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36: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与工程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公路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近几年,国家交通施工领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关键前进机会,城市化历程突飞猛进,东北老工业地区及西部大开发变革推进策略的推行,投资制度的革新等,均给交通施工领域的进步供应了开阔的范围。在交通施工企业全面迎来广阔建筑市场机遇的同时,当下环节,施工单位往往出现如此的尴尬:比如交通施工领域竞争渐趋白炽化,中标价格渐趋走低,这一领域早已处在微利时期;并且有的施工单位依旧借助以前粗放型的监管形式,即使能够中标,最终的收益也是很少,有的甚至亏损。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关于工程管理的工作尤为重要,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
1公路工程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当今公路工程管理体系的发端理应在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实现之后,在二十世纪之初渐趋兴起的进行各类运营的整体性公司及科学监管思想,给公路工程管理体系逐步进步供应了优良的基础。在1911年的时候,素有“科学监管之父”的美国学者泰罗出版了《科学监管原理》这本书,拿有效下发明确项目量当做准则来付出工人的劳动所得,且依据这当做前提,研究了很多公路工程管理方法。同一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逊首次构设出完整的规范化管理体制。随着数理统计学、高等数学、运筹学里面很多有效的数量措施渐趋被普遍引入当今本钱监管里面,且伴随把电脑当做主体的信息解决科技的快速推进,也大致符合了大家对本钱资料加以迅速解决的要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战略监管思想渐趋运用至公路工程管理里面,渐趋变成战略本钱思想,GarethR.Jones及CharlesW.l.Hill第三版《战略与管理》、MichaelA.Hitt等编著的第四版《战略监管—竞争与全球化》均对战略衡量及把控加以阐述,公司借助构设合理的战略监管衡量及把控体系,第一时间回馈、研究、衡量、快速回应,且另外展开人员鼓励的接连动态的历程,意图为提升公司的竞争态势。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公路工程管理的实施,更加需要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式来执行,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提升管理效率。
2实现公路工程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措施
依照施工当场的现实状况,有效计划施工场地的安排,为缩减额外开支、减少支出营造机会;依照本身的科技优势,有效彰显监管者的高涨热情,尽量拓展本钱把控的领域。在安全及质量方面。管理人员要认真根据项目科技要求及安全运作章程做事,缩减抑或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将各类损失缩减至最低状况。同时,机械监管也非常重要,要依照项目的要求,有效、恰当地挑选机械,合理彰显机械的作用;要有效地处理施工位置,从而提升机械当场的运用率,缩减机械费本钱;按时对机械进行保养,确保其有效运转,为进度快速推进打下基础。针对一定要外租的机械设施,必须充分进行市场调研。材料管理在公路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购买材料要根据“质量优、价钱低、输送短”的要求,所运材料必须精准计量,搞好验收工作,尽可能地缩减购买历程里的监管耗费。依照施工当场的进度要求,有效实施材料的运用规划,防止待料停工情况出现;领用材料要从严把控,按时进行盘点,时刻把握现实耗费及项目进度的比对信息;针对周转材料要第一时间收回、处理,运用结束第一时间清场,如此有助于周转运用及缩减租赁花销。规范化的管理还要在行政监管处着手。管理过程中要缩减监管部门,防止出现吃闲饭的,缩减不需要的工资性开支;把控项目费等各类非生产性支出的数目。用于行政办公的相关资产,必须登记运用,预防流失抑或毁坏。最后还要科学化的对财务方面进行管理,财务单位是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组织部门,重点是借助审核各类花费的开支,调节处理款项,构建各类协作录入,联系经理部对诸单位本钱实施状况加以审核及督查,对项目加以全面的本钱研究,且第一时间回馈至决策机构,从而便于运用合理举措处理工程成本的误差。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中,要实现对施工场地监管加以优化,强化施工场地安全监管。针对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而言,场地监管属于他进行生产运营行为的根基。与之同步,它也属于单位全面监管行为里最关键的组合内容。自某一角度来考虑,场地监管优化状况,显示了单位的监管能力,也属于施工单位生产运营构建的整体体现。所以施工单位理应在内严抓场地,在外紧盯市场,借助市场推动场地,依托场地确保市场,且在这一前提下,逐步优化场地监管。优化场地监管一定要根据经济利益要求、恰当有效要求及准则化合理化要求。唯有如此,才可以自本质上提升施工场地的生产质量及工作实效,从而获得监管效益,进一步构建起某一合理而正规的场地作业环境,最后实现科学化的公路工程管理。而强化施工场地安全监管,即工程部确立安全带来效益的思想,有效避免并防止或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则是对安全情况频发地段进行监控,缩减或防止出现安全问题;要从严实施奖罚措施,让所有职员时刻具有安全思想,自根源上除掉不安全的相关因素。
3结束语
公路工程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是当前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从财务、安全、施工、材料等多个方面展开针对性的管理,结合施工环境与经济条件,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控制成本,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注意强化施工历程里的合同监管,搞好合同监管的守及攻,构建科技档案,对合同实施现状加以动态研究,依照研究情况运用合理科学的举措。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管理;科学定位;创新;技术;发展;工程科学
1 工程管理的科学定位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已成为具有历史高度、全球角度的战略思想,在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同步增长的环境中,科学发展必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而科学发展的理念也会进一步加快工程管理的创新步伐,进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阶段。
