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34: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管理体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以往重点培养学生们的理论知识,现在则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最近几年,德育的改进正在持续发展着,这也验证了学校德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开始了解到德育对于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性,这同样是现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必然要求,教师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的德育培养,优良的德育管理体系对增进学生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在自己擅长方面更加的突出,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小学分层递进教育是依照学生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施教、调节教育措施,让学生们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施行分层递进德育管理的理论依据
小学课堂教学是实行德育理念的最好途径,现在的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传统的统一性教学应用到现在越来越没有效果,所以如何能让个体差异的学生融入到整体中去,是现在学校在教育领域上首要想解决的问题,受到教育界的重点关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采用“多对一”模式,就是好几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每个老师都是优秀老师,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德育的必经之路。现代的课堂教育要重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而极少的重视老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事实表明生活化的课堂模式不仅要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还要重点提高老师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这是教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若是面对各科各年段的学生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统一、缺乏个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就不可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丰富内容,不可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这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体现。这样没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它会降低学生的创作能力,会把学生变成统一的没有自我的“标准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个体教学(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能接受个体教学的也只是极少部分的贵族,后来才渐渐的变成班级教学(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由于班级教学的慢慢普及,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后来又步入了信息科技时代,班级教学也开始适应不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变化的信息化社会,因此个性化教育开始流行。
二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当小学老师对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就一定要重点注意德育体系的目标,德育系统的目标重点指的是德育相关活动所要实现的预期效果,德育体系目标是指导德育教育的关键,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体系目标是繁杂多样的,不仅如此,德育体系目标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先从道德的心理结构来了解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和才能三个方面联合组成了道德,所以道德的内容方面德育目标可以分为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等等。当今社会,小学的德育总目标就是将全体学生培育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拥有正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公民,为此,老师们更应该重视加强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并且积极的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理念,为我们中国培育出有思想、有道德、有品质、有文化,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我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方式的特点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方说目标性、周密性和层次性等方面的特点,学校和老师都应该掌握住德育教育方式的特点,将小学的德育管理体系建设得更好。从我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管理的状态来看,小学德育管理体系还有着许多缺陷,这就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非常短浅,学校过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外在能力,极大程度的忽视了德育教育管理对人品性的重要影响,这就不能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太过理想化,许多学校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管理的真正内涵,同时也没有设立好德育教育的门槛,最后让德育教育管理的目标显得外表非常宏伟内在十分空乏,久而久之,老师们就会将德育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们的道德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是非常困难的,也会让学生们感到不知所措。最后,德育教育管理目标太过于绝对,这会导致老师们对德育教育目标过于限制,还会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太过重视德育的社会主体,最终会导致德育教育管理不能得到基本落实,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得不到实际应用。
三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要对小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进行一定程度影响,就应该积极努力的研究相关的德育教育施展路线,从而实现德育内容的落实,有利于学校的德育目标得以实现,德育教育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类型,同时我们针对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界定,比如教学、班任的工作、校园活动和课外活动等等。
(一)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引学生学习、了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让学生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德育教育中,教学是最基础和有效的途径,总的来说,各学校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把教学分为德育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小学教学阶段,德育课程主要是针对生活、社会的品德教学,这是小学展开德育建设的关键,老师们要重视德育的科学与思想的相结合,使其变得越来越先进和合理,最终做到德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少先队
少先队又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中国少年儿童组成的群众组织,少先队里有很多有思想、有远见、有志向的爱国儿童,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队,是德育教育全面发展的先机,在少先队中,老师要重点培养对儿童们的思想德育,让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听从党指挥、爱劳动、爱科学,培养能力,立志成为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的有用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重于实践、勤学肯干,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校外、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学校课堂范围外的一些活动,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一项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外活动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们校外生活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们的品德修养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同时学生们参加课外、校外活动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特长,锻炼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虽然并不顺利,但是老师一定要做好德育教育相关计划,要有教育性、要有积极向上的内容、要有不断变化的形式,只要应用的方式多样,就一定能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活动结束以后,老师们要根据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便于为学校以后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归根结底,小学分层递进德育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小学德育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德育教育相关的工作学者们一定要努力研究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应用到德育教育的实践中去,为小学德育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银辉.加强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2):29-30.
[2]郑如法.德育分层分类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6(31):38-41.
