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36: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劳动教育的形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正确认识服务劳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不应以是否是物质生产为标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服务产品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服务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现代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大多已超过60%a,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且起步晚,目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已超过33%。服务业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服务劳动?服务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成为理论界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服务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
经济学说史证明生产劳动范畴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人们对生产劳动内容的界定也就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进行探索的是重商主义者,他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使一国的财富增加。早期重商主义者直接将货币看作财富的唯一形式,把贸易当作产生财富的源泉。晚期重商主义者继承了他们先驱的主要观点,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财富的生产是来自主体的活动即工业和商业。事实上,在重商主义者眼中的生产劳动,仅仅是能够赚取黄金货币的商业劳动。比重商主义稍晚,在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他们在什么是生产劳动的问题上与重商主义者持对立看法。他们“把劳动的一定形式即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作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产品一般,看作劳动的一般成果了。重农主义创始人魁奈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这两个学派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的看法,各有其不同的历史局限性。跟他们相比,亚当·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他突破了特定劳动形式的局限,提出了劳动一般的观点。“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但斯密的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斯密认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而“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佣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在这里,斯密混淆了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以及非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的区别。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分析采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劳动过程时,马克思考察的是生产劳动一般,他撇开了各种特定社会形态,说明凡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过程“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而在对特定社会形态进行考察时,他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特殊,即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实质是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再依据是否生产实物产品,而是依据是否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只有那些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不管此时劳动生产的是实物产品还是非实物产品。如果劳动同某种收人相交换,却并不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即使劳动创造了实物产品,也只能是非生产劳动。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这种不能为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是毫无实际意义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本身,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这种区分毫无关系。例如,饭店里的厨师和侍者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们的劳动转化为饭店老板的资本。这些人作为家仆,就是非生产劳动者,因为没有从他们的服务中创造出资本,而是把自己的收人花在这些服务上。因此,同一种劳动既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取决于它是否使资本增值。“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他是非生产劳动者。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者,则是生产劳动者。”可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并不是以物质生产作为界限的,并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也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的劳动形式,而是只要是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劳动都应该是生产劳动。因此,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深化认识生产劳动性质的现实依据。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服务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显然有悖于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
二、服务是不是商品
服务劳动生产的是无形产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服务产品,也可称之为“服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是不是商品,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上述属性,而不在于它是否以实物形态存在。
首先,我们分析服务是否为劳动产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有人认为,服务虽然是人类劳动但却没有实物产品。那么,作为劳动意义上的服务到底生产了什么?这种劳动的成果如何体现?其实,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生产出来的同时即被消费了,但它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第一,从服务劳动的投人看,有投人就必有产出,就必然生产出服务产品;第二,服务产品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财富是与使用价值相等同的;第三,从消费者的消费后果看,有消费后果必有消费对象,既然有消费对象存在并被消费,就必然有这种对象被生产出来。那么,服务业的产出是什么呢?服务业的产出就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在它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
其次,分析服务产品是否用来交换,是否具有价值。在服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交换确实发生了。消费者消费了服务产品后支付了费用;生产者收回货币,交付了服务产品,双方实行的是等价交换。确实,从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来看,服务生产完成后,消费者双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这是因为服务产品已被他消费了。那么,服务作为交换的对象,是不是只是取得了“商品的形式”,有价格而无价值呢?马克思认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仅仅由于它们是人的劳动的表现……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物,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劳动的化身。服务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劳动的化身”。只不过这种社会劳动不是“化身”在实物上,而是“化身”在非实物的无形产品上,“化身”在一种流动的运动着的形式上。马克思明确肯定这种价值的存在,例如在《资本论》第2卷中,他就认为不生产“使用物”的客运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其实,衡量服务是不是商品,不在于它是否有形,是否能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而存在。马克思在谈到裁缝和歌唱家的劳动时说:“某些服务,或者说,作为某些活动或劳动的结果的使用价值,体现为商品。相反,其他一些服务却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存在的结果,或者说,其他一些服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马克思此话的真正含意是指裁缝一类的服务提供的商品是一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将衣服做好了(注意,不是做好了的衣服)这样一种结果。这种结果由于能同裁缝自身分开而存在,因此,裁缝在提供这种服务时,不需消费者在现场,而是可以在这种服务完成以后,把这种服务的结果提供给消费者就可以了。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在裁缝的这种服务完成后,对这种服务的结果进行消费和评价。如果这种结果不合格,消费者可以拒绝为此支付货币和拒绝消费,这种结果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这种服务是其结果而不是过程表现为商品。而歌唱家一类的服务却不能象裁缝一样提供一种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而只能提供一种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服务的过程。消费者必须在歌唱现场进行消费,而不能象消费裁缝的服务一样,等歌唱完了以后才对歌唱的结果进行消费。马克思在这里把服务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体现为商品的服务,象裁缝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在服务过程的最后时点上产生,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不具有同一性。对于这一类服务,生产过程不需消费者的参与,生产结果即服务结果可以体现为商品。而另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不体现为商品的服务,如歌唱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是在服务过程的每一个时点上产生,服务的结果就是服务的过程,两者具有完全的同一性,消费者必须参与生产过程。因此,对于这一类服务,其生产过程体现为商品。
由以上分析可知:服务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
三、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
