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技术创新投资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3 16:36: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技术创新投资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技术创新投资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技术创新;作用分析

课题项目:文章系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 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以湖南为例,课题编号:2013BZZ174)

1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概述

“风险投资”来源于英文“Venture Capital”,最早出现于16世纪初欧洲人的远洋探险投资。1946年美国人乔治·迪罗特和罗夫·弗兰德创办了“美国研究和发展公司(ARD)”,形成了第一个风险投资组织,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由此产生。风险投资运作过程包括融资、投资和退资三大阶段,其具体过程大约可分为如下六个阶段:筹集风险资金;寻找可投资项目;筛选和评价;谈判并完成交易;运作资本;实施退出。风险投资的运作主要包含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三个主要行为主体。投资者是风险资本的供给者,其构成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外国投资、商业银行贷款以及科研单位自筹资金等。风险投资公司是风险资本的运作者,是连接风险企业与投资者的纽带,其职能包括:筹集资金和筛选项目,将资金投向风险企业,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参与风险企业管理,取得收益后从风险企业撤回资金。风险企业是风险投资的接受者,负责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成果,在得到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后,将创新成果通过市场运作,获得商业化的经济回报,实现风险资本增值。

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 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2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投资机构的自身结构还存在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而言,其组成形式仍旧是国有独资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首先这样的机构会导致政府的官员并不一定都是以市场的经济效益为第一影响因素,有时候会凭借自己的偏好来选择投资的科技创新项目,可是这些政府官员从来没有参与过相关的科技研究,同时也不用对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因为风投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目和随意性。而各个部门资助的对象往往是本行业或本部门的项目,但是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科技的创新和运用往往是多元的,所以项目的投资往往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其次由于我国财政本身的性质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在目前的风险投资机构条件下,国家财政对风险投资机构的直接投资力度不可能过大,这样会对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造成不良后果。最后如果继续由政府部门作为风险投资的主体,这将很难在科研企业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且很难对政府部门做出的风险投资决策做出约束,轻则人才流失科研项目失败,重则造成一系列。

2.2 证劵市场的不规范导致科技项目无法正常产出

风司将科技项目成功上市融资,是对科技项目的再次发展,但由于我国证劵市场的不规范,并且缺乏正常监管使得证劵市场的投机性非常强,已经成功转型的科技创新公司无法在证劵市场上正常运作,创业板的上市运行状况就明显带有投机性。科技创新公司骑虎难下,创业板块本应该成为科技项目融资的天堂。

2.3 风险投资项目源头不足,可供风险投资转化的科研成果少

我国拥有大量科研机构和科研企业,并且每年的科研项目数量很多,就广东省而言2000年的科研项目已经达到了2万多项,但是基数大并不代表所有的科研项目都可以允许接纳风险投资,并且虽然我国拥有较多的高技术攻关能力的企业,但整体科研技术尚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所以在众多的科研项目中只有为数不多的项目值得风险投资进入。

2.4 风险投资人才缺乏,素质低

风险投资家是风险投资的灵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财经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该区域内风险投资人才的丰富,风险投资人才是专业性、创造性、多元的复合型人才,风投人才的产生不但需要前期的教学还需要相关风投机构的培养,以贵州省为例,一个省在2008年只有49人从事专门性质的风投,并且只有百分之18的人属于硕士学历。我国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不但是人数上的缺乏还表现在管理水平和风险投资的意识和知识上,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主要表现在管理水平和风险投资知识上。

3 政策建议

3.1 形成有力的政策推动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使其对宏观投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风险投资机制和市场机制尚不健全,风险投资的规模受到了极大制约,新兴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起步初期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资本市场获取,从而限制了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了鼓励风险投资和弱化投资风险,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优惠政策,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推动。

3.2 建立完整的运行结构

(1)扶持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投资公司是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的运作者,其主要职能是筹集资金和筛选项目,将资金投向风险企业,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增值服务,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投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风险投资力度,必须促进本区域内风险投资公司的成长。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一是由地方政府组织,通过政策性银行出资成立风险投资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对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发展发挥引导作用。二是地方政府利用所筹集到的风险投资基金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以国有股的形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并最终通过产权转让等方式退出。三是地方政府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联合起来以股份制的形式组成风险投资公司,并且这类风险投资公司应当是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

(2)培育风险投资管理人才

首先,加快对现有风险投资机构从业人员的培养;其次,可以对现有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最后,可以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3)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因其筹集的资金规模大,可以同时对若干个风险项目进行投资,实行“共同投资、专家经营、组合投资”的运行模式。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经营同样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性,但与对单个项目进行投资相比,投资风险基金同时投资多个项目,那么只要有一、两个项目取得成功,就能使全部基金获得较好的收益,有效的分散了投资风险。因此,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其具体的形成渠道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向社会直接发行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或受益证券凭证的方式形成的,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流通的,并委托专门的风险投资运营机构进行各类风险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此种基金有效的吸收了社会投资者的分散资金,满足了部分投资者通过高风险投资获取高收益的要求,但是证券市场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行的规模。二是由中外双方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中方负责提供投资项目和投资的具体运作,充分发挥其在国内的优势。外方则负责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的管理经验。这种基金,有利于我国风险投资学习国外风险投资管理运作的经验,提高国内风险投资的运作水平,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是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各地方政府要在按照国家现有各种投资基金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对风险投资基金在投资范围、资金运用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严格具体的规定,确保风险投资基金的规范运作,降低投资风险,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周侠.风险投资与国内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9

第2篇

关键词:女子柔道;投接寝;技术结构;训练创新

中图分类号:G8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767-05

现代竞技柔道的发展总体趋势之一就是要求运动员技术更加全面、特长技术更加突出、与个人技术风格匹配的专项素质能力日益提高。自我国开展女子柔道项目以来,我国在柔道技术教学、训练方面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投技与寝技相脱节,导致运动员的技术结构不合理,有的队员投技较好而寝技能力相对不足,有的队员寝技较好而投技水平一般,甚至有的队员只会投技不会寝技,很少有队员投寝技比较均衡。大多数队员投寝技明显脱节,依靠投技把对手摔倒后不能及时跟进进入寝技而获得更大的得分,由于投寝技不连贯,制约了投技技术的发挥和杀伤力。

我国女柔以其投技的散手摔法在国际柔坛占有一席之地,但与投技相比,我们的寝技还相对比较薄弱,花大力气解决寝技“短腿”问题是我们柔道界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加强对投接寝技技术结构、训练方法和创新突破途径的研究是提高我们备战训练水平,提高我们主力队员的综合技术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女子柔道队重点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1.2.2访谈法通过访谈国家柔道队领队2名,高级教练员7名,科研教练2名,优秀运动员13名,了解把握中国柔道运动员投技接寝技技术的训练状况以及比赛的运用情况,了解柔道项目发展进程和目前国际柔道发展格局以及世界优秀柔道运动员的投技接寝技技术的应用情况。

1.2.3录像观察法通过反复观察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3年大阪世锦赛、2005年埃及世锦赛、2006年多哈亚运会、2007年巴西世锦赛的比赛录像,统计相关技术的运用频率、特点及效果。深入训练现场进行跟踪观察,了解外卷接寝技的训练方法、频率和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投接寝技技术结构与专项素质特点分析(以外卷接返袈裟固为例)

2.1.1技术结构分析

2.1.1.1外卷入技术以右架为例:用左手抢抓握对手的右直门或右袖,形成抓握后,右手通过封手或挣脱对手的左手的抓握,带动对手的向自己站位的右例偏移,同时利用挣手的反作用力张开右臂向左转体夹住对手的右臂肘关节部位(最好肘关节上部位置),右腿也同时向自己左前侧方上,在脚尖点地瞬间迅速转体将右臀转过180°,与对方身体成平行,并使自己的臀部尽量靠近对手体前侧,转入后躯干同步向左前弯腰,坐臀前倾,向右扭转将对手身体由自己身体的腰部上方摔过(像扭麻花似的将对手以自己身体腰部为轴卷过摔倒在柔道垫子上),自己的躯体则紧跟下去,压在对方身体之上。