我国是以投资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规模巨大,投资的结构和效益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指导投资建设的工作管理体系,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以,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工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途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程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工程技术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工程项目管理渐渐成为行业热点。做好一个项目的工程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双重专业素质的要求,而且由于工程管理责任重大,除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知识构架需要涵盖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经营、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承包等几个方向。这样就需要我们这些工程管理人员成为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把这些多方面的知识都掌握好,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2 工程管理创新的方向与途径
现代社会生产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需要的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工程管理需要我们掌握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各类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因为工程管理本身的特性,它对我们工程管理人员也提出了相应更高更加新型的要求。根据科学发展的思想和工程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工程管理理念可以概括为三点:
(1)将不仅仅局限于项目的效益与风险,还应兼顾项目与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
(2)微观管理不仅仅局限于项目的实施过程,还要扩展到项目的外部和相关的环境中,从传统的刚性管理发展为辨证的柔性管理;
(3)形成完整,量化的方法理论体系,从难以重现的“精英管理”模式转变为结构化的“制度管理”模式。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实践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它在工程管理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方法论进一步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发展规律、提示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并以方法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形成了现代工程科学的体系结构。
在工程科学的形成过程中,实践的需求和方法论的研究,应用支持了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并在微观管理领域中,通过对产生技术方法的规律、标准和工具等的理论提升,逐渐形成了“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方法体系从词义可以简单解决为“产生方法的方法(平台)”。到目前为止的工程管理领域,对于方法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仍比较薄弱,以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例,人们学到的项目管理知识难以在实践中直接应用,或者表现为项目经理们在不同的项目实践中的差异较大。在科学研究领域,不能得到重复结果的过程往往意味着理论方法的缺陷,并认为这是判断“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之一。对于项目管理这类以实践应用为主的学科,缺少方法体系将难以形成一个完整、可操作的理论体系框架。
我认为,研究,建立和推广工程管理中的方法体系,应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工程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3 工程科学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经济建设领域实现科学发展应该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和验证。所以,以科学发展的方法论为依据和出发点,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应用是工程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内容和目标。但方法论决不是具体方法的集合和简单叠加,而是依托长期实践,经过高度的理论升华形成的基本理论。随着科学方法论的不断完善,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科学正在快速发展,工程科学在大规模应用的过程中,逐渐超越自然科学的范畴,融合社会、人文、管理、政治等学科因素,并通过投资建设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影响和决定着人类、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快速、持续发展。
工程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全面、综合应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阶段,也是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领域。
工程科学大致由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技术两大部分构成。工程技术带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可能附带产生出资源、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工程管理技术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指导和控制工程技术的使用方向、决定工程建设整体效果。相对于工程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目前工程管理理论和应用均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这体现了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工程管理涉及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同时必须形成与工程技术的有效结合,并可能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历史时期中,呈现不同的实际效果。所以,工程管理的技术理论目前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期待创机关报的阶段。以理论的创新、发展带动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投资建设领域全面、均衡、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工程管理技术可以大致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宏观管理主要针对工程建设和自然、社会、宏观经济的关系,寻求,揭示工程建设的外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和政策措施,宏观管理还要关注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结构关系,关注重大项目的决策和过程监管。宏观管理技术的主要形式有法律、政策、区域和行业的监管等。微观管理主要包括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和项目过程的咨询,主要从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角度,从提高执行力的角度,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评价和组织监督。