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3 16:36: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从类别上讲,心理障碍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性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厌学。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

   第四,是不良品行。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小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造成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第二,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孩子生日讲排场,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

   第三,学生心理因素。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

   第四,教育因素。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小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话》等题目,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 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 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 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肖汉仕著:《学校心理教育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林建华主编:《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7期

   [6]曹建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之审视》,《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覃奇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广西教育》2005年第1期

   [8]周觉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途径》,《黑龙江教育》2004年第4期

第2篇

一、调查的对象

初中生(七年级和九年级)、高中生(高二年级)和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

二、调查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依据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个体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压力的承受程度;②应对心理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③与同学、老师的人际交往;④家庭环境;⑤家校互动;⑥社会环境;⑦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等方面。

三、调查的方法

采用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危机个案疏导追踪和社会调查相结合。

四、调查的形式和程序

由问卷调查、走访部分中学生的家长、走入不同层次(城市、城镇、农村)的学校,跨区域学校间联合协同、深入社会调研相结合,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两部分。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团体施测和随机抽测相结合,以记名或不记名方式自愿填写,依次对560名初中生和665名高中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又对近500名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汇总分析,研讨论证,得出结果。

五、调查的结果

初中生参与问卷调查560人,无效问卷5份。其中男生299人,女生261人。高中生参与调查656人,无效问卷3份。其中男生345人,女生311人。学生家长参与调查500人,有效试卷468份。其中初中学生家长257人、高中学生家长211人。

现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几个重要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一)个体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压力的承受程度方面

1.个体适应性方面

调查发现处于青春期12-13岁的七年级,有19%的同学不适应新学校的管理方式,其中男生适应性最差(占28%),女生适应性最强(仅占4%)。九年级同学对学校的管理方式的适应性明显降低了。这充分说明他们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男性个体的适应性明显比女性差。走访发现七年级同学,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或新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适应。中学生的适应性在稳定的环境中会逐步得到培养与提升,但是,总体上仍有16%的个体适应性始终较差。

2.学习压力承受程度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普遍觉得学习紧张、压力大,处于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时学习压力最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压能力逐渐增强,觉得学习紧张、有压力的程度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觉得学习紧张、压力大。

(二)应对心理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

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中学生感觉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心里冲动;有些中学生意志力薄弱,不能自我约束,养不成良好的习惯,致使成绩不理想。这些同学应对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也较差。

(三)在人际交往方面

中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九年级人际交往失败的同学最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女生人际交往失败也相当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与人交往变得更加融洽,相对而言,男生恰好相反,与人产生心理矛盾的几率增大。走访、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特别是毕业年级中早恋现象相当多,且一旦失恋产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也很严重,值得引起老师和家长们高度重视。

有关中学生缺少家长、集体和教师关爱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学生家长对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孩子关爱较多,但毕业年级同学觉得缺少集体的温暖。高二年级同学觉得缺少家长的关爱的最多(占8%)。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没有小学的时候与同学和家长相处得那么亲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乐意与父母或老师沟通了,给父母有一种疏远感,甚至有了心理烦恼时闷在心里也不愿意告诉父母。

有心理烦恼时,中学生通常采取的处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有38%的同学憋在心里自我安慰,九年级高达42%。有10%的同学宁愿压到心底生闷气,也不愿与同学、老师或家长沟通。这是导致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值得特别关注!

(四)在家庭环境方面

1.一些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心理气氛不好

不利的家庭环境影响是诱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7%的同学觉得缺少家长的关爱,甚至是受到歧视。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农民工常年进城或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有很多中学生留守在农村,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更谈不上心理上的呵护。有的父母经常吵架或在家聚众打麻将等,父母的离婚率也在逐年攀升。这样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缺少关爱,甚至受到家长的歧视,使得发生心理危机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九年级家长的期望值最高,占49%,说明家长对初中生的期望值过高,来自家长的压力会更大一些。按性别来分,刚进入青春期的七年级的父母对其期望值最高,占61%,家长对男生期望值均高于女生,也许是受“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男孩寄予厚望所致。

(五)在社会环境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危机感逐渐增强,就业压力也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另外社会环境不好,舆论导向有偏差。