2.1.1.2柔道外卷入技术与寝技返架裟固的连接由于自己右臂紧紧地夹住对手的右肘关节将对手摔出倒地后自己身体上部与对手腰部形成90°垂直的方向压在对手身上,这时迅速松开左手的抓握,身体在对手的腰部上扭转,松开的左手张臂抓住对手的左大腿外的道裤腿,脸向仰卧在垫上的对手下肢看,控制住对手行成固技“返袈裟固”。

由于对手对我国选手外卷接寝技的得意技进行了研究,产生了一定的抵抗能力,经常在翻滚中挣开右臂转体爬在垫上,使我们的寝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设计了“压肩提腿翻”和“挤搓肩臂翻”。通过外卷接辅助变化技术“压肩提腿翻”和“挤搓肩臂翻”进入崩上四方固进一步丰富了我们队员的技术体系,增加了对手防范的难度,提高了技术应用的成功率。技术环节分解及技术要领见图1~图7。

2.1.1.3压肩掀腿翻在进入寝技时对手滚动翻转爬在垫上时自己也顺势翻滚在对手身上用左手抓握对手柔道服后大领或肩部下压,左膝尽量抵近对手体侧控制其身体的活动,右手抓握对手左腿膝关节道裤上提,使对手在垫上前滚翻,在对手前翻中圈臂抱颈进入上四方固(图8~图13)。

2.1.2外卷接寝技技术的主要素质特点该技术要求队员的专项力量好,把位控制与带动能力较强,动作速度快,寝技专项力量好,上下肢与躯干力量较均衡;体能充沛,耐力好,高强度对抗能力强;负荷承受能力较强,连续作战能力较强;身体机能好,自我机能调节与平衡能力较强。

2.2影响我国柔道寝技技术训练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1) 对寝技在完整柔道技术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到位;

2) 寝技训练相对不足;

3) 寝技训练与比赛应用中的心理问题;

4) 寝技理论与训练方法创新问题;

5) 教练员水平问题;

6) 主要技术结构分析不到位;

7) 投技与寝技连接不紧密;

8) 柔道技术训练理论研究滞后。

2.3提高寝技水平的训练创新途径

2.3.1转变观念、提高寝技在柔道项目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转变过去那种把寝技主要定位在防守战术需要的习惯思维,切实认识到寝技是柔道技战术完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主要的进攻得分手段。

2.3.2丰富寝技技术训练手段,创新技术训练方法系统运动技术的学习与形成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是一门科学。在寝技技术训练中,我们可以借鉴、吸收现代科学理论成果,从技术训练的生物学效应角度来科学安排寝技技术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效果,缩短技术能力形成的过程。

2.3.3加强对寝技技术结构的分析研究寝技具有两人身体重心贴垫、密切接触对抗的特点,比赛中以对方颈、肩、躯干、上肢为主要攻击目标进行控制与反控制的对抗,得分方法是以控制对方有效部位后计时长短来衡量。寝技技术在身体姿势控制、技术连接与变化特点、力量应用特点、攻防方向与路线等与投技有着明显不同,而且寝技又分为固技、绞技、关节技三大类,每一类的技术结构又有很大差异。因此,结合我国运动员特点加强寝技技术结构特点的分析研究,形成我们独具特色的寝技技术风格是提高我国寝技技术水平的重要前提条件。

2.3.4进一步健全完善训科医一体化的训练保障体系在科技的支持下整体提高技术与专项素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加大科研对训练的渗透介入程度,从寝技技战术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到训练计划制定、执行过程的监控保证、训练质量与效果评价、训练节奏把握与综合性疲劳恢复等实施多学科科研全方位介入,实现对训练过程的科技引导与把关。

2.3.5加强对技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为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有必要有目的地在寝技技战术训练过程中进行运动员技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变“保姆型”教练为“导师型”教练。通过运动员运动智能的开发达到提高其综合技战术意识能力及比赛控制能力。

2.3.6力量训练结构与方法的改革创新力量素质尤其是寝技专项力量素质是柔道项目核心素质之一。寝技对躯干的翻转压控力量、颈肩扭转翻转的力量、上肢掀翻板扣腿拉的力量、髋关节挺转顶的力量、下肢蹬夹顶搓的力量要求甚高,仅靠传统的器械力量训练难以满足寝技对抗力量的需求。为提高寝技专项力量训练效果,有必要对传统的力量训练结构与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如:减少基础力量训练比重,加强基础力量向专项力量训练的有效转化,围绕寝技技战术风格设计安排专项力量训练计划,加强躯干、颈肩力量训练,加强下肢夹蹬力量训练等;通过辅助器材的设计应用强化专项力量训练效果,改革过去那种纯力量训练课的模式,将基础力量、专项力量与专项技术训练有机结合等。

2.3.7改革课训练结构,加强训练计划的节奏感为提高课训练质量、阶段训练效果,在制定与执行训练计划过程中必须注意训练节奏的合理安排。通过合理安排课计划与阶段计划的节奏感,可以有效减轻运动员的心理疲劳,调动其训练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理疲劳的恢复及实现运动能力的超量恢复。

训练课的质量及效果与课训练结构的安排紧密相关。为有效提高训练课的质量与效果,必须对过去不太合理的或不太重视的课训练结构进行改进完善,如:提高准备活动强度,缩短准备活动时间,核心训练内容重心前移;训练课主题突出,有关训练内容的安排要考虑互相间的有机衔接、转化、铺垫等;课与课之间的内容安排要充分考虑相互间训练效果的转化与衔接等。

2.3.8加强寝技技术训练与应用的心理能力训练在寝技技术训练和比赛应用过程中,寝技能力较差的运动员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实施寝技训练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运动员的寝技训练心理问题,主要目标是培养运动员敢想、敢练、敢用的寝技心理能力。

2.4提高寝技水平的训练创新方法

2.4.1与专项技术匹配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创新的主要原则是把力量训练与个人得意技紧密结合,在专项力量训练方面,坚决转变观念,改革力量训练结构,创新力量训练方法:1) 变纯力量训练课模式为力量、内脏机能、技战术结合模式;2) 变纯基础力量训练模式为基础力量、专项力量结合模式;3) 重视与技战术风格紧密结合的个性化力量训练;4) 结合力量训练的生理学、生物力学理论,完善丰富力量训练方法;5) 通过辅助训练器材研发,丰富专项力量训练手段;6) 在保持一定肌肉体积的前提下,重视肌肉弹性、内协调能力训练,提高收缩舒张转换速度,尤其是提高初速度训练;7) 由外在性技能性力量训练(解剖学、生物力学性训练)向内在性机能性力量训练转变(生理生化、心智等);8) 注重与实战结合性力量训练;9) 综合提高动作爆发力(启动性力量)和持续跟进性力量(保障动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10) 针对性提高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变向能力训练。

2.4.2与技术匹配的专项代谢供能系统训练训练手段与方法创新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如:1) 各种短距离的冲刺跑、加速跑、弯道跑,中长距离跑,跑台阶、上下坡跑、蛙跳及各种性质的游泳、自行车训练等;2) 结合各种速度力量、训练力量进行的代谢系统训练;3) 结合各种技术训练(打入、投入、拉带、把位拼抢与控制、条件对抗、实战、教学比赛等)进行的代谢系统能力训练等;4) 各种垫上徒手动作(跑、跳、立卧撑、蹲起)的综合素质组合训练等;5) 跑台、功率自行车等通用和专用素质训练器材上进行的代谢系统能力训练;6) 不同时间的持续性或间歇性寝技对抗能力训练;7) 不同时间的持续性或间歇性投接寝实战与教学比赛等。

2.4.3与技术匹配的专项速度训练方法与手段创新速度训练主要以短时间的重复性或间歇性训练为主,基本要求是高速度、高频率、变化多。采取的方法与手段如:1) 室外和室内垫上各种短距离、短时间、高速度、高频率的跑、跳训练;2) 各种高频率、高速度的综合性徒手速度训练;3) 结合专项技术训练进行的各种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反应速度训练;4) 结合速度力量训练进行的专项速度训练;5) 投接寝专项连接速度训练;6) 寝技移动与翻转速度专项训练等。

