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36: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风险指标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原则及内容
近年来世界相继经历了金融风暴、金融危机等,直至现在仍留有危机的后遗症,这一系列的财务风险不断地警醒着企业,需不断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使决策者和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做出相应决策规避风险,使企业持续良好地发展。
遵循行业的特殊性是建立预警指标的首要原则,同样预警指标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对于每个煤炭企业需要有各自的独创性,从而我们确定的预警指标才符合本行业的实际需求,才能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将“预警”真正落实到位。
结合煤炭行业的实际,本文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分析重点,即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动能力及成长能力指标,详情见表1。
表1将各项指标单一列出,但是独立的预警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煤炭企业存在的风险,还可能会因为风险因素考虑不全面,使得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抓住指标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才可以建立具备整体性和高度概括性的预警指标体系。
二、煤炭行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
(一)煤炭行业财务风险现状
煤炭行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煤炭企业财务具有高风险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如负债比例过大,融资渠道不够广阔等等。财务状况的好坏主要反应在财务指标上,企业可以建立财务危机的识别指标体系、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和财务安全检测指标体系等来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高煤炭行业财务预警意识,建立适合该行业的预警体系尤为重要,进一步推动煤炭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二)建立符合行业特殊性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要建立针对煤炭企业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则要了解煤炭行业的具体生产运营流程及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生产特点。图1表现出了该行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活动模式,更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
(三)煤炭行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分析
1.主要预警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本文以我国煤炭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上市企业2009年财务数据为样本(分别为:中国神华、西山煤电、兖州矿业、大同煤业、开滦股份、中煤能源),分析了该行业的财务预警指标(如表2)。本文中的煤炭行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涉及到的指标标准值是根据该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出的。首先确定一定权数,根据公式G=ΣGi×Wi,其中,G为该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Gi为单项功效系数变量,Wi为权数。其次计算出本文所选择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最后可对其属警区经行业划分并对这6家上市公司的综合功效系数进行排名,得出结论为本文所选择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是合理的。
2.主要预警指标的适用性分析
据表2样本企业2009年数据,可得出行业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4%,这为公司进行多样化融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购置采掘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兼并收购其他企业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然而比我国设定的正常资产负债率50%要偏高,应适当地减少负债比例,从而稳定经营生产。
煤炭行业资金密集也是其特殊性之一,而大量资金又表现为固定资金,现金流转不畅,容易引起财务危机。现金流转的流量和速度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物资流通的正常运转,影响了材料采购、设备维修、工资发放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所选择的样本企业在2009年净利润现金含量均值为97%,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水平为84.29%,适时地反映出这几家样本企业近年来对现金流方面的重视和控制,从而达到财务风险的预警。
本文中选择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大多保持2次,较为正常。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使用“固定资产现金周转率”来与煤炭行业的特殊情况配比,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另一指标。公式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平均固定资产,该指标的意义在于讨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衡量企业是否面临固定资产投资饱和的问题。通常来讲,该指标值越大越好,说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还未饱和,同时与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结合分析,确定比较合理的投资规模。
对煤炭企业来说,财务风险最终都要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对这些风险进行量化。成长能力指标则可在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企业销售变动趋势和资本扩张方面去衡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本文选择的是总资产增长率,可以划分到资本扩张能力,均值在31%,说明所选择的样本企业有很好的成长势头,财务抗风险能力同样得到很好的展现。
三、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防范化解风险
(一)避免盲目举债扩张,确定符合本企业的负债规模结构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以较快速的速度对外扩张,适度举债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但是过度负债将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财务危机。
首先,要使煤炭企业资产负债总水平低于50%,事实上很难做到,所以尽量避免单一化的负债模式,需采用多层次、多元化负债方式,使得债务来源结构合理。
其次,对于中长期的企业负债应合理搭配,对于不同期的债务要使用时间的“剪刀差”,尽量不要安排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偿债,同时负债中的流动负债比例不宜过大。
最后,要使煤炭企业能够按期还本,合理的负债结构就显得颇为重要。必须使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不低于2:1,还要把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调整到不低于1:1的安全区域内,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增强,降低了举债风险,增强了企业的变现能力。
(二)提高投资收益水平,确保资金安全及资本金运行速度
煤炭企业在进行新项目投资的时候虽然分散了风险,但是随着管理幅度增大,就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尤其是一些大型煤炭企业会涉猎很广泛的行业,管理决策的失误时有发生,容易造成投资无法有效回收。
首先,应该把握准确的市场定位,确保新项目产生的资产利润率高于该项目负债利息率,使得企业投资在一定预期内收回,不会因新项目的经营而降低原有项目的利润水平,同时不会因新项目的投入而增加负债,产生不良资产。
其次,注意加快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货币资产,提高资金使用率,减少坏账和材料储备的占用空间,使得“死水”资金活用起来。煤炭企业可以借鉴物资超市供货模式,减少材料库存量,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最后,需与适度负债相结合,将资金点活,在投资、筹资等环节高效运作,形成一条复杂有效的资金链。
(三)强化财务风险意识,特别是决策层和会计人员的意识
煤炭企业中有一部分人对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使得再好的预警指标体系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首先,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要想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引起领导层的足够重视,否则在资金、人员等基本素质无法得到充足的利用。同时中高层管理人的财务风险意识应该有更高的水平,将各项风险指标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牢牢掌握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抵御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经营管理良好有序的运行。
其次,煤炭企业不仅需要一个单一的财务部门,更要专门设立财务风险预警的特殊职能部门,配备专门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干预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
最后,要加强员工的财务安全风险意识教育。通过各种会议、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并提炼出资金资产安全理念。
四、结束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财务风险,而煤炭行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充分利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指标基础数据健全风险分析、评估和风险报告,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引导高层决策,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引领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谐,孙永波,张晓天.煤炭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5).
