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6 08:30: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网络流行语的思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生态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一、引言

作为语言系统中的新兴成员,而且是当下最能体现时代特征以及当代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当今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语言变迁规律和语言发展动态,进一步丰富语言本体的研究;第二,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也有利于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补充、拓展和完善。

在我国,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就网络流行语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归纳整理了最近几年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缺口和问题,以期对完善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二、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在文献方面,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资料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网络流行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文献,不限年限,共检索到1334条。从时间和数量特征来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1年,前期研究成果比较少,在2008年以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不超过10篇,在2008~2010年期间,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几乎每年都成倍增长,之后速度放缓但仍处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顶峰,有233篇,2016年降到188篇。

这些科研文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从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截止到2016年,知网上收录的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资料有1228条,由此可见,语言学是网络话语分析领域的主力军。赵乐平(2015)指出:“语言学的探索已经深入到网络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语义、语用、语境、语体等多个层面。”面对1994~2010年间中文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网络语言的大量研究成果,陈敏哲、白解红(2012)指出:“在近二十年来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逐步将研究的范围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领域,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近几年,尤其是最近两年,从语言学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文献来看,以生态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居多,这也体现了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但也不乏从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本体等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分析的科研文献。

三、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生态语言学视角,是将网络流行语看作语言生态系统的新成员,或探究其在语言环境中是如何促生和变化的,或探究其是如何反过来影响语言生态系统的环境的:邹春燕(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中,利用生态性的全息论和生态位理论对网络流行语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动态变化作了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量化研究,并首次构建了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词汇研究模式,既观察了语言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又重视了语言和环境的关系;或运用生态语言学中的语言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探究网络流行语:石杰(2016)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一文中从网络流行语的来源、特征、带来的多样文化及其发展情况等方面出发,论证网络流行语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进一步证实了其符合语言发展的生态原则,应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积极促进其成为汉语体系的一部分;或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趋势以及应持有的态度:毕会英(2013)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谈网络流行语》中指出,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发音和结构上的变异,而网络流行语幽默、诙谐的生动表达往往通过此变异实现其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言规律,反而增强了网络流行语的幽默效果,因此人们应该乐观、宽容地对待网络流行语。从保护弱势语言的角度出发,人们应该公正地对待新兴语言,容许新兴语言在语言生态环境中存在,进而保持语言生态的多样性。

也有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直面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和治理问题的学者,如杨勇、张泉(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和治理探究》中指出:“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已经构成大面积污染,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网络跟踪、评估和监管,才能提升网络语言的规范度,捍卫母语的纯洁性,保障现代汉语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四、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有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C制、概念隐喻、转喻以及概念整合等相关理论,探究当今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建构,如王婷(2016)在《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一文中,以《咬文嚼字》2012~2015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语料,按照汉语构词法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各类流行语意义建构的机制。王婷的研究结果为:旧形新义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重新分析,如“任性”一词本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而现在的意思则是敢作敢为、天真率性,这种从贬义到褒义的词义色彩的变化中涉及重新分析;缩合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如“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缩略语,两者存在于同一认知域中,在具体的语境中,源域(前者)为目标域(后者)提供心理可及性,“网红”形式简洁,作为认知参照点,为“网络红人”这个整体提供心理可及性,用部分代整体,进而引导识解者获得整体意义。

有的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出发进行研究。王寅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文中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李燕芳(2016)在《象似性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认知探析》中,从影像、图示和隐喻三种象似性视角出发研究网络语言的象似性,认为象似性现象也有一定的认知理据,并从省力原则、情感交流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形成的认知理据。

五、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有的学者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认为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时期的语言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语言特点,还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并将网络流行语看作是特定网络群体使用的一种方言。如徐先梅、马东(2013)指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依据地域范围的分布界定的,它在这一地域内具有全民性的特征。社会方言是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阶层、原居住地等)在某些场合所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网络这个交际平台上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方式。”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问题,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资料中几乎都有涉及。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给语言带来了活力,如徐先梅、马冬(2013)在《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研究》一文中指出:“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变异的一个体现,在时代的发展中是一种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发展,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语言学家陈原指出:“语言因为有了变异,才能够把不适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分淘汰掉,才能够使自己丰富起来,换句话说,语言的变异使语言本身经常有活力,不至于僵化。”在2015年1月召开的第十届青年语言学者沙龙上,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2015)指出:“新媒体时代曾有一种观念很盛行,就是‘语言纯洁论’。”李宇明认为,“纯洁论”是五十年前甚至更早时代的看法,语言是不可能纯洁的,语言一旦纯洁,那么这个语言就死亡了,语言一定是在每个人心上想的、键盘上跳动的,绝对纯洁的语言并不存在。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这种语言形式是对现代汉语规范性的挑战,一些不问出处和真正内涵只为追求娱乐的流行语所折射出的大众文化趋势和社会心理,正在冲击着网络流行语文化的积极意义。网络流行语简单地“复制”和“粘贴”,正在让汉语变得干瘪、乏味,这种思考不无道理。

在语言学界,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的新成员、新的语言形式,充满朝气和活力,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为资料源,归纳整理了有关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看到,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且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深化。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不统一、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治理看法不一以及研究Z料单一等。希望本文可以为国内学者今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为2016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传播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研究”[项目编号:2016XJJS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毕会英.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谈网络流行语[J].学术交流,2013,

(12).