2.4.4技术训练创新方法以外卷接寝技技术训练为例。为提高技术训练效果,我们采用技术训练多元化方法,在提高传统技术训练手段训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进丰富技术训练手段(如视频手段辅助的可视化教学,表象技术训练,技术概念与感觉统合训练及一些技术环节强化训练专项辅助器材的研发与应用等),整体提高技术训练质量、效果。

在技术训练过程中系统加强专项智能训练,借助各种科技手段综合提高在技术诊断与分析、技术纠错、技战术体系设计、技术训练内容的安排与质量控制、技术改善与形成等方面的科学化训练水平。

在技术训练中,借鉴、吸收现代科学理论成果,从技术训练的生物学效应角度来科学安排技术训练,提高训练的质量、效果,缩短技术能力形成的过程。

2.5投接寝技术在国内、国际比赛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系统的训练创新,我国柔道运动员的寝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主要体现在:1) 主力队员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寝技应用的意识、次数提高;2) 有些队员以前没有寝技技术,训练与比赛过程中不敢应用寝技,通过系统训练后掌握了一定的寝技技术,并形成了一定的寝技技术能力,提高了寝技防守与进攻能力;3) 重点队员的投接寝技的连接能力和意识普遍得到提高;4) 部分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寝技得分和制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外卷接寝技技术是我国女柔的独特技术,近年来,依靠该技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不菲的运动成绩(表1)。以我国优秀选手佟*为例,自2002年以来,其参加的五次主要国际比赛中外卷接寝技的应用次数为13次,全部取得成功,无一失手。在这13次应用中依靠该技术直接获得比赛胜利的场次为6次,占到将近50%。可见其该技术的重大国际比赛应用成功率为100%,具有很高的比赛得分和制胜能力。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技术以及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其目前在国际排名第一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表2)。

2.6备战北京奥运会技术训练突破途径与方法通过调查、训练比赛现场观察,根据备战北京奥运会夺金的需要和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分析与研究,本着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的原则我们提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技术训练突破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2.6.1髋关节灵活性训练对于外卷技术而言,髋关节灵活性将会影响到转体幅度、速度,影响到进身贴靠程度,将会影响到技术应用的效益。通过测试发现我国大级别主要队员的髋关节灵活性相对不足,水平旋转角度只能达到55度。提高其髋关节柔韧性、灵活性是备战北京奥运会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环节问题。主要解决途径与方法:采用主动与被动拉伸方式提高髋关节柔韧性;通过加阻与减阻方式提高髋关节旋转速度;在平衡球、瑞士球上进行髋关节灵活性训练等。2.6.2底手控制能力训练底手抓不牢是很多柔道运动员存在的主要技术环节问题。底手抓不牢易于导致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对手挣脱,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甚至技术应用失败。根据观察统计,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底手抓握不紧导致外卷技术应用无效的比例高达50%以上,不仅消耗体力而且影响其技术应用的自信。主要解决途径与方法:爬带引体向上、瑞士球卧撑训练增加手指握力、男陪女练、其它提高手指和手臂力量的专项训练等。

2.6.3步法灵活性与合理性训练大级别运动员普遍存在步法灵活性不足的问题。但对于投接寝技术而言,步法的灵活性和合理性又关系到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主要解决途径与方法:各种变向快速滑步、变向跳跃、上下台阶、信号步法反应等。

2.6.4躯干对抗能力训练作为人体上下连接的核心力量,躯干对抗能力是柔道运动员的重要素质能力,无论是投技还是寝技都需要运动员具备强大的躯干力量以争取在身体对抗中的优势。我国重点队员在躯干对抗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从奥运会夺金需要角度看,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强化有关优势。采取的主要措施:各种综合练习器训练(不同用力方向的躯干力量训练,如前后向、左右向、水平扭转等)、瑞士球力量训练、摔胶人、专项躯干力量训练、男陪女练等。

2.6.5把位横向带动能力训练“手是两扇门”,对于柔道项目来说,双方对抗中谁能在手法上占据优势,谁就掌握了对抗的主动权。通过多年的调研和比赛观察,大多数运动员在前后方向上的手法对抗训练较多,而横向带动方面的手法训练相对不足,如果通过系统训练提高了横向带动与控制能力,无疑将对创造战机、把握比赛有利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外卷技术而言则显得更为重要。主要措施:综合练习器的横向拉带力量训练、躯干扭转力量训练、滑车训练、以人为阻力的专项训练等。

2.6.6困难条件下技术应用与得分能力训练

在实力相当的重大国际比赛中任何一方很少有轻易使用个人得意技得分的机会,一般整场比赛能出现1-2次机会就不错了,很多情况下的技术应用都是在十分困难条件下进行。从近年国际比赛过程看,随着国际主要对手对我国主要队员研究的日益深入,在比赛中靠大分获胜的难度也逐步增加,因此,通过针对性训练提高其困难条件下的技术应用能力迫在眉睫。主要措施:男陪女练、国内高水平大级别选手强强对抗、提高实战和教学比赛难度等。

2.6.7专项智能训练柔道项目运动员的专项智能是平台。运动员的专项智能水平有多高,其体能和技术就在多高的平台上发挥作用,因此柔道运动员的专项智能是其核心竞技能力要素。就柔道专项智能训练方面,目前还缺乏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我们研究建立了一套柔道运动员专项智能训练模式和方法系统,主要措施有:1) 专项训练理论的系统传授,提高认知能力;2) 培养用脑训练习惯,建立用脑训练模式,实施心身结合训练;3) 定期自我分析与诊断,自我设计与执行能力培养;4) 开放性思维与行为模式建立;5) 目标管理能力训练,专项概念训练;6) 问题应对与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等。

2.6.8心理能力训练有些运动员存在训练水平与比赛水平脱节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心理问题。在备战过程中,针对队员的心理能力培养,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结合项目特点,进行心理测试,建立优秀运动员的心理档案;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认知水平、调节情绪状态,促进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参加各种比赛,以利于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通过对重点运动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训练,逐步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帮助运动员建立比赛心理对策库。

2.6.9战术能力训练战术能力是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很多运动员在此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突出表现为:战术意图的理解能力、战术自我设计能力、比赛复杂局面的应对能力、比赛局面的把握与控制能力等方面。主要措施:项目认知能力培养、专项竞赛有关理论知识传授、平时训练过程中增加战术意识与能力训练内容和方法、平时教学比赛和实战中培养运动员的战术设计能力和复杂局面处理能力等。

2.6.10伤病预防专项训练大级别是我们奥运会夺金的优势级别,同时由于大级别的身体形态特点也是最容易出现伤病问题的级别。我们的大级别选手都存在一定的伤病问题,因此,伤病防治一直要常抓不懈。伤病问题的发生很多是与训练问题有密切关系,伤病防治的主要措施不是被动治疗,而是采取主动措施进行预防,特别是训练性预防:即通过科学的训练安排减少伤病发生的概率。主要措施:加强大小肌群的协同训练、主动被动肌群的平衡性训练、合理设计与把握训练负荷与节奏、避免疲劳性伤病的发生、加强训练前的专项准备和训练后的即时放松等。

3结论

1) 外卷接返袈裟固技术的技术结构包括投技的外卷、寝技的返袈裟固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技术。该技术强调以攻为主,投寝技动作连贯,专项力量好,把位控制与带动能力较强,动作速度快。

2) 制约我国柔道寝技训练水平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对寝技在完整柔道技术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到位;寝技训练相对不足;寝技训练与比赛应用中的心理问题;寝技理论与训练方法创新问题;教练员水平问题;主要技术结构分析不到位;投技与寝技连接不紧密;柔道技术训练理论研究滞后等。

3) 投接寝技训练主要创新方法包括专项力量、体能和技术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创新训练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重点队员在国内比赛中寝技应用比例、成功率和寝技获胜比例均得到一定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培教材(柔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培教材(摔跤)[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 董奇,等.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邵建汾,等.试论模糊集合对柔道运动员机能素质的评定[J].中国体育科技,2000(1).

[6] 李忠云,孟维宏.初探女子柔道压技在寝技中的作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2(2).