关键词:ISO管理体系技工院校德育管理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而德育则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技工院校的德育管理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但基于ISO管理体系,对德育管理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本文以ISO管理体系为切入点,对技工院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一、技工院校德育管理现状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对技工院校而言,虽然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整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出模糊、摇摆、模棱两可以及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等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在校期间逐渐克服自身不足、健康成长,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难以把握的一环。因此,德育管理工作是技工院校管理中一个重要又相对薄弱的环节。
德育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有机的活动,涉及全部的德育因素,目的是不断促成德育系统目标的实现。目前,技工院校受生源、办学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德育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德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有待提高;管理手段单一,过于依赖上级文件和固有的经验;管理体系不清晰,多部门管理导致责任不明确、管理不顺畅;在德育管理过程中,资源整合、管理过程衔接不力,评价手段单一,影响了德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针对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德育管理体系,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升技工院校的德育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技-r院校德育管理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ISO的全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 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1979年,ISO成立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世界性的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标准。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概括了质量管理中最基本、最适用的规律,归纳出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基本原则。
ISO 9000族标准的核心是建立一个保证或提高质量的文件化管理体系,明确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组织机构、资源、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的概念,提出了保证质量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虽然这一体系目前较多地应用于企业,但它是全世界质量科学和管理技术的精华,具有通用性。
技工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教育教学服务,其质量包括教育服务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教育质量观的不断发展,教育质量已不仅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认识水平,而且还包括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作为一个社会形态的人应具备的各种其他素质的合格程度,即学生的德育素质的质量。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引入和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是可行和有效的。
目前,不少技工院校将ISO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到日常管理中,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体系,厘清了管理职能,清晰了工作流程,克服了过去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职业教育国际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三、基于ISO管理体系的技工院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笔者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从ISO质量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技工院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以“营造快乐、服务需求”为方针,既回归了教育“以生为本”,也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服务需求的办学思想。质量方针不仅体现了学院在办学质量方面的宗旨和方向,也突出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学院以培养“人文与技能并重,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举”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文化引领发展,确立了“厚德立人、强技立生”的校训,坚持“大德育”观,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管理过程及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1.院系两级管理,明确德育管理职责
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学生处统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配合各系和有关部门推进学生德育教育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等工作,树立优良的校风、学风;教学系下设学工部,在分管系领导的指导下开展本系学生德育和管理工作,接受学生处的业务指导。学院质管办根据ISO程序文件对德育管理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和评审,做到职责清晰,任务明确。
2.以保障“六率”为指向,建立德育管理目标体系
技工院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着学生流失率较高、毕业办证率不高、就业质量不高等困境,这既与学校的生源质量有一定的关系,也反映了学校整体的育人水平。
全方位育人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针对技工教育的特殊情况,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以保障“六率”为指向,建立德育管理目标体系。“六率”即就业率、毕业率、流失率、事故率、投诉率、双证书率。学院将此六项指标纳入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团学工作、安全工作等德育管理考核体系,评价结果作为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业绩的参考指标之一。
3.细化层级管理,建立德育管理评价体系
针对德育过程的管理和成效的评价,大多数技工院校以上级部门的评估为主,评价指标多以终结性评价指标为主,学校自发的科学有效的内部评价少之又少,而内部评价恰恰是学校主动适应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ISO质量管理以内部评估为主,强调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这与技工院校目前的以政府为主的目标及结果评价可以有效互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以“找准一个点,牵起一条线,带动一个面”为指导,细化层级管理,梳理出新生入学、日常管理等关键环节和主要过程,以“PDCA”管理循环对整个德育教育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建立德育管理评价体系。“PDCA”管理循环的内涵如下。
(1)P(计划,PLAN)..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节点,拟定学年德育工作计划。入学教育是学生整个职业教育的起点,是新生尽快了解学校、适应职业学校生活、完成角色转变、树立纪律观念、确定新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成才发展起到导航作用。因此,学院高度重视入学教育,并在长期的德育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集中教育与产业系分散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学院对学生集中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引导新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崭新的学习生活;各产业系着重进行专业介绍、校史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和规章制度学习等,帮助新生多方面了解学校,端正思想,明确任务、确定奋斗目标,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
(2)D(实施,Do):以班级管理为抓手,有序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在日常德育管理工作中,学院以班级管理为抓手,重视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的作用,定期举办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提升班主任的育人水平;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等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通过班干部、团干部培养,学生“三自”教育以及“机电达人秀”、篮球赛、足球赛、校园艺术节等特色文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以良好的班风带动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也在实践中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学院“百草园”校园电视台大力配合德育教育,每周一期的《朝花夕拾》节目在全院班会课上播放。栏目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形式多样、清新活泼的形式传递正能量,触动学生的心灵,做到知行合一。目前,校园电视台不仅是学院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而且也是学院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3)c(检查,CHECK):以班级月度考核、社团学期考核结果为参照,评估德育管理成效。学院以班级为主线、以社团为单位,对德育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价。以班级月度考核为例,考核要素包括班风建设、学生学习表现、出勤率、宿舍卫生、宣传、团建活动等方面,以及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的进度、班团建设、后进学生帮教等工作,每项工作有不同的评分标准,最终的总评分数对应不同的考核等级。
(4)A(处理,ACT):以德育工作会议为平台,完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学院成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学院领导、部门负责人、专职政工干部、德育课教师以及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德育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德育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德育培养
一、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
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
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要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要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去钻研、去开拓。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建立资源优化的德育运行机制
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德育格局。要着眼德育管理运行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与自主学习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机制