微观管理的主要形式为市场化的专业服务形式,在国内外以往的实践中,微观管理主要关注于提高具体项目的投资收益,减少建设风险。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工程管理领域中也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根据其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受到广泛重视,特别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把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有效的融合到一起,可以促进二者之间协同的发展,不仅可以让计算机技术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对工程管理质量进行提高,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以及新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电子新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其主要作为脑力劳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经验,从而处理各个方面的要求,将其每个项目的资源做到合理分配,进而实施动态调整,根据合理的经济方式完成项目的预期目的。对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而言,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内容:
1.完成工程在企业内部中的数据共享。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系统的应用已经逐渐的完善,并且也能够最大化的保证数据共享。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则可以充分利用管理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内部的重要标准。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采用搜索方法,在上百万数据中找到指定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几秒钟便可以实现。
2.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障。对于建筑项目的资源数据而言,可以根据动态方式把准确性的内容交付给项目管理人员,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各种缺陷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避免在时间上的延误以及实际情况的错误判定,如果无法有效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那么会导致工程项目出现各种问题。然而随着电子学新书的出现,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模拟实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将项目实施千万次模拟,所以统计信息能够更好的帮助工程管理人员有效的实施决策管理。
3.可以更好的完成数据之间的通信。通过充分利用电子新科学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能够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之间进行信息,通过对网络技术和公用传输的方式,能够将企业总部以及建设的施工现场有效的连接到一起,这样才能够使供货商以及各个方面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更好的完成数据管理。
二、提高工程管理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分析
1.在掌握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计划。通过将信息科学技术充分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把信息应用看作为企业的一个点缀,然而要将信息应用落实到实际中,从而对建筑工程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紧急问题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去发挥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作用,对施工效率以及水平不断加强,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目前工程管理水平进行加强,同时对工程管理信息进行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
2.应用局域网以及英特网等实现信息共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建设项目规模在逐渐扩大,同时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单位也比较多,文件和信息相对复杂,以往的项目管理方式主要是为纸质分析和记录,其次需要经过多个部门进行转交,最后才能达到决策人员手中,对于这种办公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以及财力,同时也会导致工作效率逐渐降低,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由于转交次数出现过多从而导致信息交流的完好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信息时代中,必须要应用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及时向决策人员传达信息,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管理水平进行全面提高。
3.需要开发出相应的应用系统。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在网上开发出来的各种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也逐渐的出现,通过建立起数据库以及连接,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以及投标,从而为有意向人展现出信息交流平台,将其纵向信息交流方式转变成为平行的,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工作效率以及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提高,也可以带动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其决策准确定进行加强。在施工时要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软件应用到整个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水平以及效率进行全面提高。
三、总结
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和国外信息技术进行对比可知,依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而科学合理的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工程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对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同时保证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水平得到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邴浩.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5):119-120.