[2]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6,(9).

[3]石杰.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6,(2).

[4]赵乐平.从语言学视角看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概况[J].新媒体研

究,2015,(1).

[5]杨勇,张泉.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及治理探

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3).

第2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

网络流行语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就此问题,我们做以下分析: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在网上特殊的语境里,网民们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增加信息含量,独具匠心地改造了汉语和英语的一些词汇,并把文字和数字、符号、字母、图片等进行连接和镶嵌。这种带有明显的互联网时代标志,融合了符号型、数字型、谐音型等的“Q言Q语”给日常用语注入了鲜活的血液。网络语言除具备简捷的特点外,还附加了直观、通俗、风趣、幽默等特征。

如:斑竹――版主,新蚊连啵(新闻联播的谐音)――被无数蚊子咬了。

酱紫――这样子,迷有――没有,笑声:呵呵(HeHe),哭声:呜呜,wuwu,55555。

如:SJB―&m dash;神经病, PMP――拍马屁;如ZZZ…(睡觉的状态);如:*^__^*――笑。等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影响

(一)来源于网民独创

目前,网民大多数是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追求时尚,富有个性,喜欢创新,他们出于不同的心理,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情。如:靠――不满。

(二)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

与过去“偶”、“稀饭”、“94”等网友自娱自乐独创的网络流行语不同,2008年的网络流行语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若不了解这些热词的出处,仅从字面上很难理解他们的社会含义。如“打酱油”、“很黄很暴力”、 “做人不要太CNN”、“做俯卧撑”、 “范跑跑”等[5],这些网络流行语蕴涵着人们的爱憎与喜悲,表达着态度与意见。或许它们稍纵即逝,但在这些词语背后透露出公众对公共事件抱着怎样的心态和意味,反映出怎样的舆论“切口”与“暗号”?值得玩味和思考。

(三)来源于影视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的热播,文学作品的出版,常常让其中人物的经典台词进入网络交际中,成为网络流行语。网民引用过来,增强了表达的意义。如:

非诚勿扰――2008年12月上映的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在网上发了一则征婚启事:“你要想找一帅哥就别来了,你要想找一钱包就别见了,……有意者电联,非诚勿扰。”不管在什么场合,“非诚勿扰”四个字都有可能随手拈来,既是自己的准则,又提醒了对方,因此,这个符合大众心理的词语也迅速流行开来。

(四)来源于春晚经典台词

每年的春晚都会出现一些经典的流行语,无论是网络媒体的推荐还是老百姓自己的理解,一些经典语言都会流传开来,作为大家日常交流沟通的一个常用工具。那些春晚相声小品节目的台词笑料百出,成为流行语的很多。如:

为什么呢――源自08年春晚蔡明小品《粼布以啊罚一露面,便被媒体和网民灵活引用于热点事件和话题的讨论中。

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赵本山的搞笑台词,形容生活的窘迫状态。

(五)来源于娱乐节目

2005年夏,随着大型娱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在全国范围内的热播,PK(PK即 Person-killing,单挑,原指要出虚拟人命的网上决斗。超女选秀节目把它引用过来,指选拔选手所用的方法,即双人对决)等词瞬间流行开来。

三、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流行和普及,网民队伍日益壮大,网络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加上近年来手机短信飞速发展的推波助澜,使网络流行语和现实生活再度贴近。网上交流已经成为许多网民的基本沟通联络方式。交流中,不同兴趣和话题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友圈子,拓展了网民的社会交往。网民创造出许多简洁形象、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和表情符号,形成了便捷、生动的网络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对现代汉语造成极大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因此,网络流行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四、积极促进网络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用户在约定俗成的使用中形成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和其它语言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容纳网络流行语。其次,应加强道德自律。要分析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背景,探寻网民的网络伦理观念和道德自律机制的培育之道,通过加强网民的个人修养,提升网民对网络流行信息的选择、鉴赏、批判能力,从而达到不盲目散播非健康网络用语的目的。

第3篇

关键词:流行语;文学性;日常语言;含混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工具的极大普及使人们早早告别了小国寡民时代的封闭,享受着信息多元化带来的畅快。伴随着这一趋势,许多流行语迅速蹿红网络,迅速的被大众接受。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一方面是由于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脱口而出,一方面是人们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创造性的想象发挥。那么网络流行语究竟属不属于文学语言呢?新时期下文学语言又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流行语的演变

