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29: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电力工程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58-011 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工程项目的筹备、招标、设计、施工、运行等内容的展开,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产生,例如项目相关的文件、报告、合同、照片、图纸、录像等等,甚至在与工程有关的各种实物产品中也包括了大量信息。为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处理方式包括收集、分类、加工、过滤、归档、储存等,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可以提炼出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辅助开展电力工程项目的控制和管理。
所谓电力项目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电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活动的总称。电力系统从各个环节与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电力项目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效率、风险、质量和成本,因此,如何有效、有序、有组织地对电力项目全生命过程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是电力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电能质量的技术治理与控制是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方法,但电能质量具有动态性、相关性、传播性、复杂性等特点,对电能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2 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在电力工程的信息管理过程中,有必要采取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从概念上来看,这主要是指向电力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组织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将面向项目相关的人员和主体提供,因此,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可以被概括为四个方面:确定项目信息、搜集项目信息、处理项目信息及使用信息服务。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力工程项目的日益增长,掌握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电力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也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很多工程管理信息化产品。然而,由于电力工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业务内容采用不同的信息系统产品,并通过建立系统间接口,将各系统采集的信息进行联结,从而搭建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平台。但是,由于电力工程建设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对各类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而现有信息管理平台要么缺少系统管理思想,要么对专业模块的开发深度不足,尽管系统具备收集大量信息的能力,但却不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难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 电力工程进度信息管理的软件应用
以电力工程进度信息管理为例,我们可以对如何提高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效率进行一些探索。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其工程进度是工程的一条主线。建立一个以进度为主脉络的工程信息整合分析系统,把各类工程信息与进度关联,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为决策提供了较科学、充分的依据。然而,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设备与构配件因素、水文地质与气象因素及其他环境、社会因素和难以预料的因素等,如何将这些信息及时整合,反映与实际进度对应关系,以利于决策,是目前进度信息管理急需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对于电力工程的进度管理,采用专业软件进行信息管理的方式正成为一种趋势,目前这些软件包括微软的Office Project、Primavera Systems、Ins的P3、梦龙等等。从功能上来看,采用软件处理有助于挖掘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限制条件,通过进度计算方法,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制订、跟踪、预警和调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加强在电力工程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信息的联结整合。但是,由于这些软件并非专门为电力工程信息管理而开发,因此,在加强软件的项目适应性和操作性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进工作。项目人员在应用这些软件时,也特别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4 以“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为例的电力工程信息管理
电力工程的信息管理不仅体现为项目全程的信息管理手段,同时也体现在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应用上,我们以“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联合硬件和软件开展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的一个典型案例。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主要由无线射频设备标识器(条码标识器)、巡检器(一般应用PDA)、客户计算机等组成,而配套的软件部分则包括网络、防火墙、服务器和中心数据库等。其管理流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首先,应用无线射频钮作为设备标识器,在需要巡检的设备上安装有独特性征的“条码”,且其内部存储了代表设备状态、参数的代码。接下来,当工作人员进行巡检时,只需带着巡检器读取各设备标识器的数据即可。巡检器是“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装备,具有小巧轻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还解决了人工巡检往往难以到位的问题,省去了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对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及减轻数据的输入工作量也起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当需要进行设备状态检修、缺陷管理和性能动态分析时,将工作站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调出,设备的历史状况便一目了然。
5 结语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时代进步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本文阐述了电力工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工具的重要性,并结合其硬件和软件运用以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通过在电力工程建设期实现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不仅可以提高电力工程信息的收集和利用能力,也有助于进行全过程的工程管控。不仅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广泛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还可以在后续的电力工程生产运行中进一步协调信息资源,逐步形成电力建设发展的知识库,为电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闫国栋,袁永博,张明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J].建筑经济,2006(7).