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评价机制,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转变的重点。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功能由虚变实。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价机制,加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要建立激励创新的德育管理评价机制,激活大学生督导创新意识,设立德育创新奖,通过评比先进,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在学生中培养积极上进、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鼓励高素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加强适应新时期德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管理重要保障,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体系 构建 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有的高等教育单一模式已无法满足培养多样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师资队伍建设又相对滞后。这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高职院校招生的复杂性,学生层次及素质的差异,给学生管理增加了困难,不同层次的学生必然存在知识结构、思想水平、文化素质、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因此,高职院校需构建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系统完成各类学生的统一管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
一、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信息管理平台构建。
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处理管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基础信息,若依靠原始方法人工完成这些信息的收集、统计、传递,则重复劳动多、效率低。近年来,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许多高职院校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在已建成校园网硬件平台基础上,以“学生全生命周期”为理念,提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这为学生工作构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了条件。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对各类学生管理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将数据上传于网络中,全校师生便可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查询、处理。这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显著改善了学生管理水平。
(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配比科学的学生管理队伍,是构建学生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都是实行辅导员制,因此选拔一支数量适当、素质高、业务强、能奉献的辅导员队伍十分必要,这是做好学生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内在需求。
辅导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能够深入学生中去,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辅导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加强辅导员的品德修养非常必要。其次,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理论基础,善于研究问题,更新观念,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再次,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最后,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能吃苦,一心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队伍的培养同样重要。需制定相应政策,建立健全辅导员培养机制,从各方面关心辅导员的成长,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扶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并从职务职称待遇等方面入手,改善队伍结构,还应健全考核、评估、激励机制,为他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保证学生管理队伍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规章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在社会法治环境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形成严密健全的制度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贯彻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引导、激励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应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惩、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学生党建、就业等各方面内容,还应包括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及素质表现等的综合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广大师生增强法制意识,完善法律法规的执行机制,有利于发挥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等导向作用,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做到事实清楚、依据明确并严格遵照既定程序,为学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良好的基础[1]。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后,应在实施过程中适时调整修正,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和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充实、完善,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激励创新机制。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平等性,增强了高职学生的成才欲。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自身学历的不足,使高职学生们普遍感到了压力,意识到只有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加强技能锻炼,将来才能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高职学生群体在文化水平、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与本科生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自我约束和激励能力差,学习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刻苦精神,等等。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复杂性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涉及生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位、全过程;独特性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基本上是成年人,有独立的思维方式,但他们以独生子女为主,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不成熟。因此其管理工作不同于中、小学的学生管理,应以柔性方法为主、刚性方法为辅。激励机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柔性管理方法,如果激励教育能够适时适度地进行,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二、学生管理体系的创新
(一)强化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管理理念,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服务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融教育、服务、管理、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为一体,变管理为服务。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这往往导致学生的对立情绪。因此,学生管理部门首先应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强化学校的服务管理职能的同时,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学生的管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对学生的任何奖惩决定都要做到程序公开、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处理恰当,使学生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保证渠道通畅、回复及时。
(二)建立考核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考核是学生管理的关键环节,决定着管理过程的有效性,正确运用考核技巧,设定科学的考核标准,采用相对公平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管理体系的各组成成员进行绩效考核,才能有效达到管理目标。学生管理考核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机构的组建及考核制度的确立。考核机构主要包括过程监督小组和绩效考核小组,分别负责学生工作过程的监督和学生工作绩效的考核。考核制度的确定,则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公平,综合听取各方意见后归纳确定。
学生管理评价机制是全面检验学生管理工作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形式,是学生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环节。应根据科学的评价指标,分析学生工作的实践过程和绩效成果,通过综合、科学、客观的评价,找出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疏漏,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基本判断,及时研究并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创新点,提出学生管理的新模式,重新进行目标导向,使学生工作的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良性循环,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三)师生互动,建立和谐校园。
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和谐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网络作为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搭建起“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需充分重视网络等互动式思想工作载体的建设及运用,为师生提供沟通互动的良好渠道,最大限度地给予主动权和选择空间。学生工作要接触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过程,面对学生真实感受,建立学生信息的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使网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建立服务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平台和有效的管理服务渠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并弘扬社会价值观主旋律。可开设校务服务区,由专人负责,加强沟通和交流,主动了解学生的要求,及时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和化解矛盾,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结语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构建科学的、创新的学生管理体系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传统单一式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背景下,新型人性化学生管理时代已经来临。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探索建立和谐的学生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创新,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长期课题,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再促进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耿华昌.和谐校园视野中的大学生权利保障机制[J].江苏高教,2008,(3).
论文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势;对策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1961年美国学者费根堡姆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其最早应用于工商管理领域。费根堡姆在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对全面质量管理概述如下:“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部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国际标准组织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达到长期成功的途径。”从各国学者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来看,全面质量管理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由一个概念体系组成的。具体说来,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体系包含以下七项内容:
第一,质量体系。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建构的组织结构、实施程序和所需资源的总和。质量体系的建立,要求组织按照某一标准来规范现有的体系,使之满足质量管理和顾客的需要。它是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的基础。第二,质量方针。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的该组织总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改进方向。对外,它代表组织对产品用户和服务对象的质量承诺;对内,它是为组织所有部门和员工确立的行动指南。第三,质量手册。指根据质量方针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具体阐明组织的使命、目标及行为准则。质量手册是质量方针的书面化。第四,质量控制。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监视活动。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消除生产活动中的不利因素。这里的“控制”并非仅仅是指采取监控与管理方式,而是指在活动中采取更加人性化和更加科学的可以保持活动“持续改进”的方法。第五,质量保障。是管理形式的一种,其实质是组织机构通过提供足够的产品和服务信任度,阐明其为满足顾客和服务对象的期望而做出的某种承诺。它的目的是为顾客提供信任,使顾客认为组织具有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第六,质量审核。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并达到预定目标的检查过程。第七,质量评估。通过自我评价和顾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提出完善的目标,督促质量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美国学者特瑞巴斯认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包含三个子系统:其一是社会性系统,涉及与正规或非正规组织特点相关的因素,如校园文化、教师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质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教师、管理者与学生等群体之间的行为模式;其二为技术性系统,涉及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具和有效手段等因素;其三为管理系统,涉及组织结构(如正式规划、方针政策、职能部门、权力类型等)、组织使命与目标、组织运行活动(如计划、实施、指导、检查和控制)等。其与传统质量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全面性,即全面质量管理则立足于产品质量的方方面面,关注生产的每一过程,带有明显的过程导向性。
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此同时,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又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国家几次对研究生进行扩招,以满足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在扩招的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突出的问题——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教育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日益下降。
具体说来,研究生质量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导师不导现象。具体表现为导师由于行政职务或者导师忙于自己的外部兼职,造成对所带研究生的指导不够,对学生采用“放羊式”培养,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第二,研究生不研现象,具体表现为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不潜心学术研究,而是忙于赚钱,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没有深入发掘,只是为了一张学历证书而敷衍了事。当然,这也与导师不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导师缺乏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一方面,许多高校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给予了导师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经费分配等方面,主要又以教学和科研成果考核为主,很少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因而造成导师把较多的时间用于项目申请、上,而把较少的时间用于指导研究生。这样,研究生培养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第四,导师队伍的平均素质有所下降。各学校为尽量满足扩招后研究生教育的需要,降低了硕士生导师的遴选标准。这就带来了导师水平不高无法给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指导,导师课题不够无法为学生提供研究条件等问题。第四,其他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如不合理扩招、经费短缺、淘机制不健全等。
三、全面质量管理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的优势
(一)事后管理模式与全面管理模式
研究生教育管理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而研究生教育质量则是研究生教育成败的根本评判标准,要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就必须紧紧抓住研究生教育管理这一主要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和管理,研究生的课程建设、科研和学位论文管理,研究生的招生、德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
对教育质量地管理比较缺乏,尤其是缺乏一种统一的管理和量化标准,已有的量化标准又主要侧重于“管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从“如何管”出发来考虑问题,这样就造成了一种不良现象,即在管理中不主动、不创新,不以教育质量这一根本标准来衡量,直到教育质量出了问题后再去纠正,是典型的事后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的缺陷即不能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心,不能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各学科等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在培养质量方面能各尽其责、各行其事。而全面质量管理则突破了这一局限,通过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对现有管理工作进行了重新修改、制定,强化管理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使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模式由事后管理转变为全面管理,由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推动了教育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了有益的改进。
(二)全面质量管理监控的全面性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教育质量必须用严格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来保障。而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则需要一系列的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和措施才能实现。在我国教育体制中,传统的教育质量监控工作,主要是由教务处和各系部、教研室的领导承担的,监控的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这种传统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首先,教育质量监控只是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责,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只有管理部门才能评价,这就造成了教育质量监控主体单一、主体缺位的问题;
其次,监控内容单纯,大部分的教育质量监控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质量的层面上,只停留在监控导师的教育能力上,而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所培养的人才的规格与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重要内容均没有在监控的范围之内。不仅不能全面反映教育质量,而且忽略了教育中最重要的被监控者——研究生,造成了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客体狭隘且客体覆盖不全面的缺陷,导致教育质量监控难以体现全面性、真实性、科学性、客观性的原则,也难以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实际效果。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则能全方位地界定好教育质量监控的主体与客体,形成对教育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监控。
(三)质量管理的标准化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将管理重点放在教育结果上面,通过对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些硬指标的设置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比如研究生论文的发表数量和级别等,这些都造成了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等现象的丛生。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与一般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样,研究生全面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也是通过建立严密的文件化管理体系(质量体系文件)来实施质量管理的,其核心是通过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控制所有过程,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学校各职能部门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建立操作性强的工作程序和指导文件,进行质量记录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标准化的制度规范导师、管理者、研究生的行为准则及操作程序,促进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四)质量管理的顾客需求
传统的教育培养侧重以学校为中心,只从学校的层面去考虑质量问题,而相对忽视了研究生本身。研究生作为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既是接受教育者,又是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的内部顾客,他们是整个培养过程的参与者,应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逐步从目前的以学校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四、研究生全面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导师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关键,导师既是研究生专业培养质量和目标知识结构的设计者,也是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者,还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界定者,国家、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都要通过导师来具体化,表现为实在的质量。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只是把导师作为管理的一个层面,而忽视了导师的最基本工作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主要、最基层的过程质量控制者。各种质量管理措施能否有效、能否对培养质量的提高起指导、监督作用,关键在于导师实施执行过程中配合的态度和方法。因此,要打破现行的导师负责制,要从组织的全方面考虑问题,在从导师的遴选到导师的考核激励机制这一过程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加强导师的遴选,严格导师资格审查,使真正优秀和合格的教师进入导师队伍。其次,要强化导师招生资格的审核,对于指导经验欠缺、指导能力不足的导师要严格控制其招生人数。再次,要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导师队伍的活力。应提高导师待遇,调动导师工作积极性,对那些有重大创新成果的优秀导师应给予重奖,对那些缺少责任心、长期没有科研项目或成果的导师,应停止聘用,实行优胜劣汰,以增强导师队伍的活力。此外,还应注重加强年轻导师的培养。
(二)建立全面的研究生质量监控体系
研究生教育是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来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的。因此,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体系必不可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建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体系。第一,制度建设。既要求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不断完善从招生、培养、管理到授予学位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把好质量关。第二,监督控制职能的加强。学校要充分发挥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的监督控制职能,严格执行教学监督、质量监管以及决策监督等方面的作用。第三,建立主客体全面的质量监督体系,所谓主客体全面的质量监督体系指的是在监督过程中,没有缺位的质量监督主体和缺失的质量监督客体,没有遗漏的质量监督内容。即建立包含导师、学生、学校各职能部门、各级主管部门等主客体和监督内容全面的质量监督体系。