(六)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方面

从走访中学生家长和家长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比学生问卷反馈的结果更真实、更客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家长们普遍认为当孩子进入中学后,没有童年时那么听话了,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沟通上的障碍,有些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negative mind)。有的学生这种情况甚至很严重。部分家长觉得与孩子之间有了很明显的“代沟”(gengration gap)。

六、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主要形成原因

(一)青春期个体适应性较差,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同学觉得学习压力大,激烈的竞争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很难适应。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控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像肌肉一样,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也会逐渐变弱的,就没有原来那么强劲有力了。要想提升这些能力需要有张有弛、科学培养。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想让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学校,于是利用假期和周末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身心都没有时间得到休息和调整,自控力减弱,适应性也随之变差,各方面压力过大,多种因素叠加就容易诱发心理危机。

(二)个人社会关系微环境不好,人际交往失败

调查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失败会对中学生造成很大的打击。进入中学后心理烦恼因素增多,矛盾激化,一些关系破裂,如失恋、与人交往失败等。心理烦恼无法排解时,就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绝望甚至是轻生的念头。如心理疏导不及时,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与人沟通不畅,人际交往失败是导致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三)家庭环境不好,家校互动少,形不成教育合力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父母的个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心理气氛等。家长的人格和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很多家长不懂得心理学知识,直接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家长不主动配合学校的调查,在家校互动方面多数处于被动地位

(四)社会不良现象误导,社会舆论导向有偏差

13-18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想广交朋友、多认识社会,来者不拒、无原则地接纳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他们无力甄别是与非,极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诱惑或误导。特别是当今网络极为发达,一些黄、赌、毒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稍有不慎,中学生就会误入歧途。大众媒体、社会舆论有些方面做的很不到位或引导有偏差,譬如一些电影、电视、卡通片浮夸的故事情节很易被青少年效仿,对中学生在心理教育起了反作用。

七、干预措施和应对策略

(一)增强自身适应性,管控好各种压力

心理学家丁瓒说:“人类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引发的。”所以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升学生适应性的重要一环。要想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的良好心理素质,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到中学后,尽快融洽与同学、老师、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适应性。在中学生转换学段时,有序对新科目进行学法指导、新教师介绍、新学校认知等方面进行科学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二)学生、老师和家长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作为学生,主动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

人与人通过沟通,相互间增进了友谊,增加了信任,即使以后发生了一点小矛盾,也会通过理智的交流化干戈为玉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从心理关系上与人增进亲密感、融合性和协调度,就能相互接纳,相互启迪,相互激励,促进个人成长。

2.作为家长和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

沟通是教育的基础,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才能接纳你的思想和启迪。遇到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时,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学生感觉得到交流带来的快乐和体验,就会慢慢接纳你,逐步打开心扉。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将压抑在心中不平的、不满的、苦闷的、愤恨的不良情绪全部倾泻出来,也就基本解决了心理问题,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优化家庭环境,加强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创办家长心理教育辅导学校,聘请心理专家及时讲解相关知识和技能,既能弥补家长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欠缺,又能让家长认识到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家校互动,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充分挖掘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发挥的潜能。双方相互协作,摸清学生的心理动向,做到学校与家庭心理教育相吻合、时空全覆盖,形成教育合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抓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队伍

政府机构的规划、人事社保、教育等有关部门相互协同谋划,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划区域、跨学校统一调配优质教师资源,优化完善教师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心理教育水平。

(五)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舆论导向的监督

第3篇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品德形成、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习中各种矛盾和竞争加剧,学习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这些问题若没有得到解决,许多中学生便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成为阻碍其学习的障碍。我们认为,初中学习成绩差生增多,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是造成学习困难与成绩落后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因此,调查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可以从这方面去分析学习的障碍,进而研究如何帮助他们消除障碍,提高学习成绩。

研究目的是:1.研究当前初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成绩优生与成绩差生、男女学生、初中各年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否存在差异;从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去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探讨解决的办法与改进措施;2.初中是基础素质教育,心理健康状况是学生素质水平的重要表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研究初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有助于中学贯彻《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研究方法