网络风云瞬息万变,网络上的新兴词语也是层出不穷。从08年初的“很黄很暴力”,到后来的“打酱油”“山寨版”;从最早的“雷”“囧”到“槑”“靐”“orz”;从“做人不要太CNN”到后来的“范跑跑”“俯卧撑”。这些由网络制造的流行语,有的是网络象形,有的是社会事件网络热炒后的产物,它构成了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认为,文艺学上讲的文学语言是指具有文学性的语言,除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它还包括具有文学性的口头语和反常语,网络上的新生代词语也理应包括在内。一般说来,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很大的不同,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探索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化手段作用于普通词语而使它们的结构更加突出,达到一种与日常语言不同的陌生化效果。众所周知,日常语言的“实用性”“通俗性”不同于文学语言的“无为性”和“独创性”,流行词语一旦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成为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它以实际的交流为目的,为达到普遍的可接受性而丧失了个性化的特点。正如玛克斯·徳索所说:“语言的美学功能并不是去确定地表达内心生活中完成的事件,而是在艺术创造中证明自己是个自我活跃的力量。”[1]文学语言极度注重语言的独创性,流行语在诞生之初,首创者以变形、歧义、反论等各种手法使语言颇具文学性,当流行语盛行于网络、杂志、报纸等传媒中时,它使得描述或转载它的文章熠熠生辉,颇具文采,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流行语是属于文学语言的。一旦流行语进入了日常生活,成为大众习以为常的口头谈资,流行语逐渐丧失了它诞生之初的独创性与新奇感,逐渐淹没在大众的日常俗语之中,就逐渐变成了日常语言。

当流行语逐渐变为日常语言丧失其新奇性之后,很快就会被其他更具新意的词汇所代替,流行语的诞生、使用乃至消亡构成一个周期循环,在循环往复之中语言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与更新,也正式在这种往复中,文学语言才显示出其勃勃生机。

二、文学语言的特点

媒体、网络新兴词语是文学语言最新发展动态的风向标,它不仅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也为文学语言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抛却传统上对文学语言特定的认识,仅仅从当下流行语的角度,文学语言又兼具备了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一)自身突出性。所谓的自身突出性是指文学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倾向于表露自身语言的独特。体现在具体作品中,便是文学语言往往有意逾越常规体式,通过陌生化的手法,对作品形式加工、变形甚至歪曲,使文学作品极力凸显其与众不同,以达到一种文学性的效果。文学语言这种强烈的“运用自我指涉的强化作用而增强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使它更容易打动和感染读者,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审美知和审美情感,也就是给意象、意蕴、意蕴、意味三个方面给读者予以强烈的审美感受”。[2]

第4篇

一、现状

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集中在10至39岁这一年龄段,占总网民数的70.8%,其中20至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27.9%;1当今在校的高校大学生基本正处在此年龄段,且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显示在网民中以学生群体最多,比例达到总体网民的24.8%。作为网民主力军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互联网带给他们的“轰炸”,大量“新词新语”凭借着网络流行语这股风潮蜂拥而至,以其“易记易上口”、新潮、简洁、多样、幽默的风格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广泛受到推崇和喜爱。戴卫克利斯特尔曾说过,网络语言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媒介,它可以被我们爱且恨,但我们决不能够忽视它。2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课堂更不能够忽略这样的现状,不可否认,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乃至全网民的一部分。

二、网络流行语对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影响

艺术设计教学以培养多方位全面型人才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与现实社会,社会实践融合起来。当然,网络流行语这样一种流行文化,有其生动接地气的一面,但沙石俱下,也存在低俗和对抗主流文化的一面,这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是无法被忽视的,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也必须重视。面对网络流行语的大多数接受群体会因为其简洁、幽默的表达方式而忽略了它的粗俗性。比如“屌丝”、“SB”等较粗俗的网络用语,时常会被网民用来情绪发泄,日久便形成了口头禅挂在嘴边。在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着重关注一些负面表达的网络流行语,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误导学生,影响学生的文明素养。

第5篇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中学生 调查

2010年6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白皮书还指出,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截至2009年底,中国3.84亿网民中,未成年人约占1/3,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①

与网络迅速发展相伴随的网络语言的流行,引起了语言、教育等多方面专家的重视,很多学者对于网络语言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流传,以及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为了了解中学生对网络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我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高中生进行了初步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并辅以个别访谈,对象是独立高中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在校学生,共150人,其中男生占46.67%,女生占53.33%,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50份,有效问卷150份。