[2] 王伟.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防范煤炭企业财务风险[J].现代商贸工业.2010(4).
[3] 黄金燕.我国煤炭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指标体系
现有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三方面。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这类指标重在揭示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适应程度,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预防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负债经营率和利息赚取倍数。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为了评价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可间接地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一般来讲,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则财务风险越大。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资产净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笔者认为,仅有这些分析指标是不够的,必须增加财务指标,完善现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切实规避财务风险。
一、现有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现有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于揭示企业财务风险,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是运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指标,是从静态角度反映一定时点的存量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如果这时流动资产的质量很差,就会高估企业的流动资产,即使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很高,仍不能保障企业偿还到期债务。二是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出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的均衡情况,会高估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效率,不便于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三是不能量化地反映潜在变现能力因素和短期债务。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值的数据都来自于会计报表,而一些增加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没有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在对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企业资产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会使得企业的资产被高估,造成资产负债率和负债经营比率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偿债能力。二是企业在使用有关会计方法调节利润的时候,会使企业的利润虚增,造成利息赚取倍数指标也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
在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中,常见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基本上都是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和作出评价的,如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不能反映出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只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量”,不能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质”。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显然这类指标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二、对现有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第一,为了克服上述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不足,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建议使用以下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到期债务之比,其中本年到期债务是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这两种债务不能展期,除此以外的其他流动债务均可还旧借新。因为经营现金净流量应保证偿还到期债务,所以现金债务比率指标应大于1.现金到期债务比率指标运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从动态角度反映一定时期经营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年末流动负债和年初流动负债两者差额之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动负债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能够充分地体现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其流动负债的偿还,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负债的实际能力,故使用该指标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现金支付保障率。现金支付保障率是指本期可动用的现金资源与本期预计的现金支付之比。它从动态角度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发展变化,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可动用的现金资源越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当前现金支付的水平。现金支付保障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现金资源越能够满足支付的需要,企业的支付能力正常、稳定,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比率低于100%,显然会削弱企业的正常支付能力,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周转率指标。一是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即∑(某项应收账款账龄×该项应收账款金额)/σ各项应收账款金额;二是将“存货周转率”指标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即σ(某项存货占用期×存货金额)/σ各种存货金额。这种改进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均衡情况、进度情况;二是便于随时分析和评价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动情况,而不必等到会计期末进行;三是可以避免由于销售的季节性或由于选择的会计期间与营业周期不一致而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不能如实反映款项及存货的实际情况;四是这两个指标与企业对应收账款和存货进行日常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一致,资料极易取得,而且几乎无需花费额外的代价。
第二,为了克服上述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不足,便于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作出客观分析,应对原指标作如下改进:
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率是指经营现金流量与负债之比。它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也是一种保守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因为通常不要求以经营现金净流量偿还债务,在全部债务均能展期的情况下,经营现金净流量应与利息相等。该比率反映了企业最大的支付能力,从而决定了最大的借款能力。现金债务总额比率越高,则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利息支付能力、借款能力越强,企业财务风险越小。
现金偿还比率。现金偿还比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长期负债之比。这一比率反映了企业当前经营活动提供现金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虽然企业可以用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但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应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这一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利息现金保障倍数。利息现金保障倍数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债务利息之比。该比率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这个比值一般应大于1,该指标越高,则说明企业越拥有足够的现金能力用于偿付利息,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第三,为了克服前述盈利能力指标的不足,便于对盈利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建议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作如下改进:销售现金率。销售现金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它表明实现一元销售所取得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一般而言,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收回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从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小。
[关键词] 绩效风险 预警 定性分析 模糊评价
连锁药店绩效风险非财务指标的预警是指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实际产生的业绩效果通过非财务指标的分析监测,比较其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可能偏离程度,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并发出警示,最终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风险预控。二者间的可能偏离程度越大,则表明经营管理风险越高,反之则表明经营管理风险越低。