对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20世纪$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服务有价值,但不是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来自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转移;服务性劳动不形成价值,服务生产价格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以类似生产价格形成的方式转化而来的;服务收人不是服务劳动者创造的,而是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由物质生产领域转移过来的。90年代以来情况虽有所改观,但仍有不少论者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至少不是所有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如有的认为“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不应简单地做出全称判断”;还有的则认为第三产业部门的价值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第三产业部门的非劳动要素创造的,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容不了三次产业理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论文摘要:装饰性劳动是一种葛成本低效益的劳动,有技能展示、材料加工和环节冗繁三种类型。社会风气、人的本能、教师理念及教育评价四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它的出现。装饰性劳动这个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将会使教师赢得更多的解放,而它的解决需要教师的努力。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教师的教书育人也是一种劳动.但过去对教师劳动的研究多集中于理想状态下教师劳动特点、性质的描述上.以及此种状态下教师的劳动报酬问题.缺乏对教师劳动实际状态的分析对于幼儿教师实际劳动过程的考察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幼儿教师在劳动中的职业倦怠感日益严重因此.本文拟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过程本身进行实际考察,找出其中潜在的问题一一装饰性劳动,对其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寻找其存在的可能性原因.以期增强人们对幼儿教师此一劳动问题的意识程度。
一、概念的提出
幼儿教师的劳动应是幼儿教师以自身为媒介.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运用自身的脑力和体力进行的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但实际上幼儿教师劳动的目的不是单一的.劳动结果也不会按照预想的简单呈现为了考察的周全,我们从劳动动机和劳动结果两方面对幼儿教师的劳动进行实际观察分析从动机的角度来看,人的劳动动机决定着劳动的性质.不管其结果如何。幼儿教师的劳动动机可能有两方面的指向.一是指向幼儿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向自我形象展示当自我形象展示的动机强于促进幼儿发展的动机.在教师劳动中居于支配地位时,不管其劳动结果是否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都将这样的劳动定义为装饰性劳动。
从结果来看,认为无论人的动机如何.劳动结果的性质都决定其劳动本身的性质。幼儿教师的劳动可能获得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二是赢得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积极评价当第一方面的结果未实现而仅实现了第二方面的结果时.不管其动机是否指向自我形象展示.我们也将这样的劳动称为装饰性劳动。
真正的幼儿教师的劳动不仅以实现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并在结果上通过幼儿的发展赢得他人对教师自身劳动的肯定,或者是对自身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好评装饰性劳动并未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发展,但直接通过劳动过程本身赢得了他人对教师某些方面的好评.例如理念先进、技能娴熟、教具精美等。无效劳动则不仅未促进幼儿发展.也没能赢得他人对教师本人的好评,无论是借助幼儿发展还是通过劳动过程本身.教师都未展示出一个积极的自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三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劳动形态.但实际劳动中.三者又是不能绝对分隔开来的连续的劳动形式。
在此要指出的是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并不是完全没有积极作用.只是这种作用弱于教师形象展示的作用很多教师的装饰性劳动在当时看来对孩子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可能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因此.装饰性劳动不一定都违背教育性原则,但一定不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从动机上来看.教师装饰性劳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偶发的:从结果上来看,这种积极影响也是微不足道、不明显的这种劳动状态下儿童的学习效果不明显.但教育资源的流失情况严重,教师的精力与时间也易被空耗。总之.比较其成本与收益.幼儿教师的装饰性劳动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劳动。
二、装饰性劳动的类型分析
为了有助于认清装饰性劳动,笔者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装饰性劳动的三种类型因为这仅是根据直观的结果概括出的三种可能相互交叉但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典型现象.所以还构不成严格逻辑意义上的分类。
第一种是技能展示型幼儿教育本身的性质要求教师具备多项技能而幼儿教师也确实个个均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在《海洋大逃亡》体育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篮球操开始.三分钟后,教师请幼儿原地休息.自己为他们表演一段篮球。表演持续了两三分钟后教师也原地坐下.通过跟幼儿对话的方式创设海洋大逃亡的情景,请幼儿假扮为各种鱼类在海水枯竭之时想办法逃出海域.进入临海以求生继而幼儿分两组进行钻爬练习……
之所以穿插自己的一段篮球表演,教师的解释是“让幼儿热身之后休息一下。我来表演是一种跟他们的互动.并能使他们快乐和对篮球有更大的兴趣……”。但根据当时的情形.幼儿在教师表演时获得的快乐。远不及当时旁观看课教师的喝彩声明显;而且,根据体育活动中儿童机体运动规律来看。没有必要特意安排出一段休息时间给幼儿.后续的情景创设环节中幼儿完全可以进行机体调节这样特意安排出来的表演环节,明显地表示出篮球是这位教师的强项.其更多实现了他人对教师技能的良好评价.而非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第二种是材料加工型教学具是幼儿学习的支架,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学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但有些时候教师舍本逐末.为了显示劳动的精细度,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材料的加工上。甚至忘却了材料的意图。
在一节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带领幼儿用动作感知表现一段ABA式的交响乐第一段节奏缓慢音调低沉.为了帮助幼儿感知.教师选用一个玩具机器人.企图用机器人沉闷的脚步声给幼儿理解和表现这段音乐提供支架。但为了增加机器人出场的惊奇.教师特意安排机器人从一个可以自动打开的“城堡”f加工特别精美别致的纸箱)里走出来……
城堡和机器人有联系.机器人和音乐有联系.但音乐和城堡的联系就很小了。但教师所设计的城堡不仅可以自动打开.而且精美别致.可以想象教师在其中付出了多少精力与时间。从动机上来看.决定教师这一劳动的恐怕已不是促进幼儿发展了,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结果上看.幼儿教师的这一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肯定,但这种肯定不是借助于幼儿的发展.而是直接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因此.这种材料加工型的劳动也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第三种是环节冗繁型。劳动过程由一定的环节组成,紧凑连贯的环节有助于劳动目的的实现但当环节不必要时,教师的劳动如果赢得了他人对自己某些方面的肯定,或者是出于展示自己的需要所进行的劳动就是一种装饰性劳动。
在《给小瓶子戴帽子》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顶帽子.请他们在头上戴一下.然后收回帽子。接着问小朋友:“戴帽子的感觉好不好?”幼儿回答“好”之后,请小朋友给自己面前的小瓶子戴上帽子,看谁能又快又好的给瓶子戴好……
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给每个幼儿戴帽子的环节是为了引出给小瓶子戴帽子这一形象比喻,这一比喻使得活动有了拟人化的特点,说明了教师对幼儿心理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且这个环节中有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实物的利用及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唤醒等方面的体现但活动的内在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促进其动作发展,而这一环节与儿童的学习相去甚远.其动机和结果只与教师有关。
类似的劳动还有很多.例如有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电脑水平.每次活动首先确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为了展示自己对于师幼互动的理解,活动当中不断的提问孩子.不管提问是否有价值,甚至固定问题顺序;一些教师甚至在观摩课上花费气力设计环节展示孩子过去的积累等等这些劳动或者在动机上或者在结果上表现为一种装饰性劳动。
三、装饰性劳动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装饰性劳动并探讨其产生原因,笔者采用访谈法对装饰性劳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装饰性劳动在幼儿园观摩课教学中更易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日常教学中: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这样的劳动:而公立园中的这种情况又多于私立园。在访谈及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装饰性劳动的出现是由教育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但主要原因在教育内部的教师观念及教育评价机制方面。
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幼儿教育的冲击不可低估激烈的竞争使人们进取,也使人们浮躁;商业的波及使得许多事物不得不披上华丽的外衣。甚至成为消费符号教育本应是一个不断重复运转的系统.深刻而又朴素的代表.但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她很难“洁身自好”幼儿教育最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了虚化浮躁的藏污纳垢之地。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幼儿教师之间的比拼使得一些幼儿教师不得不采取装饰性劳动来包装宣传自己。同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激励着人们去努力地展现自我以赢得他人的认可.实现在人际系统中的平衡与协调幼儿教师身为普通人.甚至是被一些人认为的“感性群体”,劳动中表现出一种装饰性的成分也是无可厚非的公开课上除幼儿之外的“他人”多于日常教学中.因此装饰性劳动出现的机率也就更大一些。
但是。装饰性劳动还有教育内部因素的作用首先从教师自身来看。专业上的新教师更容易出现装饰性劳动,说明这一现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从动机上来看,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劳动是为了儿童的一切但“为了儿童的一切”不等于“为了儿童的发展”一切包括发展,也包括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快乐。而快乐仅仅是一种情绪上的满足,儿童快乐的同时并不必然伴随内在成功感的获得,也并不意味着其智能的进步、发展的实现。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劳动定义在使幼儿快乐上.这种肤浅的理解很容易使教师进入装饰性劳动状态其次.当前教师在考虑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时.大多考虑到了教育性原则,并总想使自己的每一次教学尽可能多方面地促进幼儿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行动以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她们又常忽视效率原则.在选择促进孩子发展的途径时,仅考虑哪条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却忽略了哪种是最经济的。我们为孩子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架时,不仅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有价值.更应考虑其对幼儿发展是否必不可少。这不仅是出于节约教师劳动量的考虑,更是给幼儿自主性发展创造空间再者.在装饰性劳动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尤其是他人对自己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按照富勒和鲍恩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从事装饰性劳动的教师还处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心的主要是在目前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和材料等限制下.如何正常的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她们还未达到“关注学生阶段.还不能很好地把儿童作为自己关注的核心,关注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成绩和表现”这说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成熟是导致其进行装饰性劳动的原因之一而我国幼儿教师整体上正处于从“技能型教师”到“理念型教师”转变的阶段.则现阶段装饰性劳动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但它是一个发展性问题.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会随着幼儿教师专业上的发展进步而减少和消失。