一、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

高中生由于课业负担较重,上网时间受限,因此,上网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调查显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0至3小时有14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7.33%;3至6小时有3人,占总人数的2.00%;6至9小时有1人,占0.67%;9小时或以上为0。

二、网络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

1.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熟悉程度。

调查中,对网络语言“很熟悉”的学生占8.00%,“基本清楚”的占37.33%,“略知一二”的占48.67%,“完全不清楚”的占6.00%。调查者列举了“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杯具”、“打酱油”、“ORZ”、“濉钡冉三十个网络流行词语,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个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学生使用过的网络流行语个数

由表1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只使用过十个以内的网络流行语,可见,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并不是非常熟悉。

2.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场合。

表2 使用网络语言的场合

数据显示,网络流行语大多是作为一种特定场合的交流工具而存在,如在“和同龄人的交谈中”使用,调查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在学生群体中,这是一种“共同话语”的体现,即在网络时代下,当你的同学和朋友在聊天中部分地使用到了网络流行语,而你对其一无所知,你们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共同话语,从而造成交流障碍。在游戏、博客或者论坛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则是基于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交流环境。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人数为零,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认识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非正式语言,并且能够正确判断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可见,网络流行语对中学生的语言使用并没有构成绝对的威胁和影响。对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情况的调查又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见表3)

表3 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网络语言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4.67%,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只有5.33%,说明网络语言并没有成为学生日常语言中的主流,而只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补充形式。

3.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表4 你自己对于网络语言的认识

表5 你周围人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流行使用保持比较中立的态度,绝对的反对批评和提倡表扬都只占有比较少的百分比。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种新兴的事物,学生们大多都能表现出一种相对理性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潜藏的问题,比如,对该问题本身,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大多只是一种表面的感觉。在“你是否深究过这些流行语的出处与意义”的问题中,只有22.00%的学生选择了“是”,而78.00%的学生只是人云亦云,这也表明,在语言规范化问题上,一些学生不能够有全面的认识。(见表6、表7)

表6 你认为网络流行语不利于汉语规范,还是发挥了语言的魅力

表7 你认为什么样的语言才能算是规范的语言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这样定义语言的规范:“语言的规范指的是在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的各要素的时候,来自语言体系的规定性……其中,词语的规范和语法的规范主要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其标准有一定的模糊性;而语音的规范和文字的规范是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的语言制度的规范,其标准是明确的。”②虽然,对于高中生来说,不可能对语言的规范有深入的学术上的认识,但是,在调查中,40.00%的学生仅以“使用人数”和“可以理解”作为规范语言的标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网络语言日趋流行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减少网络语言对中学生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还得首先让学生对规范的语言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就是教师和家长所应担当的重任。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中网络语言的流行也只是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并没有特别的教育和指导。调查结果如下。(见表8)

表8 你的老师和家长对你使用网络语言采取怎样的态度

三、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情况的综合分析

(一)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处于适度范围。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语言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呈现出“既不陌生,又不特别熟悉”的认知特点,即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虽然不陌生,但认识范围有限,大多只是认识社会上比较流行、大众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语,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水平;另外,对于网络流行语,学生一般只是把它作为在某种特定场合使用或增加聊天趣味的交流工具,并没有对它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热情,更没有使它成为主流语言,以至影响正常交流。

(二)学生对网络语言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但不够深入。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语言,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新鲜、有趣,而它的流行也并没有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没有必要对网络流行语“一刀切”,采取完全禁止的态度。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网络语言是一种非规范的语言,不能够用于像作文这样的正式文体中,部分学生认识到网络语言的流行对语言的规范化有影响,不值得提倡,但是对于诸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将这样的影响最小化、什么样的语言是规范的语言等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学生对“是否赞同将网络语言规范化进入字典?”的态度,调查结果如下。(见表9)

表9 你是否赞同将网络语言规范化进入字典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选择中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觉得与自己无关,二是不清楚规范语言的标准,不知道如何进行判断。

四、对于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思考

(一)网络语言特点鲜明,流行在所难免。

网络语言大多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等特点,很容易在大众中间流行,而对于猎奇心理较强,追求创新,张扬个性的中学生来说,网络语言更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中学生比较容易接纳并采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在所难免。而在言论极大自由、网络语言普遍流行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更不可能把学生隔绝在一个“规范语言”的真空之中,面对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采用“堵”的办法,最后恐怕只能是走进死胡同,只有正确地“疏导”才能开拓新的天地。对于网络语言的流行,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看到网络语言自身的缺陷和对于社会语言的负面影响,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手段,将其降到最小,又要看到网络语言独特的优点,利用它来丰富我们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语言,增强学生汉语规范意识。

要使学生正确、理性地对待网络语言的流行,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是责任重大。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什么样的语言是规范语言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他们具备较高的辨别正误的能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另外,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树立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使他们自觉维护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同时,也要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中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

②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515.