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方面和范围,至今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我们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主持的对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了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测验制定出了中国常模,适用于我国中小学生。该测验主要诊断学生的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全量表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1)学习焦虑,(2)对人焦虑,(3)孤独倾向,(4)自责倾向,(5)过敏倾向,(6)身体症状,(7)恐怖倾向,(8)冲动倾向。该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我们严格按照测验实施的要求和程序,对两所中学初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团体测验,时间为45分钟。剔除废卷,有效实测人数为955人,其中初一149人,初二389人,初三417人。我们先统计出每个内容量表的原始分,然后根据常模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据此确定学生在某方面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三、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城市初中学生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311人,占32.36%。与近几年其它类似研究相比较,有上升的趋向。表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存在,必须引起重视。这些情绪困扰与适应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必然会妨碍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困难和成绩不良的内部原因。

1、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身心发展特点有关,也与社会、家庭影响有关

初中生的年龄大致在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称为少年期。这是一个从童年向青年的过渡期。由于身心 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成人感,进入了人生的“心理断乳期”,即在心理上摆脱家长与成人的监控走向独立自主 的时期,又称“反抗期”或“抗争期”。这个时期的发展充满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渴望理解与闭锁心理的矛盾,身心迅速发展与人格发展迟缓的矛盾,活动能量增强与自控力弱的矛盾等等。所以,又称发展的“困难期”和“危机期”。

初中生很容易出现情绪困扰与适应不良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心理学家都认为12岁至14岁是情感发展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少年在发现自己性征时,从各方面对它进行研究,任何其他年龄都不像12~15岁那样表现出大量的、不正常的、近乎病态的。”他们的情感具有极高的情绪兴奋性、紧张性与强烈的冲动性及波动性。他们的个性处于“动荡”之中,极不稳定。其中,初中二年级学生又是身心发展与心理冲突尤其加剧的年龄,是初中阶段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倘若教育影响不当,最容易出现情绪困扰与适应不良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初二往往是初中最难管教的年级,这个年级最容易出现“乱班”。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家庭影响、学校教育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意识形态、社 会文化背景、社区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因素有关。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素质、家庭教育态度 与方式等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初中生进入“心理断乳期”,欲摆脱家长的束缚而抗争。而许多家长却并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于是,家长的管教与孩子的反抗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这是许多初中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重视的是,当前部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存在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疲劳不堪,有的教师不了解初中生心理变化特点,教育态度不好,教法失当,师生关系紧张,造成学生过重心理负担,这些也是影响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冷酷、刻板和专横的教师的那个班出现的欺骗最多,而友好的、民主的课堂则欺骗较少”。“着迷于分数的教师常常会使学生产生激惹、妒嫉、身心相关性疾病和疲倦”。

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品德的形成,而且影响其学习成绩和智力开发。但是,许多人却不太重视后一点。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学习中的成功是极其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心理不健康则是有效学习的障碍。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次测验中,成绩差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成绩优生要多。说明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其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要转化成绩差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了解并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3、初中男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差异,与其身心发展上的不同特点有关

在生理发展上,初中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体发育处于第二次“生长高峰”期。女生进入这一生长高峰期的时间大约比男生早两年左右,约从9~11、12岁,男生约从11~14、15岁。初中生还处于性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而初中女生的第二性征的出现,性生理的发育大约比男生要早1~2年。大约女孩11、12岁,男孩13、14岁。女生开始青春期的突增阶段早于男生。这种生理发育上的差异、再加上社会上男女差异的文化传统习俗的影响,就使得初中女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据调查,女生初潮来临时,由于毫无思想准备,常常心烦意乱,惊慌失措。如果再受到一些错误认识的影响,更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例如,认为月经是难为情的事,便会产生羞愧情绪。一项调查表明,约有67.1%的女生对月经初潮有各种不同的消极情绪反应。

四、结论

1.初中学生在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必须在初中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成绩优差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差异。成绩差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初中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转化成绩差生,必须了解和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3.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性别差异。女生在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学习焦虑方面比男生突出。