[2]钱家乐.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应用探求[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261-262.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等本科专业,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各种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优化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工程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全过程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现代物流管理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长效机制
1概述
报告强调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内涵式发展有利于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要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及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导师责任制及项目资助制,鼓励在产学研模式下推行“双导师制”。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方向)学科研究生是地产、设计院、施工公司、高校等单位的人才输入来源,此类单位对研究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探索适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方向)学科特性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办法及长效机制是大学、企业、科研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对提高建设管理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提升创新力及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
“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学术型硕士,在不同学校的不同院系培养方向有所不同,以工程管理二级学科为例,该学科培养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与决策的研究型、应用型、综合性人才。“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以工程与管理因素相结合,培养掌握工程理论与管理办法,具有协调组织项目全过程管理决策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与实践应用结合度较高。3实践基地建设现存问题3.1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高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中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使得研究生对工程实践的了解及实践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企业对人才与技术的真实需求被忽略。
3.2未形成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缺乏成熟稳定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缺乏可借鉴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成功经验。
3.3政校企协作程度较低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主体协同推进,缺一不可。但因缺乏利益链与职责链的统筹机制,导致三方主体存在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得研究生实践基地存在投入不足、数量不多、合作浮于表面、配套政策法规不到位的现状。
4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该模式是以项目为引领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将硕士3年培养期分为第1年与第2年~第3年两阶段进行培养。研究生第一年由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见习两个部分组成。校内理论学了常规必修课及选修课外,加入企业专家讲座,深入了解各类建设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企业各岗位工作内容及目前遇到的技术难题等;并加入名校学者讲座,深入了解本专业目前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现状,尚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校外见习包含校外企业见习及校外研究所见习,通过到校外企业参观、交谈,了解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对在企业工作实践有一个大体认知;通过到校外研究所参观、交谈,了解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对在研究所工作实践有大体了解。通过第一年的了解,结合第一年的在校成绩及两种模式可容纳人数,按成绩排名依次选择在硕士培养第2年初加入“模式一:科学研究型”或“模式二:专业技能型”。
4.1“科学研究型”模式
“科学研究型”模式由校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师联合校外研究所专家共同组建导师团队,建立校内实践基地。科研项目特别是高水平项目的研究过程可以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塑造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与学生的潜能,导师团队的构建能够推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实现总体效能最大化。该模式由校外研究所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制定以项目为中心的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前期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及兴趣申请课题,后期结合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所需研究技能制定每个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校内实践基地可通过构建腾讯会议、QQ群、优学院等功能互补的多维互动平台,在平台中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进行“屏对屏”的教学与互动[1],指导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项目研究工作,协助培养研究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通过项目的实操不仅可以锻炼研究生科研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而且能开阔视野,增进与行业专家的交流,了解本领域发展最新成果[2]。
4.2“专业技能型”模式
“专业技能型”模式通过高校与企业开展充分合作并确定研究课题,由研究生与导师共同开展研究。每名研究生由一名校内导师提供理论指导,由一名校外导师提供实践指导,在校内、校外建立双基地,共同进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研究课题的来源可通过向企业的技术人员征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难题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通过研究生在企业实践中自主发现制约部门或企业效益提升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征集到的问题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分析,提出拟立项课题建议,报企业技术负责人与行政负责人,最后由企业根据需要确定课题,再以横向科研项目的形式交由研究生及校内外导师共同研发,使最终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及经济价值[3]。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确定后,由校内外导师结合课题需要的实践技能、企业需求人才的能力素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实施计划[4]。对于学位论文,校内实践基地的校内导师着重论文的理论升华,把握论文的写作规范与理论深度,校外实践基地的校外企业导师着重论文的工程应用价值,指导学生的论文与实践过程紧密结合[5]。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又要突出研究生的研究型特性,在项目研究的实施过程中,研究生不仅可以通过实际探索得到具有实践价值的可作为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结合工程实际的专业实践经历。
5研究生实践基地长效机制
5.1政校企合作方面
实践基地长效运行需要政府、高校及企业(研究所)共同维持、协同推进,为使三方对实践基地建设拥有长足动力,需考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合作关系与互动机制。
5.2科研项目及研究生管理方面
实践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是研究生实践基地稳定长效运行的基石,规范化管理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中首先应明确高校、企业(研究所)、导师、研究生在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所应承担的职责和拥有的权力,再者需明确成果产权的归属、研究生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安全保障措施、项目经费的来源及使用办法等。
5.3评价考核方面
评价考核是对导师、研究生、实践基地运行成果的检验,评价得到的反馈有利于制定详细的改善措施。对研究生的评价由校内外导师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评级并附书面意见,评价结果影响研究生评奖评优。对校内外导师的评价通过对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进行,评价结果可作为导师续聘、绩效考评的部分参照。对实践基地整体的评价由研究生及导师对项目实施效果、运维管理科学性等通过问卷调研、访谈法进行信息收集并形成总结报告作为基地进一步改进的参照。
5.4服务管理方面
在服务管理方面,分为学术指导管理及行政管理两部分。学术指导部分由校内外导师组成,负责密切关注研究进展,提出指导意见。行政管理部分在校外实践基地(企业)由专人负责,在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为研究生在企业顺利实践保驾护航。
5.5信息交流方面
在信息交流方面,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定期就研究情况及培养心得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由记录员进行记录,使校内外导师统一思想的同时把控研究方向与进度。
6结语
借鉴三螺旋理论进行实践基地建设有助于形成强有力的实践基地建设复合源动力,可进一步探索结合三螺旋理论核心思想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具体实施对策。在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建立健全对于基地建设状况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复盘和改进机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研究生培养更能适应时代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洪强,翁孝卿,罗惠华,等.疫情背景下《毕业实习》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学刊,2021(7):95-98.