参考文献:

[1]彭巧燕,贺方春.网络语言与语言教育[J].教育探索,2007,(6):119-120.

[2]李娜.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134.

[3]秦毓斌.初探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0,(5):30-31.

[4]郭科研,金志茹.网络语言的优缺点与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48-49.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流行语 校园文化心态

大学生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由大学生自己或其他人创造的,在大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话语形式。包括新出现的高频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大学生流行语涉及一些热门的社会议题,更与日常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包括人生意义、生活方式、学习、爱情。友情、就业、消费、时尚等方面。大学生流行语是当下校园生活的及时反映,也真实地再现了大学生的文化心态与价值取向。

一、大学生流行语的类型

大学生流行语的表现形式多样,具体有以下形式:

1、旧词赋新义。这些词语原来就已经存在,但是现在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且赋予了新的意义。例如“金刚钻”即金刚石,是已知的最硬物质。流行语里用来比喻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学生。“充电”。原本指对电池补充电力:现指有些入觉得学识不足,需要继续深造,或指身体感到疲乏需要补充体力。

2、仿词、仿句、仿篇。仿词是指在现有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从而创造出的新词新语。如仿“校花”的“校草”指代学校里丑陋、笨拙的男生。“卧谈会”仿“座谈会”,指躺在床上聊天。

仿句指仿照某一名言警旬或某句流行歌词而造出的新句。如“网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仿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网络的痴迷。“考就是一个字”仿自流行歌曲《爱就是一个字》,表达了学生对考试毫不在乎的心态。

仿篇是对现成的诗词歌赋或篇章的仿拟。如“考试如此多娇,引无数考生尽通宵。惜秦王汉武,胆子太小;唐宗宋祖,不得不抄。一代天骄,成吉恩汗,最后全把白卷交。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全部重考。”仿词《沁园春・雪》,主要发泄对考试的不满,调侃了那些不认真备考,而在考场中作弊的学生。

3、谐音。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或汉字来取得言语表达含蓄、幽默、风趣或讽刺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如“情圣”指情场上剩下来的、“早恋”指早晨锻炼、“黄昏恋”指傍晚锻炼身体、“大喜之日”指要洗很多衣服的日子等。

4、缩略语。保留该词原义的基础上,省去某些形式成分,使语言简洁、有表现力。如“寄托”,GRJE与托福。“留学生“指留过级的学生。“铁托”,指铁了心考托福的学生。

5、借喻,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如“你真像孔雀!”并不是夸你漂亮,而是说你太自作多情了。“冬瓜”指身体肥大的人。“你真克林顿!”意思是你真会撒谎。

6、数字词。是采用比喻和谐音的方法构成流行语。如“01925”是你依旧爱我“1314”是一生一世、“520”是我爱你等。

7、中英文混用。在网络语言中使用广泛,充分显示了新奇、有创意的特点,如“I服了You”、“小Case”、“Hi,大家好!”、“Happy一下”等。

二、大学生流行语的特点

大学生流行语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流行语,其中很多是由大学生自己创造的,并且是广泛流传于大学校园。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流行语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知识性

知识性是指大学生流行语大多数具有特定的文化知识内涵。大学生流行语除了具有一般社会流行语的流行性、时尚性的特点外,还具有趋雅性的特点,以一定的文化基础为依托。这与大学生在学校接受了较多的文化熏陶密切相关。比如“内存”指知识水平。“复制”指考试或练习抄袭他人。“死机”指正在做的事因思维障碍等原因,而无法继续进行。这些流行语涉及一些专业术语,融入学子的智慧,具有一定的知识含量。

2、诙谐幽默

大学生流行语经常使用“反语”、“别解”、“比喻”、“仿拟”等修辞手法,有意对词语的意义作歪曲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解释,或者故意颠倒词语的褒贬色彩,而达到戏谑和调侃的效果。比如“小白”、“你好白哟”中“白”是“”的简称,戏称同学笨,因较含蓄并带有戏谑、亲昵色彩而易于为人接受。“今天老师又请我去‘喝茶’了”。这里的“喝茶”不是指消遣娱乐的好事。而是被老师叫去单独挨批了。学生们对不便明说或不太光彩的事情,采取故意歪曲词语本意的手段,借题发挥,含蓄幽默地传递信息。增加话语的辛辣嘲讽味。

3、标新立异

大学生流行语一个显著特点是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富有创造性。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创新,在流行语的创造和使用方面追求新创意、新内容、新形式,从而达到彰显个性、凸显智慧的目的。比如“给你点阳光,你就乱灿烂。”“说你胖。你就喘。”“说你脸白,你就不洗脸。”等。这些流行语表现出大学生直率坦荡、情绪特征明显的青春色彩。