4.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年级差异。初中二学生在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初一、初三学生突出。学习焦虑表现出随年级上升而增加的趋势,自责倾向则随年级升高而下降。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家麟著《学校心理卫生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第4篇

(一)研究对象

选取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共计518名学生展开调查,范围从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年龄10~14周岁,平均年龄11.6岁,男女学生分别为337人与181人。问卷回收518份,回收率为100%,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01份,有效率为96.71%。其中,按性别统计,男生共计325份,占64.9%;女生共计176份,占35.1%。按年级统计,四年级有160份,占31.9%;五年级有169份,占33.7%;六年级有172份,占34.4%。

(二)研究工具与方式

本研究采用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等在1991年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进行检测,该量表广泛适用于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MH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是:A学习焦虑、B对人焦虑、C孤独倾向、D自责倾向、E过敏倾向、F身体症状、G恐怖倾向、H冲动倾向。各分量表及总量表均是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该量表信度较高,其各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在0.84和0.88之间,分半信度值在0.635和0.809之间,量表结构效度良好。测量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协助下,使用规定的书面指导语和口头指导语指导学生测验,现场发放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二级计分方法,计算出每位被测者的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所得数据运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进行了主成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MHT测验当中,若总量表得分≥65分,表示该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认为其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表2不难得出,在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501名合格被测高年级学生当中,存在着26名有较为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被测学生的5.19%。在MHT测验当中,若分量表得分≥8分,表示该名学生在该项内容上存在适应不良,需对其进行特别心理辅导。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人数达247人次,比例为49.31%。各分量表得分超过8分的人数由多至少依次排序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分析表3中数据不难看出,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男女生在MHT测验的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均低于女生,且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这几个方面更是趋于显著,这说明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贵溪市象山学校小学部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在各分量表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均存在一定差异。四年级学生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吓倾向分量表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且呈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在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的得分稍稍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但并无显著差异;六年级学生在MHT总量表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且呈显著差异。

三、讨论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资本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作为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心理资本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主要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性等方面的积极心理能力。自信是指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任务的自信。具有信心的人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自我激励并且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当遇到障碍的时候锲而不舍。乐观指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把好的事件归因于内部、持久、普遍深入的原因,把坏的事件归因于外部、暂时和特定情景中的原因。乐观者则将坏事情看作是暂时的,并认为通过自我的努力一定能战胜困难,最后取得成功。希望指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它不仅是指对个人目标可能达到的决心,还包括对实现目标途径的信念。坚韧性指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坚韧性是一种从逆境迅速恢复的能力,具有坚韧性的人表现为坚定地接受现实、有稳定的价值观支持而深信生活的意义、神奇的临时应对和适应重大变化的能力。坚韧性强的人可以在挫折和困难中茁壮成长,遇到挫折时不仅会恢复至最初的水平甚至还可以达到更高。并且在复原的过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众多研究发现,具有上述积极心理要素的个体能够有效预防和消除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另外,社会支持作为个体从其社会关系网中获取的支持性资源,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应付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环境中各种物质刺激、激烈的竞争给还处于价值观和人格发展期的大学生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压力状况下,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则有可能导致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从而容易出现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在强调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问题的中国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受到学校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如得不到恰当处理,将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学业以及今后的就业。从个人特征和社会支持系统两个视角研究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即研究大学生的个人心理资本与知觉到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指导策略,期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迪。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西部地区一所大学一至四年级中随机抽取671名学生,随堂施测,收回有效问卷62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85%。其中,男生56.4%,女生43.6%;一年级209人(33.55%),二年级174人(27.93%),三年级143人(22.95%),四年级97人(15.57%);文科生145人(23.27%),理科生218人(34.99%),工科生260人(41.74%);平均年龄21.52岁(标准偏差SD=1.36)。

研究方法。采用Luthans等人(2007)0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测量大学生的自信、希望、坚韧性和乐观四个子维度的心理资本。四个维度的标准分数相加即是心理资本的分值。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让大学生评价自己在获得社会支持方面的程度,项目的平均分即是社会支持得分。采用SCL-90症状白评量表测量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内容涉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10个因子。