[7] 黎克燮.浅谈女子柔道“寝技”进攻意识的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2000(2).

[8] 张志荣.论柔道运动及其寝技技术[J].辽宁体育科技,2002(2).

[9] 冷春慧,张永红.女子柔道“吊袖背负投”技术及其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4(4).

[10] 郝新艳.我国优秀女子柔道选手比赛中技术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4).

[11] 刘米淳.女子柔道比赛基本技术间的组合运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1).

[12] 梁作廷.柔道技术训练方法浅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2).

[13] 张葆欣,陈昱,李建平.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1年训练前后形态机能的变化及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

[14] Sterkowicz, Stanislaw, The Motivations of the Polish Judo National Team Athletes in a Changing European Society. Research Yearbook,2006,12(2):190.

[15] Lidor, Ronnie; Melnik, Yona; Bilkevitz, Alex; Falk, Bareket, The Ten-Station Judo Ability Test: A Test of Physical and Skill Components.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Apr,2006,28(2):18.

第3篇

一、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

风险投资能够强且有力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风投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许多风投实施的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都出台了许多关于风投法律制度,来保障本国风投业的发展。我国的风投处于起步阶段,现行法律都没有考虑到风险投资运行的规律与特点,没有切实对知识产权有所保护,更关键的是,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地方又与风投运作规则相违背。正因为这样,我国需要制定一部体现“鼓励、支持、保护”原则的专门规范风险投资活动的法律。制定专门的法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我们目前可以先制定一些暂行条例。首先,修改现行《公司法》等法律中与风险投资运行相违背的部分;其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关法律,对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最后,房款对民间企业和民间资金创办风险投资机构的限制。

(二)实行政策扶持,加大支持力度

参考国外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我们就会发现,即便是类似于美国这类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的国家,它的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也要依靠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可见,政府的支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首先,地方财政应当增加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从而降低风险投资家的投资风险;其次,政府应制定出对风险投资提供经济补助的政策;最后,通过制定政府倾斜采购政策为高科技的产业化开辟初期市场,使政府采购成为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三)优化税收激励,促进风险投资

税收政策这一宏观调控工具对生产和投资都很敏感,对其合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江苏省针对自身情况已制定了《江苏省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办法》。但与风险投资发展较好的美国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对此,建议税收政策应该更激励“上游”的风险投资和长期稳定的风险投资并向高风险的初创期倾斜。与此同时,“马太效应”也存在于江苏省的风投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众多省份一样区域发展状况不均衡的问题同样出现在江苏省。这就导致了,江苏各地的财力差距很大。而拥有越大财力的城市,就越有能力吸进外地的风投资金。根据 《江苏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15》的统计,2014年风险投资资金数量排名居前四的机构数量占全江苏机构总数87.85%。而排名最后的宿迁只占0.21%。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专门投向江苏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特定风投基金;给予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允许各地因地制宜的制定更适合有效的税收奖励政策来吸进风险投资。

二、拓宽风险资本来源,培育多元化风险资本主体

目前,江苏省风投资本的来源渠道较少,仍是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国有投资公司。要促进江苏省风险投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风险投资资金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多元化风险资本主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放宽对养老基金及金融机构的限制

养老和保险基金虽然受国家的控制比较多,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但其规模庞大,具有长期性,来源稳定,符合风险投资的对风险资本的要求。目前,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限制来保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虽然在近年来已经对养老金的投资领域已经慢慢逐步放宽,但仍不允许养老金进入风投市场。江苏省可以借鉴风投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可以承担风险的范围内,一步步允许养老金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参与风险投资,达到优化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实力

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风险投资产业的过程中,工商企业在风险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力量。江苏省在发展风投产业的过程中,也可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优质民营企业等企业集团进入风险投资领域。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增加风投资金的来源,而且可以使企业接触到风险投资产业。企业也可以以此来不断更新自身技术,跟上科技进步步伐。

(三)引导个人进行风险投资

就目前现状而言,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水平仍逐年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投资途径仍较为匮乏,居民急切需要更多合理的投资途径来经营资产。如果允许调动这一部分资金的积极性,允许其投入风险投资行业,无论是对个人投资还是对风险投资业而言都是好事。所以,在个人投资者拥有雄厚财力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开办私人风投机构,与公司采用类似运行方式进行风投活动。

三、在鼓励风险投资的同时,给予风司以支持

(一)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高风险,高收益是风投的最显著的特点。因此,在保障高收益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险,是风投机构最关注的一点。而这与风投的人才的自身素质息息相关。进行风投活动要涉及知识范围非常广,它要求风险投资家不但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知识基础、金融投资实践经验,而且要懂得企业管理理论且有敏锐的发现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变化的能力。然而,结合江苏省目前的实际现状,适合风投业发展的全面型高素质人才十分紧缺。若该情况不加以改善,人才的匮乏势必影响风险投资机构对于风险资本的管理能力。因此,引进风险投资人才,建立起人才培育机制,对于发展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产业有深远的意义。要想扭转江苏省目前风投人才紧缺的现状,仅是依靠风险投资机构自身是不够的,需要靠政府的力量一起来解决。首先,必须建立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正规的教育来大量培养风险投资复合型人才;其次,建立岗位学习机制,通过进行实践来造就人才;最后,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采用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调动创业激情,创造多赢。

(二)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建立起完善的体制

风险投资并不单纯的只是风险投资机构向风险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风险机构还需要给予风险公司促进资金转化为创新技术过程中的全方面的帮助。这些年来,风险投资在我省的迅速发展,对风险投资机构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风险投资机构在管理、组织形式和对风险企业的支持能力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江苏省在风投金额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产生对被投企业强大的支撑作用。所以,江苏省不应只是把关注点放在风投金额的提升,而应从源头出发,着力改进风投机构的体制,提升风投机构的支持力。

(三)对风险投资企业的投资项目的行业进行引导

近年来,相对于新兴行业,江苏省的风险投资很大一部分都投向了传统行业。一般来说,传统行业的创新能力远比不上新兴行业,所以,这对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会造成的负作用。虽然,投资项目阶段分布和规模分布表明,在鼓励发展天使投资等政策的引导下,江苏省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不断前移,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逐步增加。但江苏省政府仍应继续采用政策配套等方法,鼓励并引导风投机构将风投资金更多的投向拥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新兴行业,从而来提高风投对于江苏省的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四、培育风险企业,形成健康的投资接收主体

根据江苏省科技厅于2014年的调查显示,高达19.03%的风险投资机构认为缺乏好项目是推进风险投资发展的困难所在。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优质的项目源供应不足,致使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成为了造成风险投资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江苏省应着眼于对风险企业的发展,以形成良好的投资接收主体。培育风险企业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宣传教育,帮助风险企业摆正位置

自1992年我省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以来, 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中的巨大作用已经日渐表现出来。因为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仍在初步阶段,江苏省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对它认识远不够充分。一些企业因为需要资金就盲目的选择风险投资公司,仅仅把眼光投入在大笔资金上,而不关注自身的创新力的提高。对此,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摆正自身与风险投资机构的位置关系。使高科技企业深刻认识到:最好的吸引投资的方法是保持技术与产品的先进性,打造可行的项目计划。这也恰恰要求企业不光要努力引进风投资金,同时也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思考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可行方案上。

(二)帮助风险企业完善制度体系

第4篇

关键词:政府资助方式;交互作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引言: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存在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企业R&D投资低于社会最优水平(Arrow,1962),这就为政府介入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政府在技术创新领域中的作用,OECD国家中使用财税优惠的国家由1995年的15个上升到了2011年的26个。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也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幅63.3%。当然,除财政科技投入这一直接资助手段外,我国还有税收优惠、政府购买、公共研究等不同的激励工具,但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是作用范围最广的两个手段,因而成为研究的主体。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从不同程度上证明了这两种政策工具的激励效果。但是现有实证研究对激励效果的考察都是孤立考虑不同工具的效果,而一般情况下不同激励工具是同时使用的,相互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把不同激励工具纳入一个框架内考虑,不仅考虑他们的单独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它们的交互作用。所以本文将建立两个模型:没有加入交互项及加入交互项的模型,来考虑两种不同工具的交互作用及交互作用对政策工具激励效果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以2011-2013年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后得到268个样本,其中2011年70个,2012年105个,2013年93个。本文研究使用的上市公司数据均来自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和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