关键词 高校教育 管理体制 创新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相比,我国仍处于落后的水平,体现在管理理念较为传统保守;管理方法仍遵循传统,循规蹈矩。我国主要还是依据以往的经验惯例,不能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如此,落后的管理必将导致高校教育发展的改革受阻。在教育管理与改革上,不大胆地迈出创新的步伐,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而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更是对创新型人才有着迫切的、大量的需求,落后的管理理念与新形势可谓背道而驰。
1.2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结构冗繁、办学主体单一、效率低下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上繁冗,十分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信息的及时传递, 所以,高校教育在管理形式上的时效性问题常常为众人所诟病。当前部分高校仍存在着管理体系复杂,办公后勤人员过多的问题,管理方法及内容浮于形式的种种现象,如此将导致学校管理相对滞后,高校教育无法进行实质性的突破,高校教学管理质量无法从本质上得到提高。现阶段政府仍然是高校办学的主体,社会参与较少,相应竞争力不足,这种现状导致难以充分调动起高校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高投资低收益的局面。
1.3 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受到挑战
伴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新老价值观进行着碰撞与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取向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革。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再加上空前开放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得学校的德育权威面临重大挑战,动摇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促进了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对大学生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加重了高校教育管理的负担。此外,商业属性阻碍高校教育管理的变革,体现在部分高校为了达到扩招的目的,在设置专业科目和授课内容方面上,偏重结果,急功近利,忽视人文,轻视过程,欠缺人文气息,导致教育质量水平不升反降。同时,过分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愈发浓厚的教育管理行政作风,致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不到更好的激发,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得不到更好的提升。学生与学习工作时常发生冲突,不和谐的情况也屡有出现。
2 关于现代高校教育管理问题的几点对策分析
2.1 大胆创新,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新突破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相信“思想有多远,教育事业就能走多远”,不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就会多走弯路。高校教育要科学定位,要坚决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攀比。健全符合时展要求的管理制度,要从“人管人”改进为“制度管人”,制度建设要因地制宜,适合自身发展实际,可以借鉴优势,但绝不盲目照搬。
其次,进行教育管理理念的改革,否则,只会使高校自身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出现纰漏,与外界的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唯有在管理上进行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实事求是,方能与时俱进,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符合需求的(下转第19页)(上接第14页)合格人才,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最后,在管理方式方面推行民主,让学生与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坚持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兼容并包,不断学习和实践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得以真正实现。
2.2 从高校内部深入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高校是一个集知识应用、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于一身的学术机构和融合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基础服务机构。鉴于当前高校内部组织的复杂性、职能的多样性的特点,必须将行政管理纳入规范化,借助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进行管理,这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的必要提前。因此,要协调好学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最大程度地提高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执行效率和学校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不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宏观地管理和引导学院的设置及其发展方向;合理制定分配校、院、系的权与责;实现权利下放,把行政管理权力和学术管理权力下放给学院,完成“虚权力”到“实权力”的转变。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学院管理团队,使学院达到可以独立做出一级决策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改革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可以预见,这种改革带来的好处是,高校运营中的行政管理权力将逐步赋予学校的末端学术组织,这样不但可以削减冗杂的行政机构,而且十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运营效率,有助于实现教育发展事业阶段上的飞跃。
2.3 促进和谐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与高校管理的质量水平,建设和谐的管理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建设和谐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的不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还包括教育与学生之间及学生自身的和谐。在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进一步面临商业化,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这对教育管理的变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一方面,高校敢于在“和谐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倡导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民育人,加强教职工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内部的沟通与合作,使各个管理环节顺利运作。另一方面,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例如通过主题班会、师生交流会、书信以及网络交流(QQ、MSN)等途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加强彼此了解,从而促进和谐的师生间关系,运用好这些途径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摘要: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在五年制高职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德育管理一定的责与权,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以无锡地区5所五年制高职校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科学构建德育工作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校;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
基金项目: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改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观照下整体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体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CZ36)
作者简介:梅亚萍,女,无锡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职业教育;钱业洪,男,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49-04
所谓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指五年制高职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德育管理一定的责与权,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系部在学校总体德育目标的指导下,拥有足够的自主权,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富有特色的德育管理实体。本次调研以无锡地区现有的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五年制高职校为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途径,重点探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以期能够指导和推进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工作。
一、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无锡地区五年制高职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5所调研对象在校生规模均为4000人以上,部分学校正在与其它学校合并中,规模将超万人。要做好这种规模庞大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一级管理体制无论是在管理力度上,还是在监控力度上都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建立以系部管理为主体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适应规模办学,加强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5所学校系部建制均已初步确立,都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学生主动参与、家校密切联系、校企积极互动、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的德育管理体系,学校也有意识地逐步将部分德育管理责任落实到系部,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各校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共性的显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重复性管理现象。如日常管理检查,有些学校校系二级学生会同时检查,既造成管理资源浪费,也给系部评价考核带来资料取舍的矛盾;(2)有互相推诿无人问津的管理漏洞。如宿舍管理是高职校的重中之重,但在下放系部过程中显得困难重重。又如,跨系部发生学生矛盾时,系部在处理时会有推诿现象,不利于学生教育;(3)班主任队伍建设比较零散。各系班主任的考核评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标准差异。如班主任培训,各系近亲繁殖简单操作,学校层面存在用几次讲座承担着全部培训任务现象,缺少实务培训,缺少交流探讨;(4)系部德育工作主体性不强,特色不突出。如一些系部德育工作因人员不足等原因,日常管理只能疲于应付职能部门的各项指令。以上不足,究其根本原因,是校系二级管理框架虽然建立,但责权还不够明确,管理重心仍未实质性下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探究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设置的科学性高效性,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系部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所预期的管理效果。
(二)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