当前,企业的绩效风险监测更多是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判断的,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通过设置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来观察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特征。因为财务信息是通过财务数据表达出来的量化结果,其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直观性。但是,企业的财务指标是对企业经营在财务活动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还不能完全表现出企业经营风险的预警效果。本文认为,建立非财务指标风险预警系统是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补充,使企业的绩效风险监测更加体现出预警性,更能及时、客观、准确。
一、药店绩效风险非财务指标体系建立
药店绩效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根据卡普兰与诺顿的平衡记分卡理论,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创新等四个维度所提出的问题入手,在每一方面设计一些特定业绩指标作为监测和控制的指标,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一套完整的业绩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财务风险监测,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李俊秀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危机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王婷等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了研究,管亚梅对财务危机的预防与管理进行了研究。但是从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的绩效风险进行监测,尤其是对连锁药店的绩效风险进行监测的报道甚少。本文试从平衡记分卡的另外三个非财务指标方面,进行特定指标设计,从而实现对药店的绩效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连锁药店的绩效风险非财务监测指标的建立,是通过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创新等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特定的监测指标设计的。监测药店绩效可以通过以下关键指标如表1所示。
二、药店绩效风险预警分析
近年来,在对医药连锁门店的绩效进行评价时,对于定型的被评价指标难以清晰把握,只能用一些模糊的语言诸如“强”“很强”等来描述,不能清楚地给出确切的数学表达。本文拟引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利用模糊隶属度理论把定性指标合理的定量化,很好的解决了现有评标方法中评价不客观的问题。其评价过程为:
1.确定评价指标集。将影响评价对象的各因素按BSC分成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其中非财务指标分为关于顾客服务、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三大类,财务部份可应用已有的完备的财务评价体系,再次我们仅对非财务指标进行模糊评价,并按照上述的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的指标分为二级,组成因素集合:
一级指标为U=(U⒈,U2,U3,U4),即财务、内部流程、顾客和创新与学习层面的子因素;二级指标为U1=(U11,U12,…U1m),U2=(U21,U22,…U2m), Uij=(Ui1,Ui2,…Uik)分别表示员工满意程度、员工的培训、员工的生产效率……。Uij(j=1,2,3,…k)为主因素层中第i和评价指标下的第k个因素,k为子因素层评价指标个数。
2.确定评价集。评价集是对分析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的集合,用 V表示:V=(V1,V2 ,V3,V4)其中V1=好,V2=较好,V3=中等,V4=差
3.确定各因素子集的权重
评价指标的权重集是表示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权数所组成的集合, 表示某评价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递进的层次结构,宜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指标的权重分别为A1,A2,……An, 权重集为A=(A1,A2,……An),且∑Ai=1,(i=1,2,…,m)表示主因素层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子因素层评价指标的权重集为:Ai=(Ai1,Ai2,……Aim)ΣAih=1,Aih h=(,2,…,k)为子因素层第h个指标在第i个主因素指标中的重要性程度。
4.确定隶属关系,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5.作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记Bij=AijRij=(bij1,bij2 …, bijk)
“”是模糊矩阵合成算子符号;Bj,归一化后记为Bij,Bij为Uij对V的隶属向量。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根据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得到评判隶属矩阵Ri=[Bi1,Bi2。。。Bij]T
B=AR归一化后记为B={b1,b2,b3,b4},B为U对V隶属向量,即为总评判结果。
(6)评判结果处理
一般地说,如果b1和b2的和低于某一标准,即所评价的结果被认为是较高以上的概率低于某一标准(通常取0.5,但在具体评价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修正),则可以认为该药店的业绩在某一方面存在经营管理风险。
三、应用研究
本研究以广州市CZL医药连锁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CZL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是广州市YC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是我国建立医药连锁最早的企业之一, 主要从事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经营,同时兼营西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根据CZL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要求,专家组对该企业了进行风险诊断。本实证研究进行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设计、分析调查问卷以及咨询有关专家等多种途径确定公司经营绩效非财务指标评价主因素指标集和子因素层指标集。具体说明见表1。
第二步, 评价数据的取得。获取评价数据主要是指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的确定和评价等级的建立。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 这些数据可由专门的机构和评价专家来确定。评价等级的建立可由专家按照评价记分等级分配率统计获得。现拟对CZL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宝岗分店的非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具体数据见表2。
评价记分的等级分别按“ 优”“良”“中”“差”4 等, 记分为4, 3, 2, 1 分, 其隶属度分别为1, 0.8, 0.6 和0.4。
第三步,根据评价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确定其分值及隶属度。对指标模块进行分析:
A1=[ 0.30 0.20 0.20 0.15 0.15]
S1=A1R1
S1=[0.343 0.311 0.271 0.075]
经归一化后得:S1/=[0.34 0.30 0.28 0.08 ]
由于4 个等级的得分相应为4, 3, 2, 1 分, 则宝岗分店的客户指标得分值F1 为:
F1=[ 0.34 0.30 0.28 0.08]=2.92
该分值的隶属L1=2.92/4≈0.73,分值计算结果表明,宝岗分店关于客户指标的评价接近于“ 良”等级。
同理可得:
S2=[0.365 0.336 0.238 0.062]
经归一化后得:S2/=[0.36 0.34 0.24 0.06],宝岗分店的内部流程指标得分值F2为3.00,从而该分值的隶属L2为0.75,表明宝岗分店的内部流程指标的评价接近于“良”等级。
S3=[0.10 0.245 0.32 0.335]
经归一化后得:S3/=[0.10 0.24 0.32 0.34],宝岗分店的学习与成长指标得分值F2为2.11,从而该分值的隶属L2为0.53,表明宝岗分店的学习与成长指标的评价接近于“差”等级。说明司宝岗分店的学习与成长的评价结果较差,该分店的领导者需要在关注销售额及利润增长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情况,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医药连锁行业中获得及留任优秀员工。
四、结束语
本文对连锁药店的绩效风险的预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定量和定性模糊分析,可以有效预警连锁药店的绩效风险,可以改变单一依靠传统的财务指标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式,使企业的绩效风险预警更加客观、更加多元化、更具有预见性,通过模糊评价法对平衡记分卡中的非财务指标的模糊处理,可使分析结果更清晰、准确,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李俊秀:财务风险管理的危机预警系统[J].科技创业月刊,2007,(1)74~77
[2]陈善为 涂 涛:平衡记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1:64~66
[3]王 婷 何学忠 舒海棠: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04,(2):149~150
[4]管亚梅:财务危机的预防与管理[J].财会研究,2000,(10):32~35
[5]苏 平 马维珍 田元福: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6):53~55
[6]龚本刚 檀大水:模糊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绩效评价方法[J].情报学报,2008,27(1):56~58
【关键词】 财务风险指标;比率指标;局限性;完善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因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它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汇率风险等。
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是基于广义的财务活动,从动态和长远的角度出发,设置敏感性财务指标并观察其变化,对企业潜在的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监测预报的财务分析方法。它是财务指标和财务预警模型的统一。前者是企业财务评价分析体系对财务风险报告的体现;后者是在多个财务指标组合的基础上,选取多个企业样本,建立多变量数学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的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具有宏观分析价值。本文拟对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中的比率指标进行分析。