(二)模型构建。(1)方差分析。本文先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政府直接补助与税收优惠两种手段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进行检验。首先,我们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H0:各自变量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自变量各效应和交互效应同时为0,即自变量和它们的交互作用对观测变量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数学表达式为a1=a2=……=ak=0,b1=b2=……=br=0。由于双因素方差分析要求自变量为分类变量,所以本文将政府补助和税收返还进行了分类处理,1000万元以下取值1,1000万-1亿元取值2,1亿元以上取值3。(2)回归分析。我们建立如下模型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政府资助及不同方式之间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

R&D=α0+α1Gov+α2Tax+α3Demand+α4Size+α5 Location +ε①

R&D=α0+α1Gov+α2Tax+α3Gov×Tax+α4Demand+α5Size+α6

Location+ε ②

其中,α0为截距,α1~α6为系数,ε为残差。模型中各变量解释如下:1)因变量。R&D代表样本公司当年研发支出增加额,用来反映企业的研发行为。本文采用数据来自于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中长期资产中的研发支出数据。2)自变量。政府补助Gov:政府补助反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资助,体现在会计科目中主要涉及两个科目:“补贴收入”和“专项应付款”,通过对比发现,营业外收入中分部项目里的政府补助这一指标能较好地衡量政府对企业的科技补贴,所以本文采用政府补助这一指标进行衡量。税收返还Tax:由于没有确切的指标对税收优惠进行衡量,企业对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所享受的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一系列措施产生的优惠金额也没有进行统计,所以本文采用税收返还这一指标进行替代,此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收到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种税费的返还。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的乘积项Gov×Tax :乘积项用来反映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的交互作用。若乘积项的系数不为0,就表明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的同时作用不等于两种方式单独作用的乘积,两种不同方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3)控制变量营业收入Demand:本文研究我们将采用营业收入来衡量市场需求,因为营业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成果与企业现有产品有很大的关联和相似性,因而市场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企业规模Size:史毅(2001)指出,大企业与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各有优势,但大企业能更好地满足创新活动的各种要素需求,承担创新的高风险。熊彼特在1969年就指出,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创新的积极性。本文研究采用企业总资产来衡量企业规模。

二、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双因素方差分析。运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 R 方 = .883(调整 R 方 = .878)

表1是方差分析的主要部分结果。我们主要分析自变量及交互作用的影响,控制变量不予分析。首先从F统计值来看,FA=17.014>F0.05(2,4)=6.94,FB=15.752>F0.05(2,4)=6.94,FAB=7.260

>F0.05(8,4)=6.04,所以拒绝原假设H0:a1=a2=a3=0,b1=b2=b3=0,说明政府直接资助、税收返还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研发支出都存在影响;从相伴概率来看,三者的sig值均为0.000<0.01,拒绝原假设,说明检验结果在99%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同时,我们还可进行政府直接补助与税收返还对研发支出作用的大小比较。由于设定的是全因子饱和模型,因此总的离差平方和主体部分为自变量对观测变量的单独影响、两个自变量的交互作用、随机变量的影响三部分,但由于本文加入三个协变量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总离差平方和中也就包含了这三个变量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不作考虑。表中显示,不同水平政府补助对研发支出的贡献离差平方和为16691.287,均方为8345.644,不同水平税收返还对研发支出的贡献离差平方和为15453.184,均方为7726.592,16691.287>15453.184且8345.644

>7726.592,这说明政府补助的影响比税收返还的影响大。

(二)多元回归分析。(1)无交互项多元回归。首先我们对模型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无交互项回归系数表

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的检验sig值均为0.000,小于0.05,所以拒绝原假设,说明这两个因素对研发支出有显著影响。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为0.172,说明政府补助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研发支出增加0.172个单位;税收返还的回归系数为0.077,说明税收返还每提高一个单位,企业研发支出增加0.077个单位,0.172>0.077,说明政府补助的作用大于税收返还的影响,这与上文方差分析的结果相同,如果加入交互项后结果会如何呢?

(2)有交互项多元回归。在进行含有交互项回归时,我们不能直接对模型②直接回归,因为这样不利于我们观察交互作用对政府补助和税收返还回归系数产生的影响。在含有交互项时,原变量的参数解释会有所差别,因为在如模型②中,α2表示政府补助为零时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这通常没有什么意义,而且这时税收返还对研发支出的影响系数已不再是α2,通过求导得到=α2+α3Gov,所以我们可以将

Gov代入估计结果中,Tax对R&D的影响就为α2+α3Gov。但为了更加精确,我们可以通过将模型重新参数化,使元变量系数具有一定意义。模型参数化后变成:

R&D=α0+α1Gov+α2Tax+α3(Gov-U1)×(Tax-U2)+α4

Demand+α5Size+α6 Location+ε ③

运用spss对模型③进行多元回归,得到如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有交互项的回归系数表

模型③中,U1,U2分别表示政府补助和税收返还的均值,此时,α2代表政府补助在均值处税收返还对研发支出的偏效应,表示税收返还每提高1个单位,研发支出提高α2个标准差。

表3中参数化乘积项表示的就是模型中的(Gov-U1)×(Tax-U2),表中各变量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5,说明各变量对研发支出都有显著影响。此时,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为

0.214,税收返还的回归系数为0.112,两个系数均大于无交互项回归时的系数0.172和0.077,这说明,考虑到两变量交互作用后,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有所增强。同时,0.214>0.112也符合方差分析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大于税收返还的作用这一结果。

三、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1-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政府直接补助与间接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显著变量后,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支出有正向影响,且政府补助的影响大于税收返还的影响;同时这两种资助手段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在加入交互项衡量交互作用后,政府补助与税收返还对企业研发支出的正向作用变得更强。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当前,政府正朝着服务型政府转变,国家应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再者,由于不同资助手段间交互作用的存在,政府应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激励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这与很多说明性研究结论相一致。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直接投资;法国企业;技术创新

很明显,法国企业的引进无疑对中国技术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法国保守的企业文化和高傲的个性致使中国本土技术无法得到法企的认可和采纳,产品无法适应本土化,不利于中国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中法两国的技术创新未能得到良好的沟通,同时不利于法企技术在中国的不断应用和扩大。因此通过研究法国企业引进存在的问题和启示,进而提出推动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建议与对策。

一、法国企业的引进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消极影响

(一)对法国企业的技术依赖增强,不利于我国的自主创新

我国通过购买法国先进技术来实现企业创新,改进技术,而没有通过消化吸收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国对法企的技术依赖,不利于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所以我国仍然停留在“中国制造”阶段。

(二)法国企业在部分行业会垄断国内市场

法国在核能、航天航空等方面的技术遥遥领先于中国。目前世界上新一代核电中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核电机组是在法国,拥有21个核电站,58个核电机组,每年发电量为5700万千瓦,占全国发电量的80%。我国仅有4台核电站,11个核电机组,仅占全国发电量的4%。中国是飞机进口大国,几乎一半以上的客机是进口法国空中客车(其余的则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国内在航空领域的技术含量难以与法国相抗衡,因此其市场将依赖于法国。零售业巨头——家乐福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国内大型超市如北京华联受到严重排挤,市场占有额日渐缩小。

(三)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失

进入法企工作是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梦想,法企一般会以诱人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吸引并挽留住优秀的人才,与国内企业相比有着无法比较的优势。这样一来,一些掌握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会带走我国自主研究成果到法企工作,造成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失和自主研究成果的流失。

(四)造成我国区域间创新能力的不平衡,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法国对华投资的特征可以看出,法国企业一般选择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投资设厂,比如法国在香港投资企业达到400多家,内地一般选择上海和广东作为其投资战略部署的核心。。但是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无论从科技支出费用、基础设施、科研水平和科技人才都远远地弱于东部地区,对先进技术的吸收与消化能力很弱,导致法企的投资对该地区技术创新促进作用不明显,长久下去,落后的地区更落后,发达的地区更发达,进一步拉大经济差距。