[2]邵永健,毛小勇,赵宝成,等.土木工程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大学教育,2020(3):161-164.
[3]邵永健,李国建,毛小勇,等.土木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8(11):232-234.
[4]范小红,许斌,马海龙.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245-246.
论文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块化,教学,探讨
1、项目的研究意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应用为手段,结合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网络技术和价值工程等研究方法的一门完整学科,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及政策性强等特点。虽然,我校(湖南工学院)2011年才正式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但工程项目管理授课历史已数十余年。该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作为工程管理及其相关专业如“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的核心课程,以及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等本、专科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目前,我校工程项目管理的授课教师已形成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的教学团队,加之授课教师有些来自企业、并具有较高学历,积累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日趋成熟和完善。这些条件的形成和完善都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块化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切割为若干模块,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考核方式更加合理、公平。改革后的考核模式,由原来的一考定“终身”变为“块块皆重要”,由“重记忆”变为重思考”,由对整个学期学习内容重点的“死记硬背”到每个模块的理解掌握,使考核的量和质发生了变化。模块化考核对每个模块的内容进行考核,技能答辩问题灵活,气氛轻松 , 使考试环境得以改善。
实行模块化教学后,更能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各个模块知识点相对独立,授课内容与章节顺序可以错开,使各平行班在教学中授课内容、实训操作和技能考核在时间上相互错开,教学资源就可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实习安排,避免在同一时间几个班开设同一实训内容引起的冲突。
2、模块教学的主要特点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于1993年引进了模块教学,其主要特点有:
(1)强调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仅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需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教师要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的现代教学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求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3)模块化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单元知识,可以是几个单元知识,可以是几个单元组合。小模块组合成了大模块,大模块可以组成更大的模块,一环套一环。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由学期末的反馈变成模块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4)模块化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块教学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和调整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的能力,成为应用型人才。
3、本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内容
(1)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模块化划分,研究每个子模块之间的关联,分析其可行性;
(2)对各个平行班级的授课内容、实训安排进行交叉进行排列,研究该课程采用模块化后对其他课程设置的影响,以及协调与解决的工作思路;
(3)课程考试改革的理论支持;
(4)工程项目管理录像需要更新的内容,进行拍摄单位及地点的选择。
4、本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研究目标
将改进课程教学方法作为核心,对比目前的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教学后,该课程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2)进一步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素质,及时与现场新技术、新设备接轨;
(3)通过更新教学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录像、课件),使学生及时掌握新设备、新技术
(4)理论授课、课外实训、技能考核在时间上错开,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5)改革考试模式,每一独立模块单独进行考试,改变了原来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变成“块块皆重要”。
5、本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步骤
(1)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密切结合:按照校企联合共同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体系和实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确定土木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分析本课程目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与用人企业存在的差距,并进行完善;
(3)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由土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评价本课程在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
(4)与教研室成员共同更新本课程的教学课件,并构建针对学生毕业之后执业资格考试题库。
(5)结合本课程所涉及就业岗位,更新并编写相关教材。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模块化教学,是专业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与用人企业合作的体现。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进去,自己动手动脑,以达到教学培训的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建筑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企业输送大量合格毕业生,进一步提升本专业在建筑企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李梦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关键词 市场需求 工程工程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作为管理对象,计算机应用为辅助手段,结合系统工程、行为科学、网络计划技术和挣值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一门完整的应用学科。本文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组织管理、采购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培养学生有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1 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不仅仅只需要单一方面的专门人才,更需要的是全方面发展、宽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类似于工程项目管理这类专业涉及到的具体的技术性工作的人才。一方面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方面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更要求具有很强实践与动手能力。
1.1 市场的能力需求
根据目前我们对已毕业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工作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会使用办公基本软件、会查阅参考资料、掌握基本的土建施工知识、能独立完成工程项目的概预算、能使用工程管理方面的软件、能够对立完成网络图、会CAD 绘图和识图、懂基本的财务知识、能够完成招投标文件的编写,另外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肯吃苦的精神。
1.2 市场的岗位需求