研究结果

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检验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的影响作用后,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分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B=-0.325,p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同样采用层次分析检验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大学生性别、年龄、年级和专业的影响作用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B=-0.314,p

讨论

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个体的积极心理有助于降低心理疾患,基于心理资本的视角,关注个体的优势、健康和活力等积极心理状态,强调心理资本的开发与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资本是可以管理、开发和变化的,通过针对性地培训和干预,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体的心理资本,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幸福、希望、信心、快乐、满意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像人力和社会资本一样,积极的心理资本也可进行投资和管理。通过有意识的管理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助能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另外,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在强调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以增强大学生自我监护能力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大学生社会关系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社会支持是指被支持者所觉察到的来自他人或其他群体的肯定、尊重、关爱和帮助。个人的社会支持网就是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网被认为有利于个体减缓生活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的缺乏,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使个人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时期,既存在挑战,又有机遇。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包括经济、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等。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学贫困生比较多,构建健全的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并顺利完成学业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乐观的性格等。面对困难和挫折,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是成功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必要基础。大学生要善于对产生困难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一般来说,倾向于外部归因的人,常常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受外部力量,如机会、他人权利等无法预料和支配的因素。习惯外部归因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常感到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倾向与内部归因的人,认为行为结果是受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等内部力量控制的,把成败结果统统归结于自身而过多的自责,同样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挫折,提高个体坚韧性。困难和挫折常常会与每个人相伴相随,坚强的意志才是成才的可靠保证。牛顿曾说过:“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是如何学会溜冰的,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便会成功。”这形象说明了一个人的坚强意志和优秀的品格是在生活的磨练中造就的,是在与困难挫折斗争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只有经历磨难,受过生活考验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第6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心理健康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是一块不应被“遗忘”的角落。一方面,随着我国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突起,在校生人数比例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所以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部分。另外,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但又误区不少。例如高职学生的求学动机、学风养成、角色认同、情感困惑、成就抱负等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学校,学校也因此而进行了大量的转化工作,有的针对性地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还配设了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但效果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许多教育对策是“因事”而没有“因人”,只“矫行”而没有“矫心”,“育心”意识淡薄,必然导致“心育”的工作不力。

一、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新生来说,面临的都是陌生和校园、生疏的面孔和全新的生活、学习方式。这对远离家乡、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和熟悉的环境的学生来说,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生活、环境的适应上;角色转换的适应上;学习的适应上。

(二)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因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突变,要求学生必须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和模式,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不明确 ,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的艰苦性估计不够造成学习压力大,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等因素,而造成学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失眠、烦躁 ,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从而引起行为上的混乱、盲动而引发心理疾病。认为自己“记忆力减退”、“身体怠乏”、“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者大有人在,特别在初期表现明显。相关资料表明,学习问题已占所有问题的30%左右,这是困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原因。

(三)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大学生活是个体独立步入社会群体的第一步,他们要适应社会,尝试人际交往,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作准备。与高中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更具有社会性。在这一适应过程中,由于缺乏社交阅历及经验,在为人处世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1]。一般来说,由于认识、情绪和个性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技巧,在交往中出现一些困难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从而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就说明存在着交往障碍,影响其健康成长。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第7篇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取随机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青岛、泰安、济南三地,选取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独立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大一、大二、大三本科生共3378人(男1662,女1716;文科1851人,理科1527人;大一1917人,大二854人,大三607人),以每月家庭提供生活费低于200元为特困生,约占13%;高于200元为非贫困生,约占77%。

(二)方法。

SCL-90量表,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十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状况。在评分规则方面,SCL-90采用5级评分制,现有两种记分法:“1-5”制,其中,1分表示没有该情况;2分表示在频度和强度上较强;3分表示中等;4分表示较重;5分为严重。得分越高,心理障碍越严重。

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量被试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其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就越高。

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九个因子得分分别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项得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

(二)各类群体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班干部四个维度,对贫困大学生的SCL-90得分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班干部四个维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总体来看贫困女大学生的SCL-90得分均高于贫困男大学生。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得分女生普遍高于男生。

城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得分。其中,强迫症状、敌对情绪得分城市贫困大学生显著高于农村贫困大学生。