二、对策与建议

(一)增强国内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法国在华投资的企业对核心技术进行隐藏,我国企业有必要提升创新的竞争意识,利用现有转移的先进技术来自主研发,并充分利用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加强对外资企业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

(二)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法,维护国内自主研发成果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崇自主创新,国内很多研究所开始和各大知名院校联合自主研发,但由于我国技术水平仍处于较落后地位,并且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来保护,不少自主研发理念被跨国公司所利用,未能有效维护好我国自主研发的成果,使得国内技术更新缓慢。

(三)加大自主研发的投资力度,培养自主创新人才,防止人才外流

目前不少跨国公司在华设立自主研发中心,为国内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我国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加大投资,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处,加强员工的创新技能培训,并要形成政府、企业、大学一条线的自主研发体制,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待遇和政策支持,为国内留住科技人才,防止人才外流。

(四)促进中法文化的融合

2014年是中法建立外交50周年,中法政治关系虽然有时会磕磕碰碰,但总体上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中法经贸合作也基本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许多法国企业选择来华投资,是看中了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在中法经贸合作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中法文化冲突的现象,不仅会影响法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前途命运。因此,在经贸合作时,法方在了解中方文化的同时,中方也需要了解法方的文化,特别是在技术创新的沟通中更需要加强双方文化的融合,选择“双赢”的发展策略和创新理念。

结论

法国作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引进国,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技术创新层面。从文中分析来看,法国保守的企业文化和高傲的个性致使中国本土技术无法得到法企的认可和采纳,产品无法适应本土化,不利于中国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中法两国的技术创新未能得到良好的沟通,同时不利于法企技术在中国的不断应用和扩大。本文通过分析法国在华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的1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罗敏.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DB/OL].维普资讯:经济与科技,2007.09.

[2]张秀荣.法国企业在亚洲的投资与发展[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

[3]刘畅,方冲.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及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A].华东经济管理第23卷第1期,2009.01.

第6篇

关键词:价值管理;电网企业投资;系统工程;电力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2

一、引言

电力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生产和投资都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多年来,中国电力市场一直处于严格的监管体制下,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运营和发展。21世纪初,随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改革的推进,传统的电力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同时,国资委在包括电网企业在内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开始推行以价值管理为基础、以经济增加值为主要工具的考核体系。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电网企业的规划、投资、经营要逐步转到商业轨道上。

目前对于电网企业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效益评价、投资策略决策两大方面。例如,曹阳、朱鑫榕、陈旭卯等从电网投资效益评价入手,分析影响电网投资效益的经济及社会类因素、构建电网投资效益的评价体系;陈武对电网投资决策理论进行了综述,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静态方法、动态方法、实物期权方法、期权博弈理论和动态方法。

在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基本都是从某个角度对电网企业投资的单个过程或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然而,电网企业项目投资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和涉及理论方法众多的系统问题。目前的研究中,尚未有人提出一个全面的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的系统框架。因而,本文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引入价值管理作为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的主线,构造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系统。

二、基于价值管理的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系统

企业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构成企业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不断谋求发展,通过价值创造活动获得利润,实现价值的增加,可以认为企业是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价值管理是以价值和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适时地根据环境变化进行战略制定和战略调整,合理配置资源,是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在价值管理时代,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应用价值管理思想研究企业投资时,首先应该明确企业投资的价值(V),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并建立科学的投资价值评估体系,其次,以投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投资事件(S),即投资方案或措施;最后,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需要明确企业投资所处的环境(H),这里环境为广义上的定义,包括影响到投资事件的全部因素。基于此,可以建立企业投资的环境-事件-价值分析系统,即H-S-V系统。系统内,投资事件与投资价值相互影响,投资事件又与投资环境存在耦合关系。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投资分析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投资分析系统框架

将企业投资分析的H-S-V系统应用于电网企业,可以很好的帮助电网企业投资相关决策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宏观把控。同时,通过不断对系统元素进行细化分解和元素间关系的模型量化求解可以为决策实施人员提供指导。进一步,H-S-V系统可以用来支持电网投资策略决策及其后评价的研究。下面对电网企业H-S-V系统的每个核心组成进行分析。

1.电网投资价值(V)分析

电网企业投资价值是企业所处经营环境中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是影响或推动价值创造的决策变量,是结果的决定因素。电网投资价值评估作为价值管理的基础,是对电网投资创造价值的度量。在电网投资价值评估过程中,通过对价值驱动要素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管理者认识价值创造过程!识别关键价值驱动要素、合理安排各种资源,而且可促使管理者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公司的价值创造上,加强对价值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的管理,推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电网投资价值会根据不同的电网企业而不同,同一电网企业由于所处的时期不同也会有所不同。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网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其投资价值不仅仅为经济价值,还应将社会价值列入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便确立电网投资价值是以社会价值为主,经济价值为辅的多重价值体系。

社会价值主要包括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价值、环保节能价值、战略价值和社会满意价值。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追求的最基本价值就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电力供应,因此首先肩负着的是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可靠、优质的供电责任。电网的安全运营情况以及供电可靠性程度是衡量电力企业电力供应价值的主要标准。

环保节能价值是一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电网企业尤其要重视的价值,环保和节能是面向未来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它要求通过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来带动经济的绿色发展。电网企业的环保节能价值体现在绿色供电为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程度。

战略价值是电网企业投资项目对企业战略规划所带来的价值,包括市场份额、供应商利益、发展潜力等方面。社会满意价值是电网企业的投资策略所带来的社会对电网企业的满意度,包括员工利益、服务群众、回馈社会等方面。

经济价值则主要包括收入增长价值和成本节约价值两部分。收入增长价值用来衡量电网投资带来的收入变化,可以使用电网资产收入比、单位资产供电量、单位投资增供电量、单位投资增供负荷、单位投资新增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进行评估;成本节约价值用来衡量电网投资带来的成本变化,可以使用线损率指标、单位投资降损电量指标、容载比指标、欠载变电站、单位电量供电成本指标等来评估。

电网企业投资价值评估的评估思路如下:

首先对电网企业投资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对电网投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时,指标的选取、权重确定、数据收集和处理必须以统计、管理科学等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从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价值做出准确的描述、分析和评估。由于电网投资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中战略价值和社会满意价值很难进行精确的定位,因此可以根据调研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估,而电力安全与可靠性价值与环保节能价值,其评估体系包括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需要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对于经济价值,选择合适的价值评估模型,如神经网络模糊综合评判等,利用历史数据合理预测评估所需的各种数据和指标来计算企业的价值,可使价值评估的结果比较直观!真实,便于从整体上进行价值管理。电网使用经济价值评估值进行历史比较和行业比较,可使电网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判断某一阶段经营成果和进行决策时具有客观的比较依据。

最后,综合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评估出来的价值,模糊的计算出电网投资的整体价值,然后,利用企业的价值评估值及其评估过程中产生的有用信息为基于价值管理的电网企业投资分析系统服务,加强电网投资的价值管理。

2.电网投资事件(S)分析

电网投资事件分析即电网投资方案分析,在对电网投资分析的H-S-V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电网投资事件影响到电网投资价值的评估;另一方面,电网投资事件的确定受到电网投资环境的制约影响。

电网投资主要为固定资产投资电网投资,包括各电压等级送变电工程、小型基建工程、其他专项工程等与电网基本建设有关的投资。从电网投资的增长趋势与投资构成变动规律来看,近年来配网建设、其他专项工程占比逐年递增,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电源电网技改项目、配网专项改造项目、新农村电网改造项目与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在电网投资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3.电网投资环境(H)分析

电网投资环境分析是电网投资分析系统的基础,对投资环境分析的目的是系统全面的建立其与投资事件的耦合联系,分析投资事件对投资环境的反向作用。电网投资环境包含多个方面,主要有政策制度、市场竞争、发展需求、管理观念、投资能力五部分组成。

政策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政策方案及相关制度。如财政政策因素、节能环保制度要求等。其中财政政策因素分为地方投资水平与财政贡献值,地方投资水平为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GDP的比值,是用来衡量地区固定资产水平、基本建设水平的指标。

