛事开拓为大学生接触实践、检验所学、施展创造和创新能力、组织运作能力的平台。通过参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达成跨专业同学的沟通、合作及共同进步[1]。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是一门表现力丰富、展现手法多种多样的课程,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型和单一型的模式、填鸭式灌输说教方式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应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因此新疆财经大学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技术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做了尝试和探索。

1.全面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本课程开课之初,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我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配合经典广告图片、音像视频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动态的教学手法,丰富、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生动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2]。学校持续加大投入,改造校园网络,整体升级网络、服务器,提升硬件条件,保障了课程实施平台的正常运行。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特征,创建各种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形象直观、图文释义,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使模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开阔了视野、增大了信息量,培养了观察、思考广告、分析和练习广告的习惯。

2.强化互动机制

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重双向沟通,运用各种方式开展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个体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行为,充分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适时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每学期开课之初,笔者都会对学生做一次广告素养的小调查,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摸底;每次下课后,笔者及时与学生沟通,学期中还通过作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态,通过他们的视野来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和兴趣。

3.创立案例教学与模拟教学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模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教师们精选广告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将经典广告案例融入课堂。设计了“主题讲授、问题深入、小组联动、引发思考”的教学方法。在讲课内容上不面面俱到,每次选择提纲挈领的点作为主题,从广告的根本问题角度讲清楚其来龙去脉,问题设计的角度则放在当下。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问题的讨论不在有个答案,而是互相刺激促进思考。尽量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进行点评,使学生提高对广告案例分析能力、全面认识和评析广告作品的正确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广告运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对广告正确的感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广告实际设置场景,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体验模拟的“真实”场景,比如通过某一个广告来了解广告的制作过程,如何查询媒体的购买价格,如何在不同媒体上投放广告,广告需要遵循怎样的法律法规等等[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最感兴趣的品牌或企业进行广告策划或制作广告、广告创意训练、或搜集案例作课堂分析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努力,提高了广告策划和制作的实践水平。

这些做法既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尝试

改革原有课程考试方法,重点考核实践动手能力,使之与素质教育模式相适应。课程开设之初,新疆财经大学对学生的考察还停留在传统的试卷考试,侧重对学生的广告理论知识的考察,忽视对学生广告知识应用能力的考察。教学实践表明,成绩评定不能单纯依靠考试。这样量化未免过于简单,也压抑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学生为应付考试,以得到高分,就会死记硬背、纸上谈兵,忽视对课外知识的广泛涉猎和实际创作,不能反映综合素质水平。

因此新疆财经大学对广告学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对学生学习的考评进行改革,尝试采用多元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平时成绩由教师对学生上讲台所演示的广告策划案的内容、所推荐的广告片等的熟练程度、口头表达能力、知识面的深广程度、分析评价的水平等加以综合评价,当场记载平时成绩与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试改为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品牌营销创意大赛的参赛作品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按照广告策划的基本流程做一份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操作性的广告策划书,包括影视广告的脚本或平面设计图。学生的广告作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以及在报纸、杂志或者互联网发表的均可计算为优秀。

第9篇

传播学课程在广播电视编导及播音与主持这两个影视应用类专业本科班与新闻学本科班,有着不同的授课计划、内容及方法,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讲授传播学课程要因人制宜,内容素材选取上应该偏向与这两个专业相关的传播学案例,兼用传播学的讲述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传播学;实证研究

为响应国家培养多品种应用型人才的号召,高等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影视应用类专业的传播学课程的课时数被大量缩减,因此对于该类课程的讲授势必要采用新的内容及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①