独生、非独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独生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来自非独生的贫困大学生得分。其中敌对情绪得分差异显著。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不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SCL-90得分普遍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大学生得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偏执症状得分差异显著

三、分析与讨论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指标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比非贫困生严重,尤其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和自尊的过强心理矛盾性,使其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贫困生渴望得到群体的接纳,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这种矛盾心理容易引起他们情绪情感出现强烈的波动,并引发同他人的冲突,给人难以相处的感觉。贫困生的家庭负担都很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而人际关系的紧张以及不能调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交织在一起,使贫困生产生持久的抑郁、焦虑体验,损害了他们的正常活动,导致心理疾病。为此,我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更加关注并加大扶持力度,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及时的干预:1.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从实际需要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数据库,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同时增加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生提供更多自立、自助的机会,尝试建立起一套依靠政府、学校、学生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要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探索设立专门用于奖励优秀贫困生的奖学金;2.加强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构建全方位危机干预网络。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生存状况,定期开展贫国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做到关注其动态、研究其心理、分析其特点、把握其需求,及时捕捉他们的异常行为、异常情绪。同时,积极开展团体辅导结合个人谈心、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邮件咨询、QQ咨询、电话咨询、与家长配合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积极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在新生进校之初应为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通过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心理测量工具,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大致的了解,并在大学四年中进行跟踪测量,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动态,确定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和范围。

(二)不同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各类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总规模达到了一个很大的规模。虽然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极大好处,然而因为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因素,一些高校学生却因为心理问题严重,无法完成学业,或者走向极端,造成悲剧,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他们人生路上的一道阴影。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客观存在

高校学生中,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和比例都不少,很多都是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真正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若是遇到不良的刺激或者某个坏趋势的契机,就容易转化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引起一些人生的意外悲剧。每年大学生犯罪和自杀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证明。

(2)高校已经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做出积极应对

不过值得欣喜的现象就是,我国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做出对应的努力了。不管是加强高校老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培训,还是设置学生心理辅导室,都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的积极回应。

2.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价值观思潮冲击很大,加上社会现实跟高校学生心中曾经想象的社会不一样,因此很容易对高校学生造成心理打击。尤其是在社会现实中碰壁之后,更容易产生沮丧、失落、甚至极端情绪,若是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很容易演化成为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在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下,大学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了,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冲击下,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在高校中也会存在,对高校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设置以及心理教师配备又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和现实要求,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自然要大很多。

(3)家庭因素

目前,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加上我国家长容易溺爱孩子的习惯,使得这些孩子从小就像成长在温室中的花朵,心理素质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产生逃避或者极端心理。久而久之,心理健康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此外,一些家庭本身不和谐,不稳定,如父母离婚等,也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

(4)个人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大致基本上开始稳定,有些人性格偏内向,不善交流和沟通,或者因为某些心结而不愿意敞开心扉。加上各种生活带来的烦恼和焦虑,使得整个人的心态都会出现问题,当这种心态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量变引起质变,最终成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矫正与促进的具体途径

既然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客观存在,则不应该回避这个现实问题,尤其是作为高校管理层,应该主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加大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配置,开设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课

由于过去对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我国高校在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方面的配备相对较少,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随着对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各大高校都在逐步增加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配置。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招聘方式引进专业心理学方面的教师或者专家,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是见效快,效果好,因为招聘引进的都是已经成名或者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学方面的教师;二是高校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培养属于自己的心理辅导教师,这种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成本也稍低一些,但优势是教师较为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专业化程度不太够。

有了专业的心理学教师配备之后,自然要开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这也就使得他们之间的一些人,会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问题。虽说一个个去面谈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太耗成本和时间,因此,在学校的组织下,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要力量,开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课程,如谈恋爱、交友、就业、家境、学业方面的心理学课程,供学生选修。这样,一些恰好有这方面心理问题的学生,但是症状较轻的,或许听过课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自我解决了。开设针对 性较强的心理辅导课程,在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一些,一些有这方面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说不定在修完这些课程之后,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更强,从而避免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QQ、论坛、微信、股吧等成为年轻人喜欢的交流方式,心理辅导老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互联网工具,建立网络心理辅导工作室,这样的话,可以避免一些学生由于害怕尴尬而不敢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问题,获得更真实的情况,从而采取的心理矫正措施更有效。