关键词:电力工程 管理系统 接口 整合
引 言
信息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管理手段。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管理科学,运用管理科学的内在实质来对信息进行管理。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思想更加符合现实的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的管理。
信息是认识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同时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之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通俗地讲,信息就是有用的消息。对于信息管理则是,对这些有用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的过程。
信息管理在信息化中和信息科学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无论在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信息管理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
一、电力工程进度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力工程建设加快,电力工程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很多工程管理信息化产品。然而电力工程建设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能够完全覆盖工程建设管理各个方面的系统还较少,大多数工程项目针对不同的业务内容采用不同的信息系统产品,并通过建立系统间接口,搭建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平台。这样的平台或缺少系统管理思想、或开发深度不足、或利用深度有限,尽管收集了大量信息,却不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所以不能有效的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进度是工程的主线,进度管理始终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一个工程项目只有进度主线有了框架后,方可能开始配置相应的各类资源。建立一个以进度为主脉络的工程信息整合分析系统,把各类工程信息与进度关联,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为决策提供了较科学、充分的依据。
二、电力工程进度信息深入利用设想
以工程进度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平台,通过信息系统数据接口的建立,将进度管理数据和其他工程信息数据结合起来,使进度计划与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程投资、物资管理、档案管理等建立关联,消除“孤岛”,从而将各类工程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各类信息与工程进度信息的关联分析,可以较准确掌握工程整体态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集成
“安全为天”,安全是工程管理的灵魂,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工程生命线。“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风险预控、危险点分析是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价,确定危险点,并提出相应的危险控制措施或手段,超前防范,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通过系统接口,将进度管理中作业项目的信息传到安全管理系统中,在各作业项目上登记风险点和预控措施。作业项目开工前,系统提示相关人员关注作业项目风险点,对照落实各项的措施;作业项目开工后,风险点控制并入安全台帐,随时跟踪、随时记录,对存在的违章现象进行分类统计,便于有针对性的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事前有预防、事中有控制”,将安全管理融入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不仅有利于安全管理的扎实有序,也统一了工程安全与进度之间的矛盾。
(二)、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集成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了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设计、设备、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五个方面,质量并非与进度没有联系,二者处于相互制衡的状况。合理的质量管控应与工程整体进度相互融合,应做到合理及时而不拖拉,这就需要将工程进度信息与工程质量信息进行融合,从而对质量管理合理规划。
将进度管理中作业项目的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通过系统接口传递到质量管理系统中,制定好合理的质量工作计划,如质量验收计划、质监计划等,并在每个作业项目开始前,提醒相关责任人需要收集的资料内容;在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及时将相关质量管理信息记录至质量管理系统中;作业项目实施完成后,质量管理信息同步完善,保证质量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实时查询。
(三)、进度管理和投资管理的集成
电力工程投资管理涵盖了工程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阶段的工程全过程,项目投资的实施必须和工程整体实施计划相结合,依据工程网络进度计划,对工程概算、合同执行、投资完成、数据统计等进行分析,形成合理的工程投资计划。
进度管理系统与投资管理系统集成的重要前提是发掘统一的控制对象,建立系统间的数据接口,进而实现信息的综合分析。该对象的度量值既可表明进度发展情况又能反映投资完成情况。电力工程网络进度计划一般分为四级,包括:里程碑计划(工程阶段性重要控制节点)、工程一级进度计划(工程总体控制性进度计划)、工程二级进度计划(单位工程和重要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二级以下进度计划(详细设计、施工、调试进度计划)。电力工程概算一般分为三级,包括:系统级、单位工程级、分部工程及以下级。由此可见,以单位工程项目为基础,可以将进度管理和投资管理信息进行关联,在投资管理系统中利用横道图法、时标网络图法、表格法、曲线法等进行工程施工阶段投资偏差分析。以进度信息为基础,还可以定期将投资进展与工程物资、财务状况等影响投资的因素进行统计对比,直观的反映出工程进展过程中的投资完成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工程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进度管理和资源管理的集成
资源配置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命脉,设备、材料、图纸、人力、机具等重要资源到位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按计划顺利完成。为了对各类重要资源实现全面的跟踪管控,需要根据工程整体进度计划,进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人力机具配置计划、设计进度计划、招标采购计划等相关资源配置计划,过程中需要将相关资源配置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关联分析,以进度为根本对资源到位情况及时预警纠偏,这就需要将资源管理系统与进度管理系统进行联结,并实现关联信息的对比。
将进度管理中各类资源的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通过系统接口传递到资源管理系统中,在资源管理系统中确定每项工作的责任人,在每项任务开始前提醒相关责任人;责任人在资源管理系统中确认任务开始后,生成实际开始时间,送入进度管理系统中;系统在计划完成时间前提醒相关责任人;资源到位信息登记录入,进入进度管理系统与计划时间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在过程中对进度和资源配置进行关联分析,及时查找问题,及时决策解决;而且每项工作任务都有专人跟踪,通过系统还实现了提醒、跟踪、统计的功能,实现了对各类资源的综合查询管理。
(四)、进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集成
电力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全面的工程档案信息可以反映出工程的进展情况,提供工程决策信息。真实的工程档案资料是一个工程项目的历史,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通过档案积累有利于对其研究,提高后续的工程管理水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大量管理、技术文件是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开工报告、材料待用及设计变更等等,这些文件及时的记录了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帮助管理者进行工程管控,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
将进度管理中施工项目的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通过系统接口传递到文档管理系统中,通过“文件包”管理的方式对作业项目前期、中期和后期应产生的文件进行规范。根据工程管理制度,在作业项目开始前提醒相关责任人进行开工资料的准备,待作业前期文件齐全后确定任务开始,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在作业项目进行中,实时收集相关管理文件,在工程进展过程中进行文档的收集整理;在作业项目结束前提醒责任人进行的完工资料的准备,待工程文档全部齐全后,责任人确定任务完成,确保了工程管理过程文件的齐全、有效。
三、电力工程进度信息深入利用技术可行性
P3、Project、梦龙等系统的开放式体系结构都可以通过各种系统接口技术与其他企业数据信息的挂接。以P3系统为例,P3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可直接与dBase、Lotus进行数据交换;通过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连接与嵌入技术)和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技术),可以实现P3与其他工程管理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多种接口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可以在进度管理系统和其他工程管理系统间建立数据传递的桥梁,实现进度管理信息的自动导入和导出,实现进度信息与关联信息的分析查询和整合利用。