二、企业财务风险指标的设计原则
分析财务风险指标的目的是在检测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设定财务风险预警警报指数来识别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防止和减少风险损失。
财务风险指标的设计原则主要有:
(一)预见性原则
预见性原则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方向,即选取的指标变化应超前于企业的实际财务活动及其产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所选指标能准确预测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及趋势,并以此有效界定能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稳定发展态势的合理界限。
(二)灵敏性原则
灵敏性原则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根本目的,即所选指标能够快捷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遵循该原则能够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及时调控企业资源分配,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得到收敛和控制,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始终运行在合理的置信区间内。
(三)配合性原则
配合性原则指各项风险指标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企业在分析财务风险指标时,要保证将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经营领域都纳入考察范围,这就要求所选指标既包括传统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指标,又包括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既包括静态指标,也要包括动态指标。
(四)稳定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是评价企业财务风险指标运作效果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先通过相关的财务模拟操作,对所选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科学、有效地划分,使指标能够在较长的经营周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更好地揭示风险。
三、我国现行的财务风险指标及其局限性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将公司各种分散的经营活动归纳为客观的数据信息,并通过财务报表呈示出来。财务管理人员借助财务分析指标,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为具有决策支持价值的信息,帮助相关利益集团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对象是企业所进行的、即将要进行的,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一切经营活动。
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由1999年财政部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组成,以会计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依赖这些指标分析财务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这些财务分析指标几乎都局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于最易反应潜在危机信号的现金流量状况缺乏分析
多年的实证研究表明,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只能静态地反映一定时点的存量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偿债的能力和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并且这两张报表的数据也最容易被粉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客观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潜在财务危机,就应该转向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的财务分析。这就要求更加广泛和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来适应当前的财务风险预警。
(二)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出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的均衡情况
对于企业潜在的现金收支缺乏动态预期,对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的估计不准会影响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准确评价。
(三)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给现行财务会计计量带来强烈冲击
衍生金融工具既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也会使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决定了信息使用者必须对其格外关注。但现行的财务风险指标中却缺乏有效的指标来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收益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些指标的局限性。
四、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指标的建议
(一)以现金流量分析为核心设计财务风险指标
现代财务管理学认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价值评价应当侧重于参考未来获取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是价值评价的基础,也是财务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和核心。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偿还债务、降低财务风险的根本保障。因此,笔者建议在设计财务风险指标时考虑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并构建现金债务比率指标。
1.现金到期债务比,即企业本期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到期债务之比。
本期到期债务包括本期到期的表内、表外债务,通常不能展期或调换。该比率可以灵敏地反映企业的近期财务风险变动,集中和直观地表达本期财务风险的高低。当该比率较低时,企业到期债务责任加重,财务风险增加;反之,到期债务责任减轻,财务风险降低;到期负债资金为零时,表明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单一的权益资金,没有财务风险。
2.现金流动负债比,即企业本期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
该指标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作为偿还保证,以反映企业短期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该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越有保证,企业财务风险越低。
3.现金债务总额比,即企业预计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债务总额之比。
债务总额包括表内和表外债务。计算公式为:现金债务总额比=(预计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到期年限)/债务总额。该指标表明企业在债务期内预计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对全部债务的保证程度,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越多,能够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4.现金利息倍数,即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息支出之比。
这一指标不仅反映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获得现金能力对偿付债务利息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标准。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表明企业将面临偿债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设计的现金债务比率指标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科学地评价财务风险。但从经营角度看,现金债务比率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过高的现金债务比通常意味着企业的闲置现金过多,会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所以应该综合考虑。
(二)对周转率指标的改进
1.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配合“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收回越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将计算出的指标结果与该企业前期指标、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企业的指标相比较作出判断。但一些影响该指标计算的因素却未能被全面反映,如:季节性经营的企业;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年末销售大量增加或下降。所以,在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同时还应分析应收账款平均账龄,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后者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某项应收账款账龄×该项应收账款金额)/Σ各项应收账款金额。
2.将“存货周转率”指标配合“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分析。
通常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但有时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低。存货增加可能是经营策略,如因短缺可能造成未来供应中断而采取的谨慎行为、预测未来物价上涨的投机行动等。因此,企业应增加“存货平均占用期”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公式为:存货平均占用期=Σ(某项存货占用期×存货金额)/Σ各种存货金额。
(三)对盈利指标的改进
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注意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潜在的风险,故笔者建议增加以下指标:
1.现金销售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