4、简洁明快

大学生崇尚简洁、方便、快捷,经常将复杂的词语缩略化,或用数字、字母代替。以提高效率,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1)使用缩略语。缩略语的大量运用也体现了大学生流行语简洁的特点。比如“大英”(太学英语)、“大语”(大学语文)、“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2)使用数字词。大学生发现并利用隐藏在数字中间的巨大的语言价值:用谐音转换数字意思。比如“3166”(谐音“沙扬娜拉”,意指再见)、“0001000”(我真的好孤独,“1”是指一个人)、“286”(、指行动缓慢的人)。

(3)使用字母词。大学生们受自身知识和网络语言的影响,喜欢运用字母词来表达意思。比如“MM”(妹妹)、“GG”(哥哥)、“BT”(变态)、“N”(多)、“S”(很会拐弯抹角)。

三、大学生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流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它的产生和流行与社会现实、文化背景、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联系紧密。

1、社会原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并要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当代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高科技、高信息化、思想和文化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处于时代前沿的莘莘学子敏锐地触攘到时代的脉搏,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增强、追求个性独立,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流行语。

2、文化背景。大学生流行语的产生与时代文化密切相关。

首先,网络文化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学生上网交流的增多,网络语言以其风趣。简洁、个性化特征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流行语的一部分。常见的网络用语基本上有三种:

一是聊天室、BBS上运用的“术语”。如“东东”(东西)、“斑竹”(版主)。二是网上为省时所运用的字母、数字缩略语。如“MM“(妹妹)、“88”(再见)。三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菜鸟”指网络新手、“网虫”指成天泡网的人。

其次,大众传媒的影响。除了网络,大学生流行语还受到娱乐性电视节目、时尚杂志、广告、影视和报刊的影响。这些强势媒体对校园空间的介入和覆盖,使得大学生流行语呈现出流行性、时尚性的特点。例如一些流行的影视剧、小品的经典台词:“做人要厚道”、“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伤自尊了”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最后,外来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逐渐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更是成为流行,时尚的代名词。当代大学生采用英文形式或英汉夹杂的形式创造了很多新流行语。如“AA制”、“T恤”、“IT人才”、“e时代先锋”等。

3,心理特征。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追新求奇心理。大学生喜欢张扬个性、追新求奇,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在语言上不拘泥于词汇的传统意义和形式,给许多旧词赋予了新的涵义。不说逃课而说“跷课”;不说反应慢而说“大脑短路”、“大脑缺氧”等。这些流行语折射出大学生独特的创新意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其次,摹拟仿效心理。大学生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但在强大的社会流行面前,还是会不自觉的产生仿效心理,追赶时尚,渴望得到社会认同。例如《大话西游》热播时,“I服了u”、“曾经有一份情感摆在我面前”、“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等流行语在大学生中迅速传播。

最后,逆反宣泄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要面临繁重的专业学习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加上大学生本身不成熟,对待事物往往采取情绪化的方式,使得大学生流行语中充斥着一些挖苦、讽刺之类的贬义词。比如“我靠”、“去死”、“”、“有病”、“大脑进水”等,以此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满,以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

四、对大学生流行语的思考

大学生流行语是校园生活的及时反映,也是大学生社会文化心态的表征,在调适大学生心理、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一些语法不规范、内容消极的语词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1、积极方面

大学生流行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丰富了校园话语空间,增加了交流的情趣。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和个性,勇于创新的心态,给大学生活注入了新鲜活力。一些品位高、表现力强、规范度高的流行语丰富了汉语词汇。也彰显出学生的创造力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消极方面

第7篇

一、社会流行语介入学生作文的原因

大量的社会流行语能够介入学生作文,学生喜欢运用,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对“创新”思想的片面理解和对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抵触情绪,增强了学生吸收社会流行语的愿望。

2.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当代浓厚英文学习氛围的影响。随着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的兴起,它们在丰富文学样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词汇、语法的变异。

3.社会流行语大量介入学生作文,反映了学生趋时求异的心理。

二、大量社会流行语介入学生作文的利弊

“有文采”,是好作文在语言上的一个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部分社会流行语进入学生作文,确实可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活力。

1.一些专业术语、广告语以及传统用语等被学生赋予新的内涵,引入作文,不仅增强了语言表现力,而且使文章语言内涵丰富,回味无穷。如,把广告语“我们一直在努力”引入作文,就展示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天天去,早请示,晚汇报”这种本来含有庄严感的政治用语,在作文中引用,也产生了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2.有些社会流行语,学生引入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学生以之表述心志。比如,学生对崇敬的人常会来一句“世界因你而精彩”,这种引用可以说是一种语言艺术,取得千言万语无法言明的效果。受网络文学风格影响,学生作文中许多词汇意义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这在客观上对孩子创造力的开发产生了很大益处。