一、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的关系
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储存、加工、处理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再加上决策技术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当今社会计算机已进入人们的生活,现在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考虑不再是是否应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运用。将计算机应用于现代化工程管理,对信息的储存、修改、查找的快速性、有效性具有很大的帮助,并能够跟踪预测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对进度、质量的影响。信息技术蕴藏于计算机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及工程管理的水平。
二、工程管理的特点
(一)范围广。“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这是工程管理在《论工程管理》中的定义,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工程管理包含了下面两个方面,不包括正常稳定生产的经济活动以及技术经济活动。
(二)繁杂性。其一,技术上的繁杂。一个工程中包含了多种学科,而一种学科又涉及到多种技术,因此,一个工程的顺利施工要考虑到的技术的非常繁杂的。其二,组织繁杂性。一个工程存在很多组织的参与,且这些组织互相存在着矛盾,矛盾多了,就会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其三,程序繁杂。一个工程的顺利开工不仅要考虑自身对土地、材料、资金、技术、劳力等条件的调查,还需政府审批、社会评估、招标投标方案选择、队伍组织、进度计划、多方协调等。
(三)系统性。将一个工程看做是一个系统,各个子系统间都有密切的联系,认识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顺利完成工程是很重要的。
(四)创新性。造之前不存在之物是工程的工作,因此其具有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以及组织管理上。
(五)不定性。工程是一项活动,要完成这个活动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计划、环境等,这些方面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工程的施工也是动态变化着的,具有不定性。所以工程管理应具备协调好这些动态的变化条件,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三、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上的应用
(一)应用于项目系统管理。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有一项优点就是能够提供和保留项目的投资、计划、进度。而这些事情一般都是由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因此项目经理可以通过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查阅信息。通过计划评审法和关键路径法等网络技术,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将计划系统呈现在项目经理面前,将关键路径报告整理出来。然后再将资源进行分配、报告现场进度等向工程管理人员传输和分析,确保管理人员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
(二)应用于物资系统管理。预测存货及分析材料可用性,能够为施工提供实用的材料报告。因此对其进行程序操作应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进行。计算机电子技术可将世界范围内的货物、信息进行分析、统计,以供决策者在掌握市场状况的基础上正确做出决定。计算机电子技术可对行情摘要系统进行分析,整理出货物的价格数据、购买分析、投标状况等信息。此外,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还能够在货主和买主之间跨越空间的距离使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这对项目的物资管理、决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应用于管理系统。工程施工过程,都会依照之前的施工计划进行,那么随着施工工程的施工情况,就会出现施工工作状态报告、关键活动表、项目执行报告以及执行与计划的比较分析等,这些工作都应由项目经理进行及时的掌握,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将这些分析工作进行有效地统计和整理,那么项目经理就可根据处理过的信息进行随时跟踪、掌握,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提高工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一)在掌握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计划。必须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不能将信息化的应用作为企业的一个点缀,而应用到实处,处理一些工程管理的紧要问题,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工程施工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水平和技术,而不是空喊口号。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提高最关键在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企业应根据在施工管理中涉及到的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检索工具化等相关技术及实际管理水平,制定正确的计划,科学处理施工上出现的问题,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率达到最大化,逐渐、稳步建立并完善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字]: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率、高品质的建筑是时代所需要的。在建筑工程之中,信息提供了技术资源,促使建筑工程在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完善。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之中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在当代的建筑工程领域,没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战略就很难在当今社会中立足,只有不断更新,不断结合新兴的知识技能,才能保证产业的长远发展。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一下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融合情况,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特点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会因为部门太多、信息太广泛、形式多样等问题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会有关于项目本身的还有项目外部环境的信息,在信息总体中还会包括固定信息以及动态信息,各个学科或者专业的信息等。面对如此多样的信息总体,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方法是不行的,因此,将信息技术结合到建筑工程管理之中是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在工程构思与计划的过程中,信息是规划的材料源泉,将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与分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没有了源泉也就没有了后期的发展。
作用介绍
在建筑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要想提高工程的操作效率,就必须要运用新型的技术。信息化利用到建筑工程之中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资源的配置和调整方面也会更加的合理。要使得计划能够长期进行,就要事先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在操作中还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有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一切的步骤都会变得井然有序。在工程管理中将办公自动化能够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要使工程管理能够信息化,就需要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工程的有关信息进行公开,让更多人充分了解工程的操作计划,这样对于工程的前期工作安排和管理是很有益的,例如招标、投标和评标等。这样一系列的措施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公平、公正、公开,与此同时也可以在成本上有更加合理的预算安排,尽量做到花最少的资金完成最完美的工程。
三、现状分析
1.企业信息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进程逐步加快,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建筑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将建筑工程与信息化结合的新市场。将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相结合使得管理更加便捷,在资料的处理上更加迅速,一个新兴技术的融入往往能够促使一个行业的重大转变。在当今的各大企业中,很多企业都将信息技术利用到平时的管理上,在实际操作中,信息化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便利,企业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内容,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管理也是相同的道理,将原有的管理模式与新的内容相结合,取其中有利于管理和实行的部分,摒弃不适合时代要求的部分。