我们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就职的主要去向是以下几个:(1)建设项目施工企业; (2)房地产开发企业;(3)设计院所; (4)物业公司;(5)厂矿企业的基建部门;(6)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公务员。通过对这些岗位的调研,我们也发现,就目前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而言,施工企业提供的岗位是最多的,其次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即,很大一部分岗位是一线的,要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岗位。
因此,从市场提供的岗位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管理的本科毕业生不但要注重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的掌握,还要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有基本的土建施工的知识。
2 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主要问题分析
2.1 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
(1)缺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呈经验型和感悟型。主要体现为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现在大多数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教学在选用教材方面,没有考虑市场侧变化和自己学校的学生特点;而教材的编写者在从教材编写到使用上,也没有明确教材的适用学生、适用范围等问题,这就造成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缺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2)教材陈旧。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教学内容的教材,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因此,教材体现出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现在的许多正在应用的教材出版时间比较早,而且内容体系比较固化,这就造成教材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虽然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在节能减排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等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主流的教材还仅仅停留在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管理上。这种脱节已经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表现。
2.2 教学方法呆板,偏重于理论
现在很多学校在工程项目管理授课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主要原因是教材的编写侧重于理论,这就造成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拘泥于传统的讲述式教学,理论性太强。有研究表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运用为中心。使学生成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
2.3 实践环节缺乏
主要表现为缺少合适的项目实习基地。就工程管理专业而言,虽然每个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专业老师也在竭尽全力为学生寻找实习地点,但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以及实习基地单位的工程项目的断档现象的不断出现之间的对立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也是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焦点问题。
2.4 教学队伍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师资力量薄弱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经验的要求比较高。但,由于我国高校的用人体制问题,很多授课教师本身就是“校门对校门”,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经验比较有限。这种状况就要求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实践方面的培训。但由于经费和培训基地的限制,这种培训机会是很少的。
3 基于市场需求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对策与思考
3.1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培养市场需求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目标之一,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就要贴近市场的需求,改变以往的仅重视研究的教学目的,而坚持以实现用人单位需求为目的,在部分兼顾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目标,调整相关的课程体系,系统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积极改变现有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毕业生的所学能够快速应用,缩短他们在新岗位上上手的时间,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2 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改革是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优化的重要出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在自己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于开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学校,如何在结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扬长避短,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优选和自己学校特点相辅相成的、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相辅相成的教材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3.3 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教学
虽然国内的有关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研究已经为提高和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很好的思路,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需求与学校的教育理论存在一定差距的难题。因为这个难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授课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同步问题。因此,就必须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从动态的角度不断调整该课程的教学的方法。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因此,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者经历,同时还要熟悉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国内外发展动向,发展趋势。此外,学校还要制定计划,鼓励并支持授课教师定期到相关单位特别是到施工企业或者房地产企业进行短期见习或者阶段性兼职,获取实践经历,并积累最新的第一手的素材,为以后丰富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3.5 积极拓宽渠道,建立实习基地
这些年来,实践基地的缺乏,让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实习基地的缺乏,也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大瓶颈。因此,要利用各种资源,积极的开拓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
4 结语
以上就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安排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也必须围绕市场需求这一目标。当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之我见[J].高校讲坛,2010(5):66-68.
[2] 张晓兵.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34-36.
[3] 朱芳芳.基于项目教学的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9):62-64.
[4] 赵静,佘跃心.成果导向教学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186-187.
[5] 卜东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03-105.
[6] 庞海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演练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7-110.
[7] 邬伟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分析[J].新西部,2010(22):222-223.
[8] 孙海燕.《工程项目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讲坛,2010(3):96-97.