“德育管理是指根据党和国家有关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德形成的规律,协调实施德育的单位与部门、部门与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德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使德育双主体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合理组织各种力量,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的有效手段。”德育工作体系由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因素组成,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体制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下建立的,毫无疑问隶属于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德育系列的结构建制;不同机构各自的职能、责任和权利;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等等。可见,德育管理体制作用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规定着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的结构建制、组织机构的职能职责,使之成为德育工作体系中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制度形态。因此,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校整个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做好各个德育管理单位的协调工作,才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三)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
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肩负着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任,2012年12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要“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可能只停留在学校层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5所学校对于德育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三方面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各校都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首位,以“学生导师制”、“首遇负责制”、“党员责任区联系制”等制度构建全员德育氛围;(2)各校都在发掘校训的精神文化内核,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如“文明礼仪值周”、“青年学生论坛”、“四我五位7S活动”等来凸显全过程育人导向;(3)各校都注重指导各系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动与企业对接,在人才培养中引入企业元素,同时积极推进家委会建立,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打造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德育途径网络体系。可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要求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因此,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以专业为纽带、以就业为导向,将管理责任落实到系部,并赋予相应的职权,充分发挥系部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加大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的必要保障。
二、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分析
(一)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通过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形式形成的具有系统功能的整体,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存在着层次性和等级性。五年制高职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德育管理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其过程始终存在着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简单地通过某些职能部门的管理、某些德育骨干的引领、某几门德育课程的实施或者某些时间段的主题活动来突击实现德育目标,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校系二级德育工作管理体制的整体构建,科学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德育目标为导向,对职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合理配置,以求德育管理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二)管理层次论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直接依据
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系统是有职能层级的。有教育界专家认为,“所谓层级,是指管理的层次性与能级性的有机结合。学校管理有层级,层级管理是其教育活动得以持续、稳定、顺畅、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其管理方式一般为层次管理。”[1]行政管理学上的层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是管理范围和权限却随等级降低而变小的组织类型。
根据现代管理的层级原理,其组织系统可以分为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和基础层。[2]参与调研的5所五年制高职校,学校德育管理层级都能体现这四个层级,主要表现在: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领导决策层,决策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方向;学生工作处、团委为管理层,组织实施德育目标、计划;系部、年级组、班级为执行层,实施检查反馈;学生中的自我管理组织为基础层,实施自我管理监控。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则把层级管理体制压缩到两个层面:(1)领导决策层面的德育管理,包括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决策和管理;(2)系部执行层面的德育管理,包括学生的自主管理。如此科学构建,既可避免管理层次过多而影响管理效能,又能明确系部的管理职责,实施有效管理。
(三)管理效益论是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目的依据
管理是追求效益的。管理学中提出“整分合”原理,指管理结构建立后,通过有效组合,互相协调,充分发挥各个部分的职能,并使整体结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根据此原理,五年制德育管理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前提就是构建科学高效的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这是因为,学校德育领导决策层主要对全校德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明确德育工作方向,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但是,由于德育实践活动主要还是在系部、年级组、班级等基层单位开展,他们才是德育活动的直接责任者。因此,五年制高职校德育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必须充分发挥系部这一基层学生管理单位的积极性,要鼓励各系积极依据本单位本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专业教育,借助多种途径,完成德育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提高管理绩效。
三、对于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若干建议
(一)明晰管理层级职责,科学设置实施方案
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简政放权,即改革内部管理层次和权力分配结构,调整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权限以及系部的权限范围,促使管理重心下移。针对5所调研学校管理现状,提出如下四个建议:(1)针对重复性管理现象,建议学生处团委等职能处室要改变管理理念,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管理靠前,服务靠前,重视系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要建立对系部德育工作的科学评价制度;(2)针对互相推诿无人问津的管理漏洞,建议学校要进一步明确系部管理职责,例如,可指导各系建立宿舍自治管理分会进行宿舍管理。可把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权限下放到系部。出现跨系部的学生矛盾时,可由学生处或保卫处协调调查,但处理权仍旧归属系部;(3)针对班主任队伍建设比较零散现象,建议各系可在相关年级组内建立班主任工作团队,聘请富有经验的德育骨干担任指导青年班主任成长的德育导师,开展朋辈式培训。建议在校级层面上,学生工作处既要做好班主任考核审核工作,又可以开展班主任技艺大赛,为各系班主任展现教育智慧搭建平台,以赛促培;(4)针对系部德育工作主体性不强,特色不突出。建议改变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多注重布置任务的现状,更多地搭建交流平台,不同的德育管理单位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德育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倡导“一系一品牌”,鼓励各系打造管理特色。
(二)实施目标管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科学构建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目的是要充分调动系部德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效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重点,强化考核,实施目标管理。由此,学校的管理方式应由具体管理转变为监控管理,管理手段应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3]例如,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决策层提出整体性德育计划后,各系应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以生为本,拟定出各系的德育工作计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领导决策层的计划要注重宏观指导,不必面面俱到,要给各系的自我管理留下发挥的空间。同时,学校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既要有学校对职能部门以及系部的考评制度,还要有系部内部的考评制度,要体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考评结果应与晋级、奖惩、岗位津贴等密切挂钩。
(三)保障德育管理经费,鼓励系部自主管理
在推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时,应切实保障系部德育管理经费。(1)根据省厅文件要求,德育工作经费总额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3%,其中,德育教学与管理经费不少于学校总预算支出的1.5%,日常德育活动经费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以上标准参照《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试行)》文件精神)。建议部分日常德育活动经费可按照一定的标准配置到系部,要求各系学年初或学期初根据各系德育工作计划提出经费预算,报学校领导层核定后下拨,以保障经费使用合理规范;(2)根据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下拨班主任工作经费到系部。目前,无锡地区五年制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津贴每月达700元左右,个别学校还采用了课时补贴制度。建议职能部门加强考核指导,要求系部考核班主任工作时要科学合理地拉开级差,杜绝一刀切采取大锅饭的方式,确保考核自主权在系部,考核审核权在职能部门。
(四)指导处理好各项关系,保证德育管理合力
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使得某些权力被下放到系部后,容易出现各系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失控现象。在调研中,相关学校职能部门都有此反映,值得引起学校管理者重视。参照一些高职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建议各校在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时,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1)处理好学校与系部的关系。在学校和系部的关系上,应坚持分工协作原则。学校行使宏观管理权,系部行使微观管理权;(2)处理好学校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在学校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上,应坚持适度集中和分权管理原则。学校主要负责系部建立、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确定等;各职能部门负责行使专项教育管理权,如德育工作计划制订、德育科学研究、德育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等;(3)处理好职能部门与系部的关系。在职能部门与系部的关系上,应坚持条块管理原则。职能部门应在其职责范围内行使管理权力,系部应接受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并向职能部门反馈一线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应协调职能部门与各系部的关系,按照条块分割的原则进行权力分配。
总之,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整体构建五年制高职校德育工作体系的必然诉求。要切实改变管理观念,根据五年制高职校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努力探索推行“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的最佳模式和经验,推动五年制高职教育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锋.论高校层级管理[J].吉林教育科学,1996(3):25-26.