其次.公立幼儿园中的装饰性劳动多于私立园.说明教育评价机制也是引发装饰性劳动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评价在整个幼儿教育中起着导向性的关键作用,它的变革也是幼儿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过去的重结果改为今天的重过程.由以他评为主改为以自评为主并结合他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评价标准紧紧围绕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符合科学评价理念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完美的教育评价标准引导幼儿教师关注活动过程时.却完全丢掉了对活动本身所应实现的教育价值的评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除了标准本身可能:还存在一定问题外.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在理解标准时采取了一种分割的方法.将完整的标准割裂开来,顾一点而不及其余,使得自己行为本身错位,成为装饰性劳动。另外,评价的本质就是比较。自评也好,他评也好,这种形式上主体的变换无法改变教师之间“攀比”的心理.尤其是同年龄层教师之间更容易出现一种非正式的横向比较.进一步强化激发了教师装饰性劳动的出现。
总之.教育内外的各种因素导致了幼儿教师装饰性劳动的出现.这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风气的激化物。
摘要:从学校体育工作地位和作用以及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来说明体育教师的劳动有其特有的价值,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社会的草重。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协调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或长或短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在这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充沛、旺盛的精力从事文化学习,以健康的心态进行各种交往,还影响着学生今后能否很好地面对社会迎接各种挑战,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论文百事通体育教育能实现这一功能,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的功能,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有利于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体育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措施。体育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校体育本身就是普及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校不仅能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能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成为终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一员。另外,系国魂于民心的竞技运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竞技运动的基础也在于学校体育。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学校体育打下的基础,最后才攀登上竞技运动的高峰。所以说,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练习中得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成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具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和理论与亲身实践的高度结合这样两个显著特点。
【关键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特点;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27-04
【作者简介】李俊刚(1980-),男,陕西成阳人,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1级在读硕士;郭苹(1983-),女,山东禹城人,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年和1983年Hochschild分别提出情绪商品化和情绪劳动的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情绪劳动”这一研究领域。情绪劳动概念的提出,揭示了以人为劳动对象的工作中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区别于以物为对象的劳动,比如操作机器的生产劳动)。个体工作中的情绪需要管理,为了为组织或者某些固定团体取得预期的利益,个体必须保持颜面的亲和度和适当的肢体语言,从而为别人(通常是服务对象)营造愉悦、安全的氛围。可以看出,这样的情绪劳动是和体力劳动、智力劳动一样的,可以为本团体获得收益,同时也需要耗费个体的精力。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这就指明了,该职业需要付出情绪劳动。目前仅有的关于教师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同时也有一些以高校教师和辅导员为被试的研究。但是关于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却屈指可数。大陆地区仅有的一些研究无论从研究工具上,还是在研究讨论上,都采用企业或者服务行业的研究模式和理论建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归根结底,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关于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的特点没有厘清,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构成没有框架的建构,本文拟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特点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结构进行理论建构,以期促使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相关研究顺利展开。
二、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特点
江文慈在中国台湾地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情绪劳动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将教师的情绪劳动作为教师成长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意义,教师行业与其他行业工作者情绪劳动的规则进行了分析,这些成果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建设性启示。各级各类教师的情绪劳动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爱的付出”。江文慈(2001)指出“服务业中的情绪劳动多为了金钱交易的商业考量,然而教师情绪心力的付出,多是为了教导学生、感化学生的。”
Hargreaves(1998)认为,“爱的劳动”是教学活动的基调,与其他处理他人负向情绪的工作相区别,教学中体现的情绪劳动是正向的,应以积极情绪的传递为根本出发点。郑石岩(1994)指出,教育工作需要一种无条件的爱,爱是教育工作的原点与归宿。“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为人师表的根本就在于爱学生,就意味着为他们操劳;忠于教育事业,就应无怨无悔地教育学生。可见,教师职业需要爱的付出,也就自然充满了情绪劳动。
Hochschild在进行情绪劳动职业类型的研究时,认为“幼儿看护人员”属于高情绪劳动职业,这是已有文献中最早的关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论述。不过这种阐述过于表面化,只停留在现象研究层面。虽然Hochschild的研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方向。比如,为什么“幼儿看护人员”是高情绪劳动职业?这体现了幼儿教师与其他类型的教师所表现出的情绪劳动特点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
(一)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直接对象――幼儿,最具特殊性
幼儿教师直接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岁~6岁学龄前儿童,他们这时候在面对情绪交流时,往往都是以情绪应付情绪。比如当成人微笑时,他们也笑了;当成人悲伤时,他们会产生怜悯,也随着哭泣;当成人愤怒时,他们便出现退缩、沉默,凡此种种现象显示出幼儿教师情绪表现对幼儿的影响极大,也就决定了在面对他们的教育对象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就需要幼儿教师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
(二)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间接对象――家长,最具复杂性
教师的情绪不仅仅产生于教师的内心,在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中也存在情绪。但是幼儿教师在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中,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这也是由他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所决定的。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人际沟通可能是最复杂的情绪劳动。因为幼儿家长是一个教育背景、工作背景、成长背景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复杂的人群。幼儿教师每天都在面对这样的人群,他们不知道自己下一个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家长,如果孩子不出事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一旦幼儿出了安全等方面的事故,家长的表现就很难预料了。因此,幼儿教师每天都可能需要和这样的家长进行沟通,需要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产生者的性别――女性,最是情绪化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最大的不同可能来自于性别方面。幼儿教师中最普遍的是女性,这也是在研究中需要关注和着重考虑的。因为女性的情绪丰富,通常女性在生活中比男性更加细心,她们更注意细节,这种普遍的性格特点也造就了女性在情感方面敏感的特点。女性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发生情感的波动,极端的例子就是林黛玉类型的,因此她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完成当前的工作。
有研究指出,教师职业是情绪上极易耗损的职业。Hargreaves(2000)指出对情绪的要求,人们在工作场所中能善用情绪,除了个人本身的情绪能力外,还依赖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对情绪的要求;二是所在组织中员工之间如何互动,以帮助或隐藏情绪的表达和理解。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的运用,可能为幼儿提供宽松、舒适的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也可能抑制其心理、行为的发展。其情绪的运用可能会创设适宜的情绪距离,使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密切互动,相互关怀;也可能造成时空和心理上的疏离,影响沟通。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模型的初步建构