现金销售率用以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收回速度越快,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企业财务风险也越小。
2.资产现金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平均资产之比。
资产现金率越高,企业的现金经营能力越强。这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3.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
企业利润总额中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收入。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
研究、完善现行企业财务风险指标,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揭示潜在的财务风险,及时调整经营管理决策,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宏观的角度看,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指标有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高灵活应变力,并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地位。目前,我国所采用的一系列财务风险指标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现金流量研究的深入,建立一套融合现金流量指标分析为一体的,更加系统、完整的财务风险指标将成为未来企业财务风险指标发展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 田媛. 正视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J]. 企业研究,2006,(4):77-79.
[2] 何峰.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 商场现代化,2006,(12):229.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
Abstract:In our financial system commercial banks are as the main parts, the stability and health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even to national securit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bank financial risk,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bank financial risk,by comparison of commercial banks management stable and commercial banks management appear of financial risk in capital adequacy,credit,profitability,liquid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in five aspects significantly index,and then uses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to make up a multiple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bank financial risk measuring model,it is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financial risks,by beforehand control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health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restrain the economy fluctuation,lay foundation of realizing the virtuous cycle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romote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to develop along good situation.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financial risk measuring,Logistic regression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1-0055-05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核心,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其风险性与生俱来。而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交叉性特征,决定了一旦商业银行出现财务风险将会很快波及到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然而鉴于我国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的特点,很难直接将国外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警情测度模型直接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并且由于国内银行有政府的隐性担保,迄今为止很少有商业银行经营失败,因而国内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方面的研究也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反映商业银行各个方面能力的指标入手,建立一个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地反映商业银行财务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状况不佳或资本结构不合理而承担的风险。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是指银行监管当局依照相关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与审慎经营原则,通过选定一系列反映银行风险迹象的指标,运用规范的统计分析方法实现对银行财务风险早期识别的过程。
本文在国外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借鉴《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和其他常见的用于评价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指标,从资本充足性、信用、盈利能力、流动性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作为初选指标来评价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见表1)。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运用特征方程和正交变换的数学处理方法对选取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运用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和风险预警指标权重得出风险预警综合指数值,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做出量化评估,从而得到“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两组研究样本,接着利用均值方差模型,通过比较两组研究样本的财务特征的显著性差异,找出影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和指标,建立一个包括7个解释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
二、研究样本的选取
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由于资料来源的限制,本文收集了包括所有上市的商业银行和几十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56家商业银行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的财务报告,利用财务报告的数据整理计算出上文确立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测度指标后,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指标集的权重。依据确定的权重计算出各个商业银行风险综合评价分数,综合得分越高,银行的经营状况越好。根据得分结果,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的比值大于1.4定义为无警、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比值小于等于1.4大于1.2定义为轻警、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比值小于等于1.2大于0.8定义为正常、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等于0.8大于0.6定义为重警、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等于0.6定义为巨警。将无警和轻警界定为“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将重警和巨警界定为“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由此本文得到所需的两组研究样本和检验模型准确性的两组研究样本。
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是常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两个统计指标,本文借助SPSS17.0对风险测度指标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来确定风险指标是否适合做指标精简,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选取的银行2006年、2007年和2010年指标数据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513、0.527和0.518,银行2006年、2007年和2010年指标数据的Bartlett检验值为0,综合两个检验值的结果说明选取的财务风险警情测度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则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其次,利用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的数据提取公因子并选取特征根的值大于1的因子。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共同度检验表(见表3)。
从表3可知,提取公因子后变量的贡献率较大,信息丢失较小,提取因子的效果较为理想。