2.方法未全面
有关建筑工程管理的软件,还处在研究开发的阶段,在实际研发中也因企业管理体制不同而面临着挑战。针对不同方面的管理,所指定的管理方案是不相同的,因此针对不同的管理机制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法。如果要利用国外的信息软件,还需要将资料信息汉化,将语言进行翻译,将外语转化为中文,这样繁琐的过程无形之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3.信息化程度低
对刚开始进行工程管理的人员来说,处理大量的项目信息是一项挑战,很多人因为不熟悉标准的工作流程,没有对各类信息的敏感度,没有对工程中项目的风险意识,从而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有人认为只要有网络就是实现了信息化,其实不然,信息化的实现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也需要体现在其他方面。要想真正达到信息化融入到工程管理之中,就必要要有推行信息化的强烈意识,不能只局限在当前的资金预算等方面,而应该立足长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全面的考虑。
发展瓶颈
针对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问题分析得出,建筑工程企业的员工素质有高有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样不利于人才的统一管理,在日常业务的处理上也不是很合理。在实际管理中,员工需要有管理思想,需要对企业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安排和管理时准确合理的为企业利益着想。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必要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员工需要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这样在后期知识的更新上才能更快的学习,并且灵活运用到工程管理上。因此,要想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首先就要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提高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并且在后期的管理中要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培训,让他们紧跟企业的发展步伐。
方案介绍
设立科学的管理平台
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就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针对不同方面的内容制定科学可行的措施,要尽量满足各个方面的要求,设立一个科学的多层次的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的设立可以有助于知识、信息及软件系统的管理,让资源通过信息化实现共享,这样能够让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将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结合以后,涉及到建筑行业的信息内容将会不断增加,行业涉及的知识面也会变广,大量的数据将会汇集到建筑工程领域。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就必须要建立一个细致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样对于以后的信息资源的管理有很大的益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实际操作与幕后策划的数据要实现一体化,在工程实施时发生的数据变动及时准确的反馈到信息系统中,从而能够将数据实现统一。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能够将工程中的各项内容科学的联系起来,在各个模块的监控上也会相当便利,综合全面的管理系统能够让工程有良好的规划。
以项目管理为核心
要想将信息化深入贯彻到工程实行中,就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工程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案。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从工程的各个方面入手,分开专项管理,有针对性的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使工程顺利的进行。建筑工程管理需要认清核心内容,针对核心的管理创建一个高效协作的平台,对项目进行管理时要从传统的粗放的管理转变为集约型管理方式,建立出与工程最适合的项目管理方式。
政府制度的保障
要想让政策有效的实施,就必须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有了政府制度的保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在管理时更加有权威性。政府制定的相关措施时保障了工程管理的可行性,为建筑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需求,针对如今的社会,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是时代的必然。要想将信息化深入贯彻到具体实施中,就要先统筹了解社会发展的局势,有针对性的将建筑工程的具体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能够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加速企业的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新月.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 才智. 2011(21)
[2] 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0(04)
[3] 张海峰.浅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J]. 中国建设信息. 2007(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技术和资源。它对建筑行业也同样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筑企业能够对其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成本等开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简化很多不必要的信息传递过程,从而极大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的探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鉴于此,笔者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2 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2.1 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在管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只要与信息的获取、处理加工、沟通交流、管理、传播、共享等有关的技术,就能够被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等各类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一些应用软件。信息技术也通常被称为信息或者是通信技术,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技术,也就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
2.2 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对建筑行业极其重要,企业若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增强其在国内的建筑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来说,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就以前来说,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可以说取决于承接的建筑工程的多少,施工企业都认为只要接到建筑工程就能赚到钱,这一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了很多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不重视。这种观点已不能适应当前施工企业的发展趋势了,现在多数项目一般采用最低价中标,价格、利润等很低,因此,即使施工企业中标了,如果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不当,亏损也是难免的。所以,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搞好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竞争中占优势地位。第二,有利于大幅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许多项目参与者仍然在运用传统的工作协调和信息交流的模式,其速度以及效率都是比较低的。这主要是由于既懂得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又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项目管理的人员很缺乏。私企老板作为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完全不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导致无法对其进行应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已是大势所趋,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大大提高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最终提高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当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就目前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建筑工程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还不够充分,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信息技术的基础比较差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应用计算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信息技术的应用一般以单机板软件为主,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使用的主要是单机操作,因此不利于形成信息的有效共享以及信息的自动传播;其次,当前,我国建筑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还是比较窄的,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进行材料采购、项目管理以及信息等功能还没能一一实现;最后,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还比较落后、陈旧,建筑工程的管理仍然主要依靠管理人积累的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管理方式也是比较粗放、随意的,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因此,难以跟上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管理体制的步伐,这对于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来说是一个严重阻碍。