一、以经典案例为基础,结合影视类专业学生特点,因业制宜

传播学这门课程作为舶来品,它最初提出和形成在美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为美国政治竞选宣传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宣传服务,而传播学的经典案例与这两方面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该类案例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及作用非一般案例所能匹及。比如说,在讲“议程设置”这一章节时,必然绕不过1967年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一起进行的一项关于大众传媒各种认知效果的研究与1968年的总统竞选,以及对于1972年总统竞选的重要研究成果——《美国政治议题的出现: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讲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议程设置”这一理论的由来及发展过程。尤其在一些重要概念的讲解上有着深厚的政治背景,如“个人议程的信息源”问题,其信源主要来自电视网以及报纸报道的竞选新闻,并得出结论——新闻媒介对议程设置起了较大的作用,但为了讲清这一论证过程,还需要提到“电视上的付费政治广告”以及“人们之间对于候选人和议题的谈论”这两个环节所起到的作用。为了讲透该知识点,不可避免地就要谈到美国的政治竞选与麦库姆斯及肖在做“媒介认知”研究的时代背景,只有如此,学生方能深刻理解而不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在讲“传播效果”这一章节时,不得不提卡尔•霍夫兰的“二战中对美国士兵的说服研究”,不仅因为该研究是有限效果论的奠基性成果,而且是理解“说服研究”时代大背景的重要注脚。尤其是霍夫兰对于四部影片《战争的序幕》、《纳粹出击》、《瓜分与征服》、《不列颠之战》的分析研究,是说服传播必讲的经典案例,该研究不仅得出“受众的个体差异导致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改变”这一重要结论,而且从方法上看,电影评估研究在军队中的研究采用了“带控制组的前/后测设计”,为传播研究建立了新的标准,在《我们为何而战》的实验中注重细节控制,也成为后来者学习的典范。由此可见经典案例在整个传播学教授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毕竟不同于新闻学专业学生,他们的专业侧重点各不相同,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做到因业制宜,结合编导与播音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讲授,例如编导专业学生对镜头语言比较敏感,因此本人将霍夫兰的四部影片分别截取一个小视频片段,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对此种教授方式颇为接受;而播音专业学生对解说词等文本语言兴趣浓厚,为此在截取视频片段播放的同时,将解说词文稿摘出来进行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上课效果来看,学生反馈良好,这其实也从侧面印证了受众个体差异(如个体偏好、兴趣、价值观等)在他们接收信息时选择性接触行为的不同。

二、注重内容时新性与影视专业的贴近性,因人制宜

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都属于传媒艺术类学生,他们与其他专业相比更追求讯息的时新性、及时性,因此对传播学理论的案例分析不仅需要经典案例,还得及时补充一些当下热点话题及热点事件,做到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如在讲到把关人理论时,结合当时热点事件李光耀被去世来反观媒体从业者报道新闻过程中专业标准的缺失与操作流程的失误,对该事件的分析不仅可以引出门区的概念,还可以将怀特、巴斯等把关模式研究融入案例中进行讲授。如李光耀被死亡之所以搞出这个大乌龙,是由一个冒充新加坡总理公署的网站截图引起的,凤凰网、CNN、网易等媒体在没有核实清楚信源的情况下不负责任地转载,造成虚假信息扩散,归其原因主要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放弃了自我约束以及编辑把关不严造成的。如此一来,学生对何为把关、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及把关过程等理论要点进行把握,才能更为深刻。但仅仅做到内容的时新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编导及播音专业学生产生知识点的共鸣,还需要结合他们各自的专业偏好选择一些贴近其专业特色的案例作为补充,比如说在为编导专业学生授课时,可以从电视节目的角度做解读,尤其是当下最受学生追捧喜爱的节目,比如说“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如讲到“大众传播的功能”,可以结合电视节目进行讲授,而播音专业学生对各电视台主持人比较熟悉,切入点可以选择某个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如在讲授“议程设置”这一节时,本人将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作为引子,引出“议程设置的基本假设——新闻报道影响人们对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感知,进而对公共舆论产生影响”,接下来对比媒体报道的公共话题与民众探讨的坊间议题得出结论:媒介在有意无意地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

三、充分运用新媒体表现形式,辅助传播学实证研究方法,因物制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