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界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方法上对权重的确定大都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因为它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但它的应用都是通过专家征询直接进行定量确定,由于现实世界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主观判断固有的含糊性,导致指标权重确定的不准确性,而且加大了指标权重确定的工作量。基于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克服了层次分析法的缺点,以减少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指标权重的可靠性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界定的准确性,对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的步骤是:设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为X1,X2,X3,…,XM,其中M表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个数。假定共有N个公因子,分别表示为F1,F2,F3,…,FN(N≤M),则预警指标和公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其中X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向量,A为公因子负荷系数矩阵,F为公因子向量, 为残差向量。公因子F1,F2,F3,…,FN之间彼此不相关,称为正交模型。结合正交变换和因子分析法的公式,指标XM的权重可以确定为:
因此本文采用常用的VARIMAX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Aij(i=1,2,…,17,j=1,2,…,7),则风险指标X i的权重W i为:
根据确定的指标赋权公式计算2010年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和结果见表4。
利用相同的方法计算2006年和2007年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的2006年、2007年和2010年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5。
最后根据各家商业银行数据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各商业银行风险综合评价分数。
以2006年、2007年和2010年风险综合评价得分平均值为依据,将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大于等于1.4和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等于1.4大于1.2的银行划分为“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将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等于0.8大于0.6和实际得分与得分平均值之比小于0.6的银行划分为“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由此得到本文构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模型所需的33家“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49家“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两组研究样本,以及检验模型准确性的27家“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6家“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
三、模型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出现前,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相关的经济金融指标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异常变化,银行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这些出现差异的指标值的变化来加以预警,因此寻找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早期预警信号指标,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估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导致银行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最终引发银行财务风险,因此在选取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时,不仅要考虑指标体系的全面性,而且要考虑指标对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非重复性和非耦合性,尽量使所选的指标体系达到最小完备组合。
因此在构建模型前,首先需要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警情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在出现财务风险之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从而找出建立模型所需要的因变量,本文采用M-W-W检验和T检验比较均值差异,对选取的构建模型的两组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见表6。
从表6可知,“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在X23、X25、X33、X41、X42、X43和X51这7个指标上出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文选取这7个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二)模型的建立
一般对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评价可以考虑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但是在本文中对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界定只有“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这两种状态,因此,一般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然而,Logistic回归分析法不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克服了线性方程受统计假设约束的局限性,不需要满足正态分布和两组协方差矩阵相等的条件,得出的结果直接表示企业发生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大小,操作简单、结果明了,因此本文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模型。
在所选取的112个样本中,令“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因变量取值为0,“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因变量为1,以上文所选取的7个风险测度指标为自变量,利用SPSS17.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Logistic模型的系数及相关参数见表7。
由表7可知,基于7个财务风险评价因子构建的Logistic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为:
P为“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的概率,X23为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X25为拨备覆盖率、X33为风险资本净利率、X41为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X42为流动比率、X43为存贷比、X51为净利增长率。
(三)模型的检验
将收集的2010年56个商业银行的样本代入所构建的模型中,计算P值,将“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的临界概率值取值为0.5,检验结果见表8。
从表8可以看出,Logistic模型对“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的预测精度达到了92.59%,对“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的预测精度达到了83.33%,对检验样本的总体预测精度达87.96%。这说明该模型具有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四、结论
本文将Logistic回归法引入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从资本充足性风险、信用风险、盈利能力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发展能力风险五个方面建立了适合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一)虚拟了“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
通过将样本银行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各个样本的综合得分。最后将样本银行的综合得分值与综合得分平均值的比值作为划分“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与“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的界定线,既克服了我国缺乏破产银行样本以及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历史数据的困难,又避免了以往人为评估银行风险状况的主观随意性,提出了评价商业银行风险度的新方法。
(二)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和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
通过对“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和“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进行M-W-W检验和T检验比较均值差异,对两组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经营出现财务风险的商业银行”和“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相比,在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拨备覆盖率、风险资本净利率、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流动比率、存贷比、净利增长率这7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应将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拨备覆盖率、风险资本净利率、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流动比率、存贷比、净利增长率这7个指标作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重点监测指标。
(三)基于Logistic回归法构建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模型
利用筛选的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等7个指标作为因变量构建了Logistic模型,通过对模型预测精度的检验,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经营者可以利用该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1]张美恋,王秀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风险系统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5,(3).