[2]鲁杰.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辅导员;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47-02
一、绩效管理的重新认识
绩效管理这一概念适用的领域往往是企业或公司。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等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
那么,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就是指民办高校、各个学院、学生和辅导员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笔者在这里之所以要重新认识绩效管理主要基于一下两个原因:其一,绩效管理原先作为一个经济管理的概念移植到民办高校这样的公益组织中,其中的与民办高校不相适应的东西应该被剔除掉,而不应该全盘吸收。其二,笔者认为,民办高校中的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的主体不应仅仅包括学校与辅导员,还应当包括大学生。忽略这个主体的参与,那么民办高校中的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是不完整的。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论,只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即学校与辅导员之间进行参与即可,但是公益组织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主体必须参与进来。所以,笔者在探讨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时,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主体包括学校、辅导员和学生。
另外,我们之所以在公益组织民办学校中引入绩效管理制度,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单一,往往单纯依靠学校的行政管理;二是,辅导员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往往会导致懈怠和焦虑情绪,不利于辅导员的成长;三是,合理的绩效管理可以优化辅导员队伍,明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督促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激励辅导员成长。
二、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的问题
民办高校高校辅导员首先是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引进绩效管理来对其进行有效激励。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通过实际调研和阅读文献来看,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绩效管理的参与方认识不充分。如笔者所述,大部分学校对辅导员的绩效管理的模型中,几乎单纯的认为是学校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其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中首先把主体设为学校与辅导员,从而忽略了学校这种组织最大的特殊性即公益性。大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必须贯彻于绩效管理的所有环节,而现实是在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绩效计划的制定上就排除了学生主体或者说排除了学生的充分参与。试想,一个缺乏学生参与的绩效管理计划如何能够客观真实的反应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状况?
第二,绩效管理变成了绩效考核。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完整的指标体系与模型必定包含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这四个基本的环节。然而,一种普遍的情况就是民办高校在对辅导员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往往把关注点放在了辅导员的工作上而忽略了辅导员自身的精神状况,往往把关注点放在了对辅导员工作的绩效考核上而忽略了其他环节。要知道绩效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单单是一方面。
第三,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指向不合理。现行的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设计粗放,没有细分辅导员的进岗机制、奖惩机制、晋升机制和支持机制等。尤其不合理的是指标体系的指向是以辅导员工作的结果为基准。换句话说,辅导员的工作结果成为了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唯一标尺。
第四,缺乏具体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方法。民办高校传统的评价、管理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就是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文字定性管理法,几乎没有具体的定量分析方法。这种做法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一锤子买卖,即最终的文字评价可以左右辅导员半学期或一学期的工作业绩。辅导员的评价方法必须是多样性的,最起码应当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且以定量为主。
第五,缺乏有效沟通。要知道,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轴心。民办学校与辅导员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被实际的行政管理所代替,往往强调学校的管理而忽视辅导员整个群体的声音。在绩效管理中,绩效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绩效管理强调学校和辅导员之间的互动,强调二者作为为学生服务的成共同体。绩效沟通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或提供机会,给辅导员以指示、指导、支持、监督、纠偏、鼓励等帮助;而辅导员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反映自己的问题。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的建构
笔者认为,要建构合理的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与模型,应当正视民办高校与其辅导员队伍实际的生存现状的一些基本矛盾,只有正视问题,才能在指标体系与模型的建构中思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这些基本矛盾包括:一是量化考核与辅导员工作的难以量化性之间的矛盾。二是辅导员工作岗位与职业化、专业化的矛盾。三是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绩效考核的冲突。正视这些基本的矛盾,笔者试图建构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与模型。