2.加强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立体互动沟通

任何一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不是某种单一因素导致的,因此,不管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还是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都需要多方面积极因素的配合,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的良性氛围,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战胜心理问题。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沟通不到位产生的,有时候误会或者误解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会恶化成为一个个难以化解的心结,这些心结在心底埋藏的时间久了之后,遇到某种刺激或者不良诱导因素契机,就容易演变成一种心理健康问题。

在预防或矫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应该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或者症状,就多方面加强关注,若是确实是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那就一定要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多配合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在学习学业政策方面给予帮助,家长可以给予一种亲情的关怀,教师可以给予一种亦师亦友的关心,有了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帮助和关心,心理健康问题固然不一定就可以很快顺利解决,但是至少可以有效缓和,在方法正确的情况下,还能够逐步化解。

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生活,校园文化的学校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至亲之人,亲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这点不可忽视。至于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之一,有很多都能跟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三股力量能够凝聚起来,形成一股有效合力因素的话,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能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3.对学生多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

如果说在高中时代,因为高考升学因素的影响,想要顺利推进多元化激励性评价制度有些难度,那么在大学时代,则这个阻碍因素的影响已经很低了。进入大学之后,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的雏形,或许还需要重视文化课成绩,但是只需要基本合格,不影响毕业的话,就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影响,反而是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对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以及以后的就业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就是因为遭遇负面的评价过多或者过重,从而产生压抑甚至反叛的心理,最终酿成心理问题悲剧。

一个人若是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环境中,自然心情更好,也更容易感知到真善美,反之则容易产生阴暗心理,最终形成心理问题。因此,不管是高校,还是教师,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就尽量采取一个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多发现大学生身上的优点,至于缺点的话,只要不是严重到影响别人的话,稍作提醒即可,没必要大张旗鼓进行批评。比如,某个学生在文艺方面天赋很强,就不妨多给他这方面的展示机会,并且对其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和肯定。这样,其心态就会变得积极上进,从而能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再如,某个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能力也一般,但是为人踏实善良,经常帮助别人,偶尔还见义勇为,这样的人,也需要得到肯定和奖赏,这样才能让他感受人生的价值。

4.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这点在国外的认识更加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国外大学中,体育运动普及程度如此之高,一些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体育能力强的学生的原因。相对而言,我国高校在利用体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体育运动具有强烈的竞技性,一番激烈紧张的运动之后,整个人的身心都容易放松下来,经常保持这种运动,人的心态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这都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此外,体育运动既强调公平竞争对抗,又要求合作协调,既肯定个人的汗水与付出,也要求有团队的荣誉感。这些因素,都是非常积极的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其心态更加阳光进取,人际关系处理也相对和谐,其情绪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要好一些。

高校要充分意识和利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多方面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养成积极的心理情感。有了这种积极的心理情感,就自然能够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

三、结语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在未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更多,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几乎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孩子在大学学习生活时的问题。目前来看,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但是严重程度的比例还不是很高,然而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很容易衍生出一些恶性后果。高校则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认真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多个角度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心理状况,为其顺利成人和成才奠定身心健康基础。然而,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参考文献:

[1] 唐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5,(03).

[2]张文静,田雨普.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价值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04).

[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05).

第9篇

大学生心理问题所引发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干预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通过实际调查,文章阐述了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的看法,并对针对高校心理咨询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群体主要是’95后,这一代大学生是自我、活跃、个性鲜明的一代,具有创造力、创新力,是可以改变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代。但是,同时也是因为这一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现状导致他们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调查

(一)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笔者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学业问题、就业压力、情感问题和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其中有8%的同学经常有心理问题,60%的同学偶尔有心理问题,剩下的部分同学并没有想过此类问题。就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多久去一次心理咨询中心,只有0.8%的同学每周去一次,8%的同学一个月去一次,9%的同学一个学期去一次,82.2%的同学从来不去。就目前大学生对生活满意程度,只有1%的同学满意,有58%的同学基本满意,41%的同学不满意。