[2]Ohlson J.A.1980.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9,(15).
[3]中国银监会银行风险早期风险预警综合系统课题组.单体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9,(3).
[4]张友棠,韩鹏,张勇.国有商业银行隐性财务危机的成因与检测指标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10).
[5]郭志刚主编.社会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何惠珍.上市保险公司财务模型选择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10,(6).
[7]John H. Boyd and Gianni De Nicolo.2005.The Theory of Bank Risk-Taking and Competi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9(15).
[8]李光敏,李国屏,于雷.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农用地定级因素因子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当前,面对日渐复杂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上市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逐渐加大,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上市企业的倒闭、破产使得其逐渐意识到了相应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电力上市公司来讲,财务危机的爆发不仅直接威胁到了其自身的经营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因此,电力上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完善评价,并落实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
二、财务风险评价与财务风险预警
第一,财务风险评价。本文以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法来实现对电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系统性评价,通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实现对风险等级的划分,进而为落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奠定基础。第二,财务风险预警。基于电力上市公司下,针对相应财务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时,以完善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分析来预测潜在的财务风险,为落实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提供基础。第三,二者间所存在的关系。财务风险评价与财务风险预警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实现完善财务风险评价内容的落实能够为企业落实财务风险分析提供基础,而财务风险预警则是财务风险评价的进一步深化。
三、电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选,评价指标的选取。在落实这一内容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独立性、灵活性、可操作性以及通用可比性;其次,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电力上市公司来讲,在构建相应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基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确保这一指标体系能够充分的反映出电力企业财务运行的状况,具体需要包括如下内容: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以及成长能力。
四、主成分TOPSIS法下的财务风险评价
(一)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在落实财务风险评价内容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实现系统性的评价,就需要最大程度的拓展评价对象范围,并将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的收集,以确保能够通过对评价对象影响因素的有效收集来掌握评价对象的特征,即实现评价指标的收集与整理。在此过程中,反应各项指标的信息内容会随之指标对象的不断增多而增加,进而会出现信息重叠现象,这就为落实指标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压力。因此,为了能够通过有效且简单的信息内容来落实指标分析工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分析方法,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基于这一分析方法下综合评价函数意义不明确,因此要利用其它方法作为弥补来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利用主成分TOPSIS法来解决以上单一分析法所存在的不足。
(二)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利用主成分TOPSIS分析法来评价电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过程中,由于所涉及到的计算工作量较大,可将SPSS利用在主成分分析中,然后按照如下步骤落实:第一,实现原始指标矩阵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各项指标的预处理;第二,采用KMO等检验方法对所采取的评价样本进行检验,确保其能够满足主成分分析的要求,如无法满足就需要以其他方法进行替换;第三,实现对系数矩阵的计算以实现主成分的提取;第四,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来获得主成分矩阵;第五,实现基于主成分下的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第六,通过计算各方案的排队指示指来完成评价分析。
五、GA-SVM下的财务风险预警
首先,适用性分析。采用SVM这一识别工具,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算法下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将其运用于电力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中,则能够通过自身全局最优解等优势特点来实现对高维数据的有效分类,并实现对非线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GA-SVM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其次,具体落实程序。在利用这会模型进行预警分析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实现对SVM各项参数以及函数值的精准计算,本文采用GA算法来实现,具体的步骤为:第一,将所有样本进行输入与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将所要进行优化的参数以相应取值范围进行优化处理;第二,在获取种群初始解的基础上实现对参数的编码;第三,实现对个体适应度的计算,然后需要将适应度高的个体进行遗传处理;第四,实现遗传操作以构建新的种群,在此基础上按照设定好的遗传次数来重复落实优化参数这一步骤;第五,将所得到的样本数据输入于SVM模型中,并落实相应的计算以获取预测结果,进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为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奠定扎实基础。
六、总结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评价指标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无法按期支付负债融资所应负的利息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企业如何认识财务风险,如何减少财务风险是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1.企业财务风险概念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企业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西方国家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职能。虽然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但是国外风险管理理念主要针对于如何摆脱财务风险,而非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同时也没有关于财务风险如何进行预防的研究。与其面对风险、摆脱风险,不如分析风险、预防风险。因而,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今后风险管理发展的方向。
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来自于筹资、融资活动。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进行筹资所形成的负债,不仅要偿还本金,还需要支付相应利息。如果企业不举借任何债务,将不会存在任何风险。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资金流转问题,如果不举借负债,势必会出现经营困难。而且这种观点没有考虑财务杠杆作用,可见这种观点不具有科学性。