(一)情绪劳动结构研究现状
最初对情绪劳动结构的研究是将其分为情绪失调和情绪努力,前者包含了表层伪装的概念,后者则包含了深层伪装的概念。Ashforth和Humphrey(1993)指出,除了伪装以外,真实的表达需要耗费精力,也是一种情绪劳动。Diefendorff等(2005)编制了包括表层伪装、深层伪装和真实情感表达三个维度的量表。Schaubroeck与Jones(2000)则提出一般情绪劳动的要求都是表达正性情绪、克制负性情绪。
Morris与Feldman(1996)引用情绪交互作用模式,将情绪劳动区分四个维度。1.情绪表现的频率;2.对展示规则留心程度;3.情绪表现的多样性;4.情绪失调。不过这仅仅是理论推导,缺乏实证的支持。Brotheridge与Lee(2003)经过因素分析得到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涵盖情绪失调与表层伪装,第二个维度包含强度、多样性、及持续度,第三个维度是深层伪装,第四个维度是情绪表达的频率。
Hochschild及其引发的研究更强调情绪劳动过程中个体的心理历程,包含了表层伪装与深层伪装。而Morris与Feldman的理论及其引发的研究则更强调工作中情绪劳动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分为人际工作要求(情绪表达的频率、持续度、多样性、强度)与情绪控制(两类情绪规则:表达正向情绪与隐藏负向情绪)两类。Brotheridge与Grandey(2002)据此将所有的情绪劳动研究分成员工聚焦的情绪劳动(employee-focused emotional labor)和工作聚焦的情绪劳动(iob-focused emotional labor)两大类。
(二)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结构的建构
对于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对于家长的情绪表现,也不在于对幼儿园领导的情绪表现,而在于对工作、对幼儿、对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对自己的一种情绪监控和管理,是目前所有情绪劳动理论或实践研究的盲点。尹弘彪(2011)曾撰文指出了一个相关概念――“自我表演”,情绪劳动时教师运用情绪的自我表演。其实表演的比喻不太贴切,因为舞台上再有表现力的演员表演完之后就能恢复平静,而幼儿教师在进行过情绪劳动之后,这种情绪影响可能会持续,对自己产生一定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以后的相同情境下的情绪劳动表现。因此在考虑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结构模型时,应考虑这个因素。
借鉴以往情绪研究成果,并结合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建构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模式图如下:
情绪表达模式:是幼儿园对于教师的情绪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应表现出的情绪表达模式。
情绪状态包括两种情况:情绪一致、情绪差异。情绪一致就是幼儿教师的情绪与当前的事件相匹配;情绪差异就是幼儿教师的情绪与当前事件不匹配,甚至相背离。二者都属于情绪表达模式,情绪一致导致自然伪装,情绪差异导致深层伪装和表层伪装。
情绪调节包括三种情况:自然伪装、深层伪装、表层伪装。按照Ashforth和Humphrey的理论,自然伪装是一种真实情绪支配下的情绪调节形式;表层伪装是当感受到的情绪和表现规则不一致时,使情绪支配下的行为按照当前的规则体现出来,而自己内部的情绪体验没有改变;深层伪装就是当面对情绪和表现规则不一致时,个体外在行为和内部感受同时有了改变的行为。
情绪表达行为包括两种:正向情绪表达、情绪偏离行为。无论是自然伪装、表层伪装还是深层伪装,虽然付出了情绪劳动,但最终都能达到正向的情绪表达,还有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的情绪偏离行为是当面临情绪与现实存在差异,而幼儿教师没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将内部的情绪直接表达出来,就出现了情绪失调和情绪偏离,影响工作效果。
情绪劳动后果包括三种情况:情绪协调、情绪失调、情绪偏离。情绪协调是指个体内在情感与组织要求的情绪规则一致。情绪失调会使个体的情绪功能受到损害,甚至产生障碍。情绪失调在情绪劳动中内在情感与情绪规则间的冲突最大,所付出的心力也最大,长此以往必然有不良后果。情绪偏离是指工作者的内在情感与组织要求的情绪规则不一致而仅表现出个人的真实情绪。而这些行为后果都会潜在地影响幼儿教师今后的情绪表达模式。
四、今后研究重点与前景展望
(一)今后研究重点
1.整合情绪劳动的概念,促进该领域更好发展
目前关于情绪劳动的概念仍旧五花八门,有研究从职业要求本身进行界定,有研究从情绪劳动的心理加工性进行界定,还有研究从行为方面进行定义。每种定义都能揭示情绪劳动的某个方面,应该有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将这些概念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最能完整展现隋绪劳动的概念。可能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概念会走向融合的。情绪劳动的概念认识问题直接决定了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的情绪劳动的研究,当然也包括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2.发展适合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测量工具
幼儿教师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中小学、高校工作者的情绪劳动特点和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决定了在测量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时,需要专门的测量工具,但是这个工具还没有研发出来。
此外,幼儿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职业动机等的相关,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中,哪些是保护因子,哪些是危险因子,都是需要关注和区别对待的。这关系到幼儿工作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到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职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切性;路径选择;预测模型
【作者简介】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兵川,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23-04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的适度匹配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必然要求。但要做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度匹配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是61%、57%、59%。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研究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与他们所受到的培训越是接近,他们的生产率与工作满意感越高。如何才能使高职教育的各种课程与工作相匹配?如何保证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必须在考虑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需求的运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原因探析
高职教育毕业生非对口就业以及职业期待不高的现实状况。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不匹配的因素可能很多,本文将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蛛网理论进行分析。
蛛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类型的市场价格会受周期性波动的支配。该理论描述了在价格未知以前,必须确定生产总量的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互动过程。此时。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观察。蛛网模型中供给决策与需求间存在“时滞”。以蛛网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明农产品价格随供给和需求循环波动的关系。假定,由于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原因,农民玉米作物的产量超乎寻常的低,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供给短缺。导致玉米价格升高。如果农民预计玉米高价的状况将持续。来年他们将增加玉米作物的种植量。因此,农产品市场玉米的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降低。如果农民因此又认为玉米价格将持续走低。他们将减少玉米的种植量,最终导致玉米价格再一次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与上述描述有相似之处。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教育对象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确定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刻也存在“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不完全透明性以及远期变化非预期性特征,导致学生及家长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可能是“短视”的。他们在高职教育入学专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主要根据以往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工资收入的高低而确定。以往工资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选定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预计此类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工资都比较理想。而正是由于该种预期。导致出现以往求人倍率高、收入可观的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出现过剩的现象,其投资的收益下降(假定工资即其收益)。反之,一些近年来较“冷”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不愿意投资,使得此类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工资以便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一种理想的、难以企及的状态是经过几个周期的波动后,劳动力市场上某种类型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正好匹配。即我们所期望的均衡状态。
二、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的路径选择
(一)人力资本高职教育投资的特殊性
理论上,随着产品价格及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蛛网模型的均衡状态,远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短期而言。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出现决策失误。
高职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力”生产过程。学生既是投资者,也是“产品”。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与私营企业等一些商业投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决策的直接面对者是学生及家长。他们通常并没有该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且决策一旦形成后基本不能再改变;而商业投资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当有新的商机出现时,他们可以重新修订和评价自身的决策。