3.2 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不高
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主要体现在管理手段没有及时更新、一些工程的管理比较混乱、管理的模式比较简易单一、对信息技术没有进行全面的使用等方面,也就是孤立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某一方面,比如一些施工企业仅仅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计划的编制,而在监督、控制以及计划调整等方面,又极其缺乏效果显著的管理方法,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编制通常反映的只是整个项目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编制的深度不够导致实现信息技术的优化是比较困难的,由以上可知,建筑企业还未能充分、有效应用地信息技术来提升产业水平,未能充分挖掘计算机所能带来的便利。
3.3 信息技术软件不成熟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信息软件的开发和发展可以说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与外国比起来,真的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国外开发的信息软件也不一定适合我国的一些单位,由于国内外单位的组织结构有差异,所以,信息软件所运用的范围也相应地不同,由于汉化的软件是由外语翻译成汉语,这就难免会导致软件维护方面存在困难和问题,使用起来也比较不便,而且,维护费用较高,再加上国外软件一般都价格贵,因此,只有极少的建筑单位有条件使用国外的信息软件。以上诸种原因致使许多工程项目一如既往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就目前来说,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小规模地采用了信息技术,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无疑是起着阻碍作用的。
3.4 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较低
许多工程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比较缺乏,以为会上网、会接发邮件就是所谓的信息化管理。他们未能认识、理解项目信息化的规范工作流程、统筹调度资源等功能。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发展也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比较充分,信息来源比较丰富,其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比较充分、深刻,而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的情况就是相反的了,其管理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和理解信息化管理。
4 优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的有效措施
4.1 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的一般都内容非常丰富、数据量极大、信息极为庞杂,所以,我们必须将各种数据以一定的标准来划分、归类,并纳入信息化系统,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此外,工程项目比较复杂,环节也非常多,除进度计划、资金规划之外,还有质量安全、物质调配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囊括所有不可或缺的要素,并且考虑到各部分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最后,还应该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将系统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融合,进而促进全方位管理系统的更快形成。
4.2 切实提升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我们只有在切实提升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之后,才有可能更快地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时,必须全面考虑项目的成本、进度、目标等各个不同的环节,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为加快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经验型管理,实行科学化、集约型的管理模式,此外,还要把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管理作为核心工作来对待,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此来提升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4.3 加强对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力度
加强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进度控制方面,网络计划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网络进度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够有效控制进度,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目前这类软件已趋向成熟;二是质量控制方面,这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环节,利用质量管理软件能节省处理时间,结果的可靠性高,具有人手操作不可比拟的优势;三是工艺控制软件方面,我们还必须在应用比较广的深基坑设计与计算、工程测量、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软件上加大开发力度。四是软件的开发要注重全面性、层次性。针对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特点,设计出能够有效、科学、全面管理该环节的信息技术软件。
4.4 积极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信息化施工管理有如下一些特征,比如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化等等。据此,企业应全面理解和运用信息化的这些特征,将这些特征与施工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然后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规划,积极、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继而逐渐形成成熟的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要想积极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快速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时,在研发和使用信息化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此外,在工作流程再造以及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还要慢慢试着突破各个部门分别、单一地应用的局限,应该努力将各项内容科学的、有机地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使各个业务模块能够进行联合、统一的监控,通过有效地将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协调起来,才有可能营造和实现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管理环境。
5 结束语
由以上论述可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有非常重要作用,此外,采用信息化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拓宽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极为有利,最终有助于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化、集约型管理。信息技术引发的是一场管理层面的技术性变革,它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同时,它也是促进建筑行业科学化、技术化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拓宽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空间,大大提升建筑企业的发展层次。
参考文献:
[1]赵新月.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才智. 2011(21).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计算机技术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思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复杂、专业多、参与的单位多等等特点。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涉及参建单位众多,且参建单位来自的地域比较广泛。如何在最快的时间、有限的资源、特定的环境下实现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的最优化,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信息管理、施工过程监控、施工工艺控制、施工方案优化以及网络化统一管理。
1、项目信息管理包括工程概况、作业队伍及劳动工资、工期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施工合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实现项目信息管理的软件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等。
2、施工过程监控是指利用传感器采集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如液压提升作业计算机控制、提升模板脚手架计算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计算机控制监测、施工现场电视监控、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施工过程视觉仿真、 利用GIS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可视化管理等。
3、在施工中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幕墙的生产与加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都可以采用自动控制技术。
4、要按时保质地完成某一项工程项目,节约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就要对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也就是要大力的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例如土石方调配优化,物资材料运输调配,线材或板材下料优化及统计等。
5、网络化统一管理。利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对项目的信息化进行全面管理。利用 Internet 技术连接工程项目的局域网与总部的局域网。较大范围地进行数据共享和远程信息服务,实现项目信息集中、统一的管理。
二、国内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目前在较大型的施工项目管理中,大都运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平面图设计、编制工程进度网络)、项目管理系统I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等。但是,总的来说,目前施工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依然的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显然的不足。这些局限性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范围较窄。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这项技术的应用得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来处理,这样虎头蛇尾的方法是很不科学。所以加强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将信息化落实到施工的过程中去。
2、没有过充分的利用网络。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主要以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但是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效率较低。信息化技术没有完全的开发出来,并且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它还体现在,企业没有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分布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利用起来。要想实现真正的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还是需要充分的利用网络,将电子商务和信息工程管理紧密的联系起来。
3、缺少信息互动。
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另外国内在开发工具软件的时候,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如果要落实信息互动,还得从工具软件的开发开始。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需攻克网络软件自主研发的技术瓶颈。
4、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开始实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从项目造价管理和图纸CAD等环节起步。由于程序规模小,应用效果不理想。80年代随着桌面Pc机的普及,桌面项目造价软件(即工程概预算软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速度加快,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国内项目业主自行开发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绝大多数是在没有投入试用的状况下,就已经竣工投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虎头蛇尾,成功率低,这样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所以要想落实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是需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这要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不走偏路或者是少走偏路。
5、项目管理者以及项目员工的项目管理意识薄弱、项目管理方法缺乏。
项目管理者以及项目员工的项目管理意识薄弱、项目管理方法缺乏,这样导致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认识不足,致使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不广、应用水平不高。管理者没有主动的去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这样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强项目管理者及项目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法。这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否在我国生根的重要影响因素。
6、建筑施工企业差异大,内、外部的情况复杂。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资金、人员等各方面的差异很大,面临的内、外部问题非常复杂。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还有大量的实际困难。存在着人员培训和资金筹措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需要在建筑工程的前期计划中,相关部门不用或者少用技术水平较差的建筑施工团队。多用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施工团队。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机制。通过优胜劣汰的自然市场法则淘汰掉工程项目水平信息化建设落后的队伍,使市场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以上的不足具体改进起来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办法。在西欧(德、法等国家)主要应用有:设定通用的标准和发展通用的数据基础设施,便于参与建设业务者能以电子方式通信:采用因特网和电脑技术有效地获取和交换工程项目资料;利用电子方式进行工程图纸、资料管理及图纸审查管理;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管理;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中采用“绿卡认证”(绿卡中包含有职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技能等信息)。
三、结语:
工程管理项目信息化的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经过多年的运作,已经为上万个项目所采用。它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随着建筑工程领域信息化应用程度的加深,这种模式将会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看到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加深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这是国内工程醒目管理者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史庆东.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财富网络.2009(4)
[2] 陈智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广东科技.2008(10)
[3] 张芳.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新疆阿克苏宏翔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理论探讨.2010(5)
1、政府管理职能在近几年得到了一系列完善,但是依然不能保证相关规章的稳定落实,不能实现管理部门内部的相关环节的协调,部门内部缺乏沟通,也不利于提高企业执行的质量效率。
2、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实现对业主行为的有效规范,以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与国际形势的良好接轨,满足通信监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一些人为的弊端缺陷。