另一种观点是广义的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财务结构不完善、企业所在环境的改变等一些内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较大的偏差,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部门,甚至一笔订单,都可能引起企业财务风险,如果财务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导致企业产生损失,甚至导致破产。这种观点是从企业整体出发,结合整体环境进行的分析,也是我国财务风险理论中主要的观点。
2.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具备了风险的两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运行下企业资金运动的必然产物。财务风险受到国民经济、市场环境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虽然企业要面对各种财务风险,但是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什么事件发生、以何种形式发生,甚至是否发生,都不是能够准确计量的。
二、目前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来看,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着与企业经营环境不适应、指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情况、缺少行业针对性的问题,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践中,在对风险的有效评价和控制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1.与企业经营环境不适应
由于我国的风险理论起步较晚,与国外的风险管理比起来,理论基础上,又加上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较晚,体系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时,财务比率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是单量判定模型法,基于这种模型法的体系反映出来的信息量有限,企业由于使用了较多的抽象概念和函数,不利于推广,无法适应企业随着经营规模扩大而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
2.指标无法真实反映出企业情况
评价指标对企业真实情况分析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不足、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不足,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不足三个方面。
在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企业资产的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的指标是从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得出的,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而如果企业是实际资产流动的质量差,就会高估企业的流动资产,且这些从财务报表中出的数据不能将一些影响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反映出来,使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产生偏离。
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一样,评价方法中资产的负债率和负债经营指标不能准确地估量出企业的实际资产,另外,在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利润进行调节时,利息赚取率的指标不能对企业虚增的利润进行辨别,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体系中包括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等一些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在对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分析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3.缺少行业针对性
在我国,由于对财务风险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对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多,企业在对自身进行财务风险评价时,常常是使用通用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而不是根据自身行业和自身企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评价体系,这就使得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在实践应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原有的作用。
三、重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重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是多数学者正在研究讨论的问题。笔者从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结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为增强企业财政实力以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而可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行,促进企业良好健康发展提出改革方向。
1.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谨慎选择财务指标。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重重,财务指标的选取能够体现出企业财务风险大小,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可是目前财务指标很多,如果每个指标都进行计算,虽然可以从多方面反应企业财务风险大小,但是同时会增加财务人员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谨慎选择和企业相关的财务指标,尤其重要。例如,生产制造型企业可以对营运能力方面的指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进行相应分析,分析存货周转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而进行改进。
2.多角度选择指标
企业经营不是单方面的,着想系统、科学地了解企业承受的财务风险,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求财务人员从数学建模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财务指标,可能不太现实,也不易操作。因而,笔者提出,在进行财务风险指标选取时,应当针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以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合理描述为基础-按照企业财务危机相关理论,合理选择财务指标,使选择的财务指标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一致。
3.重点关注企业经常使用的指标
对于制造业而言,存货周转速度快慢、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是企业经营中非常关键的信息,“存货周转率”这样的指标就应当重点关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的计算指标,只有将这样的指标持续关注,才能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当然,重点关注的指标也是在全面选择指标的基础之上择优选择出来的,其选择的标准也是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
4.保持财务指标的动态性
在财务指标选取的时候,应当考虑时效性。如果财务指标已经不能发映出企业财务风险情况,或者已经被淘汰,就应当用其他合适的指标进行替换。这需要企业全体部门共同关注,而不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市场变化了,原指标的计算意义不复存在,就应当进行替换。
5.根据需要自行设计财务指标
目前在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理论中,主要涉及了负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类财务指标。企业在进行指标选取过程中,如果发现这几类指标无法反应企业自身财务风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计。当然,设计的财务指标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分析,并非对外进行公布。
6.单位部门独立计算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员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员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
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