[9] 翟宁.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世纪桥,2008(10):19-121.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he main form of expression i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process, is to improve the project is the key to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it throughout project decision-making and design phase, bidding and construction stage, and the stage after the completion settl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such as the entire pro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cie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建设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 若缺乏全面、 系统的管理控制,必将导致建设资金有形和无形的大量浪费。目前人们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一般只注重施工图预算、 竣工结算, 不涉及工程定价和前期的造价控制,主要还是以设计、 施工、 监理等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造价人员大多只是被动地从事简单工程计算量和工程计价工作。这直接导致许多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概算超估算、 预算超概算、 结算超预算的现象, 有的还非常严重。所以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
一、 工程造价管理内容
1、工程造价管理是包括投资管理体制、 项目融资、 工程经济、 工程财务、 建设项目管理、 经济法律法规、 工程合同管理在内的对项目工程全方位、多角度的全过程管理。其中既有对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计价行为的管理,也有对工程造价编制与确定、 咨询单位资质、 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监督, 但是其核心内容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其目标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的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企业的经营效益。
2、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 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 施工图预算、 承包合同造价、 竣工结算等几个阶段的工程价款。如果合理的确定了各阶段的造价,也就为各阶段设置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控制目标,从而激发建设者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保证完成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3、控制是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一个系统若没有目标,就不需要也无法进行控制。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建设者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经验知识有限,不但常常受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还受客观过程的发展及表现程度的限制。具体来讲,投资估算应是设计方案选择和进行初步设计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设计概算应是进行技术和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施工图预算或建安工程承包合同价, 是施工阶段控制建安工程造价的目标。
二、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
1、合同的管理
施工合同作为企业组织施工生产的依据,施工合同的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效控制施工造价,增加企业利润的前提就是要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合同意识,认真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掌握有关合同的业务知识,从意识上重视合同管理,履行合同的规定;企业内部必须加强合同管理,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对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保护企业的利益,完成施工任务;施工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合同内容,牢记合同规定,履行合同的义务,享受合同赋予的权利。
2、工程实施阶段的管理
签订合同后,工程的造价控制目标就会变得明确,进行工程管理对于实现目标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实施阶段的管理,首先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建立健全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将工程中的成本控制与经理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又可以控制好工程成本。 提高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坚决不录用管理水平较差、 财务控制不严的经理,避免资金的浪费。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人工费等费用必须认真把关,增加或更改的项目要做好现场签证,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要经过严格的验收,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数量不足的材料要及时向采购方索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经营人员应该深入现场,以身作则落实现场签证,及时掌握工程进度、 工程款的落实,原材料的购置等,并根据施工进度和计划安排好下一阶段的人力、 物力等。 技术人员应根据合同及时进行相关计算,为竣工结算做好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控制造价的关键,同样也是管理工程造价的关键,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材料的管理是否到位同样是施工造价管理的直接影响因素。 采购材料一定要做到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
竣工结算编制的主要依据为:(1)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2)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3)设计变更通知书;(4)现场签证记录;(5)采用有关的工程定额、 相应的市场材料价格。合同内同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以上材料,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完整的工程结算,并根据合同做好工程的索赔工作。 对于由合同之外的因素引发的工程变更或延误工期等情况,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证据,提出索赔,获得经济补偿。 因此,加强管理,提高合同意识,加强索赔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工程造价管理在各个阶段的任务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有针对性的制定各项措施,是工程动态管理,实现既定目标的必要途径 。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对造价控制提出一些相应措施,以求能对造价管理有实质性的帮助
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施工现场的方案优化应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设计优化方案编制不同的概预算,使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这里就要求造价管理达到一定的深度。 优化的施工方案在编制预算价值时,除了要符合概算编制要求,还应当循序渐进,对比出价值最低,方案最优的设计,以使在实施阶段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2、项目招标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度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途径,加强对招投标的管理,确保市场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及公共利益。 应从经济管理角度出发,结合法律法规对影响在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环节采取必要的奖罚措施,以避免利益因素对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3、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工程决算资料必须通过审计审查,完成建设项目的后评价,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项目造价应注重过程管理,采取全方位监督措施,对过程资料闭环管理,任何决算价值必须合法有度,有理有据。 同时由于决算各环节复杂,在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 业务水平、 绩效考核方面应进行规范。 以体现管理措施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4、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当前,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为造价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措施支持,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程序及软件的应用,广泛的展现在实践当中,为适应市场经济提供保障。 工程造价管理应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对信息的编集、 整理、 应用,以及市场行情的掌握,均建立在网络平台及软件应用的基础上,动态掌控价格变动趋势,作为建设项目各阶段造价管理及控制的技术措施。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它贯穿于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 招投标与施工阶段、 竣工结算与后评阶段等项目建设全过程。 科学周密而有计划地分阶段设置投资控制目标,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在项目投资决策、设计、 发包和实施阶段,把投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并随时纠编,确保投资目标顺利实现,使投资估算、 工程概算、设计预算、 承包合同价更趋合理准确,真实而客观反映项目实际进程发生额,有效防止概算超估算、 预算超概算、 竣工结算超预算这一 “三超” 现象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合理使用人力、 物力、 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不仅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还要有配套的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彭位才. 工程项目全过程管控研究分析[J].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4) .