此外,人力资本的高职教育投资不仅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本身时间、精力和青春的投资,而后者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不可逆的。商业资本投资在损失出现后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救,即使不能弥补,所受损失最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决策失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商业资本投资。教育上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不仅限于学生及家长。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预测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但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并非始终存在。早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才逐步建立起一种保持适度张力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时间还很短,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加之,我国高职教育的急速发展并非完全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政策行政命令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配合且保持适度张力的机制远未形成。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劳动力统计署(BLS)与爱尔兰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ESRI),为了促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匹配,均开展了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出版各类教育与职业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
通过劳动力市场预测,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就业服务和机构、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门提供某些专业和职业的未来供需状况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政府决策者可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其它相关部门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系统内部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预测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等信息,可以作为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参考;还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就业培训项目提供重要的前瞻性信息。而这与蛛网理论中蛛网摆动的基本形成原因是由于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决定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未来预期,从而造成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合理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
蛛网理论假设学生形成他们的决策完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而不是未来状况。换句话说,学生把当前某一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地位等同于(或大致等同于)未来实际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他们几乎不可能预估到某一专业未来真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是其直接表现形式,如现行工资或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蛛网行为导致的不协调是开展专业的公共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期望所在。通过专业预测可以辅助学生及家长、就业机构、政府决策部门、高职高专教育部门决策的制定与选择,进而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也即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一般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业(本文不探讨毕业生的区际流动)。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区域性的,即通常我们是以某区域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作为衡量招聘人才问题的难易程度指标的。所以有关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此外,长期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中短期区域劳动力市场预测是比较合适的(假定短期内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急剧变化)。
市场的绝对完善只能存在于理论分析中,所以供需间的绝对匹配与均衡也是不可能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不同类型职业以及高职教育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蛛网模型中的“蛛网”摆动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学生必须做教育选择时经验匮乏,而这样少有的几次决策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开展预测,为学生家长及教育部门等机构提供不同专业、职业劳动力市场地位的中短期预测,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尽可能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化中后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建立意义深远。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按照蛛网理论,价格随着市场供给与需求发生波动的同时也对供需双方起着调节作用。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而言,“买方”占主导优势,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是需求导向的。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或者说是寻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中间态时,应遵循: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毕业生需求态势的分析高职教育供给现状的分析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确定(或者说是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确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预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划分为由于未来就业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由于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把这二者称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供给可划分为由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形成的供给和由于同类型人才的短期失业而形成的供给。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可用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来衡量。
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预测模型可采用层级分解法。首先确定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每一国民经济部门(可采用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据产业与职业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到劳动力市场每一职业大类的需求,最后再分解到每一职业小类(职业小类与高职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需求:职业小类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由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类人才的需求共同构成每一职业小类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可以通过统计处于短期待业状态且有就业意愿的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以及劳动力市场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二者共同确定。按职业小类统计得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比值就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指数。该指数越大,此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就较好,相反则就业较差。根据就业前景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这种定性描述比采用确切的数值更容易让人接受。政府的决策者、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应用。
(二)劳动力市场前景衡量指标
B0rghans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各类不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前景调整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Heijke,H等认为,通过预测的方法,提供充分可靠的有关各职业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增加其透明性,不仅便于学习者选择相关专业和进行教育投资。更能进一步实现在无需直接的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使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相互适应。
在我国。学生选择何种专业是在其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就确定的,入学后一般更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前提的假设下,学生选择何种专业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和该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当然,学生自身的喜好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喜好、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个体的喜好和能力对某一学生个体而言是特定的,对学生个体决策选择的影响是相对恒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就成为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变量。但正如Havek所言:“决策者决策的作出会受到许多信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价格体系看成信息交流机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相关的信息,除个人喜好外,都将反映在价格中。也即,除个人喜好外,专业的选择将由价格决定,例如工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反映)。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等相关信息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对高职教育专业选择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预测指标信息可以简化为工资和就业机会。
工资是由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工资总和测量的,由该产业部门总从业人员分配。就业机会可看作是由相关职业从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分享的某产业部门的岗位份额。根据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当某类职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地位时,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升迁机会多,相应的渴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一、各城市、县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单位的在职民警享受本岗位津贴。