(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已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却流于形式。很多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开展一些基本的心理普测,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外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我国各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并未设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大多数老师不具备专业知识且缺少实战经验,因此,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对改善学生心理问题并无成效。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原生家庭的因素

一个人成长的原生家庭对其自身性格的形成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教育、父母的言谈举止开始的。很多人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在成年后仍然很难抹去。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父母关系对学生健康性格和心理的形成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温暖、宽容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相反,各方面要求严苛和父母子女关系界限明显的家庭关系,会造成学生孤僻的性格,并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造成阻碍作用。过分溺爱和保护孩子的家庭环境,则会影响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形成依赖的性格。2.父母关系。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的’95后中有超过10%的学生家庭父母离异,有2%的学生父母存在家庭暴力,3%的学生父亲存在出轨现象,15%的学生父母有慢性争吵,其中还有学生的父亲犯罪入狱等。而这些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性格和心理都产生着巨大影响。有的学生因父亲或者母亲出轨而不相信爱情,排斥异性甚至恋上同性;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导致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暴力导致自己也存在着暴力倾向。从笔者的调查来看,父母关系对学生的性格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

1.人际关系。目前,多数大学生属于异地就读,需要入住集体宿舍,要学会适应每个舍友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性等。而大多’95后学生是独生子女,因为父母的溺爱,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难免将家庭中的自我优越感带到集体生活当中,引发宿舍矛盾,导致自己被孤立、被排挤,之后部分学生出现孤僻、自闭、社交恐惧等问题,这都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出现了很大问题。2.情感因素。心理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情感问题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存在自身生理成熟,情感上渴望与异性接触的特征,因此,大学是男女生恋爱的高峰期,但生理和心理的不协调发展导致他们在与异性接触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同时由于大学生自我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在感情受挫后,自尊心和自信心极易受到打击,甚至表现出意志消沉、自暴自弃、纠缠不休的现象,最终导致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往往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

(三)就业压力因素

就目前中国社会的现状而言,就业形势严峻。而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大四学生来讲,亟待解决的就是就业问题。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读书,积极投入到考研大军当中;部分学生的父母直接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产生。

三、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一)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首先,各个高校应当对每届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排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并定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备案。其次,确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危机应急系统,建立由校、院、专业、班级组成的危机管理模式。一级危机管理队伍由校领导、学生处、保卫处、校心理咨询中心组成,主要对心理危机事件及时做出决策;二级危机管理队伍由各个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组成,这是高校危机管理的主要机构,也是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关键;三级危机管理队伍主要是由各班班干部、学生党员、心理委员组成,是二级危机管理队伍的组成部分,及时报告学生中间的心理问题。各级队伍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当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事件时,能够快速启动应急系统,及时处理好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避免事件扩大。

(二)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对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营造轻松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心理咨询是矫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咨询工作的专业性,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医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情感、交友、择业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困惑。目前,各高校都设立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室的教师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甚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疏导全由辅导员担任,这给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带来隐患,因此,当务之急是各高校应提高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保证心理咨询的高效开展。2.心理咨询常态化。中国高校心理咨询仍处于一种较为隐秘的状态,虽然目前很多学校设立有心理咨询机构,但是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有时候学生去了心理咨询室也三缄其口。相反,国外高校的心理咨询却更加常态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咨询专家专门在学生宿舍设点接待学生,打破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哈佛大学在学生宿舍驻派心理健康教师,专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纽约大学也在学生宿舍派驻了心理健康顾问,这些都使得心理咨询更加常态化。笔者认为,我国各高校也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在学生宿舍驻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咨询,排除心理障碍;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笔者认为,高校除了日常的心理咨询外,应当经常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作为辅助,如举办心理健康论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同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那些存在一些小的心理问题又碍于颜面的同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四、结语

对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同时,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有效地调控、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意志,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进行心理疏导的平台,避免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报,2005(9):18-20.

[2]施福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4):64.

[3]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52-55.

[4]房东波.美国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J].世界教育信息,2006(8):36.

[5]李俊生,多俊岗.大学生安全教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