[2] 刘学.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企业导报, 2011,(19) .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科学;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国内建筑业的快点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也将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与安全作为发展中头顶事情来抓,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虽然精品工程不断涌现。.房屋建筑工程作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项目.从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建成后的项目直接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这就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房屋建筑工程产品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不允许出现次品.更不允许出珊‘豆腐渣”工程。而工程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施工单位。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因素
施工质量与安全意识、管理体系、人员的构成、素质及配备、设备配置及使用等方面因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综合实力不足, 质量意识淡薄, 质量监管体系不全, 监管力量及力度不足;二是价值取向偏差, 从质管人员配备和素质提高、质量措施的采取、先进设备的配置等方面, 在经济利益趋动下投人不足或更有甚者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我国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由于诸多因素混生互动、恶性循环、相互影响的结果。参与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不能正确履行职责,存在违法质量行为。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加强工程过程的管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过程控制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才能确保最终建筑产品的质量。施工过程的质量, 首先必须控制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 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 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 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 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2.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
设置质量控制点的目的: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对施工中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事先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对其进行预先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作为重点,严格控制。通过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的目标及工作重点就能更加明晰,加强事前预控的方向也就更加明确。
2.2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
质量管理人员主要采用的检查方法有目测法、仪测法、实验检验法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a.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纠正。b.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c.隐蔽工程的检查与验收:这一部分是防止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关键,隐蔽工程必须经质量检查人员检查合格确认后,才允许加以覆盖进行下一道工序。d.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对某些重要的分项工程应特别注意经常进行预检和复核。e.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必须对已完成部分采取妥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造成损坏,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3、施工过程工序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也就是质量控制点,其涉及面较广,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件或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
3.1工序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工序)所构成的,事中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首先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条件或因素进行控制;其次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运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检测,确保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
3.2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
设置质量控制点的目的: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对施工中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事先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对其进行预先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作为重点,严格控制。通过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控制的目标及工作重点就能更加明晰,加强事前预控的方向也就更加明确。
3.3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
质量管理人员主要采用的检查方法有目测法、仪测法、实验检验法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a.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纠正。b.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c.隐蔽工程的检查与验收:这一部分是防止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关键,隐蔽工程必须经质量检查人员检查合格确认后,才允许加以覆盖进行下一道工序。d.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对某些重要的分项工程应特别注意经常进行预检和复核。e.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必须对已完成部分采取妥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造成损坏,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4、工程质量的检测技术
对于住宅施工质量控制来说,我们希望能够不断地、定量地、非破损地确认工程质量。所以施工现场应大量地采用非破损检查技术手段,来定量地确认工程质量。首先要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现有的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关键问题,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然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的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还有就是个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有了一个认识之后,就能吸取经验然后及时的实施补救措施等;最后要注意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因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可分,所以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任何后患。工程质量既关系到整个工程建筑效益的发挥,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通过事前有策划,过程有控制,事后有检查,重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强化项目质量计划阶段的质量控制意识,促使工程建筑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均得以充分的保证;注重过程质量控制,把质量管理的关注焦点从事后的检查转移到事前的策划和过程的控制上来。
5、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标设计、控制和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过程系统管理工程,其特点是牵扯的部门多、环节多等,成功的完成一个项目,也不仅仅是承担基本职责,要从一开始就协调好施工过程中所能涉及到任何的方面,前期的施工质量目标的设计至关重要,后期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也同等重要。只有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所涉及到的内容都考虑周全之后,按照目标的设计,加以有效地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和其他各个方面的配合,才能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有效的进行结束语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财产的损失和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以一定要严格把好施工质量关。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计划,并通过建立项目部这一级的质量管理、监督、检测体系最终达到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敬东.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 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