二、岗位津贴标准:凡执勤民警(包括从事路面执勤、车辆检查、考核司机、外出宣传教育、处理交通事故、装修交通管理设施的)每人每月十元。内勤人员,凡上路执勤、检查指导工作,按天计算(超过二小时按半天,超过四小时按一天计算),每人每天补贴二角五分。
三、调离公安交通管理单位的干警,即停止发放本岗位津贴,不予保留;因病、事假缺勤按日扣发岗位津贴;旷工和工作失职造成一定后果以及违法乱纪者,酌情停发当月岗位津贴。
四、已实行交通民警岗位津贴(污染补贴等)的地区,其现行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原则上改按本规定执行。
[关键词]产业生态位;生态因子;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集群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14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和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在专业镇、“块状经济”中也出现了创意设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这些地方产业集群的主导[1]和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资源的流向取决于市场规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不断向外迁徙,而新兴产业还未能快速成长起来。为了避免东部地区因产业外移而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调整问题迫在眉睫。
一、产业集群生态位和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行为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要素,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将生态学的这一概念引入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可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生命体,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产业生态位”――产业集群生存、发展和演变的生态环境[2],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集群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如果产业生态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集群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即重新调整其适应性,就像一个物种可能通过生理过程适应一个新环境一样。这个调整和重新适应的过程是多样化的,有些产业集群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而另一些产业集群则可能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或者被淘汰或迁移,或者出现基因突变或重组,就像生物进化而产生新的物种一样,从而实现地方政府期待的产业升级。
生态位的构成要素――生态因子,通常分为外生性生态因子与内生性生态因子。产业集群的外生性生态因子指直接参与或间接影响集群新陈代谢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生产要素、制度、基础设施和市场4个部分。产业集群的内生性生态因子指直接参与或间接影响集群新陈代谢的内部因素,包括集群的构成要素和集群结构。集群的构成要素指集群内的主要行为主体,一般包括企业和相关支撑服务机构;集群结构是指集群内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间联系的方式,即集群内的产品结构、市场竞争结构、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等。集群的生存与发展受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主导生态因子发挥主要作用。
二、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之关系
如果对产业集群生态位作静态分析,资本、市场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需要逐一讨论它们对产业集群所起的作用。但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动态发展的角度考察导致其转移的原因时,除了集群自身之外,在产业生态位的构成中,劳动力因子和制度性因子最具决定性意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资本、市场不存在区域之间的差别。基于这个潜在的假定,笔者舍弃了对资本和市场变化的分析,将外生性生态因子中的劳动因子与制度因子,以及内生性生态因子,作为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因子进行分析。
1.外生性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1)劳动力因子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充足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劳动力要素价格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出现了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而且存在着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情况。劳动力要素在区域间的频繁流动,为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和流动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国内的劳动力开始出现内流,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省份流动,致使小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发展受困。劳动力的内流主要源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劳动报酬差别逐步缩小,原来不被注重的背井离乡的心理成本、交通成本和生活成本,对劳动力流向的导向作用不断释放出来,“就近就业”成为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在此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转移,在某些地区,此类转移甚至已经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回流改变了产业生态位,已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企业开始转移。
(2)制度因子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由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逐步开放的发展战略,外资优惠政策的力度也表现为从东到西的逐渐递减。以“超国民待遇”为核心的外资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80年代正值国际产业转移高峰期,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制约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等因素的作用,外资特别是港台资本迅速进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促使大量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按地域区别对待的外资优惠政策逐步淡化;另一方面,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开始调整,陆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信贷、税收、财政补贴、土地供应等配套措施也随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从而使得东部与中西部在体制方面的比较优势悄然转变,从宏观层面上影响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外资“普惠制”后,东部地区原有的低技术含量外资企业的生存压力骤然增大,劳动密集型集群内的企业,或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或面临着升级的压力。
除了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等正式制度因子外,非正式制度因子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在解释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时,我们可以借鉴布迪厄“社会资本”的概念来概括诸多的非正式制度因子。[5]这些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其一,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有利于节约集群内的交易成本,社会资本对于交易成本的节约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其二,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社会资源、资金税收的支持不到位,技术和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由于社会资本的存在,促进了有限的要素在集群内部和集群之间的有效流动,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其三,群体的社会交往、互动关系能够促进学习和积累知识,从而有利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
但在内部关系过强的集群中,地缘、亲缘等社会关系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限制了外部信息、技术和人才资源的进入。另外,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通常是水平分工的状况,使得模仿极容易,创新企业很可能还未充分享受创新的利益就陷入又一轮的低成本竞争中,创新动力容易弱化。可见,非正式制度因子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形成中具有消极作用,其对集群的发展有很强的约束性。
2.内生性生态因子与劳动密集型集群发展
目前,内生性生态因子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劳动密集型集群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创新资源与动力。我国的纺织、服装、陶瓷、玩具、家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形成于乡镇,大多由中小民营企业组成,软硬环境条件与大中城市相距甚远,很难吸引所需人才。中小企业资本较少、融资较难、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的内部约束。同时,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中小企业创新具有较大的风险,如果创新的外部约束性很强,企业的技术模仿动机会超过创新动机[6],因为模仿的风险较小。
其次,地方政府与社会机构在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中的引导与辅助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集群内同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带来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同时严格的市场保护、不规范的市场操作也扭曲了地方生产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增加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限制了生产网络的融合;地方政府重视大企业集团而轻视中小企业集群,重视硬环境建设而忽视软环境的营造,热衷于在经济总量上盲目攀比,却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以致于集群内企业税费负担高、融资环境差、支撑体系弱、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很少有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训计划,产业集群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互动机制不健全。劳动密集型集群企业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已有中介组织的运行环境、服务水平满足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再次,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尚不够深入。我国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中产业链条过短,纵向分工程度较低。由于在多数集群中存在企业规模相近、产品相似和资源有限等问题,同时企业也缺乏合作创新的现念,故企业合作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等创新行为较少出现。虽然产业集群中外资企业采用了世界统一的标准化技术,然而它们却把核心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留在母国,核心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十分有限。