市场竞争包括电力市场和电网竞争两方面。电力市场主要是指地区电力消费水平,以人均电力消费量来表示。把电力消费与电力需求因素区分开来,也是把电网投资、经济增长分别与发电侧用电与需求侧用电区分开来。电力消费能力的高低影响电源送出、电力输送等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强度,如果电力消费能力较高,则说明现阶段电网建设相对完善,则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相对低电力消费地区的建设积极性较低,反之对电网投资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电网竞争主要是电网企业间的良性合理竞争,包括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竞争的方面。合理的竞争可以激励电网企业更合理的进行投资,同时也是电网企业进行电网投资活动时需要考虑的指标。

发展需求包括经济需求、技术需求、社会需求、环境需求四个方面。经济需求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政府补贴等经济政策因素;技术需求因素包括电网安全性因素、电网容载比、资产设备改造更新需要、技术进步需要等;社会因素包括偏远地区用电需求、电力负荷增长、征地拆迁、增加就业等;环境因素包括清洁资源发电的有效输送、电动汽车等智能设备接入以及电网建设的噪声、电磁环境、无线电干扰等因素。

管理观念包括电网企业投资过程中各种关于人的因素,特别是决策者的决策理念、资历经验和业绩等。管理层的管理观念对电网投资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电网投资活动在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之后,最终的决策方案往往仍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和管理素质。因此,管理层的管理观念需要作为电网投资环境的重要部分进行研究。

投资能力包括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电网成本等方面。营运能力因素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盈利能力因素包括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偿债能力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发展能力包括净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等;电网成本因素包括资产全寿命周期角度下的电网投资建设各阶段标准运行维护成本、标准检修成本等。

三、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对电网投资研究角度单一化的问题,引入价值管理相关理论,建立基于价值管理的电网投资分析系统。系统主要框架为环境(H)-事件(S)-价值(V),即H-S-V框架。系统主要由电网投资价值、电网投资事件、电网投资环境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针对电网投资问题,分别对电网投资价值的组成和评估、电网投资事件的内容及方法和电网投资环境进行了介绍。电网投资管理者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可以根据系统介绍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针对特定的投资问题,对电网企业投资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

本文另一特点是将企业使用较多的价值管理理论应用到电网投资项目中,利用电网投资分析的HSV系统,电网企业一方面可以高效的对投资进行价值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对投资项目内部关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陈武.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综述――兼论四维决策框架体系[J].工业技术经济,2011,01:150-156.

[2]朱鑫榕,何其帼.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1,02:86-87+172.

第7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财务管理

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证其生存与发展,而传统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瓶颈。为了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企业的作用,除了研究其本身之外,对财务管理的环境进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技术创新属于企业战略层次的内容,其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需要用战略的眼光筹划企业管理。因此,在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见解、新的方向。

一、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传统工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不断涌现。企业“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依靠增加存量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已不能适应目前要求,需适时、适度运用虚拟经营模式,即:不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张。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企业需根据自身的优势,紧紧抓住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把重心放在其擅长的工作上。并将其它环节或项目委托给其它企业去做,将外部可利用资源作为企业的“虚拟”规模,实行一种“小核心。大”的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资本结构,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

二、制定具体筹资方法和措施

技术创新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其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技术风险。技术创新的初始阶段是探索性的,已进行的研究活动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2.市场风险。即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3.财务风险。即对技术创新的投资能否按期收回,并获得预期收益。其高风险的特点,使投资者信心降低,不愿进行投资,筹集资金困难。但企业技术创新往往又能获取高回报,这是由于新产品技术含量高,适应当前消费者的不断需求,如果该种技术在其领域中处于垄断地位,则回报率更高,这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对投资者的最大吸引力。因此,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选择好长短期资金结构,开辟融资渠道,给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

首先,企业在筹资前,应当采用一定的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只有这样,才能使筹集的资金即能保证满足生产的需要,又不会有太多的闲置。资金需求量预测是筹资决策的前提,根据已掌握的比较完备的历史统计资料,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科学加工处理。同时,结合经验和主观分析进行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企业筹措资金,一部分来自留存收益,另一部分通过外部融资取得。对外融资需要寻找提供资金的人,向他们做出还本付息的承诺和提供盈利前景,并使之相信其投资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获利。主要通过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法人单位资金、民间资金、国家财政资金等形式吸收投资。同时,要规范融资程序和方法,提供融资预测的准确性,尽量减少融资决策的失误。其次,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初始阶段,购置设备有所增加,但资金缺乏,可以考虑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缓解企业资金负担。还有,知识融资是融资的又一形式,企业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源,有较多的知识人才。他们可以用知识作为股份投入企业,把个人的报酬与企业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尽最大的努力。同时还可以用本企业的科技实力与其他公司联合开发,从而获得资金来源。

三、做好投资分析。理性决策投资

投资是企业以未来作为资本,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活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在企业的整个投资中,项目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未来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都有重大影响。企业应依赖准确的财务数据、前瞻的财务预测和周密的财务分析理性投资。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要实行战略性投资,而只关系到企业某一局部的具体业务的,实行战术性投资。

四、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构建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按精简、效能、实用的原则,制定原则性制度。既要在领导中形成统一管理的合力,又要在微观管理中进行必要的业务分离。达到宏观管理的全面控制,堵塞微观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漏洞,杜绝因规章制度不健全,出现营私舞弊,给企业造成损失的现象。

在制度的贯彻落实上,实行严格的制度问责制。职责界定应作为执行制度的首要任务,纵向、横向都要明确。层层分解,对于执行制度不到位的部门、个人要进行严格问责,对出现严重失误的。要进行责任追究,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五、提高职工素质和构建良好的企业价值文化

由于知识资本的市场化运作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用传统的管理手段难以适应当前的财务管理要求。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最终需要依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他们是企业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应对和防范风险,保持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最终归于企业的员工,所以企业必须以人为本。知识经济时代高附加值的全要素投入越来越高,所以企业应该更加重视企业员工的素质,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素质,一要求会计人员重视制度的执行,营造人人崇尚制度,人人遵守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文化氛围;二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把业务学习经常化、系统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基础和保证,它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产权、期权等物质激励机制,使科技人才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计划起来,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通过帮助企业职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鼓励个性发展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吸纳和留住人才。

六、做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绩效评价

第8篇

关键词:设备、工艺、管网、扩容、节能

随着城市的发展,工农坡加压站转供水规模已达到满负荷运行,在高峰供水期间可能会导致部分地方缺水欠压的情况。为了不影响安全供水,进行多次方案论证分析,最终确定保持现有的设备设施基础上,合理控制投资成本,进行局部改造设备设施及工艺管道,使转供水规模由1.2万m3/d,扩容到2.2万m3/d,最大转供水能力可以达到2.6万m3/d。现就对扩容优化改造成果进行分析。

一、工艺管道改造分析

1、改造原因:(1)进水管前端只有一根DN500的管道,使上水时间较长,同时高位调节池是由三个水池分期修建而成,水池之间的连接靠在水池墙上开洞进行水量调整,要使三个水池水位相同,需要二级站机泵运行较长的时间;(2)加压泵房水泵取水的水池水量不能保障转供水出水量需求;(3)工艺管道上弯头较多,水损较大,造成能耗偏高;(4)部分阀门安装位置不合理;(5)水泵DN400吸入管道过小,不能保障供水能力。

2、整改措施:在原有结构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将水池进水管前端由原有一根DN500增加为两根,同时改造其他工艺管道,满足了扩容输水的能力,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3、技改成果:(1)扩大了输水能力,同时使二级站机泵运行时间由5-6小时缩短为2.5小时;(2)改变了原来停电即停水的被动局面;(3)工艺管道和阀门位置的优化减少了局部水头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4)水池进水管加装弯管,避免了余氯的挥发,改善了水质。

二、设备改造分析

1、改造原因:泵房共3台水泵,采用两用一备的运行方式,电机功率为37kw,机组效率为60%左右,水泵型号分别为两台KQSN200-N13/204和1台OMEGA125-365/A,扬程为35米,流量为290m3/h,最大输水能力1.2万m3/d。