当然,中学生对社会流行语并不能有明确的理性认识,大量的社会流行语进入作文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明显。

1.学生对明知违反语言运用规则的用语也不愿纠正,甚至有意为“标新立异”而出错,致使语言表达粗俗化,不中不西。如:“他这个野人,这次考试居然囊括各科第一。”

2.把“废物”捡来当时髦,视一些品位低俗的社会流行语为“新潮”,片面求异,以为“求异”就是有“个性”,如,用“恐龙”来称呼相貌丑的同学,开口“哇塞”,闭口“真爽”,这种种表现,不仅造成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规范的语言推波助澜。

三、规范作文中的社会流行语

写作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写作语言不能一味拒绝社会流行语,但对社会流行语完全吸收,也是一种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倡恰到好处地引用生活中鲜活的社会流行语,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学生作文中的社会流行语仔细考察,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表情达意,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们的审美感受等多种角度出发来全面认识社会流行语,力求使学生能自觉抵制粗俗化的社会流行语。下面谈几点我们的思考:

1.从文章中具体的社会流行语入手,建立社会流行语的使用档案。对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流行语,我们主要从社会、道德和审美的因素来具体剖析,使学生了解其基本内涵和一般使用的范围以及程度,对作文中使用不恰当的社会流行语,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辨别。

第8篇

关键词:流行语;文学性;日常语言;含混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工具的极大普及使人们早早告别了小国寡民时代的封闭,享受着信息多元化带来的畅快。伴随着这一趋势,许多流行语迅速蹿红网络,迅速的被大众接受。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一方面是由于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脱口而出,一方面是人们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创造性的想象发挥。那么网络流行语究竟属不属于文学语言呢?新时期下文学语言又具有怎样的特点?

一、流行语的演变

网络风云瞬息万变,网络上的新兴词语也是层出不穷。从08年初的“很黄很暴力”,到后来的“打酱油”“山寨版”;从最早的“雷”“囧”到“槑”“靐”“orz”;从“做人不要太CNN”到后来的“范跑跑”“俯卧撑”。这些由网络制造的流行语,有的是网络象形,有的是社会事件网络热炒后的产物,它构成了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认为,文艺学上讲的文学语言是指具有文学性的语言,除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它还包括具有文学性的口头语和反常语,网络上的新生代词语也理应包括在内。一般说来,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很大的不同,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探索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化手段作用于普通词语而使它们的结构更加突出,达到一种与日常语言不同的陌生化效果。众所周知,日常语言的“实用性”“通俗性”不同于文学语言的“无为性”和“独创性”,流行词语一旦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成为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它以实际的交流为目的,为达到普遍的可接受性而丧失了个性化的特点。正如玛克斯·徳索所说:“语言的美学功能并不是去确定地表达内心生活中完成的事件,而是在艺术创造中证明自己是个自我活跃的力量。”[1]文学语言极度注重语言的独创性,流行语在诞生之初,首创者以变形、歧义、反论等各种手法使语言颇具文学性,当流行语盛行于网络、杂志、报纸等传媒中时,它使得描述或转载它的文章熠熠生辉,颇具文采,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流行语是属于文学语言的。一旦流行语进入了日常生活,成为大众习以为常的口头谈资,流行语逐渐丧失了它诞生之初的独创性与新奇感,逐渐淹没在大众的日常俗语之中,就逐渐变成了日常语言。

当流行语逐渐变为日常语言丧失其新奇性之后,很快就会被其他更具新意的词汇所代替,流行语的诞生、使用乃至消亡构成一个周期循环,在循环往复之中语言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与更新,也正式在这种往复中,文学语言才显示出其勃勃生机。

二、文学语言的特点

媒体、网络新兴词语是文学语言最新发展动态的风向标,它不仅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也为文学语言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抛却传统上对文学语言特定的认识,仅仅从当下流行语的角度,文学语言又兼具备了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一)自身突出性。所谓的自身突出性是指文学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倾向于表露自身语言的独特。体现在具体作品中,便是文学语言往往有意逾越常规体式,通过陌生化的手法,对作品形式加工、变形甚至歪曲,使文学作品极力凸显其与众不同,以达到一种文学性的效果。文学语言这种强烈的“运用自我指涉的强化作用而增强它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使它更容易打动和感染读者,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审美知和审美情感,也就是给意象、意蕴、意蕴、意味三个方面给读者予以强烈的审美感受”。[2]

(二)含混性。科学语言追求精确无误,日常语言力求通俗易懂,文学语言含混的背后往往能给人留下巨大的思考空间。失去了意义的含混,僵硬的词语本身并不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具有无限的所指,文学语言才能保持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我们无法想象“打酱油”缺少了“不谈政治,与自己无关”的含义后,还能在网络上热炒,也无法想象如果“orz”没有表现出来的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姿态,这孤零零的三个字母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正是通过含混,文学语言才那么耐人寻味,符合大众的审美期望。