第一,关于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指的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笔者认为,在辅导员的绩效管理中应包含以下几个具体的指标:1、入职指标体系。无论是聘任制还是任命制,要结合辅导员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针对辅导员特别岗位的职位说明书,内容包括职位概要、职责范围、上下级关系、工作内容、任职条件、工作条件和工作记录等。2、激励指标体系。在绩效管理模型中,激励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定合理的激励体系对辅导员自身的发展比如晋升、工资待遇提高、培训机会的获得等具有重要意义。3、奖惩指标体系。设定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条件,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有一个整体的把握。4、考核指标体系 。此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立一定要从基本的三个维度进行考虑。一是学校或各个具体的学院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二是辅导员自身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以工作记录作为参考;三是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以具体的问题的处理来综合评判。在这里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是主要的,也就是学校和学生成为了绩效评估者。5、沟通反馈体系。辅导员的绩效考核结果应该及时、全面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反馈。学校或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应当对最后考核结果进行细致分析,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送达学院相关领导及辅导员本人,并通过学院负责人对辅导员本人进行一对一面谈,通过沟通,向辅导员传递需要改进绩效的方面,共同探讨出改进绩效的具体方式与方法。甚至可以采取辅导员会议的形式,各个学院的辅导员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和汲取教训。
第二,关于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的模型。在众多的绩效管理模型当中,笔者认为下面两个最能适合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绩效管理,即德能勤绩模式和共同参与模式。所谓德能勤绩模式是指通过考察辅导员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等方面来评估辅导员。所谓共同参与模式是指学校、辅导员和学生应当共同参与到辅导员的绩效管理中来。这两种模式之所以特别适合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是因为,一,辅导员是学生的德育工作者,其思想品德必须过硬。辅导员的工作数量的繁多性、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较高的工作能力和比较好的工作业绩。二,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绩效管理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这个主体,不能单纯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
参考文献:
在管理理论的探索中,存在着“中国管理理论”(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和“管理的中国理论”(Chinese TheorV of Management)的区别。“中国管理理论”是指“着眼于对现有理论的应用,中国学者可以以个体、群体、群体间、部门、企业或企业间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对这些既有理论加以应用——尽管在不同对象研究中应用的理论会有所不同。鉴于此,对组织行为学、组织理论、战略管理和国际商务等既有理论的深刻理解,是发展中国管理理论的先决条件”门,其研究类型包括:①找到那些似乎能给某个(些)既有理论提供例证的中国现象,研究这些现象将有助于强化这些理论的通用性;②找到那些看起来与源白西方情境的理论相矛盾的中国现象,然后证明这些矛盾并非真的存在,现象事实上与这些理论酌判断仍是一致的;③在发现那些与既有理论看起来存在矛盾的中国现象,然后证明,这种矛盾是切实存在的。
“管理的中国理论”则是指,“对于那些寻求发展管理的中国理论的学者而言,他们不大会收稿日期:20120627介意其成果在中国情境以外是否具有通用性,而更关注能否以独特的中国套路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些理论是否具有超越中国情境的通用性,是那些致力于发展管理的中国理论的学者所不太关心的。”1 J同时,“这种理论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强调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通过研究中国独特的现象或者对中国有着独特意义的现象,这类理论将专注于给出只适用于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处方和社会处方。”1
和谐管理理论可以归人哪一种呢?它不是“管理的中国理论”,其关键的概念、逻辑推演方法、理论的核心问题都表明,它追求超越中国这个文化地理范畴的适用性;它是在批判继承既有组织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在理论原创性上做出卓绝的努力。因此,从其理论属性看,它属于“中国管理理论”的第3种类型。
席酉民等【2分析了时代变革(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大背景下组织管理面临新的挑战,认为“传统科层组织中序列化的沟通和协调方式将没有足够的弹性和适应力来满足成本竞筝全球化、市场驱动或者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需要”,凶此,需要开发新的管理范式。这种范式是对泰罗、法约尔为代表的传统组织理论,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组织理论,巴纳德、西蒙为代表的现代组织理论的扬弃,认为这些组织理论都未能解决“当缺乏客观衡量尺度时,人的自主选择活动的结果用什么来考核?”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学者重新回到组织管理的基本问题,从组织系统、业务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行为、资源观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和谐管理理论还与“管理的中国理论”的探索、建构的路径有着显着区别。具体而言,“管理的中国理论”具有下述特点:
(l)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搜寻某些和现当代有些理论主张相一致的部分,以此论证中国管理理论有丰裕的理论源泉,甚至以此认定管理的中国理论源远流长,以强化理论自信心,并将国学作为构建适用现代管理实践的理论的重要源泉。
(2)部分研究者在深入或者未深入研习当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用中国古代某些认知模型和哲学(比如阴阳、五行等
)赋予部分管理理论的概念以中国元素,这种行为有利于现代管理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但在理论原创方面乏善可陈。
(3)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组织(尤其是政府)运营中沉淀下来的各种心得、体悟,比如面子、关系、权术、帝王术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视为一种积极因素,在培训业大行其道。但历史上政府对资源的垄断、对智力资本的独买、退出不自由、政府组织的非生产性等所沉积的类似今天的“职场智慧”、成功学等受到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现代管理理论拥
趸和发展者的广泛批评,如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系列。
(4)有一种理论依据古代哲学家的主张(典型如儒学)而不是当下中华文化圈内的管理实践的实然来构建理论,并对不符合其理论主张的管理行为给予严厉的批评,但最终的解决之道,要么是对环境给予更多非微观层面的批评,要么主张管理者应该如何如何。
2 和谐管理理论体系
现代组织在日益复杂、快变、模糊性、不确定性( complexitv, change, ambiguity. uncertainty,CCAU)的环境里,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成为管理研究人员和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如果说在和谐管理理论的早期,还冠以“面向复杂性”的题旨,那么随着其理论的深化发展,则逐步过渡到“面向CCAU 的组织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和谐管理理论认为,西方哲学强调建基于科学、法律和宗教的标准化和理性设计,而东方哲学则以强调和谐和德行的灵活性、弹性、柔性和适应牲来替代西方这种硬性的系统方法。2种方法各有利弊。“东方文化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处理、关注整体性和人文需求的思想精髓恰恰可以满足(应对CCAU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