3、通信监理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通信监理系统内部环节的有效健全,不利于实现通信监理工作的综合发展。项目管理人才的缺乏,这是目前存在的难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缺乏,不利于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企业定位不切实际的情况,难以实现建立人员结构的有效平衡,不能有效提高监理人员的相关素质,相关培训机制的不健全也不利于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推进离不开工程监理的深化发展
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逐渐优化,是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他伴随着社会分工环节的精细化而日益发展,有利于满足建筑经济的需求。从理论角度说,业主方能够实现项目管理的一系列任务,但是综合多种业务职能需要专业机构进行有效的控制。
1、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很必要的,这些专业素质的人才建设有利于项目管理环节的有效进行,有利于确保施工研究环节、设计环节、招标环节、项目实施环节、竣工验收环节的有效进展,有利于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应有,有利于监理企业的相关职能的有效过渡,实现项目管理公司的综合发展。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采取积极的措施,引进急需的人才去实现专业功能配套,功能补全。
2、我们也要进行工作规则标准系统的健全,确保项目管理环节的有效运行,有利于项目规划策划环节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组织协调环节的准确运行。项目管理企业的业务规则需要满足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标准和规范应该和企业自身的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体现自己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设计,这些标准和工作规范应该成为企业员工的业务手册,成为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另一重要资源。
3、实现市场的积极开拓是很必要的,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环节的有效进展,我们需要确保对建筑监理公司的有效选择,以满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建筑企业的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以促进企业的整体性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通信工程 工程监理 工程项目管理 差异性 关系
在项目法人的委托下,由监理单位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和文件、工程建设合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建设法规等对工程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即称之为工程建设监理。而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以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在业主的委托下,将双方合约履行,并服务和管理工程建设的部分环节和全过程的即称之为工程项目管理。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相关性,而这也将是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的重点。
一、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差异性
1.法律地位差异
以上两者在管理活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在法律地位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工程项目管理属于一种管理手段,而工程监理则是一种管理制度,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而言,项目管理属于建设单位或是项目业主的自主行为,并不受法律限制和规定。
2.服务对象差异
建设施工单位和工程业主是工程监理服务的主要对象,而工程项目管理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咨询和工程管理服务等,相关规定显示,金融、担保机构、施工单位、设计机构、建设单位和业主均可以是工程咨询机构服务的对象,并且基于委托人利益的不同,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在处理方式和原则上也会有差异性。而只为建设单位提供服务的是工程监理,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具有一致性。
3.实施主体差异
建设方和业主委托的主要是工程监理,并且管理服务主要是由监理单位提供,因此就对工程监理单位和企业的资质提出了高要求。而根据工程项目管理主体的差异性,又可将其分为供应管理、施工管理、设计管理和项目管理等,由此可见,在主体范围上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广泛性。
4.同类业务属性差异
监理单位是实施工程监理的主体,建设单位、项目业主是服务客体,承包商是监理的客体,在委托单位委托监理单位的情况下,后者就是将相应的服务提供,并且在此期间,管理行为都是程监理行为。而在服务上虽然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与其具有相似性,但是却没有监理资格,因此服务并不属于工程监理。
5.业务范围差异
通常情况下,工程监理主要是对施工阶段的监管,然而就整个工程而言,还涉及到了项目试运行、风险管理、项目评估、招投标、供应管理、设计、总承包管理及其立项等多个阶段,而以上各个阶段的管理多由工程项目管理来执行,由此可见,后者在业务范围上更广。
6.资质要求差异
对于监理企业而言,必须具备业务许可,保证所有监理人员为符合规定的注册监理工程师。而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单位而言,由于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因此相关的管理者除了满足注册监理师的条件之外,还要熟悉造价、估价、评估、城市规划等相关业务。
二、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相关性
1.通信工程监理离不开工程项目管理
虽然目前在管理职能上政府逐渐趋于完善,但是相关政策的落实和稳定依旧得不到保障,进而对管理部门内部的协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内部缺乏沟通,使得企业执行效率和质量不高。再者就是要想有效规范业主行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更好发展,就必须将通信监理企业存在的一些弊端有效的弥补。除此之外通信监理企业由于自身问题,对有效健全通信监理系统内部环节极为不利,这样就对通信监理工作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还有就是目前严重匮乏项目管理人才,进而对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造成了直接影响,并且导致企业定位出现偏差和人员结构不平衡现象的发生,严重制约了监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再加上不健全的培训机制也对企业综合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要想有效的弥补通信工程监理的不足,就必须将工程项目管理充分的应用,以此来推进通信工程监理工作的更好开展。
2.工程项目管理的推进离不开工程监理
要想保证项目管理环节的有效进行,加强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具有必要性,这是保证竣工验收、项目实施、招标、设计和施工研究环节有效开展的关键,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了监理企业必须实现职能的过渡,将人才结构建立,将人才引进,保证项目管理的更好开展。再者就是健全工作规则标准系统,保证项目管理运行的有效性、协调性,并且满足项目管理企业的自身发展需求。并且结合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将规范和标准建立,并将企业精神和文化体现,并将这些工作规范和标准作为员工业务手册,以此实现企业正常运作。积极开拓市场具有必要性,要想通信工程的项目管理有效进展,就必须有效的选择工程监理,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序开展,协调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实现通信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结语
就目前而言,工程监理在通信市场上仍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但是随着通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推进工程监理向工程项目管理过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并且为了更好的满足业主和建设单位等多方的利益,自然工程监理也会沿着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功效充分的发挥,进而进一步的促进通信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亚勇.论工程监理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
【关键词】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评定和分析 设计与实现