(三)图像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原来枯燥无味的阅读变得光彩动人。读者快餐化的阅读习惯使得文学语言越来越多的与图像相伴而生,而有些语言干脆本身就具有十分强烈的象形色彩,例如:“囧”像是一个人的表情,眉毛低垂,沮丧无奈。而“orz”更是以一副双手伏地下跪的姿态,省去了语言的过多描述。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市场上的畅销书籍总爱以大篇幅的插图穿插于文字当中。图像如此大规模的出现在文学语言中,以其鲜活生动的面貌成为当代文学语言发展的新趋势。

注释:

第9篇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高职学生 语文教学

课 题: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网络流行语言文化现象研究》课题的科研论文,课题编号:1253507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底,我国上网人数A已经超过6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已达96.1%。网络流行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影响着高职课堂。面对这种冲击,高职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流行语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1.对高职学生语言习惯产生了负面影响

网络流行语因其形象、新颖、便捷的特性受到众多高职学生的喜爱。形象生动的网络流行语增加了高职学生话语表现内容的弹性,为其留出了较大的想象空间,丰富了高职校园话语的内容,增加了对话交流的情趣。但是由于网络流行语创造群体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导致高职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出现了很多负面的问题。首先网络流行语导致高职学生语言使用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有如下表现。

(1)随意改变词义。在校园中,经常发现学生们在运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随意改变词义。例如当课后作业比较多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说“我又被作业套牢了”。句中“套牢”这个股票行业用语原意是“股票买入后由于价格下跌卖不出去”被学生们改为“课业繁重”的含义了。

(2)混淆了句子的构成原则。现代汉语语法是有其规律性的,是要讲究句子内部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的。如状语修饰谓语,是要放在谓语之前的,可是高职学生们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经常不注重这些。例如他们经常说“看个书先”,“先”这个状语被莫名其妙地后置了。另外,他们在使用省略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你在学校上网吗?”省略为“校?”的现象。这种毫无原则的省略,严重违反句子的构成原则。

2.对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语言相对于思维的作用是,它是思维活动进行的载体,它对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影响着他的思维能力。在人际沟通中,高职学生如果能够正确掌握口语交际的词汇和语法标准,就可以逐步养成正确的思维逻辑。但是如果高职学生过度地接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就会发生不正确的改变。比如受网络流行语影响较深的高职学生,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会过度地表现自我,突出自己的感受,忽略他人的反应。另外,相对于人的思维具有深刻性、广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来说,高职学生由于出生在一个充斥着大量的视觉图像信息的时代,思维的深刻性较差,不能全面去思考问题,因此急需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但是网络流行语在思维特征方面的缺点也是流于肤浅,深刻性差,因此无法帮助高职学生改善这方面的思维缺点。

3.对高职学生道德意识产生了消极影响

虽然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但网络语言内容却具有庸俗化、浅薄化的特点。高职学生由于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是非标准和成熟的价值观,还无法用辩证角度去看待问题,再受到网络流行语庸俗化和浅薄化特点的影响后,比较容易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感甚至否定感。这会对高职学生的道德意识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也容易造成他们对人生的迷失。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应对策

网络流行语言在对高职学生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道德意识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文化产生排斥感,高职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有所作为。

1.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大力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就要加快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坚持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坚持为岗位能力服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运用模块化教学的理念对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加大对应用文教学和口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力度,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利用语文为职业岗位服务的能力,使高职语文教学成为打造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娱乐趣味性,能够很快地吸引高职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转移了他们对高职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高职教师就应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将学生投入到网络流行语中的精力转移到高职语文学习中来。例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候,高职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讲、练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通过创设一个个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中通过完成写作任务,提升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感受团队合作的以及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感受传统文学经典,提升审美情趣

传统文学经典承载着我国悠久文化的精髓,历久弥香。高职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真正的体验文学经典,感悟经典,让高职学生领悟到真正的语言之美,抵御网络流行语的消极影响。感受文学经典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诵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诵读。在引领学生诵读之前,高职教师要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诵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们亲近文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其养成阅读文学经典的习惯。例如高职教师通过向学生诵读宋代苏轼的《定风波》,带领学生进入到《定风波》别样的意境中,让学生去体味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那份洒脱与淡定、从容与大度,去领略到《定风波》的意境之美。当学生经历这份审美体验的洗礼之后,他们对传统文学经典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产生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就逐步得到了提升。

4.建立以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考核成绩激励学生主动考取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如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职业等级证书等,来实现以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这样既缩短学生职业能力与社会就业需要的差距,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高职语文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充分认识到它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并且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应对策,才能使我们的高职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志奇,刘利.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杨吉春,赵丽光.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