2、整改措施:主要更换了2号机组,把现有的水泵改为功率110kw,机组效率为72%,流量800 m3/h,扬程35米,型号为OMEGA250-370/B的水泵。

3、技改成果:(1)在现有的泵房内优化机组性能,扩大供水能力;(2)采用高效率泵,提高机泵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三、扩能改造后供水电单耗分析

供水电单耗由156kwh/km3,降低为132kwh/km3,使供水电单耗每千方水节约24 kwh,估算年转供水电量约192720kwh,年节约成本约13.1万元。

四、工程投资分析

1、按照巴南片区供水工程规划:工农坡加压站扩建工程估算总投资530万元分两期实施:一期改造达到3万吨供水能力,包括泵房、管道、设备、变压器、流量计、配电柜等改造项目在内,投资估算约320万元。

2、目前进行一期扩容改造后转供水规模可以达到2.6万m3/d,总投资32万元。如果供水规模达到3万m3/d的能力,需要再投资约25万元。因此,完成一期改造项目,供水规模达到3万m3/d的能力需要总投资约57万元。

3、节约投资分析:(1)改造过程中注重集思广益,运用技术创新方法,不断优化改进施工方案,预计节约资金约263万元;(2)利用现有的基建设施、泵房,进行局部改造,同时也为二期改扩建工程做好了准备。

五、结论

1、对工农坡加压站工艺设备及配套管网改造工程的改造是非常必要的。实施后,带动巴南区的经济发展,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功能,解决该区日益紧张的供水缺口。

2、项目改造的实施在尽量利用现有供水设备设施的情况下,以满足发展区域供水水压和改善水质为重点,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3、项目的实施对满足发展区域用水水量、水压等的要求,对降低能耗、满足市场需要、节约投资起到显著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环境技术创新;演化博弈;制度保障

环境技术创新是指所有能够维持、改善生态环境或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技术创新活动或过程,环境技术创新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主,并能够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绩效的环境技术创新战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特别地,如何激励企业积极主动实施环境技术创新已成为当前环境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由史密斯(Smith,1973)和普瑞斯(Price,1974)提出了演化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 ESS),泰勒和金克(Taylor & Jonker,1978)提出了复制动态(Replicator Dynamics),此后演化博弈理论在经济学、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地,演化博弈在环境问题和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对称角度,对企业之间的环境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旨在揭示规模相同的企业之间在进行环境技术创新时的各自选择。

一、 基本模型

针对环境技术创新,有的企业会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创新,有的企业则不愿主动创新,而是等待时机采取模仿或跟随创新企业。为此,我们不妨假设有两个企业,企业1和企业2,他们的企业规模相当,市场占有率基本一致。如果双方都选择积极主动地实施环境技术创新,则各得到a单位的收益;如果双方都选择跟随或模仿他人的环境技术创新,则各得到d单位的收益;当其中一方选择积极主动实施环境技术创新而另一方选择跟随或模仿环境技术创新时,前者得到b单位的收益,而后者得到c单位的收益。双方的支付收益如表1所示。

现在我们来分析区域内的企业群体随机地进行该博弈,假设有比例为x的企业采取主动环境技术创新的策略,比例为1-x的企业采用跟随或模仿策略。究竟有多大比例的企业采取主动环境技术创新策略不仅取决于该类型企业的期望收益,更重要的是与该类型企业的期望收益超出全部企业平均收益的幅度有关,显然,这部分超额收益越大越能激励更多的企业采取主动创新策略。由此可见,“主动创新”类型博弈方比例x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动态变化速度可以用下列动态微分方程表示:

其中,u1为企业群中采取主动环境技术创新策略的企业的期望收益,u为该企业群中所有企业的平均期望收益。

从模仿者角度来看,博弈方学习模仿的速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模仿对象的数量大小,可以用相应类型博弈方的比例来表示;其二是模仿对象的激励程度,可以用模仿对象策略得益超过平均得益的幅度来表示,因为这关系到模仿成功的大小。

根据表1所示的收益矩阵,可以得到两种策略的企业的期望收益和所有企业的平均收益分别为:

u1=xa+(1-x)b(2)

u2=xc+(1-x)d(3)

u=xu1+(1-x)u2(4)

其中,u2为企业群中不实施环境技术创新策略的企业的期望收益。

将(2)式、(3)式、(4)式带入(1)式中,可以得到:

二、 分析与讨论

状态1:x* 1=0,这说明初始时刻不存在“主动创新”策略类型博弈方,且采用这种策略类型博弈方变化速度为0。从模仿者角度来看,只有出现模仿的对象才能进行模仿,当x=0时就说明没有模仿的榜样,因此,所有的博弈方都不会有意识地改变他们的策略。

状态2:x* 2=1,这说明初始时刻所有博弈方均为“主动创新”策略类型,既然都是主动创新者也就不存在模仿行动。因此,对于有限理性的博弈方而言,因为没有模仿者,所有的博弈方都不会有意识地改变他们的策略。

三、 演化稳定策略

即使上述学习过程已经停止,即所有博弈方都通过学习找到了最好的策略,也不能排除博弈方还会“犯错误”,即博弈方仍然可能会偏离上述复制动态收敛到的纳什均衡策略。因此,有必要分析上述复制动态收敛到的稳定状态是否具有一定的“容错性”。为此,我们不妨假设,博弈群体中e比例的博弈方在收敛到“主动创新”策略后犯了错误,选择了“跟随或模仿”策略。此时选择“主动创新”策略的博弈方比例为1-e。按照前面的分析,采取“主动创新”与“跟随或模仿”策略博弈方的期望收益和群体平均收益分别为:

uc=(1-e)·1+e·0=1-e(6)

un=(1-e)·0+e·0=0(7)

ucn=(1-e)·uc+e·un=(1-e)2(8)

因为,uc=(1-e)>0,且接近于1,因此,犯错误博弈方的期望收益远远低于没有犯错误的博弈方收益,也远远低于群体的平均收益。因此,犯错误方会逐步改正错误,最终仍然会趋于x*=1,即所有博弈方都采取“主动创新”策略。由此分析得知,x*=1不仅是复制动态收敛的一个稳定状态,而且具有对少数错误偏离的稳健性,因此,x*=1是上述复制动态下的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同理,我们可以分析上述复制动态的另一个稳定策略x*=0,即所有博弈方都采取“跟随或模仿”策略,结果显示,有少量博弈方偏离这个稳定状态,复制动态会使结果越来越远离它,最终不再收敛于它,由此得出,该策略不具有对少量犯错行为的抗干扰性,不是上述复制状态下的进化稳定策略。

四、 结论与建议

环境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而企业又是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企业在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的选择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特别是规模相当的企业之间,如果政府能够为创新成果提供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必要的社会支撑体系,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主动环境技术创新策略,即使个别企业会偶尔偏离这一选择,最终也会重新回到主动创新的队伍中来。因此,各地政府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完善财政补贴、技术融资等社会服务体系,努力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研究综述.天府新论,2012,(2):45-49.

2.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 Weibull W.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Cambridge:MIT Press,1995.

4. 卢方元.环境污染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9):148-152.

5. 杨丽,魏晓平.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21):18-21.

6. 刘海涛,孙明贵.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7):97-100.

7. 王建成,吴俊.基于蛙鸣博弈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4-46.

8. 马小明,张立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环境保护投资分析.环境保护,2002,(11).

9. 许健,吕永龙,王桂莲.我国环境技术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9,(2).

10. 沈斌,冯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技术创新及其政策机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11. 耿建新,尚会君,刘长翠.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管制的理想框架.环境保护,2007,(8).

12. 吕永龙,许健,胥树凡.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5).

13.钟晖,王建锋.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生态经济,2000,(3).

14.彭海珍,任荣明.环境政策工具与企业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3,(7).

15. 赵细康.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6. 陈经伟.美国推进环境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做法与启示.科学管理研究,2005,(4).

17. 曲如晓.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1,(9).

18. 朱昶.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其体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3.

19. 翟欣翔.面向生态—技术创新的经济圈城市发展能级评价研究.天津大学,2004.

20. 秦颖.企业环境管理的驱动力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07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号:2012B267);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2012-GH-10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项目号:B2009-6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