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是衡量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利工程项目各方信息化水平、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对于促进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各方行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率,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有效监控,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满足社会公众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需要,指导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全面、有序地推进。规范化、信息化,全面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各方及从业人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贵州地处山区,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泛,水利工程往往具有分布零星、规模小、位置偏远、交通条件相对较差、施工主要以半机械化或纯人力施工居多等特点。因此,针对贵州地区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应兼顾本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因地制宜,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开发出一套具有贵州特色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才能更准确、高效的为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服务。
2 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主要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按照功能性需求来看,应主要具备:工程注册管理、目标管控、组织管理、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与监督、材料测试与检验、设备检测与检验、质量事故管理、检测工具、文档管理、管理规程等几个方面。
(1)工程注册管理包括监理、施工、检测、设计单位在开工前的资料信息。(2)质量目标管理主要内容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和质量控制点的重视。(3)质量组织管理,本系统设计时建立了组织机构图和质量责任矩阵图功能,不同的操作权限,对应不同的责任矩阵图,权责分明。(4)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对工程项目制定进度计划,并在工程开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进行进度控制。(5)工程质量的成本控制,为了保证工程成本的最小化,达到节约工程总投入的目的。必须分阶段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只要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工程鉴别成本和工程质量预防成本等。(6)分析与检测工具,本次设计包括了一套全面的质量分析工具,如分层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关系图、控制图、抽样检验和相关分析等质量图形分析工具。(7)文档归档。在文档管理模块中,可提供优质、高效和系统的文档管理功能。(8)规程管理。本功能模块主要提供标准规范,技术要求,单元工程划分表等功能。(9)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模块中,管理员被赋予设置系统用户和系统权限,以及不同子功能模块的操作权限及分配工作,使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保证。
3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支持单位、个人数据的上报、审批,项目质量管理数据的流转。不同用户都可以在浏览器上操作,数据集中保存在中心数据库上。在使用方式上,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用户可以有2种方式访问系统: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访问系统。终端设备绑定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强大的功能和更加丰富、友好的界面,用户只要打开终端设备就可以访问本系统。通过终端设备访问,由于绑定用户信息,其安全性更强。系统主要采用C#语言开发,开发环境选用Visual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数据库选用
SQLServer2005。采用B/S结构和在线服务的模式,将政府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及相关人员等集成于一个网络平台上,协同、高效地处理各类业务。图1为系统总体结构图。
4 系统数据库设计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的数据库资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工程信息数据库、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承包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监理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数据库等以及水利工程合同段信息和施工工艺检查内容及要求信息表等。鉴于适用范围与字典结构的难以程度,综合考虑。
5 系统详细设计和实现
5.1 系统模块设计
按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系统功能模块主要有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质量监督模块、查询分析模块、质量检测模块、质量检查模块、质量评定模块、查询分析模块、统计报表模块、法律法规模块、档案管理模块、预警提醒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
质量评定模块包括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分布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项目质量评定等内容。质量评定模块的功能是建立动态数组、输入信息、并通过层次分析的办法计算出各子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打分权重,进行质量评定并输出结果,它的程序框图如图2。
查询分析模块的功能是对项目质量信息完成各种查询,并根据所查询的质量评定结果,对工程质量的阶段性工作进行分析,客观地反映阶段性工程质量成果,并分析其薄弱环节,提出需要整改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内容。访问引擎采用C++语言,在VS2008环境下开发实现,因此对于查询插件的接口采用C接口标准定义。C标准接口相对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以为其他语言调用。查询插件共设计7个主要功能接口,用于实现该插件主要功能。
具体查询功能接口主要包括分配任务、获取任务状态、设置数据回传接口、取消任务四个接口。具体功能的一般查询流程如下:(1)首先由插件管理模块调用分配任务模块,将具体的查询任务派发给当前插件;(2)然后,插件进行具体的查询操作,并将查询到的数据进行临时存储;(3)调用者以轮询模式,不断查询任务状态,由插件根据当前的查询进度不断反馈任务状态;(4)调用者发现任务执行完毕,即可设置数据回调接口,让插件将查询到的数据反馈给插件管理模块。该操作也可以在分配任务完成后,立即调用,这样数据查询完成后可立即自动返回数据;(5)对于所有下发的任务命令,可以通过取消任务指令,让查询插件不再进行后续的查询行为。
在插件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了部分后续数据分析业务的设计要求,架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查询分析主要目的是完成项目质量信息的各种查询,查询界面如图3所示。
5.2 用户登录的设计与实现
当服务器和相应的数据被正确连接后,用户就会进入登录模块,登陆模块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正确后,才可进入系统。当系统读取的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管理员的记录相符合时,并同时进行密码验证正确后,方可进入系统的主程序,此外,系统将提示用户“登陆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系统设计时,要求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必须是6为有效数字或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与阿拉伯数字的组合,要求密码为8位,采用数字或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与阿拉伯数字组合,来实现保密和安全的需要。
系统的主界面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一条,界面的左边和界面的右边。最上面的一条显示系统名称,当前用户名、角色、工程项目名称,还有四个快捷按钮,分别为“返回首页”、“选择工程”、“修改密码”、“退出系统”;界面的左边是系统的功能树,单击相应的菜单项可以选择相应的功能。
6 结语
系统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等集成于一个协同的信息平台,达到信息共享、提高效率、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可较好的实现相关功能,评定结果准确,系统同时实现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相关的流程系统化、管理和数据的规范化及标准化的要求。具有完善和健壮的特点,软件用户需求分析较为合理,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实用性较强。
通过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可以起到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流程进行严密的控制,初步实现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过程的动态和分步控制,管理者可以根据系统的评定及查询分析结果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工程管理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周勇.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2]李坤.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成都:四川大学,2005.
[3]杨晓云.天津市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06.
[4]王战友.三防工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
[5]刘伟.层次分析法在工程装备的战时保障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机械,2005,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