除了上述生态因子外,其他外生性生态因子的变化也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国外居民购买力的下降,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直接导致我国消费型轻工业产品出口增速放缓,造成我国制造业盈利空间持续缩小。由一系列外生性生态因子的变化而导致的产业生态位的变化,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约束力在逐步加强,也预示着原先依靠低成本、高投入、粗放式集群生产方式的生存环境已不复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应激反应”势在必行。
三、产业生态位变化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之关系
在产业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要么自然演进,即随着产业生态位的缓慢变化而逐渐变化,要么激进或突变,即产业生态位的剧烈变化,迫使集群产生“应激反应”,通过自身的升级来适应新的、已经变化了的产业生态位。在现实中,这2种方式往往相互混同、相互交织,推动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变。下面我们分别从外生性因子和内生性因子2个视角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可行性方案。
1.基于外生性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1)基于劳动力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随着中国境内的劳动力逐渐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省份回流,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的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着来自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压力。对此,集群内企业和集群所在地方政府可以从2个方面加以应对。
从短期看,应继续优化环境,吸引并留住劳动力,避免由于劳动力回流,以及产业外移而出现快速的产业空洞化,从而使长期的转型升级更加平稳。首先,应进一步改善劳动者就业与生活的环境,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所在地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在就业方面,当地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改革户籍、人事等制度,消除对外来务工者的身份歧视。在养老保险方面,要着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领域享受与非农民工相同的待遇,使其子女能在集群所在地接受与当地适龄儿童相同的义务教育,从而提升用工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其次,政府和企业应一起建立培训机制,逐渐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内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进而带来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而高的劳动报酬有利于留住劳动力,从而缓解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应嵌入全球价值链,积极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从而减少对大量低技术劳动力的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过程就是一个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向价值链高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运作、营销渠道管理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的过程。从价值链的视角进行产业集群的升级,主要有4种类型,即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过程升级”是全球价值链的各环节内或各环节之间对内在的作业过程进行改进,提高效率,如降低库存成本和角料浪费,加强企业间的及时配送等。“产品升级”是通过重组生产系统、引入高级技术等方式提升老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引入新产品,形成产品差异化优势。“功能升级”是生产企业在产品价值链环节中的角色的变化,在企业的现实经济活动中从“贴牌生产”(OEM)到自己设计制造(ODM),再到自有品牌制造(OBM),延长价值链,逐步从制造向研发、品牌、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链的升级”指从原先的价值链跨越到利润空间更大的价值链上。跨价值链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区域内相关产业的整体转型与升级。在由采购商驱动的价值链中,大零售商、经销商和品牌商利用自身的营销网络和品牌优势在全球建立分散化生产网络,对价值链上游的制造企业进行纵向控制。这种贸易导向的工业化模式在家具、鞋类、服装、玩具、手工艺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很普遍。订购商品的大零售商或经销商提出技术要求,发展中国家制造商为全球采购商提品生产。当发展中国家以这种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时,可以获得过程和产品方面较快的升级。一般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价值链进入壁垒越高、壁垒保持时间越长的环节,其附加值越高。在价值链内部,稀缺的技术、资金、人力和市场资源,都可能在不同环节对地方产业网络内企业形成进入壁垒;在价值链外部,保护性产业政策、特定市场的优惠待遇、非通行的国际特定标准等也会形成进入壁垒。对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而言,首先应立足于国内市场,进行价值链的升级,待时机成熟实力增强后,再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与其他大的国际采购商进行竞争。[7]
(2)基于制度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产业生态位中,制度性因子具有替代、补充或修正因其他因子变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地方政府对产业生态位变化所出台的应对措施及其实际绩效上。目前东部沿海地区虽然已有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以集群规模转移的现象还没有普遍出现,尤其是区域性、内生性的集群没有发生明显转移,已转移的主要是非区域、外来的、以出口加工组装为主的企业。可见,一方面,东部区域地方政府在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仍然有可以作为的时机和空间,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或者制度性生态因子是区域性、草根性集群没有发生明显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而,发挥制度性生态因子的补充作用,是地方政府有效作为的一个侧重点。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地方政府要解决认识上的误区。要认识到产业升级并不仅仅表现为新兴制造业替代传统制造业的增量调整,更具实质意义的是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在全球产品价值链中,即使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也存在着高端与低端环节的区别。
其次,地方政府应改变目前被动的工作方式。要从发展本地经济出发,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干预,着手解决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这包括提供各种鼓励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建立地方公共技术组织、引导行业组织发展等,通过构建发达的公共机构网络,推动集群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公共技术组织聚集了各种创新资源,它既可以面向特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也可以面向整个产业集群提供公共服务,包括通用性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应用,与外部创新源(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结成技术协作网络,提供企业创新知识的流动平台等。
再次,重视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利用司法体系维护和建设社会诚信,促进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充当技术、信息流动的渠道,从而形成创新上的联盟与合作。个体间网络在为中小企业搜寻和引进创新资源方面不仅可以降低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而且可以拓宽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空间范围,包括信息、人才和资金。同时,社会关系网络可以降低个体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企业家可以利用这种相互认知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稀缺资源。
2.基于内生性因子视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
针对集群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较弱的问题,本文认为可行的方案是利用集群的网络优势以获得创新性竞争优势。以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为标准,可分为马歇尔式集群和轮轴式集群。马歇尔式集群缺乏大企业,更多地表现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的空间聚集,企业一般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形成了水平分工关系,相互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合作行为较少;而轮轴式集群内部形成了沿产品价值链的纵向分工联系,少数龙头大企业居于价值链的高端,主要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大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了产品和服务的配套关系,为大企业提供中间产品或服务。[8]
在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企业横向分工网络、公共机构网络和个体间网络比较发达。中小企业缺乏必需的创新资源,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竞争力主要源于以低要素成本为基础的低价竞争优势。然而这种低价竞争优势是不可持续的,当生态因子发生变化时,低价竞争的集群会显得很脆弱。因此,为了走出这种低成本竞争的陷阱,集群企业就必须通过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在轮轴式产业集群中,集群行业的产业链条较长,中间产品需求促使各企业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核心技术特点、企业家创新特点等因素,进入附加值不同的各个环节。那些进入高附加值环节的企业往往都是集群内的大型企业,市场的扩张和外包的发展使这些大型企业进一步将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从事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和销售等活动,大量中小企业专门从事某一工序或零配件的生产,从而成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即中间产品供应商。这样的分工关系使得大企业成为集群中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进行产品和工艺方面的创新,再通过分工网络向配套中小企业扩散创新知识。中小企业在参与大企业分工体系时,必须严格依照大企业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从而也激发供应商的创新动力。大企业为了保证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通常会主动向一些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援助、管理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这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兴元,杨旭.名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程网络优化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4):115.
[3]蔡.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
[4]郑耀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因素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5][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9-192.
[6]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46.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号)的要求及《关于印发〈北京市关于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及并轨方案〉的通知》(京劳社养发〔1999〕26号)确定的原则,我市原行业统筹企业2000年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调整方案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本通知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对北京市原行业统筹企业2000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的批复
(2000年2月28日 劳社部函〔2000〕45号)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
你们《关于北京市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单位2000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有关问题的请示》(京劳社养文〔1999〕77号)收悉。经研究,同意你市原行业统筹企业2000年费率按附表所列标准调整。请严格按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原行业统筹企业2000年批复费率表
单位:%
---------------------------
| |1999年|2000年
序号| 行业及单位名称 | |
| |批复费率 |批复费率
--|------------|-----|-----
|铁道 | |
--|------------|-----|-----
1 |施工 |16 | 16.5
--|------------|-----|-----
2 |运输 |19 | 18.5
--|------------|-----|-----
3 |中铁建 |13 | 15
--|------------|-----|-----
4 |中铁建厂工程局及附属单位|16 | 17.5
--|------------|-----|-----
5 |铁道大厦 |17 | 18
--|------------|-----|-----
6 |其他事业单位 | | 18.5
--|------------|-----|-----
7 |邮电 |19 | 18
--|------------|-----|-----
8 |水利 |19 | 19
--|------------|-----|-----
|电力 | |
--|------------|-----|-----
9 |生产 |18 | 18
--|------------|-----|-----
10|火电施工 |14.5 | 15
--|------------|-----|-----
11|水电施工 |13 | 14.5
--|------------|-----|-----
12|事业单位 |16.5 | 17
--|------------|-----|-----
13| |18 | 18
--|------------|-----|-----
|交通 | |
--|------------|-----|-----
14|公路咨询监理公司 |13 | 14.5
--|------------|-----|-----
15|中外理总公司 |13 | 14.5
--|------------|-----|-----
16|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 |13 | 14.5
--|------------|-----|-----
17|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 |13 | 14.5
--|------------|-----|-----
18|中国海洋工程公司 |13 | 14.5
---------------------------
续表
---------------------------
| |1999年|2000年
序号| 行业及单位名称 | |
| |批复费率 |批复费率
--|------------|-----|-----
19|集团(机关) |13 | 14.5
--|------------|-----|-----
20|招商局集团 |13 | 14.5
--|------------|-----|-----
21|中交水运工程设计咨询中心|15.5 | 17
--|------------|-----|-----
22|水运规划设计院 |15.5 | 17
--|------------|-----|-----
23|公路规划设计院 |15.5 | 17
--|------------|-----|-----
24|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15.5 | 17
--|------------|-----|-----
25|路桥集团 |17 | 18
--|------------|-----|-----
26|北京中交建筑安装工程公司|18.5 | 19
--|------------|-----|-----
27|交通印务公司 |18.5 | 19
--|------------|-----|-----
28|交通出版社 |18.5 | 19
--|------------|-----|-----
29|中远集团 |13 | 14.5
--|------------|-----|-----
|中建 | |
--|------------|-----|-----
30|中建集团 |13 | 14.5
--|------------|-----|-----
31|一局、二局 |15 | 17
--|------------|-----|-----
32|石油 |22 | 20
--|------------|-----|-----
33|民航 |13 | 14.5
--|------------|-----|-----
34|有色 |19 | 19
--|------------|-----|-----
|金融 | |
--|------------|-----|-----
35|工行 |17 | 17.5
--|------------|-----|-----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中“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在调整工资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缴费标准开始时可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再逐步提高”的决定,并根据《国务院关于下达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1993年框架计划草案的通知》(国发〔1992〕1号)中,关于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所需增加工资指标的安排,请你们抓紧制定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实施方案,尽快报政府批准后出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今年国营企业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所需增加的工资总额计划指标在方案批准后由劳动部给予追加,按标准工资的3%专项安排。
二、各地区、有关部门可以按照职工本人标准工资的3%或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一般控制在2%)收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原则上从1992年7月开始。个别地区因准备工作来不及,可以适当推迟,但最晚不迟于1992年10月份。
四、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入劳动部门归口管理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统一调剂使用,并记入劳动部统一印制的《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不得列为职工个人专户。
五、为便于安排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所需增加的工资总额计划指标,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统计测算工作。测算指标应包括:
(一)国营企业职工人数;其中,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职工人数。
(二)国营企业月标准工资总额;其中,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职工月标准工资总额。
(三)国营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需增加的月工资总额和当年工资总额;其中参加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职工需增加的月工资总额和当年工资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